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劳动关系

2024-05-04

政府在劳动关系(共6篇)

篇1:政府在劳动关系

论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摘要: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内容。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应当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而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因此,劳动关系的状况成为社会是否和谐的晴雨表、风向标。所以,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和正确把握当前的劳动关系,妥善处理劳动关系矛盾,积极构建和谐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

政府作为劳动关系的重要主体之一,在劳动关系中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劳动关系及主体的介绍,分析了我国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劳动关系 政府 角色 地位 作用

政府作为劳动关系三方主体之一,它介入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必然要求。劳动关系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关系,绝不仅仅是劳资之间的关系,政府作为第三方,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始终居主导地位,政府的价值取向、政策导向及行政方式对劳动关系运行态势起决定性影响。同时,劳动运行态势也对政府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以及执政党和政府的合法性产生基础性影响。所以,在劳动关系问题上,政府不仅责无旁贷,而且必须积极作为。

一.劳动关系及劳动关系主体

劳动关系,是指管理方与劳动者个人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关系的总和,它会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劳动关系是雇员与雇主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统称。

劳动关系主体是指劳动关系中劳动力所有者和劳动力使用者,即拥有劳动力的雇员和使用劳动力的雇主。包括:雇员、雇员团体、雇主、雇主组织、政府。

二.我国劳动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劳动关系不稳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企业用人自主权和劳动者择业自主权的确立,企业越来越重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力求降低人工成本。而劳动者为了取得最大化的劳动报酬,追求更好的劳动条件,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劳动关系呈现动态化发展。

(二)劳动关系双方力量失衡。弱势劳动者群体的基本台法权益缺乏有效保障尽管契约化是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劳动关系建立在平等和自愿的基础上,劳动双方现实上还是不平等的。劳动关系运行呈现以经营者为主导的体制特征。

(三)劳动管理功能弱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程度弱化,劳动力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劳动立法和执法工作滞后。

(四)政府监管不力,管理缺位。我国现阶段,政府行政干预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劳动关系调整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需要。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都长期处于力量薄弱、疲于应对的状况。

三.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

我们可以将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归纳为五种角色,即“五P”角色。

(一)劳动者基本权利的保护者

政府的第一个角色是保护者。政府通过立法机关制定法律,介入和影响劳动关系。政府的角色在于制定劳动政策并推进其实施。政府制定的政策与法律不仅反映了劳资双方施加的压力,而且反映了公共舆论以及劳资力量对比的变化。政

府是否颁布劳动保护立法以及该法律保护的程度,直接反映了政府是否维持 劳动力市场的社会正义,并反映了政府对劳动关系的基本理念。它确定了劳动关系的调整框架,为保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提供了各项制度和规范。同时,政府还要监察劳动标准以及劳动安全卫生的执行,劳动监察是政府的第一个角色衍生出的重要任务。

(二)集体谈判与雇员参与的促进者

政府的第二个角色是促进者。根据不同的经济、社会问题,政府要采取不同的方针、政策和行动,为管理方和工会之间开展集体谈判创造宏观环境,积极促进双方自行谈判与对话,促使其在遵循劳动法基本规则和基本劳动标准基础上发展适合其特点的劳动条件。政府是以促进者,而不是直接干预者的角色,推动集体谈判的开展以及雇员参与。

(三)劳动争议的调停者

政府的第三个角色是劳动争议的调停者,有时也是调解者或仲裁者。为了维持良好的劳动关系,政府通常作为中立的第三方提供调解和仲裁服务。理想的政府应该作为中立的仲裁者,为劳动关系营造一个公平的外部环境,使劳资双方能够平等 地通过协商或谈判来解决内在冲突,使产业冲突减少到最小程度。

(四)就业保障与人力资源的规划者

政府的第四个角色是规划者,为全体劳动者建立一套就业保障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三大支柱: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在当今自由化、国际化和竞争日趋 激烈的社会,政府应该在教育培训、研究开发、人力资源规划等领域进行整体设计,提供更多、更有力的支持,以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政府的角色在于保持劳动关系稳定、促进劳资合作和实现经济繁荣。

(五)公共部门的雇佣者

政府的第五个角色是公共部门的雇佣者。公共部门的雇员包括政府与地方公务人员,在一些国家还包括公用事业部门的雇员,其规模和人数在各 国不尽相同,但都占相当比重。政府作为公共部门的雇主,应该提供合法、合理的劳动条件,以模范雇主的身份参与和影响劳动关系,使之成为私营部门劳动关系的“样本”。

政府在扮演这五种角色时,作为保护者和规划者,政府应该积极而主动地完成任务;作为促进者和调停者,政府应该采取中立和不多干预的态度;至于政府作为雇佣者的角 色,必须要真正成为民营企业家的表率,合法化、企业化和民主化是基本要求。

三.我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政府在劳动关系中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一)劳动政策的制定。

(2)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就业保障。

(3)劳动条件的维持与提高:劳动标准。

(4)劳动关系的协调。

鉴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劳动方式也处于转型阶段,同时又在追求一种和谐的劳动关系,我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起以下作用:

(一)健全和完善劳动法律和法规

我国的立法,多采用的是政策——行政法规——法律的渐进模型。在一线城市,一些新的法律法规正在进行试点,在反复检验后逐渐向全国推行。政府为建立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在加强劳动立法和宏观调控方面做

了大量工作,先后承认和批准了23个涉及劳动者权力的国际公约,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基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与之配套的部分法律法规,在劳动关系的调整上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2)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出现了企业下岗工人、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的三股就业压力。对此,我国政府开展了类似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失业救济(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健全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社会保障体系)等等,为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初步建立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劳动争议处理体制,虽然还不完善,但其整体运行还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妥善的解决了大量的劳资纠纷,对协调我国的劳资关系

由于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处于转型期,政府在劳动关系中所起到的作用并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有效,甚至还存在着诸多缺陷和不足,但我们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劳动关系将在政府逐渐成熟的推动力下,达到长期稳定和谐的状态。

参考文献

[1]《劳动关系学》(第三版)程延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常凯,《劳动关系学》[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6高景芳 《论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的政府角色定位》上海财经大学2004

11]李环.和谐社会与中国劳动关系[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篇2:政府在劳动关系

我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保1012陈颖102040621

5摘要:政府的政治理念对政府的劳动关系和实践会产生重大影响。政府作为劳动关系中的第三方,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这是大家共同认可的。那么,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倡导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有起着怎样的作用呢?本文将从提出和解释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对我国转型期劳动关系的现状及特点进行分析、最后对我国政府在劳动关系系统外部环境以及在劳动关系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中国政府劳动关系角色与作用

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内容。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应当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而劳动关系式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因此,劳动关系的状况成为社会是否和谐的晴雨表、风向标。所以,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和正确把握当前的劳动关系,妥善处理劳动关系矛盾,积极构建和谐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

政府作为劳动关系三方主体之一,它介入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必然要求。劳动关系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关系,绝不仅仅是劳资之间的关系,政府作为第三方,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始终居主导地位,政府的价值取向、政策导向及行政方式对劳动关系运行态势起决定性影响。同时,劳动运行态势也对政府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以及执政党和政府的合法性产生基础性影响。所以,在劳动关系问题上,政府不仅责无旁贷,而且必须积极作为。

一、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

在现代社会,政府的行为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普尔曾经说过,劳动关系中管理方、雇主和工会、雇员的定义比较模糊,而政府作为第三方,在劳动关系中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则是大家共同认可的。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政府有权修改劳动关系的各项制度。政府起草并由议会通过的各项法律,反映了政府对于公平与公正、权利与职权以及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等的主观

1价值判断,这为劳动关系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本框架。

(2)政府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控制许多公共部门,包括负责提供健康、教育、消防、警察、监狱等服务的政府机构,提供通信、交通、电力等保障服务的公用事业单位,以及在航空、汽车、钢铁、银行等行业中与私人部门竞争的国有企业。政府不仅控制这些部门的劳动就业人数,而且公共部门的劳动关系成为私人部门劳动关系的“样本”,因为它代表着政府的偏好。

(3)政府针对不同经济或社会问题采取的方针、政策和行动为管理方和工会之间的集体谈判创造了宏观环境。

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一般归为以下五项:

(1)劳工基本权利的保护者。主要业务内容是:劳动合同、劳动标准、劳工保险、劳工福利、劳工教育、劳动安全卫生、劳动监察。政府应采取的态度是:积极、主动。

(2)集体谈判与雇员参与的促进者。主要业务内容是:工会组织、集体谈判、雇员参与、分红入股。政府应采取的态度是:中立、不干预。

(3)劳动争议的调停者。主要业务内容是:劳动争议处理。政府应采取的态度是:中立、不干预。

(4)就业保障与人力资源的规划者。主要业务内容是: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失业保险、人力资源规划。政府应采取的态度是:积极、主动。

(5)公共部门的雇用者。主要业务内容是:公共事业。政府应采取的态度是:合法化、企业化、民主化。

二、我国转型期劳动关系的现状

劳动关系是由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为实现劳动过程而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一般讲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总是离不开三方格局:雇主、工人、政府。在社会转型期里,我国劳动关系的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劳动关系的市场化。计划经济下国家作为全社会代表利益一体化的劳动行政关系,将转变为以劳动力市场为基础,以政府为监督调解者、以企业和劳动者为劳动关系独立主体所构成的雇佣劳动关系。

(2)劳动关系的法制化。劳动关系的构成和运行,将以劳动法律为基础规则,在明确劳动关系各方权利义务的基础上,通过规范的程序,运用法律的手段,对劳动关系进行调节并处理劳动关系的矛盾和冲突。

(3)劳动关系的国际化。这种国际化的特点,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全球化的产业链来促进的。而劳动关系的国际化,不仅表现在国际劳工标准对于中国劳动立法的影响,也表现在劳动关系管理方式和矛盾处理方面对国际经验的借鉴、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推进,以及中国与国际劳工运动的更密切的联系等诸多方面。

三、我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政府在劳动关系中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政策的制定。

(2)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就业保障。

(3)劳动条件的维持与提高:劳动标准。

(4)劳动关系的协调。

鉴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劳动方式也处于转型阶段,同时又在追求一种和谐的劳动关系,那么我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1)健全和完善劳动法律和法规

我国的立法,多采用的是政策——行政法规——法律的渐进模型。在一线城市,一些新的法律法规正在进行试点,在反复检验后逐渐向全国推行。比如,对于人们十分关心的劳动力参与社会保障的问题,我国已于2011年7月颁布了《社会保险法》,取代了此前零散、存在诸多缺陷的法规,对帮助劳动者维权、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政府为建立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在加强劳动立法和宏观调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承认和批准了《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23个涉及劳动者权力的国际公约,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基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与之配套的部分法律法规,在劳动关系的调整上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2)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出现了企业下岗工人、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的三股就业压力。对此,我国政府开展了类似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失业救济(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健全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社会保障体系)等等,为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初步建立劳动争议处理体制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劳动争议处理体制,虽然还不完善,但其整体运行还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妥善的解决了大量的劳资纠纷,对协调我国的劳资关系

起到了重要作用。

结论: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涉及到劳动者和工会、企业和雇主协会、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等方方面面面的因素,是我国政府在转型期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

本文对劳动关系和政府角色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劳动关系现实的状况,得出了我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起到的作用。文中重点关注了政府在法律法规制定、劳动力市场体制建设、争议调解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由于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处于转型期,政府在劳动关系中所起到的作用并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有效,甚至还存在着诸多缺陷和不足,但我们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劳动关系将在政府逐渐成熟的推动力下,达到长期稳定和谐的状态。

参考文献:

《劳动关系学》(第三版)[M] 程延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篇3:政府在劳动关系

一实现收入公平分配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社会公平是人类追求的价值目标和行为导向。在收入分配领域中, 公平是与效率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包括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等内容, 核心是形成大体均衡、共享增长的利益分配格局。由于政府掌管着利益分配的杠杆, 因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是政府不可推卸的重要职责。

1.市场不能自动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

市场虽然在资源配置中有效地发挥作用, 但却无法完全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因为市场再完善也只能按效率高低和贡献大小的原则分配, 它不能自动保障“老弱病残贫”者的基本生存权利和人格尊严, 而且, 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必然产生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 这就是收入分配中的“市场失灵”。因此,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防止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成为现代市场经济区别于传统自由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

2.政府是经济发展成果的掌控者和再分配主体

经济发展在数量上表现为社会产品的丰富和国民财富的增长。现代国家拥有获取巨大社会财富的经济资源, 政府可以通过矿产资源的开采许可和出让土地使用权得到资源性收益;通过对能源、交通、通讯、供水、供电、金融、保险等公共事业的垄断经营获取经营性收入;通过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身份获取相应的产权性收益;政府还凭借着政治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参与国民收入分配, 获取大量的财政性收入。可见, 经济的发展使政府掌握了越来越多的发展成果, 这些成果集中通过公共财政收入体现出来。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总量从最初的3645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47.15万亿元;国家财政收入更是由最初的1132亿元猛增到10.37万亿元。政府掌控经济发展成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自身占有成果, 而是为了更好地分配这些成果。所以, 政府应确立公平、合理、共享的分配原则, 对其掌握的经济成果进行再分配, 这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

3.政府拥有调节收入分配的制度工具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但社会公平不会自动产生, 它必须依托基本的制度安排和具体的政策制定。政府作为一国公共权力的代表, 拥有任何经济组织和个人不可比拟的权威性和强制力, 因此政府不仅具有维护社会公平分配的职责, 而且也具备构建公平收入分配关系的能力。政府应强力介入收入分配领域, 建立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 并运用税收政策、转移支付政策、

二政府在构建公平收入分配关系中的角色

当前, 我国的收入分配呈现出初次分配不合理, 再分配力度不足, 第三次分配缺位的格局, 导致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扩大, 并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 收入分配改革迫在眉睫。政府应该从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三个层次入手, 理顺收入分配关系, 完善收入分配政策。

1. 理顺分配关系, 促进初次分配公平合理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基本上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 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获得相应的报酬。但在我国的现阶段, 经济政治体制尚不完善, 相当一部分的初次分配差距并不是市场竞争引起优胜劣汰的结果, 如由二元经济结构导致的城乡收入差距、由行政性垄断导致的行业收入差距、由观念和体制问题导致的地区性差距, 以及由劳动力流动不畅导致的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等。因此, 仅凭市场机制无法保证初次分配的公平, 政府必须积极作为。

首先, 创建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和社会成员平等获取财富的机会。政府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采取有效措施, 消除不利于人口自由流动的体制和政策障碍, 把所有工作岗位向劳动者平等开放, 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要建立公平的市场准入制度, 开放各行业部门, 使各经济主体享有公平竞争的机会;要加强收入分配的法制建设, 重点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 规范分配方式和分配秩序。

其次, 着重提高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的比重。我国的初次收入分配不公突出表现为两个偏低:一是劳动报酬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偏低。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又称分配率, 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 这一比例一般在54%~65%之间, 美国更是高达70%。我国从1997~2007年的10年间, 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 “强资本、弱劳动”的趋势不断强化, 劳动在各种生产要素中的地位不断下降;二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偏低。1997~2007年, 我国居民收入增长水平低于GDP的增长速度, 但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却从10.95%升至20.57%, 企业盈余也从21.23%升至31.29%, 形成税收侵蚀工资、利润侵蚀工资的格局。

劳动者收入份额的持续走低是导致消费需求难以有效增长的根本原因, 要改变初次分配不合理的局面, 尽快实现两个同步, 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政府必须积极作为。为此, 一是要发挥政府对企业工资增长机制的调控和指导作用, 全面落实最低工资制度, 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增强工会在工资谈判中的作用, 确立工资集体协商、共同决定和保障支付机制。二是要深化垄断行业改革, 放宽市场准入, 引进竞争机制, 加强对垄断行业的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管理和调控, 把企业高管与普通职工的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三是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建立城乡统一、开放有序的劳动力市场, 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 把所有工作岗位向劳动者平等开放, 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提高农民收入, 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创造条件。

2. 发挥政府在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主要职能

财政分配是政府干预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的基本手段。我国目前收入差距过大, 很大程度是二次分配的调节力度不足, 税收制度不完善, 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社会保障安全网不健全。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分配和协调发展, 必须强化政府对收入再分配的调节功能。

首先, 加大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税收是政府实现国民收入再分配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我国现有税种不齐, 结构欠合理, 实际操作中监管不力, 使得税收“提低、扩中、调高”的作用不明显, 甚至出现“逆调节”, 产生税负的不公平。因此必须加快税收体制改革, 建立和完善运用税收调节二次分配的制度。要加快新一轮税制改革, 实行结构性减税, 尤其是对有利于增加就业的大量小型微利企业减免税费, 提高劳资双方分配的财富比例, 为中小企业提高工人工资创造条件。要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 在2011年实施的新个税法大幅减轻中低收入纳税群体负担的基础上, 逐步建立健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加强个人收入信息体系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充分考虑家庭综合税负能力进行计征。同时, 还可适时开征物业税、遗产税、赠与税、特别消费税等税种, 加大对高收入人群的调节力度。

其次, 增加民生投入, 完善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网”和“减震器”, 而且是政府调节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 我国政府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投入比重较高, 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比例偏低, 致使社会保障覆盖面小, 保障水平低, 居民有钱不敢用, 因而消费需求难以较快提高。2010年, 中央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三项支出占比为16.2%, 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要改变这种状况, 政府必须加大财政支出中用于社会保障的比重,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探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逐步提高保障标准, 保证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和应有尊严;健全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廉租房等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切实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农民工的住房困难。

最后,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实现财力均衡的基本手段, 是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提高欠发达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的政策选择。近年来中央加大了对贫困地区、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后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提高财政支出中用于农村和落后地区的财政补贴及转移支付比例。政府要将主要精力和财力逐渐转移到向全体公民提供基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来, 促进社会公共产品和基本服务均等化。

3. 加大对第三次分配的扶持和监督力度

依靠民间力量, 以社会捐赠为基础的慈善事业, 通过自愿性、无偿性的慈善捐助, 对社会资源进行再分配, 满足慈善受益人的需求, 是政府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效补充, 因而被称为第三次分配。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政府在慈善事业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特别是在重大灾难发生等非常形势下, 慈善成为政府应付危机的重要管理手段, 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慈善的发展。如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 我国慈善捐款总量达1070亿元, 是2007年的3.5倍。但是政府主导慈善背离了慈善组织民间性、社会性的特征, 慈善捐款容易变相成为政府税收外收入, 甚至衍生出慈善机构官僚化、低效率、不透明以及硬性摊派等弊端, 阻碍慈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在社会第三次分配中, 政府必须严格界定自身的角色和功能, 明确其不是慈善事业的直接组织者和参与者, 而是扶持者、调控者和监督者。

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建立和完善社会捐赠的法律、机制和环境, 推动慈善事业独立化发展。首先, 健全慈善法律法规, 制定《慈善法》, 规范慈善组织的组织机构、财务制度、活动范围和运作形式, 把社会慈善纳入法制化轨道;其次, 完善慈善税收优惠, 全面落实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社会捐赠的所得税前扣除政策, 使税收优惠助推慈善升温;再次, 加强对慈善组织的监管, 建立由政府、媒体、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以及社会公众四道防线组成的监督审计机制, 推进慈善信息公开透明, 提高慈善的公信度及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最后,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公众的社会慈善意识, 鼓励和表彰在慈善中作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 在全社会营造浓厚氛围, 调动民间资金和广大民众积极参与慈善事业, 使之真正成为社会第三次分配的主体。

三构建公平收入分配关系亟需对政府职能科学定位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构建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关系, 亟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对政府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的角色和功能作出科学定位, 规范政府行为, 使政府正确行使各项职能, 既不缺位, 也不错位, 更不越位。

1. 探寻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的平衡点

在收入分配领域, 完全依靠行政手段既无效率也不公平, 只有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同时发挥政府的有效调控, 才能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就是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因此在政府与市场的定位上, 凡是市场能够解决的, 政府就不要干预。在初次分配中, 政府不应该直接干预企业内部的自主分配, 而应完善立法和加强监管,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使各种生产要素通过市场竞争获得各自的报酬;在第二次分配中, 政府应承担更多的直接责任, 通过税收、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等手段对初次分配形成的过大的收入差距进行调节, 以维护社会公平;在第三次分配中, 政府应健全法制, 优化环境, 加强监管, 推动慈善独立化、社会化、市场化运作。

2. 促使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财权相匹配

过去相当长时期, 我国财政税收收入总量较小, 中央政府拿大头可以集中有限的财力建设国家重大项目以及解决大事、难事、急事。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从制度上确保了中央财政收入的增加。1995是年实施《预算法》的第一年, 中央财政收入3845.13亿元, 至2010年已增至42470.52亿元, 比1995年增长了11倍, 而同期全国GDP增长6.89倍, 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4.91倍和3.75倍。但是, 在中央政府财权上收的同时, 却把基础教育、社会保障等许多事权下放到地方政府, 致使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权事权不相匹配。虽然中央财政也有一些转移支付和补贴, 但再分配过程的不规范容易滋生“跑部钱进”、“层层截留”等腐败现象。因此, 应调整财税分成比例, 增加地方政府所得, 实现事权财权相统一, 使地方政府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 让财政收入更多地还利于民。

3. 加快政府自身的改革和转型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仅是分配政策的调整, 更关系到公共政策和政府行为的基本取向。由于政府是分配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掌握着调节分配的制度工具, 因此要改变收入分配的失衡局面, 必须通过行政理念和行政职能的转变, 加大对政府自身的改革。

首先, 在行政理念上, 要树立经济增长是手段、国民增收是目的、民富才能国强的指导思想。如果政府仍然是GDP为政绩导向, 就会延续投资优先、资本优先、力保经济增长而忽视国民增收的状况, 政府就会广泛参与经济生活, 甚至与民争利。相反, 如果以国民增收为政绩导向, 政府就可以从行政垄断和具体事务中抽身出来, 把主要精力用于建设公平的市场制度和市场环境, 政府也不需再主导投资, 国有资本就会更多配置在公共领域, 政府官员也会努力推进国民增收计划, 确保居民的实际收入增长高于GDP的增长速度。

其次, 在行政职能上, 要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应以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为重点, 优化公共资源配置, 把财力和物力更多地向农村、基层和欠发达地区倾斜, 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只有这样, 政府才能成为合格的公共责任承担者和公共利益维护者, 最大限度地运用好收入分配政策, 构建公平和谐的收入分配关系。

摘要:收入分配是事关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的重大问题。政府是经济发展成果的掌控者, 拥有调节收入分配的制度工具, 因而对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有着不可推卸的职责。政府应从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三个层次入手, 在构建公平收入分配关系中发挥主导作用。为此, 必须科学定位政府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角色和功能,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规范政府行为。

关键词:政府,公平收入分配,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

参考文献

[1]郭兰英、单飞跃.发展成果再分配及其政府责任[J].社会科学家, 2009 (12)

[2]任理轩.科学认识和解决收入分配问题[N].人民日报, 2011.7.22

[3]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七个怎么看[M].北京:学习出版社, 2010

[4]财政部.关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报告[N].人民日报, 2011.3.18

[5]赵玉华.再分配公平与社会公平问题探析[J].理论探索, 2009 (2)

[6]民政部.2008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J/OL].新华网

篇4:论政府在劳动争议中的作用

摘 要 目前,我国劳动争议数量呈快速上升趋势,现有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亟待完善。因此,我们要努力探讨政府在劳动争议中应有的功能并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以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政府 劳动争议 和谐发展

据劳动保障部门提供的数据,2009年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接近100万件。盘点全年数以百万计的劳动争议案件,或因当事人特殊的身份、或因牵涉广泛的利益主体、或因高昂的争议标的数额、或因典型的争议内容、或因巨大的社会反响,都将在劳资之间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更值得政府部门反思和总结。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每到年底,工厂、商店、饭店等员工就会讨薪,包括恶意克扣工资、不给加班费、随意辞退等,另外一个讨薪集中的领域,就是建筑企业农民工。年复一年的讨薪难,政府该怎么办?另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问题也备受关注,大量存在着企业意识不强、方法单一、捐赠资金使用不充分等问题,政府在面对由此产生的劳资纠纷时该怎样推动和引导?政府、企业方和职工之间的三方机制又该怎样协调?

一、劳动争议案件的新特点

(一)纠纷类型多样化,标的额增长明显

具体的纠纷类型有确认劳动关系,追讨加班工资、双倍工资,要求补缴社保费,要求支付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工伤赔偿的等等。上述类型的争议标的额可达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与以前勞动争议案件的小额标的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纠纷涉及的行业领域不断扩大

除了传统的制造业外,现存的劳动纠纷已广泛涉及到建筑、运输、商业、现代物流业、文化教育产业等领域,并出现新情况、新诉由,而且较难协商调解。

(三)群体性案件增多,负面影响较大

此类案件涉及劳动者人数众多,矛盾尖锐,且与劳动者的切身利益相关,难以做协调工作,极易发生劳动者到当地党委政府集体上访、静坐、围堵交通,哄抢企业财物等突发事件,成为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一大隐患。

(四)当事人恶意利用法律程序,人为设置各种障碍

例如,用人单位一方利用“一调一裁二审”这一漫长的诉讼周期拖延时间,而劳动者则利用诉讼费低的条件索要“天价”的经济补偿等情形屡见不鲜。

二、政府的作用

因为政府对劳资关系的发展走向没有预见性,对于预防与解决劳资纠纷的法律制度准备不足,政府,资方与劳动关系缺乏沟通和协调,所以容易发生罢工、重大安全事故、恶性暴力事件等情况,此时,政府作为第三方在劳资关系中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介入的缺位。那么,面对社会上存在的大量政府没有介入或尚未介入的劳动纠纷事件,政府应该如何完善其职能促使纠纷的解决,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总的来说,政府作为社会发展的协调者和引导者,要充分发挥其职能,积极推进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

(一)政府要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体系

政府应该努力完善有关劳资关系的法律法规体系,提供相应的制度和规则,把劳资双方的行为限定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内。具体来说,政府既要积极参与劳动立法的准备和提出建议,又要针对劳动关系失衡状况,颁布有关劳动行政法规,以规范劳动关系,使劳资双方和各项劳动事务都有法可依。要尽快出台劳动法单行法律,形成较完善的劳动法律体系,扩大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并且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法律责任。

(二)加强政府及其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监管体系

其一,应尽快制定、出台《劳动保障监察法》,提高劳动执法的法律地位,并赋予劳动监察机构广泛的权力,确保劳动监察机构在劳动执法中的调查权、审核权、请求协助权等诸项权力,尤其是要强化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权力。其二,加快健全省、市、县三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有条件的地方应向街道、乡镇和社区延伸,充实人员队伍,保证工作经费,完善劳动保障法律监督检查网络。其三,要定期对企业进行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监督和检查,发现企业有违法用工和存在安全隐患的,要给予一定的行政处罚,使企业能够自觉执行劳动法规,将劳动争议抑制在萌芽状态。一旦查出有拖欠工资行为的,要责令用人单位及时补发,并处高额罚款;对限期届满仍未清欠的用人单位,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资金不足或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逃匿的,可依法吊销执照,并拍卖用人单位厂房、设备等回收的资金支付拖欠的工资;对因拖欠克扣工资而造成劳动者伤亡的,要由司法部门追究有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其四,要强化对劳动执法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保证这一权力落到实处并得到正确的行使,包括强化劳动监察组织内部的监督和发挥工会的民主监督作用。

(三)要保护劳动者的个人权利

要使处于强势地位的用人单位不损害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的权益,针对这一现状,就需要代表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正的政府以其特有的地位与能力来保障农民工个人的合法权益。通过制定工资、工时、保险福利、劳动者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国家劳动标准,来规范企业用工。

(四)支持劳动争议的调解、仲裁和诉讼

政府要鼓励和支持劳动关系双方尽可能通过调解和仲裁程序解决劳动争议,进入诉讼程序要努力促进公正裁判,避免出现激烈的冲突。劳动争议诉讼时效应适用民事诉讼时效的规定;劳动争议诉讼举证责任应部分倒置;劳动争议诉讼成本必须规范和控制。劳动争议处理“一裁两审”的体制要逐步向“或裁或审”、“裁审分离”的体制转变。同时诉讼应在法定周期范围内尽量缩短,通过体制的改变达到降低诉讼成本的目的。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劳动争议诉讼应当实行救助,从财力上支持工会建立困难职工法律援助制度。

参考文献: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形势下做好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法发[2009]41号).

篇5:浅析我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一、劳动关系的含义

劳动关系是人们为实现生产劳动过程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是人类社会活动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劳动关系的目的。劳动关系是与生产劳动过程相联系并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实现生产劳动过程是劳动关系的直接目的。其二,劳动关系的主体。劳动关系是以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雇主)为基本主体构成的,但为实现生产劳动过程,也包括相关的社会组织——主要是作为社会生产过程的组织协调者的政府,作为劳动者利益代表的工会组织以及作为利益代表的雇主组织。其三,劳动关系的性质。劳动关系的基本性质是社会经济关系,或者说,劳动关系是以经济关系作为基本构成的社会关系。

二、劳动关系的环境

1、政治环境

劳动关系的政治环境主要包括影响劳动关系的政府和法律等因素。

2、经济环境

劳动关系的经济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结构、市场状况和技术状况等因素。

(1)全球化

全球化和国际化对劳动关系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当今社会工作的世界也越来越被跨国公司所控制,并且在多方面相互影响。

中国加入WTO后,标志着中国直接与国际市场经济接轨,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的体系中,并遵守其规则和惯例,这对中国劳动关系将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外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政策和劳动关系对国内企业的影响,这种涉外的劳动关系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的发展,要求中国劳动关系的运作符合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和公认的国际劳工标准及惯例。

(2)失业问题

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进入21世纪后,世界经济虽然受到以美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知识经济的带动,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但是,全球失业人数在2003年达到了1.859亿人。2008年,由于全球经济受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和油价高涨等因素的影响,当年全球新增失业人口500万。如今,失业仍然是世界各主要经济体政府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说,世界经济已经出现了较快增长与高失业并存的新特征。

(3)技术环境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对工作环境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技术对管理者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以前由管理者实施的控制程序和内容,通过信息技术已经转移到了工作团队,同样,远程通信技术使组织增加了在任何地点进行工作的自由。

高科技本身并没有错。从宏观经济上讲,它使社会拥有更为先进的生产力,人们能够利用更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去创造更多的财富,从而带来更多的福祉,同时,更大限度地实现了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从微观经济上讲,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广泛采用使再造企业成为可能,企业运转更具效率。

但在社会方面,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打破了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使劳动力供给出现绝对过剩。

三、劳动关系中的主体

所谓劳动关系的主体是指劳动关系系统的参加者,又称为劳动关系的当事人。劳动关系的主体包括参与劳动关系的两方:劳动者及其组织(工会、职工代表大会);用人单位(企业)及其代理人(经营管理者)。

1、劳动者

劳动者是指被用人单位(企业)以支付劳动报酬的方式所雇用的职工。职工的范围广泛,包括蓝领工人、白领职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但是,职工不包括自由职业者、自雇佣者。

2、劳动者组织

劳动者组织是指因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而组成的企业职工团体,工会、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职工团体组最主要的形式,其主要目标是为职工争取利益。

3、用人单位

用人的单位是指能够依法雇佣职工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组织机构。职工受雇或受聘于用人单位,并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从而形成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但是,用人单位是一个组织结构,不能真正自己行使其法人权力,只能通过其他人(经营管理者)来行使其权利和履行其责任。

4、管理方

管理方一般是指在企业中具有主要经营决策权力的人或群体。在企业中,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人具有比较完全的决策权力,而其他各管理等级的决策权力是逐渐递减的,每一级都要在服从上级权力的情况下行使其权力。所以,管理方是等级制的,权力在管理方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多集中于管理方的上层。

5、雇主组织

雇主组织是由用人单位依法组成的协会、联合会、商会等,其目的是根据一定的组织形式,使单个用人单位组合起来形成一种群体力量,维护用人单位利益,并努力调整用人单位与职工以及与工会之间的关系。

四、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政府的行为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普尔曾经说过,劳动关系中管理方、雇主和工会、雇员的定义比较模糊,而政府作为第三方,在劳动关系中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则是大家共同认可的。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政府有权修改劳动关系的各项制度。政府起草并由议会通过的各项法律,反映了政府对于公平与公正、权利与职权以及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等的主观价值判断,这为劳动关系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本框架。

(2)政府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控制许多公共部门,包括负责提供健康、教育、消防、警察、监狱等服务的政府机构,提供通信、交通、电力等保障服务的公用事业单位,以及在航空、汽车、钢铁、银行等行业中与私人部门竞争的国有企业。政府不仅控制这些部门的劳动就业人数,而且公共部门的劳动关系成为私人部门劳动关系的“样本”,因为它代表着政府的偏好。

(3)政府针对不同经济或社会问题采取的方针、政策和行动为管理方和工会之间的集体谈判创造了宏观环境。

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一般归为以下五项:

(1)劳工基本权利的保护者。主要业务内容是:劳动合同、劳动标准、劳工保险、劳工福利、劳工教育、劳动安全卫生、劳动监察。政府应采取的态度是:积极、主动。

(2)集体谈判与雇员参与的促进者。主要业务内容是:工会组织、集体谈判、雇员参与、分红入股。政府应采取的态度是:中立、不干预。

(3)劳动争议的调停者。主要业务内容是:劳动争议处理。政府应采取的态度是:中立、不干预。

(4)就业保障与人力资源的规划者。主要业务内容是: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失业保险、人力资源规划。政府应采取的态度是:积极、主动。

(5)公共部门的雇用者。主要业务内容是:公共事业。政府应采取的态度是:合法化、企业化、民主化。

五、我国转型期劳动关系的现状

劳动关系是由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为实现劳动过程而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一般讲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总是离不开三方格局:雇主、工人、政府。在社会转型期里,我国劳动关系的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劳动关系的市场化。计划经济下国家作为全社会代表利益一体化的劳动行政关系,将转变为以劳动力市场为基础,以政府为监督调解者、以企业和劳动者为劳动关系独立主体所构成的雇佣劳动关系。

(2)劳动关系的法制化。劳动关系的构成和运行,将以劳动法律为基础规则,在明确劳动关系各方权利义务的基础上,通过规范的程序,运用法律的手段,对劳动关系进行调节并处理劳动关系的矛盾和冲突。

(3)劳动关系的国际化。这种国际化的特点,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全球化的产业链来促进的。而劳动关系的国际化,不仅表现在国际劳工标准对于中国劳动立法的影响,也表现在劳动关系管理方式和矛盾处理方面对国际经验的借鉴、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推进,以及中国与国际劳工运动的更密切的联系等诸多方面。

六、我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政府在劳动关系中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政策的制定。

(2)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就业保障。

(3)劳动条件的维持与提高:劳动标准。

(4)劳动关系的协调。

鉴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劳动方式也处于转型阶段,同时又在追求一种和谐的劳动关系,那么我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1)健全和完善劳动法律和法规

我国的立法,多采用的是政策——行政法规——法律的渐进模型。在一线城市,一些新的法律法规正在进行试点,在反复检验后逐渐向全国推行。比如,对于人们十分关心的劳动力参与社会保障的问题,我国已于2011年7月颁布了《社会保险法》,取代了此前零散、存在诸多缺陷的法规,对帮助劳动者维权、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政府为建立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在加强劳动立法和宏观调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承认和批准了《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23个涉及劳动者权力的国际公约,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基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与之配套的部分法律法规,在劳动关系的调整上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2)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出现了企业下岗工人、新增劳动力和

农村劳动力的三股就业压力。对此,我国政府开展了类似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失业救济(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健全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社会保障体系)等等,为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初步建立劳动争议处理体制

篇6:政府在劳动关系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赵国忻*

(浙江杭州 310018)

摘要:本文分别从政府介入劳资关系的必要性,在劳资关系中的地位与价值取向,角色定位,行为边界与角色职能转换,政府的具体责任等五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劳资关系 政府 角色定位 职责 评述

作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关系,劳资关系对中国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走向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如何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具有全局性、普遍性、基本性意义的重大课题。由于政府掌握政策和资源,政府的施政态度对于劳资关系具有决定性作用。一方面,我国政府正在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劳资关系中淡出,另一方面,当前社会生活中已出现比较尖锐的劳资关系矛盾,因而如何重新确定政府在劳资关系中的角色定位与行为界限,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众多学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研究,并已在许多方面形成了共识,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争议。及时对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将促进该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利于为政策制定提供更有效的参考意见。

政府与劳资关系领域的研究基本上围绕政府介入劳资关系的必要性,政府在劳资关系中的地位与价值取向,政府在劳资关系中的角色定位,政府的行为边界与角色职能转变,政府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中的责任等五个方面展开。

1、政府介入劳资关系的必要性

政府介入劳资关系的理论基础是政府干预理论。对此,西方经济学一直存在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集中体现为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以凯恩斯为代表的政府干预理论认为,由于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效应、收入分配不公等原因,市场机制存在缺陷,需要政府干预以纠正市场失灵(Stiglitz,1998)。以弗里德曼等为代表的各种新自由主义思潮则认为,由于信息及市场不完全,再分配不公平及经济寻租活动等原因,政府干预市场同样存在低效或无效,而且会破坏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主张向自由市场制度“复归”。对此,以萨缪尔森等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则提出,应将政府干预与市场有机结合,科学把握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程度与界限。与此对应,国内学者也有两种观点,一种侧重从我国转轨期市场机制的缺陷出发论证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徐滇庆等,1999),另一种则关注政府干预失灵的问题(吴敬琏,2002;王一江,2008)。

具体到政府干预劳资关系的必要性,国内学者分别从劳资关系的特殊性、政府的本质、发达国家的经验进行了阐述。

首先,与资本相比,劳动力流动成本非常高,壁垒多;劳动者人数众多,组织集体行动困难重重;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等,使得劳动与资本在博弈中天然处于弱势地位。随着资本国际化,这种强资本弱劳动状态更加严重,仅靠市场机制很难改变,需要政府公权力介入[1]。

其次,政府是阶级权力和社会公共权力的结合,既要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又要综合代表社会各方利益,以缓和社会矛盾,控制冲突。我国政府更是要代表最广大群众的利*作者简介:赵国忻(1963-),男,管理学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现就职于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任经营管理系主任。通讯地址: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东区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310018),Tel:0571--86739111,Email: zhaogx2002@126.com

益,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2]。

再次,西方发达国家在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以后,政府对劳资关系进行了全面干预,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行之有效的协调、制衡机制及发挥工会作用等,保证了劳资关系的和谐,这些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借鉴[3]。

第四,我国劳资关系问题的特殊性。我国转型期,由于法律制度不完善,劳资双方主体发育不成熟等种种问题,劳资矛盾在非公有制企业比较突出,如果任由其发展,将影响企业发展和经济结构升级,危及改革发展成果;而且我国政府拥有较多的社会资源,从而决定了其必须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4]。

总之,国内大部分学者对于政府干预劳资关系基本持肯定态度。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市场机制可以有效保护劳工权益,政府对企业怎样使用劳动力干预越强,对解雇工人限制越严格,经济发展就越慢,失业率越高,资本外流越严重。把过多责任加到企业头上,使之不能按效益原则,最终企业受损,劳动者权利同样受损,因而政府干预最终损害的是劳动者[5]。

2、政府在劳资关系中的地位与价值取向

就政府在劳资关系中的地位问题,我国劳动法学著名专家常凯认为,劳动法所调整和规范的劳动关系,包括企业中的个别劳动关系和企业层面的集体劳动关系,政府是劳资关系的特殊主体,其目的是以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劳动者权利,以实现劳资自治。其中,政府在和劳动者的法律关系中是义务主体,保障劳动者的权利是国家最基本的责任;在和雇主的法律关系中,政府则是权利主体,通过行使劳动行政管理权,来规范雇主行为,排除对劳动者的侵害。可见政府作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之一,是以裁决者和公证者的身份,来代表社会公正和社会利益。这种公正,是通过保障劳动者行使权利,监督雇主履行义务来实现的,这即是要追求法律的实质的平等[6]。

关于政府的价值取向,总的来说无非是提高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但这两个目标往往不一致。如果仅以效率最大化作为基本的价值倾向,任由劳资双方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双向选择,就会加剧劳方的弱势地位,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破坏经济的发展,效率也就无从谈起。而且市场经济也不可能解决全社会范围内的失业、养老、工伤事故、医疗保健等社会问题。而这些正是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因而政府的基本价值取向,应该是既要提高效率又要维护社会公平,做到两者的真正兼顾][7]。

3、政府在劳资关系中的角色定位

英国利物浦大学教授罗恩.比恩将政府在劳资关系中扮演的角色概括为五种,简称为“五P”角色,即:劳动者基本权利的保护者,集体谈判与雇员参与的促进者,劳动争议的调停者,就业保障与人力资源的规划者,公共部门的雇佣者。作为保护者和规划者,政府应积极而主动地完成任务;作为促进者和调停者,政府应采取中立和不多干预的态度;至于作为雇佣者,政府则应真正为私营企业做出表率。

国内学者也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政府的角色定位,如刘玉生(2006)认为,政府应是中立公正执法者、公众利益代表者、弱势群体维护者。政府应定位于公共服务、协调利益、调节分配、提供社会保障、保障市场秩序、维护社会稳定。

李炳安和向淑青(2007)经过综合,提出当前政府在劳资关系中应扮演九种角色,即:

(1)劳工政策的制定者。具体表现在对工资、工时、职业培训、保险福利、女职工和未成年人特殊保护和劳动者安全卫生等方面,以使得双方有法可依。(2)劳工权利的保护者,使劳动者分享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成果,从而达到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协调与和谐发展。(3)

劳工就业的促进者。包括: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完善经济结构,避免低劣性就业;维护劳动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促进残疾人员的职业康复,扶助特殊社会群体就业等。(4)劳动法制的践行人。作为公共部门的雇主,应恪守劳动法律法规,自觉接受劳动法律规范的调整。(5)劳动安全的守护神,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6)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者。包括:实现人力资源的有序开发、科学管理,促进高质量就业,以建立我国的人力资源竞争优势,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人才保证。(7)劳动基准实施的监督者。对劳动基本标准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并监督地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作。(8)劳动争议的调停者。保证劳动行政司法行为能够及时、便捷、专业化地解决纠纷,化解劳资矛盾,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9)劳资和谐的倡导人。努力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资关系,不断增进劳资双方的理解与合作,实现共赢[8]。

4、政府的行为边界与角色、职能转换

我国各级政府在加强劳动立法和宏观调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距离理想状态还有相当大差距。表现在:政府责任行政的基本理念尚未普及,劳动法优先保护劳动者权益的价值取向尚未明显体现出来;部分官员担心劳权保护会影响投资环境和经济发展,甚至认为,工人权益受侵犯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代价;政府对相关社会政策与劳工权益的维护较为忽视,与协调劳资关系相配套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一些地区把“执政能力”简化为GDP增长能力,为吸引投资,不惜牺牲劳工权益;劳动监察部门执法监督不力,行政干预仍存在等。其根本原因是政府充当了经济建设主体和投资主体的角色[9]。

为此,必须转变政府的角色和职能。首先,在管理理念上,重视公平的价值取向,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将矫正市场失效、提供公共产品、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保持社会经济稳定作为其主要角色;在价值取向上,以公正正义为核心原则;在政策内容上,加强对弱势群体权益的保障;在政策结构上,加强社会政策制定;在政策过程上,建立和完善利益诉求的表达机制(陈华、张芬芬,2005)。其次,要实现政府职能定位的“五个转变”,即从市场竞争主体向市场监管主体转变,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从直接行政干预向间接调控转变,从依靠内部政策办事向依法行政转变,由行政主导型政府向市场主导型政府转变(葛玉辉,2007)。

具体而言,政府要由过去的直接介入劳资关系转变为对于劳资关系宏观调控和居中调解;由过去的行政手段管理转变为主要运用立法、监察和服务手段进行管理。即在宏观方面主要是政策调控,在微观方面主要是监察和调解[6]。

为此,政府在处理劳资矛盾和劳资冲突时,首先应力图法治化,而不应政治化和行政化。包括:政府职能的法定化,政府权力的法定化,政府行政程序法定化及政府行为制约的法定化[7]。其次,政府在介入劳资关系过程中必须坚持市场化方向,破除行政干预的思维模式,应主要借助于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来构造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劳资关系调整机制 [9]。因而,政府对于劳资关系的调整应坚持三项原则,即:即市场化原则,政府行为必须遵循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则,以维护公平竞争的秩序主要职能;保护弱者原则,在立法时倾向于对劳动者利益的保护,考虑实质的平等;衡平原则,即不仅要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同时也要保护资本所有者的利益。

关于如何准确划分市场和政府力量的范围?总的要求是,凡是“政府不该管、可管可不管”的事情,都应交给市场去做。概言之,在遵守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政府要通过创建一系

列制度安排来规范、稳定和引导市场发展,并通过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来弥补市场供应的不足。

5、政府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中的责任

许多研究者针对国内实际,对政府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中的责任提出了许多具体对策建议。包括:

(1)加快调节劳资关系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在立法中要向劳资关系中的弱者倾斜,以维持劳动关系的实质平等;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对已颁布的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堵塞不利于劳动权维护的漏洞,通过制定《工伤事故赔偿法》、《劳动关系法》、《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法》、《劳动监察法》、《工会法》、《劳动基准法》等,使得处理劳资关系中任何问题时都有法可依[1][4][7][9]。还有学者建议在各级人大下设立一个“企业调查员委员会”(巫继学, 2007)。

(2)改变地方政府、行政官员的激励目标。将劳资关系处理情况纳入地方政府、行政官员的业绩考核内容,改变重GDP增长轻公共管理服务的政绩观,增加其保护劳动者权益、协调劳资双方关系的动力[10]。

(3)建立、完善劳资关系协调机制。包括:推动、促进和影响集体谈判,完善相关法律规则,加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解决集体合同履行问题;限制和约束集体谈判内容,向谈判双方提供各种相关信息和数据;培育劳资双方集体谈判组织的发育 [1] [3][10]。

(4)建立劳资关系的三方协调机制。规范协商程序和办法,保证三方协调机制规范、有序和高效运作,促进劳资双方平等协商关系的建立[7][11]。

(5)完善劳动争议的处理制度,化解劳资矛盾。包括:劳动争议适用民事诉讼时效;诉讼举证责任部分倒置;规范和控制诉讼成本;借鉴国际上现有的做法,简化劳动诉讼程序,设立劳动法庭;对弱势群体的劳动争议诉讼实行救助[11]。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提高仲裁的权威与效率,实现对劳动合同争议的快立、快调、快审、快结;组建完善劳动争议调解队伍,健全群体性劳动争议联动处理机制。加强早期争端解决机制的研究与实践,尽早、尽快化解矛盾。开展维权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维权能力,并建立有效的热线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体系[11]。

(6)支持、建立一个独立、作用强大的工会组织。工会应只代表劳工利益,而不听命于任何其他组织或机构;建立和发展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减少对工会的行政干预[4];积极促进工会角色职能的转换,使之真正成为独立的民事主体;完善工会维权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设置,推动新建企业成立工会,探索工会组织创建形式,尝试建立行业性工会、产业工会 [7]。

(7)加大劳动执法力度和增强劳动监察力量。尽快制定出台《劳动保障监察法》,提高劳动执法的法律地位;加快健全省、市、县三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并向基层延伸,充实人员,提高素质,保障经费,完善监督检查网络;广泛深入开展日常巡视检查、举报投诉调查和专项执法检查,将劳动争议抑制在萌芽状态(陈亚敏,2008;匡小明,2007);强化对劳动执法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包括工会监督、自下而上的监督、内部监督、上级监督[7]。

(8)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与成长。通过就业政策、人力资源政策调节劳动力市场供求,促进就业;改革户籍制度,消除劳动力流动障碍,推动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完善市场信息传递机制,促进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为劳动者建立就业保障体系,包括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等[3][4][7][9]。

(9)建立和完善由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构成的全民基本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1][9]。同时,努力健全社会服务和紧急援助机制, 解决企业员工在子女教育、社会保障方面的后顾之忧(黄燕东,杨宜勇,2006)。

(10)引导和促进企业治理机制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建立利益平衡系统。在公司法中贯彻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促进企业治理方式向共同治理方向转变(黄燕东、杨宜勇,2007)。企业的转制必须履行职工代表大会程序并尽力走公众股份制和职工持股的路子,形成利益共同体;实行劳资平等共决的企业组织制度,建立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等制度,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厂务公开,强化民主参与(匡小明,2007)。

此外,把合法用工纳入企业的诚信体系;在投资、税收、评优、宣传等方面对劳资关系融洽的企业进行倾斜,同时依法惩罚劳资关系尖锐的企业[12]。

6、研究评述

总体来看,国内外学者对于政府在劳资关系中的角色定位和职责已基本形成共识,如:劳资关系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使得政府必须介入其中并发挥重要作用,以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使全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在劳动立法中要坚持劳权保护原则;政府应主要通过法律、经济手段进行干预,通过集体谈判、三方机制调整劳资关系;建立劳资争议的有效机制,加大执法和劳动检查力度;充分发挥工会作用等。但也存在一定的争议或疑虑,如强调政府干预可能引发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问题,劳权保护可能增加国内劳动力成本,降低产品竞争力和资本吸引力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理应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国内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劳资关系中的角色和职责是有区别的,但大部分文献仅将其作为一个笼统对象研究;其次,政府的角色定位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动态变化的,如对于转型时期的我国政府与市场机制较为成熟的欧美国家政府,其角色定位应该有所差异,但大部分研究者都未对此进行深入研究;第三,在我国转型时期,如何既发挥政府的作用,又避免政府行政干预,相关研究也不够深入。因而,今后的研究应重视下述几个问题:政府如何既纠正和弥补劳资市场失灵又防止政府干预失灵,政府如何权衡与兼顾效率与公平,当前与未来政府的角色与职责差异及当前的努力方向,各级政府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中的角色定位与职责划分。此外,近年来,国内部分地区已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政策,也要其进行总结升华以形成制度。

参考文献

[1]

[2]

[3]

[4]

[5]陈国营.构建和谐劳资关系 政府角色先变.上海证券报,2007-10-12 周道华.政府与劳资关系的和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王大庆, 焦建国.劳资关系理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J].经济研究参考,2003(51)邵渝.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2005-8-25 王一江.吁请对中小企业免除劳动合同法./content-

42798_4.htm.2008-01-23

[6]常凯.论政府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中国劳动,2004(12)

[7]任超锋.非公有制经济现代劳资关系构建中政府的战略选择.经济学家网

(http://.cn/).2005-11-01

[8]李炳安, 向淑青.转型时期政府在劳资关系中的角色.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7(6)

[9]刘颖.政府与私营企业间的劳资关系.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6)

[10]王春玺.从制度入手构建非公企业的和谐劳资关系.理论探索.2007(4)

[11]吴宏洛.转型期的和谐劳动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5)

上一篇:村向镇的报告下一篇:高速公路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阶段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