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年度工作计划

2024-04-16

课题研究年度工作计划(共9篇)

篇1:课题研究年度工作计划

课题研究年度工作总结

《高中作文教学中“少教多学”的方法与策略研究》已由教育部“十二五”规划课题《 “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总课题组审定,正式批准立项为该课题的子课题,学校同时也被认定为实验学校。现将该课题起始年度的工作情况作一汇报性总结,为的是积累经验、反思教训,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

一、回顾与展望

本年度五月中旬,应地区指导中心主任、研究队伍核心研究员、县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李彦良老师盛情相邀,决定倾力加盟,遂成立课题组,并自告奋勇担任组长。认真学习研究课题的意义和价值,上报研究申请,获准立项。

七月份,学校选派科研教师,赶赴山东滨州参加课题研究开题培训会议。期间,聆听专家教授的精彩报告,感受课题研究的人文氛围,领悟特级教师的艺术魅力,观看教学高手的授课风采。同志们深深地感到,《 “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的开展,在当前课改形势下,不仅十分重要,而且也十分必要。

九月份,新学期伊始,课题组立即着手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经过多次商讨,决定把实施的核心确定为课堂教学与写作训练紧密结合,坚持能力培养为主,自主学习为先,小作文训练常抓不懈,展评环节落到实处,切切实实抓出实效。高度重视工整规范地书写汉字、努力保持卷面干净整洁这些属于形式方面的基本要求。凡此种种,不仅在实施方案中予以明确,还要在课堂教学和平时训练中贯彻落实。

十月份,组织学生积极准备辩论赛的相关工作。这次辩论赛的主体是高二年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经过初赛、复赛,产生参加“湟中县高中学生辩论赛” 的最终人选。四名学生都来自高二年级,指导教师也全都是高二年级的语文教师,同是也是课题组的核心研究成员。

十一月中旬,带领学生去湟中一中参加决赛。经过紧张而又激烈的比赛,最终获得集体三等奖,这个成绩与前几年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一名学生获得最佳辩手称号,一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奖。整个过程,从初赛到复赛,从上网搜寻资料,到组织各班学生积极演练,决赛阶段从抽题指导问题设计,到模拟环境情景相互达成默契,都由学生组织主持,教师只做适当的指引点拨。最终,付出得到了回报,勤奋收获了成果。整个活动,自始至终也是对“少教多学”教学理念的很好践行。

十二月份,积极响应总课题组开展的以“弘扬厚德精神,构建幸福中国”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学生参与面广,热情度高,为今后的研究工作开了一个好头。

二、探索与实践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探索,我们感到,学生在写作方面切切实实发生了一些变化。过去有语文学习“三怕”之说,其中之一就是怕写作文。通过训练和实践探索,我们感到第一个方面的变化是,学生普遍地消除了对写作的那种“与生俱来”的恐惧感,逐渐适应了新课程改革所营造的写作环境。第二个方面的变化是,学生写作的主观能动性有所增强。他们能够主动购买书籍,查阅资料,勤于思考,积极写作。现在学生所需的资料相对比较丰富,学校设有青树教育基金图书室,各班都有北京慈弘基金建立的读书角,藏书甚多,便于学生查阅。另外,教师的办公室里也配备了多台电脑,随时可供上网查阅,方便快捷。第三个方面的变化是,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自由交流。学生的习作被挂到网上,很能够激发起他们的写作欲望,如果把这种主观能动性转化成一种自觉的行为,那么可以说,我们所倡导的“少教多学”就不仅仅只是一种理念,也不再是努 力探究的一种模式或路径,而是真正达到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目的。

三、经验得与反思

“少教多学”之路是一条漫长的探索之路,需要我们教师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只是教学和引导,教师也一定要努力学习,唯有如此,方能真正融进“少教多学”的氛围和境界中去。“少教多学”是一种理想化的教学思路,说它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未尝不可。我们认为,它首先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同时也是属于方法论的范畴。这个概念,有先进的理念可寻,有前瞻的远见可循,但在实施过程中,也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方为现实。

四、意义和价值

我们觉得,“少教多学”在写作教学中的探究,首先是要“多教”,最终趋于“少教”。“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不学”,用在此项课题研究及当下的课改环境中,仍然是极其先进的教育思想。

课题研究起始之年,首要任务是充分认清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我们自己一定要身体力行,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投身教学实践。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以课题研究促进课程改革,并最终能够结出丰硕的果实。

《高中作文教学中“少教多学”的方法与策略研究》课题组

撰稿:赵邦海

2012年12月

篇2:课题研究年度工作计划

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方式、掌握信息技能、提升信息素养为工作思路,以“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为研究重点,以抓教育教学常规为手段,关注师生共同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信息技术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二、工作目标 1、按照要求开好信息技术课,要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让每位学生都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 2、做好多媒体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逐步提高全校教师的操作能力,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对于出现故障的设备,要及时维修,尽量不耽误教学使用。 3、做好校资源库建设工作。硬件要想发挥作用,就必须有软件支持。为了提高设备利用率,丰富校资源库,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共享,我们将通过自制、下载和购置相结合的多种渠道,为各科教师提供教学资源。 4、加强校园网建设。巩固和加强校园网的安全性,不断丰富校园网站的内容,增强校园网站主页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扩大我校网站在社会上的知名度。 5、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三、具体工作 1、加强了硬件建设。 继续加强信息化、网络教学所需的设备建设,建成校园网络系统,建立栏目功能全、实用性强的校园网站,朝建设能容50人的网络多媒体机房目标前进。在硬件建设的基础上,我们还将成立以信息技术教师为主的信息中心,从硬件维护、网站建设、技术培训等方面对信息中心进行合理划分,确保校园网及教学对于信息技术的要求。同时从三个层面上进行人力资源的建设,构建学校、教研组、个人三级结构。学校为教师的`研究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及操作平台,发挥常规教研的作用, 2、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1)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制订《业务学习计划》,坚持周四业务学习制度,并采取集体组织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给每个教师配发业务学习笔记本,规定学习内容与学习要求,定期检查督导。全体教师进行了计算机培训、学科培训,形成了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评价观,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有效地指导了日常教学工作。 (2)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的校本培训。在计算机教师参加市级培训后对全校教师进行二级培训,如课件制作培训、计算机网络知识培训等,为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3)、学校积极鼓励教师自己制作课件,提高教学效率。学期末,开展教师计算机技能大赛。 3、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1)、认真上好计算机课。本学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学会应用信息技术分析、处理并解决实际问题。 (2)、继续完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课程建设,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3)、开展各种计算机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锻炼意志、提高能力。 4、课题牵动,进一步构建课堂教学模式。 本学期,实验教师继续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直观的演示和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提问,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亲自实验,亲身体验,向四十分钟要质量,逐步构建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 四、各月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 1、 制定学校计划。 2、 技能培训 十月 整合课课堂教学评比 十一月 教师课件制作比赛 十二月 案例交流 一月 整理学校资源库 三月 典型教学设计评比 四月 课题研讨活动 五月 1、 教师个人空间展评。 2、 参加各种大赛 六月 教师说课比赛 七月 1、 教师计算机技能大赛。 2、 整理学校资源库

篇3:课题研究年度工作计划

C企业是一个以农业与食品及风险管理领域经营为主业的大型跨国企业,其南通分公司的经营业务主要涉及大豆的压榨、精炼和淀粉产品的加工及销售。C企业对其战略目标的描述为:“到2015年,本公司将成为业界首选合作伙伴,并以拥有最优秀的人才而著称”,并进一步将这一目标分解为五个重点:以客户为重、创新、人才管理、合作和责任。可见,C企业不仅将员工的学习和发展看作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而是作为目标本身。自然,C企业南通分公司(为简洁起见,下文简称“公司”)年度培训计划编制的目标应该设定为满足组织运营及发展的需求,以及员工发展和成长的需求。在明确了上述目标之后,则应次第展开以下流程:(1)培训需求调查及分析;(2)培训方案设计;(3)培训效果评估及总结。

2 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是指通过收集组织及成员现有绩效的有关信息,确定现有的绩效水平与应有绩效水平的差距,从而进一步找出组织及其成员在知识、技术和能力方面的差距,为培训活动提供依据。它既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方案的前提,也是进行培训评估的基础,因而成为培训活动的首要环节。

2.1 需求调查

调查分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根据公司的政策、战略目标、相关规章制度及各部门工作安排,理清公司方面各种例行及额外的培训需求,并直接列入计划。另一方面是员工的培训需求调查、鉴别、分析及确认,这一工作面广量大,相对复杂,下文将主要针对这一方面的需求分析进行讨论。据统计报表显示,公司所有职位中的83.4%为管理或技术岗位,对员工知识及技能的更新有一定要求;其余事务型岗位也对员工的责任、安全或创新意识有一定要求。同时,受企业文化氛围影响,多数员工都有视学习成长为工作组成部分的习惯。因此,员工乐于展现和讨论其培训需求,并懂得有效表达自身的培训需求,员工培训需求的调查方式是通过收集员工的年度《个人发展计划》报表中的相关信息来完成的。

针对调查的统计显示(公司的财政年度以5月为年底,因此通常于当年5月收集相关报表,作为下一财年的计划依据),2010-2011年度,所有员工均已填写《个人发展计划》报表,98.4%的人员对下一年度的培训需求有所规划,人均培训需求为1.97项(多数员工的培训需求超过一项),经简单分类处理后大致归结为以下几类:岗位相关资格证书获取(占比10%),岗位技能培训(占比37%),英语技能提升(占比23%),管理通识培训(占比30%)等4类。

2.2 需求鉴别

需求的鉴别工作一般由员工的部门领导采用座谈形式完成,所涉及内容包括确定其需求的准确表达、需求本身的合理性、可行性等方面。之所以由部门领导而非人力资源工作人员主持该项工作,其原因有三:

1)人事行政部门人手有限,约谈所有员工将牵制过多精力,影响其它工作的开展,并且需求鉴别工作本身的进度也将变得缓慢,由各部门领导分别进行,效率更高;

2)由部门领导和员工直接探讨培训需求,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沟通,使部门领导更深入地了解下属工作中的疑难、技能上的欠缺或者发展的志趣与方向,以便日后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协助;

3)部门领导对本部门业务需求更为熟悉,在培训需求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方面,其鉴别更为准确,所提改进意见也更为中肯。

经过座谈讨论之后,培训需求鉴别基本完成,部门领导收集经修改的报表,与人事行政部进行交接。

2.3 需求确认

经过鉴别的需求应该通过员工与公司以书面形式进行确认,其过程为员工向公司递交经部门领导签署意见的培训申请,人事行政部对照公司规章制度及各部门预算额度予以审批。总部对于员工培训政策规定,普通员工每人每年预算为人均3000元,主管及以上为人均8000元,预算额度的审核以部门为单位,即单个员工可以突破其平均额度,只要其所在部门总培训额度低于所有员工的额度之和即可。经员工与公司双方确认的需求,即成为编制培训计划的依据及员工个人的年度培训目标。

3 培训方案设计

培训方案的设计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性,即将培训看作全员性、全方位、贯穿员工职业生涯始终的系统工程。

2)制度化,建立和完善培训管理制度,把培训工作例行化、制度化,保证培训工作的真正落实。

3)主动性,强调员工参与和互动,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

4)多样化,即充分考虑受训对象的层次、类型,考虑培训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5)效益性,培训是价值增值的过程,应该有产出和回报,即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整体绩效。

3.1 培训方式选择

基于上述原则,在培训方式上可以根据公司内外部条件,进行灵活的选择,可供选择的形式有:在职培训、内部培训、外部培训、继续教育等。

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因其与员工的本职工作关系密切,可以选用在职培训或内部培训的方式,培训讲师通常由业务娴熟的内部员工或部门领导担任。英语能力的提升及以资格证书获取为目标的培训,一般由员工本人或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寻找相关社会培训的供给信息,选择合适的课程,进行外部培训。管理通识的教育,在所有从事管理类岗位的员工中拥有广泛的需求,因此采用内部培训的方式。少量以获取学历为目标的培训需求,一般由公司资助部分学费,采取继续教育的形式,此类需求在本年度并无出现,故不单独列出。管理进阶的培训,通常采用外聘外部咨询公司专业讲师至公司进行培训。对于专业技能提升方面的培训需求,一般为需求者寻找外部专业培训咨询公司的公开课。

3.2 培训内容及实施流程设计

对于外部培训及继续教育,人事行政部对培训时间、期限及结果等相关信息进行跟踪即可;在职培训的内容及进程通常由部门领导制定和掌握,人事行政部所作的主要是与部门领导进行必要的沟通。显然,对于以上各种培训方式的内容和流程,人力资源工作人员的职责在于关注与跟踪而非设计,因而在此不作赘述。人力资源工作人员的主要设计任务在于内部培训。

内部培训设计遵循5W1H准则:

What——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需要组织何种内部培训。按照内容区分,内部培训一般分为两类:标准培训和非标准培训。标准培训通常包括内容相对固定、历年来需求人数众多的培训,或者公司规章制度所规定的例行培训,如管理基础培训、沟通技巧培训、安全教育等。非标准培训的内容相对冷僻,或者年度需求数量较少,一般根据历年累积需求,不定期开设。

Why———论证开展该内部培训的必要性、可行性与经济性,如果论证通过,则列入培训计划,否则考虑其它培训形式或递延到下一年度。

Who———获准开设的内部培训必须确定培训组织人员、受训人员、联络人员与培训讲师。

Where———培训的地点或场所,由培训组织人员根据培训的参与人数、课程所需的教学设施、场所租用价格、交通条件等因素,依据性价比最优的原则统筹确定。

When———这里的时间包括培训之前确定所有相关事项的系列日程、培训通知的时间点、培训的开始时间、培训中的各种时间点、培训结束时间以及培训效果总结评估时间等。

How———在各种准备工作完成后,培训实施过程中,培训组织人员的主要任务,包括培训过程的互动、跟进、考勤、相关服务的落实与安排、意外情况的处理等。为保证培训平稳有序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培训组织人员须对培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有所估计,并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案。

4 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效果评估分以下两个方面:(一)对培训本身,即其组织状况及课程内容的评估;(二)关于员工对受训知识、技能接受程度的评估。准确及时的评估,有利于总结培训的得失,找出相应的原因,作为改进的依据。

4.1 对培训本身的评估

对培训本身的评估通常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即在培训完成后,向受训者发放问卷,调查关于课程及培训组织的满意程度。问卷因具体培训而有所不同,但大致包括如下方面:

1)对课程难易、深浅程度的评价;

2)对培训讲师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的评价;

3)对培训场地、设施及其它配套服务的评价;

4)对培训组织者协调、沟通能力的评价;

5)对类似培训的建议。

人事行政部在收集问卷后,尽快统计各方面信息,并将信息反馈给有关方面,例如向培训讲师或其所属机构反馈关于教学方法的意见或建议;向场地出租方提供关于场地布置、设施供给及其它服务的意见或建议等;各种评价也可用作今后对相应事项作选择时的决策依据。

4.2 对接受程度的评估

关于受训员工对培训知识或技能接受程度的评估方法较为多样,常用的有座谈、测试等。

对于某些全员参与的例行性内部培训,通常采用测试的方法来评估培训效果。根据测试时间及测试对象的不同,测试分为以下几类:

1)全员正规测试。即在培训结束后立即或者某个预先通知的时间对全体受训者进行测试,以检测受训者的接受效果,这种测试方法可以检查并促进受训员工在培训中的学习态度;

2)随机测试。在事先不作通知的前提下,对随机抽取的部分受训者进行测试,该方法更有利于检查普通受训者对于培训知识或技能的实际掌握状况;

3)志愿测试。在不作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对测试对象不作指定,采用现场志愿报名的形式,对志愿者进行即时性的测试,此类测试通常对参与者或成绩优良者有一定物质奖励,可以调动员工在日常工作之余自觉复习相关知识或技能的积极性;

以上3类测试可以结合所培训内容的特点,因地、因时、因人选择。

对于部分接受程度不适宜量化考核的培训,可以采用部门领导与受训员工座谈的形式进行评估。座谈的内容或问题通常是开放性的,多数涉及受训员工通过培训所获得的技能或素质提升,对于培训的心得体会或感受等方面。相关部门领导可以通过谈话,了解员工的成长及收获,以增进彼此的沟通,并对员工的技能状况或发展方向有更深入的了解。

5 总结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做好人力资源的培训开发工作,收取良好效益,使企业的培训成本获得预期的产出,就必须设计一份完善、合理的培训计划。在制定培训计划的过程中,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效果评估是其中的关键环节,牢牢把握这些环节,才能使培训得以平稳、和谐、有的放矢地开展与运行。

参考文献

[1]肖胜萍.员工再培训手册[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2]姚裕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王娟.华北石油总医院员工培训方案设计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8.

[4]郭维维.企业培训的组织形式及发展趋势[J].企业经济,2002(9).

篇4:课题研究年度工作计划

【关键词】“一通三防”;瓦斯防范;安全措施

“一通三防”工作是矿井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做好一通三防可以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1.通风工作的技术管理工作

通风技术是井防范瓦斯事故和防火、防煤尘的基础工作,如何搞好通风管理就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技术管理。

1.1选择合理的通风系统

矿井的通风方式、通风方法和通风网络组成了矿井的通风系统。一个合理的通风系统是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强的保证,通风系统的选择要遵循技术上既要先进,还要合理;安全性上可靠性高;还要兼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1]。

(1)具有简单合理的网络,保质保量的完成稳定的供风工作。

(2)通风机性能与网络特性相互匹配。

(3)防灾抗灾能力不会受到通风系统的影响而导致灾害产生。

(4)可以促进煤炭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利于实现自动化和机械化生产。

(5)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通风机成本低,运转费用经济,维护成本不高。

1.2加强局部的通风技术管理工作

矿井采矿一般采用巷道掘进的方式,主要采用的就是局部通风技术,这种管理技术相对较大,一旦有失误便会酿成瓦斯事故,所以加强局部通风技术的管理工作非常关键。

(1)在局部通风机的安装过程中要严格遵守规定,确保其正常运转,避免发生循环风。

(2)要安排专职人员进行局部通风机的管理,严格控制停开,实施挂牌管理。

(3)一台局部通风机不能向两个掘进面进行供风,必须将风量控制好,使其符合规定,保证瓦斯量不超过规定限制。

(4)风筒的接头要严格密封,没有破口,吊挂平直,逢环必挂、风筒要缓慢拐弯,接头要使用过渡节,先大后小,不允许花接。

(5)“三专两闭锁”装置要安装在高突矿井和低瓦斯矿井的高瓦斯区域掘进面,低瓦斯矿井掘进工作面要采掘分开,合理使用风电闭锁裝置。

1.3矿井通风设施要管理好使用好

对于矿井通风设施诸如永久密封,永久风门,风桥等药严格符合规定要求,严格管理,合理使用,避免出现损坏设备的情况发生。

1.4设置健全的通风技术管理制度

(1)通风技术管理要有专业管理队伍,建立健全业务部门间工作责任,切实做好“一通三防”工作。

(2)矿井要制定年度“一通三防”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力争将装备设施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3)各部门间要召开月度工作计划及总结会,专门针对通风问题进行研究解决遇到的相关问题。

(4)通风工作的技术管理要做到面面俱到,避免出现疏漏和遗忘。

(5)通风技术队伍要有相应的工作区域,并且在各自区段具有完备的管理制度,特殊工段要持证上岗,具有专业的操作知识。

2.瓦斯、煤尘及火灾的防范措施

作为矿井安全中的“三防”,其防范意义重大,只有做好瓦斯、煤尘、火灾的防范,才能真正做到确保矿井安全。其主要的防范措施如下:

2.1严格控制瓦斯积聚和超限

(1)瓦斯一般在均匀条件下,缓慢的涌出,加之通风不良等情况,极易造成局部区域的瓦斯聚集和超限。类似情况就要通过改善和加强局部通风作业来解决问题。

(2)在非正常的瓦斯涌出情况下,短时间内就破坏了空间内的瓦斯量,在采掘过程中会出现急剧的瓦斯超标现象。目前尚有没有掌握的瓦斯涌出规律,导致我们还不能有效地进行预测,通风系统的供风在瞬间被增大也是难以实现的,因此,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较大的危险性。

(3)人为原因造成的通风系统障碍,导致无法正常通风导致瓦斯聚集和超限,发生这种情况较为常见,由于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其存在较大的潜在威胁[2]。

由于不同条件下的矿井有着差异性,其瓦斯的超限和聚集也有着不同的情况,我们应该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这一状况,避免危险发生。防范瓦斯积聚的根本方法就是加强矿井通风。根据我国矿井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处理发生局部瓦斯积聚的时候常常采用稀释排出、封闭隔绝、抽排瓦斯三个办法。

2.2坚决杜绝火源

矿井井下作业禁止火源和一切明火。一些必要的电气设备在防爆措施上下足了功夫,在一些强电设备的表面为防止火花与外界瓦斯接触,安装了隔爆性能完好的防护外壳,避免了内部的高温火源不会造成外界瓦斯的爆炸。近些年来,国际国内都对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有了深入的研究,技术日趋成熟。

2.3防止瓦斯爆炸灾害事故扩大

一旦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损失是必然的,但是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损失是必要的。有些事故危害进一步扩大是因为矿井没有合理的通风系统,设施水平低,设计不合理,自救设施无法取得应有的作用等。提高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仍然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1)加强矿井通风能力,通风机要选择可靠稳定的设备,一定要围绕着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选择,一旦发生灾害,必须能够保持其作用,绝不允许出现风流回流及逆退等现象发生。

(2)矿井的巷道布置要合理,通风网络的设置越简单越有利,避免出现因人为作用出现的串联通风和角联巷道情况,要确保不会因为局部的改造,导致通风设施的变动,进而影响风流的变化。

(3)一旦矿井发生灾害,绝不允许因为通风系统设置缺陷导致的灾情进一步扩大,而且在实际运行中不能出现因为灾害造成的通风系统故障。

(4)通风系统的设备要质量可靠,其操作性和灵敏度都要达标,不能因受到火灾影响造成系统出现紊乱,无法正常使用。

(5)矿井一般具有多台通风机同时工作,一台或其中几台出现故障停止运转,停风区域不能因此出现通风停止,要确保每个区域通风正常。井下发生灾害时还要有反风,保障任何一台具有提供反风的能力。

3.小结

制定年度的通风、防瓦斯、煤尘、防火的安全措施是煤矿企业的重要安全任务,也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在现实的煤矿生产中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国祯等.矿井瓦斯爆炸与预防[J].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1(第37卷)(6).

篇5:课题研究年度工作总结

一、课题研究背景综述

准确地说,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在小学、初中阶段,针对学生而言,叫综合实践活动,对于教师(教育工作者)而言,可以理解为怎样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高中阶段,对于学生的要求有所拔高,即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是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出的新鲜的命题,遵循了教育教学的规律,符合广大师生的教学认知特征。要之,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开展课题研究,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

开展此项研究之初,于此项研究的国内外现状有所认识: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师生双方都感到棘手,其语言环境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无疑是原因之一,探赜即以文言文教学为对象,立足课堂,并适当延伸阅读,旨在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增强解读文言知识的能力,提高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文言文的能力,阅读浅显的文言文。

文言文教学探赜,意在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纲,以文言选文为据,适当延伸,努力探究课堂教学新模式,指导学生对原著断句、质疑,并尝试写作,在此基础上总结心得体会,撰写有指导意义的教育教学论文。

二、年度研究工作综述

20xx年,研究课题立项后,随即投入到实践当中,期间,所做工作主要有如下一些:

1、编印文言诗词虚词歌诀,方便记忆。将高考说明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重点虚词编成口诀方便记忆,效果明显。

2、确立课题研究的总体框架结构。搜集资料的过程有一定的阶段性。但又不只是停留在最初一个阶段上,在整个研究阶段,我们始终不会放弃这一工作。同时关于课题研究的进一步工作也随着资料的日臻丰富而逐渐展开。研究的总体框架不是从这一工作起步之时就已经形成,而是随着研究工作的全面展开和日益推进,其轮廓逐渐明晰,方向逐渐明确的。这时候,才可以说,总体框架基本形成。

3、形成阶段性成果。本年度,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形成了一定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在教师方面,写成了《梳理教学——文言文教学新探》教学论文。在学生方面,配合学校开展“德慧智经典诵读”,积极指导学生进行诵读,并组织学生参加李家山中学首届“德慧智经典诵读”比赛,取得第一名的佳绩。

4、积极探讨课改尝试,努力在课堂上积极践行。结合配套的练习资料,扎实讲练,巩固积累,学生知解文言文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年度研究大事略记

以“大事略记”形式记载这样一项工作,似乎有故弄玄虚之嫌,但如回首过去,看看走过的艰辛之路,量量彼此,比比长短,发现自己和别人之间存在的差距,这种做法还是十分值得的。

3月x日,确定研究课题:《文言文有效教学探究》,向西宁市教育局教科

所递交课题研究申报表。

9月x日,该课题被西宁市教育局教科所立项为市级一般课题。

9月x日,编印《文言实词虚词口诀歌》,明确要求学生记忆巩固。

12月x日,在李家山中学首届“德慧智经典诵读比赛”活动中,由高一(3)班学生表演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情景剧》获第一名。

12月底,写作课题研究年度工作总结。

四、课题研究中的困惑

我常常想,我们研究的目标是不是还不够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究竟在那里,我们的研究工作究竟有多大的意义,研究的方法究竟是否妥当?这些困惑与课题研究相伴相生,至今不甚明了,或许终有一日恍然大悟,或许研究结题了仍然是一头雾水。不管属于那一种,有一点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研究,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根本目标,只要牢牢把握这一原则,相信有再多困惑,也终将化解、消释。

五、对今后工作的想法

篇6:研究生会年度工作计划

新的学期,新的气象,校研究生会也不打无准备之战,我们已作好了详尽地学期工作计划,为使新学期的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现将新学期校研究生会的工作计划做如下介绍:

一、理论引航与思想教育相渗透,着力提升研究生的政治素养

1、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广大研究生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自己,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切实提升政治素养,结合即将到来的“”,开展融思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大力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开展“弘扬扬大精神,恪守科学道德”主题教育,积极倡导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

2、不断加强理论引航与阵地建设。深入总结工作经验,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充分发挥研究生会主要学生干部和研究生党员的“传、帮、带”作用,利用班会、支部大会、《扬大研究生》杂志和网络媒介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课堂、近学生、净头脑”,引导广大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学术探索与文化活动相结合,切实加强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1、整合优势资源,创新学术交流平台。由校研究生会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充分依托学院研究生会,积极开展如“半塘论坛”、“蔚民论坛”、“专业学术论文报告会”等学术活动,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促进更多优秀学术成果的涌现;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打破学科界限,拓宽交流平台,举办如“人文与科学”研究生学术论坛、学科交叉文化沙龙等,实现不同学科、学院和校区之间的交融与渗透,使广大研究生具备开阔的学术视野,形成具有鲜明交叉性、创新性的学术思维;继续开设“博雅”大讲堂,“博采众长”优博经验分享会,为学有所专、学有所长的优秀典型介绍科研经验、畅谈科研体会提供平台,引导广大研究生端正学习研究态度,增强科研创新意识;深入推广“研本1+1”引领计划,搭建研究生实践锻炼平台,发挥研究生对本科生的引领、带动、示范、辐射作用,形成研究生、本科生教育管理合力,构建我校研本互动式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新模式、新机制。

2、丰富活动内容,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广泛动员并精心组织研究生参加校第十七届田径运动会、第十一届大学生乒乓球比赛、第五届大学生羽毛球比赛等体育活动,推动研究生体育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举办第五届“桃李之声”研究生讲课风采大赛、第十二届研究生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研究生会联谊、第二届研究生摄影大赛、第二届“我的导师”主题征文比赛等文娱活动,提高研究生职业技能,充实研究生文化生活。筹备创建多个文娱类、体育类、公益类社团,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研究生同学,加强本硕博三级联动体系建设,充分展示研究生良好形象,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内涵,提升校园文化活动品位,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三、组织引导与主体诉求相结合,充分发挥研究生会的保障职能

1、做党团组织的助手。认真完成上级党团组织交办的各项工作,协助办好《扬大研究生》杂志,协助做好校田径运动会、乒乓球比赛和羽毛球比赛等学校大型文体活动的前期准备和后期保障工作。配合“研究生学术文化节”,做好相关活动的筹备和组织工作。

2、做服务工作的有心人。利用校、院研究生工作论坛、网站等媒介发布就业招聘信息,为广大研究生提供及时资讯;举办公务员考试系列辅导讲座,提高研究生公务员考试、面试的技能和技巧,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通过开展专题调研、召开座谈会、开通网上信箱等渠道,广泛倾听研究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利益诉求,维护正当权益,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努力为研究生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四、自身建设与科学管理相结合,努力改进研究生会的工作效能

1、抓好规章制度建设。秉承研会优良工作传统,进一步明确“主席负责、部门分工、互相协作”的工作思路,做到统分结合,职责明确。完善研究生会部长级以上例会和主席联席会议制度,严格实施值班制度、考勤制度、评比制度、档案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并进一步讲以上各项制度汇编成册,实现研究生会内部管理、工作开展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

2、完善运行管理机制。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加强与各学院分会的联系,做到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形成合力;构建“校研究生会—院研究生分会—各班级”三级研究生干部网络,理顺工作开展关系,保持信息渠道畅通,加强与广大研究生同学的沟通交流;进一步完善优秀院级研究生会考评细则,积极探索优秀院级研究生会创建申报与目标考核制度。为引领和促进扬子津校区研究生分会工作的开展,更大范围地服务于广大研究生同学,结合扬子津校区研究生分会的实际情况,拟成立研究生会扬子津工作站。

篇7:2011课题研究年度工作总结

湟中县李家山中学

课题组成员:赵邦海(撰 文)

马占才 景茂德 王成云 顾玉林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年度工作总结 《文言文有效教学探究》课题组

课题研究年度工作总结

2011年3月15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我以湟中县李家山中学《文言文有效教学探究》课题研究负责人的名义向西宁市教育局教科所递交了课题研究申报表,并迅速得到了批准。迄今已有八个多月。期间,所做工作颇多,自觉内心欣慰,精神充实,有必要做一总结,以便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研究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价值。

一、课题研究背景综述

准确地说,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在小学、初中阶段,针对学生而言,叫综合实践活动,对于教师(教育工作者)而言,可以理解为怎样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高中阶段,对于学生的要求有所拔高,即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是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出的新鲜的命题,遵循了教育教学的规律,符合广大师生的教学认知特征。要之,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开展课题研究,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

开展此项研究之初,于此项研究的国内外现状有所认识: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师生双方都感到棘手,其语言环境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无疑是原因之一,探赜即以文言文教学为对象,立足课堂,并适当延伸阅读,旨在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增强解读文言知识的能力,提高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文言文的能力,阅读浅显的文言文。

文言文教学探赜,意在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纲,以文言选文为据,适当延伸,努力探究课堂教学新模式,指导学生对原著断句、质疑,并

尝试写作,在此基础上总结心得体会,撰写有指导意义的教育教学论文。

二、年度研究工作综述

2011年,研究课题立项后,随即投入到实践当中,期间,所做工作主要有如下一些:

1、编印文言诗词虚词歌诀,方便记忆。将高考说明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重点虚词编成口诀方便记忆,效果明显。

2、确立课题研究的总体框架结构。搜集资料的过程有一定的阶段性。但又不只是停留在最初一个阶段上,在整个研究阶段,我们始终不会放弃这一工作。同时关于课题研究的进一步工作也随着资料的日臻丰富而逐渐展开。研究的总体框架不是从这一工作起步之时就已经形成,而是随着研究工作的全面展开和日益推进,其轮廓逐渐明晰,方向逐渐明确的。这时候,才可以说,总体框架基本形成。

3、形成阶段性成果。本年度,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形成了一定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在教师方面,写成了《梳理教学——文言文教学新探》教学论文。在学生方面,配合学校开展“德慧智经典诵读”,积极指导学生进行诵读,并组织学生参加李家山中学首届“德慧智经典诵读”比赛,取得第一名的佳绩。

4、积极探讨课改尝试,努力在课堂上积极践行。结合配套的练习资料,扎实讲练,巩固积累,学生知解文言文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年度研究大事略记

以“大事略记”形式记载这样一项工作,似乎有故弄玄虚之嫌,但如回首过去,看看走过的艰辛之路,量量彼此,比比长短,发现自己和别人之间存在的差距,这种做法还是十分值得的。

3月15日,确定研究课题:《文言文有效教学探究》,向西宁市教育局教科

所递交课题研究申报表。

9月12日,该课题被西宁市教育局教科所立项为市级一般课题。

9月23日,编印《文言实词虚词口诀歌》,明确要求学生记忆巩固。

12月22日,在李家山中学首届“德慧智经典诵读比赛”活动中,由高一(3)班学生表演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情景剧》获第一名。

12月底,写作课题研究年度工作总结。

四、课题研究中的困惑

我常常想,我们研究的目标是不是还不够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究竟在那里,我们的研究工作究竟有多大的意义,研究的方法究竟是否妥当?这些困惑与课题研究相伴相生,至今不甚明了,或许终有一日恍然大悟,或许研究结题了仍然是一头雾水。不管属于那一种,有一点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研究,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根本目标,只要牢牢把握这一原则,相信有再多困惑,也终将化解、消释。

五、对今后工作的想法

说是对今后工作有几点想法,其实都是零碎的,不成体系的。今后两年是课题研究的关键年,伴随着高中课改的持久深入,课题研究工作必须落实在课堂教学当中,时间紧,任务重,提高学生知解文言文的能力乃是重中之重。

课题负责人:赵邦海

篇8:课题研究年度工作计划

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 全国已有30个省份将师德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 并将师德教育作为各级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其中, 28个省份建立了新教师岗前师德教育制度, 29个省份建立了师德考评制度, 26个省份制定了教师从业行为监管制度。

据介绍, 2012年, 教育部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 取得了显著成效。“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科研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的侯伯宇、“永生的博导妈妈”石秋杰、“用生命守望马克思主义阵地”的王强、2012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等师德楷模不断涌现, 生动诠释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崇高师德, 充分展示了当代人民教师的时代风采, 在全社会特别是教育界一次次掀起了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热潮。

2013年, 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大师德楷模的宣传力度, 切实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篇9:课题研究年度工作计划

5月18日上午,医法中心2014年度课题立项评审会暨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泸州医学院忠山校区含光楼如期召开。会议由医法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徐静村教授主持,9名学术委员会委员参加。参会人数占全体学术委员(11人)的三分之二以上,符合章程规定。会上,委员们按照评审规则和程序,对今年申报课题进行了集体讨论和综合评议,对拟评项目进行了无记名投票表决,最终评出35项课题拟予以立项。

据了解,今年,医法中心共收到了19所高校和科研、医疗单位、鉴定中心(所)、律师事务所的课题申报书共47份。其中,申报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14项,青年项目30项。课题内容涉及医疗卫生领域的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研究、现代医学伦理与法律前沿问题研究、公共卫生管理与法律机制、医药卫生争议的防范与处理、医药卫生法学教育与人才培养研究等多方面。评审过程中,医法中心严格按照评审程序,对所有申报项目进行了形式审查、初审、复审和学术委员会会议评审。为保证公平、公正,课题评审工作还严格坚持了回避制度和双盲评审制度。其中,3项申报重点项目还进行了网上或现场答辩,并均通过了答辩。

在随后举行的学术委员会会议上,医法中心主任程文玉教授向学术委员会报告了该中心2013-2014年度的工作情况和2014-2015年度的工作计划。程文玉主任总结说,2013-2014工作年中,医法中心得到了省社科联、省教育厅、泸医党政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鼎力帮助,在广大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医法中心继续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在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是由程文玉教授申报的《以医疗纠纷为视角完善和创新社会建设管理研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批准经费为18万元,这是泸州医学院继2008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后人文社科研究的又一次突破;二是与《医学与法学》期刊、泸州医学院法学院共同举办了“医学与法学论坛”,相继邀请了泸医医事法学专业的开创者、中国卫生法学会理事、泸州医学院原党委书记、医法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医学与法学》期刊执行主编石俊华教授,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中国行为法学会会长、泸医兼职教授刘家琛大法官,哈尔滨医科大学王萍教授等专家、学者为泸医师生讲学;三是接待了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卫生法学会终身名誉会长孙隆椿,中宣部原秘书长、《求是》杂志社原社长高明光,国家社科基金办公室副主任赵川东等领导来医法中心指导工作;四是接待了安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研究中心主任、安徽医科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主任王兆良教授,安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研究中心研究员、安徽医科大学宣传部副部长潘荣华教授等来医法中心考察交流;五是与《医学与法学》编辑部、泸州医学院法学院共同申报了校级“2011协同创新计划”;六是应中国卫生法学会邀请,医法中心出席了在意大利召开的第九届生命伦理与法学研讨会、第二届两岸四地卫生法学与生命伦理研讨会、中国卫生法学会2013年常务理事会暨年会;七是顺利通过了省社科联的评估验收;八是成功申请创建了泸州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

在继续严格课题管理、积极进行学术交流的基础上,根据形势发展的新要求和泸医更名的需要,程文玉主任提出了医法中心2014-2015年度的主要工作,包括:与上海市法学会共同召开学术研讨会;继续推进医法中心、《医学与法学》编辑部、泸州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和法学院联合举办的“医学与法学”论坛;每月向省教育厅报送科研成果,以发挥高校智库作用;加强社会.服务,与泸州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法学院一起以校地结合的方式举办普法培训班,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培训;组成讲师团,以“下基层、到企业、跑医院”等方式进行法制宣传;开展法律援助、司法鉴定援助等。

委员们对医法中心2013~2014年度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大家认为,上一个年度里,医法中心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心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明确,科研立项规范严谨,尤其是跟踪检查更是认真、扎实,研究成果已颇丰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委员们站高看远,对医法中心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另悉,按照医法中心的管理规定,此次评选出的35项拟立项课题还将报送四川省社科联、四川省教育厅审批。待四川省社科联、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后,医法中心将正式下达立项通知书,并与各项目负责人签订项目合同书。

上一篇: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下一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