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四教案

2024-05-05

最新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四教案(精选13篇)

篇1:最新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四教案

练习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巩固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计算方法。

2、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形周长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1、完成50页1题

描出蚂蚁走过的路线,巩固对周长意义的理解。

2、完成50页2题

加深对周长实际意义的理解,巩固测量周长的各种方法。先说说什么是这些事物的周长,然后与同伴合作选择合适的方法测量,最后集体汇报交流。

3、完成50页3题

加深对周长意义的理解,灵活运用周长计算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先引导学生将图中的每个数据信息与相应的边对应起来,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独立进行选择。

4、完成50页4题

进一步熟练掌握计算各种图形周长的方法。

5、完成50页5题

巩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可以先让学生分别说说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如何计算,并比较两种图形周长计算方法的不同,再进行计算。

6、完成51页6题

灵活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有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提高解决问题能力。让学生先弄清题意,再独立解答。

7、完成51页7题

灵活运用长方形周长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利用情境图理解,一面是墙,围成的篱笆就只有长方形的三条边。在此基础上讨论计算方法,鼓励方法多样化。

8、完成51页8题

综合运用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2)题可以让学生在图上画一画或用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分一分,帮助理解题意,然后再求小正方形的周长,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求小正方形的周长。第(3)题是拓展题,要引导学生对比解决前两题的结果,展开充分的讨论,不作全班统一要求。

9、完成51页9题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长方形周长和长、宽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说说你的收获和疑惑。

篇2:最新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四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65页的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通过实践,学生更进一步的整理数据信息,通过数据发现问题,从而决定用什么统计图来描述这些数据。

教学重点

从统计表里收集信息,并能用这些信息分析问题。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信息绘制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实践活动

统计学生的身高,为学习统计提供了很好的数据资源。在测量身高的活动可以贯 穿整个小学学习阶段,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要有所不同。

本次测量身高,旨在学生把每年测量身高的数据保留下来,养成保存资料的习惯。这个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运用学习的复式统计图来描述数据,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1.课前布置学生测量自己的身高。上课时首先指导学生将全班同学的身高进行汇总,完成统计表。教材提供了一个身高段的划分,老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选择合适的身高段。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以及统计图的特点,选择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你选择什么统计图来表示?)

3.教师鼓励学生结合汇总后的数据和统计图发现信息,比较男女生身高分布的不同。让学生主动去探讨。让学生进行比较,从数据中比较信息。

4.让学生看书中提供的图片,以直观的形式表示各身高段学生的人数。喜欢学生将自己班级与这个班的身向的颁进行比较,还可以分析从总体上看哪个班的身高一些。如果学生感兴趣的话,老师也可以把自己班同学的身高拍成照片。

5.使学生体会到数据统计的作用,学生的回答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二、巩固练习,复习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与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你的收获吧。

--1--教学后记:

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数学知识,就身高的问题中,进一步整理和学习统计的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通过自主交流与探索,比较,逐步明确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发现最佳的统计方法

篇3:最新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四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猜想——实践——验证”, 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 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 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学会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摸球盒、转盘

教学设计:

一、故事引入, 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故事:《生死签》

很久以前, 有一个犯人被带到国王面前处死。这个国王喜欢抽签, 而且盒子里只有两张签, 一张是“生”, 一张是“死”, 抽到“生”就可以获救, 抽到“死”就会被杀死。请问, 如果这个犯人只抽一张结果会是什么?一定吗?

但是陷害这个犯人的官员故意把盒子里的两张签都写上了“死”字, 请问, 这时犯人只抽一张签结果会是什么?一定吗?他会抽到“生”签吗?一定抽不到也就是不可能会抽到。

通过故事,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步了解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板书:可能性

可能 (不一定) 一定不可能

二、合作探究, 亲身体验

老师这节课为大家安排了一个摸球游戏, 让同学们共同学习和探索可能性的知识。

(1) 介绍学具, 将学生分成5个小组, 每个小组依次分得一个纸箱 (每个纸箱放置球的情况如下:球的大小和轻重一样, 第一个纸箱全部放白球, 第二个纸箱全部放黄球, 第三个纸箱放3个白球、5个黄球, 第四个纸箱放3个黄球、5个白球。第五个纸箱不放黑球) 。

(2) 介绍摸球规则:每个小组共摸球20次, 每次摸出1个球, 记录下其颜色后, 放回纸箱后, 再进行第二轮摸球。

(3) 操作体验, 小组合作进行摸球游戏并记录摸球情况。

设计意图:亲身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一定的,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并初步感受摸球可能性的大小与球数量的联系。

(4) 汇报各组的摸球情况:第一组摸到的球全部是白球;第二组摸到的全是黄球;第三组摸到黄球的次数多;第四组摸到白球的次数多;第五组没有摸到黑球。

(5) 质疑:为什么每组摸球的情况不一样呢?

(6)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猜想。

(7)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结果:第一个纸箱放的全是白球, 所以一定摸到白球;第二个纸箱放的全是黄球, 所以一定摸到黄球;第三、四个纸箱放有2种球, 所以可能摸到黄球, 也可能摸到白球;第五个纸箱没有放黑球, 所以不可能摸到黑球。

三、验证猜想, 异中求同

(1) 让各个小组打开纸箱, 看看纸箱放球情况是否符合同学们刚才的猜想。

(2) 延伸:如果第五组的同学一定要摸到黑球, 该怎么办?

如果要让摸到黑球和白球的可能性一样大, 怎么办?

设计意图:异中求同, 验证摸球可能性的大小与球数量的直接关系, 培养学生的放射性思维。

四、实际应用

(1) 试一试:1) 先让学生按题中要求进行摸球游戏活动, 然后思考题出的问题, 小组内交流。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2) 让学生再次经历“猜想——实践——验证”的探索过程, 进一步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联系生活实际, 说说街头转奖的骗局) 。

(课本85页练一练)

(2) 分析从下面四个箱子里, 分别摸一个球, 结果是哪个?连一连。

【出示课件】学生在分析的时候可能很容易找到“一定是白球”“一定不是白球”这两个该连接的盒子, 但是对于“很可能是白球”“白球的可能性很小”会有一些争议。这里需要通过演示活动来帮助学生辨别“很可能”与“可能性很小”两者表达事情发生的程度大小。

(3) 问题:下面三个地方的冬天下雪吗?请用“一定”“很少”“不可能”说一说。

【出示课件】首先可以和学生说明:北方地区冬天比较寒冷 (冬天会下雪) , 内陆地区, 如江西省的冬天怎样? (学生回答) , 南方沿海如广西、海南等地属于亚热带气候, 冬天不太冷, 不会下雪;让学生说一说“武汉”“海南”和“哈尔滨”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 查一下这几个地方的气候特点以及各季的平均气温, 然后让学生分析“下雪”时气温的特点。再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 判断各地下雪的可能性。

(4) 说一说活动。用“一定”“不可能”“可能”说说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一步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五、全课小结

篇4:最新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四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温度的实例,探索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会用“+”或“-”的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理解用这样 的数表示温度的实际意义。

2.通过在温度计上标记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活动,体会零上温度、零摄氏度、零下温度在温度计上的位置与顺序关系,会正确读出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

[教学重点、难点]: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组织学生交流课前调查、收集、记录全国一些大城市的气温情况。

2,让学生观察书上84页的地图找到调查的城市的位置,帮助了解温度与位置的关系。

3、揭示课题----温度。(认识正、负数)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一)、探索温度的读法和表示方法。(请你想办法表示北京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1,把学生记录的温度进行简单交流,并抽出2组数据与零度进行比较,从中了解和掌握5℃比零度高,零下2℃比零度还要低2℃的一些知识。

2,读一读,并分析5个城市的气温冷热情况。

3、师提出:这一天北京的温度是零下2℃~5℃,如果不用文字叙述的方式来说明温度,你还有什么办法表示这两个温度?请同学们画一画,写一写。

4、回报并整理归纳:我们通常用+5℃表示零上5℃,用-2℃表示零下2℃.(二)、在下图中标出这些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1、观察温度计,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温度计都刻有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以及零度。

2、在温度计上标出这5个城市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3、组织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标注的?你有什么发现?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零上温度都在0℃的上面;零下温度都在0℃的下面,越往上额外越高,月往下温度越低。

(三)、填一填,说一说,哪个温度最低?

1、说一说零下2℃、零下4℃、零下17℃分别表示哪个城市的哪个温度。

2、用”+ “-”的数表示这三个温度,并指出:表示零上温度时“+”可以不写。

3、总结填法:像零下2℃这样0℃以下的温度,是以0℃为基准,与零上相反方向的测量结果,可以用负数表示。

4、组织学生讨论:哪个温度最低。结合温度计的位置和联系我们冷热穿衣,帮助学生理解。

(四)、巩固练习,应用新知。85页第1题。

(五)、课堂总结:这一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作业:85页,2、3题。

(七)、板书设计:

温度

单位C(摄氏度)5C零上:温度 0C分类分界点:零下:2C比较借助0C教后反思:

第 二 课时 正负数

[教学目的]:

1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2、了解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认识0是正数和负数 的分界线。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体会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教学过程] 一,收集数据,1、课前安排学生调查记录相关的数据,如储蓄卡上记录的存、取款数据,海拔高度的记录等,了解生活中的负数,以增加一些感性认识,激起学生探素负数奥秘的兴趣,了解数字的作用。

2、揭示课题---正负数(了解正、负数及整数的意义)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看一看,说一说。

(1)、观察情境图,交流理解情境中信息的具体意义,例:“+8844.43米”表示比海平面高的高度,“+10分”表示答对了得10分,而-10表示答错了,不给分,还要去掉10分;“-127元”表示没有盈利,而且亏掉127元。

(2)、讨论每个数前面的“+”或“-”表示的意义。(3)、交流并引导归纳:生活中我们通常用正数表示增加、升高、收入、盈利等量。习惯用负数表示减少、降低、支出、亏损等量。实际上正负数表示的意义是相反的量。(3)、师指出:为了表示这种相反的意义,我们引入了负数。

2、认一认,说一说。

(1)师指出:像10,200,8844.43,···都是正数,正数前面可以写“+”也可不写;像-1000,-500,-127,-100,···都是负数,负数前面必须写“-”

(2)还有什么发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负数中有小数也有分数。

(3)、揭示整数的意义:师生把正数和负数中的正整数和副整数挑出来,像-10,0,200,··都是整数。

3、找一找生活中运用正负数表示的例子,和同伴交流。(1)、同桌的同学各联系生活中的实例互相说一说。(2)、交流说一说: 例如:表示楼层 的高度6表示地上6层,-2表示地下2层····。

三、巩固练习,应用新知。87页第一题。

四、课堂总结:交流你这一节课了什么?

五、作业:87页2、3题。

六、板书设计:

正负数

用“+”“-”可以表示意义相反的量。像10,16900,8844.43等都是正数。像-1000,-500,-127,-100等都是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后反思:

第三课时滴水实验

教学目标:针对滴水实验任务,能够提出问题的思路,制定解决问题方案,经历合作的过程,积累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反思质疑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所学知识与方法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呈现课本88页情境图,观察说一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从图中看到了水龙头一直在滴水,多浪费呀。

2、发现了什么问题?(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一年会滴水多少呢?)

3、揭示课题----滴水实验。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提出:活动任务:设计滴水实验,推算出一个没拧紧 的水龙头一年大约会浪费多少水。

2、设计方案:设计一个什么实验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1)、讨论实验思路:用一个盛满水杯扎一个眼代替水龙头,看一分漏掉多少水,再1时、一天、一年。(2)、确定实验步骤。形成实验方案。

3、小组讨论,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1)、问题引导:解决问题需要哪些数据?怎样获得这些数据?(2)、确定需要 的工具、具体方法、操作步骤。

4、动手实验:按照刚才的实验方案让学生实验、要求记录好实验数据,同时计算得出结论。最后交流实验成果。

5、交流反思:(1)、通过实验有 的小组实验结果不一样,甚至相差很多,教师指出:因为各小组收集的数据不一样,所以会产生偏差。(2)、根据得到的实验数据,回答书上提出的两个问题。

三、课堂总结:交流学习体会。

四、作业:90页第3题。教后反思:

第四课时 编码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了解编码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2、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探索数字在编码中所表示的具体含义。体验编码的一些规则和方法,会用数描述某些事物的特征,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逐步建立数感。激发学习欲望,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利用编码解决日常生活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呈现课文91页情境图,观察情境图,获取图中相关信息,回报信息:有5个嫌疑人的相关信:相貌、出生日期、持有银行卡情况,以及探长找到的不完整身份证和银行卡号信息。探长说已经知道是谁了!你能帮助探长破案吗?

2、你想知道吗?学习了这一节课我们就知道的,揭示课题--编码。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一)、1、探长是怎么判断出谁是嫌疑人的呢?

2、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号都是编码,编码中隐藏着一些信息。

(二)、你知道身份证号码中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吗?根据上面的身份证号码,你认为谁可能是犯罪嫌疑人?

1、让学生交流课前布置的关于身份证号码你了解了哪些知识?

2、写出自己的身份证号码,交流号码中的数字各表示什么意思,有什么异同点?

3、引导归纳得出:身份证号码中承载着持有人所在的省、市、县(区)和出生年、月、日及男、女性别等信息,最后一位是“校验码”是根据前面17位数字计算出来的,便于计算机核对,如果算出的结果是10机遇用罗马数字“x”表示。(4)、你现在该知道谁可能是嫌疑人了吧。(锁定3个1972年出生的嫌疑人,排除另外2人。)

(三)、下面是银行卡的编码方式,根据信息判断谁是嫌疑人。

1、让生阅读教科书中的表格,想一想怎样判断嫌疑人。

2、交流自己是怎样判断的:银行卡号码中承载着持卡的人的卡是哪个银行发的卡、发卡银行标识代码。所以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出生于1972年持有甲银行卡的人。(四)、请你为学校的每一位学生编一个号码。

1、告诉学生这个编码要体现哪些信息:班级、区分出男女,不能与其他年级重复。

2、让学生试编一个。

3、交流:说清楚自己是怎样编的,每个数字代表什么意思。

4、猜淘气所编的号码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规则。

(五)、寻找生活中运用数字编码的例子,在全班进行交流。

1、让学生看书上的4幅图,说一说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2、尝试说一说邮政编码、商品的条码中可能蕴含着哪些信息。

3、自己找一找生活中的其他编码。并说一说给全班同学听。

(六)、课堂总结:通过这一节课的编码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教后反思:

第五课时 数图形的学问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熟图形的数学问题,利用多样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

2、在数图形 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序思考 的良好习惯,发展推理能力。

3、能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发现规律,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发现规律,有条理的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呈现教科书93页的问题情境图,指导学生读懂情境 图:鼹鼠钻洞,可以任选一个洞口进入,向前走,再任选一个洞口钻出来。

2、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有多少不同的路线?

3、揭示课题—数图形的学问。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解决问题:(1)、运用画图的方式描述并分析问题。(2)、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思路的示意图。(3)、师补充并归纳。字母标注的各个点代表什么意思。(用字母表示洞口)

2、想办法按顺序数出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要做到不重不漏。(1)、让学生按一定 的顺序数出线段的总条数,可以画一画,写一写,并做好记录数的过程。(2)、全班交流:梳理一共有多少种方法,说说你是怎样数的过程。先数短的线段:ab、bc、cd、;再数稍长的线段:ac、bd;最后数最长的线段:ad。并结合图示说明。3+2+1=6,也可以先从a点出发的线段,再数从b点出发的线段,最后数从c点出发的线段。

3、菜地旅行。(1)、观察情境图,说说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菜地旅行,本站:红薯站---开往土豆站····。(2)、发现问题单程需要准备多少种的车票?(3)、学生独立数一数。师提醒学生:要有序地数,用画一画和写一写的方法记录数的过程。(4)、全班交流:让生说出自己怎样数的过程。5个站用5个字母表示,依次数是:4+3+2+1=10(83)

4、如果有6个车站,单程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呢?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5、如果有7个汽车站,单程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呢?8个呢?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交流有什么发现?5个站时,车票种数为:4+3+2+1;6个站:5+4+3+2+1,7个站:6+5+4+3+2+1,8个站:7+6+5+4+#+2+!。

(三)、课堂总结:你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四)、作业:练习册。教后反思:

第八单元

可能性 第一课时 不确定性

[教学目的]:

1,结合掷硬币的游戏,通过丰富 的生活实例体验一些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

2、能用可能、一定、不一定来描述简单事件发生的情况,并能够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教学重点:能用可能、一定、不一定来描述简单事件发生情况。

教学具准备:硬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呈现95页情境图,观察情境图,获取数学信息:有4个小朋友在做掷硬币的游戏,他们正在争论谁掷的硬币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下。

2、谈话引入:揭示课题----不确定性。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与同桌轮流子、掷10次硬币,先猜猜哪面朝上,再把实际结果记录下来。说说你有什么发现。(1)、让学生同桌两人轮流掷硬币10次,每次掷硬币之前都猜一猜哪个面朝上,做好记录。(2)、开始掷硬币活动。(3)、展示学生的记录单。并汇报掷10次的结果。(4)、组织全班交流:说一说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感受和发现。硬币落地只有两种可能,不是正面向上就是反面向上;掷了很多次后,可能每一面朝上的次数会大致相等。还可以怎样讲?也可以说:落地后出现的那一种情况结果是随机的,不确定的。

2、说说下面事情发生的情况。

(1)猜一猜“明天会下雨吗”不一定吧,可能不会吧,电视里已经播报了不会下雨的,有的说:会下雨的,天气预报不会那么准吧,有时候也会有变动的,因为天气时多变的。所有无法确定。(2)、猜测“我能中一等奖吗”,先让学生发表意见,讨论得出:每抽一次奖,可能会发生三种结果:中奖但不是一等奖、中一等奖、没有中奖。说明十前无法预料到哪一种情况会发生,都是随机的。(3)、猜测“下一个路口我会遇到红灯吗?”(方法同上,讨论、分析各种因数,最后明确:下一个路口是否遇到红灯这件事是随机的,无法预料。(4)、让血色自己举一例生活中随机现象的实例。

3、说一说,每个盒子里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有几种可能?再连一连。(1)、让学生先连一连。(2)、交流自己怎样连的想法。第一个盒子里和第二个盒子里只有黄球和白球,摸球只有一个结果发生;第三个盒子有两种球,摸出的结果酒有两种结果,结果无法确定,是不确定。

三、巩固练习,应用新知。书上96页第1题。

四、课堂总结:交流学习收获。

五、作业:96页2、3、4题。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摸球游戏

教学目标:

1、通过摸球游戏的活动,体会有的摸球结果是必然现象,有的摸球结果是随机现象。

2、通过探索摸球所发生的结果,感受摸球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进行交流。教学重点:体会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说说生活中的一定、可能、不可能的事情。

2、谈话引入,揭示新课。摸球游戏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呈现书上97页情境图,获取信息:有两盒放了同一种颜色的球,球的数量也相同;有三盒放了两种颜色的球。各种颜色球的数量也不同。

2、分别从这些盒子中任意摸出1个球,说一说,可能摸到什么球?

(1)、学生思考讨论:(2)、交流:第一个盒子全部是红球,一定摸到红球,第二个全部是白球,一定摸到白球;第2、3、4、5盒有两种球,摸球的结果就会有两种结果。

3、从第3、4、5盒中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一样吗?(1)、讨论。(2)、组织全班交流:三个盒子的白球数量不同,所以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有大小;第5个盒子里的白球数量最多,所以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大。

4、分别在下面盒子里放6个球,满足给定的要求,写一写。(1)、先让学生读一读描述可能性大小的4个句子。(2)猜一猜,写一写。(3)、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巩固练习,应用新知。98页第一题。

四、课堂总结:你学到哪些知识?

篇5:最新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四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蚂蚁做操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材分析

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的经验

导学策略

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学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

引入:同学们,我们每天锻炼身体,老师会组织我们做什么?

同学们到操场做广播体操,首先要干什么?

这样站既美观好看,还便于我们清点人数。今天,一群蚂蚁也来到操场战队做操。

二、探索新知:、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算法

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那些熟悉信息?

这幅图要我们做什么?

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在讲给同桌讲一讲;

2、谁能提出数学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

3、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

4、谁愿意解决她刚才提出的问题?

5、重点讲解一道乘法题:

例如:你知道一共有多少只蚂蚁吗?

2×4=48(元)

6、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

(1)12+12+12+12=48

(2)

(3)

×

×

三、拓展应用

、试一试:

一个书柜213元,213×3=()元

213

×

答:

2、214

×

3个书柜要多少钱?

×

×

×3、7×3+4

8×6+3

5+2×8

2×6+5

4×9+6

3+6×7

4、一件大衣的价钱是一件羊毛衫的3倍。一件大衣多少钱?一件大衣比一件羊毛衫贵多少钱?

羊毛衫132元

5、填表。

2辆

3辆

4辆

5辆

6辆

7辆

8辆

大车乘客数

小车乘客数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了解了怎样用竖式来计算。下课后,请同学们试一试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去解决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篇6:最新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四教案

练习三(2)

教学内容:练习三13——20题

教学要求:通过练习巩固不用调商的除法计算方法

巩固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掌握连除与除以两个数的积的相等关系。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说说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完成13题。

师生分析解题过程。

针对出现的普遍问题予以几种讲解。

二、练习

1.独立完成14、18、19题 2.同桌交流答案

3.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4.订正

5.16、17题讲解

先通过练习第一组,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已有三年级的连减=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经验,很容易加以总结)再练习剩下的题目,化难为易。指名板演。

三、作业

篇7:最新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四教案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是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是本章重点内容之一, 也是历年中考必考内容, 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线、三角形及简单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等平面几何知识, 并且具备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基础上讲授的。它是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继续, 又是后面学习菱形、矩形、正方形等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 能根据判别条件进行实际应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的探索过程, 在有关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 使学生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丰富的想象力, 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 体验到探究的甘苦, 更能领会到成功的喜悦。体验数学活动来源于生活更能服务于生活,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

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的灵活应用。

四、教材处理

(1) 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根据初三学生年龄的特点, 学生年龄比较小, 逻辑思维能力较差, 归纳推理能力较低, 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也较差, 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 通过判别方法的推理, 培养学生合情推理意识, 通过练习强化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为了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 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 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了重新组织和安排, 创设更为有效探索活动和更为合理的探索顺序。

五、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交流获得知识, 形成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思维情境,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方针, 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 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使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融为一体。

六、教学手段

自制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

七、教学设计

(一) 说设计理念

想改变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让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 为学生敢创新、能创新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二) 说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1) 让同学们一起来看生活中美丽的图案 (大屏幕演示) 。

设计意图:从实际问题引入新课,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2) 复习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

设计意图:一方面巩固学生旧知, 另一方面使学生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既是性质又是判别方法, 从而引进新课。

2. 讲授新课

(1) 动手实践:让学生每人拿出两根牙签或火柴 (长短不定) , 自制平行四边形框架。

设计意图: (1) 让学生在摆拼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并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2)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并满足他们的好胜心。 (3) 同时组织组与组之间的评比, 培养竞争意识, 然后由学生代表发言, 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 从而总结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

(2) 教师演示钉制平行四边形这一过程。

方法一:将两根木棒AC, BD的中点重叠, 并钉子固定, 则四边形ABCD就是平行四边形。

方法二:将两根同样长的木条AB, CD平行放置, 再用木条AD, BC加固, 得到四边形ABCD就是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便于学生发现和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常用判别条件, 并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解决问题。

(1) 实际生活: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玻璃片, 李大爷不小心碰碎了一部分, 同学们想想看, 有没有办法把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重新画出来?

(2) 通过活动, 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并学以致用, 确保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体验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

(3) 例题精析。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的活动, 解决问题。通过探索式证明法, 开拓学生的思路,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 随堂练习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AC, BD相交于点O, 点E, F在对角线AC上, 且OE=OF。

(1) OA与OC, OB与OD是否相等? (2) 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吗?

设计了习题组有层次的教学, 在探索活动中鼓励学生力求寻找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为了进一步巩固重点、突出难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知道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教学思想方法, 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得到恰当的巩固和提高。

(四) 小结

(1) 谈谈你今天的收获;

(2) 平行四边形判别的条件。

(五) 布置作业

(1) 课本P104习题1, 2, 3; (2) 《资源与评价》P70。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八、评价分析

本节课教学过程通过问题设置, 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通过对平行四边形判别方法的讨论发现新知, 归纳总结得出结论。通过强化练习, 巩固新知, 通过小结归纳总结新知。

本节内容逻辑性较强, 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学生在说理上存在一定困难是正常的。但在问题讨论、引导发现、巩固训练的过程中, 师生的信息交流畅通, 反馈评价及时, 学生与学生积极交流讨论思维活跃, 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期盼控制中。

九、教后要进行教学反思, 使自己不断成长与进步。我说课结束, 谢谢各位评委!

篇8:最新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四教案

四年级上册教案

《书法练习指导》四年级上册:本册书为《书法练习指导》系列丛书的第三本,适用于四年级上学期生。全书主要介绍欧体楷书中的单人旁、双人旁、竖心旁、提土旁、王字旁、提手旁等偏旁,以及作为范字的何、行、性、坤、玩、扶等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合体字的正确书写方法。学与用相结合,指导与练习相促进,帮助学生在充分认识到合体字的结构规律下,更有效地掌握每一个汉字的书写方法。

全册共有四个单元,共16课时。

第一单元四课时,分别讲单人旁,双人旁,竖心旁和提土旁的写法。

第二单元四课时,分别讲王字旁,提手旁,木字旁的写法和一个课时的集字练习。

第三单元四课时,分别讲禾木旁,人字头,宝盖头和草字头的写法。

第四单元四课时,分别讲羊字头,日字头,雨字头的写法和一个课时的集字练习。

第1课 单人旁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单人旁的形态,学会单人旁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单人旁运笔过程。

3、情感目标: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教学用具:毛笔、墨汁。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出示放大的学生书法作品一幅,提问:“看到这幅作品你有什么感想?”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单人旁”的写法。学生踊跃举手发言,课堂气氛活跃。

让学生在欣赏作品中,激发学生的对美的感受力和书写的愿望。

二、形象感知 认识单人旁的形态:

1、认识五体“何”,唐代颜真卿的“何”最接近现在的写法和欧体的写法。

2、认识单人旁的形态

三、单人旁的写法

单人旁的写法:教师示范并讲解:

1、单人旁的撇不宜过弯,竖的收笔或方或圆,但不能作悬针竖。

2、单人旁的大小与长短要与右部相称,整体协调。

四、看看想想

何:笔画左重右轻,左高右低 作:左低右高

休:左右相向,撇画近似平行 五,书法园地 简化字与繁体字

六,37页书写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课后记:

第二课 双人旁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书法中双人旁的的形态。

2、能力目标:掌握书写双人旁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的能力。教学用具:毛笔、墨汁。教学过程

一、认识五体“行” 王羲之写的最接近现在的写法和欧体的写法。

二、书写要点

1、双人旁在单人旁的基础上多了上面一撇。一般上面一撇短而轻,下面一撇长而重。其他写法基本与单人旁相同。

2、双人旁的大小与长短要与右部相称,整体协调。

三、新授

1双人旁的姿态展示。

2、老师范写请学生说说垂露竖的形状像什么?

3、怎样才能双人旁并讲解要点

四、看看想想 行:紧密穿插 得:左窄右宽 繁体的后:左右相靠

想一想,为什么双人旁的上面一撇宜短,下面一撇宜长? 五,书法园地 永字八法

六,39页书写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教学反思:

第三课 竖心旁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书法中竖心旁的形态。

2、能力目标:掌握书写竖心旁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的能力。教学用具:毛笔、墨汁。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五体“情”,褚遂良的写法最接近现在的写法和欧体的写法。

二、新授

1、出示范例竖心旁。

2、老师示范,然后讲解书写要点:

竖心旁的笔顺大致有两种,一是从左到右,一是先竖后点,这个教材没有讲。

*竖心旁以中竖为主体,两点依附于左右

*左点附于竖的中部,行笔方向与竖画大致一致。右侧点附于竖画的上部,略小,斜向

*竖心旁与右半边相靠,竖画基本保持正直,右侧点与字的右部关系紧密。三,看看想想 性:左低右高 惜:穿插咬合 情:紧密穿插

问题:为什么竖心旁的左右两点高低不同呢?还要左低右高? 四,书法园地 颜筋柳骨

五,书写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课后记

第四课 提土旁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对字的笔画和结构发表简单见解,初具书法作品审美能力。

2、能力目标:初步学习提土旁的书写方法。

3、情感目标:领略祖国传统书法艺术之魅力,从学习书法中懂得一些道理。教学用具:毛笔、墨汁。教学过程:

一、认识五体“土”,颜真卿的写法最接近现在和欧体的写法。

二、新授

1.提土旁形态展示

2、教师示范并讲解书写要点 *提土旁竖粗横细,竖画上粗下细 *提土旁的横被竖画分割为左右两部分,左长右短

*提土旁与右半字像配合时,一半有两种情况:一是右半部较大较长,提土旁整体上提,附向右部。二是右部右下角的笔画较重,提土旁下沉,提与右部重笔共同成为字的的左右两个支撑点。

三,看看想想

坤:匀称分布,左右呼应 地:左收右放,左右穿插。城:左正右斜,书写时注意笔画方向

问题:提土旁的横画通常被竖画分割为左右两部分,为什么要左长右短呢? 四,书法园地

欧阳询观碑学书的故事 五,书写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课后记

第五课 王字旁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王字旁的特点。

2、能力目标:掌握王字旁的写法,初步学会王字旁在汉字中的运用。

3、情感目标:欣赏、体验王字旁的形态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认识五体王字,王羲之写的的王字最接近现在和欧体的王字;发现王字玉字在古时候好像不分,有时候叫王字旁,提王旁,也有的叫斜玉旁。

2、观察王字旁的体态,以及几个王字旁的范字,玩,珠,理。

二、讲授新课

1、出示王字旁的幻灯,观察笔画的形态特点:

2、书写要点讲述:

*王字旁是由玉字变化而来的,下面第三横变为提。】 *两横角度一致,略有粗细和长短变化。提画一般比短横长。

*王字旁提画的起笔处是整个字的左侧支撑点,王字旁整体附向右边,其宽窄由其与右部的关系而定。

三、看看想想

玩:左右穿插,突出竖弯钩。珠:上收下放,步调一致。理:主次分明。老师边写边讲述。四,书法园地

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的谦让故事。五,书写练习,教师巡堂辅导检查。教学反思

第六课 提手旁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提手旁的特点。

2、能力目标:掌握提手旁的写法,初步学会提手旁在汉字中的运用。

3、情感目标:欣赏、体验提手旁的形态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

工具准备: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认识五体手。其中王羲之写的手最接近现在的手,却与提手旁差距很大。

2、今天我们学习提手旁的写法。

二、讲授新课

1、观察提手旁的形态特点:

2、老师书写提手旁并讲解书写要点: *提手旁以竖钩为主体,通常竖画上粗下细。

*提手旁的钩比较收敛,钩出的部分往往不会太长,提的起笔处是整个字左侧最外沿的部分,提的收笔往往向竖的右侧略微伸出,不可伸出太多。

*提手旁一般略向左侧倾斜,虽然较为狭窄,却往往能决定整个字的体势。

三、教师示范几个范字并讲解大体势: 扶手的扶:左右相背,左收右放。

捡到的捡的繁体字:左右相靠,上下一体。把握的握:左右依存,关联有序。

三个字中,提手旁的竖钩曲直有变化,应该仔细体会和观察。四,书法园地

初唐四大家和他们的几个字。五,书写练习,老师巡视指导。课后记

第7课 木字旁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木字旁的形态特征,并掌握其正确的书写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注重观察,善于比较、辨析的良好学习习惯。

3、情感目标:引发学生的习字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书法艺术的热爱。工具准备: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认识五体木字,唐代褚遂良写的最接近现在和欧体的木。

2、老师书写木字旁示范

二、书写要点讲述:

*木字旁以竖画为主体,竖画时常写成竖钩。但钩要轻而收敛。

*木字作偏旁时,捺笔变为点,点的起笔一般不在横竖交叉点处,而是略向下移。横与竖的交叉点不在横画中部,要向偏右处移。木字旁竖画的末端一般是整个字左侧支撑点。

*右部轻而短时,木字旁较为正直,右部大而重时,木字旁向右侧倾斜,靠于字的右部。三,看看想想

老师示范书写三个字,边写边讲述。相:左长右短。杖:动作相谐。

柱:并列与咬合。相背相谐。

注意事项:木字旁竖画末端常常带出钩。四.书法园地 方笔和圆笔

方笔棱角鲜明,显得刚劲有力。圆笔不漏痕迹,显得柔和含蓄。

五,书写练习,同时老师巡视指导 课后记

第8课 反捺集字练习和为贵 【教学目的】:

1.理解一句话“礼之用,和为贵”,出处以及含义。

2.学习三个字“和为贵”的整句书写练习。3.初步学习整句书写练习时要注意的平衡,间距,以及落款等格式问题。

【教学重点】:

三个字结构不同,上下结构的,独体字的,左右结构的,要细心观察。【教学准备】: 笔、墨、纸、小黑板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经过快两个月的书法学习,今天我们来尝试处理一句话的书写,还有书法横幅的简单格式。

2.展示老师书写的“和为贵”。

二、新课 1,读一读。

讲解“礼之用,和为贵”的出处以及含义 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和:指和谐,和睦,协调。意思是,要按照一定的礼节或礼数来处理各种事情,要达到人与人之间的融洽与和谐。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尊重他人,相互帮助,和谐相处的生活常识和习惯。

二,学一学

1,和:大小左右相谐。口部基本位于禾木旁横画之下的高度,就是安排的低一些。禾木旁向左侧倾斜,以与口部的下坠造成一种平衡。

2,为的繁体:松而不散。横折购是为字最重要的笔画,钩部支撑起整个字。第一个横折以及与之相交的撇,是字上部的主要笔画,撇与下部的折画近似平行。四点附于横折钩的上部,形态各异。

3,贵的繁体:有一种动态平衡。长横长,略微向上翘起,“中”和“贝”两部分基本同宽。贝字四横都比较细,中间两个短横不与右边的竖画搭接。短撇与点向下用力,撑起整个字。

教师要边写边讲述。

三、集字提示:

1三个字高低不同,横排在一起时,可以下齐上不齐。脚齐头不齐。

2三个子组合在一起,注意字距安排,书写时应该把贵字写得稍微宽一些。以与其他二字和谐。四,学生练习

有的也可以告诉他们左边的有落款 以及印章。

教学反思:

第9课 禾木旁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禾木旁的写法。

2、复习木字旁的写法,因为禾木旁中的木字与木字旁的写法相同。

3、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准备:

1、笔、墨、纸。

2、老师做好有关大字禾木旁的写法的ppt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五体的禾字。

1以唐代颜真卿写的最接近现在和欧体的写法。2,出示老师写的禾木旁。

二、书写要点:

禾木旁比木字旁多了上面的一撇,其木部的写法可以参照木字旁。。禾木旁在字中的作用比木字旁大,一般不依附于右部。

老师边讲述边书写。三,看看想想:

*和:主次与斜正,左右相谐。*利:竖画正直,动作呼应。*移:斜正与动静。

观察:和字中的禾木旁与另外两个字中的禾木旁有什么不同? 四,书法园地: 楷书分大小。寸楷:多见于碑刻

大楷:一寸以上,以至数寸的 小楷:半寸一下的

榜书:也叫擘窠(博克)书,牌匾上的字一半都是榜书。五,学生书写练习,老师的巡查和指导 课后记

第10课 人字头 【教学目的】: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人字头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人字头”。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认识五体的人字。这次又好几个字的写法都与现在和欧体的写法相近。2,展示欧体人字头的体态。

二、新授:

1、人字头的书写要点:

*在人字头中,一半捺笔的收笔处略高于撇的收笔处。

*一般情况下,人字头必须盖住下面的笔画,因此人字头下的笔画不宜太宽。2,老师范写人字头,人字头有至少两种写法,一种是撇捺舒展的,这种用的很多。一种是捺笔变成长长地捺点的,仅在个别字里用,以求变化吧。

三,看看想想:

令:左右平衡,左窄右宽,上大下小。命:左轻右重,上下有序。食:上下协调。

观察:食字的两个撇画一样吗?很细微的差别。四,书法园地:

小楷。介绍古时候写小楷著名的书法家,以及小楷在旧时的用场。五,书写练习,老师巡视并指导。教学反思:

第11课 宝盖头 教学目标:

1、学会部首宝骨头的写作要领。

2、会正确书写宝盖头。

3、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握笔姿势。教学过程:

一、认识五体家。

1,晋代王羲之的家的写法最接近现在的家和欧体的家。2,今天我们学习宝盖头的写法。二,新课:

1,展示宝盖头形态。2,讲解书写要点:

*在宝盖头中,首点与左点的形态不同,首点呈竖形,先重后轻,左侧的点先轻后重。横部最细,往往先轻后重,起笔处于左侧点或搭接或不搭接。钩向内,必须有斜度。

*宝盖头一般要盖住字的下部,因此,下部笔画的宽度往往不会超过宝盖头中的横画长。书写宇,室,家三个字 三,看看想想: 宇:首位相对。室:静中有动。

家:上下平行的两横,微妙的平衡。

想一想:为什么宝盖头中间的点变为短竖,并且收笔处要在横画的下面? 四,书法园地: 中楷 比小楷大很多。常见。为了展示给更多地人,悬挂,刻成碑,做成碑拓传播。五,学生练习,老师巡查指导。课后记

第12课 草字头

一、教学目的:

1、认识草字头的形态,掌握其正确书写方法。

2、掌握草字头的书写顺序和书写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草字头的正确书写方法,繁体的草字头有四画。难点:笔顺和左轻右重的特点。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

三、教学过程:

1,认识五体莫。唐代褚遂良的莫字最接近现在和欧阳询的写法。2,展示草字头的形态。3.讲解草字头的书写要点:

*草字头由两组交叉的横竖组成,但是左右不同,左轻右重。左低右高。*书写草字头时,注意中间两竖的关系,上面分开,下面聚拢。*注意草字头与字的下部的关系。草字头不是字最宽大的部分,但往往是字的最生动的部分。

4,书写莫,茅草的茅,千万的万的繁体。四,看看想想:

莫:上部和中部成一体。上下呼应。茅草的茅:上下错位。万的繁体:斜中求正。注意:草字头的书写顺序。

万字的下部横折钩起笔为什么要长长地伸出去那么多? 五,书法园地: 匾额上的书法

匾额是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建筑物的眼睛,,现在,商号匾额最常见。

六,学生习字练习,老师指导 课后记

第13课 羊字头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羊字头的写法。羊字头有两种写法。

2、能在运笔过程体会呼应、学习带有羊字头的简单的字。

3、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会羊字头的写法。

2、能在运笔过程中体会呼应、学习带有不同羊字头的简单的字。【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认识五体羊。褚遂良的羊字和现在以及欧体的羊字头有类似的地方。2,展示羊字头的形态,两个羊字头不同,都应该展示。二,新课:

1,书写羊字头,并讲解书写要点:

*本课讲两种羊字头归到一起统称。在新华字典里,着两个羊字头是归属于两个部首的。

*在这样的字头中,点是最活泼的,而贯穿横画的竖或者撇则是最凝重的部分。2,教师书写这几个字: 盖,差,养的繁体。三,看看想想: 盖:向左微微倾斜。差:有动有静。养的繁体:外动内静。观察:各个字的羊字头的两点,各具姿态,应细心观察与体味。四,书法园地:

褚遂良和他书写的《雁塔圣教序》。五,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巡视

教学反思:

第14 日子头 教学目标:

1、认识日子头的形态特点。

2、掌握日子头的书写方法。

教学重点:

明白日子头在不同字中常常有的基本变化。教具准备:

范字、多媒体,毛笔书写工具等。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二、认识五体的日字。褚遂良的日字于现在的写法以及欧体的写法接近。展示日字的形态。三,新课:

1,书写日字,并讲解书写要点: *日字做上下结构字的字头时,会根据需要写得窄或者扁,日字一半写成上宽下窄,安定沉稳,有时也写成上下比较平齐的四方样子。

*在有日字头的字中,一般下部都有长横或者撇,捺,书写时应该注意内部笔画的收放变化。

2,教师书写含有日子头的几个字:是,暑,景。四,看看想想:

是:上窄下宽,上静下动。

暑:错位的平衡与上下部件之间的咬合。景:左右相应。

注意:日字中间短横的形态以及位置。与左右的竖画都搭接的,以及与左竖搭接与右竖不搭接的。五,书法园地: 臂搁

也叫腕枕,书法书写时的一种用具,不悬肘书写,又能防止墨迹未干,沾在衣袖上,或者防止汗水弄脏了字迹的。。六,学生书写练习,教师指导。课后记

第15 雨字头 教学目标:

1、认识雨字头的形态特点。

2、掌握雨字头的书写方法。

3、按照正确的书写方法描仿课文中的例字。教学重点:

雨字头的书写方法。教学难点:

懂得雨字头从雨而来,笔画有变化,形态有变化。

教具准备:

范字、多媒体,毛笔字书写工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放轻松音乐或唱歌,稳定学生情绪。

二、认识五体雨字。唐代褚遂良写的雨字与现在的雨字以及欧体的雨字比较接近。

展示雨字头的形态。三,新课:

1书写包含雨字头的几个范字。2讲解书写要点:

*雨字头的第一横明显变短,这里区别于雨字中的横。*在雨字头中,左侧长点与竖画基本同向,两横基本同向,构成了稳定的横竖结构。四点形态各异,区别细微,附于中竖的两侧。右钩重于每个单独的点画。*雨字头一半时字中最宽的地方,字下部的宽度一般与四个点整体的宽度相当。四,看看想想:

云的繁体:中正,上下呼应的关系。

霄:宽窄有序,上部雨字头的中竖适当短,雨字头适当扁。观察:雨字头在云的繁体中和霄字中的形态有哪些不同,为什么? 五,书法园地:

桓玄不设寒具的故事,告诉同学们学习书写书法要知道讲究卫生和整洁。六,学生练习,教师指导。课后记

第16课 集字练习《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

1,明白这四个字的意思,并哪来知道自己书法实践以及其它。2,学习着四个字的书写,并组合起来成为一句话。3,感受竖的横幅条幅而形态以及整体美和格式的完整性。教学工具:

老师书写的学以致用作品。书法相关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学以致用:学习是为了实际运用,因此不能死读书,要与实际相结合。我们读书也要多和自己的生活相联系。学习书法也是一样。

二,学一学:

先展示每个字的形态,然后逐一讲解。老师一遍书写一边讲解。学的繁体:错位平衡。

整体上看,学字比较倾斜,上下两部分略有错位。在字的上部,与字高耸,两侧略微下沉。上半字整体向右倾斜,宝盖部的点与钩几乎同向,而子不得倾斜方向却不同,因此整个字能呈现动态中的平衡。

以:活泼协调

这个字基本没有横画竖画,都是斜向的笔画,不好写,要大胆处理,并在左右两部分之间保持恰当的距离才好。

以字笔画较少,而且左右分离,因此,字看起来很疏阔,要形成字的整体感,必须加强左右两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左上不得点的收笔指向右部撇画的起笔处,笔断意连。右部末笔稳稳的停顿,以其坚定的形态止住运动着的撇。

致:左右一致,几乎平均占地,都比较收敛。最大的变化应该是右部反文边的书写。

致字的左右两部分在整体的倾斜度上基本一致。整个字的两个支撑点分别是下部的提画和捺画,既险峻又不失平衡。

用:中竖不正而字正。用字竖向的三个长笔画和横向的三个短笔,在走向上与粗细的上形成微妙变化,使整个字坚实而富有意态。

三,集字提示 1学字中的子部的钩与用字的中竖上下对齐。这个也太难了,我觉得钩比较平,不是向上。

2以字叫扁,学字较大,注意作品整体的协调。再次展示老师书写的范例。

四,学生书写练习。鼓励他们写一幅字送给自己的朋友。最后展示学生中的优秀作品,给予表扬和鼓励。

后记

篇9:最新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四教案

一、学情分析

本班有学生36人。经过两年的小学生活,孩子们大都有良好的学习的习惯。但孩子们由于存在着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不一致,这就需要我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但仍有少数同学学习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让他们达到学段目标。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四个领域,八个单元。

1、混合运算

2、观察物体

3、加与减

4、乘与除

5、周长

6、乘法

7、年月日

8、认识小数

三、学习目标

1、主要学习一位数乘(除)多位数的口算、笔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除)多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会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两步运算。、2、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 1

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习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并学习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学习周长的概念,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5、学习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6、让学生综合运用这一阶段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四、重点

1、能正确的进行乘(除)加、乘(除)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2、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4、从不同的位置、方位观察物体的形状。

5、连加、连减算式的正确计算。

6、从里程表里获得数学信息。

7、整

十、整百、整千数乘或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8、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会正确的计算周长。

9、掌握两三位数乘以一位数不进位、进位的计算方法。理解掌连乘的运算顺序。

10、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1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难点

1、运用所学的各种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根据形状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3、分析数量关系,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

4、对照路线图,解决求两地之间路程的问题。

5、理解所学各种运算的算理。

6、物体和图形的周长的测量和各种计算方法。

7、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8、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9、掌握每个月的天数的记法和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并制定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10、把带有元、角、分的数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理解小数点对

齐的道理。

六、主要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 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

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后进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七、教学进度表(见附表)

14.9.1

篇10:最新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四教案

一、简便计算练习题

153+262+138

375+219+381+225

525-35-165

(181+264)+219

378+44+222

276+228+24+272

775-(218+75)

235-183-17

389-(89+215)

4× 12×25

38×2×50

135×6+65×6

35×37+65×37

178×101-178

37×83+17×37

38×41+59×38

221+38+162

306-38-262 234-55-45

279-73-127

273-128-62(213+79)578-176-324

123+285+177 16×8

4×8×25×125

125×88(两种方法)5×216×2

25×36

25×44(两种方法)

×53+53

×99+47

×29+36

75×27+25×27

38×101-38

16×2+16×3+16×5

84×36+64×84 75×89+11×75

178×99+178

19×103-19×3

99×38+38

23×41+59×23

58×99+58

138×72-72×38

23×83+17×23 1 679-

125×

42×103-42×3

25×62×4

99×38+38

125×43×8

(40+4)×25

(8+6)×125

(80+8)×125

36×(30+3)

25×(8+40)

125×(8+4)

63×99

36×101

28×201

18×199

68×11

38×102

35×98

57×101

46×101

37×99

25×36×4

(25+4)×40

36×57+36×43

×99+45

27×102-27×2

16×99

37×101

53+262+38

100÷25÷4 4800÷25÷4 56000÷8÷125 2300÷50÷2

35×37+65×37

75×27+25×27

38×101-38

16×2+16×3+16×5

125×72

25×16

125×64

25×125×4×8

221+38+162

135×6+65×6

×53+53

篇11:最新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四教案

教学目标:

1、练习用乘法结合律、分配律进行简算。

2、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用乘法结合律、分配律进行简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用乘法结合律、分配律进行简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用乘法结合律、分配律进行简算

看哪个小组连的又对又快,在做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分配律适用的条件。

二、花圃中的乘法

重点理解列式的算理,即第1个问题为什么是计算周长,第2个问题为什么是计算面积,体会周长与面积的不同含义。

三、观察与思考:

本题是一个乘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渗透了一些函数的思想。

先呈现情境图,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所列算式中乘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接着,可让学生再举例来验证自己的发现。板书设计:

篇12:最新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四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五册P59-60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

2、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加、减、乘、除的笔算法则,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法则。

1、做教科书P59页第1题

每大组指名一人上讲台做,比赛谁做得快。

2、做教科书P59页第2题

指名上讲台做,其他学生在下面做,全班汇报。

3、做教科书P59第3题

将做好的写有题目和数字的锁和钥匙分发给12名同学,用找朋友的方法做。

4、教科书P59第4题

学生做,老师与学生一起探讨、交流,再全班交流,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两个倍数为什么不一样?

5、教科书P60第5、6题

指名上台做,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师: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吗?

二、复习四则运算法则

做教科书第7题,学生自己做,老师与学生一起交流,请最先做完的同学生上台演示。

三、复习应用题的做法

教科书做P60页第8、9题。

篇13:最新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四教案

加与减 课题谁的得分高

教学目标

1、掌握两级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2、培养工整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和利用竖式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老师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情境图及成绩统计表。

师这是淘气和笑笑进行套圈比赛的成绩记录。观察这张表你了解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讨论自主发言

学生可能会说

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第二次得23分第三次得41分。

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笑笑第一次得23分淘气第一次得分比笑笑高。

淘气第二次得30分笑笑第二次得44分笑笑第二次得分比淘气高。

淘气第三次得41分笑笑第三次得29分淘气第三次比笑笑高。

师同学们发现数学信息真不少。还有同学看出了淘气的得分两次超过了笑笑真细心

二、自主探究

1、进行估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对话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对好朋友因为比赛的输赢发生了争执你觉得他们谁说得对呢为什么

生讨论汇报。

2、尝试计算。

师刚才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了粗略的比较觉得笑笑说得有道理可能是笑笑获胜了。那么到底谁获胜了呢让我们来算一算看结果是怎样的。先计算淘气的总分吧 2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

师说一说 你是怎样算得

学生可能出现多种计算方法

无论学生做出怎样的方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三个数连加的竖式以前没有用过 如果交流不出来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交流。提示学生观察由于这三个数中有一个是整十数计算时采取竖式和口算结合的方式比较简单。

师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淘气的得分是95分现在大家再计算一下 笑笑三次一共得多少分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学生分小组交流计算结果和方法。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三、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一开始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淘气和笑笑套圈比赛的问题。现在 老师提一个建议下课后请同学们自由组合也进行一次套圈比赛把比赛的情况 记录下来下节课大家汇报一下。练习设计教材第3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秋游

教学目标

1、通过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简单的问题学习连减计算的过程。

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确地进行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彭州市九尺镇小学集体备课

3、培养学生选择信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 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连减的方法能正确进行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秋天到了正是出游的好时节。同学们喜欢秋游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情境图

师从秋游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这条船可以坐90人。

有两队一队有45人二队有25人。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很准确。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生1一共有多少人呢

生2这条船能坐得下这些人吗

生3船上还有空座位吗

二、自主探究

1、乘船问题。

师是啊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呢你觉得应该怎样解决这个 问题呢

学生尝试自己解答教师巡视了解不用的算法。

请不同算法的学生到黑板板书并说明理由。

2、乘车问题。

师同学们之前的表现非常棒解决了乘船时的问题。如今啊同学们的秋游就 要结束了要乘车返回学校。

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情境图。

师根据图中给出的数学信息你能计算出第3辆车上有多少人吗自己试一试 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尝试解答后小组内交流解法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交流重点强调用竖式计算的写法。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彭州市九尺镇小学集体备课练习设计教材第5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星星合唱队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计算优化算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喜欢唱歌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情境图

师谁能看着情境图说说图中的合唱队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时关注学生是否发现了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

合唱队的人数变了。

合唱队原来有52人今年有9人毕业了又新加入15人。

合唱队加入的人比毕业的人多。

师同学们发现的数学信息真多呀可是老师没弄明白合唱队人数比原来多了 还是少了

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思考。

二、自主探究

1、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呢 彭州市九尺镇小学集体备课师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谁能提出数学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一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可以现场解答。“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的问题 学生提不出来就进入下一个环节学生提不出来教师参与启发提出。

师要求“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怎样列式

学生可能出现一步计算的。如果学生的答案没有出现综合算式师生就一起把两 个算式改为一个算式并告诉学生这样的算式叫做加减混合算式。

师这样的加减混合算式你会计算吗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及时巡视。及时纠正。

2、说一说再列式计算。

师同学们这两道题你能解答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练习题

学生尝试解答第一题后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说是怎样想的。然后再进行第二 题的解答并组织学生交流想法和计算过程。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教材第7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练习一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

2、培养工整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和利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100以内的两位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你学会了吗有什么收获

二、自主探究

引导学生整理相关知识点在小组内交流、班上集体汇报。

师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你有什么想法呢

生答

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第1题右面的习题

师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学生尝试解答。

了解不同的算法后组织学生交流。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教材第8、9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单元练习

课时2课时一课时检测一课时评讲

单元试题

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80-

=26

+13=26

-12=30

22+

=30

2、在○里填上“、、=”。

21+29

53-23

53-25

彭州市九尺镇小学集体备课51-29

34+25

25+43

3、□里最大能填几。

57-

30

2518+

4、买一台计算器要29元一个地球仪12元买这两样东西大约要

元如果 有50元大约还剩

元。

二、直接写得数。1、8+48=

12+60=

86-50=

93-40+22=

49-30=

27-9=

9+72=

65+13+20=

2、用竖式计算。

77-29=

49+38=

48+29-39=

80-21+39=

三、解决问题。

1、张老师买篮球用了42元买排球用了39元他大约用了多少元

2、一件裤子46元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多24元一件上衣多少元

3、小华买一辆玩具汽车用了23元买一架玩具飞机29元买一架玩具飞机比买一辆玩具汽车多多少元

4、学校买来75本图书分给低年级25本中年级28本其余的分给高年级高年级分得多少本图书

5、学校合唱队原来有42人。有9名同学毕业了又新加入了13人。学校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6、一瓶花生油要58元一排牛奶37元妈妈有100元买这两件物品够吗

彭州市九尺镇小学集体备课第二单元

购物 课题买文具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在实际情境中认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教师谈话导入

二、自主探究

1、认一认填一填。

师要想购物就离不开人民币你认识图中的人民币吗能完成填空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插图

学生能够认出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这些不同 面值的人民币。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是从哪里看出人民币的面值的。

结合生活经验及图片完成填空知道1元=10角

1角=10分

2、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

师瞧淘气和笑笑跟我们一起来到了文具店。同学们已经认识了10元以内不 同面值的人民币能自己买文具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最上面的插图

师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样张演示给大家看看。

学生可能会说

我想直接给售货员一枚1元的硬币获一张1元的纸币这样比较简单。

我可以给售货员2张5角的。

我可以给售货员10张1角的。因为1元=10角。

我可以给售货员1张5角、1张2角和3张1角这样加起来也正好是10角就是1元。师同学们的付钱方式真多。实际生活中我们这些付钱的方法都是可以的。

3、用1元买1把尺子应找回多少钱

师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没有正好足够的零钱就需要付整钱后再由售货员找回 零钱。这样的问题你能解决吗

师如果用1元钱买1把尺子应找回多少钱同学们算一算一会儿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好吗

学生讨论解答集体订正。

4、和同伴说说1元正好可以买哪些物品

在小组内交流然后交流汇报。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教材第11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买衣服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

2、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

3、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知道今天咱们要去哪转转吗今天咱们一起去服装店看看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了一套连体衣的价钱是41元。

我知道了长袖上衣的价钱是26元短袖上衣的价钱是31元。

我知道了一条裙子的价钱是23元。

笑笑还告诉我们今年暑假她的妈妈给她买了1件长袖上衣和1条裙子。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获得的数学信息真不少。

二、自主探究

1、认一认。

师你认识这些面值的人民币吗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教师依次出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样张让学生回答问题 介绍自己能认识这些人民币的依据。

2、妈妈买一件短袖上衣可以怎样付钱

师如果笑笑的妈妈买一件短袖上衣可以怎样付钱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样张摆 一摆然后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说然后抽生答。只要学生说的合理教师就要予以肯定。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师你还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出不同问题后可以当场引导学生回答有难度的就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探 究解决或给予适当的提示。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教材第11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彭州市九尺镇小学集体备课

课题小小商店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领悟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在购物情境中学会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除了买文具、买衣服之外同学们最喜欢的是逛商店自己挑选喜欢的玩具、文具等等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情境图

师来到了小小商店看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了1架玩具飞机的价钱是12元。

我喜欢的玩具坦克价钱是9元。

画画用的水彩笔一盒是15元。

1个足球72元1个篮球68元足球比篮球贵。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获得的数学信息真不少。

二、自主探究

1、师现在咱们注意看第一幅图笑笑买了1架玩具飞机和1辆玩具坦克一 共需要多少元

学生自主学习解答。

2、师看第二幅图奇思付给售货员20元买了1盒水彩笔找回多少元

学生自学学习解答。

3、如果你有30元可以买哪两样物品呢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了解学生交流的情况再组织汇报。

4、淘气想买一个花皮球他有3张1元和2张2元他可以怎样付钱

小组讨论交流组织汇报。

5、请你算一算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6、你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吗 彭州市九尺镇小学集体备课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教材第15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单元练习

课时2课时一课时检测一课时评讲

单元试题

第二单元检测题

一、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20分=

角

7角=

分

60角=

元

1元=

分

40角=

元

1元=

角

5角4分=

分

65角=

元

角

9角=

分

3元6角=

角

23分= 角

分

70角=

元

二、在里填上“”、“”或“=”。

50分

5角

4分

4角

1元

9角

3角

31分

7元

7角

6元8角

7元

42分

4元1角

三、换人民币。1、1张1元可以换成

张2角。

2、1张1元可以换成

张5角。

3、1张1元可以换成

张5角、

张2角和

张1角。

4、1张5元可以换成

张2元和

张1元。

5、1张10元可以换成

张2元。6、1张10元可以换成

张2元和

张1元。

四、写出下面的钱数。

1一张10元、一张5元、一张1元 

元

2一张5元、一张2元、一张5角 

元)角

3一张50元、三张10元、一张2元 

元

4一张20元、两张10元、一张5角 

元

角

五、解决问题。

1、爸爸买一把椅子 付了4张10元又付了1张5元一共付了多少钱

2、小洁买一棵白菜用去7角钱她付了1元应找回多少钱

3、姐姐买一条围巾用了5元2角买一块手帕 用了9角一共用了多少钱

4、一件背心 7元一条短裤 4元妈妈只带了5元买这两样东西还差多少元

5、一支牙膏 2元2角一把牙刷1元一把牙刷比一支牙膏便宜多少钱

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 课题有多少块糖

教学目标

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 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 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3、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教学重难点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 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彭州市九尺镇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教师谈话导入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糖的个数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的数法。

师谁愿意把自己数的方法和结果告诉大家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一块一块地数1、2、3、两块两块地数2、4、6、8

五块五块地数5、10、15、20、师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只要学生说的合理教师就予以肯定。

二、自主探究

1、数一数填一填。

课件出示教材第16页插图

学生自己数数完成填空后交流汇报。

师你能分别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第一幅图应该是7+7=14块第二幅图应该是4+4+4=12块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第一幅图中的棒棒糖按列数数一数把第二幅图中的块数按 行数数一数然后交流。

生1第一幅图如果按列数每列有2块有7列一共有14块。

生2第二幅图如果按行数每行有3块有4行一共有12块。

师用算式又该怎样表示呢 生答

2、说一说算一算。

师现在咱们重点来研究第一幅图说说分别横着看竖着看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

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研究集体汇报。

总结无论是横着看还是竖着看结果都是相同的。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教材第17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儿童乐园

教学目标

1、结合“儿童乐园”这一现实的生活情境逐步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 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知道它们各部分的名称、读法 并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教学重难点乘法算式的写法和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有一个充满欢笑的地方那就是“儿童乐园”。

课件出示教材第18页情境图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你都看见了些什么

1、让学生从情境图中找数学信息。

2、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试着解决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究

师根据提出的数学问题先在小组里交流并列式计算。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说:

有多少人坐小飞机2+2+2+2=8人

有多少人坐小火车4+4+4+4+4+4=24人

划船的有多少人3+3+3=9人学生汇报时教师有意识地把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板书在一起。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个算式中的加数是相同的。

师像这样的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还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计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 究与加法相关的乘法知识。

1、针对2+2+2+2=8人进行教学。

师这个算式中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

生相同的加数是2有4个这样的加数。

师4个2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

边说边板书2×4=8或4×2=8并结合所写的乘法算式介绍各部分的名称和算式的读法。

2、根据“儿童乐园”的其他问题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先写一道连加算式 再改写成乘法算并说一说改写的理由。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教材第19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有多少点子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点子的个数初步用乘法解决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彭州市九尺镇小学集体备课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数排列的物体的个数列出同一个乘法算式。

3、在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电子图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请大家一起做游戏高兴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情境图

师仔细看图说说你看懂了什么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1淘气第一次摆的点子是每行2个共3行2+2+2=6。笑笑说用乘法算式是 2×3=6或3×2=6。

生2淘气第二次摆的点子图上是每列4个共5列4+4+4+4+4=20.淘气说用乘 法算式是4×5=20或5×4=20。

师你觉得淘气第一次摆的点子图还可以怎样说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相同的加数

抽生答教师评价。

二、自主探究

1、想一想摆一摆。

师刚才同学们做得很认真能根据点子图说清每行有几个有几行或者是每

列有几个有几列。并能说出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和乘法算式真是学到了不是知识。现在老师想同学们在点子图上表示出乘法算式4×7。行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2、圈一圈在图上用两种方法表示3×8.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解答教师巡视。

3、学生在小组内出题在点子图上圈一圈。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教材第21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动物聚会

教学目标

1、结合“动物聚会”的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与应用数学的意识。

2、会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乘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 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能提出问题进一步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抽生答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简单可以当场引导学生解答尽量引导学生提出有关乘法 计算的问题并重点说清解题思路。

二、自主探究

师老师这儿也有几个问题请同学们帮忙解答。

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插图

1、想一想连一连。

师你能看懂图意吗该怎么做呢先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后组织汇报。

2、看一看说一说你能想到哪些算式

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情境图

师说说从每幅图中你想到了哪些算式是怎么想的

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解答抽生汇报。

3、想一想3×6还能解决生活在的哪些问题 彭州市九尺镇小学集体备课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解答抽生汇报。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教材第23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练习二

教学目标

1、认识乘号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进一步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

2、进一步理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正确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教师谈话导入

二、自主探究

师同学们告诉大家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

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知道乘法算式怎样读怎样写。

师说得真好下面就看看你对这些知识掌握了没有。彭州市九尺镇小学集体备课课件出示教材第25页第8题

师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买了2把香蕉每把有5根。

生2买了4捆萝卜每捆有4根。

生1买了5行馒头每行有4个。

师你能用乘法算式算出每样东西各买了多少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

师能看图列式计算。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图形画图表示乘法算式。

课件出示教材第25页第6题

学生尝试画图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清每个乘法算式可以有两种图形来对应地表示。

三、总结提升

让学生感受这节课的学习有所提高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引导学生谈感受、收获。

练习设计教材第24、25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课题单元练习

课时2课时一课时检测一课时评讲

单元试题 第三单元练习题

1、找朋友把朋友用线连起来。

333

5×2

55

2×4

44444

3×3

2222

4×5

2、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555=

333=

44=

6666

2222=

1818=

3、把下面的乘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

17×3= + + 

29 × 5 = + + + + 

38×6= + + + + + 

410×4= + + + 

4、一共有多少个圆圈用乘法算式表示。

○ ○ ○

×

或

○○ ○○ ○○

×

或

○○○○

○○○○

○○○○

×

或

5、看图列算式。

★★★

★★★

★★★

★★★

算式是

×

 读作

乘

6=

×

×

×

◆◆◆◆◆

◆◆◆◆◆

算式是

×

 读作

乘

7、6×3读作()乘()表示()个()连加

6×7读作()表示()

上一篇:体育老师简介下一篇:创建学习型班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