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存货新准则与现行税法的差异及其处理会计毕业论文

2024-05-06

浅析存货新准则与现行税法的差异及其处理会计毕业论文(共7篇)

篇1:浅析存货新准则与现行税法的差异及其处理会计毕业论文

文章标题:浅谈新存货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差异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以下简称“新准则”)出台以后,会计与税收在有关存货的规定上差异缩小了,但在有些方面仍有不小的差异,为方便财会人员地纳税申报时进行恰当的处理,本文偿试对二者之间的差异进行一些分析。

一、对投入存货的初始计量不同。新准则规定,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如果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应按公允价值确定。税法规定,投资者作为资本金或者合作条件投入的存货,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同、协议约定的金额计价。可见,对投入的存货,按新准则首先应选用合同或协议价,而按税法却首选评估价。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入存货的计价不同。《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如果一项交换未同时满足具有商业实质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条件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反过来如果同时满足上述二个条件,则应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而税法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分解为销售非货币性资产和购买非货币性资产两项经济业务处理,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所得或损失。这里只有在非货币性交换不同时满足上述二个条件的情况下,会计与税法才有差异,才会有纳税调整。

三、发出或领用存货的计价方法不同。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规定,纳税人各项存货的发出或领用的成本计价方法,可以采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或零售价法等,如果纳税人正在使用的存货实际流程与后进先出法相一致,也可采用后进先出法。新准则限制了纳税人利用计价方法的选择来调节利润的可能。

四、对因存货而发生的借款费用的处理不同。《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规定,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存货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存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这里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存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存货。《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除建造、购置固定资产,开发、购置无形资产,以及筹办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以外的利息支出,允许税前扣除,不需要计入相关资产价值。举例来说,如果一个造船厂借入资金造船,按会计规定,此借款利息应资本化,可作为所造之船的成本;而按税法规定,对该厂而言是为制造存货而发生的借款利息,不计入所造之船的成本,而是允许作为期间费用税前扣除。此外,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业务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31号)规定,开发企业为建造开发产品借入资金而发生的借款费用,如果属于成本对象完工前发生的,应配比计入成本对象;如果属于成本对象完工后发生的,可作为财务费用直接扣除。

五、对存货跌价准备的处理不同。新准则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规定,企业所得税税前允许扣除的项目,原则上必须遵循据实扣除的原则,除国家税收规定外,企业提取的各种跌价、减值准备,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只有在该项资产实际发生损失时,其损失金额才能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而目前国家税收仅允许采用备抵法的企业提取坏帐准备税前扣除,其它的各项跌价、减值准备等都不允许税前扣除。当然企业已提取跌价、减值准备的资产,如果在纳税申报时已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因价值恢复或转让处置有关资产而冲销的准备允许企业做相反的纳税调整,即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六、发生永久或实质性损害的审批程序不同。新准则规定,企业发生的存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但未规定相应的审批程序。《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2005〕第13号)规定,存货发生的损失包括有关商品、产成品、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各类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发生的盘亏、变质、淘汰、毁损、报废、被盗等造成的净损失,企业

篇2:浅析存货新准则与现行税法的差异及其处理会计毕业论文

尽管出台的新会计准则和新税法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更多的协调, 但仍然存在一些业务处理上的差异。比如固定资产的一些业务, 折旧计提、减值准备的纳税调整、固定资产处置的相关处理等与所得税、流转税和增值税的处理是有一定差别的。下文就其中的一些特殊业务, 对其会计与税法的处理差异做简单探讨。

一、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差异及处理

1、折旧范围的差异。

新会计准则规定, 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但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的土地除外。而税法规定:盘盈的、无偿调入的、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以及取得的与收入无关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额不能在税前扣除;企业为开发新技术等购置的试制用的关键设备, 单台价值在10万元以下或已经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用的, 当并入固定资产核算时不得在税前扣除折旧费用;企业因股份制改造产生的固定资产评估增值可以计提折旧, 但在计算应税所得时不能扣除;企业已出售给职工个人的住房, 不得税前扣除折旧费和维修管理费。

2、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和预计净残值的差异。

新会计准则规定, 企业应按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 合理确定其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 应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 从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方法中选择合理的折旧方法。而税法明确规定:对可扣除的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采取直线折旧法, 但对符合税法规定, 允许实行加速折旧的固定资产, 经税务机关备案后, 企业可自主选择加速折旧的办法;规定三类固定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分别为20年、10年和5年, 因特殊原因, 经税务机关批准可缩短折旧年限的除外;从固定资产原价中扣除的预计净残值率为5%。

会计准则与税法在固定资产折旧范围和方法选择上等存在的这些差异, 需要企业按税法规定的资产计税成本, 结合税法允许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及净残值率, 计算出按税法规定可扣除的折旧费用, 并与会计上计提的折旧额进行对比, 若前者大于后者, 应调减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 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若前者小于后者, 应该增加应纳税所得额, 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差异及处理

会计准则规定, 企业应在期末资产负债表日, 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进行检查, 对由于市价大幅度下跌, 有证据表明己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己经损坏, 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资产, 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 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 计入当期损益, 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而税法规定, 企业所得税前允许扣除的项目, 必须遵循真实发生的据实扣除原则, 除国家税收规定外, 企业根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提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相关规定的不同, 使得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期间与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资产损失的期间不同, 从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只能在未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所以, 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当期会计利润+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例:某企业2005年12月购入一项固定资产, 发票显示8000万元, 预计使用10年, 预计净残值为零。该企业按直线法计提折旧。自2006年起企业利润总额均为2000万元, 2008年末该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为5 4 0 0万元。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25%, 不考虑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则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为:

在税务清缴时, 该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不能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应将其作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当期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000+200=2200万元, 应缴所得税为2200*25%=550万元。2008年末, 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5400万元, 计税基础为5600万元, 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 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按照新的所得税会计准则规定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金额为200*25%=50万元。分录为:

三、固定资产处置的差异及处理

固定资产处置方式有多种, 具体包括出售、报废、投资、捐赠、抵债、调拨等。现就投资和抵债方式会计与税法存在的差异及处理做一分析。

1、将固定资产对外投资。

此种处置方式是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而作为一种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进行会计处理的。该准则规定, 只有在采用公允价值计价的情况下才确认损益, 而此时不管涉及补价与否, 企业都应该将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交易损益。而在采用新准则账面价值处理时, 企业一律不确认交易损益。新准则采用两种计量基础:一是公允价值, 其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二是账面价值, 即上述两个条件均不符合时。

当发生的业务完全符合第一种计量基础时, 会计上按照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成本的情况下, 收到补价的, 换入资产成本加收到的补价之和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 应计入当期损益。由于新准则采用了公允价值, 并将交易收益计入了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交易收益账户, 与所得税之间不再产生差异。所以, 在新准则下换出固定资产的计税成本与会计价值一样, 无需进行纳税调整。

当发生的业务完全符合第二种计量基础时, 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例:甲企业将其一条生产线投资给乙企业, 该生产线原价8万元, 累计折旧3万元, 协议价7万, 并且协议价不公允, 且该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

则分录为:

按照新准则, 对于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用于交换的资产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时, 企业在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成本的情况下, 收到补价的, 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收到的补价并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不确认损益。税法规定, 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应视同销售, 其销售价格可参照同类资产或相近资产的价格来定, 且主管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销售额。所以, 该种情况下在汇算清缴时应进行纳税调整。

2、固定资产抵债。

此业务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新准则规定, 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的过程分为两步:第一, 债务人将非现金资产按公允价值进行处置以确定转让收益;第二, 以处置所得的公允价值偿付债务, 同时据此确认债务重组损益。即债务重组交易最终以公允价值作为交易价格。

由于新准则采用了同于税法上使用的销售价格——公允价值, 并将债务人债务重组收益计入了营业外收入, 而不是计入资本公积, 所以, 与所得税之间不再产生差异, 无需进行纳税调整。

参考文献

[1]、唐明春, 盘小娟.浅谈固定资产特殊业务的税务处理[J].商业会计, 2009, (12)

[2]、席连杰.新所得税准则下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涉税处理[J].市场论坛, 2009, (04)

[3]、吴庆法.新《企业所得税》与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固定资产的比较分析[J].冶金财会, 2009, (04)

篇3:浅析存货新准则与现行税法的差异及其处理会计毕业论文

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在充分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合理内容的基础上,解决了原准则实施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顺应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的大趋势,并指明了今后我国会计的国际化发展方向。另外,准则中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色彩,但由于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存在的差异,导致了两者在实务中的差异性。

一、存货初始计量方面的差异及处理

(一)存货采购费用的差异及处理

新准则规定,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进口关税和其他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但是不包括仓储费用(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费用)。

现行税法规定,纳税人的各种存货应以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纳税人外购存货的实际成本包括购货价格、购货费用和税金。从事商品流通企业的纳税人购入存货抵达仓库前发生的包装费、运杂费、运输存储过程中的保险费、装卸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等购货费用可直接计入销售费用。如果纳税人根据会计核算的需要已将上述购货费用计入存货成本的,不得再以销售费用的名义重复申报扣除。

二者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新准则取消了对商品流通企业存货采购成本内容的说明,规定商品流通企业的存货抵达仓库之前发生的费用也必须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而现行税法则规定这部分费用可计入存货采购成本,也可计入期间费用,但是不得两者均计,导致重复计入。

针对这一差异,其处理方法为:制造业企业(一般纳税人)进行物资采购时,按实际的采购成本借记“物资采购”等科目,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而商品流通企业(一般纳税人)则可以采用上述做法,也可以只将采购价款及相应的增值税按上述做法处理,而把采购过程中的费用借记“营业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二)存货采购过程中借款费用的差异及处理

新准则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扩大到某些存货项目中,如:需要通过相当长的生产才能达到可销售状态的存货。计入存货成本的借款费用,由《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予以规范。

现行税法只允许将符合条件的开发产品资本化,并且没有规定企业开始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条件和中断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条件,将停止资本化的时间规定为“投入使用”的时间。

针对这一差异,其处理方法为:对于需要通过相当长的生产才能达到可销售状态的存货,按照新准则规定应将该存货的借款费用借记“原材料”等存货科目,贷记“预提费用”、“银行存款”等科目;而按照现行税法的规定,这部分借款费用应借记“财务费用”,贷记“预提费用”、“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接受捐赠存货成本的差异及处理

新准则取消了对捐赠行为的定义和会计处理规范,针对该部分内容依然参照原规定执行。企业接受捐赠的存货资产的入账价值,按照捐赠方提供的凭据等确定的价值加上接受捐赠过程中的有关支出。

现行税法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存货资产,需按接受捐赠时资产的入账价值(是指根据有关凭证等确定的、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接受捐赠存货资产价值和应由捐赠企业代为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含按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应计入受赠资产成本的由受赠企业另外支付的相关税费)确认捐赠收入,并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者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企业接受捐赠的存货资产的成本,新准则未规定,依然按原来的规定执行,即接受捐赠的存货资产的成本包括根据有关凭证等确定的存货资产价值和接受捐赠过程中由受赠企业另外支付的相关税费两部分;而现行税法规定只包括前者,不包括后者。这就导致了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存在差异。

针对这一差异,其处理方法为:一般纳税人企业接受的存货资产捐赠,会计处理应按照接受捐赠的存货资产价值和接受捐赠过程中由受赠企业另外支付的相关税费,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照由捐赠企业代为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同时贷记“待转资产价值”;而按照现行税法规定,纳税人应将接受捐赠的存货资产价值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照由捐赠企业代为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同时贷记“待转资产价值”。年终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应借记“所得税”,借记“待转资产价值”,同时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并按差额贷记“资本公积”。

二、存货发出方面的差异及处理

(一)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差异及处理

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已售存货应当将其成本结转为当期损益,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也应当予以结转。因此,新准则对于存货计价采用的方法做出了严格规定,限定只能使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这三种方法。

现行税法规定,纳税人的各项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和零售价法等。如果纳税人正在使用的存货实物流程与后进先出法相一致,也可以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纳税人采用计划成本法或零售价法确定发出存货成本,必须在年终申报纳税时及时结转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

二者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新准则对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限定只能使用三种方法,而税法对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的选择却有七种方法,其中只对后进先出法的使用有所限制。

针对这一差异,其处理方法为:依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企业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时,借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同时贷记“递延所得税负债”;企业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贷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二)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变更程序的差异及处理

新准则没有对企业存货计价方法变更的程序做出明确的规定和具体要求。

现行税法规定,纳税人的成本计算方法、间接成本分配方法和存货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如需改变的,应在下一纳税年度开始前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否则,对应纳税所得额造成影响的,税务机关有权调整。

二者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新准则取消了该项目的审批;而税法要求审批,对于未经审批的,主管税务机关有权要求纳税人在年度纳税申报时,附报改变的原因,并附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经理(厂长)会议等类似机构的批准文件。

针对这一差异,其处理方法为:纳税人年度申报纳税时,未说明变化原因,不能提供有关资料,或虽说明变更但没有合理的经营和会计核算需要以及改变前后衔接不合理、计算存在错误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对纳税人因改变而减少的所得额进行纳税调整,并补征税款。

三、存货期末计量方面的差异及处理

新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按其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存货成本低于其可变现净值的,按其成本计量,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但原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应在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的范围内转回。

而现行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存货跌价准备金、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金、风险准备基金(包括投资风险准备基金)以及国家税收法规规定可提取的准备金之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明确排除了上述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税前扣除的可能性。由此可见,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只有按规定提取的坏账准备金和商品流通企业按规定提取的商品削价准备金,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二者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新准则要求企业提取存货跌价准备,在资产负债表日合理估计存货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保证企业因市场变化导致资产实际价值的变化能够客观真实地得到反映,防止企业的实际资产虚增;而税法则不允许扣除存货跌价准备。同时,当企业的存货发生转让或其他流出企业的行为时,税法允许按历史成本结转存货的计税成本。对于以前调增应纳税所得额的跌价准备,在转回时调减应纳税所得额或作为其他减值准备调增应纳税所得额的抵减项目。

针对这一差异,其处理方法为:年末,当企业存货发生跌价时,按新准则规定应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存货跌价准备”;而按照现行税法规定应在计算所得税时将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的调增,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四、存货损失处理方面的差异及处理

(一)存货损失扣除的差异及处理

新准则规定,企业发生的存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存货的账面价值是存货成本扣减累计跌价准备后的金额。存货盘亏造成的损失,在扣除企业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后,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即营业外支出或管理费用。

现行税法规定,纳税人发生的资产盘亏、毁损净损失,减除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后的余额,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可以扣除。企业的各项财产损失,应在损失发生当年申报扣除,不得提前或延后。非因计算错误或其他客观原因,企业未及时申报的财产损失,逾期不得扣除。其中企业存货发生的损失包括有关商品、产成品、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各类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发生的盘亏、变质、淘汰、毁损、报废、被盗等造成的净损失。同时,现行税法还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存货跌价准备金不得扣除。

二者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新准则规定计算企业发生的存货损失时,用处置收入扣除存货成本、累计跌价准备和相关税费;而税法规定纳税人的存货损失为处置收入扣除存货成本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并报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方可税前扣除。

针对这一差异,其处理方法为:企业在进行处理时依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参见存货发出计价方法方面规定差异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二)存货损失扣除程序的差异及处理

新准则对存货损失的扣除程序未作明确的规定,则依然按照原规定执行。

现行税法规定,纳税人税前扣除的存货的损失,应按规定时间和程序及时申报,经有关税务机关严格审批,并不得实行层层审批,企业可向所在地县(区)级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也可直接向省级税务机关规定的负责审批的税务机关申请。因税务机关的原因导致财产损失未能按期扣除的,经税务机关批准后,应调整该财产损失发生年度的纳税申报表,重新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二者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新准则未规定,则按照原来的有关规定执行,企业可自行认定存货的损失;现行税法规定,纳税人要确认存货的损失,必须有确凿的证据表明确实发生了损失,并按照一定程序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后即可税前扣除。

篇4:浅析存货新准则与现行税法的差异及其处理会计毕业论文

一、新会计准则与新税法差异形成的原因

1、主体不同

新所得税法是由国家立法机构制定、税务机关贯彻实施的, 而会计制度、准则是由财政部制定的、贯彻实施的。新所得税法规范的是所得税的处理, 即我们通常说的税务处理。会计制度、准则规范的是会计处理。

2、目标不同

新会计准则规定, 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而税法则是为了保证国家强制、无偿、固定地取得财政收入, 依据公平税负、方便征管的要求, 对会计准则的规定有所约束和控制。

3、原则不同

目的不同导致了二者遵循的原则有很大差异。会计核算原则与所得税税前扣除确认原则相比, 虽然都规定了配比原则和相关原则, 但其所指的内容却不尽相同。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要求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同一会计期间内确认, 即因果配比和时间配比两方面;而税法中配比的含义是纳税人在某一纳税年度应申报的可扣除费用不得提前或者滞后申报扣除——税法的费用扣除一方面有很强的“过期作废”概念, 另一方面严格控制纳税人通过提前抵扣来占用税款。会计核算的相关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税法相关性的含义是与纳税相关——纳税人可扣除的费用从性质和根源上必须与取得的应税收入相关, 不相关则不得在计算应税所得前扣除。

二、新准则与新税法的差异

(一) 会计计量属性上的处理差异

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43条规定, 企业在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 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 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 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并不限制用其他方法计量。

实施细则第56条规定, 企业的各项资产, 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企业持有各项资产期间资产增值或者减值,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确定损益外, 不得调整该资产的计税基础。

(二) 确认收入上的处理差异

1、收入确认的条件不同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第四条, 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 才能予以确认: (1) 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 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 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3) 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4) 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5) 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实施细则中对销售货物收入的确认条件: (1) 企业获得已实现经济利益或潜在的经济利益控制权。 (2) 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3) 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地合理计量。

可见, 税法对收入的确认不以“风险转移”为必要条件, 只要商品所有权发生了变化, 就应该确认为收入。

2、收入确认的金额不同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第五条规定: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 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 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 应当在合同或协议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 计入当期损益。

实施条例对纳税义务人采取赊销或者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 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在分期收款方式下, 每笔收款分别确定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3、收入确认的时间不同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及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

采用成本法时, 投资企业根据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 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计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该数额的部分, 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

采用权益法时, 投资企业应在取得股权投资后, 按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 确认投资损益, 并调整长期投资账面价值。投资企业按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 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实施条例第17条规定, 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 按照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三) 费用支出确认上处理差异

1、业务招待费的处理差异

会计准则规定, 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新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第43条规定,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 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 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 (营业) 收入的5‰。

2、广告费、业务宣传费的处理差异

会计准则规定, 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新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第44条规定, 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 不超过当年销售 (营业) 收入15%的部分, 准予扣除;超过部分, 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3、工资薪金支出处理差异

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第四条规定, 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 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 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外, 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收益对象, 计入有关资产成本或相关损益。

新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第34条规定, 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 准予扣除。

4、

新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第40、41、42条规定企业缴拨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分别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14%、2%、2.5%的部分, 准予扣除。

5、

新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第35条规定纳税人为其投资者或者职工向商业保险机构投保的人寿保险或财产保险, 以及在基本保险以外为雇员投保的补充保险, 不得扣除。

6、

新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第53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外的部分及其他捐赠支出, 不得扣除。

7、

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 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 不得扣除。

(四) 资产帐面价值与资产计税基础的处理差异

1、固定资产处理的差异

(1) 取得固定资产时入账价值的差异

按新准则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 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处理。在税务处理上, 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 按竣工结算前实际发生的支出作为计税基础。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新会计准则规定, 对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固定资产, 可按估计价值记账, 待确定实际价值后, 再进行调整, 税法则不承认暂估的固定资产价值。

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 按准则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 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 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 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 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而税务处理为: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以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 租赁合同未约定付款总额的, 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

(2) 固定资产折旧的差异

会计准则第4号与固定资产第17条规定,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 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第14条还规定除以下情况外, 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第一, 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第二, 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新税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1) 房屋、建筑物, 为20年; (2) 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 为10年; (3) 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 为5年; (4) 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 为4年; (5) 电子设备, 为3年。对促进科技进步、环境保护和国家鼓励投资的关键设备, 以及长年处于震动、超强度使用或受酸、碱等强烈腐蚀状态的机器设备, 确需缩短折旧年限或采用加速折旧方法的, 由纳税人提出申请, 经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 逐级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新税法规定, 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及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等部的计算折旧扣除。

2、计提“资产减值”的差异

会计准则中, 除第8号资产减值中有大量规定外, 在第1号存货、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第5号生物资产、第15号建造工程、第18号所得税、第21号租赁、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及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等具体准则中都有相关的规定, 可以说只要是企业存在的资产, 都应当在期末进行全面清查, 如果存在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情况, 都应当计提相关减值准备。新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第10条、第55条规定, 企业计提的“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是指不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风险准备等准备金支出”, 均应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五) 负债帐面价值与负债计税基础的差异

1、预计负债是指因过去事项而形成的现时义务, 且结算该义务时预期会有经济资源流出企业, 尽管预计负债在金额上不确定, 但可以进行合理的估计。会计处理:按照或有事项准则规定, 确认预计负债;税收规定:实际支付时在税前扣除。

2、企业在收到客户预付的款项时, 因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 会计上将其确认为负债。税法中对于收入的确认原则一般与会计规定相同, 即会计上未确认收入时, 计税时一般亦不计入收入总额, 该部分经济利益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为零, 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但在某些情况下, 对于收入的确认原则与会计规定不完全一致, 税法规定的收入实现条件有时与流转税规定的收入实现条件一致, 有时企业所得税法还有一些特殊的规定, 对有的预收账款也要求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征税, 或预征税款。

3、会计准则规定, 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给予的各种形式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均作为企业的成本费用, 在未支付之前确认为负债。税法中对于合理的职工薪酬允许在税前扣除, 但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等有税前扣除标准, 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入成本费用的金额超过规定标准部分, 应进行纳税调整。超过规定标准部分, 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在发生当期不允许扣除, 在以后期间也不允许在税前扣除。即该部分差额对未来期间计税不产生影响, 所产生应付职工薪酬负债的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

4、企业的其他负债项目, 如应交的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在尚未支付之前按照会计规定确认为费用, 同时作为负债反映。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规定, 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即该部分费用无论是在发生当期还是在以后期间均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其计税基础为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0之间的差额, 即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其他交易或事项产生的负债, 其计税基础应当按照税法的相关规定确定。

总之, 新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存在差异, 是客观存在的, 有其必然性, 是无法消除的。不但过去存在、现在存在, 将来仍然存在。不但中国存在, 其他国家和地区都存在。因此, 企业应正视差异存在的客观性, 采取积极的态度应对。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人民出版社

[2]立法起草小组.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中国财政财经出版社

[3]周凤英.会计与税法处理差异.中国税网

[4]王茹.浅谈会计与税法的差异与协调.经济师

篇5:浅析存货新准则与现行税法的差异及其处理会计毕业论文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新税法;三项费用;差异

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在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通过会计科目对企业的费用设:“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个会计科目[1]。新会计准则与新税法中的有关企业三项费用的处理存在有较多差异,纳税调整项目产生较多变化,导致企业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有较大差异。

三大期间费用的变化,突出体现在纳税调整项目的变化,主要是纳税调整项目的增加,致使企业在税务核算时企业税费产生较大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较大影响。而对于新会计准则与新税法中的有关企业三项费用的处理的研究,可使企业税费核算清晰化、明朗化,使企业做出合理的纳税筹划,从而更好地做出企业生产经营规划,合理安排企业生产经营,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一、三大期间费用的概念与基本理论

1、三大期间费用的定义

费用(expense),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 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财务费用(Financing Expenses)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销售费用(selling expenses)企业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均属期间费用,在账务处理中,计入当期损益,期末转至“本年利润”,期末无余额。

2、三大期间费用的影响因素

三大期间费用中有囊括许多具体项目,这些具体项目就是影响三大期间费用变化的主要因素,例如:管理费用中包括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业务招待费、税金、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摊销、咨询费、诉讼费、开办费摊销、公司经费、上缴上级管理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董事会会费等其他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中包括利息支出、汇兑损失、相关的手续费等其他财务费用,销售费用中包括包装费、运输费、广告费、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销售费用。这些具体项目中的任何一个项目的变化都会带来三大期间费用的变化,例如在原税法之下(2008年1月1日前)如果企业出现与生产和经营成本有直接关系的业务上的招待费用,纳税人在做费用列支的时候,必须拿出有法律依据的凭证资料,当这个费用超出标准限度的时候,是不能再税前扣除的,例如: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在1500万元及其以下的,不得超过销售(营业)净额的5‰;全年销售(营业)净额超过1500万元的部分,不得超过该部分销货净额的3‰。

二、新会计准则与新税法下三大期间费用的差异及处理

1、管理费用的差异

会计准则界定的“管理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均按会计准则规定应全额列支计入损益,但是按税法的规定一些费用只能安县定标准扣除或在计算纳税时不得扣除。例如企业给员工发出的奖金,薪资费用,税法规定,企业薪资应按支出据实扣除,其中,企业中针对员工所支出的福利费用,当员工的福利支出不超过了工资总额的14%的部分准予扣除;企业缴纳的职工教育经费,当职工教育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2%的部分准予扣除[3]。除固定资产折旧、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等项目外,尚有以下几个主要项目:业务招待费、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各类保险基金和统筹基金、公益性捐赠支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开发费用、开办费摊销等。

2、销售费用的差异与处理

会计准则界定的“销售费用”的核算,是核算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等费用。而销售费用的的主要差异在广告费和宣传费等。广告费与宣传费一般是指为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进行的宣传推销费用,应按实际支出列支。税收上规定,除另有特殊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3、财务费用的差异及处理

会计准则规定的“财务费用”的核算为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金而发生的筹资费用,主要是利息支出。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准予抵扣。而会计准则则规定企业支付的财务费用均应全额计入损益。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下列利息支出,准予扣除:1.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2.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

三、三大期间费用差异的影响

1、三大期间费用的差异对纳税人的影响

对于纳税人来讲,由于近年来我国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逐渐增大,纳税人既要执行会计准则,又要严格按照税法纳税,再加之有些差异复杂难懂,操作繁琐,如果纳税人对对纳税税调整差异理解不清,把握不准,很有可能造成少缴税或多缴税的发生。还不利于纳税人采取合理的税收筹划,造成企业纳税混乱。

2、三大期间费用的差异对税务部门的影响

对于税务部门来讲,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差异扩大增加了税务部门对税收的监管难度,增加了税收成本,不利于税务部门规范管理税务征收工作。尤其是当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过大时,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更不利于税务部门税务监管,以及税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在新会计准则与新税法的影响下,企业对期间费用的调整产生暂时性差异,对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产生较大影响,给企业和税收部门带来诸多不便,本文通过对新会计准则和新税法的研究,详细对比起所产生的差异,分析差异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企业能够在期间费用的处理上提供有力帮助。不足之处;有待研究的问题。不足之处:在创作本文的时候,新税法颁布的时间不久,加上在新的会计准则中结构复杂,内容繁多,引进了不少新概念、新方法。考虑到以上因素加上本人对新会计准则和新税法的研究理解和把握可能存在一些不当的地方。另外,在我国的税法本来就是一个巨大的体系,近年来,又在个别细节上做了各种相关的规定,而且新的会计准则中又加入了不少新的准则。本文所做的分析十分有限,有些复杂和一般企业不经常涉及的地方未做具体、详细的分析,有待进一步研究。(作者单位: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

参考文献:

[1]林政萍等.新旧会计准则下三种费用的处理差异.中国科技财富,2010(22):83

[2]符儒芳.企业所得税调整审计.财经界(学术),2010(2):228

[3]马凤玲.新会计准则与新税法下三项费用处理的差异比较.会计之友.2009(18):55-56

[4]王铮.企业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如何进行会计及税务处理.天津经济,2007(1):75

篇6:浅析存货新准则与现行税法的差异及其处理会计毕业论文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只有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才能产生资产,企业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例如:企业有购买存货的计划,但是购买行为尚未发生,就不能够确认为资产。企业拥有或控制,具体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够被企业所控制。企业享有资产的所有权,通常表明企业能够排他性地从资产中取得经济利益。所有权是确认资产考虑的首要因素。某些情况下,企业不拥有资产的所有权,但能够控制这些资产,同样表明企业能够从资产中获得经济利益,符合会计上对资产的定义,例如融资租赁固定资产。资产在符合以上两个条件的同时还必须满足资产能够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主要表现为资产能够直接或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也可以表现为减少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流出企业的形式。

《企业所得税法》对资产的税务处理,主要包括资产的分类、确认、计价、扣除方法和处置几个方面。

资产在税务处理方面可分为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存货、金融资产等。

资产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税务处理项目:一是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能够带来应税收入;二是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允许进行税务处理;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允许进行税务处理,例如:与经营活动无关的资产,计算折旧、摊销费用不得税前扣除。

税务资产的扣除方法,包括固定资产和生物资产的折旧、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存货成本的结转、投资成本的扣除等。

以各种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确认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的入账价值基本上是被税法认可的,即取得时其账面价值一般等于计税基础,固定资产在后续计量时,由于会计与税收规定就折旧方法、折旧年限以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等处理不同,可能造成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例如:某企业固定资产750万元,估计使用寿命10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其折旧年限为20年,假定会计与税收均按年限平均法计算折旧,净残值为零。某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750-750×1/10=675万元;计税基础=750-250×1/20=712.5万元。其差额37.5万元,在未来期间会减少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同时会计期间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税法上不允许税前扣除,应做纳税调整。

无形资产差异主要产生于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以及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其成本为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以后发生的支出,除此之外,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其他支出应予以费用化计入损益;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研究开发支出可税前扣除。无形资产后续计量时,会计准则规定,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要求摊销,但持有期间每年应进行减值测试。税法规定,取得的无形资产成本,应在一定期间内摊销。这样造成了该类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同样会计期间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税法上也不允许税前扣除,应做纳税调整。

篇7:浅析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

会计和税法的差异是由于目的不同,规范的内容不同等原因产生的。

(一)目的不同

税法和会计准则都是由国家机关制定的,但两者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同。税法是为了保证国家强制、无偿、固定地取得财政收入,依据公平税负、方便征管的要求,对会计准则的规定有所约束和控制。而会计准则是为了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二)规范的内容不同

税法与会计准则分别遵循不同的规则,规范着不同的对象。税法规范了国家税务机关征税行为和纳税人的纳税行为,解决的是社会财富如何在国家与纳税人之间进行分配,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而会计准则的目的在于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以满足有关各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因此,税法与会计准则不可能完全相同,必然存在差异。

二、会计与税法的具体差异

(一)会计核算原则和税法原则差异

会计原则与税收法规基本准则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和总体要求,新准则规定了会计核算信息质量要求,具体包括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如相关性、一贯性原则)、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如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如谨慎性、重要性原则)。而税法的原则主要包括权责发生制、配比、相关性、合理性原则等。

(二)会计计量和税收法规差异

会计计量主要包括两大部分:资产计价和收益确认。新准则的稳健性原则要求企业计提8项减值准备,说明准则在资产的计量属性上对传统的历史成本进行了修正。而新税法则不允许未经核准的减值准备在税前列支,也就是在应税所得额的确认上严格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

(三)会计要素和税收法规差异

1. 资产。

《基本准则》第三章规定,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企业所得税法对资产的税务处理,主要包括资产的分类、确认、计价、扣除方法和处置几个方面的内容:资产在税务处理方面可分为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存货等几个主要类别。资产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可确认为税务处理项目:一是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能够带来应税收入;二是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 允许进行税务处理;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 不允许进行税务处理。《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 与经营活动无关的资产, 不得计算折旧、摊销费用, 不允许扣除。

2. 负债。

《基本准则》第四章规定,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企业所得税法对负债的处理,区分负债的法定义务和推定义务。法定义务是指企业具有约束力的合同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所形成的负债,在税务处理上,一般不允许负债本身直接在税前扣除,但由于负债而产生的费用,符合税法规定的允许在税前扣除。推定义务是指根据企业的经营习惯、对客户的承诺或者公开宣布的政策而导致企业将承担的义务所形成的负债,在税务处理上,一般不允许这些负债在税前扣除。

3. 所有者权益。

《基本准则》第五章规定,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在企业所得税上,不同来源的所有者权益的处理是不同的。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包括构成企业注册资本或者股本的金额、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即计入资本公积的资本溢价或者股本溢价),不计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包括接受现金捐赠、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债务的豁免等,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的规定,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征收企业所得税。留存收益是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主要包括累计计提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属于企业的税后利润,不应再重复征税。

4. 收入。

《基本准则》第六章规定,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收入定义,包括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等。

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和其他收入。

收入总额中的下列收入为不征税收入: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收入,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收入,符合条件的非营利公益组织的收入。

税法中的收入总额是一个包含收入内容比会计收入定义多的概念,一切能够提高企业纳税能力的收入,都应当计入收入总额。

5. 费用。

《基本准则》第六章规定,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应当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等时,将已销售产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为一项资产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符合费用定义和费用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

在企业所得税中,与费用对应的概念是扣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主要明确企业会计处理的成本、费用项目哪些不允许扣除,哪些有限额扣除,哪些允许扣除税法不可能全部列出。这就是说,税法没有规定不允许扣除、有限额扣除的,都允许在税前扣除。

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核算结果对于征收企业所得税来说,多数实际发生的正常的、必要的、合理的、相关的成本费用支出是可以扣除的,可以依据会计计算的基础直接使用;有的是应该限制扣除或不允许扣除的,税法另行规定。纳税人应按照税法的要求,填报纳税申报表。企业可以根据会计准则决定本企业的会计核算及各项列支项目和标准,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设立报表,但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的纳税申报表,应是按税法的规定和计税标准计算的。

6. 利润。

《基本准则》第六章规定,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应当将利润项目列入利润表。

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纯收益的征税,在企业所得税中,与利润对应的概念是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规定,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经常是大于利润额的。这是因为企业的有些费用是不允许在税前扣除的,还有些利润是有限额在税前扣除的。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纳税。

应纳税所得额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小于利润额。这是因为企业有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加计扣除、收入打折等税收优惠,并且企业所得税还允许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上一篇:初三的我作文下一篇:公务员作自我介绍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