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的中国高等教育

2024-04-23

面向的中国高等教育(精选6篇)

篇1:面向的中国高等教育

面向的中国高等教育

摘要:2月28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形成了公开征求意见稿,其中在高等教育方面有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建立高考录取多样化机制等诸多亮点.笔者认为,规划20高等教育的发展,有三个基本参照依据:一是政府的意志,二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三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作 者:马陆亭 Ma Luting 作者单位: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室期 刊:北京教育(高教版) Journal:BEIJING EDUCATION年,卷(期):,“”(5)分类号:

篇2:面向的中国高等教育

对1980~中国作者在美国<化学教育>杂志上发表论文的年度与地区分布、作者单位与作者合作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对发表论文内容的范围进行了总结,揭示了中国化学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中的特点,旨在促进我国化学教育研究进一步面向世界、关注国际交流,加速其发展.

作 者:彭琼 尹笃林  作者单位:彭琼(广东广州市协和高级中学,510160)

尹笃林(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长沙,410081)

刊 名:化学教育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年,卷(期): 28(10) 分类号:G63 关键词: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中国作者   发表论文  

篇3:面向的中国高等教育

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职业教育战略专题组组长周稽裘称, 职业教育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的产物。中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 大规模人力资源开发和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职业教育,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新型农民和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同样需要职业教育。

周稽裘介绍说, 为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实现“人人有知识, 个个有技能”的全覆盖的职业教育权利保障, 新“教改”方案提出:推进城乡统筹, 区域合作以及农村教育内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统筹, 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网络, 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 夯实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针对当前农业类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大力加强涉农专业的建设, 加大培养农业类专业人才的力度, 创新和发展现代农民职业教育;支持和鼓励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新型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职业培训, 以适应和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当代农民的发展趋势以及他们的职业教育需求。

中国新“教改”方案将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并提出“大力发展”方针, 还首次提出要增强职业教育的全社会吸引力, 引导全社会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社会风尚。在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方面推出一系列措施, 主要包括:完善就业准入制度, 保护和扩大职业学校合格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提高就业率;推进学校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在全社会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 引导和规范社会接受职业教育;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 完善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继续教育体系;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 完善学生生活费补助制度, 降低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费用。

一些代表和委员认为, 目前真正困扰大学生就业的最大难点不是大学生数量太多, 而是就业观念的偏差和人才结构的不合理, 缓解我国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 需要不断转变就业观念, 进一步完善落实促进就业政策, 同时深化培养模式的改革, 逐步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

2009年, 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 就业形势之严峻前所未有———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给我国经济和整体就业形势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11万人, 就业人数创历史新高。面对这样的挑战, 国务院多措并举, 教育部门和高校创新手段, 社会团体和用人单位共同努力, 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仍然达到了87%。

欣喜过后, 2010年630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如何, 怎样切实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再度引起公众关注。针对这个重要的民生问题, 代表和委员们也有自己的思考。

篇4:面向的中国高等教育

关键词:中国教育公平;统筹教育论;中国问题;体系—方法论新范式

中图分类号:C913.4文献标志码:A

一、中国教育公平核心治理体系一

方法论的新建构:统筹教育论的缘起

中国教育公平问题的错综复杂性决定了试图采用一个固定的毫无弹性的整体理论模式解决所有教育问题的构想只会是一种奢望。但是这绝不能成为中国教育公平核心治理体系——方法论缺失的论证依据。一个体系的建构与一个方法论的建构存有本质区别,体系的建构注重于教育公平要素的整合与凝铸,而方法论的建构则注重于教育公平理念与方式的设定与提炼。中国教育公平的实践若要摆脱被任意解读的尴尬处境,就需要一个宏观的核心治理体系作支撑,尽管这样的体系自身可能会有所欠缺,但它毕竟是一个开放式和包容性的框架,从而为中国教育公平的研究提供一个有效的范式研究体,“统筹教育论”可以作为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教育公平研究的核心治理体系和方法论范畴。

教育公平治理主题是流变而非固定的,当前教育公平研究具有整体范式转型的必然性。整个统筹教育论框架是一个开放式的结构,它绝不拒斥任何新的教育公平难题的吸纳,流变的教育主题必须让我们回溯近十年来的教育公平研究,发现其内在研究主题的范式推演。其实总结中国教育公平发展的走向,我们不难发现,在教育公平研究的初始化阶段(1994年-1998年),教育公平研究的总体范式是公平——效率型(强调谁优先),突出中国教育的公平性主要是在与教育效率发生联系的语境下出现,公平内涵与概念尚处于狭义阶段;在教育公平研究的渐进化阶段(1999年-2003年),教育公平研究的总体范式是公平——战略型(强调如何选择),到底是走什么样的教育发展战略:精英教育抑或大众教育反映了社会转型期教育公平观的摇摆不定,同时理论比较含混,以引荐西方教育公正理论为主;在教育公平研究的白热化阶段(2004年-2008年),教育公平的总体范式是公平——配置型(强调教育资源均衡),研究多强调教育资金、师资、办学等因素的区域、城乡均等,教育公平研究比较零散,不成体系,存在自说自话或彩绘理解的误区。笔者认为教育公平研究确有整体转型的内在必要,统筹教育论所倡导的公平——统筹型(强调教育整体结构优化和理性培育)(2009年—未来)研究范式可以规避以前教育公平范式的种种流弊,且此研究范式自身的开放性与发展性决定了其转型流变会是一个很长的过程。

二、面向“中国问题”:统筹教育论的精神框架与治理内涵

(一)是否应该建构面向“中国问题”的教育公平治理体系?教育公平问题不仅仅是中国独有的问题,世界诸多国家都面临着相同的教育主题困惑,只是因为整体社会背景的不同而主题的具体治理内涵有不同而已。例如,美国、日本等国家强调的教育公平重点是教育的多样化选择,而不是均等化,他们强调通过积极的现代性反思来批判现代性所导致的人的同一性,通过解构、去中心化等多种后现代方法倡导教育提供个人足够的选择性空间。而韩国、芬兰等国家则分别通过反叛平准化教育和实施个性化教育辅导来回归教育的公平,俄罗斯、波兰、匈牙利和捷克等东欧国家往往将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并提。而非洲大部分国家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教育公平则主要处于基本的扫盲阶段。因此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有面向自己本体的教育公平问题架构,简单的以西方国家的教育公平标准来攻击或者蔑视中国教育,实际上是对中国教育的不公,当然中国教育也绝不能因为自己比非洲一些国家或者比东南亚一些国家稍好而妄自尊大。所以,中国的学者应该自觉正视因教育公平问题所面向对象的不同而导致的公平共识难以达成的诟病,尽快从西方教育话语的诠释中走出来,回到中国教育问题自我视阈之中,在中国情景下结合实际社会情况去讨论中国特色的教育公平问题,尽快建立起面向“中国问题”的教育公平治理体系与方法论策略,这正是统筹教育论应承担的核心任务。

(二)何为统筹教育论?统筹教育论的提出是为了突出和彰显当前教育公平治理的核心主题。统筹作为一种处理教育公平问题的方法论依据而存在,而统筹教育论则作为教育公平治理的整体宏观体系和方法论的复合而存在,它内在地包纳了对教育公平治理什么和如何进行治理问题的解答和回应。当前,中国教育公平最主要的问题是统筹城乡教育、统筹区域教育、统筹教育与社会其他结构单元、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各级各类学校、统筹不同群体教育需求、统筹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的协调、统筹教育多中心治理主体的教育诉求、统筹各类教育要素(管理、办学、师资、生源、资金、教育教学)的良性发展等方面的薄弱,而这些要素的有效统筹则能从根本上解决或缓解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的教育不公问题。因此,将教育公平的研究与治理主题在当前定位为统筹教育是合理的。这一点笔者在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和重庆38个乡镇的435名农民的具体实践调研中也同样得到实证检验:超过97%的农民主体认为当前制约教育公平发展的最大的障碍在城乡教育、区域教育以及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入学机会、教育要素(管理、办学、师资、生源、资金、教育教学)等方面的不均衡,有67%的被调查者认为教育不公问题主要在于政府统筹力的缺位或不足。在涉及制约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十八点农民主体性困惑中,我们也同样可以看到当前农民视角下的教育不公也主要是因为统筹教育能力的薄弱。鉴此,教育公平的核心研究域应是:统筹教育论(见图1)。

(三)统筹教育论之于教育公平何为?教育公平本质上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政治经济的重要条件,教育的不均衡是社会经济和政治不均等的集中反映。教育公平治理必须要放于社会整体系统之中来审阅,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教育公平的主题是流变的。尽管夸美纽斯“人人均应受教育”的教育理想曾经被作为教育公平的绝对标尺来对中国教育加以比照和检测,但问题是流变的教育公平主题必须让教育改革者们思考两个更加深入的问题:一是人人是什么样的人人?如若不能很好的满足不同群类的不同教育诉求,那么“教育理想国”的建构就不会是所有人所理想的,教育公平仅可能停留于程序之维;二是教育是什么样的教育?不同的教育与主体人会有不同的教育效果,或成功或失败,那失败者的教育正义又在何处得以体现?教育公平仍

旧难进入实体之维,科顿姆在《教育为何是无用的》一书中所宣称的“教育无用”实际上内在地批判了此种教育,而瑞典教育家胡森更是关注于此,他认为基于哲学观的不同,教育平等观念依次经历了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新概念的阶段,最后得出“效率优先的起点平等论”、“公平优先的过程平等论”和“突出个性发展的结果平等论”三种理论形态。强调上述内容,无非是要说明两点结论:

1教育公平治理与社会整体发展治理是逻辑一致的。新马克思主义者的主要代表人物鲍尔(s.Bowles)和金蒂斯(H.Gintis)在《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一书中认为,迄今为止许多教育改革之所以失败,其原因就在于未能从根本上触及社会其它各项制度,可见,教育各项改革和治理与社会整体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多么紧密。中国自2002年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来,围绕“三农”问题而进行的统筹治理实践逐步展开。2003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着重强调了统筹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与方法之于中国和谐发展的重要性。随后十七大又进一步深入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用统筹的方式推进中国“三农”问题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2008年6月,为了进一步深化统筹实践,中央在重庆和成都两地实行统筹城乡的综配改革。可以预见,统筹改革将是中国当前及今后很长时期最核心的治理框架,该框架的核心要义即在于促进社会公平。教育作为统筹的单元要素,统筹教育论理应成为治理当前教育公平问题的核心框架体系和方法论武器。

2作为新范式的统筹教育论要深层次地设计和实践“人人均应受教育”的本质内涵。作为教育公平的最大理想——“人人均应受教育”绝非一句很容易被贯彻实践的口号,其内在含义包纳了当今教育公平研究最流行的源自于政治哲学家罗尔斯《正义论》的观点: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以及结果公平。统筹教育论注重从实践和方法论的层面去协调和平衡教育公平体系和结构,是真正面向“中国问题”的教育公平中国化系统实践,其内在逻辑规避了当前教育公平研究与治理的最大误区:西方教育公平理论与实践搬人中国语境后的“水土不服”、单一均衡配置型的教育公平理论与实践难以整体构建中国教育公平的系统大厦。当前教育不公的内在问题主要是统筹力的不足以及统筹结构的不完善,建构系统的统筹教育论可以做到统筹“人人”的教育和做到统筹人人的“教育”,建构起面向人人又回归于人人的“教育理想国”。

三、破解中国教育公平难题:统筹教育论纲的综合性宏观建构

(一)统筹城乡与区域教育。统筹城乡教育是统筹教育论的基石,是当前教育公平治理的核心,同时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民生以刺激内需的治理之策。目前,国内对于统筹城乡教育的研究与治理总体处于初步阶段,理论基础和实践策略都还比较薄弱,但其作为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基础与基石已逐步成为教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共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向社会征集意见的第一条即是:如何实行城乡教育统筹,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可见统筹城乡教育之于教育公平治理的重要性。

统筹城乡教育的重点在于从整体上深入探索和研究基本分析框架和基本内容总体分析图(见图2)内部的各组成元素,建构城乡良性互动的有效“教育链”,该“教育链”旨在动态连结城乡这两大长期被人为分割的社会教育单元,在搭建城乡一体的教育管理、资金、人事、教育质量、办学水平的基础上,形成城乡教育的各自特色和品牌,实现城乡教育不同模式的自我转型。统筹城乡教育作为当前教育公平的核心,必须将城和乡作为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单元对待,不能厚此薄彼,在当前统筹城乡教育实践中,存有很大一个误区,就是将对农村教育的补偿原则被无限放大为对统筹城乡教育治理的唯一原则,全然不顾是否也同时要培育城市教育以增强其对农村教育足够的良性带动、辐射能力。统筹城乡教育不能等同于城乡教育均等,而只能是教育统筹视阈下的多元教育协同,即统筹城乡教育的发展观应该实现由“均衡观”向“协同观”的革命性转向,否则我们的教育改革就会又走一些教育发达国家的老路,由平准化到反平准化、由标准化到反标准化的现代性反思。中国教育发展不能以牺牲过多的教育资源为代价,而必须要在教育现代化的建设中自觉反思现代化过程中的诟病,吸收和借鉴当今后现代国家的教育发展经验,将现代性教育建设与后现代性教育反思相结合来推进统筹城乡教育改革。

统筹区域教育是统筹教育论的重点,是广义上被深化的统筹城乡教育。当前区域教育的发展主要考虑四个方面要素,一是省域内教育统筹;二是省域间教育统筹;三是跨省域经济合作区教育统筹;四是东部与中西部教育统筹。目前省域内的教育不公远大于省域问的教育不公,这一点在北京大学王蓉教授对教育经费差异的实证研究中可以得到充分证明㈣。同时有实证数据表明教育公平与否与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并非绝对的正相关,在《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一书中,杨东平教授通过对广东和内蒙古等一些省份的横向比较,就充分论证了这一点。可见,统筹区域教育应该将核心放在统筹省域内,加强宏观管理、师资流动、学校布局、资金分配、就学机会、教育质量等方面的综合治理。各省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与否将不能作为教育公平与否的论证前提,省域间和省域经济合作区以及东西部间教育统筹重点则在于健全区域协调机制,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建立和健全区域教育互助共进机制。

(二)统筹教育与社会其他结构单元。教育是非孤立的社会要素,它的公平发展与否与社会其他要素紧密结合在一起,比如社会阶层要素、社会资本网络等,同时教育公平还与经济发展、政治导向、伦理评价等方面有一定的联系,因此总体而言,教育公平治理要将自身紧密的与其他社会要素统筹协调在一起。统筹处理好社会阶层分布与教育公平的合理关系,处理好社会资本与教育公平之间的合理张力。教育公平应自觉置身于社会整体背景之中,例如中西教育公平应该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相互结合,在考虑教育公平发展的同时要强调本区域内教育资源是否充足,如何分配这些有限资源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教育相对公平,即发展性公平。同时在国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推进公共服务均等的同时,还应该考虑与社会发展层次相匹配的教育公正,因为教育公正不是社会单一的要素公正,还应该包括社会就业公正、经济制度公正、社会阶层流动机会公正等多项社会公正,并在其他社会要素公正的整体中评价教育自我的公正水平,否则脱离社会大背景下的所谓教育公正只会是主观猜想和不切实际。因此教育公正治理需要与社会其他要素相互论证和相互促进,使教育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卫

生、就业、信息等要素紧密结合统筹发展于社会整体洪流之中。

(三)统筹各级各类教育与学校。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核心是促进教育内部诸分类教育的协调和合理化。各级各类教育在此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至少包纳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文科教育与理科教育、学历教育与培训教育、职前教育与继续教育等类别。这些相互被人为意识所割裂的教育实际上对于社会人力资本存量和人的知识体系建构而言本非相互裂断的,因此各类教育之间的相互统筹存在现实的合理性与价值的应然性。学校是各级教育开展教学的主要阵地,建设好这个主要阵地对于推进教育公平事半功倍。目前学校之间的差距非常大,作为教育公平的核心载体,学校是学生直接享受教育公平的场所,因此所有的教育统筹都必须要在关键的学校环节中创造和谐、平静的公平状态。众所周知,在某一特定区域内或同一城市中,不同学校因为政策受益、历史发展等原因而出现了教育经费投入、办学设施、社会声誉、师资力量、生源水平等方面的不同,这就直接导致了择校热的兴起,而事实上随着国家对城乡教育的大力扶植,教育不公在大多数老百姓的眼中就直接体现为学校之间发展的差距了。目前我国有大量优势学校和大量弱势学校并存,这是教育不平的直接印象。缩小校际差距是教育公平治理的核心之维,首先应该在硬件上投入资金大力改造薄弱学校,在软件上可以通过特色教育专项申报工作的开展,让农村和城市、优势与弱势学校明确自我优势,从而在整体统筹教育中形成特色学校,在单个特色学校发展的过程中,成立区域特色学校联合会,形成有效区域联盟,用区域特色联盟的办法摈弃单个学校的无顺序竞争,招生工作也可以考虑以联盟为单位,减小单个学校之间的无序择校,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填报某个特色联盟,既可以发展自己的特长,又可以作为统筹教育的抓手,协同发展。

(四)统筹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的协调。教育效率称教育投资效率、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教育投资内部效益等,是从经济学中移植过来的将教育视为生产或经济活动而出现的范畴,指教育资源消耗与教育直接产出成果的比较,简言之,为教育投入与直接产出之比。而教育公平(Educational Equity)则是一种质的特性(qualitative property),是用正义原则对教育资源分配过程和分配结果的价值判断。传统意义上认为效率与公平之于教育犹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因此,教育政策设计就似乎必然要面临一个痛苦的自我决择:究竟是偏向效率还是偏向公平呢?其实这本非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事实证明教育与经济之间具有很大不一致性,将经济改革中的效率与公平之争简单套用到教育这一领域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是因为经济具有排他性和竞逐性,而教育主要属于公共产品或者半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服务性,因此教育效率的提升本质也是教育公平的过程;二是经济的效率与公平是建立在初次分配和在此分配的基础之上的,其调整具有很强的要素联动性,即经济的调整不能仅仅考虑经济要素,还必须考虑政治要素,不仅考虑国内因素还必须考虑国际因素,要系统考虑经济增长方式出口、消费和投资的三元平衡,而教育更多的是关注人的培育与国家战略需求,不存在一个效率与公平绝对对立而无同一的问题;三是根据哈佛心理学家Richard J.Hermstein和美国企业研究所的著名学Charles Murray在1994年出版的关于智商研究的名著《钟曲线:美国生活中的智商和阶级结构》的结论:1智商是天生的;2智商和经济背景社会阶层没有关系;3目前人类还没有找到任何提高智商的办法;4智商在人口中的分布一直是固定的。可见在最大人群范围内保障教育入学、教育培养等方面的教育公平,对于提升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竞争力是百利而无一害,因此所谓的强调教育效率也必须以教育公平为手段,才可能获得最大最优的教育效率。统筹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协调发展本身是不矛盾的,而教育效率的可持续提升必须以教育结构的优化为基础和条件,而这是教育公平的调节责任;教育公平的科学应用也必须还原到教育发展的整体过程之中而不可与之脱节,这正是教育效率的使命。

(五)统筹教育多中心治理主体与不同群体的教育诉求。伴随着中国人均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和公民社会的崛起,中国社会普通民众政治参与的热情高涨,中国政府管理方式逐步由“控制型”向社会“治理型”转变,逐步将社会事务有序的还归社会,而在总体的社会治理体系中扮演合适的治理参与者和主导者角色。教育作为社会公共事务,且作为纯粹的公共服务单元和老百姓最关心的社会事务之一,更应该加快自身职能转变,重塑社会多中心治理主体的主体性意识,培育其合法、规范、有序、理性的教育治理能力,同时充分照顾各不同群体不同的教育诉求,体现选择原则和差异原则。从教育公平治理参与的社会主体来讲,公平治理应该是包括权威主体(政府)、民间主体(非政府性质的民间组织或者机构、社会团体和个人主体)两个方面多中心共同参与的社会渐进式改革过程,其中个人主体是指掌握个人社会要素的私人主体在可能的政策鼓励和资金引导下所进行的物质资本要素、社会资本要素等要素的教育分配,这是多中心治理主体参与教育治理的最微观形态。从教育公平治理的社会方式上讲,统筹教育是双向型或多向型的教育“治理(governance)”模式,特指教育“善治(goodgovernance)”,这不同于传统城乡管理中的“统治”或者“控制”模式。从改革的阶段重点和历史进程上讲,统筹教育论是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统一,是重点突出和系统(整体)推进的统一。统筹教育论的多中心治理主体不仅有各级各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学生和教师,同时还包括社会企业、民间团体、政府其他部门、社会各阶层(农民、工人等)等,各治理主体的教育利益诉求不同,但必须要有一个共同宗旨,即:促进教育的科学发展,促进人的理性培育,同时应该尽快设计面向中国语境的多中心治理主体良性运行的有效机制和评验指标。

(六)统筹各类教育要素。其实统筹各类教育要素是统筹教育论内部系统的调整与优化,要重点做到管理、办学、师资、生源、资金、教育教学等要素在内的多重统筹。教育公平问题主要是一个教育结构层次上的问题,因此必然要在结构的调整中予以解决。统筹教育意味着破除教育中的特权,将教育与社会政治改革进程相互结合,将教育决策、咨询、发展真正纳入教育公共治理精神之中,统筹协调好各方教育主体的关系,重点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是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学校与学生、家长、社会的关系;二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待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的关系;三是教育行政部门与教育评估部门、教育督查部门的关系统筹教育资金在于平衡教育投入之差,同时通过必要的市场化手段弥补教育资源不足,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应逐步纳入义务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应主要依靠市场力量推动发展。在统筹教育教学上,则主要是注重教育过程公平,确保学生获得的基本限度的教育质量保证,同时在教材设计上,注意隐性的教育不公:即教材内容的亲城逆农指向。

(七)统筹其它。统筹其它则包纳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研究、实施学生素质教育行动计划研究、学生课业负担与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产学研一体化研究、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研究以及实施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研究等其它教育要素。

(笔者在此对为本文提出过宝贵建议的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城乡统筹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邓朝喜先生和西南政法大学宋玉波教授和王贵明教授深表谢意!)

[参考文献]

[1]李莉,转型国家教育公平研究——问题、根源和措施,比较教育研究[J],2007(2),17—21

[2]李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与农民主体性的构建,重庆社会科学,2009(1),28—33

[3]章毛平,论教育公平与公平教育,江苏社会科学1997(5),176—181

篇5:面向21世纪的中国工程项目管理

建设领域的工程项目管理,是指从工程项目立项的可行性研究开始,包括立项、规划、设计、建设至直交钥匙的全过程的工程项目管理。

目前,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已经进入了跨世纪的历史发展新时期,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国即将进入WTO的竞争态势和国际大承包商的发展趋势,作为工程项目管理运行主体的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必须着眼于长远发展,坚持以创新为主线,认真研讨新时期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方向、发展态势和发展措施,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迎接新的挑战。我国工程项目管理跨世纪发展的基本内容,可以用“三层关系、两制建设,三位一体,综合运行”这四句话来简要表述。

三层关系指企业层次、项目层次和作业层次之间的关系。它解决的是企业各个层次的相互关系问题,是改革调整企业内部总体运行机制的关键。

企业层次——代表的是一个法人职责的范畴,它具有三个主体特点:一是市场竞争主体,二是合同履约主体,三是企业利益主体。企业层次作为生产要素控制的第一层面,要搞好工程信息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设备材料市场、租赁市场等五大市场的组织协调和动态管理工作。

项目层次——其组织形式就是项目经理部。项目层具有“三个一次性”的特点:即项目层是企业法人一次性的授权管理、一次性临时组织、一次性成本中心。它只负责一个单体项目的质量、工期、成本等,是企业面向市场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直接责任层面。项目经理作为项目层次的代表,是企业法人所中标的工程项目负责组织施工的授权责任人;是实现一个单体项目质量、工期、成本、安全等目标的直接责任人;是一个企业面向市场、对接业主、服务用户的岗位责任人。

作业层次——以劳务人员为主体,可以提供工程建设所需要的各种专业施工力量。其发展方向应是专业化、独立化和社会化。

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企业层次服务于项目层次,而项目层次一定要服从于企业层次。这是因为项目层次只是成本中心,而企业层次则是利润中心。企业法人层次与项目层次是授权委托关系,而项目层次与作业层次之间是合同商务关系,与供应商之间也是合同关系。

两制建设是指项目经理负责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

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作为项目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对旧有施工管理体制的否定。从新的施工生产方式分析,两制建设又是前述三层关系的支撑点。

项目经理责任制是解决原来工程项目上缺乏明确的责任人的有效办法。这是因为,随着工程招标制的推行,自然提出了建立项目经理责任制的要求。企业通过市场竞争承揽的工程项目,不论其规模大小,都必须任命具有相应资质的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经理为了项目合同目标的圆满实现,必须组建相应的项目管理班子,共同承担项目的责任。这种由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由项目组织的项目管理班子对实现项目合同目标负责的制度,就是项目经理责任制。

项目成本核算制则是提高项目管理经济效益的有效制度。它是项目经理部以责任成本为最高控制限额而进行的项目收支核算。因此,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必然推动核算制度的改革。改革的方向就是实行封闭的独立的项目成本核算制。

三位一体指的是“过程精品、标价分离、CI形象”的一体化管理。是以项目为中心的质量、工期、成本、现场文明施工的全面要求,是提升项目经营质量的内在需要。

“三位一体”的提法于西方项目管理学派对建筑产品的三个约束条件,即“工期、质量、成本”,我们根据中国施工企业的经营特点,把它转换成“标价分离、过程精品、CI形象”,并用来作为项目管理的综合要求。“三位一体”的项目管理模式可以用三条线来形象地表述。

第一条线是“过程精品、动态管理、节点考核、严格奖罚”这十六个字所表述的,以“过程精品”为首的质量线。坚持“过程精品”,由工程项目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过程是保证质量的主战场,过程是强化质量管理的直接对象,过程是实行连续控制的动态目标。因此,只有很好地运用“控制论”的原理,把严格的质量管理贯穿于不断变化的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才能保证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疗位都达到标准、做成精品。从而保证工程的最终质量目标即建成精品工程。一句话,就是以“过程精品”铸“精品工程”。总之,坚持以创“过程精品”作为生产链与市场链的联接环节,能够使企业每一个员工找到了与市场对接的有效载体,使每个岗位、每道工序都能感受到市场传递的压力。这种创“过程精品”的做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质量通病和质量隐患,从而确保最终的工程精品。在“过程精品”的质量线中,强调了“节点考核”四个字,节点是网络计划中的进度要求,就这把质量和进度统一起来了,这也是对我国施工企业这些年来项目管理特色的总结。

第二条线是“标价分离、分层负责、精耕细作、集约增效”这十六个字所表述的,以“标价分离”为首的成本线。

第三条线是“CI形象、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立体标化”这十六个字所表述的,以“CI形象”为首的形象线。实行CI战略,搞好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对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经营理念和经营质量,促进标准化管理,体现企业素质,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跨世纪发展的基本内容:综合运行。综合运行——就是围绕以“三层关系、两制建设、三位一体”的要求进行的、系统的组织计划、协调管理的经营活动。它所着力解决的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企业层面的运行;一是项目层面的运行,通过组织有序、管理规范、职责明晰、协调有力的综合运行,实现企业整个系统的高效运转。综合运行状况决定了企业项目管理的状况和水平。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跨世纪发展,要求运行主体建立三个新机制;一是以经营理念为支撑的市场开拓机制;二是以企业内部市场化运行为特点的经营机制;三是以人为本注重素质的用人机制。

这是因为:体制决定机制,机制产生活力。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需要有效的机制来支撑和运行。这样才能保证和促进“三位一体”的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

以经营理念为支撑的市场开拓机制。

第一、坚持“业主、业主、再业主;客户、客户、再客户”的经营理念;

第二、细分业主类型,分门别类采取各具特色的经营对策;如科技先导型业主,政绩先导型业主,经营先导型企业,关系先导型企业。

第三、实施品牌经营战略,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如明确名牌与品牌的内涵与相互关系;在战略上坚持名牌与品牌并举,告名牌来支撑和托起品牌,以形成“品牌、品牌、再品牌”的经营特色。

以企业内部市场化运行为特点的经营机制。

第一、通过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的总承包机制,对现有施工企业和分包单位进行严格筛选,利用总承包的利益机制,真正实现铁面无私的优胜劣汰。

第二、进一步发育和完善企业内部劳务分包、材料供应、施工机具租赁等生产要素市场和实现企业后勤服务市场化。

第三、坚持在企业内部引入竞争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用工制度、分配制度等改革。以人为本注重素质的用人机制。

第一、积极推进企业人才结构的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保证企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第二、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着力造就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与员工个人价值的统一,拓宽各类人才施展才华的渠道。在积极用好内部人才的同时,充分利用社会的人才资源优势,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以人才结构的不断优化,大力提升企业的技术和管理含量,促进企业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跨世纪发展,还迫切需要运行主体实现“三个升级”: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的升级;总承包和融投资功能的升级;智力结构和资本运营的升级。

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的升级。确立能够充分反映时代水平的、新一轮的“高、大、精、尖”重点工程,瞄准特种工程技术、大型和特大型工程项目和高技术含量的项目,加企业科技开发,加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按照“科技支撑创新,创新支撑发展”的方针,围绕着增强企业核心业务能力,积极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发挥企业技术中心的作用,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适应中国加入WTO的需要,注重提高现有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积极应用各种现代化管理手段与方法,发展网络技术、加快软件开发,提高电子商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与跨国公司竞争的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总承包和融投资功能的升级。切实提高与国际大型建筑承包商竞争的能力和水平。重点确立和强化以下功能:一是较高水平的总承包管理协调功能。包括具备详图设计、土建安装装饰施工、物资供应一体化的综合配套能力和总分包的综合协调能力。加强对工程分包单位的管理,进一步提高组装社会专业施工力量的能力,形成专业施工保证体系。二是具有较强满足业主和建筑师设计意图的功能。依靠人才优势和丰富的施工经验,具备较强的准确理解建筑师设计意图,并通过CAD技术与土建、安装详图、机电布线、装饰详图设计等,最终完成业主意图与要求的能力。三是适应市场竞争的融投资功能。依靠自发展,积累资金实力,同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使企业有能力和条件融资带动总承包。

智力结构和资本运营的升级。实现企业的智力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升级,全面提高企业员工尤其是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企业内部资产重组,从着力解决企业组织结构合理化提升为全面的资本运营。切实解决企业新一层次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尤其是“资金流”等重大问题,寻找建筑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的途径,真正实现企业资本运营的突破。

篇6:面向儿童的挫折教育

——积极看待挫折,适时引导和教育 各位爸爸妈妈: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能有机会与大家一起探讨有关挫折教育的话题。说起现在的孩子,我们普遍感到他们比我们那时候聪明多了,知识面也很宽,见多识广、能言善辩,也比较有自己的主张,这些无疑都是孩子们的长处。但也有一些明显的不足,比如:很多孩子心理比较脆弱,耐挫能力比较差,从媒体上经常报道的各地中小学生跳楼、自杀的事件中,我们能比较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就说我们无锡,近两年也发生了好几起令人痛心的中小学生自杀事件。这当然与现在的孩子所面临的学业压力大不无关系,因为社会竞争日益加剧,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明显加快,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很多成人都有压力大、负担重的感觉,所有这些都会不由自主地转移到我们的孩子身上,所以很多孩子从小就承受了比较大的心理压力。而另一方面,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目前还是比较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对于心灵方面的关怀较为忽略。所以,我认为:与其说是现在的孩子耐挫能力差,不如说是因为他们根本就很缺少挫折教育。

一、引导看到挫折的积极正面意义

那么,“挫折”是什么意思呢?我查阅了一些资料,非常认同这样的定义(课件显示):挫折是指一个人有目的的行为受到阻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举些例子来说明,比如很多孩子在参加考试前,都会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有的希望能考到90分以上,有的希望能达到95分以上,甚至有的孩子期待自己能考到100分。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会非常努力地去参加考试。但是考完以后,当看到自己的分数离预期的目标有很大差距时,很多孩子顿时就会陷入一种非常低落的情绪状态中,或者觉得自己笨而对自身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和否定,或者觉得自己运气不好,把原来做对的题改成了错的,而后悔抱怨,也有的孩子会觉得试卷太难,而对出卷老师产生怨恨情绪;还有一些孩子会因为自己考得不好担心被父母打骂而紧张担忧。再比如,孩子在与同桌相处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误会和矛盾,第二天,这个孩子好不容易鼓足勇气向同桌解释,希望能消除误会,延续友谊,却遭到了对方的冷落。此时,这个孩子会感到委屈,恼火、甚至沮丧、生气等。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就说,孩子遭遇了一个挫折,或者说,孩子此时正处于挫折状态中。

其实,在每个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这样大大小小的挫折,会遇到很多:一个出生才十几个月的婴儿,想要学会走路,可是才迈出一步就摔了一跤,疼得哇哇直哭;孩子上幼儿园了,在厕所解完大便,很想自己把屁股擦干净,可是擦了半天,大便却把裤子给弄脏了,其他孩子都嘲笑他身上臭,孩子觉得非常难为情;上小学、中学以后,孩子遇到的挫折更多了,除了刚才说到的考试失利、同学矛盾以外,还有诸如:孩子没能在预期的时间里学会某项技能,或者学得没有其他同龄孩子好;孩子本想帮爸爸妈妈打扫房间,给他们一个惊喜,结果因为打碎了一个花瓶,反而被爸爸骂了一顿,等等,这些事情都会让他们产生挫败的体验。那么,大家认为:挫折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能不能避免?孩子遭遇的这一个个挫折,对于他们个体的成长来讲,有没有积极正面的意义?你认为会有哪些积极正面的意义呢?哪位爸爸妈妈愿意来说说?

现场采访——请家长谈谈挫折的正面意义。听到我们现场的家长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挫折有这样积极正面的认识,我感到很高兴。我也概括了一下挫折在孩子成长中的正面作用(课件相机出示:挫折在孩子成长中的积极作用——挫折是孩子在成长中,不断学习和调整自己的过程,是根据客观环境和资源条件,学习修订自己的目标、方案和规划的过程,也是孩子逐步社会化的过程,是人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每个人只有面对挫折,善于从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由此看来,如果我们父母长辈对孩子过度保护,很多事情都由成人替代,从表面上看,孩子少吃了很多苦,但也失去了很多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那么,人在遇到挫折后,会有哪些后续反应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显示,并解释:右上方的太阳表示这个人设定的目标,当预期的目标没有达到时,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改变方法,绕过障碍物,继续前行(也就是说,既然用原来的方法不能达到目标,那么就换一种方法,绕过障碍物,继续想着目标前行。如,孩子在自己还没有学会擦屁股之前,就叫老师帮自己擦,这就是换一种方法);第二种,修改或降低目标,改变行为方向(如:原来制定的考试目标为95分,但是当考完试以后,发现试卷很难,那就把期望值调得低一点,这样心态也就平和多了;第三种,产生严重的挫败感,影响情绪或精神状态。)

相信大家也看出来了,前两种后续反应都是积极的,首先遭遇挫折的人能比较快地从不良情绪状态中走出来,并随之改变思路和行动方式,继续向着目标前行,我们相信持这两种行为的人最后都能实现目标。最糟糕的是第三种情况,当挫折来临时,产生了严重的挫败感,影响了情绪或精神状态。如果长时间走不出这样的状态,那么不仅不能达成预期的目标,可能积累的负面情绪还会对这个人的后续生活产生诸多不良影响。

我们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遭遇挫折的时候,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应对,并产生积极的后续反应。可问题是——孩子是不是天生就能应对挫折?在遭遇挫折的时候,他们是否会很自然地产生前面两种积极的后续反应呢?我想:少数孩子可能会独自扛得住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挫折,并依然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努力;还有一些孩子遇到挫折后,因为没有得到相应的心理支持,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导致自身潜在的一些能力没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另外有少数孩子因为遇到了在他看来很大的挫折,感觉自己再也没有能力挺过去了,而导致心理彻底崩溃,严重的甚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一段我自己经历的挫折,以及所产生的后续反应。(讲述自己的故事)

所以,我认为:如果孩子在遇到挫折时,能及时得到我们成人的指点和引导,那么孩子就能在挫折中汲取教训、得到成长,这份挫折就成了他日后进步的阶梯。以后再遇到其他挫折,至少他会比较客观地看待自己,而不会觉得特别失败。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及时给予他们“挫折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挫折教育的内容和操作步骤

我们这里所说的“挫折教育”是指在孩子遭遇挫折时,成人(包括家长和老师)所给予其的教育和引导。

挫折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家长能够正确地看待挫折,觉得孩子遇到挫折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把它作为帮助孩子提升能力的机会;

2、指导孩子坦然接受挫折,知道挫折对于人生成长的意义,帮助孩子增强面对挫折的勇气和力量;

3、用有效的肯定和积极的引导、支持,帮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和不足,调整行为,学习从挫折中反思、改进与提升。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操作,我列出了以下四条操作步骤,供大家参考,具体需要展开哪几个步骤,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遭遇挫折的情况来选用:

第一步:认同孩子面对挫折时的情绪(说出孩子面对挫折时的情绪,如:我知道你现在一定很难受,我知道你现在感觉很委屈等,让孩子感觉被理解和接受,这就是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的沟通原则);

第二步:帮助建立面对挫折的勇气和自信;(课件展示遭遇挫折时培养自信的方程式)得到肯定

(从能力到自信的中介)

提升能力 建立自信 ↑ ↓ 获得经验 学会自爱 ↑ ↓ 愿意尝试 获得自尊 ↑

感觉得到理解和支持 5000次肯定

遭遇挫折

在讲述中引导思考:是不是当孩子的能力得到提升后,他就随之拥有了自信?不一定是,从能力转化为自信,需要一个重要的中介,那就是得到充分的肯定。孩子只有得到充分的肯定后,才会觉得自己是有这份能力的,从而会变得自信。充分的自信转化为自爱,一个懂得自爱的人才能获得自尊,拥有自信、自爱和自尊的人承受挫折的能力就强。

那么,什么叫肯定呢?所谓肯定,就是说出孩子具体的行为,是对具体行为的认可,是实事求是,就事论事的,不刻意夸张,不带着说话者的主观目的。而表扬或夸奖如果与孩子内心的自我评价不一致,孩子就会觉得不真诚,或者觉得表扬我的人是有目的的,而显得不屑一顾。所以,给予孩子肯定的效果往往比单纯的夸奖和表扬会更让孩子受鼓舞。那么,如何给予孩子肯定呢?简单介绍一下肯定孩子的语言技巧(课件显示)

重复他说话中的重要字句(比如:你是说,这次期中考试你考砸了,是吗?孩子会说,是的。)肯定他的情绪(如:看起来,你的心里很不好受)肯定他的动机(如:我知道,你很想考得更好一点)

肯定他所做的努力(如:我记得上次的试卷难度与这张差不多,这次你已经进步了6分。我知道你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那我们一起来谈谈,可以有哪些方法。)

第三步:感恩挫折,引导其看到成长和收获;(挫折虽然给人带来了痛苦的体验,但是如果没有这份挫折,我们又怎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所以,“请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感谢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谢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请感谢藐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请感谢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该独立!”)

第四步:展望未来,让挫折成为进步的台阶。(引导思考:我的未来因为有了这次挫折,会有什么不同?)

这四个操作步骤中第一、第二步是最重要的,第三、第四步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遭遇挫折的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实施。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我的儿子,在他五年级的暑假里,有一个叫“我到北京上大学”的夏令营活动吸引了我们的眼球,看得我儿子心里痒痒的。于是,我主动提议:如果想去参加,可以考虑报名这个夏令营活动。儿子是个性格内向的孩子,让他一个人去参加这样的团队活动,他心里还是有些紧张,希望能找到一个同伴可以跟他一同前往。但是很遗憾,身边的亲戚朋友中没有能一同前往的同伴。在我们的鼓励下,儿子最后还是独自跟团参加了这个夏令营活动。六天的活动很快结束了。回到家以后,我发现他虽然带回了一堆纪念品,但从他的脸上看不到特别的高兴。当时,我只是以为他想到过两天就要带他去动手术了,所以才显得不太开心,也就没有放在心上。直到那天晚上,我无意中发现他躺在床上,手里拿着一张照片,对照片上的人指指点点、骂骂咧咧。这让我感到很意外。于是,便凑过去,一看是他们这次夏令营带回来的唯一一张照片——团队全体成员在天安门广场上的合影。我问他,在骂谁,他说,在骂住在同宿舍的小胖子和小瘦子。原来„„(通过这一案例讲述“挫折教育”的操作步骤,具体内容略)

三、成年人积极面对挫折是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前提

在帮助孩子正确面对挫折方面,父母的心态很重要。如果父母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难就怨天尤人,或者一蹶不振,很难想象这样的家长能够给予孩子正面、积极的支持与力量。所以,家长首先对挫折要有正确的、积极的认知,以豁达的胸怀和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磨难,包括面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给我们制造的挑战和挫折。

记得我儿子在上幼儿园之前,我和很多妈妈一样,把孩子交给他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后,就整天忙于自己的工作。对于什么“早期教育”根本就没有给予重视,盲目地以为孩子的教育是在他上了幼儿园才开始的,不仅如此,我还天真地认为他就应该是个聪明、乖巧的孩子。但事实却是无情的,自从儿子上了幼儿园,我就不断地体验到从未有过的挫败感„„(分享儿子的成长给我带来的挫折以及这份挫折给我带来的成长和进步)

现场采访:现在我想请现场的爸爸妈妈回想一下,自己在生活中、工作中曾经遇到过哪些挫折?经过这次挫折后,你哪些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或者说你的未来因为有了这次挫折而有了哪些不同?

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必然会遭遇顺心或不顺心的事。如果我们拥有了一份积极乐观的阳光心态,那么,即使遇到了不顺心的事,由于我们从中吸取了教训,获得了成长,坏事就变成了好事;相反,如果我们总是以消极抱怨的心态来看待,那么,即使原本是一件好事,也可能最终变成了坏事。所以,事情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其意义都是我们所赋予的,人生也没有绝对的痛苦与快乐,完全取决于你的内心。当我们具备了淡然如花的人生态度,任何困难和不幸都能被锤炼成通向平安的阶梯。在此,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润泽心灵的人生小语:

1、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烦恼——是用自己的过失折磨自己;后悔——是用无奈的往事摧残自己;忧虑——是用虚拟的风险惊吓自己;孤独——是用自制的牢房禁锢自己;自卑——是用别人的长处抵毁自己。放弃这些,也许才能更快乐。

2、一位哲人说过,任何学习,都不如一个人在受到屈辱时学得迅速、深刻、持久,因为它能使人更深入地接触实际、了解社会,得到提升、锻炼,从而铺就成功之路。是的,换一种眼光看,折磨是促进成长的积极因素。

3、上帝是公平的,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可能收获的东西不是我们当初所设想 的,也可能收获的时间不是我们当初所希望的,但是一定会有收获。我们付出汗水,得到酬劳;付出时间,得到知识;付出真心,得到爱情;付出代价,得到经验;付出艰辛,得到成长......人生不是等价交换,凡事不要斤斤计较。

4、洒脱是很多人向往的心境。拥有这份心境,生活会多一些淡定,喜悦,平和;少一些浮躁,忧伤,抱怨。洒脱的人懂得放下,懂得让该来的不去躲闪,该走的不去纠缠,该做的勇于担当,该藏的尘封起来,懂得让过去的坎坷和磨难沉淀成一份珍贵的财富,陪伴和引领我们的轮回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四、总结谈话并视情况进行现场互动

今天,我们一起就“挫折”和挫折教育的话题进行了一次探讨。我期待:通过本次探讨,在座的各位爸爸妈妈能够真正看到“挫折”对于人生的积极意义,从而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人生中的磨难与挫折,并且在孩子遇到挫折时,能够正确引导,帮助孩子建立面对挫折的勇气和自信,引导孩子在挫折中获得成长。

对于这个话题,大家认为还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的?

有一个人,在他二十一岁时,做生意失败;二十二岁时,角逐美国州议员落选;二十四岁时,做生意再度失败;二十六岁时,他的情人离开人间;二十七岁时,一度精神崩溃;三十四岁时,角逐美国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四十五岁时,角逐美国联邦参议员落选;四十七岁时,提名副总统落选;四十九岁时,角逐美国联邦参议员再度落选。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屡战屡败的人,在他五十二岁时,当选美国第十六任总统!

这个人就是林肯。

上一篇:大学生村干部培训心得下一篇:高二下学年学生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