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数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024-04-24

小升初数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精选12篇)

篇1:小升初数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小升初数学应用试题及答案

1. 某公司向银行申请A,B两种贷款共60万元,每年共需付利息5万元.A种贷款年利率为8%,B种贷款年利率为9%,该公司申请两种贷款各多少万元?

解:假设全是A种贷款,每年付息:60*8%=4.8万元,比实际少付:5-4.8=0.2万元。

把1万元8%年息的贷款换成9%,多付:1*(9%-8%)=0.01万元。

要多付0.2万元利息,需要把:0.2/0.01=20万元换成年息9%。

即:A种贷款60-20=40万元,B种贷款20万元。

解:假设两种贷款年利率均为9%,

则每年共需付利息60×9%=5.4(万元),

多算的5.4-5=0.4(万元),就是A种贷款的9%-8%=l%。

(60×9%-5)÷(9%一8%)=40(万元)

2. 某市决定由甲、乙、丙三个队共同修筑长度、宽度都相等的两条公路.已知第二条比第一条长1/4.单独修一条公路,甲队要20天,乙队要24天,丙队要30天,两条路同时开工后,先由乙队单独修第一条公路,甲、丙两队合修第二条公路.一段时间后,又把甲队调往第一条公路工地,与乙队合修.这样两条公路同时修成.问甲队与丙队合修了多长时间?

解法一:合作完成全工程需要(2+1/4)÷(1/20+1/24+1/30)=18天。

丙队18天余下1+1/4-18/30=13/20,甲队就做了13/20÷1/20=13天。

因此甲丙合作了13天。

解法二:合作完成全工程需要(2+1/4)÷(1/20+1/24+1/30)=18天。

甲队和乙队合作了(1-18/24)÷1/20=5天。

所以甲队和丙队合作了18-5=13天。

3. 甲、乙两人开展生产竞赛.甲第一天做了100个零件,第二天技术熟练了,多做了4个零件,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做4个零件.乙第一天上半天做了50个零件,下半天多做了1个零件,以后每半天都比上半天多做1个零件,工作5天后,谁做得零件多?多做几个零件?

解:甲5天做了100×5+4×(1+2+3+4)=540个。

乙5天做了50×10+(1+9)×9÷2=545个。

说明乙做得多,多545-540=5个零件。

4. 一个圆周长100厘米,甲、乙两只蚂蚁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同方向爬行,甲的速度是每秒3厘米,乙爬行20厘米后掉头往回爬,结果乙爬过出发点40厘米后与甲第二次相遇.乙的`速度是多少?

解: 甲行了100-40=60厘米,用去60÷3=20秒。在这20秒中,乙行了20×2+40=80厘米。所以乙的速度是80÷20=4厘米/秒。

5. 表比钟每小时快30秒,钟每小时比标准时慢30秒.问表是快还是慢?一昼夜相差多少秒?

解:1小时=60×60=3600秒。标准时间和钟的速度比是3600:(3600-30)=120:119。那么钟和表的速度比是3600:(3600+30)=120:121。

所以,标准时间、钟、表的速度比是120×120:119×120:121×119

因为120×120>121×119,所以,表比标准时间慢。

一昼夜相差24×3600÷120÷120×(120×120-121×119)=6秒

篇2:小升初数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二年级】

课内知识:78+37+22+63+59

课外趣题:小花今年8岁,叔叔告诉小花说:3年前我的年龄是你那时年龄的6倍,叔叔今年多少岁?

【三年级】

课内知识:一队学生站成20行20列方阵,如果去掉4行4列,那么要减少多少人?

课外趣题:有黑白两种棋子共300枚,按每堆3枚分成100堆。其中只有1枚白子的共27堆,有2枚或3枚黑子的共42堆,有3枚白子的与有3枚黑子的堆数相等。那么在全部棋子中,白子共有多少枚?

【四年级】

课内知识:913+139+1113+149+613

课外趣题:一群奥特曼打败了一群小怪兽,已知所有的奥特曼均有一个头、两条腿,所有的小怪兽均有一个头、五条腿。战场上一共有10个头,41条腿,那么有多少个奥特曼?有多少个小怪兽?

【五年级】

课内知识:有336个苹果、252个桔子、210个梨,用这些水果最多可以分成多少份同样的礼物?每份礼物中的三样水果各有多少个?

课外趣题:正方形操场四周栽了一圈树,每两棵树相隔5米。甲乙二人同时从一个角出发,向不同的方向走去(如右图),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乙在拐了第一弯之后的第5棵树与甲相遇。操场四周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二年级】

课内知识:78+37+22+63+59

解答:原式=(78+22)+(37+63)+59

=100+100+59

=200+59

=259

课外趣题:小花今年8岁,叔叔告诉小花说:3年前我的`年龄是你那时年龄的6倍,叔叔今年多少岁?

解答:可以先求出3年前小花的年龄及叔叔那时的年龄,再求出叔叔今年的年龄。

3年前小花的年龄8-3=5(岁)

3年前叔叔的年龄56=30(岁)

叔叔现在的年龄30+3=33(岁) 【三年级】

课内知识:一队学生站成20行20列方阵,如果去掉4行4列,那么要减少多少人?

解答:20-4=16(人),=400(人),1616=256(人),400-256=144(人)

课外趣题:有黑白两种棋子共300枚,按每堆3枚分成100堆。其中只有1枚白子的共27堆,有2枚或3枚黑子的共42堆,有3枚白子的与有3枚黑子的堆数相等。那么在全部棋子中,白子共有多少枚?

解答:271+432+153=158(枚)

【四年级】

课内知识:913+139+1113+149+613

解答:原式=(9+11+6)13+(13+14)9

=2+3

=5

课外趣题:一群奥特曼打败了一群小怪兽,已知所有的奥特曼均有一个头、两条腿,所有的小怪兽均有一个头、五条腿。战场上一共有10个头,41条腿,那么有多少个奥特曼?有多少个小怪兽?

解答:假设10个头均为奥特曼的,则战场上应共有210=20条腿,故小怪兽共有(41-20)(5-2)=7(个),奥特曼共有10-7=3(个)。

【五年级】

课内知识:有336个苹果、252个桔子、210个梨,用这些水果最多可以分成多少份同样的礼物?每份礼物中的三样水果各有多少个?

解答:(336,252)=(84,252)=84

(84,210)=(84,42)=42所以可以分成42份礼物

苹果:33642=8(个)桔子:25242=6(个)梨:21042=5(个)

课外趣题:正方形操场四周栽了一圈树,每两棵树相隔5米。甲乙二人同时从一个角出发,向不同的方向走去(如右图),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乙在拐了第一弯之后的第5棵树与甲相遇。操场四周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解答:由于甲速是乙速的2倍,所以乙在拐了第一弯时,甲正好拐了两个弯,即两个人开始同时沿着最上边走。

篇3:小升初数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一、这道小升初考试题暴露的问题

(一) 不适合考小学生

我们先来认识试题中的两个关键词:“知识”与“命运”。“‘知识’是:1.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2.指有关学术文化的。”“‘命运’是:1.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2.比喻发展变化的趋向。”这两

入社会, 从没品尝人生酸甜苦辣的小学生来说, 对这两个词的理解, 尤其是对这两个词之间的因果联系的理解与把握是比较困难的。因此, 要想他们很好地作答此题, 是不现实的。不要说那些只有十一二岁的小学生, 就是成人, 或是饱经沧桑的耄耋老人, 对这个问题都难以做出较为科学而全面的回答。人们常说,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由此可见, 能够真正领会“命运”内涵的人, 必须是成人, 或具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人, 让一些乳臭未干的小学生来谈“知识”与“命运”的关系实在太离谱。将那些考大学生, 抑或考职业人群的内容拿来考不谙世事的小学生, 可想而知, 这样的试题无论从哪个方面说都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作为“思想品德”学科考试题, 就更显得荒谬了。

只要在网上键入“命运”一词, 网友们对“命运”的解释或理解五花八门, 各不相同。笔者想问一下这道题的命制者:你们能结合社会实践、现实生活、国家政治制度和教育方针政策等科学而全面地阐释那道题吗?如果作为已经经历社会风风雨雨的命题者 (成人) 都不能对那道题做出科学而全面的阐释, 甚至感到模模糊糊, 却将它拿来考那些乳臭未干的小学生, 岂不荒唐可笑?

所以, 这道题不适宜小学生作答, 是一道考错了对象的考试题。

(二) 缺乏思想性和科学性

命制试卷是一项神圣而严肃的工作, 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方法;如科学性原则、思想性原则、激励性原则等, 既要体现试题的效度, 又要确保试题的信度, 尤其要体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力避和远离消极、腐朽的试题内容。至于小学生试题, 更要注意思想性和科学性, 因为小学生的是非观念还未形成, 辨别良莠信息的能力差, 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信息的影响, 因此, 必须贴近小学生的生活、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等。

笔者特意询问过几个考生, 问他们是怎样作答的, 有的说知识能改变命运, 理由还蛮多。——这些小考生大部分是平时聆听了一些心怀“知识能改变命运”思想观念的老师的说教而产生的一种“鹦鹉学舌”般的模仿行为, 并非对问题有了切身体悟和实质性的理解;有的说知识不能改变命运, 因为“命运”是上帝制定的, 人是无法改变的;有的说, 一个人仅有知识, 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身体等, 知识是无用的……真是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这是因为试题内容远离了考生——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等缘故。可见, 让小学生来谈“命运”, 而且还是在神圣的升学考试题中谈“命运”, 难道不是有问题吗?尤其是“命运”一词带有一定的“消极”和“迷信”色彩, 试想, 这样“阴暗而灰色”的问题叫小学生来思辨, 难道不怕这些“阴暗而灰色”的因素对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小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与其将这道题命名为“知识能改变命运吗?为什么?”, 还不如将其命名为“读书有用吗?为什么?”将“知识”改为“读书”, 贴近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认知水平和思维习惯, 显得直白, 易于理解, 便于作答;将“能改变命运”改为“有用”, 题目意思显得更具体, 更大众化和口语化, 尤其是没有了迷信色彩。这样一改, 既有助于学生对试题第二问的“为什么”的作答, 还增强了该题的思想性和科学性。

(三) 传递的思想观点有碍教育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 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可是那道试题第一问的“标准答案”是“知识能改变命运”。很明显, 试题向人们传递了这样一种错误信息:“知识是万能的, 只要有了知识, 就万事大吉了, 人生就衣食无忧了。”所以, 该题的思想内涵与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国家法规相悖。依照那道题和该题第一问的“标准答案”来推理, 在学校教育中, 教师只要向学生灌输“知识”就行了, 没必要进行道德、情感、意志和个性等的教育, 也不必关注学生的身体;学生也不需要具备崇高的思想品德、丰富的情感、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身体素质等。

笔者斗胆地说, 我国教育经过了数十年的改革和发展, 各种各样、各类名目的改革此起彼伏, 耗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但得不偿失, “穿新鞋, 走老路”, 是每次教育改革的最终“收获”, 甚至还有“今不如昔”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倡“因材施教”, 《礼记·学记》要求教育活动“不陵节而施”等等) 之嫌。在“知识能改变命运”的思想观念指导下的教育, 一张试卷决定学生的命运, 教育不讲“个性”, 漠视“差异”, 师生成了知识的奴隶, 没有节假日和双休日, 成年累月被“知识”撕扯着灵魂和肉体, 久而久之, 学生的灵性被死记硬背的“知识”吞噬殆尽, 失去了创造力, 成了外国人眼中的“标准学生” (只会背标准答案的学生) 。不少学生在“题海战术”中失去了自尊, 丧失了自信乃至生活的勇气和兴趣, 走向了沉溺网吧、早恋、酗酒、抢劫、杀人或自杀的道路, 使社会、家庭陷入痛苦的深渊。在教育的世界里, 科学、理性和人性已经渐行渐远。究其原因, 其中最主要的一点, 就是“知识能改变命运”这一原始的教育思想观念在捣鬼。。

“在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的刘道玉看来, 知识能力的过度开发会抑制人的能力和发展。保持第一名要用掉学生太多的精力, 状元不能代表什么。”“北大清华几乎招去了所有的状元, 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又怎么样?如果继续争状元, 过去让我钦佩的北大清华就没有前途没有希望。”所以, 数学大师陈省身生前为中科大少年班题词:不要考100分。

(四) 试题命制者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责任心存疑

由上可知, 这道试题的命制者, 要么是专业素养问题, 要么是工作随意性问题, 这是当今社会教育越来越变得“混乱”或“无视科学”的例证。

为验证当下教师的专业素养, 主要是教育思想观念和专业水平, 笔者特意咨询过二十几位中小学教师, 笔者问他们:“知识能改变命运吗?”绝大部分教师回答:“能”, 只有少数几个教师回答:“不能”, 都列举了一些实例加以证明, 在这里不复述, 我们可以想象到。由此可见, 我国教师队伍的教育思想观念停滞不前或倒退现象严重, 专业化水平低下, 这样的教师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吗?回答肯定是否定的。因为教育思想观念决定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模式, 具体包括教师对教育和学生的认识及态度、对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等。

二、知识真的能改变命运吗

知识是死东西, 是一些没有生命的符号系统, 需要人的智慧系统来激活, 只有激活了的知识系统才能与人的智慧系统一道活动 (工作) 起来, 知识才能转化成生产力, 才能成为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否则, 知识只能像那些堆在废品仓库里的破铜烂铁一样, 只有将破铜烂铁投入炼钢 (铁) 炉里冶炼之后, 才能变废为宝。可见, 缺少了人的智慧, 知识毫无用处。

每次世界中学生奥林匹克赛, 一等奖都是非我国中学生莫属, 为何我国的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钱学森生前多次向温家宝总理质疑:“我们的学校为何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的话可谓寓意深刻。难道是我国的地理位置风水不好、不吉利, 影响了贵人的诞生?绝对不是!原因是我国的政治制度与管理体制制约了人才的发展, 我国目前尚不具备诞生和孕育杰出人才的环境和条件, 一是体制和制度的制约, 二是恶性循环的落后的经济条件的制约。

战国时期的赵括饱览兵书, 说起带兵打仗头头是道、满腹经纶, 可是他父亲死后, 赵王叫他带兵打的第一仗, 四十万将士全部被秦军活埋, “知识”最终带给赵括怎样的好“命运”?还如近些年高校频发研究生、博士生杀人或自杀事件, 能说这些人没知识吗?但他们为何自毁美好前程?主要原因有四:一是缺乏心理调控能力;二是私欲 (如虚荣心) 得不到满足;三是极端个人主义;四是漠视生命, 情感缺失等。所以, 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杨元元在自杀前留下遗言:“知识不能改变命运”, “男子研究生毕业未找到工作回家种田, 父亲气急服毒”。

“……所谓‘知识改变命运’是一个美丽的谎言。李昌平早就说过, 农民的贫困是制度性贫困, 科技未必能够帮助农民致富, 反而会让农民更加贫穷;教育也未必能够让农民在未来致富, 却极有可能让农民在当下致贫……在社会底层的某个个人因为苦心读书, 龙门一跃, 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从而命运得以改变。这些故事对于某一个具体的个人, 可能是成立的。但是, 一个山村的整体, 却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而得到改变。正如一个打工妹, 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成为打工女皇, 居于跨国公司副总裁的高位, 但是打工妹这个阶层的整体, 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改变命运”。

由此可见, 知识是不能改变命运的。唯一能改变命运的, 是重视知识, 尊重人才, 不折不扣、一以贯之的国家政治体制和管理制度。

三三、规范教育行政决策和行为的设想

为了使教育行政部门真正起到监管、指导、引领教育的作用, 使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和行为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教育规律, 提升教育行政部门自身形象, 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工作效能, 国家和有关部门务必着实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 提升教育科研人员的专业水平

命制中小学毕业或升学考试题的人一般是当地教育科研部门的教师或管理者, 要想各种考试的试题尽可能不出问题, 使每一个试题都具有价值和意义, 实现试题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激励性、有效性等和谐统一的目的, 党和政府必须建立教育科研人员学习考评制度, 促使教育科研人员边工作边学习, 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提升专业素养, 确保教育思想观念和专业能力等与时俱进, 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成为当地教育队伍中的领头羊, 具有引领所在地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观念更新、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水平提升、教育实践能力提高的本领, 不至于沦为一般教育工作者, 甚至落后于一般教育工作者。

(二) 进一步完善教育监管法规

时至今日, 我国仍然缺乏对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和行为的监管法规, 引发了诸多教育事故, 给教育带来了不少损失, 但由于追究责任人责任的法规缺失, 事故责任人即使有错, 甚至犯了罪, 也毫发无损, 助长了教育行政部门某些人的乱作为或不作为恶习, 扰乱了教育秩序, 本是维持和确保教育工作正常开展的教育行政部门, 变成了扰乱“师心”、制造教育混乱、阻碍教育与师生共同发展的帮倒忙者。因此, 进一步建立健全针对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法规, 对一些教育事故, 如前面谈及过的地方教育科研部门随意命制试题以及后面谈及的教育行政部门违法违规审批、兴办义务教育阶段重点中小学等, 要有追究责任的法律依据, 以此严肃和规范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的决策和行政行为, 促使其科学决策, 严谨办事, 最终促进教育的正常化和科学化。再就是国家要建立社会、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教育监督举报机制, 赋予社会、家长、学生对教育行政部门的乱作为行为的监督、举报权利, 给社会、家长、学生提供监督、举报教育行政部门乱作为行为的平台及路径。

(三) 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举办选拔性入学考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还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 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 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依据上述法律规定, 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不得审批或默认兴办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 更不能带头或亲自操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选拔性入学考试, “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和民办中小学都必须均衡编班, 不得通过入学摸底考试、面试等手段, 对学生进行分等次编排所谓的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据笔者所知, 不少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提升自己所在地区的教育质量和升学率等, 置国家法规于不顾, 或亲自督办, 或睁只眼闭只眼, 大办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 主要是中学, 这种情况十分普遍, 前面说的那个试题就是出自该县小学毕业生升该县的重点初中 (这个县有两所重点初中。该县每年近两万名小学毕业生, 两所重点初中每年共招生五百余名新生, 升学率只有25%左右, 比当今考重点本科还难) 的文化测试题。初中阶段分重点学校 (班) 和非重点学校 (班) , 这样会加剧学生的两极分化——好学生放在一起, 自然会更好;差学生放在一起, 只会越来越差, 因为他们失去了榜样和目标, 已经被学校和社会贴上了“差生”的标签, 自尊和自信失落, 加之缺乏优秀师资和应有的教育资源, 这些学生还能“优秀”起来吗?此等教育, 严重侵害了青少年学生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所以, 国家有关部门要严厉打击和惩处那些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的审批部门的责任人, 迅速取缔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 (班) ”, 这是为学生减负, 实现教育公平,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路径。

摘要:今年我国南方某县的小升初考试“综合科“”小学品德”部分有这样一道题“:知识能改变命运吗?为什么?”该题第一问的“标准答案”是“:知识能改变命运。”一看题目和“标准答案”, 就觉得这是一道既不适合小学生作答, 又缺乏思想性和科学性的试题。“知识能改变命运”的传统思想观念, 长期以来制约着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及规格。制定和完善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行为的监管法规, 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 是实现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和有序化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知识,命运,试题,问题,小学生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Z]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 2006 (6) .

[3]中青在线.北大教授:大学正培养利己主义者[DB/OL].

[4]张淑玫.男子研究生毕业未找到工作回家种田, 父亲气急服毒[DB/OL].

[5]田松.什么知识, 改变谁的命运[J]领导文萃, 2009 (2) .

篇4:小升初:七年级数学如何过渡

[关键词] 小升初;七年级数学;教学过渡

经过六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数学课程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数学思维,获得了一定的数学能力,完成了数学学习路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但由于小升初的免试政策,使得进入七年级的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与问题解决能力较弱,背起定理等朗朗上口,遇到实际问题时却像蔫了的花儿,无精打采,手足无措. 而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较于小学阶段,有着质的飞跃,无论是内容的难度还是广度,都有着跨越性的发展,可以说,这一级“台阶”的坡度可谓是陡然上升. 因此,从小学过渡到七年级的这一阶段尤为关键,教师需从学生的心理引导、知识迁移、方法转变等多维度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衔接,让学生平滑地从小学走进初中,迎来数学学习的新挑战. 在本文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正是对准“小升初”这一特殊阶段,就七年级数学如何过渡这个课题,分享了自己的几点见解,希望学生能够顺利过渡,如鱼得水地畅游于初中数学的新海域.

心理引导,尊重学生的成长变化

从小学进入初中,不少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怎么上了初中之后成绩比小学差了一大截,也有学生反映初中的知识点难掌握,他们不感兴趣甚至不愿学习. 我们长期在岗位实践中发现,初一基本成为学生之间成绩的分水岭,特别是数学学科,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听课成效也有明显的差距,如果任由这样的现象发展下去,会让很多学生逐渐对数学失去信心进而“破罐子破摔”. 作为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在成长中的心理变化,了解他们的情绪动向,及时做好引导指正. 学科老师应多与班主任、家长交流合作,遵循《七年级数学新课标》中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要求,“让学生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独立克服困难的过程,具备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是做好小升初过渡的重要阶段,在正式开始理论课程之前,我们通常会开设一门导入课,与学生共同探讨生活中的数学,安排丰富多彩的环节,内容设置贴近生活,与学生的日常息息相关. 尽管这一堂课并没有涉及具体的数学概念,没有提出明确的数学问题,但它的作用非常关键,不仅能够指引学生前行,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常进入七年级新学期,我们都会利用它做好对学生的心理引导,让他们体会到随着知识的积累,数学带给我们生活更多的便利,也为我们生活带来更多不可思议的创造. 譬如,车票、身份证、商品条形码……这些常见事物上的数字代表了不同的意义,今后我们会在七年级的学习中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因此,在这节导入课中,笔者帮助学生进行分组,寻找自己的小组搭档,并开设了“数学新航线”的探究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笔者鼓励学生以教材内容为“地图”,以生活为“新大陆”,再次出发,捕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寻找生活中还未解决的问题. 在这节课中,笔者将重点放在寻找问题、探寻问题、提出问题上,而不是我们日常所聚焦的解决问题. 学生们热情高涨,有的小组成员还细心地翻阅了教材的目录,尝试从书中找问题. 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叩响了初中数学的大门,提前了解了初中阶段的数学内容,而且在他们的脑海里打了好几个问号. 相信带着这样的求知欲望,他们能够很快融入新生活、新学习. 另外,为了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笔者会经常与家长沟通,了解每一个孩子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是否有困难需要我们帮忙疏导,并定期开展班会与数学活动以优化师生之间的沟通机制.

正面迁移,新旧知识相辅相成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包括习得经验对其他活动的影响,表现在旧知识对新知识的影响和用旧知识去解决新问题. 当原有知识对新知识产生积极作用时,我们称它为正迁移. 在小升初的过渡阶段,作为教师,应该积极促进学生发挥知识的正面迁移,用习得的知识或良好的学习方法促进新知识的摄取.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容易走入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小学知识直观性和常识性强,学习方法也比较单一,担心学生升入初一后,将这样的定式延续下去,会影响新知识的接受度. 因此,他们忽略了正迁移的作用. 然而,这样的方式只会让学生在新课中摸不着头脑,更容易因为畏难情绪而失去学习的信心. 反之,趋利避害,正确运用正迁移作用,以旧知识引出新知识,让彼此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学生更易接受,也更有求知的渴望.

在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第一课关于“比0小的数”的教学中,我们恰当利用了小学知识的正迁移,让学生在懂得比0大的数之后认识与之完全相反的“负数”. 在导入新课之前,笔者在多媒体设备展示了全国12月份部分城市的天气预报,此时显示出广州17℃、福州15℃、北京0℃、乌鲁木齐-3℃、哈尔滨-13℃……对于经常接触电视与网络的学生而言,对于气温的表示方法他们并不陌生.

师:同学们,这些气温大家平时经常听天气预报员播报,那么每一个温度应该怎么读呢?

生:北京是零摄氏度,乌鲁木齐比零摄氏度还要少三摄氏度.

师:比0还大的数,我们在小学已经学习了,比如1,100,那么比0小的数有哪些呢?

随后,多媒体开始播放天气预报的语音片段,当天气预报员播报到“乌鲁木齐零下三摄氏度”时,马上就有学生举一反三,说出哈尔滨的温度为零下十三摄氏度.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将小学所学的正数归类为“比0大的数”,而后在天气预报的真实情境下又得到“比0 小的数”是负数的概念,两者相辅相成,学生的记忆点很深刻. 可见,在小升初的衔接教育中,我们要重视学习的迁移作用,充分发挥迁移的“正能量”,让学生们自主发现知识,以“所学”的力量认识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真正实现在“做中学”.

方法转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进入初中,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知识迁移非常关键,而作为教师,更要从思想上做出转变,重点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而不是让学生做记忆容器、做模仿者,要促进学习方法的更新,做思维的主人,学会独立思考问题、以小见大,告别小学时的一味“听话”,自己做学习的主宰者.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是七年级正式进入几何模块学习的第一单元,第一节是阅读与思考几何图形. 在小学阶段及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过立体图形,因此在这堂课的导入阶段,笔者让学生“以数学的眼光看世界”,让他们列举出日常中的立体图形并标注出他们认为的图形名称,并以小组比赛的方式进行数量竞争. 我们还设立了裁判组,负责判定与计分,全程交给学生,让他们学会自己寻找答案、自己观察生活. 当学生将他们列举的立体图形集中展示后,我们又一同探讨这些图形的名称与彼此的共同点,还在小组讨论中总结这些图形的特点. 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一个辅助者,不干预学生的思考与合作. 通过这样的教学互换,能让学生以“主人”的姿态进入课堂活动中,有利于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识记,特别是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有着鲜明的思想性,随着年级的不断上升,其逻辑性与抽象性也越来越明显. 而在小升初这一关键阶段,正确的引导将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作为衔接阶段的数学教师,我们应更加细心,仔细观察学生在思维模式上的点滴变化,挖掘他们数学学习中的内在潜能;更加耐心,循循善诱地启发并引导,静待他们的思维开花,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更加富有创造力,以充满新意的教学智慧,当好学生的“摆渡人”,帮助他们顺利地度过“小升初”这个新的数学挑战,踏上新的数学旅程.

篇5: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参阅

【二年级】

课内知识:在空格内填入适当的数字,使得加法竖式成立。

课外趣题:班主任老师给同学们排座位,每排都恰好有3名男生和4名女生,如果女生一共有28人,那么男生一共有多少人?

【三年级】

课内知识:某校五年级学生排成一个实心方阵,最外一层总人数为60人,问方阵最外层每边有多少人?这个方阵共有学生多少人?

课外趣题:12张乒乓球台上共有34人在打球,那么正在进行单打和双打的台子各有多少张?

【四年级】

课内知识:在黑板上写三个整数,然后擦去其中一个换成其他两个数的和减1,这样继续操作下去,最后得到97、、。问原来写的三个整数能否为2、4、6?

课外趣题:将123456789重复写50次得到一个450位数,删去这个数中从左到右所有位于奇数位上的数字;再删去所得数中从左到右所有位于奇数位上的数字以此类推,最后删去的数字是几?

【五年级】

课内知识:一个两位数除72,余数是12,那么满足要求的.所有两位数有几个?分别是多少?

课外趣题:有写着5、9、17的卡片各8张,现在从中任意抽出5张,这5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可能是。

篇6:小升初数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_____年级

_____班

姓名_____

得分_____

一、填空题

1.一副中国象棋,黑方有将、车、马、炮、士、相、卒16个子,红方有帅、车、马、炮、士、相、兵16个子.把全副棋子放在一个盒子内,至少要取出____个棋子来,才能保证有3个同样的子(例如3个车或3个炮等).2.一桶农药,第一次倒出2/7然后倒回桶内120克,第二次倒出桶中剩下农药的3/8,第三次倒出320克,桶中还剩下80克,原来桶中有农药____克.3.把若干个自然数1、2、3…乘到一起,如果已知这个乘积的最末13位恰好都是零,那么最后出现的自然数最小应该是_____.4.在边长等于5的正方形内有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_____(面积单位).5.两个粮仓,甲粮仓存粮的1/5相当于乙粮仓存粮的3/10,甲粮仓比乙粮仓多存粮160万吨.那么,乙粮仓存粮_____万吨.6.六位数能被11整除,是0到9中的数,这样的六位数是______.7.已知两数的差与这两数的商都等于7,那么这两个数的和是______.8.在10×10的方格中,画一条直线最多可穿过_____个方格?

9.有甲、乙、丙三辆汽车各以一定的速度从地开往地,乙比丙晚出发10分钟,出发后40分钟追上丙;甲比乙又晚出发20分钟,出发后1小时40分追上丙.那么甲出发后需用____分钟才能追上乙.10.把63表示成个连续自然数的和,试写出各种可能的表示法:______.二、解答题

11.会场里有两个座位和四个座位的长椅若干把.某年级学生(不足70人)来开会,一部分学生一人坐一把两座长椅,其余的人三人坐一把四座长椅,结果平均每个学生坐1.35个座位.问有多少学生参加开会?

12.有一个由9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大正方形,将其中两个涂黑,有多少种不同的涂法?(如果几个涂法能够由旋转而重合,这几个涂法只能看作是一种,比如下面四个图,就只能算一种涂法.)

13.某蓄水池有甲、丙两条进水管和乙、丁两条排水管.要灌满一池水,单开甲管需要3小时,单开丙管需要5小时;要排光一池水,单开乙管需要4小时,单开丁管需要6小时.现在池内有1/6池水,如果按甲、乙、丙、丁的顺序,循环开各水管,每次每管1小时.问多少时间后水开始溢出水池?

14.黑板上写着数9,11,13,15,17,19.每一次可以擦去其中任何两个数,再写上这两个数的和减1(例如,可以擦去11和19,再写上29).经过几次之后,黑板上就会仅剩下一个数.试问,这个所剩下的数可能是多少?试找出所有可能的答案,并证明再无别的答案.———————————————答

案——————————————————————

案:

1.17.如只取16个,则当将帅各1,车马士相炮卒兵各2时,没有3个同样的子,那么无论再取一个什么子,这种子的个数就有3个3.故至少要取17个子.2.728.用递推法可知,原来桶中有农药

[(320+80)÷(1-)-120]÷(1-)=728(克).3.55.在1×2×…×55中,5的倍数有[]=11个,其中25的倍数有[]=2个.即在上式中,含质因数5有11+2=13(个).又上式中质因数2的个数多于5的个数.从而它的末13位都是0.4.1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正方形面积与四个直角三角形面积之差:

5×5-(2××2×4+2××1×3)=14.5.320.甲粮仓是乙粮仓的,甲粮仓比乙粮仓多的是乙粮仓的,故乙粮仓存粮160÷=320(万吨).6.666666.因6+6+6=18与的差是11的倍数.又是一位数,只能取6.故原六位数是666666.7.9.这两数中,较小的一数为7÷(7-1)=1,较大的一数为,其和为9.8.19.一条直线与一个方格最多只有2个交点,故在10×10的方格中,有纵横各11条直线段.一条直线与这22条线段至多有10+10=20个交点,故它们穿过19个正方形.9.500.由已知,乙40分钟的路程与丙50分钟路程相等.故乙速:丙速=50:40=25:20;又甲100分钟路程与丙130分钟路程相等.故甲速:丙速=130:100=26:20.从而甲速:乙速:丙速=26:25:20.设甲乙丙的速度每分钟行26,25,20个长度单位.则乙先出发20分钟,即乙在甲前20×25=500个长度单位.从而甲追上乙要500÷(26-25)=500(分钟).10.63=20+21+22=6+7+8+9+10+11+12=3+4+5+6+7+8+9+10+11

篇7:小升初数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1. 一个八位数的最高位的计数单位是

A.百万 B.千万 C.亿

2. 02689000中,6在()上,它的计数单位是()

A.十万位 B.十万 C.百万位

3. 对于“9405302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数字“3”表示3个万

B.千万位上的数字是0

C.这个数读作:九十四亿零五十三万零七百二十五

D.这个数中左边的“5”所表示的数比右边的“5”所表示数的10000倍

4. 结果是“0”的一组正确说法是()组.

A.一个数和0相乘,被减数等于减数,0除以一个非0的数

B.一个数加上0,减数等于被减数,0除以一个非0的数

C.0和0相加,0和0相乘,0除以0

5. 由0,1,2三个数组成的整数,分数,小数共有()个.

A.12 B.14 C.16 D.18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最小的自然数

B.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都相等

C.0.2的倒数是5

D.甲数比乙数多15%,就是乙数比甲数少15%

. 如果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45,那么紧接他们后面的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

A.48 B.51 C.54 D.46

8. 自然数可以由()组成.

A.1、奇数和偶数 B.1、质数和合数 C.0、奇数和偶数

9. 在下面用2、0、4、8、6、9六个数字组成的数中最接近五十万的.数是()

A.402689 B.460289 C.602489

80. 下面叙述中,有()句话是正确的.

(1)分母是质数的最简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2)任何长方体,只有相对的两个面才完全相等.

(3)爸爸跑100米用了13分钟.

(4)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不成比例.

(5)因为圆周长C=πd,所以,圆周长一定,π和d成反比例.

(6)圆锥体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少三分之二.

A.1 B.2 C.3 D.4

答案解析

1. 一个八位数的最高位的计数单位是()

A.百万 B.千万 C.亿

考点:整数的认识.

分析:根据数位顺序表:从右向左依次分: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可知:八位数的最高位是千万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千万位;据此选择即可.解答:解:由分析知:一个八位数的最高位的计数单位是千万;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和计数单位的掌握情况.

2. 02689000中,6在()上,它的计数单位是()

A.十万位 B.十万 C.百万位

考点:整数的认识.

分析:根据整数的数位顺序可知:02689000中的6在十万位上,十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万;据此选择即可.

解答:解:02689000中,6在十万位上,它的计数单位是十万;

故选:A,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注意计数单位和数位的区别.

3. 对于“9405302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数字“3”表示3个万

B.千万位上的数字是0

C.这个数读作:九十四亿零五十三万零七百二十五

篇8:小升初数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1.挖掘教材联系,构建知识的链接

初中数学教材内容要比小学更复杂、抽象,在小学数学内容大多是一些自然数的运算以及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的计算与应用,而初中数学中引入了负数概念,在数的运算时要时刻注意绝对值和运算符号,并且出现了代数式的计算,在图形方面还出现了数与点的结合,这些知识对于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很难短时间内容完成转变。但是中小数学知识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作为七年级数学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内容,充分了解小学教材结构和内容,注意深入挖掘其中内在的知识性联系,避免出现因教学内容跨度大而学生跟不上的现象,从而实现了知识的顺利过渡与有效迁移。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复习小学阶段的整数、分数或者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这可以为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奠定基础。虽然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要比小学的运算复杂得多,但是中小学数学在思想方法、解题思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小学学习的“算术数”的运算技能对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同样适用,学生在小学阶段具有了一定的运算技能,在本节课学习中教师可以把教学重点放在绝对值以及符号确定的问题上,这样学生就能顺利通过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师通过挖掘出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充分了解熟悉小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使中小学数学知识形成网络,实现教材内容的有效衔接。

2.转变教学方法,适应教师的教学

中小学数学在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常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多运用讲解示范式、探究式、谈话式等教学方法,讲得比较慢、细和少,课堂容量较小,从而可以让学生在课内基本上消化所学知识。但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随着数学知识的抽象性、难易性和严密性不断增加,教师经常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重点给学生讲解一些概念、规律性知识,并不是对每个知识讲解得面面俱到,大量的练习任务需要在课外进行,需要学生对许多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教学方式的转变往往导致许多学生难以适应,这就需要七年级数学教师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能操之过急,在授课时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实物教学法,结合具体实例或者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减法》这节内容时,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向学生讲授有理数的减法规则,首先利用多媒体投放本地区今天的天气预报:晴、最高气温5度、最低气温-3度,问学生今天的温差是多少?学生立刻能够列出算式:5-(-3),但不会计算得数,这时教师可以结合数轴为学生直观呈现出今天的温差,学生根据数轴很快算出今天的温差为5+3度,这时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5-(-3)和5+3两个算式发生的变化进行对比、观察和讨论,最后学生通过讨论发现:减号变成了加号、-3变成它的相反数3,由此学生可以总结出有理数的减法规则。教师结合具体实例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究,不断提升起始年级数学教学效率。

3.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能力

学习方法是影响学好数学的重要因素,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指导好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尤其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正处于数学学习的转型时期,要明确教材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努力掌握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完成思维上的转变。首先要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习惯,初中数学知识与小学相比更加复杂与抽象,逻辑推理方面的内容增加了,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上课之前要根据教师的预习提纲自觉预习,全面地理清所学知识的脉络,明确学习的疑难问题,可以有针对性进行听课,在课后要让学生进行复习,及时巩固和理解所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绝对值》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预习提纲:(1)了解绝对值的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2)了解绝对的性质,正确理解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有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3)学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让学生根据提纲进行预习,并记录下不理解和模糊的地方,然后带着问题听课,这样比较具有针对性,学习效果高。其次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认真听讲、勤于思考,要求学生根据预习情况进行听课,在听课时要注意细节问题,针对预习中不理解的地方听,在听课过程中要勤于思考,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初中数学知识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学生只有认真思考,才会更好地学习数学,真正理解数学学习的本质。实践证明,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尽快融入到初中数学学习中,变原来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总之,小升初数学教学的衔接是当前数学教师共同面临的问题,对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深入研究教材,积极转变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从而为小升初数学教学构建一座“桥梁”。

摘要:数学作为初中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教材、教法及学法等方面与小学存在巨大差异,如果教师在小升初过程中出现脱节,必然会导致学生难以适应初中数学学习,数学成绩不断下降,失去学习兴趣。七年级作为初中数学的起始阶段,数学教师要努力在中小学数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能够实现完美过渡,从而赢在数学学习的起跑线上。

关键词:小升初,数学教学,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李德向.小升初过程中数学教学的衔接[J].试题与研究,2015(12)

篇9:如何做好小升初数学教学衔接

关键词:小升初;数学;教学衔接;教学内容

教过初一数学的都知道,许多学生反映初中数学内容抽象、课业多、理论性强,不像小学数学那么“平易近人”贴近生活,这让他们陷入困惑中,有可能产生畏惧情绪。如果我们不能合理引导会导致他们丧失信心,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久而久之沦为后进生。鉴于此,我们一定要做好小升初衔接工作,这里笔者就结合自己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进行讨论与探索。

一、教学内容的衔接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无非是自然数的计算及常见几何图形的实验性探索,几乎都可以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情境来演示和模拟,比较形象、直观。但是刚进初一,就开始从自然数拓展到有理数的范畴,从实验图形拓展到理论论证的高度,难免让学生措手不及。所以内容衔接一定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有理数与自然数的衔接

小学数学从1、2、3、4…这样的自然数认识和加减乘除计算开始,几乎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教学过程多是放在情境中引导认知。但是初中阶段出现的有理数就超出了现实生活情境所能触及的形象范围,比如,小学生可以形象地理解3×3=9,但是对于(-3)×(-3)=9就需要抽象的理解和记忆。所以开学之初,我们要从几个方面开拓:(1)对比自然数来理解有理数的范畴及概

念,弄清楚负数所表示的作用和意义;(2)要对比理解和强化有理数运算法则,要反复强调定义、巩固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游刃有余。

2.从自然数到“代数式”的衔接

小学阶段学的是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和运算,是具体的、形象的,但是初中阶段会遇到用字母表示的代数式的概念,再深入就是有理式的运算,这是抽象代数的门槛。怎样做好衔接让学生适应呢?教学实践中,“简易方程”单元前面就预设了“用字母表示数”,这就是“投石问路”,让学生认识到字母表示数的现实意义,体验其含义的普遍性和应用的广泛性。需要强调的是关于代数式中的字母a许多学生顺延小学固化思维,认为a是正数-a是负数,所以,我们让学生明白a的含义,知道a可能是负数,而-a不一定是负数等问题,就掌握了代数式的内涵。然后引导他们学习并掌握用字母表示数和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同时还要注意挖掘中、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相关联系,构建知识衔接的桥梁,从而搞好知识间的过渡,迁移知识,生成能力。

3.几何由形象到抽象

小学阶段的几何知识多是形象直观的,无非是动手拼一拼、量一量、折一折来进行基本几何图形的认识,可以归类于实验几何的范畴,比较侧重感性及计算,没有涉及逻辑、论证。初中阶段开始出现平面几何的逻辑推理和论证,就是根据已知条件和定理来求证未知关系,不能看着像90度就认为是垂直,不通过量角器測量就得出结论,所以,许多学生岔不开思维。这部分我们可以这样进行教学衔接。

(1)引导学生回顾小学数学潜在的逻辑推理思维,权当是益智题来鼓励大家的探索兴趣。

(2)教学伊始,不要好高骛远,先让学生掌握定理和基本方法,通常我们就教材中提供的案例和定义推理进行循规蹈矩的分析,再适当安排具有推理论证因素的练习题。

二、教学方法的衔接问题

教学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导致初中数学学习方法和思路与小学截然不同。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教学方法衔接,不要以成人的眼光看初一知识简单就开快车,要认真分析每位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然后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设定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引导。

1.预习

小学数学多是形象、直观的,与生活比较贴近,可能我们不需要预习在课堂上也不会觉得突兀。而初中则不然,所以逻辑推理比较多,课业相应增加,这就要求在授课之前学生必须进行预习,了解知识脉络,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学习和认知,有效解决问题。

实际操作中,针对初一学生没有良好预习的习惯,我们可以进行事先提示,给学生布置好预习提纲:(1)通过浏览先掌握章节知识概况;(2)深入细读,尝试自主理解概念、定义、法则及公式推理等,完成初步知识形成体验,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

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有助于学生尽快地融入初中数学知识的认知和学习,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2.听课

听课是认知主体,进入到抽象严密论证的初中数学阶段,我们不能单纯地以动手实践来体会知识生成,而是要在课堂上跟进预习的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听”和“思”:(1)认真听:①要注意“听”细节问题,许多时候我们错就错的细节把握上;②有针对性地听预习中不懂的问题;C听教师讲的注意事项及经典案例。(2)勤思考。没有思考就无法深入理解初中代数和几何的逻辑思维,那教学就是隔靴搔痒。可以说“听”是“思”的基础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

上文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小升初数学衔接的几点认识。总之,初一阶段我们不要站在成人的角度认为简单呼啸而过,我们一定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内容的衔接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这样才能对症下药,保障学生完成形象认知到抽象思维的衔接,完善学习能力,奠定数学基础。

参考文献:

[1]吴久信.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探索[J].新课程学习:上,2012(01).

[2]苏嘉玲.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若干特点与对策[J].中学数学,2008(22).

(作者单位 河南省济源市济渎路学校)

篇10:小升初数学秋季期末检测试题

解决问题(26分)

1.看图列式,不解答。(共4分)

2.下面3小题,只列方程或算式,不计算。(2×3=6分)

(1)一根钢管长12米,截去 米,剩下多少米?

(2)一根钢管长12米,截去 ,剩下多少米?

(3)一根钢管,截去全长的. ,还剩3米,这根钢管全长多少米?

3.粮店有大米20袋,面粉50袋,共重2250千克,已知1袋大米的重量与2袋面粉的重量相等,那么一袋大米重多少千克?(4分)

4.一堆黄沙7.2吨,第一次运走它的 13 ,第二次运走的与第一次的重量比是2∶3。第二次运走黄沙多少吨?(4分)

5.王晓华把一个萝卜切成棱长4厘米的正方体A,又用刀沿虚线垂直切割,拼成一个新立体图形B(如图),求出立体图形B的体积和占地面积。(4分)

篇11:小升初数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评卷人

得分

一、解答题(题型注释)

1.买一辆汽车,分期付款购买要加价7%,如果改用一次性付款购买则可享受“九五折”优惠,王叔叔算了一下,发现分期付款要比一次性付款购买多付9600元,你知道这辆汽车原价多少元吗?

2.裤子原价255元,现价212元,降价

元。

3.明明的玩具火车轨道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两列玩具火车同时从A点分别向不同的方向出发(如图),20秒后在C点相遇.已知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甲车每秒行驶多少米?

4.一块长方形菜地,长6米,宽3米.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

5.一辆自行车的车轮直径为0.6米,如果车轮平均每分钟转100圈,那么,骑半小时能行多少米?

6.一间教室,计划用边长3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300块.现改用边长5分米的方砖来铺,需要多少块?(用比例解)

7.小红从展览馆出来返回家中(如图)共用30分钟,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8.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一次共收蔬菜440千克,已知它的底是12.5米,高是5.5米.这次平均每平方米收蔬菜多少千克?

9.从甲地到乙地,小明每分钟行120米,20分钟可以到达,现在为了提前4分钟到达,这样每分钟应该比原来多行多少米?

10.养兔场养了600只小白兔,350只小灰兔。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并解答。

[来源:Zxxk.Com]

11.我班女生植树34棵,男生植树52棵,女生再植多少棵树就和男生植的一样多?

答:女生再植

棵树就和男生植的一样多。

12.赵、钱、孙、李、周五人的平均体重是43.2千克;赵、钱、孙三人的平均体重是41.5千克;孙、李、周三人的平均体重是44.5千克.孙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来源:Zxxk.Com]

13.甲乙两艘船分别从两个码头同时相向而行。甲船每小时行驶40千米,乙船每小时行驶28千米,两船行驶4小时后相遇。甲、乙两个码头相距多少千米?

参数答案

1.解:9600÷(1+7%﹣95%)

=9600÷12%

=80000(元);

答:这辆汽车原价80000元

【解析】1.把售价看成单位“1”,分期付款的价格是售价的1+7%;一次性付款可享受九五折销售就是指一次性付款是售价的95%;分期付款比一次性付款多付了售价的1+8%﹣95%,它对应的数量是9600元;依据分数除法意义即可解答.

2.43

【解析】2.三位数的加减法就是整数的四则运算的其中一种,直接计算即可。[来源:学科网]

3.甲车每秒行驶0.4米

【解析】3.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设甲的速度为x米/秒,再由示意图:甲的路程﹣1.5=乙的路程+1.5,由此列出方程20x﹣1.5=20×x+1.5,解决问题.

解答:解: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则甲车用的时间是乙车的.

设甲的速度为x米/秒,可得:

20x﹣1.5=20×x+1.5,20x﹣1.5=12.5x+1.5,7.5x=3,x=0.4;

答:甲车每秒行驶0.4米.

4.篱笆长18米.

【解析】4.试题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把菜地的长6米,宽3米代入公式即可求出篱笆的长.

解答:解:(6+3)×2

=9×2

=18(米);

答:篱笆长18米.

5.5652米

【解析】5.解:半小时=30分钟,车轮的速度:3.14×0.6×100,=1.884×100,=188.4(米);

行驶的路程:188.4×30=5652(米);

答:半小时(30分钟)能行5652米.

6.108块.

【解析】6.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教室地面的面积是一定的,即方砖的面积×块数=地面的面积,则方砖的面积与方砖的块数成反比例,据此即可列比例求解.

解:设如果改用边长5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x块砖,则有:

(5×5)x=(3×3)×300

25x=9×300

25x=2700

x=108

答:现改用边长5分米的方砖来铺,需要108块.

7.27米

【解析】7.试题分析:首先根据图示,求出从展览馆到小红家的路程是多少;然后根据路程÷时间=速度,用展览馆到小红家的路程除以用的时间,求出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即可.

解:(230+232+54+76+218)÷30

=810÷30

=27(米)

答:平均每分钟走27米.

8.6.4千克.

【解析】8.试题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求出菜地的面积,再用440千克除以菜地的面积就是平均每平方米收蔬菜千克数.

解:440÷(12.5×5.5),=440÷68.75,=6.4(千克);

答:这次平均每平方米收蔬菜6.4千克.

9.30米[来源:Z+xx+k.Com]

【解析】9.略

10.养兔场一共养了多少只兔子?950只

【解析】10.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如:

养兔场一共养了多少只兔子?

600+350=950(只)

答:养兔场一共养了950只兔子。

11.52-34=18

答:女生再植

棵树就和男生植的一样多。

【解析】11.略

12.42千克

【解析】12.41.5×3+44.5×3-43.2×5

=124.5+133.5-216

=258-216

=42(千克)

答:孙的体重是42千克.13.272千米

【解析】13.(40+28)×4=272(千米)

篇12:小升初数学考试试题和答案

一、用字母表示数

考点1:用字母表示数

六年级数学升学考试试题:小红今年 岁,比妈妈小24岁,2年后小红和妈妈的年龄和是( )岁。

解析:小红今年 岁,比妈妈小24岁,则妈妈今年为( +24)岁,2年后小红与妈妈每人各长2岁,则两人共长了4岁,即2年后小红和妈妈的年龄和为 +( +24)+4=(2 +28)岁。

答案:2 +28

相关练习:

一、填空

1、甲数是 ,比乙数少2,乙数是( )。

2、工地有x吨沙子,每天用2.5吨,用了6天后还剩( )吨。

3、某路公交车上原有y人,在某站点下车6人,上来15人,车上现有( )人。

4、张老师买了3个足球,每个足球x元,他付给售货员300元,那么3x表示( ),300-3x表示( )。

5、一个边长为 分米的正方形,边长增加1分米后,面积可增加( )平方分米。

6、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 表示底,h表示高,用字母表示求高的公式:h=( )。

7、用x与y的和除以它们的差,列式为( )。

8、在数列1,4,7,10,13……中,第n个数用式子表示为( )。

9、三个连续自然数,中间数是 ,其他两个数分别是( )和( )。

10、小明今年比妈妈小 岁,3年后,小明比妈妈小( )岁。

二、解决问题

1、每支铅笔 元,钢笔的单价是铅笔的11倍,小明买了5支铅笔盒1支钢笔。小明买铅笔、钢笔共用去多少元?

2、徒弟每天做 个零件,师傅每天做的零件比徒弟的2倍少10个。

(1)用式子表示师傅每天做的零件个数

(2)用式子表示两人合作一天做的零件个数

3、甲、乙两辆汽车从两城同时相对开出,甲汽车每小时行 千米,乙汽车每小时行b千米,经5小时后,两车在途中相遇,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4、果园里有桃树x棵,苹果树比桃树的3倍少20棵,果园里有苹果树多少棵?苹果树比桃树多多少棵?

二、方程

考点1:

甲数是2.5,甲数的3倍比乙数的 少0.9,求乙数。(用方程解)

解析:先设乙数为x,再根据等量关系“乙数× -0.9=甲数×3”列方程来求解。

答案:设乙数为x.

x-0.9=2.5×3 x-0.9=2.5×3

x-0.9+0.9=7.5+0.9 x-0.9=7.5

x÷ =8.4÷ x=7.5+0.9

x=33.6 x=8.4÷ x=33.6

答:乙数是33.6.

考点2:列方程解应用题

利民超市原来有一些饺子粉,每袋5千克,卖出7袋以后,还剩40千克。这个商店原来有多少千克饺子粉?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原有饺子粉的质量―每袋的质量×卖出的袋数=剩下的质量。

答案:设这个商店原来有x千克饺子粉。

x-5×7=40 x-5×7=40

x-35=40 x-35=40

x-35+35=40+35 x=40+35

x=75 x=75

答:这个商店原来有75千克饺子粉。

考点3:解方程

解方程:0.6x-2×4=52

解析:方法1:先把0.6x看成是被减数,根据被减数=差+减数进行计算;再把x看做一个因数,根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求出未知数的值。方法2:根据等式的.性质首先在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8,进行计算后得到0.6x=60,再根据等式的性质在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除以0.6,求出未知数的值。

答案:解法1:0.6x-2×4=52 解法2:0.6x-2×4=52

0.6x-8=52 0.6x-8+8=52+8

0.6x=60 0.6x÷0.6=60÷0.6

x=100 x=100

相关练习:

一、判断

1、4x+84是方程。( ) 2、10x=0,这个方程没有解。( )

3、5( +3)=5 +3.( ) 4、当 =2时, =2 .( )

二、用线把下面各方程和它们的解连接起来。

x+12=40 x=52

84-x=32 x=28

x÷14=5 x=0.5

2x+9=10 x=10

2(x-4)=12 x=2.25

12x-4x=10+

+8 x=70

三、解方程

1、x-16.4=80 2、28-2x=13 3、3x+2x=25

4、3×2+2x=30 5、(x+5)×8=320 6、x- x=

四、列方程求解

1、一个数的45%与90的 相等,求这个数。

2、一个数的15%比1.6的3倍少1.2,求这个数。

3、一个数的 比它的 少4,求这个数。

五、解决问题

1、学校买了两箱乒乓球,每箱25个,共花去25元,每个乒乓球多少元?

2、某食堂有煤14吨,烧了3个月后还剩2吨,平均每个月烧煤多少吨?

3、妈妈买了苹果和梨各2千克,共付10.4元,已知梨每千克2.8元,则苹果每千克多少元?

。若想15天修完,平均每天要修多少米?

5、李明买了一件打八折的衣服,花了400元,这件衣服原价是多少元?

6、修一条路,已经修了全长的 ,正好修了400米,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答案:

用字母表示数

一、1、+2 2、x-15 3、y+9 4、买3个足球共用去的钱数 应该找回的钱数

5、2 +1 6、2S÷ 7、(x+y)÷(x-y) 8、3n-2 9、+1 -1 10、

二、1、16 元 2、(1)(2 -10)个 (2)(3 -10)个 3、5( +b)千米

4、(3x-20)棵 (2x-20)棵

方程

一、1、×2、×3、×4、√5、√

三、1、x=96.4 2、x=7.5 3、x=5 4、x=12 5、x=35 6、x=

四、1、解:设这个数为x. 45%x=90× x=40

2、解:设这个数为x. 1.6×3-15%x=1.2 x=24

3、解:设这个数为x. x- x=4 x=60

五、1、解:设每个乒乓球x元. (25×2)x=25 x=0.5

2、解“设平均每个月烧煤x吨. 3x+2=14 x=4

3、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2.8×2+2x=10.4 x=2.4

4、解:设平均每天要修x米. 15x=75×20 x=100

5、解:设这件衣服原价x元. 80%x=400 x=500

上一篇:建筑企业挂靠的会计与税务处理下一篇:有关清明节的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