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经济背景分析论文

2022-04-16

[摘要]奥林匹克运动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奥运经济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本文以国际经验作为借鉴,分析奥运会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对我国经济发展如何应对奥运经济效应的影响提供参考。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奥运经济背景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奥运经济背景分析论文 篇1:

中国奥运经济波动与各届奥运经济周期性的特点比较分析

摘 要: 从1984年奥运经济蓬勃发展以来,各届奥运会举办国在奥运会举办前后的经济形势得 到世界的广泛关注,奥运经济周期应运而生。中国,作为29届北京奥运会的主办国,在经历 了20年的GDP高速增长后,它的经济是否会向以往举办国一样进入奥运经济周期,或者产生 新的经济变革,本文将从各国奥运经济特点与奥运经济周期规律,以及经济周期的影响因素 着手,针对奥运经济用北京的GDP拟合与体育产业投资的变动趋势,从而回归出北京奥运经 济的波动形式,进行定量回归分析与宏观观测,以考察中国奥运经济与各届奥运会的周期性 差异与变动原因分析。

关键词:中国;奥运;经济波动;经济周期

文献标识码:A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Features of the Fluctuation of Chi na’s Olympic Economy and the Economic Circle of Each Olympic Games

ZHANG Rui1, ZHANG Chi2,LIU Zheng1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 g 100871, China;2.School of Economics,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 China)

Key words: China; Olympic; economic fluctuation; economic cycle

1 奥运经济的基本概念

1.1 奥运经济的涵义

奥运经济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 围绕举办奥运会所发生的一切直接或者间接的经 济活动以及由这些经济活动所衍生的一切经济联系和经济效益的总称, 已经成为现代世界经 济发展中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直接为举办奥运会而产生的经 济活动。二是围绕开发奥运会资源进行的经济活动。三是主办城市借奥运契机, 发展区域经 济、加快城市建设的各种经济活动。[1]

1.2 经济周期与经济波动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 现象。经济波动以经济中的许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扩张和收缩为特征,持续时间通常为2到1 0年。现代宏观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周期的定义,建立在经济增长率变化的基础上,指的是增 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每一个经济周期都可以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进一步细分 , 可以将周期划分为复苏、高涨、衰退和萧条4个阶段。[2]一般而言,标准的周期 是持续时间为九年左右的“尤格拉周期”。

1.3 奥运经济周期

自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成功举办,继而开发出奥运经济的商业功能后,奥运经济已经 成为最近30年世界经济发展中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凭借奥运会的总体效果和影响力,奥运 举办国会由于注意力资源的相对集中而给举办城市带来阶段性加速发展。由于奥运会期的特 殊性,下届奥运会的主办国一般有7年的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奥运会的品牌效应, 会在一定时间内吸引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产生巨大经济效果的聚合效应。同时在特定条件 下使原有生产要素重新组合,释放裂变效应。而辐射效应,主要是从举办城市中心点传导、 递延出强大的市场和经济能量从而向周围城市及全国其他城市辐射。[3]

从波动的形式上看,奥运经济周期类似于一般经济周期中的中周期, 其持续时间一般在8~1 1 a。但是这种周期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而是通常与一般经济周期结合在一起,通过外 在的和内在的经济冲击加强或者削弱原有经济周期的振幅, 本质上是对原有经济周期的一种 波动性冲击。值得注意的是,奥运经济周期与一般经济周期具有一些不同的显著差 别:首先 ,奥运经济由于主办国的不可连续重复性,使得不具备一般经济周期的循环特点。其次与一 般的经济周期不同,奥运经济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是以主办城市为主而向其他地区扩散。最后, 如果将各个主办 城市在举办奥运会过程中的各种经济指标的变化联系在一起 的话, 奥运经济的周期性影响是确实存在的, 特别是投资、消费以及经济增长等指标的确存 在着某种周期性的波动。

2 各举办国奥运经济周期特点

正是由于奥运经济特殊的时间性与阶段性,国际上一般将奥运经济周期划定为10~12年 。一般分为3个阶段:7年的准备阶段,奥运会举办的当年,和奥运会结束后的2~4年。根据1988年以后各国奥运会举办的经济情况分析,可以观察到相似的经济波动走势:基本上奥运 举办国在筹备奥运会的阶段都存在一段明显的经济上升趋势,而在奥运会结束后产生下降态 势,由此形成奥运经济的周期性波动。1992年巴塞罗那的情况比较特殊,由于整个欧洲在20 世纪90年代初出现了经济下滑,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逐渐恢复,所以巴塞罗那经济 发展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

3 中国奥运经济周期性回归模型分析

而根据现实情况的测量与估计,中国在北京奥运会的筹备中同样经历了上升的前奥运经 济周期,结合中国十一五规划的成果,2003-2007年中国的整体经济通过国内生产总值这一 指标呈现出连续10%以上的良好发展态势。而北京地区的生产总值更是稳定在每年递增15%左 右。

在北京奥运会结束之前,已经有不少专家认为北京奥运会不会逃脱奥运经济周期中后奥 运经济的下滑趋势,而实际上,2008年北京以及中国的整体经济状况已经凸显下降的趋势, 从中可以预见同其他奥运举办国一致的后奥运经济方向。然而用北京的经济指标作为奥运经 济发展的估计出现了一些疑惑,首先中国的数据统计缺乏有效的历史数据,大部分数据从20 00年开始,而北京的部分数据从2003年开始,这种数据的不充分使得在度量奥运经济时,存 在疑惑是否可以有效印证的不确定性。其次国家数据中体育产业的经济数据多于文化、教育 产业合并,无法分离实际产业增加值,使得定量分析存在一定的难度。故为了精确地比较北 京奥运经济的实际发展变化,我选取了北京的体育产业投资产值的与北京地区GDP进行线性 回归以确定北京奥运经济对北京经济的实际变化拟合程度。

根据2003-2008年的分析统计数据进行回归模型分析:将北京地区的生产总值增长率 作为解释变量,北京体育产业的投资年增长率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线性回顾分析,得到显著 的检验结果,根据统计图形易得出:两者之间遵循改变的相关性。同时根据F检验,与P 值, 可遵从零假设,即可以用北京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情况,来说明或代表北京体育产业的投资 增长情况,这样的统计量分析是可靠的。故奥运经济所引发的关于体育产业的增长可以由北 京的地区生产总值衡量,而其变化趋势也可通过定量的观测,以作为同其他奥运举办国的比 较数据。

中国在此次奥运会 的筹备阶段已经考虑到后奥运经济惯性的衰退趋势,借鉴于以往各届奥运会的经验,北京奥 运会在2001-2007年的准备中,尤其关注奥运经济对国家整体实力所引起的影响,甚至在奥 运筹备阶段数次缩减北京奥运总投资数额以减少投资风险。即便如此,奥运投资预算数据显 示,北京市总投资2 787.56亿折合353亿美元,占21~29届奥运会总投入的43.6%,是28届奥 运会3.1倍。历届奥运会的统计数据表明,直接投入与间接投入的比值越接近,主办国的亏 损规模越大,产生经济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

4 奥运经济周期的理论因素

从经济周期理论上分析,投资过度理论把经济的周期性循环归因于投资过度。由于投资 过多,与消费品生产相对比,资本生产发展过快。资本生产的过度发展促使经济进入繁荣阶 段,但资本过度生产从而导致的过剩又会促进经济进入萧条阶段。简单而言就是资本市场的 高速增长速度过快,但需求市场消费不足所形成的市场供需失衡而引发的经济下滑。[ 7]中 国在奥运期间吸引了大量的外国资本进入中国,一则是国际市场普遍看好21世纪中国的经济 发展;二是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促使外国热钱以投资的手法变相进入中国市场;而直接的契机 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所引起的中国投资热潮。

而消费不足也是经济出现下降的一个可能性原因。该理论把经济的衰退归因于消费品的 需求赶不上社会对消费品生产的增长。这种不足又根据源于国民收入分配不公所造成的过度 储蓄。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过去30年的经验是,经济快速增长,人民 生活水平提高后,储蓄率提高,或消费支出的比率在下降。储蓄率在上世纪80年代大约在33 %~36%之间,上世纪90年代大约在37%~41%之间,本世纪大约在40%-50%之间。储蓄率过高 在投资增大,供需失衡的情况下,更容易加大。

心理理论和投资过度理论是紧密相联的。该理论认为经济的循环周期取决于投资,而投 资大小主要取决于业主对未来的预期。而预期却是一种心理现象,而心理现象又具有不确定 性的特点。因此,经济波动的最终原因取决于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当预期乐观时,增加投资 ,经济步入复苏与繁荣,当预期悲观时,减少投资,经济则陷入衰退与萧条。随着人们情绪 的变化,经济也就周期性地发生波动。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中国人都认为在奥运前期,政 府为了提高北京奥运会的国际影响力而会大力支持奥运经济发展,而事实上也是如此。所以 在2006-2008年中国的投资市场一片大好:国外资本争先进入中国,中国的沪深股市全线上 扬,创下一个又一个成交奇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借“奥运东风”水涨船高,特别是北京 的房价几乎上扬100%。2008年中国人民对国家的信心指数高达86%,居世界首位,正是因为 对于奥运会时期中国经济的良好预期,前奥运经济的势头才一路高涨,而由于2008年中国连 续遭遇的一系列负面事件,人们的预期下降,再加上国际形势整体下挫,奥运会的后期效应 已经可以从预期的变化预见。

以上这三种理论从某种程度上都可以适度的解释中国奥运经济的周期波动。然而,一个 经济体的经济波动与该经济体的相关特点,以及所处市场的格局变化休戚相关。所以我们将 要分析,中国举办第29届北京奥运会前后的特殊经济环境、时局对中国奥运经济、体育经济 发展的影响。

5 奥运经济周期中的中国经济波动因素

5.1 前期国内形势

经济增长速度快。近几年我国GDP的增长速度一直比较快,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今年 以来上升趋势进一步增强。2003-2007年每年的增长率高达10%以上,但是,经济增长速度 过快,给经济结构调整、能源资源的合理开采利用和环境保护都带来了许多困难。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依然强劲。首先,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投资的 增速近来出现了反弹的趋势。其次,对外贸易快速增长,顺差继续扩大。再次,国内消费市 场日趋活跃。总之,在目前经济增长速度过高的情况下,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依然 强劲,还没有显示出放缓的趋势。

消费品价格上涨显著。我国的消费品价格呈现出加速上涨的趋势,2005年CPI为1.8%,2 006年1.5%,2007年48%,2008年5.9%。尽管当前我国的核心CPI上涨并不高,但由于我国是 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恩格尔系数较高,因此,近期物价的快速上涨对低收入阶层和困难群众 生活的影响十分巨大,居民对当前物价上涨反应强烈,对物价满意程度创历史新低。[ 8]

资产价格高位持续攀升。除了CPI之外,当前我国股市和楼市等资产市场价格也在高位 上持续攀升。特别是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过高,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居民住房,影 响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我国股票和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快 速上涨,股票市场近期高点与2006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相比,沪市A股指数上涨幅度超过1倍, 深市A股指数上涨1.8倍;2007年房地产价格上涨势头较2006年有所加快,并呈现逐月加快的 势头,不少城市涨幅在两位数以上。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繁荣呈现泡沫增大现象。

5.2 2008年国际形势拐点下的中国经济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开始引爆,美联储紧急启动了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把危机压制在 萌芽状态。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大幅降息、加速美元贬值直接催生了商品市场的泡沫。 国际油价、铁矿石等初级商品的价格暴涨,令美国以外的世界感受到巨大的通货膨胀的压力 ,特别是承载着全球制造业的中国等新兴市场,原料价格的暴涨也改变着实体经济的行为, 中下游企业基于通胀的预期开始大量建存货,上游企业开始搞销售控制囤积存货,进一步加 剧了经济的通胀压力和存货投资过热。特别是8月份,中国的PPI涨幅高达10.1%。中国在外 需回落、利润下滑、房地产市场反向调整以及其他因素的作用下,固定投资也开始出现下滑 。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为26.4%,处于近8年来的平均水平, 如果考虑到10%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上半年的固定资产实际增长速度不到17%,是近8 年的历史最低水平。

中央政府从年初提出“双防”(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 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到年中转变为“一保一控”(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 价过快上涨),再到9月的“保增长”(即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 首要任务)。调控主题和任务的剧烈变化,凸显出2008年中国经济的非常态性。[9] 

5.3 中国奥运经济周期的差异性

基于变幻莫测的国际与国内经济形势,北京奥运会的后期经济形势从现实角度看是无法 遵从一定的奥运经济周期而进行准确估计的。即便是去除中国2008年特殊的历史、社会、自 然环境引发的经济影响,在已经举办的各届奥运会的过程中,各国的历史经济国家因素也各 不相同。学术界一般赞同1988年的韩国奥运经济的模式可以作为中国奥运的借鉴:首先,韩 国是当时亚洲四小龙之一,而中国在举办北京奥运会时,中国的经济状况与当年韩国一样在 成为奥运会主办国的前奥运阶段GDP年增量均超过9%以上,并且中国在21世纪也正以亚洲强国 的地位崛起。

其次,韩国、日本的奥运会经济大体上是成功的,但思及中国的发展历程与发展方向, 就会发现,尽管同属于亚洲的强势国家,但是与中国的整体情况还是有一定不同的:中国是 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而日韩两国则是凭借工业逐渐强盛的小国;中国是依靠低成本劳动 力获得贸易顺差的资本净流出国,日韩则是以工业打开欧美市场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日韩两 国的人口集中,人均GDP居世界前列,而中国的人均GDP只达到100多位,同时中国的地域性 ,及城乡性经济差异也是与日韩两国经济增长态势极不相同的一点。针对中国奥运经济的后 期形式,可以通过对以往各届的奥运会经济,特别是亚洲曾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经济进行分 析,然而要注意的是由于中国具有自己的经济社会特征,所以如果要得到更为准确的观测值 还要具体分析中国的此时期内所处的国内外经济格局。

6 结 论

根据奥运经济与经济周期的特点,奥运经济周期一般包含奥运前期7年准备时间,奥运 年与奥运后期2~4 a。1988年后举办奥运会国家的奥运经济周期呈前期明显上涨,后期下降 的趋势。中国目前为止也符合于该经济周期特点,同时隐含较高的投资结构风险。原因包括 :投资过度,资本市场的高速增长速度过快,但需求市场消费不足所形成的市场供需失衡而 引发的经济下滑。消费不足,储蓄率过高,投资增大,在供需失衡的情况下,预期下降。而 由 于2008年中国连续遭遇的一系列负面事件,人们的预期下降,再加上国际形势整体下挫,奥 运会的后期效应已经可以从预期的变化预见。

除了奥运经济周期共性的产生原因外,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为关注的经济体具有一些特 殊的奥运经济影响因素:国内的GDP高速增长,对外贸易顺差扩大,消费品价格水平激增, 资本价格上扬进一步在奥运会前期刺激经济产生协同效应。而政府在保障经济平稳发展的趋 势下,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调整以防止经济过热。

另外,北京奥运会在2008年举办期间特殊的外部经济环境,也成为奥运经济周期性需要 谨慎分析的原因之一: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开始引爆,国际油价、铁矿石等初级商品的价格 暴涨,令美国以外的世界感受到巨大的通货膨胀的压力,特别是承载着全球制造业的中国等 新兴市场,而中国2008年遭遇的特大冰雪灾害与汶川地震,使得经济形式进一步恶化。在外 需回落、利润下滑、房地产市场反向调整以及其他因素的作用下,整体经济水平下降到5年 最低。

中国的历史经济差异也是重要的经济影响因素之一,这种国家经济的外部性质,可以决 定国家的奥运经济特点。所以中国与韩国奥运经济具有一些相同的特征。但是,中国是大国 ,人口多,人均产值落后,地区性差异显著的特点也成为中国的奥运经济周期不能单纯参考 其他亚洲各国经验的原因。同时基于奥运周期性的不可确定性,应该结合中国国家发展状态 、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与历史文化经验而更为理性地估计中国奥运经济后期走势。

参考文献:

[1] 刘淇.北京奥运经济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3-4.

[2] 智库百科,http://wiki.mbalib.com/wiki/.

[3] 林显鹏.现代奥运会对主办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规律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 报 2006(3).

[4] 北京市宏观经济学会.北京后奥运经济[M].北京: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6,1:1 0-13,16-21,32.

[5] 中国统计局, http://www.stats.gov.cn/.

[6] 余非,齐卫军.北京“后奥运经济”的风险分析及控制[J].西安科技大学.

[7] 杨桦.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和声望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6(5).

[8] 武军,李咏涛.后奥运经济及其效应探析[J].生产力研究,2008,3.

[9] 中国经济研究所奥运课题组.奥运经济与商机策划[M].北京:银声音像出版社,2003 ,1.

作者:张 锐 张 弛 刘 铮

奥运经济背景分析论文 篇2:

浅析奥运会对经济的推动效应

[摘要] 奥林匹克运动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奥运经济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本文以国际经验作为借鉴,分析奥运会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对我国经济发展如何应对奥运经济效应的影响提供参考。

[关键词] 奥运会 奥运经济 推动效应

奥运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和影响最广的体育赛事,自从1984年导入商业化运作以来,它便成为世界性的注意力经济与借势经济的载体,由此为承办国及其赞助商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奥运经济应运而生。在2008北京奥运会即将来临的这个蓄势待发的时刻,市场注意力不约而同地聚焦于奥运经济这个引人入胜的话题。恰逢GDP增长11.3%的乐观预期新鲜出炉,正值股市如火如荼,奥运能否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别样助力?体育盛宴能否成为股票市场高歌猛进的支撑?这些问题追根溯源都可以归结为奥运对经济的推动效应。

一、奥运经济的概念

奥运经济是指主办国组委会的直接效益,即电视转播权销售,指定赞助商的赞助和门票收入,以及对主办国其他行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巨大的诱发效益的总称。[2]奥运经济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围绕举办奥运会所发生的一切直接或者间接的经济活动,这些经济活动会衍生的一定经济联系和经济效益,举办城市在筹备和举办奥运会期间以及奥运会后的一段时间内,利用奥运会创造的商机,借势发展本地区经济进行一系列活动。

二、奥运会对经济增长推动效应

奥运会作为重大体育活动对经济增长产生贡献是必然的,对经济的影响显著。首次举办奥运会,必然对中国经济带来不小的拉动作用。举办奥运会对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有直接影响。筹备奥运会一般需要将近8年,要兴建各种体育场馆、交通设施、通讯、服务等设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随着奥运会的到来,各种服务性部门的工作量也大为增加。以往奥运会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举办国尤其是主办城市的就业压力。奥运对经济主要从两个途径进行影响:

1.产业间的促进影响:盛大体育活动的举办地须在房地产、交通、旅游、通讯、基础设施、安保、环保、体育场馆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必然会进行这些行业的投资。在消费方面,受全球投资者、观众集中入驻的带动,交通运输、旅游、餐饮、住宿等行业的消费需求会大幅提高。作为奥运会的核心识别元素,仅仅是吉祥物福娃销售的利润预计会达到20多亿,由此延伸出来的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将超过100亿,奥运经济衍生的行业包括传媒、旅游、动慢、电信等,这些都是绿色、健康的经济。举办奥运会加快了承办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货物贸易行业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2008奥运行动规划明確提出了要加速北京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鼓励非货物贸易行业的发展。举办奥运会导致国际间大量的人员流动、技术传播和资金转移,这与服务业中的建筑、运输、旅游、金融保险、通讯广播等产业领域将产生密切的联系,将带动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升级换代。

2.地区间的传导影响。奥运对地区发展的推动效应是全面和深远的,主要可以概括为地区经济总量的增长、质量的提高、发展环境的改善以及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例如协办城市天津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主体育场已经完成了主体施工,而随着建设的不断推进,整个奥体中心的商业规划和整体招商也进展顺利,城市的奥运板块正在形成。天津将以奥运场馆为中心载体,向外辐射,整体地推动天津的社会经济发展。天津将整个的奥林匹克中心作为一个集团来设计,下一步天津将发展体育的商业、体育的竞赛业、体育的表演业、体育的广告业等都会派生出来,会形成一个产业集团,会对天津市的体育产业起到龙头的作用。

三、奥运会推动城市经济跨越式发展

盛大体育活动还会产生强大广告效应和消费者信心效应,提升举办地经济形象、市场化以及开放度,同时还能提升资本市场的景气程度。近半个世纪以来每届奥运会,国外都有比较系统地考察奥运会对经济影响的文献,这些研究普遍认为,奥运会将在筹办阶段逐年递增对举办地经济增长带来正面影响,并在举办年达到最高峰。奥运经济会发生借势效益,即奥运会的举办将对所在城市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力量,从而对整体发展产生一种加速器或催化剂的作用。如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大规模的奥运投资使国际机场、电信等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城市竞争力大为提高,吸引了大批高新技术公司,使亚特兰大迅速发展成为美国第二大通讯发达城市。 2008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北京,近10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增长稳中有升。有关研究表明,奥运会将拉动北京经济年均多增长0.8个百分点,增加就业岗位180万个。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奥运投入与北京经济发展的投入产出分析》课题研究测算,从2004年至2008年,北京市在奥运场馆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城镇建设及房地产开发、公共服务等领域,累计投资需求将超过1.5万亿元,其中与奥运会直接相关投资将达1400亿元。目前,北京正处于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奥运经济将促进北京市产业结构升级,加快首都现代化、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刘美平:奥运经济的双重效应[J]河南社会科学2005(3)33

[2]陶于:奥运经济及其形成背景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2)13

作者:程 鹏 张丽红

奥运经济背景分析论文 篇3:

试论奥运经济与体育产业发展

奥运会自从1984年引入商业运作以来,已不仅仅是一个全球性的体育盛会,而且还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大舞台。北京申奥成功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因此,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把奥运经济与体育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开发,共同发展,使它们相得益彰,互为推动,互为促进,实现两者的双赢。

一、奥运经济

奥运经济是奥运会举办城市在筹备和举办奥运会期间,乃至奥运会后的一段时期内,利用奥运会的资源优势和奥运会所创造的无限商机,所开展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来发展和拉动本地区经济,给举办城市和国家带来一种阶段性加速发展经济的现象。

二、体育产业

体育产业是指围绕体育或由体育引出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是一种利用体育自身功能及辐射作用创造价值的产业,是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经济活动的集合。

三、奥运经济对体育产业发展环境的影响

体育产业的发展环境可以分为相互依存的4个网络层次,即基础层次网络、组织层次网络、文化层次网络和信息层次网络。体育产业作为奥运经济的朝阳产业,受奥运经济影响颇深,我们逐一从这四方面进行分析。

1.基础层次网络

基础层次网络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交通运输业、电信通讯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等辅助产业。对体育产业发展而言,基础设施建设是其发展之根本。在2002年~2008年奥运筹备期间,国家用于奥运会相关的投资总额规模近2800亿元,其中,直接用于奥运场馆和相关设施的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约1349亿元。随着奥运会的结束,所有的这些场地设施都向全民开放,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场地瓶颈问题。同时,通过举办一届出色的奥运会,选拔、培养和使用一大批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充分发掘利用国内智力资源,并引进吸收国外智力资源,为奥运会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2.组织网络层次

在一个产业环境中主要行为参与者有政府、企业、中介机构、消费者个人,以及一些培训机构等。这些参与要素在长期的合作和交流学习中所形成的那种动态联系网络可以称为产业发展环境中的组织层次网络。

体育中介组织与体育中介活动作为活跃体育市场不可缺少的催化剂,在体育产业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奥运会的举办将会带来国际一流体育中介公司在体育赛事推广方面的经验,同时内地也会加紧培养一批具有体育运动专业知识,熟悉广告策划、广告媒体、公共关系方面知识的经纪人。

3.文化层次网络

在“人文奥运”理念的背景下,我们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人们对体育意识,即人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了充分的认识,全国正在逐渐形成一股全民健身的热潮。体育消费在这一趋势的带动下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巨大的消费需求成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强大牵引力。

4.信息层次网络

体育信息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体育信息人才、体育信息资源、体育信息基础设施及体育信息政策法规四个组成部分。

为确保“科技奥运”理念的有效实施,北京奥运会又提出了“数字奥运”规划。“数字奥运”的实施,将使和奥运有关的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力度得到空前的加快,使得体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产生极大的飞跃,最终起到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之目的。

四、从奥运经济角度出发,完善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措施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我们应该借助这一难得的历史良机,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以筹备奥运会为契机,制定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期战略、当期战略和后期战略

根据奥运周期,我们将体育产业发展战略分为奥运前期、当期、后期三个阶段。前期战略包括奥运场馆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筹措、赞助商的选择,以及制定适宜的奥运市场开发战略。当期战略主要涉及与比赛有关的事宜,包括体育器械、体育设备的选购、比赛的组织、门票和彩票的销售、电视转播权及广告的销售、奥运纪念品的开发与制作等。后期战略是指在奥运会结束后的几年内,应充分发挥奥运会这个动态的、极具号召力的“人文旅游品牌”的价值,继续发展我国的体育旅游业,吸引更多游客来参观奥运场馆和设施。

2.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合理调整

我国应当吸收和借鉴国外体育产业的运作方式,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促进体育产业国际化,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规模化的整合,从整体上提升体育产业的竞争力。由于体育制造业是体育产业化的基础,体育信息技术和体育高新技术又能带动体育产业化。因此,以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为依托,以体育制造业为支撑的新型体育产业化结构,将推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培养和造就我国体育产业的经营管理专业人才

国家可以通过加强对现有体育从业人员的培训或者招聘一些懂经营、懂管理的人才进入体育产业队伍的方式来培育和吸引人才。在体育大专类院校中设立体育经营管理专业,为体育产业发展培养合格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

4.加快我国体育产业法制化建设

加强体育产业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健全相关的配套法规,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经营秩序,用法律保障体育产业经济的健康稳定,使我国体育产业能适应奥运经济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熊强等:2008奥运对体育产业发展环境的影响分析.《商场现代化》,2006.12

[2]田玉军:奥运经济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影响.《集团经济研究》,2006.10

[3]郑双喜:从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看北京奥运对中国体育产业的影响.《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4]肖著乾等:奥运经济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影响研究.《集团经济研究》,2007.1

[5]黄志豪:以奥运经济为视角看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集团经济研究》,2007.10

[6]周映春等:运经济与体育产业的互动关系.《集团经济研究》,2007.7

[7]袁嘉良:浅析奥运经济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企业经济》,2006.10

[8]董冬:论北京奥运会给我国体育无形资产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体育文化导刊》,2007.4

作者:卢良斌

上一篇:民事诉讼法律研究论文下一篇:我国企业经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