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的误区

2024-05-05

创新教育的误区(精选十篇)

创新教育的误区 篇1

当前, 我们很多学校都没有很好地理解创新的独特性的特征, 因而将课堂教学和创新教育对立起来, 并把所谓的“第二课堂活动”即课外活动当做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法宝。就是因为这一认识, 使得教师只重视课外活动, 而轻视课内培养。课堂教学还是穿新鞋走旧路:重知识的传授, 轻学法的指导。

很多教师把传授知识当成了智力培养, 所以, 出现了课堂教学的满堂灌、填鸭式, 这种教学根本就没有注意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那是因为我们的教师对课堂教学有着错误的理解:它是把单一的传授知识当做是课堂教学的目标, 这样会导致把教学过程理解为主要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他们评价学生, 主要是看自己灌输的知识学生是不是掌握了, 并把启发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归纳知识的过程狭隘地理解为模仿操练, 学生只会背答案, 不是真正地理解知识, 从而把“讲授”和“考试”作为传统教学的两个核心要素。所以, 才有了“讲课”而不是“上课”的说法。评价一个教师这节课“讲”得很成功, 实际是失败的, 因为他没有以学生为主体, 以训练为主线。实际上, 教师的课堂教学不是教师讲课, 而是学生应该学会怎样理解知识。可是有些教师恰恰忽视了如何在教学中正确地引导和启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没有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勇于思考, 那么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就没有得到更好地培养。对于学校来说, 更应该注意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希望我们的学校能够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 按照《课程标准》, 给学生彻底减负, 让学生有更充足的精力, 愉悦身心, 快乐学习, 这样, 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形成创新能力。

可以说, 第二课堂活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践能力方面是有一定益处的。但我们也不难发现, 因为有很多时候只是教师或者学生确立主题, 而缺乏一定性的系统安排, 不能完全在教师的掌握之中, 所以对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我觉得这就是一个误区, 是短视心理。

二、创新教育只重视教师, 而轻视学生

创新是一个既具层次, 又具相对性的双重概念。创新有其自身的特点, 需要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其深度。可以说, 我们的教师在一定的认知习惯与态度方面有一定的局限, 导致了教育中没有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认为学生不会创新, 没有什么发现, 因而就过早地包办代替, 给出统一答案, 这样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启发”下去理解知识、思考问题, 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不会得以体现, 也不能扮演创新主体的角色了。那么, 我们怎么看待新的学生观呢?那就是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 他们才是创新的主体。我们要让学生敢于提问, 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让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得到培养和发展。创新教育评价学生应看学生的思维精神是否具备, 思维能力是否培养, 不能简单粗暴地认为学生的问题“怪”“异”就一棒子打死或者认为是“搅乱课堂”, 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主义的误区不可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会造成学生没有了自信心, 也没有了独立的人格魅力, 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和家长要让学生懂得:即使尝试失败也无妨。当学生提出问题时, 教师和家长绝不要笑话他们问得太笨, 应该表示赞许, 加以引导, 进行正确的评价, 特别是对所提出的具有价值的新奇问题应该给予重视。

语文创新教育的几个评价误区 篇2

语文创新教育的几个评价误区

碧岭小学王作鹏

在语文教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评价。只有科学地评价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才能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推进语文创新教育向纵深层次发展。目前的语文教学评价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具体表现为:

一、应试教育仍然是创新教育的绊脚石。

应试教育的评价把考试分数看得很重,忽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学生考分的好坏成了优劣的惟一条件。“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现象依然存在。这种应试教育评价观,势必造成师生共同追求分数的教学运行态势,从而使学生步入题海,加重负担,疲于奔命,学生语文能力和特长发展受到压抑,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火花没有产生的余地。

二、片面追求标准答案,扼杀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曾痛斥当时考试的弊端:“人们为了考试,不论愿意与否,都把有用的无用的废物统统塞进自己的脑袋,这种考试使我如比畏缩不前,以致在我通过最后的考试以后有整整一年对科学的任何思考都感到伤心。”这也适用于以重复为重心、以统一答案为标准的`“中国式”考试。如某道题“将‘思想一致,共同努力’的意思用一个成语表达出来。”标准答案是“同心协力”。凡是“同心协力”者皆对,皆得分,有学生答“齐心协力”判错,扣分。教育部长陈至立曾尖锐地批评这种考试是一种八股教育,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所以,在这种考试模式下,多少宝贵的创新思维被无情的朱笔所挞伐。

三、测试评价重记忆、轻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口头语言在传递信息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口头语言的训练和考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但长期以来,在教育思想上对听说、朗读等重要性缺少足够的认识,再加上口试操作方面的因素,语文考试重视了书面语言的读写,却忽略了口头语言的“听说”“朗读”等考查。即使书面考试中偶然考到朗读,也是拿出一句话让学生判断重音或停顿落在哪里,至于大纲上的“正确、流利、有感情”是无论如何也考查不出来的。由于不考口语能力,教师和学生也就忽视了口语的教学和训练,阻碍了学生这个创新主体的持续、全面发展。

四、没有把非智力因素纳入考查评估的范围。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80%取决于对智力因素的作用,只有20%归结智力因素的作用。目前语文教学评价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一般只注重评价与记忆、思维等智力活动有关的内容,往往忽视与之相关的一些非智力因素的考查和评价,如语文学习的兴趣、习惯、方法等。这些因素虽不是语文学习本身的内容,却与语文学习活动及其效果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如果重视对学生这方面的评价,更能发挥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学习。

五、对学生课堂问答缺少创新性评价。

幼儿创新教育中存在的误区 篇3

一、片面强调求异思维,把创造性思维等同于求异思维

教师提出任何一个问题,让幼儿从事任何一项活动,都要求幼儿做到“和别人不一样”。如果不一样,教师就会鼓励和表扬幼儿;如果一样,教师一般反应平淡。幼儿为了做到“和别人不一样”,有时就脱离活动的内容,随意地、漫无目的地回答问题,答案虽然和别人不一样,但答非所问。

其实,创新思维既包括求异思维,也包括求同思维。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考虑问题,提供多个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是求异思维。但是,提供多个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寻求最佳方案,即如何才能经济、高效、便捷地解决问题,这是求同思维。如果不是为了解决问题,答案再“离奇”也是毫无价值的。但教师往往没有意识到创新教育必须同时顾及创新本身的“价值教育”问题。

在许多教师的眼里,创新教育与价值观教育是无关的,只要幼儿进行了创造,“与别人不一样”就行。因此,在幼儿出于引起他人注意的目的而作出某种“别出心裁”的举动时,教师虽然有时能意识到这些举动有点不妥,但往往会淡化处理,因为教师担心下面的教育处理可能会伤害幼儿创造性的发展。殊不知这样做却错过了促进幼儿价值观念产生和发展的良好时机,致使幼儿在面对许多价值问题时,产生价值判断和取舍的混乱,只要能引起关注,只要能压倒对手,只要能获得个人价值的自我认可,其他对个人、社会、环境是否会造成消极影响,完全可以予以考虑。

二、重视创造技能的训练,忽略内隐创造潜能的开发

在许多教师看来,创造性是可以“教”出来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创新教育就是在原来教育的基础上搞点小发明、小制作,把创造力与动手操作能力画上了等号。其实,操作能力只是创造力的技能维度,而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想象等才是判断个体有无创造力的标准。幼儿创新教育更好的是要培养幼儿那种内隐的创造力,包括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个性等。既然创造力是内隐于主体之内的潜能,又怎么能通过传递——接受的方式由教师直接灌输给幼儿呢?幼儿创新教育只能是一个挖掘潜能的过程,教师只能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创造一种适合培养幼儿创造性的环境,让“创造性”这颗种子自己发芽、生根、开花、结果。也就是说,教师要抓住在幼儿身边的能激发幼儿思考、想象以及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与情境,让幼儿内在的创造冲动释放出来,而不是刻意追求外显的创造技能培养。

三、片面追求创造性结果,割断创造与鲜活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

由于教师片面地理解创造,往往把创造与某种特定的对象联系起来,因此教师为了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设计了各种专门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一方面教师、幼儿常常为创造而创造,为了创造的结果而创造。而另一方面,我们经常可以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见到一些自相矛盾的场面,教师会有计划、有目的地在某个环节让幼儿“发挥创造性”,让幼儿“随便做”。要“与别人不一样”,但是当幼儿在教师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冷不防提出一个很有创意的观点和想法时,教师往往会不予理睬,甚至无情地加以批评、否定、制止。

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但教师往往忽视甚至抹杀幼儿这种无处不在的创造性。教师刻意规定创造性游戏就是对活动、游戏中随时随地蕴含创造性因素的一种否定。

创新教育的误区 篇4

关键词:创新,误区,德鲁克

误区一:创新就是发明或技术创新

国内的理论认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实践中衡量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 往往采用技术指标, 如技术领先程度、发明专利数量、获奖情况等。然而在德鲁克的研究里面, 认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并不是科学技术, 而是创新。创新不等于发明或技术创新。

发明是应用自然规律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新的技术方案。发明强调的是技术特征, 从这个意义上说, 更像是“技术创新”, 然而对于发明和技术创新的区别, 熊彼特早在1942年出版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一书中, 就明确指出了发明和技术创新的区别。他指出, “企业家的职能……主要不在于发明某些东西或创制出企业得以开发利用的某些条件, 而在于把事情付诸实行。”德鲁克虽然没有对创新进行明确的定义, 但在《创新与创业精神》一书中指出, 创新不是一种技术用语, 而是一种经济和社会用语, 其判断标准不是科学或技术, 而是经济或社会环境中的一种变革, 创新创造出的是新财富或行动的潜力, 而不是新知识。创新不一定必须与技术有关, 也完全不需要是一种“实物”, 能使现有资源的财富生产潜力发生改变的任何事物都足以构成创新。德鲁克创新的概念比技术创新的概念更广, 创新不仅仅包括知识创新 (如科学发明) 和技术创新, 而且也包括经济创新 (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 和社会创新, 包括一切能够把经济的、社会的, 以及其它形式的资源转变为新的生产力, 从而创造财富的过程。

技术上的发明或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确实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如电灯泡、尼龙纤维、T型车的发明, 分别造就了通用电气、杜邦和福特这样优秀的企业。但是, 从造成的影响看, 任何技术创新都不能与像报纸或保险之类的社会创新相抗衡;日本明治维新后, 将资源集中于社会创新, 对科技创新加以模仿、进口和适用, 结果获得了惊人的成功。日本的历史经验表明, 社会创新远比蒸汽机车或电报等技术创新更为重要。

误区二: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由于把创新简单的归结为技术创新或发明创造, 因此我国目前经常强调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而德鲁克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特有的工具, 企业家的唯一特征是创新而不是其他。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不仅应该用到企业当中, 更应该应用到公共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当中去。在《创新与创业精神》一书当中, 德鲁克论述了公共服务机构的创新, 这里的服务机构包括了政府机关、工会组织、各类学校、医院、社区和慈善团体、行业协会等。他分析了公共服务机构创新的意义、存在的障碍及创新的政策等, 进而提出了创业型社会 (也有人称为企业家社会) 的观点。他认为无论是社会还是经济, 公共服务机构还是企业, 都需要创新和创业精神。在创业型社会当中, 创新与创业将是十分平常、相对固定、持续不断的工作。所有机构的主管人士要把创新视为组织中以及自己工作中一种平常的、不间断的日常活动和实践。

既然创新不仅包括技术创新, 又包括了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甚至社会创新, 那么创新的主体也应该是一个系统。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之一, 大学等研究机构、政府机关等都应当成为创新的主体;一个区域的发展需要区域内各创新主体之间密切联系, 形成区域创新网络;在国家层面上, 也应该建立有效的国家创新系统。

误区三:创新具有偶然性

有人认为创新是偶然发生的, 创新完全是“天资的闪现”, 需要“灵光乍现”的好运。而德鲁克认为, 创新并不是注定会发生的, 但创新也不是完全偶然、无法预测和无法预言的, 创新有着一定的几率分布。那些“天资闪现”的创新虽然存在, 但是非常罕见, 而且是无法重复、传授和学习的, 因此转化为真正创新的几率很小。

企业家需要进行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 而系统化的创新在于有目的、有组织的寻求变革, 以及对此类变革可能提供给经济和社会创新机遇进行系统化的分析。系统化创新意味着关注创新机遇的七个来源:出乎意料的情况——意外成功、意外失败、意外的外部事件;不一致——实际状况与预期状况之间不一致;以程序需要为基础的创新;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的改变;人口统计数据 (人口的变化) ;认知、情绪和意义的改变;科学的及非科学的新知识。其中前四个来源主要是发生于企业或产业内部, 后三个来源是发生于企业或产业以外的变化。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始于对机遇的分析, 彻底思考创新机遇的来源是分析的起点。在不同的领域里, 不同的来源在不同的时间内有着不同的重要性, 但是所有的创新机遇来源都应该被系统地分析和研究, 必须在一个有规律有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德鲁克强调, 在创新领域, 只有经过某种训练, 并把它完全掌握后, 才能完成有效的创新;创新能够成为一门学科, 能够被人们学习和实践。

误区四:企业目前效益良好就不需要创新

许多企业认为, 创新是为了摆脱目前企业面临的各方面困境, 获取竞争优势, 而当企业效益良好时, 就不必开展创新活动。尤其是认为目前已经十分“辉煌”时, 往往更容易忽视创新的需要, 慢慢的变成了“温水里的青蛙”, 逐渐丧失了创新的动力以致慢慢丧失了竞争优势。

德鲁克认为任何企业在任何时候都应当开展创新活动, 即使是企业一帆风顺的时候。创新战略的基础, 是有计划和有系统地淘汰陈旧、正在死亡的事物。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一切现有产品、服务、市场、销售渠道、程序及技术的繁荣和“有效期”都非常有限, 且通常都很短暂。如果组织中每个成员都了解到该淘汰的终将被淘汰, 那么他们将愿意甚至渴望创新。创新需要各种资源的支持, 只有系统地抛弃过去, 才能解放新工作上所需的各种资源, 特别是最稀缺的资源——能干的人员。现有大企业在创新上的最大障碍, 可能就是不愿抛弃过去。通用电气公司之所以未能在电子计算机领域取得成功, 从企业内部的原因来讲, 很大程度就是由于它不愿意, 而且不能够把高质量的、有取得成就能力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应用到这一领域中。因为通用电气认为, 原有的领域很成功, 要保持这种优势, 需要这些能干的人员继续努力, 不能把这些人员用到不一定会成功的其他创新领域中去。

不仅是技术、产品和市场等方面需要持续创新, 管理更是如此。要时刻审视现有管理方式的不足, 探求更好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 即使目前的管理已经是比较有效的或已经成为其他企业效仿的典型。海尔的管理一直是国内企业研究和学习的对象, 但海尔的管理创新一直在不断进行。20多年来, 海尔在每一个阶段的经营实践都有相应的理论总结, 如“日事日毕, 日清日高”OEC管理法、“吃休克鱼”并购模式以及近几年把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的“市场链”、“人单合一”、“T模式”的崭新管理模式。创新必须是不断持续的过程, 企业要想获得领先地位, 并且始终保持领先, 唯一的办法就是持续地创新, 不断持续创新是企业最大的发展源泉和动力。

误区五:创新是聪明人的事

国内把创新当作只有聪明的人才能干的事, 需要寻找特殊的天才, 普通人难以担当创新的重任。实施创新战略时, 往往只是强调追求技术上的“高、精、尖”, 到处搜寻技术顶级人才, 企业缺乏创新能力时往往抱怨是由于“人才匮乏”。

德鲁克谈到创新的“禁忌”时强调, 创新不要过于聪明, 创新必须由普通人操作, 如果创新想要达到一定的规模, 发挥重要的作用, 还必须由能力弱的人员操作。天才毕竟是少数, 普通人才是唯一数量充沛且取之不尽的供应来源。过于聪明的创新, 不管在设计上还是实施上, 几乎注定是要失败的。一项创新必须简单明了, 目标明确。如果创新不够简单, 需要特殊天分的人才能进行这种复杂的操作, 那么这项创新就很难实施和发挥作用。另外, 创新往往代表着新事物, 而新事物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 甚至陷入困境, 如果此项创新过于复杂, 遇到问题或困境时就很难修正, 反而会给组织带来负面的效果。德鲁克认为, 一切有效的创新都惊人的简单, 最好的创新就是其他人评价说:原来就是这么简单, 我怎么没想到呢?因此, 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创新能力, 最重要的不是去寻找“天才”, 而是在企业内部培育创新与创业精神, 建立创新型组织。实际上, 经过踏踏实实的努力, 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有可能进行创新。

误区六:创新代表着高风险

国内很多企业认为, 创新代表着高风险, 敢于创新的企业家都是“天生的冒险家”, 这实际上是对创新风险的一种错误认识。德鲁克认为, 所有经济活动, “风险都很高”, 而当创新完全合适且有利可图时, 即创新机遇已经存在时, 创新应该是风险最小而非风险最大的方式。保护过去即不创新与创造未来相比较, 风险则更高。实际上, 大多数创新者并不浪漫, 而且很可能会在现金流动的预测上花费大量的时间, 不是急速寻找“风险”, 他们在确定和限制风险方面往往卓有成效。他们系统的分析创新机遇的来源, 随后确认其中一个机遇, 并对它加以利用。他们并不“注重冒险”, 而“强调机遇”。

事实上, 许多企业型组织创新的平均成功率相当高, 足以证明认为创新代表着高风险这种看法并不正确。如美国的贝尔实验室, 从1911年设计出第一台电话交换机, 到1980年设计出光纤电缆, 包括晶体管和半导体的发明, 以及在电脑上运用基础理论和工程等, 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产品和技术。IBM在迅速发展的电脑行业里面, 迄今为止, 不断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 尚未遭受过重大的失败。贝尔实验室和IBM的例子说明, 即使是高科技创新, 也不一定代表着“高风险”。创新之所以含有风险, 主要原因是在所谓的企业家中, 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他们缺少方法论, 并违背了基本且众所周知的规则——创新需要加以系统化, 加以管理, 才能降低风险。

误区七:创新应该是全面创新

很多组织强调要“全面创新”, 让创新成果“四处开花”, 甚至使现有企业离开了原有的领域进行各项创新努力, 结果自然是事倍功半。而德鲁克认为, 不要一次从事多种创新, 不要分散自己的努力。虽然爱迪生的创新能力卓尔不群, 但他只是在电学领域进行发明创造。创新需要一个整体的核心, 这个核心不一定非得是科技或知识, 对于任何单位而言, 不管是企业还是公共服务机构, 市场知识比纯知识或科技提供了更好的整体核心。偏离核心的创新往往会变得非常松散, 它们将一直停留在创意阶段, 而无法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创新需要有一致的努力在背后支持它, 并且还需要创新人员之间的彼此了解。若要做到这一点, 也需要有一个整体的核心, 而同时从事多种创新或分散自己的努力则会破坏这个核心。

创新努力如果使现有企业离开了原来所在的领域, 则成功的机会很少。因此, 创新最好不要“多样化”。无论多样化创新将给企业带来多大的利益, 它总是脱离创业与真正意义的创新。企业想要在本身不太了解的领域内从事创新, 势必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凡是新事物, 将来必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因此, 企业必须十分了解所从事的创新, 除非多样化创新与现有企业在市场上和技术上都存在共性, 否则很难成功。即便拥有很多共性, 多样化创新也会面临很多问题, 如果企业在解决和满足多样化创新的困难和需要的同时, 还要解决原有领域的困难和需要, 将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 企业应尽量在本身已了解的领域, 围绕一个整体的核心开展创新活动, 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误区八:创新不允许失败与放弃

很多人认为既然开始了一项创新活动, 无论遭受多少挫折, 都应坚持到底, 取得最后的胜利, 创新不允许失败, 更不应放弃。这是对创新的理解走入了一个极端。创新固然重要, 但和任何其他事情一样, 创新有成功也有失败, 在适当的时候还要学会放弃。一项创新的战略必须明确地建立在接受失败风险的基础之上。成功的实验室负责人知道, 应该在什么时候放弃一项未能获得预期成果的研究项目。而实际上, 研究人员很容易受“科学挑战”、“明年会有突破”等语言和诺言的迷惑而不能适时取舍。而且, 相当数量创新工作的结果, 有一种“近于成功”的状态, 而不是成功或失败, 这种情形可能比失败更为危险。比如有些创新项目, 开始时看起来很“激动人心”, 结果却在酝酿期间被其他更具有创新性的生产程序、产品或服务所超过。因此, 在对创新进行管理时, 需要对创新的进程及结果进行衡量。首先应在进展过程中将自己的期望同实际情况相比较。如果实际情况大大低于期望, 就不要再投入更多的人力和金钱。另外还需要对每一个创新项目的成果与预期目标相比较, 这一反馈信息可显示出创新计划和创新努力的性质和可靠性。最后, 还需要对所有的创新努力制定一套系统化的审查制度。每隔几年, 企业管理者就应对公司内所有的创新努力进行一次审查。独立的衡量系统是决定是否开展和继续一项创新的重要工具。用于创新工作的独立衡量系统可以对决定创新战略的三项因素即最终机会、失败的风险、所需要的努力和费用进行衡量, 衡量结果可以作为决定下一步创新战略的依据。德鲁克认为, 在适当的时候决定放弃一项创新, 与知道应开始哪一项创新一样重要, 甚至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张炜.创新与创业精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2.

[2]彼得·德鲁克/王永贵.管理:使命、责任、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产品概念创新的误区 篇5

规避误区一:脱离认知的概念

概念创新既不能超越消费者的认知范畴,也不能低于消费者的认知范畴,这看似是一个矛盾体。首先概念要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和知识传承才能立住脚。娘惹一词除了蕴含丰富的南洋背景,同时也是一种饮食文化,主要是中国菜与东南亚菜式风味的混合体,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而言是新奇的,消费者都有猎奇的心理,丰富的娘惹文化和故事让消费者的猎奇有了认知落脚点,在加上后期的广泛传播也是造成娘惹概念走红的两大重要原因。若既缺乏认知基础,又缺乏高度密集的传播,相信娘惹的概念就会淹没在信息洪流中。其次概念不能落后于消费认知,比如“非茶6+1”饮料,概念很新颖,产品配方很用心,但消费者一看就知道是借势央视的“非常6+1”栏目,其他别无悬念,相信这个概念的成功与否市场已经给了最好的证明。要做到这两者的平衡,直接考验着企业的智慧和拿捏的火候。

规避误区二:脱离产品的概念

例如就食品而言,好吃是核心的购买因素,表面上消费者可能会要求各异,但在实际购买行为中,好吃就是关乎食品能否重复消费的关键,如果娘惹烤翅的口味不能获得大部分消费者的认可,那么娘惹烤翅就会在尝鲜、猎奇的试吃过程中草草收场,显然娘惹烤翅在推出市场前做了充分的消费者口味测试,做到了有的放矢,

但很多企业在进行概念创新的时候恰恰忽略了产品自身,导致的结果是概念、产品很知名,老百姓消费一次后就再也不回头了。这也是“××果醋”、“非油炸”、“”先后败北的核心。因此无论概念多么新颖,产品本身一定要经得起消费者检验,这样的概念才会真正能转化为真金白银。

规避误区三:脱离竞品的概念

概念创新如果不能和竞品的概念有效区隔,其结果只能是有一方做了陪嫁者。娘惹烤翅的概念在某种意义上是新奥尔良烤翅概念的沿袭,他直接区别于麦当劳烤翅产品的香辣概念、盐h概念等。如果KFC也是跟随竞品走“口味”命名路线,那一定会被消费者所诟病,因此概念的提炼一定不能忽视自己的竞争对手。比如脑白金的“白金体”,如果有人跟随说“黄金体” 问题可能不大,但如果说“白银体”那就是自掘坟墓了。因此在概念创新前要多了解了解竞品的情况,否则只能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浅谈创新教育视野中的几个观念误区 篇6

误区之一:创新是天才的专利,并非人皆具备

至今,在许多教师头脑中还流行着这样一种看法:学生就好比原料、坯胎,关键看教师怎样去塑造和加工;创新是天才的专利,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是望尘莫及的事。于是,教师倾向于把传授知识视为“看得见的硬任务”,把培养能力看成是“摸不着的软任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味地追求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而忽视学生各方面尤其是创造力的发展。

现代心理學和神经生理学发展己证明:人类具有无限的创造潜能。这是因为人在大脑结构方面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并且这种可塑性具有终生的特征。而人脑的发育变化,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信息,另一方面又受到后天环境和教育的极大影响。由此可见,由于人脑的可塑性是人的创造力的源泉,因而表明了每个人都存在着可能开发的创造潜能。研究还证明:目前人类对大脑的利用率,一般人仅为10%,即使杰出的专家学者也不会超过30%。也就是说,人脑潜能资源还有70%--90%处于“库存”和“封冻”状态,有待于进一步开发与利用。因此,广大教师应把每个学生都看成是教育的资源和财富加以挖掘和利用,通过创新教育,把学生存在着的创造潜能变成现实。

教师之所以必须承担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不仅是因为社会的发展日益需要教育造就具备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劳动者,而且也是教育活动本身的价值使命所决定的。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启迪人性、开发智慧、塑造灵魂始终是其终极目标。而正如后现代思潮所认为的那样,创造性己是人性的基本方面,人是“创造性”的存在物,每个人都体现了创造性的能量,创造是人的天性。创造心理学也认为:人人都有创造性,不应该把创造看成是某些专家的特权。“第一流的菜肴比第二流的绘画更具有创造性”。既然创造性是人性的重要特征之一,那么教育就应当实现人的创造性价值。就学校领导来说,广大教育工作者应树立“人人都有创造力的禀赋”的观念,把创造看成是受教育者的本性,把教育过程看成是提高人的价值、完善并实现人的创造潜能的过程。一旦我们以此作为教育教学目标,必然会强化整个教育机制,使教育的一切活动围绕着发展人的创造潜能来操作运行。

误区之二:服从命令是学生的天职,创新有碍教学秩序

在一次对青少年创造能力的调查中,竟有78.1%的被调查者认为“解决每一个具体问题应讲究严格的步骤”,56.2%的被调查者“不愿提那种显得无知的问题”,对于老师或课本上的说法表示怀疑的被调查者不足一半,而当某位同学在课堂上对老师的讲解提出异议时,48.1%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多数同学会表示沉默”, 更有16.5%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多数同学会予以非议”。可见,大多数青少年学生已经习惯了服从教师的安排、执行教师的命令,在学习过程中普遍缺乏主体意识,缺乏求异思维,缺乏批判意识,究其根本,还在于广大教育工作者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上。

首先,在目标观念上教师表现出很大的偏差。由于传统的影响,许多教师依然把培养传统的道德人才、政治人才和文学人才作为教育教学的理想目标。而传统的道德和政治,旨在维系社会的稳定,文学艺术则成为消闲娱乐的工具,在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中,科学技术和商业文化本身就缺乏强劲的动力,那么,如今若再以此作为教育的目标取向,创新的科技、经济人才又如何才能产生?

其次,教法观念上存在着过于强调统一而忽视创造个性培养的误区。许多教师为了完成统一的教学目标,常常以“标准化”的方法试图把学生培养成同一模式的制成品。这种统一目标、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方法的做法必然会磨平学生个性的棱角,使他们成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千腔一调的“标准件”。

最后,在师生关系的观念上,教师们倾向于把自己认作权威,认为学生必须无条件地听从教师的安排。于是,出于形式主义的需要,创新在某些教师的视野中,实际上成了执行外部意志、追求轰动效果的代名词,而完全忽视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过程和途径。这种观念的过度膨胀,只能导致对学生创造力的践踏和滥用。比如,各中小学出现的一些小发明、“做秀”成分很浓的公开课、匠气十足的种种艺术训练等,实质上掺入了许多成人意志,添加了许多功利成分,而并非展现了学生自己的创造才能。可以说,没有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就形成不了自由和谐氛围;没有自由、和谐的氛围,就不能给学生的智慧成长以自由和空间;而没有智慧思想的自由,也就没有创造和自由。

误区之三:只有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才能有所创新

创新教育的误区 篇7

1 反思技术创新的误区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表明了当代科学技术的作用。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强调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作用和生产力的绝对意义也是我们的一贯传统。人们对技术创新寄予厚望, 技术创新一方面肩负着“技术追赶”、国家富强的使命, 另一方面又与经济利益直接联系在一起, 可谓利国利民。技术创新成为政府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多年来, 在我国兴起了一浪又一浪的追求创新的热潮, 一系列支持创新的政策接连制定, 一大批科技园区、开发区、中试基地、创业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R&D机构等应运而生。”无疑, 科技对经济作出了很大贡献, 但是技术创新热潮仍存在许多问题, 包括盲目追求高新尖技术的“攻关”所造成的资源浪费, 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 不计成本、不顾条件地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赶时髦”, 大搞创新建设, 重复建设以追求GDP等等。极具讽刺意义的是在青少年奥林匹克竞争上我国屡屡夺冠, 但是我国本土迄今没有一位科学家拿到诺贝尔奖;在我们如此强调和重视科学技术和技术创新形成热潮的背景下, 我国技术发明大奖的一等奖却连续空缺了6年, 这些现象都迫使我们冷静下来, 反思技术创新问题。

在技术创新问题上, 从情感、认识到行动上都存在着误区, 并且它们相互渗透, 最终形成有很大盲目性的技术创新热。在情感上, “追赶”的情绪使人们盲目追求技术的“先进”性, 同时又急于把“先进”技术推广下去, 盲目地大搞创新建设, 结果是严重的供需不对口, 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而效率仍然得不到提高, 情感上的急躁情绪往往是表层的, 它有更为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在认知上, 人们简单地认为, 既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而生产力又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那么抓住了科技就抓住了技术创新的根本。与此相关的认识是把国际竞争简单归结为经济的竞争, 经济的竞争又简单归结为科技力的竞争, 于是就以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来衡量经济的质量, 这都强化了从科技入手的“科技情结”。在体制上, 各地方、大学、研究所、国企不顾后果地一拥而上, 技术创新遍地开花, 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 更不乏以技术创新为借口的“设租”、“寻租”行为。因此, 技术创新热潮的问题带有“全息性”的特征, 有必要全面探讨造成技术创新误区的原因,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技术创新的问题。

2 技术创新的情感误区及根源

我们把情感上对技术创新的诉求称之为“坚船利炮情结”, 其原因是鸦片战争的爆发产生的民族自卑感、失落感导致我们急于去西方找灵丹妙药。而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情感, 进一步的原因在于我们有过于脆弱的自我中心型的民族意识。一直以来, 我们都以自己的地大物博、文化悠久而自豪, 号称“天朝上国”、“泱泱大国”。究其原因, 客观上是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 而在政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导致了夜郎自大情绪的产生。中国人的天下观念“一成不变, 天之所覆, 地之所载, 就是中原王朝与四夷的共同体, 除此而外, 不知道有其他比天下更大的地理概念”, 这种“只有天下的观念, 而无世界的意象”的地理概念, 表现出强烈的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优越感。

这种貌似强大实质是脆弱的感情一遇到“坚船利炮”这一冷酷的新现实就发生畸变, 自信心的丧失导致我们崇尚功利化的“拿来主义”, 事事照搬, 甚至陷入了“全盘西化”的民族虚无主义。我们急于实现现代化, 结果现代化包含了太多的功利主义的投机心理, 成为简单的攀比、西化、亦步亦趋的“追超”、“赶时髦”, 从而陷入了“阿基里斯追龟”式的追赶陷阱, 渐行渐远, 最终丢失了现代化的精髓。从一个世纪前的洋务运动到半个世纪前的“大跃进”再到文革后的“洋跃进”等等形式的“运动”, 都是这种情感的表现。由于缺乏对文化的理性认识, 我们的民族情感总是在这样的狭隘民族主义、文化中心主义与“全盘西化”论、文化虚无主义的两个极端之间的困境中徘徊。一旦国家安定了, 经济有所发展, 前者便甚嚣尘上, 工具主义大行其道, 杜维明称之为“虚骄之气”, 而当看到国外科技的迅猛发展, 看到现实的巨大差距, 或者自己的经济发展遇到波折, 后者便又得势。追求民族富强本无可厚非, 但无论是救国之路还是强国之路, 其行为模式总是“一刀切”式的“理论灌输+群众运动”, 这根本违反了立足于自己理性的启蒙精神, 着急的结果就是好心办了坏事。可以说, 急躁情绪正是我们的文化模式对外来“科学技术”的“刺激——反应”, 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我们自我中心型的文化及其近代遭遇进行反思。破除文化中心主义、实现文化转型要有新的世界观念, 正如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对欧洲人地球中心和自我中心观念的冲击一样, 全球化进程对我们传统文化的最大意义在于, 我们必须改变“天下”的观念, 以世界性的眼光重新审视我们的文化, 通过文化比较找到我们民族恰当的位置, 这是走出文化中心主义又能避免陷入文化虚无主义的关键。有了恰当的文化定位, 我们就有了正确对待技术创新活动的态度, 而避免急躁情绪。

3 技术创新的认识误区及根源

与“坚船利炮情结”相对应, 我们的技术创新刻意追求技术的高、新、尖, 我们称之为“科技情结”。既然追求的是技术“进步”, 就总有标准, 那么技术进步的标准是什么呢?“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 人们常满足于样品、展品、礼品的贡献, 特别是把样品作为衡量技术成果水平的唯一标志”, 技术是以经济为导向的, 无法应用, 不能给人们生活带来实际改善的“技术进步”是没有意义的, 充其量只停留在发明创造阶段。“科技情结”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技术发展观, 即立足于技术进步而不是立足于经济和社会来要求技术创新, 其原因一是我们首先接触到的就是西方的科学技术, 尤其是以高、新、尖、准确为标准的军事技术, 然后才是制度和社会, 这就形成了思维定势;二是封建思想的残余, 传统工匠思想的延续, 这种思想源于追求宫廷奢华享受, 仅仅追求技术的精湛而不首先考虑市场应用;三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误解, 仍然停留于对市场经济缺陷的批判, 总是要按照时间顺序先发展生产力、发展科技, 这就要求对现代技术生长的特点和条件作进一步认识。

技术创新是市场经济主体的一项经济选择, 成功的技术创新当然可以获得经济利益并获得长远的竞争力, 但是技术创新能否成功不是靠主观臆断、市场是试金石, 况且竞争力的获得不独靠技术领先, 它完全可以来自于资源、资本、劳动力、知识、管理和市场, 因此带来经济增长的创新形式是多样的。在创新理论缔造者熊彼特那里, 创新是与经济增长联系在一起的, 如果没有经济效益, 没有带来经济“繁荣”, 是不能称之为创新的。作为一项经济行为, 技术创新同时深深地嵌入在社会之中, 受到社会其它因素影响, 比如市场结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 否则技术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任何再高的技术总是与特定的社会联系在一起, 成长于技术和社会的互动过程中, 如果我们抽象掉这个过程, 抽象掉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和丰富多样性, 我们看到的只会是陌生的、冷冰冰的、“先进”的技术, 而这种技术与特定社会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消失了。因此, 只有立足于我们的经济和国情来看待和发展技术才是保证技术持续发展的上策。可以看到, 并不拥有“高科技”的江苏乡镇企业和浙江中小私营企业发展势头就很好, 这就说明技术创新只是企业经济选择和技术选择中的一种, 经济繁荣不能简单等同于高科技。即使在美国, 被杜拉克称之为创业型的经济中大量的创新并不是技术创新或不主要是技术创新, 正是有效地产权专利保护和广泛创新的自由, 这样的社会条件才孕育了技术进步。

4 技术创新的体制误区及根源

实际上, 即使对于技术创新从情感文化到观念认识上的问题都解决了, 也不是说技术创新的问题就解决了。对于技术创新中出现的一些违背常识的问题, 比如资源浪费问题、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等都会使一个理性的决策者感觉到问题的存在。但这并不能阻止技术创新热潮的形成, 其原因何在呢?这就是体制的作用。体制其实就是我们在“科技攻关”中经常忽略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因素, 是真正规范、约束行为的制度结构。制度结构规定了游戏规则, “游戏”的参与者如果不遵循“游戏规则”只能选择退出。

技术创新热的形成首先是科技体制的作用, 我国的科技体制往往把科学和技术强行捆绑在一起。但科学和技术无疑应有各自的功能和结构, 科学社会学家默顿 (R·K·Merton) 指出, 科学的社会运行基于一组特定的规则 (如同行承认、发现的优先权) , 这些规则把科学共同体的探索活动和经济活动清楚地区分开来。相应地, 技术则存在于经济中, 企业则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企业根据经济、实用的原则进行技术创新, 这就要求将经济场域同科学场域的分开, 让科学和技术有各自发展的空间, 只有这样科学和技术才有可能发展起来。技术创新热的形成不仅仅是科技体制的问题, 而且还有政府与企业、银行的关系, 地方与中央的关系, 这个问题由来已久, 所谓“一放就乱, 一收就死”, 收收放放, 一直是我们无法挣脱的怪圈。在方方面面的关系还没有理顺的条件下, 这种制度的特点就是“政府主导”经济增长, 导致了经济活动目标的变形, 造成了技术创新一哄而上的效应。“政府自身的激励机制决定了它追求的是规模和速度。由于经济的表现往往是政绩中的最重要一项, 各级政府无不以GDP增长为硬指标。”这就要求我们把体制改革作为基础工作来抓, 一方面政府应逐步退出微观管理领域, 让市场来配置资源;另一方面是充分发挥强有力的政治优势, 理顺各种关系, 转变政府职能, 推进法治建设。

5 结论

就发展中国家技术发展的一般道路而言, 怎样发展技术要立足于各自的国情。在经济发展的阶段上我们正处于经济的起飞阶段, 我们还拥有巨大的比较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 这就是我们现实的竞争优势, 已有技术的成功引进、消化和吸收就是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创造经济繁荣, 积累起经济发展的资本。因此, 立足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 积累资金, 并依据经济发展自身的规律, 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地区推进产业升级, 进入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 实现资本深化, 是我们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 也是生产力自身发展的逻辑。在情感文化上我们既要防止“天朝上国”这种狭隘民族情感的复萌, 又要避免盲目攀比的自卑心理, 摆正自己的位置, 以避免技术创新中的急躁情绪。在认识上, 我们既然明确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对企业的活动就不能过多干预, 从这个意义上说, 政府所扮演的更多是“守望者”的角色, 理顺各种关系, 给企业创造有利于持续创新的条件和环境。总之, 要走出技术创新的误区需要教育界、理论界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摘要:本文从当前技术创新热潮的情感、认识和体制三大误区入手, 分析三大误区各自的根源, 认为只有从根源上消除走入技术创新误区的各种影响因素才能迎来当代中国技术创新的新高潮。

关键词:技术创新,误区,根源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何胃, 易家详, 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1.

[2][美]Peter·F·Drucker.彼德·杜拉克读本[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3.

[3][美]阿诺德·汤因比.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M].晏可佳, 张龙华, 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4][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吴象婴, 梁赤民, 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9.

[5][美]塞缪尔·亨廷顿.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的再探讨[M].上海:上海出版社, 1993.

[6]王大洲.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1.

[7]陈晓田, 杨列勋主编.技术创新十年[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8]孟繁华编.九十年代文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9]周振鹤.随无涯之旅[M].北京:三联书店, 1996.

[10]樊刚.发展的道理[M].北京:三联书店, 2002, 1.

[11]许小年.增长模式转换何以知易行难[J].北京:财经杂志, 2005 (3) .

戏曲舞美设计的误区与创新意识研究 篇8

我国戏曲舞美设计紧随时代的发展, 为了迎合观众的需求而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舞美设计的空间想象性显著增强, 表现出一种深远的美学意蕴。但是随着舞美设计造型和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发展, 一些舞美设计人员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却忽视了中国戏曲的独特写意性, 对戏曲的中国化美学特征表现不足, 导致中国戏曲的程式表演艺术与舞台美术设计无法协调配合, 甚至造成了二者的对立, 严重影响了戏曲舞美的艺术性, 对中国戏曲舞美设计的发展以及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都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因此, 要想促进中国戏曲舞美设计获得更好的发展, 还应该注重对舞美设计工作进行优化创新, 在兼顾中国戏曲写意性的基础上融合现代舞美设计思想, 为我国传统戏曲文化艺术的现代化传承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戏曲舞美设计的创新意识探索

戏曲舞美设计创新意识的探索应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具体的分析, 即思想的创新、内容的创新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

(一) 戏曲舞美设计的思维意识创新。众所周知, 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 思维艺术对人们的行为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艺术形态的构建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所谓的思维意识, 就是人们在思想活动过程中得出的普遍性认知结果, 具有一定的理性属性, 也可以简单地称之为人们的观念。 大众生活在社会中, 必然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但是由于个体的思想不尽相同, 因此人们的思维意识也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 甚至能够借助思想的力量, 在社会建设过程中对社会存在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具体来说就是群众只要掌握正确的思想意识, 就能够将这种思想意识转化为物质力量, 促使思想意识的先导性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凸显。

而对于戏曲舞美设计的思维艺术创新来说, 舞美设计人员自身的思想创新对整体形式的创新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 只有设计人员从设计思想方面对设计活动实施先导性影响, 才能促使舞美设计的创新性得以实现。由此可见, 对戏曲舞美设计创新意识的探索必须重视思想层面的创新, 以思想的创新丰富设计的内涵, 促使舞美设计真正凸显中国戏曲的写意美, 达到理想的艺术表现效果。

(二) 舞美设计在内容方面的创新。内容创新是戏曲舞美设计创新意识探索的第二个层面, 并且这一层面的创新具有一定的实体工程特征。内容是相关事物内部各种构成要素的全面整合体。对于戏曲舞美设计来说, 其内容相对丰富, 并且作为戏曲和舞台演出的构成部分, 具体涉及灯光、布景、 化妆、道具以及服装等方面的内容,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 只有借助丰富的造型艺术手段对戏曲中的人物形象和外在环境进行合理造就, 结合戏曲内容对舞台气氛进行渲染, 才能增强戏曲舞美的感染力, 增强戏曲表演的效果。我国戏曲种类相对较多, 舞美设计风格也不尽相同, 因此对戏曲舞美设计内容进行合理的创新应该考虑不同剧种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对布景、服装、化妆、灯光和道具等进行设计创新, 促使舞美设计的艺术效果得到强化。在具体内容创新的过程中, 还应该注意对不同的创新元素进行有机整合, 保证多种要素的创新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共同为戏曲表演服务。由此可见, 对戏曲舞美设计进行合理的创新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需要设计人员高度重视, 促使舞美设计的内容创新取得良好的成效。

(三) 舞美设计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对戏曲舞美的艺术进行合理创新, 对舞美设计创新意识的探索来说是能够为设计工作提供相应保证的配套工程。形式和内容本身具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关系, 因此对戏曲舞美设计的内容进行创新也必然对其形式创新产生特定的影响, 所以在对戏曲舞美设计创新意识的探索过程中也应该加强对形式创新的重视, 借助现代高科技的力量进一步提升舞美设计水平, 进而为戏曲表演提供相应的辅助, 进一步提升戏曲表演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为戏曲文化的传承奠定基础。

三、结语

总而言之, 基于当前戏曲舞美设计存在的误区, 对舞美设计工作进行合理的创新应该从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三个方面入手, 只有通过对三者进行协调, 才能促使舞美设计取得理想的效果, 在推动戏曲表演获得成功的同时, 也为戏曲艺术的传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晶华.浅谈戏曲舞美设计创新意识[J].戏剧之家, 2015, (3) :147.

[2]于秋月.舞美设计分析探索[J].剧作家, 2015, (3) :141.

走出创新误区提升地气理念 篇9

关键词:创新,传播,理念,地气

创新在经济社会学以及建筑学这些领域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 而文化创新作为大自然中的无性繁殖, 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这个独特形式进行文明创造, 所以作为一个文化传播工作者, 创新与事业相承, 其存在的意义非同凡响。创新是文化事业的活力, 是发展的生命力, 是繁荣的动力, 为了不断地发展创新, 各位精英可谓是绞尽脑汁, 推陈出新, 以求获得不同凡响的实际效果, 但今天就一个传媒人如何走出创新的误区, 我想谈自己的一点实践体会与大家共勉。我先以晚会的创新作为一个点, 阐明何谓传播者思维的创新, 在创新过程中会走入什么样的误区, 如何走出这样的误区做到真正有生命力的创新, 下面结合实际我一一阐明观点。

我们说, 真正的艺术是没有完美的, 当我们回头看曾经过往的时候, 往往发现实现的仅仅只达到了预想的60%—70%, 剩下没有达到部分不是没有尽力, 也不是没有创新, 而是因为执行力的局限以及额外的可抗不可抗的一些因素, 使得原始的初衷没有得到完美的体现。有人说, 一个艺术家是拥有理想主义和浪漫情怀的, 于是想做一台晚会时是一个思想, 做完后是现实的结果, 时隔一段时间回味时, 其中的感觉会不一样, 遗憾多, 感悟会更多……这里所说的遗憾、感悟, 就是我们创作时的求新求异所没有实现的部分。

创新误区

创新是我们追求的结果, 但我们却一直陷在这个时尚且深奥的两个字中。对于晚会, 没有创新就意味着就没有新意、没有可视性、没有关注度, 所以为了达到创新的目的, 舞美能变多时尚就多变、多改、多造, LED显示屏、虚拟视频技术、投影技术、全息影像高新技术, 让电视综艺晚会呈现得丰富多彩、炫彩迷幻, 舞美实现力度不足的, 灯光渲染, 一台晚会上千盏五花八门的灯比比皆是。大舞美的硬件创新是为误区一。

由于收视率的考核, 一台晚会为追求社会影响力、关注度, 近年来似乎没有明星大腕参与就达不到似的。明星是有社会影响效力, 但一台晚会的立意就在短短的明星出来这十几分钟吗?我们花费很多的经费, 文化传播的信息与能量仅此而已吗?文化标傍的作用仅限于传, 没有立, 此为创新误区二。

近几十年来, 一台晚会如果没有千儿百人参与、没有人海战术, 似乎就构不成一台晚会, 晚会前期的规模要求、演出阵容的无限扩大, 成为一台晚会的硬指标, 当然我不是说人多不好, 而是因不必要的大场面数字化而形成所谓的创新是不可取的。

大型电视晚会往往代表着一个台制作的最高水准, 晚会包装的好与否, 也成为观众对节目质量评价的一大要点。成功的电视包装, 要求在所要宣传内容和主题的引导下, 既不偏离中心、遵循电视普遍原则, 又能构想出新颖的点子, 将想象发挥到极致, 但过度的大制作剪辑包装、脱离节目内容的包装, 即使视觉再炫目、制作再精良、手法再高明, 同样无法使节目达到创新的目的。

电视晚会具有多样性、形象性、消遣性、参与性, 这是晚会的基本特征, 富有丰富创新意识的电视导演们, 为了淋漓尽致地体现晚会的电视化, 在节目策划和制作时, 强调打破传统, 突出艺术性的目标, 将创新型节目视为整台晚会的亮点和焦点, 而忽视了生活的现状与观众的真实诉求, 表面上虽然时尚、绚彩, 但理念上却不能与实际相融, 使内容与生活相脱离。一味追求节目形态的“新奇特”, 是为创新误区四。

创新是我们必须追求的目标, 但如何能做到真意义上的创新呢?我认为, 节目的成功还在于内容为王, 找到这个就不难寻求创新的立点了。

创新要创在立意、新在理念

我们说, 一台晚会是一项综合性工程, 大到晚会的整体框架、节目创作、节目预算、节目编排、晚会主持词、音乐创作、舞美设计、灯光布置, 小到具体节目的电话联系、协调等等, 每一项都要面面具到。我已经连续六年做少儿春晚了, 每年都有不同的感受与收获, 结合实际, 我想谈谈参与2011年少儿春晚全程创作对晚会创新的全新认识、理解和体会。这一年的创作风格完全不同以往表现传统单一的歌舞、欢乐的情绪。从晚会的立意讲, 不再重复以往的快乐、喜庆, 而是从责任出发, 赋予快乐一种希望和对未来的畅想。本着这种责任感及创作思路, 晚会以“老家新山西”命名, 以少儿春晚的形式承载一份社会责任感, 传承一份厚重的文化积淀, 在节目创作上基于晚会的立意原创90%, 以“喜庆、时尚、亲和、互动、凝聚”为主题情绪, 创作了晋风——爱山西、晋脉——爱家乡、互动——手拉手献爱心三大情绪链条, 使每一个情绪点都环环相扣, 结合多彩的视觉冲击及现代时尚卡通元素, 呈现一台情感丰满的少儿年夜盛宴, 这种全新理念的改变就是对一台少儿春晚创作的创新。

提升地气理念情怀回归释放

我们说, 对于创作我们无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一些节目固有的程式化流程中, 而要寻找到晚会的本质主题重点挑战突破。2011的少儿春晚, 其中《晋风》环节的设计是恢宏、自豪的情怀, 此节目为整台晚会的主题情绪, 所有音乐重新编创, 以大型古诗词吟诵配舞的形式彰显山西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家、名诗词, 以强劲的金戈铁马古风、滚滚的长江东逝水、豪迈的《山西赋》, 激情展现作为三晋儿女的自豪。在300多名演员的演绎下, 在气势恢宏的高台花鼓及运城武术的威武呐喊声中, 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晚会的壮观场面, 将每一个人的情绪调动到第一个高潮阶段。《晋脉》环节感恩、励志, 源源流长的中华5000年文明从山西发端, 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山西的每一条河流都滋润着中华民族的成长, 都印着炎黄子孙的脚印。晚会以意境的形式, 让每一方的水都汇入黄河水中, 深情地表达出三晋儿女对养育他们母亲河的尊敬和感恩, 传送着感恩、博爱、励志。《动感童年》具有——时尚、亲和力, 我们说每一个人都有着快乐的童年, 我们运用对比的手法, 既将现代的街舞、现代舞、拉丁舞、BOX等多种现代元素完美结合起来, 表现出当代少年儿童的纯真、童趣、欢快, 同时又通过回忆爷爷奶奶过去童年的快乐游戏, 从另一种视角展现出不同年代、不同年龄人的快乐童年, 将晚会的动感、时尚体现得完美、生动。《互动》环节是一种感动与奉献, 每到过年孩子们都会收到压岁钱, 如何引导孩子们对过年压岁钱的理解, 晚会发出了“手拉手小志愿者公益活动”启动仪式的倡议, 帮助需要得到帮助的小朋友们, 以互动的形式, 在暖意融融的相亲相爱中传递着每一个孩子的爱, 传递着他们的温暖, 传递着他们的祝福……互动环节极大地增强了晚会的娱乐性与趣味性, 拓展了晚会的表现力、亲和力和感染力, 将晚会主题推向第三个高潮。

整台晚会没有一位明星, 没有奢侈的大舞美、大制作, 有的只是浓浓的地气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老家是山西, 老家山西因希望而更加充满希望。晚会在结尾, 用年夜的童趣在全省各地市的春联荡漾声中唱响《老家新山西》, 感召山晋儿女情感回归, 激励开拓进取, 奋力拼搏, 实现飞越发展新山西。

创新教育的误区 篇10

1 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生产一体化的趋势下,单学科发展,孤立发展,封闭发展已成为历史。对高等院校来说,组建学科交叉互补的创新型科研团队是大科学观的必然要求。

1.1 有利于提高创新整体水平

在现代社会中,像亚里士多德、达·芬奇那样在很多领域都有突出成果的精英,却是凤毛麟角。因为,科学技术的精细分化,需要耗费人的大量精力去学习钻研每一学科,想在多学科领域中取得重大成就可能性极小。但“‘专复结合’的人才更容易激发创新的灵感”[1],这是学科交叉时代的要求。因此,从某一高校内部抑或是高校之间创新科研团队建设来看,都可以让其中每个专长成员相互交流,既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不断纵向发展,又在其它领域拓展知识面,增强对其它学科的睛睐。同时,对一个科研团队来说,这些精深的专业人才互通有无、相互学习,就会形成一个相互交叉嵌套的有机体。北京中医药大学牛建昭领导的科研团队与国际上7所著名的器官纤维化研究中心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人员互访、信息沟通、资源共享方面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从而体现了科研团队“既构成系统又构成运动”[2]的功能。不但有效发挥了个体创新潜力,而且提高了科研团队集体创新优势。

1.2 有利于增强创新效率

高校科研团队是其成员的归宿与依托。高校科研团队建设所规制的可行性目标与符合实情的章法能有效地促进个体和谐相处,能促使他们忘我地投入科研创新活动,形成技能互补的良好科研团队氛围。高校科研团队作为高校的主要生力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有利于形成高效创新的机制。首先,能立足高校发展的实际,宏观上把握团队与团队之间的关系,微观上及时分析团队与个体、个体与个体之间所处的创新环境层次;其次,为使团队不断生成创新活力,形成良好的内外信息沟通,能从外界输入创新信息及创新思维方式,能及时将团队、个体的创新成果与外界进行交流,以提高团队及个体的声誉;最后,能以大局为重,以经济社会发展责任为重,为提高科研团队创新效率开辟有利的空间。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其中以刘岩等领导的科研团队,率先研发成功红外体温检测仪,在抗击非典中,全国24个省市广泛使用,对预防非典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从2004年至今,积极组织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研发、产业化与国标推广,经济社会创新效率匪然。

1.3 有利于调和创新合作与竞争

合作与竞争机制是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的要件之一。其一,在高校创新科研团队中,合作是相互信任、开诚布公,为实现科研中共同的创新目标奠定了理性基础。竞争不是勾心斗角,是赶超先进,创新良好品质的体现,是合作基础上的竞争。其二,高校科研团队是其成员合作与竞争的共生胚胎,是矛盾的统一体。合作与竞争都是科研团队整体机制的要求,合作是科研团队创新向心力的体现,竞争是科研团队创新推动力的体现。其三,高校科研团队建设是综合因素的整体反映,包括认知、情感、思维方式、灵感等诸多因子,它们共同构成合作与竞争的创新要素。“由于创新过程是随时间而延伸的,所以必须随时注意这些因素的变化,要能够灵活地察觉新的机会并作出反应”[3],让这些因素有效地调节合作与竞争的力量。近年来,浙江大学不但与大陆部分高校建立了科研团队合作关系,而且先后与台湾的成功大学、台湾大学、清华大学(新竹)、交通大学(新竹)等签署了校际科研团队协议,有力地促成了创新中合作与竞争平衡机制。在免疫系统的调控网络、直接驱动技术、铈铝固溶体合金材料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可见,处理好高校科研团队之间、团队中个体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是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内蕴精神的体现。

2 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的认识误区与负面影响

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已成为高校科研创新的重要平台。然而,在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方面,存在许多认识误区,为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与创新设置了种种障碍。

2.1 传统观念的错位理解严重抑制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与创新意识

现代中国高校是受西方科学思想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但同时也深受着中国本土文化的孕育。尤其是对儒家思想所形成的社会道德理念的错位理解,严重影响着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主要表现为:一是重人情,忽视科研团队的整体利益。在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中,受儒家“仁爱”观的影响,人们却往往忽视了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团体之间的适宜关系。在调节各种利益关系时,把“人情”摆在了首要位次,将“团队”整体利益抛于脑后。其二,奉平均主义,弃公平公正。“打富济贫”本是中华文化正义观的体现,而今却演变成“平均主义”,认为人人都有同等的份额。在“平均主义”的影响下,根据实绩大小公平公正分配失之偏颇,这种“一视同仁”的做法严重挫伤了个体创新的积极性,抑制了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整体建设。其三,追求平稳,反对竞争。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喜欢过平稳生活,不愿在社会变革动荡的环境中寻求刺激。追求那种小国寡民之居,而无扩揽乾坤之气,认为竞争会伤“和气”。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极力反对团队之间、个体之间的有效竞争,其目的是掩盖自我不足之处。其四,奉献至上,奖励至下。在中国注重无私奉献精神的教诲,这是民族的美德。但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往往导致的不良后果是,只求利益共享,对个体的贡献没有奖励或奖励甚微,最终扼杀个体创新。由此,对我国传统文化观念的错位理解给予必要性创新转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2 诸多主义思潮造成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认识模糊

(1)形式主义。由于我国高校建设资源分配极为失调,许多高校领导、教师认为组建创新型科研团队是一种形式主义。于是在资金少、设备旧、场地小等窘境下,随便拼凑一个或几个团队交差了事。在这种情况下,科研团队组建后,人浮于事,互相吹捧,无所成就。既使谁有创新大家共享其成,竭力倡导“和气”团队。(2)本位主义。本位主义是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的大敌之一。有些领导一味认为科研团队为科研创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将所有科研创新成果归于集体努力,而否定个体的功绩,否定外部环境因素的作用。这种打压个体创新潜力的作风最终会造成团队与个体两败俱伤。(3)个人主义。个人主义在高校科研团队内部也有着根深蒂固的地位。有些成员利用科研团队的条件,依仗自己的专长,处处本着个人的愿望,处处显示个人的“英雄”气势,不顾他人与团队的利益,损人利己,损公赔私。(4)自由主义。在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中,有些成员不能固守团队的章法与目标,自由散漫,没有时间观,没有紧迫感。更有甚是有些成员认为不需要组织固定的科研团队,随意组合,自由发展,认为固定的科研团队会妨碍他们个性的发展与创新,会分享其创新成果。这种自由主义严重阻碍着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本质上,这些主义思潮的存在是对创新认识肤浅的必然结果。

2.3 内蕴精神的缺失蒙蔽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的核心目标

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应具有一种内蕴精神,是指“为了实现某一共同的利益或目标,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团队表现出来的精神”[4]。由此可见,这种内蕴精神作为团队创新成果的核心纲领,表现为一个共同创新目标,且个体之间相互协作,共同促成团队创新目标的实现。然而,由于主要受市场经济的趋利影响,再加上不能有效地辨识积极的创新因素,从而造成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中内蕴精神相当缺乏。主要表现为:一是单枪匹马型。大多数科研人员只是一个人在自己的实验室做研究,或在自己的书房中潜心钻研,或单独外出做调查研究,独来独往,与外部其他科研人员交流很少。二是荒岛孤立型。趣味相同或相近的科研人员形成一个自由式科研团体,没有组织意图,也不与其它科研团队互动,形成一个“孤岛”。三是保密自守型。有些科研团队或科研人员为了保密自己的科研成果,故意关闭门窗,独自研究,有意设置交流障碍。四是唯利是图型。有些科研人员不遵从科研团队的目标、章法与学术规范,为了个人既得利益,随心所欲,明争暗斗,相互拆台,按照个人的好恶取得所需名份。这些都是创新的绊脚石,是当前多数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3 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的相应对策

“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学科综合、人才荟萃、教学科研紧密结合等优势,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5] 该论断为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提出了严峻的使命。为此,针对上述认识误区的分析,明确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的相应对策是当务之急。

3.1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优良观念,解放思想,摈弃陈规陋习,是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的必然要求

据调研,近几年,中科大以筹建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为契机,解放思想,抓住创新思维理念,积极组建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和信息科学等交叉集成科研团队,在量子信息、纳米材料与化学、单分子化学与物理等领域取得重大成效,在国际国内学术界产生了标志性创新成果。成功经验表明:首先,抑制任人唯亲,坚持任人为贤。唯才是举,任人为贤是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优良品质,更是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能保持整体战斗堡垒的关键所在。尤其要处理好发现人才与任用人才的关系,根除任人唯亲的不良作风;抛弃唯“亲情、人情”的任用方式。其次,反对平均主义,坚持公平公正。这是科研团队建设发展的有力保障。奖罚分明古已有之,现代社会的发展更需用奖勤罚懒来消解坐享其成的思想隐患。为此,就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创新机制,充分体现科研团队的建制作用。再次,平稳发展与竞争之方并举。竞争能给科研团队带来生机活力与良好的生存环境。那种单纯追求平稳、追求“小富即安”的思想在科研团队建设中是没有立锥之居的。通过“比、学、赶、超”与协同合作去实现科研团队创新目标。如果二者关系失当,那么“在创新的竞赛中将处于极端不利的地位”[6]。最后,奖励与无私奉献有机结合。奉献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这种美德也是科研团队得以建设并立于创新不败之地的精神支柱。但奖励与激励更能彰显人之创新本性。因此,要妥善处理好奖励与奉献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3.2 理清思想障碍,明确创新目标,是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的关键环节

领导要明确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在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的方向、理念等方面,开辟良好的思想阵地。一要端正思想,建设生机活泼的创新型科研团队。骗取科研经费的形式主义、盲目排外的本位主义、以己私利的个人主义、无组织规范的自由主义,都会防碍科研团队创新事业。因此,要以踏实的作风,充分挖掘科研团队在创新之路上的强力,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创新积极性。二要构建“和谐”氛围,摒弃“和气”观念。“和谐”的科研团队环境是创新成果得以形成的有力保证。为此,要适时处理好领导、团体、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培育有利的创新氛围。“和气”是利己主义的同义语,是华而不实、虚夸浮躁的伪装表现。因此,抛弃“和气”观念是创建“和谐”氛围的先决条件。三要正确处理集体、本位、个体之间的关系。集体主义是科研团队建设的组织保障,没有集体荣誉感,科研团队建设就不能健康发展。因此,要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摆正本位与个体的位次,在“趋同”前提下,彰显创新个性。四要重视创新型科研团队领导,协调自由发展。“有效的团队领导可以提高团队绩效,促进团队发展,还可以帮助团队成员适应外在环境,从而确保团队成功”[7]。由此,在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中,要发挥领导主奏人、向心力与调节器作用。个体自由发展不是盲目发展,必须遵守科研团队及其学术规范,这是大科学时代精神内核的体现。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由于校领导与实验室负责人的高度重视,思路清晰,理念明朗,服务目标稳定,创新空间广泛,因此,实验室在科研、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海洋工程重大力学问题、海洋生物技术与工程、海洋运输科学与技术等方面成绩突显。可见,“加强领军人才队伍建设”[8]是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与协调自由发展的必备要件。

3.3 真诚合作,凝心聚力,是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不断创新成果的内力体现

科研团队精神能使科研团队个体之间相互信任,为着共同利益与目标不断激发创新热情,增强创新士气,积极发现并培育自己的创新才智。从科研创新的实践看,“团队精神的实质不是要团队成员牺牲自我去完成一项工作,而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团队所有成员的个体优势去做好这项工作。”[9]这一论点表明,在科研创新过程中,科研团队个体要真诚突显自我优长之处,而不傲视他人,以协同合作精神促成创新成果,这是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中创新凝聚力的体现。因为协同合作不仅能提升科研团队整体科研绩效,而且能为个体创新才智发挥提供有利的和谐环境。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就是在科研团队精神的激励下,将科研团队成员的个体协作转化成科研团队的整体智慧,在量子通信领域内创新出六个“世界首次”。当前,以科研团队精神为依托,以协同合作为纽带的高校科研创新平台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用科研团队精神不断开启个体创新智慧的心灵,用科研团队精神来统帅、规范个体创新航标,用科研团队精神引领、鼓舞个体勇于探索,积极创新,已是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的内在要求。

总之,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已进入关键期,时不待人。除了上述问题外,也还存在其它问题,如体制机制僵化、科研经费不足、所需设施陈旧、评价体系不完善、急功近利的社会心理等等。为此,我国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要认真研究主客观的实际情况,不盲目、不跟风,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与环境下,用创新与奉献的双重精神,实现高校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高校自主创新目标。

摘要: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有利于我国高校创新整体水平的提高、创新效率的增强、创新合作与竞争的协调。传统观念的错位理解、诸多主义思潮与内蕴精神的缺失等是严重制约我国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的认识误区。通过对这些不利因素分析,为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创新型科研团队,创新意识,创新对策

参考文献

[1]刘仲林,赵晓春.跨学科研究:科学原创性成果的动力之源-以百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奖成果为例[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6):106

[2]国家教委社会科学研究与艺术教育司.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3]LANGRISH J,et al.Wealth from Knowledge[M].London:MacMil-lan,1972

[4]周丽婷,朱婧.团队精神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68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C]//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文件汇编.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6

[6]BUCH V.ScienceThe Endless Frontier[M].Washington:NationalScience Foundation,1990

[7]范晓轩.团队建设中领导的力量和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2):107

[8]柳洲,陈士俊.我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管理研究,2006(2):95

上一篇:经典回顾忆峥嵘下一篇:情境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