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城乡利益矛盾论文

2022-04-20

利益协调应该避免的几个误区目前,人们从不同角度来研究利益协调问题,但有些观点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换句话说,我们在讨论利益协调问题时,应当注意避免陷入若干认识上的误区。首先,利益协调不等于承认所有利益要求的正当性。社会中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和阶层,有着不同的利益要求。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协调城乡利益矛盾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协调城乡利益矛盾论文 篇1:

浅议利益协调及其机制建立

摘要: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指出,要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利益问题是涉及全体社会成员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全局性问题,直接影响到十几亿中国人民的民生和国家现代化的前途。因此,对利益协调问题如何理解和把握,建立健全什么样的利益协调机制,如何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构建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文就此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和谐社会

一、对利益协调问题若干认识误区的厘清

利益协调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人从不同角度对利益协调问题进行了讨论。这种讨论在整体上对于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从讨论中也可以看出,对利益协调问题还存在着一些片面理解和认识误区,有必要进一步加以分析和厘清。

首先,利益协调不是要回避利益冲突和利益斗争。社会中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和阶层有着不同的利益要求。在协调各种利益时,承认利益差别是必要的,但这并不等于承认各种相互差别的利益都是合理合法的,利益协调也并不意味着必须满足和保护所有人的利益要求。相反,利益协调有时候不能回避利益冲突和利益斗争,不能回避对一些不正当利益要求的限制乃至剥夺。比如说,对于涉毒、涉黑、涉赌、涉黄等违背社会整体利益的集团利益,就必须予以坚决打击;对于各类腐败分子、各类犯罪分子的非法利益要求,也必须加以限制和打击;对于其他各种违背社会公正的利益要求,对于有害社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利益要求,对于违背国家安全的利益要求等,也应认真识别并加以限制和打击。利益协调的前提是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坚持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价值、基本制度。在保护个人合法利益的同时,更应着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在尊重各阶层、各群体的正当利益要求的同时,应当警惕那些有悖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利益主张。

其次,利益协调不等于仅仅协调经济利益。利益,绝不仅仅是指经济利益。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看,作为利益主体追求和满足的对象,利益自身具有多种类型,如物质型的利益、经济型的利益、精神型的利益、政治型的利益、广泛社会型的利益、群体型集团型的利益、综合型关系型的利益等。但是,目前在讨论利益协调问题时,有的往往把利益直接等同于经济利益或物质利益,这是不全面的。经济利益固然是当前引发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也有很多社会矛盾并不与直接的经济利益有关。因此,在把协调经济利益作为当前利益协调的核心和重点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协调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利益。即使是协调经济利益,往往也回避不了对其他方面利益的协调,因为没有其他方面的利益协调,就很难实现真正的经济利益协调。当前,在大力协调社会成员经济利益关系的同时,应当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和利益表达机制,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各项权利。

第三,利益协调并不完全等同于政府的再分配。在谈到利益协调问题时,有的往往把利益协调完全等同于政府的再分配,把政府看作是利益协调的惟一主体。这种观点带有明显的片面性。造成目前社会分配失调、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既有再分配方面政府职能不足的一面,更有初次分配不公的一面。作为实现初次分配的重要机制--市场机制,目前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在讨论利益协调时,也应高度重视完善初次分配的市场机制。毫无疑问,政府在促进公平分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政府并不是惟一的作用主体。经验表明,完善的市场和发育成熟的社会组织都是利益协调的重要主体。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市场的初次分配职能和政府的再分配职能相结合,是实现利益协调的重要手段。此外,很多社会组织在增进公民福利、协调社会利益、促进社会团结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讨论利益协调的主体时应避免片面强调政府作用的倾向,而要关注政府、市场与社会等多个作用主体,大力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培育社会自身进行利益协调的力量。

第四,利益协调不是仅仅协调当代人的利益。在讨论利益协调问题时,应当认识到,利益协调决不只是协调当代人的利益,它还包含对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的利益协调,即要注意协调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利益协调必须有时间维度的考量。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是:在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与权利方面,后代人至少应该是与当代人一致的,不能因为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使后代人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和权利受到损害。因此,在强调通过发展来满足当代人需求、协调当代人利益、缓和当代社会矛盾时,要坚持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制定社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时,也要关注其可持续性问题,避免让后代人承受过重的负担。因此,协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关系,应侧重强调当代人的自觉和责任,侧重约束当代人的利益要求,侧重防范后代人可能遭受的利益损失,侧重建设具有长期效力的法律制度。

二、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建立与完善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1]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一个和谐的利益关系制度,是一个既能够为每个人提供谋取利益的平等机会,又能够保障弱势群体利益的制度。当前尤其需要重点建立和完善以下四种利益协调机制:

一是要建立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恩格斯指出:“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利益表达是指社会利益主体向外界表明自己的利益诉求以实现自己利益要求的行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利益需求逐渐多元化。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如果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表达渠道不通畅,沟通和反馈不及时,往往会导致社会利益关系的紧张。因此,建立健全利益引导机制的同时,需要建立通畅的利益表达渠道和完善的沟通反馈机制,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综合地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节等多种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引导群众以理性的、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需求,解决利益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二是要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在中国经济体制转型和社会结构变化中,出现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差距扩大和地区差距扩大等现象,有各种复杂的原因。有的是在实施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时难以避免的;有的是不同利益主体在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上的差异造成的;有的是各地政府在领导改革开放时某些不恰当的决策带来的;等等。因此,有必要根据不同情况,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对于因非自己因素造成利益受损的人们,提供一定的补偿,以提高社会公平的程度,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是,建立健全利益补偿机制并不意味着利益补偿是无条件、无限度的。利益补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一致,与国家按劳分配的政策相适应。如果补偿过度,就会产生新的社会不公平,可能重蹈平均主义的覆辙,削弱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是统一的。这就“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2]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向利益受损者提供一定的补偿,使社会各阶层分担社会转型成本,尽可能地让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分享到改革成果。

三是要建立完善的利益保障机制。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对于保持社会安定具有重大作用。社会保障制度一般分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三个层次。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保障对象是社会全体成员,当其在年老、失业、伤病之后,可以通过社会保险制度获得一定的收入补偿,以保证基本的生活需要。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方面的内容,这三方面有了保障,生存也就有了起码的保证。社会救助是国家提供的一种无偿的社会保障,即对无生活来源、失去工作能力或遭受突然灾害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的无偿救助。社会福利是高层次的社会保障,它是指由政府免费或低价为社会成员提供一系列服务,以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和发展条件。如为孤、老、幼开办福利院,对残疾人实行某些优惠政策等。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是要加快建立多层次、覆盖面广,尤其是要将占全国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民包括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织就社会保障的“安全网”。

四是要建立有力的利益冲突化解机制。各利益集团(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是,如果这些利益矛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有可能转化为严重的群体性对抗,使矛盾摩擦上升为矛盾冲突,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此,不断提高化解利益冲突的能力是协调利益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在一个非对抗性矛盾占主要地位的社会里,必须用非对抗的方法特别是社会和谐的方法来解决矛盾。”[3]协调利益关系的落脚点就在于化解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要加强立法,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在宏观上防范利益冲突的发生;要教育群众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各种矛盾纠纷,逐步把处理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要加强和完善人民调解工作,真正发挥其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稳定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各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中介组织在调节社会成员利益冲突方面的作用;要改进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形成协调利益关系的强大组织网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直接联系群众、主动关心群众、经常反映群众要求和化解利益矛盾的作用。有力的利益冲突化解机制是利益矛盾的“消防栓”和“灭火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82.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62.

[3]李君如.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和谐社会[N].人民网:www.people.com.cn.2005.12.28

责任编辑:丰军

作者:周月春

协调城乡利益矛盾论文 篇2:

缩小贫富差距 社会利益协调的首要任务

利益协调应该避免的几个误区

目前,人们从不同角度来研究利益协调问题,但有些观点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换句话说,我们在讨论利益协调问题时,应当注意避免陷入若干认识上的误区。

首先,利益协调不等于承认所有利益要求的正当性。社会中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和阶层,有着不同的利益要求。在协调各种利益时,承认利益差别是必要的,但是,这并不等于承认各种相互差别的利益都具有正当性,利益协调并不意味着尊重和保护所有的利益要求。相反,利益协调有时候不能回避利益冲突和利益斗争,不能回避对一些不正当的利益要求加以限制和剥夺。比如,对于各类腐败分子、各类犯罪分子的利益要求就必须予以坚决打击;对于其他各种违背社会公正的利益要求,对于有害社会健康和持续、稳定发展的利益要求,对于违背国家安全的利益要求等,也应认真识别并加以限制和打击。

其次,利益协调不等于协调经济利益。利益的含义其实就是好处。不同的人对于什么是好处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大体上,利益可以分为物质利益和非物质利益,也可以进一步区分为经济利益、社会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等。因此,利益绝对不只是指经济利益,而是有着多种含义的概念。目前很多人讨论利益协调问题时,往往把利益直接等同于经济利益或物质利益,这是很不全面的。我们可以说,协调经济利益是当前利益协调的核心和重点,但是,利益协调在本质上还包括了协调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利益。事实上,在协调经济利益时,往往回避不了对其他方面利益的协调问题,没有其他方面的利益协调,也很难实现真正的经济利益协调。比如说,如果社会成员缺乏必要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也就无法有效地表达和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

再次,利益协调不等于加强政府的再分配。很多人在谈到利益协调时,非常强调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再分配职能,甚至在利益协调与加强政府再分配之间划等号。鉴于我国目前的贫富差距过大,在救急或治标的意义上讲,强调政府对于贫困者的直接救助是有价值的。但是,把利益协调等同于加强政府再分配,仍有明显的片面性。目前,造成社会分配严重失调、贫富差距过大的原因,既有再分配方面政府职能不足的一面,更有通过市场竞争实现初次分配不公平的一面。比如,由于全国统一的基本医疗和教育方面的公共服务缺乏,不能有效地保障社会成员在竞争起点上的公平,使一些社会成员无法公平地通过市场机制获得自己的利益。毫无疑问,政府在促进公平分配方面确实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政府并不是惟一的作用主体,实践表明,发展和引导各类民间组织,培育社会自身的力量,也是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维护其合法权益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利益协调还应着眼于培育政府之外的协调主体。

最后,利益协调不等于仅仅协调当代人的利益。在讲利益协调问题时,多数人谈的是协调当代人的利益,但利益协调决不只是协调当代人之间的利益,而应包含对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的利益协调,或者说应当注意协调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我们强调通过发展来满足当代人需求,缓和当代社会矛盾时,在我们制定社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协调当代人的利益关系时,一定要秉承科学发展观,关注可持续性问题,不能因为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使后代人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和权利受到损害,应注意让后代人保持竞争的活力。需要指出的是,后代人在当代表达和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是很弱的,甚至是没有的,在协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关系时,应侧重强调当代人的自觉和责任,侧重于约束当代人的利益要求,侧重于具有长期效力的法制建设。

利益协调关键在于建构共同利益基础

从本质上讲,利益协调不是厚此薄彼,而是要双赢互利,要着眼于增进共同利益。要有效实现利益协调,一个重要前提就是通过适当的机制,发现和建构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并不断强化这种共同利益。在很多情况下,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特定的个人或群体有可能难以自觉意识到共同利益之所在。因此,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社会机制来“建构”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完善共同利益的建构机制有时比共同利益本身还重要,甚至可以说,完善的共同利益建构机制就是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

在一个具体的社会中,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又通常表现为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因此,在协调社会利益时,应高度重视调查研究,了解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要求,以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为基础,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当前我国深化改革、协调社会利益的一个基本原则应是调整那种损害大多数社会成员利益的不合理的利益格局和利益获取机制,建立能使大多数社会成员受益的更加公正合理的利益格局和利益获取机制。利益协调决不能导致或强化大多数社会成员承受发展的代价,而仅让少数人享受发展的好处。

大体上,建构共同利益需要建立健全以下几个方面的机制:第一,利益保障机制,即社会应有适当的制度安排,尊重社会成员的利益差异,保障社会成员的正当利益,避免社会成员的正当利益受到不适当的侵害。毫无疑问,讲共同利益,应该内在地包含着承认个体利益的正当性。第二,利益表达机制,即在承认个体正当利益的基础上,允许社会成员通过正常的渠道有效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成员彼此知道利益要求的差异性和共同性。需要指出的是,完善利益表达机制特别要注意确保社会成员表达自己利益要求的机会,尤其是要确保弱势人群表达自身利益要求的机会,因为他们的声音容易被强势群体的声音所遮掩或覆盖。此外,应努力使利益表达理性化、制度化,避免利益表达的冲突和无序。第三,利益协商机制,即在利益要求充分表达并被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利益各方平等、公正、公开、有效的协商,找出符合各方利益的共同利益之所在。事实上,很多共同利益是在协商过程中产生的,科学合理的协商机制是建构共同利益的非常重要的环节。第四,法制化机制,即通过有效的法制手段确保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得到尊重和实现,以促进社会和谐。第五,宣传教育机制,即通过必要的宣传教育手段,使所有社会成员对于其共同利益有着清醒的认识,并能自觉地在此基础上协调各种具体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

利益协调的首要工作是缩小贫富差距

贫富差距的存在和扩大已经成为各种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的焦点,并且正在危及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在协调社会利益的具体层面,当前首要的工作应是大幅缩小贫富差距。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富差距呈现出迅速扩大的趋势。如果说改革开放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表现为低水平的平均,社会成员在整体上都还处于某种贫困状态的话,那么,经过20多年的经济增长,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生活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已经明显摆脱了贫困。但是,与此同时,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迅速扩大。以测量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重要指标基尼系数为例,根据我们2003年9-10月在全国城镇范围内进行的抽样调查资料,当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令人极为担忧的0.561。即使有些学者判断目前的基尼系数是在0.44至0.48之间,这也已经到了很多人难以承受的程度了。另外,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差距持续扩大的趋势也非常明显,从普遍被认为整体上发展很快的城市看,其内部的不平等程度也在加深。如果按照人口五等份的测量方法,我国城镇家庭最高20%收入户与最低20%收入户年人均收入的差距在1990年是4.2倍,1993年为6.9倍,1998年是9.6倍,而根据我们2003年9-10月在全国城镇范围内的抽样调查资料,这一指标已经达22倍。

其次,迅速扩大的贫富差距正在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越来越大的危害。第一,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加剧了贫困问题,恶化了贫困者的社会处境。已有权威专家预计:如果不平等程度增加1个百分点,贫困率将增加3.7个百分点。任由贫富差距扩大,还会继续导致贫困率的快速增加。更重要的是,在贫富差距悬殊的情况下,贫困者的相对剥夺感更为强烈,摆脱贫困的难度也更大。这样,贫困者就有可能面临着持续性贫困,整个社会也就可能因贫富分割而陷于分裂,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有悖于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的。第二,悬殊的贫富差距限制了内需的扩大,从而导致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制约了经济发展。对于富裕阶层而言,大部分消费需求已经得到满足;对于贫困阶层而言,虽然理论上有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但是由于缺乏购买力,所以并不能转化为有效需求。这样,国内市场的拓展就受到限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无疑就会因此受到制约。第三,悬殊的贫富差距正在削弱经济增长的合法性,削弱社会成员对于经济增长的认同,从而妨碍经济健康、持续地增长。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之所以得到广泛认同,是因为大家都希望从经济增长中受益。事实上,在改革的前期,绝大多数社会成员也确实获得了利益,这是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原因。但是,在改革的后期,不同阶层获益的差别越来越大,有些阶层的利益甚至遭受了剥夺。在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觉得不能分享经济增长的利益,甚至成为经济增长代价的承受者,因此也就开始对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表示怀疑。第四,悬殊的贫富差距容易造成社会失序,最终会危及所有人的利益。当财富成为众人所欲的目标,而社会中又缺乏适当的致富机会和手段时,一些渴求财富的人往往就会采取各种不正常的、不正当的,甚至是违法的手段来获取财富,其中的另外一些人则有可能陷于绝望,自暴自弃。由此必然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和生活意义的消解,甚至直接威胁到社会成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第五,贫富差距持续扩大有悖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普遍贫穷固然不是社会主义,但贫富差距悬殊更不是社会主义。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让一部分人通过合法劳动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如果任由贫富差距持续扩大,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就会落空,就会严重损害执政党的形象和威信,甚至会动摇执政党的执政地位,给中国社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因此,要说协调社会利益,当前优先考虑的就应该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从而消除贫富差距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增进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而要缩小贫富差距,加强政府的再分配职能,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缓解贫困问题,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仅仅如此是绝对不够的。为了缩小贫富差距,我们还应关注再分配的其他手段和形式。比如说,应进一步完善调节收入分配的各种制度安排,合理限制高收入,大力培育中等收入阶层;比如说,应加大各级财政对社会发展的投入力度,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提升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创造条件;比如说,应大力发展慈善公益事业,鼓励社会力量扶危济困;比如说,应有效督促富裕阶层承担社会责任,自觉回报社会,等等。

更重要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致力于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和公正,以便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初次分配的功能,使市场经济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以悬殊的贫富差距为标志的利益失衡,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很多人在参与市场竞争时会遭受各种不平等、不公正的待遇,从而难以通过市场机制获取自己应得的利益。今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当把维护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逐步建立起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并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作者:洪大用

协调城乡利益矛盾论文 篇3:

当代中国社会利益协调的困境与出路

[摘要]协调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利益的急剧分化严重破坏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必须确立利益协调原则、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对社会关系加以协调,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关键词]利益分化;利益协调;协调机制

[作者简介]刘湘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方向博士研究生,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湖北武汉430070

利益协调是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内涵,也是社会能够和谐、稳定的关键和实质所在。我们要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首先协调好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多重转型时期,也是各种利益矛盾和利益纷争的高发期,利益协调是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基础性和关键性重大课题。

一、当代中国利益协调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目前利益协调的困境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改革已经从释放被束缚的生产力的“松绑时期”进入了实质性的利益调整时期,人们之间的利益分化日益加剧,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也随之空前表面化、激烈化和尖锐化,其主要表现是:

第一,贫富差距拉升幅度过大,分配领域矛盾突出。一是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扩大。根据国家计委统计:我国基尼系数2002年为0.454、2004年为0.465、2005年为0.47、2006年为0.49,超过了0.4这条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且越行越远,比大多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高。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我国目前城镇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的人均收入差距约31倍,而不是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推算的9倍;城乡合计,全国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的人均收入差距约55倍,而不是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推算的21倍。”据此看来,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二是城乡分化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城市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为农村居民的3.7—3.9倍。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差距为建国50年来的最高峰。三是地区分化严重。东、中、西部的相对差距仍呈扩大趋势,表现在无论是收入总量还是人均量差距都很明显。按2004年统计,发达省市的人均收入超过了欠发达省份的14倍,发达省市人均财政超过了欠发达省份的12倍。100名富县的人均财政收入是100名穷县的17.4倍。四是行业收入差距明显。近年来像烟草、电力、电信等垄断行业的职工工资是平均值的5倍,同一行业内部,最高与最低的收入相差也在10倍以上,就全国而言,最高的个人年薪高达1300多万元,最低的年收入不到5000元。利益分化进程中出现的贫富悬殊用触目惊心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第二,下岗失业问题愈加严重,社会贫困问题突显。1997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体改办统计失业率达9.36%,2000年已达10.1%;而2004年人口失业率从2003年的10.99%又上升到了11.45%。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近年来,我国的失业情况在保留传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失业和国有企业下岗工人失业这两大特点之外,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特点,即失业大军趋向“年轻化、知识化”。在我国的城市中,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失业下岗人员为主体的新贫困阶层,他们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生活得不到保障。

第三,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分化明显,社会心理严重失衡。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已经分化出若干个不同的阶层与利益群体。改革的受益者越来越凸现出资本化、权力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色彩,包括资本集团、权力集团和与权力有关的管理者、知识分子、专业技术人员,越来越成为大的受益者;而改革初期得到一些利益的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今天日益成为改革代价的承担者,一个由农民、农民工和城市下岗失业者、收入较低者所构成的底层社会正在形成。椐分析,目前我国亿万富翁已超过1000人,百万富翁超过300万人;我国弱势群体的规模达1.4~1.8亿左右,占全国总人口的11%~14%,形成了庞大的城乡“困难群体”。利益群体分化引起这些相对利益受损阶层的社会心理失衡,危及社会稳定的群众基础。

第四,群体性事件和矛盾大幅上升,利益冲突十分尖锐。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和冲突,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利益分化造成的。2004年上半年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中,农民占32.4%,在岗职工占16.5%,下岗职工占15.9%,离退休人员占10.4%,其他人员占24.8%。可见,工农基本群众占了75.2%。涉及的大多是群众的切身利益,以2001年为例,因工资、社保、福利问题引起的占28.1%;因企业改制改组兼并破产造成待遇下降问题引起的占9.5%;征地搬迁问题占13.5%,民間纠纷占4.5%。此外,群体性事件的组织化倾向趋于提高,行为方式趋于激烈,聚众阻塞铁路、公路交通,冲击党政机关事件逐年递增。

第五,干部腐败现象严重,干群矛盾突出。一些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执法犯法、买官卖官、好大喜功、决策失误、高高在上、生活腐化,打击报复等腐败行为,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严重伤害了干群关系。椐有关部门统计,仅2003年一年间,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党员14.7万人,其中县处级干部6000多人,厅局级干部390多人,省部级干部18人。

上述这些问题,归根到底都是一些利益关系问题,是我国现阶段各阶层、各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在社会问题上的突出表现。作为社会利益关系最为重要表现的国民生计问题特别是收入差距问题是社会各种矛盾的重要源头,这个问题不切实加以解决,社会稳定、社会和谐发展就无从谈起。

(二)利益急剧分化的原因分析

首先要说明的是,中国社会利益的分化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其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利益分化。经济的发展使得一些新的经济板块迅速成长。例如,改革开放以后,农户的非农收入得到了快速增长,这是导致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的进步则使得社会成员的个性意识逐渐觉醒,个人潜力得到了极大的开发。而人们之间的禀赋、能力的差异,劳动贡献不同,就使得经济利益的分化成为必然。其二,产权结构和分配方式调整引起了利益分化。一个社会产权结构的变化是导致人们之间利益分化最为根本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实行了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基本经济制度,在这一重大调整的背后,带来的是经济利益的重组,进而引发人们之间的利益分化。其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大加速了利益分化趋势。市场经济就是利益驱动和利益导向的经济,在市场化不同的具体阶段,通过市场竞争的作用带来了效率差异和收入差别,形成不同的相对富裕的社会群体。可以说,利益差别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正常的适度的利益分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而不宜一概从道义上予以否定和

谴责。

但令人担忧的是中国利益分化幅度过大、速度过快,在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已经从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转变为贫富差距扩大现象严重、收入差距超过国际上中等不平等程度的国家。有很多证据表明,利益分化过大的更主要原因并不是市场化,而是非市场因素,主要是在体制转换过程中,由于原有制度、机制上的缺陷和某些政策的失误,导致利益关系制度化调节滞后乏力,这就使得一些利益关系新变化难以通过制度化手段得到有效调节。

从政策层面看,改革初期各种改革政策的不系统、不协调、不科学,加剧了利益的过度分化。比如,倾斜政策使国内不同区域或行业的人员置于发展机会不均等的地位,得到政策扶持的行业或地区无疑居于优势地位,能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利益;而与此同时,同经济发展幅度相比,中国的社会保障事业以及社会转移支付表现出一种明显滞后的情形。我国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对作出牺牲和让步的群体给予相应补偿的政策,致使部分群体不仅没有享受到改革的成果,反而成了改革中的失利者,更有甚者不仅在第一次分配中失利,而且在第二次分配中又失利,最终被制度边缘化。

从体制方面看,转型期新旧两种体制并存、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行业垄断、城乡差异、地区差异不仅没有消除,在市场竞争中反而由于起点和机会的不平等使差异越演越烈;我国现行的税收调节制度,不仅没有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反向强化了收入不平等的趋势,据析,2004年上缴1737亿元的个人所得税中,65%的个人所得税为工薪阶层承担;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仍不完善,社会保障的二元化特征明显,覆盖面较窄。社会保障城市覆盖率在88%以上,而农村覆盖率只有3.3%,相当一部分弱势群体没有被纳入到社会保障范围之内。

从管理层面看,转型期市场监管不力、缺位、滞后是导致利益过度分化的又一原因。比如通过不正当竞争手段谋取暴利的现象、运用公共权力通过设租寻租等方式谋求权利资本化的现象、违背公平交易原则而侵害其他利益主体利益的现象,可以说随处可见。对垄断、欺诈、走私、逃税、侵蚀国有资产、损害消费者利益、地区封锁、以权谋私等行为监督、打击不力,致使利益分配处于一种无序状态。

二、当代中国社会利益协调的出路

(一)协调社会利益关系指导原则

目前,社会利益冲突还处在凸显期,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和情况还在演变过程中。必须用正确的理念指导我们去积极地应对。

1 在发展的基础上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发展是利益协调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社会利益的调整,主导性的方式不应该是静态的调整,即将部分社会成员的财富转移至另外的一部分成员,而应该是通过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来解决,就是要给予中低收入者获得财富的机会并提高其获得财富的能力。这样的利益调整方式所需要付出的社会成本要低得多,拥有较多财富和较少财富的人都易于接受。

2 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协调社会利益关系。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做指导,始终坚持“利为民所谋”,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都要体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尤其要注重改善全体人民的生活,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坚持社会成员承担改革代价与共享改革成果的统一。

3 遵循公平、正义原则来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公平原则应该是当代中国社会利益协调的基础性原则和首要原则。社會成员间存在利益差别是必然的,只要是在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条件下形成,社会利益冲突就不会激化。市场能够提供的往往是形式上的公平,实质的正义需要政府来维护,特别是要矫正市场必然产生的消极后果。政府要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虽然扶持弱势群体仅能治标不治本,但扶持政策可以增强社会成员的安全感和对政府的信任感,达到缓解利益冲突的目的。当然,政府的扶持也必须规范化,否则,只会导致社会问题的不断出现与激化,只能暂时性地缓解结果上的不公平,并不能从根本上建立公平的机制。

4 在承认适度的利益差别的前提下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利益协调并不是要使社会利益平均化,而是对适度的利益差别的认同。社会成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各自具体利益要求,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物质利益权,这需要得到充分的承认和维护。事实上,利益差别形成最主要的渠道是市场。要通过健全市场,让价值规律充分体现,实现社会成员各得其所,是对利益差别的最基本的承认。如果对利益差别的理解有偏颇,会形成社会群体间的隔膜甚至是仇视,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

(二)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协调利益关系的核心就是建立和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这既是我国利益主体多元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应是全方位、多渠道的,只有将各种利益协调手段综合运用,才能协调社会利益,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1 要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强化制度协调在利益协调中的基础性功能。利益协调机制的基础是制度协调,制度本身就是人们设计出来用于调节利益关系的一种社会机制,因而,利益协调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从长远和根本上来说,取决于诸多具体制度和机制的建设状况。强调制度协调的优先,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完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经济、政治、法律制度无疑是当代中国社会实现利益协调的当务之急。就当前来说,尤其加强以下一些制度和政策的建设与实施:(1)国家在政策上应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倾斜,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投入,尤其在基础设施、教育、人才、税收、贷款等方面给这些地区以强有力的支持与优惠,使这些地区能尽快发展起来;(2)进一步加强城市对农村、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交流与互动,发挥城市与发达地区资金、人才等优势和农村与欠发达地区资源、劳动力等优势,达到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形成双赢局面;(3)政府要努力创造就业机会,完善劳动力市场,重视对城镇失业人员、农民工的技能培训,为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创造条件;(4)制定鼓励高收入阶层将个人收人主要用于投资办产业和捐助公益事业的政策。

2 构建利益合理分配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是利益协调机制的核心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更加注重了“社会公平”,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就为建立社会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获取机制规划了蓝图。社会利益格局的相对均衡是在市场、国家、社会三种调节力量交互作用中实现的。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健全市场机制,实现合理的初次分配。人们认同在机会均等、规则公平的前提下收入

结果的不均等,不满的是由于不公平的竞争条件、不公平的竞争规则所导致的收入差距拉大。因此,在充分发挥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和社会利益调节中的基础性作用,利用市场的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调整利益分配格局的过程中,要确立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才能使社会利益的分化和重组不失公正,才能使社会成员的利益差别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上。

第二个层次国家进行宏观收入分配的调节,调节过高收入,实现公平的再次分配。(1)通过国家税收向高收入者征税;(2)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审计与监督;(3)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低收入者的工资水平。要通过政策调节,把利益差距缩小到整个社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防止产生两极分化。而这三者中,强化专项税收征管、完善个人所得税是调节过高收入中最重要的一点。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对高收入阶层的收入调节力度不够,而对低收入阶层的收入缺乏保护力度。使得大多数中低收入者成为税收的主要承担者,而理应多缴税的高收入阶层却缴税很少。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强化对高收入阶层个人所得税的收缴,特别是要加强征管。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各类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的收入调查,掌握税源。要建立和完善个人财产申报制度,同时严格实行代扣代缴制度。同时对各种高消费,如高档餐饮、高档娱乐休闲活动等,加大收税力度,也能起到调节过高收入的作用。

第三个层次是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利益。社会保障具有防止非贫困的社会成员沦为贫困阶层及帮助贫困的社会成员摆脱生活困境的双重功能。在城市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帮助困难群体解决就业,设立最低工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廉租房制度等;建立欠发达地区利益补偿机制;在农村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保障制度,确保社会弱势的人在社会再分配中更多受益,以此实现利益的相对均衡。

3 建立健全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进一步拓宽民意表达渠道是形成相对均衡利益格局的重要前提。必须改革和完善现有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创造条件让不同阶层的人们更广泛地参与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的管理,参与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制定,从而使他们的利益得到最充分的表达;健全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使基层组织和普通民众获得更好的议事决策机会和渠道;完善社会协商对话制度,促进各级政府和民众通过各种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就重大问题、重要决策进行平等对话和民主协商;要重视弱势群体的利益要求,确保弱势群体表达自身利益要求的机会;要充分利用网络来让公众进行合理的利益表达。

4 建立利益约束机制,规范逐利行为。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构成社会规范,协同作用,约束人们获取利益的行为。道德规范使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人们在选择利益行为时做到自律。法律则约束人们获取利益的行为方式,协调人们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的基本秩序。此外,公共权力行使中的社会和舆论监督机制、信息公开机制,社团、行业协会的自律机制等也是利益约束机制的重要内容。

5 建立利益冲突调解机制。利益矛盾是需要及时疏导的,当自发的、零散的、轻微的利益矛盾得不到及时解决时,就可能会转化成自觉的、有组织的、严重的群体性对抗,会使矛盾摩擦上升为矛盾冲突。政府和民众的对话机制,信访工作机制,劳动仲裁制度,群众组织调解制度,民间调解,基层自治组织调解制度,司法仲裁制度等都是化解利益矛盾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王小鲁.灰色收入与贫富差距[N].经济观察报,2(XY7—06~11.

[2]南雁.“草根族”威脅社会稳定[J].时代潮。2002,(2).

[3]何卓文.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现阶段的利益关系矛盾[J].科学社会主义,2005,(2).

[4]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张琼.我国收入分配的制度缺陷及对策分析[J].理论月刊,2006,(9).

责任编辑:青山

作者:刘湘顺

上一篇:资本运营中小企业论文下一篇:旅游地质资源开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