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调查报告

2024-04-12

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调查报告(通用6篇)

篇1: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调查报告

农民工回流返乡就业创业现状调研报告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县虽未出现大批外出农民工集中返乡的情况,但随着金融危机的延续,返乡农民工也大量增多,增加了全县的就业压力。对此,**县及时启动了形式多样的“暖冬行动”,构筑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绿色通道,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并认真做好返乡回流农民工的各项就业创业服务工作。

一、回流返乡情况

据统计,**县农民工外出务工约有29万人,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等沿海发达地区,从事的行业主要是建筑业、加工制造业和商贸服务业。截至2月20日,全县返乡的农民工在9.6万人左右,占外出务工农民工总数的33%。其中:因个人及家庭原因返乡的有3411人,返乡创业的有1050人,季节性回流75962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返乡的有16250人。

返乡回流的16250人中,从文化程度上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1375人,占70%,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4875人,占30%;从人员性别上看,男性高于女性,其中男性9126人,占56.2%,女性7124人,占43.8%;从年龄结构上看,30岁以下3088人,占19%,30-45岁5850人,占36%,45岁以上7312人,45%;从在外务工地看,以珠三角地区、长三角 地区等沿海发达地区为主,其中从珠三角地区返乡6581人,占40.5%、长三角地区返乡3510人,占21.6%,从其他地区返乡6159人占37.9%;从原所从事的行业看,以从事加工制造业、建筑、服务行业为主,其中从事加工制造业的9100人,占56%,从事建筑行业的3168人,占19.5%,从事服务行业的3022人,占18.6%,从事其他行业的960人,占5.9%。

二、积极应对危机促进就业措施

摸清底数,建立台帐。一是建立了县、镇、村三级联动,做好返乡农民工情况统计调查,并实行旬报制度。二是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动态监测管理。三是以镇乡为单位召开返乡农民工座谈会,掌握返乡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等基础信息,建立了返乡农民工人员基础台帐,做到对返乡农民工收入状况、家庭情况、就业意向、技术素质、安置去向“五清楚”,为推进返乡农民工转移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提供培训、促进就业。一方面组织开展技能培训,通过技能培训,千方百计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和技能,掌握“一技之长”,增强就业能力。充分发挥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再就业培训”等现有培训资源,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培训,建立培训与就业挂钩的机制,现已培训农村劳动者2413人。另一方面鼓励返乡人员参加创业培训。将农民工参加创业培训纳入就业再就业培训补贴范围,按规定享受免费创业培训,通过创业培 训,帮助返乡农民工增强创业信心,强化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现有170名返乡农民工参加了创业培训。

“三送”到家,春暖人心。春节期间,组织开展了以“送岗位、送培训、送健康”为主要内容的关爱返乡民工专项行动。专门制作发放了5000个装有岗位卡、培训卡、健康卡的“关爱返乡民工春节礼包”,使广大返乡民工切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之情。通过此次活动,把3000多个岗位送到了返乡农民工的手中,使1050名返乡农民工在家门口轻松地找到了工作。

举办现场招聘,搭建就业平台。从XX年11月份起,县就业局继“第二个XX农民工日专场招聘会”后,陆续举办了“返乡民工专场招聘会”、“就业援助招聘会”、“春节期间天天招聘活动”、“工业园区专场招聘会”、“三送活动专场招聘会”、“一圈支持两翼劳务对口帮扶招聘会”、“春风行动暨1258266专场招聘会”等形式多样的招聘活动,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搭建平台。一是针对返乡农民工求职需求,广泛收集县内外用工信息,组织更多的用人单位进场招聘;二是加强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在招聘会现场设置专门的职业指导及咨询台,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三是广泛宣传了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和举措,发放农民工手册、政策宣传资料和春风卡,同时加强了农民工维权常识的宣传。至今,共举办涉及农民工的 大小招聘会20余场,组织入场企业300多家,提供就业岗位10000余个,进场人数5万余人,累计达成意向性协议7000余人,其中返乡农民工有5000余人,发放各种宣传资料4万余份,大力促进了返乡农民工重新就业和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目前,已有4698人在县内实现了转移就业。

截止2月20日,**县96673名回流返乡人员已再次实现转移就业累计为89679人。按就业区域划分,县内实现就业有21463人,县外市内9388人,市外其他地区有58828人今年外出务工市外人数稳中有降,一部分人选择了市内或本县就地务工和创业。珠三角地区去向人员比往年有所减少,长三角地区去向比往年有所增加,西部及北方比往年有所增加。年龄在45岁以下的就业相对容易些,学历太低成了就业的“拦路虎”。

三、农民工创业措施

组建创业工作机构,指导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为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的领导,**县调整了农村劳动力开发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全县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统筹协调和指导工作,并将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作为发展劳务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体系,定期督查考核。县劳动保障、发展改革、建设规划、土地管理、农委、商委、科技、财政、卫生、金融、工商、税务、扶贫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强督 查,形成合力,确保涉及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各镇乡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加强工作力量,积极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指导、协调工作。

规划创业基地,出台优惠政策,构筑平台“引凤还巢”。

在**工业园区内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各镇乡在规划小城镇建设中预留部分土地用于农民工返乡创业,集中打造农民工“返乡创业一条街”和“创业超市”,引导返乡创业农民工集中经营、聚集发展。把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招商引资范围,与外地客商享受同样的优惠政策,进入园区的返乡创业农民工享受园区的所有优惠政策。具体享受的优惠政策为:一是对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在登记注册后,3年内按规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由财政部门安排返还给企业,支持企业进一步发展;二是对返乡创业农民工从事个体经营的,适当提高营业税的起征点,对不征营业税、增值税且经调查核实无应纳税所得的,不征收个人所得税;三是支持返乡创业农民工从事个体经营,年内现行政策规定应缴纳的各项地方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关部门原则上按最低限额标准或减半收取;四是逐步扩大就业再就业政策支持范围,根据国务院关于就业再就业政策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城乡统筹就业的实际,逐步将现行部分就业再就业政策扩大到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民工;五是鼓励企业吸纳返乡农民工就业,按照量力而行、逐步推开的原则,鼓励返乡创业 企业吸纳城乡就业困难群体,对企业实行税收减免、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政策试点。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积极的宣传发动,优惠的政策促动,良好的人才带动,使一批返乡农民工积极投身到创业队伍之中。如**工业园区鹏宇五金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的李开平、屏锦竹海村鹏原石膏矿有限责任公司的沈顺科、**飞龙烟花厂的屈治忠等都是返乡农民工成功创业的典型人物。目前,**县成功创业的返乡农民工有1523人,创办个体工商户或企业1463户,吸纳了6900余人就业。

设立专项经费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

进一步完善和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力度,将贷款对象扩大到返乡农民工,贷款额度个人贷款扩大到5万元,并对返乡农民工创办企业贷款额度扩大到80万元,并享受80%贷款贴息的政策优惠。

依托创业培训为创业者提供智力支持

依托SYB创业培训项目,对有培训需求和创业愿望的人员大力开展创业培训,以此来提高创业人员的素质,使广大创业者不仅想创业、敢创业,还要能创业、会创业、创成业。截止目前,已成功开办7个班170人创业培训,其中80人正在筹备创业,计划吸纳600人就业。同时结合实际情况,立足本地资源,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引导他们搞大棚蔬菜、西瓜,开办养猪、鸡、鸭、羊、鱼、蚕等农村服务项目养殖场,实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目前,已有10家大棚、33个养殖场诞生,共解决400余名返乡农民工就业。

四、加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建议

加强统计调查。落实好统计旬报制度,强化统计责任,深入基层,对返乡农民工建立台帐,实行动态统计。全面掌握年龄结构、技能专长、就业需求等信息,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信息库,实行分类管理,提高工作的针对性。

开展就业援助。一是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将返乡农民工纳入免费服务范围,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的“一站式”就业服务。二是把返乡农民工中的转移就业困难户纳入就业援助对象。三是以“三送”活动为契机,把岗位、政策、培训及时送到返乡农民工家门口。四是广泛收集县内外用工信息,适时举办专场招聘会,搭建劳动力市场供求平台,有效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

开拓就业市场。按照“外拓市场、内挖潜力”的思路,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工再就业。对外,充分发挥劳务部门、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作用,支持他们分赴全国用工输入地,收集用工需求信息,开拓新的就业岗位,帮助有外出意愿的返乡农民工再次外出就业。对内,深挖就业潜力,在新农村建设、民生工程建设等项目中,安排返乡农民工就业。

加强技能培训。按照“眼前抓就业,长远树品牌”的思路开展培训工作。结合返乡农民工意愿和需求,抓好分类培训。对技能水平不高、希望继续外出务工的,着重在提高技能水平上下功夫;对于具备创业条件、有志回乡创业的,抓好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能力;对年龄偏大、不愿外出的,可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和种植养殖技术培训,提高生产技能,增强其增收的能力。鼓励本地企业开展员工在岗培训,实现减产不裁员,为经济复苏提前储备竞争能力。

抓好返乡创业。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有经济、有技术、有能力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对有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在项目推介、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方面提供帮助。鼓励引导返乡农民工成功实现创业,以带动更多的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

篇2: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调查报告

习水县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

根据中共习水县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县委常委、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县政府党组和县政协党组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题调研工作总体方案〉的通知》习学组发[2009]8号精神的要求,为准确了解我县返乡农民工创业状况,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由县人大财工委牵头,县“三关”办、总工会、人劳局、工商联、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等相关单位抽人组成调研组,在县人大常委会李平副主任的领导下,于4月10日—4月30日深入马临、良村、东皇、官店、仙源、大坡等乡镇(区)调研,组织召开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系统和返乡创业农民工代表参加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座谈会。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与特点

(一)基本情况

我县总人口近69万人,劳动力35.6万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约19万人,全县累计返乡农民工近2.7万人,返乡农民工占常年外出农民工总数的14.2%。截止2009年3月底的统计,返乡在家的农民工人数约2万,约占返乡农民工 总数的74.4 %,约占常年外出农民工总数的10.6%。返乡在家的农民工在1000人以上的乡镇有东皇、大坡、官店、桑木、永安、二郎、醒民、土城、仙源、习酒等,约占全县返乡在家农民工总数的70%。全县农民工返乡创业人员5656人(其中:从事种植业3142人,占55.6%;从事养殖业1215人,占21.5%。),约占返乡在家农民工总数的28.2%;投入创业资金4162万元(其中:自筹资金2595万元,借贷1566万元)。

在调研中了解,农民工返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停业或开工不足而返乡。二是因探亲访友、红白喜事、料理家庭事宜及其他原因临时返乡。三是因农业季节回家耕作返乡。返乡农民工的期望与需求:一是创业愿望强烈。部分返乡农民工有一技之长,多年在外打拼积累了一定经验或资金,返乡后想发展种植、养殖业或根据市场情况寻找机会自主创业。二是创业就业期望得到政府及金融企业的支持。返乡农民工最希望政府在再外出务工、联系在家乡创业就业等方面予以关心、帮助和支持。返乡留在本地自主创业的农民工,最期望政府能提供资金支持、政策优惠和技术指导。三是普遍需求技能培训。由于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不高,大多数农民工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且收入水平偏低。因此,返乡农民工希望得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素质,满足多行业、多领域就业 选择的需要。

(二)返乡农民工创业特点

1、返乡创业者以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的中年男性为主。他们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农村平均文化程度,平均累计外出务工5.8年,在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外出前,仅有28.5%的劳动力接受过技能培训。经过外出打工锻炼,返乡创业者几乎掌握了1-2门专业技能,如养殖、烹饪、制衣、电工、驾驶、电器维修、土木建筑等,有的还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为返乡创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2、返乡创业以个体和私营为主,规模较小。农民工返乡后在种养业、加工业、餐饮服务业、运输业、商业等很多领域创业,以个体经营为主,也有私营企业。部分企业有一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

3、返乡创业和居住地主要在村庄或集镇。大部分返乡农民工所选择的创业和居住地点是离家较近的村庄或集镇,和农村的天然联系决定着他们的创业起着典型示范作用,可以幅射一片,带动一帮,直接造福于农业、农村和农民。

(三)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作用和意义

农民工返乡创业,创造一批新的就业载体,带动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近转移,开辟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利于借助在发达地区或城市积累的资金和人力资本,用于促进家乡乡镇企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 有利于一部分进城农民工分流和向非农产业与城镇的转移,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由于农民工与农村、农业的天然联系,农民工返乡创业正在以其特有的方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创业带就业,拓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增收的路子。一是解决了返乡创业者本人的发展出路问题。多数返乡创业人员的收入高于未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也高于自己仍留在外地打工的预期收入。二是解决了农村季节性剩余劳动力和常年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和增收途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不充分是农民收入偏低的一个主要原因。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一些劳动密集、技术要求不高的企业,吸收了既难以外出打工也在当地缺乏非农就业机会的农村季节性剩余劳动力和常年富余劳动力就业,为他们提供了低门槛和灵活多样的就业机会,为农民就业和增收开辟了新路子。以创业促进就业,拓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增收的途径。如马临返乡农民工倪学山创办的美森木业,投入资金150万元,吸收了当地的富余劳动力40多人,良村吼滩返乡农民工黄昭胜创办的黄古耳膜厂,投入资金10多万元,吸收了当地的富余劳动力50多人。

2、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

在沿海地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是一种在异地经受市场经济和工业化洗礼,并积累了一定资金和人力资本的外在力 量。他们返乡创业,把资金和发达地区的市场观念、技术、管理带入家乡,成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工商服务业底层突破的有生力量。返乡创业者带来的资金成为创办民营企业的主要初始资本。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优势资源由城市向农村、经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的一种逆向流动。这样的流动把城乡、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发展联系起来,是促进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意义重大。

3、有助于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农业收入仍然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与商品农业的发展相结合。发展农产品的规模养殖、种植、加工、流通服务,拉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这既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有较大的投资发展空间和盈利空间。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投资于商品农业,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规模化、特色化和结构调整。如桑木返乡农民工穆玉发成立的桑木镇山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投入资金200多万元,饲养商品猪存栏2000多头,母猪700多头,公猪15头,养牛大户15头以上的有3户,养羊大户40只以上的有10多户;土城返乡农民工张前红在水狮坝村租地120亩发展无公害疏菜,吸收了当地富余劳动力10多人。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化的发展。

4、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批较高素质人才

农民外出就业,造就了一批新型产业工人和技术管理人员,返乡创业使他们中的一部分又回到农村,成为农村发展和建设的骨干力量。返乡农民进行农业开发、从事工商服务业,有的还担任村干部,为村民提供公共服务。

5、成为推动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农民工返乡创业促进以小城镇为主的城镇化发展,提高了小城镇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一是为小城镇发展提供产业支撑。农民工创办的企业近半数办在小城镇和县城,除去投资于农业经营和谋生型的小企业,规模稍大的工商服务业绝大部分是办在小城镇和县城。这些企业带动资本、劳动力等经济要素向小城镇集聚。二是发展了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配套产业。部分返乡农民工在城镇创办住宿、餐饮等商业服务业企业。三是扩大小城镇人口和经济规模。

二、我县为返乡农民工创业采取的工作措施

全县各级各部门对返乡农民工创业工作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措施,妥善解决返乡农民工创业有关问题,农民工返乡创业为推动我县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提高认识,加强工作领导

县委、县政府及时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究返乡农民工创业工作,把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列入当前农业农村工作重点,进行统筹安排,切实加强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的领导。各乡镇和县有关部门组织召开返乡农民工代表座谈会,听取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建议和意见,了解所思所想。全县累计召开座谈会210个,参会农民工8000余人。

(二)开展技能培训,提升职业技能

一是加大返乡农民职业培训力度,帮助返乡农民工提高创业就业能力,增加技能储备。截止3月底,全县共组织各类培训55次,投入经费16.9万元,培训返乡农民工7675人次,占返乡农民工总数的38.3%。二是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2008年12月17日,由县人劳局牵头,各相关单位参与,组织有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154人开展了为期10天的创业培训,培训学员学费和生活费全免,扶持鼓励和引导返乡农民工,帮助他们实现创业。

(三)搭建服务平台,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

县工商局为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制定了十条优惠措施。县人劳局为返乡农民工创业免费进行培训。县农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信贷支持。

三、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的认识不足,服务不够。因农民工整体素质相对不高,返乡创业交税少、发展慢,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和财政增收作用不大,致使对农民工返乡创 7 业的认识不足,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没有寄予更多的希望,缺少具体的服务措施和政策支撑。

(二)审批手续复杂。“办事难”仍然是创业者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手续复杂,程序繁多,辗转多个部门。

(三)融资难,金融体制改革滞后。调查表明,近八成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发展没有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主要依靠打工积累的自有资金,在规模适度发展时,融资难。

(四)返乡农民工创业者综合素质偏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和生产经营管理的要求。很多创业者早年外出打工,文化水平较低。在打工过程中,从最基层的工作员做起,对技术、管理基本上是懂而不精,对市场预测较为盲目,主要是边干边了解,没有经过较为系统的培训和引导。

四、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对策

(一)正确处理农民工外出打工和返乡创业之间的关系,实行鼓励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方针

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总体上应推行尊重创业、因势利导、积极支持、完善服务的方针。

尊重创业,就是尊重农民工自立自强求发展的创业精神,尊重他们自主创业的权力,尊重他们创办企业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使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因势利导,就是引导农民工服从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利用当地资源,选准创业门路,诚信守法,重视消费者和职工的权益。

积极支持,就是把农民工返乡创业列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凡是外出务工经商后返乡创办各类企业,从事个体经营,兴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无论规模大小,只要符合法律和国家产业政策,并吸纳一定数量的当地劳动力就业,就要予以鼓励支持,实行优惠政策,改善创业环境。

完善服务,就是强化服务理念,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普遍遇到的办事难,融资难,信息、人才缺乏,市场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

(二)改善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管理和服务

一是放宽准入条件,凡是国家法规没有明令禁止和限制的领域,有关部门不得自行设置限制条件。二是简化审批程序和办事手续,清理和规范收费项目,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规定收取的公共服务性收费,原则上收取工本费,或按最低限额收费。三是规范政府行为。严肃查处对企业乱检查、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的“四乱”行为。政府监察部门畅通投诉渠道,及时处理和纠正侵犯企业合法权益、干扰正常经营的违法违规行为。司法部门依法维护返乡创业者的人身财产安全,严厉打击破坏企业发展环境的违法行为。

(三)加大财政、税收等扶持力度

税收方面,一是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者应与其他招商引资对象一样对待,享受外地客商同样的优惠政策。二是要对为城乡低收入群体就业、再就业做出贡献的企业,比照城市相关政策给予优惠政策。农民工返乡创业凡吸纳农村35岁以上富余劳动力、失地农民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等就业的按政策法律法规的规定享受税费、信贷、服务等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等。三是按规定享受国家和地方扶持发展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业、开发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优惠政策。

工商管理方面,切实执行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制定的十条优惠措施。

在财政支持方面,设立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专项基金。主要用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贷款贴息,创业培训和担保等。

相关部门要简化审批程序,严格执行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制度,提高办事效率。

建立创业信息发布平台,向返乡创业者公布各项行政审批、核准、备案事项和办事指南,及时提供法律、法规、政策及融资和各类市场信息。

(四)改善金融服务,提供信贷支持

一是加大政策性金融对中小企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扶持。为缓解农民工返乡创业融资难、贷款利息高等问题,应为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额度不大但期限长、利息低、覆盖面广的贷款。二是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为农业、中小企业服务的作用。农村信用社要加大对返乡创业者的信贷支持。扩大村镇银行试点工作,推进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三是适应创业者多样化的需求,开办固定资产抵押贷款、动产质压贷款、个人委托贷款、自然人担保贷款和同一区域、行业、优质民营企业联保互保贷款等;对有市场、有效益、有技术、有发展前途的,采用信用贷款与抵押贷款组合、整贷整还等方式,放宽贷款额度和还贷时间。四是放宽农村地区抵押物的范围。如允许小城镇企业地产做抵押,包括集体土地、宅基地、自留山使用权及房屋产权等。五是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和返乡创业的信贷扶持担保机制。

(五)健全创业辅导和培训服务体系

一是加强创业辅导、培训和信息、技术服务。鼓励与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关的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培训机构、行业组织和其他社会中介机构,分工合作,相互协调,形成多方参与的中小企业与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网络。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市场信息、开业指导、管理咨询、融资指导、企业诊断等服务,提高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二是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职业培训。根据企业实际需要,指导和配合返乡创业者开展职工上岗前在职培训。要将农民工返乡创业企业的职工纳入各地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 培训计划。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可按规定享受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六)切实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用地问题

将农民工创业用地纳入城乡发展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坚持执行国家严格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政策,因地制宜,妥善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用地问题。各地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直接用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用地。允许地方通过农村集体土地整理折抵建设用地,并从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用地。对符合城乡规划、市(镇、村)容、安全、环保、卫生、消防等要求的前提下,返乡创业者家庭住宿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可视为经营场所。经镇村同意,返乡创业者兴办符合无污染、安全、不扰邻条件的小型加工项目,允许在宅基地范围内搭建简易生产用房,供电、供水等部门应给予支持。

(七)加强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领导

县乡(镇、区)人民政府要把农民工返乡创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通过对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培育、引导,使其成为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和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成为带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改善家乡面貌的带头人,并在促进全面创业、振兴县域经济中发挥主要推动作用。

篇3: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调查报告

一、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分析

此次接受调查的返乡创业人员的平均为39岁, 其中30岁至45岁之间的占了63.9%, 男性占90.9%, 女性占9.1%。

(一) 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意愿比较强

在接受调查的150名返乡农民工中, 有78%的返乡农民工有创意意愿。其原因在于:一是大量的农民工到发达地区就业, 学会了一些专业技术, 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 最重要的是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信息、客户等宝贵的创业资源;二是他们对当地的资源、市场、行情、商机等比较熟悉, 外出农民工在外打拼, 其思想观念也接受了城市现代化的冲击, 因此, 相对的思想观念开放, 脑子较灵活, 有较强的创业愿望;三是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认为外出打工收入不高, 而自主创业收入比较乐观, 因此创意意愿比较强。

(二) 返乡农民工创业领域多元化

农民工返乡后在很多领域进行创业, 比如:餐饮服务业、运输业、特色种植养殖业、小型工矿企业、经商、农村旅游业等。农民工返乡创业从一、二、三产业上来看:第一产业的农业占到27.8%, 作为第二产业的工业、建筑业占31.7%, 第三产业服务业占31.1%, 其他9.4%。虽然返乡创业者大多从事二三产业, 但调查显示发现98.5%的创业者并没有放弃农业, 创业者在创业的同时, 其所在家庭还继续承包耕地, 他们和农业之间仍然存在天然联系。

(三) 返乡创业者多采取合伙创业, 自主创业的比例较少

通过调查分析, 可以看出, 我省返乡农民工创业大多采取合伙或者家庭集体创业的形式, 自主创业的比例很少, 其原因如下:一是个人自有资金积累不足, 集体创业可以聚集资金;二是集体创业可以共享资源, 分担风险;三是个人文化水平有限, 集体创业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

(四) 农民工对政府创业政策的了解程度低

64%的农民工对政府的扶持创业政策是不太了解的, 零零散散的了解个别政策, 这说明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农民工并不知道, 无法发挥作用;这是因为农民工获取信息的渠道是有限的, 单凭新闻联播的简要介绍无法掌握所需信息, 另外网络在农村并不普及, 农民工所需了解信息的渠道就受到了限制。

二、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 约有48%的返乡农民工有很强的创业意愿, 但感觉到返乡创业压力过大, 不敢创业, 为此, 我们需要分析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 具体分析如下:

(一) 社会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认识错位

认识错位主要体现在:一是对农民工“返乡”概念的认识错位, 认为农民工“返乡”, 就是返回到自己的乡村, 而不是把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从农村转移到城镇中去的“返乡”。二是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概念的认识错位, 认为农民工“返乡创业”, 就是要创办大而强的企业而不是小企业, 而没有考虑到大多数返乡农民工的经营管理能力与财力物力。实际上, 农民工所返的乡, 一般来说应该不是原来的村庄, 而是从打工的城市返回到原来的所居住的村庄附近的或所属的城镇;返乡农民工所创的业, 也不是大而强的企业, 而是结合农民工打工的经验、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和融资能力所创办的能发挥自身和村镇优势微型企业、个体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农民工和政府都要认识到这些问题, 从而政府才能从返乡农民工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措施, 才能使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真正创出成效。

(二) 农民工刚开始创业时资金缺乏

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否成功, 很重要的条件就是有没有足够的资金。接受调查的150名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中, 资金在50万以上的没有, 10~50万之间的仅占6.7%, 36%的农民工初始资金在2~5万元之间, 当自有资金不足时, 大多人选择的是向亲戚朋友借, 缺乏筹资理念, 很少想到申请银行贷款, 因为借款手续繁杂, 而且利息负担过重也会增加投资风险。

(三) 农民工创业需要承担的费用偏多

虽然政府制定了各种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措施, 但农民工返乡创业仍然需要承担名目繁多的税费, 具体表现在:一是农民工返乡创业初期, 各种税费都按正常标准缴纳, 有的地方事后会返还一部分, 有的地方没有返还, 这几乎等于创业者没有享受到税费减免。二是名目繁多的行政费用太多, 如工商、质检、环保等部门的行政收费项目比税费还多, 还经常有各种罚款。三是政府制定的税费减免政策在内外资之间差别较大, 比如有的地方政府为吸引外资, 对外商投资与外资企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如长时间的税费减免和优惠使用土地、水电等资源;但对于农民工返乡创业则没有相应的优惠政策, 或者优惠幅度很小。

(四) 知识技能方面欠缺

调查显示, 有75%的人认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不能满足创业需求, 想创业但不知该如何创业。农民工意识到了经营管理的重要性, 创业必须具有市场意识, 农民工在外出打工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吸收了许多新的思想、新的技术、新的观念, 认识到城市中的工厂、企业中的组织管理对创业成功的重要性。而农民工大多文化程度不高, 以初高中文化程度为主, 而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 竞争日趋激烈, 不论从事什么行业, 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是必需的, 所以大多人认为自己需要扩充文化知识和技能, 为自身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对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应采取如下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对策建议:

(一) 建立各部门协调的工作机制, 搭建返乡创业的社会支持平台

由政府牵头, 组织各部门建立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 构建一个多层次的社会支持网络, 为返乡创业农民搭建一个高效率的社会支持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 优化企业的运行环境, 建立健全行业协会, 畅通市场信息交换渠道, 加强与发达地区相关行业和生产上下游供应商的联系, 引导当地的主导产业利用优势做大做强。制定返乡创业优惠政策、建立信息指导数据库, 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免费的市场供需信息, 使企业经营有的放矢, 生产与市场适销对路的高附加值产品。

(二) 转变政府职能, 增强服务意识, 营造优质服务环境

强化政府效能建设, 转变工作作风, 提高工作效率, 简化审批手续, 提高服务水平, 要像对待外商一样对待返乡创业者, 解决关卡多、办事难等问题。明确扶持政策, 保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权利, 优化返乡改善创业环境。对于外出打工返乡创业者, 无论其创办的企业规模大小、不管其经营模式, 只要符合法律和国家产业政策, 能够利用当地资源, 能够解决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就业, 具有示范和推广前景, 就应该鼓励支持, 为他们创造有利于其良性发展的政策、金融、服务、舆论和治安环境, 实行优惠政策。

(三) 建立健全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服务体系, 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技能保障

建立健全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服务体系, 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技术支持。一方面可以利用现有的机构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市场信息、创业培训、交流活动、科技讲座和政策咨询等服务;另一方面可以由劳动保障部门组织各相关单位, 根据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实际、大力开展创业培训, 一是开展创业意识与创业心理品质的培训;二是开展创业知识和能力的培训;三是以订单式培训和定向培训为主,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用人单位岗位规范要求, 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着重实际操作训练, 从而提高农民工技术水平和返乡创业、就业能力。为返乡农民工在当地就业创业提供优质服务。

(四) 拓宽融资渠道, 加大扶持力度

加快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 大力推行信用证制度, 农户联保贷款制度, 拓宽农户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覆盖面, 加大对回乡创业贷款的支持力度, 放宽小额贷款担保条件;同时, 扶持民间融资, 允许农民利用房屋进行抵押、承包土地融资, 解决创业初期融资难的问题。此外, 安排农民工回乡创业专项扶持资金, 推行回乡创业贷款贴息制度, 对农民工创办的符合农业产业化贴息条件的企业, 适当降低贴息审批条件, 优先给予贴息。

(五) 为返乡创业建立优惠政策制度, 提供税费减免优惠政策

制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具体优惠政策措施, 引导掌握一定技能、积累了一定资金的农民工创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诸如地方人民政府在用地、收费、信息、工商登记、纳税服务等方面, 降低创业门槛, 给予农民工返乡创业更大的支持。在税费方面, 返乡创业农民工应该享受和外商、外资企业同样的优惠政策。对于能够为城乡低收入群体就业或者再就业作出贡献的返乡创业企业, 可以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返乡创业农民工应该能享受到国家和地方扶持发展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业、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六) 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舆论保障

加大宣传力度, 激发和鼓励农民工的返乡创业意识。在外务工农民工, 一年到头辛辛苦苦, 省吃俭用, 积累了一些资金。但是, 由于缺乏投资意识, 政府要对农民工加大宣传、发动力度, 适当引导农民工如何利用打工挣的钱, 鼓励他们结合当地的优势资源、特色产业参与农民工返乡创业活动。劳动保障部门应经常对返乡农民工的情况进行摸底分析, 结合当地优势资源、产业发展特点、劳动力需求情况、农产品生产特点等情况, 制定对返乡农民工培训、再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 为返乡农民工做好服务。同时借助当地的报纸、电视、村委会等举办一些专题活动。

摘要:河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 其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不仅是一个理论上需要进一步把握的问题, 而且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操作性很强的现实问题。文章根据对150名河南省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的问卷调查和专访调查结果, 结合相关部门的研究成果, 通过对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河南,农民工,返乡创业,对策

参考文献

[1]叶长德.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研究趋势探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4) .

[2]熊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J].河北学刊, 2009 (04) .

篇4: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调查报告

摘要:农民工返乡创业是现代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城乡结合,农村经济多元化的主要力量。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在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原因及遇到的难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促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综述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分析

近几年,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呈现增长态势,其现状特征如下:

(1)创业意愿增强。黄振华(2011)调查发现,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比为2.14,即2.14个返乡就业的农民工中就有1人着手创业[1]。杜玲(2015)对150名返乡农民工进行调查时发现他们有创业意愿的占78%[2]。

(2)创业主体年轻化。吕燕燕(2012)调查发现,回乡创业者中女性农民工占少数,而男性农民工占多数,并以中青年为主[3]。杜园园(2011)研究发现,回乡创业者的平均年龄为39岁,以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的男性为主,且其文化程度普遍高于农村地区居民的平均水平[4]。

(3)创业倾向于传统产业。金霜、黄凯(2011)研究发现,目前农民工创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5],其中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含量的基础服务业和农业是农民工创业的主要行业(徐士鸿,2013)[6]。

(4)创业联动作用逐渐显现。尹惠斌等(2011)指出,农民工返乡创业可以创造更多工作岗位,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研发了新行业,激活了当地经济发展,吸纳了外来资金,增强了地方经济活力[7]。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原因分析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内许多企业无法应对市场的变化而破产财源,全国约有2000万农民工因此而失去工作,加之农民工自主因素影响,很多农民工选择了返乡创业。总体来讲,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原因主要归结于三个方面:

(1)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促使农民工返乡创业。近年来,随着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产业扶持政策更加倾向于高新技术企业,导致那些产品附加值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加速农民工失业的同时也进一步带动和促进了农民工返乡热潮,返乡劳动力比例由往年的10%上升至13.3%,其中创业人数所占比例约为3%-4%[8]。

(2)政府动员与优惠政策,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自金融危机以来,政府迅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结合农民工各自家乡的特色及资源优势,鼓励农民工找到合适的项目进行创业。一是金融政策。吴易雄(2011)对湖南省返乡农民工实地调查发现,金融部门不仅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信用贷款,同时也设立了专项资金,并出台资金管理办法,对符合当地农村实际能够带动周边农民创业,可得到专项资金的支持[9]。二是土地政策。徐士鸿(2013)对黑龙江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研究发现,当地政府出面建立了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区,统一规划农民工创业建设用地,并以平价或者低价卖给创业的农民工,为切实解决农民工创业用地难问题[10]。三是税收政策。种世彬(2007)研究指出,目前税收优惠是政府最直接的向中小企业及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的最直接的支持方式,尤其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起步阶段,实施税收减免政策,对农民工创业吸引力更大[11]。

(3)农民工自身创业需要。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最大内在动力,农民工进城打工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但是农民工进城以后,经历了城市各种压力和障碍,将自己的收益与所付出的努力进行比较,农民工更愿意自己返乡创业。此外,农民工受城市文化的熏陶,加上家乡就业环境的不断改善使他们觉得回乡创业比外出打工会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这也促进了他们返乡创业;另外,乡土情结跟家庭因素制约着农民工心里情怀,为照顾家庭,一定程度上农民工更倾向于在家创业。

三、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难点分析

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创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农民工创业能力和创业观念限制。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受自身因素影响主要包括:创业意愿低、思想观念禁锢、文化素质偏低、缺乏管理能力、风险意识淡薄、专业技能偏低、缺乏自信等。张秀娥、王冰(2011)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农民工的平均文化水平仍然十分低下,初中及一下文化程度的占到八成以上,虽然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02年的6.7年上升到8.6年,但是整体教育水平还较低[12]。

(2)政府对农民工创业服务还很不到位。政府在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政策扶持力度小、创业培训效果不佳、对农民工在创业方向上的引导不够、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农民工办事难、用地难等,尤其是政府对农民工创业的引导和培训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吴易雄(2011)研究指出,目前创业培训资源主要集中在地市级高中等职业技术院校,而县级和广大农村地区缺乏符合条件的培训基地的师资和设施,农民工无法得到创业创业及企业管理培训服务[13]。

(3)创业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目前,农民工创业环境还面临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创业资源有限、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等,其中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和公共服务缺乏问题尤为突出。韩俊、崔传义(2012)调查研究发现,农村返乡创业环境主要面临两个层面的限制,一是农村现有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比如大型工厂用电线路、农村运输道路等,二是农村的公共服务缺乏,在企业的审批、注册等方面工作环节冗杂,服务态度恶劣等[14]。

四、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对策建议

结合返乡农民工创业现状及困境,学者们也提出了相关促进措施。

(1)提高政府重视程度和政策支持力度。何万能(2015)认为政府应将农民工创业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程,建立层级有序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15],并从创业教育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保障政策、宣传政策和创业融资政策等六个方面构建返乡农民工创业政策体系。如陈荣等(2011)认为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多渠道、多来源保障资金的充足性,扩大对农民工的保障广度和深度,让更多农民工享受到创业帮扶资金,实现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有门”[16]。

(2)优化创业环境,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姚永康(2011)建议为农民工创业建立优化的政务环境和文化氛围[17];张筑平等(2012)建议在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的基础上应该树立回乡创业典范,以典范为榜样,从而激农民工的创业信心[18]。

(3)加强创业培训,提升创业能力。黄静平(2015)建议政府应为农民工提供免费的创业培训,切实解决其培训中面临的技术难题,提升农民工创业能力[19];赵莎莎(2010)建议政府以当地职业教育学院为主要培训机构,适当聘请职业教师,实现个性化培训,发挥“因材施教”的理想状态[20]。

(4)调动社会力量为农民工创业提供便利。申鹏等(2014)建议加强社会关系脉络,在基础的社会关系上,与周边的创业环境的相互融合,组建返乡农民工就业协会或互助协会等非正式组织,以及完善就业中介组织的建设与发展,以期为农民工成功创业提供社会资源[21]。

(5)农民工应解放思想,努力提升创业能力。吴阿群(2015)建议农民工一方面要从农村束缚的观念中走出去,不断进取,同时还应通过成人教育和短期培训等形式,提高返乡农民工的创新能力和素质,尤其要提升其经营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22]。

参考文献:

[1]黄振华.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报告[J].聚焦三农,2011(8):36-39.

[2]杜玲.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经济体,2015(1):11-12.

[3]吕燕燕.农民工返乡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以大连市为例[D].辽宁:大连工业大学,2012.

[4]杜圆圆,返乡农民工创业问题研究[D].安徽:安徽农业大学,2011.

[5]金霜,黄凯.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1):29~30.

[6]徐士鸿,黑龙江省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D].黑龙江:东北农业大学,2013.

[7]尹惠斌,易继平,陈统儒.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湖南石门县为例[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1(130):52-54.

[8]陈荣.返乡农民工创业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基于皖北地区的研究[J].聊城大学报,2011,(2):62-63.

[9]吴易雄.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困境与对策---基于湖南省24县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调查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2011(7):156--159

[10]徐士鸿,黑龙江省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D].黑龙江:东北农业大学,2013.

[11]种世彬.中国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研究[D].吉林:东北财经大学,2007

[12]张秀娥,王冰.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的SWOT分析与对策[J].求索,2011:76-78.

[13]吴易雄.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困境与对策——基于湖南省24县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调查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2011,(7):156-159.

[14]韩俊,崔传义.我国农民工回乡创业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2(11):3-8.

[15]何万能.新形势下扶持湖南农民工创业的财政税收政策研究[D].经营管者,2015.1.

[16]陈荣,丁勇,韩蓄.返乡农民工创业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聊宁大学学报,2011,2.

[17]姚永康.创业环境建设的对策和建议.[J] 经济研究导刊,2011,4.

[18]张筑平,吴宗建,袁忠勇.贵州省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对策研究[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2.4,123.

[19]黄静平.返乡农民工创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市场,2015,26.

[20]赵莎莎.返乡农民工创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N]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4(3).

[21]申鹏,朱林.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调研世界,2014,9.

[22]吴阿群.农民工创业政策的变革与创新研究[D]市场研究,2015.4,48-49.

篇5: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报告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综述

在全国两会上,“保民生、促增长”依然是代表委员关注热议的焦点,“民生保障”是最受关注的五大民生焦点之一,人才强国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未来中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何将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这需要政府和人力资源行业共同努力。尤其是政府鼓励农民工积极返乡创业,带动地方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问题。甘官屯乡就我乡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总结形成了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报告。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意义重大

1、农民工回乡创业加快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 回乡创业者是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贡献者,农民工回乡创业加快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建设,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回乡创业者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回乡创业者是新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参与者。

2、农民工回乡创业开辟了一条小城镇带动下的梯次化的农村城镇化道路

农民工回乡创业推动了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农民工回乡创业开辟了一条小城镇带动下的梯次化的农村城镇化道路。

3、农民工回乡创业有利于逐步打破我国传统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实现资源在城乡之间有效配置。

4、农民工回乡创业完善了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拓宽了农村就业领域,有利于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培育了农民的创业精神,向农村市场引入了竞争机制。

三、农民工回乡创业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国家对“三农”政策的落实到位,农民工返乡创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通过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也面临着许多艰辛与困惑,“四难”问题业已成为农民工返乡创业中的栏杆,阻碍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步伐,应予关注。

1、上门办事难。

返乡创业人员由于多年在外打拼,对家乡政策不甚了解,对如何办证、需提供哪些资料、走访哪些部门等都知之不多、知之不解。调查发现,地方政府目前基本没有成立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的专门机构,也没有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相关政策开展宣传指导,企业从开户申请到正式投产运转,中间“审批部门多、办证时间长、收费项目多”,导致农民工返乡创业初期成本过高。据问卷调查:92%的业主不清楚政府对农民工返乡有哪些优惠政 2 策;问卷问及“政府有关部门是否经常为企业提供服务”时,回答经常的占27%、偶尔的占17%、从来没有的占54%。

2、政策落实难

一些优惠政策没有落实到位,主要表现在:税收减免的政策不到位,农民工返乡创业企业基本没有享受;政府提供创业贴息贷款政策没有开展任何形式的宣传,也没有办理过一笔;免交借读费政策也不到位,有的地方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孩子上学仍需缴纳借读费。

3、环境优化难

创业环境问题仍然是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反映的焦点问题,“服务时没人管、收费时争着来”是返乡创业农民的普遍反映。一是前置性审批环节多。问卷调查反映农民工开办企业或经商需要多少部门审批,回答在9个以上的占79%。二是不规范收费多。三是收费不透明、不公正。四是搭车收费。集中表现为某些部门以培训、服务为名,收取费用而不开展服务。如:某业主反映消防部门根据企业规模核定消防人员,每年收取消防培训费380元/人,但从没有开展过培训。

3、缺口解决难

一是资金缺口。一方面,贷款需求满足率底。问卷调查反映,返乡创业人员90%的业主只在农村信用社一家机构获得过贷款,在其他银行机构可谓告贷无门,而贷款需求满足率达50%以上的仅占15%;另一方面,融资成本高。问卷调查中有70%的业主反 映银行贷款期限不合理、手续繁杂、中介机构收费多。以房产抵押为例,按贷款10万元计算,各项费用合计约为1700元,约占贷款金额的17‰,给企业融资增加了额外成本。二是厂房缺口。问卷调查中,45%的业主反映地方政府要么没有建立标准厂房供创业人员租赁使用,要么建立的工业区门槛太高,回乡创业企业无法进入,而创业人员自行租赁民房进行生产时,安监部门却往往以厂房不合规或规范不合理用地等为由进行清理或罚款,致使企业难于立足。

四、产生的原因

1、服务意识模糊

虽然各级地方政府在农民工返乡创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有些部门的服务却没有及时跟上,“重大轻小、喜优嫌弱”的意识比较明显,对一些大规模的招商引资企业嘘寒问暖,对列入考核的下岗再就业群体关爱有加,而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则过问不多,或是缺乏具体、有效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或是不关注、不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致使农民工返乡创业在服务协调上存在盲区,甚至还出现了不规范收费、不公正收费、搭车收费等现象,既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冷落了推动县域经济迅猛发展的新生力量,更折损了政府形象。

2、信贷政策制约

商业银行信贷政策改革后,信贷权限上收,信贷门槛提高,各支行除了消费贷款和存单质押贷款外,均无贷款审批权,在贷 款的营销上也“重大轻小”,喜好和追捧系统客户及集团客户,对小企业和创业风险大的企业兴趣不大。即使是农村信用社也门槛较高,要求企业提供土地、厂房、店辅或两套以上住房为贷款抵押。据调查,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在农村信用社的贷款,80%的农民是以小额信用贷款的方式获得,金额也以3—5万为主。

三、政策与建议

1、提升“认知程度”,营造农民工创业良好氛围 各级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克服“重大轻小、好外忽内”的心理,把握时机,因势利导,积极推动和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工程,把农民工返乡创业工程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其作为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农村致富、农民增收的重要工作来抓。同时,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恳谈会、项目介绍会、投资座谈会等各种形式,宣传政府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学有一技之长、掌有管理经验、拥有资金积累的在外务工农民返乡创业,为家乡的经济建设作贡献。

2、打造“绿色通道”,畅通农民工创业办事渠道

政府应设立农民工返乡创业管理服务中心,为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办证、办照、登记等业务提供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并注意收集和管理外出务工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创业情况,建立返乡农民工创业“项目库”,发放返乡创业农民工“联系卡”,及时跟踪、掌握返乡农民工创业情况,全力打造农民工创业的“绿色通 道”。同时,政府部门应建立项目资源库,加强项目开发和储备工作,积极开发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等适合农民工创业人员的项目,引导返乡农民工投资市场前景好、有发展潜力的项目,使农民工返乡创业少走弯路、少碰钉子。

3、优化“服务环境”,推动农民工创业做大做强(1)制定出台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

在审批环节上简化手续、在创业初期的税费上予以减免、在子女入学上与城镇同待。

(2)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

规划、建设好符合消防、安全等要求的标准厂房设施,并对资金紧张者实行分期付款购买或租赁,减轻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负担。、(3)加大农民工技术培训力度

整合现有的培训资源,筹集专项基金,有计划的对返乡农民工进行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和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让更多的农民工成为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现代企业人才。四是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可参照下岗再就业贷款担保基金管理模式,政府引导出资筹集农民工返乡创业担保基金,实行部分贴息,对农民工创业贷款提供担保、解决农民工融资难问题。五是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坚决杜绝吃拿卡要和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现象,并保持政府优惠政策的延续性,让农民工大胆创业、放心创业,引领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

四、推进“金融创新”,破解农民工创业融资瓶颈(1)要创新信贷产品,降低贷款门槛

要根据农民工返乡创业企业的生产周期和贷款需求“短、平、快”的特点,在贷款条件、方式、担保机制、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不断创新信贷产品,对处在成长期的企业,根据其货物流转、销售收入、企业规模等因素,积极开发农民工创业信用贷款,或将农民工企业存储的原材料、产成品等作为质押品,开办农民工企业物流贷款和“仓单质押”贷款,解决农民工企业贷款担保难问题。

(2)要做精小额信贷,扩大资金覆盖面

农村信用社要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拓宽小额贷款覆盖面,扩大对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小额信用贷款额度,并简化贷款程序,建立高效的农民工企业贷款审批机制。

(3)要实施统一的信用等级评定制度,探索建立农民工企业征信体系

要按照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原则,依据农民工企业经营者素质、资信状况、经营状况、偿债能力和发展前景等指标,评定农民工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结果可在各行使用,避免各行评定结果不一的现象。

(4)要积极推动农村金融改革

目前,国家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试点工作已在部份省市实施,即将进入逐步推广阶段,应抓住这一 发展机遇,在政策允许和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设立村镇银行,改变农村信用社一家难支“三农”的信贷格局,逐步提高农户和农村小企业贷款覆盖面和满足度,着力解决农村金融供需矛盾。

篇6: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报告

2008年10月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省内外用人单位用工减少,导致保山市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纷纷返乡回流,截至2009年4月底,全市返乡农民工达38542人。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保山市委、市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做好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市劳动保障部门坚持做好农民工返乡人员情况月报告统计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农民工就业专项活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截至5月底,全市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04477人次,其中返乡农民工实现就业27207人,占全市返乡农民工总数的70%。

去年以来,保山市积极开展返乡农民工调查摸底工作,及时掌握返乡农民工的技能特长、就业需要、培训需求等,改变过去重视针对沿海用工开展培训的思维,大力实施就近就地用工和自主创业等培训,对内深挖就业岗位,对外拓宽合作领域,引导帮扶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目前,全市返乡农民工重新实现就业27000多人。

二、保山市腾冲县农民工返乡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返乡主要原因

47%因企业停产或裁员而返乡;19%因企业降薪,收入水平下降而返乡;15%因家庭原因而返乡;16%因合同到期或工程结束、身患疾病等其他原因而返乡;3%回乡创业。2.返乡农民工主要特点

一是年龄普遍较年轻。35岁以下的占47%,36岁至45岁的占35%,46岁以上占18%。大都属于青壮年群体。二是文化程度、业务技能偏低。初中及以下学历占87%;高中学历占11%;中专技校高职及以上学历占2%。三是从事职业的技术含量低下。原从事加工制造、建筑、商贸流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占返乡总人数的76%。四是省外返乡农民工占绝大多数。省外占93%,省内为7%。五是外出务工仍是返乡农民工意向的主流。滞留人员有再继续外出务工意愿的占的90%。同时,有15%的返乡农民工有意愿立足家乡创业,有65%农民工的愿意就近就地转移就业。3.农民工返乡对经济社会的不利影响。

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增大。二是农民增收的压力增大。三是社会稳定的压力增大。农民工大量返乡对农村经济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影响。

三、返乡创业背景概述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人口规模和增长速度不断增长。这主要有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在人口剧增的同时,我国在农村开展了土地制度改革,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土地经营制度,截止2008年底,保山市腾冲县芒棒乡总人口有6466户、22098人,农村有耕地面积25124亩,人均耕地面积1.27亩,但多数贫瘠,坡耕地、次耕地占绝大部分,单产低,造成全乡产生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芒棒乡最早外出务工的部分农民工返回家乡,开始从事种植、养殖、加工、服务、运输等经营活动,这成为全乡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的萌芽和最早形式。经过他们的辛勤和

努力,返乡创业逐渐显现成效,不仅使创业者本身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带动了身边农村劳动力就业和部分返乡农民工跟随创业。因受当时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不尽完善和自身综合素质较低的影响,最早出现的返乡创业大多表现出规模小、层次低和单一化的特点,其创业项目实际上也多为种养殖业相关的简单规模经营,创业所需的资金、技术、信息也都是创业者本人在长期的务工经历中积累和磨练的。

四、解决农民工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工失业后再就业难。

企业停产或裁员,无技能,文化低,年龄大的农民工是被剔除的首要对象,如不妥善引导、安置再就业,不仅造成农民增收困难,我市经济也会相应受到冲击。

2、返乡农民工创业难。

一方面,返乡农民工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想在家乡创业,但由于不了解家乡政策、市场行情,加之缺乏技术、经营理念、个人资金不足等实际问题,导致他们观望徘徊,不敢大胆创业。另一方面,近几年,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创业优惠政策,鼓励农村劳动力回乡创业,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政策并未落实到位。

3、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量整合利用不够。

目前负责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机构包括劳动保障、农业、教育、科技、妇联、共青团等多个部门,职能交叉形成了一些权利真空,统筹安排的难度大,各种资源整合和共享机制尚未形成,造成培训资源的浪费,制约了工作的开展。

4、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不足。

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培训投入基本是以中央转移支付和省级投入为主,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明显不足,导致三个不利局面:一是转移培训的普及率不高。上级下达的转移培训指标太少,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二是培训补助吸引力不强,尤其是对因学习技术含量高需要进行中长期培训的培训对象吸引力不强。三是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尚未建立健全,不能及时、全面掌握全市的农村劳动力变动情况。

五、保山市腾冲县返乡创业主要成效

1.拉动了农村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当前,腾冲县农村人多地少的就业矛盾非常突出,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任务繁重,受金融危机影响,外出就业难度加大。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不但解决了他们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拉动了农村就业,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就业。如五合乡的李吉军、李吉全、彭权贵,就曾经在打工期间从事过房屋装修,今年五合乡实施的民居危房改造就成为了他们的拿手好戏,在他们的指导和带领下,全乡的160多户危房改造的农户都来向他们讨教,而且还带出了一帮能工巧匠。

2.增加了农民收入

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大都从事传统农业,很难增收致富。通过返乡创业吸纳安置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带动广大农户从事种养殖业,大大增加了

农民的收入。

3.促进了结构调整

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结合本地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拉长了产业链,增加了产品附加值,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4.形成了一批典型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和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重点、难点在农村,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需要一大批脱贫致富带头人。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自己致富,而且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涌现出一批农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返乡创业农民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得到了群众的认可。5.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农民首创精神。返乡创业的农民,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还带来了崭新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开始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据调查,在全县开展的修建进村入户串寨路、沼气池、改厕改圈等新农村建设中,最先接受的当属外出返乡农民工。芒棒乡的杨贤,外出务工近20年,当听到家乡正开展轰轰隆隆的危房改造工程时,及时返家争取指标,硬是在短短的时间内,在自家破烂不堪的茅屋地基上筑造起属于自己的民居。

六、几点建议

1、加快农民工转移就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一是相关部门要继续开展调查摸底,及时掌握返乡农民工的数量、需求、意愿和流向,全程进行动态跟踪和监测,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就业服务。

二是积极组织开展劳务输出。加强与输入地的劳务合作,要巩固已有的劳务基地,开辟新的劳务合作领域,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

三是积极培育劳务品牌,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四是加大投资力度,开发就业岗位。要把重大项目建设与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结合起来,尽可能多的安排本地农民工就业。要抢抓机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拓展农民工转移就业空间。

2、加强培训,提高职业技能。

一是加大返乡农民工职业培训力度。针对大多数返乡农民工技能单一的特点,及时开展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帮助返乡农民工提高市场就业能力,增加技能储备。二是积极开展返乡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培训。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努力提高农民工转移就业率。

三是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组织有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开展创业培训,在政策上给予扶持、鼓励和引导,帮助他们实现创业。

四是加大投入力度。各级财政都要安排专门用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资金,对接受培训的农民给予一定的补贴和资助。

3、落实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相关政策措施。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全民创业促进就业工作的意见》精神,鼓励引导掌握了一定技能、积累了一定资金的农民工回乡创业,政府要在用地、工商登记、纳税就业服务等方面推行“一站式”服

务,开辟农民工创业“绿色通道”。

二是建立农民工创业激励机制。对于返乡投资创业的农民工,享受外地客商来黄投资同等的优惠政策。鼓励失地农民合伙创业,在经营场地、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大力帮扶。对由返乡农民工创办并安置农村劳动力达100人以上的企业,由市级财政一次性给予5000元的专项扶持资金。

三是农民工创业享受城镇创业人员同等待遇,将小额担保贷款优惠政策扩大到农村创业者。四是鼓励企业吸纳农民工就业。对吸纳农民工达100人以上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按照每安置一个农民工补贴100元的标准发放给企业。

4、发展特色农业,以产业吸纳就业。要积极引导农民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及观光农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实现就业。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鼓励规模种植和规模养殖,挖掘农业产业化安置就业的潜力,使农村劳动力利用现有的土地、产业资源实现就地转移。

七、返乡创业实例

张景全,41岁,腾冲县洞山乡返乡农民工,17岁即外出到贵州、福建等地务工,一直从事树木种植行业。2008年,随着县委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他带着多年积累的林木种植经验和资金回到家乡,专门从事花卉、苗木的种植。目前已在勐连等地山脊上征用荒山荒地成片种树。

回到家乡来发展林木产业,一方面是政府的感召和政策的吸引,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在自己的家乡大力发展这个殖树造林这个产业,造福当地百姓,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尽一份力。

2008年他返回家乡即与人合伙成立了“腾农公司”,在县植树造林委员会的统筹指挥下,专门从事植树造林,前期投入80余万元的资金从福建专门托运了大量的苗木进行栽培。张景全说,在征地过程中,他花了大量的精力开展宣传说服工作,需要对当地老百姓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要让他们看到造林带来的各种益处,要为老百姓传输种树如种粮、种粮能致富种树也同样能致富的理念,老百姓如果自己也能种一片自己的树林,长期的经济就有了保障。

目前,张景全的造林计划和产业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植树造林同时大量带动了当地老百姓的就业,景全公司现有管理人员6人,雇用工人最多时达到了240人,“招募的女工待遇可达40-45元/天,男工待遇可达50-55元/天”。

关于造林产业的管理,他说“每亩种植300枚树,至成林每棵树至少需投资3元的管理费”,他对此也很有信心。他说,一是要具有种树的经验,另一方面是要具有融资的理念。在福建长期从事苗木种植的过程中,他从植木专家手里学习及获得大量的宝贵知识经验。关于融资的理念,也是从事林木产业非常重要的一环,如何运筹帷幄保证资金链流畅,也是长期从事这个产业而获得的经验和资本。目前,政府下达有植树补贴政策也给予了张景全有力的支持。

上一篇:公司致员工家属春节慰问信下一篇:(论文)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