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共关系的例子

2022-09-07

第一篇:政府公共关系的例子

论对政府公共关系的认识

摘要公关关系的处理牵扯到政府的公信力和执政水平,一个组织不光要要有强有力的领导政策还要有处理公关关系这种软实力,要采取树立和强化公共关系意识、设立合理的公共关系机构、实行政务公开,加大传播力度、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加强危机公关机制的建设等一系列方式强化政府公关能力。 关键词政府公共关系措施认识

政府是一种特殊的公共组织,政府在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同时也会面对各种公关难题,如果公关处理得好则国泰民安,如果处理失当将使政府失去民心,旦夕存亡。所以在研究政府的公共关系是复杂而重要的。

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在处理公共关系时不乏有像处理汶川地震时的正确公关模式也有像处理山西假疫苗时的错误公关案例。可以想到的还有像华南虎事件,温州动车事件,幼儿园校车事件,甚至是在国际上关于棘手的叙利亚问题、南海争端问题等等。这些都牵扯到政府的公信力和执政水平,一个组织不光要要有强有力的领导政策还要有处理公关关系这种软实力。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政府在处理公共关系中得一些重要措施。

(一)政府要树立和强化公共关系意识。作为公务人员要转变观念,不断强化公共关系意识,提高自身的公共形象。应以自己的行动来体现人民政府为人民的本质。加强公务员的素质教育,使公务员能够做到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为人民排忧解难。

(二)要设立合理的公共关系机构。在政府机构中设置统一的政府公共关系机构,是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市场经济建设的必然选择。同时要注意精简机构排除冗官冗员,削减不必要的开支,上级领导要积极配合公共关系机构的建设。

(三)实行政务公开,加大传播力度。这是新时代政府机构实行转型的关键措施。实行政务公开才能取得公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实行政务公开应采取的措施包括:建立和完善政府发言人制度,以保证政府信息来源的畅通;加快电子政务建设,设立政府公告栏;借助大众传媒,把政府的大政方针、计划方案等告知公众。

(四)政府要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政府需要对公众的意见有所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政策和措施。可以发挥人民参政、议政和政策咨询的作用。

(五)加强危机公关机制的建设。当政府处于危机之中时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征求各方意见不可擅自妄为。危机管理的最佳途径是优化程序性决策从而有效避免危机的发生,长治久安根本上还是取决于公共治理结构的优化。

政府的公关处理是一个复杂而又长远的过程,总之要坚持一切以人为本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心系民众,眼观六路是政府稳定的重要途径。

第二篇:浅谈政府公共关系与公共危机的治理

09020737 会计7班 刘

论文关键词:政府公共关系; 公共危机; 危机治理

论文摘要:有效的政府公共关系工作,对于危机的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缺少专门的政府危机公关机构,政府公关人员素质低下,与媒体及公众的沟通不畅等原因,不能很好的发挥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的作用。为此,必须通过设立专职危机公关中心,切实转变政府公关理念,配置合格的公关人员,加强沟通以及提高政府国际公关能力来提高公共危机治理的效率。

一,政府公共关系与公共危机治理的内涵诠释

当今世界,任何组织都处于一个极其复杂的公共关系网络之中。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公共事务的管理者,以及公共权力的行使者,也必须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这样才能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保持国家稳定与和谐,人民幸福安康以及国际威望的提升。所以,一个有效的政府,必须处理好与各方面的关系。正如美国公共关系学者哈洛所言:“公共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它帮助组织建立并维持与群众间的双向沟通,了解、接纳及合作;它参与处理组织面临的各种问题与纠纷;它帮助组织了解公众舆论并作出反映,促进公众了解组织和事实真相;它强调组织为公众利益服务的责任;它帮助组织随时掌握并有效利用变化的形势,预测发展趋势,使之成为组织的警报器;它使用有效、正当的传播技能和研究方法作为主要的工具”。[1]依据这个公共关系的权威性定义,可以得出公共关系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或职能。由此,政府公共关系是以政府为主体,为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建立和谐的公众关系,顺利完成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双向沟通与互动的管理活动。具体来说,政府公共关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2]一是政府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有社会公益性和政府行为权威性;二是有传播沟通、行为规范的职能,有政策导向性和传播垄断性;三是与社会公众建立良好关系,有全民参与性;四是体现政府管理思想,维护政府良好形象。现代政府作为一个有限的政府,其主要职能在于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而有效的政府公共关系则是发挥其管理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政府公共关系活动在支持公共危机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虽然政府公共关系对于建立透明、高效政府,提升公众民主参与危机的治理能力,塑造政府在国内的良好形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是由于政府公共关系在现代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土壤中诞生、成长的时间较短,特别是对于政府在公共危机中相应的公关活动进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还较少,所以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来说,在提升公共危机治理能力方面,政府公共关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专门政府危机公关机构的缺失。自从1991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成立以来,许多省也都设立了新闻发言人,增进了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了解。但是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机构都承担着政府的公共关系职能:(1)办公厅(室)。作为政府的综合职能部门,它同时也肩负着政府公共关系的职能。(2)政府部门的调研机构。作为政府收集情报,提供咨询的专项职能部门,它也负责向政府决策层提供公共危机中的公众意见和建议。(3)信访机构。作为接待处理人民群众申诉或解决问题的部门,在危机情境下,也负责把人们对公共危机处理解决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意见,提供给相关部门来使问题得以及时的处理。(4)举报中心。在危机情况下,举报中心也成为反馈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5)外事机构。它是政府处理境外事务的专门机构,主要负责国际往来以及港、澳、台事务。(6)政府应急处理中心。作为处理危机事件的机构,同时也是通过对危机事件的处理来展现政府的良好形象。但是由于在机构设置上过于分散,缺乏专门进行公共危机公关的机构,这样使具有公共关系性质的工作分散在办公厅(室)、调研宣传、对外联络、交际接待、信访对外联络、新闻发布、外事等职能部门中,即使有些政府职能部门已设置了公共关系岗位或公共关系秘书,也难以承担起统筹规划公共关系的任务。这样造成的直接后果是责任不清,影响公共关系工作的效率,进而影响政府工作的效率。

二是政府危机公关理念淡薄。政府公共关系作为危机顺利解决的软手段,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管理功能。具有公共关系意识和理念的人,会在工作、生活中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公众的影响以及在公众心目中留下的形象。但是,我国有的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则在危机时刻一方面不注重对媒体进行良好的公关,面对媒体是,要么是一种不耐烦甚至厌恶之情,要么是由于公关技巧的缺乏,不能正确有效的口头表达自己对危机事件的处理策略、方式或方法等。另一方面,主要是在危机情境中不能对公众进行很好的沟通和交流,由于公众对存在的危机状况和问题不明白、不理解,在谣言四起的情况下,不仅加深危机的影响和扩散,更容易使公众对政府及其公务员产生不信任。所以,必须把政府公共关系理念渗透到政府公务员的日常行为中,用意识指导行动,才能取得危机治理的胜利。

三是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素质低下。“治国之道,首在治人”,政府公共关系工作是否能够顺利的展开,主要取决于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只有在一个年龄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完全良好的公共关系团队领导之下,政府公共关系工作才能顺利的展开。而目前,我国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并不十分理想。首先,政府危机公关人员知识结构老化。我国现有的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真正具有政府公共关系知识的并不多,对有关危机问题了解的就更加不足,绝大多数都是以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人员及某些管理科学知识为政府公共关系的知识框架,以致于在从事中国公共关系活动中往往只能局限于搞思想教育等原则性的工作而不能深入开展具体化危机事件处理。其次,从能力方面看,我国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的能力素质也比较低,突出表现在创造力和社交能力不强,老成持重者居多。第三,从年龄结构上看,我国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的年龄结构偏高、偏老,使得我国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的手段、形式、方法等都趋于老成保守。总之,我国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的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男的多,女的少;老的多,年轻的少;不懂专业知识的多,懂业务知识的少;性格内向的多,外向的少,等等。

三、 提高政府危机公关能力的策略选择

针对政府公共关系对危机治理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努力在以下方面努力和尝试,以提高危机治理的效果。

首先,设立专门的政府危机公关中心来处理公共危机。政府公共关系机构处于领导层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管理层与非管理层之间,在组织与外部公众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不仅对内可以通过信息,充当参谋,而且对外可以代表政府发布信息,协调关系。由于我国政府的公共关系人员和部门众多,所以在为公众和媒体提供信息时,难免出现不一致和不协调的情况。所以为更好的应对和处理危机,我国也应该按照精简、统

一、效能的原则来统一设置各级政府公共危机公关机构。在设立公关机构之前,对现有的公关职能,公关工作的发布作充分的调查。然后,再根据政府部门的层次,将公共职能进行重新分配:在国务院应该设立专门的公关机构,并配置公关专家;省级政府可在办公厅内设独立的公关机构;市县级政府可在办公室(秘书处)设立专门机构或配置专职公关人员(秘书);而在乡镇一级只需设立公关岗位即可。

第二,建立合理的公关人员,提高政府危机公关的能力。我国政府公关人员由于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性别结构存在不合理,首先要让一些年轻人,特别是女同志从事公共关系工作,因为他们不但精力充沛,沟通能力强,而且女同志感情更为细腻,在危机中与公众能更加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有助于公关工作的顺利展开。针对公共关系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政府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的方式来进行,具体可以借助于当地的大学来全面系统地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也可以通过参加短期培训或自我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素质;另外在实践活动中加强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也是提高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

第四,实现媒体的双向沟通,提高政府公关效率是危机治理的重要渠道。“开展任何公关活动,都要研究公众,掌握充分的、明确的、相应的事实做基础……对每一信息都要完成传播——反馈两个环节的过程。如果任何一个环节中断,或者是任何一项信息的沟通过程不完善,就会造成整个信息链的中断而导致不良后果的产生”。[14]所以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借助于双向流通渠道,来展开公关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就媒体而言,它既是公众情绪的催化剂、引导者,又是公众情绪的路标。政府危机公关中,最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是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如何发挥媒体的独特功能,正确引导舆论,使媒体能够全面配合危机处理者,并达到合理互动,共同促进危机的治理,这些都需要双方借助于公关中的双向互动机制。一方面,政府公共关系结构要准确及时的向媒体公布危机有关的信息,媒体间争抢信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争抢的信息不是由政府发布的,而是通过其他非正常渠道获得信息,这样对政府与媒体及公众的关系就有很大的不利。如果政府公共机构能够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发展趋势给媒体作详细的说明,媒体可以把政府的政策,巧妙地转换成公众的日常行为规则,既起到对政策的合理诠释作用,又引导了公众的日常行为,对危机的解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例如在上届美国大选之前,恐怖大亨拉登突然在电视上献身,企图影响选举结果,一时间美国选民对此议论纷纷甚至喘喘不安。面对这一事件,政府与媒体的双向互动对危机的治理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另一方面,共和党和民主党的竞选总部都在第一时间内发表谈话,希望事件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共和党发言人称,这说明恐怖分子仍企图向美国发起进攻,可见布什总统发动反恐战争非常正确,非常必要;而民主党则说,布什内阁劳民伤财,损兵折将,仍没有抓到拉登,因此必须改变战略,换调白宫主人。不论双方如何攻击对方,但可以说双方对这一危机事件的应对都比较得当,与此同时,美国媒体也大力呼吁公众尽可能出来正常投票,认为这是对恐怖活动作出的应有回应的一部分。一些报纸号召民众从自己做起,做好身边的事情。[15]所以及时公布信息,搞好媒体公关是应对危机的重要渠道。正如中山大学教授廖为建所言:“平时和媒体搞好关系,危机时能够动员的资源就会更多”。

政府公共关系工作作为公共危机治理的“软环境”,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管理职能,我们必须利用有利的条件开展政府公共关系工作,以期更快、更好的治理危机。

第三篇:论文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试论我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摘要:政府和市场作为两种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 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方面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对于正处在经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强烈的问题意识出发,以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核心,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以达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目的。本文主要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演化过程、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与缺陷、现状分析、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市场、政府、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引言:如何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在经济学界,依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认识和答案,形成了不同学派。 我国30多年改革发展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些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认识,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合理定位并履行好政府职能,才能维护宏观经济的稳定,两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时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既是对过去30多年改革经验的总结,也为今后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和重点。

一、我国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演化过程

改革开放前, 由于历史的原因及国内国际社会政治的影响, 我国实行的是一种全能政府模式, 政府主导国家一切经济社会活动。政府的权力无限大, 政府包揽所有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动。社会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在政府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下按计划进行, 社会资源在国家的统一分配下实行计划配置, 不允许有国家计划外的经济活动, 社会功能完全处于一种被弱化的状态。这一时期, 严格地说不存在真实意义上的商品市场, 只存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品市场, 商品的价格不能反映其价值及市场供求状况。当然, 这也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 并且为国民经济的快速恢复和迅速走上工业化道路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社会历史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改革开放后, 在国内国际新经济的推动和影响下, 我国的政府与市场的职能逐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定位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政府慢慢从“全能政府”中淡化, 市场机制逐渐在经济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的政府与社会关系逐步从国家主义模式中走出来开始还权于社会, 政府开始从一些社会经济生活领域中撤出, 市场机制开始在一些社会经济生活领域中发挥主导作用。改革开放 30年的伟大成果雄辩地证明了, 在中国, 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合理转换, 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显著地提高了社会主义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改善了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 目前的中国还处于一种经济转型时期, 政府与市场的职责划分还不十分明确, 同时,还存在市场失灵等诸多问题,这些还有待于在进一步的深化改革中进行有效地规避和完善。

二、我国政府与市场的职能以及二者关系的现状分析

(一)政府职能及政府干预存在的大量误区 1.政府的职能

政府的职能宏观层面上,主要负责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社会性的义务,进行宏观调控。具体看,保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抑制通货膨胀,制定战略目标与实施步骤;根据社会水平调整产业方向与结构,制定产业规划与产业改革;制定、实施税收与金融政策,并调节个人、地区等经济间形成的非有机性结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国家安全和提供社会服务设施,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和维护法律尊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2. 政府干预的误区大量存在

①政府越位现象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政府对经济、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实践表明,凡是行政力量过强的地方,市场力量就较弱;政府干预过多的领域,市场作用就难以发挥。政府的越位行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政府与市场间合理的分工与合作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阻碍了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市场机制功能的正常发挥,造成资源低效配里和严重浪费。同时, 政府越位给政府自身且滋生了寻租和腐败现象。

②政府缺位问题普遍存在。即应该由政府承担起来的职责, 政府却没有很好地承担或力度不够。政府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在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 制定市场规则, 提供公共服务等领域, 政府的作用与功能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 政府在履行自己应该履行的职能方面还存在着不足甚至缺位的现象, 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社会经济问题。

③ 政府干预的方式存在不合理性。在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市场经济内在地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和干预手段,应该采取以法律、经济手段为主,宏观调控,间接管理,指导性计划等行政手段。 在我国现阶段, 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 呈弱势状况; 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角度看, 则呈现出政府的一种弱势状态。可以说,“ 弱政府、弱市场”共存是目前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非理想的状态。

(二)市场的职能和市场的实际状况 1.市场的职能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高度重视政府的作用,也要高度重视市场的作用。积极完善和规范市场准入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维护市场秩序。市场是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者,合理配置资源,使其得到充分利用,避免不必要的闲置和浪费,在市场机制自动配置组合资源的基础上,推动实现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合理化。市场是国家对社会经济实行间接管理的中介、手段和直接作用对象。国家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直接调节市场商品供求总量及其结构的平衡关系,通过市场发出信号,间接引导和调节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向,从而实现对社会经济活动全面、有效的控制。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有利于企业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2.市场的实际情况

现阶段,我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和加强, 但市场的弱势表现仍很突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市场机制不健全。通过改革,我国在市场机制的完善方面已取得一系列成就, 但是, 目前总体上仍是不健全的,主要表现在价格信号的逼真度仍然不高, 很难真正反映商品价值和市场供求状况,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的现象仍然存在,价格信号的灵敏性仍然不够,不能尽快调节市场供求关系。

②市场法规不完备。首先,体制转换中产生一些新事物、新矛盾, 而经济立法较慢, 于是经济运行中无法可依的情况屡见不鲜。其次,原有的法律法规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需要进一步修订。再次,对市场经济的误解以及公民法律意识的淡薄, 加上我国司法制度和法律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往往使法律在实际中难以起到规范、约束、制裁的作用。

③市场体系的残缺。主要表现为: 消费品市场发展较快, 而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发育缓慢; 有形市场发育较快, 而无形市场明显滞后; 初级市场发育较快,高级市场发育缓慢; 区域市场分割,全国统一大市场还未形成; 国内市场与国市场尚未完全接轨。不完善的市场体系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市场机制功能的发挥。

三、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对策

(一)正确划分政府与市场的功能边界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关键在于矫正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错位、越位和缺位的问题,寻找市场决定作用与政府调节的最佳结合点。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确立“有限政府”理念。“法无授权不可为,法不禁止即自由”。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就是稳定宏观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维护市场秩序、调节分配不公,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动经济主体的积极性,政府必须减少其盲目性的干预,增加其服务性、社会性的职能,用 “有形之手”保障 “无形之手”。

(二)以市场为中心, 建设服务型政府

市场是社会基础性的内容, 国家是从社会产生的上层建筑, 只要国家政府存在, 它就必须履行其作为上层建筑的职能,为社会服务, 为市场服务。因此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时, 必须首先明确政府职能, 应该在经济领域中寻求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的最佳结合点, 使政府更恰当、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 可以通过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 为政府自身的存在与发展提供合法性基础。

(三)引入竞争机制, 重视市场内在规律,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

自由、平等而充分的竞争是市场经济能够提高效率的重要原因,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政府与社会之间出现了许多可以提供公共服务的“ 第三部门”,它们的出现为政府竞争机制的引入提供了前提, 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还要重视

市场内在规律,提供公平竞争环境,重视自由竞争环境的创造。

(四)完善市场机制及市场体系的建设

完善市场机制的建设,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使其价格能够充分反映供求关系并且真实合理。健全市场的法律法规,填补法律法规的空缺,并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法律法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加强我国监督机制的作用,使法律真正起到规范、约束、制裁的作用,完善我国的市场体系建设。

(五)采用多种手段, 改变政府管理方式。

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并不意味着政府对社会管理职能的消失, 事实上政府 正是通过管理的方式来实现服务的功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政府必须改直接的微观调控为间接的宏观调控, 给市场以充分的发展空间,同时必须改变单纯依靠行政力量干预经济生活的方式, 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对经济生活进行灵活多变的管理, 使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与政府效能的提高能够相互促进。

结论: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转型期, 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都处于巨大而深刻的变革过程中, 因此寻找和确立政府与市场的最佳结合点将是一个动态的艰难的过程。有限且有效的政府,以市场为基础的政府,才有可能实现繁荣富强。市场保障于政府,以市场为基础来界定政 府,用足市场,和谐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把政府能力用在最迫切的事务上,这才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发挥政府的作用,用足市场,也用足政府,从而实现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素梅,论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河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年 12月,第6 卷第 4期

【2】尹盼秋,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大连日报,2013年12月23日

【3】鲍盛刚,政府与市场的真实关系--中国改革与转型的方向,中国改革网,2011年8月19日

【4】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云南日报,2013年1月8日

【5】沈双逸,从西方经济思想到经济法——浅析 “政府”与 “市场”的地位关系,理论研讨,中国市场2012 年第 26 期 (总第 689 期) 【6】刘诗凯,丛 阳,浅谈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7】 陈铁英,试论我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8】郑传璋, 赵荣,试析经济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太原大学学报,2011年 3月,第 12卷第 1期总第 45期

第四篇:法院与人大的关系不同于政府与人大的关系

宪法》第三条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各级法院的院长和同级行政机关的首长一样也由人大选举产生,是民意的产物,如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每届任期同全国人大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这似乎表明,在同人大的关系上他们表现得完全一样。但实际上由于法院和政府各自的性质、地位和职能决定了他们与人大的关系并不相同。理由如下:

1.人员的任免不同。国务院和最高人民法院都由全国人大产生,但是国务院总理由国家主席提名由人大决定的,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却是同国家主席一道由全国人大直接选举产生的。全国人大有权罢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和秘书长,而对于最高人民法院仅规定了罢免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这说明人大对其产生的同级国家机关的人员的罢免这一监督方式是不同的,行政权极易膨胀的特性决定了人大对行政机关的组成人员也需要直接进行监督。 2.监督方式不同

(1)有无撤消权不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但是具体的监督方式却不一样: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消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因为国务院是其执行机关,对于只具有指导关系的下级人大,它还有权撤消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然而对于由其产生、向其负责的最高人民法院,《宪法》并未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撤消法院的判决或裁定。《宪法》第104条对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职能也作了同样的规定,但标准不再是违法,而是“撤消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和“撤消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不适当的决议”。《地方组织法》第四十四条也作了同样的规定。此处的“不适当”概念更强化了这一监督方式的不同:即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中有权撤消国务院和省级人大通过的决议、命令时的标准是违法,这一标准是确定的,即以法律为依据;而在地方人大常委会的职权规定中,宪法更进一步赋予其自由裁量权,即只要他认为“不适当”的就可以予以撤消。而对于法院的判决和裁定,同级人大还是上级人大都无权予以撤消,无论该判决或裁定是违法还是不适当的,只能通过法院内部的上诉、申诉等纠错程序予以解决 2)“负责并报告工作”和“负责”。《宪法》第九十二条规定了国务院要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第128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而无“报告工作”。可见,法院与政府对人大的“负责”方式也是有明显区别的。(详细论述见本文第四部分第二节。) 3.在民族自治地方的地位不同。《宪法》第112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对“自治机关”的范围的界定排除了法院,尽管法院也是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因在于:“在包含民族自治地方的全国行政区域内,都要保证宪法和法律一体遵守和执行,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权威。这就要求不仅要有统一的宪法和法律,而且要有保障宪法和法律一体遵行的统一的审判机关和法律监督机关,不受行政机关和任何团体或个人的干涉地统一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12]这说明立宪者是把法院和政府区别开来对待的。这一区别具体表现为:(1)自治权不包括司法权。自治权包括自治立法权和自治行政权,是自治地方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地方的重要权力,是地方化和自治化的权力。司法权是最终权力,必须由法院统一行使,不能地方化。(2)自治机关的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自治法》)第七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要把国家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完成上级国家机关交给的各项任务。”可见,行政机关和人大是要完成任务,而法院是没有上级交给的任务的,只是履行法定的职责而已。(3)人员组成要求。《宪法》113和114条规定,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中应当有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副主任,自治地方的政府则必须由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主席、州长或县长 ,自治地方的法院的领导人员和工作人员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人员”,相比之下,对法院领导和工作人员的民族资格要求较低。以上区别都是法院为维护法制的统一性和法律的权威性的内在本质的要求。因此,法院只能对法律负责,不能自治化和地方化。

4. “执行机关”的含义不同。一些学者认为,法院和政府一样都是同级人大的执行机关。 ○1如此把法院简单地归为人大的执行机关会造成对法院性质认识的混淆。的确,政府和法院都是国家机关,都要履行国家所赋予的职能,都要涉及法律的运用,而法律都是全国人大(也包括其常委会)制定的。然而,政府不但要执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以法律形式表现的决定,要执行本级和上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以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形式表现的决定,还要执行本级和上级人大(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一般决议和命令。如《地方组织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权之一便是执行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而法院在审判中运用的法律只能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以及本级和上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而对于人大及其常委会包括全国人大通过的一般决议和命令也无适用的义务,这也是法院依照法律进行审判的职能决定了的。因此,法院这一“执行机关”只能是“执行”严格意义上的法律,与政府的“执行”不同。

5.司法权与行政权的性质不同

(1)司法权具有终局性而行政权不具有终局性。首先,就司法权的外部联系而言:《宪法》第

126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因此,司法权所作出的判决和裁定具有终局效力,其他任何机关都无权改变,包括产生它的人大。即使出现错案,也只能通过司法权的内部运作如上诉、申诉等程序进行纠正。因此,司法权对外是独立的,具有最终效力。而行政权只是对人大通过的法律、法规以及决定、命令的执行权力,人大可以随时对这一执行权力进行纠正,有权改变或撤消其违法或不适当的决议或命令,因此,行政权不具有终局性。其次,就司法权的内部联系而言:各级法院的审判均由法官依照法律独立审判并由自己署名负责,不向院长请示,下级法院也无须向上级法院请示,反过来说,院长和上级法院都无权指示本院法官和下级法院对具体案件应如何判决。而行政权的行使则不一样,请示和指示已经成为行政机关内部和上下级之间下属和领导的办事程序,其行政行为一般都受制于本机关首长和上级行政机关。[13] 因此,无论从司法权的外部性还是内部性联系而言,司法权都具有终局性,在此意义上,行政权都不具有终局性。

(2)司法权的威胁性远小于行政权。首先,从质询制的产生和逐渐强化历史可以看出,正是因为行政权的逐渐膨胀和坐大,才产生了议会质询政府以控制和监督政府的制度。行政权的膨胀在我国也不例外。同时也正是基于扶植弱小的司法权这一考虑,西方国家都排除了对法院进行质询。其次,司法权是被动的,而行政权是主动的。由于法院实行不告不理,只要公民没有起诉至法院,法院对于公民的权利可以说根本没有侵害的机会。而行政权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主动行使的,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无所不包,从概率上说,行政权侵害公民权利的机会大大增加。再次,行政机关拥有很多权力和大量社会资源,司法机关所拥有的权力和资源却少得多。“司法部门既无军权,又无财权,不能支配社会力量与财富,不能采取任何主动行动”。[14]因此,司法权比较行政权而言威胁性很小。

6.宗旨和目的不同。行政机关以“效率”为宗旨,执行某项法律或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增进社会利益和促进社会的进步,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是积极性的。司法机关则以“公平”为其宗旨:目的是保障个体得到公平的对待,从而防止再起诉讼,是消极的。

综上所述,由于司法权和行政权的性质存在着的诸多不同,以及法院与人大和政府与人大这两对关系也有很大差异,决定了我们不能由人大可以质询政府这一制度就当然地推演出人大也可以质询法院。

第五篇:企业经营与政府行为的关系

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的一个关键问题。它关系到我国企业能否真正成为市场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完善,经济能否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等重大改革课题,因此一直受到经济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关注。本文所涉及的政企关系并不仅仅是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

,而是包含了所有性质的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1.我国政企关系的新变化

1.1 政企关系类型日趋多样化

当前世界各国政府与企业关系大体上有三种:第一种是"警察与司机关系",政府与企业没有隶属关系,政府只需要告诉企业什麽是不该做,企业其余事情政府一律不过问不干涉。这种政企业关系在欧美发达国家比较普遍。第二种是"手足关系",即政府与企业之间相互依赖,官商一体。日本的政企关系属于该种类型。第三种是"父子关系",企业隶属于政府,不是独立的市场主体政府对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拥有决定权。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政企关系大致属于这种类型。

我国经过近20年的改革,政企关系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原来的纯粹的"父子关系",而是在逐步向包括上述三种类型的混合型政企关系过渡:政府与部分国有企业之间、一些乡镇政府与其所辖的乡镇企业之间依然保持着"父子关系";政府与民营企业、三资企业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交通警与司机"的关系;一些地方政府与其所办的企业、部分乡镇政府与乡镇企业之间则形成了利害相关、生死与共的"手足关系",政府与企业一体,政府企具有了业化倾向。

1.2 政府职能部门与企业的关系日趋突出

以前,每当谈起政府与企业关系,首先想到的就是政府专业经济管理部门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但是经过近二十年的改革,其他所有制企业迅速发展,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重要支柱。政府与企业关系不再局限于专业经济管理部门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而政府职能部门与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企业整体之间的关系日益引起关注。这是因为职能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具有特殊性:首先是职能部门与企业的关系涵盖所有专业领域;其次是职能部门仅仅在某些特定职能上与企业发生关系;第三是职能部门与企业的关系是随机的,非紧密性的;第四是职能部门视企业为均质的,不论企业性质如何,规模多大,都按同等方式平等对待;第五是职能部门与企业的关系多为由法律调整的法律关系,这种关系很难由行政手段调整。因此,职能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现阶段政企关系中的基本关系,在国有企业改革进展到一定阶段后,职能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将是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全部内涵。

1.3企业与所在地政府之间的关系重要性增强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与上级主管政府之间的关系逐步理顺,而越来越多的与所在地政府之间发生关系,如就业、税收、企业社会负担的转移、企业支援地方建设等关系。同时,大型民营企业、三资企业也面临如何与所在地政府打交道、建立良好关系的问题。这些企业绝大部分的日常经济活动都发生在所在地,要受所在地政府约束与管辖。当地政府对企业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否顺利进行,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企业对当地政府的支持也会促进当地的社会经济良性发展。

1.4政企双方在职责上越位与缺位行为同时并存

政府的越位行为表现在与国有企业政企不分、干涉企业经营、乱收费等方面。其缺位行为表现在国有资产出资者缺位、公共服务提供者缺位、市场竞争监督者缺位等行为。企业的越位行为表现是一些国有企业私自处置企业资产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强迫企业职工购买企业股份等行为。其缺位行为表现有国有企业没能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功能、企业不能按国家政策规定保障下岗职工权益、不履行保护环境职责产生严重污染以及偷税漏税等行为。

1.5政企关系的当事主体呈现多元化状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企业关系不再仅限于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而是政府与国有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也不只是企业与专业专业经济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还要处理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不仅要与主管政府打交道,还要处理好与企业的本部以及各分支机构所在地政府的关系。政企关系主体日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所呈现出的上述变化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必经的阶段。对于我国的各级政府和各类企业来说,这些变化是新生事物,在处理双方关系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会影响良好政企关系的建立,从而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运行。

2.政企关系新变化产生的原因

2.1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取代

计划经济体制对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变化带来了两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为适应市场竞争,企业必须成为市场的主体,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成为能够独立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企业法人,从而与在法律上是行政法人的政府具有平等的主体资格,两者之间不再存在行政上的隶属关系。法律上保证的这一平等关系,对政企关系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建

立新型的政企关系提供了法理上的依据。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要求政府职能进行转变以提高效率,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传统体制是下中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具有明显的弊端。其一是政府的经济职能与其他职能高度集中在一起,缺少必要的独立性;其二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在很大程度上排斥和取代了市场机能,用经济计划和行政命令排斥和取代了市场机制;其三是强调用政府的经济职能(当然同时也使用其他职能)同时解决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问题,政府的经济计划和宏观管理直接"侵入"到企业的微观经营管理内部。这种状况直接阻碍了中国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转换政府职能以越来越成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迫切要求。因此对政府职能进行了转变,经过其主要表现是:(1)部分专业经济管理机构改组为经济实体或行业协会,不再承担政府职能。(2)暂时保留的专业经济管理部门亦将生产经营权大幅度下放给企业,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机构和人员精简;(3)政府管理方式发生了初步转变,如减少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强化宏观调控职能等;(4)积极探索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实行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离的新路。政府职能的转变,为政企关系的变化消除了一个直接障碍。

2.2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对外开放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引进了外资,也产生了同时产生了几种新新性质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资独资企业。这些企业与我国各级政府在一开始就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因而为我国原来单一的政府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增添了新的内容,也为政府职能的转变提供了探索的渠道。

2.3所有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我国20 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沿着两条线进行的,一是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确立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调控宏观经济稳定运行。二是所有制改革,构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所有制基础。所有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到1997年迅速发展到占经济总量的1/4,涌现出了一些新的公有制实现形式。非国有制经济的壮大与发展,为政企关系的转变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出现,也是国有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出现了纷纭复杂的局面,导致了政企关系新变化的出现。

3.合理的企业与政府关系模式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企业对政企关系的转变前景十分关心,并纷纷提出了自己所希望的政企关系模式。综合起来看,合理的企也与政府关系应该具备以下原则:

3.1主体平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是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企业法人;同样,政府是公共秩序的维护者,是依法行政的行政主体,是能够承担行政行为责任的行政法人。企业法人和行政法人之间不存在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因而从主体资格上看是平等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3.2法治原则。行政机关和企业是不同的主体,必然有不同的利益关系,调整这种关系的准则职能是法律。行政机关的活动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必然会影响私人利益,因此,行政活动职能在法定范围内,依照本机关的职责和权限行事,所实行的行政行为必须有充分确凿的证据并且符合法定程序。当行政权力被任意行使侵害企业权益时,企业有权要其行政机关补救或赔偿。企业也必须依法进行经营活动。

3.3权利、义务对等。政府的权利是征收税赋,义务是为纳税人提公共服务;企业的权利是获得政府的公共服务,义务是向政府交纳税赋。

3.4平等保护原则。在职能部门面前,不论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都是企业法人,因此,任何企业依法经营都要受到平的保护,任何企业违反法律都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3.5高效原则。办事效率是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工作态度和业务能力的表现,是政企关系是否协调的重要标志。政府办事效率搞可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同时推动企业效率的提高。国际经验表明,高效、廉洁的政府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起飞与发展的关键。因此政府的办事效率不仅是政府内部问题而且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5.6经济原则。经济原则适用三种情况:

5.6.1政府机构设置应遵循经济原则。 一般来说,要实现政府的公共管理与服务职能,行政机构过小和公务员太少是不够的,但机构庞大人员冗肿也是不行的,因为会导致人浮于事、职责不清的问题,形成政府内部自我服务的恶性膨胀。因此,机构设置应考虑经费问题,尽可能的降低纳税人的负担或把有限的资源更多的应用于科学、教育、卫生等事业上去,造福于民。

5.6.2政府制定或实行某项法规、条例时,应综合对比该项实行所产生的社会效果或经济效益以及带来的负效益,当社会效果大于负效应时才能实施,反之则不应该实施。

5.6.3行政机构及其公务人员在具体实施行政权利过程中,也应坚持经济原则,不给公民、企业及其他组织增加额外负担。

符合以上原则的政企关系,是我国深化改革过程中所应该追求的企业与政府关系。只有建立起这样的关系,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才有机会重振雄风,非国有经济才能为我国经济腾飞作出更大贡献。

企业经营与政府行为的关系

上一篇:政府办公室工作规范下一篇:转党组织关系介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