马克思主义五观

2024-04-10

马克思主义五观(精选8篇)

篇1:马克思主义五观

党课题目: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 授课时间:2011年5月9日 授课人:姜鑫

参加人员:全体在岗民警 授课内容:

1、马克思主义“五观”:

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2、四个认同:

即:祖国的认同,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一.强化祖国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

二.强化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

三.强化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智慧,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千古流芳的中华民族,各民族都为创造河发展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

四.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三个离不开:

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马克思的“五观”:

1、马克思的国家观

“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这是V.I.列宁对K.马克思、F.恩格斯的国家观点最全面、最准确的概括。它包括3层含义 :①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这说明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它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是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同样,国家也必然伴随着阶级、阶级矛盾的彻底消灭而自行消亡。这是国家的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②国家是阶级统治。这指出了国家的本质,即国家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是哪个阶级的统治。在有阶级的社会中,任何一个阶级的统治都来源于它们的经济统治,而一个阶级的经济统治又必须依靠它的政治统治来维护和巩固,因此国家政权总是属于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政治统治是统治阶级的联合力量,是统治阶级的集体意志和力量的表现,一般都是通过国家意志来实现的。奴隶制国家的本质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封建制国家的本质是地主阶级的统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无产阶级的统治。③国家是机器。它形象地指出国家是由许多部件所组成的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国家组织与其它社会组织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有强迫被统治阶级服从国家意志的能力,有行使这种权力的官吏(干部),有实现这种权力的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强制机关,还有供养官吏与强制机关的捐税和国债。这3项构成一种组织力量和物质力量,即特殊的社会权力

2、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第一,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自身形成、发展到消亡的客观规律。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且民族的发展是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的。

第二,民族和阶级是两个不同的社会历史现象,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是两种性质不同的问题。在阶级社会里,民族内部包含着不同的阶级,存在有阶级斗争,所以在阶级社会里,民族问题往往同阶级问题联系在一起,剥削阶级总是将这样那样的民族问题打上阶级的烙印。但不能因此得出结论说,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在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民族问题基本上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问题。如果把民族问题的实质归结为阶级问题,那就只能严重脱离以至伤害少数民族群众,不但不可能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加强民族团结,反而会给敌对势力帮忙。

第三,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是革命和建设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只有在社会总问题解决进程中,才能得到解决。如果我们在整个革命建设中重视民族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它就对整个革命和建设过程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忽视或者错误地处理民族问题,她可能会给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巨大的破坏力,使整个革命事业受到挫折乃至失败。

第四,各民族平等的联合,反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各民族无论大小,都一律平等。每个民族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历史、文化的创造者,各民族应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团结起来,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全世界各民族的无产阶级应坚持国际主义的原则,同一切被压迫民族实行不分国界和民族的亲密联合,共同进行斗争,推翻实行民族剥削和压迫的反动统治阶级。

3、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础理论或基本原理由下列几方面内容构成:

(1)宗教的本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此问题作了回答:“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2)宗教的发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完善为揭示和阐明宗教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工具。恩格斯对宗教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宗教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展现的历史形态,先后提出过三种图式。第一种为从原始社会的“自发宗教”到阶级社会的“人为宗教”;第二种为从“部落宗教”到“民族宗教”再到“世界宗教”;第三种为“自然宗教”到“多神教”再到“一神教”。

(3)宗教存在的根源和消亡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宗教存在的最深刻的根源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合理,使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对人成为盲目起作用的、异己的力量。“只有当实际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为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神秘的纱幕揭掉。但是,这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的、痛苦的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

(4)宗教的社会功能。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宗教是维护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本质上是历史上统治阶级用来维护其统治秩序的工具。但也不否认被压迫人民在历史的特定阶段利用宗教进行反抗斗争的事实。

(5)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宗教的态度。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宗教将随着其消亡的历史条件逐渐成熟而消亡;宗教对于国家来说是私人的事情,实行政教分离,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4、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马克思的历史观普通称为唯物史观。但这不是马克思自己用的名称。此名称乃马克思的朋友恩格尔在一八七七年始用的。在一八四八年的“共产党宣言”里和在一八六七年出第一卷的“资本论”里,都有唯物史观的根本原理,而公式的发表出来,乃在一八五九年的经济学批判的序文。在此序文里,马克思似把历史和社会对照着想。他固然没有用历史这个名词,但他所用社会一语似欲以表示二种概念。按他的意思,社会的变革便是历史。推言之,把人类横着看就是社会,纵着看就是历史。喻之建筑,社会亦有基础(Basis)与上层(Uberbau)。基础是经济的构造,即经济关系,马克思称之为物质的或人类的社会的存在。上层是法制、政治、宗教、艺术、哲学等,马克思称之为观念的形态,或人类的意识。从来的历史家欲单从上层上说明社会的变革即历史,而不顾基础,那样的方法不能真正理解历史。上层的变革,全靠经济基础的变动,故历史非从经济关系上说明不可。这是马克思历史观的大体。

5、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马克思就“文化”的界定,提出了“扬弃”的原则。此后,马克思主义经过了列宁等革命导师的发展而得以补充,马克思主义就“文化”的界定亦得以不断完善,但是,总而言之,经典的较为公认的是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采取批判性继承的原则,这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扬弃”的观点在文化中的通俗体现。

文化是与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的历史性的情况密切相关的,可以说,历史造就了文化,文化就某方面展现了历史。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条件下,某个社会群体或者是某些社会群体÷集团所处的文明的外在表征。

文化具有一定的时间性。这是显而易见的:封建社会时代与资本主义时代的文化所反映的社会文明是不同的;而原始社会的与后工业文明时期的文化,其本质各异。

同时,文化具有一定的空间性。这一点亦显而易见。譬如,所谓之“欧美文化”与“东方文化”,其类型不同;而“燕赵文化”较之以“江淮文化”,其形态亦各异。

阶级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文化亦有此之别。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先进阶级是那些更符合社会的科学发展规律的社会集团,其就生产力的发展起正向促进作用。那么,其所属的文化即为先进文化,与先进文化相对而言的,则是落后文化。先进文化是一个动态开放性体系。具体而言,所谓先进文化,又可以以某些标准划分为某些“亚子类”,在这些亚子类文化之间,与落后文化之间,均存在广泛联系。先进文化是鲜活的的,不断吸收正向的有力性促进发展的因素,自身才得以不断前进。

这种吸收是一种选择性的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之“扬弃”之说之体现,也即是“批判性吸纳”原则。

篇2:马克思主义五观

马克思主义“五观”即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第一,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自身形成、发展到消亡的客观规律。

第二,民族和阶级是两个不同的社会历史现象,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是两种性质不同的问题。

第三,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

第四,各民族平等的联合,反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础理论或基本原理由宗教的本质,宗教的发生和发展,宗教存在的根源和消亡的条件,宗教的社会功能,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宗教的态度几方面构成。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普通称为唯物史观。但这不是马克思自己用的名称。此名称乃马克思的朋友恩格尔在一八七七年始用的。

篇3:班主任应树立“五观”

一个班级必须要健全规章制度,依章治班。在管理过程中我采用小组管理制。先制定出小组量化考核标准,由学生推选出班委成员,各组又推出小组长,班级的各项事务采用小组管理制。从学习、纪律、卫生、住校生管理及各项学校布置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对小组实行量化积分,期末评出优胜的前三名,对优秀组长颁发荣誉证书,这样做能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为使班规、班纪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我在班内建立了写“班级日志”的制度,激发了学生人人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使他们认识到人人都是班级管理的主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感。通过“班级日志”可以更透彻地了解学生,促使学生自省,起到了班主任和学生沟通的桥梁作用。

二、平等的学生观

作为班主任不能因为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不一样、社会背景不一样、学业成绩不一样,而采取不平等待遇,否则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也降低了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不管处在哪个层面的学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需求:希望受到他人的尊重,希望班主任在交往中一视同仁地对待他们。班主任平等地对待每个同学,这种平等,是一种人格的平等,它并不排斥班主任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的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思想教学工作。交往中,班主任如果不懂得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或是理论上知道而没有在教育过程中加以实践,则必然会导致思想教育工作无法开展。有了平等的心态,还应积极倡导竞争合作的环境,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一个凝聚的班集体。

三、正确的学习观

教师要引导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可利用时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以此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责任感、成就欲,还可结合学科教育介绍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学科研究的前沿动态,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立志献身科学事业的热情。变“苦学”为“乐学”,让学生明确学科本身的价值以及学习它对于自身今后发展的作用。要把握好教学中的“度”,即教学的深度,练习和考试的难度,作业量的适度,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获得学习的乐趣。要注重情感激励,少批评多表扬,变“学会”为“会学”。要经常进行学法指导,在进行学法指导时既要有整体上的指导,又要注意个别指导。要创造条件进行学习方法交流,要让学生在交流中吸收和借鉴他人的经验,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学法,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确最好的方法是适合自身特点的学法,避免生搬硬套。

四、新型的师生观

在工作中,班主任既要做学生的导师,又要做学生的朋友与助手。学生情绪波动,班主任要找他谈心;学生参加义务劳动,班主任要率先垂范;学生生病住院,班主任要主动去关心、照顾;学生有困难,班主任要主动帮他解决。只要我们真正为学生着想,学生就一定能体会得到。放下架子其实很简单,就是和他们有共同语言,让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只要我们与时俱进,不让自己同学生产生代沟,让自己也活泼起来,多多参加学生们的活动,那你就并不古板,并能更好地掌握学生动态。同时,开阔的眼界,长远的目光,广泛关注国内外教育发展动态,大胆创新管理理念对于做好班主任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五、和谐的团队观

篇4:孔子的兵学“五观”

“礼治观”。孔子认为礼治是治国之根本,强调“以德为政”。他在鲁国担任司寇(管司法方面的首长)时说:“对人民用礼义来约束,人民就会有廉耻,又肯往好处走的。”孔子同样认为礼治是治军用兵的原则和根本,不懂得礼治,也不可能管好军事,在他看来,“礼”先于军事。当年游学到卫国时,不把他看在眼里的卫灵公曾向他请教有关作战布阵的方法,他回答说:“要是问我礼仪方面的事,我是学过的;打仗么,我可不懂。”在“礼”与“勇”的关系上,他认为即使是有勇武精神,也应该受礼义统率。“有勇无礼”之人是受到厌恶的,君子光有勇敢而没有道义,就会作乱;小人光有勇敢而没有道义,就会偷盗。当然,“礼”在军事上的指导是从战略层面来讲的,而非战术上的;并且,不仅对内要求“礼”,对外也要“礼”当其冲。孔子在一次陪同鲁定公赴齐鲁夹谷之会前建议:“外交场合必须有军事准备,战争场合也必须有外交配合,文武是交互为用的。”会见时,孔子及时识出齐国的阴谋后,有礼节地上前提出交涉:“两国国君庄严会见,野蛮的歌舞为何出现在这里?请问齐国管事的,该怎么办?”由于外交有礼,加之鲁国事先准备了武力,最终让军事上占优势的齐国阴谋未能得逞,鲁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

“民本观”。孔子坚持“民信”是国家之根本,军事武力的使用首先要考虑民众利益。一次子贡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政事,他说:“使粮食充足,使军备充足,让百姓对政府产生信任就行了。”接着子贡询问:“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该先去掉哪一项?”孔子的回答首先是军事,其次是粮食,最后是百姓,百姓若不依赖政府,国家就无法存在了。这一方面体现了孔子民富兵强的思想,另一方面体现了强大的经济与国防实力是国家繁荣的基础,两者不可偏废。孔子希望境内人民生活安定,远方的人愿意往这里投奔,他在归鲁后警告季康子:“在内部动干戈,忧患倒不在外而是在内。”并对帮助季康子剥削百姓的冉求感到愤慨,他说:“冉求不再是我的弟子了!大家敲起鼓来,一齐去攻击他吧!”此外,孔子认为不能随心所欲地役使人民,需要首先对人民文武“教之”,他说:“行善的人教导百姓七年之久,就可以让他们拿起武器保家卫国了。”“如果不先对百姓进行作战训练就让其参战,只能说是抛弃他们。”这充分体现了孔子爱民、重民的慎战思想,也体现出“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战备意识。

“战争观”。孔子在军事作战问题上有着明确的立场,战争是为了自卫还是侵略,是他支持和反对作战的标准。凡保家卫国、反对侵略的战争,就是正义的,是应该支持的。比如鲁哀公八年,吴国的兵攻打鲁国,孔子弟子有若参加战役并坚决抵抗,吴国的兵才退去。后来,齐军侵入鲁国,鲁国的三家贵族都不肯抵抗,经过孔子弟子冉有的劝说,他们才出兵,结果是只有冉有统率的季家这一支兵打了胜仗。季康子问冉有:“你的军事才能,是学来的呢还是生来就有的?”冉有回答说:“是从孔子那里学的。”可以说,冉有坚决抗击外来入侵的思想和行为,反映了孔子的主张。与此同时,凡是以侵略他国或使国家分崩离析为目的的战争,就是非正义的,应该要反对。国家的强大,并非依靠用兵之计。鲁国的季氏曾想要攻打颛臾,冉有、子路都在季家做事,便去告诉孔子季氏准备对颛臾用兵了。孔子说:“颛臾领地在鲁国境内,这个小国向来是鲁国的附庸藩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在冉有的再三辩解后,孔子说:“看到危险而不去保护,快要摔倒而不去扶持,那还用辅助的人干什么呢?”他形象地运用老虎、野牛逃出栅栏,龟甲、玉器在匣子里毁坏的比喻,告诫两弟子要劝阻季氏对颛臾的非正义用兵。

“武艺观”。孔子反对外来侵略与社会内乱,希望每个社会成员都有为国家、人民的安定而奉献的责任。在发动人民投入战争前,执政者要事先对民众进行军事教育,提倡教民“即戎”,反对“不教民战”,通过学习和训练,让民众掌握“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这里的射(射箭)、御(驾车)就是兼具强身修德和武艺作战功能的科目,鲜明地体现了“德技兼备”的教育原则,这种思想理念促进了武“艺”与文“化”的结合,奠定了中华武艺的外练武技、内修武德的“内外双修”军事、体育教育传统,也成为选拔、任用军事人才的标准。同时,孔子提倡“志”,也就是志气、节操。孔子说:“强大的军队也有可能被敌打败而失去主帅,但一个平凡人坚定的意志绝不能被改变。”他赞扬不得志的伯夷和叔齐:“不降低自己的意志,不辱没自己的身份。”他主张“有志与行仁之人,不会为了活命而背弃理想、损害仁德,却肯牺牲生命来成全人生理想”。习武之人应当在国家遭受侵害和分裂的危难时刻,不惜用生命换取安宁。

“大一统观”。孔子没有使用过“大一统”的概念,但有着丰富的大一统思想,他把建立“四海之内皆兄弟”“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大一统国家当做自己的志向。坚持国家统一,抨击破坏国家统一的言行。季孙氏在“三分公室”后,掌握了鲁国的实权,搞了很多僭越活动,如庭前举行天子专享的八佾之舞、祭祀泰山等,孔子要求弟子冉有前去阻止。在对历史人物管仲的评价上,孔子说:“齐桓公能够多次会合诸侯,不靠武力,使天下有统一的希望,这就是管仲的功劳,管仲是个仁者。”“管仲帮助齐桓公,使他成为诸侯的领袖,匡正了天下,到现在百姓还享受着他的恩惠。”从中可以看出,孔子赞成管仲“不以兵车”帮助齐桓公“一匡天下”,体现了他和平会盟的思想。孔子为了实行他那一套要求统一的主张,也绝不放弃运用军事手段。孔子担任鲁国司寇时,对鲁定公说:“按道理,大臣不该私有军队,大夫不能有五里地大小的城。”于是派子路到季氏家去当主管,目的是有步骤地把叔孙氏、季孙氏、孟孙氏三家贵族盘踞的城堡拆除。尽管最后出兵仍没有拆除孟孙氏的城邑,但削弱了贵族势力,有助于维护鲁国的统一。另外,他在回到卫国时曾告诉卫灵公,“应该讨伐匡城蒲乡的公孙戌”,因为“那地方的男人现在宁愿死,也不愿跟着公孙戌胡闹;那地方的妇女也肯出死力保卫自己的家乡,而不愿意受公孙戌的压迫”。体现了孔子为了国家统一不放弃武力的主张。

总之,孔子以上关于为政用兵、治军方面的论说,在今天看来虽然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进步的一面是主要的,它既对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军事文化作出了贡献,也对实现富国强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世界人类和平共处的目标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现实作用。

篇5:11月21日马克思主义五观

马克思主义“五观”

即: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1、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这是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观点最全面、最准确的概括。它包括3层含义 :①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这说明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它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是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同样,国家也必然伴随着阶级、阶级矛盾的彻底消灭而自行消亡。这是国家的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②国家是阶级统治。这指出了国家的本质,即国家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是哪个阶级的统治。在有阶级的社会中,任何一个阶级的统治都来源于它们的经济统治,而一个阶级的经济统治又必须依靠它的政治统治来维护和巩固,因此国家政权总是属于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政治统治是统治阶级的联合力量,是统治阶级的集体意志和力量的表现,一般都是通过国家意志来实现的。奴隶制国家的本质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封建制国家的本质是地主阶级的统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无产阶级的统治。③国家是机器。它形象地指出国家是由许多部件所组成的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国家组织与其它社会组织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有强迫被统治阶级服从国家意志的能力,有行使这种权力的官吏(干部),有实现这种权力的军队、警察、法院、监狱 等强制机关,还有供养官吏与强制机关的捐税和国债。这 3 项构成一种组织力量和物质力量,即特殊的社会权力

2、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第一,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自身形成、发展到消亡的客观规律。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且民族的发展是受社会发展

第二,民族和阶级是两个不同的社会历史现象,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是两种性质不同的问题。在阶级社会里,民族内部包含着不同的阶级,存在有阶级斗争,所以在阶级社会里,民族问题往往同阶级问题联系在一起,剥削阶级总是将这样那样的民族问题打上阶级的烙印。但不能因此得出结论说,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在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民族问题基本上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问题。如果把民族问题的实质归结为阶级问题,那就只能严重脱离以至伤害少数民族群众,不但不可能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加强民族团结,反而会给敌对势力帮忙。

第三,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是革命和建设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只有在社会总问题解决进程中,才能得到解决。如果我们在整个革命建设中重视民族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它就对整个革命和建设过程起着积极的推动 2 作用;如果忽视或者错误地处理民族问题,她可能会给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巨大的破坏力,使整个革命事业受到挫折乃至失败。

第四,各民族平等的联合,反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各民族无论大小,都一律平等。每个民族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历史、文化的创造者,各民族应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团结起来,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全世界各民族的无产阶级应坚持国际主义的原则,同一切被压迫民族实行不分国界和民族的亲密联合,共同进行斗争,推翻

3、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础理论或基本原理由下列几方面内

(1)宗教的本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此问题作了回答:“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

(2)宗教的发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完善为揭示和阐明宗教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工具。恩格斯对宗教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宗教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展现的历史形态,先后提出过三种图式。第一种为从原始社会的“自发宗教”到阶级社会的“人为宗教”;第二种为从“部落宗教”到“民族宗教”再到“世界宗教”;第三种为“自然宗教”

(3)宗教存在的根源和消亡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宗教存在的最深刻的根源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合理,使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对人成为盲目起作用的、异己的力量。“只有当实际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为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神秘的纱幕揭掉。但是,这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的、痛苦的历史发展的自然

(4)宗教的社会功能。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宗教是维护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本质上是历史上统治阶级用来维护其统治秩序的工具。但也不否认被压迫人民在历史的特定阶段利用宗教

(5)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宗教的态度。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宗教将随着其消亡的历史条件逐渐成熟而消亡;宗教对于国家来说是私人的事情,实行政教分离,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4、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马克思的历史观普通称为唯物史观。但这不是马克思自己用的名称。此名称乃马克思的朋友恩格尔在一八七七年始用的。在一八四八年的“共产党宣言”里和在一八六七年出第一卷的“资本论”里,都有唯物史观的根本原理,而公式的发表出来,乃在一八五九年的经济学批判的序文。在此序文里,马克思似把历史 4 和社会对照着想。他固然没有用历史这个名词,但他所用社会一语似欲以表示二种概念。按他的意思,社会的变革便是历史。推言之,把人类横着看就是社会,纵着看就是历史。喻之建筑,社会亦有基础与上层。基础是经济的构造,即经济关系,马克思称之为物质的或人类的社会的存在。上层是法制、政治、宗教、艺术、哲学等,马克思称之为观念的形态,或人类的意识。从来的历史家欲单从上层上说明社会的变革即历史,而不顾基础,那样的方法不能真正理解历史。上层的变革,全靠经济基础的变动,故历史非从经济关系上说明不可。这是马克思历史观的大体。

5、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马克思就“文化”的界定,提出了“扬弃”的原则。此后,马克思主义经过了列宁等革命导师的发展而得以补充,马克思主义就“文化”的界定亦得以不断完善,但是,总而言之,经典的较为公认的是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采取批判性继承的原则,这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扬弃”的观点在文化中的通俗体现。

以说,历史造就了文化,文化就某方面展现了历史。

或者是某些社会群体与集团所处的文明的外在表征。

资本主义时代的文化所反映的社会文明是不同的;而原始社会的与后工业文明时期的文化,其本质各异。

所谓之“欧美文化”与“东方文化”,其类型不同;而“燕赵文化”较之以“江淮文化”,其形态亦各异。

阶级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文化亦有此之别。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先进阶级是那些更符合社会的科学发展规律的社会集团,其就生产力的发展起正向促进作用。那么,其所属的文化即为先进文化,与先进文化相对而言的,则是落后文化。先进文化是一个动态开放性体系。具体而言,所谓先进文化,又可以以某些标准划分为某些“亚子类”,在这些亚子类文化之间,与落后文化之间,均存在广泛联系。先进文化是鲜活的的,不断吸收正向的有力性促进发展的因素,自身才得以不断前进。

篇6:马克思主义五观之国家观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马克思主义五观内容;增强爱国主义意识

2、通过学习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化作刻苦学习、追求进步的动力,牢固树立现在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将来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奋斗的远大志向,自觉把个人今天的成长进步同祖国明天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了解马克思主义“五观”的内容 祖国观 民族观 宗教观 历史观 文化观

二、讲授新课: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祖国观?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国家这一历史现象的总的看法,包括对国家的起源、国家的本质、国家的类型、国家的形式、国家的职能、国家的消亡等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根本观点。

三、强化祖国的认同 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

三、升华情感,热爱自己的祖国。

爱国的表现:一是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自觉维护国家独立、统一、尊严和利益;二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四、结合生活实际,小组讨论交流如何把成长进步同祖国明天的紧密联系在一起。

篇7:马克思主义五观

马克思主义“五观”

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1、马克思的国家观

“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这是V.I.列宁对K.马克思、F.恩格斯的国家观点最全面、最准确的概括。它包括3层含义 :①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这说明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它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是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同样,国家也必然伴随着阶级、阶级矛盾的彻底消灭而自行消亡。这是国家的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②国家是阶级统治。这指出了国家的本质,即国家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是哪个阶级的统治。在有阶级的社会中,任何一个阶级的统治都来源于它们的经济统治,而一个阶级的经济统治又必须依靠它的政治统治来维护和巩固,因此国家政权总是属于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政治统治是统治阶级的联合力量,是统治阶级的集体意志和力量的表现,一般都是通过国家意志来实现的。奴隶制国家的本质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封建制国家的本质是地主阶级的统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无产阶级的统治。③国家是机器。它形象地指出国家是由许多部件所组成的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国家组织与其它社会组织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有强迫被统治阶级服从国家意志的能力,有行使这种权力的官吏(干部),有实现这种权力的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强制机关,还有供养官吏与强制机关的捐税和国债。这3项构成一种组织力量和物质力量,即特殊的社会权力。

2、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第一,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自身形成、发展到消亡的客观规律。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且民族的发展是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的。

第二,民族和阶级是两个不同的社会历史现象,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是两种性质不同的问题。在阶级社会里,民族内部包含着不同的阶级,存在有阶级斗争,所以在阶级社会里,民族问题往往同阶级问题联系在一起,剥削阶级总是将这样那样的民族问题打上阶级的烙印。但不能因此得出结论说,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在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民族问题基本上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问题。如果把民族问题的实质归结为阶级问题,那就只能严重脱离以至伤害少数民族群众,不但不可能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加强民族团结,反而会给敌对势力帮忙。

第三,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是革命和建设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只有在社会总问题解决进程中,才能得到解决。如果我们在整个革命建设中重视民族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它就对整个革命和建设过程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忽视或者错误地处理民族问题,她可能会给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巨大的破坏力,使整个革命事业受到挫折乃至失败。

第四,各民族平等的联合,反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各民族无论大小,都一律平等。每个民族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历史、文化的创造者,各民族应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团结起来,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全世界各民族的无产阶级应坚持国际主义的原则,同一切被压迫民族实行不分国界和民族的亲密联合,共同进行斗争,推翻实行民族剥削和压迫的反动统治阶级。

3、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础理论或基本原理由下列几方面内容构成:

(1)宗教的本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此问题作了回答:“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2)宗教的发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完善为揭示和阐明宗教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工具。恩格斯对宗教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宗教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展现的历史形态,先后提出过三种图式。第一种为从原始社会的“自发宗教”到阶级社会的“人为宗教”;第二种为从“部落宗教”到“民族宗教”再到“世界宗教”;第三种为“自然宗教”到“多神教”再到“一神教”。

(3)宗教存在的根源和消亡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宗教存在的最深刻的根源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合理,使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对人成为盲目起作用的、异己的力量。“只有当实际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为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神秘的纱幕揭掉。但是,这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的、痛苦的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

(4)宗教的社会功能。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宗教是维护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本质上是历史上统治阶级用来维护其统治秩序的工具。但也不否认被压迫人民在历史的特定阶段利用宗教进行反抗斗争的事实。

(5)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宗教的态度。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宗教将随着其消亡的历史条件逐渐成熟而消亡;宗教对于国家来说是私人的事情,实行政教分离,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4、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马克思的历史观普通称为唯物史观。但这不是马克思自己用的名称。此名称乃马克思的朋友恩格尔在一八七七年始用的。在一八四八年的“共产党宣言”里和在一八六七年出第一卷的“资本论”里,都有唯物史观的根本原理,而公式的发表出来,乃在一八五九年的经济学批判的序文。在此序文里,马克思似把历史和社会对照着想。他固然没有用历史这个名词,但他所用社会一语似欲以表示二种概念。按他的意思,社会的变革便是历史。推言之,把人类横着看就是社会,纵着看就是历史。喻之建筑,社会亦有基础(Basis)与上层(Uberbau)。基础是经济的构造,即经济关系,马克思称之为物质的或人类的社会的存在。上层是法制、政治、宗教、艺术、哲学等,马克思称之为观念的形态,或人类的意识。从来的历史家欲单从上层上说明社会的变革即历史,而不顾基础,那样的方法不能真正理解历史。上层的变革,全靠经济基础的变动,故历史非从经济关系上说明不可。这是马克思历史观的大体。

5、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马克思就“文化”的界定,提出了“扬弃”的原则。此后,马克思主义经过了列宁等革命导师的发展而得以补充,马克思主义就“文化”的界定亦得以不断完善,但是,总而言之,经典的较为公认的是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采取批判性继承的原则,这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扬弃”的观点在文化中的通俗体现。

文化是与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的历史性的情况密切相关的,可以说,历史造就了文化,文化就某方面展现了历史。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条件下,某个社会群体或者是某些社会群体÷集团所处的文明的外在表征。

文化具有一定的时间性。这是显而易见的:封建社会时代与资本主义时代的文化所反映的社会文明是不同的;而原始社会的与后工业文明时期的文化,其本质各异。

同时,文化具有一定的空间性。这一点亦显而易见。譬如,所谓之“欧美文化”与“东方文化”,其类型不同;而“燕赵文化”较之以“江淮文化”,其形态亦各异。

阶级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文化亦有此之别。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先进阶级是那些更符合社会的科学发展规律的社会集团,其就生产力的发展起正向促进作用。那么,其所属的文化即为先进文化,与先进文化相对而言的,则是落后文化。先进文化是一个动态开放性体系。具体而言,所谓先进文化,又可以以某些标准划分为某些“亚子类”,在这些亚子类文化之间,与落后文化之间,均存在广泛联系。先进文化是鲜活的的,不断吸收正向的有力性促进发展的因素,自身才得以不断前进。

这种吸收是一种选择性的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之“扬弃”之说之体现,也即是“批判性吸纳”原则。

四个认同:

即:祖国的认同,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一.强化祖国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

二.强化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

三.强化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智慧,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千古流芳的中华民族,各民族都为创造河发展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

四.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

三个离不开:

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结成了牢不可破的兄弟情谊,共同捍卫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共同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乌鲁木齐“7·5” 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中,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新疆各族干部群众携手抵制不法分子的暴行、相互救助各族兄弟,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动人乐章。

这场风雨过后,新疆各族同胞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团结稳定是福,社会**是祸。要继续保持新疆的稳定、发展和繁荣,必须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坚决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是严厉打击“三股势力”、维护新疆稳定大局的需要。“7·5” 事件疯狂而血腥的一幕幕再次证明,境内外“三股势力”的目的,就是要把新疆搞乱,把新疆从祖国大家庭中分离出去。因而,我们与“三股势力”的斗争,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一场捍卫国家统一、捍卫民族团结、维护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严肃政治斗争。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进一步增进民族团结,激发和凝聚新疆各族人民血浓于水的兄弟亲情,共同打击“三股势力”这一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形成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的强大力量。

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是促进新疆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经济持续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文明进步,尤其是乌鲁木齐已发展成为中亚地区最繁华的城市之一。这一切,得益于各民族团结一致的共同努力。试想,假如人心涣散、社会混乱,又怎能谈得上百业兴旺经济发展,更遑论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了。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时时、事事、处处牢记“三个离不开”,在各民族一家亲的温馨氛围中,引领各族人民走上经济发展、政治安定、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活幸福的康庄大道。这是新疆2100万各族人民的福祉所在,也是全国13亿人民的共同心愿。

篇8:“五观”解诗

【关键词】诗歌鉴赏;诗题;作者;注释;体裁;内容

一、观诗题

诗的题目,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可以给我们提供理解一首诗的重要信息。如《移家别湖上亭》《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看题目,就能知道这些诗是写别情的诗。而有些诗,如果不看题目,也许你就读不懂。比如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应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可是,如果不看题目《观书有感》,你能确定这就是写读书的感受吗?再比如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

昨夜洞房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是朱庆馀在临近考试前写下的一首呈给张水部(即张籍)看并希望他给与推荐的诗。按照唐朝科举考试制度,应试者可以将自己的诗文呈送给政界要人或文坛名宿,请他们向主考官推荐,名为“行卷”。张籍时任水部郎中,又是一位诗坛名人,朱庆馀就给他写了这首诗。诗题也叫《闺意献张水部》,作者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官,写出了自己在考试前期焦急不安的心情。光看内容,还以为是一首闺阁诗,怎么能想到是一首试帖诗呢?只有看到题目中的“近试”,才会将这首诗与科举考试联系起来,也才可能真正理解这首詩。

二、观作者

诗的表情达意是含蓄的,尤其是一些咏物诗,如果不和作者及背景联系起来,我们也许就很难知道这首诗的真正含意。比如李贺的《南园十三首(其一)》: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这首诗写了春天南园中花的艳丽和“日暮嫣香落”的结局,借这个对比,抒发了作者的感慨。作者正值青春年少、才华横溢、奋发有为之时,犹如“小白长红越女腮”的繁花,本可大放光华,然而因“避父讳”(其父名李晋肃,因“晋”和“进”同音,要避父讳而未得应考“进士”,只任过奉礼郎那样的小官,一生不得志)却不能为朝廷所用,也如这繁花盛开时无人欣赏,只好“嫁与春风”随时光而去了。其诗感花伤己,悲戚之情自然流露出来。但是,如果同学们不了解李贺其人其才,特别是他的“避父讳”而不见用的遭遇,恐怕难以理解这首诗吧。

三、观注释

在古诗鉴赏中,对于比较难以理解的地方,出题人会给出一些注释,而这些注释对理解诗歌往往是至关重要的,不可不看。比如:

(2005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丧却收复无望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结尾两句则集中反映了作者望之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端悲愤之情。题目后面注出戴复古是南宋后期诗人,应当是理解本诗的关键。一提南宋,我们就能想到那段山河破碎的历史,也才能想到千万宋代文人用诗章表达的强烈爱国情感,想到岳飞,想到陆游……也才能够真正理解这首诗要表达的感情。可是,如果我们不理睬这个注释,而我们对这个作者又不熟悉,那恐怕就很难快速理解这首诗了。

四、观体裁

看清楚该诗是属什么体裁的诗,可以让我们少点干扰,少走弯路,直奔主题:理解这首诗的情感。

我们知道,律诗和绝句是近几年常考的诗体。而律诗常常是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尤其是在最后两句要显示自己的真实情感。而绝句则常常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如果考的是词,一般来说,词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明白了这些,我们看看这首诗的后两联或后两句,不就能快速了解诗歌要表达的感情了吗?比如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二)》:

江清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要是只看前两句,还以为是写喜悦之情呢。可是诗人要表达的真正情感,却是在后两句,“何日是归年”,明白地告诉我们:这首诗写思乡之情。如果我们一看这首诗的体裁是绝句,就直接看后两句,就立即知道了这首诗的情感了,也就不会因受前两句的影响而误解了诗人的感情了,也就会最终明白前两句写乐景是为了衬托后面的悲情了。这样也就达到了快速而准确地理解本诗的目的。

五、观内容

上面所说四“观”,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准确理解,还必须看这首诗的内容。一首诗里写到的内容可能很多,关注哪些内容能使我们快速而准确地理解这首诗呢?应当是:诗中直接表达情感的词,表色彩的词,有着固定文化内涵的典型意象。比如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青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写作者长夜不眠,望月思归,身陷长安思念犹在鄜州的妻子儿女。怎么样能快速抓住本诗的情感呢?

先找表示情感的词:独、怜、忆。间接表达情感的:泪痕。如此,悲愁之情已现。

再看表示色彩的词:冷月、湿雾、青辉、玉臂,一色的冷色调,给人以孤寂凄清之感。

还要特别注意有着特定文化内涵的意象:月。月在古诗中常用来表相思,所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么在这首诗里,诗人也写到月,此处也当写相思之情。

古代诗人常用一些具有固定文化内涵的意象来表情达意,如雁、柳、月、菊、梅、莲、梧桐、杜鹃等等。了解它们每个意象的特定内涵,有助于我们快速准确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

上一篇:摸鱼儿雁丘词诗歌赏析下一篇:《孽子》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