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报解读-城乡协调

2024-04-26

公报解读-城乡协调(共6篇)

篇1:公报解读-城乡协调

努力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新格局——关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研究综述

何冬妮张飞2010年11月02日07:07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党的十七大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作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部署。如何把中央的部署落到实处,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努力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新格局?我国学术理论界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前不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等单位主办,以“城乡一体化:趋势与挑战——中国„十二五‟时期的农村改革”为主题的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内涵与制度建设、深化农村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我国学术理论界在城乡发展一体化方面的研究成果。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

所谓城乡发展一体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相互补充,逐步达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城乡发展一体化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面临的问题复杂多变。目前,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内涵问题上,学者们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城乡发展一体化不等于城乡一样化。学者们强调,城乡发展一体化既不是乡村城市化,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城镇化,城乡之间在文化、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别是长期存在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谋划,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上一体化,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村居民享受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发展成果,使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学者认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把握好农民职业化和农民市民化这两个关键。另外,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有三个阶段的逻辑顺序,即从产业一体化到社会一体化、最终形成新型城乡关系。因此,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应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城乡发展一体化并不是放弃以农户家庭为主体的农业经营方式。学者们认为,在大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过程中,应坚持以农户家庭为主体的农业经营体制,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鼓励工商资本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进行服务,开展农产品加工营销,开发农民和农村集体组织没有能力开发的闲置资源;但不应鼓励工商资本直接、长时间、大规模地参与农业生产,而要把土地商业化的权利交给农民,让农民自身寻求城镇化、工业化、商业化的发展路径。有学者强调,地方政府不能靠行政手段来推动农业规模经营,农业的经营规模也并不是越大越好。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政府应积极转变职能,发挥主导作用。学者们指出,政府是社会资源的掌控者和主要配置者,是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质,就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和资源,在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下,尽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使之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构建一个“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需要不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明确政

府责任范围;强化政府平衡社会利益的功能和作用,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解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学者认为,当前,各级政府应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建立城乡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需要破解“三农”问题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举措,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也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学者们普遍认为,大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

在把农民转变为市民上取得重大进展。有学者提出,从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最终目标看,至少一半以上的农民需要转化为市民。目前,应着重解决好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不仅仅是户口问题,因为农民工市民化不仅是身份的市民化,还要保证其在城市拥有稳定的就业、收入、住房以及解决好其子女教育问题,并使其享有与市民无差别的社会保障和政治权利。

在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农业上取得重大进展。有学者认为,应通过城乡发展一体化,引导土地等资源优化配置,防止农业被边缘化。现代农业不仅要有高品质、高效益,而且要能保障13亿人的粮食安全,并具备相当的国际竞争力。还有学者认为,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大力发展面向一般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的农村微型金融。应大力发展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和农村居民的村镇银行,创新面向一般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的金融服务,从根本上破解农村普遍存在的金融服务严重缺乏问题。

在把传统村庄变为具有现代服务功能的新农村上取得重大进展。有学者强调,必须改善农村的公共环境和基础设施,逐步使住在农村、继续从事农业的人能同样享受现代文明,但在这一过程中应避免大拆大建。政府应承担起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和公共设施的责任。让农民自己出钱建设公用事业,既不公平也不合理。还有学者提出,适应农村社会结构变化的趋势,应在巩固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新农合”成果的同时,以新农保制度为重点,尽快健全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期间,应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财政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体系。新农保要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先普及、后提高。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重在深化改革

通过深化改革,为城乡发展一体化提供体制保障,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面临的重要课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前应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抓紧在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

以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和收益权为重点,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学者们认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着眼于农村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依法有序推进。有学者提出,农村土地的增值收益应当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应当叫停“土地换社保”等各种不合理做法,不能硬性要求农民以放弃土地权利为代价来获得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

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有学者强调,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关键在于解决地方政府财力和事权不匹配的问题;财政体制改革下一步的重点应当是在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和相应的公共支出责任基础上,通过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使地方政府的财力和事权相匹配。还有学者提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还要确保财政投入资金用于优先项目,更重要的是建立项目监控体制。比如,审计署要对项目进行审计,对纵向财政转移支付效果作出评估。

以加快农民工市民化为突破口,推进户籍、土地和公共服务制度的联动改革。有学者提出,应以实行农民工就业落户政策为突破口,逐步放开城乡二元的户籍限制;出台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相关政策;解决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城乡对接问题。把剥离附加在土地上的社会保障功能作为基本目标,使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同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

进一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白永秀2010年10月27日15:11来源:《陕西日报》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未来发展的主线和“十二五”期间的核心任务,将“包容性增长”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收入分配、缩小差距等关于民生的“人均”问题具体细化,并提出将“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推进城镇化”等一系列以协调生产力结构性矛盾问题的战略。由此可以看出,进一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依然是“十二五”期间乃至未来更长时期内中国的重要发展战略。

一、进一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第一,从国际背景来看,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了后危机时代。后危机时代是中华民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而民族的复兴必须依靠中国在文化、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提升,其中,经济是核心要素。但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仅依靠中国一部分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由改革开放以来“以效率优先”而富起来的第一代及第二代城市人的经济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这就要求中国由改革开放以来奉行的一部分地区优先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方式转变到全国各个地区共同发展的均衡发展方式,由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变到“包容性增长”。

第二,从国内背景来看,经过30年的改革,中国由“前改革时代”进入了“后改革时代”。30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取得了量上的快速增长,但积累了一系列的结构性失衡:经济高速增长,但经济结构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存在着严重的失衡;分配存在不公平;“中国制造”大量充斥世界市场,但国际竞争力不强;民生大幅度改善,但公共服务领域发展滞后;城市化率大幅提高,但二元经济结构矛盾依然突出;节能减排成绩显著,但生态文明建设压力较大;市场经济制度基本建立,但制度还不完善、法制还不健全;国际竞争的硬实力增强,但软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后改革时代,中国改革的主题由“发展”转变为“和谐”,需要迫切解决上述失衡。

第三,从区域发展背景来看,“十二五”期间,中国的经济重心将发生转移。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十二五”期间,东南沿海经济发展受地价、资源、劳动力成本等生产要素的约束进一步增强,中国的经济重心将由东南沿海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所以要发挥欠发达地区先天的资源禀赋优势,实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第四,从产业背景来看,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正在转型。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依然是“十二五”期间转型的重点所在。“十二五”期间,要逐渐淘汰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和低产出的“三高一

低”产业,大力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充分发挥发掘落后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富余及资源充裕的优势,形成全国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产业体系,走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之路。

第五,从城市化背景来看,中国正由“被动城市化”转变为“主动城市化”,由城乡分割向城乡融合的发展阶段。主动城市化就是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实现农村与城市的生产要素流动与优化配置,打破二元经济格局。目前,我国的城市发展正处于层次提升、功能完善、形态转变的时代。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辐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对欠发达地区来说走城乡统筹发展之路是一种新的机遇。

二、进一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

第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三个一体化”。“十二五”期间,将“以人为本”理念体现在经济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一是继续推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中国二元经济问题;二是加快区域一体化,尤其是加大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三是加快经济与社会一体化。

第二,继续出台政策大力推进各地区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中国经济实现“奇迹增长”的同时,文化、卫生、体育、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其它方面发展还相对落后,尤其是农村这些方面的发展很滞后。要出台相关政策,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尤其是城乡建设规划一体化、城乡市场体系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经济主体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城乡生活方式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等“八个一体化”。

第三,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规划,加强“三个建设”。加强西部地区城市化建设。在西部地区城市化中要建立一批大中等城市,发挥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辐射作用;加强县城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巨大的,应继续完善县城各方面的功能。加强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对周围农村具有很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还可以促进农民的市民化进程。

第四,推进西部地区产业化进程,加强“两大区域建设”。首先,加强中央确定的成渝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建设。目前,此示范区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推进该示范区的作用。其次,建议中央设立“西—兰—乌”城市群,建设好七大产业示范区,在示范区内布局七大产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物流仓储业、新兴战略产业、文化旅游产业、能源及资源深加工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产业。

(作者系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创新是加快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手段崔忠仁2010年10月26日15:52来源:《广西日报》

加快推进城镇化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任务的一个大战略。城镇化既是经济资源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也是农民转变为市民的过程。这个过程对城市基础设施、住房、公共服务、农副食品等多方面产生巨大需求,这将为我区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提供强大的动力。在“十二五”至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加速推进我区城镇化。

根据我区城镇化的现有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城镇化可分两步走:第一步,从现在起到2020年,即我区工业化的初中期到中后期阶段,城镇化率力争提高到55%左右,基本破解我区城镇化水平落后的问题;第二步,从2020年起,再用10年左右的时间,即我区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后,将城镇化率提高到65%左右,达到或赶上全国平均水平,从根本上解决我区现代城镇化的问题。

近年来,我区的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但由于起步晚、基础差,与全国发展的差距仍然很大,2009年,广西的城镇化率为39.2%,比全国约低7个百分点。从目前现状看,实现我区城镇化发展目标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一是思想观念滞后,对推进城镇化的重大意义缺乏充分的认识。作为实施主体,部分农民群众留恋乡土、小富即安。二是农民进城难。在户籍管理、土地制度、发展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诸多限制,各种“门槛”仍是农民进城的最大障碍。三是城镇结构不合理。大城市不大,中小城市不多,建制镇人口集聚能力太弱,严重制约了我区城镇化进程。四是小城镇建设投入不足。我区小城镇建设的筹资渠道窄,信贷投入甚微,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明显不强,推进城镇化的“1211”工程进展缓慢。自治区虽提出要建立城镇发展的专项建设资金,但很多市、县未按要求设立。由于受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小城镇招商引资的规模有限;加之财政收支偏紧,难以用于小城镇建设。资金短缺成为制约小城镇发展的最大“瓶颈”。

化解制约因素,加快推进城镇化,必须把创新作为重要手段。以下方面是创新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观念创新。观念决定思路。树立把推进城镇化作为解决我区“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重大战略的观念。在具体实施中,坚持政府主导性与主体能动性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渐进性与裂变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举的原则。着力提高农民的主体作用和组织、策划、设计、实施的能力。

实施大都市圈战略。根据国内外城镇化的发展经验,大都市圈是我区城镇化可选择的途径。全自治区现有地级市14个,这些大中型城市带动辐射能力较强,是推进城镇化的中坚力量。应进一步加快以南宁、柳州、桂林、梧州为核心,钦北防沿海三市为支撑的广西大都市圈建设,增强带动辐射能力。

扩镇放权。鉴于我区城镇发育滞后,推进城镇化切入点在于发展中小城镇。因此,应进一步扩镇放权,对于一些经济、人口大县及中心镇,应尽快撤县(镇)设市。实行自治区直管,赋予与地级市相同的经济管理权和部分社会管理权。

改革户籍管理。可分阶段、分层次改革户籍制度。重点引导农村人口向人口规模2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集聚。第一步,“降低门槛”。即在20万人口以下的城镇放开户籍管理。把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民工市民化。对不适宜居住、生活环境恶劣、边远落后地区,实施生态移民、脱贫移民,有组织地让这些地区的人口向县城及中心镇迁移;在大中城市进一步放宽户籍限制,鼓励投资入城、智力入市;对城郊失地农民应转为城市户口。第二步,“取消门槛”与“降低门槛”相结合。在10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放开户籍限制,实现城乡人口自由流动;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使有能力在大城市就业、创业的中、高端人才自由入城。第三步,“取消门槛”。最终实现城乡户籍管理一体化。

加快土地制度改革。在保护现有耕地面积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把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作为城镇化的重中之重。实行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联动改革。

创新城镇投融资模式。鼓励各地进一步创新城镇投融资模式,拓宽城镇基础建设融资渠道,完善城镇建设投融资运作机制。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向小城镇基础设施倾斜的力度,支持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链条向小城镇延伸,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农机、农药、化肥等涉农工业向县城和小城镇转移。

增强小城镇的社会功能。根据城镇的区位、资源禀赋等,构建起规划科学、定位明确、设施齐全、功能配套、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城镇体系。在交通道路、水、电、垃圾处理、互联网等方面实行改造升级。完善城镇管理体制,加快社区建设,切实做到管理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环境优美化。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篇2:公报解读-城乡协调

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到了非转变不可的时候。首先,我国的发展阶段已经通过了刘易斯转折点,经济由劳动力大量过剩向劳动力逐步趋向短缺转变,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将不可避免,在这一大背景下,原来那种劳动力密集型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

其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对各种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我国就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资源压力。降低资源消耗自然就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最后,出口导向型战略也难以为继。出口占到了我国GDP的35-40%,这个比例太大,使得我国经济的这种过度依赖出口,但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这种战略导致外汇流入过大,引发国内货币投放过多,导致国内的流动性过剩,从而导致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和资产价格泡沫,使得我国金融危机的压力逐步积聚,给我国经济埋下金融危机的隐患。

而要转换经济发展方式,科技进步、深化改革开放是必不可少的两个措施。目前对于我国转换经济发展方式来说,存在一些有利条件,也就是构成所谓“机遇”的一些因素。首先,金融危机导致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出现困境,工资过高导致这些国家生产成本过高,企业经营困难,所以就有了寻找低成本生产地区的愿望,而我国的劳动力素质、投资环境等方面恰恰能够满足他们的要求。

其次,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有了一定的财力和高素质的劳动力来进行研究与开发,为技术进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最后,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的实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确立,但改革尚未完全完成,在政治体制、社会体制、经济体制(如要素价格体系)等方面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

应该协调劳动收入和增殖性财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

现在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收入在人群之间分配不平均,一个是收入的来源构成不合理。第一个好理解,现在讨论的很多,这里就不多说了。

第二个关注的主要是人们的收入是怎么来的?大体来说,人们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劳动收入,一是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又可分为服务性收入和增值性收入两种,前者指的是财产被用于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收入,比如房屋租赁等等,后者指的是由于财产的价格上涨所导致的收入,比如房价、股价或其他资产价格的上涨所产生的收入。

目前我国存在的问题是,房价上涨过快,远远高于劳动收入的增长率,用房子来衡量的话,人们的工资下降幅度太快。应该设法协调劳动收入和增殖性财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确保劳动收入有合理的增长率,或者确保房价等财产价格不致上涨过快,否则就会打击人们的劳动积极性,鼓励投机,扭曲经济中的激励机制

消费最终是由科技进步决定的

长期来说,消费最终是由科技进步决定的,因为任何产品的消费迟早都有饱和的时候,只有科技进步才会带来新的消费品,创造新的消费热点。最近20年来的计算机、互联网、无线通信无一不是如此。

新的消费品从许多方面对人们的消费起到扩大作用。首先,有的新产品本身就创造了新的消费需求。比如电视机、新电影、电脑、无线通讯等等,本身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身心享受。

其次,有些新产品延长了人们的消费寿命。比如通讯技术的发展,让人们之间的通讯变得更方便,以前需要花费很长时间靠人力进行的信息传递现在一个电话在瞬间就能完成;再比如交通的发展,缩短了人们花在路上的时间,减少了时间的浪费,这就相当于延长了人们的消费寿命,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消费。

最后,一些新产品扩大了人们的消费空间。比如交通的发展,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自然使得人们的可用消费品的来源大幅度扩展,当然也就有助于扩大消费。因此,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就必须促进科技进步,加强产品创新。

二、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的发展应该“试错法”

“摸着石头过河”有其历史背景,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外界不了解、甚至对本国经济的运行规律都不充分理解、改革目标和改革路径都不明朗的情况下,这一做法是合理的。

随着我国对外部世界和本国经济理解的加深,对改革目标、改革路径的认识逐步清晰,“摸着石头过河”的必要性就下降,自然就希望能够胸有成竹地推进我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有步骤、有计划、系统、全面地把握改革和发展的全局。

但是,要完全告别“摸着石头过河”是不可能的,原因就在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新现象,对这些新问题、新现象的应对依然需要“摸着石头过河”。

实际上,“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所谓的“试错法”,也就是面对未知问题的时候,先试着采取一种措施,看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好就继续,否则就停止。只要存在不确定性,“试错法”就有存在的必要性,因此,“摸着石头过河”其实是永远不可能告别的,只是一个度的问题。

三、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顺应时代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一、文化领域新的实践,需要总结概括。党中央作出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开辟了文化的新的境界,因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都是新生事物,都是以前没有做过的。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应该说文化体制改革焕发了生机,特别是从全国来看,精神产品生产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文化产业从无到有,市场主体快速增加和壮大,出现了一批超百亿的文化企业集团,包括文化企业也开始上市,这些在过去都是难以想象的。过去由政府包办文化事业的格局已经打破了,出现了以国有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投入文化建设的格局已经形成,这使文化建设充满了活力。这些新的实践和探索,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经过这十年的发展,实践证明这些文化品牌的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部署是非常正确的。经过十年的发展,我们需要及时总结提炼,逐步上升为规律性的认识,今年总书记在第二十二次中央政治局集中学习的时候发表讲话,对整个十六大以来文化产业新的实践做了概括和提炼。

第二、文化事业的成功实践,需要正确引导。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实践,进一步凸显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需要引导全党全社会进一步更加全面的认识和把握。新的实践的发展,我们的认识也在不断丰富和提升,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中学习时,把文化的地位和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性精辟的概括了

“三个重要”、“三个关系”和“两个任意成为”,深入分析我们国际国内形势,从综合国力全方位竞争更趋激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更加旺盛,现代传播手段更加快捷等文化建设所面临德技好机遇和严峻挑战形势下做出了新的概括、新的论述和新的判断。应该说这些新概括、新论述、新判断是一次认识上的新飞跃。有了这样的认识,就必须把这种认识转化为新的实践,转化为推动实践发展的指导原则。今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又是“十二五”的规划之年,总书记的讲话非常好,为“十二五”建设指明了方向。

第三、文化产业利于推进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之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越来越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认真对待和思考的一个问题。根据国际经验,文化产业具有逆势上扬的特性,又是低污染,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益的朝阳产业,特别是文化与高新技术、新兴传媒的融合创新,显示了巨大的经济开发前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战略选择。同时,我们还看到科技创造品质,文化创造品牌,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内容。党中央今年特别强调文化改革和发展,具有现实的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第四、精神文化需求,创造了文化发展的机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加旺盛,给我们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创造了条件。在这个时候也迫切需要我们大力繁荣我们的文化事业和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江苏去年的人均GDP接近了6500美元,今年有望超过7000美元,在这样的情况下,老百姓富裕以后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会越来越多。所以,党中央在强调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把握了这样一种机遇,在这个时候也需要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第五、综合国力的竞争,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大。我们总书记的报告里面都有很多的阐述。各个国家目前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从以前军事的竞争到经济的竞争,以后进一步发展到

文化的竞争,文化的地位在国际当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在这个时候强调文化的重要性,加大推进文化发展的力度,这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十二五”: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

这种发展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过分强调经济量的增长,对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关注不够,对这些GDP能否转化成民众的福利关注不够;只关心表面的发展成果,较少考虑为了这些看得见的成果付出了多少看不见的成本与代价;片面考虑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群体率先发展与先富起来,忽略了同一个国度内区域差距过大、群体差距过大所导致的经济乃至政治危机;仅仅满足于在低端产业为国际社会打工,严重损害了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和科技创新、跨越发展的能力等等。我们固然承认这种发展方式的历史客观必然性,也承认它们在过去发展中的汗马功劳。但是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这种发展不仅满足不了社会与群众的新期待,自身都已经很难维持下去了。

所谓“关键时期”,是指“十二五”规划不仅要为未来五年发展筹划,更要为2020年乃至2050年的发展布局奠基。到2020年,也就是建党100年的时候,我们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2050年,也就是建国100年的时候,要实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这些目标好比盖一座宏伟的大厦,而“十二五”这五年正是这座大厦布局和奠基的关键时期,布局布得好与坏,奠基奠得扎实与否,直接关系着这座大厦能否顺利建成和建成什么样子。

所谓“攻坚时期”是指中国社会进入了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十一五”发展的辉煌成就,让中国进入了中等收入水平的国家行列,中国社会已经开始从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这一变化固然是我们孜孜以求的,但也给我们提出了新问题,一个国家从中等收入经济体迈向高收入经济体的发展模式,不可能简单复制从低收入经济体迈向中等收入经济体的既有发展模式,过去管用、能用、好用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方法以后恐怕不再能用了。但是要从熟悉了、习惯了、做顺手了的发展方式转变到新的发展方式上来,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既有技术的要求,更有利益调整的必须,而这些都是硬骨头,需要下大力气攻坚。

所谓“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是指“十二五”的中国发展是在“世界第二”这样一个新起点上往前走。5.5万亿美元有余的经济总量再加上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和第二大货物进口国(进出口贸易总额2.2万亿美元)的地位,以及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2.6万多亿美元)的事实,中国的发展将开始深度影响世界的发展格局与发展态势。如果说过去发达国家看待中国的发展只是把中国当成众多廉价工厂中一个比较能干但远远不在同一重量级上的打工者、追赶者的话,今天的中国已经可以面对面地站在世界舞台上影响乃至改变他们的产业模式、经济结构,甚至生活方式。这一点在全球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已经表现得很充分。

由于这一起点,使得中国对世界来说已经不再是无足轻重,而成为了举足轻重。中国可以在整个世界由于金融危机而步履蹒跚的境况下,扬长避短,充分运用结构调整蕴含的巨大潜力与广阔国内市场的巨大空间,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在这一点上,是完全可以大有作为的。

我们“十二五”规划的所有内容就是在这三个判断的基础上展开的,并强调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这种发展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过分强调经济量的增长,对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关注不够,对这些GDP能否转化成民众的福利关注不够;只关心表面的发展成果,较少考虑为了这些看得见的成果付出了多少看不见的成本与代价;片面考虑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群体率先发展与先富起来,忽略了同一个国度内区域差距过大、群体差距过大所导致的经济乃至政治危机;仅仅满足于在低端产业为国际社会打工,严重损害了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和科技创新、跨越发展的能力等等。我们固然承认这种发展方式的历史客观必然性,也承认它们在过去发展中的汗马功劳。但是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这种发展不仅满足不了社会与群众的新期待,自身都已经很难维持下去了。

篇3:解读: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

“十一五”规划:“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006年初)

十七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07年提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2009年底)

十七届五中全会:“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2010年10月26日形成和强化共识)

关键词一:主线

科学发展观为主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关键词二:坚持

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攻方向;

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4.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突破口:

扩大内需为主的结构调整。

关键词:三攻坚时期

1.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多变, 中国面临挑战和机遇更复杂和迫切;

2.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3.进一步深化改革,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时期。

相关连接:

近期贵州省委省政府及百姓关注的热门词:“又好又快、更好更快”

篇4:外资机构解读三中全会公报

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

公报传递出的要点:

第一,最高决策层希望“全面深化改革”,改革领域涵盖了经济、行政和司法等,目标是建立一个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第二,国企改革并非重点;第三、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放在了财政、要素价格和市场体系上,也包括社会保障和行政体制改革;第四,通过减少政府在配置资源、行政审批中的作用,并规范和透明预算,腐败有望得到遏制;第五,“到2020年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提法意味着改革具体措施的出台及落实可能会是一个较慢的过程。改革的规划设计是一回事,实质性进展则是另一回事,而后者才更重要。

公报的内容新意:

实际上,三中全会讨论了全面深化各方面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府治理和行政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建设等。的确,在当前阶段,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其他领域改革的配套支持。领导层的改革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中全会决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和推进落实。这一小组可能由习总书记亲自领导,有助于突破一些可能来自地方政府和部委的改革阻力。这意味着,虽然三中全会公报以及即将公布的会议决定的表述可能与此前的重要文件类似,不过未来几年可能会比此前取得更多的实质性进展。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相比过去20年来使用的“基础性作用”,这一定位提升了市场机制的重要性。这表明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要素价格改革得以推进,包括利率市场化。不足之处在于国企改革看上去并没有被三中全会视为一个首要任务。

美银美林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

陆挺认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会议公报并未超出外界预期。在市场看来,这份公报似乎没有涉及具体问题,特别是有关土地法和财政领域。同时,这份公报内容“极其含糊”,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形容“市场”角色的词语由过去20年里一直使用的“基础性”变成了“决定性”,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不容易搞清楚这两个词之间的细微区别。

高盛高华:中央将自上而下地推动改革

高盛高华经济学家宋宇认为,公报最大的亮点是中央承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不是此前所说的“基础”作用。而且,改革将由新成立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掌舵,说明中央将自上而下地推动改革努力和协调各部委关系。

同时,公报明确表示,公有制仍将是中国经济的核心主体,这说明企业改革可能更多地聚焦管理层改革而非所有制改革。在其他主要方面,中央还对财税改革、农村改革以及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做出了着重强调。鉴于公报只是进行了概要性表述,更多细节还有待日后披露,目前评估该声明对于中短期经济增长的影响还为时过早。

标普:发挥市场作用可支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

标准普尔信用分析师陈锦荣表示,政策制定者试图在维持国有企业主体地位的同时,显著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要同时达成上述两个目标,需实施重大改革,以确保中央政府恰当处理与国有企业的关系。当前的情况与此还有较大差距。

达成上述目标需在实施重大政府改革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包括放松管制、依法行政以及建立服务型政府与现代财政体制。基于此,标准普尔认为,支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改革措施,可对中国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AA-/稳定/A-1+;cnAAA/cnA-1+)提供支持。

新加坡华侨银行:政府有意于简政放权

新加坡华侨银行经济分析师谢栋铭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中国政府承诺将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深化改革,并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字里行间看到很多令人鼓舞的话语,比如,“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他还认为,此次将市场作用由“基础性”升级至“决定性”,意味着中国政府简政放权、限制干预市场的决心。

摩根大通:重新定位是“新的积极元素”

篇5:公报解读-城乡协调

---省建设厅副厅长房庆方解读我省城乡规划建设工作新形势新思路新举措

最近召开的广东省委九届二次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在讲话中提出,要注重协调发展,把推进城镇化建设作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推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经济协调发展,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他还要求,要探索建设具有广东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在新的一年,建设厅副厅长房庆方根据张德江书记的讲话,结合我省城乡规划建设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及今年的新思路新举措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我省城市化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城市规划是健康有序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基础

房庆方副厅长认为,党的16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非常正确的。1982年我省城市化水平为15%,经过20年努力,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5%左右,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正处于发展高速期。回顾历史,一个县城发展几百年才一两万人口,20年前,达到一两万人口就算大了。现在一般的县城都超过10万人,人口规模起码扩大10倍,城市的发展一日千里。城镇土地面积也增加很快,很多城镇翻了几番。再过20年,我省城市化水平若达到70%,无论人口还是用地,还要翻几番。城市化发展的规律呈现曲线S形,发展到70%左右开始缓慢下来,进入成熟期。在此之前是一个上升的急坡,我们正处于急速上升期,拥有大量发展的机遇,这一点是发达国家所不能及的。把握规律与机遇才能驾驭发展。

城市规划是健康有序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基础。规划部门应认清所处的时代特征和肩负的历史重任,将规划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结合起来,提出具体的指标,与区域绿地与环城绿带相融,强化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加强规划监督,切实防止并解决城镇化高速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强资源保护,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使城市群及各市、区、县、镇共同协调发展,走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中央和省领导对珠三角城市群的协调高度重视;建设部部长3月将带领专家学者前来调研指导

1995年,广东省建设厅组织编制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引导区域内城市合理布局、有序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房庆方认为,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发展环境与条件的变化,有必要对这一规划进行全面调整,并制定新时期、新形势下适应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整体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和行动计划。

房庆方透露,建设部对珠三角城市协调发展高度重视,今年3月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将带一批专家学者前来调研,并对我省城市群规划协调进行指导。对此,省委省政府领导都非常重视,部署有关准备事宜。房庆方副厅长提出,这是个难得的机遇,中央和省都重视,各市特别是珠三角城市的建设规划主管部门要全力以赴,共同配合,提高区域竞争力,形成合力共同提升珠三角的地位。

规划强制性内容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凡未明确的要尽快完善,严格落实

规划强制性的内容是规划核心部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它涉及区域协调、资源利用、环境改善、风景名胜区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等重要方面。

房庆方认为,当前要抓紧完成的任务是,各地根据文件要求对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等进行一次检查,凡未明确规划强制性内容的要尽快补充完善,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向社会公布,严格落实。确需对城乡规划的强制性内容进行调整的,必须先对原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专题报请原审批机关审批。下一级政府编制规划涉及到上一层次城镇体系规划中明确的规划强制性内容,必须服从其规划。如涉及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确定的区域绿地的范围和管治要求,各地在编制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时必须予以落实,并进一步细化规划控制要求,严格保护区域绿地、城市绿带。

1996年前编制的中心镇总体规划都要修编;省建设厅正选定省级村镇建设试点

房庆方指出,广东的村镇建设严重滞后。当前,抓好中心镇的规划修编和村镇建设试点工作是我省村镇建设工作的重点。最近,省建设厅对《关于加快中心镇发展的意见》(稿)进行广泛征求意见并反复修改完善,已上报省政府。如今全省265个中心镇中,约有一半中心镇的总体规划是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编制的,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996年以前编制的中心镇总体规划原则上都要进行修编,争取2003年底以前上述中心镇有一半以上完成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今年,省建设厅正拟选定省级村镇建设试点,根据试点村镇规划建设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进行分类指导,并推动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完善各级城镇体系规划;制止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和重复建设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已经建设部专家组审查,目前正对其中一些创新的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待完善后上报审批。目前全省地级以上的市中,广州、深圳及江门、韶关、阳江等市,有的已经编制完成,有的已经完成纲要,取得了新的成果。房庆方要求,各市要继续推进这项工作,并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考虑如何用好规划的问题。

此外,各地要在2003年6月前完成组织编制或调整到2005年的“十五”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和修编的重点是结合国家对城乡建设的指导思想,对脱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的近期建设项目予以调整,制止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和重复建设,提高基础设施投资的效率。

建设项目选址审查是确保城乡规划实施的重要手段;各类重大项目选址,必须依据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是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法律凭证。实行建设项目选址审查是确保城乡规划实施的重要手段,也是贯彻国发13号文精神的工作重点。房庆方指出,今后,要切实做到各类重大项目的选址,都必须依据经批准的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要切实保障各类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的报批,都必须附有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规划部门在后续工作中要严格把关,从而有效地保障规划选址管理制度的执行。

篇6: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解读

1、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2、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3、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4、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

5、中央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中央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6、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

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7、建设法治国家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8、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

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政府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9、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10、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业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

11、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12、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

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新发展军事理论,加强军事战略指导,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要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13、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支策。

14、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

15、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16、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17、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8、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19、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

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公方彬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有哪些看点

正如历次党的重要会议闭幕之时,全党乃至全国人民,都注定依照自己的期待和标准评价会议成果,这一次也不例外。面对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们都进行自己的认识、理解和解读。一、十八届三中全会为什么倍受关注?

中央公布会议召开时间之后,与会议相关的问题都成为社会热点,为什么引起媒体与社会的如此关注?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三中全会”富于象征意义。35年前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这一转折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包括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清理了历史重大问题,恢复了民主集中制,作出了改革开放和农村改革的新决策。一句话,这是一次改革中国历史和未来的会议。

第二,包含着人民群众对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的期待。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以来,不管是开局的中央八条规定,还是习近平、李克强一再强调谈改革的重要,让人产生眼前一亮的感觉,正是由于良好开局和对深化改革的重视,而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拓展了人们的想象空间。当然,这其中也包含着党的执政理念一般通过会议决定表达,同时这一届班子上任一年,到了为今后五到十年设定蓝图的时候。

第三,中国社会乃至党的建设积累了大量矛盾和问题,已经到了无法绕过,必须迅速解决的时候。十八届三中全会处在新的历史转折期、发展期,或者说处于新的历史座标点上。中国已经取得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巨大发展成就,但同时也积累大量矛盾,这既有社会和经济领域的,同时还有政治领域的,所有矛盾问题都带有深层次性,非小修小补所能解决,必须进行深层而又全面改革。由此而言,是内在的需要决定普遍的吁求。

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有哪些新看点?

第一,“全面深化改革”。明确打出“改革”的旗帜,并且是“全面”和“深化”,这已经指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取向和尺度。这甚至说包含两大含义,一个是邓小平确立的改革开放发展道路将得到继续,另一个是十八大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会进一步得到贯彻落实。

第二,改革不会一蹴而就,而是长期的政治任务。决定强调,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就意味着我们对现有的体制制度现实状况有清醒认识,同时有对改革复杂性和难度有充分准备。强调长期的政治任务,决定已经告诉我们:“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

第三,宪法法制仍然是改革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决定进一步强调,“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这实际上强调的是中国在继续走依法治国的道路。

第四,明确了改革的目标、路径、原则和要求。目标:“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路径、原则和要求:“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政府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第五,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原则。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其中的平衡点在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原则和要求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六,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对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

三、我们该怎样正确理解把握进而贯彻《决定》精神?

第一,《决定》是纲领性文件,不是具体操作规范,关键是把握内含的政治理念。依照大众的迫切心态,《决定》应当告诉大众所希望解决问题的全部对策。其实,《决定》不可能直接规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社会文化体制的具体改革,尤其无法确立具体操作性目标。也就是说,决定主要明确指导下一步工作的纲领,有了大决策,大量改革就会在今年的工作中应运而生。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诸领域的改革十分巨大,但却存在于全过程,产生于“改革开放”这一纲领的产生。

第二,《决定》确立的是价值坐标和评价标准,不是固化形态,关键是弄清党和政府的努力标准和前进方向。如上同理,一部伟大文件,是因为其为我们确立的是一种清晰的价值坐标,以此引领社会。任何涉及具体目标和做法的文件都是阶段性的,走不远,毕竟社会是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不可能固化于一种状态,而一旦固化意味着僵化。甚至西方许多影响巨大的文件,包括英国大宪章、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宣言,等等,都反映着这样的特点。当然,二者不完全具有可比性。

上一篇:朱秀娟简介下一篇:全真教王重阳教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