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水利工程建设监管体系的认识

2024-04-12

构建水利工程建设监管体系的认识(共9篇)

篇1:构建水利工程建设监管体系的认识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水利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规模越来越大,投资方式也越来越多,既有国家、省级投资,也有市级财政投资。如何强化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投资监管,有效防止水利行业的不正当交易和商业贿赂问题发生,真正筑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领域的“防腐墙”,是搞好水利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值得我们探讨研究。

一、水利项目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为了加强对水利建设项目的有效监管,近年来,各地都建立了与之相配套的管理方法、监督手段和保廉措施。但是在水利工程招投标、资金管理、监督管理等环节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和隐患:一是项目投资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项目开工后,有的从地方利益出发,不是努力节约投资,而是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从中截留工程资金,造成极大浪费。二是前期深度不够,概算、预算、决算差异大。有的单位和个人在工程建设中随意更改设计方案,缺乏监督和严肃性。三是对项目实施中发现的问题查处力度不够。四是招投标活动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违规行为。有的工程是先建后批,不公示,不招标,留下管理漏洞。有的不按法定程序开标,非法交易,投标人之间串通投标,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投标,以弄虚作假方式骗取中标等,致使水利工程建设这一国家和政府财政性投资热门领域成了一块“唐僧肉”。因此,加强对上述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建立行之有效的防范体系,显得十分重要和尤为迫切。

二、防治水利行业商业贿赂,必须创新工程项目监管机制

反腐倡廉服务经济建设要找准“切入点”。水利重点工程项目保廉体系建立,离不开规范的管理制度,这个体系至少应具备有力的约束机制、规范的管理机制、全方位的监督制约机制、赏罚严明的奖惩机制等四个机制,使工程项目从立项、招投标直至完工的整个过程,都受到监督和制约,最大限度地确保水利工程项目优质、高效和廉洁。

(一)民主决策,构建工程项目权力约束机制。一是坚持科学的项目论证决策程序,建立公开的审批程序,尽可能减少审批的自由载量权。制定规范化的招投标程序,严格评定专家资格认定。二是规范有形建筑市场,促使有形建筑市场与行业招投标管理机构、招投标代理机构分离,破除地方封锁和行业保护,建立统一的招投标市场,避免“说一不二”的部门权力垄断造成的腐败现象。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工程决策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遵循民主集中的原则,实行民主协商决策,不搞“一家言”。作为单位一把手,要主动接受监督,树立廉政意识,端正民主作风,在项目招投标、工程预结算决策上集思广义,博采众长。

(二)阳光操作,构建重大项目规范管理机制。一是建立符合市场运行规则的程序化、制度化的造价审核管理模式。科学编制设计概算,不得留有投资缺口。设计概算批准后必须严格执行。二是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度。凡具有经营效益的项目,包括基础设施项目,应全面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管理,由项目法人负责筹款、还贷,组织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招投标的关键是要严格按程序办事。例如,宜都市在九道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中,严格实行招投标运作,整个招投标活动按照国家、省招投标法律法规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要求,在市政府政务公开中心的指导下实施。参加投标活动的投标单位,在公开、公平、公正的条件下,在有市监察局、宜昌市业务部门的监督下,由省水利厅组成的专家组认真评审,从6家施工单位中择优选定了宜昌市水利水电工程团为施工单位,葛洲坝工程监理事务所为监理单位,并经市公证处依法公证。九道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当年被列为全国248座务必脱险的整治项目之一,用的是国债资金,每一分每一厘都要用到实处。宜都市水利局作为业主单位,在招投标结束后,及时成立了由一名副局长领导的工程部,常驻工地,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进行复核、检查,保证了工程计量支付的准确性。对于质量不合格的工程,严格按《监理实施规则》运作,该返工就返工,针对设计、业主、施工、监理四方联合办公中容易出现“断档”的问题,坚持实行分级检查制度,即施工班组自检自查、施工单位专检人员初检、监理工程师巡检、项目部复核。

(三)加强监督,构建全方位的监督制约机制。一是推行重要事项公示制度。主要是中标公示和竣工验收公示制,将群众关注和法定的几个重要指标,如实通过媒体公开,让社会知情,请公众监督。比如宜都市在茶店堤防崩岸治理、大溪水库灌区配套改造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中,均在公开透明的情况下,由监理督导、政府督查、人大、纪检监察部门监督。二是依靠群众监督。水利点多面广,很多工程是分散到一乡一村甚至一家一户,达不到招投标要求的标准。加强这部分工程管理,就要充分发挥“群众雪亮的双眼”监督工程规范运作。比如宜都市在实施国家人口饮水项目中,为了确保一家一户的水窖工程质量和公平

公正,一律实行公开公示,让老百姓知道项目建设情况,不仅保证了施工环节到位,工程质量优良,而且建设成本得到较好控制,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也顺利拿到了国家发给他们的补助款。二是积极探索新机制,抢占主动权。水利项目人人争,建时一笔糊涂帐,建后工程无人管,是基层多年来存在的一个弊端。为了解决建管脱节问题,宜都市在实施国家人口饮水安全项目建设中,积极推行“群众参与式管理”。项目实施严格按照业主负责、工程招标、质量监理、群众参与和合同管理,把工程招标、原材料采购及经营管理自始至终置于群众监督之下,确保工程建设与管理公平、公开和透明。比如姚家店乡黄莲头村安全饮水项目,计划解决2500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工程需铺设管网36.7公里,新建200立方米水池1个,安装提水机组2台套。投资106万元,其中国债资金45万元,群众自筹61万元。项目办好了,就是为民办了一件大好事,反之,劳而无功,劳民伤财,就会损害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为了保证水源质量,通过群众开会同意,充分利用城区自来水厂,通过辐射和延伸供水管线,加压输水到农户。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宜都市政府批准减免水资源费和附加费,与供水公司达成0.8元/m3的供水价格协议。为了保障工程后期管理,通过公开竞标,产生经营业主。该村村民罗池荣以3.8万元竞价取得经营资格,并与村委会签订了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合同。3.8万元作为实现工程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保证金。工程提水泵站、供水管网、水池三个标段的基建工程全部按规定招标。不仅让群众满意放心,还解决了水利工程的规范管理和可持续利用,为国家饮水安全项目上了建设与管理的“双保险”。三是实行四项监管制度。即重大项目稽查制度、审计监督制度、财政监管制度和行政执法监察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发现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宜都市在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规划中,为了保证项目建设管理的规划科学实施,都按照设计、业主、施工、监理“四制”要求,确保了专项资金的使用和工程质量。

(四)明确责任,构建赏罚严明的奖惩机制。一是建立廉政责任制度,将水利项目的保廉责任落实到各地、行业部门和项目。宜都市明确要求分管领导和水利、财政等有关部门负责人,水利工程建设到哪里,抓到哪里,党风廉政建设就必须落实到哪里,实行“一岗双责”。水利部门制定了水利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由局主要负责人与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签订。同时建立干部廉政档案,对机关科长以上干部、二级单位“一把手”20人都建立了廉政档案,严格实行大事报告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层层落实,促进了各项水利健康良性发展。二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重大项目实行工程质量主管部门行政领导人责任制、参建单位领导人责任制、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项目法定代表人对工程质量负总责。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重大事故或造成其他重大损失的要追究责任。宜都市在实施国家饮水项目建设中,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国家补助资金到农户,市水利部门与工程所在乡镇负责人签定责任状,明确规定双方责任,对验收合格的水窖兑现国家补助资金,不合格的坚决返工,并由当事人承担一定经济责任。三是建立廉政激励制度,对在水利工程项目保廉方面成绩突出的单位予以表彰,使水利建设逐步走向法制化和规范化。四是加大对腐败惩治力度。加强对项目管理和建设单位领导人员进行廉政教育和职务犯罪的预防。定期对重大项目进行廉政预警测评、民意调查,并开展专项举报和投诉,形成测评保障网络。

三、深化廉政、自律宣传教育,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监管体系逐步形成一是抓好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活动,把坚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作为水利工程建设保廉体系的思想基础,常抓不懈,制定活动方案,由纪检组逐项按方案抓落实。二是坚持上好党风廉政教育课,定期召开党风廉政教育讲座。通过不断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使党员干部时刻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清正廉洁的宗旨和意识,树立廉政勤政形象。三是加强党员个人修养和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努力做学习型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时刻做到自警、自觉、自律。

总之,只有不断深化廉政、自律宣传教育,才能形成反腐倡廉的合力,促使水利行业的风气好转,有效推进水利系统治理商业贿赂专项的深入开展,从而逐步形成行为规范、程序合法、廉洁高效、制度健全的水利工程建设监管体系。

篇2:构建水利工程建设监管体系的认识

一、着力构建防洪保

安体系。一是坚定不移地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攻坚战。在积极上争资金加快中型、小Ⅰ型病险水库治理的同时,按照州委、州政府集中资金办大事、握紧拳头保重点的指导思想,继续捆绑资金搞好小Ⅱ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二是抓好防洪控制性工程建设。重点抓好亚行贷款吉首、保靖、凤凰三县市城镇防洪堤建设,全力组织实施好沱江镇、白沙镇、古阳镇、里耶镇等防洪堤工程建设。加快永顺县高家坝、雷公洞防洪控制性水库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建设新的水库枢纽工程。三是抓好防御山洪灾害工程措施建设,有针对性地加快处治危及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工程隐患。四是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洪保安非工程措施,不断提高防洪减灾领导决策水平以及农民群众的避灾躲灾意识和能力。

二、着力构建饮水安全体系。“十五”期间,我州虽然已解决了211个乡镇373个村50342户25.61万人的饮水困难,但是由于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还没得到根本解决,目前仍有83.9万农村人口的饮用水存在高氟、高砷、污染水等水质问题。特别是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加之水污染防治工作存在诸多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农村的水源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部分河流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已成为我州新农村建设的突出制约因素。因此,我们应在巩固已取得人饮解困成果的基础上,完善饮水安全规划,全力争取国家农村安全饮水投入,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和“稳定解决、因地制宜、注重效益、建管并重”的原则,加快解决饮用水严重不足和水质不达标地区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大力推行国际上通行的用水户参与管理的模式,确保安全饮水工程长期为农民群众发挥效益。

三、着力构建农田灌溉体系。一是全力作好酉水、武水大型灌区配套建设项目的跟踪,争取早日启动。搞好保靖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补助专项资金试点项目建设,尽快启动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抓好水毁水利设施修复,加快改造、建设、维修小河坝、小提灌等小型水利设施。加强渠道清淤、维修等灌区工程管理,新修一批山塘、水窖。二是按照“分级负责、突出重点、效益优先”的原则,采取“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办法,整合资源,集中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国土综合整治、烟水项目、扶贫项目等资金用于农田灌溉体系建设。三是积极组织引导群众投工投劳,按照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的办法加快农田灌溉体系建设。四是加快发展用水者协会,逐步建立起符合州情和市场经济要求的用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利工程的灌溉效益。

四、着力构建生态保障体系。一是加强生态保障体系法制化规范化建设,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实抓好公路、城建、工业园区、开发区、水利、电力等重点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的规划、审批和水土保持设施建设的指导、验收。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有针对性地搞好河道清障。二是加快水土保持项目工程建设,重点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和基建水土保持项目的实施。三是搞好退耕还林、退人还山和封山育林,促进生态自然修复,使我州的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的改观。

五、着力构建用电保障体系。充分利用我州丰富的水能资源,认真落实州政府出台的关于农村水电开发的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全力抓好农村水电开发重点工程建设进度的基础上,全力推进峒河、猛洞河、洗车河、沱江、花垣河等五大流域的农村水电开发,努力解决无电地区通电问题。积极争取启动小水电代燃料试点示范工程项目。同时,进一步加快农村电网改造进程,加大电站管理体制改革力度,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更好更廉价的清洁能源。

篇3:构建水利工程建设监管体系的认识

1 水利工程当前检测状况

据面向各流域的系统调查, 全面收集与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相关的资料, 依照规范要求与评价手段, 综合整理, 确定我国当前水利工程检测水平不高, 主要存在下述问题:其一, 不同地区在竣工检测项目和指标明显不同, 竣工检测和评价中尚未编制统一的标准;其二, 检测数量抽取存在较大的盲目性, 检测项目不具有代表性, 同时, 抽取数量不足;其三, 检测技术标准对检测人员自身经验的依赖性较大, 评价标准明显不同;其四, 工程人员分不清竣工验收检测和施工检验, 存在不开展质量检验, 仅仅进行竣工检测, 进而无法保证工程质量[1]。

2 检测分项工程的单元模块与检测内容

2.1 均质土坝

均质土坝检测主要包含坝基处理、坝体填筑、抗渗漏工程、观察设施等内容。其检测内容为:干密性、填土含水率、坝体外形、护坡结构层的各项指标、防浪墙墙体垂直情况、平整性、强度、截渗墙尺外形与性能、防汛道路路面尺寸。其中坝体标高、宽度和密实性, 混凝土强度、砌石砂浆性能、防渗体抗渗透性为重点控制项目, 其余都是普通项目。

依照长度将土坝划分成不同的检测断面, 至少应为3个, 不超过6个, 各个段断面所参与的抽检量应大于30%, 至少为3处;

2.2 水闸

水闸依照结构形式可划分成开敞式、潜孔式等多种类型;依照基础组成可将检测分项工程细化成上游联结段、闸基潜藏工程以及交通桥等。其检测内容为:构件大小、平整性、垂直情况、外在不足、地基负载、基桩承载性、混凝土密实度和强度、钢筋保护层尺寸、控制点标高、护坡性能[2]。

水闸抽检数量主要应满足下述要求:<10孔, 抽样比重为100%-30%;处于10-20之间的, 抽样比重为30%-20%;处于20-50之间, 抽样比重为20%-15%;大于50孔, 抽象比重为10%。各个检测单元抽样量一定要超过30%, 至少包含三个样本, 对于不超过三个的则应采用全面检测;

2.3 堤防工程

堤防工程检测主要包含堤基处理、抗渗漏工程、抵御洪水工程等。其检测内容为:干密性、填土含水率、堤身外形尺寸、堤塘尺寸、护坡框架、护岸结构层、防浪墙墙体角度、强度和平整性、防汛道路路面尺寸、截渗墙的性能[3]。

参照堤长科学划分检测断面, 一般条件下, 两千米范围内应抽查断面实施检测, 确保检测部位超过十分之三, 并确保每个检测项目中所对应的检测点超过三个。但在检测涂料填筑情况时应确保抽检层数, 每个断面均至少有两层参与抽检, 同时, 各个单位至少应有二十处的样本参与抽检。

3 检测技术

3.1 金属结构工程

一般情形中, 金属结构工程主要在生产厂完成制作工艺, 再运输到施工现场开展安装和调试操作, 在具体的检测工作中, 非破损检测法最为常用, 特定条件下可通过局部微破损进行辅助, 共同完成检测工作。检测焊缝连接质量时, 可通过直尺检查完成检测, 利用超声波来探查焊缝质量, 在特定条件下, 可通过射线探查进行辅助;检测防腐涂层时, 借助非导磁阻法完成检测, 确保防腐涂层满足规范标准, 同时借助划格法来检测涂层粘附力;检测安装效果时可利用经纬仪等基础测量工作, 并借助量水堰法来检测闸门泄露情况[4]。

3.2 土建工程

对于水利工程而言, 在其建设过程中, 旨在通过竣工验收检测来评判和检验工程主体质量, 评判其是否满足规范标准, 检验施工资料是否真实与可靠。在土建工程中, 主要采用无损检测和微破损检测相结合的方法, 以此来完成竣工验收检测工作, 尽可能减小对结构物的负面影响。通常检测结构外形时常常采用直观检测, 辅以经纬仪等设备, 检测结构物表面是否存在缺陷、平整性和垂直情况;检测混凝土结构不足和密实性时, 可通过超声法进行探查, 在特定条件下, 可通过钻芯法来验证;检测护坡时, 可利用贯入法, 辅以冲击筛分法完成检测, 同样在砌体工程砂浆性能的检测工作中也可利用这一方法;检测结构保护层时, 可通过电磁感应法进行检测, 也可使用雷达法。检测混凝土中钢筋分配情况时也可使用此种方法;检测地基负载时, 可借助堆载法完成检测, 并利用动测法来检测基桩整体性[5]。

3.3 堤坝工程

待堤坝工程竣工后, 检测其质量时, 可通过测量法来检测堤坝断面大小, 并利用贯入法, 辅以冲击筛分法来检测护坡以及砌体工程, 确保满足设计标准。另外, 检测土体填筑情况时, 可借助环刀法完成检测工作, 主要用来检测填土压实性, 并通过雷达法, 辅以高密度法来检测土体和防渗墙。

4 检测评价体系的基本组成与评价方法

在水利工程的竣工验收工序中, 所参照的检测评价体系具体包含下述五部分:检测时段编排、检测分项与单元模块、检测内容、检测技术和评价方法。其中所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包含定量、定性和统计评价这三种方法。

4.1 定量方法

定量方法主要用来评判建筑物自身质量, 具体是指针对各检测项目明确测量标准, 再测量具体的质量测量结果, 对比调整, 最终依照数量关系来落实工程质量等级。例如, 通过钻芯法对结构实体进行检测, 主要检测混凝土强度, 具体是指围绕实体混凝土规范钻取芯样, 并制造成为统一试件, 依照标准方法开展抗强度试验, 综合比对量测值以及设计规定的强度等级, 合理评判实体混凝土强度。此种方法简单、直观, 值得推广与应用。

4.2 定性方法

定性方法是指依托质量特性, 采用对比评判、常规描述的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 较为常见的有外观质量描述、通过雷达法来探测堤坝内部质量, 上述检测对象不存在定量标准, 单纯借助描述来定性评价。应用此种方法时, 一般可借助统计学等较为常用的数学方法来增加评价结果的真实性, 提升精准度, 进而过渡到量化方向。

4.3 统计评价方法

对于水利工程而言, 在竣工验收检测中, 统计评价方法是一种最为常用的评价方法, 数据通常是证明和验证的最充足的证据。依据特定标准将工程划分成不同的部分, 每一个部分所使用的质量标准均应借助数据来表示, 对比参数和标准数值, 得到对比查差值。全面分析比较差值后便可充当整体评定参考。该方法由于能增加评价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所以, 被大面积应用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中。

5 结语

水利工程质量直接决定着经济建设水平, 而当前竣工验收工作中所采用的检测评价体系尚不成熟, 仍然存在不足, 需要进一步优化和调整, 进而构建可行、健全的评价体系。构建实用的检测评价体系可保障水利工程质量, 便于维修和补救工作的开展, 最终有效发挥水利工程的价值, 延长使用寿命, 推动社会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崔德密, 吕列民, 张今阳等.水利工程竣工验收检测评价体系构建[J].水利水电技术, 2015, 42 (8) :17-20.

[2]段建飞.水利工程竣工验收检测评价体系构建[J].科技展望, 2015, (3) :65-65.

[3]曹欣, 李超.水利工程竣工验收检测评价体系构建[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21) .

[4]马军.关于水利工程现场试验中的若干问题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2, (27) .

篇4:探讨乡镇安全监管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乡镇;安全监管体系;构建

一直以来,在县级以下的乡镇生产经营单位,经常会出现安全问题,不仅体现了其对于安全生产的不够重视,安全责任意识的淡薄,还暴露出了乡镇在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的不足。对于这种情况,构建完善健全的安全监管体系,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也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乡镇安全监管体系的缺陷

1.缺乏完善的监管机制

目前,在我国县级以下,基本上都没有设置相应的安全监察站点,基层行政村组也没有设置专职安全员,导致乡镇安全监管工作缺失,监管体系极端不完善,各个监管部门的职能相互交叉,不仅造成了执法的混乱,还导致的人力资源的闲置。

2.缺乏健全的监管法规

在一些地方性安全法规的制定中,存在着照搬和拼凑的情况,以点带面、以条带章的现象比较严重,缺乏地方特色,没有深入触及到乡镇安全监管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3.缺乏专业的监管队伍

在大部分乡镇,并没有设置专业的监管队伍,监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缺乏对于安全监管工作的正确认知,没有将其放在应有的位置,存在着以罚代管的情况,无法取得预期的监管效果。

4.缺乏先进的监管方法

现阶段,我国许多乡镇在安全监管方面仍然出现初级阶段,缺乏先进有效的监管方法,缺乏整体的部署以及预防和应急措施,往往是在事故发生后才去进行处理,而且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形式主义,在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后,并没有见到实际效果。另外,在安全监管工作中,大多是凭个人经验进行主观臆断,缺乏有效的依据和逻辑推理。

二、乡镇安全监管体系的完善

针对上述问题,想要构建完善的乡镇安全监管体系,需要地方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1.明确指导思想

想要构建起完善健全的乡镇安全监管体系,必须首先对体系的指导思想进行明确,即在充分尊重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和法制的建设,进一步加大安全基础设备的投入,推动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安全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而为乡镇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提供良好的保障。

2.完善监管机制

在各个乡镇地区都应该设置相应的安全监管委员会,由行政第一负责人担任委员会主任,相关副职以及专职、兼职安全生产监管人员担任成员,共同开展乡镇地区的安全监管工作,健全安全监管协调机制,使得相关部门和企业都能够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充分重视起来,主动配合安全监管工作,取得良好的监管效果。

3.健全监管机构

一方面,应该加强政府、企业以及中介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稳固的铁三角,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安全监管体系,配合乡镇安监小组、社区安监小组以及企业安监小组,实现层层管理。从目前来看,我国乡镇企业生产的市场化尚没有完全确立,需要政府的统一引导和监督,具体来讲,包括了地方性法规的完善、相关政策的调整等,避免由于“政府失灵”而导致的“寻租行为”。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主体,必须强化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必须兼顾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另外,安全监管必须避免以罚代管的情况,对于一些缺乏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谋求私利的监管者,应该加大打击力度;另一方面,应该强化安全监管的队伍建设,设置专业的安全监管员,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协调安监站做好安全生产的宣传、统计以及隐患排查治理好工作,尽可能消除安全隐患。为了保证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展开,应该定期组织监管人员参与相应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升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

4.强化保障措施

完善的保障措施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安全监管的重要支撑。对此,乡镇地方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安全监管经费的投入,强化安全保障设施的建设,形成安全生产投入的长效机制,在不影响正常发展的同时,增加安全保障措施的投入比例,设置专业的乡镇安监站,将人员薪酬、公用经费以及专项经费等全部纳入到财政预算管理中,实现专款专用。另外,应该加大财政资金对于乡镇安全监管工作的保障的力度,确保安全监管机构能够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先进的办公设备、专用的执法车辆,同时还需要配备录音、录像等设备,以方便进行取证。如果必要,还应该具有现场检验设备以及个人防护设备,以确保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落实。

三、结语

就目前来看,在我国安全生产中,乡镇安全监管可以说是一个薄弱环节,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漏洞,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乡镇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对此,地方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起来,对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分析,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完善安全监管体系,强化安全生产意识,逐步提升本地区的安全监管水平,在保障社会稳定的同时,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仁堂,赵卫华.河北立规:乡镇安全监管力量只能加强[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4,5-13,(1).

[2]齐玉清.乡镇安全生产监管明责知责才能尽责[J].劳动保护,2016,(3):50-51.

篇5:构建水利工程建设监管体系的认识

1.1内涵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主要以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发展背景,然后结合各地区经济发展要求,对水利工程开展的动态管理方式。受时间因素影响,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也有所差异,要求工作中必须结合水利工程实际情况,构建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依据。结合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现状,可以将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理解为:为了满足社会与经济发展要求,构建现代化指标评价体系,实现水利工程动态管控,更新水利工程管理方法,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效率,对水利工程管理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构建原则

为了综合了解各地区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水平,要求构建指标体系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系统的先进性与可能性协调;二是不仅要体现管理水平,还要反映管理效果;三是实现定量与定性指标的有机结合;四是充分考虑可操作性与代表性;五是层次性与可比性相结合;六是具有较强的.导向性。

1.3技术原理

篇6: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体系的构建

摘要:对新形势下我国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构建当前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议,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新形势

测绘地理信息的安全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根本利益。国家非常重视测绘地理信息的安全监管,并将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列入法律法规和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职能。李克强总理2011年到中国测绘创新基地视察时指出:“我国国土广袤、海域辽阔,测绘地理信息事关拓展发展空间,事关国家安全。”

1国家重视测绘地理信息的安全监管

1)国家法律明确要求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开展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2017年修订)明确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本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建立地理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控体系,并加强对地理信息安全的监督管理。”2)自然资源部三定方案中将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作为测绘地理信息管理的重要职责。自然资源部三定方案中规定自然资源部关于测绘地理信息管理的职责是“负责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工作;负责基础测绘和测绘行业管理;负责测绘资质资格与信用管理;监督管理国家地理信息安全和市场秩序;负责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管理;负责测量标志保护。”自然资源部下设机构中,承担测绘地理信息管理的地理信息管理司的职责是“拟定国家地理信息安全保密政策并监督实施,负责地理信息成果管理和测量标志保护,审核国家重要地理信息数据。负责地图管理,审查向社会公开的地图,监督互联网地图服务,开展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协同拟订界线标准样图。提供地理信息应急保障,指导监督地理信息公共服务。”

2当前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面临新形势

1)测绘地理信息处于更加开放、共享的互联网和信息化的新环境。随着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发展,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进入到数字化、信息化阶段,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和分散性,测绘地理信息在开放、共享的网络环境下,可控性大大降低,监管难度更大,数据安全和保密形势更加严峻。2)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呈现广泛化、在线化的新态势。当前测绘地理信息广泛服务于社会各领域,自然资源部倡导建设各级共享交换平台,测绘地理信息为共享交换平台提供越来越多的在线服务。测绘地理信息成果从服务器存储、切片、提供在线服务,所经历的环节增多,接触人员呈现广泛化,在线服务不可避免地面临数据流转、传输、处理、存储的风险。3)国家机构改革的调整使测绘地理信息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新变化。国家机构改革中,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撤销,测绘地理信息管理职能整体并入自然资源部,测绘地理信息与国土、矿产、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信息结合更加紧密,测绘地理信息涉及面更深更广,需要重新审视测绘地理信息的内涵和外延,并及时调整监管策略。

3新形势下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中面临的问题

1)当前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缺乏配套实施的行政规章指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条例》是从总体原则方面对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提出要求,作为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履行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职能的法律依据,但在新形势下,缺乏专门的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行政规章对安全监管工作进行指导。2)当前国内地理信息安全技术储备无法应对互联网和信息化环境对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的安全威胁和冲击。测绘地理信息处于更加开放、共享的互联网和信息化的新环境,数据安全和保密形势更加严峻,这对测绘生产、保管和应用过程中的测绘地理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大大提升,然而目前国内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较弱,很多核心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开发都未掌握自主产权,依赖国外进口,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测绘地理信息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安全性,容易被国外生产厂家所留有的技术层面的“后门”所威胁。3)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缺乏自主性技术支撑。由于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技术是一种跨专业、多方向的技术,仅靠人力很难全面排除测绘地理信息的安全隐患,必须依靠先进的监管技术来实现安全隐患的扫描、分析和解除,但是当前我国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软硬件的研发还处在初步阶段,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缺乏自主性的技术支持。

4当前构建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议

1)尽快出台配套的测绘地理信息安全专项行政法规,做好制度保障。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的地理信息安全监管行政法规,明确监管对象和手段,对测绘地理信息生产、保管、利用单位在生产、持有、获取、利用、保管环节进行有效统筹、监管;同时根据规章加大对泄密等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真正将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从法律规章、政策保障上落到实处。2)实现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的内部联动和外部联动。内部联动是履行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中,实现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职能与其他管理职能联动,将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和测绘资质审查、测绘成果汇交、测绘产品质量检查、测绘诚信等整合形成内部职能有效组合,提升执法的能动性。外部联动是实现测绘地理信息管理部门的安全监管与国家应急、保密、安全管理部门的管理联动,通过联合行动,实现联合执法、联合排查、联合监管,提升执法的深度和广度。3)监督测绘地理信息生产、保管和应用环境的保密和安全防护的实施。①鼓励生产单位开发、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如排他性的身份识别技术、信息监测与检测技术、安全评审技术、测评技术等。与此同时,要充分推动具有自主产权和技术研发的地理信息产业,充分保护已有的具有自主产权的产品。②要求实现测绘地理信息保管和存储中的环境和安全防护软硬件配置,确保测绘地理信息在保管过程中的安全。③推动建立测绘地理信息应用中的安全锁、水印以及加锁技术应用,提升后期对测绘地理信息成果使用环节监管的技术支撑能力。4)引进先进的安全监管技术,提升安全监管水平。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应采用先进地理信息安全监管技术,加强地理信息安全监管。建立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申领、使用、销毁全应用过程的安全防控及追踪系统,通过捆绑技术、内网监控技术、网络爬虫技术、对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的事前、事中、事后进行整体全局监管,保证整个地理信息安全监管的稳定、有效。

5结语

测绘地理信息安全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部分,事关国家安全和全民利益,应尽快构建有效的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体系,使测绘地理信息更安全地为国家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参考文献

[1]吕家骐.大数据背景下的地理信息数据网络安全探讨[j].测绘工程,2015(7):73-75

[2]周鸿昌,吕雁华.国外地理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建设研究[j].测绘通报,2015(11):115-118

[3]邹成勇.试论地理信息安全行政保护问题及对策[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5(10):106-107

[4]赵晖.构建我国网络地理信息安全的政策体系[j].学海,2016(6):5-11

[5]朱长青.我国地理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中国信息安全,2017(3):62-65

[6]孙威.我国测绘地理信息监管协调机制初步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7(6):5-7

篇7:构建水利工程建设监管体系的认识

论文关键词 市场 监管 探索

在烟草行业改革与发展的新时期、新形势下,国家局对如何转变烟草专卖管理方式提出了新要求、新课题。构建“打击严厉、管理到位、疏导及时、服务周到”的市场监管体系(以下简称“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就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一、实施“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的背景

2012年4月9日,国家烟草专卖局赵洪顺副局长在全国烟草专卖管理暨专卖内管工作现场会上提出:着力构建“打击严厉、管理到位、疏导及时、服务周到”的市场监管体系。坚持守土有责,强化属地管理,坚决打击各种形式不合法、不规范行为。提高市场分析和判断能力,注重市场监测,加强对异常零售客户的管理。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检查,积极疏导零售客户的合理诉求。牢固树立服务零售客户的理念,努力为零售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在烟草专卖管理工作中,着力构建“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也是符合《行政处罚法》有关要求的。《行政处罚法》第五条规定: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还规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二、“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的内涵及方式

卷烟市场监管的目的是严格贯彻烟草专卖法律法规,查处和打击涉烟违法犯罪行为,建立规范有序的烟草生产经营秩序,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实施“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既适应市场监管的目的,又符合市场监管内容的需要。打击严厉、管理到位、疏导及时、服务周到,是市场监管方式的四个方面,既可单独适用,也可综合实施。

(一)打击严厉

提升案件经营能力,强化信息情报网络建设,开展联合执法,突出对制售假行为、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主要方式是对情节较重的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严重的取消烟草专卖经营资格;对无证经营行为,移交工商部门联合予以取缔;对涉烟犯罪行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二)管理到位

提高专卖执法人员分析判断能力,对卷烟零售户实施分类管理,以异常零售户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检查和管理。主要方式是实施《卷烟零售户分类管理办法》,结合卷烟业态,明确分类管理的重点,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和转化举措。

(三)疏导及时

对有违法行为的零售户,通过实施行政指导举措,进行教育转化,避免再次违法;对轻微的无证经营行为引导整改或不再经营。主要方式是采取行政提示、行政告诫、行政约见、行政建议、行政回访等方法,减少违规率,提升教育转化率。

(四)服务周到

落实“与客户共创成功”理念,通过为零售户提供法制培训、真假烟识别等,为零售户经营发展建言献策,提供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服务。主要方式是实施五层法规培训,即新办证户入门培训、经营初期培训、违规户专门培训、守法户常规集中培训和日常上门培训,提升服务水平。

三、实施“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

专卖管理部门应当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打击、管理、疏导和服务,所实施的执法行为不得超越管理权限,不应违背法律精神、原则和国家政策。

(二)合理性原则

注重公平、公正,所实施的疏导和服务应符合行政相对人的利益要求,方式方法应妥善。

(三)针对性原则

紧密围绕市场监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薄弱环节,根据不同的对象、案件或行为性质、特点,选择相应的市场监管或服务方式,实现最佳效果。

(四)以人为本原则

综合运用各种行政措施和管理、服务手段,寓执法、监管于疏导、服务之中,有效解决随意执法、趋利执法、不规范执法等问题。

(五)公开性原则

通过多种渠道,采取适当方式向零售户公布“打击严厉、管理到位、疏导及时、服务周到”的内容、形式等,切实保障行政相对人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四、实施“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的重要意义

实施“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是在烟草行业改革与发展的新时期、新形势下,对转变烟草专卖管理方式提出的新要求。近几年,连云港市局实施的柔性执法,已在构建和谐的执法环境,提高零售户守法意识,保持良好卷烟市场秩序等方面显示出成效。实施“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是对“柔性执法”的完善和提升。

(一)该体系是推进依法行政,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

实施“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是推进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建设法治烟草的体现,有利于提高专卖执法的亲和力;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专卖管理秩序和社会环境的体现,有利于优化发展软环境。

(二)该体系是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转变管理职能和服务方式的重要举措

实施“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是专卖管理部门市场监管理念与模式的重大转变,是在工作职能上从传统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是在工作方法上从刚性监管为主向刚柔相济、相辅相成转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新型烟草专卖执法管理模式的体现,有利于提高专卖管理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该体系是优化执法环境,实现执法成效与社会效果共赢的根本保证

实施“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有利于突出对重点违法行为的打击,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可以减少或避免违法现象的发生,提高监管效率和效能;可以协调和解决专卖管理部门与相对人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地消除误解,争取配合。

五、实施“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的注意事项

“打、管、疏、服”是一项综合性的市场监管体系,需要专卖管理登多部门分头实施,同时又要协调配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明确实施主体、职责,制定完善相应的制度文书,规范操作流程和程序,确保应用、监督、考评到位。

(一)部门协作,共同实施

机动大队侧重于打击,日常监管大队全面实施管理、疏导和服务,证件管理部门侧重于管理和服务,案件审理部门侧重于疏导和服务,综合管理部门侧重于督查考核。专卖监督管理部门继续发挥好与公安、检察、法院等机关的协作机制,共同解决调查取证、证据认定、法律适用等难题。继续完善与工商部门打击无证经营的协作机制,依法取缔无证经营。

(二)形成体系,系统实施

该监管体系的建立,需要市县局共同实施。要明确市县局的分工,系统实施。打击方面的制度应主要包含有:《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行政处罚案例指导制度》、《暂停整顿操作办法》、《取消经营资格操作办法》等。管理方面的主要制度应有:《卷烟零售户分类管理办法》、《8种检查方式实施细则》等。疏导方面的主要制度有:《行政指导程序规定》和配套的实施细则、标准规范等。服务方面的主要制度有:《卷烟零售户法制培训实施细则》等。四个方面共用的制度有:《卷烟市场日常监管实施细则》、《卷烟市场互查实施办法》、《烟草专卖行政执法用语规范》、《全程说理执法实施意见》、《市场净化率考评办法》等。

(三)完善标准,规范实施

打击、管理、疏导和服务,每个方面都应有相应的实施标准和操作流程,实施单位应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流程规范,做好有关文书、资料的收集、保管、统计、分析等工作,按照要求规范实施。

(四)信息支撑,高效实施

综合证件管理、市场监管、情报分析、案件审理、内部监管等功能,实施移动终端系统,提升市场监管针对性、科学性、系统性,提升市场监管整体效能。

六、结语

篇8:构建水利工程建设监管体系的认识

一、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水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遗留的弊端状况观察

课程体系和标准如若无法和专业岗位自然地融合,课程、理论、实践教学便不能予以紧密的关联控制。如今我国高职院校水利工程专业,因为教学内容和现代创新科技交接密度不够,使得学生知识面域狭窄、创新意识缺乏等现象广泛分布。产生以上弊端的主要原因,就是大部分专业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只是单纯地将视角锁定在基础之上,而忽视应用,国家预设的素质化教育方针便由此不能深入性落实。第一,教学条件过度贫乏,使得教材内容、训练实践项目等无法顺利布置,和西方先进国家推广执行的电子教材和教案,以及立体化网络课程相比,有着较大落差。第二,不能及时搭建起水利材料、仿真施工、模型试验等实训中心,加上系列课程开放式学习环境的缺乏,使得教学资源短缺危机一再扩展。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始终不够完善,尽管说陆续构建部分实训室,不过和现代专业教学和发展需要还有较大差距,包括水利工程设计和水文勘测实训室缺乏、计算机数量有限等问题长期延续。第三,水利工程专业教学环节中,总是仰仗于其余专业和校外实训条件,不过因为内部冲突因素众多,使得教学活动不能有序地布置运行,整体上严重限制了水利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控制质量。面对以上问题,高职院校领导须进一步加大对水利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构建的投入支持力度,适当地增加建设水利工程设计和水文勘测实验室,令既有实训和教学条件得以改善,以方便在日后尽快提升教学质量。

二、新时代环境中我国高职院校水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解析

(一)预先进行水利工程事业代表性工作任务分析

为了愈加清晰化的确认不同区域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对内部人才数量、规格的要求,相关高职院校教学主体需要事先开展一系列实地考察、座谈调研事务,保证针对搜集整理到的资料进行科学化整理和验证解析,保证在特定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和能力素质要求指引作用下,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群体职业成长路线进行明确的规划设定,令他们掌握水利工程中工作对象、内容、手段、流程和结果的重要性,进一步在今后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中自主式领悟相关代表性工作任务的内涵机理,避免日后上岗之后产生任何思想和行为偏差问题。

(二)针对工程规范性行动领域加以系统化整理归纳

确保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代表性工作任务分析完毕之后,便结合内部相关工作性质、行动维度,以及国家水利工程相关职业规范准则,进行存在关联特性的专业行动领域归纳整合,使得既有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20个典型工作任务,顺利地过渡转化为17个专业行动领域。

(三)确保水利工程专业学习领域的科学灵活性转换结果

所谓学习领域,实质上就是在学习目标基础上衍生出的主题式学习实践单元,其可以说将实现水利工程专业目标的一切学习任务加以整合。须知行动是学习领域拓展的前提,在此类提炼和升华的行为过程中,指导教师需要依照教学论规范诉求,针对职业行动领域加以系统化归纳梳理,之后灵活可靠地在高职院校水利工程专业教学行动领域之中予以沿用。令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明白自己需要做什么,方便教师联合教学和方法论、岗位职业能力复杂状况、学生认知水平,以及职业成长规律等内容,将知识要求相通的行动领域加以规划整理。之后,将水利施工技术专业已有的17个行动领域转化为15个专业学习领域。

(四)标准化样式的水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具体就是配合水利工程相关施工岗位的能力规范诉求,以及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方针,使得创新式水利工程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岗位需求等,愈加灵活细致地灌输到高职院校水利工程专业日常教学环节之中,进一步衍生出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课程体系,最终顺利推动多元化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专业标准的设置贯彻进程。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水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成功地构建之后,高职院校相关人才培养模式,将和就业导向思路逐渐贴合,就此令其职业教育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质量得以全方位改善。长此以往,高职院校水利工程专业日常教学过程中,便会配合专业-水利行业,教学-岗位能力,以及课程-施工过程等关系,制定实施起愈加健全灵活的教学方式、手段,同步令内部学生施工方式和社会能力得以全面提升,为今后水利工程事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支持性动力。

参考文献

[1]方跃春.关于高职顶岗实习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职业教育研究,2010,20(06):134-156.

[2]左秀丽.高职水利类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0,11(05):179-183.

篇9:构建水利工程建设监管体系的认识

一、海关大监管体系内涵

海关大监管体系是我国海关系统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以构建科学高效的职能管理体系为基础环节、以构建务实顺畅的通关监管体系为目标导向、以构建周全可行的监督保障体系为发展后盾的一种创新思想。海关大监管体系在内容构成上主要包括职能管理体系、通关监管体系和监督保障体系。

在职能管理方面,我国海关将立足于海关管理的高效运行,理顺三级事权,明确职能定位,在各层级、各领域建立起规范有序、运作顺畅、监督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完善海关决策指挥、组织协调、督办落实、考核评估、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管理制度,努力形成环环相扣、完整有效的内部管理链条。在通关监管方面,我国海关将实行以企业守法管理为基础的分类通关模式,通过拓展监管时空,破解当前海关业务量快速增长与人力资源相对不足的突出矛盾,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改善通关服务,为企业占领和拓宽市场、提高竞争能力给予更大的支持。在监管上着眼提高海关监督管理整体效能,发挥一线监管、后续管理、打击走私等各方面力量的综合作用,加强与外部的沟通协作,实现各部门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有效监控,建立起与“大通关”相适应的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海关大监管体系。

在监督保障方面,我国海关通过建立周全可行的监督保障制度来对海关权力进行监督,保障海关工作不骄不躁、高效廉洁。包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的监督,监察机关的监督,审计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管理相对人的监督和其他社会舆论的监督,重点突出管理相对人和社会舆论对海关工作的监督。

二、海关大监管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科学高效的职能管理体系

首先,在纵向职能管理上,全国海关仍然沿用原来的集中统一管理的垂直领导体制从上到下实现高效管理。由海关总署直接管理直属海关,直属海关直接管理所管辖关区内的隶属海关,各海关开展工作只需要对上级海关和相关法律负责,减少多头领导所产生的管理成本浪费。三级海关的事权划分应更趋合理,严格按照各级海关事先被安排的基本任务来履行各项职责。原则上是海关总署作为全国海关工作的归口主管部门,统筹安排全国海关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工作,领导和组织全国海关正确贯彻实施《海关法》和国家的有关政策、行政法规。直属海关承担着在关区内组织开展海关各项业务和关区集中审单作业、全面有效地贯彻执行海关各项政策、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和作业规范的重要职责,在海关三级业务职能管理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隶属海关负责办理具体海关业务,包括现场接单审单、查验货物、计征税费和现场放行等基本通关环节,是海关进出境监督管理职能的基本执行单位。

在横向职能管理上,海关总署重点突出对海关总署办公厅(口岸规划办公室)、政策法规司、关税征管司、监管司、加工贸易及保税监管司、综合统计司、稽查司、缉私局等八大署内机构的功能定位和职能管理,强化这八大机构的内部协调与沟通,既要做到各机构开展工作时各司其职,又能体现海关工作的完整性和整体性。

(二)构建务实顺畅的通关监管体系

货物通关是海关大监管体系的监管重点。通关监管体系包括一系列通关监管模式,构建务实顺畅的通关监管体系就是要让这一系列的通关监管模式在货物实际进出口时“通得快”“管得住”。目前,我国海关的通关监管模式有多种,操作性较高的具有代表性的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属地申报,口岸验放。主要是指符合海关规定条件的守法水平较高的企业即A类和A类以上企业,在其货物进出口时,可以自主选择向其属地海关申报纳税,在货物实际进出境地海关办理货物验放手续的一种通关模式。“属地报关、口岸验放”通关模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一是这种通关模式是口岸直接放行,没有转关,企业可自行组织进出口货物的物流路线、自行安排时间、自行选择运输工具,自行选择到货地点,海关不再进行运输途中的物流监控和到货后货物的集中监管,真正实现了“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二是这种通关模式由属地海关负责确定适用“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方式的企业名单,并承担对这些企业的完全管理责任,其原则就是“守法便利”,因而对于适用该模式企业的进出口货物,如无走私违规嫌疑,一般不实施查验;三是这种通关模式基于属地海关对企业的长期了解,避免了通关过程中不必要的质疑、磋商环节,专设窗口,随到随办,避免了排队报关,减少了作业环节和作业时间;四是这种通关模式企业可在属地集中办理签发进口付汇和出口收汇、退税证明联等手续,避免了企业在属地和口岸之间多次往返和函电联系。

2.“两水两路”快速通关。这一通关模式是从2008年8月份开启的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广的以长江、珠江“两”水路和广东、沪苏“两”陆路为代表的“两水两路”快速通关改革。这种通关模式以口岸快速通过、内地快速验放为核心,简化转关运输手续,实现转关运输“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新模式,是构成全国快速通关监管体系的一部分。“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和“两水两路”快速通关模式的共同点都是在区域范围内以跨关区快速通关为基础,以企业守法管理为核心,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口岸和内地海关管理资源,倡导企业守法便利,简化海关手续,降低通关成本,提高通关效率,提升海关通关监管工作整体效能的通关模式。

3.分类通关。就是应用风险管理技术和手段,根据企业守法状况,对诚信守法企业的低风险货物快速验放,提高通关效率;对高风险货物实施重点审核和查验,加强实际监管的一种通关模式。所谓分类就是对企业和货物的分类,这一模式必须突出抓好两点:第一,要强化企业分类管理。货物的背后是企业,只有搞好企业分类管理,促进企业守法经营,才能将有限的监管资源集中在高风险的企业和货物上。第二,要把风险管理贯穿于通关作业的全过程。建立健全关区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强化风险参数设置工作,把风险分析作为审单、接单、查验等通关作业的必经程序,全面提升风险分析水平。分类通关模式的核心是企业分类管理。海关首先根据企业的经营活动、报关活动以及守法程度等因素把企业分为AA、A、B、C、D五个管理类别。在开展外贸业务的过程中,海关对企业的这种分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当企业有不法行为被发现,它的等级就降下来,相反等级可以上升。企业资信越高,享受的通关便利就越多。分类通关模式给企业提供的最大便利就是经企业申请,海关审定的A类及A类以上的企业可以享受“事后交单”方式,即对上述企业出口的货物,经海关计算机系统判断为低风险的,系统自动放行,企业无需现场递交纸质单证,可直接办理提货手续,有关单证可以在货物放行之日10天内向海关递交。采用分类通关模式要比传统模式通关效率提高百分之三十。这实际上是鼓励和促进企业守法自律,降低企业的贸易成本,提高进出口贸易竞争能力。

(三)构建周全可行的监督保障体系

虽然震惊中外的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已过去10年有余,但它对国家干部队伍的腐蚀之深和对我国海关权力的公然挑衅的不法行为仍然让人记忆犹新,应时刻引以为戒。海关大监管体系需要构建周全可行的监督保障体系,让海关的工作时刻受到有效的监督。目前,对我国海关工作的监督包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的监督,监察机关的监督,审计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海关管理相对人的监督和其他社会舆论的监督。

在大监管体系中海关应当重点突出海关管理相对人和社会舆论对海关工作的监督。首先,海关管理相对人是海关的管理对象,是海关工作的直接接触者。海关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管理相对人的直接经济利益,因此,管理相对人对海关工作的监督是最有效的。但是,为了避免像“厦门远华走私案”这类海关官员与走私团伙内外勾结案件的重演,应该同时突出社会舆论的监督,即非海关管理相对人的监督。其次,在监督形式上应当突出对监督人的便利和保护。目前海关总署的网站上设有“在线访谈”栏目和两个举报电话,“在线访谈”栏目主要是由海关相关负责人对企业(网友)针对某一海关通关业务在网上进行宣传和解释,举报电话分别是走私举报和廉政举报。这些监督形式对监督人不够便利也不利于对监督人的人身安全的保护。海关总署应当增设一个有专人负责的“在线监督”栏目,及时收集海关管理相对人和社会舆论对海关工作的监督,既安全又便利。第三,周全可行的监督保障体系需要更加具体的监督制度和规定作为保障,海关总署应当对有关监督制度和规定作进一步完善或制定。

三、我国构建海关大监管体系的作用分析

第一,有利于我国打造一支高效廉洁的现代化海关队伍。科学高效的职能管理体系和周全可行的监督保障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我国打造一支高效廉洁的现代化海关队伍。因为海关大监管体系的职能管理体系以集中统一管理的垂直领导体制实现海关内部复杂事务的层层管理,管理效率大大提高,同时海关总署署内重点职能机构相互间协调紧密,使横向配合到位有效。这样有利于把海关工作置于与海关亲密接触的管理相对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会进一步促进海关廉政建设,减少关员贪污腐败,促使各级海关竭尽全力提高工作效率,打造高效廉洁的现代化海关队伍。

第二,有利于我国提高通关速度便利进出口贸易。务实顺畅的通关监管体系有利于我国提高通关速度,便利进出口贸易。除了在制度上简化进出口通关手续以外,各海关通关大都借助大型集装箱检查设备、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通道自动核放系统、货检及旅检小型X光机、车载移动式车辆检查设备及智能告知管理系统等高科技“武器”,仅“通道自动核放系统”就将原来车辆通过海关通道需要2分钟,一下子缩短到了5秒钟。到目前为止,全国海关设立了4个大型化验中心,装备了气相/质谱联用仪、X-射线衍射仪等一批先进设备,共安装了物品检查设备(X光机)732台、电子地磅426台及电子闸门636套,大幅提高验放效能。今天的中国海关正在向耳聪目明的智能型海关迈进。先进的设备确保了海关严密监管与高效服务的和谐统一,极大地便利了我国进出口贸易。

上一篇:2019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撰写讲话稿下一篇: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