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科研年度总结

2024-05-10

课题科研年度总结(共6篇)

篇1:课题科研年度总结

连山高级中学2009-2010学年度

科研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一、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加强科研队伍建设

教育科研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做好科研工作,首先要认识教育科研的重要性。从县教育局到学校都提出了“以研促教”的要求,充分体现了科研工作的重要。教师虽然不是专业的科研人员,但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研究、总结,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科研型教师。

我校拥有一个“科研型”的领导集体,学校的科研领导团结务实,开拓进取,是学校教育科研的组织者和带头人。县教育局领导和周边学校的领导亲自到我校检查并督促我校的科研工作,指导科研档案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因此,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管理规范,工作扎实有效。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科研素质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需要我们及时总结和交流在教学教育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讨论课改实验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新对策,提高实施水平,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提高实施水平。学校组织教师进行科研培训,学校和教师们订购了各种科研报刊,使教师们教科研有了参考资料。我校定期开展以教科研为重点的各种形式的理论学习,利用星期二、四下午时间,组织集中培训,自学等形式进行科研理论学习活动,提高了教师的科研素质,带领全校教师走科研兴校之路。一年来,学习了《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技能的创新与发展》、《新教师如何听课》、《如何写课后反思》、《如何备课等》等,今年结合教研教培中心的重点工作组织教师采取各种灵活有效的方式解读了课标、研读了教材。

三、以科研促教研,以课题牵动教育科研的发展 1.围绕课题举办全校性的教学活动,探索创新教学模式

本学年,我校举行了骨干教师公开课活动,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课标教材研读示范课活动。我校每门学科都有备课组,每组有负责人。我们利用每周二的集体备课时间,分学科分别进行研究讨论一课时的教学。然后由教师上课,大家听后进行评议交流,活动有计划、有总结、采取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原则,广大教师大胆探索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课堂上学生由被动为主动、敢想、敢问、乐于表达,开放了学生的思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明显提高。

2.利用课题研究,开展教学反思活动

在课改实验中,我们有很多可喜的成果和收获,但还存在着许多困惑和难题,需要我们深入进行思考,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我校围绕课改实验中的一些重点、难点、热点问题,通过课题研究,引导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回顾总结在课改实验中的成败得失,找出存在的问题。我们结合课例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每学期16次的课后反思。

3.用课题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学校科研是以解决学校改革发展,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为目标取向的研究活动。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校情特点,尤其是在教学实践、课改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各不相同,因此,源于学校自身实践的研究课题大都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类课题的研究过程,其实就是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全校教师均参与其中,深入研究,不断探索并十分注重过程管理和材料积累,努力使课题研究达到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过程化。每位教师都要根据自己的微型课题制定个人课题方案,在教学实践中按计划执行。学期末还要写出科研工作总结,找出不足,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修正。每学期,每个教研组都要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写一份教学设计,体现出自己的研究课题及个人的教学风格,同时,写一份教学反思、写一份案例。通过课题研究和写教学设计,反思评课等活动中,找出不足,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四、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普及科研方法

为了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水平,学习积极创造条件,选派优秀教师外出听报告、学习、培训、大力投入人力和资金。在校本培训中,安排有关科研知识的集中学习与业余自修,普及科研知识与方法;同时,倡导教师之间的合作研究与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五、课题进展情况与阶段性成果

从本学年开始至今,经过一学年的实验研究,取得一些初步的成果。在积极开展教育科研的同时,我校教师还很注重经验的总结,先后有多篇论文分获各级奖励,同时,我校继续进行被广东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立项的省级课题《民族地区中学特困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总之,在这一年里,我们在课程改革和课题研究的道路上又往前迈进了坚实的一步,虽然课题研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许多做得不够完善的地方,如:实验研究人员对开展科研的基础理论和基础方法掌握欠佳,对课改理念理解不够深入、透彻等。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们将发扬成绩,克服不足,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把我校的科研工作开展起来。

连山高级中学教研处

2010年7月

篇2:课题科研年度总结

科研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本学年以贯彻课题研究计划为方向,扎实推进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现将本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贯彻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科研兴教、科研立校、科研强师、科研增效”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努力构建“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基地,以课题为载体,以质量为中心”的工作模式;以“培养高素质、高品位、高修养、高能力、高奉献的教师”为思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把学校办成“名师成长的沃土,英才辈出的摇篮,教育科研的基地,文化传播的中心”。

二、主要措施:扎实开展主课题研究

我们在去年申报课题《民族地区中学特困生心理健康的维护》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发挥了“十一五”主课题研究小组的作用,在校长室和上级教科部门的指导下找准抓手,扎扎实实开展主课题研究,本学年的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围绕课题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文献研究,研究的范围包括国内外关于民族地区中学特困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各类课程标准中关于民族地区中学特困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以及素质教育理念中的民族地区中学特困生心理健康研究。梳理出了我校民族地区中学特困生心理健康的内涵特征,确立民族地区中学特困生心理健康的培养范围,为进一步开展我校“学生民族地区中学特困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及“民族地区中学特困生心理健康培养的目标研究”等子课题的深入开展提供支持。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围绕主课题进行了各子课题的深入研究工作,成立十一五主课题下子课题研究小组,全面架构主课题研究网络。

2.抓制度建设,确保了课题研究的有效性

我们建立健全了科研管理制度,激励我校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学科建设、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研究,提高我校教师科研工作的质量与实效。针对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教育科研扶持政策,并制定了相应的操作细则,建立起适应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发展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确保其稳定运行,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形成了多级“教育科研工作管理与服务系统”,实行了分层指导、步步推进,提高了学校整体科研水平的有效性。

3.抓方案设计,确保了课题研究的科学性

研究方案设计得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对于“十一五”期间的课题研究,尤其是省级立项课题《民族地区中学特困生心理健康》,我们制定了科学的研究方案,使研究工作按科学的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这不仅能够帮助获取可靠的科学数据和事实,而且还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研究误差,从而能够准确地验证研究假设,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4.抓课题管理,确保了课题研究的规范性

课题研究所涉及的范围较大,参与的人员其构成比较多样。如果没有统一、规范的管理,研究人员就会处于游离状态,研究活动就不可能有实质性进展。为此,我们狠抓课题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成果。我们还健全了课题研究机构,落实责任,更好地完成了课题的研究任务。

5.抓人员培训,确保了课题研究的先进性

课题研究工作的先进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题组成员的素质。没有高水平的教科研队伍和一流的学术人才,不可能取得一流的课题研究成果。因此,对教师的培训就成了当务之急。我们不仅对课题组成员进行现代教育思想的培训,更新他们的教育观念,提高他们的教育理论水平,进一步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强化课题研究的深度,提高研究成果的学术质量,而且还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活动。同时建立了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和竞争机制,造就和培养了一支过硬的课题研究队伍。

6.抓活动组织,确保了课题研究的参与性

如何吸引全体课题组成员以实际行动投入到研究中来,如何提高研究实效性是我们自始至终都高度重视的问题。为此,我们围绕问题的解决,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究活动:老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评优课、新教师观摩课、教学研究课、优秀论文评比、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评比等。以这些活动为载体,让更多的老师加入到课题研究的队伍中来。

7.抓网络建设,确保了课题研究的系统性

我校成立了由学校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功能处室负责人和教师组成的教育科研工作小组,构建了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教科室、课题组、教师四级科研网络。教育科研领导小组为核心决策层,任务是指导全校教育科研工作;教科室为管理层,任务是对全校性研究课题进行规划,负责各级课题申报的组织、课题设计的指导、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教师论文的评比和教育科研成果的评审;课题组为具体管理层,负责所属课题的管理和各种研究资料的收集,并定期向学校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教师为实际操作层,根据研究计划开展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内外环境以及主要成绩

我们知道,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就在于课题的研究,课题研究带动了学校科研工作积极有效的开展,科研工作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由虞俊才副校长主持的课题《民

族地区中学特困生心理健康》已被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列为“十一五”规划项目。

四、科研工作的努力方向

本学年,课题研究方面取得的一点成绩,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与学校领导对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视、合理务实的科研工作机制以及老师的积极参与是分不开的。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所取得的一点成绩与学校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1.教育科研的实效性还不够明显。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脱节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育科研的选题并没有完全围绕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展开,这使得一部分教育科研的选题显得过于抽象和空乏,缺乏实践性;第二,一些好的教育科研成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宣传和推广,没有能够形成良好的教育科研交流氛围。

2.学校层面上对教育科研的管理还不到位。虽然每学期一次的教育科研论文评选已经成为常规工作的一部分,但对教师科研工作的指导、督促还不够,教师教育科研工作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急功近利的因素占很大比例。

3.有些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热情还不够高。虽然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实践的促进作用已经被绝大多数教师所认同,但也还有一些教师存在观念上的问题。这需要我们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从思想和制度两个方面为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机会。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教育科研已越来越成为促进教改深化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导因素,成为学校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软件建设工程。“科研兴校”、“科研强校”是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成功之路。我们要继续以课题研究为主要抓手,带动学校的科研工作再上台阶,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快速、科学、有效的发展。

篇3:完善课题管理 提高科研品质

一、加强课题论证, 提升设计品质

虽然好的开端不一定都会有好的结局。但是,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在课题进入实质性研究之前抓好论证工作, 不仅十分重要, 而且十分必要。加强课题论证工作, 有助于提升课题研究设计品质。

(一) 集结优势力量, 开展周密论证

很多中小学一线教师希望参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 但是, 一线教师往往因为理论素养不高, 对课题论证不够深入, 难以做到科学精准地确定课题。另外, 许多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 研究范围还是很大, 与教师具体的学科教学还有一定距离。因此, 必须找准规划课题与中小学教师及中小学教学的结合点, 既保证课题的高起点和前瞻性, 又保证课题能够“接地气”, 有现实性。这项工作的完成, 仅仅依靠少数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集结由专家和一线教师组成的优势力量, 进行周密论证。

1. 集结三个方面的专家参与论证

(1) 学科专业领域的专家

学科专业领域专家的参与, 能够在研究设计方向、定位上指导更加准确。学科专业领域专家往往来自高校或者一些专门学术研究机构的专家, 他们对学科前沿、研究的意义往往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一线教师参与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侧重于实践, 有着行动研究的特质, 本质上说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贯彻某种理念、验证某种模式的行为, 这种行为离不开学科专业领域专家的指导。

(2) 学科教学实践研究方面的专家

学科教学实践研究方面的专家与学科专业领域的专家有时是重合的, 有时则不重合。例如一位古代汉语研究学者, 他清楚古代汉语研究领域的问题, 但是, 对于古代汉语教学中的问题, 则不一定有完整清晰的认知, 他的意见很可能更加注重学科建设中的学理探讨。而一线教师有相当一部分是长于教学实践的, 他们对于怎么做、怎么教学, 他们往往有一整套的想法。但是, 究竟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们却缺少深入的反思, 缺乏理论支撑。为此, 就有必要邀请教学实践研究方面的专家参与论证研究。教学实践研究方面的专家的参与, 能够联通理论与实践, 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许多教研员就是这方面的专家, 他们有过丰富的教学实践经历, 对本学科教学现状有着深刻的理解, 又有一些形而上的理论研究基础。有的教研员从实践中出来, 到理论的殿堂走走, 又经常回到课堂, 深入了解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 用理论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3) 课题管理方面专家

这方面的专家一般并不属于某一学科, 但是, 他们熟知课题研究的流程及重要的时间节点, 他们的建议, 对于课题研究设计、推进课题研究至关重要。

课题研究是一项技术性工作, 有一系列规范性要求, 初次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 因为技术缺乏, 所以往往会走弯路。有了课题管理方面的专家的指导, 往往事半功倍。而且, 课题管理方面的专家总是很清楚课题研究的重要时间节点及具体要求, 能够提出一些有预见性的意见, 因而有助于课题研究整体规划的完善并落实。他们的意见对一线教师而言, 还是一种难得的培训学习资料。

2. 集结中小学一线教师参与论证

(1) 让有专长的教师参与论证

“教师应该成为研究者”这个命题, 首先肯定了一个前提, 就是教师是能够成为研究者的。而且在教师中的确有研究者, 特别是实践研究方面大有人才, 正所谓“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实践证明, 一部分中小学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表现了较高的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 因为他们长期扎根教学一线, 直接参与教学实践, 并注意深入反思, 因而能借助日常工作, 直观地了解学校师生的真实意图, 了解学校教学生态。他们参与论证, 对于找准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结合点,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课题源于问题”, 很多时候, 优秀一线教师的问题, 经过提炼, 就是很好的研究课题, 而结合总课题的思路框架进行提炼, 就是适合广大一线教师参与研究的课题。

(2) 让普通教师参与论证

一线教师, 是课题研究设计的验证者、实验者。课题论证的目的, 在于通过全面揭示课题提出的背景、意义及课题研究可能出现的问题, 统一课题研究者的思想。思想不统一, 认识不深入, 个体的研究行为难以持续, 团队的研究就难以深入。在实践中, 一些学校有着好的领队, 比如有积极开拓、学养深厚的校长, 有特级教师等骨干教师, 但是, 教科研却难以形成合力。因为教师个体研究能力虽强, 但是, 学校教育是一个大的系统, 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也就会影响到其他环节工作的顺利开展, 势必导致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研究成果得不到落实。在课题研究中, 普通教师虽然更多的是从事一些具体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实, 但是, 正因为普通教师的这个作用, 体现了行动研究的本质。此外, 教育科研的目标是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这个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广大普通一线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在这种情形下, 让这些潜在的课题研究者尽快了解课题研究的意图、意义、技术路线等就十分必要, 让他们参与课题论证过程, 正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事实证明, 让一线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论证工作, 能有效激发教师的研究积极性。同时, 课题论证中专家的意见, 对一线教师有很好的启发。课题论证工作, 其实是一种专题研讨式的培训, 参与者围绕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可行性、方向性、背景、意义、思路、策略等展开研讨交流, 能最大限度地享受到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带来的“红利”, 并进一步激发积极参与研究的热情。

(二) 群策群力, 细化研究课题

大的研究方向确定之后, 还必须对课题进行细化。怎么细化呢?需要有效整合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力量。以本人参与主持的“少教多学模式研究”课题为例, 这个课题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年度指南中的一个课题, 经过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共同论证, 我们将课题名称才确定为“‘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这个课题的确定, 有10多名省级教研员和20多名优秀一线教师提供了参考意见, 还征询了全国中语会的苏立康教授和小语会的崔峦教授等国内语文教育界的知名专家的意见, 得到他们一致认可。

总课题确定以后, 我们又邀请一些长期在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参与确定子课题, 经过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 搭建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 即从理论研究、策略方法研究和评价研究方面入手, 确定了近30个子课题。如“语文学科中‘少教多学’的内涵、实质研究”、“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少教多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研究”, 等等。这些子课题精准地指向了教师的教学实践。而且, 必须依靠广大一线教师的参与才能进行研究, 因此, 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 得到了众多学校和教师的支持。事实上, 教育教学专家总是从教师中成长起来的, 教师要实现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型, 就必须参与研究工作。教师不仅是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主体, 也是主力。教师如果能够提出子课题, 意味着教师对所给课题有一定的研究, 或者说有一定的认识, 或者就是有一定的兴趣, 这些方面都是课题研究顺利开展的前提。

(三) 精心筹备, 召开课题开题论证大会

在一线教师与专家达成共识的基础上, 召开课题开题论证大会, 意义深远。不仅是课题管理规范的要求, 也是课题研究顺利开展的需要, 必须精心筹备。课题开题论证大会召开一定要选准时机, 提前宣传, 充分酝酿, 适时汇报, 认真落实。

1. 选准时机

如前所述, 开题论证大会, 实质上也是对广大课题参与者的一种十分有效的专题研讨式培训。因此, 要在内容组织、人员参与、会议举办等方面精心计划, 尽可能避免与教师教学重要时间节点冲突;论证会的内容要充分准备, 尽可能面向基层、面向一线教学实际, 突出实效。例如“‘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内容之所以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关注, 正是因为它搭住了教育要“减负增效”这一时代脉搏。另外, 面向中小学一线教师的课题, 要事先向各中小学发出意向性课题研究邀请函, 在各学校组织论证的基础上申报参与课题研究后, 再组织召开课题开题论证大会。

2. 提前宣传

论证大会举办之前, 一定要有一个留给专家和教师对课题进行进一步认识的时间。专家和教师有各自的分工, 但在参加开题论证会之前, 都应该进行广泛深入地调研, 专家要想教师所想, 急教师所急, 力求使自己的意见能够对教师的教学有积极指导意义。而实验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提出自己在开展课题研究之前的疑惑, 并请专家予以解答, 从而尽可能地将更多的教师纳入课题研究规划之中, 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研究主动性。让教师在清楚意识到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的前提下, 自觉主动参与到研究工作中, 这是组织开题论证会的一个重要的功能。

3. 充分酝酿

教育科研课题的质量, 首先取决于是否有高水平的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的参与, 取决于项目的高起点和前瞻性。很多课题之所以难以深入, 既有领导教师的认识问题, 也有选题不够精准的问题, 还有对课题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和阻力考虑不周全。为此, 要提高对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认识, 把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提升到关系到认证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学校发展与教师发展、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地位上来考虑, 建立由学科研究、学科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资深专家组成的庞大专家队伍, 为项目提供咨询和决策支持, 并制定体现与教师教学实际结合、与教师专业发展方向一致、与学校品牌创建规划统一的课题研究推进计划, 指导项目攻坚克难、不断取得突破。

4. 适时汇报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之下, 行政领导始终是决策者。领导的认同、参与, 是教育科研课题研究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应该把课题论证会作为一个汇报会, 让领导了解该项工作的意义。当然应该尽可能在会前让领导了解课题研究的相关准备情况。

通常情况下, 有远见的领导, 一般会积极参与此类活动并予以大力支持。需要强调的是, 领导参与课题研究活动, 要为教师搭建展示平台, 让足够多的一线教师有足够的表现机会。比如, 让教师代为回答领导的询问, 或者让教师做专题发言等, 因为这些做法实质上是对教师的培养。另外, 领导参与论证, 还是一种见证。

5. 认真落实

论证会的意见要认真落实, 避免会上热情万丈, 会后冷火秋烟的情况。目前, 一些学校课题申报轰轰烈烈, 阵势很大, 但实际研究拖沓松散、收效甚微的情形还很突出。对此, 课题主持人要及时联系、督导课题研究关联各方, 在论证会后及时组织学习研究专家意见, 联系实际, 对照存在问题, 认真修改课题实施方案, 确保课题研究的高起点和前瞻性的有效延续。否则, 前期高起点攻关所凝聚的效能就会在逐步落实中递减, 有可能导致整个课题的研究陷入进退两难的僵局。

二、加强过程管理, 提升行为品质

(一) 研究永无止境, 过程完全可控

课题研究是一个过程, 并且应当是一个系统化研究的过程:从确定问题开始, 进而深入阐述结果, 最后得出结论。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又是一个只有开始、没有终结的过程。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似乎永远只有阶段成果, 因为教育实践总是无止境的, 这与工业制造领域的课题不一样, 工业制造领域的课题研究指向某项产品或设计的话, 这项产品和设计的各项具体要求完成, 通过鉴定, 这个课题就结束了。教育科学研究解决的是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说直接点, 就是人的培养问题, 这是最为复杂的问题, 所有现成的结论, 只有在特定文化背景中的教育才有价值。另外, 课题研究对于研究者个人而言, 也是永无止境的工程。但是, 课题研究又是遵循既定方案的实践活动, 因此, 也是一个可以完全控制的过程。

(二) 严格执行标准, 规范研究过程

课题主持人要组织课题组成员全面、认真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制定的相关办法和规定, 做到“五个确保”。

一是确保研究过程规范。要严格执行课题立项审批制度, 执行年度工作汇报制度。在组建课题队伍、组织课题研究方面严格按规范操作, 从申报立项、制定实施方案、进行阶段性检查到评审结题, 都要办理相关的手续并记录存档。结题时不仅学校要提交符合要求的结题报告和原始资料, 而且专家组对每所学校都要作出具体的个性化的结题鉴定。当然, 结题的方式要从学校实际出发, 灵活地予以安排。

二是确保研究方法有效。必须确保观察、调查、实验、个案研究或者比较研究等方法是有效的。要创造条件, 组织课题研究成员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 提高理论素养和研究水平。

三是确保研究实践扎实。要深入学校, 观察、倾听、分析研究者的研究。做到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结合, 书面汇报与深入教学研究一线考察结合。

四是确保研究行为道德。在研究实验中倡导科学、民主的学术风尚, 尊重原创, 不搞“我说你听”、“我教你做”的一言堂, 坚持实事求是, 反对弄虚作假。

五是确保研究成果真实。要营造研究情境, 关注研究实践, 尊重教师劳动成果与在实践中的创意, 鼓励和保护不同的见解和风格。对于抄袭他人论文、虚报研究成果的学术欺骗行为, 一律予以严肃处理。

(三) 抓好关键节点, 推进研究实践

课题研究有着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抓住这些时间节点, 有助于提升研究品质。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与其他项目一样, 必须重视过程管理, 要结合《年度工作指导意见》, 对课题实施过程实时监督和不定期督查, 保证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需要指出的是, 在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过程中, 课题组每位成员按照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明确自己的任务、目标, 并确定相应的时间节点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和课题管理者都应该对照教师确定的时间节点进行督导检查, 这样, 既是对教师研究过程的尊重, 也能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 搭建展示平台, 激励教师成长

加强过程管理是手段, 不是目的,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发现并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善于实践、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为此,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 要积极创造条件, 为课题研究教师搭建展示平台。一堂公开课, 一场报告, 对于某些教师而言, 是一种遭罪、一种出丑, 但是, 教师一旦成为展示、报告的主体, 这堂公开课、这场报告又成为教师专业发展中一个崭新的起点。“‘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研究非常重视搭建展示平台, 学校领导推到幕后, 让教师走上前台报告、展示教学成果。我们还通过《教育艺术》等媒体刊物及时交流、宣传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管理者、评价者要转变观念, 将搭建平台、促进教师展示作为一种分内之事, 将教师展示视为一种成果、一种成绩、一种激励教师参与研究的方式。

目前, 很多学校、很多地方, 在这方面有了很大突破, 从“师生搭台领导唱”, 向“领导搭台教师唱”的转变。教师登台报告、展示对教师成长影响深远。事实上, 从领导为中心展示、汇报, 到普通教师、学生的展示汇报, 是师生和谐发展理念的体现和要求。不仅如此, 还要对参与展示的师生予以褒奖。因为师生的发展, 就是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可见, 及时搭建展示平台, 是深入推进课题研究的有效方式。

(五) 加强制度建设, 提升文化品质

学校要加强教育科研制度建设, 把研教一体、乐研善教的理念作为学校办学的基本理念, 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基本策略, 让每个教师树立教育科研工作常态化意识。坚持以实施重大教育科研课题为牵引, 带动教学、科研、师生和谐发展, 倡导“创精品”、“讲规范”的课题研究文化, 提升科研文化品质, 形成教育科研促进教师发展、促进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通常, 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建设:

1. 常规工作制度。

如定期组织召开课题研究专门会议制度、课题研究常态化制度等, 使课题研究工作成为教师工作的常规工作。

2. 定期研讨制度。只有定期研讨的实践真实进行, 才能使课题研究有序推进。

3. 成果奖励制度。

课题研究本身没有功利性, 但是, 功利价值是客观存在, 这种价值, 是课题研究工作持久深入开展下去的重要因素。将教师参与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情况与教师评优晋级晋升挂钩, 有助于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4. 展示宣传制度。

如在校园网、校园内开辟专门的课题研究进展宣传平台, 定期或不定期展示研究成果和成绩;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建立网络宣传平台或在学术期刊开辟宣传专栏, 提升课题研究的影响力。

三、加强人才培养, 提升成果品质

教育科研如何出精品?关键在教师。通常,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是由课题组来承担的, 但是, 课题组是一个没有编制、没有经费、没有办公场所的松散的群众性学术组织, 实际上是一批志同道合的人的“教改沙龙”。这一方面造成了管理上的困难, 另一方面又对管理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课题管理的效能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研究内容的吸引力和学术带头人的感召力。教育研究是以典型的经验取向为特征的, 课题研究能不能顺利进行, 能不能取得预期成果, 最终取决于研究者素质的高低。课题研究要打造精品, 就必须加强教育科研人才培养, 而且, 培养教育科研人才本来就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完成课题研究的角度讲, 课题研究的品质取决于研究群体的品质, 而群体的品质, 源于个体的品质, 课题组成员需要充当各种角色:课题设计者、课题实施者、课题管理者、课题指导者等, 而个体的优势在与群体互动的过程中, 会提高或降低自身优势。只有每个角色既有较强的个体综合素质, 又有合作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课题研究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因此, 要从打造优秀教育科研团队出发, 培养科研骨干。只有实现个体品质与群体品质, 学校品质与区域品质的提升, 才能保障课题研究成果的品质提升, 实现教育科研效益的最大化。

在实践中, 我们发现,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抓好人才培养。

1.“关起来”培训要紧紧围绕课题研究推进过程中的重点, 确定阶段性培训专题, 集中一段时间, 邀请专家开展针对性课题讲座, 让大家把握好所研究问题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和发展举措, 把握好课题研究的方法、步骤和路径, 提高课题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比如在课题开题阶段, 邀请科研管理部门专家举办关于课题研究一般过程与方法的讲座, 邀请学科教学专家举办学科建设方面的讲座, 邀请学科教学专家减少学科研究前沿等方面的知识。

2.“走出去”学习学校要关注相关信息, 积极创造条件, 有计划地派遣教师到外地学习培训, 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要精心选择教育科研示范名校、名牌教师, 积极地走出去。零距离学习和研究先进学校、教学名师在推进课改、优化教学、创新机制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 进一步解放思想, 拓宽眼界, 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研究, 解决本校问题。做到“想着问题出去、带着方案回来”:在外出学习之前, 对外出学习人员进行培训调研, 分派任务, 做好调研工作, 了解本校本学科存在的问题;在外出学习时有针对地向同行、专家请教, 汲取好的经验、做法为我所用。

3.“钻进去”研究要结合实际, 抓住关键点。在学习理论知识时, 静下心来思考课题研究的工作思路, 找准工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讨论。力争学得多一点, 钻得深一点, 做到学习与钻研的有机统一, 集思广益, 共同提高。要善于联系自己的实际工作进行思考和创新, 选准解决当前问题和避免可能发生的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 从深度和广度上提高自己课题研究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这个课题的研究, 对“少”与“多”的内涵要有深入的领会, 而不是停留在课堂上教师讲了几分钟, 学生学了几分钟, 这样很机械的理解, 应该是一个学段内教师怎么样调动学生尽可能多学的问题。再比如研究学习资源的开发的问题, 要钻进去研究挖掘本校、本地与其他地方比较之后显示出来的独特性、唯一性, 减少低水平的重复开发与建设, 在教育科研领域中积聚优势提升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4.“退回来”反思研究进行到一定程度, 一定要有静下心来反思的举措。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是要有反思精神, 它要求研究者具有多元智慧, 有多样化的兴趣、开阔的眼界、顽强的钻研精神和对科学新事物的敏感性。研究者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要始终扣紧研究的问题, 紧紧把握好提高教师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个方向, 反思教育科研行为的价值意义、存在问题。我们还要拿出一流的研究论证报告, 组织开展调研课题撰写、论证评估和成果汇报, 同时, 根据需要做好跟踪研究, 抓好成果转化运用, 做到在实践中去理解、去运用、去升华。教师只有善于反思, 才能保持对教育科学研究的持久动力和敏锐的感知能力。

篇4:课题科研年度总结

关键词:海洋柔性管道 端部接头 防弯器 浮筒 设计技术 分析技术 制造方案

Abstract:Offshore flexible pip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quipments for transporting oil and gas in ocean production.This report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from the units in 2013,which focuses on the technical research of global design of flexible risers including the cross section design,end fitting design, bend stiffener design and buoyancy module design.According to the design basis,design schedule and methodology,we hold the technology about conceptual design,material design and basic design.Focusing on the typical application of Lazy-S configuration under 1500 meters depth in the South China Sea,we finished the global design of flexible risers,and gave the design scheme,results and relative drawings.The technical research of cross section analysis and end-fitting analysis is also presented.Basing on the failure modes of every parts in different load cases,we proposed the relative design criteria,and then we developed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finite elements models. The stress under extreme environments is quantified and the fatigue life is estimated,and thus the design of flexible pipes and design technology are verified.Focusing on the goal pipe,we gave the analysis with the technology above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 meets the criteria which means the design of flexible riser is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The technology research of offshore fle xible pipe manufacturing for marine has been focusing on internal carcass layer equipment and pressure armors equipment and tensile armors equip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Finally,we carried out the research of manufacture process program and the production line integration,consequently,gave the manufacture plan of auxiliaries.The structural style of the end fitting has been researched,and the formation of drawings and manufacturing plans has finished.The manufacture plan research of auxiliaries of flexible pipes is presented, including bend stiffeners and buoyancy modules.Based on the structure,we gave the requirements of relative manufacturing equipments.Finally,we carried out the research of manufacture process program and the production line integration,consequently,gave the manufacture plan of auxiliaries.The research plan of this program in this year was finished successfully and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technology of flexible pipes and auxiliaries are mastered.

Key Words:Flexible riser;End fitting;Bend stiffener;Buoyancy module;Design;Analysis;Manufacture plan

篇5:课题科研年度总结

(征求意见稿)

《2017年度中国音乐学院科研课题指南》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我校“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的办学理念,依照中国音乐学院“十三五”规划,结合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发展方向,紧紧围绕实现“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办学目标,坚持以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举,突出以中国音乐理论研究为重点,努力构建中国音乐教育体系, 为中国乐派的建设培养创新人才、提供理论支撑。

根据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控制规模、提高质量的要求,本年度项目将对中国音乐学院学科建设实践中的重大现实问题给予重点关注,推出一批有创新性和应用价值的研究项目,同时,对在学科建设方面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基础理论研究、民族民间音乐研究等课题给予一定倾斜。

具备相应学术积累、学术资源和研究实力的申请者可在相关的范围和方向下自行拟定题目,其中优先研究方向的申报课题一经获准立项,可根据研究工作的实际需求,适度放宽资助额度。基础研究要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应用研究要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时效性;鼓励中国音乐体系建设重要领域、方向与我校发展建设亟待解决的学科发展建设性项目,鼓励中国传统音乐资源的整合研究;努力推动中国乐派理论学科健康发展,不断推出创新成果。

本课题指南仅针对申报北京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与中国音乐学院科研项目而设定(其他级别项目依据各自课题指南执行)。为进一步突出重点,针对我校各专业门类学科理论体系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研究亟待回答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确定了以下若干重点领域和优先研究方向为全校科研机构、科研人员提供研究参考。

1.中国音乐创作与理论研究 中国风格声乐创作 中国风格器乐创作 中国多声音乐研究 中国传统曲式研究 2.音乐表演与理论研究

中国声乐表演艺术研究

·古典诗词歌曲研究

中国器乐表演艺术研究

·古琴艺术研究

3.音乐学研究 中国音乐史学研究 西方音乐研究 传统音乐理论研究 民族音乐学研究 音乐教育研究

4.“一带一路”东方音乐专题研究

音乐创作研究

音乐理论研究 5.中国音乐传播研究

中国音乐海内外传播研究

艺术管理与法规研究

6.音乐与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研究

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音乐与前沿科技研究

艺术类高校创新性管理专题研究

中国音乐学院科研处

篇6:课题科研年度总结

2007-12-29 10:51:58 访问量:61

各分院、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根据学院大学生科研计划,2007年度大学生科研计划课题的研究起止时间为2007年1月至12月,现对本批大学生科研计划课题进行结题检查,并开始2007年度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评选工作。两项工作同时进行,采用同一张表格,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2007年度大学生科研计划课题结题工作

1.课题负责人(课题组)应填写《大学生科研计划课题研究工作总结暨大学生科研大学生科研优秀成果申报表》,提交本课题最终研究成果。表格与研究成果须经所在分院指导教师审核并签署明确意见(指导教师务必在《大学生科研计划研究工作总结》中对课题执行情况作出是否同意结题签署明确意见)后,及时将完整材料(包括总结表、最终成果的打印材料1份,和所提交材料的电子版)交所在分院审定(联系人为所在分院的科研秘书)。各分院对结题汇总后,签署审定意见和优秀成果推荐意见,连同《成果汇总表》统一提交学院科研部。2.课题结题材料的格式要求:

①大学生科研计划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应在成果封面注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07学年大学生科研计划课题成果”,同时注明课题编号、课题名称、课题类别、课题组负责人、负责人的专业班级、课题组成员、联系电话及指导老师。

②成果包括正文、班级、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注释。格式见附件范例。

③撰写“摘要”主要是指明作品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反映作品的研究目的、方法及主要结果与结论,以及该研究的创新之处、成果的性质和水平,字数一般在300字左右。

④成果字体格式见附件《科研作品格式范例》。

⑤所有材料用A4纸打印,左侧双钉装订。

⑥每份作品的电子版材料,须统一建立Office“文件夹”,“文件夹”名称格式为“课题编号—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例如“XZ05062521001—浙江省各地市经济综合实力分析—孟聪”。

3.各分院应对结题材料认真审查,由分院科研分管领导签署是否同意结题的意见。对不同意结题的课题,课题指导教师和所在分院须作出说明。4.科研部负责对结题材料予以审核,并于下学期开学初公布结题检查结果。对通过结题检查的课题,由科研部颁发《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大学生科研计划课题结题证书》,并下达剩余课题经费。对于检查不合格的课题将予撤销,并对课题组通报批评。

二、2007年度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评选

1.参评作品范围:参加学院2007年度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评奖的作品,必须是以我院在册全日制大学生为第一作者(指导教师为第一作者的,申请人可以是第二作者)在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完成的科研作品。作品范围既包括大学生科研计划课题的成果,也包括未参加大学生科研计划的成果和已获得校内外奖励的成果。同一作者限报一项作品。

2.参评作品:包括学术论文、科技制作与发明、工程与电子设计、数学建模、创意与艺术作品、商业策略书及其它各种形式的科研作品。3.参评作品的材料提交要求:

参评作品须提交《大学生科研计划课题研究工作总结暨大学生科研大学生科研优秀成果申报表》、作品文本材料、作品实物。已获奖作品须提交获奖证书复印件,已发表的论文请提供刊载论文复印件(包括封面、目录、论文)。同时,提交以上材料的电子版。

提交的《大学生科研计划课题研究工作总结暨大学生科研大学生科研优秀成果申报表》,请在封面注明“非大学生课题计划课题”,该表须经指导老师和所在分院签署意见。随表提交参评作品。不管哪种类型的参赛作品,都需提供文字材料(实物参评作品请在文字材料中附加实物图片)。4.作品格式要求:

①以本次大学生科研计划课题结题成果参评的作品,请在结题成果封面注明“参加2007年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评选”;非大学生科研计划成果的参评作品,请在作品封面注明“2007年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参评作品”,同时注明作品名称、申请者姓名、专业班级、联系电话及指导老师。

②作品包括正文、班级、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注释。格式见附件范例。

③撰写“摘要”主要是指明作品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反映作品的研究目的、方法及主要结果与结论,反映该研究的创新之处、成果的性质和水平,字数一般在300字左右。

④成果字体格式见附件《科研作品格式范例》。

⑤所有材料用A4纸打印,左侧双钉装订。

⑥每份作品的电子版材料,须统一建立Office“文件夹”,“文件夹”名称格式为“成果名称—申请者姓名—专业班级”,例如“杭州都市类报纸的差异化生存—高颖盈—新闻2003级1班”(同属大学生科研计划课题结题成果的,格式随结题格式)。

⑦以2007学年第二学期大学生科研计划课题结题成果参评的,请在《大学生科研计划课题研究工作总结暨大学生科研大学生科研优秀成果申报表》上相关栏目注明参评“大学生科研优秀成果”即可。

5.分院推荐要求:分院对所推荐的作品须进行审核、排序。每个分院推荐的优秀作品原则上不超过15项。另外,推荐的大学生科研计划课题成果原则上不超过2007学年大学生科研计划分院立项课题数的30%。以上材料与本次大学生科研计划结题材料一起提交。

以上结题及评奖材料,均须同时提交电子版。各分院提交相关汇总材料的截止期为2008年2月29日,逾期恕不受理。

联系人:齐 羽 电话:88018779 办公室:行政楼414

科 研 部

上一篇:撒谎的小学作文400字下一篇:领导讲话羽毛球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