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误区教育心得

2024-04-26

家庭教育的误区教育心得(共14篇)

篇1:家庭教育的误区教育心得

优等生孕育中心

孩子教育的三大误区及心得体会

现代社会,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家庭的焦点。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实现这些美好的愿望?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势在必行。

一:家长希望孩子成绩提高,孩子期待一份向往已久的礼物。在成绩与礼物之间,就有一个结合点。可以把这个礼物的样子,让孩子画在一张纸上,分割为若干天,去完成。每天完成几分之一,日久天长,孩子看到他的愿望一天天地临近,会主动地做好该做的事情。在达成愿望的那一刻,孩子的成绩提高了,他的奖励也得到了。岂不皆大欢喜!在这过程中,培养了孩子自我规划、自我管理的能力,自律性、抗挫力。在帮助孩子实现目标的同时,把自己的目标放进去,才是明智的做法。

二:成绩不好的孩子,一定不聪明。孩子的智能分很多种,有听觉、视觉、语言、体验、逻辑、社交等很多方面。学校教育,重视应试,主要考核孩子语言文字与数理逻辑的智能。而其他技能均不在应试的范畴。这就造成家长严重的误区,以为孩子成绩不理想,就不会成才。

三:严格的教育,是对孩子负责。古语有:一日不打,上房揭瓦。靠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是教育的最低层次。指责、批评、命令、说教,仅次之。这些方法,看似严格,而造成的负面影响,甚至可能伴随孩子一生。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教好孩子,就必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作到行为规范,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使自己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正人先正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教育孩子,使其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从智育保姆变为德育保姆,教育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团结同学,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关心、帮助别人,如老、弱、病、残和经济困难的人。使其分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应做,而且可以多做,什么不能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使孩子成才,真是件不易的事。每个孩子能力有大小,智力有高低,学习成绩可能好也可能差。孩子在普通班学习,我鼓励他要加倍努力,用比别人多的时间努力学习,勤能补拙,还有机会,还能赶上来。

教育孩子,当然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劳动和永不放弃的奉献精神,更离不开家长的教育引导。家长只有配合学校老师,教给他正确的学习方法,督促其完成各科作业,该记的记得,该背的背得,使其真正理解自然科学的道理,要求他不懂就要多问。战胜自我就能获得成功。作为家长,说工作忙、生活压力大,没有时间教育辅导孩子不是理由,其实除个别情况确有其事外,其余都不是原因。要求家长多作牺牲,减少娱乐、休息时间,耐心教育辅导孩子。

家长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这说明家长也应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否则就成不了合格的家长。家长若对孩子优等生孕育中心 的绝大多数功课都不懂,谈何辅导。也希望老师将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表现,尤其是缺点和不足及时反馈给家长,便于对其进行教育。老师说的许多话比我们家长说的管用。但家长教育孩子不能诉诸武力,不能动不动就打就骂,尤其不能骂孩子笨,以免伤害其自尊心。假期也是很好的学习时光,对孩子假期的学习和娱乐,可要求其制定作息计划并认真执行,包括起床、睡觉时间和复习功课、完成各科作业的时间,还有参加劳动等。

要使孩子成才,首先要使他有一个强健的身体。在生活上要关心其成长,保证三餐充足的营养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篇2:家庭教育的误区教育心得

家庭教育的误区

作者:刘畅

来源:《中国教师教育》2013年第03期

学生成长过程中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学习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只有三种教育密切配合,相互促进,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学生顺利地健康成长。其中家庭教育在孩子的发展中渠道极为重要的作用,尽管许多家长经过家长培训。但是素质还是不高,在教育孩子方面还存在一定误区。

1就业误区

在21世纪,新的就业体制下,各行各业都要求具有高学业,高素质人才的环境条件下,大学生、中专生不包分配,一些家长会认为:读书无用论。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只有去打工,初中毕业以可以去打工,同样是打工,又何必去多投资几年,还少去一些家庭开支,不玩早点去打工。即可以先挣到钱。我班的黄勇同学成绩,也不错,读完九年级上学期后。第二学期就没来报名,经家访得知,其父母说,黄勇的哥哥去年刚某一大学校毕业。通过几次招考也未被录取,之后到广东打工!家长说更他哥哥在一个厂,也不知道是那个厂,你劝说黄勇去读书了吗?也没怎么压他读,知识随便说他两句,没拿什么强制态度,问联系得到黄勇吗?家长给了一个电话号码,我通过电话联系到黄勇,黄勇说进厂太苦,年龄太小,还是想读书,我说那你还是回来读书吧!过了一个星期,黄勇终于又回到了班上。可想家长的就业观念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前途,孩子还不懂事,若任其发展,家长不耐心劝学,就会误了还以一生。2教育艺术的误区

现代农村,虽说物质文明建设在逐渐提高,但精神文明建设不相适应,本身家长的素质就不高,教育孩子缺乏艺术,一些不经意的言语无形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和学习动力。我当八年级班主任时,学生李某一初次月经,向我请假在家休息,确难以启齿向家长述说,确招到家长的不理解,骂他在家装病。偷懒不上学,不如不读算了,最后更是恶语伤人。其实李某无论是学校还是纪律在班上都是很优秀的,从哪以后,李某的成绩一落千丈。最终在读九年级的时候辍学了,这么优秀的孩子,美好的前途就这样在家长的不经意间毁灭了。

篇3:试述当前家庭教育的误区

一、过度的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是指由成人对婴幼儿实施的教育, 这是人生的启蒙教育, 具有奠基的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很多家长采取的早期教育方式并不科学, 盲目对孩子进行“填鸭式”教育, 无异于拔苗助长, 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消极影响。孩子一方面在强压下接受过量的教育, 另一方面又缺乏家长的关心, 可能会发展成自闭症、多动症或者抑郁症。此外, 很多家长选择的教育内容也比较片面, 大多是单纯的智力开发, 孩子被灌输了大量难以消化的知识, 这也是一个误区, 单调的内容往往引起孩子的厌倦。有的孩子很小就熟练地背诵四书五经, 可是却推迟了练习走路的时间。虽然不同的孩子会有其各自的特点, 然而对于孩子的早期教育还是有一些方法可循的。我们应该推动大动作、精细动作、认知能力、语言、社会生活交往等五个领域能力的同步发展。

1. 家长过高的期望导致幼儿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家长过高期望。家长几乎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条件好的幼儿园, 能够进入重点小学、中学直至考入重点名牌大学, 将来有好的前途。

许多家长省吃俭用、不惜花费大量的钱物为幼儿进行“教育投资”, 除购买大量的图书玩具外, 还为幼儿选择报名钢琴、绘画、舞蹈、英语等兴趣班, 不顾幼儿的兴趣和自身情况, 这样盲目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效果并不尽人意。实际上, 在这些过高期望的背后隐含的是父母“从众”“攀比”的心理, 过高的期望容易扭曲孩子的个性, 甚至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是迫于家长的要求, 而不是自身的兴趣, 是被动的学习, 这样往往会产生逆反的心理, 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2. 小学化趋势严重

国外一项跟踪调查显示:过早接受知识的孩子在小学一、二年级时通常表现出色, 升入高年级后, 优势就会逐渐消失, 有些孩子甚至出现了学习障碍。成年以后, 他们通常比较平庸, 而且幸福感低于其他人群。

举一个例子:贝贝这两天说什么也不肯去上学。9月份刚上小学一年级的贝贝正在学拼音, 她发现班里很多同学已经在幼儿园里学过了, 老师教的速度特别快。“每天学6个字母”, 贝贝记不住, 老师和同学都笑她笨。

现在很多一年级老师也觉得上课是一件难事儿, 因为学生之间差距太大, 有的孩子已经能认几千个字, 有的孩子却几乎不认字, “很难组织教学, 讲快了怕没学过的孩子跟不上, 讲慢了又怕已经学过的孩子厌烦”, 某地区一位小学老师说。

如今, 学业竞争的战场已经从中学扩展到小学, 又从小学扩展到了幼儿园。不少家长为了孩子能考上重点小学, 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在幼儿园阶段就让他们学习小学的知识, 而部分幼儿园和幼儿教育机构就根据“市场需求”开出了相应的课程:算术、拼音、英语……四五岁的孩子每天都要按照课程表上课, 还要定期考试。这种现象在一些大中城市相当普遍, 一些幼教专家忧心忡忡地指出, 目前的幼儿教育已经出现了小学化、应试化的趋势。

笔者曾参观过上海的几大幼儿园, 给人的感觉就是幼儿教育质量比国内其他地区要先进许多, 孩子普遍都很聪明、很会玩, 知识丰富, 细看他们的教材也没有多深、多全面, 而是孩子在玩中学习, 教师将知识点渗透在其中, 幼儿在玩中没有压力、很快乐。探其根源, 还是教育理念的差距。

二、教育理念的错误

1. 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对孩子的智力发展起着促进和保证的作用。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看重人的知识学历, 更看重人的品行、沟通能力、团队协作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即越来越重视非智力因素。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 由于对学习、工作具有浓厚的兴趣、强烈的责任感, 拥有顽强的意志和坚强的性格以及良好的品行等优秀的非智力因素, 就能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从而更容易获得成功。

2. 重知识方面的学习轻生活能力的培养

有的家长误认为成功的教育是抓好孩子的学习, 而对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不屑一顾, 认为孩子长大了自然该会就会了。事事都由家长包办代替, 使孩子真的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孩子, 孩子离开家、离开父母什么也做不成。据报道有些高校年年都有因无法独立料理自己的生活, 无法适应高校的学习生活而退学或休学的大学生。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大班有的幼儿不会用筷子、不会自己剥鸡蛋还有的不会自己穿衣服, 他们总是希望得到教师或家长的帮助, 这对幼儿的发展极为不利。

3. 重特色轻全面发展

当今的家长非常注重孩子特色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基本上都报名参加了舞蹈、绘画、某种乐器、英语等特长班的学习。大家知道, 任何一门特长的发展, 必须以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作基础, 盲目的学习而不是量体裁衣、不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 相反一味地苦苦相逼非但不能让幼儿成为什么家, 还有可能扼杀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只抓特色发展, 而不注重其他方面的发展, 这种做法是缺乏远见的, 对孩子的发展极为不利。

三、教育方式的失误

1. 生活上过度关心。

父母对孩子生活上有求必应, 一切以孩子为中心, 怕磕怕碰, 导致孩子完全被包办。失去日常锻炼的机会, 会使孩子缺乏主见、自立性差、胆小缺少克服困难的勇气。

2. 盲目的溺爱。

“爱孩子这是母鸡都会的事情。”现实中许多父母对独生子女的爱, 已经陷入了爱的误区。殊不知, 对孩子的娇宠、百依百顺, 要月亮不敢给星星, 只会使孩子形成处处依赖大人、自私、唯我独尊等不良习性。

也有的家长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 对孩子实行另一种极端教育方式, 家长说一就是一, 不与孩子沟通商量讲道理, 用体罚来教育, 这种充满暴力的家庭教育会让孩子生活在恐惧中, 缺少爱的温暖, 极易使孩子形成冷漠、心灵扭曲, 甚至充满暴力的性格。

四、作为家长应如何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1. 加大宣传正确的家教知识, 帮助家长建立科学的教育观, 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家长要建立科学的教育观, 学习丰富的教子知识。家长要了解有关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等相关知识, 按照孩子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进行教育, 这样才能使孩子形成良好道德行为和行为习惯。

2. 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建立平等竞争意识。

现在大部分家庭生活比较优越, 使一些孩子只能听好话, 只能表扬, 不能批评, 经不起一点挫折。公平竞争意识和能力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它反映出一个人勇于进取、敢于拼搏的精神意志。父母和教师从小就要对孩子进行平等竞争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 要有意识地去磨练他们的意志, 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 学会宽容、忍耐、坚强、团结、合作。使他们从小树立拼搏意识, 勇敢坚强, 勇于担当责任和风险。

3. 赏识教育。

教育专家周弘把“赏识教育”解释为“赏识——成功教育”。他说“‘赏识——成功教育就是教孩子说话、走路的教育’。孩子学说话说的再差再迟, 我们会说‘贵人语迟’, 父母从不会抱怨, 只会不断鼓励赞赏;孩子学走路摔跤再多, 父母从不会嘲笑他, 只会坚持不懈地帮助他, 结果, 每个正常的孩子都学会了说话、走路。”“赏识的本质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

笔者认为“赏识教育”不只对那些淘气、顽皮的孩子适用, 它应该适用于所有孩子的教育。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成功的实质是不怕失败, 孩子第一次摔倒了, 做父母的要坚信他一定能够成功地站立起来。”

4.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使孩子健康发展。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家长要创造条件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使孩子感到亲切温暖、安全舒适和幸福快乐。父母要经常与孩子在一起共同进餐、外出游玩、多和他在一起说说话、聊聊天, 询问在幼儿园、在学校的一些趣事, 让他感觉到父母对他的爱和关心。这样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篇4:纠结,源自家庭教育的误区

近日,一位叫“我要抗议”的网友发帖称,今年过春节一共收到了6 900元压岁钱,自己一分钱也没有乱花,准备存起来用作和同学聚会、旅游的开销。但父母要求他将钱全部拿出来“充公”,所以他才在网上发帖抗议。这位14岁的学生是重庆万州人,上初中二年级,他对采访他的记者抱怨说,上初一之前每年的压岁钱全部拿给了父母。而今年这笔压岁钱,他早已计划好了,一部分用于买学习用具,一部分用于暑假旅游,还有一部分就是平时朋友聚会的开销。他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完全有自信管好、花好这笔钱,父母这么做,是对他的不信任,是对他自尊心的打击。

这个话题立刻引起网友热议。有的说:如果是几岁的小孩子,压岁钱最好拿给家长保管,因为小孩根本不知道怎么去花钱;有的说:孩子们的压岁钱还是由父母保管着好,不仅可以存银行零存整取,还可以拿去买点股票;也有的说:孩子如果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压岁钱,就该让孩子自己支配,这样还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

这让我想起,欧元刚刚问世时,法国的小学就在课堂上让孩子们认识这种新货币。老师问孩子们对欧元的看法,有的孩子说喜欢,也有的说不喜欢,因为一换算,发现自己的零花钱比原来少了。老师们说,之所以把欧元引入课堂,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货币知识,从小树立理财意识。

与欧洲的老师和家长相比,我们的老师和家长更关心孩子什么?绝大多数人可能会说是“学习成绩”。其实,理财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家庭教育。家长们之所以年年为孩子的压岁钱纠结,恰恰是因为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误区。

篇5: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近些年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数量急剧增加,已成为全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据公安部统计,在上世纪60至70年代,青少年犯罪约占全国刑事犯罪的23%,80至90年代,增加到70%以上。目前,青少年犯罪类型呈现多样化,恶性、暴力趋势加重;犯罪形式向团伙化、智能化发展;作案时缺乏明确的动机和目的,具有很大的突发性和盲目性;犯罪主体出现低龄化趋向,16周岁以下的犯罪案件明显增多。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复杂,有家庭、学校、社会、个人等因素综合在一起,而家庭教育的失当尤为重要。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教与家风对孩子的心理及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大量事实表明:恶劣的家庭环境和不称职的父母是导致孩子犯罪的直接原因。近年来,我国的离婚率上升导致残缺家庭增多,使许多孩子的成长环境先天不良,缺少父爱或母爱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第一诱因;此外,父母教育方法不当,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据笔者了解,不当的家庭教育大致有以下几类:

一是“溺爱型”。这类家庭教育往往使孩子养成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自私自利、专横霸道的恶习,一旦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就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二是“高压型”。这类家庭奉行“棍棒政策”,父母对孩子稳定管教方法粗暴,动辄打骂训斥,严重挫伤了孩子的上进心,在这种高压环境下极易造成孩子的人格自卑和逆反心理,一旦犯罪,就会凶恶地报复社会,危害极大。

三是“放任型”。这类家庭对孩子无力管教或放任不管,不能有效地加以引导,使他们失去家庭温暖,易造成孩子性格孤僻冷漠,一遇不良风气或坏人的引诱就容易走上邪路。

四是“误导型”。父母的不良行为会对孩子健康成长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有的父母自身素质低下,举止不文明、品行不端,客观上不能当好孩子的“第一教师”,使子女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受到不良行为的影响。有的家长经常搓麻将、逛舞厅,不仅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更疏于对子女的教育,导致其放任自流,是非不分,最终沦为“小囚犯”。

篇6:陪读是家庭教育的误区

家长“陪读”的用意在于敦促孩子按时按质完成作业,遇有疑难之处,可从旁给予辅导。父母也可从中及时掌据孩子的学习动态,主动取得与学校老师的联系、配合。但是由此带来的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其负效应主要有:

首先,家长跟着陪读,孩子容易产生依赖思想。课堂听讲易于思想溜号,注意力难于集中,反正回家父母会再讲一遍;题目不会做,反正有父母帮忙;作业完了,也无需检查,反正有父母把关。无疑,这些都不利于孩子非智力因素、心理品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发展。

其次,由于受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知识结构、教育基本技能等因素的局限,辅导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与学校老师所授内容有所出入甚至相悖的境况,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不少疑虑和困惑,使他们无所适从,往后对老师或父母所讲知识常会持不信任态度,久而久之削弱孩子的求知欲。

再次,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刚上小学辅导起来不太费劲,可一到高年级就逐渐感到不好对付,力不从心了。确实,家长即使受过高等教育,要全面辅导初中的学习课程,也得自己预先啃一遍,否则也难于胜任,更何况大多是中等文化水准的`家长王可见,陪读得不偿失,并非是提高孩子学业成绩的上策。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家长更为注重子女的家庭教育。这是值得欣喜称道的。一个人长大成才,自然更依靠学校的系统的教育,同时学校教育也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但我们认为,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职能各有不同,家庭教育并非简单地是学校教育的继续和延伸。其主要教育功能体现在关心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道德品质的熏陶,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支持学校教育,同学校密切配合,而不在于给孩子传授知识的多寡。据报载,某地农村一家5个孩子,父母目不识丁,且生活贫困,可他们的孩子硬是一个个考上了名牌大学,有的还上了研究生。众人羡慕、惊叹。有记者慕名前去采访发现,这家农户家庭教育成功的奥秘主要在于:作父母的都十分崇尚求知,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态度,善于激发子女奋发有为的进取心,形成积极、稳定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学习动力机制。

篇7:家庭儿童早期安全教育的误区

一、一般人们在儿童早期教育中存在的误区主要有:

(一)将早期教育等同于超前教育。他们认为早期教育就是让孩子提前把小学课程学完,早期教育小学化,这是一种极端错误的做法。

(二)在教育任务方面存在误区。目前普遍认为早期教育的内容就是读、写、等的训练,这是一种曲解。

(三)早期教育简单理解为智力教育。家长过渡追求儿童智力的开发,从而忽视了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和思想道德的培养。

二、走出误区,正确实施儿童早期教育的对策

(一)早期教育应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做到因材施教。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循序渐进,选择相应的教育内容。早期教育千万不能操之过急,过早的早期教育只会无端的增加孩子的压力。

(二)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刺激环境。儿童大脑,必须有外界刺激的诱发,才能日趋完善。应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环境刺激和帮助,让正确的信息抢先输入到孩子的脑里,从而促进孩子的心智发展。在幼儿期,孩子的生活环境,父母的态度,家庭的气氛,以后都会慢慢变成孩子的性格特点。父母要抓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培养孩子的思想品德。

(三)注重家庭在早期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家庭是早期教育的基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传身教在孩子身上起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四)早期教育应抓孩子的发展敏感期。例如:儿童从出生到5岁是感觉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是1岁到4岁左右,语言的敏感期是在出生后两个月到8岁,动作的敏感期是从出生到6岁。只要抓住这些敏感期,给予丰富的刺激和帮助,必将会将孩子的各种潜能挖掘出来。

篇8:走出教育褒贬的误区

先看第一则:

英国BBC电视台拍摄了一部中国教师赴英执教的纪录片,其中提到“:师生都崩溃”“中国教师水土不服”“英国学生的举止让中国教师抓狂”“得控制情绪, 不然就疯了”“学生、校长、家长认为中国教师高强度的教学方式不人道”“也有的英国校长和家长则点赞中国教师”。纪录片及相关报道引发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不少英国人和中国网友都参与到褒贬不一的争辩中,于是乎“中国式教学”成了人们褒贬热议的焦点。

当今教育出现了怪圈:英美等国在反思自己的教育,学习中国的基础教育;而我们则在批评自己是“应试教育”,学习英美等国的教育。

毋庸置疑,中国教育有自己的优势,重在基础知识的夯实;英美教育有他们的优势,重在创新能力的培养。各有千秋,没有优劣。教育如同鱼和植物,只有置身于适合它的水和土壤之中才能成活。

作为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我们有悠久的历史,有坚实的底蕴,因此,我们一定要珍惜和坚守自己教育的优势。

各个国家的教育水平肯定有差距,如果请英国教师来教中国学生,两国师生同样也会“崩溃”,英国教师也会水土不服,这就是“国沟”。中西方教育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要采取拿来主义,为我所用;只能融合,不能代替;只能借鉴,不能生吞。如果否定自己而全盘“它化”,如果全部照搬或采取形式主义做法,就会出现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的悲剧。中西方教育只有珠联璧合,才能相得益彰。

再看第二则:

美国媒体称:“中国———20年来首次将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冠军头衔‘让’于美国———而这一全球人口最多国家的很多人似乎对此感到高兴””;;有有中中国国网民在网络社交媒体(新浪微博等)上兴奋地说:“中国终于输了,这太棒了,希望奥数不再折磨我们的孩子!”家长们也随声附和。与此同时,英国教育大臣特拉斯率领的专家代表团宣布即将访问中国上海,学习当地中小学校的数学教学经验。

又是一宗怪事!人家学我们,我们对自己却深恶痛绝。古今中外,哪有欢呼自己失败的?更何况是本国青少年的“失败”。其实,疼爱自己孩子的家长们都应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都是保送惹的祸!小升初、 初升高、考大学,加分、保送、金榜题名,奥数成绩成了护身符。其实,只要奥数与升学不挂钩,则趋之若鹜、奉若神灵的现象就会改变;何况教育部已经发文明确奥数与升学脱钩。

中华儿女自古以刻苦学习著称,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的精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古训,不该被新思潮、新理念否定。我们必须永远在学生中弘扬刻苦学习的精神!

奥数何罪之有?它是培养逻辑思维、提高智力的绝好运动。全世界学生都在学习,我们不该“枪毙”它。 我们应该组织喜欢和擅长这项运动的学生们成立“奥数兴趣小组”,就像航模、计算机、机器人、音乐、美术等社团一样,要扶植学生的天赋,培养学生的特长。

要允许特殊、特长存在。宇宙间,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是永恒存在的,既不能以一般要求特殊,亦不能以特殊要求一般。对立统一,并存共荣。提倡均衡,但不能“砍头取齐”而应“扶峰填谷”。要遵循教育的辩证法,走出误区,切莫走入极端。

篇9:规则教育的误区

误区一:家长不能以身作则

孩子最初的规则意识,往往来自于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如果成人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去遵守规则,而自己却不能以身作则,那么家庭教育中规则的设立,必然会失去原有的份量。

案例:小华的妈妈在家里给5岁的他设立了严格的作息制度,每天晚上八点钟准时睡觉,早上七点必须起床。刚开始小华很听话,按妈妈的要求去做,可是每晚当小华睡觉的时候,客厅里还隐隐约约传来爸爸妈妈看电视的声音;有好多次小华早上自己醒来时都快八点了,可妈妈还在睡懒觉,小华只好自己跑到妈妈床前叫妈妈起床给他做饭吃……

一天,小虎的妈妈带小虎去超市,过人行道时,恰好遇到了红灯,见两边没有车,妈妈便一把拉住小虎的手直往前冲,小虎边走边充满好奇地问:“妈妈,你不是告诉我不能闯红灯的吗?”妈妈不耐烦地说:“一会儿妈妈还有事,要赶时间,哪有时间浪费在这里……”

分析与策略:我们在给孩子设立规则的同时,家长必须要考虑自己能否做到,上述案例中的家长在给孩子进行规则教育时陷入了困境:只要求孩子“按时睡觉、起床,自己却看电视、睡懒觉”“要求孩子遵守交通规则,自己却随意闯红灯”,家长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还有资格去要求孩子做?这样的家长即使硬给孩子设立了规则也只会事倍功半,而且严重时还会使家长失去权威。因此父母在给孩子设立规则时,不能言行不一致,做“两面派”:即在要求孩子时,总是“依法行事”,而要求自己时,却敷衍了事。

误区二:家庭成员的规则教育不一致

现代社会中,“四二一”已经成为大多数家庭的家庭结构。四个老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为了能够更好地接近孩子,享受天伦之乐,他们都争着把孩子当宝,讨孩子欢心。在这种家庭环境下,即使父母想给孩子设立规则,但带头破坏规则的往往是最爱孩子的爷爷奶奶。所以在照看孩子的时候,虽然长辈和父母的目标是一样的,但是他们的思想在很多方面存在分歧,很难达成一致的见解,具体请看下面的案例。

案例:西西的妈妈很早就告诉6岁的西西,如果犯了错误,要自己学会承担责任。有一次,西西在小区的花园里玩球,玩得正高兴时,就听见“啪”的一声,不好,球正好打到了一楼阳台上的花盆上,花盆被打碎了,西西正犹豫着不知该怎么办时,奶奶过来了,奶奶说:“乖孩子,这事交给奶奶了,奶奶去买个新花盆赔给人家。”

分析与策略:我国古代的思想家韩非说过,一家二贵,事乃无功;夫妻持政,子无适从。而文中西西就陷入了“子无适从”的家庭教育环境:妈妈要让他承担责任,奶奶却把责任替他承担下来,“我到底听谁的?”孩子对人际关系的洞察力是很强的,不要让他利用家长的分歧而“投机取巧”,家庭联盟是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纪律感和自我控制力的最强大的武器。所以,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一致,不能给孩子留后路。家长之间有分歧的时候,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权利、要面子,有一方可临时妥协,事后找个合适的机会,再做沟通。

误区三:用物质和棍棒塑造规则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在给孩子制定规则时,总是随心所欲,心情好时,用物质来诱导孩子,心情烦躁时,又以暴力相逼。这样做,不仅不会使孩子养成正确的规则意识,反而会破坏亲子关系。

案例:明明的妈妈在为4岁的明明设立规则时,经常变换方法:有时候喊明明吃饭时,明明不听,妈妈便用物质诱导:“乖宝宝,快来吃饭,吃饱了妈妈给你买变形金刚。”这下明明乐得屁颠屁颠地去吃饭了,可是事后明明妈妈总以叫你吃饭是为了你好为由,经常不兑现诺言。有时,晚上到了睡觉时间,明明不忍心关掉精彩的动画片,不去洗脚睡觉,妈妈便以暴力相逼……

分析与策略:给孩子设立规则,应该让孩子明确这是他不得不遵守的事情。让他从内心体验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不要像上述明明的妈妈一样,用“多变法”来哄孩子、威胁孩子。如果再遇到叫明明吃饭、他不吃这种情况时,父母不妨采用“自然后果教育法”让孩子经过亲身体验,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将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并体验到适度的痛苦和不快,当孩子被饿上一两次时,想必下次叫他吃饭时,他肯定乖乖地去吃了;当孩子赖着电视时,家长以后在孩子要看电视前不妨先给孩子提前预防,告诉他,如果想看电视,只能看多长时间,如果他不答应,就应该给予坚决拒绝,但也要态度温和地给他讲道理。

误区四:制定规则过度

有些家长教育观念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希望培养出让他们省心、少惹麻烦事的、像小大人一样规规矩矩听话的孩子,这种家长的控制欲很强,表面上承认尊重孩子的愿望,但这种尊重往往只是因为孩子的愿望正好与他们的要求一致时才会生效,如果孩子稍有不从,他们就会强迫孩子服从其管教。最后导致孩子丧失了自主性、独立性,遇事只会向他人求助。

案例:6岁的小凯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学校离小凯家不过400米,邻居家的小朋友都是放了学大家结伴回家,可是小凯妈妈却给小凯立下了严格的规定:妈妈不来接他,他不能回家;周末不准小凯出去玩,即使学校里组织春游,他也不能参加……总之,小凯大部分的时间都被爸爸妈妈给安排好了,最后导致小凯没有一个朋友,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首先要向爸爸妈妈汇报。

分析与策略: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的成长环境比较自由,限制孩子自由的做法往往是由于担心孩子的安全而进行过度的保护,担心孩子日后的发展而给孩子设立种种学习规则所致,上述案例中小凯的家长所设立的过多的规则,限制了小凯自主性的发展,剥夺了他的自由,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没有规则的自由是放任的,没有自由的规则是遏制的,这些都是家庭教育不得法的表现,理想的状态是把握好规则与自由的张力,让孩子在规则中自由成长,这样的孩子既有规则又有创新。

所以我们平时在给孩子设立规则时要有松有紧,一些通过孩子自己努力能做到的事情:如放学时和小朋友一起回家,那么家长就不要限制他,应给他充分的自主的空间;对于一些有利于孩子快乐健康成长的事;如,孩子想参加集体活动,周末想和小朋友玩,那么家长就更不应剥夺孩子自由的权力;但对于一些违背道德规范方面的事,家长就要严格要求孩子。

篇10: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范文模版)

白银区第九小学曾海科

内容提要:本文指出当前家庭教育方式的三种误区,并分析了溺爱型、专制型、忽视型的教育方式导致子女性格的种种异化后果,从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营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家庭教育青少年教育

随着社会的转型,教育理念的变化,教育形势的发展,时代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全社会必须重点关注的课题。然而毋庸讳言,在对青少年教育的问题上,相当一部分家长有着不少糊涂甚至错误的认识和做法:有的认为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专利”,自己只要保证子女的吃穿住用就行了;有的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和名次,分数高了,笑容满面,分数低了,便没有好脸色,轻者责骂,重者棍棒;有的家长对子女百依百顺,要啥给啥,电脑、手机、MP3一应俱全;有的家长和子女的关系剑拔弩张,针锋相对,父母子女无法沟通,子女或动辄离家出走,或在外惹是生非,或沉溺网吧不能自拔„„青少年的种种不良表现和怪异性格,究其根源,家庭教育方式是影响子女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家庭教育方式的误区主要有如下三种:

一、溺爱型教育方式导致子女的任性自私性格: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早就说过:“以溺爱对待儿童,只会造成儿童的不诚实、虚伪和自私自利。”确实,现在大多数家庭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普遍觉得再苦不能苦孩子,对子女过于溺爱,事无巨细家长一概包办,不让子女做一点家务事,唯恐孩子遭受挫折、委屈,致使孩子成了“温室里的花朵”,缺乏体验生活、锻炼意志的机会,也缺乏生存能力,无形中给子女埋下了只会享受的种子,等到将来步入社会,他们就只会索取而不愿奉献;有的父母对子女过于迁就,宠爱无度,千依百顺,今天“肯德基”,明日“多美丽”,要什么给什么,天长日久,欲壑难填,越惯越坏;有的父母竭力护短,包庇纵容子女的缺点和错误,致使子女放纵、嚣张;有的父母对子女出手大方,时时用金钱物质“激励”„„上述溺爱型的教育方式导致子女在家里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出了家门就成了“低能儿”,或任性、骄傲、利己,或缺乏独立精神和社会性,依赖、被动、胆怯,情绪不稳定。

二、专制型教育方式导致子女的孤僻粗暴性格:

受中国传统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念影响,家长把自己凌驾于子女之上,经常有自我中心式的管教语言——“你给我滚”,“你是我的儿子(女儿),就该听我的”;命令式的——“不许你去郊游”,“考试没考好不准踢足球”;翻旧账式的——“你又打碎了一个碗,去年你就打破了一个,今年上半年你又丢了一辆自行车„„”;更有置人死地式的——“我看你这个人没救了”。长此以往,子女要么与父母产生心理交流障碍,做事束手束脚,生怕遭到父母训斥责骂;要么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在父母面前“唯唯诺诺”,而到了外面,就会把平时的压抑和不愉快全部发泄出来,在同学或同事面前唯我独尊,形成粗暴、孤僻、顽固、冷酷的性格,或怯弱、盲从、不诚实、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

三、忽视型教育方式导致子女的冷漠放荡性格:

父母因公务繁忙或忙于赚钱,对孩子不闻不问,根本不把孩子的教育放在心上,更不注重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或因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感到灰心而放弃了对孩子的要求;或生活上只管给钱而不给关爱和亲情;更有甚者,有的父母热衷“砌长城”、泡酒吧;有的父母“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闹离婚,对子女“踢皮球”或在子女面前互相诋毁对方;这种“养而不教”的家庭,导致子女妒忌、情绪不安、冷漠无情、放荡不羁的性格,或有两面讨好、投机取巧、好说谎的坏习惯,甚至有厌世轻生的情绪。

上面列举的都属于青少年性格的异化,扭曲的人性会给青少年未来的人生带来难以估计的不良后果。如何走出家庭教育方式的误区,营造以人为本的教育环境,使青少年身心健康地成长,亟须所有的家庭充分重视并身体力行之。

古人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话的原意是为了说明择友之道,笔者觉得把它借用来说明家庭教育方式对青少年的影响,也是很能说明问题的。马卡连柯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不要认为只有你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或发愁,怎样对待朋友或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段话形象地阐明了家庭教育方式的特点:父母的理想、追求、品格、行为等等都可能对子女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就是说,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有意还是无意,家长的素质对子女的思想、性格,乃至自制力、思维灵活性等都会产生影响。

因而,每一个家长都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首先是社会观:孩子不是私有财产,而是社会的公民,未来的人才;其次是长远观:孩子的幸福不在于眼前的好吃好穿,而在于长远的发展;最后是综合素质观:孩子的发展靠综合素质的提高,仅有高分数是远远不够的,仅有智力的发展也是不牢靠的。只有从社会的、长远的、整体的观点出发,才会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才会从“学会做人”这个根本性的基础着手去培养孩子,亲子双方的互动才能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走出家庭教育方式的误区,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生活和学习的安静、舒适的环境。让孩子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充分地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个性,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养成美感。让良好的家庭居室环境不仅为孩子提供学习、休息的场所,也使孩子获得与自己的亲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所在。

走出家庭教育方式的误区,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互敬互爱、民主平等的心理环境。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孩子安心学习、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它的作用巨大而深刻。法国思想家卢梭对此曾有过经典的论述:“只要父母之间没有亲热的感情,只要一家人的聚会不再感到生活的甜蜜,不良的道德就势必来填补这些空缺了。”因此,为人父母者必须创设互敬互爱、温暖和睦、爱而有度的教育氛围,在深沉的爱中对子女要有要求、有期望,并巧妙地渗透着督促和鞭策;创建健康向上的、良好的家风,在思想道德、学习劳动、生活休闲、信仰理想、是非价值、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方面面,“身教重于言教”,作子女的表率,因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家庭教育对子女的身心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家庭教育的成功会给一个家庭带来幸福,所有家庭教育的成功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希望。愿所有的家长及早地唤醒自己的理

智,走出误区,回到家庭教育的良性轨道上来。梁启超曾说:“少年兴则中国兴,少年强则中国强。”移用一下这句话,我们可以这样说:“家教正则人才正,人才强则中国强。”

参考书目:

篇11:家庭教育的误区和解决策略

21世纪,一个全新的世纪,无论从思想上还是生活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从教育上来说,国人的家庭教育意识也增强了可是依然有许多父母不重视家庭教育。就拿我周围的人来说吧,和他们谈到孩子时,可以了解到他们要么不重视家庭教育或重视不够;要么没有现代家教观或是错误的、陈旧的家教观;要么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实施家庭教育。

看来,教育孩子还是要先从教育父母开始,及早树立正确的家教观,才能不误己子孙。

一、不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往往表现为以下六种:

1、孩子太小,教育是以后的事。

2、树大自然直。

3、教育孩子,无师自通。

4、教育是学校的`事。这是在推卸责任。美国教育家M・S・斯特娜说:“教育不应该在学校由教师开始, 而应该在家庭里由母亲开始。”

5、我不是老师,我不懂教。

6、让老人带孩子,省心又省力

二、目前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对孩子正常的施教方法四要诀

1、谈话言教?

2. 榜样示范?・

榜样示范教育,是以他人(包括家长)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去影响教育孩子的一种教育方法。

3、行为训练?

对孩子的教育,着重点不在讲许多道理,而在于训练孩子遵守必要的行为准则。??

4、期望激励?

篇12:中国式家庭教育的误区

只看成绩,不关心其他的

有的家长把考试分数当作是衡量孩子智力发展的标尺。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分数高。孩子的所有要求,家长都会答应。甚至孩子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都全部代劳。有的甚至以金钱来刺激。这样的最终结果是培养了一个高智力,低能力的刷分机器人。导致孩子没有独立的自主生活能力,情商低下爱钻牛角尖。

其实分数和智力,学习能力并不是一事。家庭教育只需要做到,培养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我学习的能力和生活能力就好。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学,而不是依赖家长,靠家长的监督。

过度的设计孩子的生活

有的家长从孩子一出生,就对孩子的`学习、生活、爱好做好了一系列的设计。甚至连孩子上什么样的大学,读什么样的专业,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做了精心的设计。为了能使孩子按照既定的路线走,父母付出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代价。由于父母对孩子的投入过多,期望值太大,管的又太多。这样的孩子即使按照您的计划,一步步的前进。但最终会导致这样的孩子没有主见,没有独立的生存能力。这样的孩子不是在过自己的人生,而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肉体在替父母生活。一旦遇到挫折会力不从心。

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

有的家长总是喜欢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和别人孩子的优点区别。动不动就是为什么别人能做到,而你做不到?为什么别人这次考了100分,你只有98?明明那两分的题你是会的。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永远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去比。没法比,有的人一出生就生在了终点上,但只要我们不输在起点上就行。一定要因材施教,要自己相信您的孩子是最棒的。我们只拿今天和昨天比,今年和去年比。找不出孩子的优点,看到的满眼都是孩子的缺点,盲目的与别的孩子去比较,甚至挖苦讽刺孩子。

要知道孩子永远都是夸出来的,而不是比出来的。如果您一味去贬低自己的孩子,就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孩子就会失去积极主动的表现能力,会认为不管我怎么做,结果都是一样的。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永远没有自信,慢慢的在孩子的心目中会形成,我可能真的不行,我怎么这么笨,我是个没用的人。

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是自我学习和成长的一个过程。家庭教育完全不能随心所欲。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单凭一个良好的愿望是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

唠叨,很多家长的通病

很多家长的通病,唠叨起来没完没了。每一个家长都会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孩子能够事事随自己的心愿。当事与愿违的时候,很多家长就会管不住自己的嘴,不停地一遍一遍的说,唠叨起来没完没了。这个毛病是孩子最反感的。有的家长还爱翻旧账。每当孩子出现一个问题的时候,不就事论事的讨论问题,而是陈谷子烂芝麻,都翻出一大堆,有的家长甚至抱怨挖苦孩子。说的太多会引起孩子的不爱听,厌烦,有的甚至会产生冲突。

所以有嘴碎问题的家长,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正确把握孩子的心理状态,学会要尊重孩子。找出问题的根源后,允许孩子说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提醒。要根据事态的大小而确定不同的解决方案,不要不分大事小事喋喋不休,唠叨个没完没了,说了半天没有主次。原则问题一定要坚持,而且必须是严肃的,有效的,不容商量的。让孩子知道今天这个事儿是不对的,而且是以后坚决不能再犯的。没有哪个家长是不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没有原则的溺爱,是永远不可取的。

存在命令式的教育

有的家长在孩子的心目中高高在上,俨然一副我是长辈,我是过来人,我说了算,什么都采取命令式的。对孩子管教太过严厉。一切都以家长说了算,不给孩子一点反驳和解释的机会。常常以命令式的,不容协商的,生硬的口气对孩子处处限制,不许这不许哪。而且大多都是不合理的,粗暴的简单的。

如果一个家庭中存在着简单粗暴,父母关系不和,家庭没有温暖感,没有一个简单宽松的家庭环境。孩子就不会有一个健全的人格。

篇13:家庭教育的误区教育心得

一、家庭教育剧热播的背景分析

教育改革如火如荼。近30年来, 摆在中国人面前的事情有许多, 其中提得最多的莫过于“改革”二字。改革, 是一场没有硝烟的革命, 同时也是促进自身完善和发展的有效途径。教育问题是涉及国民素质和民族未来的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长期的教育禁锢和落后的理念已经明显不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发展要求, 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从教育理论到教育实践, 都应该做到与时俱进, 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改革, 是一场复杂的、持久的硬仗, 难免会因旧事物太过强大而面临困难和阻碍, 也便无可厚非地成为人们批评的焦点。

就近入学政策落实不到位, 体系不完善。“就近入学”作为一项规定最早可追溯到1904年的壬寅学制, 《钦定小学堂章程》第四章第二节规定:“小学堂建设地面无寄宿舍者, 又宜取往来适中之处, 以便学生入学。”[1]20世纪80年代后, 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颁布了大量的有关“就近入学”的法律法规及文件, 但由于这一时期贫富差距不是太明显, 择校等问题没有被广泛关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贫富差距也进一步加大, 同时伴随着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务工所带来的子女教育问题, 一时间“就近入学”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虽然国家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纳入了法制化轨道,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城乡资源分配不均, 在一定时间内还无法完全实现教育公平。[2]除此之外, 由于复杂的国情和深厚的传统, 就近入学的政策落实不是太到位, 体系还不是很完善, 目前还存在某些漏洞。但随着时间的积累和实践的深入, 这些问题会逐步得到有效解决。

高价“学区房”屡见报端。“学区房”是一个新名词, 代表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简单说, “学区房”就是在学校周围的房子。那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普通的房屋首要功能是居住, 而“学区房”的首要作用却是家长用来为孩子择校。这是现有教育体制催生的, 家长普遍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希望孩子从开始入学起就接受最优质的教育。但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必然会存在相对来说比较优质的学校, 于是这些优质学校便成为家长争抢的目标, 同时也推动着房地产市场的活跃, 导致了房价一涨再涨。不仅仅有钱人参与其中, 就连普通的家庭也在积极地谋划, 这样不正常的争抢受教育机会的现象已成为社会热点, 也反映了某些家长的非理性教育行为。

二、家庭教育的误区

家庭教育类电视剧《虎妈猫爸》是一部以子女教育问题为中心展开的电视剧。电视剧中反映了诸多教育不良的现象,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父母的教育思想不统一导致的孩子行为失当, 择校引起的孩子教育缺位, 代际教育方式的矛盾等问题。这些误区的存在必然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应该及时修正, 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一) 教育理念上:向往成功还是追求快乐, 父母不统一

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的‘应然状态’的判断, 是渗透了人们对教育的价值取向或价值倾向的‘好教育’观念”。[3]家庭教育理念是掺杂着父母的主观愿望的观念。它对于孩子的成长起到引领和塑造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未来。“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是多少中国父母的期望。中国的许多家长普遍认为子女是他们生命的延续, 也往往会把自己未完成的愿望强加给子女。这也不足为过, 这是中国人几千年的传统所致。孩子的教育责任是由父母双方共同承担的, 但有些父母人生观不同, 一方认为孩子的成功才是最重要的, 只有成功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而另一方则认为, “儿孙自有儿孙福”, 父母不应该干涉太多, 让孩子自由自在地快乐地成长就行。他们各自持有不同的理念, 施加到孩子身上可能会产生对立和冲突, 最终受影响的肯定是孩子。

造成父母在教育理念上不统一的原因还有一点, 就是现实生活和父母双方各自的成长背景和工作环境的影响。父母中一方认为现实生活有其残酷的一面, 靠本事才能出人头地, 所以希望孩子从小铸就一身好本领, 以后走向社会才能百战百胜, 赢得未来。而父母中从小在很少有生活压力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另一方就会觉得, 孩子就应该无拘无束, 让孩子尽情地享受童年时光, 快快乐乐地长大, 没有必要给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 更不能限制孩子的自由。这也是当前许多家庭中出现的矛盾, 父母两人观念不同以及对现实的判断差异, 导致在一个家庭中存在两种教育理念。虽然说这两种教育理念不可能同时占主导地位, 但是也不能否定这两种教育理念对孩子的影响是此消彼长的。这两种有较大差别的教育理念, 对应着差异显著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 突然的、间歇性的转变会让孩子产生错乱, 不利于孩子成长, 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

(二) 教养态度上:溺爱还是严管, 代际有分歧

教养态度是指“家长在教育子女过程中都必须要遵循的指导原则”[4]。教养态度侧重的是家庭教育者主观上对子女的管教和培养所持有的认知状态, 决定着教养的行为方式。迫于生活的压力, 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有时间和精力陪伴在孩子身边, 尤其是那些不完整的家庭更是使得父母的爱成为孩子的一种奢望。所以, 在中国的大部分家庭中, 祖辈帮父母辈分担一部分教养任务的现象非常普遍。但祖辈与父母辈在所受教育、成长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最明显的莫过于教养态度。在老一辈人的思想观念中, 孩子是传宗接代的“香火”, 是全家的宝贝, 需要百般呵护, 不能有半点闪失。而且他们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 没有必要对孩子管束太多, 父母在不在身边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祖辈同样能带出健康有出息的孩子。[5]所以他们对孩子的各项需求总是尽最大可能去满足。这样的溺爱使孩子经不起一点挫折, 这对孩子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但是父母对孩子却不同, 虽然也是对孩子倾注所有的爱, 但是他们接受了更多的教育, 能自觉地学习一些先进的家庭教育经验, 因此在他们给予的爱里更多地充斥着严厉。父母考虑更多的是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 而不是一味地迁就, 以免自己埋下的“坑”最终自己都填补不了, 所以大部分父母会从长远利益考虑去施爱。虽然在爱孩子的动机上, 祖辈和父母辈相差无几, 都是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 但是取得的效果往往不同, 甚至有天壤之别。针对教养孩子的态度问题, 家长难免由于代际之间存在不统一而引发一些矛盾, 也同样会因为态度上的偏差使孩子养成一些不良的心理或行为, 因而引起祖辈的自责和父母辈的抱怨, 带来整个家庭的不幸福和不和谐。

(三) 教育内容上:学习知识还是提升素质, 关系理不清

我们说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同样地, 家庭教育也就是发生在家庭中的长辈对晚辈的教育活动。任何教育活动都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形式和内容才能发生。家庭教育的主要活动形式是言传身教, 具体形式具有多样化和灵活化的特点。活动的内容上也少不了对一些生活必备的知识进行传授和能力进行培养, 使孩子能够正常有序地适应现实环境。学校教育的教育内容是综合考虑国家的方针政策、学科的逻辑体系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确定的。家庭教育却有很大不同, 家庭教育具有随意性和灵活性, 也没有完全固定的可操作性的教育内容。常常是根据家长的日常观察和主观愿望, 认为应该教什么就选择性地拿些素材来教, 这些素材可能是过去发生的事, 也可能是正在出现的问题, 任何能满足教育需求的素材都可以被父母选用。特别是当父母发现孩子身上出现了某种不正常或者失范的行为时, 就会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 从而帮助孩子走上正轨。学校教育一般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化的知识。而家庭教育则更注重孩子的品质、行为规范和生活自理能力。

但随着幼儿教育小学化和家庭教育学校化程度的提高, 本来主要承担孩子人格教育和素质提升作用的家庭, 也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附庸。在哪位教师家补课、学习成绩、有多少奖状、获多少荣誉证书等成为了父母的谈资。父母之间的盲目攀比导致压力完全转移到孩子身上, 孩子成为他们炫耀的工具。有许多父母无视家庭教育的独特性和功能, 认为现在孩子学习压力这么大, 放学回家不好好学习, 怎么跟人家的孩子比, 所以他们特别看重孩子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不惜给孩子花重金请家教或参加各类托管和培训。还有一些父母看到别人的孩子多才多艺, 而且这些特长能为孩子增光添彩, 对他们的未来有帮助, 因此他们不管孩子愿不愿意, 为他们报名参加各种培训班, 让孩子在原本学习压力就大的条件下接受更大强度的学习。往往是事与愿违, 两头不讨好。[6]虽然他们可能会明白知识与素质同等重要, 但是他们也许对知识和素质到底意味着什么不是很清楚, 认为知识就是考试分数, 素质就是各种各样的证书, 这些想法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这种观念主导下的教育效果一定是不理想的。

(四) 教育主体上:学校为主还是家庭为主, 家校少沟通

一个人的成长摆脱不了三方面的教育, 那就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是集中程度高、规模化、科学化培养人才的机构。由于学校的办学是有目的、有计划、专业性的, 因此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一直很好, 深受广大群众的信赖, 也催生了不少优秀学校。这使得家长将孩子的教育完全寄希望于学校。尤其是义务教育实施以来, 适龄学生接受学校教育成为一项强制性的权利和义务, 让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这一想法变得更加坚定。出现教育以学校为主的观念也有现实原因, 那就是某些家庭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或者无能力担负起孩子的教育责任, 所以学校成为孩子教育的一棵“救命稻草”。社会辅导机构的日益兴起与壮大, 拉开了学生在成绩和素质水平上的差距。许多父母认为, 孩子学习成绩不能依靠学校, 而要给孩子多开“小灶”, 让家庭承担起更多的教育义务。因为他们感觉到许多学校的教师都开办了课后辅导班, 为了招揽更多的学生, 这些教师便在课堂上少讲甚至不讲, 把比较重要的知识放到需要另行收费的辅导班里面来讲授。

这些情况的出现是家校之间缺乏沟通的结果。学生成绩的变化往往是受多因素影响的, 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教师原因或者是学生原因, 也有可能是家庭原因造成的。但学校与家长之间缺乏持续有效的沟通和了解, 使原本的小问题变成了复杂的问题, 这样以讹传讹的说法便形成一股疾风, 掀起了“家教热”。这让父母的注意力从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成绩转移到孩子在辅导班的学习表现, 甚至还出现了请假上辅导班的不正常现象, 父母真可谓是“良苦用心”。在这里, 对于孩子的教育出现了两个极端的主体, 要么是学校为主, 要么是家庭为主, 但似乎无论是哪个主体关注的都是孩子的成绩, 而很少关心孩子其他综合素质的培养。孩子不是学习的机器, 而是一个处于发展中的人。不要让过度的“爱”成为孩子的负担, 成为孩子厌倦学校、讨厌父母的强化剂。[7]

三、家庭教育的转变策略

围绕着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者、内容、方式方法、态度, 笔者发现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误区。笔者认为可以采取针对性的策略, 使家庭教育作用得到最大发挥, 为孩子的成长, 为学生的成才奠定基础。

(一) 统一父母思想

在一个完整的家庭结构中,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所以要想培养成功的孩子, 首先就要学会做一个优秀的父母。教育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爱, 同样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技术, 更需要教育艺术。孩子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稳定的时期, 三观极易发生动摇, 特别是受到相互矛盾, 甚至是对立的观念影响时孩子会无所适从。父母教育孩子应该掌握教育规律和教育相关的知识, 还有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及知识, 从而为制定合理的目标和采取适当的教育策略奠基。在一个家庭中, 由于父母自身的差异导致教育理念不统一, 这将会引起孩子思维混乱和行为失当。

为有效规避这种由于父母教育理念不统一对孩子造成的影响, 首先, 应该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可以事先商量好、协调好, 并充分考虑孩子的秉性去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其次, 统一父母思想, 并不是意见一致那么简单, 还需要父母努力学习教育基础知识和教育技能。再次, 父母在处理突发状况时应该要做到统一口径, 不能飘忽不定, 以免让孩子不能明确地知道孰对孰错, 精神错乱。

父母统一思想, 首先, 有利于孩子朝着预定的方向稳步前进, 扎实提高素质, 可以避免因父母意见不合导致的路向分歧。其次, 有利于孩子明辨是非, 不会因为父母双方各执一端造成孩子是非难辨, 平添苦恼。再次, 还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不会因为受到父母一方的批评而到另一方去寻求安慰, 恰当的批评强化了正确的习惯, 从而逐渐锻炼成良好的习惯。

(二) 加强代际沟通

“家有一老, 如获一宝”, 说的便是老年人对于一个家庭的重要性。老年人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 看问题有时候比年轻人要更深更远, 能够在关键时刻给年轻人指导和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 在教育孩子问题上老年人的作用能够替代父母的作用。老一辈人的成长环境和接受的教育, 必然会对他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老年人难免会有些传统、保守和陈旧。具体体现在教育内容上老年人注重数字和识字的教育, 内容整体比较片面。教育方法简单, 基本处于散养状态。还有就是观念落后, 他们认为只要孩子身体好就行了。有数据显示, “农村隔代教育的祖辈对孙辈的教育责任不明确, 他们往往忽视自己对孙辈的职责”[8], 认为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是自己的事, 教育是学校和孩子父母的事。这些观念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成长, 可能会引起孩子教育的缺位。祖辈与父母辈在孩子教育上的矛盾是比较多, 但绝不是不可调和的, 而是可以通过沟通渐渐达成共识, 保障教育的一致性的。

要加强代际之间的沟通, 首先, 父母应该端正一个态度, 要学会理解与体谅祖辈的良苦用心, 感谢他们勤劳无私的付出, 然后再耐心地、真诚地、选用恰当的方式方法与祖辈沟通, 以一种平和的方式使他们理解与宽容, 让他们自觉地做出调整。其次, 父母应该加强自身学习, 提高自我素质, 制定一个可操作性的成长规划, 划分职责范围, 明确分工, 与祖辈一起共同致力于孩子的发展。再次, 可以通过“后喻文化”的影响方式, 也就是通过孩子对祖辈渗透先进的教育理念让祖辈的思想观念逐渐得到扭转和更新。只有通过这样一些努力, 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 达成共识, 才能营造一个相对比较和谐的温馨之家, 从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 理清知能关系

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都是必要的。增长知识与提高能力一直以来都是一对饱受争议的关系。在许多家长眼中, 增长知识比提高能力更重要。[9]因为知识就是力量, 孩子学好了知识, 就可以升学, 进一步增长知识, 如此循环下去, 最终通过知识换取自己想要的生活, 但往往事情并没有他们想的那么简单。也许他们没能正确分析这个时代的需要, 这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时代, 需要全面而综合的高素质人才, 而不是仅能空谈理论而缺乏实践能力的人。这也是现在许多“高分低能”者遭到社会热议和批判的原因。为避免这一令人遗憾的状况发生, 我们有必要理清知能关系, 为父母确定全面发展观提供思路。

在知识与能力这一对关系中, 知识是指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的, 经过专家审定编写而成的教材知识, 这种知识具有逻辑性和体系性。能力是指我们的认知能力, 也包括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学习知识是提高能力的基础。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是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获得。学习是对前人遗留下来的以物质材料或者非物质材料为载体的知识的继承和发展, 学习也需要一定的基础, 如果你没有基本的语音和识字的知识, 你就不可能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 就不可能与人正常的交流。能力的提高反过来会促进知识的学习。因为在能力提高的过程中会调动身体的各个器官, 会使这些器官得到锻炼, 从而提高知识学习的效率。所以知识的学习与综合能力的提高不是互相矛盾的, 而是相互促进的。父母应该认清二者关系, 调整不合理的培养目标和策略。

(四) 增强家校联系

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 而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这是由孩子成长的外部环境决定的, 这三种环境共同作用影响着孩子的变化。但较长一段时间内,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分离态势, 家长一般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学校与家庭之间建立联系也往往是因为孩子在学校出现了什么重大过错, 家长才会与学校接触共同处理难题。现在的情况有所改观, 家校之间的联系更多了。

密切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 有助于学校及时掌握学生的生活动态, 同时也有利于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各种表现, 并能帮助学校和家长及时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 从而采取有效的针对性的措施, 尽快调整孩子以帮助孩子走上正轨。增强家校联系可以通过定期与不定期、正式与非正式、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学校可以开展定期的开放日, 允许家长自由地参观和调查, 家长也可以不定期地与学校预约去学校进行考察。同时, 学校可以开展家长会邀请家长参加, 也可以让教师进行家访, 与学生家长交流, 了解孩子近况。除了传统的面对面的沟通之外, 还可以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以及家长论坛等, 实现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实时实地的双向沟通, 随时随地关注孩子的成长。

孩子是家族的延续, 是国家的希望, 是民族的未来。希望孩子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能接受到恰当的教育。学校、家庭、社会应该承担起责任, 为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 共同支撑起孩子的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璩鑫圭, 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2]李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政策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7.

[3]陈桂生, “教育学视界”辨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4]赵忠心.家庭教育学——教育子女的科学与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5]梁业昌.现代家庭教育中隔代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 2012.

[6]宋兵波.迷茫与抉择:当代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J].少年儿童研究, 2010 (4) .

[7]姚本先, 何军.中国当代家庭教育的误区[J].中国软科学, 1995 (1) .

[8]朱文硕.隔代教育面面观[N].家庭导报家教周刊, 2004-11-10.

篇14:家庭教育——走出处罚的误区

有些家长喜欢惩罚犯了错误的孩子,因为惩罚对于减少他们所不喜欢的行为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这效果又强化了惩罚者的行为。遗憾的是,惩罚所引起的复杂效应,很多人并不清楚。

惩罚的第一个效应是激起孩子的情绪反应,例如恐惧、惊慌,严重或反复的惩罚可以成为一些精神障碍的根源。

惩罚的第二个效应是,待时过境迁,一些孩子仍可产生与行为本身不协调的情绪。有些儿童食欲不振和厌食,是跟餐桌上的惩罚有联系的。有些家长过分讲究规矩礼貌,进餐时对儿童的行为不断指责、挑剔,以致孩子一上餐桌就紧张、害怕,食欲自然受到了影响。 惩罚的第三个效应,是对回避行为的强化。孩子为了减轻痛苦,对危险性极小的事情也极力回避。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只有参与其中才能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孩子却一律回避。这就阻碍了他们的成长。

孩子行为中的错误往往只是达不到目标,但并没有什么危害。如果不予惩罚和限制,孩子会继续实践,通过总结经验修正错误,孩子的行为将日趋合理。如果给予惩罚,孩子就不再尝试,这就阻碍了其适应性行为的发展。一些神经症患者拙于辞令,见了生人没有话说,不知从何说起,连"请坐"、"谢谢"这样简单的话都张口结舌说不自然,根本不会社交。

这是由于他们在少儿期受到的限制、警告、指责等太多太过分了,被剥夺了社交实践的机会。如果孩子的合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正当权益被忽视或受侵犯,那么,孩子产生愤怒是合理的。此时,家长应帮助孩子克服阻碍达到目标,或给予补偿。如果孩子因不合理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生气,家长最简单的办法是装没看见,不予理睬;也可用转移目标的方式,把孩于的注意力和兴趣转移到另一件事上去。

上一篇:张齐贤明察原文及翻译下一篇:织造车间交接班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