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要养成善用时间的好习惯

2024-04-16

创业者要养成善用时间的好习惯(共13篇)

篇1:创业者要养成善用时间的好习惯

《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主题班会教案范文 活动目的: 通过这次班会,教育学生懂得一分钟可以做出许多有价值的事情,并使他们从中得到真切的体会,增强时间观念,提高做事效率,克服拖拖拉拉的坏习惯,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活动准备:(1)每位队员收集有关时间的格言、谚语。

(2)调查一分钟可做哪些事情。(3)讲故事、读散文的队员事先练习,做好准备。活动程序:

1、演小品,引出班会主题。(主持人1:小品,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所青睐的文艺节目,请欣赏小品《明日何其多,作业也明儿再说》)(3分钟)主持人2: 看完动画,你们有什么想法?

(全班同学畅谈看法)(选3个人为宜)(3分钟)

主持人1:朋友们,动画中那位学生的不良习惯在我们身上也曾有过,总以为“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主题班会教案范文】《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主题班会教案范文。其实,“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一分钟,看似微不足道,然而,我们的一生就是用这一个个一分钟组成的。一分钟,又是珍贵的。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是“ 珍贵的一分钟”

2、亲身感受,畅谈一分钟的价值。(主持人2:既然说一分钟是珍贵的,那么,他又珍贵在何处呢?请大家畅谈一分钟的价值)(5分钟)

主持人1: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一分钟时间的长短。(全体队员闭目,待闹钟铃响睁开眼。【《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主题班会教案范文】天就要浪费8分钟,一周(五天)共浪费40分钟。一学期按二十周计算,就会浪费40×20=800分钟。全年就会浪费1600分钟。试问:一辈子又有多少个1600个分钟让我们浪费呢?(如果有迟到的同学,请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主持人2:时间是最公平、最无私的,它给予我们每个人的都是完全平等的,但是不同的人对待时间有不同的方式。

3、交流珍惜时间的名言(主持人1:有一些名人和伟人看待时间在人生中的价值时,是这样教育找们的——请大家齐声朗读:)(10分钟)(举出黑板:)

主持人2: 教育家说时间就是知识,医学家说时间就是生命,工人说时间就是财富,农

民说时间就是粮食,就是丰收成果。主持人1:下面请大家也来交流交流

4、朗诵散文,引起共鸣。

主持人2:朋友们,今天我们都学会了珍惜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主题班会教案范文】主题班会zhutibanhui.htm。今后,我们要做时间的主人,跟上时间 匆匆的脚步!请听散文《匆匆》。朗诵散文《匆匆》(3分钟)朗诵者:杨婷

5、发出倡议:(主持人1、2一起说)我们的倡议是:让老师放心一分钟,让妈妈多休息一分钟,上课听讲不浪费一分钟,做习题抓紧一分钟,把多余的时间用来多为别人服务一分钟„„

6、同学交流感受(主持人1:请大家交流学习了这节班会的感受)(5分钟)

7、请老师作总结。(主持人2:在班会结束之际,请老师谈谈对此次班会的看法)

8、本次班会到此结束。(主持人1、2一起说:我们宣布本次班会到此结束)

“珍惜时间”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知道时间是宝贵的,时间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讲究效率,做时间的主人,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热爱学习,热爱生活。

活动理念:二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不稳定,不会抓紧时间,常常让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溜走,自己却一无所知。为了让他们从小懂得时间是宝贵的,时间一去不复返,必须抓住分分秒秒。活动环境:在优美的旋律中进行。参加人员:全体学生。

活动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如何去珍惜时间。活动准备:

1、讲台上摆放一只钟。

2、每位学生课前搜集珍惜时间的句子。(黑板上写“珍惜时间”;)活动过程:

一、请中队长讲话

同学们,我们今天召开“珍贵的一分钟”主题班会,是为了让大家珍惜

分分秒秒,充分利用时间,加强时间观念,提高做事效率,克服拖拖拉拉的坏习惯,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主持甲:大家喜欢猜谜语吗?我请大家猜个谜语:最快又最慢,最长又最短,最平凡又最珍贵,最易被人忽视又最令人后悔的是什么?(谜底:时间)

主持乙: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珍惜时间”主题队会,请时光老人一起来参加好吗?同学们,“珍贵的一分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时光老人:同学们,你们好!我是时光老人,今天和大家一起参加“珍惜时间”主题班会,我好高兴。我们先来感受一下一分钟有多长。(时光老人喊“开始”同学们闭眼,单脚站立,静听嘀哒声,一分钟后喊“停”再睁开眼睛。)

主持甲:你们感觉一分钟怎样?

生(齐答):好长啊!

主持甲:那平时你们感受到一分钟有这么长吗?生(齐答):没有!

主持乙:是啊!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们根本就感觉不到,也不知多少个分分秒秒从我们身边溜走!

主持甲: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时间就意味着什么?生:时间就是知识。

主持乙:那么在工农业生产中,一分钟能创造多少财富,请大家看:

投影:(一分钟:1台先进的采摘机可摘西红柿69千克。1台新型的太阳能水泵可抽水3、8吨。1台高速轮转印刷机可印报纸1300多张。1条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可组装1、5台电视机。)读给大家听。

主持甲:对于工人来说,时间就是什么?

生:时间就是产品。

主持乙:对于农民来说,时间就是什么?

生:时间就是粮食。

主持甲:对于军人来说,时间就是什么?

生:时间就是胜利。

主持乙:对于企业家来说,时间就是什么?

生:时间就是金钱。

主持甲:对于医生来说,时间就是什么?

生:时间就是生命。

时光老人:俗话说:“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能回。”浪费时间就等于浪费生命;珍惜时间就等于延长生命。

主持甲:虽然是这样短短的一分钟,但是你可知道我们能在这一分钟时间里干了多少事情吗?

a:我一分钟可以读90多个音节。

b:我一分钟可以朗读近200字的短文。

c:我一分钟跳绳126次,做仰卧起坐30多个。

主持乙:时间是最公平、最无私的,它给予我们每个人的都是完全平等的,但是不同的人对待时间有不同的方式。

(以对答形式朗诵)

愚蠢者——等待时间 聪明者——利用时间

懒惰者——丧失时间 勤奋者——珍惜时间

无为者——放弃时间 有志着——赢得时间

闲聊着——消磨时间 求知者——抓紧时间

糊涂者——糟蹋时间 劳动者——积累时间

好学者——创造时间 自满者——蔑视时间

主持甲:时间日夜不停地向前奔走着,她好像是河中水,只会流去不能回。

主持乙:它不因人们酣睡,无人监督而放慢脚步,也不因季节变换、严冬酷暑而打乱节奏。

主持甲:只有珍惜时间才能占有时间,利用时间,让我们来看看我们祖先是如何珍惜时间的。

1、王笑宇讲《聚萤读书》的故事。

主持乙:我们的古人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够如此珍惜时间学习,真让我们敬佩。大家都知道我们伟大的作家鲁迅吗?(知道)让我们来听听他的故事。

2、韩阳讲《鲁迅的故事》

主持甲:是啊!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我们刚才听了两个关于我们中国人珍惜时间的故事,那外国的名人是如何珍惜时间的?

3、高杉讲《爱迪生的故事》

主持甲:名人如此珍惜时间,才有如此大的成就。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时光老人:同学们搜集的名言警句可真不少,我知道我们的小朋友还准备了一首诗要送给大家:《时光老人的礼物》

本文来自:班会网(http://

篇2:创业者要养成善用时间的好习惯

这个环节是老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环节。认真听讲就是听老师讲课的思路,分析教材的方法,听一些重点、难点和疑点的解释。老师讲课的方法换一个角度就是学生学习方法。

二、阅读历史教材的习惯。

要全读就是阅读教科书中所有的内容,如课题、子目标题、正文、注释、插图、思考题、练习题大事年表等。这是对学习历史知识的总要求。要通读就是将教材中零碎、局部的历史通过阅读融会贯通起来。这就要求在读书时要前后联系,因小而大,把局部的知识投入到某章、某单元的大范围内联想和梳理。要略读就是在全读之后,在笼统地游览一遍教材内容,并在头脑中初步形成一个粗线条的知识体系。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读和记教材中的目录、章题、节题和子目。要精读就是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要进行字斟句酌地推敲和理解,明确教材中所含的主要观点以及说明这些观点的失事,了解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要异读就是在阅读时要把相近、相似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比较、鉴别,找出差异,并分析原因,从而达到准确历史知识的目的。要做记就是在阅读教材时,要做好读书笔记,把动口、动脑、动手结合起来,调动各种器官的能动性,使大脑处于接受知识的最佳状态。

三、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有不少的是通过查工具书来解决的。中学生应查阅《历史词典》《历史成语词典》等。勤查工具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扩大知识面和视野,不断积累历史知识,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四、思索感悟的习惯。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学与思、学与悟是不能分开的。学与思好比车的两只轮子,只有两个轮子都有了链子,才能共同发生作用,车才会不停地前进。学与思只有紧密结合起来,才会学有所成。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养成思索感悟的习惯,把这项工作放在预习、学习、复习的全过程中去完成,从而使思维敏捷、视野开阔,逐步掌握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让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革命老人徐特立非常推崇这种学习习惯。动笔墨在这里或指做笔记,或对历史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画点勾画,或是读而有感、感而有记、随时记录下点滴感受、思想,或是进行摘录,记下自己喜欢的名人睿语、新颖的观点。这种习惯对于提升筛选能力、分析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六、养成良好的做作业的习惯。

先复习后做作业,先仔细审题后作解答。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改正错误,书写要工整规范。

七、养成自觉复习的习惯。

记忆与遗忘是一队孪生兄弟,而重复是学习之母。学习不能一劳永逸,要学而习之,这样才能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复习包括整理笔记,补充完善课堂笔记,加上理解性的内容,这本身就是一种复习。

八、写考后记的习惯。

篇3:创业者要养成善用时间的好习惯

目前我们身边的一些学校, 尤其是一些重点小学, 承受着来自各界的压力。教师迫于各个学校或同年级班级之间的评比, 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成绩突出。如前几天我们去兄弟学校进行调研活动, 恰巧碰到一个一年级的语文教师正在抱怨学生写字太差, 不按田字格来写。笔者顺势拿起一本作业看了看, 确实是有待加强。但是仔细辨认, 笔者还是发现了问题。教师一直在抱怨学生字写不好, 可是他没有想过, 他让学生写的内容, 都是只要求认识并不要求书写的二类字, 甚至是只要课文中出现的字就要求写。教师为了让学生多识字, 考试的时候能够读懂题意, 获得高分, 采取这类揠苗助长的写字方式, 实在是小学识字教学的一个误区。作为刚刚上一年级的学生来说, 手腕力量较小, 提笔用笔都较为困难, 掌握字的结构更是一项非常精细的活动。要求书写的一类字, 大多是笔画简单的独体字, 学生较为容易掌握, 这是以后写一手好字的基础。现在的独体字写不好, 以后就别想写好字了。教师教育的主体是学生, 一切应以学生的发展为重, 教师这些揠苗助长的教学方式, 也许在短时间内会有一些效果, 但最终可能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 而输在终点线上。所以小学学习应注重书写规范字, 养成规范书写的好习惯, 学生无论在以后的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将终身受益。

语文学习, 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本。课本是基础, 但相对于语文来说, 它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因为语文的概念其实是广之又广的, 正可谓是生活处处皆语文。街边的广告牌是语文;人与人的语言交流、书信交流是语文;读书看报, 新闻联播也是语文;学习爱自己爱别人, 创造美、感受美都是语文。所以语文学习中应该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现在的电视电脑在小学生生活中占用了一定的时间, 有些家长甚至为此很伤脑筋, 我们不妨动动脑子, 变有害为有利。比如在新闻联播中, 播音员们都是同行业的佼佼者。我们首先可以学习他们的普通话, 学习他们朗读时的语速及情感, 即使不是刻意学习, 看多了, 长期受高水平的熏陶, 我们的朗读水平也会有所提高。再有铺天盖地的广告中, 往往有一些经典的句子, 优美又巧妙的修辞, 这都是我们可以学习的。网络就更是意义无穷了, 尤其对于一些性格偏于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学生, 可以利用电脑、制作贺卡、写封邮件, 向老师同学表达问候, 这不也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表达写作能力吗?现在的家长也注重开阔眼界, 假期也经常带孩子出去旅游, 走一走, 看一看。如果我们能够在游园观赏, 领略大自然山水美景, 仰望古代雄伟的人文景观时, 不只是单纯地为了打发时间, 而是做生活的有心人, 我们照样可以得到很多的知识, 增长很多的见识。如果回来以后能够写一篇游记, 记录一路的见闻感受, 那就更是意义非凡了。这是难得的语文大课堂, 它的效果也一定会让大家满意。生活处处皆语文, 我们要从小让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啊, 书能使我们打开知识的宝库, 丰富我们的见识, 获得更多的知识。所以语文学习应该养成爱读书、勤读书的好习惯。古往今来, 没有哪一个名人是不爱读书的, 也不会有哪个不爱读书的人会有所作为。即便不成名, 也会腹有诗书气自华, 言谈举止让人感受你的知书达理和风度。多读书可以让我们增长课外知识。知识就是力量, 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不断快速成长。在书中我们可以查漏补缺, 可以择善而从, 可以修身正己, 所以说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勤于读书, 还可以让我们心情愉快, 生活充实。因为读书本身就是一种休闲, 一种娱乐的方式。在书的海洋里遨游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充实自己的生活, 调节自己的情绪也是非常明智的。生活中充满坎坷和风雨, 当我们面临困境与磨难的时候, 或许会悲观绝望, 甚至失去对生活对未来的信心, 这时候你是否想到了罗兰创作、傅雷先生翻译的《名人传》。其中贝多芬所遭遇的人生苦难, 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他所创造的奇迹也是我们无法企及的, 这正是因为他有着超于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困难, 他没有任何的畏惧与退缩, 这正是他成功的秘诀所在。贝多芬脾气古怪, 没有什么朋友, 面对困难总是单枪匹马, 奋力应战, 一往无前, 虽然孤独, 但靠着坚毅和勇敢, 他学会了别人学不到的东西, 也许正是苦难促进了他的成功。你读到这里的话, 是不是也会豁然开朗, 重新扬起前进的风帆呢?这就是读书的意义。有句话说, 好读书, 读好书, 读书好。这就是简单易懂而又最有力的证明。最后笔者觉得用朱熹的一句话来形容, 是最恰当不过了:读书有三到, 为眼到, 心到, 口到。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做到这三点才是会读书, 才是真正的读书。

还要养成勤于动脑的好习惯。有句话说, 好记性, 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读书也是很多人遵循的读书法则。如果只是泛泛地看, 而没有目的, 效果不会太好。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取其精华, 见到优美的语句、巧妙的修辞等精妙之处, 或是一些名言警句、人生哲理都应该随手摘抄下来, 建立自己的资料库, 便于自己以后记诵。在以后的写作中, 我们就可以像将军指挥千军万马一样, 随意调动那些储存在大脑中的资料。假如遇到不懂的问题, 或者是需要和同学、老师探讨的地方, 也都应该用笔进行标记。这样才能促进我们动脑思考, 敢于提出问题, 然后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 同时尽力解决问题, 在读书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到与人交流的乐趣, 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把知识装进大脑, 变成自己的东西, 为己所用, 这才是真正的目的。

篇4:学生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以读为本,这一自古以来代代相传的学习方法,对于语文学习来说,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三分文章七分读,涵咏工夫兴味长,一篇范文,只有反复诵读,涵咏其中,才能得其妙处。记忆文章靠读,领会文章靠读,鉴赏文章靠读,写作文章也靠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说的道理是很明白的。

读可分为默读和朗读,对于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来说,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运用。快速阅读,提取信息,可用默读;而在课堂上的大多数场合,则采用朗读的方式效果更明显。朗读,视之于眼,诵之于口,闻之于耳,形成于脑,整个过程,调动了诸多因素,对课文的体会、理解、记忆会更有利。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设计了朗读这一教学程序,这只体现了教法,而在阅读教学中具体指导学生如何朗读,如何培养起朗读的兴趣,如何由朗读去领会课文的内容,即让学生学会朗读这一方法的运用,则是学法的指导。课堂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教师范读,学生练读;领读,齐读;分段落读,分角色读。因文设读,以培养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精心设计问题,在指导学生解答问题时,要体现对学生读的方法的指导,从而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诵读去领会、鉴赏课文。

教师对课文的领会、鉴赏,主要不是靠书,而是靠读,那么,把这一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在掌握了读的方法之后,自己去领会和鉴赏课文。多读少讲,在学生掌握了方法之后,是完全可以逐步做到的。久而久之,形成的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阅读教学模式。

二、质疑是学习方法的深入

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掌握朗读方法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指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技巧,具体的说,就是教给学生质疑解难的学习方法,它是课堂教学在朗读基础上的深入。

质疑的方法有求异质疑法,即从相反的角度提出种种问题的方法,发散质疑法,即从某事物的不同角度提出各种问题的方法和添加质疑法,即对某人某事的引申、补充的提问题的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或经验,运用以上质疑的方法,摆出自己在钻研课文中所发现的问题,以此为例子,指出善于质疑是深入理解课文的途径,也是培养具有创造性能力的关键。这就是教师用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来指导学生的学法。

总之,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教给学生在阅读基础上质疑,辅以教师的点拨,就能达到“教师之教,不在于全部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的境界,有助于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三、创新是学习方法的目的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我们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学生,因此,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去指导学生,就成了问题的关键。在教学中往往碰到这样的矛盾:学生的答案和标准答案不同,但并不是不对。正如有的专家所指出的,语文的有些答案并非是唯一的,而学生的答案完全是合理的,怎么办?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具有自己的见解,指导学生养成善于创新的学习习惯。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成为21世纪的人才。

作为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在学生的学法指导上,强调学生不必囿于唯一的一個答案,可以从自己的个性出发,去理解作品的内容。为了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我总是对教参给予的只有唯一答案的内容不讲或少讲,而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针对课文的特点,设计具有发散性思维的题目,让学生能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水平,获得运用这种学习方法的乐趣。同时,对学生反复强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必顾忌别人的看法。

篇5:我们从小要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1、洗澡时淋浴比盆浴要节约好多水。

2、家庭用水要尽量做到一水多用.例如:淘米水可以用来洗菜、浇花;

3、在水箱里竖放一块砖头或一只装满水的大可乐瓶,以减少每一次的冲水量。

4、用热水器时起初总有一段冷水,把它用容器装起来洗东西,避免浪费。

5、水龙头随开随关。

篇6:创业者要养成善用时间的好习惯

在 PHP 编程早期,PHP 代码在本质上是限于面向过程的。过程代码 的特征在于使用过程构建应用程序块。过程通过允许过程之间的调用提供某种程度的重用。

但是,没有面向对象的语言构造,程序员仍然可以把 OO 特性引入到 PHP 代码中。这样做有点困难并且会使代码难于阅读,因为它是混合范例(含有伪 OO 设计的过程语言)。使用 PHP 代码中的 OO 构造 — 例如能够定义和使用类、能够构建使用继承的类之间的关系以及能够定义接口 — 可以更轻松地构建符合优秀 OO 实践的代码。

虽然没有过多模块化的纯过程设计运行得很好,但是 OO 设计的优点表现在维护上。由于典型应用程序的大部分生命周期都花费在维护上,因此代码维护是应用程序生命周期的重要部分。并且在开发过程中代码维护很容易 被遗忘。如果在应用程序开发和部署方面存在竞争,那么长期可维护性可能被放在比较次要的地位。

模块化 — 优秀 OO 设计的主要特性之一 — 可以帮助完成这样的维护。模块化将帮助封装更改,这样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更轻松地扩展和修改应用程序。

总的来说,虽然构建 OO 软件的习惯不止 7 个,但是遵循这里的 7 个习惯可以使代码符合基本 OO 设计标准。它们将为您提供更牢固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建立更多 OO习惯并构建可轻松维护与扩展的软件。这些习惯针对模块化的几个主要特性。有关独立于语言的 OO 设计优点的更多信息,请参阅 参考资料。个优秀 PHP OO习惯包括:

保持谦虚

做个好邻居。

避免看到美杜莎。

利用最弱的链接。

您是橡皮;我是胶水。

限制传播。

考虑使用模式。

保持谦虚

保持谦虚指避免在类实现和函数实现中暴露自己。隐藏您的信息是一项基本习惯。如果不能养成隐藏实现细节的习惯,那么将很难养成任何其他习惯。信息隐藏也称为封装。

直接公开公共字段是一个坏习惯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原因是让您在实现更改中没有应有的选择。使用 OO 概念隔离更改,而封装在确保所作更改在本质上不是病毒性(viral)更改方面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病毒性 更改是开始时很小的更改 — 如将保存三个元素的数组更改为一个只包含两个元素的数组。突然,您发现需要更改越来越多的代码以适应本应十分微不足道的更改。

开始隐藏信息的一种简单方法是保持字段私有并且用公共访问方法公开这些字段,就像家中的窗户一样。并没有让整面墙都朝外部开放,而只打开一两扇窗户(我将在 “好习惯:使用公共访问方法” 中介绍访问方法的更多信息)。

除了允许您的实现隐藏在更改之后外,使用公共访问方法而非直接公开字段

将允许您在基本实现的基础上进行构建,方法为覆盖访问方法的实现以执行略微不同于父方法的行为。它还允许您构建一个抽象实现,从而使实际实现委托给覆盖基本实现的类。

坏习惯:公开公共字段

在清单 1 的坏代码示例中,Person 对象的字段被直接公开为公共字段而非使用访问方法。虽然此行为十分诱人,尤其对于轻量级数据对象来说更是如此,但是它将对您提出限制。

清单 1.公开公共字段的坏习惯 classPerson { public$prefix;public$givenName;public$familyName;public$suffix;}

$person=newPerson();$person->prefix=“Mr.”;$person->givenName=“John”;

echo($person->prefix);echo($person->givenName);?>

篇7:创业者要养成善用时间的好习惯

第一,零碎的时间怎样管理,尤其是妈妈们,早晨起床后,晚上和孩子一起洗澡、睡觉的过程中,要把这些时间利用起来;

第二,家里可以添置一个小的沙漏;

第三,要做各种各样的表格,让我们清楚孩子的精神面貌和动态,以及他对学期的规划,等等 。

关键时期要做关键的事:

3岁以前,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和规矩;

5岁到9岁是记忆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尽量多记东西;

7、8岁时,孩子最好能有一个喜欢的才艺。这是在为他整个人生的爱好打基础。一个有爱好的人,他的人生必定也是多彩的。

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这个社会。

★ 提供怎样造句

★ 环保检查企业需提供的材料

★ 怎样做自我介绍

★ 体面辞职需做步骤

★ 肾结石要怎样检查

★ 老师要怎样自我介绍

★ (社保)医疗保险是怎样报销的?

★ 怎样现场做自我介绍

★ 怎样做口头自我介绍

篇8:养成读题的好习惯

一、读题现状

1. 师生合作

题目只要有一点难度, 老师就有一起分析的冲动, 常常会问:关键是什么?指名分析, 把“做前提示”当做文本解读的第一步。以后学生手捧数学文本, 等着提示, 不知该如何去解读, 这是读题习惯的悲哀。

2. 关键词解读

只是抓住关键字进行分析, 长期训练后, 学生便产生了条件反射。如只要看到“少”, 就用减法;看到“倍”就用乘法。这种读题习惯使学生把一些关键词当做“本”, 忽视了文本这个“本”。这样解读虽能习得如何解答某一类题, 但碰到其他面生的数学文本, 仍是一筹莫展。

3. 存在问题

数学读题, 还存在着浮光掠影、粗枝大叶、空洞肤浅、以偏概全等问题。

二、读题训练

1. 改造内容, 贴近生活

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除了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规律之间的不同步, 还有学习区域上的差异。教材中的具体事例, 因为某种原因可能远离学生的生活, 从而使学生对习题产生陌生感。习题的编制要尽量贴近学生生活, 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 对文本的解读就会水到渠成。如教学浓度计算, 学生对百分数本身就比较陌生, 可以这样编制:一种糖水300克, 浓度是20%, 要使浓度变成30%, 可以怎么做?糖水中加糖、蒸发水都能使糖水变甜, 学生很容易理解。

2. 反复阅读, 不断推进

数学题不可能都贴近生活, 对文本进行充分自主的个性化解读, 按数学文本逐字、逐句解读, 让学生静思默想, 在反复阅读文本的基础上, 才能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 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作出不同解读, 才能体会文本所创设的情境, 弄清楚问题的前因后果。

(1) 圈画标注。画已知和问题, 画关系句……在读题时, 手中拿一支笔, 在需要注意的字眼上作上记号。

如图形习题的解读, 对不统一的单位名称进行圈画, 分率的转换中一个数和另一个数各是多少常用分数或单位“1”的几分之几来进行标注, 图形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也常常用标注的方式写在图上。

(2) 补充完整。数学习题, 有些会省略某些字词, 读题时要让学生养成把关键句及时补充完整的习惯。

如条件“现在降价20%”, 补充完整“现在每件比原来降低20%”, 从中便可顺利找出单位“1”的量, 再进一步分析。

(3) 转换角度。数学文本的解读, 有时读来读去, 还是读不出味道, 找不出好的方法, 这时需要有一些解读的小技巧, 如转换角度等。

3. 配合直观, 有效分析

数学文本均有自身的特点, 怎样从深奥的文本中将蕴含的数量关系清晰化?我们可以通过直观, 用符号、图形等表示出来, 从而实现与文本的有效对话。

例如, 有三根绳子, 第一根比第二根长0.18米, 第二根比第三根短0.25米, 第一根比第三根短 () 米。可以用三条线段清晰地把三根绳子的长度表示出来, 有效地缓减解读的困难, 从而找到解题方法。

4. 内化运用, 走出文本

读题, 需要思维的参与。培养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 并非就着眼于解决这个数学问题, 更重要的是通过读题, 使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开拓思路, 使孩子们成为运用者和发现者。

(1) 从解读到运用。数学文本这种教育资源只有在学生对它所蕴含的知识进行解读、发现、探究和运用, 并被内化成能力时, 其潜在性才能变为现实性。例如, 对加法的运算定律和乘法的运算定律的解读:a+b=b+a, (a+b) +c=a+ (b+c) , ab=ba, (ab) c=a (bc) , (a+b) c=ac+bc, 目的是要学生在实践中正确运用, 在运用中获得技能。

(2) 从解读到思维。从解读数学文本到运用是一个提升。通过解读引起学生的思考, 让孩子的思维得到提高, 这又是一个提升。

如小明用小棒摆出了下面的图形。从上往下看, 第一层有1个△, 第二层有3个△……

(1) 照这样摆下去, 第五层有 () 个△;

(2) 如果摆七层, 一共有 () 个这样大小的△;

通过解读, 要求第五层有多少个△, 第七层有多少个△?用继续画图的方法, 数一数就能解决, 但并不是这道题全部的要求, 这里面到底有什么规律?三角形的个数和层数又有什么关系?通过读题要让学生读到这样的弦外之意, 在解读中思考, 在解读中寻找, 让孩子的思维利用有限的材料得到充分的提高。

篇9: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培养和训练低年级学生的倾听能力呢?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关注整体多鼓励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的生活环境不同,原有的知识储备量不等,课外的阅读量不均,对某一个问题的看法也不同。即使成绩平平的学生,他们也爱动脑筋,也想发表自己的见解。此时,他们最需要的就是教师鼓励的目光。如果学生发现教师无心倾听自己的看法,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被浇灭。多给学困生一些时间,尊重他们的想法,尽可能多地给予他们肯定和赞扬,让他们在体验到参与的喜悦的同时,重拾自信。

在课堂上,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注意力往往只集中在那些正在“读”或“说”的学生身上,冷落了大部分正在“听”的学生。为此,笔者常常有意坐到“听众”当中,和学生们一起听,让他们明白“倾听”不单单是教师的事情。在倾听学生发言的时候,笔者注意观察四周,以了解学生“听”的情况,及时表扬听得认真的学生,及时提点听得不认真的学生。“瞧,李政今天听得多认真啊!”“大家看,毛佳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啊!”往往受表扬的是一个,但受益的却是一大片。笔者的这些评价就像兴奋剂,把学生们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他们一个比一个听得认真。

二、游戏是个好帮手

游戏是个很好的方法。虽然倾听是枯燥的,但加入游戏的成分,就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经常跟学生们一起做“有效口令”的游戏。规则是在口令前加上“有效”两个字,那么这个口令就是有效的、要执行的;反之就可以不执行。做这个游戏时,学生们都怕出错,所以听得特别仔细;又如“传悄悄话”的游戏,笔者对第一个学生说一句话,然后由他开始,依次往后传,如果最后一个学生能正确地说出这句话,本组就可以获得“小红花”奖章;再如笔者开展的简单而有趣的听记游戏。笔者先选择了一些字数少、意思浅显的词句进行听写训练,接着,听写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字数也由四五十个增加至七八十个,由一句话到一段话,进而到一篇文章。这种潜移默化的训练,使学生形成了专注倾听的良好习惯,倾听意识也逐渐加强。

三、故事少不了

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课题引入故事,或以故事导入新课,或让学生看图说话,再根据故事情节提问、解答,并使故事贯穿教学始终,鼓励学生多讲、多说,学生的注意力便自然而然地集中于教学中。

用耳听、用嘴说的复述练习效果挺不错。笔者特意每周安排一次听说课,选择一些有趣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听完故事后笔者请他们复述,这种复述不是一步到位的。起初,笔者只是提几个简单的问题,如故事的题目、故事中的主人公、结果等,以引导孩子们专心听、用心记。渐渐地,笔者提问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由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引出一些精彩的对话。随着提问的不断深入,孩子们专心听的时间越来越长,专心记的内容也越来越多了。更为可喜的是,经过反复训练,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参与面越来越广。有精彩的故事做训练的载体,能使学生在复述时兴趣盎然,从而化难为易。由此,笔者带领学生向“专心倾听,并能简要转述”的阶段又迈进了一步。

学会倾听,也就学会了尊重别人、关心别人,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真诚处事。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将有益于学生的一生。

篇10:指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一、定规

1.联。

即由此即彼地想象与联想, 通过对照、联想, 引出学生自己的情感与见解。一景一物, 一人一事, 均可作为话题, 有了话题, 不愁无话可说。如在讲授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 学生能从文章中感受到百草园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 体会到作者对百草园视为乐园的喜爱之情。教师引导学生联想自己童年时的乐园, 在日记中描写景物抒发感情, 既学到了写景方法, 培养了能力, 又在自己的情感世界里找寻到了一份童真童趣。

2.承。

对动态的人与事的关注, 应实行“跟踪追击”, 昨日写下的日记, 今日继续写;昨天留下的话题, 今日继续谈, 过去的想法, 现在有了新的见解, 当然更应该记录下来。一承一接, 学生的情感世界, 思维空间自然能够得到拓展。

3.评。

学生记日记, 大多侧重于评他评己。不管学生多幼稚, 应鼓励学生写好评议性的日记。评他是为了提高分析问题、明辨是非的能力, 提高鉴赏能力;而评己是为了扬长避短, 调节情绪, 纠正错误。通过如此的指导和学生的训练, 学生会觉得每天有话可说, 有事可写, 且写作的范围越来越宽, 思考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 日记写作的劲头只会越来越大。

二、散练

天天写, 天天练, 日记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如正规作文来得有序列性的安排。作为一种练笔的形式, 它可以记录学生学习、生活中看到、听到的任何一件事、一个人, 一种景……可以发表内心最真切的感受, 喜怒哀乐, 尽挥笔端。内容丰富多样, 分散化。形式上也可以根据内容而调整。故学生的日记从内容到形式充满个性化。但在指导前期教师要做好“舵手”, 做到既有指定性, 又有自选性, 而综观全局, 还是以自选性为主流。从练笔的角度看, 在散练的过程中, 应做到:

1.散而有旨

要求学生天天写日记, 并非散而无章, 而是散而有旨。有旨, 即应有写作内容的要求, 有写作章法的要求, 这些要求应体现在指定性的日记中, 同时在“泛练”的过程中趋向熟练。这种要求应力求与教材同步, 教科书是学生练笔最好的学习模仿创新对象。

2.散而多体

既是一种练笔, 不能不考虑文体的多样性。可叙述, 可说明, 可议论, 可描写, 可抒情;叙事状物, 写人绘景, 一事一议均可采用。各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各种文体的确定, 同样力求能与教材同步。

3.散而求异

天天写, 往往会出现内容及运笔上的雷同。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求异性的练笔。所谓求异, 除了内容上的求异外, 重点应放在表达方式方法上, 起笔收笔, 叙议角度, 语言风格等写作方法的求异。经过前期一阶段的指导和训练, 学生能在每天的练笔中不断摸索, 不断学习, 不断进步, 逐步从对教材的模仿中掌握自己的一套方法。一旦习惯养成, 散练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三、养成

要养成天天记日记的习惯是十分不容易的事。学生往往从冲动开始, 时间一长, 觉得无话可写, 或自感乏味, 热情锐减, 出现随意应付的现象。但学生一旦养成习惯, 形成一定量的日记“成果”, 学生又会自觉珍惜。因此, 需要教师抓好以下几个“养成”环节。

1.选好本子, 自勉督促

日记是记载个人成长, 走向成熟的见证。要开导学生珍惜岁月留给自己的记忆, 因而力求在一开始写时, 就选好一定规格的本子来记日记, 而不应随便拿练习簿或纸张来写。让学生给自己的日记本取个名, 如“火花”“心语”等。在扉页上写好自勉语, 可用名人名言, 也可自创激励语。通过自勉, 督促自己每天写好日记。

2.定时收阅, 适当指点

在征得学生的同意后, 由教师每天收阅数本学生日记, 一周中收阅全部学生日记。教师在其日记上适当留下一点交流、慰勉、激励、点拨的文字, 以达到检查、鞭策的目的。

3.开辟园地, 定期展出

在教室开辟一个展出阵地, 使一些文质兼美的日记得以“发表”, 以示激励。在展出时应考虑到点与面, 力求人人都有发表的机会。并组织学生对展示的日记进行评议, 努力提高全班学生写好日记的热情和技巧。

4.开展评比, 分类设奖

为鼓励学生能坚持写好日记, 开展评比, 适度奖励是不可少的。评比的项目尽可能放宽一点, 可综合的, 可单项的。比如:坚持不懈写日记的颁发恒心奖, 在统一指定的某项内容中记的最出色的颁发××活动最佳奖, 给日记水平有明显进步的颁发新星奖, 给书写认真的颁发书法奖, 给在日记中对班级建设提出建议的颁发金点子奖……通过各类评比, 激励学生保持快乐的心情来坚持写好日记。

5.自行组合, 互慰互勉

学生日记, 既有保留个人情感的一面, 又有进行交流的可能性。尊重学生的意愿, 让学生自我组合, 互相交流, 比如一学期下来在日记本中留下一页空白, 让知心朋友在读自己的日记后写下一番肺腑之言, 既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 又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当然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 有些人会认为在日记本上写已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博客方便快捷, 微博更是新宠。但学生上网往往会更流连于游戏、聊天等, 自我控制力相对较差。因此, 从语文教学角度来说, 我认为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还是用笔书写在本子上为好, 这种传统的做法既能锻炼学生的书写能力, 更能在老师有效有序的指导下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会对升学和生活带来不可低估的帮助。

确实, 指导好学生能长期地写好日记, 绝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因此, 教师要想方设法唤醒、激发、鼓励学生去写、不断地写、自觉自愿地写, 最后形成学生想写、爱写、持之以恒地写的习惯。教师只要抓好开头的指导, 过程的激励, 促使学生养成习惯是完全有可能的。叶老说“好习惯养成了, 一辈子受用”。试想, 如果让学生每天写300字左右的篇幅, 初中三年坚持下来, 就是1000多天, 就是非常可观的30万字, 而且每天写300字, 只需花上10分钟至多15分钟时间, 是不知不觉地在学习之余发生的, 其实也是每天学习生活之后休息之前的一种需要。学生一旦养成了这种好习惯, 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 就能认识到日记是一所锤炼语言的学校, 是一台思维开发的机器, 是一部生活的积累史。让我们继续不断探索, 寻求指导学生坚持不懈地写好日记的更多更有效的方法, 将日记写作训练进行到底。

摘要:学生有了写日记的冲动, 并不表示他们能写好日记, 能把它坚持下去。他们的新鲜劲一旦过去, 惰性就会占上风, 日记内容也无翻新, 如流水帐般。所以, 教师要强调:学生学写日记, 应力避记流水帐。要鼓励学生能真切、深入、充分地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 力求记日记时在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上下一番工夫。到底写什么, 教师要给学生一些具体的指导。

关键词:日记,练习,学生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篇11:我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

书是知识的源泉,是智慧的根基。读书则是驶向知识海洋的航船,是长成智慧大树的养料。而我以前却是一个不喜欢读书的孩子。虽然妈妈为我买的书堆得像小山一样,可我连一本也没认真读过,导致我写作文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那次与书的邂逅,却改变了我——

那是去年秋天过生日的时候,爸爸送给我一个生日礼物,我满心欢喜地拆开一看,竟是几本书!顿时,我的心就冷了大半截,可也不好意思说不喜欢,就随手放在了书架上。爸爸见了说:“你还是翻开看看吧!里面有‘黄金屋’呢!”嗯?有黄金?我从书架上拿下一本《上下五千年》翻开看了看,立刻被里面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迷住了: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专横跋扈,滥杀无辜,害得黎民百姓衣不敝体,食不裹腹,到处是乞丐。读了商纣王的故事,我深深为那些百姓而感到悲痛,为商纣王的昏庸残暴而气愤。那是我第一次走进书中,真没有想到,书中的故事那么引人。读着,我也仿佛走进了那段悠久的历史。就这样,捧着《上下五千年》,我走进了书中,认识了不少历史人物,了解了不少历史故事,开始了我与书的永恒相约——

之后,我读的书越来越多:名著、杂志,甚至爸爸订的报纸,我也拿来兴致勃勃地读上一番:领略经典的魅力,看“五洲四海”的神韵,听长江黄河奔腾不息的涛声,邀游太空、探寻“海洋”……与爸爸谈论国家大事,和同学评辩书中的主人公,向日记倾吐自己的心声……渐渐地,我的生活开始变得丰富和美好。饭后、课余时间、星期天……我都会捧一本书静静地阅读,悠悠的思绪伴随着淡淡的书香,喧闹的尘世远去了,烦燥的心灵得到了安歇,自由自在的我沉浸在一种超脱的陶醉和愉悦之中,享受着读书的怡然之乐。

篇12:浅谈数学学习的好习惯如何养成

作为一年级的老师, 更应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数学教学中, 我通过自我的摸索学习和积累经验,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为最终目标, 已经做到和即将完成以下的目标。

一、认真读写的习惯和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

1. 读写时, 要做到“三个一”:

即“眼距书一尺, 胸距桌一拳, 手距笔尖一寸”, 读写姿势要端正, 脊柱正直, 不耸肩, 不歪头, 不伏在桌子上。

2. 书写时, 数字和汉字书写工整清楚、大小适中, 字与字之间的距离适当, 等号和横线一定要用尺画。

3. 课前将教科书、练习本、笔、纸等课堂上要用的东西放在桌上指定的地方。

4. 自觉地安静下来, 等待老师上课。

5. 下课时整理好学习用品后离开座位。

二、培养学生学会倾听

倾听与表达是与人合作交流的基础。认真听取别人讲话是对讲话人的尊重, 在听取别人讲话时眼睛要盯住对方, 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 能够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 对别人的发言作内心评价, 并时时配合以点头、微笑等表情, 让讲话人自始至终都感觉到你在专心听他人讲话。一年级的学生自律能力差, 自我意识强, 上课时往往不爱听别人讲, 喜欢自己讲, 但在讲的过程中, 常常难以抓住问题的实质, 语言组织能力差。说与听是相互支撑的, 学会倾听, 善于表达, 需要教师精心培养。在教学中, 我首先从培养学生认真听做起, 逐渐提高学生说的能力。具体有三方面:

1. 听老师的话, 思想不开小差。

2. 尊重同学, 仔细听好同学的发言。

3. 不做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 保证学习效率。

三、培养学生善于表达、乐于合作的习惯

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是最好的引导。培养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应从教师自身做起, 无论在课内还是在课外, 教师都应沉下心来聆听学生的表述。对语无伦次的表述要善于理解, 小心诱导, 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话能有条理地说出来, 进而乐于表达。培养学生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思维过程和结果。课本中经常出现“你能看图说一说吗”“你还能怎样说”“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想一想、说一说”“摆一摆、说一说”“比一比, 谁说的多”……培养学生将操作过程、观察过程、想象过程、质疑过程说出来。这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数学语言, 提高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水平。

1. 大胆发言, 回答老师的提问。

2. 敢于发言, 不怕出错。

3. 主动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4. 接受指挥, 快乐活动。

5. 能听好同学的发言。

6. 积极参与, 不做无关的事。

四、独立思考, 认真完成作业

不管是作业还是试卷, 教师都应该严格审查, 对于问题要及时提出来, 让学生进行改正。有时候问题提出来, 由于孩子年纪小, 玩性大, 没有及时的去纠正, 就把时间给耽误了, 结果错误还是摆在那。所以, 针对一年级的学生, 教师应该多一份耐心, 在温柔中不失严格, 使学生摒弃一切不良的写作业习惯。

1. 书写清洁, 不潦草、不涂抹、工整、美观。

2. 要求学生作业不拖拉, 及时完成。

3. 发现错误及时订正。

篇13:怎样养成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关键词:语文 学习 培养 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3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想我们最期待的就是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可语文成绩的提高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常听到同事们抱怨说“这个语文哪无论你怎么费劲,学生就是学不好。你天天混日子他也不差。”“好学生不是你教的,差生也不是咱的错”、、、、、、有人不禁要问那我们能做什么?还要语文老师干嘛呢?、、、、、、当我们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认真的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教学习惯。我认为“学生认为语文难学,老师认为语文难教”的这种现状,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外,与语文教师还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可能因为我们没有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能没有注重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而教师要完成这个重大任务,自己就得继续不断养成这些良好习惯。”心理学家认为,习惯是—种比较固定地、机械地去完成自动化动作的倾向。具体地说,习惯就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固定的行为模式。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好的习惯终身受益。”学习习惯则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习惯是形成能力的基础,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任何教学方式都是低效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几条可行的做法,在此略作陈述。

第一是兴趣的培养。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教育家孔子早就说过“乐知者不如好之者”。也有人说:“当学习充满乐趣时,才能更为有效”,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探寻,深入研究。爱因斯坦从5岁时对罗盘发生兴趣,最后成为物理界的泰斗;达尔文从小对动物的兴趣引导他跨入生物学界的殿堂,创立了不朽的进化论。吸引学生产生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一堂有趣的引言课,一节生动的CAI课,甚至老师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表人才,性格幽默风趣等。老师要尽可能发挥个人特长,大胆创新,积极尝试。

第二是课前预习的习惯。预习能为学好新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的预习,往往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能起到预想不到的效果。预习的方式有:(1)借助教材自身的编写特点,整体感知课文。预习课文时,要先参读“预习提示”“自读提示”“单元提示”等文字,然后带着问题去反复默读课文,体会和理解文章的大意。若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用铅笔勾画出或记录下来,待老师授课中再解疑。(2)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在读课文时,若遇到不读懂的字、词,先做下记号,然后利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给生字新词“查档案”,将其读音、意义、用法等记录在旁边。工具书是最好的老师,要养成勤查工具书的好习惯。(3)借助已有知识,在预习中巩固加深。在预习中,还要把文章中所用的修辞方法,好词好句都标注出来,并认真体会。

第三是听课的习惯。老师要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学生更应该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自学和有老师教是不一样的。不听课就能学好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所以语文老师应要求学生准备专用的课堂笔记本,筛选教师讲解的重要信息,并对重点进行归纳整理。而且要经常检查、交流、评点,这样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就回由完成任务的心态转向自觉去做,最终形成习惯。只要课堂效率提高了,学习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第四是复习的习惯。课后复习是记忆规律的要求,是对所学新知识的及时巩固,苏霍姆林斯基把“复习”称为“學习之母”。及时复习,是学困生查漏补缺的良方,找到自己的问题,及时解疑,才会将知识中的负积累减少,才会减少进一步学习的障碍。

第五是书写的习惯。人们常说,做人讲脸面,做生意讲门面。语文的脸面和门面就是我们写的“一手字”。所以,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一是书写要正确,做到工整、规范;二是要讲究文面,做到美观、大方;三是要讲究行款格式,标题、标点、空行、署名等都要符合约定俗成的行款格式。这样既让读者准确地认读全文,又给人一种美感,收到“先声夺人”之效。有的同学认为,现在有计算机替我们写字,字练不练,写得好不好无所谓。这种看法是不可取的。计算机不可能在任何时候都能为我们书写,所以书写万万不能马虎。更何况现在的考试非常重视书写,每次考试都有五分的书写分。

第六是课外阅读的习惯。据我对学生的观察越是语文成绩不好的学生越不喜欢阅读,成绩稍好的也未必喜欢阅读。假日、休息时间大部分被连续剧占据,追星厌学就成必然。正如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减轻后进生的脑力劳动,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通过有选择的阅读,可以刺激学生的大脑,唤醒它、迫使它加强工作。他又说:“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更需要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而语文水平的高低直接与学生是否重视课外阅读有关。事实证明,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与他们阅读的量成正比。

第七是写作的习惯。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要写好作文,必须从平时抓起,在多读书的同时,还要多练笔。养成写日记、做摘记、读书心得的良好习惯。多写多练,坚持不断。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第八是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质疑的习惯。 古人说得好“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时要多想、勤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孟子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告诉我们,对待学问必须要有一种怀疑精神,不要“人云亦云”,一味盲从轻信。学习贵在有独立的见解。如果对某一问题的理解与老师不同,可查出依据来跟老师或同学们展开讨论,这样既可以加深对文章和某一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促进教学相长。

第九是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欧阳修、曹雪芹等人的作品之所以被奉为经典名作,正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创作进行了反复的修改。修改是完善写作的关键,在反复的修改中使自己的写作能力提高。让初中生修改作文,首先明确:改什么,怎么改?先改表面:字、词、句、标点,到材料的取舍,大到改中心,另起炉灶重写作文。我每周的作文课都是上快速作文,其中点评、批改的时间用得较多通过学生自改和生与生互改、小组评比、佳作欣赏,让学生在比较学习中提高。同时,教师要注意以赞赏的态度,严格的要求去看待学生的作文,使他们有成功的体验,消除怕作文的畏难情绪。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就较大。

学语文的好习惯不仅仅是这些,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做有心人,多发现、多思考、多积累,再教给学生用。习惯的养成总是存在一个以多带少的问题,让大多数学生好学上进,有自信心,有自觉性,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全面素质教育手册》;

《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现代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

上一篇:正能量的高三班级励志标语下一篇:春节和元宵节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