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政府组织管理试题

2024-04-21

非政府组织管理试题(通用8篇)

篇1:非政府组织管理试题

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医疗保健服务组织中最主要的形式是()

A.保健所

B.护理所

C.医院

D.诊所

2.与企业组织相比,我国政府单位的中期财务报告多出了()这个时间跨度的报告 A.月报

B.旬报

C.季报

D.中期报告 3.可支用信托基金又称为()

A.备用信托基金

B.存储信托基金

C.留本信托基金

D.动本信托基金 4.下列哪一个不属于普通固定资产()

A.土地

B.建筑物及改良

C.基础设施及改良

D.低值易耗品 5.由政府主管部门指定的会计准则通常称为()会计准则。

A.规范型

B.准法规型

C.法规型

D.准规范型 6.普通基金收到发行债券款时,应在()帐户中记录。

A.收入

B.支出

C.其他资金运用

D.其他资金来源 7.()是我国预算收入的主体。

A.一般预算收入

B.基金预算收入

C.专用基金收入

D.资金调拨收入 8.在财政周转金会计核算中,专门为处理呆帐而设置的科目是()。

A.其他财政存款

B.暂存款

C.暂付款

D.待处理财政周转金 9.指导会计准则制定的最高层次的财务会计概念是()。

A.会计要素

B.会计假设

C.财务报告目标

D.会计原则 10.政府会计中不使用()会计要素。

A.资产

B.收入

C.利润

D.费用 11.准外部交易在收款基金中应当处理为()。

A.费用

B.支出

C.收入

D.资产 12.人民银行国库拨付预算资金的依据是()。

A.缴款书

B.申请书

C.收据

D.支付指令 13.下列()国家的政府会计要求采用应计制基础。

A.美国

B.英国

C.新西兰

D.德国 14.普通基金主体中不会出现的帐户是()。

A.现金

B.收入

C.支出

D.固定资产 15.下列属于专用基金收入的是()。

A.社会保障基金

B.其他部门基金

C.粮食风险基金

D.文教部门基金 16.企业基金会计不遵循的会计原则是()。

A.配比原则

B.收付实现制

C.一致性

D.可比性 17.指导会计准则制定的最高层次的财务会计概念是()。

A.会计要素

B.会计假设

C.财务报告目标

D.会计原则 18.普通基金收到发行债券款时,应在()帐户中记录。

A.收入

B.支出

C.其他资金运用

D.其他资金来源 19.美国联邦政府预算的批准机构是()

A.管理与预算局

B.国会

C.会计总署

D.总统办公室 20.可支用信托基金又称为()

A.备用信托基金

B.存储信托基金

C.留本信托基金

D.动本信托基金

二、多项选择题

1、国家预算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是()()()()A.分配

B.调控

C.干预

D.监督

2、通常把()()()()称为营运资本主体

A.普通基金

B.权益基金

C.受托基金

D.特种基金

3、从政府取得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渠道分类,普通固定资产可以分为()()()()

A.资本项目基金

B.普通基金

C.特种基金

D.权益基金

4、如果信托基金是政府的可支用基金则()()()()

A.要编制适当的预算

B.其类似于政府的特种预算

C.不必实施正式的预算控制

D.该基金资源是政府运营预算的一个部分

5、下列()()()()属于纯公共物品。

A.国防

B.基础研究

C.环境卫生

D.电视电话

6、政府及非营利组织收入的主要特征是()()()()。

A.等价交换

B.无偿性

C.非交换性

D.持续性

7、我国预算调拨支出有()()()()。

A.补助支出

B.调入资金

C.专用基金支出

D.上解支出

8、内部服务基金的业务活动主要包括()()()()。

A.生产业务

B.采购业务

C.各种服务或劳务

D.代理一些政府收支

9、与企业组织相比,政府会计应当遵循的特殊会计原则包括()()()()

A.相关性原则

B.收付实现制原则

C.实际成本原则

D.专款专用原 则

10、我国预算收入的缴库方式有()()()()。

A.就地缴库

B.集中缴库

C.自收汇缴

D.直接缴库

11、导致政府采用债券替换法的原因有()()()()。

A.推迟到期日

B.存在较低的实际利率

C.修改债券计划

D.取消限制 性条款

12、下列属于可支用信托基金有()()()()。

A.保证金基金

B.贷款基金

C.捐赠基金

D.公务员养老金基金

13、下列属于当期不可支用的捐赠是()()()()。

A.留本捐赠

B.投资证券捐赠

C.保证

D.遗赠

14、我国财政总预算会计年终结帐包括()()()()工作环节。

A.年终结算

B.年终转帐

C.结清旧帐

D.记入新帐

15、下列关于养老金信托基金会计核算的陈述正确的是()()()()。

A.要确定基金净收益

B.采用现金制确认基础

C.支付养老金应确认为费

D.要按用途和资源性质分别设置帐户

16、下列属于分批偿还债券的有()()()()。

A.递延分批债券

B.规则性分批债券

C.不规则分批债券

D.分批年度债 券

17、我国高校专用基金主要包括()()()()。

A.职工福利基金

B.修购基金

C.住房基金

D.医疗基金

18、下列关于代理基金会计处理的陈述正确的是()()()()。

A.遵循修正的应计制

B.通常只编资产负债表

C.不存在基金余额 用现金制基础

19、政府采购资金的直接拨付方式是()()()()。

A.集中支付

B.全额直接拨付

C.差额直接拨付

D.采购卡支付

20、下列属于政府基金的是()()()()。

A.普通基金

B.代理基金

C.偿债基金

D.特种基金

三、判断题

1)美国联邦政府财务报告要同时满足内部和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2)政府年度财务报告没有必要提供反映政府受托业绩和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统计报表和文字叙

述资料,因为它们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得。

3)国库会计在中国人民银行会计系统中不具有相对的独立性。4)国外医院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和社会人士捐赠。5)行政单位的工资核算要通过“应付工资”帐户。6)我国财政预算会计的资产类科目有现金、银行存款。

7)普通固定资产可以直接在各政府基金中处理,同样需要计提折旧。

8)债券的溢价款不能从发行债券的基金转入偿债基金,不能作将来偿付利息用。9)资本项目基金当年未完工的项目年末应当只编制收入、支出及基金余额变动表。10)行政性收费既有可能是预算内资金,也有可能是预算外资金。

四、问答题

1、什么是预算?我国预算内容包括几方面?

2、何谓政府采购?由几部分组成?

3、我国财政预算会计业务有哪些主要内容?

4、我国医院对药品的核算设置了哪些帐户?

5、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的会计要素有哪些?

五、计算题

某市所属甲、乙、丙三个县。市中心支库于某日收到各县支库报解的县预算收入如下: 甲县50万,上解给市60%;乙县20万,上解给市40%;丙县30万,上解给市50%。同一天,该市直

属事业单位上缴预算收入100万,其中市属固定收入60万。

请你帮助中心支库计算应上解给省的预算收入数额和市级收入分成数额(该市向省上解的比例

为60%)

六、针对下列业务作会计分录

1、国库报来预算收入日报表,当日营业税收入700 000元,税收附加90 000元。

2、某级财政预算安排粮食风险基金250 000元。

3、收到上级预算补助款600 000元。

4、收到下级财政体制上解款500 000元。

5、从基金预算结余中调出地方财政税费附加300 000元以求平衡预算。

6、按批准的预算拨出支农资金200 000元。

7、拨出基金预算款150 000元给公路局用于道路维护修养。

8、某行政单位出借差旅费2 000元,现金支付。

9、某高校教学部门发生教学开支580 000元,转帐支付。

10、医院收取病人医疗费现金230 000元。

11、高校接受企业委托科研课题,研究中发生业务费560 000元,设备购置费800 000 元,补助工资750 000元,其他费用340 000元,通过银行转帐支付。

12、美国某州议会审批确立的预算为:预算收入770亿,预算支出767亿。

13、美国某州政府进行采购,年初与供货商签了3 000万元合同,年末货物并支付款项金额共计 600万元。

14、我国某市财政预算业务如下:

(1)收到国库报来日报表,取得税收收入1 000万元。(2)从上级取得补助收入600万元。(3)收到县财政报解资金100万元。

(4)为平衡预算,从基金预算结余中划出50万元作为调拨资金。(5)从国库划出1 500万元作为一般预算支出。

15、我国某行政单位业务如下:

(1)收到工商行政管理性收费98万元,全额上交财政。

(2)王某出差预借差费2 000元,归来报销2 500元,余款现金退回。(3)收到财政预算拨款200万元存银行。

(4)本月在职职工基本工资12 000元,其中3名长期病假人员的基本工资3200元,扣收水电费 800元,工资以现金支付。(5)医院门诊药房从药库领出一批药品待售,批发价4000元,零

售价6 800元。

16、拨出基金预算款150 000元给公路局用于道路维护修养。

17、美国某州投资建设一座展览馆,业务如下:

(1)发行债券300万元协议在纳税人投票通过后由议会审批通过。

(2)向当地银行取得短期借款以备工程支付有关费用时使用。借款金额20万元。(3)获得上级政府100万元的拨款补助。(4)与工程承包商签订合同金额380万元。

(5)工程承包商要求支付工程进度款200万元,审核无误后予以支付。(6)银行借款到期归还本息23万元。

18、我国某市财政发生下列周转金业务:

(1)为支持本市科技发展调拨50万元预算资金形成财政周转金。(2)将50万元借给某企业作革新改造所需资金之用。

(3)所借款项有5万元未还。经催收后得知不能收回,作坏帐处理。

19、某具有成本核算业务的科研单位发生业务如下:(1)试制新产品转帐支付实验用材6万元。(2)购买实验所需设备转帐支付36万元。20、新产品制成入库保管成本55万元。试题答案

一、1、C

2、B

3、A

4、D

5.C

6.D

7.A

8.D

9.D

10.C

11.C

12.D13.C 14.D 15.C

16.B

17.C 18.D

19.B 20.A

二、1、ABD

2、AD

3、ABC

4、ABD 5.ABC

6.BC

7.AD 8.ABC 9.BD

10.ABCD

11.ABCD

12.AD 13.ACD 14.BCD 15.ACD

16.ABCD

17.ABCD 18.ABC

19.BCD

20.ACD

三、1、对

2、错:有必要反映,不能通过其他渠道获得

3、错:具有相对独立性

4、对

5、错不通过

6、错没有

7、错不提折旧

8、对

9、错

10、对

四、1、是由政府编制、立法机构批准的一个国家或政府在一定时期财政资金收支活动的一种计划。

由一般预算、基金预算、债务预算组成。

2、是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开展日常财务活动需要,在财政监督下的购物、建造工程或劳务

接受行为。由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采购管理组成。

3、预算体系按一级政府,一级财政设立,形成中央预算;省、区、直辖市预算;市级预算;县

乡预算体系。预算会计业务有:预算资金的收纳、划分、拨缴、报解和预算资金的退库。

4、医

院药品核算设置的帐户主要有:“药库药品”、“药房药品”、“药品进销差价”。

5、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结余)

五、该市可供上解下分的全部预算资金=100万-60万+50万+20万+30万=140万 上解给省的数额=140万乘以60%=84万 下分县级数额=20万+12万+15万=47万 市级自留数额=140万乘以40%-47万=9万

六、1、借:国库存款

790 000 贷:一般预算收入

700 000 基金预算收入

000

2、借:专用基金支出

250 000 贷:其他财政存款

250 000

3、借:国库存款

600 000 贷:补助收入

600 000

4、借:国库存款

500 000 贷:上解收入

500 000

5、借:调出资金

300 000 贷:调入资金

300 000

6、借:一般预算支出

200 000 贷:国库存款

200 000

7、借:基金预算支出

000 贷:国库存款

000

8、借:暂付款

000 贷:现金

000

9、借:教学支出

580 000 贷:银行存款

580 000

10、借:现金

230 000 贷:医疗收入

230 000

11、借:科研支出——业务费

560 000 ——设备购置费

800 000 ——补助工资

750 000 ——其他费用

340 000 贷:银行存款

450 000 借:固定资产

800 000 贷:固定基金

800 000

12、借:预计收入

770亿 贷:基金余额

770亿 借:基金余额

767亿 贷:核定经费

767亿

13、借:保留支出000万 贷:保留支出准备

000万 借:支出600万 贷:银行存款600万 借:保留支出准备600万 贷:保留支出

600万

14、(1)借:国库存款

1000万 贷:一般预算收入

1000万

(2)借:国库存款

600万 贷:补助收入

600万(3)借:国库存款

100万 贷:上解收入

100万

(4借:调出资金

500000 贷:调入资金

500 000(5借:一般预算支出

500万 贷:国库存款

500万

15、(1)借:银行存款

98万 贷:应缴预算款

98万

借:应缴预算款

98万 贷:银行存款

98万

(2借:暂付款

000 贷:现金

000 借:经费支出

500 贷:暂付款000 现金

500(3)借:银行存款

200万 贷:拨入经费

200万

(4)借:经费支出——工资

000 ——职工福利费

3200 贷:现金

200 借:经费支出——工资

800 贷:经费支出——公务费

800(5)借:药房药品

800 贷:药库药品

000 药品进销差价

800

16、借:基金预算支出

000 贷:国库存款

000

17、(1)借:预计其他资金来源

300万 贷:核定经费

300万(2)借:银行存款

20万 贷:短期借款

20万

(3)借:预计收入

100万 贷:核定经费

100万

借:银行存款

100万 贷:收入——补助收入

100万(4)借:保留支出

380万 贷:保留支出准备

380万(5)借:保留支出准备

200万 贷:保留支出

200万 借:支出

200万 贷:银行存款

200万

借:在建工程

200万 贷:固定资产投资

200万(6)借:短期借款

20万 支出

3万

贷:银行存款

23万 借:在建工程

23万 贷:固定资产投资

23万

18、(1)借:一般预算支出

50万 贷:国库存款

50万

借:国库存款

50万 贷:财政周转基金

50万(2)借:借出财政周转金

50万 贷:国库存款

50万(3)借:待处理财政周转金

5万 贷:借出财政周转金

5万

借:财政周转基金

5万 贷:待处理财政周转金

5万

19、(1)借:费用成本

6万 贷:银行存款

6万

(2)借:费用成本

36万 贷:银行存款

36万

借:固定资产

36万 贷:固定基金

36万 20、借:库存商品

55万 贷:成本费用

55万

篇2:非政府组织管理试题

2015-2016秋季学期期末(2016.2)《非政府组织管理》

主讲教师:郭道久

学习中心: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 专业:__行政管理 ___ 姓 名:___林正聪 __ 学 号:_14092556892452_ 成绩:___________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1.论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 2.论非政府组织的非营利性 3.非政府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4.非政府组织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5.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公信力 6.行业协会商会与政府脱钩的措施 7.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 8.制定《中国慈善法》的必要性 9.非政府组织的政策倡导功能

10.政府向非政府组织购买公共服务——以„„为例 11.非政府组织的监管

12.非政府组织问责的原则和措施 13.志愿者风险管理 14.非政府组织的理事会制度 15.慈善事业可以市场化吗? 16.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改革方向

二、论文写作要求

1.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

2.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1.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2.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3.论文字数要控制在2000-2500字; 4.论文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

一、(一)、1.。

四、论文提交注意事项:

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论文保存为word文件,以“课程名+学号+姓名”命名。

2.论文一律采用线上提交方式,在学院规定时间内上传到教学教务平台,逾期平台关闭,将不接受补交。3.不接受纸质论文。

4.如有抄袭雷同现象,将按学院规定严肃处理。

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公信力

摘要: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非政府组织有了长足的发展,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为其发展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其数量近年来也在急剧增长。而作为一种展现社会组织公平、效率、民主、责任及公共权威的衡量标志,公信力在维持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发展;衡量标志;公信力

NGO,全称“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意 为“非政府组织”,指独立于政府之外、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志愿者组织。在中国NGO的发展被认为是对传统金字塔式社会结构的革新。NGO活动将有助于增进政府与民间的和谐沟通,增强政府的治理能力。NGO可以以‘社会人’而非任何利益集团的身份出现。因此,NGO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润滑剂”。

对非政府组织而言,其组织公信力指的是社会对此组织的认可及信任程度,是公众依托其实现某种公益价值的心理凭借。作为一个为表达民意、实现民意而自发形成的平台,人们往往对非政府组织抱有比政府和企业更高的期望。而这份期望常常决定了非政府组织是否能够延续生命且蓬勃发展。因此,对于非政府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定位,务必把公信力作为首要的考虑步骤和建设重点。

一、非政府组织社会公信力低迷的困境

自2011年“郭美美事件”被曝光后,红十字会便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余波未平,随即被爆出红会在汶川地震中所征集的8000多万善款不知所踪,接着红会自己承认擅自挪用捐款且并未告知捐款人。去年底前又被相继传出违规出租仓库、利用献血获利等事件,致使公众对于红十字会的质疑再起波澜。统计数据表明,“自„郭美美事件‟后,2012年6-8月公众通过慈善组织进行的捐赠总额为84亿元,比3-5月的626亿元下降866%。”据此可见,红十字会在公众中的信任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公信力也在这一系列的社会事件中严重受损,公众对红十字会的质疑不断扩散,导致对整个社会慈善救济组织出现信任危机。如果不能进行妥善处理,将会导致公众对社会慈善救济组织信任度严重下降,影响到非政府组织的公信力。

公众的信任是非政府组织得以存续和发展的根本,公众的信任度高低是一个非政府组织公信力高低的表现,也是公众对非政府组织的有效监督。NGO发展资金的重要来源也是公众的无偿捐赠,但是红会目前却面临着严重的慈善不足的问题,在遭遇一系列负面事件曝光的影响之后,红会募得善款的能力急剧下降,给其慈善救助活动的展开带来了巨大影响。无形中又加强了其对于政府体制内拨款的依赖性。可见,红会的公信力下滑,也不光是政府对于非政府组织管理体制上的原因,红会自身也是难逃其咎。作为一个慈善救助组织,考量的唯一标准应是公益性。其所作所为,若是忽略了此点,转而追求个人或组织利益的最大化,变得与市场并无二致。公众凭什么会去再相信你不是打着公益慈善的幌子,心里盘算的却不是自己的小算盘。红十字会事件虽然是个案,但是其造成的影响对社会慈善机构和非政府组织来说却是非常巨大的,直接导致非政府组织的公信力下降,融资更加困难。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不光在资金上需要群众的支持,其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来源也是群众的志愿性参与。这需要较高的社会配合度,只有公众真正从心理上认同产生信赖感后,才能全身投入与非政府组织进行合作。非政府组织如果做出缺乏公众信任的事情之后,公众的信赖感会极度下降,非政府组织非常重要的号召力,也会不复存在。之前建立的社会信任体系也将会直接被瓦解,想要重新取得公众的信赖舅并非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二、非政府组织社会公信力的提升

首先要明确并认同非政府组织肩负着非营利性和公益性,以“使命为先”,通过使命导向更好的服务于公益目标。并且建立合理的治理结构,有效激励引导,加强组织的能力建构,保持组织的相对独立想,以及多方的竞争与合作。通过立法解决只能,通过政府和评估机构加强管理和领导,理顺各种关系,经过组织自身加强管理,提升号召力,发挥其更好的作用。非政府组织要认真确立自己的工作宗旨,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认真着力于公益事业,通过自身工作表现,获得公众的认可,从而提高非政府组织的公信力。

篇3:非政府组织管理试题

(1) 救助弱势群体的非政府组织的外部管理要素的概念。

欧文·E·休斯在《公共管理导论》中论述公共组织时, 把影响公共组织发展的环境要素作为内部管理要素的延伸, 认为必须加以战略统筹的一切外部要素总和称为公共部门的外部管理要素。而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兴起源于由国家集权的“整体性社会”向现代的“公民社会”发生结构性的变动。所以从宏观系统观点来看, 非政府组织是作为整个环境系统下的一个社会子系统, 作为联接政府和公民的纽带, 为维护市场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新兴社会组织。对非政府组织的成立、目标定位、财务资金来源、组织规模等有着重大影响的外部环境要素称为非政府组织的外部管理要素。

(2) 救助弱势群体的非政府组织的外部管理要素分类。

作为内部管理要素的延伸, 对非政府组织外部管理要素进行管理, 就必须对其进行较为科学和可分析性的分类, 以便在博弈或互益性的合作后能顺利发展。纵观研究非政府组织外部环境的文献资料, 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两种分类:一种分类方法是以抽象概念为分类标准把外部管理要素划分为:政治要素、经济市场要素、社会要素、伦理文化要素、群体要素和个人要素等;但在现实分析管理时, 一般是以实体为分类标准把其划分为:政府、事业单位、传媒、企业、社区家庭、个人及专家等。

2 救助弱势群体的非政府组织的外部管理要素的特征及博弈现象的产生

(1) 外部管理要素相互关联并表现出系统博弈的特征。

救助弱势群体的非政府组织的外部管理要素之间以及与非政府组织之间有着纷繁复杂的关联性。形成几个大的系统博弈, 如图所示:

非政府组织的外部管理要素之间以及与非政府组织之间“混沌”关联的特征, 造成博弈的大量存在, 并且这种博弈在非政府组织的合法化成立过程中就开始出现, 这就使得非政府组织与外部管理要素的博弈结果可以决定非政府组织的组织规模、财务状况、参与社会救助弱势群体事业的范围, 甚至一些非政府组织的人事安排状况。

(2) 外部管理要素涉及范围较广且有敏感性。

在参与救助弱势群体的社会体系中, 非政府组织作为社会新兴组织的代表, 其承担着联接政府 (国家制度的主要执行者) 与被边缘化的公民之间的中介纽带作用, 通过传媒途径, 来补缺市场制度的缺陷, 参与到了与政府、传媒、企业、公民等在资金、人事、组织合作等较多领域中。

(3) 外部抽象管理要素与外部实体管理要素的关系具有互动性。

参与救助弱势群体非政府组织的抽象的外部管理要素与实体外部管理要素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每一个抽象的外部管理要素的深层次分析都存在着一个抽象管理要素, 并且外部抽象管理要素与外部实体管理要素之间相互渗透, 非政府组织在参与救助弱势群体工作中, 不仅要关注外部实体管理要素, 也必须要作用于外部抽象管理要素。

(4) 外部管理要素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具有变化性。

参与救助弱势群体在非政府组织发展早期, 由于受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登记制度及其组织自身力量弱小的影响, 可能会挂靠一个政府或事业单位, 资金及人事安排也大部分由这些组织决定。但随着整个社会结构的变迁及非政府组织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非政府组织将同外部管理要素明确组织归属、资金来源与使用、人事等关系。

3 非政府组织与外部抽象概念管理要素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

祝慧在《管理创新: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新视角》一文中提出:“以管理创新为视角, 政府、社会、非政府组织三位一体构建和谐社会”, 是一种“三位一体”博弈分析模型, 即分别从政府改革的角度来寻求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博弈互动、从民众支持角度来追求社会与非政府组织的信任合作及内部治理完善作为非政府组织与外部管理要素博弈时的解决途径;陈晓济分析了“冲突典范”到“合作典范”这个过程, 避免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出现双方都不能受益的“囚徒困境”博弈结果。还有一些则主要从政治文化、法律制度等角度来分析非政府组织与外部抽象概念管理要素之间博弈范式。

4 救助弱势群体的非政府组织与外部具体管理要素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

(1) 救助社会弱势群体的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传媒的博弈模型。

受计划经济体制下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应是“全能政府”职能观念的影响, 许多救助社会弱势群体的非政府组织是至上而下的路径发展而来。这些非政府组织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裙带关系, 在组织不断完善后就要理顺与政府的关系, 渗及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工作时就会产生其与政府的两方博弈;非政府组织本身为了扩大影响或筹集资金, 与传媒发生了联系, 但传媒存在市场性与公共利益性两者不一致的情况:传媒对公共利益的关注与追求新闻的新奇性之间存在着磨擦, 使非政府组织与传媒会产生诸如关注弱势群体的长期性与新闻的短期的新奇性矛盾的两方博弈。并且在救助社会弱势群体时, 那些至下而上由民间发展而来的非政府组织面对着更为复杂的三方博弈, 它们还必须通过传媒扩大影响, 录求得到政府认可并合法化地存在和发展。因此, 救助弱势群体的非政府组织与其外部管理要素:政府与传媒互动时就产生了非政府组织—传媒—政府三方博弈模型。

(2) 救助社会弱势群体的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企业的博弈。

中国社会的转型性, 使得非政府组织救助社会弱势群体的工作能否顺利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政策, 同时许多非政府组织由于其救助社会弱势群体的特殊性, 其宣传力度较大, 投资企业可能会选择放弃在那个地区的投资, 这与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相违背, 在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企业之间就选择社会公共利益还是选择社会经济利益方面会产博弈现象。这会产生比非政府组织—传媒—政府三方博弈更复杂的非政府组织—政府—企业—传媒四方博弈现象。

(3) 救助社会弱势群体的非政府组织与传媒、社区及家庭的博弈。

救助社会弱势群体的非政府组织本身作为“公民社会”中新兴的公共利益组织, 其服务对象、组织内志愿成员、资金来源以及要与之工作相配合的主体就是公民组成的家庭和社区, 非政府组织表达他们的利益与心声, 但非政府组织的“公共性”与单个家庭或社区的“局部性”会产生不一致。但是随着非政府组织的服务性的体现和公民社会意识的提高, 这种三方博弈越来越少, 这也是最容易解决的三方博弈。

摘要:在中国社会由“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救助弱势群体的非政府组织得到了快速发展, 填补了被国家体制和市场体制两大社会主流体制所忽视或排斥的边缘化的“真空”地带。在转型性的中国社会中, 救助弱势群体的非政府组织得到发展机遇的同时, 也面临着与其与外部管理要素之间进行复杂的博弈局面, 在对非政府组织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归纳出救助弱势群体的非政府组织与外部抽象概念管理要素和外部具体管理要素之间的博弈模型。

篇4:非政府组织生命周期管理实践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生命周期;公共管理

一、引言

南京关爱老兵志愿者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于2013年初,是一个以寻访发现并慰问1937-1945年卫国战争老兵,帮助老兵排忧解难的草根非政府组织。截止到2016年2月底,联盟共有100多位志愿者,核心骨干20余位。联盟关爱的老兵有81位,年纪最长的101岁,最年轻的89岁。

相较于其他非政府组织,联盟的突出特点表现在服务对象正面临不可再生性减少。当前最年轻的抗战老兵至少也有85岁高龄,随着服务对象的持续离世,联盟工作已经步入了抢救性的阶段,联盟自身发展也备受关注。

二、NGO生命周期管理分析

任何组织都是有生命周期的,组织生命周期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产生、成长成熟、衰退及消亡阶段,非政府组织也不例外。①组织的生命周期发展是每一个非政府组织领导层决策和管理层日常管理的重要依据。

(一)缘何产生

非政府组织的产生基于民间个体之间自发性和志愿性的行为。在这些自发人群中,也常常拥有少数的精英领袖,创建NGO想法的诞生、具体实践开展和组织战略规划等所有过程都贯穿着他们的影响。

2013年初,南京关爱老兵志愿者联盟正式成立,此时距抗战胜利已有68年。成立初期,联盟的草根性弊端凸显,创始人的初衷也被质疑为宣传自身企业,整个组织面临过不被社会认可,资金短缺,人手不够等众多困难。尽管面临产生周期的阵痛,管理层并没有放弃初衷,始终将志愿精神作为考核志愿者的主要标准,志同道合是基本要求,为此联盟也谢绝过一些社会上对抗战老兵形式主义的援助和拜访请求。

(二)正在成长与成熟

经历了产生阶段的各种困境后,非政府组织寻找到受众和支持者,活动职能范围进一步明确,开始从依赖个别精英到依靠一系列规则和程序推动整体发展的阶段,组织步入正轨,发展稳定。领导层开始充分授权,管理层权力扩张明显。

同其他草根组织类似,南京关爱老兵志愿者联盟组织形式也较为松散。但经过两年的发展,到2014年联盟已经拥有了核心骨干力量。以线上平台为阵地,同时借助官方微信、微博向社会广泛招募志愿者,征集老兵信息并进行内部交流。联盟工作明晰,采取对南京市范围内的老兵划片服务的方式,保持每位抗战老兵每月看望一次的频率,及时了解老兵动态。在社会关系上,联盟接纳南京高校的青年志愿者协会扩充自己的力量,也与其他非政府组织合作。联盟用帐公开透明,所有的资金花费都通过新媒体平台向社会公示,接受所有人监督。

组织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能够利用各种资源,自行独立开展大型活动。2015年适逢抗战胜利七十周年,联盟主办了重阳节老兵齐聚的活动。通过与政府以及爱心企业开展合作,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个领域都聚焦到抗战老兵的精神慰问和物质安置工作中,呈现出多方共赢的局面。

(三)是否要消亡

非政府组织的存在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包含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一方面组织中的人是变化的,包括宏观上志愿者的数量,微观上志愿者的愿望追求;另一方面组织外的人事物也是变化的,也即组织的外部环境改变。如果不能够协调好组织内外的改变,非政府组织就要面临解散的濒危状态。

相较于普通非政府组织消亡更多源于内部管理的缺失,而基于历史背景、承担一定历史任务的非政府组织更多的是继续提供服务的环境丧失,也即外部环境的限制,这就要求决策层在做战略规划时就要考虑组织的未来发展问题。

三、结语

若干年后,世上再无老兵,这是客观事实。老兵是不可再生的,志愿者是老兵最后的陪同人。面对老兵锐减的现状,联盟目前只能通过影像的方式记录抗战老兵,对老兵的逝世惋惜而无奈。因为某群人聚集起来的非政府组织,在失去这群人后,是直接解散还是转型?南京关爱老兵志愿者联盟要不要换一种方式存在,继续向公众宣扬抗战老兵故事,这是一个抉择,也是所有外部环境面临威胁的组织需要考虑的管理问题。

注解:

篇5:行政管理论文(非政府组织)

(2009-2010 学年第2学期)论文成绩:

简述中国的非政府组织

所在院系: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

所在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任维德

完成日期:2010 年 6月 15日

简述中国的非政府组织

[内容摘要]:非政府组织(NGO)是泛指除政府、市场之外的各种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双重的意义。其正常存在和健康发展所发挥出来的积极作用对中国和谐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是无可估量;但其非正常存在和无序发展又会给社会和民众造成不少危害。因此,重视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和功能,将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组织列入国家的社会发展规划勉励和健全非政府组织发展体系在我国目前非政府组织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中国 非政府组织 NGO 发展

在当今中国,“NGO”还不是一个被很多人知晓的名词。它的全称是“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意为“非政府组织”,指独立于政府之外、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自愿者的组织。它们对社会运行和发展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作用,特别是在现代社会更显重要和突出,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系统工程中,更有特定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西方社会学理论认为,当国家体系中的政府不能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市场体系中的企业又囿于利润动机不愿提供公共物品时,NGO作为一种新的资源配置体制,弥补了政府和企业这两种主要的资源配置体制的不足。

“中国NGO才刚刚起步,它们是在经济体制转轨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在确立了„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目标之后,中国NGO才有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所长王名说。在我们国家“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下,NGO已经成为调节社会关系不可或缺的社会自治组织,政府部门和企业之外的大量空间,正是NGO的用武之地。

举个例子来说,孟加拉国政府曾经计划让95%以上的儿童都能接种牛痘,但依靠政府的力量,很多年仅完成了5%~10%,于是意识到政府既没有这个动力也缺乏基础设施来做这件事,因此求助于非政府组织,由它们来执行计划,最后达到了80%。虽然中国的NGO却远没有这么神通广大,但是当前,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也越来越显得重要和突出。特别是

在诸如扶贫、支教、支卫(特别是在艾滋病防治方面)、支农,环境保护,慈善捐助以及妇女儿童、下岗职工、民工以及流动人口权益保护等方面和领域,都显现出了非政府组织的优势和能量。很多情况和信息都表明,非政府组织已登上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日程,这是有其深刻的必然性的。因为随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深化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就必然要求彻底改变以往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和政治体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从而一方面,使政府退出那些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领域,加强宏观调控,集中精力从事自己应该管、管得了也管得好的事情,实行“小政府、大社会”,另一方面,还权于社会,强化基层民主和社会民主,培育和发展市民社会的自治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作用和地位。这才能为发展、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以及宪政奠定最主要的社会根基。

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之所以越来越显得重要和突出,是因为它体现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时代使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是社会组织程度提高,自律能力增强的客观反映,是社会走向成熟的一种标志。

中国对非政府组织的关注,是与近些年来发展市场经济,转变政府职能,出现了国家权力(特别是行政权力)的社会化趋势,要求将传统又行政机关行使的一些职能交由有关社会组织来行使。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转型的进一步展开,中国社会中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各种形式的NGO,它们将逐渐走向成熟,它们的作用将日益彰显,从而大大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但就目前而言,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一方面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和突出,他们的种类、规模都有了很大的扩展。他们是经过深化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发展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实行“小政府、大社会”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由于非政府组织在中国是一个新的概念,涉及许多新的社会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和法律问题,它们对人们传统的观念、制度和行为方式不免都会有所影响和冲击;而且人们它的认识也不清楚。

目前,中国非政府组织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定位不准,官办活半官办色彩,容易导致政社不分,使非政府组织失去独立性、公正性。不少非政府组织隶属于或依附于政府部门,有的甚至实行两套牌子,一套班子。正因为如此,有的专家学者依据目前中国许多非政府组织与政 2

府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及公共行政职权等情况和特征,把许多非政府组织干脆界定为“准政府组织”。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从一个权力大于法、习惯大于法的人治社会逐步转向法治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法治本身也在谋求社会的合法性认同。但是民间组织的上述法规通过严格的门槛设定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自身的社会合法性,而使得大量的NGO只好在“民间组织”这个范畴之外寻求自身的社会合法性。

2、发育不良,功能不足,缺乏发展的条件和推动力。这是众所周知的众多原因,包括我们体制上、观念上的缺陷以及带来的这些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局限。相较于西方成熟的公民社会,目前中国绝大多数NGO尚处于“婴儿期”,其生存和发展受到来自体制内外的多重制约,尤其需要社会各个层面的关注、理解和支持。在中国,NGO还不被大多数人知晓。许多人仅仅从“非政府”这三个字,就会产生很多莫名的联想——而这正隐喻了当下中国NGO的生存状态。

3、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一直目前一些非政府组织呈现“乱办、乱管、乱执业”的混乱局面。中国的NGO虽然数量巨大,但是还不能构成一个整体的第三部门,它们像一盘散砂,支离破碎地散落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中。

4、体制不顺,非政府组织的地区、部门、行业分割比较严重,多头辖属,多方影响和制约,难以协调运作,竞争机制扭曲。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NGO在中国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在发展的环境又受到很大的限制,而NGO不发展可能与我们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关系。NGO组织既可以弥补市场的失效,也可以弥补政府的失效,而且作为一个对政府监督的很重要的方面,作为一种利益表达和利益保护的机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只是现在这些作用都很难起到。

5、法制建设滞后,规章制度不完善自律机制不健全。现有法律只是对民间组织登记管理的行政程序作了规定,缺乏一个与宪法相衔接的民间组织的基本法,民间组织在实体上的权利、义务、地位和作用都还没有得到明确。从现在的政治状况来看,是不希望NGO发展的,但是既然已经利益多元化了,NGO的发展又是必然的东西,所以我国的一系列法规不是立足于发展,而是立足于不发展。随着法制建设的进展,中国NGO的立法和政策环境将有较大的改善,各种 3

类型的民间组织将能够逐渐浮出水面来,接受统一的监管机关的监管;民间组织的准入门槛有可能会大大降低,某种形式的备案制将给予大多数民间组织以一定的合法空间;分类管理将明确政府的政策导向,一方面从财政和税收上支持公益型民间组织的发展,另一方面将大大加强对民间组织的监管。

总之,在不久的将来,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是必然的,法律法规的健全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第1版。2.文正邦 陆伟明:《非政府组织视角下的社会中介组织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篇6:公共事业管理中的非政府组织

所谓非政府组织,就是依靠社会权力,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的非官方的非营利的社会组织,显然,社会自多管理层中的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的非营利的社会中介组织,就是非政府组织。

在当代,仅从公共事业管理的角度看,非政府组织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合理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非政府组织是微观的社会服务和管理职能的主要承担者,也就是公共事业管理的必然主体。公共事业作为涉及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事务,本身就是产生于社会,这些事务的解决或公众需求的满足,也最终必然通过为公众提高服务,落实到社会,这在现代社会表现得十分突出。而在现实中,面对广大公众的丰富多样的需求,不仅诸多的具体服务,如社区服务等等应该交由非政府组织向公众提供,而且在许多公共领域或对许多社会公共事务,如艺术院团、出版物、影视节目及各类体育活动等,如果根据政策法规与行业标准,交由社会中介组织办理,实现行业自律,管理效果往往要好于政府组织。因此,在现代社会,公共事业管理的最终实现离不开非政府组织。

第二,非政府组织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主体,能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从政府社会管理的角度看,政府管理公共事业一个基本目的,就是提高关系公众基本生活质量的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但在现代社会,由于政府往往受到各种势力的制约,以及政府庞大的科层机构所带来的的对新的社会需求和发展机会反应不够灵敏,以及提供公共服务成本过高等不足,因而在现实中,许多国家不得不进行了公共物品的供给向民间转移的改革,诸多过去由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物品,变成了由政府资助的非政府组织提供。

第三,非政府组织作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能较好地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因为,在公共事业的范畴内,主要分为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两大方面,因此,从整个社会管理的角度看,非政府组织作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正能使社会自己组织起来,生产一定社区内的公众所需要的产品或提供所要求的服务,及时回应社会多元化的需求,从而缓解社会不同群体对政府不同要求的压力,使政府可以专心于提供纯公共物品。这种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有机配合,为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和保障。

第四,非政府组织作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当代社会包括公共事业在内的整个公共管理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必然要求。所谓公共管理的社会化和市场化:一是明确政府的核心职能就是公共政策和相当法律的制定,将政府原有的执行性和服务性的职能分离出去,相应的,改变政府直接办公共服务机构的做法,参照经济领域中“政企分离”的做法,重构政府与下属服务机关的关系,扩大服务机构的经营自主权;二是将公共服务尽可能交由社会组织,以扩大公共服务的总供给量,满足人们的需求;三是将能够进行经营性投资、开展市场竞争的领域,如煤气、供电、铁路、电讯、城市交通等,通过相关法律并建立“使用者付费”制度,交给私营部门经营。概言之,公共管理的社会化和市场化,就是发挥社会力量在公共服务和管理中的作用,社会事业社会办。

篇7:非政府组织管理试题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登记和备案 第三章 活动规范 第四章 便利措施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引导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的活动,保障其合法权益,促进交流与合作,制定本法。

第二条 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开展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境外非政府组织,是指在境外合法成立的基金会、社会团体、智库机构等非营利、非政府的社会组织。

第三条境外非政府组织依照本法可以在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等领域和济困、救灾等方面开展有利于公益事业发展的活动。

第四条 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依法开展活动,受法律保护。

第五条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开展活动应当遵守中国法律,不得危害中国的国家统一、安全和民族团结,不得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不得从事或者资助营利性活动、政治活动,不得非法从事或者资助宗教活动。

第六条 国务院公安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是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开展活动的登记管理机关。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是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开展活动的相应业务主管单位。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开展活动依法实施监督管理、提供服务。

国家建立境外非政府组织监督管理工作协调机制,负责研究、协调、解决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开展活动监督管理和服务便利中的重大问题。

第八条 国家对为中国公益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境外非政府组织给予表彰。

第二章 登记和备案

第九条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开展活动,应当依法登记设立代表机构;未登记设立代表机构需要在中国境内开展临时活动的,应当依法备案。

境外非政府组织未登记设立代表机构、开展临时活动未经备案的,不得在中国境内开展或者变相开展活动,不得委托、资助或者变相委托、资助中国境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中国境内开展活动。

第十条 境外非政府组织符合下列条件,根据业务范围、活动地域和开展活动的需要,可以申请在中国境内登记设立代表机构:

(一)在境外合法成立;

(二)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三)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有利于公益事业发展;

(四)在境外存续二年以上并实质性开展活动;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一条 境外非政府组织申请登记设立代表机构,应当经业务主管单位同意。

业务主管单位的名录由国务院公安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公布。

第十二条境外非政府组织应当自业务主管单位同意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设立代表机构登记。申请设立代表机构登记,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下列文件、材料:

(一)申请书;

(二)符合本法第十条规定的证明文件、材料;

(三)拟设代表机构首席代表的身份证明、简历及其无犯罪记录证明材料或者声明;

(四)拟设代表机构的住所证明材料;

(五)资金来源证明材料;

(六)业务主管单位的同意文件;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材料。登记管理机关审查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设立申请,根据需要可以组织专家进行评估。

登记管理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准予登记或者不予登记的决定。

第十三条 对准予登记的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登记管理机关发给登记证书,并向社会公告。登记事项包括:

(一)名称;

(二)住所;

(三)业务范围;

(四)活动地域;

(五)首席代表;

(六)业务主管单位。

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凭登记证书依法办理税务登记,刻制印章,在中国境内的银行开立银行账户,并将税务登记证件复印件、印章式样以及银行账户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第十四条 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需要变更登记事项的,应当自业务主管单位同意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由登记管理机关注销登记,并向社会公告:

(一)境外非政府组织撤销代表机构的;

(二)境外非政府组织终止的;

(三)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依法被撤销登记或者吊销登记证书的;

(四)由于其他原因终止的。

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注销登记后,设立该代表机构的境外非政府组织应当妥善办理善后事宜。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涉及相关法律责任的,由该境外非政府组织承担。

第十六条 境外非政府组织未在中国境内设立代表机构,在中国境内开展临时活动的,应当与中国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下称中方合作单位)合作进行。

第十七条 境外非政府组织开展临时活动,中方合作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在开展临时活动十五日前向其所在地的登记管理机关备案。备案应当提交下列文件、材料:

(一)境外非政府组织合法成立的证明文件、材料;

(二)境外非政府组织与中方合作单位的书面协议;

(三)临时活动的名称、宗旨、地域和期限等相关材料;

(四)项目经费、资金来源证明材料及中方合作单位的银行账户;

(五)中方合作单位获得批准的文件;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材料。在赈灾、救援等紧急情况下,需要开展临时活动的,备案时间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临时活动期限不超过一年,确实需要延长期限的,应当重新备案。

登记管理机关认为备案的临时活动不符合本法第五条规定的,应当及时通知中方合作单位停止临时活动。

第三章 活动规范

第十八条 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应当以登记的名称,在登记的业务范围和活动地域内开展活动。

境外非政府组织不得在中国境内设立分支机构,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九条 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应当于每年12月31日前将包含项目实施、资金使用等内容的下一年度活动计划报业务主管单位,业务主管单位同意后十日内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特殊情况下需要调整活动计划的,应当及时向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第二十条 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开展活动不得对中方合作单位、受益人附加违反中国法律法规的条件。

第二十一条 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活动资金包括:

(一)境外合法来源的资金;

(二)中国境内的银行存款利息;

(三)中国境内合法取得的其他资金。

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活动不得取得或者使用前款规定以外的资金。

境外非政府组织及其代表机构不得在中国境内进行募捐。

第二十二条 设立代表机构的境外非政府组织应当通过代表机构在登记管理机关备案的银行账户管理用于中国境内的资金。

开展临时活动的境外非政府组织应当通过中方合作单位的银行账户管理用于中国境内的资金,实行单独记账,专款专用。

未经前两款规定的银行账户,境外非政府组织、中方合作单位和个人不得以其他任何形式在中国境内进行项目活动资金的收付。

第二十三条 境外非政府组织应当按照代表机构登记的业务范围、活动地域或者与中方合作单位协议的约定使用资金。

第二十四条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应当执行中国统一的会计制度,聘请具有中国会计从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依法进行会计核算。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经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第二十五条 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开展活动,应当按照中国有关外汇管理的规定办理外汇收支。

第二十六条 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应当依法办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等事项。

第二十七条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在中国境内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并将聘用的工作人员信息报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第二十八条 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开展临时活动的境外非政府组织不得在中国境内发展会员,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九条 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应当设一名首席代表,可以根据业务需要设一至三名代表。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首席代表、代表: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有犯罪记录的;

(三)依法被撤销登记、吊销登记证书的代表机构的首席代表、代表,自被撤销、吊销之日起未逾五年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条 开展临时活动的境外非政府组织,应当以经备案的名称开展活动。

境外非政府组织、中方合作单位应当于临时活动结束后三十日内将活动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书面报送登记管理机关。

第三十一条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应当于每年1月31日前向业务主管单位报送上一年度工作报告,经业务主管单位出具意见后,于3月31日前报送登记管理机关,接受年度检查。

年度工作报告应当包括经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开展活动的情况以及人员和机构变动的情况等内容。

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应当将年度工作报告在登记管理机关统一的网站上向社会公开。

第三十二条中国境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未登记代表机构、开展临时活动未经备案的境外非政府组织的委托、资助,代理或者变相代理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开展活动。第四章 便利措施

第三十三条 国家保障和支持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依法开展活动。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为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依法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便利和服务。

第三十四条 国务院公安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境外非政府组织活动领域和项目目录,公布业务主管单位名录,为境外非政府组织开展活动提供指引。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法为境外非政府组织提供政策咨询、活动指导服务。

登记管理机关应当通过统一的网站,公布境外非政府组织申请设立代表机构以及开展临时活动备案的程序,供境外非政府组织查询。

第三十六条 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等政策。

第三十七条 对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进行年度检查不得收取费用。

第三十八条 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首席代表和代表中的境外人员,可以凭登记证书、代表证明文件等依法办理就业等工作手续。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九条 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开展活动,应当接受公安机关、有关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的监督管理。

第四十条 业务主管单位负责对境外非政府组织设立代表机构、变更登记事项、年度工作报告提出意见,指导、监督境外非政府组织及其代表机构依法开展活动,协助公安机关等部门查处境外非政府组织及其代表机构的违法行为。

第四十一条 公安机关负责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的登记、年度检查,境外非政府组织临时活动的备案,对境外非政府组织及其代表机构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公安机关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发现涉嫌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可以依法采取下列措施:

(一)约谈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的首席代表以及其他负责人;

(二)进入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的住所、活动场所进行现场检查;

(三)询问与被调查事件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要求其对与被调查事件有关的事项作出说明;

(四)查阅、复制与被调查事件有关的文件、资料,对可能被转移、销毁、隐匿或者篡改的文件、资料予以封存;

(五)查封或者扣押涉嫌违法活动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第四十二条 公安机关可以查询与被调查事件有关的单位和个人的银行账户,有关金融机构、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应当予以配合。对涉嫌违法活动的银行账户 资金,经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提请人民法院依法冻结;对涉嫌犯罪的银行账户资金,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采取 冻结措施。

第四十三条 国家安全、外交外事、财政、金融监督管理、海关、税务、外国专家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境外非政府组织及其代表机构依法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十四条 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中方合作单位以及接受境外非政府组织资金的中国境内单位和个人开立、使用银行账户过程中遵守反洗钱和反恐怖主义融资法律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五条 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开展临时活动的境外非政府组织或者中方合作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给予警告或者责令限期停止活动;没收非法财物和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登记管理机关吊销登记证书、取缔临时活动:

(一)未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备案相关事项的;

(二)未按照登记或者备案的名称、业务范围、活动地域开展活动的;

(三)从事、资助营利性活动,进行募捐或者违反规定发展会员的;

(四)违反规定取得、使用资金,未按照规定开立、使用银行账户或者进行会计核算的;

(五)未按照规定报送年度活动计划、报送或者公开年度工作报告的;

(六)拒不接受或者不按照规定接受监督检查的。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开展临时活动的境外非政府组织或者中方合作单位以提供虚假材料等非法手段,取得代表机构登记证书或者进行临时活动备案的,或者有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登记证书、印章行为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予以取缔或者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非法财物和违法所得;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下拘留:

(一)未经登记、备案,以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境外非政府组织名义开展活动的;

(二)被撤销登记、吊销登记证书或者注销登记后以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名义开展活动的;

(三)境外非政府组织临时活动期限届满或者临时活动被取缔后在中国境内开展活动的;

(四)境外非政府组织未登记代表机构、临时活动未备案,委托、资助中国境内单位和个人在中国境内开展活动的。中国境内单位和个人明知境外非政府组织未登记代表机构、临时活动未备案,与其合作的,或者接受其委托、资助,代理或者变相代理其开展活动、进行项目活动资金收付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第四十七条 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管理机关吊销登记证书或者取缔临时活动;尚不构成犯罪的,由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直接责任人员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一)煽动抗拒法律、法规实施的;

(二)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

(三)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其他有害信息,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利益的;

(四)从事或者资助政治活动,非法从事或者资助宗教活动的;

(五)有其他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情形的。

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有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颠覆国家政权等犯罪行为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依照前款规定处罚,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 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违反本法规定被撤销登记、吊销登记证书或者临时活动被取缔的,自被撤销、吊销、取缔之日起五年内,不得在中国境内再设立代表机构或者开展临时活动。

未登记代表机构或者临时活动未备案开展活动的境外非政府组织,自活动被取缔之日起五年内,不得在中国境内再设立代表机构或者开展临时活动。

有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境外非政府组织,国务院公安部门可以将其列入不受欢迎的名单,不得在中国境内再设立代表机构或者开展临时活动。

第四十九条 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被责令限期停止活动的,由登记管理机关封存其登记证书、印章和财务凭证。对被撤销登记、吊销登记证书的,由登记管理机关收缴其登记证书、印章并公告作废。

第五十条 境外人员违反本法规定的,有关机关可以依法限期出境、遣送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第五十一条 公安机关、有关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境外非政府组织监督管理工作中,不履行职责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三条 境外学校、医院、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研究机构或者学术组织与境内学校、医院、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研究机构或者学术组织开展交流合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前款规定的境外学校、医院、机构和组织在中国境内的活动违反本法第五条规定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篇8:非政府组织管理试题

政府是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最重要的主体, 在公共危机治理中, 政府的责任最大。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和全体公民利益的维护者, 理应承担处理公共危机的责任。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主要应具备两方面的责任。第一, 政府对于危机的预测能力。第二, 政府对于危机的反应能力。

非政府组织作为区别于政府和私营企业的第三部门, 是以公共利益为取向的非营利性组织。我国的非政府组织目前也在经历一个史无前例的发展期。在政府对公共危机管理的不得当的一些方面, 非政府组织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补充作用。

二、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优势

首先, 非政府组织的民间性。我国目前的非政府组织多是由基层群众所组成的草根组织, 由群众组成, 代表广大群众的利益, 因此有着不同于政府部门的民间性。非政府组织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它与广大民众的直接距离会更小, 更能体察到民众的声音, 能够及时获得民众的需求信息并做出快速反应。同时, 非政府组织多代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能够在公共危机的处理中向弱势群体倾斜, 保护低收入群体的利益。“非典”等公共卫生危机事件表明, 只有平等尊重民众的权力, 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若是弱势群体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的话, 强势群体的利益也会因此受到威胁。在公共危机管理中, 非政府组织这种对弱势群体的倾斜性, 在促进危机事件得以公平公正处理方面, 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第二, 非政府组织工作的专业性。非政府组织不同于政府部门的另一个优势特征就是其组织成员多是某个领域的专业性人才, 能够在特定的公共危机处理中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 从而做出更快更好的反应。我们从近几年的众多实例中可以看出非政府组织的志愿者的专业性在公共危机处理中的作用, 成都的爱白中心是由来自全国各地的注册心理治疗师所组成的爱心机构, 在汶川大地震中, 该中心的心理治疗师们负责整合及培训灾后辅导人员, 再由他们到前线进行救助。

第三, 非政府组织结构的灵活性。政府部门由于其特有的科层组织结构, 特殊的价值取向和复杂的政治环境, 导致其势必会在公共危机的管理中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非政府组织正好填补了这一方面的空白。公共危机事件多是非常规下的突发性事件, 危机发生时, 正常的社会秩序遭到破坏, 民众陷入极大的恐慌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需要能够第一时间帮助灾民, 维护秩序, 提供最直接帮助的组织, 而非政府组织由于其组织结构的灵活松散, 其决策系统的分散独立, 可以对危机事件做出即时反应。

三、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困境

首先, 法制的不健全为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的管理设置了门槛。我国对非政府组织的登记管理实施双重管理原则。在我国, 非政府组织的登记成立, 不仅要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批准, 还要找到一个与自身业务相关的部门, 这样的管理办法固然加强了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管制并对各类非政府组织进行了有效的规范, 但同时也提高了组建非政府组织的门槛, 限制了其发展, 使得大批专业性的非政府组织由于种种原因, 一直得不到政府部门的认可, 也就不能在公共危机的管理中发挥相应的作用。现如今, 一些非政府组织由于找不到相对应的主管部门, 转而以企业的名义在工商部门注册, 或是干脆不进行注册登记, 这样的不具有合法地位的草根非政府组织在我国占有很大的比重。

第二, 经费的不足和人才的缺失使非政府组织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多是从政府中剥离出来的, 但社会转型带来的诸多问题又导致了这种剥离不彻底, 非政府组织仍然可以说是政府的附属机构, 政府的财政拨款是非政府组织的最大财政来源, 近几年来, 政府部门一方面减少了对非政府组织的拨款, 一方面鼓励非政府组织自行筹措运作经费, 但非政府组织的非营利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像私营企业一样在买卖市场中获得收入。资金的不足使非政府组织无法在灾难救助中全面展开工作, 无力迅速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投入到公共危机的管理中。

第三, 传统文化的缺陷导致非政府组织公信力不足。我国的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还面临着文化方面的挑战。非政府组织是一个外来语, 西方的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有着来自文化方面的深厚积淀, 发达的公民社会是其生长的土壤, 这包括了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普遍的公民意识, 自治观念, 法制观念, 公益精神等, 而我国长期以来受依附性民臣文化的影响深远, 缺乏这方面的文化背景。

四、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合作关系

公共危机事件不同于一般的危机事件, 公共危机事件覆盖面极广, 一旦发生, 危害极大, 而且许多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具有不可预见性, 因此公共危机的预防和管理是对公共部门的巨大挑战。政府固然是公共危机管理的第一主体, 承担着最重大的责任, 政府如果想对公共危机进行有效地管理, 必须认清自身的缺陷, 与非政府组织建立一种合作关系, 对非政府组织进行扶持以使其能有效发挥特有的优势, 挖掘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潜力, 从而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建立一种多主体相互合作的管理模式。

摘要:政府如果想对公共危机进行有效地管理, 必须认清自身的缺陷, 与非政府组织建立一种合作关系, 对非政府组织进行扶持以使其能有效发挥特有的优势, 挖掘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潜力, 从而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建立一种多主体相互合作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小小的船_长春版下一篇:在贯彻实施《监督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