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扬州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安排

2024-05-24

2010年扬州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安排(精选8篇)

篇1:2010年扬州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安排

2010年扬州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安排

2010年我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确定为“两网推进执法服务年”,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总体要求,以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为抓手,以执法保稳定,以服务促发展,健全组织体系,畅通网格网络,创新执法机制,强化队伍建设,拓展工作思路,转变执法理念,充分发挥监察执法职能,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作出新贡献。

一、以做实做强为标准提升两网化管理运行质态

按照“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深入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进程,在标准化建设和提升业务运行质态上下功夫,建立完善目标考核体系,全面提升两网运行质态。

(一)强化两网化标准化建设。按照《江苏省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的要求,建章立制,深入开展全市两网化标准化推进工作。

(二)做实两网化信息数据。以前期两网化运行为基础,不断扩大对城乡各类用人单位的监管覆盖面,实现8人以上用人单位信息采集率达90%。进一步完善信息数据,定期采 1

集、更新和维护网格内劳动用工情况,做实用人单位基本信息,提升数据入网的质量。

(三)提升两网化运行质态。强化两网化业务的实际运行,运用网络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和研究,实现监察业务与网格管理的有效衔接,切实提升监察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运用基层监督检查力量,广泛开展网格内政策咨询、法律宣传教育、举报投诉反映传递、简单劳资矛盾调处等活动,有效化解和消除矛盾纠纷,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四)完善两网化考核体系。健全两网化考核体系,整合局系统资源,以现有基层平台建设为基础,将市区“两网化”考核纳入全局对基层平台综合考核体系。细化考核指标,以现有两网化考核办法为基础,完善对县(市)的目标考核体系,将日常督查与考核相结合,强化对标准化建设和运行质量的考核,促进两网化管理的规范有效运行。

二、以服务基层为目标开展监察执法活动

(五)抓好举报、投诉案件的查处。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办案效率,力求及时有效的满足当事人合理合法的诉求。进一步畅通举报投诉渠道,探索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预处理系统,为劳动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维权服务。落实主办监察员责任制,提高案件办理质量,开辟农民工举报投诉“绿色通道”,做到快立、快查、快处。

(六)开展书面审查和日常巡查活动。进一步提高书面

审查覆盖率和审查质量,运用信息化手段充实和完善用人单位基本用工信息数据库和守法诚信档案,及时纠正审查中发现的各类违法行为,实现书面审查与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建设的有效结合。以每5年对辖区重点企业主动巡查一遍为目标,以行业规范为切入点,开展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执法服务活动,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的开展日常巡查活动。

(七)实施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在全国、全省开展专项检查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合理规划、突出重点,有条件的开展整顿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支付、社保扩面、“三小”整治等专项整治活动,促进依法用工、规范用工良好局面的形成。

(八)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活动。积极开展广覆盖、多层次的系列宣传活动,及时将国家、省、市出台的稳定劳动关系的相关政策送到企业、送到社区、送到基层,积极营造劳资共赢、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坚持将宣传、指导、服务贯穿于执法过程的始终,广泛了解需求,主动提供服务,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建议,完善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诚信制度,不断提高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三、以监察业务为载体打造监察执法亮点

(九)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进一步修订《扬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行政执法行使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和《扬州市劳动保障监察常见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参照执行标

准》,强化自由裁量权在执法实践中的运用,有效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

(十)促进监察业务规范化建设。完善《扬州市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卷宗装订管理办法》,按照省、市的相关规定要求加以完善,量化装订要求、细化归档办法、规范借阅调阅制度,促进监察业务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十一)推广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行业突出的工资保证金制度。借鉴建筑领域工资保证金制度的成功经验,拓展工资保证金制度范围,从建筑领域向造船、玩具、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延伸,有效规范各类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工资支付行为。

(十二)深化劳动保障监察建议书制度。牢固树立“监察就是服务、服务寓于监察”的新理念,促进监察执法模式从“事后查处”向“事先预防”的转变,注重对违法行为的事前告知和事中整改,慎行处罚,以劳动保障监察建议书的形式予以提醒和指导,以指导促规范,以服务促和谐。

四、以队伍建设为基础完善执法维权体系

(十三)着力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组织建设。注重乡镇(街道)中队等基层监察机构建设,整合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逐步形成城乡一体、上下贯通的监察执法体系。全面提升专职监察员、兼职监察员和监察协理员三支队伍的素质能力,紧紧抓住地方机构改革的有利时机,加强向党委政府汇报,在确保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的同时,着力解决事业性质监察机构参照公务员管理问题。

(十四)有效提升监察执法能力。开展案例研讨、卷宗评议和现场观摩等活动,促进监察员业务素质和办案能力的有效提升。加强对执法检查和案件办理的全过程监督,通过网上监督和案卷评查等方式,提升案件办理质量。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活动,分析监察执法事业基础性、前瞻性问题,认真做好涉及劳动保障监察方面的“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的评估和“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切实提高劳动保障监察理论研究能力。

(十五)全面加强监察执法作风建设。积极参与优质服务窗口创建活动,以市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建设为契机,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细化工作标准、提高服务质量、改进工作作风。加强监察队伍的勤政廉政建设,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以廉洁、高效、规范的作风和行为,树立监察队伍为民执法、公正执法、廉洁执法的良好形象。

篇2:2010年扬州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安排

201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劳动局的支持和指导下,我区劳动保障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落实劳动保障各项政策,积极做好就业服务和医疗保险的参保工作,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的职能作用,有力地推动和促进我区劳动保障工作。现将10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0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今年全年接到投诉案件12件,现已解决12件,结案率达100%,为被拖欠工资的劳动者追回工资213900元、抵押金700元,主动巡视监察各类用工单位129户。

(二)工伤认定工作。受理工伤认定申请2件,经过走访调查、取证,现已认定工伤2件。

(三)双矿集团并轨人员档案管理、接续工作。今年按照的要求,为接收的双矿集团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到我局登记人员126人,为22人办理了医保。为尖山区大集体职工办理退休12人,接待政策咨询300多人次。

(四)妥善处理涉劳信访案件。接待原区属集体企业及 1

其他人员信访300人次,坚持“大信访、大协调”的工作格局,及时化解矛盾,为原尖山区属企业职工办理“五七工”、“家属工”申请549人,审查合格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433人,其中12人因为家庭困难还办理了养老金贷款手续,较好控制了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五)积极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工作。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在新兴大街繁华路段多次开展了“五七工”、“家属工”和全民医保宣传活动,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单7000余份,接待政策咨询300多人次,增强了百姓对党的政策的了解。

二、下步工作安排

(一)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好《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并以这两部法律的实施为契机,强化服务保障意识,有效维护企业和劳动者合法权益,树立劳动保障部门的良好形象。

(二)不断完善劳动信访、仲裁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及时接待处理涉劳信访特别是群体性事件,力争将信访问题控制在萌芽之中,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三)进一步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借《劳动合同法》实施的有利契机,切实发挥劳动保障监察职能,积极开展执法检查,严厉查处各类违法案件,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尖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篇3:2010年扬州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安排

一、情况分析

2015年上半年, 郑州市劳动保障监察共主动监察各类用人单位4084户, 办结各类举报投诉案件1595件, 责令改正1534件, 行政处罚4件, 处理突发案件234件;追发劳动者工资等待遇2.4亿多元, 督促参加社会保险登记60户, 督促补缴社会保险费64万余元。有力维护了郑州市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局面, 较好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群益。本次统计分析的数据来源为《劳动保障监察案件情况》表 (国统制〔2010〕118号) , 通过对比近两年来同期数据的方式, 对劳动保障监察查处的违法案件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 近两年上半年劳动保障监察案件查处情况

《劳动保障监察案件情况》表分为结案数、案件分类、案件处理情况三大类。其中, 案件分类中将劳动保障监察查处的违法案件类型分为11项, 分别是内部劳动保障制度、订立和解除劳动合同、使用童工、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支付工资和最低工资标准、参加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其他;在案件的处理情况中, 又分为责令改正、行政处理决定、行政处罚决定三大项, 其中行政处罚又细分为警告、罚款、其他行政处罚。涉及的单位又细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等9类。

通过对比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劳动保障监察案件情况表统计的数据, 呈现出以下特点:

2015年上半年, 全市劳动监察机构共办结各类违法案件1595件, 与2014年同期相比下降28% (详见表一) 。其中涉及集体企业7户, 同比下降36%;私营企业994户, 同比下降18%;其他企业324户, 同比下降31%;个体经济组织268户, 同比下降48%;非企业单位2户, 同比下降80%。

案件分类中, 案件总量也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 2015年上半年各类案件总量为2319件, 同比2014年同期下降近18%。其中, 内部劳动保障制度、订立和解除劳动合同、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和其他类型的案件呈上升趋势;使用童工、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支付工资和最低工资标准、参加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职业介绍类型的案件呈下降趋势。

从案件处理情况来看, 2015年上半年数量为1538件, 较2014年同期下降15.4% (详见表四) 。其中, 责令改正1534件, 较2014年同期下降15.3%;行政处理下降2倍;行政处罚4件, 约为2014年同期的4倍。

此外, 2015年上半年申请法院强制执行5件, 行政复议案件1件, 涉嫌拒不支付劳动保障报酬犯罪案件2件。这些相较2014年同期都有明显上升趋势。

(二) 对劳动保障监察案件查处情况变化原因的分析

结合执法工作实际分析, 2015年上半年各项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郑州市已建立的打击欠薪长效机制发挥出重要作用。为充分维护和保障广大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郑州市在总结历年来欠薪治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从建立健全维权执法机制入手, 于2014年四季度出台了一揽子旨在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政策措施, 并由郑州市人社局起草以郑州市政府名义下发了《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通知》 (郑政办〔2014〕42号) , 建立起覆盖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解决的长效机制, 形成了由人社部门牵头, 建设、房管、规划、教育、水务、交通、工商、公安、工会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全面推动郑州市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方向转变。近两年来, 郑州市未发生一起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劳动保障违法案件, 有效维护了省会郑州的和谐稳定, 保障了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劳动保障“两网化”管理机制在劳动用工监管中起到了积极作用。郑州市作为全国首批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试点城市, 郑州市政府高度重视, 给予了大力支持。按照国家人社部和省人社厅有关“两网化”工作的标准和要求, 在市县两级建立了“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 责任明确, 跟踪及时”的监察执法网络, 并按照每个网格配备2名协管员, 全市942个网格共需配备1884名协管员的规模建立了协管员队伍, 全市“两网化”建设率达到了100%, 实现了劳动保障监察由被动检查向主动检查、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的转变, 使得各类违法案件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

3.创新执法模式, 不断加强基层执法力量。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量, 提升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效能, 郑州市建立了层级负责、分片包干的办公机制。按照“一级抓一级、层级负责”的原则, 从市支队抽调部分中层以上领导对口分包指导各县 (市、区) 的劳动用工监管工作。采取局监察处与市支队相结合, 市支队与县 (市、区) 监察大队相结合, 县 (市、区) 监察大队与街道办事处 (乡镇政府) 劳动保障服务所相结合, 街道办与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相配合, 专职监察员与协管员相协作的工作方法, 开展日常执法工作, 有效提升了监察执法的效能和水平, 加强了一线执法队伍力量, 强化了对用工单位的日常监管。

二、存在问题

通过对比分析近两年来的执法案件数据, 我们不但能直观地看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成效显著, 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量薄弱, 组织机构建设落后

郑州市劳动保障专职监察人员仅280余人, 却要监管全市30多万家用工单位 (含个体工商户) 和400多万劳动者 (含外来劳动力) , 劳动保障监察员与从业人员比例为1∶19000, 远低于国家人社部规定的1∶8000的标准, 监管力量薄弱与监管任务繁重的矛盾十分突出。此外, 随着郑州市行政辖区的调整, 各县 (市、区) 监察力量分布不均的问题也较为突出, 有些县 (市、区) 在行政区域面积扩大后, 监察力量却没有得到同步加强, 造成小马拉大车的现象, 监察任务异常繁重。

(二) 部分建筑用工企业还存在侥幸心理, 自觉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意识不足

目前郑州市部分在建的建筑工地, 施工企业还存在着侥幸心理, 以为只要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不来查处, 就能蒙混过关, 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意识不足。虽然近年来, 郑州市劳动保障监察一直将查处建筑用工企业违法用工行为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但由于与相关职能部门缺乏信息共享机制, 往往是等到开工以后或者接到群众举报以后, 才能被动地进行查处, 不利于及时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三) 劳动者证据意识较差, 给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维权带来了一定难度

近年来, 随着一大批人社法律、法规 (如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 的出台和实施, 以及普法宣传力度的加大, 劳动者维权意识有所提高, 但在实际维权过程中, 却普遍缺乏必要的证据意识。有些劳动者在举报投诉过程中, 甚至无法说出用工单位名称、地址和单位负责人名字;有些诉求在劳动者无法举证的情况下, 容易转化为劳动争议问题, 给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维权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处理难度。

三、相关建议

(一) 加快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改革, 适应日益增长的劳动保障业务工作需要

根据省政府〔2010〕71号文件精神, 郑州市应当进一步加快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改革步伐, 按照国家和省厅要求, 组建郑州市劳动保障监察局, 整合现有执法力量, 增加专职劳动保障监察人员数量, 加强对全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领导与管理。同时, 充分利用目前郑州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工作取得的成果, 发挥郑州市1800多名劳动保障监察协管的作用, 建立“一企一卡、一格一册、动态监管”的信息化管理台账, 逐步实现对辖区内企业用工行为的动态监管。此外, 还应不断加强对劳动保障监察员的业务培训工作, 通过培训提升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业务工作水平, 增强业务工作经验交流, 促进上下联动、反应迅速、协调一致工作格局的形成。

(二) 探索建立横跨多个执法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动态管控机制

近年来, 随着郑州市社会和经济发展情况的不断变化, 劳动保障监察不能只停留在“救火队”和“稳压器”的状态上, 必须提前做好各种预防和监控措施。比如对辖区内的用工企业和建筑工地, 必须提前做好风险预警和风险评估, 定期向同级相关部门进行情况通报, 一旦发现有可能涉及欠薪逃匿苗头的企业或个人, 要及时启动联合执法预案, 由公安机关提前介入, 限制其转移资产, 促其接受并配合劳动保障监察处理。而这些都需要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与相关执法部门建立其信息共享和动态管控机制。

(三) 加强普法宣传工作力度, 增强劳动者在维权过程中的证据意识

篇4:2010年扬州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安排

从1999年开始,柳州市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每年公布1次。今年发布的劳动力市场部分职业(工种)工资指导价位共165个,主要是在对柳州市范围内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以“低位数、中位数、高位数”三种形式发布。为做好此次价位发布工作,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全市12个国民经济行业中各种经济类型的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共在全市191户企业9.5万职工中抽样调查1.2万名职工2009年的工资收入水平,所发布的职业(工种)工资指导价位以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工资总额口径为准,其中包括职工实得工资、住房补贴、租房提租补贴以及由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基金个人缴纳部分。和2009年相比,今年大部分职业(工种)的工资指导价位有所增长,高薪行业主要分布在柳州市金融、地产、电力及三大工业支柱产业当中,高薪岗位年薪在10万元以上的职业(工种)共有12个。

此外,柳州市还按技术等级对45个技术型生产人员职业(工种)的工资价位进行了公布,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等3个等级分组,并分别以“低位数、中位数、高位数”等3种形式发布。拥有高技术等级人员的工资价位明显高于低技术等级人员的工资价位,如车工高级工的高价位为59718元/年,初级工的高价位仅23008元/年;焊工高级工的高价位为56432元/年,初级工的高价位仅33422元/年;电工高级工的高价位为58467元/年,初级工的高价位仅32917元/年。

篇5:2010年扬州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安排

一、监察工作完成情况

(一)做好日常巡查、书面审查和劳动信访工作

1、在书面审查方面,根据《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调整扩大劳动用工书面审查的范围,对我市用人单位进行规范指导,督促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全年共有3989家用人单位通过书面审查。

2、在日常巡查中,以《劳动合同法》实施为契机,重点加强建筑工地和餐饮娱乐业劳动合同签订情况检查,提高我市劳动合同签订率。

3、在信访工作方面,通过创新劳动保障信访机制的多项措施,我们建立起咨询、举报投诉、监察、仲裁一条龙的农民工维权体系,为广大农民工了解劳动保障政策法规,举报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提供了畅通的渠道,加强了政府与群众的联系,化解了相当部分劳资矛盾,及时纠正用人单位违法行为,有效地预防了劳动纠纷和群体事件的发生。为加大信访工作力度,我们创新工作机制:一是出台即接即访办法。在信访案件调处的实际工作当中,由于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上访群众迫切希望能够尽快得到处理解决。我们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和《信访条例》等法律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劳动保障举报投诉案件即接即处暂行办法》。规定投诉中心信访工作人员在接到案件后,对于劳动关系、劳动纠纷事实认定较为明确的案件,即时与有关的当事人进行联系,当场进行调处工作。调解后信访工作人员仍对案件进行回访,将纠纷排解落到实处。即接即访办法实施后,降低了劳动者维权成本,缓和了上访群众的不稳定情绪,有效地将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也提高了劳动违法举报投诉和劳动保障纠纷案件的处理效率。二是加快信访工作网络化建设,建立网上信访机制。我们从2007底就开始着手进行监察工作网络化的进程。今年初市劳动监察支队网站全面改版,突出网站的服务性,在显著位置增设了网上投诉、网上办公、企业欠薪动态等栏目。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在网上完成投诉举报。支队在收到群众网上投诉当日及时立案,立即将案件发送到办案人员手中进行调查处理,事后及时联系投诉者反馈处理进度,做到“有投诉,有处理,有回复”。

(二)认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1、结合福建省三年劳动合同工作计划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年工作,开展春暖行动等提高我市劳动合同签订率的专项执法宣传行动。全年共督促用人单位补签、续签劳动合同16万人次。

2、开展农民工工资专项检查。我市劳动监察机构先后于2007年10月至2010年2月、2010年10月至2009年1月在全市开展两次农民工工资专项检查。上半年,累计检查用人单位5577户次,涉及农民工37.55万人,为9340多名农民工追回工资1187.46万元。下半年,我局与建设局配合,组成8个专项监察工作小组,深入我市各建设单位、建筑工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工资支付检查工作,截止12月份共检查用人单位2074户次,为9130多名农民工追回工资1157.62万元。

3、开展职业中介机构专项检查。2010年,我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根据《就业促进法》、《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多次开展职业中介机构的专项检查和突击督察工作,取缔非法中介,对中介过程、委托招聘的合法性进行检查,对提供虚假信息的行为予以查处。全年共查处取缔未经许可和登记擅自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组织和个人96户次,有效地净化了我市劳动用工环境。

4、开展社保基金专项治理工作。为进一步加大对社保基金专项治理工作力度,2010年3月份,支队联合社保中心对医疗保险定点服务单位进行专项检查。共查处6家存在违规刷卡行为的医疗保险定点服务单位,罚款7.9万元,暂停两家医疗保险定点服务单位资格。全年累计查处医保定点服务机构35家,罚款金额16.95万元。此外,为加强群众对医疗保险定点服务机构的监督,支队联合市社保中心,向各医疗保险定点服务单位发出医疗保险违规举报电话贴条500多份,要求各医保定点单位将医疗保险违规举报电话贴条张贴在挂号收费处等明显地方,未按要求张贴的,予以处理,有效地加大了医保定点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支队还根据《举报奖励制度》的规定,对监督医保违规行为方面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和群众予以表彰和物质奖励,大大提高了群众参与社医保基金管理监督工作的积极性。

5、开展查处非法使用童工专项执法行动和整治非法用工专项执法检查行动。为进一步落实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等法律法规,严厉打击非法使用童工行为,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根据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九部门的联合部署,联合各相关部门,从2010年6月起,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开展“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制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成立联合执法小组,采取主动检查、受理投诉举报和社会舆论监督结合的方式,对我市辖区范围内的重点企业和生产场所进行检查,重点检查“五小”企业和拉面馆,严厉查处非法使用童工行为。共主动检查用人单位3628户次,补签劳动合同人数648人,补发工资713人共107.05万元,清退童工2人。

(三)做好劳动突发事件处理工作

进一步做好市、区两级劳动监察机构紧急或重大案件的联动和上报反馈,完善110联动各项制度。并将社会公开承诺的出警到场时间提前10分钟,使劳动突发事件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不必要损失。

今年来全市共处理劳动突发事件及集体上访案件1659件,每起突发事件均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场处理。在节假日和各项重大会议活动期间,坚持实行全员待警、双班备勤,确保在最快时间内到场处理劳动突发事件,做到“联得上、动得快、处得好”。在今年劳动突发案件增长迅猛、集中爆发的情况下,支队及时组织、调配全体劳动保障监察力量,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使多起恶性劳动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解决,何立峰书记、刘赐贵市长等市领导多次做出批示,肯定劳动监察机构对我市和谐稳定做出的突出贡献。

(四)进一步加强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 支队继续加大《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的宣传力度。一是两次邀请我市企业代表召开劳动合同法宣传研讨会,对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如何调整适应等工作进行了研讨;二是在我市岛内各在建工地张贴农民工维权告示牌。通过“温馨提示”告知劳动者,施工工人入场施工前应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按月足额领取工资、企业应为劳动者缴交社保等,并公布市劳动保障投诉中心电话、地址,方便农民工举报投诉。在张贴“温馨提示”的同时,劳动保障监察员还现场向施工单位负责人员和施工工人做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劳动者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维权意识。三是定期编印劳动保障监察简讯,免费赠送企业,内容包括我市劳动保障监察资讯、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解读、劳动保障案例分析等,使企业能在第一时间了解新的劳动保障政策法规,进一步保障劳动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提高劳动用工管理水平。

二、监察制度和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2010年,支队根据我市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劳动关系的整体布局,继续加强劳动监察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每周四下午利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进行法律法规的集体探讨学习或邀请劳动争议仲裁、劳动能力鉴定等业务部门领导、专家进行授课,提高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适用的准确性;继续加强与全国其他劳动监察工作先进地区的经验交流学习,与来访的珠海、无锡等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交流学习工资支付保证金、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劳动保障基准认证、网格化等长效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情况。下半年,第十三届华东地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监察局领导、上海、江苏、南京、浙江、杭州、宁波、苏州、安徽、合肥、江西、南昌、山东、济南、黑龙江、福建、福州、厦门等省、市劳动保障部门领导到会参加,围绕当前劳动保障监察事业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劳动监察工作机制上,进一步加强劳动监察网络网格化建设,通过网站改版,在劳动保障监察网上新增网上投诉举报、劳动监察情况通报、电子办公等功能。在日常监察工作中,实现调查笔录电子化,提高了办案效率。制定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的工作方案,并在思明区开始试点工作;认真开展党政廉政建设工作,积极发展支队团支部成员向党组织靠拢,支队洪一鸿同志成为支队党支部的主要发展对象;积极组织各类公益活动,支队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赈灾捐款等活动,共捐款捐物11630元。

三、创建劳动保障监察长效机制

1、建立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为进一步落实《关于预防和处置拖欠农民工工资及群体上访的若干意见》,从源头上预防劳动突发事件的发生,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我市于今年1月份正式出台《厦福田市企业工资保证金实施办法》。市劳动保障部门向存在拖欠工资问题的生产企业发出缴纳工资保证金的通知,并向市建设与管理局提交有关建筑企业的诚信记录,由建设局完成建筑企业工资保证金系数的审核和征缴工作。全市共征缴企业工资保证金2000多万元。

2、为进一步推动企业诚信机制建设,支队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统一部署下,开展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和建设局等部门配合,成立实施《厦福田市企业工资保证金实施办法》工作小组,规范我市企业工资支付、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合法权益,从根本上改变建筑企业存在的因层层分包、管理混乱导致农民工拿不到工资的不良状态,进一步推进我市企业用工信用制度的发展完善。二是联合下发《加强建筑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通知》,加强对建筑工地劳动用工的引导和管理。三是加强我市企业工资信用制度建设。对多次或严重违反企业工资支付法律法规的企业依法在市劳动监察网对社会进行公布,并根据《办法》等相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同时对遵纪守法的诚信用工企业在市劳动监察网上进行嘉奖公示,提高企业用工诚信等级。

3、推动劳动监察网格化建设工作。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省劳动保障厅的部署,我市于2010年启动劳动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并率先于思明区试行。经过一年的精心组织,思明区认真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初步形成了7个片区、10个劳动保障事务所、95个社区工作站的监察网格化工作模式。至2010年底,思明区以社保登记为基础,共掌握辖区内地税社保登记的单位4万多家、无社保登记的单位(包含外地驻厦)3000多家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信息。思明区网格化监察在各项工作检查、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先后排查用人单位4.3万多户次,通过基层站点排查预警机制发出预警涉及用人单位113户,其中重大预警66户,及时将矛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4、设立农民工维稳基金。2010年因金融危机给我市中小企业造成一定的冲击,企业经营不善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劳动突发事件不断发生。为妥善解决因法律程序过长激发农民工的不稳定情绪,加大案件处理难度的问题,切实保障困难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市劳动保障局的支持下,我们设立“农民工维稳应急资金”,对确因生活困难无法解决吃住行等基本问题的农民工给予适当援助,安抚他们的情绪,防止事态恶化,使案件最终能顺利解决,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四、存在问题及明年工作思路和计划

(一)存在的问题

1、建筑工地包工头组织农民工以过激行为解决工程款(工资)纠纷成为惯性,形成小事小闹,大事大闹的趋势。属于个别施工班组发生拖欠工程款(工资)问题的,多以围堵项目部,阻挠工地施工,或是上演爬塔吊、跳楼胁迫建筑公司和政府部门解决纠纷;属于开发商与建筑承包商之间规模较大的工程款结算纠纷的,则往往是上百名工人围堵马路、围堵市政府信访局。特别是后者,如江西昌厦建筑公司新景地项目、古龙房地产开发公司古龙明珠和古龙居住公园项目、海沧未来海岸项目等,往往涉及金额巨大,动辄是千万元以上的工程款纠纷,波及人数众多,整个建筑项目的施工班组均卷入其中,情况十分复杂,处理难度大,耗时日久,极大消耗了政府各部门的精力和行政资源。越近年底农民工返乡之际,上述趋势愈加明显。

2、中小企业破产倒闭或老板逃匿后,职工申请仲裁及请求法院进行诉前保全均需要一定的法律程序,而农民工在短期内的衣、食、住等问题则得不到妥善处理。农民工因此可能采取围堵马路、围堵市政府等过激的行为进行上访,使相关案件的处理难度进一步加大。如10月份接连发生的伊加依工贸有限公司、福来得餐厅职工围堵SM广场、嘉禾路等案件,均属于案件进入法律程序后,职工无法等待漫长的法律程序而采取过激行为讨薪的案例。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是短期的,未来可能出现的劳动纠纷将呈现以下新特点:一是如果出现大规模的企业裁员和劳资摩擦,而不能及时有效化解纠纷,劳动纠纷数量将会有较大增长,明年将可能成为继今年《劳动合同法》出台后,劳动纠纷又一次迅猛增长的一年。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外依存度高的企业,以及金融企业,可能会因财政状况受到较大影响,引发更多的劳资纠纷。二是用人单位主动解除、终止劳动关系,或停发、减发工资报酬,将可能成为引发劳动纠纷最主要的事实原因。而劳动者讨要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要求确认或恢复劳动关系、追讨工资报酬的纠纷,将会成为劳动纠纷的主要类型,同时一些劳动者要求福利待遇的案件也可能增多。三是由于可能涉及用人单位的大规模裁员,如果处理不当,易引发群体性纠纷。因企业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劳动者面临更严峻的就业形势,双方对纠纷处理结果的承受能力降低,因而纠纷调解难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

3、缺乏完善的维稳应急金制度,加大了政府部门的负担。我局在对企业进行矛盾纠纷排查时即陷入两难境地,一些生产经营不善的企业主误认为政府部门将为企业买单,解决资金问题,从而将包袱抛给政府,甚至煽动、组织职工过激上访。如不进行排查,将难以应对可能的突发事件。在处理诸如金同成实业公司拖欠工资等涉及人数较多、拖欠金额较大的案件时,没有完善的应急制度,加大了各部门的处置难度,事态难以及时平息。

(二)下工作思路和计划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持续影响,支队将继续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为己任,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1、全力做好劳动保障监察的各项工作,紧抓信访,加大宣传,落实好案件的处理和反馈工作,进一步加大日常检查的广度和深度,力求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2、根据实际组织开展劳动保障监察专项整治行动。在第一季度重点整治职业中介机构活动和用工单位的招工行为;第二季度对“五小”企业展开检查;第三季度将联合多部门展开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第四季度重点监督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

3、健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与各区劳动保障、建设等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充分整合现有执法资源,提高执法效率,共同加强对建筑领域工人工资发放的监管,减少突发事件发生。

篇6:2010年扬州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安排

随着国企改革和私营个体经济的迅速发展,劳动关系日趋多样化、复杂化,用工不规范行为不断增多,劳资矛盾随之增多。因此,减少劳动纠纷、规范用工行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确保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是劳动保障监察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一、劳动监察案件的特点

2010年上半年,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共接受群众举报、投诉、咨询105件,其中投诉69件,举报2件,立案58件,结案33件,处理农民工讨薪突发事件2件,接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劳动监察处、区信访办、区政府办转办案件50件。

1、案件类型集中。处理案件中涉及较多的仍为工资支付类52件、占90%,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社会保险、收取抵押金、职业中介等引发的其他劳动监察案件共6件、占10%。

2、行业类型集中。拖欠工资多发生在中小规模劳动密集型企业,如制造加工、餐饮服务等行业,群体事件主要集中在建筑装饰行业。特别是建筑施工单位,个体私营服装厂、加工厂拖欠工资较为突出。上半年处理的两起群体性事件都是因建筑行业拖欠工资引起的。

3、欠薪涉及职工多,对象多为外来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从突发性事件情况看,涉及农民工达数百人,上半年追欠工资待遇共涉及劳动者1247人。

4、拖欠时间越来越长,拖欠金额越来越大,有的达数月甚至是一年,建筑行业拖欠工资金额更是达到900多万元。当前拖欠工资已成为影响劳动者生活,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

二、劳动监察案件原因分析

1、工资支付方面。这类案件在监察案件中所占比例最大。主要原因一是部分用人单位为了单方面追求投资回报而不惜侵害劳动者的基本合法权益。这部分因恶意拖欠职工工资或达不到最低工资支付标准的违法行为约占工资支付类案件的三分之二;二是建筑行业在工资支付方面问题比较突出。这部分举报投诉主要出现在春节前,据统计春节前民工因工资拖欠问题前来我队投诉和电话举报约占半数。主要原因是春节前往往是包工头承诺支付民工工资的时候,由于业务承包极其不规范,工程建设资金从源头上难以得到保障,在多层次不规范分包后,实际的用工主体都不合法的情况下,民工的劳动所得难以保障;三是由于用人单位用工不规范,如没有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往往是口头约定,这样使得职工流动没有任何约束而导致随意性很大,在职工离开单位后,没能及时得到当月工资;四是职工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在提高。在受理的工资类案件中有绝大部分的当事人,是从违法行为开始时就知道可以通过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投诉来维权的途径而前来的,也有部分当事人是离开单位后,由于维权意识的提高,而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追偿。

2、社会保险方面。主要表现在用人单位社会保险办理不及时,故意拖延,试用期不办理社会保险,以解除劳动关系威胁劳动者,通过劳务派遣来规避缴纳社会保险责任等。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和学校后勤服务公司的举报投诉有所上升。原因是外来务工人员大多数是技能缺乏,文化偏低,流动频繁,与单位之间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对缴纳社会保险费认识层度不高,维权意识薄弱。

3、劳动合同方面。劳动合同是规范企业用工,保护劳动者和企业权利的重要手段,但仍有一些单位不依法订立劳动合同,或订立劳动合同不规范,劳动合同签订后未按规定交付劳动者一份,劳动合同到期后不及时进行续订,企业为了规避责任在劳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与劳务派遣机构签订劳务派遣协议造成劳动关系的不明确.上述情况是劳动合同类举报投诉的热点。其原因主要是用人单位对劳动合同缺乏科学正确地认识,用工随意性较大,管理不规范,这种随意性和不规范性,使得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证,导致各种违反法律法规出现。

4、工作时间方面。这类案件以服务性企业为多,主要集中在物业保安、宾馆服务员、超市员工等,表现在以奖金代替加班工资,降低加班工资计算基数,以计件形式变相的增加职工工作时间,有的单位采取轮班志和倒班志工时制度明显违法,不遵守法律规定的加班费支付标准。相当一部分这类企业由于利益驱动,对职工劳动力进行掠夺性使用,特别是五.一期间正是服务性行业的生产经营旺季,节假日超时加班点现象该行业比较普遍,职工一周平均工作6天相当普遍。

5、使用童工、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等其它案件数较少,我队上半年未发现一起使用童工案件。一方面国家一直以来对童工案件、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高度的重视,《劳动法》专门作出规定,之后相继出台的《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女职工特殊保护规定》、都具体作出了明确规定,及严励的处罚措施,这些都大大起到了对使用童工、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的作用,企业能较好的执行。然而由于机构改革后相关职能分散弱化,企业改制后原来针对公有制企业的办法难以继续适用,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职工对这个问题主观上比较忍耐和忽视,问题难以显性化,一旦案件发生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社会影响较大,此类案件仍然要保持高度重视。

与往期相比,今年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数量总体基本持平,各类案件比例变化不大,仍然以工资支付、社会保险、劳动合同为主,仍然集中在制造加工、服务、建筑等行业,此类案件和行业仍是我们下步执法维权工作的重点。

XX区劳动保障监察监察大队

篇7:年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安排

一、总体工作思路

201x年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一手抓指导服务,大力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推动“两网化”管理发展升级,全面提升劳动保障监察效能,有效维护和促进全市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二、主要工作目标

(一)联动举报投诉平台运行。全市举报投诉录入数全年不低于2600件,年内举报投诉动态录入率100%,案件按期运行率98%,年内咨询信息录入数不少于1.4万件,一级网格平台运行率100%。

(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均主动监察用人单位不少于80户,全市年内书面审查用人单位不少于1.2万户,书面审查率不低于80%,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纳入信息系统管理。

(三)劳动保障监察网格业务。全市年内新增或更新信息的用人单位不少于1.5万户,入库用人单位信息采集率不低于90%,每一网格简单劳资矛盾纠纷全年调处数20件以上,调处成功率不低于60%,全市网格年内指导服务用人单位不少于1万户,网格内用人单位劳动关系预警与应急信息全部录入。

(四)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队伍建设。全市劳动保障专职监察员持证在岗率不低于95%,劳动保障兼职监察员、劳动保障监察协理员持证在岗率不低于90%,全市劳动监察中队实体化建设率不低于50%。

(五)12333政策咨询服务。年内人工接通率不低于70%,咨询服务满意度不低于80%,年内全省12333服务质量测评市本级在90分以上、各市(区)在80分以上。

三、重点工作举措

(一)强化联动举报投诉平台建设,切实提升维权效能

1.推进联动平台平稳高效运行。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工作理念,深入推进联动平台建设和运行,提升工作人员对联动平台的熟悉程度和使用频率,着力在提高录入率、按期运行率、办案质量三个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联动平台运行的常态化、精准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平台在一级网格全覆盖的基础上,逐步向二级网格延伸,二级网格运行率不低于50%。

2.提升联动平台案件运行质量。以平台运行监控为抓手,全面推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突出案件全过程质量管理,强化对案件全流程的监测及办案人员履职情况的督查,坚持案件审批网审与书审同步,推进和保障平台中的所有案件按照法定程序、法定时限规范运行。健全监察机构内部以及层级之间的监督,加强对平台运行情况的日常监测和结果考核,组织实施案卷抽查活动,确保所有案件在平台规范运行和顺畅流转,促进平台运行质量不断提升。

3.开展联动平台标准化建设。按照省厅联动平台建设规范要求,组织实施联动平台标准化建设和示范窗口创建活动,实现统一对外标识、统一业务流程、统一管理制度、统一服务标准。着力提升平台基础建设、管理水平、服务能力、工作作风,促进人员、经费、硬件设备配备等难点问题的解决,推进平台高效规范有序运行。

(二)突出重点监察和联动执法,进一步加大监察执法力度

1.组织实施专项执法检查。针对不同时段违法行为的特点,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一季度组织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打击非法职业中介和各类欺诈行为;二季度开展劳务派遣职工权益维护专项整治;三季度组织开展高温期间专项检查,落实高温季节劳动保护措施和待遇;四季度组织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2.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强化劳务派遣等重点领域专题调研和日常巡查工作,切实保障劳动保障新法新规的全面实施。依托联动举报投诉平台案件信息,结合各地、各行业劳动用工特点,组织实施建筑、造船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专项整治,切实解决若干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劳动维权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完善社会保险稽核查处机制,逐步实行委托中介机构实地稽核办法,建立与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移送联系制度,加强对各市(区)社会保险稽核工作的指导与督促。

3.强化联动执法机制建设。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度,建立联席会议、信息通报、大要案联合挂牌督办制度,加大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建立劳动保障监察与工会组织劳动法律监督协作机制,共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三)坚持多管齐下和正面引领,大力开展维权宣传、用工指导和政策咨询服务活动

1.开展维权执法重点宣传。坚持开展送法送政策、在线访谈、广场咨询等形式的宣传活动,创新宣传载体,将宣传工作做到劳动者身边。对劳动者重点宣传联动举报投诉平台所提供的高效维权渠道,加大对典型违法侵权行为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组织开展订单式、主题式培训研讨活动,对用人单位重点宣传劳动保障新法新规、用工风险隐患和防范措施,不断提升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管理水平。

2.推进劳动保障诚信建设。强化守信激励机制,完善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制度,组织开展对已有诚信示范企业的回头看活动,积极培育省级劳动保障诚信示范企业,建立健全覆盖面大、征信渠道广的用人单位守法诚信档案。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实行重大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制度,建立“欠薪黑名单”和“劳务派遣黑名单”制度,根据企业诚信等级和失信程度,有针对性地采取监管措施,实现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级信息与社会信用监管信息联网、资源共享,切实提升信用监管效能。

3.深入推行行政指导工作。将行政指导贯穿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全过程,在案件查处过程中针对用人单位违法原因,通过劳动保障监察建议书方式给予指导,力争所有行政处罚、行政处理案件全部下发建议书。建立监察员挂钩联系企业和定点帮扶制度,组织开展经营困难及关停并转企业调研走访活动,加强对使用劳务派遣工、农民工较多企业的指导力度,发现用工风险隐患的,及时发出预警提示函,引导企业依法用工。大力开展行政调解工作,坚持自愿调解、全程调解的原则,推动和促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达成调解协议,促进劳资矛盾快速化解、劳动者权益及时兑现。

4.提高12333政策咨询服务水平。进一步改进12333政策咨询服务质量,着力在服务态度、服务规范、沟通技巧、政策业务等方面全面提升咨询员的服务水平,促进人工接通率和咨询服务满意度的两个提升。

(四)加大监察中队实体化建设和网格业务开展,推进“两网化”管理提档升级

1.进一步夯实“两网化”管理基础。以基层平台建设薄弱地区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和落实网格管理工作职责,改善“两网化”管理工作条件,加强队伍能力建设。在联动平台举报投诉案件全面运行的基础上,全面实施日常巡查、专项检查、诚信管理、书面审查等各项监察业务工作的网上运行,实现监察业务工作的网络化、信息化管理。

2.加快监察中队实体化建设。按照“专职机构标准化,监察中队实体化,协理员队伍专职化”的要求,加快推进监察中队实体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明确和细化监察中队实体化建设标准,组织开展监察中队实体化建设达标活动,推动各地进一步充实人员、加大经费投入,有效解决基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体系相对薄弱的问题。继续加大示范网格创建力度,结合“两大体系建设”工作要求,坚持重点突破、难点攻坚、以点带面的工作原则,年内再创建一批省级示范网格。

3.全面落实六项网格业务。依托联动平台,全面开展网格内举报投诉接待和矛盾纠纷排调处工作,进一步提高调处效率效能,促进调处成功率不断提升。针对劳务派遣工、农民工等特殊群体,以及船舶修造、小微型加工制造、租赁型等重点企业,组织开展网格内法规宣传、监测排查等活动,重点帮助规模较小、未配备专职人力资源工作人员的企业规范用工管理,及时报告劳动关系运行情况和各类预警信息,促进网格内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五)提升执法能力和作风建设水平,切实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队伍建设

1.着力提升监察员执法能力。适时组织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员、协理员业务技能竞赛等活动,在监察员、协理员队伍中大力营造“重业务、比能力、求进取”的良好氛围。继续抓好监察员、协理员资格培训,加强监察业务工作指导,围绕新法新规实施、案件事务办理、联动平台操作、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办理等内容,组织开展研讨交流,评选优秀案卷,促进监察员业务素质和办案能力的提升。

2.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基础。巩固规范基层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专项行动成果,进一步推进阳光执法,完善执法流程,完善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进一步夯实、细化、量化自由裁量标准。按照“五个在一线”工作法要求,强化劳动保障监察员深入基层、联系基层、服务基层的工作机制,适时组织开展调查研究。依托网格化管理和维权中心、联动举报投诉“两个平台”的运行,实现半小时维权服务全覆盖,满足劳动者快捷维权需求。

3.加强监察队伍作风建设。坚定不移践行“亲民爱民为民”理念,认真开展全国人社系统窗口单位作风建设专项行动,落实执法业务、职业道德、廉政纪律“三项规范”,畅通社会监督渠道,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实行责任倒逼机制,引导监察员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克服抵触或畏难情绪,促进队伍作风明显改善。、

工作计划二:

为扎实做好201x年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我县社会稳定,我大队将认真服从局党组的工作部署,积极总结工作经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扎实推进劳动保障监察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201x年劳动保障监察各项工作的全面完成,特计划如下:

一、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1、做好农民工工作。主要是认真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清欠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农民工工资保障金的管理,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重点是根据区、市、县关于做好农民工工作的要求,全力做好辖区内各种工程建设项目农民工工资保障金的收缴管理工作,扎实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保一方平安。

2、全面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主要是在电视台开设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专栏,在县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设立服务工作指南和劳动者维权宣传专栏,把宣传与服务有机结合,使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深入到千家万户,对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进行社会公开,全面推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新局面。

3、做好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整治工作。重点是规范劳动用工招工行为,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杜绝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主要做法是:切实规范招工市场行为,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力度,在招工主体资格、招工广告信息内容、性别和年龄与工种资格审查、社会保障待遇等方面进行审查,对招工广告信息的公开发布实行严格审批,积极查处非法招工等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案件。

4、努力打造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新亮点。我们要在2011年度劳动监察工作成功的基础上,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把劳动用工备案工作作为201x年的主要工作,结合春暖行动劳动合同签订专项行动、劳动保障监察书面材料审查、日常巡视检查和专项行动的开展,把我县国家机关、事业、企业劳动用工底子摸清,力争率先在全市实现劳动用工备案和劳动合同签订全覆盖,从而成为全市劳动用工案件工作的亮点。适时保证机关、事业、企业劳动用工底子清,人员清楚。以此为基础,建立企业诚信档案,推动我县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发展。

5、全力做好劳动保障接待服务工作。主要是做好劳动监察前台服务工作,热情周到地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接待和咨询解答服务,搞好来信来访登记,限时办结,及时答复,建立劳动保障监察“共产党员先锋岗”的模范带头作用,努力提高我县劳动保障监察的形象。

6、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日常巡视检查和案件查处力度。严格履行劳动保障监察职责,深入劳动用工单位开展劳动用工日常巡视检查,及时受理和查处劳动保障违法投诉举报案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今年重点要开启对全市在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当场处罚方面的先河。

二、中心工作

1、继续做好人口计生工作。主要是认真履行计生专干职责,配合做好本局和联系村的人口计生工作,保证年度人口计生指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2、继续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我局是县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我们将服从局领导的安排,积极配合参与县安委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对本局安全生产各项指标认真加以落实,确保201x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更好成绩。

3、全力配合做好党建工作。主要是按照县直属机关工委的工作要求,配合支部书记组织好机关支部党员积极开展党员活动,继续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共产党员中开展“共产党员先锋岗”活动,扎实做好结对共建先锋同行,推动村机联建工作取得新的成绩,确保党建各项工作顺利通过考核并取得优异成绩。

4、认真做好局领导交办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融入到各项工作中,保证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核的顺利完成并取得优异成绩。

5、扎实做好人社系统的新闻报导工作。大力撰写我局在人事人才、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等方面的新面貌、新做法、新成绩,积极在党报党刊、电视台、电台投稿。配合局办公室继续做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简报,适时反映我局在各个方面的新面貌、新做法、新成绩。

6、配合局办公室做好基层就业和社会服务中心物业管理工作。在物业管理办法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配合做好物业管理各项工作,保证基层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各驻楼单位工作的有序开展,关系和谐。

篇8:2010年扬州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安排

一、2010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取得较好进展,就业形势保持稳定。2010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9483人,完成自治区下达全年任务的108.2%;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284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22.4%;全市安排零就业家庭388人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低于4%的年度控制目标;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92686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17.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60245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15.9%。

(二)社会保险制度建設日趋完善,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至2010年12月底,全市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117715人,完成自治区下达全年任务的102.4%,征缴养老保险基金61414万元,完成自治区下达全年任务的127.95%;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21688人,当年征缴养老保险基金10995.92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80.32%。田阳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已在全县10个乡(镇)全面铺开,农民参保积极性高涨,目前全县参保人数144095人,参保率81.74%。右江区、田东县第二批新农保试点工作已经启动。全市参加失业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分别为116595人、440573人、93402人、92434人,分别完成自治区下达全年任务的100.51 %、107.5%、103.8%、102.7%;全市征缴失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分别为4006.6万元、22965.6万元、1376万元、1126.2万元,分别完成自治区下达全年任务的190.79%、127.6%、154.6%、126.5%。

(三)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绩。制定了百色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铝工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申报进展顺利;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全市专业技能人员参加继续教育达3000人次;积极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改革工作,全年通过初级职称1740人,中级职称1450人,高级职称234人。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保证职业技能鉴定质量,共开展 156场职业技能鉴定,13826人取得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其中新增技师121人,成为全区首个提前完成新技师培养鉴定任务的地级市。全市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四)引进智力工作取得新成效。以铝工业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又一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广西铝冶炼人才小高地在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挂牌成立;完成“番茄加工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及“番茄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两个引进国外智力项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创建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盟分中心在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正式挂牌成立;引进以“壮乡河谷”为代表的农产品产销企业110多家。

(五)人事管理工作扎实推进。净化考试环境,认真抓好广西考试录用公务员另行组织6581人参加公共科目笔试考录工作;完成全市机关调任、选调和置换、试用期满的新录用公务员及军转干部等置换人员184人的登记审核批复工作;组织3869人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办理217个单位945人参公审核手续;各种职称考试进展顺利;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扩大聘用制度推行范围,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稳步推进。

(六)认真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和解困工作。完成军转干部安置25名,其中自治区调剂1名,计划分配安置12名,自主择业安置12名,随迁随调家属2人;发放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补助金207.8万元;加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广大企业军转干部总体思想稳定。

(七)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建筑、水电行业建立并推行工资保证金制度,基本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全市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帐户金额累计达723万元,切实保障农民工利益。全市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为97.8%。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33件,已结案232件,结案率99.5%;受理劳动举报案件413件,结案398件,结案率96.4%。通过劳动监察执法,督促用人单位补缴历年欠缴的养老保险费2348.3万元,补签劳动合同1.58万人,追发劳动者工资待遇2655.98万元,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八)为民办实事工程提前完成任务。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为民办十件实事”中,由市人社局承办的“解决关闭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医保问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0%以上”工作已于2010年6月底全部提前超额完成。至2010年6月底,全市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21428人,参保率90.7%,全市17家关闭破产国有企业的1452名退休人员和367家困难企业的11495名退休人员,共12947人登记参加医疗保险。至2010年12月底,全市参加医疗保险人数已达440573人。

(九)政务公开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自觉接受政府行政审批电子监管监控,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审批进入系统项目35项,受理33869件,办结33869件,评议率100%,满意率100%,无投诉件。

二、主要工作经验和体会

(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机构改革为契机,紧紧围绕“人才优先、民生为本”这一主线,认真履行部门职责,努力推进职能融合,全面提升服务效能,确保了新局组建平稳过渡,各项工作有效衔接顺利推进。

(二)坚持任务观念,狠抓落实。市人社局党组勇于创新,大胆提出“到2010年10月底,提前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的目标。签订目标责任状,明确各县(区)工作任务,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坚持市局领导联系县(区)制度,坚持“一线工作方法”,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和召开工作运行分析会,采取超常措施、超常办法、超常力度解决困难和问题。到2010年10月底,全市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任务全部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

(三)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各级人社部门紧扣工作重点,统筹兼顾,强化措施,分类施策,逐一攻破难点。在就业再就业方面,加大就业促进政策落实力度,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旱区劳动力、整村推进村屯劳动力、大石山区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在社会保险方面,全力做好扩面征缴工作,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制度。认真抓好田阳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2010年12月又启动右江区、田东县的新农保工作。狠抓社保基金和就业资金管理,确保基金和资金安全运行。在劳动关系方面,积极开展创建“全市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劳动关系和谐单位”活动,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出台了农民工工资保障金收支办法,在建筑领域试行不欠工资和工程款承诺制度等。

(四)坚持带好队伍,优化服务。各级人社部门扎实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建设和开展创先争优转变作风、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强化干部职工队伍纪律教育和组织管理,努力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深入开展“工作落实年”、“优质服务窗口”创建活动,不断改进机关作风,优化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五)坚持舆论引导,接受监督。多形式、多渠道大力宣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和上级工作动态,大力宣传本部门工作成效和先进典型,做到各媒体有字有声有影,积极营造推动工作的良好氛围。依法行政,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的监督,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六)坚持培育典型,创出特色。2010年“人才小高地”、“创建和谐工业园区”、“创业之星”等工作取得新突破,创出百色特色,工作成绩得到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充分肯定。

三、全力做好2011年工作,努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做好201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对于“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充分就業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全力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继续贯彻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统筹做好“4050”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失业人员、水库移民、被征地农民和边境村屯富余农村劳动力、残疾人员、享受低保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援助工作。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重点抓好城镇劳动力的就业前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以及农村新生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被征地农民、水库移民的技能培训和就业工作。用好用足就业资金,充分发挥资金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创业就业工作的促进作用。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培训机构建设。推进边境村屯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工程,加强边境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建设。

(二)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养老保险扩面工作。依法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基金稽核,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实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自治区级统筹。努力研究解决弱势群体、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问题,着力解决 “老工伤”人员问题。开展失业动态监测和失业预警工作;做好社会保险经办管理工作,加快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建设。2011年扩面的重点在未参保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企事业单位聘用的人员;完善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制度,实施医疗、生育、工伤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完善医疗费用即时结算工作,继续推进异地医疗费用即时结算试点。全力推进田阳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统筹抓好第二批新农保试点右江区、田东县的工作。

(三)深化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继续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完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稳妥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切实加强对企业工资分配的指导和监管,促进职工工资合理增长。建立健全企业负责人收入分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研究建立有效预防和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加强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建设。抓紧推进公共医疗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绩效工资改革进程。

(四)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制度,推进公务员队伍建设。健全公务员选用机制,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做好公务员管理机构组建工作。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全面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五)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军转安置工作。大力推进县(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继续推进第二批医疗卫生综合改革工作,做好岗位设置方案核准,指导乡镇卫生院做好竞聘上岗和签订聘用合同。扎实做好2011年军转干部安置工作,完成年度军转干部安置任务。

(六)履行政府人才综合管理部门职能,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劳动力资源职业技能培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大力推进人才开发与交流合作。

(七)加大引进国(境)外智力工作力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专家和人才,提高出国(境)培训质量和效益,创新引智工作体制机制。加大引进海外高层次专家和人才工作力度,申报2011年农业、医疗等三个引进外国专家到百色解决技术难点项目。

(八)健全制度,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推进人才小高地建设。举办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进一步完善网上人才市场,建立健全各类人才和毕业生信息数据库,推动毕业生充分就业。继续抓好人才小高地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利用“三支一扶”和大学生实践基地计划工程,积极引进铝产业发展人才。

上一篇:胸外科开胸术后心律失常的观察与护理下一篇:关于白居易名句语录3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