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良好习惯总结

2024-05-16

养成良好习惯总结(共9篇)

篇1:养成良好习惯总结

杨地镇中心学校校本部关于开展学生良好

行为习惯养成及形成良好学风活动的总结报告

“我们给学生的东西能管一辈子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也就是要使学生终生受益。良好习惯就能管学生一辈子,就能使学生终生受益。搞素质教育不能不抓养成教育。”一位当代的教育大师的话语。

“能力比知识更重要,习惯比分数更重要,素质比文凭更重要。”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活动习惯,形成良好的学风,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我校利用了六个星期的时间对我校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揭摆、排查、调研、分析、解决。在这个活动中,我校教师全员参与,在各负其责的基础上齐抓共管,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得以有效的遏制,很多好习惯逐渐形成,活动效果比较明显。下面我就习惯的概念、特征、形成的因素等方面先给大家作以介绍。

习惯的概念:习惯是一种行为方式(包括外显的行为和内隐的行为,如思维习惯),具有可操作性;这种行为具有先天遗传影响,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它主要是在长期训练、模仿和实践中形成的,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变成人的一种需要;他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它是隐定的、模式化的行为和思维模式,它不需要别人督促、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自动化”动作。这是习惯的本质性特征;它与道德的其他三个心理要素知、情、意密切相关,与行为、性格、态度紧密相连。

习惯的特征:一是习惯的后天性,习惯虽然有先天的影响,但主要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习得的。二是习惯的稳固性和可变性。三是习惯的自动性和下意识性。习惯是一个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所谓自动化,就是稳定的条件反射活动,甚至是一种下意识的动作。习惯形成以后,就不需要专门的思考和意志的 1

努力。习惯的这一特征,可以使人节省时间和精力。四是习惯的情境性。养成了某种习惯的人,一旦到了特定的场合,习惯就会表现出来。五是习惯的个体差异性。习惯的形成受个体遗传、环境、教育和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每个人的个性特征和其生活的环境完全不同,再加上各种偶然时间的因素,每个人的习惯形成既是一个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又是一个个体个性化的过程。

习惯形成的因素:遗传、训练、模仿、强刺激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

好的习惯。”孩子养成不良习惯贻害无穷,坏习惯就像病魔缠身一样,使你成为坏习惯的奴隶。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现就本次活动做如下总结:

一、前期揭摆排查调研出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1、语言上的坏习惯:骂人(骂别人等于骂自己);给别人起外号;自习、午、晚休说话影响他人学习和休息;

2、行为上的坏习惯:打闹;体育课下来喝冷水、冲冷水头;早起影响自己

和他人休息;参与赌博;不服从老师管教、偷跑、不假而走;不遵守校纪校规(住宿生有不假外出的);上下楼拥挤;做操不认真;校园内大声吼叫、有事起哄;有人有小偷小莫的行为;有人打架、性格急躁、易怒;不帮助小同学(有的同学摔倒了也不往起拉)、欺负小同学;打饭插队;买玩具蛇吓人,把同学吓哭了(人吓人、吓死人,别再那样了);翻门上边的玻璃窗进宿舍;用手抠操场、破坏公物;

3、学习上的坏习惯:作业拖欠、照抄他人的;不自觉学习,靠他人提醒、逼着学;不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学习没有超前性等。

4、卫生、生活上的坏习惯:爱吃零食;到商店乱买没有生产日期的垃圾食

品食用;不洗脚;随手扔垃圾;卫生保持不好;打扫不及时、不彻底;剩饭不倒在桶里而倒在水池子里;往床底扔垃圾、洗碗水往床底倒;垃圾箱的垃圾不及时倒掉;

二、教师、学生为此项活动所做的工作与努力

1、班主任、班级主管召开系统而有效地习惯养成主题动员班会,揭摆、查

找、调研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2、针对问题进行了各种办法的教育活动(班会群体教育、个别教育、联系

科任教师和家长共同教育等等)。

3、采取了帮助学生改掉坏习惯的措施(同学互相监督、帮助改正,教师重

点跟踪教育,家长专门教育)。

4、各块的负责教师各司其职,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5、门卫值班同志尽心尽力,促进了走读生持卡出入、住宿生没请假不外出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6、多数同学为自己也为他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三、目前所达成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1、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当顿饭吃饱,不吃零食;不乱花钱等

等)。

2、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自觉地学习,不用老师家长监督、逼着学;能超前预习、老师没布置的学习任务也能提前学习;时间抓得紧了)。

3、多数同学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垃圾,遇见垃圾能主动拾起来,卫生打扫比较及时,宿舍的被子叠的比以前好多了)。

4、多数同学养成了良好的守纪律习惯(自习、午晚休纪律比较好,课间活

动秩序好多了,打闹的同学明显减少了,骂人声在校园基本销声匿迹了)。

5、还有少数同学还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守纪

律的习惯等等。

四、养成好习惯的好处:

习惯不同,人的机遇就不同。英国作家萨克莱曾说“播种思想,收割行动;

播种行动,收割习惯;播种习惯,收割人格;播种人格,收割命运。”举例:福特“捡废纸”;总经理面试(你们等我几分钟,把钉子敲回去被录用)。

五、几点要求和建议

1、全体师生不要错过了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关键期,所谓教育的“关键期”

是指教育的最佳时期。如果在这个年龄段对孩子实施某种教育,可以事半功倍,而一旦错过了这个年龄段,再进行这种教育,效果就差多了,甚至终身难以弥补。

6至7岁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大脑重量已经达到成人的80%以上,是感

知、记忆、注意等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是学习习惯的培养的关键期(它是建立课堂常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关键时期。这时的孩子常见不适应学校生活,上课坐不住,爱做小动作等。)

8至9岁是纪律分化的关键期(这时是孩子学习障碍问题最多的年龄段,那些在早期仅发现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到了这个阶段则开始出现学习成绩下降、纪律更差、不爱写作业。)

9至10岁,13至14岁是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10至11岁是学习兴趣的关键期;整个小学阶段是记忆力发展的关键期;11至12岁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

2、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不能泛化、绝对化。一个人具有一些良好习惯,并不

一定就是思想道德高尚的人。教育的结果不能只限于有一个良好的习惯,更重

要的是受教育者思想深处发生变化,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3、要养成以下好习惯:(罗列二十个好习惯)

实事求是的习惯(不搞假的、虚的);

积极的人生习惯(遇到事情总是往积极方面想);

自我保护、自我防范的习惯;

自学的习惯;

终身学习的习惯;

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习惯(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习惯、上网的习惯);

自我认识、自我监控的习惯;

环境保护的习惯(如垃圾分类的习惯);

遵守规则的习惯(打饭排队、打球讲记、下楼靠右缓行、不追逐打闹、不

搞危险性的游戏、午晚休自习遵守纪律等);

尊重他人的隐私和尊重他人私人空间的习惯;

形成良好的金钱观(金钱不是白来的,需要辛苦的劳动;花钱要节制,不

要挥霍浪费;金钱不是万能的,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取财有道,不义之财不可取);

节俭的习惯(节约自然资源、节约能源、节约时间等);

良好的卫生习惯(集体卫生高度关注、个人卫生毫不放松);

孝敬父母的习惯(长辈回家或外出时要主动站起来迎送;提出要求时父母

没答应,不许耍赖,任性;长期分担家庭的一、两项劳动,搞“家务劳动承包制”;有了好吃的先让长辈。)

热爱劳动的习惯(自己的事自己干,家里的事帮着干,集体的事抢着干,社

会的事自己干)。

发现问题的习惯;

思考的习惯;

敢于质疑的习惯;

反思的习惯;

凡事三思而后行的习惯。

4、不能以牺牲创新精神来进行养成教育。

5、习惯训练不要扼杀了孩子的个性(在制定具体的行为规范时,不应过于

复杂,细微,规定过于呆板,给孩子过分的限制,让孩子机械的反应或者无所适从,压抑了孩子个性的发展。所以教育中要特别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性。)

6、养成教育内容要细目化

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小学生守则》的条目逐一培养;结合本校、本班实际制定一些必要的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的习惯要求;提出的要求要明确而不含糊,具体而不抽象。

同学们,同志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需要

我们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出发点,持之以恒方能实现。我安排的本次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及学风建设活动,仅仅只是抛砖引玉,大量的好习惯需要全体师生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生活当中继续养成,我相信,只要我们师生齐心协力、向着既定的目标奋进,很多好的习惯一定能养成,我们的学生也会在好习惯的养成中,修身养性、逐步成人,快速的向成功的峰巅迈进。

杨地镇中心学校校本部

2011年5月3日

篇2:养成良好习惯总结

本学期,我园继续认真扎实地开展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课题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全园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写好每一篇观察记录,精心准备好每个教育教学活动。在研究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今后的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发现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现将本期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了切实在可行的学期研究计划。为本期的研究工作提出了相应的研究目标、研究步骤和研究方法

本学期我们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研究目标,调整了研究步骤,提出了新的研究方法,组织了“幼儿良好行业习惯养成”教研观摩活动,家长走进幼儿园来观摩活动,使家长进一步了解我们的研究工作,开创了一条新的研究道路。

二、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确定了实验班,形成了领导指导、实验班引路、其他班级积极参与的格局

为了研究工作在全园铺开,我们成立了以李园长为组长,戴副园长为副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并确立了大

(一)班、大

(二)班、中

(一)班、小

(一)班为实验班,其余班也积极投入到了研究工作当中。李园长经常亲自参加研讨活动,给予教师们专业性指导;戴副园长全面负责指导教师们开展教研活动,引领教师学习理论知识,在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及时总结经验;教研组长和实验班的教师积极参与研究工作,坚持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幼儿园组织教师每星期召开两次集体研讨,共同讨论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慢慢提升到理论的高度。这样就形成了全园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的形式。

三、从细微处着手,教师的教研工作做得踏踏实实 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们的研究工作做得细致、踏实。实验班教师坚持每天写一篇观察日记,每个星期组织一个行为养成主题活动,并认真写好活动反思,非实验班教师也坚持每星期写一篇观察记录,每星期组织一个行为养成主题活动,教师们还积极总结经验,写出了有一定水平的经验总结。

四、家园共育,形成合力,为研究工作推波助澜

每个班在开展研究工作时都注意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利用家长会、家园联系栏、家访等形式了解幼儿在家的行为表现,和家长共同讨论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改变幼儿不良行为的策略和方法。为了让家长更加理解和支持我们的研究工作,我们把家长请进来。“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观摩活动向全体家长开放。兰晓英老师的《小剪刀,我爱你》、杨春蓉老师的《危险的火》、梁碧帆老师的《你好,再见》、甄银华老师的《天冷了别冻着》、张建萍老师的《猜猜我有多爱你》„„从不同的角度培养了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得到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虽然我们在研究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总结了许多经验,但我们也清晰地认识到课题研究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改进。

1、教师们的研究工作浮于表面,缺乏专业性的理论知识,研究水平和文字概括能力还有待加强。

2、“行为习惯养成”教学活动的组织过于简单,对教材的把握不够深入,活动中说教的成分过多,今后要注意寓教于乐,把教育活动组织得更生动、更有趣、更有教育意义。

3、在日常工作中,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注意持之以恒,没有把活动中的培养目标延伸到一日常规当中,进行反复训练。

篇3:良好习惯从小养成

天文没有进过幼儿班, 学前阶段的教育全部是我们亲自做的。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孩子能够在自己的亲自引领下接受全方位的早期教育, 包括早期智力教育和行为习化, 避免在不正规的幼儿班里染上一些不良的习

我们给他专用的书包, 里面放纸、笔、书、簿等学习用品, 而且给他固定的学习座位, 一切仿照学校的模式。在开始正式上课前, 还特别在爷爷的孝庭上焚香燃烛, 三拜九叩, 告知爷爷, 孙儿天文今天开始正式读书了, 目的是让孩子有一个新起点的感觉。

以后, 每天严格按规定时间上课、讲故事, 然后在故事里提出数学题目给他去做, 培养他的兴趣, 让他一开始就养成遵守时间和正规学习的习惯。虽然每天安排的

蔡时间不多, 只有一两个小时, 但对他养成良好的习惯却笑

很有作用。

遵守时间是人生最主要的良好习惯之一, 也是人的一项重要品格, 必须从小培养而成。世界上有太多不遵守时间的人, 主要是从小没有培养好遵守时间的习惯。

因为智力教育、道德教育、习惯教育都带有规范性, 因此必然需要一定程度的强制性。事实上, 教育和学习本质上都是对自然的纠正和对野性的改造, 没有强制性

离高考越来越近了, 考场的“刀光剑影”依稀可见, 家长和考生的心情也随之越来越紧张焦虑, 孩子恨不能不分昼夜, 家长巴不得冲锋陷阵。面对“硝烟弥漫”, 就在眼前的考场, 我想考生和家长应该注意的是:

1. 备战高考要适当放松———弹簧原理

弹簧不能一味地拉, 拉到极限就没有弹力, 也就没有劲了, 要适时地松一下, 恢复其弹性保持其弹力;也不能一味地压, 压到极限同样没有弹性和力量。对待高考也是一样, “拼搏”是必须的, “坚持”也是一定的, 但在拼搏的过程中要学会调节自己, 通过散步、聊天、运动、闭目养神等各种形式, 整理思路、调整情绪、改变心情, 一切都是为了学习的时候精神饱满、精力充沛, 学习效率高, 学习效果好, 学习千万不能打消耗战, 出工出力不出效果。

2. 积极淡化学习 (考试) 中的“失误”

在复习考试中, 出现“失误”不可避免。进入高三的几次大考, 儿子成绩都不错, 但是每次都会暴露出程度不同、性质有别的“失误”, 如因卷面书写不规范而失分;因知识不扎实而在基础知识题上失分, 还有语文考试意外不及格等林林总总, 对孩子的这些“失误”, 一定要妥善处理、有效解决, 不能简单化, 或轻描淡写, 得过且过, 也不能简单粗暴、一味指责。

习、成长、成熟。

我的办法是积极的淡化。先找出原因, 再分别不同情况, 研究有的放矢的对策, 淡化不是淡化“失误”, 轻描淡写, 是指尽量把“失误”对孩子的不利影也就谈不上教育。我们只给孩子定量的玩具, 而且一定要玩得有名堂、有花样, 按照一定的要求去玩。例如, 积木, 每天要求他摆新花样, 而且要把每一块积木都用上, 由此来培养他的创新精神和完成计划的习惯。

天文四岁左右, 我们开始鼓励他收集香烟盒和火柴商标, 以此来发展他的兴趣和爱好。他特别喜欢看连环画和收藏连环画, 总共收藏了两百多本连环画, 至今还保存着。我还教他如何编号和分类。藏书和编号分类的习惯养成后, 对他今后的学习和处事都有很大的好处, 一切都会井井有条。

从五岁开始, 我们就教他爱惜财物、懂得节俭, 并培养他储蓄存钱的习惯, 把每年过年时亲友给他的压岁钱和我们平时奖励给他的钱储蓄起来, 存在我们自制的存折上。这习惯不仅使他从小学会了理财的方法, 而且培养了一种节俭的德行。这德行对于人生来说, 是超越金钱之上的无价之宝, 由它可以发展出其他方面更多的崇高品格, 而这些品格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天文这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 出国留学时, 他把他多年来的储蓄全部交给我们, 竟有八千元之多。

有人说要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玩, 我们的经验恰恰相反。如果自由自在地玩习惯了之后, 再去培养他认真学习的习惯, 是很困难的事, 至少是事倍功半的蠢行。而一开始就去培养孩子认真学习的习惯, 则是很轻松很自然的事。

谈解决问题的响降到最低点, 方法少纠缠失误的原因多讲今后的努力少讲过, 多创造和去的失误;缓多一平稳的环境少制造紧张躁乱的气氛, 及时快速地把个如有一次孩子从“失误”数学考试, 的阴影中解救出来就因为把。答案挤在了卷面高最下角落, 结果12分的题, 老师阅卷没有看清后半三清清楚楚部分答案, 、光明正只给了大6, 分, 老师给分才能心甘情我给儿子开玩笑说:愿“你、正大写得学光明。”有了这次教训, 儿子的卷面书写就更加注意, 生越来越规范。

其实孩子在经历“失误”之后是最受打击的, 他母自己已经在反思、反省了, 心理压力很大, 此时此刻, 亲送炭的重任, 家长一定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充当雪上加霜、宽容的角色、, 支持而、信任要担当、鼓励雪中的献给孩子, 做一个智慧的家长, 站在远处, 静观其变, 一的家长做该“出手”事可不是多时才“出手”, 多益善千万别。做过了, 做冒了, 此时点

3. 考生家长继续边缘化———边缘化理论

体在儿子的学习问题上置, 对待孩子一定要宽松、, 民主我始, 给予信任终坚持站、尊重在边缘、位鼓李●会励、支持, 让孩子在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中生活、学

篇4:旨在养成良好习惯

教师随班办公的最直接作用是便于细致观察。我们知道,医生的专业化发展是在对病例不断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得到的。同样,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如果远离对学生这一教育主体的观察、研究和分析,则很难深入。观察学生每天的变化,比如上课观察学生在课堂中举手发言的次数、回答问题的情况、听课的专注程度、课堂上的互动情况;课下观察学生在教室里的行为、精神状态,长期坚持,会看出其中的规律和问题。我们给每个学生都建立一个档案袋,把相关信息记录下来,这是教育学生最有价值的资料,也是教育学生的绝佳素材。假如精力有限,班主任可以一段时间内重点观察一个或者几个孩子,观察的目的绝不是为向家长告状准备素材,不是为了给学生穿小鞋,更不是代替学生直接处理问题,而是为了第二步——陪伴。

教师随班办公的最有效作用是陪伴。要想赢得家长、学生的尊敬和喜欢,教师就必须在观察的基础上做好陪伴。而做好陪伴就必须学会倾听,以“共同遭遇者”的角色陪伴学生。当教师观察细致之后,再蹲下身子倾听学生心声,这是迎接和承纳——不是把学生作为学生来接纳,而是把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来接纳,体现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平等,凸显一个生命对一个生命的尊重。在这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奇思妙想、离经叛道、迷茫困惑、心灵呼唤会倾诉出来,教师才能用学生的视角和方式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用学生的心理体味他们的喜悦和焦虑。和学生一起成为“共同遭遇者”,让教育学生成为一种共同求知、共同生活、一起成长的生活状态,实现教师最大的幸福——陪伴学生的成长。

陪伴学生的成长,绝不是让老师迁就学生、讨好学生,而是让老师更有针对性地做好第三步,为唤醒学生的潜能提供帮助,这也是“教师随班办公”最富有成效的作用。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与经验,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细节中发现闪光点加以点拨、引导与鼓励,促使学生的潜能活跃并逐渐释放出能量,拓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更自然地接受教育。

最后才是第四步,也是“教师随班办公”最富有灵性的作用——指引学生的成长,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其实,在教师指引学生成长的同时,学生也“指引”着教师的成长,师生共同体验着求知的苦乐,享受成功的愉快。

篇5: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城关镇南田小学 2011年3月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几年来,学校德育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以抓好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各种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德育工作,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一、以身立教,师德垂范。“开展‘三比’活动,构建和谐校园”。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贯彻落实“规范”中我们首先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着力抓好师德教育,强调教师示范作用,通过政治学习,理论学习,提高认识水平,增强教书育人的光荣感和责任感;通过群体组合,优势互补,形成“规范”教育的整体力量,使校园内正气上升,团结向上,进取奉献的气氛更浓。在教师之间开展“比师德、比作风、比业绩”。在学生之间开展“比习惯、比进步、比成绩”。南田小学着手早,行动快,及时召开“开展‘三比’活动,构建和谐校园”动员大会。会上宣读了学校的工作方案,对教师,对学生,对班级提出了明确要求。制订了教师、学生、班级开展“三比”活动的评价标准。悬挂了横幅、标语,制作了4块宣传版面,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为“三比”活动有效扎实地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把学生良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

(一)、构建得力的领导机构,加强教师规范引领作用。

1、领导小组成员经常深入各年级组,同时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学习,真正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带头人。在教师之间开展“比师德、比作风、比业绩”。领导小组成员以自己的能力、人格,高尚的品德,带好班主任队伍和加强学校骨干队伍建设。形成“全员参与、全程实施、提升观念、注重实效”的德育工作作风。

2、强化师德建设。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要确立人人是德育工作者,事事、处处都育人的管理理念。“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因此,教师首先行为要规范。教师每天自己打扫办公室,升旗仪式时排在学生队伍后面,与学生一起高唱国歌,按时值勤,护导护送按时到岗,半年来,我校教师从课堂到课间,从学校到社会,总能给学生以良好的行为示范。

(二)、我校组织的各类传统活动、主题活动,始终把对学生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作为教育的主线。我校每期固定的少先队大队活动中就有: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捐款活动;三八妇女节“感恩日”活动;节假日家庭实践活动“做文明小公民”活动等。

三、做好典型事例的表扬与批评活动。

1、在开展一日常规训练活动,少先队总部充分发挥晨会、广播、宣传窗、手抄报等宣传阵地作用,倡导学生从身边事、日常事、小事做起,从学会做人开始,树立以什么为荣,什么为辱的意识。开展“四不、五节约”实践活动,倡导文明礼貌、摒弃违法乱纪;倡导勤俭节约、摒弃铺张浪费。对于在活动中出现的好人好事,严重违纪行为等典型事例要及时地开展表扬与批评。

2、注重养成教育,强化行规训练力度

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靠平时日积月累的知、行转化中逐步养成的。因此,我们利用各种渠道,各种途径,加强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体锻卫生习惯等方面进行训练和教育。

3、训练目标细化、具体化

我校在学期初制订的教育工作计划,列出了每月的教育重点及其重大教育活动,各班则由班主任与学生一起根据本年级本班的实际,对照《学校行为规范教育分层目标》制定班级目标及每周教育重点,有计划、分阶段地落实行规教育内容。这样使目标更细化,使内容更具体,要求更明确,这样的训练,操作性强,学生更易接受。如:对学生进行“课间午间文明休息”的教育。我们按低、中、高年级细化成具体要求,如,低年级做到:不骂人、不尖叫,不打架、不追逐,不在地上打滚,不进入大花坛,不玩教具、媒体,准备好下节课的学习用品,迅速做好生活上的事情(喝水、上厕所等)。根据这些要求制定一张表格,午会课上教师对这几条反复抓、反复讲,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行为对照评价,自我衡量,认识到哪些做到了,哪些还需努力。我们发现通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学生的文明休息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学校、家庭、社会配合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学校是教育主要的实施机构,但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位合一体,紧密配合,才能形成教育工作的合力,实践证明,学校德育工作由单一化向社会化转变,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一条极其有效的途径。我校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大力加强宣传工作,把行为规范的内容和要求,通过家长学校或家长会、致家长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请家长竭力配合、耐心指导、正确评价学生行为。家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在校外受到的不良影响就会大大减少,校内教育就更加有效了。

五、养成教育系统化、经常化。

学生行为规范是一个反复抓,抓反复的过程。在学生之间开展“比习惯、比进步、比成绩”。我们努力发挥午会课的阵地作用,经常性,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为规范教育训练。一方面,学校分层次细化行为规范教育要点,分为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划分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庭中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从学习习惯、文明礼仪、体锻卫生和劳动习惯三方面,确立了具体内容。每个课目低、中、高年级有不同要求,循序渐进,形成了分层要求的系统目标。另一方面,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整体行为规范薄弱环节,确定阶段要点加以强化。这样有针对性的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六、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

(一)“礼仪教育”正行为

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为了让这种优良的传统美德在学生中继续发扬下去,学校以“礼仪教育”为先导,引导学生学习文明礼仪,学会以礼待人。多年来,我们一直开展各种文明礼貌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礼貌意识,积极促进学生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

1.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学校历来坚持多形式、多渠道的正面教育,引导学生人人懂文明,人人争做文明学生。一是每学期开学初,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南田小学学生一日常规》,让学生明白做文明学生的准则;二是在校园内设立文明、礼仪标语牌:如“请使用文明语言”“请讲普通话”“轻声、慢步、礼让、右行”,等,让环境感化人;四是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对校内外事件发表评论。五是设立每周一为学校文明日,强化学生文明习惯。

2.设立礼仪岗、监督岗

学校在校门口设立礼仪岗,全校各班轮流值周,进行礼仪示范,与学校老师、来宾鞠躬问候,让大家一进校便有一种亲切、温馨之感;在校园内主要位置设立监督岗,志愿者轮流值岗,对个别学生的乱扔、乱丢等不良行为进行监督,制止一些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七、与德育制度建设相结合,落实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继续制定、完善《少先队评比、队干部监督制度》、《行政巡视制度》、《班主任三到岗》和《班主任课间管理制度》,落实《路队进出校》、《升国旗制度》。使德育制度管理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

以少先队为载体,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我与祖国共成长”“好习惯伴我成长、手抄报比赛、推荐参加读书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开展日新月异课外活动摄影比赛,走出去学习洛阳市洛龙区几所名校先进经验,响应阳光体育活动开展,召开主题班会,总结活动收获,交流教育体会。

(1)开展班级良好行为习惯积分储蓄活动。

为使习惯养成教育更具有针对性,我们在教育中把教育和接受教育的权利还给学生,建立积分登记表和成长记录册,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并谱写自己的成长之路。我们紧密结合《德育规程》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容分学段帮助学生制定自我约束、评价目标。内容包括学习、生活、体育、卫生几部分,每周班级以小组形式小结每位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落实情况,以公开、公正为原则,以红星、黄星为形式量化在班级展示牌中。为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班主任老师精心设计班级展示牌的内容,一、二年级采用登山、赛跑、比一比谁最棒的活动形式,中高年级学生采用摘星等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每月学校开展“文明飘香校园”评比活动,争做行为习惯小标兵活动在校园中蔚然成风。学生在自我评价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自己有那些进步、有哪些不足,不断设计新的目标,在学生自我管理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2)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熏陶感染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 我们开展了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学习诵读《弟子规》、《三字经》活动。我校利用距离北区旅游区较近的优势,定期带领学生踏青,学习虢园、路园、诗园中的名诗、古典书法欣赏,陶冶学生情操。学校统一印发教材,设立晨读时间,落实诵读,采用学校集中学习和班级自学两种学习形式,每天有内容,每月有检查,班级纷纷在路队行进中整齐诵读,展示班级学习成果,每天清晨,学生们踏者整齐的步伐、校园内外诗声朗朗,形成一道亮丽的校园风景线。古诗文诵读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学生们在诵读中感悟,逐步内化为良好行为习惯。

(3)开展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6:养成良好习惯总结

俗话说:“习惯决定人的命运。”习惯是影响人生命运的一种力量。小学教师担负着对孩子教育的任务,要让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学生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清楚哪些行为是可以使之成为习惯的,哪些是要坚决杜绝的。“学坏容易学好难”,所以,在形成习惯之前,我们一定要慎重地分辨,否则,一念之差便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通过近些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小学生要培养的学习习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前准备学具的习惯

我在茶花小学工作,去年担任二年级的班主任。刚接新班时,很多行为习惯没有养成。有的学生上课时削铅笔,有的学生上课时才发现语文书忘家里了,这种类似的问题出现过几次。我在班里一再嘱咐:第二天用的文具,书,作业本都要准备好,放进书包里,铅笔每天晚上提前在家里削好,不要等到上课时用的时候才想起来削铅笔。经过一段时间的强调,现在我们班的学生已经很少再出现这种问题了。

二、认真听讲的习惯

首先,让学生做到上课不做小动作,不玩玩具及学习用品,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其次,让学生能够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看他们发言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或者有错误需要纠正的。再次,要做到认真地听老师讲解,并按要求认真地完成练习,并且每天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完成家庭作业。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多种形式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比如说开火车认字的游戏,找几个小老师来领读,还可以找几个同学分角色朗读或者表演课文中讲述的故事。这样,学生基本上可以做到全神贯注地听讲,同时,又不感到枯燥。

三、善于思考和敢于提问的习惯

要求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对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教师请教。课前预习知识,不明白的问题提前做好标记。我们班大多数学生回答问题都很积极,只有个别性格内向,学习困难的学生不爱回答问题,也不爱思考。针对这种情况,我对这些学生多做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课下又对他们多辅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们在课堂上都比较活跃,能根据我提出的问题去积极思考。从上学期开始,我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对课文进行预习。每课课后的生字都要求在课前标注上拼音,并且把新字在课文中圈出来,以便记忆。并且还要求学生们标出自然段。学生们很自觉,每课都会预习。

四、读书写字,姿势端正的习惯

现在的小学生很多读书姿势不正确,眼睛离书本太近,有的甚至趴在桌子上看书、写字。我们作为教师,也一定要督促孩子们读书写字姿势端正,与家长沟通,控制孩子不要长时间看电视。

篇7:养成良好习惯总结

史桂芹

我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每学期开学第一个月都积极开展行为习惯月活动,下面就我班在行为习惯月的情况作一总结。

首先,确定指导思想:

1、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关键是养成教育,须遵循“从他律到自律”这一规则。

2、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应落到实处,细微处入手,可以通过训练养成,加强训练,指导与主体意识相结合。

3、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践中体验,在活动中感受。

第二,具体做法:

1、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根据学生年龄结构,心理特点,行为习惯月主要有四大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周末为邻居社区做好事,公共场所捡垃圾,上学不早到、不买东西、不进商店、不游逛,校园内不追逐打闹、不乱跑。

3、建章立制,规范言行。

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不是靠几次教育,几个活动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老师和学生持之以恒来完成。

(1)值日制度:由本班执勤干部负责每天检查,主要是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时作好记录,并且作好教育,一周作好总结工作,真正从细小处入手,把行为规范落到实处。(2)考评制度:根据学校计划制定五一班级量化规定,每周都要对学生行为进行考核,作好记录,与行为习惯标兵相结合,使学生的行为表现处于集体的舆论监督下,使学生能较自觉地遵守规范。

第三、取得的成效与努力方向。

我们提倡周末每位同学都能为邻居为社区至少做一件好事,在公共场所捡一次垃圾,全班47名同学都能行动起来、按老师要求去做,有的同学甚至做好几件好事,在各个同学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每人都能根据要求完成目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一个月全班同学都做到了上放学路上“四不”。全班同学都能够在思想上形成共识,清楚的知道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自己今后的自身发展非常重要。

虽然我们在行为习惯月中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的,但并不表示没有问题。今后,在这方面的工作更需要注意积累,不断提高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学习,吸收别人的经验,使学生们做得更好。

另外,对行为习惯训练的落实不是非常到位,没有从细小处入手,还有很多缺陷与不足,有待不断完善。根据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行为规范训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贵在坚持,持之以恒。今后如何将活动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更好结合,这将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行为习惯月总结

史 桂

篇8:良好习惯贵在养成

一、家庭是养成教育的基础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一个人从出生开始, 有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家庭里,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 也是终身的教师。孩子从小就会从家长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马克思说:“家长的言行是教育子女。”现在的孩子, 大多数独生子女, 他们生活无忧无虑、衣食富足, 从小养成了贪玩好耍、自私任性、我行我素、怕苦怕累等种种不良习惯。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我们应当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改变学生不良行为,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任。在实际生活中, 有的父母溺爱孩子, 一切包办代替, 孩子产生过度依赖, 害怕面对困难。有的父母不在身边, 长辈对孩子自由放任, 娇惯溺爱, 对各种要求言听计从, 极尽宽容, 孩子便任性撒野。我班一孩子曾遭遇这样的尴尬:他挤上了一辆拥挤的公交车, 站在一位老大娘身边。一个急刹车, 老大娘倒在了旁边的一位青年身上, 那青年生气了, 用力推了大娘一把, 老大娘差点摔倒。这位孩子看不过去了, 对青年说:“大哥哥, 你怎能不仅不让座位, 还推老大娘呢?”这时, 青年不说话了, 老大娘倒开口了:“你这孩子怎么管起我孙子来了?”此时, 孩子站在那里, 尴尬得无地自容。诚然: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 但爱也不能超出原则呀。家庭经验告诉我们:“上梁不正下梁歪。”因此, 家长对子女应保持一份理智的爱, 做好孩子的榜样。我深深地记得这样一幕:一位母亲骑着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着, 她的身后坐着个三四岁的孩子, 孩子手里捏着一块饼干。忽然, 饼干震落在地, 母亲停下车, 拉着孩子来到饼干震落的地方和孩子一起拾起碎饼干。随后, 孩子蹦蹦跳跳地和母亲一道走向垃圾箱……我想, 这位母亲不经意的举动, 一定也会给幼小的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实, 这看似不经意的举动, 给孩子做了多好的表率呀!相信, 这孩子也会逐渐自觉遵守行为规范, 养成一个良好的个人素养的。

由此看来, 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 影响孩子的成长,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有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 都需要家长长期的培养, 各种能力的培养也需要从小事做起, 从小培养。家长在爱孩子的同时, 应不断督促孩子的正确行为, 如家里来客人了, 家长应引导孩子热情招呼客人, 主动让座;长辈和客人谈话, 孩子不要随便插嘴;当孩子做错了的时候, 要鼓励孩子承认并改正错误, 不要撒谎作假等, 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 使孩子从小打好基础,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学校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阵地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 他们会步入学校接受教育, 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传道授业”。我们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 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 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循规蹈矩”, 或多或少从不同程度上受到特殊的影响。但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在成长的发展阶段, 诸多方面都没有形成, 许多不良习惯还没有根深蒂固, 较容易改掉, 对于刚步入校门不长的孩子, 对他们着重进行养成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在学校, 教师就是孩子的家长,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理应成为学校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这时, 教师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 一颦一笑都通过孩子的眼睛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留下深刻的印象, 对他们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自己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就会成为孩子们争相仿效的楷模。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最好身体力行。孔子曰:“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之前, 我率先垂范, 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孩子, 从点滴做起。比如:地上有了垃圾, 我主动弯腰拾起;课间时, 我主动关掉教室里的电灯;课上, 我必恭必敬地和孩子们问好等。我坚持从一些小事着手, 让孩子们从中明白“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从而渐渐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现在, 我班孩子已渐渐养成良好习惯, 昨天, 我看见一个孩子主动拾起地上的垃圾;今天课间, 我又看见一个以往淘气的孩子随手关掉电灯。我的示范不起作用了吗?当然,

王平

要帮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光靠某一位领导或哪一位教师是不行的, 还需通过各科教师的教学和各位教师的榜样作用, 应形成“人人关心养成教育, 人人抓养成教育”的风气。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 是建设良好班级的保证。”孩子生活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 班集体是铸造良好行为习惯的最好熔炉。要想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树立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意识, 除了老师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示范作用以外, 老师还必须注意引导孩子在同伴中寻找自己的学习榜样, 在全体孩子中树立先进典型, 使之能自觉地以榜样的言行对照衡量自己, 并将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同班级荣誉、学校荣誉联系起来, 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社会是养成教育的大课堂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 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的部分行为遗传决定, 大部分行为靠后天习得。孩子生活在各自不同的环境, 环境不同造就他们不同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根据专家调查研究表明, 孩子不良行为的根源不在自身, 而在于现实社会中不良环境的影响, 因而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保障。社会环境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 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社会是通过新闻传媒、社会风尚、意识形态、人际交往等各种形式, 对孩子的行为实施多渠道、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影响, 要充分发挥社会正面影响的教育作用。为了达到社会正面影响的教育作用, 可让孩子观察社会上的或者从电视节目中发现的关于社会美德的人和事, 如:公路上, 来往车辆红灯停, 绿灯行;汽车上, 年轻人给老弱病残让座;超市里, 人们自觉排队购物等, 让孩子明确什么是社会所倡导的, 什么是人们所歌颂的, 孩子有了正确的评价观点, 就会效仿, 就会去做, 进而通过社会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以促进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从而提高孩子的判断能力, 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 在社会上做文明公民。另外, 电视传播媒体、校外的网吧、游戏厅等也间接或直接地影响着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由于儿童和青少年崇拜电视、电影、卡通明星, 因此常不辨对错盲目模仿、追从, 孩子在自觉与不自觉中会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这就要求教师、家长经常沟通交流孩子的行为状况, 及时对孩子进行正面引导教育, 让孩子的一些不良的作法及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之中。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 他们正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 家庭、学校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 使他们学会学习, 学会生活, 学会做人。社会是一个大熔炉, 社会现象纷繁复杂, 在这大课堂中, 善于学习的孩子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终身受益。

篇9: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

一、养成用心说话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说:“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关注在里面。”目前,在同学的作文中,存在着比较普遍的虚假现象,写进作文中的人是虚的,事是假的,观点是强加的,感情是浮泛的,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性。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应付作文的同学身上,即便有些同学,作文功底煞是了得,但没有养成用心说话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他们的作文即使极有文采,依然脱不了胡编乱造的弊病,因此难以打动人,难以获得高分。我教学生写《母爱》,先是布置学生作业,到家里为妈妈做一件事,让他们亲身感受这份亲情,然后在课堂上回味这一过程,同学们饱含深情地叙述感人的情节。倾听的同学无不动容。可见,文章贵在真情,要写好文章,一定要养成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只有敢说真话,肯吐心声,才能让读者感到真诚可信,才能使你写出的那些话产生说服力和感染力。

叶圣陶先生说:“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作文创作应以敞开心灵,表现个性,真实坦白地书写自己为创作原则,真诚是一切文学之本,尤其是初学学生必须遵从的。

二、养成观察感知、体验积累的习惯

常常有一些同学害怕写作文,说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原因大都是对生活缺乏观察,或是不习惯于思考。殊不知,大至世界和社会,小至学校和家庭,叩击我们心弦,引起我们关注和兴奋的事时有发生。同时,我们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其中就有很多可取作写作的材料。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写作的源泉一定是汩汩滔滔,长流不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学生必须热爱生活,对生活有敏锐的感悟力。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积累生活,思考生活,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对周围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对生活观察的越细致,则描写的事物越生动形象。因此必须培养学生养成观察感知的习惯。

大文豪苏轼主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鲁迅先生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盯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这都说明积累在作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同學提笔作文,左右逢源,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势,究其原因,便是在积累上下过功夫,材料储备丰富。不少同学写作苦于无言,只好“望题兴叹”,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素材,腹中空空。仓库里储存的素材多寡,直接关系到作文的质量。因此,应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勤写观察笔记,多作读书笔记,把平时看到的现象、读到的好素材、感受到的思想火花,都记录下来,这样才不至于随读随忘,随见随忘。

三、养成多阅读多思考多练习多修改的习惯

我们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唯一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自然,多读还要多写,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难奏效。写作更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要养成勤动笔的习惯。持之以恒,写作习惯也就养成了。多思考,除了指平时对所见所闻要多思考,对周围的点点滴滴要有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之外,在写作时也要养成构思、列提纲的习惯。没有思考就没有深邃隽永的文章。动笔之前,要思考选什么样的材料,定什么样的主题,以及对材料如何组织等等。最好养成列提纲、打草稿的习惯。

修改是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方法,文坛上流传着不少方家修改文章的故事。而修改又重在养成学生自改习作的习惯。大纲也要求学生养成“多写多改”的习惯。“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是公认的事实。文章不厌百回改,越改越精美。从起始年级起,就应交给学生自改作文的方法,调动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多方面培养学生自改的习惯。“用我眼看世界,用我手写我心”,有了良好的写作习惯,作文自然能够学得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写作水平也就能够得到不断提高。

上一篇:鲁迅《集外集》杂文集:《爱之神》下一篇:论生命科学发展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