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静学雅行”的好习惯

2024-04-14

养成“静学雅行”的好习惯(精选6篇)

篇1:养成“静学雅行”的好习惯

诸葛亮的诫子书中讲“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是需要静下来心的,才华是需要不断学习的,不学习是不能够增长才华的,没有志向是不会有学问的!

所谓静学,大致就是安静的学习。往细里讲,就是:在学习、完成作业的时候保持一种专心致志、心无旁鸳的处境,假如在完成作业的时候你不被外界的一切事物所干扰还在专心的学习,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状态!静学,学习还须要专心,想增长学问必须要靠刻苦的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会增长学问,不刻苦学习、专心学习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好的成绩。老是不学习或懒惰又散漫就没法振奋精神,轻浮、急躁就不可能学习好!

所谓雅行,大致意思是儒雅的行为,学校一直很重视我们的`行为,例如:对我们进行多次的国旗下讲话、进行公开的广播教育或者是我们的班主任给我们补充一下如何更加儒雅。学校通过开展雅行的教育,弘扬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使我们这些这些小学生们在活动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提高了我们这些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高尚的情操。同时,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学校校园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呢,乱扔纸屑、包装袋的同学明显减少了,环保、讲卫生、经常打扫卫生的同学曾多了,任何人刚一进校园就有赏心悦目的感觉。

把“静学”和“雅行”放在一起,又会是什么意思呢?哦!知道喽!“静学雅行”是指:安静、专心的学习;端庄、优雅的行为举止。

相信,有谁看到了我的这篇作文,一定会学习我给的建议去做吧!

让我们一起做到雅行吧!

篇2:养成“静学雅行”的好习惯

虽然看起来这只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 但是蕴含了深刻的内涵。静:是一种深沉, 它不张扬, 不浮躁, 实际上就是端正学习态度, 静下心来学习。我自己认为, 它包括静读、静写、静听。雅行:实际上就是规范学生的举止, 要求行为优雅, 端庄有礼, 待人礼貌。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

一、静学

诫子书曰: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学习需要安静的环境, 包括心静, 才能学习知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 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 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 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1.静读:在这个以信息化为主的时代, 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已经失去了静下心来阅读的耐心, 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作为教师责无旁贷。

(1) 老师树立榜样, 耳濡目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孩子们读书的热情高涨, 自办图书角, 可是小部分的学生根本没有阅读的习惯, 所以怎么也静不下心来看书, 不是讲小话就是东张西望, 于是我就每天坐在教室和孩子们一起看书。对那些根本读不进书的孩子可以允许他看简单的漫画书, 慢慢的他们就会被这种读书的氛围所感染, 再趁热打铁鼓励他们看一些有价值的书。对于每周40分钟的阅读课我一直坚持让学生看书。其实看似不多的读书时间积累下来也是很可观的, 积少成多, 贵在坚持, 慢慢的学生变养成了自觉阅读的习惯, 每到阅读时间学生便能安静下来主动地捧起书本, 那些不爱读书的孩子耳濡目染便自觉进入读书状态。

(2) 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时:读、查、划、摘、记。同时又归纳了几种主要的阅读方法: (1) 精读法。 (2) 浏览法。 (3) 跳读法。此外, 还有快速读法、做卡片读法等。

2.静听:对于小学生来讲, 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技能, 是合作探究学习的前提, 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

(1) 教师作榜样。要提高学生的倾听效果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首先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我们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的建议等, 这样做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和尊重, 便可以激起学生的发言欲望, 提高发言质量。更为重要的是, 我们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 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 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2) 及时恰当地给予评价。例如:“这位同学总结的真全面, 他一定是认真听了别的同学的发言。”“谁是最文明的听众?”“大家听的真专注!”等等, 这些鼓励的话语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 也引导了其他的同学更好的听课。

(3) 明确提出听的要求, 教给学生听的方法。要养成善听的好习惯。我们细化了听的要求, 明确提出“五心倾听法”, 即做到:一要专心, 二要耐心, 三要细心, 四要虚心, 五要用心。

3.静写:课堂上, 我经常强调书写的重要性。学生默写时, 经常提醒他们, 要把字写清楚。我从自身做起, 在黑板上写字, 从来都是书写规范, 力求美观大方。偶尔哪个字没写清楚, 都要擦了重写。在学生作业本上写字, 也都力求工整, 以免给学生不好的影响。为发挥学生中好榜样的激励作用, 经常把学生书写好、质量高的作业拿出来展览, 表扬坐姿及握笔姿势正确的同学, 评书写姿势正确的“小明星”, 并强调“一分辛苦一分才”。只有这样的态度, 才能学好语文。

二、雅行

(一) 做好监督检查工作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不随手丢垃圾, 将垃圾丢到指定的位置, 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 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 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 上学衣帽整齐, 学习用品摆放, 坐立姿势端正, 放学路队有序等, 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 都建立在种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之上的。提倡从一点一滴抓起, 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教育的机会, 逐渐使全体学生的行为习惯统一到一个标准上。为了做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 班主任和德育小组成员腿勤、眼勤、嘴勤、手勤, 全天跟班。为了掌握班级每个学生的情况, 要挤出一切时间多进班、多接触、多观察、多指导、多交流、多参与学生活动。在工作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 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的行为习惯。同时, 培养一支监督小队, 当老师不在的时候, 把发现的不文明行为或者其他学生察觉的不良现象登记下来, 教师可以合理的引导。也可以发挥家长的力量, 协助我们管理班级。

(二) 总结、反思提升

每月围绕一个主题, 每周抓住一个重点, 比如三月份, 做到“三管住”, 即:管住嘴, 不乱吐痰, 不说脏话, 不大吼大叫;管住手, 不乱扔废纸杂物, 不乱写乱画, 不攀枝摘花;管住脚, 不践踏草坪, 不到危险的地方玩。四月份“四弯腰”, 看见纸屑弯弯腰, 看见杂物弯弯腰, 看见食品包装袋弯弯腰, 看见果壳瓜皮烟头弯弯腰。五月份“五节约”, 节约一张纸, 节约一度电, 节约一根粉笔, 节约一粒米, 节约一滴水。班级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提出了明确的行为习惯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 每周进行总结, 在每周班会时间对一周来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进行表扬, 使用小红旗来肯定, 或积分或用学生喜欢小贴章或利用教室里面黑板报, 荣誉栏等多种形式及于鼓励。班级里还存在哪些问题, 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推动学生从我做起, 从点滴做起, 养成良好的雅行习惯, 做一名“心灵雅、行为雅、气质雅、个性雅、灵魂雅”的具有雅言雅行的现代文明人。

篇3: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培养和训练低年级学生的倾听能力呢?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关注整体多鼓励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的生活环境不同,原有的知识储备量不等,课外的阅读量不均,对某一个问题的看法也不同。即使成绩平平的学生,他们也爱动脑筋,也想发表自己的见解。此时,他们最需要的就是教师鼓励的目光。如果学生发现教师无心倾听自己的看法,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被浇灭。多给学困生一些时间,尊重他们的想法,尽可能多地给予他们肯定和赞扬,让他们在体验到参与的喜悦的同时,重拾自信。

在课堂上,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注意力往往只集中在那些正在“读”或“说”的学生身上,冷落了大部分正在“听”的学生。为此,笔者常常有意坐到“听众”当中,和学生们一起听,让他们明白“倾听”不单单是教师的事情。在倾听学生发言的时候,笔者注意观察四周,以了解学生“听”的情况,及时表扬听得认真的学生,及时提点听得不认真的学生。“瞧,李政今天听得多认真啊!”“大家看,毛佳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啊!”往往受表扬的是一个,但受益的却是一大片。笔者的这些评价就像兴奋剂,把学生们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他们一个比一个听得认真。

二、游戏是个好帮手

游戏是个很好的方法。虽然倾听是枯燥的,但加入游戏的成分,就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经常跟学生们一起做“有效口令”的游戏。规则是在口令前加上“有效”两个字,那么这个口令就是有效的、要执行的;反之就可以不执行。做这个游戏时,学生们都怕出错,所以听得特别仔细;又如“传悄悄话”的游戏,笔者对第一个学生说一句话,然后由他开始,依次往后传,如果最后一个学生能正确地说出这句话,本组就可以获得“小红花”奖章;再如笔者开展的简单而有趣的听记游戏。笔者先选择了一些字数少、意思浅显的词句进行听写训练,接着,听写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字数也由四五十个增加至七八十个,由一句话到一段话,进而到一篇文章。这种潜移默化的训练,使学生形成了专注倾听的良好习惯,倾听意识也逐渐加强。

三、故事少不了

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课题引入故事,或以故事导入新课,或让学生看图说话,再根据故事情节提问、解答,并使故事贯穿教学始终,鼓励学生多讲、多说,学生的注意力便自然而然地集中于教学中。

用耳听、用嘴说的复述练习效果挺不错。笔者特意每周安排一次听说课,选择一些有趣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听完故事后笔者请他们复述,这种复述不是一步到位的。起初,笔者只是提几个简单的问题,如故事的题目、故事中的主人公、结果等,以引导孩子们专心听、用心记。渐渐地,笔者提问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由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引出一些精彩的对话。随着提问的不断深入,孩子们专心听的时间越来越长,专心记的内容也越来越多了。更为可喜的是,经过反复训练,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参与面越来越广。有精彩的故事做训练的载体,能使学生在复述时兴趣盎然,从而化难为易。由此,笔者带领学生向“专心倾听,并能简要转述”的阶段又迈进了一步。

学会倾听,也就学会了尊重别人、关心别人,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真诚处事。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将有益于学生的一生。

篇4:养成听音乐的好习惯

当寶寶躺在摇篮里玩的时候,可以选择节奏欢快的舞曲、圆舞曲、小步舞曲和歌曲让寶寶听10~15分钟,如果寶寶没有睡意,可以将同样内容的音乐再放第二遍。开始时,妈妈可坐在摇篮边,边哼旋律,边逗寶寶玩,可以根据音乐的节奏做不同的手势。听习惯以后,可以让寶寶自己躺在摇篮里安静地听音乐。

哄寶寶睡觉时,适宜让寶寶听小夜曲和摇篮曲,时间是10分钟左右。最好由妈妈边唱边安抚寶寶,反复地唱直至寶寶睡着。

每天应按时让寶寶听合适的音乐,父母不要随心所欲地调换乐曲。一组音乐最好听3~4周以后再换,过了一段时间,仍可反复再听。寶寶对音乐的反应是敏感的,养成习惯后,寶寶一听到熟悉的音乐就有吃奶的欲望,一听到催眠的音乐就会慢慢安静下来甜甜地入睡。醒来,也能听着舞曲独自安祥地躺在摇篮里玩耍和休息。

母亲要多给寶寶唱歌。母亲的歌声胜似语言,能带给寶寶最深沉的爱和关注,产生母子的情感交流。听音乐时,母亲对寶寶进行的有规律的抚摸和轻拍,是对寶寶最原始的节奏训练。

篇5:怎样养成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关键词:语文 学习 培养 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3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想我们最期待的就是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可语文成绩的提高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常听到同事们抱怨说“这个语文哪无论你怎么费劲,学生就是学不好。你天天混日子他也不差。”“好学生不是你教的,差生也不是咱的错”、、、、、、有人不禁要问那我们能做什么?还要语文老师干嘛呢?、、、、、、当我们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认真的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教学习惯。我认为“学生认为语文难学,老师认为语文难教”的这种现状,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外,与语文教师还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可能因为我们没有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能没有注重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而教师要完成这个重大任务,自己就得继续不断养成这些良好习惯。”心理学家认为,习惯是—种比较固定地、机械地去完成自动化动作的倾向。具体地说,习惯就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固定的行为模式。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好的习惯终身受益。”学习习惯则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习惯是形成能力的基础,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任何教学方式都是低效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几条可行的做法,在此略作陈述。

第一是兴趣的培养。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教育家孔子早就说过“乐知者不如好之者”。也有人说:“当学习充满乐趣时,才能更为有效”,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探寻,深入研究。爱因斯坦从5岁时对罗盘发生兴趣,最后成为物理界的泰斗;达尔文从小对动物的兴趣引导他跨入生物学界的殿堂,创立了不朽的进化论。吸引学生产生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一堂有趣的引言课,一节生动的CAI课,甚至老师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表人才,性格幽默风趣等。老师要尽可能发挥个人特长,大胆创新,积极尝试。

第二是课前预习的习惯。预习能为学好新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的预习,往往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能起到预想不到的效果。预习的方式有:(1)借助教材自身的编写特点,整体感知课文。预习课文时,要先参读“预习提示”“自读提示”“单元提示”等文字,然后带着问题去反复默读课文,体会和理解文章的大意。若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用铅笔勾画出或记录下来,待老师授课中再解疑。(2)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在读课文时,若遇到不读懂的字、词,先做下记号,然后利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给生字新词“查档案”,将其读音、意义、用法等记录在旁边。工具书是最好的老师,要养成勤查工具书的好习惯。(3)借助已有知识,在预习中巩固加深。在预习中,还要把文章中所用的修辞方法,好词好句都标注出来,并认真体会。

第三是听课的习惯。老师要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学生更应该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自学和有老师教是不一样的。不听课就能学好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所以语文老师应要求学生准备专用的课堂笔记本,筛选教师讲解的重要信息,并对重点进行归纳整理。而且要经常检查、交流、评点,这样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就回由完成任务的心态转向自觉去做,最终形成习惯。只要课堂效率提高了,学习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第四是复习的习惯。课后复习是记忆规律的要求,是对所学新知识的及时巩固,苏霍姆林斯基把“复习”称为“學习之母”。及时复习,是学困生查漏补缺的良方,找到自己的问题,及时解疑,才会将知识中的负积累减少,才会减少进一步学习的障碍。

第五是书写的习惯。人们常说,做人讲脸面,做生意讲门面。语文的脸面和门面就是我们写的“一手字”。所以,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一是书写要正确,做到工整、规范;二是要讲究文面,做到美观、大方;三是要讲究行款格式,标题、标点、空行、署名等都要符合约定俗成的行款格式。这样既让读者准确地认读全文,又给人一种美感,收到“先声夺人”之效。有的同学认为,现在有计算机替我们写字,字练不练,写得好不好无所谓。这种看法是不可取的。计算机不可能在任何时候都能为我们书写,所以书写万万不能马虎。更何况现在的考试非常重视书写,每次考试都有五分的书写分。

第六是课外阅读的习惯。据我对学生的观察越是语文成绩不好的学生越不喜欢阅读,成绩稍好的也未必喜欢阅读。假日、休息时间大部分被连续剧占据,追星厌学就成必然。正如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减轻后进生的脑力劳动,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通过有选择的阅读,可以刺激学生的大脑,唤醒它、迫使它加强工作。他又说:“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更需要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而语文水平的高低直接与学生是否重视课外阅读有关。事实证明,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与他们阅读的量成正比。

第七是写作的习惯。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要写好作文,必须从平时抓起,在多读书的同时,还要多练笔。养成写日记、做摘记、读书心得的良好习惯。多写多练,坚持不断。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第八是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质疑的习惯。 古人说得好“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时要多想、勤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孟子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告诉我们,对待学问必须要有一种怀疑精神,不要“人云亦云”,一味盲从轻信。学习贵在有独立的见解。如果对某一问题的理解与老师不同,可查出依据来跟老师或同学们展开讨论,这样既可以加深对文章和某一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促进教学相长。

第九是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欧阳修、曹雪芹等人的作品之所以被奉为经典名作,正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创作进行了反复的修改。修改是完善写作的关键,在反复的修改中使自己的写作能力提高。让初中生修改作文,首先明确:改什么,怎么改?先改表面:字、词、句、标点,到材料的取舍,大到改中心,另起炉灶重写作文。我每周的作文课都是上快速作文,其中点评、批改的时间用得较多通过学生自改和生与生互改、小组评比、佳作欣赏,让学生在比较学习中提高。同时,教师要注意以赞赏的态度,严格的要求去看待学生的作文,使他们有成功的体验,消除怕作文的畏难情绪。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就较大。

学语文的好习惯不仅仅是这些,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做有心人,多发现、多思考、多积累,再教给学生用。习惯的养成总是存在一个以多带少的问题,让大多数学生好学上进,有自信心,有自觉性,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全面素质教育手册》;

《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现代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

篇6:培养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关键词:培养;学生;读书;好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392-01

古語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现代社会,信息来源途径越来越多,电视广播,网络平台,但是,读书仍然是学生获得知识,明辨是非,充实自我的基本途径。也许读书的效果不会很快见效,也许读过的书大多记不住,但请相信潜在的影响。苏辙曾说:“早岁读书无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翻译成现代口语,大致意思是:早年读书似乎没有深刻理解的地方,在晚年审察事物时却发挥了奇特的功效。这便是记忆的沉潜。所以,教师要引导,教育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首先,要正确引导学生的读书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时候,如果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他会千方百计弄个明白。所以,读书也是这样,一旦学生感兴趣了,调动起积极性了,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有一次,我问同学,谁知道世界文学作品中的四大吝啬鬼是谁,都吝啬到什么程度?一个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女同学说出了其中之一的葛朗台,并且举例说明其吝啬鬼的程度和细节,最后说的我们都鼓起掌来。我最后说,希望大家都去读读课外书,了解一下其他几个人物的形象。从此,学生的读书热情比以前高多了。每当学到相关的课文或作者,我都会引导学生读读经典的作品,比方有名的多余的人的人物形象,并在阅读中学会对比,对照自身,进行反省深思。

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记笔记。一本书读过了,就会渐渐淡忘.而如果把读书的体会和心得及时记录下来,无论过去多久,你还是一看到笔记,就能唤醒尘封的记忆,回想起读过的内容,让知识在脑中牢牢地扎下根来.亚里士多德说过:“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亦是人之基本权利,若不能珍惜,不努力学习,就意味着人之基本权利的放弃,也是生命的根本的自我否定和浪费。”

读书要靠方法,要有策略。正像面对滚滚波涛的江河或巍巍的山岭,单凭想涉渡或攀登的强烈愿望是不能成功的,要考虑用什么方法才能更好,更快的过河或登山。正确的读书方法对于成功来说至关重要,它与学习效果密切相关.其实,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养成勤记笔记的好习惯。

也可以通过活动竞赛、氛围营造来引导学生走上成功的阅读之路。

1、让学生了解阅读的重要性

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读书,通过给学生讲一些名人读书故事,了解阅读重要性。让学生交流读书收获,享受读书带来的好处,从而懂得书籍是智慧的翅膀,是快乐的源泉。

2、教给学生知道读什么书和怎样读书

读书好,读好书。要让学生有选择地读,该读什么呢?引导孩子爱读书,读好书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责任。在这半个多学期中,每人都读了一本学校图书室的优秀书籍。在课外,学生们更是天文地理,海阔天空任其遨游,很多同学读了优秀作文书、名著等。关键是老师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如选择性的读,默读、品读、边读边想象或思考、遇到好词精彩句段及时摘抄甚至背诵下来,学会积累和运用,练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遇到问题主动请教别人,学会借助工具书阅读等。

教育孩子,让学生形成读书的好习惯,重在对学生心灵的把握,而不只是讲知识和道理。怎样触动学生心灵,鼓励学生上进,更是一门艺术!不允许的事一开始就不允许,那学生就没有痛苦,要让学生从小在严格要求中形成良好心态。

再次,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读的书籍。当学生对读书产生兴趣后,教师要积极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成长需要的书籍。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不同学段和实际能力,依据阅读书目推荐向学生推荐阅读的书籍。

最后,教给学生正确而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读书方法很多,可以泛读,就是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可以精读,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可以通读,就是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对比较重要的书报杂志可采取这种方法。也可以跳读,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通了。可以速读,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采取"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适用于阅读同类的书籍或参考书等。可以略读,这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而这一部分内容常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所以重点看标题、导语或结尾,就可大致了解,达到阅读目的.可以再读,就是有价值的书刊杂志不能只读一遍,可以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古往今来,人类的文化宝藏极为丰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不加选择,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目,进行阅读,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可以速读,略读,精读,选读,读写结合,读思结合,进行读书交流会,交流体会心得,读后感受反思,结合写作,进行同题作文擂台赛。

上一篇:“XX楼盘”电视营销策划方案下一篇:无领导小组讨论经典案例(有分析,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