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涛《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确定与叙写

2024-04-27

林涛《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确定与叙写(共6篇)

篇1:林涛《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确定与叙写

——《角的初步认识》目标叙写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五年制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1,第一课时。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标要求及解读】 课标要求

1、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

2、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物体的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课标解读

第一分句中的第一个行为动词“经历”是描述过程目标的行为动词,是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感性认识。第二个行为动词“了解”是描述结果目标的行为动词,是指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核心词“平面图形”这里指的是角。第二分句中的“从物体中抽象出”要求给小学生提供大量的生活素材,通过分析比较,获得感性认识。由此看来,课标对这部分知识的要求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要给学生足够的思索空间和思考空间,并通过交流,了解角的特性。

【教材分析】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过程和日常生活中,已经已经接触了角,对角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教材中呈现的方式是:在认识角之前先呈现了一个校园的情景图,先让学生感性、直观地看到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做操同学伸开的双臂、足球门、足球场的边界、小旗、花工的剪刀、教师手中的三角板、远处钟楼的时针与分针,这些物体上都有角。教材中用红色标出了其中一些角。通过不同的层次引领学生认识并掌握 “什么是角?”

(1)从剪刀、吸管、水龙头等实物中抽象出角的一般模型,包括锐角、钝角、直角,体现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

(2)直接用图形描述角的概念,并在图上标出顶点和边(类似于线段概念的引出),使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观察初步感知什么是角以及角有什么特征。

指角、建立角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在反复的指角过程中,学生经历发现并形成表象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严谨性。

本节内容是学生认识锐角、钝角的基础,是四年级学习三角形知识的重要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对后续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生活中角并不陌生,能够很容易的在周围的物体上找到角,怎样引导学生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

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通过具体的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的经验,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为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做好准备。

但是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对角的了解不深,往往学生是将立体实物中的尖尖的部分看成角,而非本节课平面图形中的角。这里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预设和应对方案。

2.3班学生相对于其他班级学生知识基础比较差,思维不够灵活。因此在建立角的基本模型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困难。

【学科德育渗透点】

人们在认识活动中,会凭借思维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概括和分析综合,形成一系列概念、判断和推理,这是理性认识。本节课会通过不同的策略渗透理性精神。

本节课理性精神的渗透策略,一是通过对角概念的建构,引导学生自主建构角的模型,从而逐步形成一种理性化地思维范式和认识模式,对本节课而言是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关于概念认识的理性化思维范式和认识模式。二是从渗透策略的角度,本节课通过操作、比较 策略,让学生逐步深入认识角的本质,这种探索精神便是理性精神的内涵之一。

【核心素养渗透点】

本节课着重渗透的核心素养是直观想象观念。因为角相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找、量、画、比等活动,抽象出角的模型,体会角的本质,并在头脑中想象出角的样子,建立角的模型。这个过程即是对学生主观想象观念培养的过程。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2.通过找一找、指一指、折一折、画一画、认一认等活动,初步感知角的特征,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3.在操作活动中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4.德育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同时,在找一找、分一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严谨性。

【教学重点】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认识角。【教学难点】从实物中抽象出角。【教具准备】课件、三角板、活动角 【学具准备】圆形纸片、活动角 【评价设计】

1、在找角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到角这一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解释生活。

2、学生依据对角的各部分的认识,用教师实事先准备好的圆形纸片折角,在互相交流中进一步认识角。这样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篇2:“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 经历把同数相加的算式抽象成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在具体的情景中, 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会读、写乘法算式。

2.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解决问题中培养表达能力、推理概括能力以及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感受探索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比较分类, 导入新课

1. 口头列出加法算式。

师:早就听说我们班的孩子个个身手不凡, 今天就让老师见识见识。在一年级的时候, 我们学过加法运算, 如:4+1+3、3+3+3+3, 请同学们也像这样写几个加法算式。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有选择地板书算式:4+4+4、2+3+7、6+6+6。)

2. 给算式分类。

师:观察比较这些算式, 根据加数的特点, 可以把这些算式分为哪几类?

3. 揭题引入。

师:我们发现有一类算式很特殊, 算式中的几个加数都相同。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相同加数相加的简便算法。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编写加法算式,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算式的异同, 发现加法算式可分为一般的加法算式和特殊的加法算式 (即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 两类。在分类中自然导入新课, 为学习新知做好心理准备。

二、引导探索, 学习新知

1. 用加法解决问题, 感知相同的加数。

(1) 课件出示游乐园情景图, 引导学生说说游乐园里有哪些活动。

(2) 引导列式解答。

学生口头回答各种活动项目, 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情景图的方法。

观看摩天轮并回答:每个车厢坐了几人?有几个车厢?一共坐了几人?怎样列算式?学生回答后板书加法算式:4+4+4+4+4=20

接着看过山车, 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学生回答后板书加法算式:2+2+2+2+2+2=12

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呢?根据学生回答, 板书加法算式:3+3+3+3=12

(3) 小结:3+3+3+3=12、4+4+4+4+4=20、2+2+2+2+2+2=12这些都是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呈现的情景, 让学生置身于熟悉的“游乐园”中, 引导学生用加法解决问题, 进一步感受相同加数相加, 激发学习兴趣, 为学习乘法的意义做好铺垫。

2. 观察连加算式, 弄清几个几相加。

(1) 观察算式:3+3+3+3=12, 引导学生说一说: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3相加? (板书:4个3相加。)

(2) 同桌交流:4+4+4+4+4=20、2+2+2+2+2+2=12这两个算式, 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几相加?汇报后教师板书:5个4相加;6个2相加。

(3) 小结: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可以说成几个几相加。

3. 感受简算的必要性, 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

师:游乐园里不仅活动项目丰富多彩, 风景也十分美丽, 我们去花圃看看吧?

(1) 课件出示花圃图片:每束花有4朵, 10束花一共有多少朵?让学生列加法算式计算, 使学生感到写加法算式“麻烦”。

(2) 进一步提出:99束花一共有多少朵?让学生列加法算式计算, 使学生感受用加法算式“太麻烦”。

师:要写99个4相加, 有什么感觉?看来, 用加法表示99个4相加确实太麻烦了, 有必要用一种新的更加简便的方法来表示。聪明的数学家创造了一种算式, 能用很简洁的方法表示99个4相加, 这样奇妙的方法你们想学吗?

(3) 介绍英国数学家欧德莱创造的“ד号和乘法算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尝试写加法算式中感到困惑, 引发认知冲突, 产生需要“创造”出更简便的算法来求99个4相加的和是多少的迫切愿望。通过介绍乘号和乘法算式, 让学生感受乘法算式的简洁性。

4. 引导写、读乘法算式。

(1) 引导写乘法算式。先看式子3+3+3+3=12, 相同加数是3, 表示4个3相加得12, 写成乘法算式是:4×3=12或3×4=12。引导学生比较“×”号与“+”号的区别。

(2) 练习读乘法算式。4×3=12读作:4乘3等于12;3×4=12读作:3乘4等于12。

5. 自主改写, 沟通加法与乘法的联系。

(1) 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1) 4+4+4+4+4=20→5个4相加得20→5×4=20或4×5=20; (2) 2+2+2+2+2+2=12→6个2相加得12→6×2=12或2×6=12。

(2) 写出乘法算式: (1) 10个4相加→10×4或4×10; (2) 99个4相加→99×4或4×99。

6. 引导归纳乘法的含义。

(1) 观察、比较上面这些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想一想, 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2) 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设计意图: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 从具体到抽象, 引导学生经历“加法算式 (几个几相加) ———乘法算式”的认识过程, 有利于沟通相同加数连加与乘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让学生感悟乘法的含义, 从而理解数学概念。

三、拓展延伸, 巩固新知

2. 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 辨析。

(1) 有位“小马虎”学了乘法后特别得意, 他想, 不就是把加法改为乘法吗?于是, 他把加法算式“4+4”改成乘法算式:4+4=4×4, 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2) “小马虎”又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3+3+3+2=3×4, 你认为对吗?为什么?如果乘法算式是3×4, 那么加法算式怎样写?

4. 联系生活, 延伸知识。

(1) 出示:牛奶外包装图。这是整箱牛奶的外包装, 200ml×24包表示每包200ml, 24包一共有多少毫升, 多简洁啊!

(2) 出示一张稿纸, 让学生说一说, 稿纸右下角标有“20×15=300”表示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组织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改一改、辨一辨、说一说的训练, 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 又能发展思维,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知情共融, 全课总结

篇3:林涛《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确定与叙写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内容。这是学生第一次认识乘法,是学生运算概念认识过程中的一次飞跃。本课教学我们从写加法算式导入,以一组加法算式为材料,引导学生认识乘法,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通过观察、对比,理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及乘法的本质,感受乘法在计算中的简约、简便。在新授后的练习环节,我们设计了一个挑战性学习任务,现简述如下。

一、任务说明

(一)任务及目标

1.任务内容

2.任务目标

(1)能正确根据直接提供的“相同加数”列乘法算式,能主动、创造性地制造“相同加数”列乘法算式,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乘法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与掌握。

(2)借助几何直观,初步渗透分解、合并的数学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二)设计说明

在小学阶段,我们把乘法的意义理解为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对这个意义的理解需要把握两个本质属性:一是相同加数是几,二是有几个相同加数。教材在这一课的练习中,为学生提供的写乘法算式的材料一般都是“成品”,即“相同加数是几”和“有几个相同加数”都是可以直观看出来的。这样的练习是需要的,但一味这样的练习,最终就成了机械解读,我们认为价值不大。尤其是从对学生思维发展的角度以及学生对乘法意义本质属性把握的角度看,这样的练习材料的挑战性不够,学生“站着就能摘到桃子”,显然无法充分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度以及对乘法本质属性的关注度。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在这一课练习的后续环节,改变了学习材料,设计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1.将“桃子”从一个高度调整为不同高度

在这个挑战性任务中,“桃子”(练习)摘取的难易程度发生了变化。①和②两个“桃子”学生站着就能摘到,③和④两个“桃子”一些学生需要踮起脚尖,⑤这个“桃子”学生需要跳一跳了,⑥这个“桃子”则需要学生有较好的“弹跳力”才行。“桃子”高度发生变化,意味着对学生的思维提出了更多层次的要求。

2.将结果从封闭唯一调整为开放多元

教材上的练习,“相同加数是几”和“有几个相同加数”一般是封闭唯一的,如3盘梨,每盘4个,就是3个4,学生不会有开放多元的思考方向。而在这个挑战性任务中,我们将结果从封闭唯一调整为开放多元。例如②可以是理解上的开放多元,即3个6和6个3,也可以是2个9等等,④和⑤就更明显了。这样的变化,为乘法本质属性的凸显和学生思维的激活提供了可能。

3.将过程从机械解读调整为个性创造

结果的封闭唯一,导致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成为机械解读,即学生只要关注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相同加数即可,过程沦为模式。在这个挑战性任务中,我们将对材料的解读过程调整为个性创造。如⑤这个材料,学生需要自主创造加数,可以是1,2,3,4,6任意数。⑥则需要学生创造性地将1个苹果移到3个苹果的那个盘子中,创造相同加数“4”。这样的形式,为后续学生进一步学习运算中的合并、拆分埋下种子。

4.将形式从单一观察调整为手脑并用

教材上的练习,学生通过单一的观察行为就能找到答案,并且这种观察行为逐步走向模式化,学生思维的兴奋度不高。在这个挑战性任务中,我们把形式从单一的观察调整为手脑并用。例如③这个材料,4个5,4是直观的,5是隐性的,需要学生思考,这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雏形。④和⑤这两个材料,需要圈一圈确定相同加数是几,再数一数有几个相同加数。这样的学习形式,有助于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二、任务教学

本任务教学从课件呈现任务开始(说明:在之前的练习中,学生已经明确这种练习形式——写乘法算式求总数)。

第一步:请学生观察课件上呈现的信息,明确任务要求。

第二步:让学生拿出印有挑战性任务(练习二)的练习纸,独立练习。教师巡视,观察学生解决任务的情况及进度,同时进行个别交流(了解学生的算式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用“圈一圈”的方法来表示自己的想法,为后面的交流做好铺垫)。

第三步:反馈,做好组织教学——学生要关注交流的过程。

反馈媒介:实物投影或电子白板——便于表达想法、厘清过程、凸显本质。

反馈顺序:依题目序号进行。

①和②只要讲清“几个几”就行,其中对②会出现不同的理解,需要借助“分一分”“圈一圈”来直观理解。③的难度在于对“羽毛球每个5角”的理解,因为“几个几”在此题中已经不直观了。学生在独立解题过程中,一般会在这个时候开始出现迟疑,思维的兴奋度开始得到激发。对④学生一般会4个一组来分,教师可以追问“还有没有不一样的想法”,借助“圈一圈”帮助理解。⑤是开放的,在反馈2种方法之后,建议教师问问学生“你一共能写出几种”,引导学生进行“二次思考”。⑥是在⑤的“二次思考”的基础上展开的,即使学生一开始没有想到⑥的解法,此时也会有一部分学生借助刚才的“二次思考”来完成任务。

篇4:林涛《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确定与叙写

教学目标:

1.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法的积。

2.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教学中,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师:上课之前刘老师想教小朋友们几句《弟子规》,想学吗?

师:请大家随着音乐一起读一读吧。(生随音乐读。)

…………

【设计意图:在愉快的诵读活动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几个几,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一、辨别声音,寻找规律

师:这节数学课,老师要带同学们一起去一个动物乐园里看看,想去吗?

…………

师:小动物们都很有礼貌,都争着要和小朋友们问好。下面就比一比谁的听力好。

1.听青蛙的叫声。

(1)师:(课件出示一只青蛙。)快看,这是一只可爱的小青蛙,竖起小耳朵听一听,它叫了几声?(播放青蛙叫。)

生:这只小青蛙叫了 4声。

(2)师:(出示两只青蛙。)下面难度提高了,来了两只小青蛙。听,它们在和小朋友打招呼呢!(播放:每只叫4声。)每只小青蛙叫了几声,它们一共叫了几声?你能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吗?

生:每只小青蛙叫4声,两只小青蛙一共叫8声,加法算式是4+4。(板书:4+4。)

师:是几个几相加?为什么?

生:是2个4相加,因为每只小青蛙叫4声,有两只小青蛙,就是2个4相加。

2.听小猫的叫声。

师:小青蛙的叫声可真响亮。看这是谁?它们也要向同学们问好呢!

生:小猫。

师:小猫一共叫了几声?算式该怎么列呢?你们听——(4只猫,每只叫3声。)

生:小猫一共叫了12声。算式是3+3+3+3。(板书3+3+3+3。)

师:这是几个几相加?

生:这是4个3相加。

3.听小狗的叫声:

师:可爱的小狗也来了……

…………

师:(小结)在刚才听声音的活动中,同学们表现非常好:听得清楚,记得准确,表达完整。接下来咱们比一比谁的观察能力强。

二、引入乘法,板书课题

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连加法,加数都相同。

师:这3只小狗的问候声引来了一群小狗(9只)。如果每只小狗都叫5声,9只小狗一共会叫多少声呢?

师:现在请你来动笔写一写:9只小狗一共会叫多少声呢?(生在本上写9个5相加。)

师: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生:太长了,很麻烦……

师:能不能想个办法,不写这么长的算式,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用乘法5×9。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乘法吗?

生:课前预习知道的。

师:课前预习是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大家都要向他学习。(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听、数小动物的叫声,引起学生的兴趣,符合2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感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建立加法与乘法的联系。】

三、学习新课,解决问题

1.列式学乘号。

①列出算式

师:请你来板书算式。(5×9。)

师: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么写吗?

②学习乘号

师:这个小叉是什么呀?

生:是乘号。(板书“乘号”两个字。)

师:它读作乘,你能读读这个乘法算式吗?大家一起读一遍。

③讲解意义

师:谁知道这个5表示什么?

生:5是相同的加数。

师:9表示什么呢?我写成10或者8行不行?

生:不行,9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

师:乘号前面和后面两个数一个是加法算式中的加数,另一个是相同加数的个数。5×9也可以写成9×5,在这里他们都可以表示9个5相加。

2.解决问题。

师:你们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把前面3个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吗?自己写一写,指名板演。说一说你是怎样改写的?(重点说清几个几。)

3.练习反馈。

师:我们已经会把长长的加法算式,变成短短的乘法算式了,下面我们做几个小练习检查一下你们掌握的情况。

①读乘法算式: 3×24×35×32×5

②写乘法算式:2 + 2 + 2 + 2 + 24 + 4 + 4

( )×()( )×()

5 + 5 + 53 + 3 + 3+ 3

( )×()( )×()

【设计意图:通过基本练习,读乘法,将加法改写乘法算式巩固对乘法的认识】

师:看来同学们掌握得都很好,下面我们一起休息一下,唱一个拍手歌,请同学起立。(生表演唱。)

师:在我们刚才作的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能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生1:我发现我们每次拍2下手,一共拍了3次,算式是2×3或3×2。

…………

【设计意图:再次通过愉快的活动,体验乘法就在身边,同时训练了发散思维。】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问一问、写一写。

师:我们和小动物们一起认识了乘法,现在它们又来到了一个热闹的游乐园,我们快去看看吧。(课件出示。)

师:游乐园里,小动物们都在做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哪些能用这节课所学的乘法来解决?自己试试写一写。

师:你提的问题是什么?你是怎么列算式的?谈谈你的想法,比一比谁的声音最响亮,表达最清楚、完整。

生:我看到小火车有4节车厢,每节车厢坐2只小猫,就是4个2,所以可以用4×2,2×4来表示。

…………

2.看一看、写一写。

师:小动物们不但向同学们问好,而且还要为大家表演节目。它们已经分好了组,根据每组小动物的数量,想一想:用乘法算式求小动物的总数量。(出示动物图。)

…………

3.摆一摆、写一写。

师:现在小动物们都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就藏在每个小组的信封里,快打开看一看,数一数。汇报你们有几个什么小动物。

生:12只小猫,12只小兔,12只小狗……

师:这些小动物要乘船去湖心岛游玩,遇到了乘船的问题,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先商量坐几条船。每条船坐的小动物要一样多,最后把坐船的情况填在记录单里。(生小组活动。)

生汇报:

每条船坐( 2 )只,坐( 6 )条船,就是(6 )个(2 ),写成(6)×(2)。

每条船坐( 6 )只,坐(2)条船,就是(2 )个( 6),写成( 2 )×( 6 )。

…………

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发挥了每个人的聪明才智,不但解决了小动物的乘船问题,还写出了乘法算式,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能力,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想一想、说一说。

师:在我们生活中,也经常会碰到这种可以用乘法计算的问题,比如说我们课前读到的《弟子规》,现在就请你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一下,这段一共有多少个字?就可以用乘法来解决吗?(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与课前游戏相照应,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到乘法的作用。】

…………

师:你身边还有哪些?请大家想一想,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来上课的同学,每个人10个手指,全班40人多少个手指?(10×40或40×10。)

…………

五、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生1:我学会了乘法。

生2:我觉得用乘法解决问题比较简便。

…………

总结:这节课,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我们在动物乐园玩得可真高兴,不但认识了乘法,还会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真了不起。希望同学们继续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我们的生活,相信你们会有更多的发现。

评析:

前些天刚刚读了郑毓信教授的关于“教师的三个基本功”的文章,文章里面谈到了举例、提问、优化这三方面。关于提问在昨天我们的研讨中其实已经作了一定的阐述。而今天的课与我们研讨的主题“如何读懂教材、如何使用教材”恰恰是与举例和优化有关系,下面我就具体谈谈。

1.举例——关于情境的使用。

情境换种说法其实就是一种举例,一种数学知识蕴涵其中的例子,这一点无论对于教材的编写者还是教师而言都是一样的。“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师创设了多个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弟子规》的交流引入及结尾的再次处理相呼应;开篇的动物乐园小动物欢迎的声音引入乘法;中间的唱歌互动;再到后面练习中数蝴蝶与分配游船人数。可以说这些情境都是教师细心思考、巧妙设计的结果,既符合学生较容易把握具体形象事物的认知特点,又给了学生较大的思维拓展空间。

其实对于情境而言,教师怎样选择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是基于充分的理解知识的基础之上应该说是无可厚非的。但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情境的呈现是否真的有利于学生学习新知,是不是过于考虑兴趣的因素。所以我们有必要再仔细来看看本节课的情境。在新知的引入(乘法)环节,刘老师并没有采用教材中的游乐园的情境,而是自己举例,采用的是听声音说算式、找规律的方式,而且是连听三组。可以说这是一种大胆的尝试,这样一个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感官参与,学生的兴趣高涨,全情投入。但仔细想想这里又有些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东西,“听相同加数”这样一个活动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个加数,它显然缺少整体的和(积)的认识,而且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发现算式的规律。而这恰恰是书中情境的优势,教材中的游乐园情境画面,提供给了学生数、比、算更多直观的感知,既可以了解到不同事物的结果,又可以发现了不同算式的相同之处,学生更容易把握了此类加法的特点,为由“几个几”引入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所以,这样的情境选择还是值得商榷的。这里是不是可以把观察与倾听结合起来,综合优点,为学生创设一个更合适的情境。

2.优化——关于乘法。

如果从某种意义上讲,乘法就是对于加法这一运算的优化。具有相同加数的一些加法用乘法计算更简便。那么这种优势恰恰是需要教师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充分地体验与感受的,这也充分地体现了学习新知的必要性。刘老师在这节课中设计了让学生写加法算式、读加法算式、算加法等多种方式体验此类加法的烦琐,进而让学生感受到引入新的运算是一种迫切的需要,成为了一种必然!

在短信互动中看到很多老师在问:“乘法在学生学之前就已经知道了,还有必要再讲吗?还需要数一数和摆小棒这样的活动吗?”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也一直以来困惑着很多老师。但我想很多情况下这个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必须的!

众所周知,对于知识而言“知道”仅仅是最浅层次的。还应该有了解、掌握与熟练应用等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课前我们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学生学前通过其他渠道已会的关于乘法的知识,是不是仅仅只是‘知道’?”“对于乘法的意义他真的深入了解吗?对于加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学生真的都能够明白吗?”通过课堂反馈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可能真的只是“知道”,而且这种知道很多都是一知半解,更有一些曲解。像本节课中学生对乘法的读法出现的“乘以、乘于”的情况,就是一种提前获取知识的反馈。再举个例子说说,练习这样一道题“0+0+0+0”,改写成乘法算式,记得我在教学这一课时,课后我设计出现了这样一道题,就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出现了写成0×0这样的问题。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学生只在得数和形式上认识乘法,对于“几个几”的意义理解不够造成的。再比如就本课而言,相同加数的加法可以改写成乘法,那么不同加数的加法能改写成乘法吗?如“2+4”“3+3+6”等等,这也同样是对乘法几个几的深化,是不是可以在学生知道的基础上适当地拓展呢?又如一些加法算式可以改写成乘法,那乘法算式都能改写成加法吗?“1×1”“0×0”呢?含义又是什么呢?是不是也可以适当地引入呢?

篇5:《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1.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2.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到游乐园玩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游乐园玩!

二、自主探究

1.投影出示主题图。

仔细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小火车有几节车厢,每个车厢坐几人?你能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人坐小火车吗?谁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算一算玩过山车的和玩摩天轮的分别是多少人?

2.教学例1(出示主题图):看,有几个小朋友另寻新玩法,他们正用小棒摆着各种图案,他们摆了几个什么图案呢?

3.引导学生列加法算式。

要摆出这些漂亮的图案,分别需要多少根小棒呢?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0+10+10=30、5+5+5+5=20、3+3+3+3+3+3=18、16+4=20

4.引导发现。从这些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5.小结:揭示乘法含义,板书课题。

引导写出乘法算式,教学读法。

6.完成64页做一做:有几组小朋友?每组有几个?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玩荡秋千?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7.出示例2图,你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一共有几个气球?)

(1)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不同的算式吗?

(2)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请大家看书第47页例2,看后,把你了解到的信息汇报给大家听。

(3)谁能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说一说10×3=30、5×4=20、6×3=18这些算式中的因数和积分别是哪个数?

8.教学例3(课件出示主题图):

(1)学生小组合作根据主题图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学生汇报,师板书算式。)

(2)大家比较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想法?(a:这两个算式都对;b:加法麻烦,乘法简单。)

三、巩固测评

1.完成教材48页第1、2、3、4题,集体订正。

2.同桌合作摆小棒,根据自己摆出的图形列加法或乘法算式,并说出理由。

四、作业

教材48页8、9题。

五、小结,引导学生总结

1.加数相同的加法可用乘法表示。

2.乘号两边的数叫因数,等号后边的数叫积。

3.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说明:《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44页~49页内容。本设计是依据《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结合本校教学改革实际设计的。设计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思路。

篇6:《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关键词:认识;乘法;感知;强化

中图分类号:G62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7-170-01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12--13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乘号,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

2、使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初步体会极限的一种思想。

教学重、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找出不同,初步感知新知

师谈话:同学们,王奶奶有几个问题,希望我们全班同学帮帮她,你们愿意帮帮王奶奶吗?(愿意)

课件演示:

1、王奶奶在超市买东西,香皂3元,拖把20元,饼干5元,王奶奶一共花了多少元?

2、王奶奶今年81岁,小明6岁,他们一共几岁?

3、王奶奶家吃樱桃,王奶奶吃了7颗,王爷爷吃了3颗,王叔叔吃了6颗,王阿姨吃了10颗,他们一共吃了多少颗?

4、王奶奶摆小棒:每堆2根,摆6堆,有()个2根。(老师带领学生把问题一一解决,并板书:)

3+20+5=28(元)

81+6=87(岁)

7+3+6+10=26(颗)

2+2+2+2+2+2=12(根)

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些算式,有一个算式非常的特别,你能找出来吗?它为什么特别,特别的地方在哪儿呢?能说说吗?(我认为最特别的算式应该是第四个。因为它的加数都一样,都是2。)师表扬:你真有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那它由(?)个2相加。(由6个2相加。)

二、动手操作演示,列出同类,强化感知

师:像这样特别的算式,你们猜,何老师能再变出像这样特别而又和它不一样的加法算式吗?(能)

(老师边摆小棒边说边写,每堆3根,摆3堆,就是3个3,3+3+3=9(根)

师:何老师能变出像这样特别的算式,那你们也能变出更多像这样的加法算式吗?(能)那何老师给你们三分钟的时间像何老师一样边摆边说边写,写出更多的特别的算式来。

让学生汇报情况:1+1+1+1+1+1+1=7

8+8+8=24

5+5+5+5+5=25

10+10+10+10=40

0+0+0+0+0+0=0

100+100+100=300......

三、借助直观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理解新知

让学生再一次仔细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们都是加法算式,它們每一个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

师小结:像这样加数都相同的加法算式我们可以用一个更简便的乘法算式表示出来,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认识乘法”。

那怎样用乘法来表示呢?我们大家来分析第一个算式:它的相同加数是几?(2),再看有几个加数?(6个加数,即6个2相加)我们就可以写成2 ×6=12或6 × 2=12(强调:用一个小叉即×表示乘号)。读作:2乘6等于12或6乘2等于12(教读)。让学生试着完成剩下的题(会读会写),完成后,让学生比较两种算式,哪一种更简便呢?(用乘法表示更简便)。

四、借助电脑课件演示,让学生初步体会极限的一种思想

有n个9相加的算式,以及有n个a相加的算式,让学生用乘法表示出来,再一次深刻体会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用乘法来表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体会数学中的一种极限的思想。

五、利用层层深入的多种练习,巩固新知

(1)、把下列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4+4+4+4=16

6+6+6=18

12+12=24

3+3=6

(2)、判断下列算式能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吗?能的在括号里打勾。

3+3+3=

2×2×2× 2=

4+4+4+3=

5-5-5-5=

2+5+6+4+3=

(3)、这里有几朵小红花?(分别摆有1朵、2朵、3朵)请列出加法算式。

这道算式能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 你能不能移动一朵小红花,使它能够用乘法计算出来呢?

(4)、7+7+7+7+6+8=?这道加法算式能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吗?你能想想办法把它变成能改写成乘法的算式吗?

六、课堂小结:

上一篇:坝力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下一篇:随堂听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