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赤脚开门的人》有感

2024-04-11

读《赤脚开门的人》有感(精选7篇)

篇1:读《赤脚开门的人》有感

“世上只有妈妈好……”当我读了《赤脚为你开门的人》这篇文章后,我再一次体会到了歌词的含义,心中就像有一股澎湃的浪潮在冲激着、奔流着……。 为了自己的儿子从梦中醒来,母亲苦劝孩子,孩子却恶语相向。一天,儿子听说远方有位得道高僧便不辞而别去寻找。高僧告诉他肯为他赤脚开门的人就是他的佛,年轻人欣然下山。他投宿无数,最后发现赤脚开门的人竟是母亲!可见母爱是多么伟大呀!

当我读到:很快地,门开了,一脸憔悴的母亲大声叫着他的`名字把他拉进屋里。就着灯光,母亲流着泪端详他。这时,他一低头,发现母亲竟赤着脚站在冰凉的地上……时,我的心不禁怦然一动,文中的母亲对儿子以前的过失没有什么气愤的表示,但是在儿子离家归来时却很惊喜,这是多么伟大无私的母爱呀。它可以包容我们的一切过失。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她也拥有宽广的胸怀。 记得前不久,天下起了雨,我正在特长班学习。在我好不容易清理完包时,压在最底下的手机响了,我手忙脚乱地拿出手机,对手机就是一句吼:“搞什么呀!”对方显然怔住了,好久才传来妈妈的声音:“不是,天下雨了,我想你打的回来,免得淋雨感冒。”妈妈的语气里没有丝毫责备,我顿时就后悔了。

朋友们,我们应从现在做起,帮母亲分担一点家务,让她少一点担忧,我们要好好孝顺母亲,因为母亲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最伟大的。

篇2:读《赤脚开门的人》有感

王欣烨

进入初中以后,我们语文陈老师向我们推荐《赤脚的童年》这一本书。我很好奇,是什么样的书能使陈老师对它赞不绝口。所以我买下了这本书。

拿到这本书时,书的插画让我深深吸引了我,画的是几个孩子,做着游戏,画风很简单,但是我一眼就喜欢上了它。

这本书的作者算是我的老乡,马及时先生。我们都是地地道道的青城山人。所以,他的书中多是很接地气的四川话,这也是我爱上这本书的原因之一。正看着书,看着看着,突然冒出一句四川方言,这不是很有趣味一件事吗?我可以理解他书中的“裤腰带”是什么意思;也可以理解他书中的“光脚板儿”是什么意思。这样有趣的意境,如果不是正宗的四川人是无法领会的。

作者写书的时候,没有用那些华丽的词藻,而是用了最朴实的语言,没有粉装玉砌,让我感觉很真实,反而能打动人心。而文中的主人翁,就是小时候的作者,用一种小孩子天真烂漫的目光来看待这个世界。确实,小孩子眼睛是最干净最清澈的,他们看到的世界是最朴实无华的,用小孩子的眼光写出来的文章,也是最感人。

“赤脚的童年”,多么有意境的话语啊!用诗一般的语句向我们传达了作者的童年无邪天真,即使是在那贫穷的年代赤着脚,也能找到最纯真的童年。

每一篇文章,每一个语段,每一个词,都深深的吸引了我,我陶醉其中,无法自拔,就好像流浪许久的人终于找到了属于他的归属,尽管这书不是人尽皆知,作者也不像鲁迅那样的文学大家出名,但我比鲁迅文学更爱这本书。

这本书第一章写的就是校园旧事,可见作者最难忘的就是在学校里学习知识的那些时光。让我最心酸,最难以忘怀的就是《陈X》这篇文章。

一开篇,就介绍了“我”的数学老师陈老师是如何严厉的,如何苛刻的,我对他的第一印象不太好,四十多岁竟然留了一绺山羊胡子,还常年穿笔挺的中山服,即使是夏天也将衣领纽扣的严严实实,左边腋窝永远夹着一册备课本。真是古板的一个人。

看到他即将用鞭子抽打王大富同学时,我心里倏地一紧。我更讨厌这位动不动就打人的陈老师了。可是,出乎意料的是,陈老师竟然抽打了王大富同学的课桌。原来,这是老师想出来惩罚学生们的妙招。

这位陈老师,不仅管教同学很有趣,而且讲课也很有趣呢,他说话有趣,激发了“我们”对数学的热爱与兴趣,最后统考的平均分竟高出全省平均分9.3分!我心里对陈老师的观念改变了,人不可貌相,原来陈老师不仅不古板,而且很有创意呢!

可是因为陈老师不愿上公开课,领导勃然大怒,取消了陈老师的教书资格,这样兢兢业业的一个老师,就这样离开了课堂,离开了他亲爱的学生们,离开了课本,腋下再也没有夹书了。

“我”很怀念他,大家都怀念他上课时神采奕奕的样子。可是,即使上课时,陈老师隔窗望着他亲爱的孩子们,他也回不去他热爱的讲台了。我心里似乎也充满了淡淡的忧伤,我也憎恨那个强人所难的领导。

直到毕业,陈老师都没再回来了,“我们”一起去探望他。可是,离开了学校的陈老师因为太想念教书的日子,已经神志不清。可是即使这样,他还记得他的教学,还记得他的课堂,还记得第一次被他打桌子的王大富同学。可是,他只认得自己创造想象的世界,甚至连真的活生生的同学们站在他面前也认不得了。

读到这里,我的眼泪几乎要随着探望陈老师的8个孩子一起流下来了。这么热爱教学,热爱学生的陈老师,就这样因为领导的欺压成了现在疯疯癫癫的样子。真是应了陈老师先前的话:人怕出名猪怕壮。

我拿到这本书,迫不及待地读完了,有忧伤,有快乐,有难忘。全都描写的是最质朴的乡间田园景色,令人神往,有山有水有田野,不说世外桃源,却也是令人满意的人间仙境了。

蓝天阳光的映照下,一个孩子在成长,他爬树、玩水、滚铁环……书桌前,一个孩子看着他的成长,她也在悄悄成长着……

王欣烨,87班学习委员,成绩优异,能力突出,作风顽强。

指导老师:陈洪飞

《赤脚的童年》读后感

七一青城山学校83班  王凤雯

刚拿到《赤脚的童年》,我就迫不及待地翻开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读完全书,我情不自禁地感叹道:“竟然还有这么一本‘接地气’的书!”

作者文笔幽默风趣,整本书显得朴实无华、生动、真实。作者将20世纪50年代的孩子的童年生活淋漓尽致展现在我们眼前。

这本书有很浓厚的乡土风情。特别是一些四川话穿插其间,比如“多得很”、“走拢”、“蜂窝煤”・・・・・・很有地方特色呢!

所有文章中,《割肉》这篇文章让我心里五味杂陈,让我感触颇深。读到大哥买回过年肉,母亲嫌太瘦而发怒时,我感觉不可思议,因为我觉得瘦肉不是挺好的吗?作者的母亲为什么要大发雷霆呢?读到人们疯狂争买宝肋肉时,我感到震惊。读到母亲泼辣地争割宝肋肉并且成功时,我感到母爱的伟大。读到作者现在买宝肋肉,母亲却觉得太肥时,我感到社会在进步,在发展。

现在百姓的生活可是越来越好了,许多事物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鸡鸭鱼肉已再平常不过,谁会争着买那肥腻的宝肋肉?我们现在挥霍、浪费,吃肉挑肥拣瘦,不好吃的统统倒掉。那朴实、节俭的品质到哪儿去了呢?在什么时候被我们遗弃了呢?

其实,我也感到一丝惭愧,因为我也经常浪费食物呀!读了这篇文章后,在吃饭时,面对盘子里的菜和肉,我也尽量不浪费了。

作者的母亲为了割到宝肋肉勇猛的形象让我震撼。为了孩子,母亲也是蛮拼的。母爱的力量真是强大。我不由自主想到了我的妈妈,想到妈妈藏在唠叨声中的爱,藏在行动中的爱,为了我,她也愿意去拼啊!社会进步了,时代变迁了,人们的优秀品质减少了,而唯一不变的,是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

《赤脚的童年》这本书在描述作者的童年时,也向我们展现了乡村朴素的美好风光。田野、河滩、农家小院。比起现在高楼林立的城市,谁能说那不是世外桃源?

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在岁月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中,那个马二娃已经长大,我也告别童年,走向成长。

作者简介:王凤雯,83班学习委员,成绩优异,学习努力。

指导老师:廖俐

那薄如蝉翼的时光

都江堰市柳街中学  王馨怡

“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当你怀揣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

童年正是这样,如果你正在经历,你根本不会对它有敬畏和珍惜之情。但当你的童年生活结束后,你再来追忆,你会发现童年像日出时的白云,被镀上了一层金边。一切都显得那么朦胧又美好。

我花了没多久就看完了《赤脚的童年》,书中清新简单的语言导致我合上书页后,一再沉醉于那个古意盎然的老城。事实上,我也居住在这里,居住在作者童年所在的都江堰,可我从没赤脚去上过学,从没在江边拾过“水柴”,更没有骑在牛背上的经历。时过境迁,生活总是发生了太多太多的变化。《赤脚的童年》是作者对童年回忆和对“童年后”的感慨,书中不止一次提到过童年和现在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特别让人心疼,虽然生活的进步能让书中的人物们享受到更好的物质生活,但这同时也意味着时光一天天的流逝。再也没有滚铁环,再也没有水陀螺,甚至再也没有儿时的活动与玩伴。

时间一直都“大公无私”,就像冰心说的,它从不为任何人留个影儿。

我们每个人都被迫离开了童年,而那时的我们却浑然不觉。因为只有离开了童年,我们才能回顾到它的全程。童年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可它同时也是一个人生命历程中沉淀下来的纯真。从《赤脚的童年》里的一帧帧画面,我感受到了作家马及时对童年最美好的赞美。母爱的伟大,友谊的纯真,亲情的温暖,尽管童年中我们也有过失望与艰辛,但往往童年是我们最深刻、最感动的一段历程之一。

书中我最深刻的一个故事就是杵鱼,因为它提醒了我在自己的童年中做过的最有趣的事,和小伙伴们一起烤红薯、摘桑葚、捉蜻蜓……在那段没有手机的日子里,我觉得我渡过了最快乐的时光。

《赤脚的童年》中不乏一些艰难生活的写照。母亲极度的节约,打了多个补丁的书包,几角钱买来的零食……尽管这样,可我没有从书中独处任何抱怨与无奈,不知道是因为童年的欢乐掩盖住了生活的艰辛,还是由于我没有注意,总之我觉得这本书的创作环境是乐观积极的,没有负能量的。

时光就像涓涓细流,薄如蝉翼。它轻快地奔向远方,速度和浅浅的河水导致你甚至连自己的倒影也看不到。时光啊,时光,它装载了多少人的青春,又带走了多少人的童年?

忆童年

都江堰市柳街中学  李茜露

“童年是一个人生命历程中沉淀下的纯真。”――题记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罗大佑的《童年》在我耳朵萦绕,勾起我心中早已布满灰尘的陈年旧事。记忆的碎片犹如中了魔法似的重新拼凑在一起,我的思绪被带到了我的孩提时代。

情景(一)

老师就像是我成长历程中的开路者。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来描述老师一点儿也不为过。老师是辛勤的园丁,让刺手的玫瑰开出了绚丽的花朵;老师是一枚要是,开启了我学习的大门;老师是坐骑,带领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马及时在《赤脚的童年》中所提到的老师王几何,有趣又善教,在课堂上淋漓尽致地演绎着他的教学方法。从小到大,教过我的老师数不尽数,但是他们不仅教给我丰富的知识,更交给了我做人处事的道理: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诚信是做人的基本……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李老师和她的敬业精神。我经常看到李老师只身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埋头专心致志地为我们批改作业,她以风为伴,以月亮为伴,以花香为伴,常常到深夜才匆忙离开学校(这是听学校保安说的)。我时常为此感到自愧不如,常常感叹到:如果我能像李老师那样热爱工作去热爱学习,那该多好!

情景(二)

父母就像是我成长历程中的引路人。

我的母亲不像马及时的母亲那样擅长音乐,我的父亲也不像他的父亲那样是右派分子,受许多人崇敬,他们只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农村人。他们对我来说就像水对鱼儿、阳光对大树、天空对翔鹰的重要性。

岁月肆虐地夺去他们的容光、他们的焕发:白发代替了青丝;老茧、刮痕布满手掌;昔日母亲那双纤纤玉手已不复存在;父亲宽厚的双肩已被生活的重担压弯;脸上的肌肉松弛地耷拉着。

母亲在床前守着整夜咳嗽的我,红肿的眼睛一直望着我;父亲严厉地教训犯了错的我;我们一家三口在金黄色的田野上散步……往事历历在目,就像放电影一样,一件接着一件,不知怎的,我突然明白了父母的艰辛,理解了他们对我的爱,鼻子酸了一下。

情景(三)

朋友就像是生命历程中的陪伴者。

马二娃小时候很调皮,同伙伴们偷气柑、杵鱼、掏鸟窝、打水脑壳、在河滩洗澡……简直是“无恶不作”,其中充满了快乐与辛酸。

我的童年生活相对来说要幸福些,伙伴们一起在课后、放学后玩捉迷藏、跳皮筋、跳八格……基本上所有的女生都会玩这些。奔跑在绿茵场上,大声叫喊,尽管最后声音都会嘶哑,但也会恋恋不舍地分手,等待下一次的玩耍。

对于童年的我来说,朋友就是能说真心话的人、能一起玩的人、能分享秘密的人。我曾经也有那么一位好朋友,但因他的家庭原因,转学了,我伤心了好长一段时间,从此之后,我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友谊。

“童年的回忆没有一丝杂质”.

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聆听着鸟儿欢快的歌声,更让我懂得珍惜当下。

读《赤脚的童年》有感

中兴学校六三班  张洪臻

《赤脚的童年》讲述了作者马及时童年的故事。从他的文字里我真实的了解到了以前的生活是多么的简朴、艰苦以及快乐和幽默。

读着这本书,犹如来到了作者的童年时代,他的种种经历使我的情绪此起彼伏,感慨万分。阅读时,我的心仿佛与作者的心一起跳动,一起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当墨盘被打碎时,我的心里一阵阵痛楚,生怕回去挨一顿打,就像自己要挨打似的。当作者与小伙伴们一起偷气柑时,我心里也很紧张,生怕被发现。当玩陀螺胜利时,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当作者失败时,我的情绪也十分低落。当读到卖粪的人吮吸自己搅动过粪水的手指时,我也感到阵阵恶心,虽然后来得知了真相,但一想起来,还是想吐。

……

这本书还让我懂得了很多人生的`道理。比如,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在高兴游戏的同时,不要忘记自己的事情;很多时候经验与技巧都是很重要的;有些事情,等结果出来才后悔就晚了;老实人,整死人 ……

这本书也是我的一面镜子,让我清楚地看到自己不足。例如,有一次,自己考出来一个满意的成绩就开始忘乎所以自以为是;有一天,家里的香油用完了,奶奶让我去买一瓶,一下楼,看见小伙伴们在玩游戏,就不由自主的加入了过去,最后,把正事都忘了。一想到这些,我都会想到书中相似的情景。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想去到马及时的描写的童年里去,去感受他那种幽默和快乐,去体会那种艰苦和辛酸。童年时光这么短暂,更要珍惜这短暂又快乐的时光。

指导老师:马林

忆童年的赤脚

陈洪飞

《赤脚的童年》是马及时先生的《赤脚的童年》书中的一篇短文,他用朴实和轻松的笔调描写了他童年打光脚板的一段生活经历,反映了五十年代老灌县人的生活状况。编者把这篇短文的篇名作为整本书的书名,可见这篇文章对编者的触动。

今天再读,勾起了我的回忆。由于我与马老生活的地域和阶层不同,他的童年生活在五十年代县城的知识分子的家庭,而我的童年生活在赤贫的青城山下的农村家庭,尽管年代不同,环境不同,但赤脚的童年是一样的。

记得我们大部分孩子一年中有大半年是光着脚的,无论干活、上学、玩耍都是赤脚。如果冬天有一双胶鞋过冬,已经算是奢侈的了。

我的赤脚童年远没有马老的那么浪漫多姿,尽管如马老所说的长期行走,会练就一双肉鞋,不惧刀山火海。但毕竟是肉啊,再硬也敌不过石头瓦片,再硬也硬不过碎玻璃、破钉子,更何况有时还要干活负重,所以赤脚带给我的童年更多的苦痛和无奈。

赤脚负重走在泥泞不平的路上,或踩着麦茬跑着递麦棚子,这些都是家常便饭,没有太深的记忆。但有些记忆是永远忘不了的,那年夏天,天气热得人心慌,我顶着骄阳去上午学,在新仓库门口,被一辆疾驰而过的自行车碾到了脚,直接把左脚大拇指扎偏出血,看到自己乌黑的泥脚指渗出一股股干净鲜红的血,伴随着明晃晃的阳光和钻心的疼痛,真的感到就是世界末日。还好街上好心人喊住了骑车的男子,让他把我搭到公社医院敷上药,然后送我到了学校。到校后当然迟到了,老师看到我一瘸一拐的,也就没有追究了,转过身来继续她的板书。下午回去后,父母也没有说啥,自己还翘着脚和小伙伴吹牛说,自己也不亏,没被白碾,还免费坐了一回洋马车。

还有一次印象也很深,夏天和小伙伴一起到河里游泳,在河里突然感到被什么尖利的东西狠狠的扎了一下,疼痛瞬间传遍全身,挣扎着爬上岸,见泡得白白的脚板底还扎着废玻璃,鲜血从玻璃与肉的缝隙中渗出,忍着巨痛拔出玻璃片,顿时血流如注,小伙伴们纷纷来帮忙,有点撒点尿来消毒,有点扯“散血草”来止血,最后像当时电影里的卫生员那样扯了一块布来包扎,先在河边休息,最后被大家轮流背回去,虽然疼痛,倒也温暖。

不冷的季节赤脚受点伤其实没什么,没鞋穿的冬天才是最难熬。小些时候的冬天,由于父母要带两个小弟,只好把我送到外婆家或大姑家去过冬,春天暖和了才回来。那时的冬天不知咋回事,记忆中特别寒冷,屋檐上冰条子又大又长,挂的时间还特别长。外婆不忙时就会给我做一双布鞋,刚穿上时还不适应,感觉脚变大变厚了,就像现在穿着大头皮鞋一样,不利索了。但是那时却要温暖一个冬天。

隔年就会到大姑家,她就会给我做一双棕鞋,因为大姑家住在山上,山上棕树多,大姑就用木板做鞋底,用柔软的棕皮做鞋面,穿着就像后来看到的日本木屐,这鞋就只能在家里啪嗒啪嗒的走,不能出门,所以一个冬天我就在大姑家火塘边烤火,烤着厚锅巴的玉米馍、吃酸得掉牙齿的酸菜汤,当然也有美好的回忆,和我一般大的表姐终日伴着我,所以一点都不觉得寂寞无聊。总之,比在家里干冷好多了,所以当时一点都想家。

这样幸福而温暖的日子到了学龄就结束了,冬天下雨上学也就艰难了。没有胶鞋时,就把外婆做的布鞋装在书包里,赤脚跑到学校,在檐口下把脚淘一下,在裤腿上正面擦一下,反面再擦一下,就穿上布鞋,上课就不冷了。长期这样擦脚形成了习惯,到现在我都还有这样擦脚,也就经常招致老太婆的谩骂,我只好笑笑,她那里知道这是赤脚童年的美好印记。然而最难的是放学时要把温暖的脚从鞋里拔出来,重新去和冰冷的泥泞亲热。到了柏油马路上,就会看见一个背着书包的少年,穿着短到膝盖的单裤,光脚在柏油马路上噼噼啪啪地跑,冻得通红的脚像旁边地里的红萝卜一样,但这样跑着要比走在泥泞的路上好多了。

经常都要等到很冷的时候才能有一双像马老一样的胶鞋摆在床边,当然不是强迫你穿,而是望眼欲穿。那晚睡前是要抱着新鞋好好的洗脚的,躺在床上要反复抬头看看床边的新鞋是否还在,甚至盼望着早点天亮。当年还有这样的笑话:说我们两个打伙买双鞋,你穿黑天,我穿白天。这胶鞋一个冬天是没有时间洗的,只是等胶鞋里装满了泥巴,得空的时候用力在石板上敲几下,倒出泥块,就算清洁了。听母亲说过几次,你好费事哦,一冬一双胶鞋,你看谁谁的鞋,差不多要穿两季。

篇3:读《赤脚开门的人》有感

在用心研究学校的历史、人文背景的基础上, 我把目光投放到了国内外众多名校和校长的办学经验上, 希望从中汲取更多的智慧和思想。在众多的学校办学经验丛书中, 苏霍姆林斯基的系列著作可谓博大精深, 令我爱不释手。在读了他晚年出版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后, 我茅塞顿开。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告诉我们, “培养真正的人, 其实就是培养孩子有良心感、善意感, 懂得尊重长辈, 孝敬父母, 善解人意, 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培养孩子对亲人的忠诚感, 养成慷慨大方、大公无私的品格, 做一个举止高尚, 为人真诚, 谦虚正直的人;培养孩子正确对待爱, 学会爱自己、爱亲人、爱劳动、爱祖国, 在为别人的奉献中, 体味人生幸福的人;激起孩子的求知欲, 使学生具有知识的欢乐, 做一个会思考、会感受、会体验、有学识的人……”书中苏霍姆林斯基的意图并不是一定要把学生培养成伟大人物或领军人才, 而谈得最多的是如何培养孩子对真的追求、对善的向往和对美的憧憬。

其实, 教育就是这么简单。因此, 让教育回归常识, 让真善美成为我们教育的主旋律, 这才是我们学校办学的最终宗旨。于是, 我们学校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 确立了“至真至善至美、立德立行立言”的办学理念, 确立了“建设一所道德的、充溢着幸福的现代化理想学校”的学校发展新定位, 并通过打造真善美的课程文化, 来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真正的人”。

一、特色课程:着力培养“具有和谐的、多方面精神生活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培养真正的人应从何下手呢?到哪里去寻找锻炼人的心灵使之不屈不挠的烈火呢?应当促使孩子们具有怎样的精神上的激情, 才能使他们去憎恨、蔑视冷漠和冷酷无情呢?这一切当中最主要的, 显然是使人学成为学校中一门主要课程。”为了培养“真正的人”, 我们结合“建设一所道德的、充溢着幸福的现代化理想学校”的办学目标, 通过开设一系列的特色课程, 让“至真至善至美、立德立行立言”的办学理念内化于师生之心, 外显为师生之习。

特色课程之一是道德讲堂。为了弘扬“真善美”的主旋律, 自2012年秋季开学, 我们设立了干部、教师、学生三个层面的“道德讲堂”。1干部层面:每周开干部工作例会, 讲述“身边的感动”, 干部分享、交流本周发现的教师的闪光点, 这改变了管理的视角, 融洽了干群关系;2教师层面:每周开教师工作例会, 由教师讲述“身边的感动”, 让教师之间互相欣赏、互相鼓励, 营造起了温馨、和谐的大家庭氛围;3学生层面:每周升旗仪式上, 由学生讲述“身边的好老师”, 让学生学会感恩, 体会校园的幸福。道德讲堂的讲稿目前已整理出三辑, 定期交流。该课程有效发挥了“弘扬正能量, 唱响真善美”的育人效应。

特色课程之二是入学课程。为做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我们开设了新生入学教育课程。课程主要包括以下三大板块:

一是举办隆重的新生欢迎仪式。欢迎仪式的压轴戏是学校特色成果展示, 激发起新生对校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二是开展五年级学生与新生“一对一, 大手拉小手”的结对帮扶活动。新生欢迎仪式结束, 会有五年级的学生将亲手制作的祝福贺卡送给结对新生, 并将新生送进教室;在接下来两个学年的时间里, 结对的高年级学生将从学习、生活各方面帮助新生, 以便新生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如带领新生参加社会实践、帮助他们打饭和分餐、帮助他们学习广播体操等。

三是开设新生家长学堂。我们邀请家庭教育专家给家长进行入学教育专题培训, 让家长学会如何教育孩子, 使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做一个真正的人, 这则意味着奉献你的全部精神力量, 以便使你周围的人们变得更加美好, 精神上更丰富;以便使你生活中接触到的每个人, 都能从你身上、从你的精神劳动中得到某些美好的东西。”通过实施新生入校教育课程, 高年级的学生为一年级的新生奉献了爱心和关怀, 也使新生感受到了学校这个温暖大家庭的真、善、美, 为长达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涯奠定了幸福成长的基础。

特色课程之三是离校课程。每年的5~6月, 是毕业生较容易思想矛盾、行为浮躁的时期, 如何正确疏导学生的消极心理, 让学生感恩学校、信心满满地迈入高一级学校, 成为我们的研究课题。于是, 我们设立了离校课程。

一是开设主题班会。自六年级下学期开始, 围绕“感恩”和“憧憬”等话题, 设计相关环节, 让学生和教师在互动交流中真心倾诉, 同时树立理想追求, 坚定进取信心, 通过师生交流实现对学生心理疏导的目的。

二是回忆师生情深活动。通过“老师, 我要对你说”“老师的心里话”和“互赠纪念品”等环节, 增进师生情谊。

三是爱心接力传递。让每位学生为学校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为校园种下一株花和一棵树等, 以此表达对母校的感恩和祝福之情。

四是召开毕业典礼。这是精心策划的盛大仪式。由全体毕业班师生和家长代表参加。有师生抒怀、同台献艺、校长为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等环节, 以此帮助学生开启梦想之门, 点亮心灵之灯。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是善良的情感、细微的感受、金色童年美好回忆的集中点。”离校课程使毕业生告别了烦躁不安和离愁, 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对真善美的感知和认同, 收获了感恩、幸福和理想, 为学生愉快地踏入高一级学校拓印出青春中浓重的色彩。

特色课程之四是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 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就在于使读书成为每个人最强烈的、精神上不可压抑的欲望, 使人终生都入迷地想同书中的思想、美、人的伟大精神、取之不竭的知识源泉打交道。这是一条最基本的教育规律。”为促进教师持续的专业成长, 学校自2013年起, 成立了教师发展部, 专门负责教师发展和专业培训工作, 通过教师读书实践工程等学术力量和课程文化来推进教师专业成长。

我们精心梳理学校开展的各种校本教研和培训活动, 从课程的层面进行系统建设, 形成了基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水平, 面对不同问题的专业发展课程体系。目前, 我们从目标推动、经验分享、问题解决、研训活动和亮点推进等方面对传统的校本教研和培训活动进行了系统梳理, 逐步形成了包括青年教师成长工程、“张家楼中心小学”教育论坛、教师读书工程等在内的16个领域、40门教师专业发展课程, 帮助教师突破了各个成长阶段的瓶颈, 让每一位教师由初入职走向成熟, 由成熟走向优秀, 由优秀到卓越。

特色课程之五是教师退休课程。近几年, 我校每年有近10名老教师退休。如何让教师带着眷恋、带着幸福、神采奕奕地完美离岗, 成为我们思考的课题。从2012年开始, 我们把“老教师退休欢送仪式”作为学校特色课程建立起来, 我们通过以下办法使其实施既规范又有特色:活动创意招投标 (提前征集教师的活动设计方案) 、活动主持招投标 (征集到最佳活动方案后, 就主持团队招投标, 中标团队会有奖励) 、活动参与全员化 (活动过程中全员参与互动, 可以参与表演、参与点评等) 。这样次次欢送、次次不同, 让教师确实感同身受、震撼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能打开人身上最隐秘的源泉, 而从其中将永久潺潺地涌出生气勃勃的善来。”教师退休课程的实施, 让老教师把“离别”当作“重逢”, 由“伤感”化为“共鸣”, 重新燃起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挚爱, 极大唤起了在岗教师工作的激情。

二、校本课程:刻意培植“个性张扬、生动活泼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指出:“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就是培养学生的个性, 要让每个学生都应有鲜明的人的个性, 造就真正的人。”为了张扬学生的个性, 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具有鲜明个性的人, 我们开发了以下校本课程:

一是真善美学校文化课程。追求真善美的交融和统一, 是人类社会的理想, 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我们根据国家法定节日和传统节庆以及中小学校历计划, 按照学校真善美文化办学思想的各个元素, 将一年分成12个主题月和8大校园节日, 开展融德育、教学、管理、服务于一体, 师生员工人人参与、月月开展的文化实践活动, 如表1所示。

通过真善美学校文化课程的探索, 我们已经在全校师生中初步建立起了“教人求真、与人为善、成人之美”的学校核心价值观, 真善美的种子已经在师生的心田里慢慢生根发芽。

二是快乐少年宫活动课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全面发展的和谐, 也就是身体、道德、美学完美的统一。”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学生, 我们依托中央福利彩票支持的乡村少年宫建设项目, 借助社会力量, 发挥教师特长, 开发了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足球、跆拳道、葫芦丝、十字绣、航模、萌芽文学社等26门少年宫活动课程, 涵盖了体育、艺术、文学、科技等四大领域的内容。一系列少年宫个性课程的开设, 创造了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为学生至真、至善、至美的品质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国家课程:努力造就“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 就在于去点燃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火花, 让孩子们带着一种惊讶走进教室, 并让这种惊讶激起孩子求知好学的欲望。”课堂是国家课程实施的主渠道。如何改良我们的课堂, 使其成为学生们求知成长的乐园, 是我们一直以来攻坚克难的重点。

为此, 我们从“减负、启智”入手, 每年确立一个研究主题。例如2012~2013学年为教学常规规范年, 我们从教学常规入手, 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积极创造轻松、和谐的生态课堂氛围,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2013~2014学年为教学质量提升年, 我们的教学改革以提升教学质量为宗旨, 努力实现“减负、提质”的效果;本学年是学校的课程文化建设年, 我们立足于让课程文化引领学校特色发展的宗旨, 稳步推进课程文化建设, 努力造就“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我们整合国家课程, 深化真善美课程文化, 在课程建设中追求“有内涵”的教育教学改革。我们科学梳理了各门课程, 将国家课程中雷同、重复的内容进行了有效整合, 开展了学科拓展课程的研究与实施。例如数学学科, 我们结合青岛版小学数学情境串教学和数学建模思想的特点, 大胆取舍, 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情境串教学课程资源;英语及其他学科, 则以真善美生态课堂为依托, 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突破口进行探索实践, 课堂教学初步具备了生态课堂的基本特征:自然、和谐、求真, 安全、愉快、向善, 民主、舒畅、唯美, 课堂效率明显提高。

我们深化以“探索知识之真, 体悟人性之善, 享受思想之美”为特征的“真善美”生态课堂的实验研究。我们以青岛市“十二五”规划科研课题“真善美生态课堂研究”为抓手, 站在学生生命发展的高度, 思考小学课堂生态环境的发展问题, 通过研究打磨“真善美生态课堂”, 形成了本校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 譬如语文学科尝试的跨年级、跨学科的“主题教学”, 数学学科开始的“三先三后” (即先预习后听课, 先复习后作业, 先思考后发问) 的教学模式, 英语学科读写为主的“情境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 都为顺利结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篇4:读《芝麻开门》 有感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叫读《芝麻开门》。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班集体、一群有个性和才情的孩子在一年里发生的故事。写了一个男孩张天转学后到大钟亭小学后与同学们如何相处,从中得到的快乐、共同承担的责任以及如何成长等的故事。他们和其他人一样,但是他们过得比其他人更快乐,因为他们善解人意,不勾心斗角。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向他们一样快乐,只是要看你愿不愿意,愿意,万事大吉r不愿意,最后只落得一场空。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如果你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将来成为名人,名留千古,被后人记住r如果你只是斤斤计较,不大方,人们便会排斥你,不愿意跟你在一起,那时你将一无所有。

我们也要像张天一样,好好学习,体谅父母的艰辛,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做好,也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篇5:读《芝麻开门》 有感

暑假时,妈妈帮我借了一本书― 芝麻开门 , 我花了好几个星期才读完这本有趣的长篇校园小说。

这本书主要讲了张天转到大钟小学的一件件趣事。四( 1 )班是一个团结快乐的集体 , 主人公有快乐的张天、心眼比炮筒还粗的姜姗、“足球小子”孟可文、“顶级服装设计师”孙新悦、神气的中队长尹露露、想当元帅的迟速……有一次,四( 1 )班和别的班 组织足球比赛,四( 1 )班上场的同学们都非常团结,之后大获全胜。这个集体也非常关心老师, 徐老师几天没来上课,后来才知道,徐老师要生小宝宝了,于是大家都去看望徐老师, 还叫徐老师注意身体 。这个集体非常有善,只要有矛盾,尹露露就会来劝架,同学们立马就和好了。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也有可能遇到这样的事情 , 比如拔河比赛,只要我们团结,就会赢得比赛。老师生病了,我们就要更加认真地学习,不让老师操心。所以,我们要学习四( 1 )班这个集体的精神。

篇6:读《赤脚开门的人》有感

关键词:单向度的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的畸形发展———单向度的人

马尔库塞认为, 真正意义上的人应该有两个向度, 一个是对现存社会事实持肯定态度, 对现实存在的事物不加否定, 认为存在的就是正确的;另一个是对社会中的现象持否定态度, 对现存情况不满, 想要寻求突破。然而, 在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中, 人们只拥有第一个向度, 资本主义现状不加否定, 失去了否定的一面, 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压制, 人们提不出反对意见, 是这个社会成了单向度的社会, 因此人们也就成了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认为科技的发展是造成单向度的主要原因。技术的进步使工人的劳动不再像从前一样肮脏和繁重, 他们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 由此导致他们安于现状, 甘心被资本主义统治, 不再具有否定思维, 从而成为“单向度的人”。

由此可见, 造成“单向度”的原因是资本主义为了对人们进行更彻底的统治, 通过经济诱惑、物质满足、精神渗透等各种虚假的手段, 制造虚假需要, 使得人们在其中迷失自我, 以为自己的需要到了满足, 处于被统治被欺骗的状态而浑然不知, 沾沾自喜。人们被资本主义所操纵, 失去了鉴别能力, 否定性的一面也逐渐消失。人们被虚假的需要满足, 对生活不再有更多的追求, 成为了经济发展、工业进步的牺牲品, 这就是“单向度的人”。

二、《单向度的人》的当代意义

“单向度”的社会是异化的社会, “单向度”的人是异化的人。西方出现的问题, 中国也有可能遇到, 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前车之鉴, 中国正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 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 要警惕“单向度”, 不能走西方的老路, 因此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第一, 要注重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 警惕“单向度”的人。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 要防止走西方的老路,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人文关怀, 关注人的身心健康,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拒绝只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人的价值的行为, 人是社会的关键, 只有人的尊严被满足, 人的价值得到更好的发挥, 才能反过来促进社会的发展。

第二, 要防止工具理性在中国膨胀。随着技术的发展, 人的思维方式已显露程式化的端倪。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理论中, 分析了工具理性对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的危害, 这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和反思。在当下, 在我们的身边, 工具理性已经对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要提早预防杜绝, 防止工具理性泛滥。

第三,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很高, 但是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在此情况下, 资本主义的影响不可能完全消除, 异化现象也没有完全消失。因此, 在全面实现小康的道路上, 要注重人文关怀, 关注人的身心发展, 做到以人为本, 尊重人的价值。

三、马克思主义中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做了经典的概括, 即“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1)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是不可能单独存在的, 人是类存在物, 人的本质是进行自由自觉的活动, 即实践, 实践集中表现为人类的劳动;而作为社会的存在物,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完整的独立的个体的人, 人是自然、社会和精神的统一体, 人的本质即人具有个性。因此, 在马克思这里,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不是单一的, 它有多方面的表现:

第一, 人的劳动活动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在劳动过程中, 人的需要和能力也得到全面发展。马克思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里, 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 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 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 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 明天干那事, 上午打猎, 下午捕鱼, 傍晚从事畜牧, 晚饭后从事批判, 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或批判者。” (2) 从中可以看出, 在马克思这里, 人的活动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活动内容多样化, 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参与任何社会活动而社会的正常生活秩序不被扰乱。在这时, 人们不仅有兴趣参与多方面的活动, 更重要的是人们有能力进行任何一项自己所喜爱的活动。在此时, 人不再被迫局限于一个领域,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心情以及身体状况随意参加任何活动。人的能力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第二, 人的社会交往更加普遍, 社会关系更加丰富多彩。社会关系是人的社会交往能力的体现, 而社会交往能力则体现了一个人的社会分工和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扮演。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 人们的社会交往越来越普遍, 每一个人都不可能离开他人而独立生存, 同时在相互的交往中, 人们的社会关系也变得复杂。一个人的社会关系越是复杂多样, 越是说明其在社会中扮演着多重角色, 而角色的扮演则是一个人能力的展现。个人不再是单个身份, 他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与别人发生联系。社会分工使人们摆脱了单一的角色扮演。人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 扮演多重身份, 与他人发生相互关系, 人们的社会关系也由片面变得全面, 并在社会分工的作用下协调推进。

第三, 人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个性实现自由发展。随着社会活动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人们在应对各种工作和生活琐事的过程中, 素质得到普遍提升, 具体表现为人的心理素质、生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都得到了提高, 而且各种素质得到了均衡发展。在多样的社会分工和复杂的社会关系下, 人们为了应对这些不得不提升自我素质, 在强大的压力面前, 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显著增强。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表现为人的创造性、自主性和自觉能动性得到全面发展, 个性得到释放, 标新立异追求差异性。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

为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新要求, 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这五个具体目标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仅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而且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

(一) 实现我国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

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首先, 看得见的手指挥不再事无巨细, 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集中群策群力, 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 从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次, 日益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保障公平竞争。只有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 人民的首创精神才能更好地发挥, 在竞争中提高人的各方面能力,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保证

只有不断提高人民民主, 在各项事务中实现民主化, 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 才能形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环境。一方面, 随着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 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度和政治参与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 人民的参政议政意识和能力都有很大进步。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基层民主, 扩大基层群众的自治范围,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管理制度, 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另一方面, 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加快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 调动人民积极性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这样才能保证民主发展的连续性、稳定性,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素质和能力, 以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 日益增强的文化软实力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文化环境

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有很多积极意义, 一方面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 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使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得以全面发展。第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在敌对势力的冲击下不会迷失方向, 缺失信仰, 内心世界充实,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的全面发展的人。第二, 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是使人们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充满激情与活力的精神支柱, 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食粮。第三,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正确的价值尺度来规范全体社会成员, 使人们明白是非善恶美丑, 为人们的日常行为提供正确的道德标准, 使其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使得人们提升思想境界, 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四)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表现在人们收入和休闲娱乐时间的增加, 社会福利更加完善, 使人们共享发展成果, 在参与民族决策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另外, 随着人民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 人们接受的教育更加全面, 在教育中实现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 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 使得交通便利、信息畅通, 有助于人们了解外面的世界, 与外界多多交流, 学习更多的文化、了解不同的风俗民情, 在此过程中提升自身整体素质。

(五) 继续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保障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即在生产生活过程中, 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并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促使人们提高生产技术改进生产方式, 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利和富足的生活。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改善了人居环境, 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从而推动了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不再是纸上谈兵, 它已经上升为制度和实践层面,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者相互促进, 是民心工程。此时, 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给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9.

[2]万资姿.人的全面发展从理论到指标体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1年.

[3]周春燕.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3.

[4]蒋文玲.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J].广西社会科学, 2005 (3) .

篇7:读《赤脚开门的人》有感

一、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写于1845—1846年期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是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的重要著作之一。在这篇著作中, 马克思恩格斯全面地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同时也展示了他们对历史中的人的地位的深刻思考。“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 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1]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了两种生产, 即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人自身的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 一方面是由人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 另一方面又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所在, 因为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中形成了生产方式, 这种生产方式不能只从人的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来考察。人自身的生产, 即每天生产自己生命的人又生产另外一些人, 形成人口的敷衍。在这个过程中, 形成了夫妻之间的关系,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家庭。家庭关系起初是唯一的社会关系, 后来当需求不断增长, 社会关系日趋复杂时, 家庭关系才逐渐演变为从属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精辟地指出:“生命的生产, 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 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 就立刻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 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 至于这种活动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而进行, 则是无关紧要的。”[2]

二、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实践性

把人单纯的只看作是自然的人而忘记了人是社会的人, 这是马克思主义所批评的旧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的主要错误。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 生产过程首先表现为是一种自然关系, 它表现了人与自然界的联系;同时生产过程又表现为一种社会关系, 它表现了人与自然界的差别。前者是人的自然属性, 后者是人的社会本质。因此,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费尔巴哈是马克思主义以前德国最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但由于他对唯物主义这个名词的误解, 他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哲学是唯物主义而把自己的哲学称为人本主义。费尔巴哈所说的人, 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 是超越历史、超越时代的抽象的一般的人。虽然他把人看作感性的、物质的存在, 但这种人只是自然的感性, 而不是社会的感性。费尔巴哈在自然观上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在社会历史观上仍然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他虽然也提出了一个社会主义的理想, 但却沉溺于一种抽象的“类的平等化”, 把认识与改变社会的不合理现象, 仅仅局限于理论范围, 停留于空洞的道德说教。[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虽然只是一个提纲性的文件, 但却包含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萌芽。马克思阐述了他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同以前的所有的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强调实践的意义, 主张人是实践的主体, 人要通过实践来改造世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马克思不仅批评了费尔巴哈不懂得实践, 还批评了法国启蒙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爱尔维修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 这样, 环境和教育决定了人。这种观点比费尔巴哈前进了一步, 强调了人受制于社会环境的一面。但在马克思看来, 这样的认识还是不够的, 还没有认识到人的实践的本质。因为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 教育者本人也要受到教育。不仅社会生活是实践的, 人们的精神生活及其产物, 离开了实践, 也失去了意义。各种思想、观念, 是不是真理, 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克思嘲笑以往的哲学家, 认为他们费尽心机的构建一个宏大的形而上学的体系去解释世界, 但他们忘记了最根本的任务在于通过实践改变世界。马克思把他的哲学作为精神武器交给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 让他们去为砸碎旧世界、创造新世界而努力奋斗。

三、无产阶级肩负着“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

人是具体的人, 社会的人, 在现实社会中, 受特定的经济关系的制约, 人必然会划分为不同的经济利益集团。近代以来, 当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 一个新兴的阶级即无产阶级也登上了历史舞台。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 正确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认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抗是不可避免的。资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 曾经伪装成人民群众的普遍利益的代表, 但一旦掌握了政权, 他们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矛盾就尖锐化了。资产阶级曾经提出一些革命的口号和词句, 例如自由、平等、博爱等, 但都是一些抽象的概念, 根本不可能成为社会的现实。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 马克思把资产阶级的革命称为“政治革命”, 资产阶级实现的解放只是狭隘的“政治解放”。[5]在资本主义社会, 虽然从形式上来看, 无产者与资产者有法律上的平等, 但这种表面的、形式上的平等却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在资产阶级积累财富的同时, 无产阶级却积累着贫困。因此, 资产阶级是不可能完成人类解放的任务的, 他们所实现的只是少数个别人的利益。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人类解放”的历史任务。无产阶级是伴随着工业革命而登上历史舞台的。早期的无产者, 多数来自于农村, 他们大都在类似于英国的“圈地运动”的冲击下, 被迫背井离乡, 来到城市。通常他们居住在城市郊外的贫民区中, 生活困难, 饥寒交迫。当然, 就是因为他们受苦受难, 一无所有, 所以他们革命要求最强烈, 革命性最坚定。他们是一个被锁链束缚的阶级, 挣脱锁链是他们内在的愿望和渴求。在机器工业的时代, 大生产把他们组织起来, 联合起来, 他们的力量逐步壮大, 革命觉悟日益提高。如果说17世纪和18世纪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多数都处在自发的状态, 那么, 在马克思恩格斯那个年代, 即19世纪中上叶, 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已经逐渐走上自觉的阶段。当时欧洲的主要国家, 如英国、法国和德国, 工人阶级的罢工、起义此起彼伏, 互相呼应。一旦用先进的理论来武装他们, 无产阶级将迸发出惊天动地的革命力量, 人类解放的事业就会由他们来完成。为了说明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和客观条件, 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进行了剖析。1843年到1845年, 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 创立了科学的历史观, 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就是雇佣劳动制。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 马克思指出资本有一种盲目增长的趋势, 但资本愈增长就愈意味着生产资本的劳动者受到更大程度的剥削。马克思揭示了无产阶级受剥削的经济根源, 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如果不解体, 无产阶级的社会制度就不可能建立。无产阶级要获得自己的彻底解放, 就必须铲除资产阶级的经济制度, 从根源上获得无产阶级所要求的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只有这样, 才有可能完成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实现全人类的解放。[6]

四、人的解放包括物质解放与精神解放

从历史上来看, 马克思并不是首先提出人的解放理论的思想家。比较早的关于人的解放的观点, 表现为宗教神学中的关于个人的救赎的说法。例如基督教、佛教宣扬禁欲主义, 认为只要放弃尘世间的一切欲望, 人就可以脱离苦海而得到幸福。马克思认为, 宗教神学只不过是套在人民群众身上的精神枷锁, 是麻醉人民群众的鸦片。马克思还批判了19世纪上半叶德国思想界的种种唯心主义的错误。马克思认为, 不铲除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经济根源, 怎么可能铲除宗教观念呢?不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 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只有彻底改造现实, 彻底改造社会, 铲除宗教神学赖以滋生的土壤, 人们才有可能粉碎宗教观念的精神枷锁。因此无产阶级的解放必须深入到物质层面, 进入历史活动的深处。[7]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的物质解放与精神解放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先进的理论必须与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相结合。旧制度的存在是客观的, 是一个物质的存在, 因此它最终必须用物质的力量才能摧毁。物质产生精神, 但精神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变为物质。理论可以走在实践的前面, 指导实践, 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指明方向。[8]为了创造先进的理论来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致力于把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与历史进步的“为人”的目标统一起来, 并展望了共产主义的远大未来。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不能把共产主义只看作是一个可望不可即的事物, 共产主义就根植于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现实的革命运动中, 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共产主义的实现过程, 也就是人的彻底解放的实现过程。

五、联系实际的几点思考

今天, 我们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重温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诲, 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在揭示历史客观规律的同时, 全面地肯定了人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价值。但是, 在现实生活中, 有些同志对马克思主义仍然存在“误读”, 把历史唯物主义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决定论”, 把经济指标的完成看成是衡量工作好坏的唯一尺度, 热衷于上大的工程, 搞大的投资, 经济工作中或多或少存在着“大跃进”式的思维。要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入手:

1. 在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

要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把思想道德、精神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要下大气力构建“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的文化环境, 形成社会正气, 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使人的才能能够充分发挥, 人的聪明才智能够充分展示, 人的创造力能够充分实现。

2. 要扎实工作, 把以人为本作为重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我们党今天讲的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因此,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求, 仍然是衡量我们各项工作成败的准则。在经济工作中, 要把生态环境、社会利益、百姓生活联系起来综合考虑。经济规划中不仅仅只考虑现在, 而且要考虑到将来, 考虑到我们的子孙后代。

3. 要重视社会建设和制度设计, 下大气力解决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的解决, 不仅靠思想的认识, 更重要的是要落到实处。领导者要开动脑筋, 做好各个层面的制度设计, 特别是要逐步建立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所关心的就业、医疗、养老、生育、住房等问题。在鼓励先进、人尽其才的同时, 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缩小社会差距, 创造共同富裕的社会环境。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 才能为每一个人的个性的自由地全面发展, 创造历史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德)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67.

[2] (德)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80.

[3]陈先达.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224.

[4] (德)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60.

[5] (德)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2.

[6] (德)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5.

[7] (德)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74—75.

上一篇: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问题解决 》同步练习题下一篇:题李卫公诗,题李卫公诗温庭筠,题李卫公诗的意思,题李卫公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