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背景

2024-05-01

论文写作背景(通用11篇)

篇1:论文写作背景

杜甫望岳写作背景

第一首作于他大约二十五岁“游齐赵”时,当时他襟怀浩荡,眼界空阔,一落笔即云:“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被后人称为是“神助之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二语奇峭;而“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写尽望鸟人真切感受;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身在岳麓而神至岳巅,写得有力如虎,遒劲峭拔。虽没有“登峰造极”而泰山的真形已尽落眼底矣。

这是他青年时面对自然的风度,子在川上,何其洒脱!

十八年后,他在陕西,在去华州的路上,作了第二首《望岳》。这一次他望的是西岳华山:

西岳 竦处尊,

诸峰罗列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

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

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

高寻白帝问真源。

这一年他四十多岁,正是外面兵荒马乱,内心忧闷不快的中年。这一首《望岳》不如上一首著名。原因当然多矣,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诗人没有心劲--一二句还来势不弱,可见诗人心力,可是三四句即以“安得”二字借天仙而出我语了,七八两句更是有气无力地说:还是等以后吧……,和前一首《望岳》的后两句相比,同样有“等以后”的意思,可是前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何等的豪迈,而此两句又是何样地消沉!

中年负累,诗心踯躅,皆然也。

中年望岳,诗语嚅嚅,诚然也。

当代著名诗人西川曾有诗句云:

田野上三棵榆树并肩而立

如同老人 女人和孩子

诗句酷似杜甫望西岳诗之一二句,如果不能说这是句出有典,就应该说他们两个于此有同好焉。事实上杜甫的这首诗中,也只有这两句好。

无独有偶,杜甫五十八岁那年,在南方,竟又写了一首《望岳》,这一次,他望的是衡山。

可以想象,老年杜甫的望岳之诗,一定有更多的孤愤和难受。

他为什么要只是远远地望呢?

他为什么不也登上去呢?

是啊,杜甫老先生是多么想登高望远啊,可是,当他终于登上高处以后,他所写的,或者说他所感受到的,却竟然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鬃,

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就是杜甫著名的《登高》,这就是杜甫的悲剧:于仕途政治,他一生都在远远遥望而徒生叹息,纵有凌云之志,却一直没有飞翔的机会;面对举足可至的自然之高处,他竟然也是远望的时候多而登临的时候少,一朝登临了,自己却已经是垂垂老矣的.多病暮年,纵有老骥伏枥的壮心,然而一切却毕竟是晚了!没有哪一颗苦瓜不是结在同一根苦藤上,杜甫当时写《登高》,肯定只是出于直觉和感觉,可是,他竟于无意中为自己的心灵写下了一首“史诗”--如果杜甫只是国家民族的“诗史”,那他作为一个千年的大诗人就是有残缺的,他的诗,同样也是他自己生命的历史,因此,他才无愧于他头上那一顶光芒四射的诗人桂冠!

篇2:论文写作背景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761)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已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春夜喜雨》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全诗这样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江湿处,花重锦官城.”一二句“好”字含情,赞盛春雨.“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多好的春雨!首联既言春雨的“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颔联显然是诗人的听觉感受.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瞧,听雨情景作者体察得多么细致,就连春雨洒洒,静默无声也被诗人听出来了.可见,惊喜于春雨的潜移默化,诗人彻夜难眠.颈联紧承颔联,诗人唯愿春雨下个通宵,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忧,推门而出,伫立远眺,只见平日泾渭分明的田野小径也溶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见夜有多黑,雨有多密.而江船渔火红艳夺目,又反衬出春夜的广漠幽黑,也从侧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尾联系想象之辞,诗人目睹春雨绵绵,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锦官城将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花之红艳欲滴、生机盎然正是无声细雨潜移默化,滋润洗礼的结果.因此,写花实乃烘托春雨的无私奉献品格.

通过以上对诗句的分析,不难看出,杜甫是按这样一条情感思路来构思行文的,即盼雨——听雨——看雨——想雨.俗话说,“春雨贵如油”,不错的,对于这珍贵如油的春雨,众人皆盼,诗人亦然.而当春雨飘然降临的时候,诗人更是惊喜不已,甚至卧床静听,彻底夜难眠,迫切希望它下过痛快,唯恐其忽然中止,于是轻手轻脚,推门远眺,静观无边黑夜的茫茫春雨,看到繁密飘洒的春雨,作者又惊喜地联想到第二天锦官城满城春色.诗歌意在盛赞春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这份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描绘得如此细腻逼真,曲折有致,这不能不令人惊叹杜甫洞幽显微,体物察情的艺术功力.

篇3:“写作背景”教学误区及运用策略

一、“写作背景”的教学误区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或者认为作品的写作背景不重要, 对其进行淡化处理, 或者由于认识不清, 存在以下教学误区:

1. 将写作背景当作文学常识看待。在教学中对写作背景只进行简单介绍, 但是在具体文本研习过程中, 却很少运用到写作背景, 或者只能简单概念性地提及写作背景。比如, 在很多教师的教学中, 只要碰到李白、杜甫、鲁迅等名人作品, 就在课堂文本研习之前, 事无巨细地将作者的生平、代表作品、写作风格等一一详细介绍, 并要求学生掌握。再有, 不少教师对一些学生比较陌生的作者, 也喜欢进行大篇幅的介绍。其实这些是不需要的, 对于学生而言, 只需要对具体作品中作者写作的意图和社会时代环境有所了解即可。

2. 将写作背景简单等同于作者生平。有的教师简单以为作者生平就是写作的大背景, 于是在教学一开始就大篇幅介绍。其实不然, 作者生平往往比较复杂, 写作风格也因此多变, 而具体的作品, 其写作背景不一样, 那么其反映出作者当时当地的情感内涵也是不一致的, 如果不加以区分, 就会出现偏差。

3. 将写作背景与时代背景混淆。写作背景中存在时代因素, 有时影响还很大, 但两者并不能混为一谈, 时代背景更加客观, 而写作背景中作者本身写作意图的因素更加具体, 分量也更重, 如果将两者混淆, 就会失去对作品个性化的正确判断。比如对于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诗词, 以南渡为背景, 其前后词风是不一致的, 但是在不同时代背景下, 其思想内涵也是不一致的。

以上教学误区, 对于具体作品也许并不明显, 因为有些作品可能写作背景不具体, 或者其写作背景更多服从于时代背景, 更多顺应作者的一贯写作风格和主题表达, 但是, 从整个语文阅读教学来看, 必须将写作背景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在一些写作背景意义比较突出的作品中, 使之成为解答作品思想内涵、作者情感密码的关键之钥。

二、“写作背景”的运用策略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 出现“写作背景”的教学误区, 主要在于教师的认识不清和重视程度不够, 那么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正确运用“写作背景”呢? 必须将“写作背景”教学提升为一个重要环节, 使之成为文本研习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在具体教学中对写作背景的内容、形式和运用方式要进行精心设计, 使之发挥应有作用。

以教学老舍《想北平》一文为例, 在课堂教学中, 对于写作背景可以在作者生平介绍中提及, 但是这样就会导致写作背景淹没在其中, 同时对于文本研习没有太大的帮助, 因此在教学中, 我没有在开始的作者生平介绍中提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当课堂教学在进入探究环节时, 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文中, 北平虽是作者的故乡, 但是从前文看, 作者的回忆中情感更多的是一种带着喜悦的思念, 那么文章结尾为何突然发出“好, 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 真想念北平呀! ”这样的感慨呢? 是不是情感过于浓烈了呢?

在这样的探究下, 很多同学可能只能从思乡情切的角度理解。作为教师, 此时就可以重点突出写作背景, 引导学生结合背景去分析。我是这样引导的:同学们, 大家可以看文尾, 这篇散文写于1936年, 当时作者在山东济南, 并不在北平, 可以说是离乡多年, 而且是千里之遥, 难以回还。从这个背景上看, 不少学生就能理解其中的思乡情浓了, 思乡不仅仅是思念具体的地方, 更多的是思念家乡的亲人、朋友, 而这些是身在异地的那个时代人们很难和今人相比的, 毕竟今天的通讯、交通是如此发达。

接着我继续引导: 但仅仅是思乡, 还不至于落泪。大家想想北平对于中国的意义, 以及在1936年前后中国发生的大事。果然, 不少历史学得比较好的同学, 纷纷作出回答, 北平是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也是中国千百年的象征。而1936年前后, 正是中国最为苦难的时代, 1935年, 出现的华北危机, 当时, 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迫使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 同时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 也顺势成立, 可以说是华北危急、北平危急、中国危急, 当时的华北已经是“一张桌子都放不下”了 , 而此文写就后的1937年, 卢沟桥事变也正式揭开日本侵华的序幕, 这些都发生在作者的家乡北平附近, 当时的形势可以说, 只要是有识之士都能略窥一二。因此作者作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 自然是忧心如焚。从这个角度看, 作者文中的“想北平”不仅仅是思念故乡, 更是为国家前途担忧, 其泪水不仅仅是思乡泪, 更是忧国泪。正是国事不堪, 才更加想念处于风暴中心的家乡, 担忧其遭受的磨难与痛苦。

篇4:关于《荷塘月色》的写作背景

摘 要:对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一文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归于政治因素,有的归于日常家庭生活的因素,这都是源于读者对《荷塘月色》写作背景的看法不同所致。如果客观地分析其写作背景,那么“颇不宁静”的原因应该归于作者面对的复杂社会现实和特殊的家庭现状。

关键词:朱自清 《荷塘月色》 写作背景 颇不宁静 政治 生活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抒情散文,多年来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由于读者对写作背景的理解不尽相同,于是对文中“颇不宁静”缘由的理解出现了一定的分歧,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另外,对一些赏析文章的写作背景又有新的看法,分歧也比较大。目前,对“颇不宁静”缘由的看法,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类是完全归因于当时的政治;另一类是归因于日常家庭生活。如吴宏聪、范伯群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写到:“《荷塘月色》于良晨美景之中吐露心中的抑郁和‘不宁,折射出动乱的现实在知识分子精神上引起的忧思。”吴仕文主编的《中国语文多角度解析》中写到:作者的思想状态是‘对现实的不满,思想是矛盾复杂的”。这两种说法都归因于政治。而高远东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丛书》2001年第一期发表的《〈荷塘月色〉:一个精神分析的文本》,让我发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一类观点,他认为:“与其把‘我心绪不宁的原因归于政治,还不如把它归诸这种日常家庭生活更为可信。”基于这一观点,“荷塘月色”添上了“爱欲境界”的色彩。前一类观点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一些联系,学者基本认同,教学上灌输的也是这种观点。而后一类观点与文章的语言表达有一定的关系,见解独到。但这两种观点都只看到某一方面,对此,笔者赞成高秀川在《功利性解读与审美的消渴》中的说法:“精神分析学有其文本解读上的独到之处,然而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操精神分析之刀不加选择地解析所有文本必然误入歧途。”所以再认识《荷塘月色》的写作背景,有利于正确赏析此文。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不能简单地归于日常家庭生活。从文章上看,丝毫没有家庭日常生活引起的不愉快的痕迹。“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墙外马路上的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杉,带上门出去。”回来时“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家庭在这月夜里是何等的和谐和静谧:院里乘凉,墙外欢笑,屋内哼眠歌。“悄悄”、“轻轻”表现了作者对家人的体贴入微,哪像因日常家庭生活而引起的“颇不宁静”?如果是根据课文上多次出现的与女性有关的句子来判断或推测的话,一方面,它与事实不合。高秀川说:就在《荷塘月色》发表的同一天,朱自清作了一首旧体诗《凛凛云暮》,恰是以女性身份曲折地体察来自黑暗社会的威压,来自理想逃亡的迷茫,以及对精神家园的追寻,这正好是对“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真正诠释。另一方面,本文采用与女性有关的比喻,暂且别说是传统手法,就朱自清本人写景时也是常常采用的。如他在1924年写的《绿》中,是这样描写梅雨潭的:“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这难道也是“爱欲境界”?再看,引用《采莲赋》和西洲曲的句子,是因为看到眼前的景物而联想到的人,这是很自然的事。眼前的静寂、自己的孤独,感到“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都没有,如果有人在此采莲那多好”,所以自然联想到以往一群一群的男女青年在湖里嬉游的情景和他们自由自在的生活。当时朱自清才29岁,但在这个动乱的年代早已无福消受了,想到以往这些嬉游的无忧无虑的年轻人,让他到底掂着江南了——想起与自己和睦相处、志同道合的好友们,这是人之常情。如果是根据“这几天”而并非“这几个月”来说明是因为家庭日常生活引起的“颇不宁静”,那朱自清怎么要在工作之余,回家之后,而且是在和谐的月夜里“悄悄地披上了大衫,带上门出去”?为什么感觉到“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感到“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所以他的“不宁静”来由已久,并非是这几天的事,而是“这几天”极度烦闷而已。

“颇不宁静”的原因不能完全归于当时的政治。理由是作家的复杂思想状况。一是来自于当时文学界的政治潮流对他的影响。“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促进了许多作家向无产阶级转化。1925年,蒋光慈发表《现代中国社会与革命文学》,沈雁冰发表《论无产阶级的觉悟》,1926年,郭沫若发表《革命与文学》、《文艺家的觉悟》,更进一步提出了无产阶级文学的要求。”郭沫若的文章,还向作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你们应该到兵间去,民间去,工厂间去,革命的旋涡中去!你们要晓得我们所要求的文学是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写实主义的文学。”由于当时许多革命家、作家都先后参加了实际斗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为配合无产阶级单独领导革命斗争的形式,在文学上也要提出鲜明的主张来同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文学和一部分动摇、妥协的小资产阶级文学划清界限。在这种情况下,朱自清本身既没有参加革命,也没有参加反革命,作为一个作家该何去何从,思想上在作激烈的斗争。二是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他想逃避。因为他亲眼目睹过“三·一八”惨案,之后的他感到眼前一片虚无,文化启蒙、教育救国的梦想在血的恐怖面前无情的幻灭,无路可走,于是开始彷徨。写《荷塘月色》的时间是1927年7月,正是国家连续发生重大事件的历史时期。“四·一二”大屠杀刚过不久,5月又发生“马日事变”,6月底国共关系空前紧张,所以这种彷徨在经受1927年接连不断发生重大事件的撞击以后,变得更加严重。而写此文的这几天正是国共关系严重分裂的时候,“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杀即将爆发,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黑暗的现实、紧张的政治气氛,犹如暴风雨来临前一样,让人沉闷,令人窒息,所以作者“这几天心里”感到“颇不宁静”。三是他热爱自己的祖国,想逃避而不能。作为一个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的教授,他曾参加过“五·四”运动,耳闻“五卅”事件,目睹“三·一八”惨案。曾在1924年出版诗文集《踪迹》,内容多写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苦闷彷徨,也写出对光明和十月革命的向往。在1925年为五卅运动写了《血歌》,强烈控诉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罪行。1926年为“三·一八”惨案写下了《执政府大屠记》,明显地反帝反封建。这样一个爱国作家看到国家动荡不安,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不可能无动于衷,不可能不担心不焦虑国家的安危。四是他面对家庭现实的苦恼。他到清华任教才两年,举家迁到清华园才几个月,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落脚的地方,告别当东西过日子的生活,可是国家的不安又要影响小家的安宁,无论从经济上还是对孩子的教育上,面对家庭的压力他都很苦恼。他是个有责任感的父亲,当时已经是四个孩子的父亲,妻又有身孕了,生活的压力,正如他1928年6月在《儿女》中所说:“现在是一个媳妇,跟着五个孩子;两个肩头上,这么重的一副担子,真不知怎样走才好。”“想到那‘狂人救救孩子的呼声,我怎敢不悚然自勉呢?”之后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靠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所以,面对国事和家事,看到革命作家们选择的道路,在1927年9月《一封信》中,把这种心迹继续表露:“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明白。”迫使他与多数文人一样必须面对同样的问题——往哪里走?所以心里“颇不宁静”使他在夜深宁静的夜晚到荷塘去排解烦恼,这种烦恼延续到1928年仍没有得到解决。这年2月写的《哪里走》中仍流露出来:“只有参加革命和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避的一法。”“惶惶然”、“避”继续流露他当时的复杂心态。

综上所述,根据朱自清《荷塘月色》写作背景的复杂性,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缘由,不完全是政治因素,更不是家庭日常生活的因素,而应该是作者面对的复杂社会现实和特殊的家庭现状,对民族危难的忧虑与个人处境的艰难所产生的复杂心态,表现出在彷徨苦闷中既想“逃避”、“超然”又想“挣扎”而不能的情绪。

参考文献:

[1]高秀川.功利性解读与审美的消渴[J].语文月刊,2002,(7-8).

[2]林志浩.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267-272.

篇5:雨巷写作背景

戴望舒在坎坷曲折的二十多年创作道路上,只给我们留下来九十多首抒情短诗,《雨巷》,就是他早期的一首成名作。

《雨巷》1927年夏天,写成后差不多一年,作者将它投寄到《小说月报》。当时代理《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非常喜欢,称它“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雨巷诗人”的称号。这一年,作者才22岁。

一首好的抒情诗,应该是艺术美的结晶。它会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唤起人们审美的感情。然而多年来,《雨巷》和戴望舒的其他一些诗作,却被视为象征派和现代派的无病呻吟而排斥在文学史的视野外;直到最近,人们才像观赏出土文物一样,把这些作品从遗忘的尘土中挖掘出来,又重新看到了它们身上的艺术光辉。

戴望舒的诗深得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诗风的遗韵,又受到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因而他的.早期诗作总体上表现出孤独、抑郁和消沉的特点。《雨巷》就是这样。这首诗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独行。

这首诗写得既实又虚,朦胧恍惚。“我”似乎有着满腹的心事,无限的烦忧,但又不愿明说,或者是说不出来。“我”似乎在期待什么、追求什么,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标又显得那样遥远而渺茫。“她”出现了,这或许是在幻觉中,或者是真的,但“她”的出现是那样地快,逝去也那样地快,一刹那间擦肩而过,消失在前方,“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我”只有自怨自艾,自悲自叹。诗中的“姑娘”,我们可以认为是实指,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姑娘。

篇6:写作背景

辛弃疾20岁时,就在家乡历夸(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这首词,抒写了他梦寐以求、终生不变的抗敌救国的理想,抒写了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激烈。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结句抒发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

整首词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英雄迟暮的悲愤之情。

原文

醉里挑(音:tiǎo)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音:huī)下炙(音:zhì),五十弦(xian)翻塞(音:sài)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音:dì)卢飞快,弓如霹雳弦(xian)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译文

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里回到响彻号角声的军营。军营将士都能分到犒劳的烤牛肉,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完成替君主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博得天下生前死后的美名。只可惜(现在)已白发丛生!

重点字词注释

① 醉里:醉酒之中。

② 挑灯:点灯。看剑:是准备上战场杀敌的形象。说明作者即使在醉酒之际也不忘抗敌。

③ 梦回:梦醒。

④ 角:古代军队中用来发号令的号角。

⑤ 吹角:军队中吹号角的声音

⑥ 连营:连接一起驻扎的军营

⑦ 分:分配。

⑧ 麾下:指部下。麾:军旗

⑨ 炙:烤肉。

⑩ 八百里:牛名。《晋书·王济传》、《世说新语·汰侈》都记载八百里驳(bó),亦兼指连营之广,语意双关。

⑪ 五十弦:本指瑟,古时最早的瑟为五十弦。这里泛指军中乐器。⑫ 翻:演奏。

⑬ 塞外声:以边塞作为题材的雄壮悲凉的军歌。

⑭ 沙场:战场。

⑮ 秋:秋季,秋天。

⑯ 点兵:点兵,检阅军队。

⑰ 作:象,如。

⑱ 了却:完结,完成。

⑲ 的卢:一种性烈的快马。相传刘备在荆州遭遇危难,骑的卢马“一跃三丈”,脱离险境。

⑳ 天下事:此特指恢复中原之事。霹雳:惊雷,比喻拉弓时弓弦响如惊雷。赢得:博得。生前:活着的时候。身后:死后。可怜:可惜。

作者简介

辛弃疾[2]

(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但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韩侂胄当政时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3]

诗词赏析

此词以两个二、二、二的对句开头,通过具体、生动的描述,表现了多层情意。第一句,只六个字,却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让读者从那些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去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意味无穷。为什么要吃酒,而且吃“醉”?既“醉”之后,为什么不去睡觉,而要“挑灯”?“挑”亮了“灯”,为什么不干别的,偏偏抽出宝剑,映着灯光看了又看?„„这一连串问题,只要细读全词,就可能作出应有的回答,因而不必说明。“此时无声胜有声”。用什么样的“说明”还能比这无言的动作更有力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呢?“挑灯”的动作又点出了夜景。那位壮士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思潮汹涌,无法入睡,只好独自喝酒。喝“醉”之后,仍然不能平静,便继之以“挑灯”,又继之以“看剑”。翻来覆去,总算睡着了。而刚一入睡,方才所想的一切,又幻为梦境。“梦”了些什么,也没有明说,却迅

速地换上新的镜头:“梦回吹角连营”。壮士好梦初醒,天已破晓,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响起一片号角声。这号角声,多么富有催人勇往无前的力量啊!而那位壮士,也正好是统领这些军营的将军。于是,他一跃而起,全副披挂,要把他“醉里”、“梦里”所想的一切统统变为现实。

三、四两句,可以不讲对仗,词人也用了偶句。偶句太多,容易显得呆板;可是在这里恰恰相反。两个对仗极工、而又极其雄健的句子,突出地表现了雄壮的军容,表现了将军及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牛肉一吃完,就排成整齐的队伍。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沙场秋点兵”。这个“秋”字下得多好!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

按谱式,《破阵子》是由句法、平仄、韵脚完全相同的两“片”构成的。后片的起头,叫做“过片”,一般的写法是:既要和前片有联系,又要“换意”,从而显示出这是另一段落,形成“岭断云连”的境界。辛弃疾却往往突破这种限制,《虞美人。别茂嘉十二弟》如此,这首《破阵子》也是如此。“沙场秋点兵”之后,大气磅礴,直贯后片“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虽没作更多的描写,但从“的卢马”的飞驰和“霹雳弦”的巨响中,仿佛看到若干连续出现的画面: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交奏,欢天喜地,旌旗招展。

这是一场反击战。那将军是爱国的,但也是追求功名的。一战获胜,功成名就,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岂不壮哉!如果到此为止,那真够得上“壮词”。然而在那个被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时代,并没有产生真正“壮词”的条件,以上所写,不过是词人孜孜以求的理想而已。词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化身为词里的将军,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沉痛地慨叹道:“可怜白发生!”白发已生,而收复失地的理想成为泡影。想到自己徒有凌云壮志,而“报国欲死无战场”(借用陆游《陇头水》诗句),便只能在不眠之夜吃酒,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只能在“梦”中驰逐沙场,快意一时。„„这处境,的确是“悲哀”的。然而又有谁“可怜”他呢?于是,他写了这首“壮词”,寄给处境同样“可怜”的陈同甫。

同甫是陈亮的字。学者称为龙川先生。为人才气豪迈,议论纵横。自称能够“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他先后写了《中兴五论》和《上孝宗皇帝书》,积极主张抗战,因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十五年冬天,他到上饶访辛弃疾,留十日。别后辛弃疾写《虞美人》词寄他,他和了一首;以后又用同一词牌反复唱和。这首《破阵子》大约也是这一时期写的。

全词从意义上看,前九句是一段,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的形象,从而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末一句是一段,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这反差中,可以想到当时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想到人民的水深火热,想到所有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苦闷。由此可见,极其豪放的词,同时也可以写得极其含蓄,只不过和婉约派的含蓄不同罢了。这首词在声调方面有一点值得注意。《破阵子》上下两片各有两个六字句,都是平仄互对的,即上句为“仄仄平平仄仄”,下句为“平平仄仄平平”,这就构成了和谐的、舒缓的音节。上下片各有两个七字句,却不是平仄互对,而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就构成了拗怒的、激越的音节。和谐与拗怒,舒缓与激越,形成了矛盾统一。作者很好地运用了这种矛盾统一的声调,恰当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理变化和梦想中的战斗准备、战斗进行、战斗胜利等许多场面的转换,收到了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篇7:琵琶行写作背景

创作背景

元和十年(公元8)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又进一步提出请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反侧”之心。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有“擅越职分”之嫌;而且,白居易平素多作讽喻诗,得罪了朝中权贵,于是被贬为江州司马。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在中唐时期多专门安顿“犯罪”官员,属于变相发配。

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步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元和十一年(公元8)秋天,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已两年,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偶遇一位年少因艺技红极一时,年老被人遗弃的歌女,心情抑郁,结合自己路途遭遇,用歌行的体裁,创作出了这首闻名的《琵琶行》(原作《琵琶引》)。

篇8:论文写作背景

一、培养学生自主命题的能力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很多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文的时候, 仍然坚定不移地冲着分数而去。一边拿“考场作文”的框架对学生的习作进行修枝剪叶;一边热衷于大而无当的章法技巧的训练, 猜题、套题, 甚至默许、引导学生胡编乱造。久而久之, 学生作文成了为教师而写, 为应试而作, 他们自然毫无兴趣, 照抄、照套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学生的生活阅历不一样, 对事情认识的角度也不一样, 自然所流露出来的感性认识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教师给学生布置作文, 给定一个命题, 而这个命题又与学生的兴趣不一致或与学生的年龄思路不一致时, 就会把学生的信息和思维封锁在大脑里, 那么学生为了作文“合乎标准”, 肯定会不惜借用虚假的故事套路, 对虚构的情节生搬硬套, 那么自然就无法表现出同生活一样无限丰富多彩、无限复杂多样的情感。教师如果能将作文命题的权利留给学生, 那么他们就会去找一些与自己生活经验有关或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来写, 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 我在指导学生写《我喜欢××》作文时, 让学生紧紧抓住题眼“喜欢”去补充人、景、物等。这么广泛的写作范围, 触及了学生胸中所有积蓄的情感, 表达的欲望被激了起来, 全班差不多没有几个一致的标题。由于题目是学生自己选的, 且贴近生活, 有话可写, 所以学生写作时兴味盎然, 作文内容也有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鼓励学生参与作文批改, 激发创作的热情

有人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鼓励是最好的方法。其实, 每篇作文都是学生辛勤创造的成果, 如果篇篇文章换回的都是教师挑剔的指责, 一无是处的否定, 那学生还会“想写”吗?因此, 对于学生所写的文章, 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找出他们文中的闪光点, 并给予其真诚、恰当的肯定。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这样做:一是称赞式鼓励。面对学生选材的好角度, 分析的精妙处, 认识的新高度, 教师要把热情的夸赞之语、品读后的欣赏之情, 毫不吝啬地送给学生, 让学生惊异于自己的能力。二是期望式鼓励。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那些写作文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认识到, 学生肯动笔写文, 有勇气把它上交给教师, 就说明他有学好向上的愿望, 而这点士气是可鼓不可泄的。在作文教学时, 可以选择几篇写得很好的或者几篇写得不到位的文章进行点评, 同时对于文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要用慎重的措词、寄予期望的话语来点拨。例如, 对于写议论文不会分析、论证的学生可这样评价:“你的这个事实论据选得非常好, 可惜这么好的论据没发挥出最好的论证效力。你再想想, 论证部分该如何加强笔力, 能使人们对这个事例所体现的思想认识得更清楚, 试一下怎么样?”在这里, 既有充分的肯定, 又有热情的鼓励。学生从中感受到的是教师的信任、尊重, 同时也激起了再创作的欲望。

三、拓展学生个性化的思维空间

写作源于生活, 教师应以写作要“力争有创新”为依据, 遵循写作心理的一般规律, 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社会生活, 立足个体成长中的实际, “以我之笔抒我之心”, 写出真正具有个性的作文。因此, 我们提倡学生大胆作文, 敢于突破旧的条条框框, 学会自己独立思考, 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要培养学生从鲜活的现实生活出发, 通过对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体察透析, 形成自我写作创新的观念, 通过对真的处理来体现其从内到外的新颖。联系目前写作教学的现状, 我们不难发现, 现今的作文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忙于传授布置, 学生疲于接纳应付, 学生作文缺乏灵气, 常常用自己的嘴说出的是别人的思想, 给人以“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之感。因此, 教师应在作文教学中重视学生个性的存在和发展, 在写作指导时不要设下多种框框去束缚学生的思维, 应极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 让学生拓展思维空间, 发展多姿多彩的鲜明个性。

篇9:论文写作背景

一、青少年网络写作的网络生态扫描

1.青少年成为年轻化的老网民。青少年进行网络写作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接触网络。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77亿,约占青少年总体的七成。超过全国互联网普及率45.8%的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可见,相比“70、80”后的大学生群体而言,如今的青少年群体已然成为拥有较长网龄的“老网民”,网络对其已不再是难以上手的新鲜事物,这也为开展网络写作提供了实践基础。

2.青少年将网络作为写作新空间。随着技术的进步,网络已成为超越报纸、广播、电视传统舆论媒体的第四媒体,青少年群体利用网络技术,将网络作为自己写作的新空间,通过QQ空间、微信、微博、论坛等方式畅所欲言,一方面记录表达对自身学习生活和成长的思考,另一方面,他们还将目光投向外面的世界,关注世界形势、国家大事等问题。

二、网络写作对课堂写作的影响

1.一网络语言对课堂写作的影响。在网络信息传递和交流过程中,网络语言应运而生,也为青少年在网络写作中广泛采用,对课堂写作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网络语言采取大众通俗易懂和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去除了传统语言较强的说教性,也增强了语言表达的趣味性。如一名家境贫寒的中学生在自己的微博中,使用 “拼爹心态”表达自己的感受,促进了课堂写作的课外应用;另一方面,网络语言也给民族语言和现代汉语规范化带来了负面冲击,如一些诸如“屌丝”“草泥马”等低俗的网络用语,还有一些“表” “酱”等怪异词汇等,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也对课堂写作构成了负面影响。

2.网络主体身份对课堂写作的影响。在网络写作中,青少年的身体“不在场”,而是以用户名、头像等符号形式进行写作,从而成为独立表达的网络主体。一方面,网络主体身份具有的匿名性、平等性和开放性等特质,有助于青少年摆脱传统课堂写作中“我说你听”“命题作文”的束缚,有利于青少年在自主发声中强化主体意识,促进课堂写作能力养成;另一方面,由于青少年由于辨识能力有限、片面求新求异的思想的负面影响,导致青少年获得网络主体身份进行写作的同时,追求使用网络语言炫文采、玩个性等语言失范现象,对课堂写作产生了不利影响。

3.网络文化对课堂写作的影响。一方面,网络文化为青少年开展网络写作的提供了有益环境,这也为课堂写作提供了正向支持;另一方面,在青少年网络写作的过程中,网络文化又成为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交锋的热点,尤其是西方反华势力以及各种各样社会思潮,借助网络传播和网络文化形态,以文化殖民、文化浸入等隐性方式对青少年群体进行渗透,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成了直接威胁,这也将折射和渗透到课堂写作当中,对课堂写作的文化育人功能提出严峻挑战。

三、有效引导网络写作,促进课堂写作的策略

1.强化互联网思维,更新教育理念。有效引导青少年网络写作,需要教育者和家长强化互联网思维,摒弃传统教育模式及旧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促进网络写作与课堂写作的良性互动。

2.注重思想引导,构建思想教育网络平台。要引导青少年网络写作健康发展,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引导,以健康的、正面的、积极的信息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课堂写作。

篇10:故乡鲁迅写作背景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职政权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了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

小说写于1921年1月,后有作者编入他的小说集《呐喊》,它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当时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对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揭露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重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故乡鲁迅写作背景]

★ 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社会稳定观

★ 论孝的社会内涵和时代价值

★ 标语背景

★ 诗歌背景

★ 党课背景

★ 开学典礼背景

★ 试论风险社会背景下的刑法价值定位

★ 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教案设计

★ 鲁迅全集读后感

篇11:沁园春雪写作背景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另作:原驱)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另作: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作品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与老天爷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创作背景

上一篇:重构小学语文课程形态下一篇:咏华山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