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2024-04-22

政府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精选8篇)

篇1:政府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发展社会组织 激发社会活力

陈光金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加快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和完善社会治理、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成为一个重大课题。社会组织发展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社会组织建设,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改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对于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充分激发社会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方式和组织机制发生了并且继续发生着重大变化,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依靠单位组织管理社会生活的模式日益失去存在的条件,新的社会组织快速发展起来。按照有关规范界定,我国社会组织主要由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组成。2007年,全国有各类社会组织共计38.7万多个,到2012年增至49.9万多个。这些社会组织活跃于经济、社会、文化体育、科学技术等重要领域,不同程度地发挥着激发社会活力、动员和组织社会资源的作用,为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发展、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重要贡献。

客观地说,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得还不充分,水平不够高。在一些社会组织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每十万人口拥有的社会组织成百上千,而我国2012年每十万人口拥有的注册登记社会组织不到38个。对照起来,差距显著,但也表明我国社会组织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制约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问题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资源困境。大量调查研究表明,许多社会组织尤其是民间社会组织都严重缺乏必要的财力物力支撑,难以有效开展活动。二是人才困境。从制度上看,社会组织的人才管理和待遇管理都缺乏规范,许多社会组织的专职工作人员待遇较低。

解决好社会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必须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改革社会管理体制,从而加快培育社会组织,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更好地激发社会活力。首先,在政府职能转变上有新突破。理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凡是社会组织能够办理和提供的社会事务和社会服务,尽可能以适当方式由各种社会组织承担,打破政府对公共事务大包大揽的格局,降低社会治理成本。其次,在社会组织规范上有新突破。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管理要尽快从注重入口管理转移到注重过程监管,坚持分类指导、有序发展,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第三,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机制上有新突破。探索建立以政府采购、定向委托等不同方式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机制,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资源支持。第四,打破社会组织发展中存在的某些垄断现象。政府在向社会组织转移公共资源时应引进竞争机制,减少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干预,在完善政府监管的同时强化社会监督,从而保证各种资源在社会组织之间合理有效配置。第五,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按照新的理念加快社会组织立法,在社会组织准入、社会组织行为、社会组织治理、社会组织人才待遇、社会组织资源获取以及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监管和社会对社会组织的监督等方面提供合理有效的法律规范,保证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篇2:政府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和依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这标志着我们党充分认识到政府不再是社会治理的唯一主体,社会组织也是社会治理的主体之一,社会组织以其独有的特质和优势参与社会治理领域,能够承接政府部分社会管理的职能,是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不可缺少的重要组织形式,这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创新社会治理必须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一、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有利于推动政府改革,优化社会治理

20世纪后期世界范围公共管理改革的总趋势是从管理到治理,就是通过国家和社会的合作,共同管理社会事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首次引入了“社会治理”概念,提出要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由管理到治理,一字之差背后体现的是理念、方式和制度的变革。社会治理与传统依靠行政权力进行管理不同,主要方法不是强制命令,而是通过合作、协商、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管理社会事务。实践表明,实现政府的有效治理,必须将一些可由社会自我管理的事项交由社会,充分发挥社会自我调节功能。社会组织具有植根于社会的优势能与政府优势互补、发挥作用,是政府有效治理的有力助手,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依靠力量。首先,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壮大是政治民主化的体现,它可以很好地担负起代表和反映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的职责,通过社会组织的协商渠道,政府可以很好地架起与社会沟通协调的桥梁,大大提高社会治理效率。其次,社会组织的发展促进政府改革,利于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小政府,大社会”——流行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已成为各国行政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和共同选择。作为理想的承接载体,社会组织逐步进入公共治理领域,逐渐承担从政府逐渐剥离出来的部分公共服务性事务,政府才能真正正确履职和优化结构。

二、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有利于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优化公共服务供给

在政府管理视野下,政府是公共服务唯一的供应主体。随着现代社会公民对公共服务需求的不断上升,这种由政府“包揽”公共服务的供给和对社会生活领域治理的传统模式,不仅效率不高、提供的服务内容和质量有限,而且各级政府已是不堪重负。而以民间性、公益性和自主性为基本特点的社会组织在组织和分配社会资源时往往更有效率,能够降低社会治理成本,提高社会治理效益。因此,转变政府职能,将部分政府“管不了、管不好”的治理职能交由能担此重任的社会组织承接成为大势所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批的社会组织将公益慈善作为发展宗旨,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尤其是扶老、救灾、助残、助学和济困等公益性慈善事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主体作用。如,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建立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站、点和慈善超市3.1万个。全年有1325.0万人(次)困难群众受益,有1293.3万人次在社会服务领域提供了3639.6万小时的志愿服务。因此需要发挥社会组织优势,通过委托、协议、参与招标、合作外包等方式,利用自身机制、资源、人才等方面优势,在社会公共服务活动中以服务为宗旨,积极协助政府部门开展行业调查、决策咨询以及产业政策制订等活动与政府联合或独立提供公共服务,与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互补,形成更为健全与科学的公共服务体系。

三、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有利于反映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

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入改革的关键时期,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社会利益分化和公民需求多元化的新形势,社会矛盾的表现形式呈现了新的特点:突发性增强、群体性增强、对抗性增强、主体多元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当前,国内外环境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要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关键在疏导。

社会组织具有民间性、草根性、广泛性等特点,具有贴近公众、反映不同群体利益诉求、整合和协调公众利益等优势。社会组织可以快速、有效、直接地了解民情表达民意;可以通过组织化、制度化的表达方式协调不同群体利益,推动公众行为规范有序;可以积极应对各种环境变化,反映相关利益诉求,参与社会治理工作,有效促进问题的解决和矛盾的化解。社会组织通过提供公民参与的平台,可以促使公民监督国家权力,影响和监督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这对于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意反映的越及时,就越不容易引发对抗性矛盾。在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公正方面,社会组织能够与政府形成合力,扩大民众参与社会管理。因此要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应依靠民间力量解决民间矛盾、化解民间纠纷,注重发挥社会组织在化解民间纠纷、协调各方利益关系、调解社会矛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确保社会安定有序”。

四、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在中央的重视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社会组织逐步发展壮大,整体影响力日益增强,已成为我国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49.9万个,比上年增长8.1%;吸纳社会各类人员就业613.3万人,比上年增加2.3%。这些社会组织活跃于经济、社会、文化体育、科学技术等重要领域,不同程度地发挥着激发社会活力、动员和组织社会资源的作用。

当前应重点培育对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发展联系最直接的部分社会组织,为缓解就业压力、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做出重要贡献,这是符合实际的战略选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等四类社会组织,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我省齐齐哈尔市民政局去年6月份出台了《齐齐哈尔市社会组织直接登记试点工作指导意见》,成为全省第一个制定出台社会组织直接登记试点工作规范性文件的地区,打破了实施多年的社会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消除了众多草根社会组织难以合法注册的困扰。但是,降低门槛不仅会带来社会组织数量的激增,同时也会带来诸多管理问题,社会组织也将面临更大的考验,如能力提升、政府支持、共同认可等等。因此,要尽快建立全面、系统的社会组织管理和监督体制,确保社会组织的规范运作。

同时,需要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加快政社分开。严格执行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不得兼任社会团体领导职务的规定,减少行政干预,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社会性和独立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因此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转变观念,逐步将部分行业管理的职能,如制定行业发展规划、行规行约制定、行业统计、资质认证、协调行业诉讼等职能,结合政府购买服务,通过转移、授权或委托给符合条件的行业协会,真正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行业管理职能,逐步实现其对行业内部企业本应具有的约束力和权威性。

篇3:政府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基于本单位为建筑施工企业的特性, 分析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特点, 我们认为当前困扰团组织最大的难题, 是基层组织活力不够, 缺乏有效“联系、提升、凝聚”青年的路径和载体, 青年对团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遵循这样的思维逻辑, 我们开展了“用工地团校激发基层组织生机与活力”的团建创新。

2 功能定位与主要特征

创建“工地团校”, 目的是发挥其“联系、提升、凝聚”三大基础功能, 实现组织特性与教育方式的有效结合, 不仅要构筑吸引、凝聚青年的平台, 而且要创新活动形式、提升青年素质。其具有以下突出特征:

2.1 阵地设置的灵活性。

“工地团校”依托施工单位工程项目而建, 项目开工, “团校”应运而生;项目结束, “团校”顺利结束。团校的“授课”和“活动”时间的周期、长短、频率依据工程项目存续的时间灵活设置, 其组织存在方式具有灵活性特征。

2.2 联系方式的紧密性。

在“工地团校”开设期间团委委派团干部蹲点在工地, 与青年保持密切的接触, 了解每一位团员青年的家庭状况、个人情况、工作特长、思想特点等基本情况, 零距离的与青年进行深度沟通, 其运作方式具有紧密性特点。

2.3 课堂设置的一线性。

施工企业青年工作的重要范围是“工地”, 空间相对较小, 并且工作存在强度大、时间长、较单调的特征, 把“课堂”设在工地, 既考虑了青年的工作时间, 又使青年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中获得提升发展自我的机会和平台。

2.4 内容设计的组织性。

“工地团校”核心特征是一个“团”字, 其开列的课程内容和主题活动强调体现组织特征, 把培育“团员”的组织“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团员”的“身份感”和“使命感”作为引导青年的重要内生力, 这也是区别于其它教育组织或机构的本质要素。

3 主要内容和运作模式

为了开展好“工地团校”创建工作, 按照“前期调研、挂牌运作、完善机制、逐步推开”的思路, 经过一年来的探索和实践, 全局共创建25所“工地团校”。具体运作情况如下:

3.1 构建内部基础平台。

在与青年接触的过程中, 我们注重发挥“工地团校”密切联系青年的基础功能, 遵循由“熟”到“热”再到“信任”的基本交往规律, 着力构建团组织牢固的工作基础。一是与青年“交往”。团干部蹲点在联系的工地, 通过走近青年、走访青年, 了解每一位青年的基本情况, 建立“四特青年” (即特情青年、特困青年、特优青年、特长青年) 档案, 努力和青年“熟起来”。二是与青年“交心”。开展“说说心里话, 做做知心人”活动, 通过和青年拉家常、一对一谈心、QQ群聊天等形式, 零距离的与青年进行深度沟通, 保持和青年接触的“热度”, 努力和青年“铁起来”。三是与青年“交融”。把重视、关心青年的实际困难作为头等大事, 主动为他们出主意、想办法、拓渠道、破难题, 建立起团组织和青年的信任桥梁, 使青年对团组织真正的“信任起来”。在全局25所“工地团校”创建点, 各级团干部和700多位青年进行了“交往、交心、交融”活动, 了解掌握了青年的思想状况, 密切了团组织与青年的联系, 增强了青年对团的感情, 赢得了青年对团组织的认同和信任, 增强了团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3.2 打造面上活动平台。

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激发基层组织生机与活力, 不断提升凝聚青年。一是开办“青工大课堂”活动。工地团校每月开展一次“主题团课”活动, 所开列的课程内容主要分为四类:一是理论知识型。针对团员青年不知、不清、不明的理论问题, 购买了《六个“为什么”》组织开展学习;邀请党、团组织负责人为青年开展党团知识培训, 增强了青年的党团意识。二是成长启迪型。面对青年成长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难和挑战, 邀请有关领导和先进人物为青年做深度解析, 为青年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三是业务技能型。结合青年在实际工作中的需求, 广泛开展技术、管理、安全知识等方面的培训, 提升青年的业务能力。四是修养健康型。根据青年多为新进单位的大中专毕业生, 工地远离市区、条件艰苦的实际状况, 为青年开展礼仪培训、提供健康保健讲座。二是举办“青年思想导航站”活动。开展“励志青春, 分享成长”———与先进人物面对面活动, 以身边的典型激励青年;组织“思辨明理”辩论赛活动, 以多彩的观点启发青年;开展“迎国庆·唱红歌”活动, 以经典的旋律感染青年;组织观摩《我的法兰西岁月》、《我的1919》、《建国大业》等电影, 以优秀的影片教育青年;开展“我是青年我先行———青春世博行动”, 引导青年立足岗位做贡献, 以争先的旗帜引领青年;参加第一财经“谁来一起午餐”节目, 让青年近距离接触荧屏智囊和创业人士, 以成功的案例触动青年。三是组织“青年时事热点沙龙”活动。针对青年关心、关注的社会时事热点事件, “工地团校”每周组织青年开展“青年时事热点论坛”活动。如杭州飙车案、孙伟铭案、重庆打黑、血浆浇花事件、高房价等。讨论是思想碰撞的过程, 更是思想引导的过程, 不仅能让青年逐渐认清事件的本质、引以为戒, 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 引导青年不要偏激、片面、单一的看待问题, 而是全面、系统、辩证的认识问题。一年来, “工地团校”共举办“青年思想导航站”系列活动78场次, 开展“青工大课堂”活动105场次, 组织“时事热点论坛”121场次, 通过创新有形阵地, 不仅构筑了吸引、凝聚青年的平台, 而且创新了活动形式、提升了青年素质。

3.3 建立工作推动平台。

为了确保“工地团校”正常运转、取得实效, 我们着力在建立和完善机制上下功夫。一是积极争取领导。局团委多次向局党委报告团建创新、“工地团校”创建情况, 局党委高度重视, 党委会上专题听取局团委工作汇报, 并下发文件对各级党组织帮助、指导共青团抓好“工地团校”创建提出明确要求, 为开展活动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建立团干部蹲点联系机制。局团委规定二级单位团组织负责人, 团校创建初期每月不少于一周时间蹲点在工地, 和青年吃住在一起, 一方面帮助团支部策划、组织、落实各项工作, 另一方面保持和青年的密切联系, 与青年“交往、交心、交融”。三是建立电话抽查制度。局团委不定期电话联系每所“工地团校”团支部书记, 了解制度落实情况、工作进展情况、团干部蹲点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四是建立平推检查制度。对全局25所工地团校中的18个创建点进行了检查, 及时掌握每个创建点的第一手情况, 把好的经验与做法进行推广, 从而促进工作不断走向深入。

4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开展“工地团校”创建过程中, 我们感到在很多方面还有待加强。一是团的活动质量仍有提升空间。有些“工地团校”策划组织的活动, 很有特色, 能吸引青年参加, 达到提升凝聚青年的目的, 有些开展的活动仍然沿袭“老套路”, 对青年缺乏有效地吸引力, 质量还需提升。二是团干部的能力素质受到挑战。要很好地联系、提升、凝聚青年, 对团干部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很高, 有些团干部组织活动“很拿手”, 但碰到青年的具体思想问题就“束手无策”, 自身能力和素质还需进一步提升。三是团组织整合资源的能力还需加强。保持“工地团校”正常运转, 需要有各种资源的支撑, 受基层条件和资源限制, 团组织在整合资源的能力方面还招数不多、办法不新, 容易对活动的长期开展造成影响。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和改进, 切实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吴超.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 2012.

[2]肖纯柏.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途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 2008.

篇4:建立目标责任机制,激发组织活力

忙忙碌碌中又迎来了新的一年,作为企业经营者的老板依旧满怀激情的组织制定了新的战略目标,但一想到企业以往的情况,又不免对战略目标能否落实心存疑问。每年战略目标制定之后,执行起来总是不到位,有些事情即便是自己亲自抓,推动起来也很难,有时候对企业甚至有种失控的感觉;各个部门平时看上去都很忙,但一年下来盘点工作,好像都是在重复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和处理一些临时的紧急事务,而在企业管理上却没有任何进步;事无巨细都需要老板拍板,各级人员都在等待上级命令行事,如果没有上级指示,就无事可做。是不是执行力的问题?尝试过组织拓展训练,开展执行力培训,除了热闹一阵子,也没感到有什么实际效果;是不是人的问题?也尝试过从外部引入职业经理人,试图引发“鲶鱼效应”改变现状,可是在最初的一段热情期过后,职业经理人也“泯然众人矣”。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企业从上到下都失去了活力?如何才能够做到上下一心,奋勇争先,积极主动的执行好企业的每一个战略举措?

目标责任机制,即根据企业总体战略规划,将企业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分解,将具体的目标任务逐层落实到各业务模块的分管领导、各部门主管人员以至每个员工,同时要求各级人员制定保证措施,并对目标的完成承担相应责任,通过目标责任的约束,实现各级人员在工作中的自我控制并努力达成工作目标的一套管理机制。正是因为目标责任机制的缺失,导致企业经营目标和责任的压力集中在企业最高层,甚至老板一个人身上,经常是老板一个人在摇旗呐喊,下属却按兵不动,整支队伍看起来像一群“绵羊”。建立目标责任机制,将帮助同样一支队伍从无力的“绵羊”变成勇猛的“狮子”。

目标责任机制,作为一种机制,本质上是一种游戏规则。下面这则小故事,有助于理解什么是机制:

僧多粥少,寺院里的和尚为了如何把粥分得公平绞尽脑汁。一开始他们选出一个大家信得过的和尚掌勺分粥,掌勺和尚开始时尽心尽职,可时间一长,掌勺和尚便利用掌勺之便,总要为自己多分一勺。大家认为不妥,有人便建议每人一天轮流掌勺,众和尚同意,但不久后,问题又出来了,掌勺者都感到自己掌勺机会不易,于是掌勺时都为自己多分一勺。后来大家凑在一起,定了一个规矩,掌勺和尚每次分粥,只能最后取自己那一份,且推举一个和尚专司监督之职。

目标责任机制通过目标的分解和责任的下沉,使企业中的每个部门和个人都承担起企业的经营管理任务,同时通过绩效管理体系,将目标的完成情况与每个人的薪酬挂钩,从而将企业中每个人的做事方式从老板驱动,转变成为机制驱动、目标驱动、自我驱动;从人管人,转变成为制度管人。

建立目标责任机制,需要遵循“三步骤,三保障”,三步骤即目标制定和分解、建立绩效管理体系、业绩回顾与评价,三保障即组织保障、权责体系保障、绩效文化保障。

目标制定和分解,责任下沉

目标制定和分解的目的在于使各级人员的努力方向与企业的发展方向一致,从而保障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目标制定和分解的过程,也是将目标转化为可实施的方案和手段的过程。经过分解后的目标,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能够切实落在每一个月、每一天、每个人身上的具体的工作任务。

目标制定是目标分解的前提,而目标分解是目标制定得以落实的必需手段,二者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往往目标制定和分解的过程要经历一个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的过程。即首先自下而上的收集内外部环境信息和经营情况信息,对下一个时期的经营情况作出预测,初步提出总体目标,企业最高领导层参考以上信息,结合对行业和企业本身发展趋势的判断,确定企业总体目标。然后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企业最高领导层根据企业总体目标,提出实现总体目标的具体措施,并将这些措施下达到各职能部门、经营单元或事业部,形成各职能部门、经营单元或事业部的目标;各职能部门、经营单元或事业部再将自己的目标进行分解,提出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并作为下一级单位的目标下达下去;如此直到将目标分解到具体的个人。最后,将每一个层级员工的目标及其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自下而上的进行汇总,从而形成公司整体的目标体系。

笔者最近服务过的一家企业,其借咨询项目开展之机,明确了2012年总体战略目标,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并对各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在其营销部门,全年工作确定为完成公司产品全部产能产量的销售,优化产品品种结构,建立和优化营销管理体系三大任务,并将此三大任务拆分成若干子任务,分别下达到各销售处、市场管理处、物流处等二级部门。在其运营管理部门,全年工作确定为落实组织绩效考核、推动流程管理体系、开展重大信息化建设项目三大任务,并同样分解到了部门各主要负责人和主管人员。

建立绩效管理体系

很多企业将目标无法落实归咎于执行力或者人的问题,却忽略了好的执行力和人的积极主动性都需要良好的绩效管理体系来激发和维持。“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会极大地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能者多劳,但多劳不能多得,甚至干得多错的多,被领导骂得也越多。有句话说的好:对做的不好的员工不惩罚,就相当于惩罚了做得好的员工。长久下来,谁也不愿意多干,就形成了人人遇事退缩,谁也不肯承担责任的局面。

绩效管理体系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相对公平的业绩评价体系,将责任与利益统一起来。一套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必然是建立在对企业经营目标和工作重点的共识之上的,使员工个人的业绩及职业发展目标与企业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绩效管理体系紧密承接企业目标管理体系,对所有员工提出明确的期望和要求,并对员工行为的结果给出具体的衡量标准。绩效管理的工具有很多,例如平衡计分卡,关键绩效指标(KPI),360°打分,EVA经济价值评估等,但无论选择哪一种,其本质都是选择若干因素对整个组织、团队或个人的行为的结果进行评价,衡量其对企业的贡献,据此形成的评价结果,即绩效考核结果,成为对员工进行薪酬分配、晋升调动、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同样,也正是因为绩效考核结果能够对员工的薪酬、职位、培训机会等产生重要影响,能够使员工产生向上的驱动力,主动追求责任的承担和目标的达成。

建立绩效管理体系,可以遵循如下步骤:第一,明确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牵头部门,由其负责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和绩效考核运行管理;第二,审视现有的薪酬结构,根据绩效管理需要做出调整,打破过去的大锅饭、平均主义;第三,选择适合的绩效管理工具;第四,根据企业目标制定和分解的结果,选择对企业中每一层级员工进行绩效评价的因素和评价标准,并考虑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第五,开展绩效管理体系沟通,倡导绩效为王的企业文化,准备绩效管理体系的导入;第六,制定完善的绩效管理办法并开始实施。

同样以笔者最近服务过的这家企业为例,其通过组织架构调整,成立运营管理部牵头开展组织绩效考核和流程管理体系落实推动相关工作。结合新的薪酬管理体系的建立,对公司高层、中层和基层员工,根据职能和岗位的不同,分别设计了相应的薪酬结构,其薪酬中的浮动部分与其绩效考核结果挂钩。例如,对其分管某一产品营销工作的营销部副部长,其相应的绩效考核指标如表1。

业绩回顾与评价

业绩回顾与评价是建立目标责任机制的最后一环,却是保障目标责任机制能够切实落地执行的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如果缺少了对企业业绩情况的定期评价,缺少了对目标实现程度的不断回顾,缺少了对责任履行情况的时刻检查,缺少了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任何的目标责任和绩效考核都将流于形式。

nlc202309021129

从公司层面来看,通过绩效分析,找出企业在执行战略举措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弱点和不足,采取措施加以改进;通过定期的业绩回顾,检讨企业运行机制中的制度缺陷、操作中的缺点及其他需要改进的事项,不断完善机制运作;另外,经常的回顾和评价有利于企业不断审视战略目标及其保障体系的合理性,能够及时抓住各类战略机会,规避战略风险,平衡各项业务发展,做到随需而变。

从员工的层面上来看,业绩回顾与评价对员工的执行情况进行合理评价,按劳付酬,形成良好的正面激励和负面激励,同时通过绩效反馈和绩效沟通,协助员工解决执行力障碍。绩效管理体系不仅能够帮助员工回答“我应该做什么?我应该做到什么程度?我做了之后会得到什么,做不到会损失什么?”,同时通过对企业整体经营成果和员工个人绩效结果进行阶段性的回顾和反馈,回答“我实际做到了什么程度?我想要提升工作绩效,应该做哪些努力?”的问题,从而促使其不断提升胜任能力,不断提升企业整体业绩。

仍以上述企业为例,为保障企业各项目标的落实,从公司层面和部门层面分别设置了业绩回顾和评价“时钟”。营销部要求下属各销售处每周召开周例会,各客户经理提交周报,回顾一周之内客户提货和回款的实际数量,与计划数量进行对比,寻找差距,分析原因,提出下一周的改进计划;回顾一周之内市场信息、客户信息、竞争对手信息等重要信息的收集和掌握情况;回顾一周之内合同履行情况、客户信用控制情况及其他客户服务情况,优化工作方法,在提升客户满意度的同时降低业务风险。营销部每月召开部门级的经营分析会,同时对客户经理进行月度考核。公司每季度召开公司级的经营分析会,检查公司总体营销战略目标的落实情况,进行营销策略的季度调整,同时对营销部整体进行季度考核。

目标责任机制的建立之后,还要通过以下三方面保障该机制的有效运行:

第一,明确牵头部门,建立组织保障。无论是进行目标制定和分解,还是制定业绩评价标准、绩效考核指标和组织考核,均需要有人牵头来做,而这些事务性的工作是不可能由老板亲自完成的。目标责任机制的建立和运行,可以作为一项职能,分配到某一个部门,由其承担此项工作,并享有相应的组织权和考核权。

第二,重视绩效结果运用,使目标责任真正落到实处。形成绩效管理的闭环,才能真正发挥绩效考核的威慑力和驱动力。

第三,倡导业绩为王的企业文化,统一思想认识。职位不会因为资历或者某种特殊关系而轻易得来,公司可以给予机会,但必须通过过硬的业绩证明自己能够胜任。一切凭业绩说话,能者上,庸者下。

篇5:政府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撰写人:吴国新 分管领导:宋自慧 联系电话:4353225)为进一步推动我区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结合自治区、市的有关文件精神,我局制定了对港南区社会组织的相关改革工作措施,积极搭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平台,建立政策保障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加大培育扶持等手段使,有效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使其在参与社会建设,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不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能量。

一、改进优化服务工作,通过社会组织年检加强管理。结合社会组织年检工作,开展社会组织改革整顿,努力提高社会组织规范化管理水平。针对不同类别的社会组织,突出年检重点。针对有收费的民办非企业的幼儿园,我们则重对其财务审计的审查,对在农村的社会组织,则重在对组织机构,开展活动的审查。对不按时年检的,如有一个中药材协会和养猪协会,我局在今年5月11日,要求他们做好整改工作,中药材协会会长提高了认识,表示将做好有关工作,而养猪协会则表示,同意并配合做好本社会组织的注销工作。

二、稳妥推进直接登记。重点培育、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鼓励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内从事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的科技类社会组织,以及提供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救灾、助医、助学服务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直接向民政部门依法申请登记。今年3月和5月,分别有人来申请办理义工协会和社会工作者服务中心,经过与市民政局的沟通和多方面了解,义工协会是港南区某超市倡导的,有做慈善的经济实力,而且在登记前他们已开展做好慈善事业一年多了。1

而社会工作者服务中心,是街道社区倡导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开展以社区为中心的便民服务,针对这两个社会组织,我们简化手续,按慈善类和社区服务类给予直接登记。

三、开展相关培训工作,提升社会组织的能力。从2015年开始,我局注重对社会组织负责人和专职岗位人员的素质培,每年都组织一次社会组织负责人和财务人员专题培训,近三年来,我局利用社会组织相关预算资金,投入6万余元,邀请相关的市局领导、教育局、工商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印发了相关培训资料,在我局开展负责人能力素质能力培训班和财务工作培训班各3期 ,累计培训社会组织负责人600余人次,财务工作人员350人次,大大提升了社会组织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和服务能力。

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

争取和利用逐步扩大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和规模,在购买民生保障、社会治理、行业管理等公共服务项目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向社会组织购买。从2016年6月开始,在我局的鼓励和引导下,南江社区和木松岭社区等6个老年协会承接了关于政府购买老年人互助服务的相关项目,2017年5月,又有东津镇洋七桥平垌屯等3个老年协会承接了关于政府购买老年人互助服务的相关项目,承接有关于政府购买老年人互助服务的老年协会,在平时对空巢老人进行精神慰籍和力所能及的帮助,在节假时对困难老人进行慰问,并开展为老服务宣传和丰富乡村文化文娱演出。两年来,共投入了45万,在重阳敬老节和春节等节假日,共9个老年协会所在的社区和村屯,共有2100 2

多个困难、空巢老人等到了帮助和慰问,发放了大米、食用花生油、衣服价值等共10万多元的物品,慰问金有5.5万元,文艺演出等8万元,直接受益群众有15万人。老年协会的互助服务项目对帮助老年人,促进家庭和谐、协助社区(村委)开展相关工作有很大作,进一步发挥了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协调作用。

五、加大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扶持力度。

积极弘扬慈善文化,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举办慈善事业,创新慈善基金募集和运行机制,培育慈善品牌,有效扩大港南区慈善公益资金规模。支持和引导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在社区建设、安老扶弱、助残养孤、扶危济困、救助赈灾等领域实施项目,提供服务。

在我局和组织部的协同努力下,今年登记成立的爱助义工协会分别在贵港市港北区、覃塘区和港南区开展了6次入社区送温暖爱心活动,共出动爱心工作服务300人次,发放花生油、纸巾、洗洁精等价值5万元,受益群众3万人。南江社区先锋社会工作者服务中心争取得到港南区政府关于妇女儿童相关的承接社区服务项目,更好的开展社区服务公益慈善活动。

六、推进社会组织政社分开。支持社会组织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促进和谐的作用。

根据《贵港市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实施方案》文件精神 和《港南区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实施方案》,从2017年8月开始,我局开始制订相关脱钩措拖,在市民政局的指导下,对港南区商会,木格商会,林业产业协会和粮食产业协会列入相关脱钩试点单位,牵头制定了《港南区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试点工作方 案》。这四个行业协会商会脱钩工作都已经制定了本协会商会的脱钩方案措施,已真正按照有关脱钩试点重点围绕“五分离、五规范”展

开工作,真正做到:机构分离,规范综合监管关系;职能分离,规范行政委托和职责分工关系;资产财务分离,规范财产关系;人员管理分离,规范用人关系;党建、外事等事项分离,规范管理关系。

2017 4

港南区民政局

篇6:政府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农村党员和基层党组织是农民群众中的先进代表和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让农村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过程中发挥先进性作用,这是一个新课题。坚持“村为主”,巩固支部树核心。村、支两委实行交叉任职后,村干部无论是身份还是工作职能,基本实现了两委合一,一些矛盾和问题明显得到缓和甚至迎刃而解,为更好地推进农村发展创造了好条件。上级党委和村党支部一方面要转变思想观念,不能把强调村党支部在农村工作中的核心领导地位简单地理解为由村党支部去包揽一切。另一方面,只有坚持“村为主”,放手让村委去开展工作,村党支部才能腾出手来更好地履行上级党组织赋予的职责,让“村为主”始终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去实施,保证村民自治和党的领导的有机统一。实践证明,越是“村为主”搞得好的村,党支部和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就发挥得越好,其文明、和谐程度也越高。设立“片总支”,整合力量办大事。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经济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农村各类新矛盾大量凸现,公益事业建设和经济发展任务繁重。为此,可以采取这样的好办法:把地域相对集中、或兴办某项公益事业、或正在发展同一产业、或调处某一矛盾需要涉及的几个村划为一片,成立一个党总支,总支书记由乡镇领导担任,副书记从片内村支部书记当中推选,其他的村支部书记担任委员。这样,片内几个村在人力、财力、物力方面的优势能够得到重新整合,这不仅为党员和各村党支部提供了发挥作用的舞台,而且有利于农村重大矛盾的调处和农业产业的做强做大,促进农村社会协调和谐发展。建好党小组,优化“细胞”强筋骨。加强党小组建设大有潜力可挖,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也要求我们的党建工作必须向党小组延伸。一是合理设置党小组。依托当地的农业主导产业或功能作用设立不同的党小组,使每个党员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形成党小组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联动效应。二是通过规定工作任务、健全工作制度、搞好检查督促来理顺党小组的工作路子,把一些“软指标”硬性化,克服党小组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三是选好配强党小组长,并注意加强培训。对工作出色的党小组长要大胆使用,让其协助参与村务管理,并通过他们使最基层的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整体战斗力,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篇7:真抓实干激发团组织活力

团XX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提出“梦、助、基、业”四项重点工作,为我们今后一段时期的基层团委工作指明了方向。xx团县委将以此为总目标,围绕“助力四大攻坚、建设幸福xx、青年率先担当”这一主题,着力夯实三大基础,深化三项服务,拓展三大品牌,团结激励全县广大团员青年争做敢于有梦,勤于圆梦的“追梦”人,不断推进团的各项工作争先进位,实现团的事业科学发展。

一、夯实三大基础,团的组织网络有新面貌

一是夯实组织建设。去年我县圆满完成村级团组织换届及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依托实体化“大团委”新增大量直属团组织,大力指导、推动村团组织及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社团组织建设。二是夯实思想教育建设。围绕“我的中国梦”这一主题,广泛发动全县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今年4月,在全县少先队组织中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活动,共征集作文3000多篇;六一期间,围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育红、新华、育红实验等少先队组织,通过让少先队员说一说、画一画、写一写的形式,阐述对“中国梦”的理解和认识,感受自己身边的变化、祖国的变化,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国庆节前后,组织全县基层团组织和少先队组织分别开展1次主题团队日。选树一批县级青春追梦人,通过青春故事会、面对面交流等形式,邀请青春追梦人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向青少年讲述奋斗故事和对中国梦的理解,影响激励广大青少年尊重劳动、勇于创造、踏实奋斗。三是夯实阵地建设。在青年聚集较为密集的非公企业开展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今年上半年新建县级“见习基地”8个,提供见习岗位 22个,为53名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村青年提供见习岗位。

二、深化三项服务,围绕党政中心有新作为

一是强化志愿服务队伍,进一步发挥xx县青年志愿者服务品牌。今年上半年联合XX救援队为身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农民工子女、新华学校学生XX募集善款2万余元。启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组织志愿者开展植树护绿、扶老助残、环境整治等近10项志愿服务活动。二是明确“一月一活动”。在少先队组织中广泛开展“我看家乡新变化”实践活动、“我为家乡扮新妆”环保活动、“我是未来建设者”队会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广泛开展植树护绿、环境整治、低碳宣传等环保宣传活动,并在每年的“3•5”、“12•5”掀起活动高潮。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在生产一线、服务窗口、操作岗位开展集中亮牌活动,张贴服务承诺,接受社会监督,实现效率更高、手续更简、态度更好、服务更优。三是关爱行动深入推进。通过团县委的沟通联系,XX市腾跃型材董事长XXX及其清华同学投资180万元,在XXX村援建一所希望小学。通过积极争取,今年xx县再次成功列入新世纪教育基金资助贫困女大学生项目县,获得资助的贫困女大学生每人将得到8000元的资助款,目前该项工作报名阶段已经结束,进入调查初审阶段。继续联系天津市西青区公路分局团组织,资助我县贫困小学生37名,每名学子获得资助款100元。

三、拓展三大品牌,青年成才培养有新成效

篇8:政府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一、烟草商业企业的发展现状

2013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圆满结束后, 行业内各单位均开始积极响应, 主动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各地结合自身企业品牌特点和地域特点, 在整体学习会议精神中, 把握重点拟订规划方案。基于烟草工作会的成功举办, 全国各地烟草商业企业开始转变原有的营销模式, 通过内部经营体制改革带动营销收益的增长。从各地营销政策转变情况来看, 烟草商业企业在调整经营政策中, 都开始把党组织建设工作与企业经营相互结合起来。因此, 新时期必须加强党组织建设工作, 全面推动烟草商业企业的发展进程, 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作用

把党政思想融入商业经济是行业改革的需求, 烟草商业企业作为商业型经济模式, 其在经营阶段与市场环境接触得更多, 且容易受到整个市场行情变动的影响, 稍有不慎则会出现经济性风险。基于经济思想改革趋势, 烟草商业企业开始注重党政组织建设工作, 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先进意义, 为企业营运改革提供了多方面的保障。

1. 端正思想。

经营思想决定着烟草商业企业的规划方向, 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对未来经营有指导性作用。加强党组织建设工作, 可以促使烟草企业建立科学的发展观念, 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中心端正企业内部的营运理念, 这对于整个烟草行业发展均有很大帮助。例如, 党政组织建设十分注重“纪律性”, 每一项经营事务都有相应的规律可循, 规范了烟草商业企业的管理秩序。

2. 指导经营。

按照我国企业组成性质来说, 企业可分为工业型、商业型等两种, 前者从事商品的生产经营, 后者从事商品的市场营销。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企业, 都需要建立相配套的经营秩序, 处理好日常管理中的各类事务, 才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烟草商业企业注重基层党组织工作, 能够找准烟草商品在市场中的定位, 为经营者提供准确的市场决策, 提升了企业的营销水平。

3. 党政建设。

基层党建是党政建设的一部分, 其从基层工作开始强化企业的党组织整改力度, 进而确保整体党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烟草商业企业长期关注销售利润的增长趋势, 对内部党建工作缺乏必要的重视, 导致企业党建文化落后而制约了其发展。通过基层党组织建设活动调整之后, 烟叶公司、烟草物流公司、烟草销售公司等内部党政工作广泛开展, 实现了企业党建的决策性调整。

三、深入开展企业党组织建设改革工作

鉴于党建工作对烟草商业企业的战略作用, 应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工作重点, 对企业内部党建工作机制提出创新改革对策。笔者认为, 烟草商业企业要拟定符合本行业发展需求的党建工作模式, 坚持以我国党建体制改革为指导中心, 帮助烟草商业企业建立一套完整的党建工作制度。

1. 教育方面。

烟草商业企业应当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 努力培养党员工作人员朝着党组织思想靠近, 用党建理念指导现实的市场销售活动。企业需号召全体人员经常了解党员的思想状况和工作表现, 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把所有员工的力量集中到一起, 激发烟草商业企业的发展活力。

2. 组织方面。

根据日常经营要求组织党建工作, 要求各部门广泛开展党组织工作建设, 形成良好的党建工作氛围。其中,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需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以烟草行业发展趋势为参考依据, 要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党员发展中应坚持标准、积极培养、严格程序, 推行党员发展公示制度, 确保党员发展质量, 努力实现质和量的统一。

3. 反腐方面。

基层党组织是国家党建结构的最基本内容, 只有搞好基层党建工作才能实现更远的政治建设目标。烟草商业企业应坚持反腐倡廉, 加强党纪教育。要提高对抓好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在做好党的制度建设的同时, 对党员发挥反腐指导作用。

4. 工作方面。

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需与企业经营相互结合, 严格内部组织的办公流程, 加强与实际工作的联系。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党员领导干部过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 求真务实, 做好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确保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

四、从经营战略方面激发企业活力

对于烟草商业企业来说, 基层组织建设最终是服务于内部营销, 通过营销战略模式调整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因此, 借助基层党组建设活动, 企业还需从经营战略方面激发企业活力, 全面提升企业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办事效率, 致力于烟草商业企业的现代化发展。

1. 分析经营问题。

准确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清醒认识形势、客观分析问题、深入查找不足, 牢牢把握当前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 努力保持行业平稳健康发展。烟草商业企业要全面分析现有经营的不足, 努力创建新型营销战略模式, 以党建部门工作为指导优化经管秩序, 带动企业经营收益水平的逐步增长。

2. 注重效益指标。

效益优先是企业长期追求的目标, 以创造效益为第一, 执行多种基层党组织工作方案, 这样才能全面激发烟草商业企业的活力。效益坚持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着力打牢烟叶基础, 着力优化卷烟销售结构, 着力调整市场状态。党建部门在创造效益过程中需发挥积极作用, 帮助经营者解决实际营运中遇到的问题。

3. 打造行业品牌。

精心培育重点品牌, 站在行业发展全局的高度, 坚定“532”、“461品牌发展目标, 促进重点品牌加快发展。要继续抓管理、促规范, 切实维护良好的生产经营秩序和市场流通秩序, 建立更加规范的财经秩序, 提升企业基础管理水平, 推动专项治理工作深入开展。

五、结论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对烟草商业企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不仅可以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更是为现代化经营战略实施提供了多方面的保障。企业应深入开展党组织建设工作, 从教育组织、反腐等方面优化经营制度, 把基层党建融入日常经营工作中。同时, 还要深入分析经营决策面临的问题, 以党建思想为指导改革原有的工作模式。

摘要:烟草行业是我国市场经济主体的一部分, 市场经济改革为烟草行业提供了优越的市场环境, 并且拓宽了烟草企业的市场营运范围。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指导下, 烟草商业企业需注重内部党政工作的创新改革,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推动烟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行业收益水平逐渐提高以实现可持续经营。本文分析了烟草商业企业发展的现状, 对其党组织建设工作提出了可靠的意见。

关键词:烟草商业企业,党组织,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艳萍.浅议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J].今日科苑, 2008 (18) .

[2]杨正书.切实加强山南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山南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调研[J].西藏发展论坛, 2008 (06) .

[3]张希贤.以建设学习型组织为契机创造性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09 (10) .

上一篇:来年售后质量年度工作计划下一篇:前后娄村党风廉政自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