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2024-04-13

减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精选8篇)

篇1:减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减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十分重大的战略决策。而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8亿农民整体收入和消费水平偏低的问题,既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又是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关键环节,需要认真抓好。关键词:城乡差距;协调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十分重大的战略决策。而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8亿农民整体收入和消费水平偏低的问题,既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又是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关键环节,需要认真抓好。对此,谈点个人看法。

一、充分认识缩小城乡差距的重大意义

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意义非常重大。

(一)缩小城乡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需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全国13亿人口,近60%生活在农村。2004年末,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还有2610万人,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有4977万人,这表明我国农村居民还有相当一部分生活处于较为困难状态。在本世纪头20年,要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农村”。

(二)缩小城乡差距是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的必然要求。城市和乡村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整体。正确处理城乡关系,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从我国现实情况看,城乡差距扩大已成为制约城乡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因素,突出表现为市场的制约和人力资源的制约。一方面,由于大量农村人口收入水平低,使国内巨大的潜在市场挖掘不出来,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大量人口滞留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劳动者素质长期难以提高,经济发展中最急需的、有一定劳动技能和知识水平的劳动者供给不足,不少城市都出现了技术工人短缺现象,增加了城市经济增长的人力成本。

(三)缩小城乡差距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历来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三农”问题的形成,归根到底是由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体制造成的。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体制上进行创新和突破。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通过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用更大力量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走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四)缩小城乡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城乡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最基本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只有城乡协调发展,才能建立起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只有在这样的局面下,社会才能安定团结,人民才能和谐创业。

二、高度重视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之一。目前城乡差距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不仅有收入水平之间的差距,更有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过程:1979~1985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率先推行,城乡居民收入比由1978年的2.57!1,缩小为1985年的1.8!1;1986~1994年,随着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城市经济发展明显加速,城市居民收入明显增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扩大,1994年上升到2.86!1,超过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水平;1995年以后由于农产品涨价,农民收入增多,城乡差距重新缩小,但1997年后城乡差距再次连年明显扩大,2001年为2.9!1,2002年为3.11!1,2003年进一步扩大到3.23!1,2004年在国家采取多种惠农措施的情况下,城乡差距也还维持在3.21!1。如果把城市居民收入中一些非货币因素,如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种社会福利考虑在内,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可能更高。

(二)城乡教育差距。

教育差距是更隐性、更深层次的城乡差距。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乡村人口的学历比城市人口低得多。具有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所占比重,城镇和乡村分别是3.2%和0.07%。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乡村的3.4倍、6.1倍、13.3倍、43.8倍、68.1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

(三)城乡医疗差距。

2002年,政府农村卫生资金投入总量为151亿元,仅占政府卫生事业投入总量的23%。也就是说,60%的农村人口只享有不足四分之一的卫生资源。农村人口人均拥有医疗卫生资源远低于城市平均水平。2003年,城市每千人拥有病床数3.67张,而农业人口每千人只拥有0.76张。城市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84人,农业人口每千人只拥有1.19人。目前,全国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只有10%左右,90%以上的农民属于自费医疗群体,而城市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则为42%。由于乡村公共医疗卫生条件退化,导致农村的传染病出现了扩大蔓延趋势,曾经在我国已经灭绝的血吸虫病在部分地区又死灰复燃。近几年,由于公共卫生供给短缺,医疗价格的大幅度攀升,农村不少地方出现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四)城乡消费差距。

受收入增长的制约,农民的消费增长也比较缓慢。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之比由1978年的2.68!1扩大到2004年的3.29!1。从总体上看,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只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整整落后10年。(五)政府公共投入差距。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由1978年的13.43%,下降到2003年的7.12%。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1978年为4.52%,2003年下降到2.14%。财政资金的分配进一步向城市倾斜。2003年主要针对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粮、棉、油、肉等各项财政性补贴支出,就超过了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支出,2003年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2.50%。当然,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农业重视程度的加强,国家利用国债对农田、水利、道路、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有了明显加大。

三、城乡差距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

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为了迅速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国家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和对农业征收高额税赋、低投资等办法,将农业剩余强制转为工业积累。同时,还以严格的户籍制度将农村居民排斥在城市和工业化进程之外,大量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国民经济被人为地分割成农村和城市两个封闭的系统。这种以城乡分割和向城市倾斜为特征的城乡关系,虽然为我国工业体系的快速建立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也使国民经济尤其是乡村的发展付出了沉重代价。农村基本局限于农业,越来越多的农民拥挤在越来越少的耕地上,农业的技术水平、商品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较低,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进程被人为抑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城乡要素流动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城乡关系有所改善。

但是,由于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尚未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依然整体向城市倾斜,对农村、农业和农民依然是“多取”、“少予”;农村改革滞后于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导致农村又产生和积压了一些新矛盾和问题,城乡结构总体上仍处于较为严重失衡的“不和谐”状态。

四、积极缩小城乡差距,努力促进协调发展城乡差距过大,已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经过20多年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连续上了几个大的台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面临难得的机遇和条件。

(一)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一是加大财政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

科技的投入力度,着力改善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调整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转变补贴方式,增加对农民的直接收入补贴。要充分利用WTO的“绿箱政策”,适当增加财政对农业科技、农产品安全、农民工素质培养等的投入力度。WTO《农业协议》规定,如果发展中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不超过10%,就无需削减其国内支持。目前,我国补贴远低于10%,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还有很大的空间。

三是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努力减轻农民负担。本着公平税赋、让利于民、鼓励“三农”原则,加快落实减免农业税的政策措施。四是建立规范的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大力支持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逐步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真正实行免费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与此同时,还要抓紧建立健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医疗援助制度,切实解决农民有病看不起的问题,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

(二)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市支持农村”为指导,建立城乡互动的协调机制。

建立城乡良性互动的市场,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大力发展城乡关联产业,建立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机制,壮大都市经济,提升县域经济,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用城市工商业的生产经营方式来改造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统筹城乡资源配置,搭建城乡共享的资源要素平台,加强城乡之间资本、技术、人才和信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三)为农民工进城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让农民进得来、留得住。农民进城务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然而,近年来,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障令人担忧。农民工在城市中从事着最脏、最累的工作,但劳动报酬普遍偏低,而且承受着被拖欠工资、克扣工资、同工不同酬和就业歧视等不平等待遇。关键是要为农民工进城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要尽快打破城乡、地区就业壁垒,建立跨地区、跨城乡的统一劳动力市场,制定平等的行业进入制度,实行公平的就业政策。要改革现行户籍制度,逐步建立和实行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只要进城农民有固定职业、固定收入和固定住所,并且具有一定工作年限的可考虑拥有城市户口。要依法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长期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子女上学等方面应享受市民待遇,有权平等享用城市公共服务。坚决清理和尽快取缔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违法收费项目,对一些收费项目能取消的一定要取消,暂时取消不了的要坚决调减下来。

(四)深化土地、金融等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当务之急,要抓紧落实好惠及农民的各项土地政策,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要全面清理和修订现有有关征地方面的法律条款,将土地征用权严格限定在公共用途和符合公共利益的范围内,充分保障农民对土地的基本权利,防止农村土地流转中的侵权行为。要严格制止农村基层干部借土地资源重新配置之机大量寻租,侵害农民土地权利的各种行为。进一步明确界定农民的土地权利,使农户真正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四权统一的承包经营权,特别是应将处置权有条件地赋予农民。要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并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让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失地不失利,也不失业。与此同时,要大力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革创新农村信用社机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大力培养民间金融机构,支持农村小额****机构的发展。要适应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大力扶持建立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逐步改变长期存在的小规模分散经营方式,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五、结束语

城乡差距问题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大难题,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世界各国也大都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但不能因此而放松工作力度。尤其是现阶段城乡差距过大已日益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一问题,抓住机遇,积极工作,逐步加以解决。否则,任其发展,不仅会越来越被动,也将造成更大的问题。目前,中国政府作出的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只要各方面共同努力,从机制、体制改革入手,加大公共投入力度,完善政策,并落到实处,城乡差距问题是可以逐步得到解决的,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睦、城乡协调的新格局一定会实现。

篇2:减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河南改革开放30年基本经验与发展模式研究(3)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改革开放30年来,河南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全国第9位跃居为现在的第5位,按可比价格计算,2007河南人均GDP比1978年增长了14.5倍。在此过程中,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不仅使河南由单一的农业大省转变为新兴的工业大省和经济大省,而且走出了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

一、河南壮大县域经济的思路及做法

改革开放初期,河南城镇化率只有13.6%,大城市数量少,且规模有限,不足以形成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7000多万农民聚集在农村,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当时河南面临着城市和农村双落后的尴尬局面,弱小的城市经济无力带动农村发展,窘迫的农村经济乏力支持中心城市建设,城乡互动发展难以实现。

以城市为增长极的区域发展模式,对河南人口密集、面积很大的传统农区效果甚小。在以“放权让利”改革举措推动下,当时的县域作为完整的行政区域单元,纷纷开始自谋出路。河南县域经济的发展正是在缺乏中心城市带动,又无现代农业支撑的背景下艰难起步的。

可以说,河南县域经济的发展肩负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多重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对县域经济的作用越来越重视,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从而大大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并最终创造了奇迹。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省委省政府提出开发“地下地上”两类资源,地下资源指矿藏资源,地上资源则指农业。由于“地下地上”两类资源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因而地下资源的开发使一些资源丰富的县率先脱贫至富。针对山区和平原低洼易涝等贫困县区,省委省政府1985年发布了《关于帮助山区和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决定》,出台了减免农业税、减免所得税、鼓励承包荒山、扶持畜牧业发展、给予科技人员优惠待遇等一揽子政策,收到了良好效果。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1984年5月,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发展乡镇企业的决定》,提出“必须坚持‘大型、中型、小型一齐上’,采取多种形式,兴办各类企业”,为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创造了较为宽松的环境。1985年,巩义回郭镇以入股合作协议的形式兴办企业,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民营企业股份合作制最早的萌芽。然而,河南的县域经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仍大大落后于东部地区,萌芽于河南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最终在东部得到了升华。

面对与东部省份越来越大的差距,1990年,由省主要领导带队,先后组团多批去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地学习考察。在考察报告会上,大家一致认为河南落后的主要原

1因是思想不够解放,决心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对县域经济发展给予更高的重视。1992年,对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排名前18位的强县进行扩权试点,出台了一系列特别的政策措施,包括扩大县级审批权、稳定一把手任职期限、县委书记和县长归省委组织部管理、县项目直接报省里批等。这次改革被形象地称为“十八罗汉闹中原”。1996年,省委省政府又提出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即“一手抓18个综合改革试点县(市),一手抓34个贫困县,分类指导,积极开展创建小康乡、小康县活动,大力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此次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并为县域经济以后的大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十六大关于“壮大县域经济”的论述为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2004年3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召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省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原崛起的宏伟目标,重点在县域经济,难点在县域经济,潜力也在县域经济。”4月,《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若干意见》出台,提出要扩大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规定“凡县(市)自筹资金、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无论规模大小,一律不再对项目投资进行审批,由投资主体自主决定。赋予巩义、永城、项城、固始、邓州五县(市)省辖市的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社会管理权限;选择30个基础条件好、经济实力强、发展速度快的县(市),赋予其省辖市经济管理权限,并在建设用地等指标分配给予倾斜。”另外还在财政、税收、金融、建设用地管理、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制度改革,同时也加大了对扶贫开发重点县的扶持力度。

2006年3月,省委省政府召开第二次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总目标,以壮大经济实力、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要任务,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主要途径,促进县域经济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扶持引导中实现跨越式发展。”会后,省政府又召开了三个县域经济座谈会,对后进县、20个强县和人口大县进行分类指导。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相关政策措施的实施,使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大大提速,涌现出一批在全国有竞争力的经济强县。

2008年4月,省委省政府召开第三次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对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新的调整和部署,省委书记徐光春明确提出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富民强县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工业经济为主导,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化为载体,着力发展特色经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全面提升劳务经济,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努力实现县域经济向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发展。”

二、河南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成效和重大意义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30年来,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县域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07年,河南县域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99.1%;县均财政一般预算

收入突破3亿元,为2002年的2.9倍,收入超5亿元的县(市)达20个,超10亿元的达4个。河南县域经济的崛起在全国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突出表现为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重新排序。上世纪90年代初,巩义是唯一跨入京广线以西地区的全国百强县(市),进入21世纪,新郑、偃师分别进入了2005和2006全国百强县(市)。2007年,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发布的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的排名中,巩义、偃师、新密、新郑、荥阳、禹州、登封等7县(市)进入百强名单。该所还排出了中部六省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其中山西13个、安徽11个、江西8个、湖北10个、湖南21个,河南则占了42个,偃师、新密、新郑、荥阳、禹州、登封等相连的六个县级市作为“区域经济强县组团”并列中部第三名。三十年来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对河南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从根本改变了河南的经济社会面貌。

首先,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进步。壮大发展县域经济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主要是解决“三农”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县域经济推动,河南的农业得到长足进步,农民人均收入成倍增长,农村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农业大省。尤其2003以来,河南农业连创历史新高,粮食连年增产,连续两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农村公路总里程居全国第一,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水泥路或柏油路,实现了“户户通电”,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5年来平均增长10%,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02年的48%下降到38%。

其次,极大地提升了河南的经济实力,有力地促进了河南向经济大省的跨越。尤其近些年来,县域经济发展势头之猛、活力之强、亮点之多、效益之好、变化之大前所未有,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与2003年相比,2007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达到10624.4亿元,增长82.2%,年均增长16.2%,高出全省经济平均增速2个百分点;县域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由65.9%提高到70.6%,年均提高1个多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 57.8%提高到77%,年均提高4.8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成为河南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爆发点、增长点,有力地推动了河南向经济大省的历史性转变。

再次,促进了河南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县域经济三十年来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河南产业门类的丰富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形成了以县域工业为基础、城市工业为龙头的工业分工格局,不仅充分开发利用了各地的资源,而且使工业文明惠及广大农村地区,初步实现了近1亿人口的内陆大省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这完全可以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事件载入史册。2007年,河南县域工业增加值达到5427亿元,比2002年增长152.9%。县域工业的大发展,为河南新兴工业大省地位的确立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四,探索出一条适合农业大省的特色城镇化道路。城镇化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然结果,而河南是人多地少的农业大省,在资金和技术的约束下,如果仅靠少数几个大城市来转移农村富余人口,势必会造成中心城市的恶性膨胀。县域经济大发展,促进大量农村富余人口的就地转移,催生出一批小城镇并逐渐成长为中等城市,这条城镇化道路与传统农村人口分散布局、大城市人口承载能力有限的基本特性非常契合。而县域经济发展起来又有力地支持了大城市的发展,郑州正是依靠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逐年缩小与武汉的差

距的,中原城市群的最大优势也在于有强大的县域经济做支撑。

第五,开创了一条有利于城乡协调的区域发展模式。事实证明,河南以县域经济为先导的工业化城镇化道路避免了城乡差距的过分拉大。改革开放初期,河南的城乡居民收入比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自1995年以来,河南的城乡居民收入比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2年到2006年该比值全国总体上由3.11扩大到了3.28,河南省在此4年中城镇化率提高了6.7个百分点,而该比值却仍然维持在3.0左右,近年还出现了小幅下降。其原因是,河南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非农收入来源,县域经济的工业结构与农业关联度较高,以食品工业为代表的优势涉农工业的迅猛发展,有效地带动了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加上中央和省近年来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使县域经济的发展对城乡协调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突显。

三、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壮大河南县域经济的思考与建议

改革开放30年,河南县域经济的确获得了大发展。但是,当今天以新的更高的标准审视时,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河南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资源约束、环境约束、生态约束在加大,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也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而且面临着全国各地都在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更激烈竞争。河南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才能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壮大县域经济,推动全省城乡协调发展,以县域经济的“新跨越”促进中原“新崛起”。

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县域经济发展中也有很多教训,最大的教训就是忽视了可持续发展,重数量、轻质量,重投入、轻产出,重速度、轻效益,重发展、轻环境。许多地方发展起来了,但造成了很大的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十分惊人。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必须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谈不上中原崛起,但发展并不简单地等同于速度。不重视质量效益,就不会有实实在在的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实现质量效益与速度的有机统一,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择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各县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千差万别,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不能一律。工业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拉动作用,但对县域的工业化必须有科学认识。工业化是整个社会向更高阶段转变的过程。发展县域经济,并不意味每个县都要以发展工业为主。十七大提出了“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的方针。河南要以区域主体功能定位为指导,建立“宜工则工,宜农则农”机制。一些地方搞工业有优势,就大力发展工业;一些地方发展农业有优势,就该把农业上的优势发挥出来,以形成符合本地实际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

第三,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培植壮大特色产业。县域经济发展,有特色才有优势,有特色才有市场,有特色才有竞争力。在发展途径上,要依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从国际产业体系中寻找定位,实施错位竞争发展战略,选择具有特色的优势项目,培育特色产业群。重点把潜在特色资源转化为现实增长点、把传统工艺发展为特色产业,把比较优势变为竞争优势,把区位优势变为市场优势,使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

规模化、规模经济外向化。壮大县域经济,更要注重市场配置的功能,善于以市场为导向吸纳外地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促进本地发展。

第四,充分发挥以城带乡作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形成能够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点线有机结合的各具特色的城镇体系。要促进农村土地向种植大户转移、工业企业向园区转移、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市场扩大的良性循环。发展县域经济,需要大中城市的强力带动。各县要主动承接大城市的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的辐射扩散,大力引进大中城市转移或外溢的产业、企业和生产要素。县域城镇要充当好中心城市向农村扩散经济技术的桥梁和农村向城市积聚各种要素的纽带。要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努力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格局。

第五,从宏观层面合理规划、分类指导。要认识县域经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县情分类科学指导。在政策扶持上,一是针对县域经济发展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实行普惠制,在优惠政策上共有共享;二是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情况,实行分类制,在优惠政策上分类对待。如对大城市的卫星城县,强化与大城市的一体化发展;对于边缘山区县,加大生态建设的财政转移支付;对于农业生产大县,加强优质农产品生产的扶植;对于发展潜力较大的的县,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对于贫困县,加大扶贫和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等,并促进县域经济在宏观区域内合理分工、各具特色、健康有序地发展。

第六,依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完善县域经济发展绩效评价考核体系。不同的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同、集聚人口容量的能力不同、发展经济的潜力不同,发展的内涵和要求就应该不同。因而对不同国土空间功能区的县,应施以不同的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标准:对优化开发区域,要强化经济结构、资源消耗、自主创新等的评价;对重点开发区域,要综合评价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对限制开发区域,要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的评价,弱化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评价;对禁止开发区域,主要评价生态环境保护。可先对农业县和工业县分开考核,对农业大县的主要评价指标由经济总量增长转向农业发展上。

第七,强化财政均等化服务,实行以强扶弱互助制度。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必须改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要加大对农业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等财政困难县的转移支付力度。转移支付资金要重点用于提高县域公共服务水平,使城乡全体居民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实行以强扶弱互助制度。河南省108个县(市)间强县与弱县差距明显,客观上存在着合作和互补的可能。应建立农业县和工业县的互助制度,加强先进县与后进县的沟通合作,互派官员,并为民间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动搭建平台,省有关部门应制订相应的优惠措施,促使“双赢”式互助机制的形成和有效运作。

篇3:促进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

一、城乡差距拉大的主要表现

(一) 收入差距

目前, 反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最主要指标分别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 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从这两个指标来看, 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相当大。

1.2010年我国城镇人均收入是农民人均收入的3.2倍, 城乡人均收入比大大超过了改革开放前的水平, 1978年时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是2.57:1, 农村改革开放后这一比例逐步降低, 到1983年降到最低点1.82:1, 随后城乡收入差距又有扩大, 到1990年城乡收入比为2.2:1, 1995年为2.71:1, 到2010年已达到3.2:1, 为历史高水平。我国城乡人均收入比大大高于大多数国家不到1.5:1的水平。按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最近发表的36个国家的相关资料, 城乡差距超过2:1的国家只有3个, 我国便是其中之一。

2.2010年尽管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 但是2000年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0%, 而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约增长62%。

3. 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公布的数据, 农民收入水平比城镇落后10年左右。目前农民的收入水平只相当于2000年左右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

4.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1978-1985年城乡收入差距每年扩大20-30元, 1985-1992年每年扩大100多元, 1992年以后每年扩大300-400元, 最近两年每年扩大1000元。

城镇居民的收入主要用于消费和储蓄, 而农民的纯收入除要用于消费和储蓄以外, 还有一部分要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如果扣除农民扩大再生产的支出, 城乡差距就更大。

(二) 社会福利差距

我国城乡居民不仅统计收入上存在较大差距, 在收入统计之外, 享受的各种社会福利也存在较大差距。很多社会福利实际上是居民的一种隐性收入。因此, 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应比统计上的收入差距要大。目前, 城市居民享受的住房补贴、物价补贴等各种补贴, 以及各种社会保险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收入保障等, 绝大多数农民都不能享受。城镇居民以社会福利方式获得的隐性收入难以准确估计。据国家统计局1994年城镇居民享受的公有住房、公共医疗及保险福利几项进行统计, 人均大致1081元, 相当于当年农民人均收入1221元的83.4%。世界银行1997年的对我国的估计, 如果考虑城镇居民享受的各种社会福利,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应在4:1, 也就是说, 平均一个城镇居民的年收入超过了一户农民全家的年纯收入。

(三) 财产差距

根据2010年的统计, 城镇居民人均储蓄25292元, 农村居民人均储蓄4913元, 两者相差5.15倍。如果以3口之家计, 每户农民家庭存款平均不足1.5万元, 而城镇居民家庭的存款超过7.5万元。农民家庭存款余额仅相当于城镇家庭的1/5。近几年尽管农民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城镇居民, 但是农民的成本也在增加, 所以城乡储蓄存款的差距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增加的趋势。

再从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差距来看,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统计, 1995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财产性收入90.43元, 同期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38.15元, 城乡之比为2.37:1;2010年城镇人均财产性收入5213.25元, 农村是1460.29元, 城乡之比为3.57:1。

(四) 消费水平差距

城乡收入差距的最终反映是生活水平的差距。2010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为13471元, 而农民人均消费水平只有4382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是农民人均消费水平的3倍多。事实上, 近十几年来城乡消费水平的差距一直在扩大。1985年城镇居民与农民人均消费水平之比为2.31:1, 1990年扩大到2.95:1, 1995年为3.4:1, 2010年达到3.2:1。农民的消费水平本来基数就比较低,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农民消费水平提高的速度又明显低于城镇居民。1999年到2010年扣除物价因素影响, 农民的消费水平提高77%, 而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提高87%。农民的消费水平与城镇居民相比相差9年左右。

城乡居民家庭拥有的耐用消费品, 2010年城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50.5台, 电冰箱90台, 洗衣机99.2台;同期农村百户拥有的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分别为66.4台、32.6台和49.9台, 分别相当于城镇拥有量的45%、35%和49.3%。城乡之间其他耐用消费品如音响、空调、电脑、微波炉等的拥有量差距更大。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消费在整个生活消费的比重, 是国际上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生活水平越高。2010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8%, 而农村为43%, 农村比城市要高出7个百分点。

二、城乡差距拉大的原因

(一) 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惯性推动促使城乡差距继续拉大

非均衡发展战略不仅使城市的产业快速发展, 而且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也不断加强。近几年尽管国家在农村电网改造等方面增加了投入, 但国家所有大型电力、交通、通讯以及信息等基础设施无不紧紧围绕城市中心而展开。城乡之间基础设施的差距不是缩小, 而是扩大了。如果过去农村为企业发展所能提供的环境和条件与城市相差不大的话, 那么今天城市在基础设施齐全、资金密集、信息畅通、市场活跃等方面优势已经将农村远远抛在后面。企业为了追求效益, 新项目的上马普遍都选择在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城市及其辐射地区。城乡物质基础的差距将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 不同的体制仍是城乡差距拉大的重要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 城乡体制的差异大大缩小。但几十年形成的城乡两种不同的社会运行机制, 仍然在发挥作用, 福利制度、税收、就业、人口迁徙等方面的制度安排, 都可能会促使城乡差别进一步扩大。比如城镇福利制度在改革中不断完善, 但农村福利制度的建设还没有能提到政府的议事日程上。即使已有的社会福利项目, 农村与城镇也有很大的差别。全国城乡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但农村中小学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要大大低于城镇, 农村学生的辍学率、流失率高于城市。同样是义务教育, 国家财政拨款和教师工资城乡间也存在较大差别。1995年全国普通小学每个学生的预算内事业支出265.78元, 而农村只有198.69元, 最高的上海达1216.85元;全国普通初中生人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492.04元, 农村只有392.59元, 最高的上海达1535.83元。在城镇一些理所当然的社会福利, 在农村农民前些年还要交一些费用。如民兵训练、计划生育、优抚对象、乡村公路、农村教育, 农业税等都需要农民交费。尽管税费改革取消了这些方面的收费, 但农民的年纯收入也只有2300多元, 距个人所得税收取的低限相差甚远, 但前些年农民的农业收入却要在未扣除生产成本的条件下缴纳8.4%的农业税及农业税附加 (税费改革后) , 如果将这一税额折合成以增加值为基础的税率, 大致在40%, 这与其他行业17%的增值税税率相比, 反差极大。

(三) 城乡隔离是城乡差距拉大的根本原因

即使是城乡之间存在差异, 城市在产业体系、基础设施、制度安排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但只要城市和乡村之间是相互开放的, 各种要素的相互流动会使城乡之间在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上保持相对的平衡, 城乡之间差距扩大就会受到一定的制约, 城乡间也许在某个方面差距会扩大, 但在另外的方面会得到相应的弥补。我国城乡差距的拉大, 不仅在物质基础上有差距, 最主要的是城乡间人口流动的限制, 使城市人均的资源总量快速增加, 而农村人均资源很难增长。一方面是产业不断地向城市聚集, 各种物质和文化成果向城市聚集, 而另一方面人口向城市的聚集被严格控制, 城乡之间人均经济和文化成果的占有差距就不可避免地要扩大。

三、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

遏制城乡差距拉大加剧的趋势, 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不仅是我国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 也是当前经济发展中一个非常现实的课题。长远看,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必须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结构, 深化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在今后一段时期内, 要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还不大可能, 但采取措施防止差距的过分拉大, 是极为必要的。在当前的经济运行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近几年国家财政资金、国债资金用于农业的比例不少, 其中大江大河治理、生态建设等方面占了相当大比例, 虽然国家也投入大量资金对农村电网进行了改造, 但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直接密切相关的项目并不多。国家应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增加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国家不仅要增加用于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 也要将农村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纳入公共财政领域, 增加农村道路、农村教育投入, 要拿出部分资金支持农产品储存、保鲜等市场设施的建设。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中, 尽量使用农民工, 以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

1998年以来全国财政累计增收量比较大, 国家在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城市社会保障方面的增支较多, 但真正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支持方面的支出增加不多。在当前农民增收困难的情况下, 一要充分利用WTO“绿箱政策”支持农业。目前我国已经采用的绿箱政策主要包括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农业病虫害防治、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粮食储备、扶贫与救灾等方面, 今后除要继续加大这些方面的投入外, 还应积极探索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补贴、农民收入补贴以及其他方面的农业“绿箱”支持政策;二要在遵守世贸规则的前提下, 对受国际市场冲击大、有发展潜力的农业产业, 实行“黄箱”支持。根据有关协议, 我国的“黄箱”补贴可达到农业总产值的8.5%, 而目前我们只有2.3%, 增加农业补贴的空间很大。因此, 对一些与农民收入关系密切的特殊农产品品种, 应适当给予价格支持以及信贷、生产资料等方面的补贴。

(二) 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化

一是要适当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范围;二是要加大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减免力度, 除了要做好灾歉减免以外, 对因农产品价格大幅下降造成农民减收较多的, 也应给予税费减免;三是积极探索新型农村税制, 逐步取消农业特产税, 允许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降低农业税税率甚至取消农业税;四是继续做好减轻农民负担的专项治理工作, 同时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和农村教育改革, 减少乡镇支出;五是在实施现行税费改革方案的同时, 要对今后农村税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实现城乡统一的税制。

(三) 推动农村人口的有序流动

农村人口流动是经济资源合理配置的需要, 是实现地区、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措施。农民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近几年已成为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为缓解城乡差距拉大所带来的各种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1998-2000年, 农民人均来自农业的收入已连续3年减少, 收入的增加主要靠非农收入。1998年、1999年、2000年农民人均增加的非农收入是农民人均收入增加量的139%、210%和212%。遏制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 最根本的是要增加农民收入, 因此, 必须十分重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一是要充分利用目前我国建材等工业品过剩的条件, 加快小城镇建设。把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发展结合起来, 积极调整乡镇企业布局, 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二是要扩大城乡交流, 城市要积极吸收农民务工就业, 有关地方和部门要向农民提供就业信息、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服务, 要清理、修订或废除那些限制农民在城市就业的政策和规定。

摘要:城镇和农村是构成我国社会结构的两大基本主体。改革开放以来, 城乡差距逐年拉大, 城乡差距已成为社会协调发展的障碍, 影响着社会的公正与稳定, 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立。文章从准确地了解当前城乡差距拉大的程度, 探讨城乡差距拉大的原因, 对现行的城乡政策及城乡的协调发展提供建议, 对于遏制城乡差距的拉大具有十分重要的和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城乡差距,城乡政策,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统计年鉴 (2010年)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2].邱晓华.让人忧心的城乡收入差距.新华网站, 2003

[3].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国家统计局网站, 2002

[4].刘家昌.收入分配差距是如何扩大的.南方周末, 2009

[5].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网站, 2010

[6].2010年年度数据.国家统计局网站, 2010

篇4:减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一是统筹发展城乡社会保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不断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同时,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统筹发展城乡社会保障。力求形成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以使全体国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这既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是统筹发展城乡社会保障是扩大居民消费,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与强劲的出口和投资需求相比,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着国内消费需求相对不足,尤其是农民和低收入群体消费不足的问题,影响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统筹发展城乡社会保障事业,能够减少城乡居民的后顾之忧,改善其消费预期,增强当期消费。这是扩大居民消费特别是挖掘农民消费潜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内需与外需平衡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的重要保证。

三是统筹发展城乡社会保障是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中国正处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时期。社会保障作为社会运行的安全网和稳定器,是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我们的发展不仅要追求效率,也要注重公平;不仅要加快经济发展,也要推动社会进步;不仅要增加物质财富,更要全面提高全体国民的生活质量。统筹发展城乡社会保障事业,对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低收入群体尤其是农民收入,逐步解决其各种生活风险等民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做好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关键在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当前要努力缓解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努力扩大居民消费,控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积极促进就业,着力解决突出的民生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城乡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二是坚持统筹规划,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协调发展。要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实力,针对城乡社会保障事业的不同特点和薄弱环节,加强对社会保障理论和实践的全局性问题研究,统筹规划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的发展。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不断改进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其适应性和普惠性,保障不同群体、不同地区的社会保障需求,促进城乡社会保障事业的协调发展。

三是加大政府投入,促进社会保障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对社会保障领域的投入力度,加强对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窗口服务、康复设施、养老设施等建设的支持。合理配置地区、城乡间的社会保障服务资源,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保障服务条件,切实提高社会保障领域的公共服务质量。

四是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要正视我国城乡、区域的巨大差异,从现实国情出发,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解决好城乡社会保障中的制度覆盖问题。如农民工、农民群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问题。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5: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决定》对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许多重要举措。一是根据统筹城乡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提出要不断增加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国家将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从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等方面,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农村金融要继续深化改革,不断改善服务,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逐步形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稳定资金来源。二是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这意味着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将成为各级政府建设的重点,在可预见的将来,将有较大幅度的改善和发展。特别是农村教育,到2007年,将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学杂费,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也将较快发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规模和水平将不断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也将加快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将不断扩大,到2008年,将在农村基本普及;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也将加快建设。三是为保障和增加农民福利,《决定》强调要逐步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险制度。这实际上是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为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下降,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快征地制度改革,从严控制征地规模,完善征地程序,提高补偿标准,探索确保农民现实利益和长期稳定收益的有效办法,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

篇6:减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临湘市羊楼司镇小城镇建设情况汇报

〈一〉

我们羊楼司镇地处湘北边陲。相传元朝年间,朝廷向南方推广养羊技术,在此建楼眺望,设司管理,而得名。全镇41个村、居委会,393个村(居)民小组,53000人口,总面积283平方公里。近年来,我们在省农办、岳阳市农办和临湘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来抓,努力提高城镇整体素质、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效益,积极探索城镇带动、产业驱动、文化推动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子,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9年在严重金融危机形势下,全镇生产总值实现15.37亿元,比上年增长21.4%;财政收入完成1900万元,增长12%;人平纯收入达到6200元,增加17%。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4.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1.8万人,占全镇总人口的34%。一直保持着“中国竹器之乡”、“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镇”和联合国“小城镇政策改革、规划发展试点镇”称号。

〈二〉

我们着重做了如下工作:

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铺定协调发展轨道。科学的城镇建设规划,是厉行资源节约,确保环境友好,推进经济 发展,实行长远竞争的根本。因此,我们把制订一个既切合实际,又能成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超前导向的城镇建设规划摆在党委、政府工作的首要位置。先后投资53万元,请省市规划设计部门的专家调查研究,实地勘测,因地制宜制订了《临湘市羊楼司镇总体规划》。2007年,文白乡、龙源乡合并到羊楼司镇以后,我们又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对《规划》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规划》着眼于城乡共同发展,在确定城镇建设格局的同时,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突出各村庄的个性和特色,对乡村交通、道路、水、电、文化、教育、科技等设施建设以及村庄建筑风格、发展方向都进行了合理布局。从整体上确立了利用丰富的资源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利用优越的区位与交通条件发展商贸;建设特色小城镇,带动农村全面发展的策略。为了保证《规划》实施,我们先后颁了《村镇建房用地管理细则》、《村镇建房用地管理规定》,严格把住“三关”:一是审查批准关。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必须服从《规划》,按审批程序,严格控制用地标准,实行建设、管理一支笔审批;二是实地放样关。凡工程建设,一律由建管站派员到实地按《规划》要求放样后方可施工;三是复查验收关。各类建设工程施工由建管站监控,工程竣工后,由建管站按控制红线复查验收。这样,镇村建设逐步走上了规范建设、协调发展的轨道。

二、统筹兼顾,循序推进,构筑协调发展平台。为了更 好地发挥小城镇是上连城市、下接乡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实行城乡协调发展,近年来,我们统筹兼顾,扎实推进城乡基础建设。努力打造特色鲜明,上下连接,城乡互补的发展平台。

第一,立足于提升城镇功能和城镇品位,推进集镇“一线五区”建设。“一线”是:开通京珠高速公路羊楼司连接线。这条线南接107国道,北连京珠高速公路,全长3.16公里,投资3000余万元,目前已经破土动工。随着连接线的开通,羊楼司镇将形成“三纵两横”网络格局,开辟近1.8平方公里新城区,并且从根本上破解羊楼司镇农副产品运输难题,有力地推动羊楼司镇的经济发展。“五区”:一是适应乡镇合并后,农民进镇的需要,在近期内筹资1000万元建设居民新区;二是适应竹木工业迅猛发展的需要,投资300万元,开辟了竹木工业区;三是,适应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的需要,投资200万元,建成了集影剧院、篮球场、露天舞场、健身场、绿化广场于一体的文化活动区;四是适应农副产品流转的需要,投资300元,建成了农副产品仓储物流区;五是,进行龙窖山瑶族千家峒古迹挖掘,将龙窖山千家峒由省保单位升为国保单位,加速龙窖山瑶族千家峒、龙窖山风景建设,开辟龙窖山旅游景区。

第二,立足城乡联通,推进乡村“两路”建设。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们多形式、多渠道筹措配套资金1000多万 元,完成了37个村的通村公路和连村公路建设。并且根据群众的迫切要求,启动了通组公路计划。

第三,立足于乡村文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庄建设。一是严格按照《羊楼司镇总体规划》要求,把握农民建房用地,引导农民讲究建房风格,突出建筑个性,建好新房子。二是在各村村部进行“五小”(小医院、小商场、小歌厅、小学校、小书斋)建设,建立多布点村级政治、文化活动和医疗、商业服务中心。三是普及闭路电视、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让农民居山村而知天下大事,通四海生意。目前,全镇37个村,有26个村已经达到和接近达到“村容整洁、环境优美、道路畅通、通讯灵便”的标准。梅池村是一个距集镇40多公里的偏远山村,千百年来,由于交通不便,漫山遍野的树木变不成财富,村民过着极其贫困的生活。2005年,我们组织投资600多万元将水泥路从107国道一直打到村部,4 年功夫,村民的泥砖房变成了整齐、漂亮、具有山寨特色的新楼房,梅池寨门、梅池山庄、梅池小学、梅池集市、梅池剧团相继建起,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变成了山峦迭翠、河水清流澈,游客不断的新农庄。龙源村和白里村充分发挥交通比较方便,人口相对集中的优势,积极发展商贸业,逐步成为我镇的两个乡村小集镇。龙源村的集镇建成面积达0.6平方公里,常居人口1300余人,拥有30多家店铺,白里村集镇建成面积0.8平方公里,常居人口1400余人,不仅促 进了本村经济文化建设,而且带动了周边村庄的发展。

三、城乡连环,培植产业,建设强力经济支撑。小城镇和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必须有可持续性产业支撑。为此,我们在科学规划、大力建设的同时,根据我镇山多田少,楠竹、矿石、茶叶资源丰富的特点,采取“山上供资源,园区建工厂,路边办市场”的方略,城乡连环,工农互动,大力推进楠竹、建材、茶叶三大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第一、建园区、办工厂,将资源优势变为产品优势。我们在集镇建有占地120万平方米的楠竹工业园、占地16万平方米建材工业园、占地1.4万平方米的茶叶工业园,发展楠竹工业企业613家,建材工业企业28家,茶叶工业企业6家。年产竹器6000多万件,利用楠竹1200万根,楠竹利用率达到80%;年产水泥8万吨、叶片石装饰砖80万块。页岩砖600万块,年利用矿石20万吨;生产砖茶、绿茶500吨,利用鲜茶2000余吨,茶叶利用率达到90%。使丰富的楠竹、矿石、茶叶资源变成了丰富的工业产品。

第二、建市场,促销售,将产品优势变为商品优势。前期,我们依托107国道建起了“十里竹器长廊”、建材市场和茶叶市场。今年,我们准备沿京珠高速公路羊楼司连接线兴建“中国竹器之乡竹器精品市场、茶叶精品市场、建材大市场、农林土特产市场和竹木堆码市场。使产品销售率再提 高10-15个百分点。

第三、搞科研,提质量,将商品优势变为竞争优势。我们投资100余万元,兴办了竹业研究所、茶叶研究所和石产研究所。申请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三级老科协将羊楼司定为竹业研发基地,在羊楼司设立了竹业研发中心。聘请了“湖南竹业第一人”、中国竹藤协会理事吴旦仁教授为竹业研发顾问,大力进行竹、茶、石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破解竹、茶、石三大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攻克了“竹器防裂、防霉、防虫”、“页岩砖配料、烧制”、“水泥污染治理”、“龙窖山贡茶制作”等一系列技术难关。发展了400多种科技含量较高的竹器,30多种新型建材,10多种“神茶”、“贡茶”,产品畅销国内10多个省市,挺进日本、韩国和欧美市场。

产品开发、市场开发和技术开发,极大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资源的升值,调动了广大农民培植资源的积极性,10多年来,农民自发地坚持栽竹、栽茶、改造低改竹林、改造低产茶叶,全镇发展竹林20万亩,茶园3000多亩,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保证了竹、茶工业发展的原材料供应,促进了城镇的繁荣,工农、城乡相得益彰。2008年,在严重金融危机影响下,全镇竹、茶、石三大产业产值达到8.6亿元,占全镇工农业产值的68%,仍比上年增长18%,被群众称为“坚不可摧的经济支柱”。

〈三〉

我们虽然在小城镇建设中付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差距不小。主要表现在:城镇建设质量不够高,农村建设速度不够快,长远竞争力不够强。其原因,一是小城镇建设的优惠政策不够到位。政策颁布得多,落实得少;“喊姑娘的多,痛姑娘的少”。二是建设资金短缺。许多规划难以按步实施,许多想作的事情难以作成。三是管理体制不顺。我们希望:

一、进一步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建立小城镇建设考核、督查、激励机制,推进小城镇建设发展。

二、把小城镇放到优先发展位置,落实国家各项扶持政策,健全、完善小城镇建设投资机制,切实解决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篇7:减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首都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课题组

中央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一、推进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决策 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着眼点,是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建设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运用科学发展观认识“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思想和基本思路的集中体现。十六大以来,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特别是从2004年开始,连续出台的3个中央1号文件和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农村实际的新政策、新举措,主要体现为“五个基本”:一是提出了“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二是明确了“统筹城乡”的基本方略;三是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四是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五是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这些新政策、新举措既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充分体现,又是建设新农村的实现途径和基本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路径是“五个统筹”,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解决城乡协调发展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是必然的选择,通过建设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虽然北京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但仍有1.5万平方公里的农村和山区,还有300万农村人口。长期以来受城乡分割二元体制的制约和影响,目前北京仍然是传统农业社会、工业化社会、后工业社会等三种经济社会形态共存的社会结构;农村经济总量小、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滞后、农民素质不高,“三农”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居民收入的比例2002年为2.12∶1,2003年为2.14∶1,2004年为2.18∶1,2005年为2.25∶1,城乡差距仍在扩大,与首都的地位存在着较大的反差。如果北京的农业和农村发展不上去,农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明显提高,就无法实现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新北京、新奥运”两大战略构想,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目标。只有着眼于京郊大农业,把“三农”问题解决好,才能切实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转到城乡统筹的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

同时,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要努力着眼于城乡协调发展,又要努力着眼于农村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农民生活的新提高、民风民俗的新风尚、乡村面貌的新变化、乡村治理的新机制、农村管理体制的创新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等,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实现农村全面进步。

当前,北京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已经进入了一个在较高水平上实现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顺应“两个趋向”的要求,充分发挥城区对郊区的带动作用和郊区对城区的促进作用,推进京郊新农村建设面临着良好机遇,具备了现实条件,具有了工作基础。一是从面临机遇看: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面临政策促发展的机遇;落实区县功能定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面临规划促发展的机遇;实施“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推进“奥运行动计划”,面临开放促发展的机遇。二是从现实条件看:北京科技、人才、资金、信息等资源丰富,城乡之间能够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北京200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57美元,地方财政收入919.2亿元,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总体实力;郊区拥有全市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水资源的大部分,尤其是占全市总面积62%的山区,是北京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后劲所在和特殊优势。三是从工作基础看: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城乡统筹的领导体制不断完善;突出解决“三农”问题,城乡统筹的实现途径不断拓展;积极搭建项目平台,政策集成、资金聚焦、部门联动,城乡统筹的工作机制不断创新。

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和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至关重要。

二、北京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坚持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中心任务,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促进农民增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促进农民增收关键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要从京郊农村的实际出发,从当前出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增收的潜力;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扩大农民增收途径;推进山区建设和发展,增强生态涵养功能。

1、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北京的一产虽然占全市经济的比重只有1.4%,占郊区经济的比重也只有10%左右。但农业是基础,一产对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市农副产品需求、保障首都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突出抓好五个重点:一是继续实施“221行动计划”,摸清市场需求,有条件地扶持发展一批具有地方特点的唯一性农产品和有创意性的农产品,占领城市高端市场。二是进一步支持发展符合地方实际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如大兴的西瓜,怀柔的板栗、西洋参,平谷的大桃等等。三是进一步支持深度开发农业功能的项目。如乡村旅游、观光采摘等,开发与教育、文化、体育相结合的一些新的业态。四是鼓励发展设施农业。针对北京水、土地资源紧缺,全面推进节水灌溉农田建设,逐步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有机果品生产基地等建设。五是继续增加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包括农业机械化、水利设施等等。

2、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二、三产业是农民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增收的主要来源。按照规划和首都经济发展的要求,转变增长方式,充分利用区县现有的工业园区,积极盘活农村各类存量资产,规划建设相对集中的产业基地。加快研究制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政策意见,重点支持有利于本地劳动力转移和优势发挥的产业,发展和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鼓励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新型商业、会议会展、餐饮服务和文化创意等农村第三产业;鼓励城市工商企业拓展农村市场,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多渠道开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集聚和向非农产业转移。

3、加快推进山区建设与发展

山区是北京生态建设的屏障,实施富民养山、小流域综合治理、水源地保护等生态建设,是增强山区生态涵养功能、建设宜居城市的重点工程。要着力加大对山区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扶持绿色种植、特色养殖、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发展,促进山区低收入地区和群体脱贫致富。建立山区煤矿和非煤矿山及污染企业退出机制,严格控制并逐步淘汰资源开采型产业,扶持替代产业发展。建立和完善采矿企业的环境恢复治理责任机制,从矿产资源的开发收益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企业所在地环境的恢复治理,防止水土流失。鼓励各类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山区生态保护与合理开发。继续实施山区采空区、泥石流易发区农户搬迁工程和人畜饮水工程。

(二)坚持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切入点,加强村镇建设和环境整治

城乡差别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重滞后于城市。加快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主要切入点。

1、加大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力度

2006年市里确定了80个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试点村,组织编制村庄的建设发展规划,研究制定项目建设标准,抓好项目实施工作。通过试点村的建设,加快村庄街道硬化、安全饮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厕所改造、绿化、信息化等主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培育、扶持、发展主导产业,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今后每年都要确定一批试点村,及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带动新农村建设全面、扎实、稳步推进。

2、加大农村环境建设与整治力度

积极适应“新北京、新奥运”的要求,让世界人民通过奥运会感受北京的现代化,感受北京农村的文明,应当在奥运举办前基本完成农村环境整治任务。具体目标任务是2006年完成40%的村庄环境整治任务,2007年再完成40%的村,2008年上半年完成最后20%的村,到奥运会开幕前让郊区3900多个村庄基本达到干净、整洁、路畅、村绿、建制“十个字”的标准。

3、加大其它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继续加强村里的办公活动用房、卫生中心、图书室、文化体育设施、中小学校、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改善条件较差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配备音乐、美术教学设备,加快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积极发展村镇连锁超市、便利店,新建和改建乡镇客运站、推进“村村通公交”,配建农村“全民健身工程”等等。

(三)坚持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培养塑造新型农民,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医疗、养老、最低生活保障和困难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建立长效、稳定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教学条件。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杂费和书本费,选派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发展适合农民需求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农民转移就业能力,从根本上实现农民生产方式的转变。规划建设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善农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改善农村卫生服务和救助条件。初步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基本覆盖农村人口,鼓励医院对口支援农村。继续实施基层文化体育建设示范工程。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读书益民工程和文化对口支援活动;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事业。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四)坚持以制度创新为发展动力,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建设新农村要进一步加大改革放活的力度,增强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

1、推进以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

开展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调研和试点工作,提高乡镇服务能力,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探索化解村级债务的办法和途径,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研究落实村级公益事业专项补助资金,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加大补贴力度。研究专项补助资金的管理办法,加大审计监察力度,确保补助直接到村。

2、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积极探索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创新农业经营方式。进一步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研究建立“实物补偿”、“留地安臵”制度。研究制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办法和农民宅基地臵换办法,加快制定旧村改造节约土地和废弃地整理土地的使用和指标臵换办法。

3、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

近郊区要在总结经验、完善政策的基础上全面推进,远郊区县要在抓好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开。要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搞好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群众更多地了解、支持、参与改革。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政策,健全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机制,加快推进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

4、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规划。鼓励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村法律、会计、咨询等中介服务组织,给农民的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力争到2010年,在优势农产品产地普遍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入组织的农户占全市从事一产农户的60%以上;70%以上的主要农产品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生产、加工和销售服务;农民通过参与专业合作组织,经营收入有明显提高。

(五)坚持以构建和谐村镇为目标,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使先进性教育成为群众“满意工程”。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不断提高和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管理能力、教育引导能力和服务协调能力,组织带领群众共同建设新农村。深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和谐村镇建设,保持农村的稳定。进一步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广泛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

三、逐步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的保障机制

机制创新既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支撑,又是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健康稳步推进的重要保障。结合北京实际,重点要建立和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机制、推进机制、管理机制、参与机制和治理机制。

(一)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投入机制

统筹城乡发展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结合北京实际,统筹城乡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应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进一步树立“反哺”意识,努力构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公共产品分配的均等化,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市级财政要建立健全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增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对农民自主投资投劳建设的项目,对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产业等鼓励推广的项目,应采取以奖代补、项目补助、购买服务等办法给予财政支持。同时应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放宽市场准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二)坚持和完善部门联动、政策集成的推进机制

推进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农业和农村工作主管部门的职责,也是全市各职能部门共同的重要责任。各部门都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好职能作用,在工作指导、资金安排、政策支持等方面向农村倾斜,为新农村建设出实招、使实劲、办实事。建立完善部门联动、政策集成的推进机制,整合政策、资金、技术等各类资源,统筹村镇规划,联合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举措,确保工程项目建设一个、成功一个、群众受益一个。市级资金与区县新农村建设资金要统筹联动,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率。坚持政府投资与人力资本联动,实现“资金随着人才走、资金随着机制走、资金随着管理走”。

(三)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管理机制

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新农村建设项目面广、量大、单体规模较小,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要研究制定符合新农村建设发展需要的项目申报审批程序,确保新农村建设项目及时实施。完善新农村建设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机制。各区县要做好基础工作,完善新农村建设项目储备库。

(四)建立全社会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凝聚各方面智慧、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建立新农村建设信息平台,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规划、计划和项目信息。探索奖励机制和办法,广泛发动群众,充分发挥好首都信息、技术、人才和区位等方面的特有优势,鼓励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知名人士、志愿者与乡村结对帮扶。加强舆论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氛围。

(五)健全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治理机制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围绕经济工作,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积极开展“三级联创”工作,激发农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示范引领、帮扶带动、凝聚群众。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通过开展道德、普法教育,引导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矛盾,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认真研究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与时俱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从京郊“三农”发展的实际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把握关键点。

1、产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目标,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要求。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要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广辟农民增收渠道,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这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根本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调动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难点

新农村建设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能否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要正确处理政府扶持与农民自力更生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提高农民素质,塑造新型农民。要围绕农民需求谋划新农村建设,根据农民意愿推进新农村建设,主要依靠农民力量搞好新农村建设,做到要民主商议而不强迫命令,引导扶持而不包办代替。新农村建设没有固定模式,没有统一标准,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针对农村特点,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合理确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一切”从主观出发。也就是,衡量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与否的标准是农民的满意度;衡量各级干部领导新农村建设水平高低的标准是农民的参与度。

3、创新体制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点

建设新农村,必须通过改革创新破除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各种体制性障碍。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农村发展的活力,使农民成为创造财富、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主体。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进一步加大“放活”的力度,加快建立改变城乡二元体制的发展机制。要进一步改革农村土地征用制度,规范土地流转;要加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力度,充分保障农民的权益;要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城乡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均衡发展;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培训、就业、保障联动的服务机制,为城乡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条件;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

(二)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问题

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为广大农民所办的一件好事、实事。各级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农村建设的客观规律,把握好三个问题,更好地发挥政府服务职能,切实解决农民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为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

1、社会力量参与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如何发挥首都优势,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是确保新农村建设长期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特别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推进,针对首都的资源优势、区域优势,如何按照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本依法共建新农村,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

2、提高政府部门办事效率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项目一般具有多、小、特色各异等特点,如何适应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特点,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直接影响项目进展和效果。新农村项目,必须符合规划,并经村民同意,经镇乡审核后,上报区各有关部门。对需要审批的项目,区级主管部门应按照简化审批手续的原则尽快给予审批,需要市级主管部门审批的要积极协助镇村做好审批工作。区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协助镇村做好建设项目的编制工作,按照市主管部门的项目申报要求,需要打捆包装的项目由区主管部门负责完成。

3、完善工作思路与方案的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推进方式和方法各异,各区县、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20字”方针,遵循农村发展规律,处理好尊重客观实际与适应超前的关系,做到统筹规划,逐项建设;长远规划,分步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建设;注重质量,优质建设;总结经验,稳步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案,避免走弯路,造成大的浪费。

(三)正确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中的几个关系

新农村建设既需要政府起到先导、主导作用,又不能抑制农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1、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其他各项具体工作之间的关系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各项具体工作相互联系,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央提出的20字方针是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体现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内容。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内容中,发展生产、发展经济是首要任务;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尺度;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体现精神文明和人居环境的要求;管理民主是对农民群众政治上的尊重。在五个建设当中,经济建设是中心,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支撑,社会建设是基础,党的建设是根本,这几个关系是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同时新农村建设有系统的目标,但是具体到一个时段,一个村,一个乡镇,由于各个方面的情况差异很大,要根据群众的意愿有所侧重,在一个时期内从解决好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入手,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当中最迫切的问题。

2、处理好以农民为主体和政府引导的关系

坚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是中央1号文件确定的一个重大原则。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造福亿万农民的好事,农民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在新农村建设中,要牢牢把握住这个关键环节。农民是主体,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有实实在在的内容。新农村建设中,无论生产发展,经济建设,包括政府辅助搞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还有民主政治建设等等,都与农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都是需要农民参与的事。作为政府,就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要相信农民,依靠农民,尊重农民,特别是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3、处理好试点与面的推进关系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重大历史任务,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是一项非常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才能完成。确定市级试点村,主要是总结一些经验,探索一些路径,包括在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为面上推广提供借鉴。做好试点工作,给予一定的扶持,很有必要,但是不能把全市各个区的资源都集中在试点上。试点村各个方面的建设成就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试点单位的经验对面上的指导作用。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意义,在于使整个农村经济得到大的发展,使全体农民共享国家发展的成果,所以检验一个地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不仅要有自己的试点或者典型,还要看这一项工作普惠的程度。选点和支持要控制在一个适当的度,在抓好试点的基础上,抓好面上整个新农村建设工作。

篇8:减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在我国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重大发展的“十一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取得突破的关键阶段。可见,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建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那么,新农村建设究竟新在何处?它怎样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1 新农村究竟新在何处?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描绘出了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1],可谓内涵丰富而深刻。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底新在哪里?(1)体现在核心上。其核心是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生产。(2)体现在全面上。新农村是经济、社会、政治建设、文化四位一体的全面建设,体现着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统一。(3)体现在互动上。新阶段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城乡之间良性互动,需要进一步贯彻“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2]。(4)体现在和谐上。我国新阶段新农村的建设,囊括了“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内涵,这不仅意味着要重新恢复农村固有的田园风光,而且表明要营造诚信、淳朴、文明、和谐、恬静的社会环境。(5)体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个方面的相互关系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某一方面的简单孤立发展,而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系统工程。

2 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机理分析

目前,城乡差别扩大,农村被远远甩在现代化进程的后面,造成城乡失衡,农村的落后局面已经难以与现代化的城市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接轨,双方有许多方面出现不协调的音符。而我国农村人口占多数,那么,进行新农村建设成为目前我国的必然的理性选择,使得农村跟上现代化进程的步伐,使其有能力、有机会融入现代化潮流之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有许多新的丰富内涵,它不仅是就农村建农村,最终目的是为城乡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其机理分析如下。

2.1 新农村大力发展生产,为城乡社会协调发展的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曾说过,超出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农业劳动是其他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则天下安。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农业始终要承担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生活资料供给的重任。虽然近年来在国家好政策的带动下,全国粮食连续两年稳定增产,总量突破9600亿公斤,但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人口继续膨胀、食物需求不断增加、耕地不断减少的趋势而不相适应,人均粮食产量和肉类产量与发达国家还相差50到100倍,农业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形势依然严峻。

2.2 新农村促使农民生活宽裕,为城乡市场的拓展奠定市场基础

我国作为一个过万亿美元的大经济实体,经济持续平稳发展主要还应立足国内市场。我国近7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市场潜力巨大。很多发达国家的经验都表明,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的过渡时期,要依靠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购买力,保障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3]。这就要拓展城乡市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城市、农村互为市场。农村为城市发展提供给基本生活资料和原辅材料的同时,也创造了城市产品市场需求。拓展农村市场,首先要增加农民收入,拉动消费生活资料市场需求,推动城市生活资料工业部门的发展。其次,还要提高农业效益,拉动农业生产资料市场需求,推动城市生产资料部门的发展。通过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使农民生活宽裕,促进农村市场发育,前向后向拉动相关产业的产品需求,为城乡市场发展奠定良好的市场基础。

2.3 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为城乡和谐社会的奠定群众基础

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必然选择,是人的素质提高和文明的具体表现。建设稳定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建设农村的稳定和谐社会,农村社会和谐是我国和谐社会的基础。但是,农村建设和谐社会任重而道远。目前我国乡村人口7.5亿,乡村劳动力4.9亿,剩余农村劳动力有1.5亿,每年还有新增600多万剩余农村劳动力[4]。这对我国农村建立和谐社会很不利。在目前的这种情况下,我国大力推进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关键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通过提高农民素质来减少农民,通过提高农民素质来富裕农民,通过提高农民素质来振兴农村。

2.4 新农村的村容村貌建设,为城乡可持续发展奠定生态基础

环境资源是未来决定国家在国际地位的一种重要砝码,也是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在世界环境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是每一个国家理性的战略选择。由于农村脏、乱、差现象不能令人满意,“露天厕、泥水街、压水井、鸡鸭院”是对农民生活居住环境的形象描述[5],这使得农村与城市好像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要改变目前这种局面,关键是建设新农村。美化村容村貌,建立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大力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建设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同时,改变农业的增长方式,拓展农业功能,既可以提供农民美好的生活环境又同时可以提供城市居民休闲的场所。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又切实注意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做到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改善实现协调发展,为城乡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奠定生态基础。

2.5 新农村的管理民主建设,为城乡社会进步奠定体制基础

管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已经有了较大的进展,村民自治和农业税的取消给农村民主管理带来生机。但是也带来挑战,村民自治还不够完善,税费取消后乡镇政府职能的定位不清。这需要加强新农村民主的建设,不可避免地要求进行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矛盾调解机制,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经营的双层经营机制,以带动农村义务教育、乡镇机构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上层建筑的变革与进步,将进一步引发农村上层建筑和农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为城乡社会进步奠定体制基础。

3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措施

新农村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目前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当前促进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理性选择。新农村建设要从长远着眼,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着手。建立以“三个机制”—长效机制、创新机制、工作机制。

3.1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1)在投入上要形成对“三农”发展和支持的稳定投入增长的机制。(2)在今年中央2006年1号文件里也有关于新农村若干意见,2006年农村三个方面的投入要高于上年:财政支农的资金数量要高于上年,国债投入比重要高于上年,用于直接改善农民生活的投资要高于上年。

3.2 创新体制机制,逐步建立有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些体制机制,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力支撑

(1)要坚持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2)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快推进以乡镇机构为主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乡村债务化解工作。

3.3 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工作机制,形成全社会支持农村的工作机制

(1)要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多方参与”的建设格局,通过政府上下联动、社会支持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不断增强建设新农村的整体合力。(2)要建立“省部共建、主抓靠县、行动在村、实惠到户”的工作格局。

参考文献

[1]张富良,洪向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5-8.

[2]农业部课题组.新时期农村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42-59.

[3]郑新立.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个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06,(1):11-14.

[4]顾益康.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中国农村经济,2006,(1):18-22.

上一篇:初赛试题下一篇:在街道庆七一老干部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