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堂教学与研讨会汇报材料

2024-04-22

小学语文新课堂教学与研讨会汇报材料(精选10篇)

篇1:小学语文新课堂教学与研讨会汇报材料

2010年10月11日—12日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小学语文新课堂教学与研讨会在黔南州隆重举行,来自全州各地的一千多名小学教师参加了这次活动观摩研讨活动。在这次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有来自北京崇文区的王文丽、吴琳两位名师专家,还有一位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三位专家分别做了一节观摩课和一场报告。(课件出示老师图片)

王文丽老师给我们展示的一节课是《二泉映月》。吴林老师展示的是《去年的树》,支玉恒老师上的是老教材《再见了,亲人》。

作为一名经验尚浅的年轻教师,我没有能力对名师的课进行点评,也无法准确地对名师们所要带给我们的新理念一一阐述,只能将我在课堂现场的激动与感受记录下来,所谓就是我自己的思考

听了这几位优秀教师的几堂课,我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细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从一些看似简单的词句中去挖掘文字背后隐藏的情感,以读带讲。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不能一一举例,这节课就以吴琳老师上的人教版四年级的课《去年的树》。来谈谈我自己的一点感受吧。

首先我们先来读读这篇课文。

(课件展示课文)

刚才我说到了这几位老师他们在课堂中的新理念就是细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从一些看似简单的词句中去挖掘文字背后隐藏的情感,以读带讲。

对于这一点,那天北京崇文区教育研修学院的吴琳老师在上完课后的讲座中对此也谈了她的看法。她说教小学生读书,不仅要读文字表面的意思,还要读出文字背后隐藏的感情了。对华丽的文字容易读出感情,而对朴实、简单的文字也要能体会其深沉的情感。让小学生们的容颜上显现出感情。还要让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课件出示这句话)

她在教《去年的树》一文时引导学生阅读:“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然后问学生透过“看”字,你们知道鸟儿心里在想些什么吗?学生说了很多:“这就是我的好朋友树吗?他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呢?”“树曾经说过要听我唱歌,他现在成这个样子了,还能听到吗?”“树啊,灯火熄灭以后,你会死吗?明年春天,我又到哪里为你唱歌呢?”随着学生的发言,大家沉浸在鸟儿对树的无限深情之中。老师抓住这个普通通通的字眼“看”字,读出了那么多内容。由此可见,一篇好的文章,一定可以从简单的文字里面读出丰富的内容的,所以我们教学生学语文,不光要教学生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更要教会学生如何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保持一种特有的对语言文字的敏感。

《去年的树》这篇文章,写出了鸟儿对树的真挚情谊,略去了鸟儿在寻找朋友过程中以及面对灯火时的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吴老师在设计鸟儿寻找大树时和树根、大门、女孩的对话时,通过以下几个填空题,利用补白,启发学生想象鸟儿又回到这里,却找不到好朋友的着急心理,“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地问树根。

鸟儿地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鸟儿地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您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接着指导朗读,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反复品味角色的语言,一边读一边想象,从而感悟鸟儿的焦急、担心以及对树的一片深情,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

听了吴琳老师的讲座,我深切地感受到细读文本是一堂课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回想自己的教学,只有到了上教研课的时候才会静下心来细读文本,平时对文本只读了一二遍后就匆匆进教室上课了,如果课上得不尽如人意,还埋怨学生听得不好,却没有想到自己的不是。以后我一定得化些时间细读文本,只有这慢慢的“细读”才能引领学生走向阅读的高处,只有这细细的“品味”能才让我们默默地与作者贴近。

篇2:小学语文新课堂教学与研讨会汇报材料

----城南小学 王芳芳

了解课标增减处,落实教学训练点

主讲人: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陈延军

我把搞得明明白白的问题带进课堂,把搞不明白的问题带进教学研究,把研究不明白的问题带进文学。——余秋雨

1.写字: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2.课标——三维目标。教学理念

美国最好的学校——美国夏威夷普纳荷学校,奥巴马,孙中山的母校。墙上都是孩子的作品,烧成磁砖贴在墙上。幼儿园里的大树迁于孩子攀爬。

胡主席对青年提出的五个要求。(1、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2.勤奋学习,3.艰苦奋斗,4.开拓创新5.高尚的品德。)美国夏威夷普纳荷学校考察思考:

(1)上位的理念造就美丽的学校,美丽的学校培育着快乐的孩子。

(2)和谐的课堂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民主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学习创新。(3)学校教育的主旨是让学生把智慧表现出来,而不是把知识装在脑里。(4)多元的评价为学生适应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哲学的头脑——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三个词语影响教育。

(1)未来(2)科技(3)脑科学理论

对六年级学生赠言:

未来是属于综合素质高强的人们,愿每一个学生都拥有精彩灿烂的未来。1.艺德高尚

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让每一个孩子的智识扎实起来,让每一个孩子的慧识灵动起来,使他们的大脑变得越来越聪明,学习生活越来越充实。教育教学要做到精致,极致应: 在“优”字上做文章 在“好”字上下功夫 在“全”字上求发展 在“实”字上写成效 坚持新课程标准的意义与价值 1.坚持改革不动摇,新标准的颁布是对10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的肯定与坚持。2.充分吸纳了10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经验与教训。

2003年开始启动修订,确保了充分的总结,调查,分析,论证的时间。调研与回应各方意见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学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学习与实施2011版新标准中应把握的几个要点,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关注教学内容的时代性,继续推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切实落实2011版课程标准中减负的要求 关于教学内容的精选和教学方式的变革

2011版新标准增加了许多与生活和实际贴近的新内容,修订的宗旨之一就是进一步精选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重要价值的内容,同时旗帜鲜明地“探究式学习”。

了解课标增减点 落实教学训练点

标准是基础的,落实是根本的

衣着,打扮,言谈,举止都是恰到好处这就是交际。语言文学的特点有四度:温度,厚度,美度,形度。

用课标理念践行“实与活”的课堂教学

北京小学 张红

一、新课标颁布的布景

十年课改,举步维艰

(1)不执行,我行我素——应试教育——课业负担加重,家长矛盾——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应试教育。(2)执行但跑偏。

(3)真正在贯彻课标理念,实施素质教育。

二、新课标在哪儿

(1)强化思想导向,强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增强适切性和操作性。(3)纠正和防止偏差。

三、充实与调整的主要内容(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语言文字,人文熏陶。

(2)突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集中指向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4)增强课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5)回应语文教学和社会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突出问题。一是错别字情况严重,二是书写质量普遍偏低,三是学生识字负担过重。

本次修订具体目标有改动:控制识字写字的字量,提高常用军队院校的书写质量要求。

四、北京教育学会——敢于质疑(1)学习抓重点词质疑。(2)对适用的词语质疑。(3)对重复的词语质疑。

作文教学走“课题研究加速专业成长”之路 主持市十五课题:对小学生习作兴趣的研究 让学生享受快乐的作文学习

一、对作文教学的反思 探究心思寻找提高捷径——很难 判阅的作文质量不高——很苦 讲评作文恨铁不成钢——很累

综合已定的目标:每天要多做一点点,每天思考一点点,就会进步一点点。教学思念

低年级——喜欢写 中年级——自由写 高年级——能够写 作文是什么? 作文是生活 作文是智慧 作文是追求 作文是育人

小学作文的切入点——兴趣 1.需要是兴趣的内在源泉 2.满足是兴趣的直接动力 “收放结合”教学思想 收是语言表达方法 放是造材,立意

作文教学的八点击,以趣为载体 在生活中激趣 在观察中生趣 在情境中引趣 在活动中导趣 在学科整合中扩趣 在想象中增趣 在阅读中品趣 在评价中促趣 小小日记内容广

小故事 小倾诉 小同学 小发明 小饲养 小种植 小建议 小交流 让孩子写成长日记 为与人交流写作文

从中年级习作开始,就引导学生形成一个概念:写作的目的是交流,观察,思考,想象。

学课标 重实践 提实效

北京市光明小学特级教师 武琼

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与内容 总目标

语文课不是找答案,目的是让学生对语言的感受是中华文化的渗透,浏览课文,搜集信息 第一学段:形象思维发达 第二学段:二者兼有 第三学段:逻辑思维发达

小组合作只是探究的一种形式。真正的探究是提出问题,思维上的质疑,解疑的过程。例举了《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中的“见微知著”及《将相和》,从真正意义上阐述了探究的意义。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改革

江苏特级教师 魏星

一、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标准。作文课应按照语言文字的规律来教 1.适应语境的规律——选择律 2.选择语料的规律——选择律 3.组织话话的规律——组织律 4.切合语体的规律——得体律 5.创新表达的规律——修饰律

二、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品质

1.10分钟写字。30+10的语文课怎么上? 2.对话中加入编者维度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1)有感情朗读倡导自然

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2)个性化阅读、阅读量、阅读面与阅读品质。(3)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4)自由表达与习作规范

(5)默读的梯度,理解词句的梯度,观察能力的培养。(6)学习评价促学习品质

思想感情要求高,围绕意思清楚表达。

三、提升语文教师的教学气质。1.教学自信力 2.有实践智慧 3.有文化素养 教育教学的三种模式 1.模仿教学 2.独立教学

3.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课堂教学的智慧

1.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走向最远的终点。2.以最主要的问题拉动最丰富的感悟空间。3.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

我们的语文课应上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体现“语文味”

所谓的语文味即是语文的文学藴味,包括语文、文学、形象、构思、意境、哲学、情趣等藴味,也即是语文美。所以,语文课就要应有浓厚的语文味。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首先,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咏体味。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涵咏体味,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其次,要围绕“语文本体”引导学生在充 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作欲,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二、体现儿童味

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还”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起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展和创见;带领学生经由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要在语文课体现“儿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在教学中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语文的主人是儿童,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儿童真情流露,语文课就要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上出儿童味来。

三、体现个人味

语文课的语文味,一般是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审美风貌表现为真(真实可信)、诚(诚挚深沉)、新(新颖独特)。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吸引着学生。古人云:文如其人。今人说:上课如作文。可见“课如其人”的说法也合乎逻辑,正如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教师,因为即使他们的年龄、学历相同,但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感情、特长等总是千差万别的。那如何使语文课富有个人味呢?第一、教学时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研究教材时也要研究学生,熟悉学生。第二、突现优势,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即突出“人无我有”,在语文课上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

篇3:小学语文新课堂教学与研讨会汇报材料

关键词:新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随着学校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学校新教师人数猛增,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人数增加迅速。新教师学历高、学科知识储备厚实,但是也存在对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掌握及运用能力差的问题,尤其是教学方法及策略方面、课堂突发事件处理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这必将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也影响教师教学专业化发展。目前,小学语文新教师还常常担任着班主任的工作,因此他们往往又面对社会舆论的压力、繁重的工作任务。新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必将增强其自信心和对职业的热爱。而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则需要学校、教研组和新教师的共同努力,尤其是要通过学校、教研组组织的相关培训和学习,以及新教师本人在课堂教学方面的自我修炼。

一、用准确的目标引领课堂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目的所在,教学目标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教师在语文教学目标制定中常出现的问题是不论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知识点较多,如果光从文本出发确定教学目标,从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等等方面均可列出很多教学目标,因此如何准确制定课堂教学的目标是新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教研组新教师教学培训的重点内容。

1. 巧用参考书目,制定课时目标。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配有对应的教学参考书,每一册参考书对全册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每一篇课文教学目标都有非常详尽的表述。而新教师要做的不仅是认真学习这三部分教学目标,更要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制定好分课时目标。

分课时目标是一堂课中师生教学行为的指向与目的。分课时目标的准确制定能有效避免课堂教学过程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教学参考书上的课文教学总目标能为新教师在进行分课时教学目标制定时提供依据,教师可以首先将这些目标进行课时分解,在每一个课时逐步落实,这样就避免一堂课中教学目标过多、过高的问题出现。例如人教版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上,很多精读课文都有这样一个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条教学目标就不是一个课时能够完成的。语文课的第一课时通过学习要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根据读悟结合达成“有感情朗读课文”。

2. 结合学生特点,制定个性目标。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更要结合学习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是不能较准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此在教学目标制定的时候就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对班级学生语文学习水平,新教师应该至少对以下几点特别关注 :

首先是学生在本堂课学习活动前的知能基础。教师要从本班学生的基础出发,对课时目标做适当调整。对新教师来说,可以在新授课前做学习前测,以便大概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根据前测得出学生学习的结果,教师对分课时教学目标做适当增补、精简。这样,分课时目标定位才是比较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状况的。

其次是制定好特殊学生的个别化教学目标。班级内学习有困难学生、随班就读生的教学目标制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不能用一个标准去统一衡量,否则会造成个别孩子的过重学习压力。对班级学习能力特别高的学生,教师也应该在教学目标中予以考虑制定个性化目标。

3. 斟酌目标用语,做到心中有数。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新教师不能视之为教案的格式要求,在制定完毕后,要逐字逐句地推敲、揣摩。新教师要培养自己对语文教学目标的表达用词的敏感性,例如“会写”和“读记”“掌握”和“了解”“感受”和“体会”这样的用词在具体教学时就代表不一样的要求。对于比较抽象或模糊的表达,尽可能改为易操作、能检测的表述,比如某教师六年级下册《桃花心木》一课中表述的“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可以更具体地表述为“通过课文重点段12至14段的学习,理解和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二、用精炼的语言组织课堂

新教师课堂教学活泼生动,教学设计新颖,但是在语文课的实际操作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叹 :明明定的内容不多,为什么一堂课上不完呢?如果做一个关于教师课堂语言与教学相关性的统计,不难发现新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是需要好好努力的一个方面。

1. 关注有效性提问。有很多新教师为了达到和学生多互动,让课堂感觉热闹,就采用多提问的方式,结果使提问缺乏一定的思维含量,没有起到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作用。还有的教师整堂课的问题涉及对象较为狭隘,问题设置过高或者过低,整堂课只有部分学生能够参与思考。因此,在设计提问方面,尤其要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

首先,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有层次性的问题。语文课堂提问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效果最优化,与目标无关的问题不问。对于有效提问的设计,要关注问题是否具有思维含量,注意回避“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问题,减少过于关注文章情节的问题,增加一些训练语文能力的问题。对于每份教学设计中的提问环节,新教师都应该做一个基本的梳理和统计 :一堂课有几个大问题、几个小问题,问题的解决是否是先个别化操作学习解答再做反馈的为主,而非一般的“一问一答”,避免出现“满堂问”的课堂教学现象。

新教师在设计提问时数量上要控制,质量上也要关注提问设计是否有层次性。一堂课的问题设计若是总在一个平面上,他只能适合一部分学生发展,只能完成一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因此提问设计循序渐进、有层次很重要。在设计时可以同步考虑 :这个问题解决的是哪部分学生的学习问题、提升的是哪方面的能力。

其次,提问应做到语言易懂。就一堂语文课而言,提问的质量还在于问题的语言表达是否清晰,这将关系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指向是否明确。对小学生来说,教师提问时语言表达言简意赅,学生就更容易明确要求、积极参与。在提问设计时教师应该注意避免同音词混淆、抽象概念、冷僻用语等影响问题的表述。

2. 重视针对性评价。除了提问外,有效的课堂评价也是新教师必须快速掌握的课堂教学基本功。一般新教师的课堂上对学生活动的评价常常会用评判对或错的方式进行,而很少关注运用评价的调整和激励作用。为便于新教师实际运用,可以将对学生学习行为评价大致分为要给予肯定与表扬的、要给予鼓励争取提高的、要给予判断纠错的。因此,这三种评价应努力达到不同的目的 :

对于回答有价值的、出彩的、与众不同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极大的肯定,对小学生来说还能采用一定的物质形式奖励,比如用小星星、微笑卡,让低中年级学生更有成就感。

对于尽力而为、回答平实的同学,老师应用评价给予适度引领,鼓励提高。比如 :在某某方面再说清楚,一定更好!

对于错误回答,教师一方面要及时纠错,另一方面要保护好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可以让学生来评价学生的回答,或者点明错误,就事论事,切忌批评。

3. 落实辅助性手段。新教师还可能具有的语言方面问题是课堂教学中说话反复、口头禅较多,还有过多的肢体语言。在这方面,可以采用辅助手段进行自我纠正。比如运用试讲录音 :当完成备课以后,教师试讲的过程中尝试录音,而后自己听取录音发现问题,进行改进。新教师还可以采用微格录像的形式,通过观看自己执教的录像课,发现教学语言症结所在,平时注意防范。曾有新教师看了自己的录像课以后,明显发现在课堂上自己不停走动,给学生无所适从的感觉,喜欢重复学生回答没有新意等问题,而后的课堂教学表现改进明显。

三、用灵动的生成磨练课堂

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教师了解生成性教学的实际,通过各种学习提升自己生成性教学的能力。对新教师来说,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难题,它会在每节课中常常出现,而在以往的理论学习中找不到更好的应对方法。因此,在教研组研训活动中,应该重点引导新教师进行课堂生成性教学的学习,并努力提高生成性教学能力。

1. 重视预设。谈到课堂生成,不能不提到“预设”。尽管教师无法对一堂课教学做到完全的预设,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预设确实能够更好地帮助解决生成的问题,它会让教师对教学对象、内容、目标有更广泛的认识和思考。教师的教学预设能力主要表现在是否能够正确理解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对教学的各方面、环节能否弹性预设。因此,关注教学生成必须重视教学的预设。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预设越充分,对课堂生成把握度就越高。

从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发现,新教师对预设学习过程不够全面,要增强预设能力,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教学灵活性,比如对教学步骤、教学策略、练习设计等方面的灵活运用,比如对某一教学环节的预设,新教师可以多问自己几个“还有别的可能吗”。学生的思维表现往往会五花八门,教师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能只局限于一两种方式。

2. 判断生成。课堂生成一定是有随机性的,它极有可能脱离新教师的教学预设,当学生行为处在预设之外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必须马上作出是否进行生成性教学的判断,也就是是否需要利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意外情况做教学的调整。新教师务必牢记判断的依据是教学现象是否有价值、对学生的发展是否必要、对课时目标的完成的利弊。

来自学生的学习资源有可能是极有价值的,也极有可能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就如同很多数学老师喜欢做的一件事“学生课堂典型错误分析”那样,语文教师也可以在这方面得到积累和判断,利用课堂生成的错误资源再次充分学习,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长此以往,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回答自然会有较强的敏感度,能快速做出生成性教学的判断。

3. 反思生成。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就如同海面的一朵浪花,如果不及时撷取不用多久就淹没在纷繁复杂的教学中了。所以,及时记录生成教学过程非常重要。记录时要关注客观、具体地描述过程,努力还原当时的师生教与学的行为。

除了记录过程还要进行深入反思。课堂教学生成是执教教师创造性教学的体现,作为新教师生成教学过程成败皆有可能,无论成败都值得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对于生成性教学,不仅要反思过程成败得失、改进措施,更要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教学反思对教师生成性教学能力的提升有更为积极的作用。

四、用鲜明的特色塑造课堂

很多新教师通过一两年内的努力会快速成长,课堂教学中表现出自信、机智、幽默,也有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不多,疲于应付各种工作,反而不如当初刚工作时富有朝气和热情。而优秀教师虽然各有特点,但是他们也具有一般的特征,例如渊博的专业知识、锐意进取的工作态度、富有童真的心态、批判的勇气……新教师在课堂教学能力方面提高的同时,也应通过内修外引,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1. 注重内在信念树立。新手上路,总会有波折。新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一定也会经历不少的失败,对新教师来说正视课堂教学能力有待提高的方面非常重要。比如教师对教与学关系的认识、对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的认识会影响教师教学活动的自信心、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学有效性。因此,新教师应该努力成为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充满信心,积极主动地调整教学活动,迅速加工课堂信息。

新教师内在教学信念的树立和提升,一方面依靠新教师本人的自我修炼,另一方面要依靠外部的支持和推动。作为学校教学管理部门,通过组织教师进行职业规划、合理制定和规范管理教学制度、采用评价和激励机制,都是强化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外部动力。另外借助教研组建设,更能营造课堂教学研究的氛围。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教研组一般都采用定期教研的形式开展,通过听课、评课互相交流,使课堂教学研究更有现场感和新鲜感,促进新教师课堂教学的模仿、实践、反思能力。围绕某一主题开展的交流、比赛,更是可以加深新教师与其他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

2. 注重外在形象塑造。一名优秀教师一定具有独特的个性风格,尤其是教学风格会成为优秀教师的独特魅力。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也要注重自我的课堂教学形象特点的形成。一般来说小学语文教师课堂外形的特点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

首先,语文教师要有自己的语言特色。课堂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技巧。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对小学生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一定要运用好语言,语文教师的语言尤其要注意规范和用词准确,这样才能感染学生、激励学生。魏书生先生曾明确提出 :每一堂课都有笑声。将幽默运用在语文教学中是很多语文老师所擅长的,因此,新教师需要适时采用,不断创设动人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何况幽默的语言还有将突发事件无形转化的作用。

其次,新教师应关注自己衣着打扮。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虽然有一定的年龄跨度,但是学生对教师衣着形象都是比较关注的,有的孩子还会相当直接地评价教师的衣着形象。对学生来说,教师的服饰色彩、款式、品味足以影响学生上课时的态度、注意力和行为方式。新教师处于自身由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转化中,因此更要关注自己日常的衣着打扮,给学生以正能量的影响。有的教师还擅长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装扮,不夸张而有特色,这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篇4: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与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

中国分类号:G623.5

小学生属于未成年人群,心理状态并不成熟,面对外界事物既兴奋又好奇,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那么教学就需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上课之前做好充分准备,设计别具一格的引导方式和方法,运用生动有趣的导语进行导入,吸引学生的眼球,集中注意力。比如说,在讲授《桂林山水》一课之前,播放一段《春江花月夜》,以美妙的音乐打动学生,调动情绪,渲染气氛。

1进行排练表演

在课堂教学之中,课前进行一定程度的表演环节,避免书本教学的枯燥乏味。而且,小学生本来就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真实生动的表演可以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语境中步入阅读过程,促使他们进行深入学习。比如说在《狼和小羊》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可以特意在课前邀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狼”和“小羊”的角色,模拟场景,进行与课文相关的简单对话。就像是在上课之前进行一段有趣的表演秀,不仅一下子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而且也为学习下面的课文做好了足够的铺垫。学生从生动有趣的表演中进入阅读学习过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爱学语文的情感。

2利用直观教具

新课程改革之前,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大多枯燥、严肃、抽象,仅靠教师的一支粉笔、一张嘴,很难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打破传统落后模式,可以充分利用音乐、挂图等直观教学工具,穿插在课堂教学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带动学生进行深入学习。比如说在《背影》一课中,分析其主题思想时,巧妙地插入满文军的《懂你》这首歌,让歌词和韵律为学生展示其思想和灵魂,“你静静地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花静静的绽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多想告诉你,其实你一直是我的奇迹……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依偎在你温暖的怀里,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通过饱含深情的歌声,催人泪下的歌词,文章中浓浓的父子之情深刻而清晰地表露出来,学生不禁感受颇深。

3采用激励评价

小学生大都思维比较简单,在教师的评价中喜欢正面表扬及鼓励。那么,教师在课内外需要多加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对学生的表现多给予激励评价;在学生的作业批阅中,多给予鼓励性评语。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道路上,教师应当担任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理想探求的指路者,心理困扰的排除者,多用伟人、科学家的事迹激励他们学习。尤其是在每次考试之后,应该及时和学生沟通交流,认真分析考试中的优点与不足,对优点给予表扬,对不足给予激励,在学生心中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4开展课外活动

和老师、同学一起做游戏往往是学生最期盼和向往的事情,那么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一定会让课堂变得有趣得多。比如说利用诗词、歌曲、掌声等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导入正课时采用投影漫画、阅读报纸、新闻介绍等形式来开展……另外,在课堂上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发展自身个性,并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更大的空间培养自身特长,将语文活动课教学作为激发学生兴趣、爱好和培养特长的重要途径。比如说让学生自己观察大自然、动手做小实验和小制作等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主动性,让他们勇于思考,大胆创新,不仅可以深入理解书中内容,而且又可以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创造力。

5开展探究学习

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学校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所以,响应新课改的号召,教师需要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更多的采用举例、辩论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同时,还需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使用正确有效的方式方法来学习,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学习的成就感。比如说在《桂林山水》一课中,学习第二段描写漓江景物的内容时,需要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的特点,那么可以让学生自己模仿描写一段与原文进行对比,在对比中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自我发现,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锻炼提高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6运用电教媒体

现代教学媒体主要包括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视、计算机等,运用电教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光、影、像、色、动等元素刺激人体感官。对小学生来说,媒体教学具有很强的直观性,比较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比如说在小学一年级的识字课上,教师可以准备识字测试课件,让学生借助听音选字、部件搭配、判别笔画、选字填空、正误比较等形式自己测试前几天学过的生字,自己检查自己的学习成绩,并设定计算机奖励,做的较好的计算机给予大红花和“还不错,要更加努力哦!”的评语,做的不足的计算机给予“前面的内容没学好,请认真复习哦!”的要求。这样的方式与传统的识字课相比有趣得多,学生还能根据学习成果从中得到计算机的表扬和鼓励,可以充分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新课程改革的开展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跟随教育改革的主潮流,顺应教育形势的变化,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改进模式、创新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袁玉能.谈小学语文新课程作文教学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1,(9):121-122

[2]卫玉红.浅谈小学语文新课程阅读教学[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1,(10):100-100

篇5:小学语文新课堂教学与研讨会汇报材料

培训体会

牛场乡中心小学

牛学富

2012年9月7日至9日贵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贵州鑫源教育培训中心共同举办的历时三天的“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暨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我,有幸参加,深有体会。主持教学、讲座的有崔峦、张学伟和李卫东老师,崔峦讲授《小学语文新课标解》,张学伟教学了五年级《天游峰的扫路人》、李卫东教学了三年级《盘古开天地》,还有张学伟讲座《回顾 沉思 前行——新课标下的思考》,李卫东老师的讲座《把握年段重点,提高教学效率》,他们丰富的教学理念是值得我学习、钻研的,通过这次培训学习,让我受益颇多,让我更加明白语文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对语言文字能力的学习,同时也是对语言文字方式的运用。特别是几位名师的精彩讲座,总萦绕在吾耳旁,具体表现在:

首先,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要明确教学的目的,即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对语言文字的运用。

其次,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把握小学语文新课标的标准,不能脱离根本。反之,就是没有目的。再次,我们要把握好小学语文每一个学段的目标,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去落实,不能随心所欲,这样才能完成小学语文新课标提出的各段目标,最终达到语文学习的目的。

最后,从几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实例中,我也体会到:要做好语文教学,真得去下工夫。几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实例充分展示了这一点:老师利用自己的学识和各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文本与学生自己生活实际的结合起来,教读中理解且感悟文本的思想情感,让学生在心灵深处进行心灵的碰撞,这样才算完成本次教与学的目标。

总言而之,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与名师零距离地接触,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这些特级教师,他们的特制来自于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人文素养以及先进的教育理念。此次宜春之行,让我觉得要学的东西太多,我们不光是知识匮乏,更多的是惰性太重,我非常感谢学校给了我一次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最后我借屈原的一句话来结束我今天的汇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困惑,得到了一些解决的途径。

1、端正的教学态度;

2、娴熟的教学技能;

3、明确的教学目标;

4、精当的教学内容;

5、优化的教学策略。

篇6:小学语文新课堂教学与研讨会汇报材料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有幸参加了黔西县教育局举办的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暨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前来主持讲座的老师有解读六年级《伯牙绝弦》的江志伟老师,解读五年级《景阳冈》的张学伟老师,解读三年级《陶罐和铁罐》的李卫东老师,还有以《新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为讲座的高林生老教师。

他们不仅仅是实践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同时又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理念的专家。他们丰富的教学理念是值得我们学习、钻研的。通过这次培训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比如,江志伟老师解读《伯牙绝弦》这篇课文时,主要是善于引导、多加鼓励,重点在于指导学生的读,学生从读当中就能知道《伯牙绝弦》这篇古文的内容。

又如张学伟老师解读的五年级教材《景阳冈》,也是注重学生的读,从读当中让学生领悟文中主人公武松“豪爽”、“固执”、“倔强”的性格,让学生从读之中快速掌握本文内容。

还有李卫东老师讲的《陶罐和铁罐》等内容。特别是高林生老师讲的《新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这篇讲座.真让我在教学过程中重新认识小学语文教学的真谛,让我更加明白语文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对语言能力的学习,同时也是对语言方式的运用。这是因为:

第一,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要明确教学的目的,即对语言的学习,对语言的运用。而不能是试卷考什么,我们就教什么,是典型的考试教学,也就是应试考试教学,这严重的限制了学生的语言发展能力,语言的感悟能力,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学习。我们只有明确了让学生掌握对语言能力的学习,对语言方式的运用,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养成自觉的去学习语文的习惯。

第二,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把握小学语文新课标的标准,不能脱离根本,也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听、说、读、写的能力。相反,就达不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第三,我们要把握好小学语文每一个年级段的目标,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去落实,不能随心所欲。把每一块砖都给它垒好了,这样才能完成小学语文新课标提出的各段目标,最终达到语文学习的目的。

第四,从几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实例中,我也体会到:要做好语文教学,真得去下工夫。一是要有丰厚的语文知识,也就是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还不够,教师必须要有永远不断的知识源泉;二是要有扎实的教学技能,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做好小学语文的教学。三是要钻研、读懂文本,才能做好教学的设计,做好每一堂课的教学,同时认真反思总结自己的语文知识、教学技能,才能推陈出新,不断提升。

第五,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语言也是很重要的。教学态度决定了一位教师是不是认真搞教学。教学语言能解决教学中学生能否接受、理解,从而让学生能积极动脑思考,体验语文给他们带来不同的感悟,让语文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最终达到语文学习目的。

第六,语文教学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老师要做好为主角服务的配角,几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实例充分展示了这一点:老师利用自己的学识和各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文本与学生自己生活实际的结合起来,教读中感悟文本的思想情感,让学生在内心深处进行心灵的碰撞,完成了本次学习目标。

篇7:小学语文新课堂教学与研讨会汇报材料

在这清风送爽泉水叮咚的初夏时节,我们有幸在区教研室领导的带领下来到省城济南的东郊饭店,参加了在这里举行的全国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成果经验交流研讨会。本次会议日程两天,会议安排了三项内容: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的核心成员朱宁波教授做学术报告;参加全国小学语文会阅读教学大赛获一等奖的青年优秀教师上示范课;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现场评课。

本次会议展示了来自山东、江苏、浙江、吉林、四川、山西等不同省份的优秀青年教师的不同版本、不同年级、不同授课艺术的八节课,可谓“万紫千红满园春”。纵观这代表新课程改革成果的八节课,无论从教学设计,还是到课堂模式,都渗透了这几年课程改革的理念。首先这些课显示了一种和谐的课堂:教与学的和谐,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教师准确了解学情,从学生的实际和认知规律出发设计课,采取恰当的方法为学生解疑释惑。例如山西省的李秀英老师讲授的人教版六年级的《将相和》一课:课文很长,但教师在教学策略上大胆处理教材,渗透抓住人物典型事例来了解人物品质以及抓住重点段落中的重点句子,抓住重点句子中的重点词语的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的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另如浙江奉化的郭昶老师执教的浙江版五年级课文《布衣元帅》,教师重视引导学生深入的解读文本,在解读中让学生既了解了相关知识,又受到了文中人物品质的熏陶。教师重视学法指导: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读议结合,注重了方法与目标的和谐,对学情的把握非常到位,例如对文中重点词语“丰功伟绩”的处理,教师没有去直接问这个词语的意思,而是直接出示课件:徐向前元帅的大事年表,教师寥寥数语介绍了这个词语的同时,还让学生进一步更加形象具体的了解了徐帅一生的赫赫战功,对了解人物的品质做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山东济南的王煦老师执教的是人教版五年级的《晏子使楚》,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也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管贯穿全文的两个词语“尊重”和“侮辱”后,重点引导学生生疑,在此基础上在引导学生读书自行解决医问,帮助学生理请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另外对于课文中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的品读采取了扶放结合的方式,并调动了各种手段,渲染情境,通过朗读让学生表达自己感悟到的思想感情。不过对于这一课我也有一点各人的不同意见,课文中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的段落结构和写作方法基本相同,教师在处理教材和指导朗读的时候是否不该平均用力?

回顾小学语文教学这几年走过的路,作为一名教师我庆幸,我赶上了新课程改革,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孩子、学校和教师带来的活力和变化。“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但同时,新课程改革中暴露出的一系列的问题,也是让我们老师们要深思的。可喜的是,我们参与一线教学工作的老师已经能够理性地看待新课程改革,开始用批评与反思赋予课堂教学以新的生机,构建教学真的精彩。随着课改实践的不断深入,让我们发现了一个个充满生命张力的语文课堂。让我体会最深的是: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共同参与和探究发展。以下我就围绕这几点谈谈自己参与新课程改革的体会和感受:

体会一:平等对话是课堂教学的基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新课程要求转变教师角色,转变教学行为。教师不是绝对的权威,而是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者,是学生的合作者。教学中教师的态度是否和蔼、亲切、有鼓动性,对学生是否民主、尊重、有亲和力,对教学过程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首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同时才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所以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真正地俯下身子,和学生心贴着心,听听他们心中的疑惑,了解他们的喜怒好恶,帮助解决他们想努力解决的问题。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给孩子真正的欣赏,就要给学生以心理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因为“即使在最丑的孩子身上,也有新鲜的东西,无穷的希望。”在教学中,我们要做的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感觉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考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尤其是尊重学生个性,鼓励他们发表感受,谈自己的见解。

体会二:共同参与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参与”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习。因此,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就要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主体精神得到发挥、主体人格不断完善、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去掌握新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兴趣盎然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学生的思维状态如何,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率。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鲜明生动的情景,激活学生思维的兴奋点,真正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学思结合,乐于参与。阅读课中声情并茂的语言,生动鲜明的图画,具体逼真的实物,引人深思的提问,根据课题组织活跃有序的质疑探源,根据文章情节组织角色鲜明的课本剧,针对疑难组织人人参与的辩论等,都能比较有效地激活学生思维,提起学生兴趣。习作(写话)教学中教师情真意切的下水文,组织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等,会使学生觉得习作也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表现生活的手段,是交流的需要。总之,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如果能时时想着学生原有的思维状态是什么,何种方法是激活思维的最佳切入点,何种手段能使学生人人积极思考,个个乐于参与,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为他们创设探究的氛围,组织他们在参与中学习,在活动中领悟,在创新中发展。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体验的教学,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能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体会三:探究发展是课堂教学的精髓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合作中,逐步提高独立探究的意识,增强与人合作的需求感。从而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与人交往和合作。这是课堂教学研究的主攻方向。以“学生发展为本”已经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共识摆脱“填鸭式”的满堂灌,取而代之的是让学生从乐学到会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我认为,应抓住“小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探究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这就极其需要拓宽教育教学的视野,语文中进行探究学习,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语文中探究学习,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获取知识、方法、情感体验的过程。探究的可以是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可以是词句之美、景色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也可以是学生感悟学习过程,领悟学习方法的过程。“探究”更重要的还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然后获取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由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探究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穿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个性。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的老师细心、耐心地教导、引领。但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会出现了更多让人们感到高兴的事情。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才会真正地发出金子一般的光彩,语文教学才会真正的姓“语”。

篇8:初中语文新教材教法研讨

一、提升初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人们普遍认为,家长是孩子最初的导师,而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当然,自主学习的兴趣也是促使学生们自主探索知识并追求真理的动力,因此提升初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是初中语文教法改革的前提。

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初中的语文老师可以利用信息化的科技手段将语文教材上的内容转化为可视化、有声化的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视觉和听觉享受。如此一来,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无形之中。在制作课件的时候,语文老师可以把诗歌朗诵部分或者是课文中抒情部分做成音频文件,在上课的时候展示给同学们。 另外,关于一些经典的小故事,老师还可以找相关的电影给同学们看,然后让其利用课余的时间分享观后感,总结自身的所观、所想、 所获。有了语文学习的兴趣,学生们便会主动地预习课本,探索语文知识的奥妙。

二、深入教材,拓展课外知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深入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于语文教材中那些蕴涵着丰富情感的语言文字,教师要善于通过自身的身体语言或者是其他方面的情感表达来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其中的意境,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1]。 另外,专题学习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好方法。比如某一单元,教师可以围绕其中的一两篇文章来重点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该单元的主题,并且要学会自己去寻找主题,剩下的文章就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去学习体会。并非全盘采用老师教、学生听的方法来进行阅读教学,反之是让学生在消化理解老师讲授部分的前提之下,自己有选择性地去挖掘自身感兴趣的部分,利用更多的时间进行自我思考,明确自身的看法,能够达到授人以渔的效果。语文是集感性与理性于一体的学科,其中也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性质。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老师可以紧紧抓住语文的这些性质,利用一定的方法让学生从深层次去理解语文特性,丰富个人生活。

比如,让学生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游览名胜古迹或者参与社区活动以及其他的社会性活动,都能够融入语文教材中所展现的人文性。或者是让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与理解,设计调查问卷、策划校园内部人文性的活动,使得学生通过互相合作,了解现实生活现状,来充分展现社会人的特性,学会与人交往应注意与遵循的地方,为学生日后真正融入生活打好基础。

三、利用情景教学,让学生学有所思

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发展得并不健全,对于很多事情的理解有自己的偏执性。初中语文知识较为繁杂,知识点比较细,既需要学生的理解,又需要学生自身的记忆。因此,初中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耐心,对待初中学生的叛逆情绪要因人而异。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课程教授也是由简到繁,逐渐提高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语文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注意因材施教和每一位同学的不同点,不能够以偏概全,对于难以跟进教学进度的学生,可以采取课下辅导的方式来补足其学习的缺陷与不足。

比如,在上《皇帝的新装》这一课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适当的时间来提前预习课文、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事情发展的始末[3]。然后拿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小道具,分别请几位学生上台自由发挥来演绎一下教材上描述的故事。这样不仅是给了初中学生们展现自我的机会,也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们参与课堂学习与讨论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当教师分析教材中所蕴含的真理时,学生们也不会觉得太枯燥无聊。

四、结语

篇9:小学语文新课堂教学与研讨会汇报材料

如何在“三自五步”自主探究课堂上去追寻一种理想的高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是我探索与思考的课题。现就课堂中的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根据不同的班情、学情、灵活应用导学案。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取得课堂教学高效益的关键措施,预习是教师引导,小组合作下的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文本,对文本的疑难问题做好标注,整理在预习笔记上,小组长再筛选有价值的问题,在班上交流、展示。根据不同的班情、学情,借助导学案指导学生分配任务和展示内容,遇到发散性思维的题目,适时安排拓展延伸,为使导学案得以充分使用,加强对课堂的实际变通能力。每组展示前设计过渡语,设计好展示的步骤,使知识点有效连接起来,各组展示在承接过程中进行。如果过渡语缺乏,就会造成课堂知识点连接不顺畅,这是课堂不协调的音调。

(二)让学生学会倾听,倾听才能博采众长

学生展示时,大部分学生忙于自己的展示,对别人的展示缺乏聆听的习惯。其实每一位学生都具备一种自我修复的能力,在倾听别人答案时,他们能辨别谁的回答模糊两可,谁的答案风马牛不相及,谁的答案比较完善,容易按受谁的答案,他们心里有数,学生可以通过倾听,让别人的畅谈来扩大自己的思维范围,取长补短。当学生的思维角度得以发散,“百花齐放”的效果有可能就适度而生。

(三)提高学生的点评质量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要让学生学会点评的方法与技巧。重在训练学生对其知识形成或内容进行点评的能力。拿學生朗读课文来说吧,学生每朗读完课文,其他学生给予点评,点评的语言总是“声音小”、“站姿不好”、“读得有感情”、“读得不流利”等,这些点评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层挖掘,虽有,但都无关痛痒,缺乏实质性的东西,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无谓的牺牲,对课堂来说,是一种时间的浪费。点评要上升到对他人展示内容的点评,是学生真正用心思考后的点评,是自己认真倾听的成果展示,同学的点评是对他人的帮助、警醒,甚至为他人今后朗读提供好的方向,引导学生善于从别人的发言收集信息。在别人展示时用心听,随时发现别人发言中的问题,再提出问题,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

(四)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说”,提供条件让学生答或写

所以语文的课堂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学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情感。语文课堂应尽可能创设一个学生张扬个性的平台,引导学生在平等、和谐、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提高语文素养,例如在学生读写文章时,切忌不厌其烦地“叮嘱”。因为,读写需要静心,轻松思想集中,以自己独到的感悟去创作,以饱满的感情品读课文,一定会达到物我交融。所以学生读写时,教师要“零干扰”,让学生自由地畅谈,海阔天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五)课堂上的引导要把握好“度”

课堂上很容易出现突发性问题,如果课前没认真备课,周密组织或许是被动的,甚至出现解决不了问题,所以老师结合学生思维特点,进行预设显得尤为重要,上课是灵活的,随机的。课改的课堂老师是启发者,引导者,我们不能随便插话打断学生的思路,需要做的是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为提高课堂效果,对于那些课堂不积极地投入学习,学习效率低的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应仔细地观察他们的动态,并鼓励他们主动展示,学生回答问题时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足,这时老师不要急于站出,应鼓励其他同学补充,在回答的过程中,总会有学生的回答贴近要求,老师再适时进行点拨、引导。摒弃“鸠占鹊巢”,遇到学生学不下去,老师需要适时点拨,决不是一味地讲授下去。

(六)老师,别把负面的情绪带进课堂

老师的脸是一张晴雨表,课堂上老师的阳光,会带动学生的阳光,老师的诙谐幽默会带动学生的诙谐幽默,课堂上我们需要的是良性循环,别让我们的不佳情绪感染到那些缺乏免疫力的学生,教师应用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当课堂成为富有魅力的磁场,相信学生会主动投入学习中。

篇10:落实小学语文新课标情况汇报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为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目标,新的任务,在课程改革之风吹遍校园之际,我校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投入到教学改革大潮中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努力践行新课程标准,下面将我校落实小学语文新课标的情况简要介绍一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

要进行教学改革,首先就必须明确改革的方向。当前要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就必须要认真学习新课标,树立教学新理念。为使广大教师尽快从观念上适应新课程、从行动上走进新课程,我们在认真分析我校教学实际的基础上,实施“观念先导,培训保障”的策略,学校教务处围绕自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等内容,积极组织培训和教研,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进行新课标培训,会下要求教师认真研读新课标,并在教学中努力践行。通过学习,教师们的思想有了很大的改变,使我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和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基本教学思想——即把学生看作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为教师提供平台,展示课改成果

每学期初我们的教学工作计划中都会设计有关课堂教学教研的活动,针对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有诸多疑惑、彷徨的现状,我们借助听课观摩活动促进课堂教学研究,要求每一位教师每学期多听课,更重要的尽可能多地参与评课,在交流、对话中提升自己的认识,促成自己的感悟,为教学方式的转变提供了保障。我们在实战中加强培

训,以研讨课、示范课、等多种形式推动教师积极参与课改,促进新思想、新理念由内化到外显的实现。同时,我们还积极让教师参与各级各类课堂教学竞赛与观摩。在上课与观摩的过程中,教师个人、学校群体认识、理解、运用新课标的能力均得到提升。通过参与上级的教研活动,对我校教师,提供了提升自己业务能力的机会,也展示了自己的风采。例如:2009年11月教导处组织开展了语文公开课活动。公开课均由市、县级骨干教师执教,他们是在参加了上级课改培训后,初步掌握新课改新路子的带头人,为新上岗的年轻教师做表率,为他们提供学习机会,促进他们在教学工作中迅速成长。2010年4月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改的有关要求,积极促进教师的教育观念的更新,提高我校小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教师间的互相学习互相提高,依据学校对教学工作的安排,设计并安排了语文课堂教学展示课活动,本次展示的语文课均由我校语文学科课堂教学带头人执教。他们的先进教学方法,教学思想影响了其他教师,促动了我校小学语文教学课改步伐的加速。2012年4月我们组织了“示范课”和“优秀课”评选活动,教师公开上课达到20节,涉及到语文、数学、英语、美术、体育五个学科,这对我们这个规模不大,小学部仅有十几个教学班的学校,可以说是全员参与,人人有锻炼机会,很多课可以说虽然处于课改萌芽状态,但我们的老师们都能够运用新观念,新理论,新教法上课,努力向自主高效课堂迈步。2013年3月我们又组织了自主高效课堂教学评优赛活动,在向课改先进学校学习的基础上,我们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开展课堂教学教研活动,不断向新课改靠拢,适合我

们的我们就拿来用,在多次的教学活动后,我校大多数教师,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的教学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校年轻教师赵芳、姚兰老师的语文课,陈杨老师的数学课,姜楠、白玲老师的英语课多次得到县小教部领导的好评。

三、依据新课标,搞好语文各方面的教学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素养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关于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

在教学中我们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写字教学中我们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新课标中指出:在每天的语文课上拿出10分钟来写字练字。我们也要求语文课堂一定要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时间,另外我校的每周一节的写字课也给孩子们提供了写字练字的机会。每学期我们都会举办一次教师或学生的写字比赛活动,将优秀作品展示在学校的宣传栏中或楼廊展示板上,以此来激发全校师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以提高写字教学质量。

汉语拼音教学要求语文教师尽可能做到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我校领导和教师非常重视拼音教学,通过每年的拼音质量检测可以看出新课改后的教学质量已

经在逐步提高。

2、关于阅读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要自然,摒弃矫情做作的成分,朗读要有层次。我校在业务学习和课堂教学评课中都会提倡教师在与学生的谈话中加深孩子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使孩子的朗读有层次有提升。如姚兰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就是在引导学生在理解了课文的基础上感受到了秋雨的美,使学生产生了喜爱之情后再让学生练读,汇报读,评议读,再展示读。这样就做到了自然读,读的自然,分层次,读的越来越精彩。

3.关于写作和口语交际

在写作和口语交际方面,教师们能够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和表达的兴趣,鼓励学生写实事,说真话,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除了完成教材要求的习作内容外,教师还设计了好多训练项目,例如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写写假期中的生活,参加学校或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征文比赛等。

5.关于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鼓励老师大胆地创新,将语文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表演、游戏、竞赛中,通过“唱、画、演、写、做、辩”等

形式,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语文,训练智能,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

新课标里面具体的内容还需要我们仔细阅读,用心揣摩,只有把课标领悟透彻,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找准方向。

四、创造良好的学习语文环境,营造课堂上的融洽氛围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能够努力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教师要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要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学生只要有疑问,随时可以提出,只要有想法,随时可以发表,师生平等对话,同学间无拘无束地交流。

六、重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资助下,我校加大了投入力度,装配多媒体教室,特别是现在的班班通的建设我校于上学期就已经投入使用,教学效果非常好。除加强硬件建设外,我校还注意加强软件建设,组织教师培训,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教学效益。在施教过程中,广大教师积极采用电教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生动。教师积极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为学生全面自主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在课改过程中,我们学校会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转变观

念、转变角色、转变行为,丰富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在培养学生优化发展、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 实现我们自身在专业上的发展和人生的成长。

业务培训材料

我校如何落实小学语文新课标

二道河子九年制学校

上一篇:2011年武汉大学新闻学传播学基础考研真题下一篇:白芒营中学2012年“三评合一”迎省检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