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历史背景论文

2022-04-16

摘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迫切要求我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经验。而德国是世界上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循环经济历史背景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循环经济历史背景论文 篇1:

中国循环经济立法比较分析

摘 要:面对当今世界各国严重的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的现象,发展循环经济,完善循环经济立法体系已成为各国势在必行的战略要求。本文通过对德国、日本、美国循环经济立法现状的介绍与阐述,对我国循环经济立法背景、理念及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循环经济立法;理念;模式

由于近几年人类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无限性和自然资源总量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渐上升,人类通过对自身的反思提出了循环经济理念。由此而形成的独立的法律部门——循环经济法,也是近几年才展现出蒸蒸日上的趋势。但由于发展的时间比较短,所以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规范的概念。本文通过与循环经济立法发展较为完善的国家的比较分析,旨在为完善我国循环经济立法提供有利的借鉴和指导。

一、国外循环经济立法分析

1.德国循环经济立法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循环经济的国家之一,其循环经济法的制定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左右,这一时期以末端治理为主要目的。当时联邦德国在大城市郊区的居民和商业周边大约共有五万多个垃圾堆放点。这些地方的垃圾长时间累积,无人管理和控制,导致环境质量下降,民众的健康受到损害。针对当时的情况,1972年,德国制定了首部有关废弃物处理的法律——《废弃物处理法》,确定了关闭垃圾堆放点,建立垃圾填埋场,进行垃圾焚烧的政策。这样做虽然暂时缓解了环境污染和对民众的伤害,但是从本质上来看,这些措施只是在废弃物产生之后对其进行末端处置,并未认识到环境污染的根源问题。这是属于末端治理措施。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在这个阶段,由于废弃物积累的数量越来越多,在国内可以建造填埋场的地方越来越少。这时德国政府意识到,简单地对长期大量积累的垃圾进行末端处置是治标不治本的策略,要从源头解决才能从根本解决。1986年《废物避免与废物管理法》实施,该法提出对废弃物的源头减少和循环利用要优于末端处置,也就是说,对废弃物不再是简单的产生之后再去处理,而是运用减量化和再利用的思想将如何处理废弃物策略提升为怎样避免废弃物的产生和循环使用策略。这标志着德国治理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策略的新定位,是一种质的提升。

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这一时期,由于本国自身垃圾数量的持续增加和欧共体的指令,德国政府认为需要一部完整的健全的法令遏制废弃物增加数量、引导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1994年,德国颁布了《物质循环与废弃物处置法》。这部法律是德国从废弃物处理方式转向循环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转折点。“它把对废弃物的处理提高到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上,把物质闭环流动思想从包装物领域扩展到了所有生产领域,”[1]目的在于改变废弃物处理体系,全方位地彻底地实现提高效率、资源的循环利用。该法已成为德国循环经济的基本法律制度。

总体来说,德国的循环经济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它可分为三个层次,法案、条例、指南。其次,从法律制度角度看,德国循环经济法制定了较健全的制度体系,如押金返还制度、垃圾收费制度、生产者责任组织制度等;最后,在内容上,德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涉及范围全面,不仅包含资源的回收再利用,还包括了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等问题。

2.日本循环经济立法

日本在继德国之后,形成了世界上最完整的循环经济立法体系。但它的形成也并非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日本循环经济立法也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期,这段时间由于较大的公害事件频频发生,深受危害的民众和政府对环境问题开始反思,制定了14条相关的公害法,如《公害对策基本法》、《煤烟控制法》等;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左右,由于之前公害立法对公害污染有了一定的缓解,再加上1973年石油危机对日本经济的冲击,有人提出放宽环境标准,稳定发展经济的想法,循环经济法的制定进入低谷时期;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此时,由于长期受到污染的大气和水质的流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污染工厂等因素,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国际问题。受到当时国际环境的影响,1993年日本出台《环境基本法》,成为日本循环经济法的基础大法。第四个阶段是从2000年开始至今。这段时间日本陆续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規,完成了循环型法律社会的体系,成功转入循环型社会。

具体来说,日本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分为三个层面:基本法、综合法和专项法。

基本法中《环境基本法》是日本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中的上位法,是日本实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政策和依据。该法确立了“对整体环境包括环境污染、原生环境、自然环境等实行保护的法律框架,成为第一个综合性的环境基本法。”[2]《促进建设循环型社会基本法》是日本循环型社会法律体系的基石,处于核心地位。

综合法《废弃物处理法》最初制定于1970年,2001年4月经过修改重新生效。该法明确规定了废弃物的处置方式以及地方政府、企业在减少废弃物排放中各自的责任。有力地缓和了环境污染、保护了生态安全;《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的前身是1991年制定的《可循环资源利用促进法》,2001年修改更名后生效实施。该法是日本最早提出的一部循环型社会的法律,提出了生产厂商必须遵循3R模式的全过程控制,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提高资源利用率。

日本法制体系的第三层是专项法,主要有《容器包装物的分类收集和再生利用促进法》、《家电再生利用法》、《建筑材料再生利用法》、《绿色采购法》、《食品回收法》、《车辆再生利用法》等,在此,就各法中的内容,不再一一赘述。

综上所述,日本的循环经济法制体系完善且先进。它具有广阔的覆盖面和现实的可操作性,并且还具有明确的责任制度,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

3.美国循环经济立法

美国的循环经济立法与德日两国单行法模式不同。到目前为止,美国还没有一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专门有关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是一种混合立法模式。在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后,美国开始反思之前经济发展导致的工业废弃物、空气污染等问题,并且逐渐开始发展环保观念。美国联邦政府在1976年和1990年分别制定了《资源保护和回收法》与《污染防治法》,虽然不是统一的全国性的循环经济法,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美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和要求。

《资源保护和回收法》是美国在1976年由美国国会颁布,1986年修订后重新生效。该法总共十章,92条。主要从国会发现的问题、制定该法的政策和目的、管理者权力和职责、具有危害性废物生产者的责任与义务、危害性废物运输者的义务、危害性废物治理、储存、处置设备所有者的权力與义务、政府的财政援助、治理处置危害性废弃物的许可八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与规定。

《污染防治法》于1990年颁布实施的。全文共9条。该法的核心是对污染物尽可能地实现预防及减排。即减少危害性物品的数量、减少污染物进入污染源;减少对公共环境和公共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污染物等。虽然这不是全国性的彻底的循环经济专门法,但是也体现了美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与理念。

综上可以看出,美国循环经济的混合式立法模式与德国、日本的单行法的立法模式有较大的区别,它的循环经济法制是通过其他部门法律的相关规定体现出来的,且涉及领域广,如造纸业、家电业、家居用品等行业。另外,《资源保护和回收法》标志着美国从污染控制走向污染预防,对污染尽可能的实现预防是其循环经济理念的基本政策。最后,美国循环经济法制体系还具有很多创新性,如率先建立环境影响评价体系、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内部和相互之间通力合作的有效机制、排污权交易许可制度等。这些特点值得各国发展循环经济法制体系的学习与借鉴。

二、中外循环经济立法比较分析

1.立法背景的比较

德国的工业化起步较早、发展程度高,但资源相对匮乏。为了解决工业发展中资源短缺问题,他们提高了对废弃物的处理技术,从中获得再生资源以达到供给工业发展、减少资源消耗的目的。由此引入循环经济措施和循环经济立法理念。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进入飞速发展时期,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在自由贸易和巨大利益的驱动下,日本逐渐形成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的高消耗经济模式。在这种高消耗模式的背景下,由于日本自身国土面积狭小,资源严重匮乏的客观现实,造成了一系列环境危害问题。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日本公民的健康和制约了日本经济的发展,由此引发了民众的极度不满和政府的重视和反思。基于这些历史背景,所以同德国一样,日本也是发展循环经济较早的国家之一。

美国在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后,开始反思之前经济发展导致的工业废弃物、空气污染等问题,并且逐渐开始发展环保观念。

综上所述,国外由于工业化发展较早,其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是在国家经济与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比较进步的阶段上,并且通过早期的末端控制,环境污染的矛盾已经步入缓和之势。因此,它们的循环经济立法背景及目的,更多的是表现在对资源的高效率利用及对社会废弃物解决方式的思路上。

反观我国,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各项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对资源和能源的高投入、低利用和高消耗的基础上的,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及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政府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因此,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和意图与国外有着较大的区别和不同。

2.立法理念的比较

德、日、美三国循环经济立法制度的转变共同表明了他们立法理念的转变。比较而言,德国的循环经济立法理念,经历了从“末端治理”到“源头预防”的渐进过程。方向由“如何处理废弃物”提高到了“怎样避免废弃物的产生”。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改变了以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的高消耗经济模式,提出了“环境立国”的立法理念。并将其治理的重点放在废弃物处理、再生资源利用、包装容器和家电的循环利用的方面,从而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美国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思想,但是其内在的制度技术都是比较完备的,如清洁生产、绿色设计、环境保护等。只是没有将它们统一纳入循环经济的理念之下。美国还提出了用源头预防的政策取代末端治理的控制方式。所以,从循环经济立法理念上说,美国与德国相似,更多地体现在源头预防的思想上。

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便提出了资源综合利用的思想,到80年代开始参与并实施了联合国的清洁生产计划;2002年对清洁生产做出了比较全面科学的规范;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政策方向。2009年1月1日正式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该法中表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并不是简单的意味着资源机械式的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也不是指为了达到减少资源消耗而减缓发展速度,而更注重强调技术层面的提高,即通过循环经济的技术优势,在既能满足现在人们的需求与社会的发展速度的同时,又能控制资源消费量,实现环境和资源的保护。

3.立法模式的比较

由于社会历史条件、法制水平、经济的发展、公民的法律意识以及立法技术和传统文化的不同等因素,各国的立法模式也不尽相同。德国和日本以单行法的立法模式为代表。单行法是指国家立法机关或授权机关颁布专门有关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德国的单行法主要分为法案、条例和指南三个层面。日本则分为基本法、综合法和专项法。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都是通过政府授权,通过明确统一的法律层次及体系,依法行使相应的权利与义务,可以有效地避免各个行政机关或地区处于自身利益而脱离立法者的本意。以美国为代表的混合式立法是指在一国的法律体系中,没有一部统一的全国性的法律法规,其法律规定都只是散落在各个相关的法律规定中。但其涉及领域较广,如造纸业、家电业、家居用品等行业。

我国循环经济应当遵循的立法模式,目前还处于较大的争议和广泛的研究下。除了200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外,目前仅有少数层次较低、内容较简单的条例与规定,并且内容较分散,缺乏系统性。因此,借鉴德国和日本的单行法制,以基本法为上位法,在其统一的法律准则下建立分类详细的法律体系,是符合我国本国国情且值得借鉴的模式选择。

综上所述,通过对德、法、美循环经济立法背景、理念、模式的比较,从立法理念角度看,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法制体系的理念和目标都在一步一步走向进步与完善。对于我国,必须依据我国实际情况的同时打开思路,不断发展和改进理念与目标。从基本法的高度定位可持续发展原则,走循环经济道路,放弃以往末端治理的高成本策略,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放在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控制中;从立法模式角度分析,依据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立法的体系和结构的经验,对于我国循环经济立法模式而言,应该具有一部基础的统领性的法律总则,然后再针对不同领域设立综合法和专项法,使各个法规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弥补,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参考文献:

[1]孙佑海,张蕾,等.中国循环经济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杜群.日本环境基本法的历史发展及我国对其的借鉴[J].比较法研究,2002(4).

[3]乔刚.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循环经济立法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4]陶伦康.循环经济立法理念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谢军安.国外循环经济立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06(6).

[6]何灵巧.国外循环经济立法比较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与法律,2005(8).

作者:董媛杰

循环经济历史背景论文 篇2:

德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特征及经验借鉴

摘 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迫切要求我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经验。而德国是世界上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德国循环经济发展具有不断完善法规和政策,实行生产者责任扩大制度,推动企业技术改造,运用市场机制,采取DSD运作模式,动员公众参与,以消费促生产等突出特征。借鉴德国的成功经验,我国应当加快完善循环经济立法。发挥市场机制和中介组织的作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实行绿色消费,鼓励公众参与。

关键词:循环经济 德国 特征 经验借鉴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循环经济的国家,也是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在德国,垃圾再利用行业每年创造的价值已超过410亿欧元,生产行业的垃圾被重新利用的比例平均为50%。而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则处于起步阶段。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迫切要求我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分析德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特征,借鉴德国的成功经验。有助于加快推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

一、德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特征

历经近40年的发展,德国循环经济逐渐形成了一些鲜明特征。主要表现在不断完善法规政策。由政府自上而下地推動;实行生产者责任扩大制度,推动企业技术改造;运用市场机制,采取DSD运作模式;动员公众参与,以消费促生产等。

1 不断完善法规政策,由政府自上而下地推动。德国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先驱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实施循环经济立法的国家。德国循环经济发展采取的是一种由政府自上而下地依法推进模式。经过长期以来不断探索,德国的循环经济法律日趋完善,现在已经形成了包括基本法、综合法和专项法等三个层面在内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德国的依法推进循环经济模式之所以卓有成效,不仅是因为不断“立新法”,而且还因为不断“改旧法”。1998年8月28日修订了1991年出台的《包装废弃物处理法》。此后,于2000年8月28日和2001年12月20日又对修正法律文本修订两次。1998年10月1日通过《废电池处理条例》,接下来又于2001年9月修订一次。除了依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之外,德国政府制定了许多经济政策来鼓励企业及公众更积极地参与循环经济建设。(1)址圾收费政策。根据德国环保总局统计,垃圾收费政策实施后,家庭垃圾减少65%;而企业每年仅包装废物回收所交的费用已高达2.5亿~3亿美元。(2)生态税政策。生态税是对那些使用了对环境有害的材料和消耗了不可再生资源的而增加的一个税种。例如,2002年起德国开始对燃油和电力消费征收生态税。(3)废物处理产业化政策。德国政府较早认识到垃圾处理是全民的事业,由于其投资巨大,不能完全依靠政府来解决垃圾问题,必须广泛吸引私人经济参与,以推动垃圾处理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其中负责包装废弃物处置的双向回收系统DSD就是典型的例子。

2 实行生产者责任扩大制度,推动企业技术改造。生产者责任扩大是指生产者对于产品的责任扩展到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即产品的使用结束之后。生产者不仅对产品的性能负责,而且承担产品从生产到废弃对环境影响的全部责任。因此,生产者必须考虑包括原材料的选择、生产过程的确定、产品使用过程及废弃等各个环节对环境的影响。最初形成于德国的这种企业一环境管理制度,后来传播至整个欧洲。生产者责任环节的延长,使企业不断实施技术改造,设计对环境负荷压力比较小的产品,增大了资源配置效率。这突出表现在对废旧汽车、废旧电池、废纸的处理等方面。(1)废旧汽车。1996年2月,汽车生产厂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分销商和汽车修理厂等汽车相关产业联合向联邦政府承诺,到2002年将汽车中不可再循环的零部件比重由当时的25%降低到15%,而到2015年将达到不超过5%。汽车厂商和进口商还作出承诺,免费向自己的用户回收使用期在12年以内的旧汽车。(2)废旧电池。早在1988年德国电池生产厂家和分销商便向联邦环境部做出承诺,自愿地促进废旧电池的回收和再循环。电池厂家一致行动,已将电池中有害物质镉和汞的含量降低到了很微量的水平。此外,凡是含有有害物质的电池都作了明显的标记。(3)废纸。1994年10月,对造纸业、纸张进口业、纸品分销商、印刷业和出版业有着广泛代表性的若干企业协会和有关组织联合向联邦环境部提出了一项倡议和承诺,表示到2000年要使印刷品、办公用纸和绘图专用纸的再循环比例达到60%。在工商界的一致努力下,这一目标业已实现,而且远远超出了原定目标。

3 运用市场机制调节,采取DSD运作模式。双重回收系统(DualesSystem Deutschland,简称DSD或绿点公司),是德国循环经济的运行特色和组织创新。1990年9月28日。在德国工业联盟和工商企业协会支持下,由95家涉及零售、日用品生产和标志生产的公司,发起成立了德国双重回收系统股份公司DSD。目前,有1.6万家企业加入DSD系统,已经成为全国范围内的包装回收、分类和再循环的体系。据DSD公司统计,德国年产生固体废弃物总量约4亿吨,其中在居民区产生的生活垃圾4000万吨,可回收再利用的约为1160万吨。德国法规对各类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率指标从60%升至75%,由于DSD的良好运作,2001年各类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指标均超过法律规定的标准。

4 动员公众参与,以消费促生产。德国是通过注重废弃物的处置。约束消费市场和消费行为,来引导和要求工商业开展废弃物循环利用和处置,走了一条由消费促生产、由社会到企业的循环经济道路。市场经济下,通过生产一消费的物质能量循环,对产品消费的监管,转化为企业的责任,转化为企业改善市场竞争力的自觉行为,这无疑是一条更为有效的发展路径。在发展循环经济中,非盈利性的社会中介组织可以起到政府公共组织和企业盈利性组织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德国的包装物双重回收系统DSD就是一个发挥了巨大作用的非盈利性的中介组织。DSD企业成员的物品包装上使用绿点标记,家庭和单位用户均不需要对此类包装废弃物交纳垃圾费。“绿点”标志为一个首尾相连的绿色箭头构成的圆圈,远看形似一个绿点,意为循环利用。任何商品的包装,只要印有它,就表明该生产企业参与了“商品再循环计划”,并力处理自己产品的废弃包装交了费。现在,欧盟有10个国家都在使用这一标志。“绿点”计划的基本原则是:谁生产垃圾谁就要为此付出代价。企业交纳的“绿点”费,由DSD用来收集包装垃圾,然后进行清理、分拣和循环再利用。

二、德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快速经济增长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这样的历史背景唤醒了我国政

府、企业和居民的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对循环经济的认识逐步深化。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建设了12家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自此,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已由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向着工业园区的生态链以及生态园区建设转变。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正在起步,与德国循环经济相比差距还很大。我国需要借鉴德国的成功经验,但又不能简单照搬。因为,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与德国存在诸多差异。我们要从国情出发,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1 不断完善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和政策。依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是德国的成功经验之一。这给我国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启示。目前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十分不足,还没有形成促进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但已经有了一些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防沙治沙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等。为了加强依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我国不仅要为各行各业制定和实施专项法规,而且要尽快出台一部循环经济基本法,需要尽快制定一部像德国1996年《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那样的一部基础性的核心法律。借鉴德国依法推进循环经济的经验,我国要注重建立健全循环经济的执法监督机制。否则,就会影响我国循环经济立法执法的有效性。

2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中介组织的作用。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需要建立废弃物回收利用的社会中介组织。在这方面我国应当借鉴德国的“绿点标志”系统和DSD的运作模式,引导工商企业集团、行业协会联合起来,成立专业化的第三方资源再利用公司和技术服务公司,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资源回收领域涉及到的行业众多、地区广泛、情况复杂。因此,要在一些主要领域分别组建由生产厂家、商業企业、运输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等单位组成的、全国性或区域性范围的中介组织,建立起类似德国“绿点”标识的行动计划。德国的经验表明,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发展循环经济,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利用“污染者付费”原则,可促进废弃物的源头消减,激发企业的创造力,创造商业机会并提升产品竞争力。

3 鼓励和扶持循环经济技术的开发和引进。政府可以在循环技术方面进行前期投入,通过技术创新基金、循环专利技术购买补贴等手段,鼓励企业通过自我革新和引进购买技术,进行产品设计、工艺流程改进以及废弃物循环利用。国家要集中力量组织关键技术和装备攻关,建设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应把技术攻关列为重点,选择具有广泛推广前景的先进适用技术,在重点行业和领域选择重点企业组织技术攻关,避免把资金用在一般的工程建设中。鼓励各种民间组织参与循环经济的发展,鼓励通过现有行业协会或建立新的循环经济专业协会,建立循环技术服务中心、清洁生产中心等专业组织,开展循环经济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信息支撑体系。

4 以绿色消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德国的经验告诉我们,“以消费促生产”是一种有效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绿色消费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我国目前正处于由总体小康走向全面小康的发展阶段,而在这一阶段必然会发生消费规模的急剧扩张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转型。如何将我国的消费变动趋势引导到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轨道上来,无疑是一项重大历史课题。为此,需要积极促进绿色消费,使之蔚然成风。我国不仅要推进企业清洁生产,而且要以垃圾分类处理和包装减少为突破口,展开全社会的循环经济活动。可以在若干小区进行垃圾分类试点,而后全面推广。采取行政措施严厉遏制企业产品包装越来越豪华的趋势。建立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可以引领绿色消费发展。由于消费规模大和市场带动作用明显等特点,政府绿色采购可以成为我国建立绿色消费模式的“火车头”。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供应商为了赢得政府这个市场上的大客户,会想尽办法增强其产品的绿色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负面影响程度。

5 鼓励公众参与发展循环经济。在德国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多数德国人都积极响应减少或回收废弃物的号召,并付诸实施,公民个人和非政府组织成为推动循环经济顺利发展并取得良好功效的中坚力量。这是非常宝贵的一条成功经验。

当前,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公众文明意识的制约,我国公众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奢侈铺张的消费行为仍有发生。为了使公众转变生活观念和培养新的生活方式。从而积极自觉地参与循环经济发展,我国需要做到:一要通过教育、培训、宣传、推行环境友好产品标志和循环利用产品标志等方式,大张旗鼓地普及循环经济知识;二要鼓励居民实行生活垃圾的分类分拣,对那些没有利用价值而且危害性强的废弃物,国家可以考虑进行有偿回收或对回收行为进行奖励;三要提倡绿色生产生活和文明消费方式,鼓励公众购买循环经济产品;四要建立和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鼓励公众对企业和政府的环境行为进行监督。

(责编 芝荣)

作者:于文武

循环经济历史背景论文 篇3:

关于循环经济的几点思考

一、循环经济的产生及概念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拉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也开始了人类对资源的暴殄天物式的攫取。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人类拥有的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因此使人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生产排放的废弃物也不会对环境产生什么危害。二战结束以来,工业废弃物产生的公害夺走了数万人的健康甚至生命,环境破坏造成了众多的生态难民,传统发展模式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严酷的现实,迫使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反思。逐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观”。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该发展观形成的重要标志。循环经济的概念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循环经济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1962年提出来的,但其诞生后并未引起广泛重视,近年来才逐步成为一些国家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的首选模式。循环经济既是关于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又是具体的经济运行模式。它要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提高资源生产率。传统的经济发展是一个从资源到废弃物的线形系统,表现出高开发、低利用、高排放的特征;而循环经济是参照自然界物质循环模式,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通过将上游产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转变为下游产业的“营养物”或原料,从而形成互相依存的工业生态链,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无害化和再生,达到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表现出低开发、高利用、低排放的特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过程。

二、循环经济的实践、发展及存在问题

(一)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实践与发展

循环经济概念的提出在国际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到20世纪末,在发达国家已逐步发展为大规模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形成相应的法律和制度。德国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行者。1972年德国制定了《废物处理法》,1986年修改为《废物限制及废物处理法》,1992年通过了《限制废车条例》,规定汽车制造商有义务回收废旧车辆。1996年提出了《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自实施以来,废物不断减少,循环利用率不断上升,废物处理行业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和就业发展动力。日本2000年召开了第一届“环保国会”,通过和修改了包括《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多项环保法规,从法制上确定了2l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提出了建立循环型经济社会的根本原则,这标志着日本在环保技术和产业上迈上了新台阶。

(二)我国循环经济的实践与发展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建设思路和方针。2005年7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依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近年来,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我国一些地区和企业逐渐开展起循环经济的实践探索。一是在企业层面积极推行清洁生产。目前我国已在20多个省、市的20多个行业、400多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计。二是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在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建立了10多个生态工业园区。根据生态原理组织生产,使上游企业的“废料”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将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水平。三是在城市和省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目前已有辽宁、贵阳等省市开始在区域层次上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三)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1 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下,资源循环利用未得到足够重视,有些污染和废弃物排放不计成本,由于回收废旧资源再生利用比使用现成的资源成本高,导致了相当多的地区、部门和企业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短期行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制约和规范,那么,发展循环经济只能是一句空话。

2 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落后

企业工艺和技术装备落后是我国经济增长缓慢、效益不高、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关键技术设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15%,2/3的设备属于国内一般水平。我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比较落后,环保产业的总体水平只相当于国际上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亟待提高。

3 循环经济发展投入不足

虽然国家在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方面有一些资金支持,但还未从循环经济的整体发展考虑建立完善的支持体系,在金融、税收等政策方面也缺乏必要的支持。企业在短期内排污费的支出总体低于发展循环经济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因此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企业实践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不高,投入力度小。

4 社会公众参与意识不强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废物资源化,社会的广泛参与是必要条件之一。社会消费资源减量化的难度很大。造成企业资源再利用的社会环节不健全,提高了“循环”的财务成本。比如垃圾分类设施在一些大城市早已出现,但是仍然有很多人随意乱扔垃圾,人为地增加了资源回收的环节和资源再生企业的生产成本。

三、我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

(一)制定全区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提出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目标、步骤和政策措施等,指导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目前我区一些大型企业在生产中已经引入了循环经济的理念,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但规模小、层次低、影响面窄。因此,应当在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明确发展循环经济,并制定相应的专项规划和配套政策,引导、推动发展循环经济。根据我区国民经济建设纲要,按照地域和产业特点,在全区建立若干个循环经济圈;在鄂尔多斯和乌海建设以能源、煤炭、化工、建材为核心的循环经济圈;在赤峰和锡林郭勒盟要做好矿业开发和冶炼为核心的循环经济圈:在包头建设以钢铁、冶金、建材和城市污水处理等为核心企业的循环经济圈;以呼伦贝尔和兴安盟为核心,建设以生态旅游为主题的循环经济圈:依托呼和浩特的科技优势,以呼和浩特为核心,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的循环经济圈。

(二)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已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如《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依法促进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等。加强循环经济的地方立法,把引导性和强制性结合起来。优先对煤炭、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的废物利用问题专门立法,予以法制化和规范化。

(三)强化政策导向

坚持鼓励与限制相结合,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充分用好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发挥优惠政策的鼓励、引导和扶持作用。认真执行环境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强化排污收费,通过经济杠杆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要根据我区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研究制定适应新形势的政策体系,包括财政、税收、金融、投资、环保、技术等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政府应当建立、完善资源调剂的信息平台。使闲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四)加强循环经济应用技术研究开发

充分利用环勃海经济圈的优势,依托圈内的一批国家级研究、设计单位和高校的技术力量,加快用高新技术提升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以解决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技术为重点,选择具有广泛推广前景的先进适用技术。在电力、煤炭、化工、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组织开展攻关,解决煤矸石、粉煤灰、冶炼渣、矿山尾渣、化工生产等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互补技术,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予以必要的扶持。

作者:陈贵钧

上一篇:责任公民法律基础论文下一篇:发展地铁经济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