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继承与创新作文

2024-05-14

传统继承与创新作文(共9篇)

篇1:传统继承与创新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作业

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摘要: 探究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并通过分析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认识上的三大误区,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进行了论述,同时给出一些创新途径,从而形成和谐的、多元化的建筑文化环境。关键词: 传统建筑文化 继承 创新

在我们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历史和辉煌灿烂古建筑文化传统的国家里,如何继承和汲取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是历史赋予建筑师的时代重任,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

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传统建筑更是独具一格,无论是皇家宫殿还是民间寺庙,无论是陵寝还是园林,在世界建筑之林都独树一帜,有着区别于世界其他建筑的鲜明特点。

1、从传统建筑的物质文化属性来看,中国传统建筑具有强烈 的秩序感和中轴对称的均衡层次。例如我国的许多传统建筑如故宫、孔庙、寺院、道观,这些建筑中的坡屋顶、木构架和斗拱等,由受力形式和结构需要而产生,随着技术、结构及材料的进步而更新发展。传统的构件、符号及装饰在提炼与简化形式中得到延续与发展,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如上海世博园的中国馆,就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馆的国家馆居中升起,形如冠盖、层叠出挑、制拟斗拱。“匠人营国”中的九经、九纬之道,成为国家馆屋顶平台建筑构架的文化基础。而平卧于国家馆之下的地区馆,为人们的活动提供了厚重坚实的平台。经的四面或以台阶步道,或以园林小品与周围环境巧妙衔接,建筑外观上还刻着古代叠篆文字;悬挑在基地最外侧的环廊立面,印着中国历史朝代名称,象征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环廊中为休憩设置的小品表面,则镌刻着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名称,象征中国地大物博和各地区间的团结与进取。

2、从传统建筑的精神文化属性来看,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传统建筑文化发展有着深厚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强调人尊重自然,与自然协调发展。建筑环境自然化,自然环境人文化,是中国传统建筑创造的永恒主题。其次,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具有重情知礼的人本精神。中国建筑空间自然和谐、尺度合理、意境独特、组合巧妙,无论何种建筑类型均注

《中国传统文化》作业

重意境、讲求人伦、礼乐并行、情理有度,建筑艺术与功能相统一。最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具有注重功能、结构和艺术统一的实用精神。中国传统建筑在结构及构件运用上注重遵循内在的力学法则,建筑形象呈现出清晰的结构逻辑,不同功能的建筑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和屋顶形式,通过室内外结构、色彩、装修、陈设、工艺品及美术作品等有机结合,达到功能所表现的艺术效果和空间意境。

3、从传统建筑的艺术文化属性来看,中国人很早就把自然山水风景作为审美的观照对象,“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传统儒道文化培育下把山水赋予“中和之美”的特征加以推崇,追求平和、宁静、淡泊、雅致、自然而不造作。此外,中国建筑艺术最高的美学思想是对“诗意美”“意境美”的追求,给人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情趣,并同时给人以人伦的教化,人文的熏陶。从自然的意境美达到人的精神境界的升华,直抒胸臆,得到最大的精神享受,得到“大美不言”“物我两忘”的崇高境界。

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认识上的三大误区

对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什么,在今天的城市化进程中究竟应该起到什么作用,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误区。误区一: 认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就是一种形式,主要是大屋顶、廊子、院子,不了解这些建筑形式形成的内涵和人文精神,只会在现代建筑的楼体上硬搬某种廊子、亭子。误区二: 认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已经过时了。他们承认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很有特色,但这些传统已经与现代的技术和材料不相适应,是过时的文化,因此,在是否需要发扬传统的问题上犹豫不定。误区三: 就是体系的对立。认为中西文化体系各不相同,要搞现代建筑就不要讲传统,两者不可兼得。新一代的建筑师认识上的浅薄,再加上迫于市场激烈竞争的压力,必然导致不顾传统而想方设法去满足政府领导和开发商的意愿。另一方面,在我们的建筑报刊、书籍、报告中到处充斥着西方的建筑文化,许多建筑师难免受其影响随波逐流。有一位著名的外国建筑师曾这样说,我在中国看到的建筑基本上只有两种: 要么是模仿,要么是彻底的破坏。看来我们真的到了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重新定位,走出重重认识误区的时候了。

三、继承传统建筑文化,实现当代建筑创新

1、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传统建筑的美学原则、建筑形态、注重环境和崇尚自然等以人为本的设计理

《中国传统文化》作业

念都是传统建筑中的精华,中国传统建筑是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的独特魅力是任何别的建筑艺术形式所无法取代的。我们不能割断历史,抛弃民族传统,去追求那种没有传统文化根基的建筑形式,而是从传统建筑中汲取其精髓。同时,对我国独特的历史文脉和文化传统的继承和追求,决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剪辑的设计层次上,而应在追求精神和内涵方面有更深层次的表现,抓住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本质内涵,将传统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与现代方法、现代要求相结合灵活运用。

2、立足传统,创新发展建筑文化

现代建筑新形态的出现和发展是必然的,新的使用要求,新的建造技术,新的建筑材料的出现,使建筑整体而言是新的。但如果离开了我们生长的土地,离开了人们固有的传统,一时的“新”就无法永远“新”。不尊重传统、吸收传统的做法,最终只会迫使建筑创新丧失生存的土壤和空间,迷失方向。创新不是根除传统,而是要从传统的建筑中汲取其精髓,寻找其新意。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但是只能称作建设大国,而不是建筑学大国,建筑设计从质量到创新都未达到繁荣兴旺的局面。我国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是一种经验的传承与模仿,很难形成开阔的思维。虽然国内各大理工科高校开设了传统文化的教学课程,但是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只能停留在最为表面的层次,设计建筑时大多采用的也是片面直观的想象。而国外采用的是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多去体验生活,多讨论、多思考,这样人的思维才能越来越活跃。不重复别人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表达建筑师个人的特质,每个人的特质不同就形成了多元化,只有多元化,才能形成丰富多彩的建筑设计环境,形成和谐的、多元化的建筑文化环境。

四、结语

中国建筑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在世界建筑之林独树一帜,面对当今建筑文化全球化趋势的挑战,中国建筑师理应肩负起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化的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有比较深刻的理解,认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本质内涵,从哲学的深度来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起源、变化和发展,从传统建筑的演变过程中,探索出继承及发展创新的思路。

《中国传统文化》作业

《中国传统文化》作业

题目: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姓名: 许 敏

班级: 09级小教普通

学号: 091160119

篇2:传统继承与创新作文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针尖上的中国。

作为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去了解,去宣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在当今忙忙碌碌快节奏的社会上,很难再有人去关注中华的传统文化。人们也很难再去徜徉在历史的海洋中淡淡浅品中华文化的醇香。前几天,我们去了首都博物馆,感受到了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随之也尤为震撼。

刺绣,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它是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刺绣起源于黄帝时代。那时,古人为了美丽,是将颜色涂在身上,称“彰身”;再进一步刺在身上,称“文身”;后来就画在衣服上,再发展成绣在服装上。刺绣这一艺术文化便由此而来。

刺绣因此能够得到中华子孙世代的认可,它一定有它的奥妙之处——下面就由我来给大家讲讲刺绣的益处吧!在人们刺绣的同时,能使人心静如水,得到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目的。可惜,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沉浸于忙忙碌碌的上班与学习中,却忘了刺绣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因此,我们要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因为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护我们的中**亲。

这些刺绣呢,很早就出现在我国,透绣、纸绣、平金绣等绣的种类更是在明朝就已出现。从这就能简单地看出中华人民拥有聪慧的头脑与灵敏的双手,这些传统项目更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唐代诗人胡令能就吟过这样一首诗。名为《咏绣障》。此诗描绘出了刺绣的艳丽与逼真,连黄鹂都不由自主被吸引了过来。

外国人来到中国,总会想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体会异域的风土人情。自然,各种刺绣也被列入到了国家级保护文物。生长在如此一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作为一名中华儿女,我们怎能不引以为自豪呢?

篇3:传统学校运动会的继承与创新

一、“以得分率替代团体总分”策略的问题所在

“原文”主要从运动会记分方法上变革, 以评分替代记分;考虑班级总人数与男女生比例的差异性, 容易造成“不公平”的结果, 便采用得分率替代团体总分的模式, 计算公式为:从数学理论上看, 似乎很合理, 但在参赛班级较多与运动会项目设置较多的情况下, 这样的变革与实际操作就有一定的局限性。

1. 增加了运动会编排工作量

采用评分法与得分率法, 会有大量学生参赛, 个别项目甚至是全班参赛。而参赛人数众多, 为运动会前期的编排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工作量。即便使用运动会编排软件, 就校对这一项工作就很麻烦, 如果是手工编排, 其工作量不可想象。

2. 拉长了基层运动会时间

以得分率法替代团体总分, 参赛人数必然多, 运动会持续的时间就会拉长。如, 某高中每个年级15个教学班, 跳高项目每班男、女生平均各报名10人, 三个年级则有900名运动员要参加跳高比赛, 比赛场地的组织工作就需要很多精力;如果以平均每人试跳1次/分钟计算, 即便一个轮次所有运动员全部第一次试跳成功, 也需要900分钟, 折合为15个小时, 何况有的运动员一个轮次要跳满3次;此外, 由于运动员之间的水平差距大, 整个跳高比赛的高度轮次安排就要多些, 这样时间更长;而每天实际的比赛时间安排, 一般不超过7个小时, 即使不考虑项目之间的冲突因素, 也需要多安排几天才能完成比赛任务。而学校运动会的时间, 一般以一天到一天半为宜, 以使运动会起到积极性休息作用, 不会给学生造成过度疲劳。

3. 得分率法蕴含了不公平的因素

“原文”没有交代是否限制各班参赛人数, 如果每一个项目限制了参与人数, 依照评分法, 各班必然会报满人数, 对参与人数相同而人数较多的班级来说不公平。对此, 笔者认为, 采用得分率法计算团体总分, 只有每个项目每个班级都是全员参与, 才比较公平。

此外, 如采用评分法, 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水平, 提前设置好每一个项目的成绩折分表, 这项工程也比较大, 其有效性需要经得起每一次运动会的检验。

因此, “原文”提倡的评分与得分率替代团体总分, 不适合班级较多的学校, 其局限性也显而易见, 对此, 运动会项目设置必须少一些。

二、提高学生参与运动会的广度与热情的策略

在制定运动会方案和竞赛规程时, 应考虑吸收更多的学生参加比赛, 让他们在运动会中当运动员, 而不是当观众。为此, 笔者建议做如下调整:

1. 调整比赛项目与参赛要求, 确保公平性与参与广泛性

班级总体参赛人数不再限制。一是设置少数精英项目, 如100米、400米、1500米、跳远、跳高和铅球, 每人限报2项, 每项限报2人, 即每个项目各班男女共4人参赛;如果因性别所限, 不能报满的班级, 差额可由异性补齐, 但必须参加同性别的比赛, 这样多数班级是2+2的模式 (二男二女) , 个别班级是3+1模式 (男女总人数还是4人) , 也就避免了班级因参赛人数不足导致的不公平现象。二是设置6~8个集体项目 (考虑到差异性, 男、女应分别设置) , 每人限报1项, 参加精英赛的队员不得参与集体项目。这样既保证了参与度, 且采用“原文”的评分法与得分率法计算团体总分的方法, 公平性也能得到保证。

2. 增设奖励措施, 提高参与积极性

除了奖励“班级团体总分”前几名, 还可以增设“班级男子团体总分”与“班级女子团队总分”奖项。这样, 既能提高女生的参加欲望, 还能激发年级性别团队的竞争, 以及班级性别团队的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宋春辉.学校运动会改革的新思路[J].中国学校体育.2010.6.

篇4:继承传统与创新未来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这是我们的祖先把饮食提升到治国安帮的高度认识的名言。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国烹饪作为中国饮食活动的核心和基础,已成为中国的三大国粹之一,以“选料广泛、技法众多、口味多变、品评多元”等特点,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中国饮食文化历史发展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民族特色鲜明,它是透视中国文化的一个极好的窗口。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在这个窗口里都可显示的特别清晰。中国文明史,其实很大部分都体现在具体的饮食活动之中。近年来人们对饮食生活从质量到内涵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从过去的吃饱,吃好,发展到今天人们要吃品味,吃文化。人们饮食观念的变化正是中国经济大发展,人们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大提高,社会大进步的具体反映。

在烹饪艺术和饮食文化日新月异深刻大变化的时期,面点制作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面点是“面食”和“点心”的总称,因所用原料主要是白色面粉和米粉,故同行中称为“白案”或“面案”。我国面点制作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面点是以各种粮食、果品、鲜虾、禽蛋以及蔬菜为原料,配以多种调味品,经不同的加工方式而制成的各种主食、小吃、点心。它的制作包含了色彩的搭配、造形的设计、精细的刀工、不同的制法等。所以说它是烹饪艺术中的一颗明珠。

俗话“一招鲜,走遍天”,拥有别具一格的特色面点,是每一个有志面点师积极追求的目标。作为一名现代面点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传统,从中吸收有益的知识,积极吸取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精华,方可形成深厚的底蕴,烹饪技艺之树才能枝繁叶茂。作为一名龙的传人,中国面点师有责任学习、挖掘、发展中国传统面点,为弘扬中国面点尽一份力。创新是面点发展的永恒主题。新潮流行面点是面点发展的时代体现。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面点师是否有发展后劲。及时了解流行面点,关注面点创新动向有助于每个面点师紧跟时代步伐,永葆技艺青春。21世纪是我国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开拓创新,必将使我们祖国的烹饪艺术和饮食文化更加灿烂辉煌。

篇5: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优秀作文

【写作指导】:

这个话题是有极强的时代意义我们不妨将这一话题变成一个问题:我们如何面对正在失去的传统文化?这样就比较容易把握了面对央视以“百家讲坛”如此大的阵容来推广传播中国的经典文化,面对中华传统的节日的失色,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的争论,我们不能不想到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也不能不思考:我们民族的根又在哪里?

写成议论文比较容易把握,可立论,可驳论;可纵横古今中外,亦可单单针对当今社会现象褒贬写其他文体也未为不可,也能写出优秀之作!关键在于能否在行文中透漏出一种责任和使命意识!

【精彩例文】:

屈子的悲歌

汨罗江畔的沉重一纵,留下旷世的遗憾,污浊的尘世容不下透明的眼睛,空带一腔情愁,一缕忠魂独守着寒水三千

耳边依稀的还萦绕着响彻九天的鼓噪,那热血沸腾的呐喊加足了龙舟的马力,像支支箭,在江面飞驰无数的桨影掀翻无际的江水,在无边的岁月里,升起无限的情思那粒粒饱米被揉在了一起,夹着几点枣甜与几点苇叶的清香,跟着怀念情结一起沉进了江底

屈子嫣然一笑,心已被安慰,可那时往昔 长发飘飘,屈子对月独酌,他举杯,饮尽了风雪如今的寂寞,向谁倾诉?

又是端午,江水依旧,屈子只身来此,江面的寒风吹皱了青雾,忽左忽右,若隐若现,似有似无,他无力看清那艘叫龙的大船不再起锚,岸边也没有了熟悉的呐喊声音,只剩萧萧的风撕碎几点野鸭的残鸣

屈子挽袖,拭去眼角的水花江畔来回踱步,他在彷徨着,也许是为了一个民族

如今的人们渐渐失去了一种最纯朴的民族情结,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慢慢淡忘殆尽

屈子侧耳倾听远方的晨钟,而人们似乎不晓得,或者已经忘记了今日是端午有些能寻到端午的地方,却再也看不到粽叶踪影,包粽子成了工厂机械化的动作,五花八门的粽子被精美的包装,商家如此的炒作令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变了

味,人们再也吃不出那“原始”的粽子味了

屈子不禁悲叹,一些他未听过的“洋节”挤占了我们传统的民族节日,什么“情人节”,什么“圣诞节”??他不懂这些都是什么意思,而人们为什么如此的热衷?

屈子低首不语,猛地,望着远方的迷离茫雾,他慨当以慷,代之昨日啼血的《离骚》的是今日临江的悲歌,它想用这悲凉的歌声唤住忙碌的人们该停下来思考一下了,我们舍弃的是否太多,不经大脑的拿来是否太多,一人孤守千万年不要紧,要紧的是一个民族迷失了原来的本性,冷淡了太多的文化传统,而太过于热衷外来文化

曾经六角形的思念被母亲捏在手中,一缕清香,被一个童年将手指含在唇间,那是文化的经久不息如今,屈子唱着悲歌,卷起波澜,消失远方??

【点评】:本文构思巧妙,行文中能够激发人的想象,给人以思考的深度屈原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作者通过形象的描叙屈原的悲叹,表达出自己对民族传统文化迷失的忧虑这不能不让我们想起郁达夫的话:“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而一个拥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的民族是悲哀的”同样的,一个没有传统文化的民族也是不幸的,而一个拥有了自己传统文化却不知发扬的民族是悲哀的

没有月的夜晚

没有月的夜晚,李白是孤独的,因为他没有了《月下独酌》的洒脱;没有月的夜晚,苏轼是愁苦的,因为他没有了抒发对亡妻怀念之情的载体;没有月,中国古代文人都是死寂的,千百年前的文化全化为泡影;没有月,中国是迷惘的,是高高夫妻的楼阁,没了根基

月是中华文化的魂,而如今的夜晚已没有了“月”,中华文化又将何去何从,中秋之夜,明月半墙,此等美景已没有多少人去关注了,十五的月亮即使再大再圆,也勾不起游子思家的心“望月怀人,见云思友”已成旧谈,因为现代已无需“思念”寄去一张照片,打一次电话,上次网见见面,比望月望云简捷迅速得多看来“月”确实没了用途,中华文化没有了用武之地,现实社会忘记“月”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然而我独爱月,有月的夜晚,我才敢夜行,有“月”的人生,我才感觉有了归宿

李白的“少年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勾起我对幼时的怀念,对天真幼稚的向往;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则是打发无眠之夜的良药,是人由幼稚走向成熟的一道坎,是人真正走向人生境界的开始遥想东坡当年,独自一人,观“缺月挂疏桐”,听“漏断人初静”,与“孤鸿”为伴,与“缺月”为伴,是多么美妙的境界啊而如今,夜幕虽已降临,却没了人静之夜,虽有缺月挂树梢,却没了鸟的痕迹此景不仅不能打发愁苦,反会使人更加抑郁愁困,真羡慕苏轼的月在苏轼人生的低谷,遥望到一轮明月,才使他释然身轻,由庸俗走向洒脱,由喧嚣走向幽静怀念苏轼的月,是“千里共婵娟”的兄弟之月;思念苏轼的月,是“明月夜,短松岗”的真情之月;渴望苏轼的月,是“缺月”的人生之月

最无法忘记的是“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总有一种无法言喻的向往似月光下的一张网,只要在有月的夜晚,我就无处可逃,月已无法走出我的心底,我也无法走出月的辉光

没有月的夜晚,我是孤独的,没有人能够捕获我心灵的愁苦,没有“月”的夜晚,我的一生是黑暗的,太阳的光永远撕不开孤寂的夜幕我需要有月的夜晚,中国更需要一轮“明月”照彻前方的道路

【点评】:本文标题新颖,选材上独特乍一看,月似与传统文化风马牛不相及,细读之,琢磨之,才明白作者行文的妙处,月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情结文章开头由李白之月写起,写尽了古代文人的望月情怀,又自然的与今人的“忘”月作比,表达了自己的美好愿望相信中华民族嫦娥奔月梦想的实现应该是指日可待

守望·腾飞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或许,那古老的铁血丹心的生活早已驾着历史的战车悄悄逝去,但是,负载其上的中华民族灿烂而辉煌的传统文化,是否也一去不复返?

春花秋谢,雁阵南移华夏民族从历史的硝烟中一路走过来,她徘徊于“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长城前,纵横于大唐盛世的舞榭歌台之上可悲的是秦淮河的水太冷,北方大漠的铁骑太硬,晚。

清末朝的统治者太软弱,西方侵略者的枪炮太利,风风雨雨,凄凄惨惨戚戚的近代民族史化为无数仁人志士的花塚,怀抱传统经典,胸怀文化末节而含恨长眠!

时至今日,远去了刀光剑影,逝去了血雨腥风,安详的太平盛世似乎也成为传统文化的守墓者与送终人先不说麦当劳文化在神州达地泛滥成灾,法兰西的名贵香水迷失了多少青春年华,英吉利的流行乐疯狂席卷乐坛,还有日本的动漫腐化我们的青少年,单是那情人节朦胧的月亮,也比七夕的动人故事更煽情,比中秋的团圆之月更美丽

难道,蕴育了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已行将就木,奄奄一息?如果是那样,在传统文化被遗忘西化之日,也是华夏民族灭亡之时这并不是耸人听闻,一个民族的立足根本便是他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深深融于我们每个人血液中的精髓,是民族兴旺国家富强的不竭动力

欣喜的是,近年来掀起的国学热,古典文化研究热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沉沦于历史长河深处的文化经典开始浮现于人们面前于丹的论语“心得”,将孔子的思想精华用美丽易碎的语言编织成现代人心灵的摇篮;易中天以幽默调侃的.话语演绎了一部部超现代的《史记》、《三国》??片片感人,剧剧精彩且不说功利主义的解说违背了严肃的学术研究,但究其对传统文化传播的贡献却是难以估量的

孔子不是于丹一个人的圣人,而是我们每个人心灵的守望者;“三国”也不是易中天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心驰神往的美丽传说传统文化的迷失与复活,将见证我们古老民族的崛起与复兴

“盛世歌者萧条人,怅望千秋一掬泪”,让我们守望心灵的文化净土,驾起历史的罡风,仰天长啸,看巨龙腾飞!

【点评】:行文上的非凡气势是本文最显著的特点,开头以引用歌词引发对传统文化的现状的反问,然后纵横古今,侃侃而谈,至结尾与文题紧紧照应,可谓一气呵成

传统文化不再哭泣

在现代人的生活中,端午节只是为了吃一次粽子,中秋节似乎只是为了吃一块月饼,春节似

乎只是一个长长的假期,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已荡然无存了,有谁会去关注曾经屈原留给我们的感动,有谁会在房前插一枝艾草,喝一碗雄黄酒;中秋时节有有谁去关注那轮孤独的圆月,似乎月亮的光辉都被明亮的烟火夺走;春节期间,有能有多少人记得许多美好的习俗,而现在本是祝福与希望象征的“压岁钱”却被有浓厚金钱味“红包”取代,许许多多人都说:过年没年味了这些都是我们十分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它们现在都没人冷落成这个样子,其他传统文化的处境更是不堪设想唉!我听见传统文化在哭泣,这哭泣声中有失望,有无奈,还有的是对我们的期望

当听到韩国人成功的将端午节申请他们的文化遗产时,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震惊了,在震惊的同时,我们感到更多的是疑惑,好好的端午节,我们的传统节日,怎么就成了他邦异族文化遗产?我们于是开始反思,我们何时认真的对待过传统文化,只有在别人将我们的文化遗产抢走,我们正在失去的时候,我们还猛然的省悟,自己做的真的是不够呢!

面对这愈来愈多的传统文化消失的现象,我们想到了保护,正如最近才颁发的新的节假日条例,将清明,端午货物中秋等传统节日列入其中,以后,在这些节日里就会有一天的假期,我只希望保护能起到效果,而不是传统节日变成了纯粹的假期

在我看来,保护不是挽救我们传统文化的根本办法,而更在于发展在于人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只有发展了才更有生命力,只有发展了才能长久不衰但是发展是合理的发展,如果是盲目的随心所欲的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我想着只能加速他的灭亡!传统文化不会因为个人的保护和发展而繁荣,他需要的是大家的力量,是社会的力量,众人的保护和发展才能给传统文化注入更多的生命力!

多么希望传统文化不会再哭泣,而是在于现代文化的碰撞中微笑前进!

真的希望在端午节的时候,我们能再一次聆听屈原的心声,感受精神的力量,传承美好古老的又在发展的习俗!真的希望中秋时分,家人团聚,天下共赏一轮圆月,体味浓浓的亲情!真的希望过年的时候,锣鼓敲起来,人们动起来真正感受除旧迎新的喜悦??我还希望着

炊烟是什么?

有人说,炊烟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有人说,炊烟是种在屋顶上的精神的庄稼;有人说,炊烟是抓在天空手里的小辫子;有人说,炊烟是一种朴素的计时方式;有人说,炊烟是围着锅台转的娘对野孩子的柔声呼唤……

我说,炊烟是一种能让人感动得落泪的风物,正在马不停蹄地消失……

城市里,炊烟已然绝迹。没有土灶,没有柴草,没有烟囱,哪有炊烟。厨房革命,革掉的自然是老掉牙的炊烟的命。人间烟火,不必炊烟。时代在推陈出新,似乎炊烟与繁荣水火不相容。

乡村是炊烟的最后一块领地。如今的乡村,早已植入了城市的因子,旧貌换了新颜,去年的燕子辗转归来,居然“找不着北”,旧巢旧巢安在否?燕子难觅旧巢,归人难觅炊烟。液化汽、沼气和电,取代了土灶、柴草和烟囱。炊烟正在马不停蹄地消失。

挑一个晴好的冬日,我出发了。落叶树光秃秃的,视野开阔,无遮无拦。我经过微绿点点的麦田,目极之处是地平线,地平线上是几间老屋子,竖起一根烟囱,像桅杆一样挺拔。早晨、中午和傍晚,烟囱分时段袅出一笔炊烟,蓝得自在,蓝得纯粹,蓝得无限透明。哇噻--

可是,这不可能。“实践”等于“落空”,像是一块满怀试探性质的石头抛进了无穷无尽的深渊。节节拔高的乡村里,炊烟稀罕得像出土文物似的。

我以一个诗人的浪漫,想象着无家可归的自己,在乡村,择一高地,学习鲁滨逊,以祖传的勤劳和智慧,盖一间土房子,砌一座土灶,烟囱通向屋外,捡来柴草,烧锅煮饭,炊烟像快乐的孩子样在屋顶上一蹦三尺高……锅里煮着生活,烟囱袅起炊烟。我一个箭步,跑到屋外,如炬的目光贪婪地呼吸着久违的带有草木气息的微温的炊烟,他乡遇故知一样不能自己……

老实说,我被自己亲手创造出来的炊烟征服了。

炊烟在我的心里袅出一笔葱茏的诗意。 我对炊烟的理解超越了贫穷的局限。我嗅见了万千种气息,温馨而甜畅的家的气息。我心沉醉呵。

篇6:继承与创新作文

——托尔斯泰

罗曼·罗兰说过:“我创造,所以我生存。”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为了生存,经历各种各样的斗争;而为了不在斗争中被世界淘汰,我们开始不断的学习和创新。刚开始,创新只是为了生存。

历史的洪流不断前行,渐渐的,生存有了保障,创新成了发展的代言词。我们的每一个创新,都多少促进了世界的向前发展。但是,总是有人这样认为:我们不断创新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掌握这个世界。但是事实上,世界就是世界,不会被任何人掌握,永远按照客观规律而发生各种变化。而我们的创新,不是为了束缚住这个世界,而是为了能离世界更近一点,能够握住世界的手,这就够了。

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如若固守旧物,终究自取灭亡。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王安公司曾称雄于个人电脑领域,被称为美国式成功创业的典范。但是进入80年代后期,个人电脑业迅速发展,而王安公司忽略了市场变化的情况,仍然坚持生产老产品而不创新,销路越来越窄,许多老客户也相继离去。1992年,终究难逃破产的命运,只能沦为历史的尘埃。

创新变得越来越重要,重要的都让人忘记了老祖宗。我们只懂创新,却越来越忽视了继承。殊不知,社会与文化的发展,是在不断的继承和创新中进行的。

继承不等于盲目守旧,创新也不是对传统的扬弃。国家一级独唱演员李玉刚,把我国的流行音乐与国粹相结合,创新发展了民族音乐的一种表演演唱形式,他的独特艺术魅力,掀起了文艺圈热议的“李玉刚现象”。一曲《新贵妃醉酒》唱遍大江南北,让众多不了解传统艺术、不了解戏曲艺术的年轻粉丝们开始关注京剧、关注民族艺术。文化的传承,就需要融入时代,进行创新。

牛顿曾说过:“如果说我看得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就是牛顿与“巨人”的关系。没有了创新,继承就没有了动力。正如没有黑夜,黎明便没有了存在的意义,一切的变革的决心,都会沉溺在温暖的阳光里。而没有了继承,创新就没有了生命力。正如没有根基,草木便没有发展的勇气,一切的枝叶扶疏,生机勃勃都成了无稽。

篇7:继承与创新作文

中国几大古典学说的创始人之一的,心学的创始人。曾经几时,他坚信着程朱理学,坚信着格物致知。直到他到竹林里格了七天的竹子,才对理学产生了怀疑。他坚信着经典,但也有自己的思考,于是就创立了心学。

在需要创新性人才的这个时代,仅仅去继承已有的文化,却不去创新是绝对不够的。为何在每一次世界级的竞赛中,中国学生表现突出;但到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中国人却是少之又少?这说明了中国缺少创新性人才,多的只是只会考试的机器,不懂得创新。先人的成功终究属于他们的智力劳动成果,如果我们光学习他们的成功,却不去创新,社会靠什么进步,人类凭什么进步?

东罗马帝国曾自信的以为只要继承先辈留下的制度就可长久立足于世界。直到被奥斯曼土耳其打败后,沉浸于自满的帝国才如梦初醒。故步自封,盲目守旧是帝国衰落的原因,而实践创新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原因。英法等欧洲国家为何会成为发达国家?因为他们不缺创新型人才,那些国家的人在学习了先人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用全新的方法理解世界。

只知道盲目地去学习所谓的真理是绝对不够的,要敢于质疑权威。伽利略一生都致力于质疑权威,纠正错误的结论,提出正确的观点。他证明了亚里士多德的许多观点是错误的,有人就认为伽利略是存心是给亚里士多德过不去,还有人认为亚里士多德一点也不聪明,错了那么多。但是至少人家去想了,况且科学就是一个新的理论战胜另一个旧的理论的过程。所以我们不用怕去犯错误,我们应在错误中成长,在成长中开阔自己的视野。从而使自己阅历更加丰富,头脑更加灵活,以至于能够创新。

有些人就会说了,只要创新不就得了,要啥继承?我们要说老祖宗留下来的一定没有我们的好,该被淘汰了。但是,没有先人的基础我们是难以创新的。没有基础的创新等同于没有依据的瞎说。

篇8:论写生传统中的继承与创新

学习山水画, 往往是在大量的临摹过后, 逐渐步入写生的环节。一开始大家往往容易受到先前古人摹本的影响, 考虑更多的是笔法和墨色的运用、艺术的表现力, 并试图在大自然中寻找古人的足迹加以印证, 但最终结果往往是顾此失彼、一叶障目。呈现在写生作品中的状态也是仿古味十足。这幅像龚贤, 那幅像倪瓒, 另外一幅一看像黄公望……这时, 一个有趣的现象就出现了, 同行写生的同学中, 往往是那些没有系统学习过山水画的人更容易画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引人感慨。他们的作品更加富有灵气和生命力, 趣味十足、耐人寻味, 不被条框和程式所束缚, 只是认真观察自然, 尊重自己最内心的想法, 并真切的表达对自然独特的感悟。

针对这种现象的出现我们该做何解释, 又该从中汲取些什么?作为一名晚辈, 我们自然要尊重传统, 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 需要注意的是, 在尊重传统的同时, 应该把传统所包含的富有生命力的东西提取出来, 学习古人而不囿于古人, 拒绝戴古人的眼镜看世界, 再加之对“自然”的爱好和真诚。要点是爱, 是希望, 是感动, 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东西, 在别人看上去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美, 唯有这样才能躲开陈旧的因袭。传统本身, 实际已经告诫我们要不断的探求真实, 并阻止我们盲从任何一位古人。早在中国清代, 画家石涛在其《画语录》中即提出了“笔墨当随时代”的想法, 主张创作具有现实感的艺术作品。而所谓写生, 写的就是当下时代的“生活”、“生命”, 是该从大自然中汲取养分来充实和丰富自己, 而不是从自己口袋里掏出现有的东西重复展示;写生, 就是用心去描绘大自然的客观生命, 只有用自己的主观生命去谱写, 才能绘得出“精气神”;写生, 就是让我们放下内心所有的包袱、符号, 以一种最轻松的状态与大自然深度对话。纵使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没有深厚的传统作为基底, 但是他们把握住的确是更重要的东西, 就像是一个人的灵魂。相比而言, 我们抓到的仅仅是肉, 即使是骨, 眼神却是空洞的。山水画的传统临摹让我们继承了几千年来古人留下的宝贵财富, 同时我们也变得“世故”了很多, 少了几分对生活质朴和率真的态度, 时而畏手畏脚, 时而故弄玄虚。而没有经过刻意雕琢的同学, 则更敢于把亲自感觉到的东西表达出来, 即使有时和存在着的事理是相反的。这种对待艺术的真诚和勇气是难能可贵的, 也是每一个在追求艺术道路上的人所应该奉为圭皋的。

当然这里也不是一味地强调感性的释放。当代, 不乏部分画家把这种主观的情愫无限夸大, 通过扮鬼脸、做怪样来吸引群众。其中更是有部分人根本就没有系统学习过绘画, 只是在表现形式上盲目模仿, 企图可以鱼目混珠。殊不知, 真正的大师看似不经意的一笔, 实则沉淀了几十年积累、渐修的功夫。形式可以模仿, 思想和艺术上的修养却是要实实在在一点点累积的, 掺不得半点虚假。其次,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 对生活和社会的感悟也不同, 所掌握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基础也不同。所有这一切的主客观因素都会在一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状态中反映到艺术作品中。扎实的艺术功底又是在大量临摹中获取的, 这是我们学习中国画基本功的必经阶段。从顾恺之的《摹写画法》到谢赫六法中的“传移摹写”, 说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就已经对临摹十分重视了。纵观中国山水画发展史, 可以发现晋、唐、元、明、清直到近代画家多数是通过临摹来奠定绘画功底的。再次, 中国画实则具有一定的程式化东西, 根植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美学理想, 如儒家美学、道教美学、禅宗美学都对独具中国特色的艺术精神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又具体反映在山水画的用笔 (皴、擦、点、勾) 用墨 (烘、积、染、泼) 以及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上。综上, 若想在写生中创作出真正优秀的作品, 仍需要对我国传统有着深刻的认识, 包括对先人佳作的大量临摹。在这个前提下, 融入自然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体悟期间的道、理, 发觉自然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奥妙、生机, 并调动自身已有的情感、心智, 经过主观再认识、加工、升华, 与大自然在更高一级的层面上达到天人合一的境地, 并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从而求其真、取其魂, 超越自然, 完成一次成功的艺术写生之旅。`

篇9:高燕:继承传统与融合创新

中国历史悠远,很多传统文化经过岁月的洗礼和打磨流传至今,成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瑰宝,中国画就是其中之一。中国画又称“国画”,是一种在绢、宣纸、帛上作画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也是中国一种极为传统的绘画形式。中国画的内容题材有很多,常见的有人物、山水田园、自然风光、花鸟鱼虫等,这种绘画方式所带来的不只是一幅幅精美绝伦的作品,更表达了一种对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精神。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国家间融合交流程度的加深,中国画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地美术专家、绘画爱好者及收藏家的广泛关注,成为世界沟通交流的文化代表之一。

在中国画画家中,存在明显的男多女少的差异。高燕,作为中国绘画界较有影响力的女性画家之一,在绘画艺术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的艺术创作能力不断提升,已成为中国当代书画界的中坚力量。高燕尤其擅长山水画,具有极高的造诣,她的绘画作品以构思巧妙、创意新颖、技巧纯熟、行笔流畅自如为特点,使欣赏者过目不忘,流连忘返。尤其是在绘画技法的创新上,高燕表现出了极强的创新能力,近几年她所提出的色墨结合法、叠段法,突破了中国传统山水画单一黑白色调的表现手法和构图法,使笔下的山水画作品更加鲜活,气势恢宏,壮丽秀美,更具活力、生命力、感染力,层次感更加丰富,在充分对中国锦绣河山进行写实描绘的基础上,还给人留下遐想的写意空间。高燕的很多优秀绘画作品得到了美术界专家学者以及艺术收藏者的认可和赞赏,其作品也曾被编辑成多部国画作品集,成功出版问世,对于美术爱好者来说也是一部学习的佳作。

本期,笔者就与著名中国画艺术家高燕女士畅谈她的绘画艺术创作、对山水画创新技法的研究以及她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发展趋势的看法。

国画创作始于热爱

对于高燕来说,中国画就是最能够激发她创作热情、最能够触动她不断进行技法创新的艺术形式。每天面对着画板,研究创新绘画技法,在画纸上勾勒出一幅幅精妙绝伦的作品,就是最令她兴奋的事情。高燕已经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爱上国画艺术,但是她对这项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却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热爱之情。

初到高燕工作室,古朴典雅中透露出一种大气的艺术之感,墙面、画架上琳琅满目的中国画作品,其中有很多作品还曾在世界各地的展会上展出过,水墨山水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作为一位深爱着中国画的艺术家,高燕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室度过的,对于她来说,每天对中国传统的山水画进行创作已经不再是一项工作,而是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高燕说:“虽然我已记不清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中国画这门艺术的了,但是对于中国画,我的热爱程度在一天天加深。从最初的临摹作品,到后来对中国山水画进行深入的研究创作,结合西方优秀的绘画技法,创新出一些更好表现山水画的技法,并且受到业界的极大关注和认可,可以说其中包含了一定的天赋因素,但我认为更多的是兴趣以及不断努力换来的结果。”

在对中国画艺术的创作中,高燕有着丰富的经验。她说:“很多人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这话一点都不假。我的很多绘画作品,包括山水画作品,都是通过细心观察生活及景物里的一点一滴而来的,发现每个事物本身的特点并加以把握,绘画作品才能够更具生命力,更加鲜活,让人眼前一亮。”

怀着对中国画、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绘画创作的热情,高燕的绘画技艺逐日提高,对于山水画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创新出了色墨结合法和叠段法的绘画技艺和构图手法,运用这种独特的技巧创作的绘画作品成功登上了世界各地的画展,并相继出版了多部作品集,在业内大受好评。

继承传统与融合创新

经过日复一日的绘画创作,高燕练就了扎实且精湛的绘画功底,一幅幅精彩的中国山水画作品汇集成一个个作品集。如今,高燕的大量作品集已经成功出版问世,展现了她近几年积累的在绘画创新创作经验上的优秀技法,并收到了良好的反馈效果。很多美术界知名艺术家在评论高燕的作品集时提到,她的作品集为美术学习者、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优秀的学习范本,所体现出来的精妙的创新绘画技法给艺术家们开拓了思路,对于繁荣中国书画艺术市场极为有益。

在高燕的众多中国画作品集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山水画,她的山水画作品笔墨丰富,浓淡相宜,层次感强,营造出让观者如临其境一般的感受。最重要的是,这些作品集中充分体现了由她创新的中国山水画绘画技法——色墨结合法、叠段法的巧妙运用。

在对高燕的专访中,她详细介绍了这两种绘画手法。

对于中国传统的山水画,高燕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尝试。她介绍说:“大家印象中的山水画非黑即白,通过用墨的浓淡分出山水的层次,这是较为传统的山水画创作形式,层次感较弱。而我所创作出的山水画作品将绚丽的色彩融合进来,同水墨协调起来,通过流畅自如的行笔,凝重浑厚的用墨,使画面浑厚历练又不失细腻,展现出山水的神韵。”

色墨结合法是高燕通过对西方风景画的深入研究,逐渐提炼出来的。她发现西方的风景画与中国的山水画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通性,于是她创新地将风景画的观念、绘画手法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相结合。通过墨与色的融合,加上西方油画、水彩、版画的一些绘画技巧,使水、墨、色三者巧妙地融为一体,不会使画面看起来色调单一、寡淡、层次感不强,从而赋予了山与水更多的灵动性,展现了山峦叠嶂、山水环绕的雅致,视觉冲击力更强。

除了具有令画作色彩丰富的优势以外,这种中西合璧的绘画手法还能够使笔下的山水更具恢宏气势,整体画面感强烈,既有传统的中国画苍润严谨的风格,又有西画的质感特点,在展现大自然生命气息的同时更蕴含着高燕对艺术的真诚和个性的张扬,极具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引人无限遐想。不难看出,高燕以这种中西合璧的艺术语言表达了她对山水自然的崇敬与喜爱之情。

叠段法是高燕创新的一种构图法。这种构图方法是利用前景的岩石、缓坡,中景的树丛或房屋以及远景的山峦云层等不同的大小、严谨的构图来表现远近不同、互相层叠的景物。通过不同风景的层叠和虚实交错给画面带来更深的层次感,使画面更具通透性和对立感;再由前景和中景形成的前段和画面的后段进行承上启下的衔接,营造生动形象的画面感,使画面在分层的基础上又不失统一性,动静分明又不失协调性,避免了传统中国画创作中层次感弱的问题。

运用色墨结合以及叠段法这样的技巧手法,充分体现了高燕的创作意图及所要展现的山水画魅力,传递了她心中山水画的优美意境,不仅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创作进行了完善和补充,更符合现代人对中国画的审美眼光,更易被人们接受,还为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与创新开拓了新的思路。

在画展中快速提升创作能力

画展,不仅给绘画大师提供了一个展现作品的平台,更为美术行业专家、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高燕的山水画作品凭借较强的艺术性、较高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等特点成功在新加坡、北京、杭州、南京等众多国内外画展中展出。

在各地画展中,高燕所创作的山水画前总能吸引众多的艺术专家及爱好者的驻足,众人对她的作品称赞有加。纵观高燕的参展作品,不难发现,她的作品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她在山水画的创作中不拘泥于中国画传统的以黑白为主色调的艺术画风,而是在技巧、构图、风格、画法、色彩的运用上都进行了一定的突破,使欣赏者能够感受到高燕在绘画创作能力方面的天赋。在她笔下的众多山水画作中,形象地展现了山峦的层叠起伏,气势磅礴,水流更富活力与动力,山峦之间的层次感更强,为欣赏者呈现出了一幅幅耳目一新的山水画。

“每次参加画展,我都会受益匪浅。在画展中,个个绘画作品都是精品,我有机会和业内的专家及著名的国画大师沟通交流,学习国内外不同的创作技艺和绘画手法,再结合我自己本身的作画风格,最终形成独特的画风,提高了我对山水画的创作能力。所以我非常珍惜参加画展的机会,也不会放弃每次提升自己绘画能力的机会。”高燕如是说。

对于一位山水画画家来说,最难把握的就是创作。拥有丰富绘画经验以及扎实绘画功底的高燕在创作上有着自己的看法。她说:“中国画创作,尤其是山水画创作,要有一定的框架。画家既要让观者对画作基本内容一目了然,又要有一些自己的发挥和创意,让观者通过画作联想意境,把握好这个度是比较难的。这就需要画家先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山水画的基础构图,再在细节以及笔墨处理中加入画家本身的想法以及创新,从而创作出既继承中国画艺术传统,又在意境上与众不同的山水画。”在高燕看来,山水画是形式美与意象美恰当结合的艺术作品,不仅要在形象的色、线、形上进行规律、合理的布局创作,还要为欣赏者构造一个“意象”的世界,以表达画家丰富的情感和审美的需求。只有将作品的外在艺术表现力与作品的内涵结合起来的山水画才称得上是优秀的山水画作品。这也是高燕一直以来不断追求、不断努力提升绘画创作能力的方向。

通过一次次的画展,不仅使高燕的山水画创作能力与日俱增,更让绘画艺术行业认识了这样一位优秀的中国画艺术家,高燕的知名度以及作品的影响力也因此不断扩大。

中国画艺术正走向世界更大的舞台

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中国画的生命力,高燕说:“国画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之所以能够被完好地保留下来,就是因为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较高的地位,具有重要的艺术观赏价值、学术价值以及历史文化价值。”

如何延续这种生命力,高燕有着自己的看法。她说:“虽然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地位无人能够撼动,但是如果始终一成不变,最终还是会慢慢失去市场,失去活力。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风格的不断创新,才能够使中国画未来的发展更加快速、健康。这是因为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征,每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视角也不尽相同,延续中国画生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创新。这种创新是在继承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优秀方面的基础上,借鉴融合国内外各地绘画艺术的长处,在一定的框架内谋求实质性的突破。既不脱离传统,又有时代创新的作品,国画才能够流传得更加长远,更具收藏观赏艺术价值。”

通过近几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中的交易情况来看,中国画成为主要交易内容,并且成交额不断攀升,受到来自国内外收藏爱好者的欣赏和赞赏,更有很多山水画精品售出了天价。高燕表示:“这种现象正显示出了中国画艺术在国际中的地位不断提高,随着这种艺术形式受到关注的程度不断加深,会有越来越多的艺术业界人士将它推向世界更大的舞台。”

如今高燕所取得的成就,是对她绘画工作及研究的充分肯定。在对山水画的艺术追求上,高燕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她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十分清晰明朗,对于山水画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入。高燕表示:“中国画,尤其是对山水画,创作是根本,除此之外,我在传承发扬中国画经典和精髓的基础上,还要继续研究世界各地优秀的绘画形式、手法、技法,并且与中国传统山水画进行充分融合,创造出拥有独具特色的画风和技法的山水画作品。未来我仍旧会坚持中国画山水画的研究工作,尝试更多创新的绘画手法,掌握更多的绘画技巧,为向世界展现中国画的艺术观赏价值、繁荣中国画市场、提升中国画艺术水平尽自己的一份力。”

上一篇:慈善法适用法下一篇:浅谈自媒体时代下提高师生安全素养和创新学校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