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监察局2010年工作总结

2024-04-20

市监察局2010年工作总结(通用6篇)

篇1:市监察局2010年工作总结

广州市监察局2010年工作总结

和2011年工作计划

2010年,广州市监察局在省纪委监察厅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纪委全会和市政府廉政会议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坚持务实创新,突出工作重点,认真履行职能,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基本工作情况

(一)将“廉洁办亚运”作为重中之重,推进亚运工程质量、资金使用、干部廉洁“三个安全”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中央纪委、省纪委的具体指导下,认真学习借鉴“廉洁办奥运”成功经验,按照“思想上不能有丝毫松懈,工作上不能有丝毫怠慢,监督上不能有丝毫疏漏,查案问责力度不能有丝毫减弱”的要求,切实贯彻“廉洁办亚运”的方针,实现了“廉洁办亚运”、“节俭办亚运”的目标,受到中央领导和中央纪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1、全面统筹、科学谋划,建立全面的“廉洁办亚运”工作机制。市纪委监察局与全市54个相关单位纪检监察部门签订《廉洁办亚运监督责任书》,并由市纪委监察局领导分工检查指导;建立领导监督、检查和指导全市15个赛区及其场馆、团队“廉洁办亚运”工作分工制度。亚组委领导与18个工作部门负责人签订《廉

-1- 洁办亚运责任书》,与98个运行团队主任签订《团队廉洁办亚运责任书》。建立赛后资产处臵工作监督责任体系。同时,在亚运会总指挥部内部成立监察审计组,组织协调各级党委政府、职能部门、行业主管部门、项目单位组成 “廉洁办亚运”四级监督体系;在亚组委内部,建立由亚组委监察审计部、各团队运行秘书长(兼任团队监督员)和重点团队监督办公室组成的监督工作体系,并向重点竞赛场馆团队派出专职廉政监督员;成立由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和体育工作者组成的第16届亚运会监督委员会,强化亚运筹办工作的社会监督。

2、深化教育,广泛宣传,不断筑牢“廉洁办亚运”思想基础。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对“廉洁办奥运” 的重要批示,中央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在总结推广“廉洁办奥运”经验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央纪委副书记黄树贤视察广州“廉洁办亚运”工作以及省纪委书记**检查广州“廉洁办亚运”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苏志佳多次在不同场合要求全市市管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决不能在亚运筹办工作中出问题。市政府召开“依制度办事打造廉洁工程”大会,对亚运工程建设“廉洁办亚运 ”工作进行部署。为营造“廉洁办亚运”宣传声势,联合省纪委制定了《廉洁办亚运专题宣传工作方案》,印发《廉洁办亚运专刊》100多期,并协助中央纪委八室在中央纪委网站开设“廉洁办亚运”专栏;组织开展“廉洁办亚运”专题调研,印发了《坚持廉洁、节俭原则,加强亚运筹备工作的监管》经验交流材料;在大洋网开设“廉洁办亚运”专栏;通过国内多家新闻媒体推出一系列“廉洁办亚运”宣传报道,营-2- 造了良好的“廉洁办亚运”舆论氛围。

3、创新制度,规范管理,强化“廉洁办亚运”的制度保障。创新工程建设监管制度。会同市城乡建设委、市发改委制定实施了《广州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及其配套制度,首创企业诚信评价信息公开和每日实时更新,改革正式投标人确定方式和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评标办法,强化了施工监管。创新资金监管制度。市财政部门将各项亚运资金收支全部纳入预算,创新实行工程管理、审核管理、资金管理独立运行制度,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建立重点项目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市城投集团组建资金拨付中心,完善了审、批分离的资金审批机制。创新物资监管制度。亚组委实施定向采购信息公示制度,创新物资采购关键环节“监审确认”制度和大额合同“强制内审”制度,建立了赛后资产回收处臵制度。完善涉亚人员监督制度。选取亚运场馆建设项目多、资金使用量大的城乡建设、水务等部门,开展权力运行风险防范工作。亚组委在筹办工作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开展权力运行风险排查防范工作,涉及18个部门、72个领域和270多个子领域。

4、强化监督,查改结合,确保“廉洁办亚运”工作落实。将全市54个签订《廉洁办亚运监督责任书》的单位,以及各赛区及其运行团队“廉洁办亚运”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任务落实到市纪委监察局所有领导,对亚运筹办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同时,抽调20名纪检监察干部作为专职廉政监督员进驻重点竞赛场馆团队,亚组委监察审计部突出重大活动、重点运行团队运行和赛时廉政工作的监督检查。市审计部门对亚运建设项目开展同步审计,-3- 跟踪审计亚组委财务收支情况,指出存在问题,提出审计建议。亚组委内部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引入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第三方审计机构,为亚组委提供审计服务。结合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抓好亚运工程问题排查和督促整改工作。加大对工作进度严重滞后、工作不落实和违规使用资金的行为的问责力度。

5、精打细算,严控成本,落实“节俭办亚运”目标要求。严把投资规模关。严格控制亚运场馆数量,亚运场馆从原计划的96个减少到83个,43个市属亚运场馆中仅6个是新建场馆。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核减亚运场馆建设资金12.18亿元,核减亚运城投资7.13亿元。严把工程造价关。对重要设计方案进行全面审核、优化,如亚运城综合体育馆设计方案优化之后减少钢材上千吨,节省投资2200多万元。由设计单位和多家造价咨询单位对工程造价进行交叉审查,多方核实工程造价,确保造价可控。建立建筑材料调价机制,如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钢筋价格走低,由于建立了调价机制,仅此一项就为亚运城工程节省了上亿元资金。优化施工管理,如市重点办避开采购高峰提前采购亚运城绿化苗木,节约投资1500多万元。严把资金使用关。市财政局加强对重点亚运项目资金使用效益评价。亚组委建立了内部监控制度,加强对采购资金使用审核。各运行团队在场馆物资配备中,坚持“能用的不换、能修的不弃、能租的不买”的原则,节约物资成本。

6、广纳民意,关注民生,以廉洁亚运促进社会和谐。一是进一步扩大群众参与。实行“阳光办亚运”,制定了亚运项目建设和-4- 筹备工作信息公开制度,实施政府部门预算、工程招投标、企业诚信信息、政府采购和财政性投资项目工程结算等重大事项信息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通过跟踪网络舆情、设臵投诉举报热线等方法,广泛收集和听取群众意见,加强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的解决。组织特邀监察员、政风行风督察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对亚运工程“廉洁办亚运”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政府窗口单位和公共服务部门进行“迎亚运树新风”专项检查。二是坚持为民服务。以“迎亚运,促和谐”为主题,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市、区、街(镇)大接访活动,共接待群众3978人次,解决了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组织对政府窗口单位和公共服务行业的服务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和重点检查,推动政务服务和行业服务水平提升。围绕2010年城市环境“大变”工程、亚运城市行动计划、“花园城市”建设行动纲要等重要工作以及“惠民66条”和17条补充意见、十大亚运惠民项目等民生工程的贯彻落实开展监督检查,确保群众分享亚运成果,提升市民幸福感。

(二)认真开展科学发展重大决策的监督检查,保证各项科学发展重大决策贯彻落实

1、突出抓好建设工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对2008年以来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项目5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进行全面排查,组织对市管项目进行重点抽查,在全省首创将援建威州工程项目纳入工程建设治理范围。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抓好督促整改,全市平均整改率达到98.8%。坚决查处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案件。查处工程建设领域案件84件84人,给予

-5- 党纪政纪处分 35人,移送司法机关13人。专项治理工作受到中央和省专项治理领导小组的高度评价和肯定。中国纪检监察报也对我市专项治理工作作了专题报道。

2、加强对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以自查和中央、省扩大内需中央投资暨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检查为契机,联合市发改、财政、审计部门,实地检查项目55个。针对自查和组发现的问题,多次召开市扩需促增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对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督促有关单位认真抓好整改。积极建立健全市“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协调组织了迎接省检查组对市“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工作的检查。

3、加强对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规范和节约用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加大市西部饮用水源污染整治力度,会同环保、水务部门开展广州市饮用水源保护、河涌整治及挂牌督办工作专项执法检查,督促市环保部门开展“铁腕治污”环境执法行动。督促国土房管部门落实节约集约用地政策,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各项基础工作,会同国土房管部门对从化市太平镇、良口镇违法用地案进行督办。督促国土房管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有关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精神,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精神,努力实现住有所居的意见》。

4、加强对政府采购活动及工程招投标等要素市场的监督检查。会同市财政局探索推进政府采购工作的改革创新,加强对涉及政府采购信访件的调查处理。加强对有形建筑市场的执法监察,-6- 完善了《广州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及交易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

(三)认真推进行政机关效能监察,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1、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专项治理,进一步缓解了上学贵、看病贵等问题。组织开展春季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收费问题检查、秋季全市教育收费问题专项检查,认真查处教育乱收费问题,涉及金额 189万元。落实全省药品网上竞价阳光采购工作,提高医疗机构药品网上采购比例;抓好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医德医风建设,市所有医疗机构全面推广医疗机构“阳光用药”电子监察系统;实行处方评审制度,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的从业行为;针对省纠风“暗访片”反映的问题,认真组织全市医疗卫生系统药品购销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共清理“小金库”13个,立案查处了有关违纪案件。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22项,降低收费标准2项,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6亿多元。公路基本“无三乱”,农村集体资金和资产管理进一步规范。

2、结合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认真开展专项监督检查,保障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顺利推进。加强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等专项资金的监管。截至12月底,广州市对口援建汶川计划资金28.0662亿元已全部到位,已付工程款20.553亿元,支付率为73.23%。目前对口援建工作和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管工作没有发现重大安全事故和贪污、挪用援建资金等违法违纪问题。加强污水治理工作效能监察。认真抓好《广州市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作效能监察工作意见》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会同有关

-7- 部门组织开展治水工程的跟踪审计。组织修改了《广州市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作考评办法》,联合市委办公厅组织开展了治水工作考评。组织开展“迎亚运树新风”活动。结合迎亚运工作,组织开展窗口单位和公共服务行业政风行风建设检查,组织拍摄了一期专题暗访片,促进窗口单位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

3、针对政府机关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行政效能监察,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开展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在市经贸委、市外经贸局、市科技和信息化局三个委(局)及其直属单位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组织对市国土房管局、市城乡建设委、市交委、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安全监管局系统进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回头查”工作。进一步拓宽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平台。邀请市人大陶子基副主任、市政府甘新副市长以及花都区、市国土房管局等13个区、县级市和市直部门“一把手”上线。共录制、播出节目24期,通过节目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257件。实现节目与电视、广播、网络、报纸同步联动,促使节目解决问题更加快捷,促进热线更加深入人心。认真做好群众投诉问题处理。认真做好对全市12个效能监测点18个效能投诉箱信访件的接收、转办工作,全年共收集和处理效能投诉件27件;积极推进网络纠风工作,通过网络平台解决群众投诉的各类问题638件。另外,针对省暗访片(之

三、之四)发现的花都区、从化市和市工商局有关问题,督促有关单位做好问题整改工作;督促和协助有关政府部门加强政务中心办事窗口的建设管理,积极推动“并联审批”有关工作。

4、针对政府行政审批中存在的效能问题,进一步完善和拓展电子监察系统,提高行政审批工作效能。进一步拓展区县和街-8- 镇电子监察系统。坚持每月定期考评,督促有关部门和各区(县级市)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市、区、街(镇)行政审批制度监控网络,初步构建了省、市、区、街(镇)四级互联的审批监督网络。进一步完善建设政府重大投资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围绕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最受关注的招投标环节建设了三个配套系统,加强对重点环节的监控,推进将市投资额在3000万以上的项目纳入系统监控范围。

(四)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推进反腐倡廉制度机制创新

1、认真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制度机制。制定了《广州市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损失领导人员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扎实做好行政执法主体、执法依据和执法行为“三梳理”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完成2010年重新梳理行政执法职权及其依据工作,参与制定了《第16届亚运会监督委员会关于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赛时运行阶段工作人员纪律规定和责任追究办法》等多项制度。目前,市委建立健全惩防腐败体系建设2008-2012五年《实施方案》提出的230项工作任务中,涉及制度建设的工作154项,已完成108项。

2、深入开展反腐倡廉理论研究,积极研究探索适应形势发展的新思路、新做法。围绕 “建立一把手有效监督机制”、“源头防治腐败体制机制建设”、“重大决策廉政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建设”、“公车改革”等4个反腐倡廉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及时加强对“廉洁办亚运”、“节俭办亚运”工作经验的调查研究,撰写“廉洁办亚运”、“节俭办亚运”经验材料,加强对“廉洁办亚运”、“节俭办亚运”的有效措施和制度机制的总结推广。编

-9- 辑出版4期《广州纪检监察研究》。

3、打造广州市农村党风廉政信息公开平台,实现村务公开工作跨越式发展。完成广州市农村党风廉政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实现以互联网、电信网和有线电视网为通道,整合视频、短信、语音和网站等多媒体对农村事务、农村财务、农村党务和涉农政务等相关信息进行公开、监督和考核,目前全市有农村的7个区、34个镇的1146条村的有关农村工作信息全部纳入信息公开平台,推动了市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4、加强招标投标工作的开拓创新,进一步深化招标投标监督管理。会同建设管理部门制定实施了《广州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及配套规定,在全国首先推行施工企业诚信综合评价并应用于招投标评标工作。目前,广州市有形建筑市场更加统一、规范、开放,招投标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更好遏制,建筑行业发展更加健康,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今年8月,广州市建筑工程招投标市场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全国管理一流的建筑市场。

5、督促深化财政、投资体制及国有企业改革,推动行政管理管理体制改革向深入发展。推动财政部门实行市直单位部门预算全部经市人大会议审议并在网上公开,推进财务核算信息集中监管和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监管、重大投资项目论证、投资项目后评价等制度。在574个预算单位推进公务卡结算制度,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会同国有企业监管部门制定实施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6、深入推进源头治腐有关工作。推动村务公开和“难点村”治理工作。督促有关部门进一步深化厂务公开。推动经济责任审-10- 计向深入发展,实现审计结果向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公开。承办人大建议、政协提案10件,其中,主办件2件,会办件8件。2件主办件均为满意评价。切实加强特邀监察员的管理、服务,充分发挥特邀监察员的参谋咨询、桥梁纽带和民主监督作用。对原《广州市监察局特邀监察员工作办法》进行修改完善,组织部分特邀监察员赴上海、杭州市监察局考察学习。

(五)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认真推进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工作

1、加大对腐败案件的查处力度。加强与检察、公安、审计等执纪执法机关的协调配合,制定加强安全办案工作的相关规定、重要案件线索统一管理办法等制度,探索在不用“两规”措施条件下查办大案要案的措施和办法。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信访举报7709 件(次),查处违纪违法案件376件404人,其中市管干部9件9人,县处级干部41件41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46人,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1994.6万元。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扎实推进,共查处商业贿赂案件427件259人,涉案金额1.29亿元。坚持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成立办案监督领导小组,建立广州市廉政教育管理中心,对办案工作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办案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批案件被评为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精品案件”、“优质案件”和典型问责案件。

2、加强对违纪违法问题的责任追究。会同有关部门对天河区岗顶一带环境脏乱差和乱摆卖问题、白云区萧岗农贸市场销售私宰肉和金戎牲畜交易批发市场死羊偷运、白云区江景路沙井缺盖导致八旬老人死亡事件、花都区永福路东侧排洪渠检查口缺盖致六岁小孩溺水死亡事件等问题进行调查处理,加大行政执法责

-11- 任追究的力度。向越秀区建设和水务局等单位发出监察建议书5份。对天河区棠下噪声扰民的追究被省纪委监察厅评为全省实施问责十大典型案例。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调查处理,参加了多宗生产责任事故的调查。

3、认真推进领导干部问责工作。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31名干部的工作失职、监管不力等行为实施了问责,其中,局级1人,处级2人,乡科级干部11人。

当前,我市行政监察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经济领域违纪违法案件仍然易发多发,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不作为、乱作为等作风建设和廉洁自律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改进等。

二、2011年工作初步打算

2011年,广州市监察局将认真落实市政府廉政工作会议和市纪委全会精神,突出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对科学发展重大决策部署的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对经济结构调整、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房地产调控、规范和节约用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保障和改善民生、扶贫“双到”工作等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对外援建项目建设和物资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二是抓好“廉洁办亚运”经验总结。全面总结“廉洁办亚运”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并运用到惩防腐败体系建设以及重大活动和大型工程建设项目中。加强对亚运后资产处臵工作以及后亚运时期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三是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认真推进征地拆迁、住房保障、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涉及民生的突出问题的解决。开-12- 展教育收费监测,实施“阳光用药”和“阳光采购”,开展收受医药回扣问题专项治理,深入治理食品药品安全突出问题。全面清理涉企收费。巩固治理公路“三乱”成果。进一步办好政风行风热线。积极推进网络纠风,加强政府部门、公共服务行业、基层站所政风行风评议工作。组织开展民营企业评议政府部门活动。

四是推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配合有关部门,重点推进依法治市五个五年规划、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以简政强区为重点的事权改革、市、区(县级市)两级法院执行财产进入产权交易市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面推行公务卡结算、司法公开等工作的贯彻实施。将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公共资源交易、政务监督等内容逐步纳入电子监察的范围。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重大投资项目和公共资金的监督检查。

五是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推进政务、厂务、村务公开特别是网上公开,完善农村党风廉政信息公开平台,进一步落实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结合我市实际探索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深化对权力运行公开的监督考评工作。巩固和拓展街(镇)电子监察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电子监察系统。

六是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集中开展对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违纪违规问题的专项治理。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深化庆典、研讨会、论坛过多过滥问题专项治理。推进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七是加大查办案件、责任追究和问责工作力度。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以权谋私、失职渎职案件、重点领

-13- 域和关键环节中的案件、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重大责任事故和群体性事件背后的腐败案件。严肃查办商业贿赂案件。对行政执法过程中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的情形强化责任追究,对党政领导干部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加大问责力度。

-14-

篇2:市监察局2010年工作总结

一、监察工作完成情况

(一)做好日常巡查、书面审查和劳动信访工作

1、在书面审查方面,根据《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调整扩大劳动用工书面审查的范围,对我市用人单位进行规范指导,督促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全年共有3989家用人单位通过书面审查。

2、在日常巡查中,以《劳动合同法》实施为契机,重点加强建筑工地和餐饮娱乐业劳动合同签订情况检查,提高我市劳动合同签订率。

3、在信访工作方面,通过创新劳动保障信访机制的多项措施,我们建立起咨询、举报投诉、监察、仲裁一条龙的农民工维权体系,为广大农民工了解劳动保障政策法规,举报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提供了畅通的渠道,加强了政府与群众的联系,化解了相当部分劳资矛盾,及时纠正用人单位违法行为,有效地预防了劳动纠纷和群体事件的发生。为加大信访工作力度,我们创新工作机制:一是出台即接即访办法。在信访案件调处的实际工作当中,由于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上访群众迫切希望能够尽快得到处理解决。我们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和《信访条例》等法律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劳动保障举报投诉案件即接即处暂行办法》。规定投诉中心信访工作人员在接到案件后,对于劳动关系、劳动纠纷事实认定较为明确的案件,即时与有关的当事人进行联系,当场进行调处工作。调解后信访工作人员仍对案件进行回访,将纠纷排解落到实处。即接即访办法实施后,降低了劳动者维权成本,缓和了上访群众的不稳定情绪,有效地将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也提高了劳动违法举报投诉和劳动保障纠纷案件的处理效率。二是加快信访工作网络化建设,建立网上信访机制。我们从2007底就开始着手进行监察工作网络化的进程。今年初市劳动监察支队网站全面改版,突出网站的服务性,在显著位置增设了网上投诉、网上办公、企业欠薪动态等栏目。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在网上完成投诉举报。支队在收到群众网上投诉当日及时立案,立即将案件发送到办案人员手中进行调查处理,事后及时联系投诉者反馈处理进度,做到“有投诉,有处理,有回复”。

(二)认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1、结合福建省三年劳动合同工作计划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年工作,开展春暖行动等提高我市劳动合同签订率的专项执法宣传行动。全年共督促用人单位补签、续签劳动合同16万人次。

2、开展农民工工资专项检查。我市劳动监察机构先后于2007年10月至2010年2月、2010年10月至2009年1月在全市开展两次农民工工资专项检查。上半年,累计检查用人单位5577户次,涉及农民工37.55万人,为9340多名农民工追回工资1187.46万元。下半年,我局与建设局配合,组成8个专项监察工作小组,深入我市各建设单位、建筑工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工资支付检查工作,截止12月份共检查用人单位2074户次,为9130多名农民工追回工资1157.62万元。

3、开展职业中介机构专项检查。2010年,我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根据《就业促进法》、《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多次开展职业中介机构的专项检查和突击督察工作,取缔非法中介,对中介过程、委托招聘的合法性进行检查,对提供虚假信息的行为予以查处。全年共查处取缔未经许可和登记擅自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组织和个人96户次,有效地净化了我市劳动用工环境。

4、开展社保基金专项治理工作。为进一步加大对社保基金专项治理工作力度,2010年3月份,支队联合社保中心对医疗保险定点服务单位进行专项检查。共查处6家存在违规刷卡行为的医疗保险定点服务单位,罚款7.9万元,暂停两家医疗保险定点服务单位资格。全年累计查处医保定点服务机构35家,罚款金额16.95万元。此外,为加强群众对医疗保险定点服务机构的监督,支队联合市社保中心,向各医疗保险定点服务单位发出医疗保险违规举报电话贴条500多份,要求各医保定点单位将医疗保险违规举报电话贴条张贴在挂号收费处等明显地方,未按要求张贴的,予以处理,有效地加大了医保定点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支队还根据《举报奖励制度》的规定,对监督医保违规行为方面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和群众予以表彰和物质奖励,大大提高了群众参与社医保基金管理监督工作的积极性。

5、开展查处非法使用童工专项执法行动和整治非法用工专项执法检查行动。为进一步落实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等法律法规,严厉打击非法使用童工行为,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根据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九部门的联合部署,联合各相关部门,从2010年6月起,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开展“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制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成立联合执法小组,采取主动检查、受理投诉举报和社会舆论监督结合的方式,对我市辖区范围内的重点企业和生产场所进行检查,重点检查“五小”企业和拉面馆,严厉查处非法使用童工行为。共主动检查用人单位3628户次,补签劳动合同人数648人,补发工资713人共107.05万元,清退童工2人。

(三)做好劳动突发事件处理工作

进一步做好市、区两级劳动监察机构紧急或重大案件的联动和上报反馈,完善110联动各项制度。并将社会公开承诺的出警到场时间提前10分钟,使劳动突发事件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不必要损失。

今年来全市共处理劳动突发事件及集体上访案件1659件,每起突发事件均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场处理。在节假日和各项重大会议活动期间,坚持实行全员待警、双班备勤,确保在最快时间内到场处理劳动突发事件,做到“联得上、动得快、处得好”。在今年劳动突发案件增长迅猛、集中爆发的情况下,支队及时组织、调配全体劳动保障监察力量,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使多起恶性劳动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解决,何立峰书记、刘赐贵市长等市领导多次做出批示,肯定劳动监察机构对我市和谐稳定做出的突出贡献。

(四)进一步加强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 支队继续加大《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的宣传力度。一是两次邀请我市企业代表召开劳动合同法宣传研讨会,对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如何调整适应等工作进行了研讨;二是在我市岛内各在建工地张贴农民工维权告示牌。通过“温馨提示”告知劳动者,施工工人入场施工前应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按月足额领取工资、企业应为劳动者缴交社保等,并公布市劳动保障投诉中心电话、地址,方便农民工举报投诉。在张贴“温馨提示”的同时,劳动保障监察员还现场向施工单位负责人员和施工工人做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劳动者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维权意识。三是定期编印劳动保障监察简讯,免费赠送企业,内容包括我市劳动保障监察资讯、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解读、劳动保障案例分析等,使企业能在第一时间了解新的劳动保障政策法规,进一步保障劳动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提高劳动用工管理水平。

二、监察制度和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2010年,支队根据我市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劳动关系的整体布局,继续加强劳动监察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每周四下午利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进行法律法规的集体探讨学习或邀请劳动争议仲裁、劳动能力鉴定等业务部门领导、专家进行授课,提高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适用的准确性;继续加强与全国其他劳动监察工作先进地区的经验交流学习,与来访的珠海、无锡等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交流学习工资支付保证金、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劳动保障基准认证、网格化等长效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情况。下半年,第十三届华东地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监察局领导、上海、江苏、南京、浙江、杭州、宁波、苏州、安徽、合肥、江西、南昌、山东、济南、黑龙江、福建、福州、厦门等省、市劳动保障部门领导到会参加,围绕当前劳动保障监察事业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劳动监察工作机制上,进一步加强劳动监察网络网格化建设,通过网站改版,在劳动保障监察网上新增网上投诉举报、劳动监察情况通报、电子办公等功能。在日常监察工作中,实现调查笔录电子化,提高了办案效率。制定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的工作方案,并在思明区开始试点工作;认真开展党政廉政建设工作,积极发展支队团支部成员向党组织靠拢,支队洪一鸿同志成为支队党支部的主要发展对象;积极组织各类公益活动,支队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赈灾捐款等活动,共捐款捐物11630元。

三、创建劳动保障监察长效机制

1、建立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为进一步落实《关于预防和处置拖欠农民工工资及群体上访的若干意见》,从源头上预防劳动突发事件的发生,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我市于今年1月份正式出台《厦福田市企业工资保证金实施办法》。市劳动保障部门向存在拖欠工资问题的生产企业发出缴纳工资保证金的通知,并向市建设与管理局提交有关建筑企业的诚信记录,由建设局完成建筑企业工资保证金系数的审核和征缴工作。全市共征缴企业工资保证金2000多万元。

2、为进一步推动企业诚信机制建设,支队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统一部署下,开展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和建设局等部门配合,成立实施《厦福田市企业工资保证金实施办法》工作小组,规范我市企业工资支付、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合法权益,从根本上改变建筑企业存在的因层层分包、管理混乱导致农民工拿不到工资的不良状态,进一步推进我市企业用工信用制度的发展完善。二是联合下发《加强建筑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通知》,加强对建筑工地劳动用工的引导和管理。三是加强我市企业工资信用制度建设。对多次或严重违反企业工资支付法律法规的企业依法在市劳动监察网对社会进行公布,并根据《办法》等相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同时对遵纪守法的诚信用工企业在市劳动监察网上进行嘉奖公示,提高企业用工诚信等级。

3、推动劳动监察网格化建设工作。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省劳动保障厅的部署,我市于2010年启动劳动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并率先于思明区试行。经过一年的精心组织,思明区认真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初步形成了7个片区、10个劳动保障事务所、95个社区工作站的监察网格化工作模式。至2010年底,思明区以社保登记为基础,共掌握辖区内地税社保登记的单位4万多家、无社保登记的单位(包含外地驻厦)3000多家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信息。思明区网格化监察在各项工作检查、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先后排查用人单位4.3万多户次,通过基层站点排查预警机制发出预警涉及用人单位113户,其中重大预警66户,及时将矛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4、设立农民工维稳基金。2010年因金融危机给我市中小企业造成一定的冲击,企业经营不善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劳动突发事件不断发生。为妥善解决因法律程序过长激发农民工的不稳定情绪,加大案件处理难度的问题,切实保障困难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市劳动保障局的支持下,我们设立“农民工维稳应急资金”,对确因生活困难无法解决吃住行等基本问题的农民工给予适当援助,安抚他们的情绪,防止事态恶化,使案件最终能顺利解决,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四、存在问题及明年工作思路和计划

(一)存在的问题

1、建筑工地包工头组织农民工以过激行为解决工程款(工资)纠纷成为惯性,形成小事小闹,大事大闹的趋势。属于个别施工班组发生拖欠工程款(工资)问题的,多以围堵项目部,阻挠工地施工,或是上演爬塔吊、跳楼胁迫建筑公司和政府部门解决纠纷;属于开发商与建筑承包商之间规模较大的工程款结算纠纷的,则往往是上百名工人围堵马路、围堵市政府信访局。特别是后者,如江西昌厦建筑公司新景地项目、古龙房地产开发公司古龙明珠和古龙居住公园项目、海沧未来海岸项目等,往往涉及金额巨大,动辄是千万元以上的工程款纠纷,波及人数众多,整个建筑项目的施工班组均卷入其中,情况十分复杂,处理难度大,耗时日久,极大消耗了政府各部门的精力和行政资源。越近年底农民工返乡之际,上述趋势愈加明显。

2、中小企业破产倒闭或老板逃匿后,职工申请仲裁及请求法院进行诉前保全均需要一定的法律程序,而农民工在短期内的衣、食、住等问题则得不到妥善处理。农民工因此可能采取围堵马路、围堵市政府等过激的行为进行上访,使相关案件的处理难度进一步加大。如10月份接连发生的伊加依工贸有限公司、福来得餐厅职工围堵SM广场、嘉禾路等案件,均属于案件进入法律程序后,职工无法等待漫长的法律程序而采取过激行为讨薪的案例。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是短期的,未来可能出现的劳动纠纷将呈现以下新特点:一是如果出现大规模的企业裁员和劳资摩擦,而不能及时有效化解纠纷,劳动纠纷数量将会有较大增长,明年将可能成为继今年《劳动合同法》出台后,劳动纠纷又一次迅猛增长的一年。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外依存度高的企业,以及金融企业,可能会因财政状况受到较大影响,引发更多的劳资纠纷。二是用人单位主动解除、终止劳动关系,或停发、减发工资报酬,将可能成为引发劳动纠纷最主要的事实原因。而劳动者讨要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要求确认或恢复劳动关系、追讨工资报酬的纠纷,将会成为劳动纠纷的主要类型,同时一些劳动者要求福利待遇的案件也可能增多。三是由于可能涉及用人单位的大规模裁员,如果处理不当,易引发群体性纠纷。因企业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劳动者面临更严峻的就业形势,双方对纠纷处理结果的承受能力降低,因而纠纷调解难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

3、缺乏完善的维稳应急金制度,加大了政府部门的负担。我局在对企业进行矛盾纠纷排查时即陷入两难境地,一些生产经营不善的企业主误认为政府部门将为企业买单,解决资金问题,从而将包袱抛给政府,甚至煽动、组织职工过激上访。如不进行排查,将难以应对可能的突发事件。在处理诸如金同成实业公司拖欠工资等涉及人数较多、拖欠金额较大的案件时,没有完善的应急制度,加大了各部门的处置难度,事态难以及时平息。

(二)下工作思路和计划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持续影响,支队将继续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为己任,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1、全力做好劳动保障监察的各项工作,紧抓信访,加大宣传,落实好案件的处理和反馈工作,进一步加大日常检查的广度和深度,力求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2、根据实际组织开展劳动保障监察专项整治行动。在第一季度重点整治职业中介机构活动和用工单位的招工行为;第二季度对“五小”企业展开检查;第三季度将联合多部门展开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第四季度重点监督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

3、健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与各区劳动保障、建设等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充分整合现有执法资源,提高执法效率,共同加强对建筑领域工人工资发放的监管,减少突发事件发生。

篇3:市监察局2010年工作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收集和整理2010—2014年襄阳市辖区报告的发生在襄阳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和高等院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资料。

1.2方法

参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释义(试行)》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对事件进行判定、分级和分类。所有事件均经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确认、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并结案。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Excel2003、SPSS 18.0软件对资料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

2010—2014年襄阳市各级各类学校共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9起,其中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9起,未定级事件20起,发病人数3 229人,无死亡病例,波及人数76 964人,罹患率为4.20%,见表1。

2.2时间分布

报告的59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明显的季节性分布, 3~5月为高峰,报告26起,占报告总数的44.07%;第二个高峰为10~12月,报告25起,占报告总数的42.37%,其余各月份报告较少,其中每年的1月份和7~8月份没有事件报告。

2.3学校分布

城市各类学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7起,占事件总数的79.66% ; 农村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2起, 占20.34%。其中城市学校发生事件较多的是城市小学17起, 占36.17%,城市幼儿园4起,占8.51%;农村学校发生事件较多的是农村小学7起,占58.33%,工读学校2起,占16.67%。

2.4事件类型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仅涉及到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两种类型,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共57起,占学校事件的96.61% ,发病3 139例,占学校事件发病人数的97.21% ; 食物中毒2起,占学校事件的3.39%,发病90例,占学校事件发病人数的2.79%,见表2。

3讨论

学生是一个聚集性、易感性的特殊社会群体,相互接触机会多,容易造成疾病的传播和流行[3]。2010—2014年襄阳市各级各类学校共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9起,传染病事件57起,表明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为主,与相关报道一致[4]。传染病病种以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62.71%,说明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的关键。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占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33.90%,因此,要重视对学校饮用水和食品的卫生安全监督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城市学校发生数多于农村学校,这主要与襄阳市实行教育资源整合,部分乡村学校进行合并,随着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进城读书,城市学校数量逐年增加,城市学校和学生多于农村学校有关。

本研究显示,襄阳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间与学校学期季息时间相关,呈明显的季节双峰分布,表现为每年2月份开学后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始增多,3~5月份出现全年第1次高峰,6月份开始下降,暑假期间(7~ 8月份)没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随着9月份学生开学,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再次增多,10~12月份出现全年第2次高峰,即每次高峰在寒假和暑假结束后的1~2个月内出现,与文献报道一致[5,6,7],与呼吸道传染病、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发病高峰时间相符[5,8]。提示我们应在这一时期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篇4:市监察局2010年工作总结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青海省玉树市

中图分类号:X8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2-191-03

1 研究区概况

玉树市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玉树藏族自治州最东部,是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两级政府驻地。其面积占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面积的4.72%。地理位置为东经95°41′40″~97°44′34″,北纬33°46′44″~32°41′34″。东西最宽189.5 km,南北最长194.3 km,面积1.57万km2。地势西北、中部偏高,东南和东北偏低,最高峰保俊色海拔5 752 m,境内海拔5 000 m以上高山951座,大部分终年积雪。玉树市气候属于典型的高原性气候,无明显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两季,冷季较暖季长1~2个月。降水集中、雨热同期、霜冻频繁;冷季多风并伴有沙尘暴,暖季多雷雨冰雹。玉树市水源丰富,其矿产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2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是一个新兴客体,只有在建立科学、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才能对其进行准确的评价,因此,在选择其评价指标体系时,要遵循其系统性、科学性、适宜性、动态性及主导性等原则。本文根据“压力—状态—响应”的理论框架,结合玉树市自然环境特点、人类活动影响情况及数据的可获得性出发,分别从目标层、准则层、一级指标、二级指标4个等级出发,选用了14个评价指标,建立了玉树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2.2.1 评价指标标准化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是通过数学公式来消除各指标量纲的影响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相对指数法进行指标的标准化,最终得到指标的标准化值。

对于正趋向性指标,实际指标值转化为标准化值公式为:

(1)

对于负趋向性值表,实际指标值转化为标准化值公式为:

(2)

式中: dij和fij分别为第i年第j项指标的实际值和标准化值,jd max、jd min分别为第j项指标在研究期内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2.2.2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指标权重是对指标重要程度的反映,影响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受专家经验影响大,具有主观随意性。客观赋权法较为客观,但又由于与实际操作经验存在一定的误差不能准确计算出指标权重。因此,本文在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时,采用了主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的方式,主观方法采用AHP法,客观方法采用熵权法对AHP法进行修正,获得更加合理的指标权重。

(1)客观赋权法(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过程。

定义pij为第j项指标下的第i个被评价对象的指标值比重,则有:

(3)

令E为第j项指标的熵,则有:

(4)

式中:k=1/hm,当 fij=0时,令In fij=0。

计算第j项指标的综合熵权jW:

(0≤jW≤1,) (5)

(2)主观赋权法(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过程。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步骤,首先通过咨询专家确定各指标两两相比其重要性而获得的相对权重,根据专家意见监理判断矩阵;其次计算判断矩阵中每行元素的几何平均数并将计算所得几何平均数归一化处理得到权重向量;计算完成后进行一致性检验,最终得到各项指标权重。

(3)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本文对上述两种方法进行结合,采取了算术平均数的方法,为加强评价指标权重的合理性,以层次分析法所得权重为主,后采用熵权法所得数据对其进行修正,最终得到玉树市土地生态安全评级体系指标权重,如表1所示。

表1 玉树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权重值

指标熵权法权重层次分析法权重Wj指标熵权法权重层次分析法权重Wj

人口密度D10.03330.21490.1604土地利用多样性D80.14050.01040.0494

第一产业比重D20.04970.09620.0823牲畜分布量D90.03490.01370.0201

交通D30.02810.04240.0381森林覆盖率D100.02440.00460.0105

年平均气温D40.04110.26510.1979人均GDP D110.05920.10740.0929

年降水量D50.04750.08840.0761第三产业比重D120.04790.05370.052

土地利用率D60.13530.03840.0675自然保护区面积D130.18020.01340.0634

土地利用程度D70.12610.02440.0549牧民纯收入D140.05170.02690.0343

2.3 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计算

在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中,每项指标都能从不同面反映出土地生态安全状况,为了综合反映研究区域土地生态安全情况,本文采用综合评价法,先计算单项指标安全值jU,而后对每项指标加权得到研究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综合值U。

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计算的数学模型:

(6)

式中,U为玉树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n为评价指标个数。

经计算,2010年玉树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为0.1929。

2.4 土地生态安全结果

2.4.1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等级的划分

本文根据已有的生态安全综合值指标特征,借鉴张小虎[1]等人的研究成果,采用等间距法,将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划分为5个等级,结合刘勇[2]、蔡运龙[3]等人的评价标准及玉树市实际情况,制定了玉树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标准,如表2所示。根据表2所示,其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越大,说明土地生态越安全,反之则越差。

表2 玉树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综合评价标准

生态安全值区间等级表征状态指标特征

≤0.2Ⅰ恶化级土地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受严重破坏,生态过程很难逆转,生态系统结构不完整,功能退化,生态功能恢复及生态重建面临很大的困难

0.2<-≤0.4Ⅱ风险级土地生态系统整体功能退化严重,生态环境受到较大破坏,功能不齐全,受外界干扰后难以恢复,生态问题比较大,生态灾害比较多

0.4<-≤0.6Ⅲ敏感级土地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已有退化,生态环境遭受一定破坏,但尚能维持其基本功能,受外界干扰后易发生恶化,生态问题显现,偶有生态灾害发生

0.6<-≤0.8Ⅳ较安全级土地生态系统整体功能比较完善,生态环境较少遭受破坏,一般干扰下生态环境可自动恢复,生态问题不显著,灾害少

0.8<Ⅴ安全级土地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完善,生态环境受干扰破坏较少,结构完整,系统遭受破坏后恢复再生能力强,生态问题不明显,发生生态灾害几率不大

3 玉树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与结果分析

根据玉树市评价结果综合值及评价等级,2010年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为0.192 6,处于恶化级,原因可能在于2010年玉树市发生了7.1级强地震,使整个城市毁于一旦,造成整个城市土地系统结构不稳定性增大,土地生态环境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1 玉树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前文对玉树市土地生态安全的评价结果,该市处于不安全状态,且发展趋势不乐观。其主要原因归纳为:

3.1.1 自然生态环境的局限性分析

由于玉树市地处内陆高原地区,植物及牧草生长周期短,植被脆弱,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对于动植物的生长及生态环境的保护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加之自然气候灾害对动植物生长的威胁,致使土地生态安全发生退化。

3.1.2 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非理性行为

玉树市经济水平落后,科技水平不高,当地牧民的物质需求与其经济收入间产生的矛盾只能通过增加饲养牲畜数量,开采各类资源等形式解决。且近年来人口数量急速上升,加之外来经济的刺激,人类活动的加剧及不文明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和破坏,造成当地土地生态安全发生退化。

3.1.3 政府主导的土地管理分析

政府部门对土地进行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以及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权益,保护、开发及合理利用土地,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3.2 改善玉树市土地生态安全现状的对策

针对玉树市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该市经济发展状况,笔者以下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了改善玉树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的诸多建议:

3.2.1 行政保障措施

任何政策措施的有效执行,都不能离开政府的政策导向和行为保障。玉树市地方政府及各级主管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从以下方面出发,制定一系列维护生态安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的机制:提高管护力度实现生态工程效益长效化,强化各职能部门监管责任意识,完善立法提高法律执行力,提高自然灾害应急与预防能力,积极宣传生态保护知识推动全民参与,打造科学的土地管理队伍。

3.2.2 经济辅助措施

由于玉树地区受交通、信息、自然条件等因素制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当地农牧民对草原的依赖性较强,对生态环境压力较大,提高土地规划利用的合理性,保障区域经济发展,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间的矛盾。只有发展、充实和壮大地方经济实力,才能投入足够的资金对当地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治理,对其所面临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从而改变以破坏生态环境求发展的不利局面。

3.2.3 技术支持措施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通过提高当地GIS、遥感卫星系统,人工智能监测技术等对环境变化的诸多因子实施监控,及时做好数据更新处理,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及时掌握生态环境动态信息,强化人们的环境意识,为生态环境健康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做好技术保障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本文利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从玉树市土地生态环境“压力-土地生态环境状态-人类社会响应”3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由于土地是一个复杂的复合生态系统,涉及到自然、经济、社会等多方面,本文结合自然、经济、社会三要素选取了不同的指标进行分析,对玉树市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

本文采用主、客观赋权法结合,计算得到指标权重,提高了玉树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4.2 结论

原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制约了玉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应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强经济基础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近年来,随着玉树市经济的发展,威胁到了其土地生态安全,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能只在乎眼前利益,将目光放长远,以便让生态环境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只针对玉树市2010年土地生态安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在今后的学习中,笔者要加强区域性横向比较以及以时间序列为主的纵向比较,对玉树市土地生态安全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小虎,雷国平,袁磊,等.黑龙江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1):88-93.

[2]刘勇.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4.

[3]李玉平,蔡运龙.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北京大学学报,2007,43(6):784-789.

篇5:市监察局2010年工作总结

为切实做好春节前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工作,杜绝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规范烟花爆竹行业管理,贯彻执行《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和《**市烟花爆竹经营燃放管理规定》,支队在局领导及烟花爆竹科的指导下,对**市的烟花爆竹经营单位进行了专项执法检查,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支队在2010年1月20日至2010年2月10日期间对全市范围内的烟花爆竹经营单位进行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共出动车辆65次,检查烟花爆竹零售点600多家,下达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处理决定书37份,立案调查8起,市安全生产监察支队2010年春节期间开展烟花爆竹执法监察工作情况。据统计,春节期间支队共查获非法生产的烟花爆竹4000余件,价值50余万元;查处非法批发经营单位3家,涉案金额约30万元,其中**琅俐盛商贸有限公司涉嫌非法批发烟花爆竹的违法行为已移交青秀区安监局处理,广西横县森辉昌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涉嫌非法批发烟花爆竹的违法行为已移交横县安监局处理,**市弘尔昌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涉嫌非法批发的烟花爆竹已先行登记保存证据,目前案件正在调查处理中。

二、主要工作和完成的任务

(一)制定工作方案,并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了贯彻执行《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和《**市烟花爆竹经营燃放管理规定》,支队制订了《烟花爆竹安全生产检查工作计划》(南安监支字1号),成立支队长**,副支队长**牵头带队的两个检查组,检查前召集检查人员进行分工部署,明确工作任务,执法检查的重点内容,严格落实责任,严肃工作纪律,严格实行检查人员“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确保检查落实到位,工作报告《市安全生产监察支队2010年春节期间开展烟花爆竹执法监察工作情况》。

(二)突出重点,强化烟花爆竹执法检查。为确保**市春节期间安全稳定,局领导对今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执法检查高度重视,并将烟花爆竹零售点的执法检查作为重点,查处非法生产烟花爆竹的违法行为,加大对非法经营烟花爆竹的打击力度,对我市范围内的烟花爆竹零售点,特别对快环附近和贩卖非法烟花爆竹比较猖獗的良庆区加强执法检查,有效的打击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年三十晚上在对**市**区的烟花爆竹零售摊点进行执法检查中发现了1处非法烟花爆竹零售点(无证),在当地派出所的配合下当场对该非法烟花爆竹零售点进行了处理。年初二支队按照局领导的指示,前往**县,在当地安监局的配合下对烟花爆竹零售点进行了执法检查,并将检查情况报告局领导。

(三)严格要求,从严处罚。检查人员严肃认真,依法办理,对所有检查场所必须填写现场检查记录并由当事人签字,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问题要下达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加大隐患问题的整治力度,加大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超能力生产和超量储存的责令企业立即整改,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或者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要停产整顿,对拒不执行监察指令、隐患不整改或改正不及时的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四)广泛宣传,增强市民安全意识。支队积极开展宣教活动,在执法过程中深入宣传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法规,为鼓励市民自觉抵制和积极举报非法储存、运输、销售和燃放烟花爆竹行为,支队广泛宣传我市实行的有奖举报制度,并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对市局、支队的执法监察工作进行报道,积极引导群众遵纪守法、文明燃放,自觉购买质量合格的烟花爆竹产品,坚决抵制非法销售、违规燃放烟花爆竹行为。

(五)密切配合,努力完善联合执法机制。支队加强与县(城)区安监局联系,实行联合检查、联合执法。支队多次参加了由自治区安监局,市局和其他职能部门牵头的联合执法,并与各县(城)区安监部门密切配合,共同依法严厉查处烟花爆竹非法违法行为,严查烟花爆竹产品的违规销售渠道。

2009年度森林防火工作总结

篇6:市监察局2010年工作总结

2010年纪检监察工作总结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五日)

2010年市政府办公室纪检监察工作在办公室党组的领导下,按照市纪委和市直机关纪工委的工作部署,深入学习中纪委五次全会和省、市纪委全会精神,深入开展“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进一步推进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努力开创办公室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局面。

一、提效能、强自律,深入开展“深化作风建设年” 活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部署,结合实际深入开展以“提效能、强自律”为主题的“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四项举措践行新风正气。一是召开中层干部例会,7位中层干部围绕“提效能、强自律”主题作了发言。二是重点开展治庸治懒工作,为严肃办公室工作纪律,纪检组对个别纪律松弛的人员进行了诫勉谈话。三是坚持考核制度,每月对工作人员在办公、办文、办事和劳动纪律、学习教育、廉政建设、保密、卫生节能等方面进行考核。对两名严重违反考核办法的人员进行了通报批评。组织有关人员对办公室内部保密工作进行自查,对在自查中发现的个别处室非涉密计算机存储涉密文件问题,按照保密考核办法进行了处理,并 -1-

限时纠正。四是完善接待制度。进一步明确办公室接待原则,对省内外客人按类别接待,以节约接待经费。

二、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龙头,有计划、分阶段、分步骤地落实《市府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各项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分解责任,严格考核落实,不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推进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一是建立工作机制。市府办建立了党组书记负总责,纪检组长组织协调、党组成员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根据工作分工,分管领导对分管处室负责人的党风廉政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处室主要负责人对本处室的党风廉政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监察室负责做好办公室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日常工作。二是实行“一岗双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党组成员在分管工作中实行“一岗双责”,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制度。三是明确责任分工。办公室党组坚持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党组书记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直接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直接听取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直接督促党风廉政建设落实情况。党组成员按照职责分别抓好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个环节,使责任明确、网络健全、任务落实。

三、认真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是组织《廉政准则》学习及测试。按照《廉政准则》的要求,组织53名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有49名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参加知识测试,参与率达92.45%。二是召开办公室党组中心组学习会,重点学习梁黎明书记在全市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强化对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各项措施,树立一心为民、干净干事、勤政廉政的良好形象。三是办公室党组书记上廉政党课,提出了“持公、敬畏、慎独、知耻、放下”十个字的要求。四是在十月份组织开展了“读书月”活动,有19名同志进行了读书心得交流发言。五是编写党风廉政教育学习资料10期。

四、加强廉政风险防范,促进干部廉洁自律。一是在九月份开展了以加强岗位廉政风险防范工作为重点的“廉政教育月”活动,对开展重点岗位廉政风险排查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提高了广大干部对开展重点岗位廉政风险排查防范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针对传统反腐倡廉工作存在“一锅煮、一刀切”的问题,办公室紧紧围绕岗位廉政风险的关键环节,根据各处室、各岗位的特点,采取“背靠背”和“面对面”的方法,进行风险点排查、风险等级评定,把查找风险点的过程视作自我教育、自我保护、自我防范的过程。三是围绕“重点岗位、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多层面深入查找风险。在领导干部层面,班子成员带头查找在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容易产生腐败行为的廉政风险点。在中层岗位层面,各处室负责人从履

行岗位职责、执行制度、内部管理特别是利用领导影响力和打着办公室旗号等方面,全面排查廉政风险,并逐一进行登记、汇总。共排查出风险点30余个。四是针对排查出的廉政风险点,制定防范措施,建立健全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处置三道防线。

五、切实加强机关纪委建设。根据市委的要求,完成了办公室机关纪委的组建工作。在此基础上,不断健全办公室纪检监察工作组织网络,努力推动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2011年办公室纪检监察工作初步打算:

(一)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动反腐倡廉建设。要紧扣中心,科学确定反腐倡廉任务目标,做到服务大局的责任更加强化。积极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作用,找准服务大局的着力点和切入点。

(二)继续有计划、分阶段、分步骤地落实《市府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各项任务,丰富惩防体系建设工作内容,完善和规范管理、监督与考评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反腐倡廉制度,并在制度的执行力上下功夫,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三)继续抓好重点岗位廉政风险防范工作,探索廉政建设预警机制。

(四)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果,继续推进“细节管理、细节服务”工作,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好办公室的各项工作。

上一篇:重阳节老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下一篇:小学学校暑假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