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标重点

2024-05-04

小学语文新课标重点(通用9篇)

篇1:小学语文新课标重点

《小学语文新课标》(修订版)学习体会

2012年8月28-30日全校老师听取了黄新凯副校长对《小学语文新课标》(修订版)的解读,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下是个人的心得:

一、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二、语文生活化,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首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教学中要强调“精讲”,使学生能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作业。生活即课堂,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反复历练,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累积起来,才会形成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所以,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篇2:小学语文新课标重点

一、填空题:

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3、(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4、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

5、课程目标的设计应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6、课程目标的整体目标一共(10)条,其中第三条要求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7、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8、你所任年级段,要求会认汉字()左右、会写()个左右。

9、你所在年级段,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字,背诵优秀诗文()篇(段)。10、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

二、单项选择:

1、()是学习的主体。

A、学生B、教师C、师生

2、()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A、学生B、教师C、师生

篇3:小学语文新课标重点

一、语文新课标是山区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新希望

我国在2001年7月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语文新课标的正式实施, 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改革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也是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一次难得的新机遇。语文新课标所追求的是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价值观, 反映了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体现了当代教育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为基本要求的时代精神, 与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有着实质性的区别。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的概念和特征作出了明确的课程定位:“语文是人类活动的重要交际工具, 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中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特征。”语文是人际沟通的工具, 因此, 其工具性是语文教育的基础目标, 我们的语文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基本的交流技能。另外, 语文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可以看出, 语文也是育人之学,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是语文教学理所当然应当承担起的责任。这也是语文之人文性特征的内在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 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 而且要使学生体悟到语文所传达的人性美。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努力改进课堂教学, 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综合, 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这一点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教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 由过去的教师本位, 逐步实现向学生本位的转化。在课堂教学中, 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挖掘每一位学生的综合潜力。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 贯彻“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的三维教育理念, 实现教育之目的:“教书育人”。“教书”是基础, 是教育所关注的最基本方面, 即“授业”;然后, 在此基础之上, 实现“传道”, 即传授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授之以渔”;最后, 到达“育人”教育的根本目的, 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人格健全、智能多元的人。

要实现新课标的教学目标,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是极其重要的。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所应当承担的职能给予了明确界定。《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这样的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所提倡的“有教无类”及“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二、多元智能理论是语文新课标的力量支点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 认为智力不是一种核心能力, 而是一组同样重要的能力。这组同样重要的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 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这一理论对传统认识中流行甚广的智商理论及相应的智力观进行了质疑和超越[1]。在90年代, 中国引入了多元智能理论, 并迅速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与重视, 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多元智能理论与传统的智能理论相比较, 有着本质性的不同。传统的智能理论, 即是解答智力测验或者应对考试的能力。该理论认为智能是一元的, 智商测试是客观公正的, 智商分数的高低与人的智力水平成正比[2]。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一种生物生理潜能”[3], 这种潜能需要与特定的环境或社会条件相联系, 才能发挥出来。多元智能理论认为, 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 如果某种能力被认为是有价值的, 那么, 这种能力应当被认定为智能;否则不能认定其为智能。多元智能理论中的智能是指“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 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4]。根据多元智能理论, 判断人类智力之标准, 不是考试成绩, 而是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是创新能力。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应当注重结合实际情况, 挖掘孩子们的各种潜能, 增强其对现实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使他们学以致用, 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一种内在的能力和素质, 不断丰富和发展语文教育的内涵。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 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 而是多元的, 并且每个人的智能都有着与生俱来的不同的强项和弱点。每个人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 运用和发挥这些智能的方式会有一定的差异, 这不仅仅与一个人的遗传因素有关, 更重要的是与其后天的人生经历、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相关。因此, 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有利的环境,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为语文教学创造良好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之中, 结合当地的特色环境, 培养学生的优势智能, 为其智能的发挥创造最大限度的现实空间和思维视野。

在加德纳所认可的人类的七种智能之中, 有三种智能和语文教学直接相关:语言智能、人际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语言智能, 指的是掌握并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但这并不是我们过去所理解的只是简单的识字背诵, 仅仅从表面上感受语言美, 它更注重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之时, 能够感受到其中所传递的人文精神和人性之美。人际智能, 是指认识他人, 与人合作的能力。这是语文教育所要承担的重要任务之一, 因为在复杂多变的人际交往中, 语言是实现成功人际交往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这种人际智能也是语言智能的自然延伸, 但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智能的培养, 并不一定能提升他们的人际智能, 他们的人际智能需要在设定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得到培养与熏陶。自我认知智能, 是指深入了解自己内心世界, 并逐渐形成指导自己实施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的能力。这是由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特征所决定的, 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正确引导。

三、践行新理念是山区农村小学培养多元智能的途径

前文第一部分介绍了语文新课标将给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带来的新希望, 第二部分对如何把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教学有效结合进行了简单解读。基于这些理论, 我根据自己所处的粤东北等山区的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 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 探讨山区农村小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途径和方式。与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相比, 粤东北等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仍然比较落后, 这些地区农村小学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等也有着相当程度的差距, 经济发达地区小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山区农村小学, 而要更有效地在落后山区农村小学实施语文新课标, 会遇到更多有待克服的种种障碍。因此, 我们应当基于当地山区农村有限的课程资源和师资力量,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 创造性地探索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新理念。

首先, 在优秀师资比较紧缺的情况下, 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优秀教师资源, 合理分配到各个学校, 以便让这些教师起到应有的带动作用, 传授他们在教学中的先进经验;还应当组织部分优秀教师去一些名校考察学习, 学习别人的先进教学理念。理念先行, 然后才可能改变落后的现实。比如, 学习先进学校的经验之后, 再结合本地山区小学的实际加以改进, 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 应当以学生为主体,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心理素质, 使传统的语文课堂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性、生活化和趣味性的舞台, 这也符合以锻炼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多元智能理论宗旨。

其次, 由于办学经费所限, 本地山区农村小学的教学设备设施一般比较落后,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先进教学理念的实施, 例如, 不少小学还是传统的黑板, 没有多媒体, 教学参考资料短缺, 等等。面对这些实际困难, 老师需要发挥自身的能力, 在现有的条件下,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营造一个浓郁的文化氛围。例如, 通过老师对课文的生动讲解, 让学生体会其中的语言美、意境美;老师还可以让学生闭眼倾听其有感情的诵读, 把孩子带入无限想象的空间。读完后, 让学生再回味片刻。之后, 让同学们把自己的内心感受讲述出来, 或者写在本子上, 让学生们相互评价自己的小作品, 老师最后进行点评, 但是不要下孰优孰劣的结论, 否则, 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这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语言智能、人际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

最后, 我们应当好好利用当地山区农村的优势, 即珠三角地区所不具有的接近大自然的环境条件。在语文课程设置上, 可以适当增加课外活动课, 或者把课堂教学搬到广阔的室外, 或者利用周末, 组织一些户外活动, 到大自然中去。在活动之前, 老师要做好策划, 设计能有效调动每一位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活动, 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语言智能和人际智能。而室外轻松的氛围, 更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 实现“寓教于乐”, 使严肃的课堂生活化, 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和自主合作精神, 增强其多元智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亚南, 郅庭瑾.“多元智能”在中国:回顾与展望[J].江苏教育研究, 2009, (3) :13.

[2]沈致隆.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前景初探[J].江苏教育研究, 2009, (3) :19.

[3]霍华德.加德纳.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视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44.

篇4:小学语文新课标教学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学改革

当前,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开始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制定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相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上存在诸多差异,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就语文教学标准出现的变化谈几点看法。

一、转变教师的角色和地位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動的主体,主导着语文教学活动的一切,在语文课堂中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授课模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只能在课堂中被动地接受,根本没有自我发挥的空间。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则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彻底地转变,将教师定位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不再主宰教学课堂,而是放下师道尊严的传统理念,主动走进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来探究问题,掌握知识。教师不仅传播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这样的角色转变,学生就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人,这也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

二、改革学生学习的的方式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引导学生改变被动应付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探究的学习新模式,这也是此次教育改革的亮点。新课标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小组合作探究的语文教学新模式,要求语文教师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采取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培养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种学习方式就是要充分激活学生的活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能力水平。除了合作探究学习以外,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这次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逐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自我学习中不断获得自我能力的提升。

三、转变课程学习的观念

此次语文课程改革,充分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又一大特色。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往往只看重思想性和工具性,对于人文性却不予关注。语文是母语的教学,也是学生学习其它课程的基础,重视语文学习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影子,都和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文是一个大课程,它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重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势在必行的趋势,也是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来考虑的。因此,我们要转变语文课程学习的观念,将语文课堂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发场所,加强语文学习与课外生活的沟通和联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将过去单一的阅读、讲授转变为表演、游戏、讨论等等,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活动中,各个器官都被调动起来,使学生的能力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展示和发挥。总之,教师要创新语文教学的方式,将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语文教学的整体,使之为语文教学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评价观念的转变

在以往语文教学中,注重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评价,轻松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是教师只关注了语文学科的知识性和工具性,而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语文评价也发生了转变,具体表现为:

1.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在新课背景下,学习形成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同样重要,教师要改变以往传统的评价方式,更多地去关注形成性评价,可以运用成长记录袋的方式,广泛收集能够体现学生学习语文过程和结果的真实资料。比如,学生自评资料、学生互评资料、教师评价资料、家长反馈信息、学生平时学习态度、表现、情感等有关记录等。

2.实现评价过程的民主化。

为了体现评价的真实、客观,要把多方评价结果相结合。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还要经常和家长沟通,以了解学生在家表现。评价的时候要因人而异,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发展。因此,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避免评价者和评价对象产生关系紧张的现象。

3.评价结果要要激励性

教师要正确认识评价的目的,不能把评价作为选拔学生的主要手段,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教师要引导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反思,从而更清楚地认识自我,了解自身素质发展情况,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找到今后努力的方向,不断完善自我。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语文教学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以实现有效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使语文课堂充满无限生机。

参考文献:

[1]李坤. 小学语文应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课堂——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 新课程学习:上, 2013, (2):71.

[2]王红. 学好课改理论提高课堂教学--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学习与思考[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4, (9):41.

[3]刘晓花. 风乍起,搅活一池春水--关于新课改下活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J]. 新课程学习:下, 2012, (4):98.

篇5:《小学语文新课标》读书心得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

崇文校区郝清华

为了能跟上课改的步伐,更好的把握教学目标。这学期我反复认真地阅读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改后的课标虽大体上没有很大变动,但小变动还是为数不少。反复学习后,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下面我就其中的阅读教学来谈谈我的体会。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不仅蕴涵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还具有独特的学科性质,即工具性、综合性、基础性。所以,语文教学的本质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感知语言、理解语言、鉴赏语言、运用和发展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1、要重视朗读

在阅读的过程以及阅读的方法上,《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将其贯穿于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之中。可见,阅读教学中的阅读必须要朗读,这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要“正确、流利、有感情”。教师应该通过引导让学生自读、评读。朗读是一种能力一种技巧,需要一定的训练,而且需要经常的反复训练。

2、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只有具备了广泛的阅读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才会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不断扩大自己的阅读面,增加自己的阅读量。由此可知,阅读兴趣能促使阅读能力的形成和阅读水平的提升,换句话说,兴趣是阅读的首要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也可以用畅谈读书感受激发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写梗概激发阅读欲望;更可以用各种教学手段特别是电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创设情景,提高学生阅读兴

趣,引导提问,激发学生求知愿望。再次就是教给读书的方法,如精读法、选读法、速读法、摘录批注法 等。还有就是重视各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要坚持多表扬鼓励,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3、重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这是完成阅读目标的根本保证。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引导学生从最根本、最普通的事情做起,严格按照良好阅读习惯的要求,循序渐进,不放松任何细节,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探究意识。

新课标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的责任应引导学生去挖掘课文的感人之处,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让学生走进文本,收获自己的独特感受。这样以知促情,知情交融,必定会促进教与学。传统的教学主要是“教教材”,然而教师对书本知识的传授是课程实施的一个方面,决不是全部。课程实施的关键是要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单靠课本不可能达到这目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并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生活经验,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吸收时代信息,收集阅读资料,使教学内容更丰富生动。所以,阅读教学也要打破课堂和校园的围墙,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向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开放,引导学生将教材里的一些课文与生活的观察实践结合起来。另外,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气质都不一样,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就应该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发散性思维和探究意识。在阅读教学中要多多鼓励学生的学习创造性,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提问、回答问题中的一些创造性的火花,及时给予鼓励,给以表达的机会,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5、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所以要从各方面来培

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间还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由地学、思、疑、问,在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课堂的主 人,学生才在课堂上敢说敢想、潜能得到最大发挥。这样和谐、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作为课堂组织者——教师自身也要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主体中,与学生和平相处,这样感情上会更融洽,心理上会更沟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

篇6:《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

一、新课标重视“识字写字”教学 新课标准明确指出了“识字写字”教学的实施要求: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此,识字、写字不单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而且九年语文教育要一以贯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把作文的书写也当作练字过程,努力做到 “提笔即是练字时”。在今后教学中,我要注意板书规范、端正,这样才能o学生做好样子。

二、新课标大力倡导课外阅读 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它既表明了读书、积累是语文的学习之道,又指出语言文字运用实践的重大意义。所有的“学”都是为了“用”,“学以致用”是谁也不能否定的。这一次课标的修订,阅读教学从原先过度挖掘文本、理解文本的“理解阅读”转为语言规律的探寻和运用的“表达阅读”。 在课标中讲到要“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为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并“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三、新课标要求写作要表达真情实感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在今后的写作教学中,我要让学生多留意观察身边的事物或发生的事,日记练笔要坚持不懈,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篇7:小学语文新课标心得

一、提出育人价值概念

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坚持以德育为主,也就是“立德树人”,这样育人价值的提出,定位了语文课程的性质。除此之外,在育人价值方面,新课标还强调了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这些都要在中小学阶段打好基础。新课标中还特别提到了“以文化人”,教师要关注到语文在育人方面有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

二、提出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

语文课程标准只提了听、说、读、写能力方面的“语文素养”,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语文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核心素养包括文化素养、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彼此不能分开。但是作为语文老师,提升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传承和理解文化,都是要以语言的建构和运用为基础,这一点我们绝对不能忘记。

新课标中要求我们要重点关注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是新课标的最大亮点。以前我总认为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学科的事情,现在发现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除此之外,这次新课标还讲到了思维品质的提升,其实就是语言思维训练过程中最基本的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好奇心及对创新的追求,并以此来推动我们的语文教学。

三、提出学习任务群的概念

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了学习任务群,在以前的小学语文课标中,从来没有看到“任务群”三个字。刚接触这个名词时,真是一头雾水。“何为任务群?”,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还是不太明白。正好学校教导处推荐网上学习温儒敏教授的讲座,终于对“任务群”有了点了解:“群”是外在的组织和呈现形式,“学习任务”是“群”里的核心内容。教师要明确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作用,准确理解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从已任教过的中高年级教材来看,每个单元都有单元提示,都有一个训练重点,这实际上就是在落实学习任务群了,只是落实的.是任务群中的某一方面。“任务群”该怎么落实,教师要关注每个单元重点解决什么问题,按照提示,强化情境,强化学习的自主性。比如六下第一单元的单元提示是: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因此,教学时,老师的讲解要努力指向单元目标,要有针对性,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在作业设计上要立足于学习任务群,做到“少而精”“实而活”。这样就可以把课标的精神、教学实际和用好统编教材结合起来。但是,我认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就要进行群文教学,有些课还是需要老师多讲、精讲,先要学生读懂、读明白,然后才能开展活动。

四、提出整本书阅读的概念

新课标还提出了整本书阅读的概念。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最好的黄金读书时间段,现在学生面临的问题是阅读量不够,没有阅读量,语文素养是上不去的。有阅读量和阅读面,课堂上教师的点拨才有效。每册语文教材里都有“快乐读书吧”,也是一本一本给学生推荐,他们都属于整本书阅读。我们老师平时要做的是教给学生一定的基本阅读方法,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但是班级也要有相对自由的书单,提倡学生自己去自由阅读,不要有过分的苛求,不搞过多的活动,要想办法让学生真正想读书。

篇8:语文新课标漫议

曾记得,这两个语文新课标刚出台之时,在我国语文教育界掀起了一场特大风暴。面对一些陌生的名词术语,面对所谓全新的理念和体系,不仅广大语文教师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连那些长期研究语文教学法的专家们,也面面相觑;连那些长期从事语文教材编写工作的人也不知道语文教材该怎么编了;连那些在语文教学上得心应手并享有盛誉的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们,也不知道语文课该怎么教了。于是,那些课标的制定者们,那些原在语文教育界名不见经传的、似乎是从地底下突然冒出来的语文教育的绝对权威们,到处“解读”,到处训示,给语文教育界的芸芸众生“布道”,启蒙。由于他们控制着绝对的话语权,其神态自然是趾高气扬的,其话语自然是透着霸气的。数以百万计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只有唯命是从的份儿了。

然而,历史是无情的。10多年来,这两个语文新课标究竟是指明了我国语文教育的正确方向和道路,还是无视我国语文教育实际、违背了汉语文教育的规律、把语文教育引向了错误的方向和道路呢?究竟是提高了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认识,还是搞乱了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呢?究竟是促进了我国语文教育质量的提高,还是使得我国语文教育质量严重下滑呢?实践已经做出了明确的回答,那就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平心而论,语文课程标准的决策者们的初衷不能说是不好的,他们有着雄心壮志,企图拿出一个惊世骇俗的能在我国语文教育领域开辟出一个崭新世界的方案来。为此,他们基本拒绝了一般人认为必须参与语文课标制定的三类人(一类是研究语文教学法的专家,一类是长期编教材的人,一类是第一线的语文教师)的参与,以防止保守思想的干扰;大胆起用了一批虽然对我国语文教育不甚了解但思想上没有什么负担的新人。以为这下子可以轻装上阵了,但这也就埋下了脱离实际的隐患。加上过于急功近利,在未作充分调查研究和认真思考的情况下,匆匆忙忙拼凑出了一个所谓中西合璧的东西来;在未经慎重的点上实验的情况下,就强行向全国推行,以致造成了当前的尴尬局面。

客观地说,义教语标中不是没有好东西,恰恰相反,其中有很多好东西,值得肯定。比如“语感”。语感,即语言感悟能力,是一种内化的语文能力,它支配着听说读写等外显的语文能力,它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我国近现代一些语文教育大师们就非常重视语感能力的培养。叶圣陶先生说:“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然而,在历来的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却从来不提语感,唯有义教语标才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并在课标中5次提到语感,强调了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再比如“积累”。积累是语文能力的基础,也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然而,在历来的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却从来不提积累,唯有义教语标才明确提出“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并在课标中12次提到积累,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再比如“感悟”。学生学习语文,固然离不开认知,但更要靠感悟。学生就是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途径来学习语言,提高语文能力的。“感悟”,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然而,历来的语文教学大纲却从来不提感悟,唯有义教语标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既然有这么多好东西,为什么义教语标的实践效果却不佳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有问题。义教语标认定,“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说法不准确,因为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在一个层面上。从课程性质来说,语文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教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个工具来适应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它具有“工具性”;从教学内容来看,由于语文是文化的载体,它具有“人文性”。笼统地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没有突显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而在宣传上又过于强调“人文性”,还大力倡导“破除学科中心”,“打破学科界限”以及排斥“训练”等,于是在教学上出现了以“人文”代替“语文”,以“人文活动”代替“语文训练”的做法,于是发生了“泛语文”的弊端。

其次,有许多所谓的新理念,是经不起推敲的。

其一,“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见义教语标)。

这说法本身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它没有区别成人的阅读和中小学生的课堂阅读,没有把握住中小学生课堂阅读的特性。

成人的阅读,或为了搜集处理信息,或为了研究问题,或为了消遣,或为了学习,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中小学生的课堂阅读则不然,它是一种范文阅读,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是有严格规定和要求的。它基本上是属于学习性的阅读,接受性的阅读。基于语文课程所负担的独特任务,中小学生的课堂阅读,应该是中小学生吸纳语词、语料,积累言语范式,形成良好语感从而提高理解和运用民族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至于“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等等,固然与中小学生的课堂阅读有关联,但这些毕竟不是中小学生课堂阅读的直接目的和主要任务。

再说,如果一定要把中小学生课堂阅读的主要目的任务定位在“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上面的话,那么,课标中规定的一些能体现语文课独特个性的目的任务,如“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等如何落实呢?因此,将这种说法用之于指导阅读教学实践是有害的。必然导致语文课的变味和异化。

其二,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见义教语标)。

所谓“对话”,指“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的谈话”(见《现代汉语词典》)。在阅读教学中,围绕着文本的解读和语言的品味,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开展探讨问题、交流心得的活动,是常见的,也是有必要的,把这称之为“对话”,没有错。而把学生自身的阅读,也称之为“对话”,大概是来自接受美学的“对话”理论。把这种理论简单地、生硬地套用在中小学生的课堂阅读上,很不妥当。首先,接受美学中的对话理论,只适用于文艺作品的阅读,中小学语文课本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只能部分采用文艺作品,大量的是非文艺作品,阅读这些文字,如何“对话”?其次,中小学生的课堂阅读,有它特定的目标任务,不同于一般的阅读(这点,前文已谈到)。我认为,中小学生阅读文本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习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同时自然地接受了文本中固有的思想、情感、知识、文化。一般情况下,其方式是单向的,不大可能出现读者(中小学生)与文本及作者的双向交流。一般只存在学生对文本把握是否准确的问题,不大可能出现学生(包括高中生)创造性的赋予文本新的意义的现象。脱离了这个实际,奢谈“多重对话”,特别是过分强调学生“有创意的阅读”和“独特体验”,不仅无益,还十分有害,会导致阅读教学偏离正确的方向。

其三,“文本的意义不是先在的,确立的,而是在阅读过程中生成的”(见某些解读课标的文章)。

这种说法太玄乎了。照这么说,作者写出的文章(作品)本身并没有什么确定的意义,其意义是在读者阅读中生成的,是读者赋予它的。读者生成的意义是黑,它就是黑;读者生成的意义是白,它就是白;读者生成的意义又黑又白,那它就是又黑又白。这岂不荒唐?应该说,任何人写文章(包括文学作品),都有先在的确立的意义,不过,在文学作品中,由于形象大于思想,确实会出现作品的客观意义与作者的初衷并不一致的情况,但并不能因此否认作品有“先在的、确立的”意义。而这些作品的“后在”意义,也不是读者任意赋予的,而是专家们共同研究的结晶。当然,还有“一千个读者头脑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这指的是读者对于文学形象的感受是不完全相同的。但一千个哈姆雷特毕竟还是哈姆雷特,只是有些差别而已。如果某个读者头脑里的哈姆雷特变成了贾宝玉,那他就是没有准确把握住哈姆雷特的形象,这与接受美学所描述的完全是两码事。当然,据说现在确有非常朦胧的连作者都不知所云的“作品”,那大概是没有“先在的、确立的”意义的东西,但这样的东西是不宜拿给中小学生学习的,相信它也不可能混进语文课本吧!

这条“理念”,完全否定了文本意义的客观性,把阅读文本说成是纯主观纯个性化的行为,那么,文本阅读的教学意义就不存在了。于是阅读教学中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都是多余的,教师的指导也是没有必要的,甚至阅读教学也可以取消了。这哪里是什么新理念,简直是胡言乱语,它对语文教学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其四,“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见义教语标)。

“维”,是几何学及空间理论的基本概念,构成空间的每一个因素(如长、宽、高)叫做一维。教学是过程(“教学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见《现代汉语词典》),是一种线性运动,不以空间形式存在,哪有什么“维度”?再说,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是分属于不同范畴的概念,是教学中可能涉及到的内容。在教学中,它们不能构成完全对应的关系,而是包含在“过程”之中的。因此,“三个维度”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其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见义教语标)。

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包含教和学两种活动。在“学的”范畴,学生是主体;在“教”的范畴,教师是主体。这两个主体统一在“教学”范畴中,形成一种特殊的关系。学生这个主体,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指导、督导;教师这个主体,是为学生这个主体服务的,教师的“教”是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为此,有人主张用“双主体”来表述,但“双主体”没有反映出两者在教学活动中的特殊关系。我认为,还是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表述好,既有“双主体”的内涵,又表明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关系:既通俗,又准确。

我们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主体”不等于“自主”。教学活动,受教育性质、教育目标、教学计划、教材内容等一系列的制约,严格地说,它既不允许教师自主,也不允许学生自主。当然,在操作层面,教师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学生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具备一定的自主性。如果剥夺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在完全被动的地位,是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的;如果一味强调学生自主,就会抹杀和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得师生关系失衡,也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把“自主”改为“主动”,比较合适。至于“合作、探究”,固然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式,但在语文教学中只能适当运用,不能绝对化。因为,学生学习语文,主要靠个人的感悟,不能以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代替学生个体对语言的感受、领悟、积累、运用。

实践证明,正是这些“新理念”,把语文教学引向了错误的方向,同时排挤和湮灭了课标中的一些正确主张。

义教语标虽然问题很多,但毕竟还是一个课标;高中语标则完全是一个乌托邦式的东西。

高中语标严重脱离了基础教育的实际。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学段,高中教育仍属基础教育范畴,并非专业教育。而高中语标不仅以必修课的形式对“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以选修课的形式,要求学生在“新闻与传记”“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文化论著选读”“社会、思维与语文”及“语文综合应用”等专门领域,都要有相当的造诣。

在这些专门领域,要求学生既要掌握相关知识,阅读大量(或相当艰深)的作品,还要有相当的评价能力和创作能力。如“小说和戏剧”这个模块,要求学生“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戏剧作品”,“能进行辩证的分析,分辨精华和糟粕,做出科学的评价”,“学写文学评论,能力求表达出自己独特新颖的见解”,“结合作品产生的时代、社会背景,从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形象、戏剧冲突、叙事方式、表现技巧、语言风格等不同角度解读小说、戏剧作品”,要组织文学社团,“对感兴趣的小说、戏剧进行专门研究”,还要“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有意识地积累创作素材”,“写作小说戏剧作品”。这就是说,学生既要成为“小说与戏剧”的研究者,还要成为“小说与戏剧”的创作者。其它选修模块都有类似的要求(恕不一一摘引)。这样的要求,即使是专门研习语言文学的大学中文系也嫌太高了,也是不可能办到的,何况是对还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高中学生呢?显然,高中语标完全忽视了高中语文的根本属性---基础性,竟然以培养专门人才的任务强加于高中语文,这是高中语文无力承担也不应当承担的。

高中语标也严重脱离了高中语文教学计划的实际。高中语文只是高中开设的十几门课程中的一门。根据国家制定的教学计划,高中语文按每学期实际授课18周、高一每周5课时、高二高三每周4课时计算,总共只有468课时。除去平时的复习考试和毕业前的总复习,实际能用来授课的,只有400课时左右。高中语标规定的每个模块,只能分配到36课时,而每个模块提出的要求则是惊人的。从选修课“唐诗鉴赏”提出的六项要求可见一斑:

1.“选读唐代不同时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重要诗歌流派和诗人的代表作品”;

2.“对作品的意蕴力求有新的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就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某一方面做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

3.“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作品进行赏析”;

4.“运用诗词格律知识鉴赏唐诗作品”;

5.“进行专题性阅读鉴赏”“开展专题研究活动”;

6.“围绕所读的唐诗作品组织游览、考察活动”。

这几乎是对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的要求。要在36课时之内完成这样的要求,这不是痴人说梦吗?别说36课时,即使把整个高中学段各学科共用的三千多课时都拿来学语文,也绝对达不到这样的要求。

面对这样一个“课标”,不禁使我联想到上世纪50年代“亩产几十万斤粮食”的“大跃进”的神话,惨痛的历史教训还记忆犹新。没想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党和政府大力提倡“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今天,这个堂皇问世的具有法规性质的文件———课程标准,竟然如此“离谱”。我又不禁要问,这样一个课标是怎么样制定出来的,又是怎么样被审查通过并付诸实施的?我想,只要稍微有点责任心,稍微有点实事求是的作风,稍微做点调查研究,也不会“离谱”到如此程度吧?

篇9:再次学习《小学语文新课标》心得

一、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纵观语文教学的历史,在古代,说某某能写一手好字,能写书信,这人的语文素养就好;相反,说某某的语文水平差,往往就说这人斗大的字也识不了一筐。可见古代私塾的语文教学目的是何其简单。但尽管简单.却包含了教会做“人”的基本能力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不就是对一个人语文水平高的最好评价吗?我们不能受教育部门的统考和评价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小学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已有。一味的读,一味的背,在硬性读背的戒尺下不也培养出了大量儒生?由此可见“读”在学习语文中还是具有相当的作用的。我们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却对“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却知之甚少,遗忘很快。正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有位教师在执教一篇游记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采用小导游的方式让学生先小组合作学习,然后集体交流,抽学生轮流上台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景点的特点。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直观的画面图,犹如身临其境,美不胜收,接着又让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整堂课内容充实,模式新颖,学生饶有兴趣,也学了很多。表面上学生收获不少,但是由于缺少了对文本的朗读,实质的理解还是缺少相当的内涵,尚有部分学生甚至一节课中没开过口,这显然无助于课文的内容的解读。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三、注重学生自悟探究

上一篇:仙河四季的作文下一篇:艾上乐品女装品牌 青春蓬勃的时尚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