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教案

2024-04-29

定风波教案(精选6篇)

篇1:定风波教案

《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词作内容。

2.体会本词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学习通过诵读,分析字词含义鉴赏词作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苏轼旷达、坦荡,无惧困难的胸怀和达观的处世态度。

【教学重点】:

学习通过诵读,分析字词含义鉴赏词作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感受苏轼旷达豪迈的精神之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宋代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话说当年,苏轼官至翰林学士时,问自己的幕僚说:“我的词跟柳永的词这么样?”对方答道“柳永的词只适合十七八岁的女孩,手执红牙板,吟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的词,必须要找关西大汉,怀抱铜琵琶,手绰铁板,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为什么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只有女孩才能把那种韵味唱出来,而苏轼“大江东去”就必须找关西大汉唱呢?

不同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在诵读时就要注意采用适当的方式。今天,我们就来做一趟关西大汉,通过诵读来学习苏轼的另一佳作《定**》。

二、展示目标

三、教学过程:

(一)、请同学们看教材p37注释1、2以及诗的小序,了解〈定**〉的写作背景。时间:三月七日——宋神宗元丰五年,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春天。★地点:沙湖道中。

★天气:雨,晴。

★人物:雨具(拿着雨具的仆人),同行,余。★故,交代写作缘由。

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招致改革派的不满,当时有人故意曲解他的诗句,大做文章,说他做诗讽刺新法。最终,苏轼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坐牢103天,濒临被杀的境地,史称“乌台诗案”。师:说得简洁准确。这首《定**》就写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被贬黄州时期是苏轼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就说:“苏东坡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东坡。”

苏轼因 “乌台诗案”被(贬官)至黄州。同学们想一想:被贬官的人的心情如何?有一天,他出访友人,天公不作美,却在沙湖道中(遇雨),没有雨具,大家极为(狼狈),只有他独(不觉),同学们你们想到了什么呢?苏轼这个人真是„„大家带者省略号,放声朗读〈定**〉

(二)、诵读、理解课文内容情感

1、提要求,找同学朗读课文

2、点评:同学们在字音和节奏上读的都没有问题了,就是感情方面,还不是很到位,可能是对于课文的内容还不是很清楚,我们先看看课文大意,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们在进行诵读。

3、让学生说说这首词作的大意。

明确:不要去听雨点子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不妨一边舒适地吟诗、长啸,一边慢慢地走去。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比乘马还要来得轻便。这雨有甚么可怕?虽只有一件蓑衣,任凭一生风雨都不在意。

带着寒气的春风将我的醉意吹醒了,微微感到点冷。雨后放晴,前面山头上的夕阳普照,好似在招手欢迎我。回头望望刚才遇雨的地方,真是晴雨无常!回去吧,不管风吹雨打也好,阳光四照也好(却可过着平静安定的生活)。

4、简单概括诗的内容。

明确:上片描写苏轼面对风雨的心理感受,表现了词人面对苦难的旷达超脱精神。

下片描写雨过天晴后的景象表达了词人于挫折中看到希望,于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让这暂时的挫折和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

5、自读上片并思考:你认为上阕中哪些词语用得好?它直接表现了作者的情感,请找出来和同学们一起品味,对于这些词我们应该怎样读?

6、自读下片并思考:雨停了,苏轼人生中最大的一场雨也结束了,那么在这场大雨过后,苏轼对人生有了怎样一种新的认识呢?抓住哪些字词?如何读?(抓住“斜阳”“迎“)

7、“苏轼这个人真是„„”请你用一两个词概括。

8、让我们带着感情再读课文。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名家的朗诵,看自己的理解与名家是否相符。(欣赏朗诵视频)

(三)拓展延伸; 思考:《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也是苏轼旷达词的代表作之一。词中哪些诗句体现词人旷达情怀?请加以赏析。

明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几句诗借月之圆缺的“物理”排解人之离合的情理,最后以由衷的美好祝愿收结全篇,表达了作者超逸旷达的情怀。

(四)作业:

请利用书籍或网络搜集苏轼其他旷达风格的词作,并把它作为本周的摘抄作业抄于摘抄本上。

四、小结:

本词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途中遇雨写起,表现了词人在自然风雨中镇定自若、吟啸自乐的豁达心境,也暗喻词人在人生逆境中泰然自若、在痛苦中旷达自解的情怀。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些启迪,只要我们活得明亮,豁达,乐观,人生就会是一片晴空。

篇2:定风波教案

——《定**》赏析

绵阳外国语学校 王智

【教学背景】:

在语文版八年级上册教材中,已经学过《记承天寺夜游》《浣溪沙》,本课作为拓展课教授。【教学创意】:

1.既有横向的板块连接,也有纵向的逐层推进;

2.以“读”带“解”,在“读”中求“解”。标句读,辨标点,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教学目标】:

1.体味《定**》寄情于景、寄情于事的手法。2.通过品读词的节奏、意象、情感,琢磨词的解读方法。3.感受苏轼豪迈、豁达的性格,全面认识作者真实的人性人情。【教学步骤】:

一、切入: 同学们,参与我们今天课堂的,还有一位朋友: 【屏显1:他一生频频遭贬,历典八州,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乡;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在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他仍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他就是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宋代词人苏东坡!。我们这学期学过他的《记承天寺夜游》《浣溪沙》。有谁来说说,你对苏东坡有怎样的了解,看谁说得最完整。

千百年来,苏东坡的魅力光耀文坛:

【屏显2: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王国维 东坡词,胸有万卷,笔无点尘。——蔡嵩云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林语堂】

我们心中的苏东坡、名家眼中的苏东坡、苏东坡自己眼中的苏东坡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留下的那些文学作品,依然耀眼。今天,我们走进他的《定**》,来领略他的风采。

二、品读:

1.一读:断句

不过,大家看看手里的卡片,今天的词与教材可不一样,老师并没有给大家分出词的上下阕,也没有给它添加标点。现在,请同学们前后左右,自由组合,小组合作,分出该词的上下片,并为它断句——用句号标出停顿。

【卡片一: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二读:正音

【 卡片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三读:会意

通过朗读,置疑没有读懂的地方,落实词意。归结:读词的关键——由“品字词”到“抓意象”。4.四读:悟情 改断句为加标点符号

【卡片3: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探讨:

【屏显3:比较每组所用标点符号,谈谈自己的看法: A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A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B1.也无风雨也无晴。B2.也无风雨也无晴!】 归结:

【屏显4:读词——“品字词”“抓意象”“悟情感”

本词——寄情于景、寄情于事;豪迈洒脱、乐观旷达。】

5.五读:传情

鲍国安范读,同学自己读。力争读出节奏、重音、语气、语势、情感。

三、迁移:

1.过渡:同学们,谪居黄州,本是一段沮丧的时光,苏轼却在人生不如意之时,写出了最好的诗歌。苏东坡在逆境中的豁达、乐观、豪迈深深地感染着我们。但是,苏东坡的乐观并非天生,而是来自修炼。下边,我们看看他同样写于黄州的《卜算子》。

【卡片4: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2.一读:标出节奏、重音。

3.二读:老师范读该词;同学圈画意象,连缀意象。4.三读:诵读该词。

5.活动:探讨—— 两首词几乎作于同时,《卜算子》的孤高和《定**》的旷达,《记承天寺夜游》的自嘲与《浣溪沙》的达观,它们矛盾吗?为什么都可以统一在苏轼的身上?

归结:东坡词,带给我们美的享受;读词,读音韵,读节奏,读感情,读世事人生。苏轼被贬黄州,生活苦难,在住所之东坡开荒种地,并自号为“东坡居士”,从此,东坡成了苏轼的符号。他既丰厚,又单纯,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而鲜活的文人。

6.活动:背诵这两首词。

四、荐读: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说:“苏东坡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东坡。”其实,他还有很多名篇作于此段时间,大家下来以后,可以读一读他作于黄州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篇3:苏轼《定风波》阅读体会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 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已而遂晴, 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的词《定风波》是新课改后新增入必修四的一首词。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的作品, 记叙的虽说只是出游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 但从中表达了作者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 更寄寓了他对自己所遭受的政治打击的愤懑和故作旷达之情。

在某个天朗气清的日子, 苏轼和几个朋友一起去郊游, 正兴起, 却下起了大雨, 同行的人皆抱怨天公不作美, 狼狈不堪, 唯独苏轼, 听着雨打竹叶声, 哼着小曲, 凭着竹杖芒鞋, 悠闲地走着, 任他风雨漫天, 乱云飞渡, 我自怡然自得。于潇洒镇静中透出几分倔强。

当料峭的春风将他的醉意吹醒, 已是雨后放晴, 前面山头的夕阳普照, 好似在招手欢迎他。回头望望刚才遇雨的地方, 真是晴雨无常啊!最后, 苏轼将整首词落脚在一个字———“归”上:回去吧, 不管风吹雨打也好, 阳光明媚也好。全词就此戛然而止, 可是读者的思考却还在继续, “归去”, 苏轼究竟想归向何处?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 首先, 我们要明确, 这首词大量使用了象征的手法。“雨”象征困境, “晴”象征顺境, “乍雨还晴”象征人生的变幻无常, 而“萧瑟处”则象征人生危难处, 暗指苏轼自己所经历的宦海风波。

有一句话说:人生就是一场雨的工夫;还有一句话说:人生就是躲 (淋) 一场雨的工夫。相形之下, 后者要比前者积极、主动。因为其中蕴含人应该主动掌握自己的命运的道理。然而面对人生的风雨, 苏轼又是如何抉择的呢?他没有躲雨, 他说风雨皆无, 他淡化了弱化了甚至无视了所有的风雨。一切都像没发生过似的, 本无风雨, 何来晴明?这就大大超出了凡人的境界了。一个沉着、豪迈、通达、随遇而安的苏轼就这样展现在读者面前。

他不惧怕任何风雨, 也不在乎阴晴多变, 一心只想归去。回首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浮沉, 反思的结果仍是———归去!伟大的灵魂在艰苦的跋涉, 无声的探索, 无歌无喜, 无风无雨。阴晴可以等同, 成败荣辱又何足挂齿, 利害得失更可一并泯灭。

诗人用象征的手法, 写出了在突如其来的政治风雨面前, 自己内心的坦荡与气度的从容。从历史和磨难中走来, 在穿林竹叶声中吟啸徐行, 不避崎岖, 走入安宁, 走入心灵的坦途, 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自己崭新的位置。

苏轼还曾在词中写道,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吾乡何在?在心安处。人生像什么?苏轼回答“应似飞鸿踏雪泥”, 一切皆为偶然, 何必太较真?余生该如何度过?“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去哪里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 心灵的超脱。

苏轼与李白不同, 李白一辈子也不明白这个社会是怎么回事, 他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所以他是谪仙人。苏轼与曹操也不同, 曹操要的是天下归心, 而他却要自归于心。

他为何不躲雨, 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 人生就是一场雨, 无边无际, 无可躲藏。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他要逃离的不是官场, 不是尘嚣, 而是人生。可是, 已经活在世上, 谁又能脱身人生这个大罗网呢?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 还是廊庙江湖, 对于苏轼来说都是“外部世界”, 本无区别。他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

这首词, 不禁让我想到现在很多的学生, 因为一点挫折而垂头丧气, 因为一件事不如意而郁郁寡欢, 萎靡不振, 这首词无疑给他们打了一针强心剂。其实, 重要的不是这个世界怎样, 而是我们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如果说以静制动, 无招胜有招是功夫中的最高境界, 那么笑对人生, 用乐观释然一切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凡事岂能尽如人意, 但求无愧于心”, 人生起起伏伏, 保持一颗从容乐观的心, 崎岖也会变坦途, 即使有再大的风再大的浪, 也会如蜻蜓点水一般恬静与淡然。面对现实世界的喧嚣与躁动, 我们需要的不也正是这种心境吗?

篇4:《定风波》赏析

苏轼聪明灵秀,才华横溢,二十岁就考中进士,深得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1]可是苏轼的仕途是坎坷的,他所处的北宋时期政局动荡,改革派和保守派斗争激烈。苏轼初任开封推官,写了不少策论,主张政治改革。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他上书反对新法,结果被外调,任杭州通判,后任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元丰二年(1079),御史李定摘出苏轼讽刺新法的诗句,告他“谤讪朝廷”,苏轼因此被捕下狱,这就是“乌台诗案”。获释后,到湖北黄州任团练副使。当这样的一个小官简直是对苏轼的一种侮辱。苏轼连遭打击,一颗政治新星并未升腾起来。在黄州做小官,由于官微薪薄,他经常到田间劳作,种庄稼,以补养家糊口之不足。国之栋梁心系国家前途,身在黄州的苏轼路在何方?

四十五岁的苏轼经过艰难跋涉,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大道。《定风波》这首词让我们走进了大文学家苏轼的心灵世界。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此为《定风波》一词的小序,词人在去沙湖的途中遇雨,因没有雨具,同去之人皆显困苦窘迫之态,唯独词人不觉得狼狈。小序交代了作者创作这一首词的原因。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对自己说,不要听那雨滴打叶之声,放开男子汉雄浑的嗓音,长啸一曲吧,不要慌乱,不要急躁,在这风雨中,要照常沉稳地走好每一步。苏轼对自己说,这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和自然界的风风雨雨是一样的,不要怕打击,不要怕污蔑,这两句写出了词人独立坚定的人生追求。“吟啸”彰显了词人开朗、豁达的胸怀,“徐行”绘出了词人淡定、稳健的神态。“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词人手拄竹杖,脚穿草鞋,他自得于这样的打扮,说它比骑着高头大马还要轻快、自在、洒脱。我们仿佛感受到词人那种喜欢自由自在的乡村生活的情怀。任凭这风雨怎样肆虐,任凭这风雨怎样打击,他都能披着蓑衣在烟雨中前行,他无所畏惧,处之泰然。生活磨练了苏轼,他有了明确的生存目标,他有了坚强的生存意志,他有了正确的生存思想。“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喝了酒,在料峭的春风里,寒风拂面人渐醒,丝丝寒意入暖怀,那快要落山的红太阳普照着,洒下金光,像是迎接词人的晚归。那些打击、苦难、泪水过去了,苏轼紧握住的是眼下的时光,他心中涌动着热爱生活的滚滚激流,自得于当时的所处,满足于身边朴素的泥土、青青的芳草,还有醉人的红太阳,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杰出文学家的开朗的胸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回过头来看看刚才所遇风雨交加的地方,信步而归,他说,对我来说,既没有雨天,也没有晴天,无论晴天、雨天,对我来说,都无所谓;人生路上,遇晴天也好,遇雨天也好,我苏轼都不怕;在京城做官也罢,遭贬处边远之地也罢,我苏轼不以官位浮沉而或喜或悲。他坚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他稳步向前,他豁达、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让我们由衷的钦佩。

词的上片明写词人所遇自然界之风雨,实质重点写人生之风雨,面对挫折,苏轼从容、淡定,镇定自若。词的下片写词人的人生感悟,刚才是风雨交加,转眼是斜阳相迎,宦海人生也如天气变化一样,变幻莫测,苏轼不受外物干扰,超然物外,执着于自己所拥有的生命绿洲,愉悦前行。

《定风波》写的是词人途中遇雨的小事,表现的却是该怎样对待人生政治浮沉的大事。《定风波》是词人直面人生冷静思考后的人生宣言书,是词人生命之舟的方向盘。所以后来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他都没有被打垮,都没有忘记自己喜欢的文学创作事业。可以说,文学创作事业是照亮词人人生征途上的一座高耸圣洁、光芒四射的灯塔,所以他活得充实、豁达,境界高远。在黄州贬所,苏轼还写了《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这样流传千古的不朽之作!

苏轼的仕途是艰难的、曲折的,他甚至被贬到了 海南岛的琼州,但他战胜了仕途的坎坷,成了一个生活的真正强者。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苏轼遇赦北还,他在渡海北行之前写了《澄迈驿通潮阁》,“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2]词人还是那样的热爱生活,还是那样的乐观。苏轼在广阔的艺术领域里辛勤耕耘,他在诗、词、绘画三个领域里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生命之树枝繁叶茂,高大挺拔!

注释:

[1]姚麒园主编.中学语文教师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

[2]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陶承良 安徽省天长市职业教育中心 239300)

篇5:定风波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苏轼,感受词中丰富的人物形象。

2、把握、体会词中旷达洒脱的胸襟与情怀。

3、认识、了解高考人物形象类诗歌鉴赏考点。

【教学重点】:

感受、理解苏轼文学作品中丰富立体的人物形象与旷达洒脱的思想情怀。

【教学难点】:

运用方法与技巧,尝试分析高考人物形象类诗歌鉴赏题型。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结合课内外所学,谈谈你了解的苏轼先生。

旷世奇才苏东坡——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绘画:善画竹,论画主张神似。

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大起大落苏东坡——

嘉祐元年(1056),苏轼首次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苏辙同榜进士。嘉祐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其间因与王安石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颇有政绩。

元丰二年(1079)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罪,即“乌台诗案”下狱,被释后,谪贬黄州,游离四年有余。(一起一落)

元祐元年(1086)旧党执政,苏轼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但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元祐四年,出知杭州。

(二起二落)

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请求外任,先后被派颖州、扬州、定州。这期间,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革新。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苏轼这次 一贬再贬,由英州、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三起三落)。直到宋徽宗继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

苏轼坎坷的一生有这样两句诗形容“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值得一提的是,苏轼被贬黄州四年期间,留下近50篇诗作,其中不乏了众多的传世名作。《赤壁赋》、《念奴娇 赤壁怀古》。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另外一首“黄州作品”《定**》。

二、赏析诗文:

(一)初读感悟:

词中东坡先生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请简单概括。

(二)复读精研:

请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具体内容多角度解读东坡之丰富形象。

1、从容不迫、怡然自适

上片开头不经意间挥写出一个坦荡洒脱的自我形象:“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两句正可谓声情并茂,形神兼得。“穿林打叶”言风雨之盛,但作者置身风雨林莽却偏吟啸徐行, 活现其超逸豪放之致。再用“莫听”、“何妨”突出心境,越发显示出行者悠然自得的情态与不为环境所左右的淡然。词人一落笔就营造出一片恬适自若的心情氛围, 用以统领全篇思绪, 使得情、景、理之间妙合无垠。

2、无拘无束、平易可亲

“竹杖芒鞋”的细节能进一步丰富人物形象。郊外出游,一身野服装扮,从一侧面也透露出性喜自然、无拘无束的性格。另一方面,先生贬谪黄州,仍身兼团练副使之职,如此装扮往来民间,俨然山野达士而无纱帽浊气,潇洒从容却又平易可亲。

骤雨疾袭,先生认为竹杖草鞋行于其间远比乘车骑马来的轻快、利索。事实真的如此吗?竹杖草鞋不会更加拖泥带水吗?“轻”字还可解读出其他含义吗?遥忆得密州时“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何等的意气风发。而今黄州又有什么?“竹杖芒鞋”而已!“轻”既是装扮之轻,亦是心境之轻,无官一身轻啊!

3、泰然处之、安之若素

也正因如今“竹杖芒鞋”,先生胸胆开张啸出“谁怕”。“谁怕”可理解为“怕谁” 的倒装,意谓怕什么。这一反问语势适与前文的“莫听”、“何妨”呼应有致,更鲜明地表现出作者坦坦荡荡的胸怀和镇定自持的心胆,由此自然引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 语。

自己一生就是身披蓑衣往来于风雨之中过来的,疾风骤雨而已,还怕什么呢?“任平生”便是平生饱经风雨、早已听其自然的淡然了。“烟雨”不仅仅是自然界的风雨,更重要的也是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先生一生极为波动,时而内召,时而外用,时而位置于清要之地,时而放逐于边远之区。生活磨练了先生的意志,“烟雨”早已习以为常。“一蓑烟雨任平生”便是先生不惊恐、不退缩、无所畏惧、处之泰然的精神写照。

4、宠辱皆忘、超乎物外

雨后的春风不免料峭,但正当他酒醒微觉清冷时,夕阳却从山上照下来消解了寒意,仿佛在迎接他的归来。按常人的感觉,雨后斜阳应是一派乐景欢情,但先生却不拘于夕晖送暖,而是回转笔锋,宕开一层:“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就显示出先生独特审美取向:“萧瑟处”,便是当初疾风骤雨之地,而今已是“山头斜照却相迎”,自然界是如此风雨瞬息、阴晴不定。假如再返回那里, 不仅风雨没有了, 而且也感觉不到睛朗的阳光。言外之意, 自己依然心宁如故: 当时既不觉得风雨纵横, 现在也不在意夕晖宜人。

晴天也好,雨天亦罢,回首望去,已是无谓。林语堂先生曾云“生命的事一经过了,再热烈也是平常”。当先生历经无数人生风雨、走过人生无数“萧索处”后,他淡化弱化了甚至无视了所有的风雨。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 并泯灭。

优乐两忘、宠辱皆忘、超乎物外何其洒脱,何其可贵!结尾这三句言近旨远, 妙语双关。

值得注意的是,该词成于“沙湖道中遇雨”,因一件生活小事而抒发了词人不退不惊、逆且安、处之泰然的旷达心境。这样于生活小事去领悟人生哲理的方法(以小见大),值得学习。

(三)高考链接:鉴赏诗歌人物形象是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中的重点内容。作为考查热点,学生应予以关注与重视。

1、常见设问方式:

⑴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⑵请简要概括或分析诗词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⑶某联(句)刻画了一位怎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2、技巧点拨:

⑴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感受形象。

⑵抓语言、动作、肖像,特别是细节描写,运用联想,丰富形象。

⑶结合背景,知人论世,定格形象。

3、答题步骤:

⑴概括人物形象特征。

⑵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歌是如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可分点说明)

⑶概括形象意义。

4、小试身手(2014年,江西卷):

请运用上面所学方法技巧,简要概括下面这首诗中的诗人形象。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①(其二)苏轼

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②。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注释:①被酒——带醉,刚喝过酒。诗中的子云、威、徽、先觉四个姓黎的,都是海南 黎族人,是作者在当地的好友。②翁:苏轼自称

(四)再读探究:

后世文人墨客对于结尾三句的含义多有不同解析。有人认为想要做到在政治上、人 生上宠辱皆忘,先生选择的做法就是“归去”。在入世与出世的抉择上,东坡先生是否

选择了出世呢?你认为先生的“归去”是否与陶渊明的躬耕归隐一样呢?

先生一生都在仕途上,从不犹豫、从未远离!

经历了人生的大悲大喜,大起大落的苏轼,也始终未泯灭治国安邦、“致君尧舜”、“尊主”、“泽民”的政治理想。他停留过的每一站都留下了斐然的政绩,在凤翔,修改衙规,为民造福;在杭州,修复六井,疏浚西湖;在密州,为民请命,抗击蝗灾;在徐州,身先士卒,奋战在抗洪前线;在黄州,拯救弃婴,摒弃恶俗;在岭南,身体抱恙,关心民生疾苦;在琼州,鼓励黎民发展农业,充当文化使者。东坡一生,始终未脱离仕途,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行为准则一直影响着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苏轼的其他词作也直接反映了先生忠君济世的鸿愿。

《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春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由此可见,尽管他在诗词中出现“归去”一词,流露出希望自己能像陶渊明那样归隐山田,但事实上他从没有“退隐”,一直终老未践。他说:“我不如陶生,世事缠绵之。”真的是如他所说的是因为世事缠绵而无暇归隐山田吗?不是。陶渊明诸人依靠自然来消解人生的挫折,消解人生的不如意。而苏轼却可以不必借助于自然来消解,即以恬适豁达的心境应对一切外物, 风雨阴晴概不萦怀, 暗示自身无论处境逆、顺都泰然自若, 在变化多端的仕宦人生道路上无往不适。

晚年他在七绝《独觉》中索性去掉“归去”二字, 径直道:“回首向来萧瑟处, 也无风雨也无晴。”以年逾六旬之身远徙海南尚能不改素志, 这当然不是消极出世者所能做到的。换言之, 苏轼对于苦难并非麻木不仁,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执着于人生、超然于物外!

三、课堂小结:

王国维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读东坡,让我们看到一种醒醉全无,无悲无喜,胜败两忘,宠辱不惊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面对政治祸难,东坡总能看的远,放的下,从容不迫,处之若常。

《定**》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途中遇雨写起,表现了词人在自然风雨中镇定自若、吟啸自乐的豁达心境,也暗喻词人在人生逆境中泰然自若、在痛苦中旷达自解的情怀。

篇6:定风波·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⑴定**:词牌名。

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⑷已而:过了一会儿。

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⑹吟啸:放声吟咏。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样子。⑽斜照:偏西的阳光。

⑾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⑿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129101185674

第 1 页

定**苏轼 3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⑴定**:词牌名。

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⑷已而:过了一会儿。

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⑹吟啸:放声吟咏。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样子。⑽斜照:偏西的阳光。

⑾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⑿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第 2 页

129101185674

定**苏轼 3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⑴定**:词牌名。

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⑷已而:过了一会儿。

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⑹吟啸:放声吟咏。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样子。⑽斜照:偏西的阳光。

⑾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⑿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129101185674 第 3 页

定**苏轼 3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⑴定**:词牌名。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⑷已而:过了一会儿。

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⑹吟啸:放声吟咏。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样子。⑽斜照:偏西的阳光。

⑾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⑿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129101185674白话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披一蓑衣任凭湖海中度平生。

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首来程风雨潇潇的情景,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第 4 页

《定**·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深得道家旷达豪放的精神。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颖州等。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等。

创作背景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第 5 页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名家点评

郑文焯评此词:“此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笔写胸臆,倚声能事尽之矣。”(《手批东坡乐府》)

上一篇:沟中学关于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下一篇:小轿车汽车租赁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