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执法程序规定

2024-04-28

食品药品执法程序规定(精选7篇)

篇1:食品药品执法程序规定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着装

规定及要求

执法人员在工作时必须按规定着装,并保持风纪严整,着制式服装时应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规定佩带帽徽、肩章、胸牌号。

1、胸牌号:应别在兜盖上缝线一指处,并留出插笔空隙不得倾斜。

2、臂章:应别在左臂衣袖膀缝线四至五指下正中。

3、领带夹:从领带右侧向左平行夹于三、四衣扣之间。

4、大盖帽前缘与眉同高,并保持水平,松紧带不用时放置帽内不得外露。

二、执法人员在实施执法检查时,必须按规定着是要监管行政执法服装,非工作时间不准着监管行政执法服装,严禁着执法服装进入各种娱乐场所。

三、着监管行政执法服装时,必须穿着皮鞋(黑色或者棕色),按规定佩戴帽徽、肩章、胸牌号、臂章,带领带时,应着制式衬衣。

四、着监管行政执法服装时应扣好领钩、衣、裤、袖扣,不得披衣、敞胸露怀、挽袖、卷裤腿,不得在制服外罩便服、围围巾,不准上着监管行政执法服装下着便装。1

五、服装换季时间:

1、着夏季服装时间为每年6月1日至9月31日。

2、着秋季服装时间为每年3月1日至5月31日,10月1日至11月30日。

3、着冬季服装时间为每年12月1日至次年2月底。

4、高寒地区的着装,由当地根据实际统一规定时间,但不得四季服装混穿。

六、夏季着装分长袖和短袖两种。如遇寒流时节,可在长袖内加着防寒内衣,但不得将防寒内衣的领袖外露。必须保持着装的整洁、统一。

七、着装人员头发要整洁。男同志不准留长发、胡须,女同志不得染发、不得佩戴各种装饰品。

八、孕妇、有生理缺陷的不得着监管行政执法服装。

九、重大集会、利益活动、外出执勤、岗位培训应扎武装带。

十、服装、标志不得变卖、拆改、外借、外送,在退休或调离单位时各种标志一律上交,不得带走。在全局未统一更换之前,如有破损或遗失,必须自行出钱购买。违反服装管理规定者,一律按行政管理有关规定给予罚款和其他处罚。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篇2:食品药品执法程序规定

8、首次向案件当事人收集、调取证据的,应当告知其有

单位: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66分)

1、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违反食品、、、、医疗器械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单位或者个人实施,应当遵照本规定。

2、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建立 制度。

3、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两个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均有管辖权的,由 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管辖。对管辖权有争议的,;协商不成的,报请共同的 指定管辖。

4、受移送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 及时函告移送案件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为移送不当的,应当报请共同的上一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管辖。

5、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查处案件时,发现违法行为,应当按照《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的要求,及时移送。

6、依法应当吊销 或者撤销批准证明文件的,由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决定。

7、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案件调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

人,并应当。

权利。

9、执法人员进行现场调查时,应当制作笔录。笔录应当注

明、、及调查目的。执法人员应当在笔录上签字。

10、笔录经核对无误后,被调查人应当在笔录上,并在笔录上注明。笔录修改处,应当由被调查人签字或者按指纹。

11、办案人员应当依法收集 证据。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鉴定意见、、电子数据、现场检查笔录等。

12、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分管负责人批准,可以,并向当事人出具。

13、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案件调查时,经 可以依法采取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

14、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实施先行登记保存或者查封、扣押时,应当,并在现场检查笔录中对采取的相关措施情况予以记

载。

15、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 日;情况复杂的,经食品药

品监督管理部门分管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但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

日。

16、案件调查终结后,案件承办人应当撰写,简易程序除外。

2.办案人员有哪些情形,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也有权申请其回避?

17、调查终结报告内容包括:、案由、违法事实及证据、等;拟给予行政处罚的,还应当包括。

18、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案件调查时,对已有证据证明有违法行为的,应当出具,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19、承办人提交案件调查终结报告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组织 名以上有关人员对、性质、情节、、办案程序、等进行合议。

20、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作出处罚决定前应当填写,告知当事人违法事实、和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

二、简答题(第1、2题每题11分,第三题12分,共34分)

1、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哪些事项?

3、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先行登记保存的证据,应当在7日内作出以下处理决定: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66分)

1.保健食品 药品 化妆品 行政处罚 2.行政处罚监督制度

3.先行立案 应当协商解决 上一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4.案件查处结果 不得再次移送 5.涉嫌犯罪 同级公安机关

6.食品药品行政许可证 原发证或者批准的 7.2 执法证件 8.申请办案人员回避

9.执法人员身份 证件名称 证件编号 10.逐页签字或者按指纹 对笔录真实性的意见

11.与案件有关的 视听资料 当事人陈述 检验报告 调查笔录 12.先行登记保存 先行登记保存物品通知书 13.分管负责人批准 14.通知当事人到场 15.30 30 16.调查终结报告

17.当事人基本情况 所适用的依据及处罚建议 18.责令改正通知书

19.3 违法行为的事实 社会危害程度 处罚意见 20.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处罚的理由 陈述、申辩权

二、简答题(第1、2题每题11分,第三题12分,共34分)

1、(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二)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事实和证据;

(三)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四)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五)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六)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

行政处罚决定中涉及没收食品药品或者其他有关物品的,还应当附没收物品凭证。

2、(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

(二)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

(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办案人员的回避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分管负责人决定,负责人的回避由部门其他负责人集体研究决定。

回避决定作出前,被申请回避人员不得擅自停止对案件的调查处理。

3、(一)需要采取证据保全措施的,采取记录、复制、拍照、录像等证据保全措施后予以返还;

(二)需要检验、检测、检疫、鉴定的,送交检验、检测、检疫、鉴定;

(三)依法应当予以没收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没收违法物品;

(四)需要查封、扣押的,依法采取查封、扣押措施;

(五)违法事实不成立,或者违法事实成立但依法不应当予以查封、扣押或者没收的,解除先行登记保存措施。

篇3:食品药品执法程序规定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中的研究数据由全国普查所得,普查机构包括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不包括港、澳、台)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中经当地政府编制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性单位(未包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其中食监药监行政执法机构省级31家、市级421家、县级2076家。本研究中全国东部、中部、西部的划分的标准为:东部11个省(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8个省(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12个省(重庆、四川、贵州、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陕西、内蒙古、广西、云南)。

1.2 调查内容

根据2005年修订的《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执法基本装备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调查内容包括截止2006年底全国省级、市级、县级所有行政执法机构中《标准》规定配备的28项执法基本装备的拥有量。我们将这28项执法基本装备按功能分类,其中办公设备16项,监测执法装备12项。

1.3 方法

通过网上直报,转录所有数据经过EXCEL、SPSS等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卡方检验,分别计算各级机构28项执法基本装备的均数,与《标准》规定配备的数量作比较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执法基本装备配置不足,与国家配置标准仍存在较大差距

从全国范围来看,在16项办公设备中,31个省份中16项齐全的共10个(北京、河北、山西、吉林、浙江、江西、湖北、湖南、海南、四川),其余21个省都有缺项,几乎都有的缺项为“编辑机、对讲机、暗访微型摄像机”。在12项监测执法装备中,装备齐全的有7个省(河北、吉林、江西、湖北、湖南、海南、四川),其余24个省份都有缺项。缺失较多的装备包括:瘦肉精检测试剂盒、肉类水分快速测定仪、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甲醛快速测定仪、细菌快速检测试剂盒。上述5项都缺失的有22个省市;省局监测执法装备缺失较严重:12项中一项都没有的有9个省,约占29%;仅有一项的有12个省,占38.7%;两项的有3个省,占9.7%;三项的有5个省,占16.1%;上海市有7项,四川省有12项。

为进一步提高基层食药监机构的执法装备水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5年下发了《全国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执法基本装备标准》,对28项执法基本装备配置做了明确规定。根据该标准,本研究分别比较了省市县级食药监机构现有执法基本装备与标准的差异。

在省级食药监机构中达到和超过国家配置标准的执法基本装备有10项,主要是笔记本电脑、打印机、照相机等办公装备,占总装备数的36%。市级食药监机构中达到和超过国家配置标准的执法基本装备有6项,它们是笔记本电脑、传真机、照相机、摄像机、电视机和执法专用车辆,占总装备数的21%。县级食药监机构中达到和超过国家配置标准的执法基本装备只有传真机1项,各装备差距普遍较大。

通过分析数据发现,全国各级食药监机构执法基本装备配备水平与标准差距均较大,难以达到完整配备。省级机构执法基本装备配备缺项严重,达到标准的装备数量只有10项,无法满足日常监管、检测工作的需要。而在市县级,执法基本装备配备的差距更大,达到标准的装备数量分别只有6项和1项。在一些偏远的县级机构连基本的办公装备都难以保障,根本无法履行其监管职能。

2.2 监测执法装备配置明显不足

从全国水平看,执法基本装备拥有量居10位的装备依次是计算机、打印机、照相机、传真机、笔记本电脑、执法车辆、摄像机、复印机、电视机和录音笔,多为办公设备。拥有量居后5位的装备依次是瘦肉精检测试剂盒、细菌快速检测试剂盒、编辑机、肉类水分快速测定仪和甲醛快速测定仪,基本都是监测执法装备。各级食药监机构拥有量居前五位和后五位的执法基本装备基本相同。

总体看,办公设备在食药监机构配置较好,但监测执法装备普遍缺乏。全国31个省的监管机构中,办公设备齐全的有10个省,监测执法装备齐全的只有7个省,而监测执法装备配备中全部缺失的有9个省,仅有1~3项装备配备的省份有18个,两者占了总省份的87%,缺失情况比办公设备严重很多。同时,在与标准比较中,全国各级食药监机构中达到和超过国家配置标准的执法基本装备也基本上都是办公设备,而监测执法装备和标准的差距普遍较大。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各省在填报执法基本装备时可能有遗漏,没能真实反映机构拥有的执法基本装备实际状况;二是2006年省、市级执法部门一般不承担具体的监测任务,而是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如卫生、工商、质检等部门,组织与食品药品有关的执法检查,具体监测任务由相应的技术检测部门承担,执法部门根据检测结果依法做出相应行政处理。

2.3 区域性差异较大

按东、中、西部区域划分比较分析省级行政机构的装备数量与配置标准,结果表明东部省级机构达到和超过国家配置标准的装备数量明显高于中西部,分别是13项、9项和6项。东部省级机构计算机的平均配置数超过国家配置标准较多,而中西部远没有达到国家标准,单位机构与标准差距数分别为-31台和-23台。与东中部相比,西部省级行政机构的执法专用车辆的数量还未达到国家配置标准。

市级行政机构装备数量与配置标准在东、中、西部的差异也很明显。东部市级行政机构达到和超过配置标准的装备数量明显高于中西部,分别是13项、5项和4项。与东部市级机构相比,中西部市级行政机构在计算机、录音笔和抽样工具方面还未达到国家配置标准,同时西部市级行政机构的执法专用车辆也未达到国家配置标准。

县级行政机构装备数量与配置标准在东、中、西部的差异不明显,达到和超过配置标准的装备数量分别是3项、1项和4项。与东部县级机构相比,中西部县级行政机构的笔记本电脑、照相机还未达到国家配置标准,同时东中西部县级行政机构的执法专用车辆都未达到国家配置标准。

结果表明,全国食药监机构行政执法装备的配备情况省级优于市级和县级,东部明显好于中西部,中部和西部差距不大,全国东中西部各级机构都存在着标准化建设滞后的情况。

3 讨论与建议

3.1 根据标准完善办公设备配置,逐步优化配置结构

目前我国各级食药监机构的办公设备建设已初步完善,但与国家规定的标准差距较大,还存在不同程度办公设备种类缺失的问题,监管职能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有些县级药监局还无法配备计算机等基本办公设备,日常办公仍停留在书面文件传送,全省垂直管理的无纸化办公在多数县级机构无法实现。加强监管能力、提高办公效率,必须加大对办公设备建设的投入,完善办公装备的标准化配备,保证科学统一的垂直管理和日常监管工作的正常运转。

在完善办公设备配备的同时还要注意优化配置结构。全国各级食药监系统办公设备的配备结构都不一样,在经济水平不同的地区这种差异尤为明显。在省级机构或者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配备较多的装备多为计算机、打印机、笔记本电脑等,其配备水平超过了国家标准;而经济水平稍差的县级单位配备较多的装备为传真机和照相机。目前国家制定的标准只规定了应达到标准的装备配备数量,并没有对配备结构做出具体的要求,导致各级机构根据工作实际需要或者财政的具体情况优先配备最为需要的办公设备,造成监管效果的不平衡[1]。因此,建议国家局应在现有标准基础上尽快对装备配置结构作出详细的配备规定,以功能为导向采用咨询调查、权重分析等方法制定出办公设备的合理参考结构,使优化办公设备配备的操作科学可行。

3.2 根据监管工作需要,逐步完善各级监管机构监测执法装备的结构和布局配置全国食药监系统监测执法装备配备普遍缺乏。在与标准的比较中,全国各级食药监机构中达到和超过国家配置标准的基本上都是办公设备,而监测执法装备与标准差距普遍较大。科学的监管必须以科学的技术和手段为依托。当今世界医药科技发展迅速,新技术、新材料、新剂型广泛应用于医药研发、生产,对技术监督能力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与此同时,制售假劣食品药品的手段不断翻新、形式更加隐蔽、情况更加复杂,出现了研制、生产经营过程违规操作,甚至恶意造假的违法犯罪行为,监管和打击的难度不断加大,监管工作越来越依赖于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因此,从功能建设和完善的角度,应尽快补足功能所需要的监测执法装备,提高技术监测能力。同时,卫生大部制改革之后,食药监管职能发生了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将卫生部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和保健食品、化妆品卫生监管职责划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革强化了食药监管行政机构的监管职能,对现场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食品安全快速检验箱,瘦肉精检测试剂盒等监测执法装备可以简便有效地实现现场监测等职能,是保证日常监管工作正常开展的必备条件。监测执法装备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有效履行职能、完成执法任务比办公设备更重要[4]。

3.3 加大对基层和中西部监管机构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实现功能可及的分布建设目标

全国食药监系统执法基本装备资源区域间配置水平差异普遍较大,很难达到完整配备。无论是办公设备、执法装备的配备,还是检测设备配备,都存在着省级优于市县级、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优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差异。由于承担的监管职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监管对象等各方面因素的不同,这种区域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但是,现在全国食药监系统存在的更大问题是执法装备资源的区域差异不能满足监管的可及性需要,很多地区由于缺少必要的监管执法装备,监管职能不能实现。因此,执法装备资源布局的差异必然会导致层级间、地区间监管能力的差异。

为了实现执法装备资源合理布局,在根据标准完善配备数量的同时,还应该根据层级、区域的差异,加强以功能可及为目标的执法装备资源建设。根据当地监管的实际需要,包括监管对象、监管的地域和人口等等条件,配套足够的执法基本装备,保证监管职能的可及性。在地广人稀地区,应加强执法专用车辆等执法装备和办公设备信息化建设,以保证食药监职能的可及性;而在管辖区域广、人口多、监管任务重的地区,可针对当地监管职能要求,加强对某一类药品监测能力的仪器配备建设,以提高技术支撑能力及食品药品监测的可及性。

参考文献

[1]时福礼.卫生监督机构快速检验检测仪器分类配置状况分析[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7,14(6):408-411.

[2]邵明立.树立和实践科学监管理念[J],管理世界,2006(11):5-6.

[3]孙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三定方案出炉[J].医药监督,2008,5(24):3.

篇4:食品药品执法程序规定

为适应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需要,进一步规范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行使行政处罚权,建立统一有效的行政执法体系,在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号《药品监督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的基础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总局)组织起草了《食品药品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一、起草过程

起草工作从2013年7月开始。在充分调研执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总局借鉴《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相关规章,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号《药品监督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为蓝本,起草了《规定》初稿。经充分吸纳各方意见和建议、反复修改,形成本《规定》,并于2014年3月14日经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

二、基本框架

本《规定》共八章六十一条,基本框架如下:

第一章“总则”(共5条),包括目的和依据、适用范围、处罚原则、公民权利、处罚监督制度等。

第二章“管辖”(共11条),包括地域管辖、级别管辖、管辖权争议、指定管辖、移送管辖、移送司法、委托执法、协查义务、撤销许可证照的事权划分及程序等。

第三章“立案”(共3条),包括案件受理、立案条件、回避原则等。

第四章“调查取证”(共15条),包括调查取证的一般要求、笔录制作要求、证据的范围和要求、境外证据、证据保全、查封扣押、当事人不配合的处理、样品抽验、调查终结以及

责令改正等。

第五章“处罚决定”(共10条),包括案件合议、行政处罚事先告知、听证程序、行政处罚的审批、重大、复杂案件集体讨论、行政处罚的作出、没收的程序等一般程序以及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程序实施、案件备案等。

第六章“送达”(共4条),包括送达的一般要求、留置送达、代为送达、邮寄送达、公告送达等。

第七章“执行与结案”(共8条),包括行政处罚的执行、行政处罚的停止执行、罚款收缴要求、当场收缴罚款的一般原则及其例外、罚款的缴付、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行政处罚结案报告等。

第八章“附则”(共5条),包括名词解释、执法文书的印制、施行日期等。

三、修改的重点内容

(一)适应机构改革需要,满足适用性要求。

将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号《药品监督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的适用范围扩展到食品、保健食品、药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明确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在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行政处罚法》第十九条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明确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乡镇或者区域设置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行使行政处罚权。

(二)解决执法实践难题,增加规章可操作性。

明确协助调查的时限,解决协查办案不力问题。规定立案前调查或者检查过程中依法取得的证据,可以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明确证据的法律效力。针对国内区域发展不平衡、各地执法现状差异大问题,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的实施细则,可以参照总局制定的文书格式范本制定本行政区域行政处罚所

适用的文书格式并自行制作。

(三)与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对接,对办案有关环节进行制度更新。

增加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的规定,明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查处案件时,发现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的程序和材料要求。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增加境外证据要求。依据《行政强制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讼诉法》有关规定,增加当事人不配合行政执法的应对措施。

四、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关于如何处理“四品一械”监管共性与个性的问题。

如何将原先各自独立的食品、保健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行政处罚相关规定进行有机整合,是立法技术需要解决的难题。

我们的做法是:首先根据行政处罚法,找出 “四品一械”行政处罚活动的共性,进一步理顺行政处罚程序。其次针对 “四品一械”监管中各具特色的环节,在规定中进行概括性规定。如关于“样品的抽验”,由于实践中食品和药品抽验的具体要求不同,在本《规定》中仅做原则性要求,食品药品监督执法人员调查违法事实,需要抽取样品检验的,应当按照监督抽验的有关规定抽取样品。再如关于“查封扣押适用情形”,由于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对查封扣押适用情形的规定不同,在本《规定》中仅简要概括: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分管负责人批准可以依法采取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

(二)关于委托执法的问题。

目前,各地食品药品执法机构的设置形式、人员编制等情况存在很大差异,有公务员编制,有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编制,还有事业编制。由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不具有行政处罚法意义上的处罚主体资格,各地往往通过当地编办在三定方案中明

确执法机构职责,由当地政府法制办统一发放执法证,以解决委托执法的问题,这样做程序复杂、耗时较长。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十八条,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职权内委托符合《行政处罚法》第十九条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本《规定》符合行政处罚法对委托执法法规性文件层级的要求,可以规定执法权的委托。因此,规定了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在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行政处罚法第十九条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而不需再经过当地编办和法制办发布文件再次委托。

(三)关于授权执法的问题。

根据《国务院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18号)文件精神,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可在乡镇或区域设立食品药品监管派出机构。但对于派出机构的执法权,目前只有《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八十条规定派出机构有权作出警告、罚款、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食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方面均没有法律法规授权派出机构的执法权。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和《行政复议法》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二)项,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或者派出机构在没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授权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或复议的,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向该行政机关或者该行政机关的本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由此可见,除《行政处罚法》第十七条规定的“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外,规章也可以授权。因此,本《规定》明确了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乡镇或者区域设置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行使行政处罚权。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行政处罚法》第十七条对授权执法进行严格规定,目的是规范执

法主体资格,避免不适合的主体执法、乱执法。因此,本《规定》执行过程中,派出机关的上级机关,应当加强对派出机关执法行为的管理,防止乱执法、不规范执法行为,避免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现象发生。

(四)关于案件核审制度的问题。

为强化执法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在征求意见过程中,有部分基层监管部门提出,在采用一般程序的行政处罚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增加由该部门法制机构对案件进行核审的程序,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越权办案、违反程序、处罚不当等执法过错。经慎重研究,考虑到法制机构在做出行政处罚之前就介入案件,将可能影响其在听证程序或行政复议中的中立性,目前,各地对案件核审制度的执行情况不一,国务院法制办内部对此也有不同意见。因此,《规定》没有对此做出强制性规定,各地方监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措施,如在执法机构内部设置审核部门或者人员,进行案件核审,也可以达到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五)关于执法文书的问题。

篇5:食品药品执法程序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食品药品(含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监督行政处罚行为,加强对行政处罚的有效监督,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正确行使,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实施行政处罚时除坚持法定原则外,还应当符合主动回避、规范自由裁量权、调查审理执行三分离等要求。

第三条 为确保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规范行使和调查、审理、执行三分离的有效实施,市局成立案件合议组、案件审理组、案件督察执行组。

第二章 立案调查

第四条 对下列涉案举报线索及交办、报送的案件应当及时处理:

(一)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

(二)检验机构检验发现的;

(三)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举报的;

(四)上级交办的、下级报请查处的、有关部门移送的或者其他方式、途径披露的。

受理举报应当填写《举报登记表》。

第五条 对违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符合下列条件的案件,应当在2个工作内制作《立案申请书》申请立案,局分管领导在2个工作日内审查批准。

(一)有明确的违法行为人和危害后果;

(二)有来源可靠的事实依据;

(三)属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的范围;

(四)属于本机关管辖。

被批准立案的,应同时确定2名以上有食品药品监督执法证的执法人员为案件承办人。

案件在立案后开始调查取证。对于在处理第四条所列情形,或者遇到紧急情况以及在其他执法中发现违法行为的,应当电话请示分管领导后采取相关措施,并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补办立案手续。

第六条 承办人员应当收集、调取与案件相关的证据。调查取证、现场检查等应当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对应该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查封、扣押等行政措施的涉案物品、设备等,应当报请分管领导批准后执行,并下达《行政处理通知书》。第七条 承办人员调查违法事实,需要抽取样品鉴定检验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抽取或者购买样品,并及时进行鉴定检验。

第八条 行政处罚适用一般程序和听证程序的,应当在立案后45天内调查终结。案件承办人员应制作《案件调查终结报告》,提交案件合议组合议。《案件调查终结报告》应包括案件来源、基本案情、调查经过、违法事实、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具体款项等。承办人员对案件事实负责并提出行政处罚、不予处罚、从轻加重处罚或移交、移送的具体意见。

对行政处罚建议中涉及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的,必须说明理由。第三章 案件合议

第九条 案件合议由承办科室主要负责人主持,主要负责人不在由其他负责人主持。案件合议除主办人和协办人参加外,必要时可邀请相关科室人员参加合议。案件合议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合议人员不能少于3人,且应以单数计。

第十条 案件合议程序如下:

(一)案件承办人员汇报案情、证据、定性、办案程序以及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对案件处理提出建议;

(二)参加合议人员对与案件相关的问题提出质询,查阅相关证据材料,承办人员负责答复质询;

(三)参加合议人员依据事实和法律对案件定性、处罚、自由裁量权的适用等发表意见;

(四)承办人制作案件合议记录,合议人员对本人发表的意见审阅认可后签字确认。

不得以传签形式代替案件合议。

第十一条 如不能形成明确合议意见或者合议人员认为案件需要进一步调查时,案件承办人员应对案件进行补充调查并再次提请合议。

第十二条 承办科室应当在《案件调查终结报告》提交合议后5日内形成案件处理意见。对经合议后形成明确意见的案件,承办人员制作《行政处罚事先告知审批表》或《听证告知审批表》连同其他案卷材料于2日内送案件审理组。

第四章 案件审理

第十三条 案件审理组在接收案卷材料时,应当在《蚌埠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案件审核交接表》上登记,办理接收手续,并指定具体法制人员负责案件核审工作。

第十四条 案件审理组就以下内容进行审理:

(一)对案件是否有管辖权,依法应当移送其他机关的案件是否按规定移送。

(二)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是否清楚,违法主体认定是否正确。

(三)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认定违法主体和违法行为的证据是否充分;主要证据是否具有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

(四)适用法律是否正确。行政处罚是否有明确、有效的法律依据;法律条款引用是否准确、完整;处罚的种类、幅度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五)处罚是否适当。自由裁量权的运用是否合理适当,是否符合市局自由裁量权有关规定。

(六)程序是否合法。办案程序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是否存在应该回避而未回避的情形;有无超越职权或者滥用职权的情况。

(七)行政执法文书格式是否规范,表述是否准确。

第十五条 法制人员经过对案件进行核审,提出以下书面意见和建议:

(一)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定性准确、处罚适当、程序合法的案件,同意案件承办部门意见,建议报局领导批准后由案件承办科室制作《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或《听证告知书》告知当事人;

(二)对定性不准、适用依据错误、处罚不当的案件,建议案件承办科室修改;

(三)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建议案件承办科室补正;

(四)对程序不合法的案件,建议案件承办科室纠正;

(五)对违法事实不成立或者已超过追责期限的案件,建议销案;

(六)对违法事实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案件,建议不予行政处罚;

(七)对超出管辖权的案件,建议案件承办科室按有关规定移送;

(八)对涉嫌犯罪的案件,建议移送司法机关。

第十六条 法制人员提出案件初审意见后,应当报经法制机构负责人审核同意。

案件审理组应当在接收案卷后3日内核审完毕,并制作行政处罚审查表连同卷宗一并退回案件承办科室。

第五章 审批与告知

第十七条 行政处罚案件实行分级审批。

罚没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行政处罚案件,报分管领导审批。

罚没金额在1万元-5万元的行政处罚案件,报主要负责人审批;主要负责人外出时可委托分管领导代为审批。

拟作出罚没金额在5万元以上、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的案件、准备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以及社会影响重大、案情疑难复杂等案件,提交局领导集体讨论决定并报主要负责人审批。

案件承办科室根据案件审理组的意见对案件进行补充调查或二次合议的,再次提请案件审理组审核后,案件审理组与承办科室的意见仍然不一致的,作为复杂、疑难案件,由承办科室报请提交局领导集体讨论决定。

第十八条 在作出行政处罚前,承办科室应当将当事人违法事实、处罚的理由和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陈述、申辩的权利等内容,告知当事人。适用一般程序的案件,应当在3日内送达《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罚款金额在5万元以上、拟责令停产停业、拟吊销《许可证》的案件,应当适用听证程序,并应当在3日内送达《听证告知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要求听证的,应当组织听证。听证由法制机构负责组织,案件承办科室予以配合。具体程序要求,按照国家局、省局和市政府 的有关要求办理。

听证意见与原处罚意见一致的,案件承办科室3日内报请局领导再次批准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不一致的,3日内提交局领导集体讨论讨论决定。对于事实认定不清,证据不足的,应当重新调查取证。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放弃听证的,可以进行陈述和申辩。案件承办人员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并当场填写《陈述申辩笔录》,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经复核成立的,应当采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第十九条 案件承办人员应在陈述和申辩或听证期限满后2日内制作《行政处罚审批表》报批,批准后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在3日内送达当事人。

第六章 案件执行

第二十条 案件执行由案件督查执行组负责,坚持分工合作、相互制约原则。案件督查执行组中的财务人员负责罚没款的收缴管理;案件承办人负责罚没物品的收缴和行为罚等其他处罚内容的执行;法制人员、监察人员和财务人员负责协助稽查科对罚没物品的处理;案件承办科室会同法制机构负责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二十一条 当事人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指定的日期主动完全履行义务的,罚没款由当事人直接到财务部门申请开具一般缴款书并到银行缴款,财务部门凭银行缴款回执开具收据;罚没物品由案件承办科室指定人员负责收缴、登记、入库。

执法人员根据有关规定当场收缴罚款的,必须当时向当事人出具非税收入非定额专用票据,并在2日内交付指定的银行账户。

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提出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没款的,在提交有关证明材料和延(分)期缴纳罚没款保证书后,由案件承办科室负责召集法制、监察、财务等人员共同审查。审查采取合议形式进行,审查合议应当记入笔录。

第二十三条 经审查,案件执行督查组认为符合延期或分期缴纳罚没款条件的,由案件承办科室制作《延(分)期缴纳罚没款审批表》报局领导审批;认为不符合延期或分期缴纳罚没款条件的,案件承办科室通知当事人按原定期限继续履行。

第二十四条 对不符合延期或分期缴纳罚没款条件又拒不执行处罚决定的,案件承办科室通知有关部门按照规定暂停受理其行政许可或备案等审批事项。第二十五条 超过复议和起诉期限,当事人仍未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案件承办科室报请市局领导同意后,准备相关材料,会同法制机构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

第二十六条 建立财务部门与案件承办科室对罚没款物的收缴、入库定期核对制度。案件承办科室每月5日前将上月行政处罚相关信息抄送财务部门,相关信息包括案号、当事人、罚没款金额、缴款期限等内容;财务部门同时将前期行政处罚中罚没款的缴纳情况反馈案件承办科室。

第二十七条 对于罚没物品的处理,按照《蚌埠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罚没物品管理办法》执行。

第七章 备案与公示 第二十八条 对公民处以1000元以上的罚款,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0元以上的罚款,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等行政处罚属于重大行政处罚。案件承办科室应当自重大行政处罚作出之日起3日内,填写预定格式的备案报告,附行政处罚决定书等材料移送法制机构。法制机构在2日内将其报送市政府法制工作部门。

向省局备案的行政处罚范围和时限,按照《蚌埠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重大案件备案制度》办理。

第二十九条 每月5日前,案件承办科室将上月行政处罚实施情况(包括处罚对象、基本违法事实、处罚依据、处罚结果等)整理成册并移送法制机构,法制机构在每月10日前将其报送市政府法制工作部门。

市局通过在办公场所设置公示栏、放置公示册等方式将行政处罚实施情况予以公示,接受监督。

第八章 结案与归档

第三十条 行政处罚决定履行或者执行后3日内,案件承办人应当填写《行政处罚结案报告》,报经分管领导批准后,案件报结。第三十一条 案件结案后,应当及时将案卷整理归档。具体整理立卷归档要求,按照《蚌埠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案件卷宗管理制度》执行。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执法人员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2日内,将行政处罚决定报送市局备案。其他要求,按照《蚌埠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适用行政处罚简易程序的规定》办理。

第三十三条 除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外,其他案件应当从立案之日起不超过60日内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依法需要听证、检验、检测、鉴定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上述期限内。

因为案情重大、疑难、复杂,在60日内确实不能作出处罚决定需要延长办理期限的,案件承办科室应当在期限届满5日前提出延期申请。报分管领导批准后,可以延长30日。延长案件查处期限后,在期间内仍不能作出处罚决定需要再次延长的,应当报主要负责人审批。

第三十四条 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已经提出明确要求的,直接按照相关规定执行,本程序不再重复规定。

篇6:食品药品行政执法文书

行政处罚决定书

(梅华)食药监妆罚〔2xx8〕1号

当事人:五华县华城镇周端文港货行

地址:五华县华城镇西湖金河大道42号

邮编:5xx475

营业执照或其他资质证明:《营业执照》注册号44xx2460xx 67567; 经营者:卓秀容

性别:女

职务:经营者

违法事实:

我局华城所执法人员于2xx8年3月27日在你店检查时,发现经营场所货架上摆放有“OLAY Total Effects 7 IN ONE”(生产厂家:Procter&Gamble Manufacturing(Thailand)Ltd,批号:Bxxxxxx-xx,规格50g)壹盒,“OLAY Total Effects 7 IN ONE(生产厂家:”Procter&Gamble Manufacturing(Thailand)Ltd,批号:Bxxxxxx-xx,规格50g)壹盒,上述2批次产品均无中文标签。

经查,上述2批次产品为面霜,是同一产品的新老包装,是由你店卓秀容从香港购进的,各购进3盒,购进时无向供货商索取上述产品的检验报告、进口批准文件。我局华城所执法人员已于检查当日向你店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责令你立即改正。上述产品总货值4xx元,查扣货值xx6元,各销售2盒,获得违法所得272元。相关证据:

现场检查笔录、询问调查笔录、现场检查照片、涉案化妆品。行政处罚依据和种类:

/ 3

你单位的行为已违反了《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十五条“首次进口的化妆品,进口单位必须提供该化妆品的说明书、质量标准、检验方法等有关资料和样品以及出口国(地区)批准生产的证明文件,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方可签定进口合同”和《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十六条第一款“进口的化妆品,必须经国家商检部门检验;检验合格的,方准进口。个人自用进口的少量化妆品,按照海关规定办理进口手续。”的规定。

依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进口或者销售未经批准或者检验的进口化妆品的,没收产品及违法所得,并且可以处违法所得3到5倍的罚款。对已取得批准文号的生产特殊用途化妆品的企业,违反本条例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撤销产品的批准文号”。鉴于你单位违法行为没有造成社会危害,且主动配合调查,不符合从重或从轻处罚的规定,我局依法对你单位予以一般处罚。

我局执法人员于2xx8年 3月29 日依法向你单位送达了《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梅华)食药监妆罚告〔2xx8〕1号]。你单位在规定的时限内未提出陈述申辩意见。

本局决定对你(单位)给予以下行政处罚:1.没收查扣的OLAY Total Effects 7 IN ONE等2种产品;2.没收违法所得272元;3.并处违法所得272元四倍即1xx8元的罚款。罚没款合计xx60元。

请在接到本处罚决定书之日起xx日内将罚没款缴到中国建设银行五华县支行。逾期不缴纳罚没款的,根据《中

/ 3

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第一项的规定,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如不服本处罚决定,可在接到本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xx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者五华县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于6个月内依法向兴宁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本机关将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公

章)

2xx 8年4月2日

篇7:食品药品执法程序规定

通过这场专项集中整治与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从严格许可制度和培训教育入手, 引导企业诚信经营, 增强自律意识, 生产经营行为逐步规范。截止目前该局共出动执法人员980人次, 检查各类食品、保健食品经营户366户, 其中大型食品经营场所3家, 学校食堂25家, 聚集性餐饮单位6家, 学校周边餐饮单位25家, 保健食品经营企业11家次, 食品立案5起, 总货值12800元, 罚没款23435.46元, 培训食品安全管理人员251名。

专项整治中, 天镇县食药局发现部分食品经营户经营场所存在摆放食品凌乱, 散装食品标签不规范, 没有防蝇、防鼠、防潮等设施;部分学校食堂有脏乱差现象, 垃圾桶不加盖, 食堂屋顶有霉斑。发现2家超市涉嫌销售“三无”食品, 1家学校食堂使用无营养配料表的调味品, 1家批发店经营无生产日期的蛋糕, 1家啤酒代理商经销过期啤酒, 1家餐饮店给顾客饮用过期啤酒, 没收过期啤酒114件, 三无食品300袋, 监督企业销毁过期啤酒300余件。对此, 对6家学校食堂和2家聚集性餐饮单位, 3家保健食品经营企业下达了书面整改通知书和监督意见书, 规范经营行为82家。

专项检查中天镇县还对对29家植物油加工小作坊油样进行了抽检, 发放植物油加工小作坊许可证5家, 24家待规范许可。

袁局长还向记者介绍了一起典型案例, 2015年4月2日, 执法人员巡查辖区流通企业时, 发现一家啤酒代理企业约200件啤酒疑似过了保质期, 执法人员随即进行了原地先行登记保存, 责令停售该批次啤酒。该企业涉嫌存在经营过期食品, 天镇县食药局根据掌握的线索迅速在辖区进行排查, 当日出动30人次, 摸排20余家次, 下午在一家餐饮店发现114件疑似过了保质期啤酒, 并予以查封扣押。案情上报后, 市、县局领导高度重视, 大同市局派执法人员迅速赶赴现场进行核查, 并作出异地扣押封存决定, 以保留证据和防止再次流向市场。晚上10点多, 市县食药监管执法人员联合公安, 排除干扰, 组织人员车辆, 依法完成异地查封扣押工作。4月3日, 市局召开紧急会议, 要求全市辖区排查同批次啤酒!该企业主清明节放假期间, 主动召回涉嫌过期批次啤酒上百件。4月7日市县食药局监管人员联合对该企业代理的啤酒进一步展开调查时, 该企业负责人组织工人已经和正在把涉嫌过期啤酒予以全部销毁。执法人员目睹和监督了销毁现场, 已依法立案处理。

上一篇:八戒被表彰作文750字下一篇:街道党工委中心组2012年理论学习计划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