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是家庭教育的一大误区

2024-04-29

陪读是家庭教育的一大误区(共5篇)

篇1:陪读是家庭教育的一大误区

陪读是家庭教育的误区

家长“陪读”的用意在于敦促孩子按时按质完成作业,遇有疑难之处,可从旁给予辅导。父母也可从中及时掌据孩子的学习动态,主动取得与学校老师的联系、配合。但是由此带来的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其负效应主要有:

首先,家长跟着陪读,孩子容易产生依赖思想。课堂听讲易于思想溜号,注意力难于集中,反正回家父母会再讲一遍;题目不会做,反正有父母帮忙;作业完了,也无需检查,反正有父母把关。无疑,这些都不利于孩子非智力因素、心理品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发展。

其次,由于受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知识结构、教育基本技能等因素的局限,辅导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与学校老师所授内容有所出入甚至相悖的境况,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不少疑虑和困惑,使他们无所适从,往后对老师或父母所讲知识常会持不信任态度,久而久之削弱孩子的求知欲。

再次,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刚上小学辅导起来不太费劲,可一到高年级就逐渐感到不好对付,力不从心了。确实,家长即使受过高等教育,要全面辅导初中的学习课程,也得自己预先啃一遍,否则也难于胜任,更何况大多是中等文化水准的`家长王可见,陪读得不偿失,并非是提高孩子学业成绩的上策。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家长更为注重子女的家庭教育。这是值得欣喜称道的。一个人长大成才,自然更依靠学校的系统的教育,同时学校教育也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但我们认为,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职能各有不同,家庭教育并非简单地是学校教育的继续和延伸。其主要教育功能体现在关心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道德品质的熏陶,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支持学校教育,同学校密切配合,而不在于给孩子传授知识的多寡。据报载,某地农村一家5个孩子,父母目不识丁,且生活贫困,可他们的孩子硬是一个个考上了名牌大学,有的还上了研究生。众人羡慕、惊叹。有记者慕名前去采访发现,这家农户家庭教育成功的奥秘主要在于:作父母的都十分崇尚求知,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态度,善于激发子女奋发有为的进取心,形成积极、稳定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学习动力机制。

显然,陪该是家庭教育的一大误区,往往事倍功微。对待孩子课外作业的正确方法应是:给孩子创设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并时常施以关心,督促,逐步使孩子养成自觉、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遇有疑难问题,切忌越俎代庖,而是给予点拨启发,只在孩子思索不解之时再予以指导解答。基于学生家长文化水平的现状,我们认为,这并不有碍孩子的成才。作为父母,最重要的是对待知识和学习要有正确的认识,尊师重道,孩子就会受到良好的影响,学习奋进,智力发展,将来成才的可能就大。美国教育家阿贝?鲍梅尔说:“优教的关键不在于你家中有多少书,你懂得多少知识同样无关紧要,而在于你对学习的态度,这比你懂得多少知识要重要得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从这位教育家的见地中,想必能悟出些道理。

篇2:陪读是家庭教育的一大误区

高校师范教育类教师招聘的一大误区

不知是当前经济危机下的剩余人才太多,还是高校习惯性的对高学历年轻人才的青睐,在当前的高校师范教育师资的招聘中,陷入了一个让人遗憾的误区。笔者发现,几乎所有的高校把招聘门槛定在35岁以下,博士学位以上,即便是少数高校招聘少量硕士生,那必然有更多的限制条件,诸如211或985的第一学历出身,30岁以下,甚至28岁、26岁以下都成了报名应聘的硬性条件。师范教育被称为教育的母机,高校师范类教师正是培养未来教师的教师,其中要培养的绝大多数是中小学教师,而如果高校师范类教师本身毫无中小学教学经验,却要他们去培养未来的中小学教师难免让人有缘木求鱼之感。 一位不到30岁的年轻博士的确让人看好他的发展前途,他也许具备丰富的书本理论知识,具备很高的能力素养,但其年龄与经历也决定了其在实践能力、社会素养上的不足。尤其对于高校师范类教育而言,他们的经历决定了他们在教学中从理论到理论的不足。他们对中小学教育的了解也许仅限于自己上学时的一点感性印象,他们无法体验到一位中小学教师在讲台上的丰富感受,他们也无从知道一位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管理学生中的复杂与困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仅仅止于大学讲坛上教育理论的搬用,其教学必然很难切合未来教师工作的`实际情况,甚至变成空对空的两块皮,与中小学教育的实践完全脱节。即便高校师范类教材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能充分立足于中小学教育的实际,但对于这样一些一直是身为学生的年轻先生,要他们把这些理论知识化合到丰富复杂的中小学课堂实践上去,从而教别人如何做教师,无疑是一件难事。哪怕可以从书上借来很多的教育实例,但缺乏讲授者切实体验、实践感受的讲授,仍难免是没有血肉的机械套用。由此而造成的师范教育的脱离实际、师范生对未来从教的不适应几乎是必然的。也许对于有些学校来说把那些出身名牌的年轻博士摆在那里,有利于他们进行招生宣传,但教育的真正目的还是要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而不是一哄而上的年轻化、高学历就成为好大学了,说白了,这不过是一场忽悠罢了。 相反,对于那些有着丰富的中小学教育经验与感触,带着问题与想法而求索于研究生课堂的高龄研究生则被无情的排除于高校招聘的大门之外。这批研究生能顶着巨大的压力,在繁忙的中小学教学工作中走向考研的道路,其上进心与毅力是不容忽视的,其中不乏对我国教育事业胸怀抱负者,当然也不排除为改变个人命运与待遇的追求者。但即便是后者,其强烈的上进心也往往使其在研究生的学习中更能不懈努力、刻苦钻研,在客观上使其更可能具备丰富而扎实的理论素养;基于其社会阅历与多年的教育实践,他们在教育问题及理论探索的深度上往往是那些初出茅庐的年轻的研究生所不及的。即便相对于那些从没有过中小学教育经验的大学讲师、教授,他们也更善于从微观、鲜活的教育实践中提升专业的感悟,促成理论的升华,同时以宏观的科学理论观照、探析实践中的课题,使教育更好的回归理性实践与本真追求。 然而,这批曾经的教师,如今的研究生,在新一轮的买方市场的强势挑选中,不幸成为年龄歧视下的淘汰者。更让他们无路可走的是,由于中小学师资招聘也同样在年龄上作出了限制,很多人连回原单位的机会都没了,可以说,他们已基本上被排除在教育界之外。年龄上的偏大,使他们很难再在在职业选择上作出大的腾挪与调整,这给个人的事业与命运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更为可悲的是,这对于我国师范教育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损失,把原本最需要的人才弃之于路边,这发展了我国事业单位人才招聘中由来已久的形式主义、功利主义路线,也产生了很不好的社会效应。

篇3:陪读是家庭教育的一大误区

一、应试教育下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最初接受的教育, 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将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时下, 随着核心家庭的增多, 父母对孩子的爱已经超出了爱本来的意义, 而“陪读”的背后又透露出多少无奈、辛酸的父爱和母爱, 他们无视孩子的自主性, 一心只对孩子盲目施爱。殊不知, 孩子对父母的这种爱不仅不心存感激, 而且还有很多孩子反映父母看管得过严, 没有一点自由, 有的甚至痛恨父母的这种管教方式, 这不能不说是家庭教育中爱的教育的误区。若进一步思考, 父母的爱绝大部分都表现在对孩子学习的关爱上:为了孩子能够学好, 为了孩子将来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 父母开始放下手中的工作, 陪孩子一直走完求学之路, 这样的“陪读”折射出了多少家长的良苦用心。若再深入推究, 则是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对家长在评价孩子与判定人才标准方面的影响在作怪, 即只重分数, 不重视其他方面的发展, 这种影响是深远的也是可怕的。在我国, 许多家长眼中的好孩子、好学生就是成绩好、分数高的孩子, 孩子如果想做其他感兴趣的事就会被斥为不务正业, 甚至严加管教, 于是“陪读”便成为其监管孩子的一种“良好”方式。孩子从小就被家长管着, 不许做这, 不许动那, 只要孩子学习好, 家长就可以为他们提供一切 (包括洗衣、叠被等) 后勤服务。这样的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 根本无法培养自立自理能力, 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 将来又怎么去适应社会呢?而大学生父母陪读现象的出现则体现出我国教育在培养完整人格方面的失败, 试想, 已近成年的大学生都要父母陪读, 这样的大学生能成为合格的人, 能面对以后的独立生活吗?从某种程度上来看, 这样的大学生根本就不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或许有些父母是过于溺爱, 然而正是这份沉重的爱, 让大学生无法抗拒父母的陪读, 而这正好使他们养成了很强的依赖性, 又怎么敢保证他们将来会有多大的作为!我国的教育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期 (转型期) , 人们的思想观念落后, 尤其是上一代还没有从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在国内的许多问卷调查中, 家长对下列问题的回答显示出高度的一致性:如在多选题“您希望您的孩子成为: (1) 有教养的人; (2) 有知识的人; (3) 有钱的人; (4) 有名望的人; (5) 能战胜困难的人”的问答中, “有教养”和“有知识”占了较大比例;对“您希望您的孩子将来怎样”, 答案最集中的是“上大学”和“有用的人”;“对孩子最满意的”是“用功学习”, “最不满意的”是“不用功学习”、“贪玩”;“最担心的”是“不能成才”, “找不到工作”。由于大部分家长的教育方式或教育理念缺乏前瞻性, 尽管其管教子女的初衷是好的, 但却在无形之中使孩子陷入了单向发展的困境。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完整的社会人, 家长“培养孩子的最初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让他们从家庭走向社会, 在未来的社会中大显身手, 实现自我价值”。作为一个社会人, 谁都无可避免地要独立面对社会现实, 而陪读父母却反其道而行之, 这不是“害”了自己的孩子吗?所以, 笔者在此忠告广大家长:“望子成龙”不如“望子成人”。

二、应试教育下的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事业, 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 即培养“所有儿童掌握一个社会成员所必要的最低限度的知识、技能、态度”。而在应试下的学校教育到底给了学生什么呢?或许只是一些应试知识与技巧罢了。当今的学校教育形成了“以能力为本位, 以选拔为基本特征, 以考试为主要内容的精英教育制度”。学校教育的功能出现了扭曲, 学校演变成了能培养一批批合格的、能够应付各种考试的“人才”的场所, 于是学校教育便出现了“重教不重管”、“重教不重育”的现象, 培养出来的学生也都是千篇一律的、有能力应付各种考试的“考试型人才”。这种错误的价值取向不仅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而且还间接影响到广大家长对孩子“唯分数”的评价模式和社会上对人才“唯学历”的评价标准。而“陪读”现象的出现就是家长受这种扭曲的价值导向的影响, 从而对孩子所体现出的一种不科学的行为。学校教育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而不是单纯地向学生要分数, 单纯地要高升学率!但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对个性的压抑, 对人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抑制, 是一种为了追求高分数而忽视学生人格发展的畸形教育。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 其这种做法必然会影响到我国大多数人的教育价值观的选择, 首先选择了一种错误的价值观, 或者说是陷入了一种价值观的误区, 那么学校培养人的功能又怎么体现?所以笔者认为学校应该选择一种适合学生人格发展与完善的价值观, 并正确处理好“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之间的关系。

三、应试教育下的教育评价机制

应试教育不仅给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带来了不良的后果, 也在社会上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如“高分低能”、“低分高能”等现象, 就业市场上也出现了不管有没有真才实学, 若没有毕业文凭和各种证书, 就一切免谈的怪现象。1999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然而时至今日, 还仍然有不少家长对子女的要求是“只要把书读好就行”, 依然有一些学校对教师的要求是“只要把书教好就行”。在这个过渡期, 人们的思想往往处于一种漂浮不定的状态, 如果向“应试”这边倒, 那是跟不上时代, 最终会被淘汰;如果向“素质”这边倒, 又面临着升学就业等压力。但相比之下, 前者更为实际, 更易被家长、学校所接受, 于是推行了近十年的素质教育似乎没有什么大的成效。“现代教育把教育目的定位于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 为个人的谋生做准备, 可它忘了教育的终极目的——人格的完善。它并没有把学生当人来培养, 而只是当作工具, 当作人力来生产”。这是我国现有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上的偏移, 我们似乎对教育目的的定位更加功利化, 而忽视了对完整人格的培养。大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 “教育应当培养独立自主的人”, 可我们的教育生产出的是一批批标准化、模式化的所谓“人力”资源, 他们缺乏个性和独创性, 只能被动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人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也很可能会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

现在的素质教育似乎是把“素质”的外衣僵硬地套在了“应试”的身子上, 或者是说以应试的方式进行素质教育。甚至一些小学音乐课、绘画课都划分了及格线, 每学期都要考试, 原本喜欢上这些课的同学都渐渐害怕起来, 因为考不及格就要受老师罚。像这样的教育只是把素质教育变成了应试教育的一部分, 并以“素质考试”来约束学生, 如果是进行这样的素质教育, 那与应试教育又有什么区别呢?考试的选拔性功能我们不可否认, 但如果把选拔的标准唯一地定位在考试分数上的话, 那就是教育评价机制上的问题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家长和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分数预测学生的发展前途, 这种歪曲的认识已在人们头脑中深深地扎根发芽, 并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 社会上形成了“一切向分数看”的怪现象, 家长为了子女的前途, 教师为了学生的“发展”, 学校为了高的升学率, 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向学生要分数, 这使得学生的学习动机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即将追求高分数和考取大学作为求学的唯一目的。这样的思想若延传下去, 真不敢想象中国教育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这种状况若不及时扭转, 那么我们的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

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思考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不同点不在于有没有考试制度, 而在于人们的教育价值取向, 即对完整人格的培养和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体现着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由此看来, 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逐步消除应试教育对人们观念上的影响, 但这需要一个长期的逐渐认识、接受的过程。如何完善这一过程呢?对此,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 家庭教育中爱的教育方式应如何体现?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性格品质, 这是家长必须思考的问题。

2. 学校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应做出哪些努力?是培养学生的全方位素养以便其将来能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 还是继续压制学生的个性发展?

3. 是先培养具备完整人格的社会人, 还是先培养标准化的人力资源?或者能否将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

4. 我国教育政策的提出与落实是否相一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能否相互配合, 以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陪读”的出现决非偶然, 它反映了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的不完整性。在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社会、学校、家庭须持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 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机制, 即由单一的分数评价转向多元化评价, 才能消除人们思想的痼疾, 把头脑中的“应试观”转向“素质观”, 这样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才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劳凯声.传统与变革——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看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2]钟启泉.“素质”与“素质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篇4:陪读是家庭教育的一大误区

陪读成风,让人纠结。家长之所以陪读,无非是为了让孩子“读”得更好,更有希望考上理想大学。家长陪读很无奈很辛苦,一方面要付出金钱,另一方面要付出精力,许多家长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全心全意为孩子服务。教育变得如此畸形,学校本应该作出自己的努力,尽力减少家长陪读,可这所学校却“眼红”租金,不仅在学校里建起了“陪读楼”,而且租金还高于市价四倍,如此学校,哪里还有教书育人的影子?

其實,学校老师早就在赚“陪读”的钱了。据了解,学校为老师盖的家属楼,有一半以上都租给了陪读家长,房租不但比外面贵得离谱,而且逐年上涨,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每年的租金已经达到4万元;学校的“周转楼”,每套房子的面积不过40平方米左右,年租金至少也要1.5万元。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学校的房租如此贵,只因不怕家长不租,他们早就摸准了家长望子成龙,不惜代价的心理。这还不够,现在学校又建起一栋拥有近500套房子的“陪读楼”,这不是在助长陪读吗?更可怕的是,为了达到让学生住“陪读楼”的目的,学校竟然用停课、劝退来逼学生就范。学校变成了“市场”,专盯学生的钱,还如何为人师表?

9月6日,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许涛称,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强、改进师德建设,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定期注册、绩效考核、职务聘任、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不知道教育部会如何处理“陪读楼”?“陪读楼”里能看到师德吗?

2011年北京市“幼升小”部分重点小学的择校费显示,家长要准备“打点”的择校费用多的竟高达25万元!据介绍,这其中包含了教委统一要求的数额(最高3万)以及人情关系费、中介费等的总和。今年幼升小,广州的家长们曝出各名牌小学择校费:华侨7万、东风东路8万、番禺市桥中心12万、华师附小16万。如此天价“择枝费”,使优质教育成了富人孩子的“后花园”,而许多家长让孩子“在家上学”,同样是富人才能够办得到,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可望不可及。

篇5:考研作文复习中存在的一大误区

暑期来临,考研的同学们可能都在抓紧阅读的复习,毕竟阅读占分多,提高起来也比较困难,所以花的时间也会比较多。这个思路是很正确的,但大多数同学容易忽略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对写作的训练。

很多同学认为,写作嘛,简单!考前背诵几个模板就可以过关了。我相信凡是采用过这个方法的同学多多少少在考完之后都会悔不当初。对于模板,大致有两种看法,一些同学认为,模板不可用,因为阅卷老师有反模板策略;另一些同学认为,模板是制胜武器,只要套进去就可以得高分。我想说,其实这两种看法都是不完全正确的。

首先,卷老师能够识别模板,是因为在大家的文章中模板的句子和自己写的句子出现严重两极分化,良莠不齐。阅卷老师一看就知道这个考生背过模板了,这样作文得分肯定会受影响。另外,如果生搬硬套用模板,再次出现前面提到的那样的问题,那恐怕后果也不会很理想。

但这也并不是说大家就完全摒弃模板,上考场自由发挥去,我们对模板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模板可以用,但是要看大家对模板的掌握程度。主要提倡大家平时多做写作练习,把模板句变成自己的句子,如果自己写的句子和模板句水平相当,那模板句就不再是模板句,而变成我们自己的句子了。

上一篇:校外住宿学生家长会下一篇:金融硕士考研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