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与对策

2024-04-30

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与对策(共8篇)

篇1: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与对策

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与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人口的增长,我国城市人口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主要表现在:

1.劳动力供给增多,总量压力不断加大。一是失业人口增多与待业人口的积累,使得劳动供给量逐年增长,二是伴随在校生的毕业,使得新增劳动量不断增多,由于两方面的影响,导致总量压力不断加大。

2.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增加的就业岗位相对减少。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机会有限,加上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减少,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岗位在相对减少。

3.再就业总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其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求职者年龄结构发生了变化,青年失业人员增加。二是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困难,再就业率偏低。

4.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大,会增加结构性失业。由于企业结构的调整,进行资产重组、减员增效,甚至破产,从而导致结构性失业人员增加。在这样的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国未来就业形势很有可能有以下四大趋势,具体如下:一是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长期存在。二是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压力依然很大。三是就业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四是来自新成长劳动力和农业劳动力向城镇及非农领域转移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失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问题,个人认为现在就业问题严重的原因是:

一、下岗再就业人数较多,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三是新增劳动力人口增多(也就是高校毕业生较多)。

四、人口的不断增长。

失业是常见的社会问题,对于失业的治理,个人认为可以从两方面进行: 长期:首先加快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用发展的办法解决改革过程中的失业问题。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并重是实现扩大就业的治本之策。第二适当降低劳动力供给,通过计划生育适当控制人口,降低劳动供给量,适当控制扩大普通研究生、本科生的招生规模,扩大高职的招生规模,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第三,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最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促进就业的持续增长。

短期:第一,努力倡导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第二,统筹城乡就业问题,发展农村经济,弱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市就业的冲击,第三,继续利用当前有利时机,深化国企改革与劳动力就业制度,增加就业岗位,第四,加强大学生毕业生就业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消除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制度和政策障碍,促进大学生就业,第五,通过经济与政策手段鼓励创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最后,改进劳动力市场的宏观管理,建立适应国情的就业管理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由政府引导就业。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与专业知识,提高自我的不可替代性,努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敏.关于我国结构性失业的研究.合肥: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13.[2]邱福林.城镇就业与失业的现状结构特征及对策建议[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4):161~162.[2]莫荣 中国当前就业形势与政策建议[J].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学报, 2005.

篇2: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与对策

班级:姓名:学号: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世界难题。特剐是在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已成为事关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问题。过去20多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创造的就业岗位占世界新增岗位的1/4,对世界发展特别是解决全球就业问题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但是,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已进入高失业阶段,这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影响。为了促进我国就业与再就业工作的发展,文章从造成我国劳动力就业困难的原因入手,提出适合于我国现阶段的就业对策。

关键字:就业苦难成因解决对策劳动力需求

一、我国劳动力就业形势现状

1.劳动力供求不平衡状况将长期存在今后若干年,从劳动力供给来看,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约1000万人,加上结转的1400万下岗失业人员,每年需要安排就业达2400万人。从劳动力需求来看,由于宏观调控、国际贸易摩擦等因素,就业增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按照经济增长8~9%计算,每年可新增800多万就业岗位,加上补充自然减员,可实现1000~1100万人,劳动力供求缺口在1300~1400万人左右。诸多方面的因素交互作用,使我国就业与失业问题日益严重,从全社会来说,失业规模逐步扩大,隐性失业日趋突出,并显性化。

2.城乡富余劳动力就业日趋严峻

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速度的加快以及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难度的加大,使得城镇失业现象日益严重。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对2007年第四季度我国94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信息的统计分析,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供给依然大于需求,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年龄要求看,16~34岁之间的劳动者占总体需求的67I4%;而对35~44岁间的劳动者占16.9%,对45岁以上的劳动者需求仅为5.0%。由于下岗失业人员本身的就业技能偏低,加上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影响,低素质、龄的劳动者已

经成为就业困难的大群体。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作为劳动力蓄水池,积淀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和政策界限逐步取消,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土地向非农业、向城市转移的压力越来越大,每年还有不断新成长起来的劳动力加入劳动力市场。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年龄人口每年增长1000万左右,农村富余劳动力规模在1.5亿左右。

3.高校毕业生就业矛盾逐步凸现

城镇新增劳动力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群体就业问题进一步突出,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招生规模逐年增加,研究生扩招幅度也很大,在加上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每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呈跳跃式增长,而就业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国家自1996年开始进行就业率统计,2000年就业率为82% ;2001年就业率为90%~2002年就业率为80% 2003年就业率为75%~2004年就业率为73% ;2005年就业率为72.6%。2006年就业率为70%,2007年就业率为71% ;2008年就业率为72.5,,2009年就业率70.6%, 2010年就业率75.3%,2011年就业率77.8%,截止至今我们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依然十分严峻。

二、我国劳动力就业困难成因

1.新增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矛盾非常突出。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2000年底我国人口已达12.95亿,劳动力人口即116至60岁人口达到8.2亿。人口学家预测,未来劳动人口增长直到2020年才会停止,估计2010年将达到9.2亿,2020年达到9.4亿,然后缓慢下降,2050年大约为8亿左右,仍高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如果按照78%的劳动参预率 测算,在未来10年我国要为净增的近1亿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资料显示,十年来,我国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新增80至100万个就业岗位,如果按十五计划《纲要》提出未来五年7%的经济增长率来计算,就业岗位未来五年我国全社会每年大体可以新增560至700万个,新增劳动力仍大大超过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就业的水平。

2.城镇失业人口不断增加,失业率逐年上升。1999年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口为580万,登记失业率为3.2%,比1991年的2.3%增加了近一个百分

点,这种称之为公开失业的统计口径明显偏小,无法反映我国的真实就业水平,但我们仍可以由此看出,这几年来失业人员的规模在不断增加。如果再加上非公开失业,包括因部分企业停工和开工不足等因素,造成的城镇隐性失业问题;自1993年以来的全国国有和集体企业职工下岗问题。1993年大约有300万职工下岗,1995年约有560万职工下岗,1997年全年下岗职工人数高达1200万。1999年全国企业(不包括西藏)实有下岗职工937万,2000年下岗职工结转数约为795万,两项合计达1734万,而1999年全年下岗职工再就业仅492万,全年下岗待业人员达1200多万人。而据一些学者估计目前我国下岗职工人数还远远不止这个数,如果包括实际下岗而未办理下岗手续的职工在内,大概达到2500万。这样,我国近年来城镇下岗率和失业率之和将超过10%。

3.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日益明显。1998年底,全国城乡从业人员总数为69957万,其中农村从业人员数为49293万。农村从业人员中已转移到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从事个体经营的人数为17129万,从事农业生产仍有32164万之众。按照国际一般承认的“就业结构偏离度”计算,1998年底农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合理比例应为26.3%即18399万,由此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大约为14000万(不包括已转移的17129万)。而据中科院国情分析小组测算估计1996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为16012万,2000年为20289万,这表明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而随着教育、通讯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存在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使得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从温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情况来看,九五期间农村劳动力流向大中小城市的外出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近30%,比较贫困的山区、半山区外出劳动力占到70-80%。

4.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且存在结构性问题,严重影响就业的质量。据统计,我国劳动力接受教育的水平,以年份计,农村平均为5年,城镇平均为8年,劳动人口中大专以上的只占3.5%,而我国经济增长正经历由过去劳动密集型产品对经济增长起主要作用向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品对经济增长起主要作用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资本和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越来越明显。由于能力和素质的限制,很多劳动者无法从事需要劳动力的职业,同时一些技术工种和苦、脏、累、险等职业招生和招工难,从而造成了劳动力就业的结构

性矛盾。

5.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正处在以第二产业为主向第三产业为主的结构转化阶段,第一产业不仅不能吸纳劳动力,而且还将排挤出劳动力。而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着明显影响就业增加的问题。一是受传统投资体制的影响,我国工业企业在发展中“大而全”和“小而全”比较突出,从而造成加工工业盲目投资及重复建设;二是90年代以来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浪潮中也显露出一定的盲目性,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忽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现实,没有开发出能够刺激经济增长并增加就业的适宜的技术产业群。1999年末全国城乡从业人员为70586万,比上年增加了629万,三大产业就业人员数比例大约是50∶23∶27,比80年的69∶18∶13有了较大的改观。即使在温州,2000年三产业就业比例已达7∶58∶35,但与一般的发达国家农业人口占5%,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70-80%水平相比,就业结构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有人估计,在我国现阶段,将100万元人民币分别投资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可分别安置400、700、1000多人就业,所以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明显滞后已经影响到我国的就业结构和就业水平。

6.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尚未完善。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加之存在着城乡经济差异等因素,这使得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劳动力相对过剩成为一种常态。劳动就业将一直存在着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政府直接介入并成为劳动就业的决定者;二是提高就业率的办法主要是对公开失业的隐匿;三是在解决失业问题过程中没有营造失业保障机制。尽管现在已经针对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就业机制相比,劳动力市场不够规范,劳动力社会化管理和就业服务的水平还不高。

三、解决就业困境的对策探讨

1、完善区域功能定位,发展比较优势产业目前

我国的工业化还处于中级阶段,东中西区域经济发展还极不平衡,包括在一个地区内部,由于区域位置、历史延续、资源禀赋等差异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应根据本地的实际,规划本区域功能定位,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东

部沿海地区要加快产业升级,把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东部沿海地区要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扩散与转移,利用产业升级的契机,尽可能地涉足国内产业链,形成纵深的产业链延伸。中西部地区发挥具有丰富劳动力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带来更多的就业增长,与其资源禀赋相匹配同时,根据区域条件适度发展资本密集、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形成有序的产业梯度转移,避免恶性竞争,形成一个有效的内循环,因为经济发展不可能违背其基本规律。

2.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积极推进服务业发展

在国有企业吸纳劳动力下降的情况下,要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虽然不大,但对就业的贡献却不小。在同样的资金投入,同样的增长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会雇佣更多的劳动力,对就业的贡献也更大。要积极推进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门槛较低,对就业的贡献率大。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城市化发展这个平台,没有城市化的发展,没有城市规模的扩张,就没有第三产业的规模需求。而只有需求才能催生产业的发展,从而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在推进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和社会应该给这些服务业部门创造—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3.多管齐下,推进就业与创业工程

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减少结构性失业。积极开拓海外劳动力市场,中国也可以借鉴印度、菲律宾一些劳工输出大国的经验,加强对发达国家和石油输出国的劳动力输出,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更多的全球化特征。重视灵活就业方式,大力发展季节工、临时工、小时工、轮岗工等多种就业形式。社区服务特别是家政服务具有很大的就业潜力,要鼓励发展家政服务业,以灵活的形式吸纳更多的人就业。在一些发达国家,社区服务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高达30~40%。地方政府要建立农民工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在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上,相关职能主管部门应建立预警机制,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建立和完善-~,lkq-资支付与监管制度;实行工资支付备案制度;推行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建设;建立中小企业欠薪保障基金;建立和完善劳动保障权益的宣传渠道与途径;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对

恶意拖欠工资的企业予以曝光。

4.完善政策机制,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政府职能和政策导向,将创造就业岗位、控制社会失业率作为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目标,并加快推进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创造比较宽松的创业和就业环境,提供相对平等的就业信息平台,为就业信息的透明公开提供制度的保障。建立分层次最低工资制度,体现人力成本的投入差异。当前应尽快建立起高等教育专业信息预警机制,以市场为导向,调节学校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为大学生的入学专业选择、中期专业调整、就业等提供有效的信息指导,科学地指导毕业生就业。逐步转变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协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整合当前各地分散的大学生就业市场资源。在劳动力资源逐渐由市场来配置时,大学生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政府完善就业市场、高校适应就业市场、学生走进就业市场。

参考文献:

[1] 李升兴。浅谈大学生就业难成因及对策。教育与职业,2009(09)。

[2] 吴大兵,刘亚兰。对促进我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J]。经济论坛,2006(01)。

[3] 徐平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J]。经济论坛,2006(11)。

[4] 张磊。中国失业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02)。

[5] 东方社奇。我国失业问题统计分析与对策研究[J]。理论导刊,2005(03)。

篇3: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与对策

1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1.1 宏观经济形势低迷, 毕业生岗位数量减少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国内经济增长降至8%以下,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直接导致我国内需不足, 劳动力需求不旺, 全国各地计划招聘岗位数下降。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前程无忧近期发布的《2013典范企业人才招聘状况报告》显示, 100家“最佳人力资源典范企业”计划招聘2014届本科应届毕业生45577人, 比2013年的招聘量减少7.3%, 预计2014年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难度难有较大程度的缓解。[1]在目前宏观经济形势低迷的影响下, 高校毕业生承受着人才市场需求紧缩的巨大压力。

1.2 毕业生数量递增, 初次就业率下滑

我国自1999年开始进行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 十多年来高等教育的规模逐年大幅增加。据统计, 2003—201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分别为212万、280万、338万、413万、495万、559万、611万、630万、660万、680万, 而2003—2011年, 我国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70%、73%、72.6%、71.8%、70.9%、73.8%、74%、76.6%、77.8%。[2]从这组数据上看,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有轻微上涨趋势, 但由于毕业生的总量在以每年几十万的速度递增, 事实上, 未就业大学生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尤其是2013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为699余万, 但2013年全国初次就业率在通过岗位拓展计划、创业引领计划和就业服务援助计划等加强措施的保护下仅为70%左右。这一增一减的两组数据, 直观地表明: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就业压力逐年增加。

1.3 用人单位逐年提高招聘门槛

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多, 大学毕业生就业迅速由过去的“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这一时期, 用人单位在招录大学生时条件变得非常苛刻, 只招一两个人要在全国的高校“广撒网”, 招录过程要经过几轮测试。名牌情结在企业招聘时也很明显, 许多用人单位喜欢瞄准重点大学的毕业生, 在用人条件上明确注明“只招收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毕业生”, 仅这一条件, 非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的毕业生连投简历的资格都没有。用人单位招聘条件的逐年提高, 给毕业生就业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部分毕业生为了解决生存问题, 只好选择降低薪酬待遇, 甚至选择低端体力劳动岗位就业, 造成“不充分就业”的状况和就业质量的下降。

2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难的含义从广义上讲, 是指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由此导致大学生不能正常就业的现象。从狭义上讲, 主要指大学生不能正常就业的现象。[3]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2.1 社会层面的原因

(1) 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大学生的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受一定时期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劳动力供给等多方面的制约。国民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为社会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为80~100万个, 经济发展是影响毕业生就业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虽然经济危机已经得到缓解, 我国国民经济结构正在进行战略性调整, 但是毕业生数量的增幅却远远超过经济发展速度, 导致社会对毕业生的总需求增长速度相对较慢, 加大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2) 就业市场存在结构性矛盾。当前, 我国就业市场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结构性矛盾, 人力资源未能实现均衡配置。“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同时存在, 同时, 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以及不同用人单位之间的就业状况差异显著, 多数学生愿意选择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 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用人单位招聘的门槛不断提高, 形成“人才高消费”, 而西部地区、基层和中小城市往往少人问津, 持续“人才缺乏”;政府、国企和事业单位受到毕业生的热捧, 而众多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却难以吸引人才。长此以往, 人力资源配置失衡, 将加剧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

(3) 用人单位的错误用人观念。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不断扩大, 在人才引进上要求苛刻, 这是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第一, 用人“高消费”, 追求高学历, 专科生可以做的宁要本科生, 本科生可以做的要觅研究生, 这就造成学历层次低的毕业生就业困难程度大。第二, 注重名牌学校毕业, 用人单位在注重学历的同时还十分看重名牌高校毕业生, 对一般的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不屑一顾。第三, 性别歧视, 主要体现在对女大学生的歧视上。女性由于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她们成为就业市场的弱势群体, 很多用人单位不招聘女大学生, 这造成女大学生在就业时明显处于劣势。

2.2 高校层面的原因

(1) 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我国高等教育中许多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具有较大的盲目性, 盲目追求热门专业, 致使专业趋同现象普遍存在于众多高等院校中, 以往的热门专业如法学、经济学等专业人才的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热门专业学生成为就业困难群体, 而某些高新技术专业如计算机软件开发等专业又存在着严重的供不应求状况。当社会需求结构悄然发生变化时, 由于学校自身资源限制, 学生培养周期长等原因, 专业设置的调整力度难以迅速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 导致社会需求人才短缺, 而不需要的人才却供大于求, 形成结构性就业矛盾, 影响大学生就业。

(2) 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缺乏。高校过多注重理论教学, 课堂内容陈旧, 与市场需求脱节, 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忽视学生实践的锻炼, 使学生核心竞争力较弱, 在就业竞争市场中不占优势。

(3) 高校就业指导机制不完善。目前, 高校的就业指导机制主要集中在就业指导中心, 倾向于以行政管理为主要职能。就业指导工作集中在就业政策的宣讲、就业信息的发布、校园招聘会的举办、毕业生档案的管理、就业手续的办理等几方面, 而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等重要环节比较薄弱, 就业指导形式单一, 过程过短, 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大学生就业。

2.3 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1) 大学生就业观存在误区。长期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的是精英教育, 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的传统观念对大学生的择业还有较大影响。在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阶段和就业机制已经转变的情况下, 一些高校毕业生思想准备不充分, 主动就业意识淡薄;一些毕业生不能正确定位就业期望值, 倾向的工作城市大多是东部地区的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 而不愿意到老、少、边、远、穷地区和经济次发达地区以及基层地区工作, 倾向的工作岗位也都是大型企业、外企和事业、政府机关部门;一些毕业生不能根据自身的情况给自己合理定位, 不能很好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长处。近八成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假期要求和专业对口要求等方面。[4]

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在择业取向上多数希望到环境舒适、工作轻松、待遇丰厚、经济发达的地区工作, 而不愿去艰苦的生产第一线, 这些偏差的就业观使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更加突出。

(2) 大学生缺乏求职技巧、社会经验。毕业生急于找到工作, 但在求职技巧上有所欠缺, 例如简历制作不规范, 存在“一页简历走天下”的普遍现象;不知道如何正确准备面试服装。大学生由于欠缺社会经验, 对自己应聘的职位没有准确的定位, 不知道如何应对企业的面试, 易导致应聘失败。

3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应对之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着广大青年学子的成长成才和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业难这一问题已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发文要求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高校处在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前沿一线, 面对2014年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 如何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

3.1 解读国家就业政策, 鼓励学生基层就业

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围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 高校要将这些现行就业政策讲清讲透, 帮助毕业生了解、理解、用足、用好政策, 充分发挥政策效力。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 基层地区人才需求大, 高校应充分利用课堂优势, 解读国家各项基层就业项目和就业激励措施, 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 为基层地区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和智力支撑。

3.2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就业不仅不是一个被动的“等、靠、要”的过程, 也不只是一个被动的等待受雇的过程, 它为每个有条件、有愿望、有能力的年轻人提供了通过创业实现积极就业的条件。创业型就业的优势在于, 它突破了传统的“一人一岗”的就业模式, 形成“一人带动一群岗位”的就业模式, 相较于雇佣就业, 具有倍增效应。

在中国创业群体中, 大学生群体是最充满活力、富于创造、最有潜力的创业群体。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日益突出, 创业越来越成为一种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 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5]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 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大学生创业保障和扶持政策。在这种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背景下, 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创业课程体系,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业实践活动, 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建设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强化素质教育。高校要对创业的大学生进行创业支持, 提供低成本的生产经营场所, 提供创业咨询和指导服务, 使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3.3 构建引导机制, 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 结合发展机遇, 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测评和总结, 确定其事业奋斗目标, 选择合适的职业, 制定相应的教育和培训计划, 并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6]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晚, 21世纪初刚刚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之中, 这种观念的引入, 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引发了学生对于职业与未来的思考——“大学毕业后我能干什么”, “现在的就业形势怎么样”等。学生通过思考, 对于就业将有全面的认识, 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 明确职业定位。

目前, 职业生涯规划虽然已经在各大高校普及, 但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 许多大学生还仅仅停留在应付层面, 并没有把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作为自己以后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准备,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高校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必须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正确的引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系统、科学、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要贯穿于大学生生活的全过程, 使学生从进校起就接受长远职业意识的培养, 并逐渐形成合理的职业理念。高校还要建立专业的就业指导团队, 让学生接受高质量的、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从一开始就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克服就业的种种误区。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对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切实的社会参照意义, 以该理论为基础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有助于更好地开展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3.4 强化服务, 为毕业生提供精细化服务

目前高校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工作较为常见的方法是集中上大课的形式, 除对大学生进行课堂上的政策诠释、形势分析、求职应聘技能的讲解外, 还应为毕业生提供精细化的服务。一是针对学生的个体特点开展专门的咨询, 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发展目标与求职需要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二是拓展多元化就业渠道, 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开发网络无形就业市场, 加强与各类人才市场和广大用人单位的联系, 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一个快捷方便的就业信息平台;重视对校友资源的开发, 邀请校友企业来学校选拔优秀人才。高校要建立起良好有效的信息传递渠道, 及时对就业市场进行调查、统计和反馈, 为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就业信息。三是帮扶、援助困难群体。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女毕业生、求职技能不强等就业特殊困难毕业生进行全面排查, 掌握情况, 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岗位推荐和技能培训等。高校还要切实关注离校未就业大学生求职困境, 为他们持续提供岗位信息和求职指导。

毕业生就业状况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但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任重道远, 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 高校要解决好这个问题, 需要国家、社会等多方面的合力支持。

摘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就业难成为学生、学校、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势, 从社会、高校、学生三个层面分析了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并从高校角度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难,对策

参考文献

[1]王圣宇.追逐机会主动拼搏[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3 (23) :22-23.

[2]李军凯.大学生就业能力与求职行为的关系研究:基于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1-2.

[3]赵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2010:34.

[4]马峥涛, 司卫乐.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12.

[5]裴倩敏.《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业相关内容摘编[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3 (23) :4.

篇4: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

摘要: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90年代末开始的大学扩招造成大学生毕业过剩,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这几年的金融危机更使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本文从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入手,分析当今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从而在国家、学校教育、社会与个人四个方面提出相关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分析 对策

1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现状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也在逐渐的扩大,每年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也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在经济发展形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错配,大学生就业地点相对集中,学生的就业压力在逐渐加大。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将成为政府与社会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成因分析

首先是高校中的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通过相关调查发现,很多学校的课程设置都不够合理,很多课程中的内容过于陈旧,大学生的就业观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例如有些课程中介绍求职的难易程度和薪酬待遇的高度和受教育水平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这种说法并不合理。更为严重的是,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是在不断提高的,因而专业课程的设置也应该符合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但是很多高校并没有从市场的需求来改变大学生课程体系。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也不够完善和全面,并且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观念过于落后,对学生来说没有多大的作用,这就导致一些学生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定位,从而影响到自身的就业观念。其次是结构性就业不足,大学生就业观念错位。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而大学生的就业观是非常关键的问题。现阶段大学生的就业观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也不够完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也在不断的变化,因而逐渐出现了新的就业观念的矛盾,这就导致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目标,服务社会的意识比较薄弱等等。

3 针对当前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的对策

3.1 政府方面 通过完善创业政策、改善创业环境、提升创业能力、健全创业服务等一系列措施,重点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第一,从政策措施上说,要构筑创业型城市、创业孵化基地、创业交流活动三大平台,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创业培训、融资支持、创业服务四大体系;第二,加强大学生创业就业培训。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相对较为理论化,大学生的创业实践非常不足,不少大学生在创业初期连基本的管理和财务知识都很缺乏。因此,当务之急是完善大学生创业就业体系,提高应届生就业率。第三,以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促进会为载体,不断加强服务功能建设,初步构建了大学生创业扶持体系。第四,完善市场法制体系,确保大学生顺利择业就业的同时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3.2 高校方面 高校应该坚持深化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首先就是要重视大学生就业观的教育,现如今很多高校并不重视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尤其忽视了大学生就业观的教育。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就业观的教育和思想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的时候能够以正确的心态来面对,同时能够对自身有着明确的认识,让大学生意识到就业观的重要性,从而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就是广泛开展各项就业观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例如专题讲座、就业指导活动等都可以让学生在学校里提前感受就业的氛围,同时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就业观中存在的问题。

3.3 大学生自身方面 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和创业。创业一定要使我们自己有创业的梦想,而不是政府、社会、家人、朋友等其他人想要我们去创业。创业有风险,不要因为看起来好玩就去创业。其次,要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这就需要学生意识到自身就业观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对自己的专业优势和自身的优势有着明确的认识,同时树立职业流动的观念,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能够从实际出发。其次就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就业的重要指导,也是未来发展的预计方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需要设定职业生涯的目标和制定完善的计划,并且根据实际的就业情况进行后期的修改和整理。最后就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这对于未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4 结论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也关系到高校的未来发展。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大学生已开始改变传统的职业稳定性的观念,面对就业风险竞争意识也在不断的提高,职业的流动意识在不断的增强,相信国家和社会只要在就业择业方面加以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然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刘晖,马良,张彩霞.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研究[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

[2]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3]邹云龙,曹扬.关于大学生就业“基层”路径的探讨[J].东北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篇5: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与对策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将有2400万劳动力需要安排就业,其中将有超过700万大学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数据显示,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比2008年增长52万;而据预测,2011年这一数字将达到峰值758万。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将成为政府与社会长期而艰臣的任务。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成因分析

2.1 高校扩招。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的就业有多大的影响呢?我们可以从下表看出来,自从2000年以来,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2009年毕业生的人数是2000年的5倍多。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找工作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就业也就越来越难了。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增加了难度,但从国家长远的利益看,高校的扩招也是迫不得已的一个选择。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有影响,但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不是主要的影响。

2.2 大学生的就业流向。大学生就业的流向主要有5个方面,从这些流向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具体体现:70%左右毕业生就业出路主要是到各类企业和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但是70%并不是指到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而是包括了去各类企业(私营企业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等等)以及灵活创业的比例。其中自主创业的的比例之占0.3%,愿意到城乡基层服务岗位的人数就不多了。可见,大学生虽然多,大学生不愿到基层去工作,有业不就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的一个原因。针对当前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的对策

针对现在大学生的就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要使问题得以缓解,就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需要国家,企业,大学生自身,教育机构各个方面做出努力。3.1 国家方面。

3.1.1针对大学生当前的就业问题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例如对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时,给于资金支持或是优惠政策。帮助其自主创业。同时引导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农村及基层单位就业。3.1.2稳定的就业环境。制定法规保护大学生就业的切身利益。例如规定最低薪酬,并且针对金融风暴的影响,更要创造稳定的就业环境。而且要平衡中小城市与珠三角的人才竞争政府积极为毕业生到农村等基层单位工作创造条件,例如:开辟常年性、规范化的渠道,并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为到基层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提供一些优惠政策;要切实关心这些毕业生的发展,使他们真正感觉到在基层大有作为。3.2 教育机构方面。学校应不断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应用性、操作性、技能型的课程,切实培养具备各种综合技能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大学生要在工作中得到实现自身价值也离不开创新,学校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大学生有能力进行自主创业,才能在工作中有出色的表现,给自己创造就业机会

贾思勰农学院

马青美

篇6: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与对策

尹维伟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盘锦124010

[摘要]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做好高职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从高职教育的实际出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专业建设的层面,结合行业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是解决实习和就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本文从这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与探讨,旨在对大学生的实习与就业工作给出一点启示。

[关键词] 当前经济形势;学习与就业;研究与对策

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不仅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金融海啸,引发了银行危机和金融危机,也给世界经济造成了重创,世界进入了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引发了大量企业的倒闭,带来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动荡。

这场经济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影响同样是巨大的,它不仅影响到我国的金融市场,同时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更为严重,对于我国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出口导向战略,高度依存海外市场的经济结构,不可避免地造成严重冲击,很多企业,特别是出口企业和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全都不同程度出现了经营困难,出现了停产或倒闭的情况,企业不得不进行裁员,因此,从去年以来,全国范围内出现民工返乡,大学生就业困难等情况,失业情况十分严重。

从国家权威部门发布的数据看,2009年全国毕业大学生有610万之多,加之去年沉淀下来的150万学生,今天要走入社会就业的大学生人数高达近八百万左右,创历年新高。在当前的经济危机情况下,怎么样保证这些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各级政府的一个关心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难题。对于点高校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做好学生的实习与就业工作,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当前形势下,高职必须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方面及时做做好调整,以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

一、对教学计划做适度调整

1实施学分制的教学计划。根据专业要求和学生的意愿多开设选修课,使学生能够选择自己有兴趣的课程和专业方向,选择社会急需的专业内容和课程。学校也可能根据社会的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增加一些教学内容。如果有条件,也可能考虑通过学分制,使学生能够拿到双毕业证,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也可实施弹性学习年限,可允许学生先就业一段时间,再修学分,延时毕业。

2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目前学生就业难的主要问题,不仅是因为企业用工的减少,同时,也和高职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有关,企业在用工减少的情况下,必将对录用人员有一个比较高的标准,从当前人才市场的反馈来看,企业大部分是招用熟练技术人员,这点,高职学生无疑是处在一个劣势,因此,必须加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工学结合,增加学生的实习实习训时间,顶岗实习机会。行业的不景气必然带来学生实习机会的减少,企业因开工不足没有能力的精力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因此,高职学校,从自身学生的实习就业角度出发,必须建立完备的生产实习实训中心,生产实习中心的建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完成教学内容,提高实践工作能力的平台,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它也将企业的生产实习岗位转移到了校内,一个完善的生产实习实训中心,不仅能够达到全面锻炼学生工作能力的要求,同时也是学校进行产学合作的平台,高校的生产实习实训中心,对内提供学生实习机会,对外,也要为社会提供生产服务,通过对社会提供技术服务,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有助于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3开展多证书制。在教学计划中,专业能力的培养一定要体现职业资格能力,体现多证书制,即毕业证+职业资格证书+能力证书,证书制的实施,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资格

能力,解决学生的行业准入问题。例如:会计专业的会计证,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证,物流管理专业的物流职业经理证书,以及各企业的认证,如计算机专业的思科认证,华为认证,微软认证等等,通过证书的获取,增加了学生的求职筹码,提高了就业机会。

4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实践科学发展观,进行分层次教学,为学生营造出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建立校外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保证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工作,具备一批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就业基本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高职院校可通过与本行业有规模有实力的企业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来保证学生的实习与就业,同时也可以通过合资、入股的方式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如有条件,更可以考虑学校单独出资开办企业的方式,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这样不仅解决了学生的实习问题,也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增加教研科研能力,提供了一个技术平台。例如:汽车专业可考虑建立汽车销信、修理、美容等公司,旅游专业开办旅行社,医疗护理专业提供社区卫生服务等。在当前经济条件下,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对于保证学生的实习就来,至关重要,这也高职专业的建设的一个重点内容。

三、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

1开设就业创业相关课程,根据教育部要求,在高校内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改变过去只有在学生毕业之前进行培训的传统做法,把开业发展及就业指导课程贯穿到学生的整个从入学到毕业的学习过程中。针对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等自身因素,进行职业生涯评测。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或专业人员,对学生的职业选择提供建议,对学生的职业设计,给予积极的引导,并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以及社会岗位需求进行调整。

2学校要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对学生在实习就业方面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辅导,解决他们在实习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和畏惧情绪。

3学校可考虑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对学生的就业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中心可以对学生的创业项目选择、企业的注册、人员招聘、经营管理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大学生完成创业的初期过程,同时,也可以在贷款、税收减免、以及用工等方面申请政府及银行、税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在大学生创业贷款方面,在可能的情况下,提供一定范围内担保,为大学生创业解决资金问题。

4在高职学生的就业创业过程中,各级政府及各行业都提供了相应的政策扶持,政府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各级团委和工会等机构也相关出台了一些扶持方案,拿出了一此创业项目,免费进行一些技术培训,高职院校要把这些政策和项目引入进来,通过与各级团委、工会以及行业的合作,全方位地推进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

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目前是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影响到经济建设及社会的和谐和进步,高职院校要在各部门的配合下,为全社会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 尹维伟(1968-)男,辽宁盘锦市人,讲师

毕业院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硕土在读

篇7: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与对策

2013-7-10

7月9日,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一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报告会》上,作了题为“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与对策”的报告。以下根据报告主要内容整理。

我国对环保的认识和探索经历了哪些阶段?

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消费模式问题,根本上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从全球视野看,人类的认识和探索历程,主要经历了工业革命以来的沉痛代价阶段、宝贵的觉醒阶段和1972年联合国人类与环境会议以来的奋起飞跃阶段。纵观世界环境保护的历史,每一次重大环境事件的发生,都会推动环境与经济关系的重新调整。

我国环境保护起于20世纪70年代初,也经历了从认识到实践的不同阶段和过程。从1972年我国派代表团参加人类环境会议,1973年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环保工作32字方针,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第一阶段。

总之,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更加重视环境保护,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环保的氛围更加浓郁。

如何判断和把握我国环境形势严峻的一面?

发达国家一两百年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中集中显现,呈现明显的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点。老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环境质量改善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

PM2.5问题引起公众普遍关注。按照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全国70%左右的城市不达标。今年年初,受极端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长时间、大范围、重污染雾霾天气。

水污染问题依然突出。2012年,10大流域中劣V类水质比例占10.2%,61个重点湖(库)中24个劣于III类标准。地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不达标,农村仍有2.98亿人饮水不安全。

生态保护和农村环保亟待加强。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严重。全国近60万个行政村大部分没有环保基础设施,每年产生生活污水90多亿吨,生活垃圾

2.8亿吨。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农业源排放的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4%、57%和67%。

环境风险不断凸显。全国排查的4万多家化学品企业中,12%距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不足1公里。电子废物、工业废物、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产生量持续增加。

哪些是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的主要原因?

一是唯GDP的政绩观尚未得到根本扭转。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仍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二是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环境压力日趋强化。我国粗放工业模式尚未根本改变,产业结构重型化特征明显。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能源、钢铁、水泥等消耗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主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消费结构快速升级,不可持续的消费行为日益盛行。如果不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势必带来更大的环境压力和生态风险。

三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社会要求我国承担更多环境责任的压力日益加大。我国对外产品出口承担了巨大的生态环境逆差。

四是环境管理体制不顺、能力支撑不足和法制不健全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制约环保事业发展的体制问题依然存在,环保队伍薄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环保

监管力量与日益繁重的环保任务越来越不适应。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需加修订,“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

目前环保工作的难点、重点、亮点、热点在哪儿?

5月24日,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再也不能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一定要把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突出位置,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终身追究其责任。

全国环保工作者,将在突破难点、抓住重点、创造亮点、应对热点上狠下功夫。

第一,突破难点,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这是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环境保护的最新认识。面对日益趋紧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必须坚持保护优先方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第二,抓住重点,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在从严遏制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建设上发挥积极作用。强化环境执法监管,优先解决PM2.5、饮用水、土壤、重金属、化学品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第三,创造亮点,全力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认真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着力抓好火电厂、钢铁厂、水泥厂、造纸厂、城镇污水处理厂、畜禽养殖场和机动车减排措施落实,确保重点项目按期保质建成投运。第四,应对热点,进一步加强大气、水和农村污染防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集中力量抓好大气、水、农村污染防治工作,以环境质量改善的实际成效让人民群众看到希望。

怎样看待环保新阶段、新道路?

我国已经到了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环境保护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先导、提质、倒逼等综合作用,可以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要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环境监管优化经济结构,以环境成本优化增长方式,以环境标准优化产业升级。通过发挥环境影响评价“控制阀”、节能减排“紧箍咒”、环境标准“催化剂”等作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

必须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遵循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基本要求,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支撑更大规模的经济社会发展,使经济社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损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多赢。

探索环保新道路的着力点是加快推进环境管理战略转型。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导向,加快构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健全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科技标准体系、完备的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督体系、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哪些主要内容?

国务院常务会议最近审议通过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包括10条35项具体内容,重点有六个方面:

一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压缩过剩产能。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钢铁、电解铝、焦炭等行业新改扩建项目实行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前一年完成21个重点行业“十二五”淘汰任务。压缩过剩产能,认真清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在建项目。

二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增加天然气、煤制甲烷、煤层气供应,发展核电、水电、风能和生物质能,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强化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及山东省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耗煤建设项目实行煤炭减量替代。

三是严格治理机动车污染,提升燃油品质。实施机动车国五标准,加快淘汰黄标车。加快车用燃油低硫化步伐,实行优质优价。实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加强步行、自行交通系统建设。

四是强化综合治理,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控制。采取燃煤电厂脱硫脱硝除尘、工业锅炉窑炉污染治理、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扬尘环境管理、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北方采暖季节污染控制等综合措施。

五是建立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尽快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布监测预警信息。抓紧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根据预警等级,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停产、停止建筑施工土方作业、机动车限行等应对措施。

篇8: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与对策

200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212万人, 2010年激增到630万人, 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 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突出, 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主要面临以下一些严峻的形势:

1.1受国际金融后时代的影响, 一些重点企业经济运行仍面临许多困难, 企业效益不高, 对人才的需求不旺。同时企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将影响大学生就业。

1.2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区域结构性矛盾:重庆是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直辖市, 城市大型企事业单位的需求相对饱和, 而广大农村基层的人才需求得不到满足等等。

1.3部分毕业生缺乏对自我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 对当前就业形势预期不准, 就业心态不稳定;他们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 自身却缺乏一定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1.4现阶段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存在师资队伍力量不足、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水平不高、素质参差不齐, 就业指导内容陈旧、形式单一, 时间安排滞后[2], 对学生培训的时间短、层次低、针对性与实用性不强等问题。

2 对策

2.1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指导毕业生就业工作

学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从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 充分认识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切实把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工作的首位, 迎难而上, 积极作为, 抓紧、抓实、抓细。

2.2 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在实际工作中, 增强全局意识和创新意识, 始终把学生利益放在第一位, 带着责任、带着感情, 主动关心、爱护学生, 切实维护毕业生的根本利益。

2.3 强化就业市场建设

政府和学校要加快建设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 完善人才市场机制, 积极利用多渠道多途径, 培育就业市场, 全方位开拓就业渠道, 促进就业市场健康发展。

积极开展订单式合作办学模式, 促进学生就业。积极进行市场调研, 密切关注基层这一富有生命力的就业增长点, 引导毕业生积极投身基层建功立业。引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拔优秀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三支一扶计划”。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重庆市选派大学生到乡镇基层工作”项目。

2.4 强化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

切实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工作, 引导毕业生客观、理性、辨证地认识就业形势, 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提高其就业能力;加大就业政策、就业观念和促进就业的宣传力度, 积极引导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 实现就业。同时, 重视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工作, 帮助大学生克服焦虑、自卑、自负攀比、盲目从众等心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 正确对待挫折,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强化竞争和创新意识, 学会自我心理调适[3], 主动适应就业环境, 增强就业能力。同时, 积极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 实现就业。

2.5 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学生素质是就业竞争力的关键, 所以, 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措施在于从源头抓起, 通过多种渠道, 给学生提供培养和锻炼的机会,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大学生终身学习意识, 培养创新能力, 培养职业选择的能力。积极探索和推进学生顶岗实习工作, 促进学生充分就业。

2.6 加强毕业生就业队伍建设, 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重视专兼职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配备和素质的提升, 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 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大投入, 落实编制, 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 实施校、系两级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 实行校、系两级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和目标责任制。

2.7 加强教学改革, 优化专业结构, 提高人才质量

高校应积极推进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 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及时调整、合理设置学科专业, 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逐步形成自身优势和特色, 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成功率。

2.8 做好学生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建立毕业生就业网络信息中心, 充分利用好就业网站, 鼓励学生更好地使用网络资源, 了解就业方面的动态与资讯。结合自身专业的特点, 为学生建立人才信息库, 为用人单位提供推荐资料。建立毕业生跟踪与反馈体系, 进一步促进教学内容的完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3 结语

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要任务, 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迫切需要。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任务艰巨, 责任重大。促进大学生就业, 最根本的是改革。只要政府、高校与大学生齐心协力, 调整思路, 准确定位, 努力适应社会需要, 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会逐步解决。

参考文献

[1]韩景茹.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6, (28) :330-331.

[2]魏萍.新形势下进一步推动高校就业指导的思考.医学教育探索, 2009, (8) :453-455.

上一篇:那片橘林作文700字下一篇:过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