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博士

2024-04-12

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精选14篇)

篇1:思想政治教育博士

非正式提纲,从狭义讲,是指作者扣住课题作发散思维,找出尽可能多的与论题有关方方面面并把它们写在纸条上的那种提纲,这种提纲内容杂乱,有纲无目,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思想政治教育博士论文。

论文题目:改革幵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研究

培养院系: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理论初探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立论基础

一、思想政治教育源起的必然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普遍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规律性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涵和特征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涵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征

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时代背景及含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时代背景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科学内涵

第二章 改革幵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先决条件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理论依据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实践基础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

篇2:思想政治教育博士

思政博10级同学:

自2010-2011学第一学期期末以来,各门课程及论坛相关后续工作未能顺利完成,各项事宜最终成果未能体现,现就相关作业联合通知如下:

一、《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课程作业

1,本作业为2010-2011学第一学期《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课程的结课作业,文字形式为文献综述;

2,内容要求:各位同学尽量根据博士论文研究方向进行选题,就该方向做一文献综述;

3,格式要求:严格按照期刊发表论文格式,要求有封面、论文标题、作者、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英文标题、英文作者、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

4,提交时间及方式:本作业务必于2011年5月15前完成,并以附件形式发送到周乃武副班长邮箱:znw090324@163.com。

二、《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研究》课程作业

1,本作业为2010-2011学第一学期《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研究》课程的结课作业,文字形式为模拟课题申报书;

2,内容要求:各位同学尽量以马克思主义相关领域科研问题进行选题;

3,格式要求:严格按照课题申报书中所列各版块具体要求; 4,提交时间及方式:本作业务必于2011年5月10日前完成,并以附件形式发送到周乃武副班长邮箱:znw090324@163.com。

三、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报告作业

1,本作业为2010-2011学第二学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研讨课程的成果,文字形式为研究论文;

2,内容要求:各报告人根据报告会中搜集到的修改意见进行完善,提交论文字数控制在1万字以内;

3,格式要求:严格按照期刊发表论文格式,要求有封面、论文标题、作者、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英文标题、英文作者、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

4,提交时间及方式:本作业务必于2011年4月30日前完成,并以附件形式发送到宋敏班长邮箱:1035849631@qq.com。

未尽事宜请关注qq通知。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博10级班委会

篇3:思想政治教育博士

思想政治教育是启迪人的思想、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 是一项十分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把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看作一个系统工程, 通过仔细分析系统所处环境、系统的组成要素以及系统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特点, 再结合当前我国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可以发现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 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环境

从社会环境看, 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来自三方面的冲击:一是大量西方思潮的涌入, 博士生的思想问题、道德问题日益增长;二是网络时代的垃圾文化以及社会上拜金主义、诚信缺失等不良风气带来的消极影响;三是发展市场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和社会上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滋长。

第二, 博士生管理难度大

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思维方式、个人行为、性格爱好、生活习惯等方面自然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根据工作对象的特殊性, 坚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 注意区分情况不同对待。博士生培养方式呈多样化趋势, 在年龄、社会阅历、知识背景、思维方式上也呈现差异性。加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机构和人员的设置配备往往参差不齐, 与本科生相比, 对博士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或投入少、或缺失、或沿袭本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缺乏一整套系统有效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

第三, 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受自身特点的影响

博士生的学习和研究具有自身独特的内在规律性, 因此其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博士生的特点才能取得预期成效。具体表现为: (1) 研究生生源广泛, 学习动机各异。 (2) 受教育状况复杂, 求知欲望强烈。 (3) 人生目标明确, 价值取向多样。 (4) 思想状况稳定, 可塑性不强。 (5) 独立生活能力强, 协作意识差。

第四, 在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教”与“学”的关系具有特殊性

博士生在思想上追求独立。在接受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他们乐于同教育主体保持平等的地位, 他们倾向于同教育主体在交流互动中学习。而且, 在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教”“学”关系的建立渠道呈现多样化, 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对话与交流, 这就使得课堂不再只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场所, 同时也就给创新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对策探讨

第一, 加强党组织建设

博士生党建工作是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加强党建工作, 必须站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 充分认识到在博士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任务, 是博士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关心和指导各博士生党支部的工作, 重视博士生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 定期加强培训工作, 协助他们开展有效的党的思想教育和组织工作。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 加强党员作风建设。评选优秀博士生支部。随着博士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博士生已在班级建立党支部, 建立三会一课制度。各党支部坚持每年一次的党员自测互评的总结, 批评自我批评相互结合, 以提高党员的素质。

第二, 队伍创新

博士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建立起三支队伍:精干稳定的专职思想教育工作者队伍、政治素质高的专业课教师队伍、育人能力强的博士生导师队伍。首先, 要按照提高素质, 优化结构、专兼结合, 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要求, 像选拔、培养学术骨干一样花大力气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博士生德育工作队伍;其次, 博士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要相对稳定, 频繁换人不利于开展工作;再次, 博士生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一定的培训, 学习规章制度及党团知识等以提高理论修养、业务水平, 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育人能力强的博士生导师队伍是做好博士生德育工作的有力保障。博士生导师要有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中去, 与现实紧密联系, 与学习、成长、成才紧密结合。

第三, 贴近社会生活实际

社会实践是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对于促进博士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 增长才干、奉献社会, 锻炼毅力、培养品格, 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博士生是大学生群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 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样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贴近社会生活实际, 并由课堂向社会延伸。

第五, 个性化的引导

博士生思想具有个性化、复杂化特点, 因此, 在引导中, 一定要贯彻“辩证”的原则, 对症下药, 绝不可“一刀切”。对于性格内向的, 思想政于工作者要小心接触他的内心;对于性格外向的, 可以积极倾听他的心声;对于胸怀抱负的, 要维护他的自信;对于追求稳定的, 我们要肯定他的踏实。对于感情过足、富于幻想的当然要灌输以“现实”;对于机械保守、木讷沉稳的要委以重任, 让他们在积极参加课题研究, 参与班务管理中, 充满自信, 不断创新。在否定中给予肯定, 才是积极的肯定。

参考文献

[1]马建:《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思考》, 中国高教研究, 2000 (6) 11-12。

篇4:博士教育:数量增长 水平下降

上期发表的英国《自然》杂志上称,目前,全球高等教育界存在过度培养博士的问题,博士的数量越来越多,但其培养体系却缺少与社会实际需求的衔接。不少博士毕业后,就业成为最大的问题。这一全球化的问题,中国也同样存在。

我国在读博士生人数由1999年的5.4万人增加至2009年的24.63万人,10年间增加了4.56倍。2008年,我国博士学位授予数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不过,我国博士生数量迅速增长也造成了博士生教育水平下降和学术质量滑坡。一项调查显示,50%的用人单位认为我国博士培养质量10年来整体上没有进步,甚至还有下降趋势。在对新进博士创新能力的评价上,用人单位认为“一般”和“差”的占68%。

我觉得,影响我国博士培养质量的因素有三个。一是我国的博导的人数增长跟不上博士生扩招的速度。这样,一些高校评聘博导的门槛有所下降。二是我国在政策层面完全把博导的教学和科研分开了,而国外有明确规定,导师课题经费中1/3要用来培养学生。此外,一些人读博士完全是为了拿张文凭,读博士的动机很功利化,甚至有些人读博士是为了谋取高官。

中国博士的这种现状应该继续下去,还是需要探寻新的模式?这就需要反问博士教育的目的。目前,有关高等教育的目的有两个相冲突的观点:一是古典看法,强调人的精神层面的教育,注重培养一个品德高尚、素质高、文明的人,不带有功利目的。另外一种观点是,高等教育就是要培养人征服世界、征服大自然,获取一种谋生的技能,带有一些功利性。

其实,这两种观点同样适用于博士教育。我们培养博士不仅要追求高深学问本身,还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我认为,这两者都应该兼顾,否则就会出现问题。如果大学一味追求培养高素质的博士,而忽视谋生技能的训练,学生毕业就面临失业。相反,如果大学片面强调博士能力的培养,这样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能丰富人力资源,但是人才的灵魂被忽视了,这样将会出现很多没有幸福感的高学历人才跳楼事件。

其实,所有的高等教育都应该考虑到职业性。以博士教育为例,单纯强调高深学问,而不能为社会服务,那么社会凭什么支持它?此外,如果我们仅仅培养社会需求的博士,会走向功利主义,忽视基础研究。这对一个国家来说,很危险。因为忽视基础研究,意味着国家永远落后。

篇5:思想政治教育博士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一、简述题

1.简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哲学理论基础。

2.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

3.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二、论述题

1.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根据与途径。

2.结合当代社会利益和矛盾的特点以及社会成员思想变化的时代特征,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简述题

1.为什么说“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现实?

2.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为例,说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3.怎么理解:“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是人类的特性。”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双重含义及现实作用。

5.资本有机构成变化对企业资本构成的影响。

6.时间节约规律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分析。

二、论述题

1.试述马克思对人的发展科学认识和价值取向的理解及启示。

篇6:思想政治教育博士

2014年河北师范大学博士招生考试试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适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2、3、请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的系统结构及其优化。(30分)请论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35分)论文化视角下的德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意义。(35分)

篇7:思想政治教育博士

博士生入学考试主要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含原著)

1、教育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谭培文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谭培文:《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含国外马克思主义)

1、庄福龄主编:《简明马克思主义史》,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庄福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理论成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衣俊卿:《 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1年版;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1、郑永廷主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篇8:思想政治教育博士

目前, 还没什么迹象表明这一增速会慢下来。全球大多数国家都在扩张高等教育体系, 但在世界很多地方, 越来越多的博士毕业生却常常面临无法学以致用甚至找不到工作的窘境。在美国和日本这样的国家, 人们在高等教育上的投入往往很大, 经过数年艰苦的学习才能成为一名研究者, 但是学成之后, 等待他们的却是日渐稀少的学术工作机会。在高级人才市场上, 博士供给早已大于需求。

如今博士生之全球泛滥, 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全世界普遍存在“过度培养博士”的问题。虽说“博士满街跑”还有些夸张, 但至少在经济发达地区, 博士之间的就业竞争已非常激烈, 理想工作一职难求。人们不禁要问:这些拿着博士学位却就业无门的高端人才, 是否会发出枉费数年寒窗苦读的感叹?

全球反思博士教育

二战后, 特别是最近一二十年来, 由于各国高等教育普遍大众化, 全球本科生人数持续上涨, 进而使得博士生人数也水涨船高。于是乎, 在类似于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模式下, 博士被大批量生产出来, 其质量问题自然也随之浮出水面, 引起一些人的担忧。

世界重量级科学杂志《自然》 (Nature) 去年曾发表社论和相关系列文章, 指出当前全球博士人数愈来愈多, 就“像种蘑菇一样培养博士”, 但培养体系却不与社会实际需求衔接, 以至博士毕业后出现就业问题。该文发表以后, 在世界各地引发持续讨论, 多数论者认为必须采取措施改革博士教育。

这篇以《校正博士教育》为名的社论指出, 大多数国家认为高等教育和科学是保持经济发展和昌盛的关键, 并因此扩大博士教育。的确, 在经济发展迅速时, 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博士推动了经济增长;但不能忽视的是, 现在全球的博士教育不断膨胀, 甚至出现“像种蘑菇一样培养博士”的现象。

这篇引人瞩目的社论指出, 过度增长的博士数量带来很多问题。首先, 过度扩招会使欠缺科研能力的人进入这一系统, 降低了博士学位的价值;其次, 很多博士培养计划仍然维持固有的学徒式教育, 让最聪明的脑袋花费很多年埋头研究冷门问题, 以致博士们走上社会后却出现“就业难”。

博士也就业难

博士同样就业难, 这是冷冰冰的事实, 至少在太平洋东西两岸的美国和日本, 现在确实如此。

于中国社会一样, 日本社会也有“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思想。能够在学界获得博士, 被认为是最光宗耀祖的事之一。然而, 由于博士过度扩招, 职业选择面却较窄, 在“高不成, 低不就”的情况下, 日本博士的出路堪忧。

日本1991年修订教育制度时, 为追赶美国的博士数量, 要求日本大学进行博士学位扩招。这一政策使博士产量年年递增。然而, 这些博士毕业后, 要进入大学当老师却非常困难。由于“少子化”浪潮的来袭, 本科生源人数的下降, 日本各大学根本无须招募更多的教员。而相较于年龄较大的博士, 日本的企业也更偏爱年轻及刚毕业的本科生, 因为后者更容易培训。

一家专门为博士找工作的猎头公司指出:“日本博士就职市场很小, 其实只需一半的博士就够了。若要避免出现更多贫困博士的局面, 当局就必须重新限定博士名额。”

在太平洋对岸的美国, 在拥有理科博士学位的人当中, 能够获得终身学术职位的数量正在逐年下降, 而企业公司也无法填补其空缺。在生命科学领域, 此类问题尤为突出。生命科学博士生数量的增长最为迅速, 但是制药业和生物业的规模却在急剧缩小。

篇9:教育学博士的“问题孩子”

谈话中我发现,小晓有一个很民主的家庭。由于爸爸妈妈的文化水平较高,又十分重视早期教育,小晓4岁就能够自己看书、讲完整的故事;不到6岁,就表现出智力超常、阅历广泛,而且有独立见解。

上了小学,小晓的问题就多了起来:上课不专心听讲,经常接老师的下碴儿,还提一些怪问题让老师难堪,很不招老师喜欢,同学们也就不爱跟他玩。小晓越来越孤立,脾气越来越坏,不像小时候那么活泼自信了。妈妈说,他太敏感、不宽容、不会主动交朋友,总和别人的想法不一样,会不会有什么心理障碍?

要去找小晓这种变化的原因也许不难,可以归因为“老师刻板的教学方式抑制了孩子的自由想像和独立思维”;也可以归因为“父母的教育方式太自由、太超前,使孩子只适应注重发展个性的个别教育,不能适应在目前还是很普遍的共同教育模式”;还可以归因为“小晓的纪律观念和自我抑制能力太差,所以才会总在课堂上随意向老师‘发难’”……然而,这些都是传统的直线因果归因。

一个家庭,或是一个班级,就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员被认为出现了“问题”或某些“症状”,都是整个系统“互动”的结果。有的时候,一些带有明显消极意义的“问题”或“症状”本身并不都是坏事,它或许具有某些潜在的积极含义。另外,系统中某个成员受某种诱因的影响,观念或行为先发生一些变化(如小晓接老师下碴儿,提怪问题),致使其他成员发生相应的变化(老师不喜欢,同学不爱理),这种变化又强化了这个成员的观念或行为(小晓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就形成了与老师的对立)。这种被强化的行为会导致老师更反感,同学更疏远……最终使原来鼓励他独立思考的父母认为,小晓是个与环境格格不入、性格怪僻的孩子,可能有“心理问题”。于是,这种消极互动的怪圈就使小晓成了“问题儿童”。

我问小晓的父母,孩子在课堂上的行为,是否可以看做是他的“强烈的求知欲”、“积极的参与意识”、“主动的思维”以及“很有创造性的独立见解”?这种积极的“赋义”,很快形成了家庭的共识,小晓也从总是磨蹭着不肯进诊室,到主动参与。话匣子打开,我和他父母都了解了更多小晓在课堂上的情况与感受。

这时,我又问小晓,能不能自己想想有什么好主意能改变对自己不利的现状?小晓想了想说:“我上课再想说话时,先举手,老师同意就说,老师不同意,我就下课跟她说。”

也许这并不是最佳解决方案,但这是由孩子主动提出来的方案,我们尊重他的意见,把这作为今后的一项作业,认真完成。

一家三口轻松地走出了诊室。孩子依然保留了自己的特点,但开始成熟;父母也不再固结在孩子有“心理问题”的忧虑之中,“问题”便从这一刻开始远离孩子。

篇10:思想政治教育博士

一、培养目标

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工作创新,成为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报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的高校辅导员须满足以下条件: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作风正派,热爱并有志于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

2、在高校院(系)一线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且满三年(截止到报考时间)的专职辅导员[指在岗的院(系)党总支副书记、学工组长、团总支书记等副处级(含)以下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能够较好履行辅导员工作职责,受到学校、院(系)和学生的普遍好评,任职辅导员期间获得过校级(含校级、不含部门表彰)以上表彰经所在学校学生工作部门、人事部门推荐,所在地省级党委教育部门审核通过。

3、具有硕士学位。

4、有两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本科、硕士所学专业不受限制。

5、年龄不超过45周岁(截止到报考时间),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报考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三、报名时间及确认地点

网上报名时间:2010年3月10日至3月30日;限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方向(备注:高校辅导员)。

现场确认时间:2010年4月8日;

确认地点:郑州大学研究生部(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四、报名手续

符合报考条件的高校辅导员须按规定时间提交下列材料:

1、攻读博士学位报考登记表;

2、专家推荐书;

3、所在学校学生工作部门、人事部门和学校所在地省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分别填写推荐、审核意见并加盖部门公章的报考资格审查表(见附件);

4、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或证明书。

五、考试科目、方式及时间

1、考试分为初试、复试两个阶段。初试为笔试,考试科目为政治理论(已获硕士学位者可申请免试)、外语(听力测试在复试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一阶段为外语资格考试。第二阶段为业务课考试及复试。

考生凭身份证、工作证和现场确认时打印的信息确认表参加考试。

2、参加2009年博士生入学外语资格考试,外语成绩达到2009年复试分数基本要求的考生,2010年博士生入学外语资格考试免试。

3、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考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外语水平认定考试(小语种参照以下标准执行)。

(1)全国大学英语六级成绩530分以上(5年内有效);

(2)TOEFL成绩580分以上(5年内有效);

(3)GRE成绩2000分以上(5年内有效);

(4)GMAT成绩700分以上(5年内有效);

(5)IELTS成绩5.5分以上(3年内有效);

(6)WSK或PETS5考试合格(3年内有效);

(7)在英语国家获得过硕士以上学位;

(8)硕士(全日制)阶段为英语专业,并取得专业外语八级证书,现攻读非英语专业的博士学位。

4、考试时间:

2010年4月24日上午

外语笔试(英、俄、日、德、法语任选)

2010年4月24日下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010年4月24日晚

政治理论(已获硕士学位者可申请免试)

2010年4月25日上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2010年4月25日下午

面试

5、考试地点:

郑州大学新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文科组团)

六、体检

体检于4月9日在郑州大学新校区校医院进行。体检标准按教育部、卫生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籍管理规定》等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招生人数、学习年限及录取原则

2010年招收3名。

实行弹性学制4-6年,一般不超过6年。

根据考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初试成绩和复试结果、申请材料评价结果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对考生本人或所带集体获省级以上荣誉的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所有被录取的高校辅导员的录取类别均为定向方式,郑州大学、被录取的辅导员和辅导员所在学校三方须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

八、考生须提交的材料

1、填写好的《2010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1份;

2、专家推荐书2份;

3、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或证明书1份;

4、复试时向复试小组提交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的内容包括个人科研经历和成果介绍、对拟从事研究领域学术现状的概述、本人拟进行的研究工作设想及所具备的条件基础等)1份;或职业实践业绩报告1份;

5、符合参加外语水平认定考试条件的考生须提交六级成绩单等证书原件。

以上材料须于4月8日前交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资格审查。符合条件的考生才可参加第二阶段的业务课考试和复试。

篇11:博士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转瞬,已经大二了。在开学以来的这段时间里,我在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注重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因为在总结国内外的大事的经验和教训时,我深刻认识到政治思想的指导作用。同时作为一个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我,更注重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用作为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价值的实现也不能单从个人利益考虑。马克思曾说过: “ 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对于我们青年大学生来说,我们最大的集体是国家和民族。历史的长河奔腾向前,在经过前辈们的艰苦奋斗后,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发展的、自由的、幸福的年代。但这并不等于我们可以安于享受,只考虑个人的利益而不用思考国家、民族的前途未来。历史给予我们崇高而沉重的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推动社会主义的向前发展。这要求我们在追求个人发展和人生价值实现过程中一定要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也只有在为这个大集体利益奋斗的过程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机会和手段;也只有投身于光明而伟大的事业中去,我们的发展和奋斗才显得有价值。从这方面来说,追求入党是帮助我们完成使命、实现追求的途径。崇高、美好的信仰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伟大、正确的政党也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信赖、支持。选择共产主义信仰,追求加入共产党,是青年追求全面发展的正确选择。

我在这段时间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断,科学地总结了20世纪我们党自身建设的宝贵经验,明确地提出了指导21世纪党的建设的前进方向。从时间这个纵轴上看,“三个代表”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深刻揭示了保持和发扬党的先进性的实质;从空间这个横轴上看,“三个代表”立足于经济、文化、政治三大社会支撑点上,科学地概括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全部内涵。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论断,就是要立足当代中国的实际,站到时代的前列,切实加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建设,实现全党和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创造条件。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科学地概括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集中反映了党的先进性和阶级性特征,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治党治国、创造性运用唯物史观的重大成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对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必然趋势的深刻和精辟的揭示。是对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要集中全力把经济搞上去。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要一以贯之地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要始终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我们党从建立伊始就以中国社会的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利益代表的姿态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在政治上实行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和民主集中制,在经济上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掌握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从而成为全民族的领导核心,掌握了革命的领导权。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出了双百方针,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然而,由于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准备不足,又缺乏经验,使得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走了许多弯路,使人民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推进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都应贯穿三个代表的要求。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严格的要求自己,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实事求是,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将来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人民群众通过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创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他们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无产阶级政党同资产阶级政党不同之处在于:无产阶级政党自觉地认定 “ 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作重点和任务会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宗旨决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否则党就会变质。围绕着党的宗旨这个根本问题,江泽民指出,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利,它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工具。所以,江泽民反复强调,党的各项政策和全部工作必须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这就要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重大问题的决策,以及决策的执行都必须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也必须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准则,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坚持党的立党宗旨,从正面来说,就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以树立共产主义信仰;从反面来说,就是要反对各种错误倾向,尤其是反对党内的权力腐败。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坚持立党宗旨的时代特征,在当前就在于坚决反对执政党内的权力腐败现象。

篇12:2016博士党员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时光荏苒,转眼间一个学期已经结束,同时迎来了新的学期,我也已经适应了博士生的学习生活。作为一名博士生党员,我已经学习了较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了较多的为同学服务的本领,也更加认真的思考了“共产党员”的含义。因此,我从学生党员应该发挥的这种积极作用方面对党组织做出以下汇报。

第一,作为博士生,主要任务还是学习专业知识,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众所周知,目前博士生是我国社会文化阶层中的较高层次,博士生党员更要能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因此博士生党员的专业知识一定要过硬,这就要求博士生党员勤奋刻苦,善于合理利用学习时间,在学习中起表率作用,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同时,博士生应该在知识的摄取方面还要有一定的宽度,就是要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个人文化修养的培养,增加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作为博士生党员,要有社会责任感。因此,应当关注时事,带头参加学校各种活动,带动周围的同学团结合作,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切实能够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第二,要学会思考问题,加强党性的修养。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变化的社会,我们身边的人、事、物都会不断的发生变化,博士生党员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平时注意党性修养的培养,才能抵挡住不良诱惑的影响,以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适应复杂的社会。同时,博士生党员在认真学习和积极宣传党的先进思想、政治理论的基础上,要从实际出发、发挥带头作用,勇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和理论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当代的博士生是祖国的未来,而作为一名博士生学生党员一定要在专业学习中走在前面,做出表率,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担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学生党员一定要正确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并以此为指导,努力加强党性修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在前进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实践中加强政治修养,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关心政治和国家大事,真正的站在党员的角度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立场和世界观。

第三,要积极的影响、带动同学们共同前进。作为一名博士生党员,不仅要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同时,要用先进性来带动并作为开展工作的基础。要在自己不断进取的同时,坚持与同学共勉,互帮互学,共同进步。总之我认为,博士生党员最根本和最实际的义务就是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其丰富的内容,想要真正做好也是很不容易的。党员的先进性不仅仅是一种思想境界,它更是在实践中的积极参与及奉献行为。作为学生期间,要以做好身边之事为起点,把个人理想和社会需求统一起来,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步入社会,服务人民。

篇13:思想政治教育博士

中国的博士教育去搭美国“便车”?

今年4月, 国务院学位办公布的数据显示, 我国具有博士授予权的高校已超过310所, 而美国只有253所。2006年, 美国培养的博士有5.1万人, 我国培养的博士已达4.9万人;2007年, 中国的这个数字继续上升, 超过了5万人。

将以上美国的报告, 对照国内博士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 不难看到一个事实:国内著名高校毕业的研究生, 纷纷把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作为继续深造的首选, 也就是说, 国内博士教育对本国优秀学生的吸引力不强。近年来, 社会各方对国内博士教育的质量问题高度关注, 甚至有人提出停办国内博士教育, 去搭美国博士教育的“便车”。

在笔者看来, 停办国内博士教育课程的言论, 显然是极端的, 或者是“故作惊人之语”。姑且不说博士教育对于一国学术研究与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这在发展博士教育之初, 就已取得基本共识) , 就现实而言, 美国的博士教育也无法容纳那么多中国学生“搭便车”, 再说, 这“便车”也不是“白搭”的。但国内博士教育的功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却值得反思。

近半数博士当公务员两成以做学问为目标

众所周知, 博士教育的首要功能, 一定是学术功能, 即培养学术研究人才;但学术功能在国内的博士教育中, 事实上处在非常次要的位置。今天国内博士教育的“功能”, 首要的并非培养学术人才, 这从对博士毕业生的就业调查, 可以得到证实, 有关调查显示, 近半数博士毕业生进了公务员队伍;这也可从报考博士者的动机进行分析, 调查显示, 以“做学问”为读博士目标的, 只有20%左右。换言之, 博士教育, 满足的是社会对“具有博士学位人才”的需要, 而不是培养顶尖学术人才的需要。由于这种需要的异化, 企业老板、官员争相读博士, 也由于这种需要的异样膨胀, 我国每个博导平均要带5.77名博士研究生。今年, 复旦大学在博士招生中尝试先考察报考者的科研能力, 成为一条新闻, 从中可以看到, 过去的博士教育, 偏离学术标准有多么严重。

在我国, 博士教育其次的“功能”, 是提升学校的数据指标, 以便“打造”研究型大学, 从数据上接近世界一流大学。与美国大学普遍重视本科教育、以本科教育为核心不同, 国内高校, 不用说“985”“211”院校, 就连一般本科院校, 也把申报硕士点、博士点作为学校上水平的标志性成果。在各校的自我介绍材料中, 一级学科博士点数、二级学科博士点数, 必然是重点内容。有的高校为了获得博士点, 高薪聘请外校教授, 甚至把其他高校的整个学科引进来, 还有的创设多栖教授、双聘教授等新的人事制度, 壮大师资队伍力量, 以利申请通过——在这样的博士教育中, 能看到追求一流培养水平, 甚至“真正教育”的影子吗?

博士教育再次的“功能”, 是满足众多教授当博导的心愿。国外大学, 讲师也可做博导, 但在国内, 虽然有高校“改革”, 尝试部分讲师、副教授也可申请做博导, 可很显然, 博导依旧是一个有着光环的头衔。

当前最需解决的问题是实现学术价值回归

在实现以上“功能”的过程中, 博士教育规模迅速扩大, 而博士教育质量急剧下滑, 博士严重贬值。国内大学并非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博士教育, 只是按照眼下的博士教育“功能”来“开发”博士教育, 更容易“发展教育业绩”“拓宽教育资源”, 且得到“社会各界”支持。如果国内博士教育坚持学术价值, 注重学术功能, 以“读博士就是为了做顶尖的学问, 培养博士就应培养一流学术人才”为出发点和目标, 那么可以说, 很多今天存在于国内博士教育中的问题都不会存在, 国内博士教育与博士学位也不可能如此快速贬值;国内博士教育的规模, 在确保高标准培养质量的前提下, 受师资力量、办学条件限制, 更不可能在短短几年里, 发展到超过美国的态势。

篇14:管窥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

[关键词]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9.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9)04-0026-05

英国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引入的专业博士学位。根据英国研究生教育委员会 (UKCGE)的界定,“专业博士学位是一种高级学习和研究计划,同时符合大学授予的博士学位标准,旨在满足大学之外的专业团体的特殊需求和发展个体在专业背景中工作的能力”。以研究为主导的布里斯托尔大学于1921年创办了英国第一个教育博士(EdD),工程博士(EngD);在同一年由沃里克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和威尔士大学等大学也分别设该学位。英国专业博士学位的迅速发展是高等教育回应特定专业的研究和发展需要的自然结果,它既满足了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与个体受教育多样化的需求,也是博士学位教育走向多样化的必然趋势。

1英国专业博士学位发展的特征

1.1在新老大学间所占比例差距大

据UKCGE 2005年不完全统计,在35所老大学(pre-1992 institutions)中,有28所提供至少一个专业博士学位教育项目,共计118个专业博士学位项目。而在49所新大学(post-1992 institutions)中只有31所大学开设专业博士学位教育项目,共计79个专业博士学位项目。在新老大学中,授予专业博士学位的学校数量是相似的(新大学31所,老大学28所)[1],但是在老大学中授予专业博士学位学校的比例是非常高的,在整个专业博士学位项目中,老大学占了很大的比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和最初新老大学在博士水平上的学生团体与研究基础有关。

1.2英国专业博士学位在学科间的分布差异显著

到2005年,英国已经设立了51种专业博士学位,至少设立一种专业学位的大学从38所增加到59所,所开设专业博士学位项目也从109增加到189个[2]。新增的专业博士学位项目一般是在传统学科,还有一些是在全新的领域,如一些交叉学科。值得注意的是,日益发展的专业需要学科间的交互训练,高水平的专业工作者通常要求解决学科间的问题,所以“多科性”问题逐渐被人们关注,例如社会医疗领域。

学位授予数量排名前五名的专业是:教育博士学位、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医学博士学位、工商管理博士学位和工程博士学位。在192个学校中有119个学校授予这五种专业博士学位,就是说在所有学校中有62%的学校授予这五种学位,而且在各种学科领域中保持38%的增长速度[3]。

1.3参与各学科领域专业博士学位项目的学生数量差异显著

随着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迅猛发展,参与专业博士学位教育项目的学生数量在逐年增加,但在各个学科领域中,学生数量却存在巨大差异,由此也反映出了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倾向。

据UKCGE 2005年不完全统计,参与项目最多的学科领域分别是:教育领域1864人,临床心理学领域1775人,医学领域1395人。但是除了参与主流的专业博士学位项目的学生数量在增加外,有23个专业博士学位项目只有10个或更少的学生参与研究,更有甚者,有7个专业博士学位项目只有一个学生参与研究[4]。

2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总体要求

2.1招生要求

在入学资格方面,大多数专业博士学位申请者的最低入学水平则是该研究领域的硕士学位。某些专业博士学位申请者的最低入学资格也是一个被评为“良好”的学士荣誉学位,但同时还希望候选人注册本科目的大学硕士课程或从硕士计划中选读一系列课程模块。

在对经验的要求方面,专业博士学位是为专业内部有经验的实践工作者预备的一种新型博士学位,其申请者通常会被要求提供有关专业实践经验方面的证明。目前,要求专业工作年限为l~5年,3年工作经验属于中等水平[5]。

2.2课程设置

在所有的专业博士学位项目中都包含一定比例的教学成分和研究成分。不同专业领域具有不同的比例要求,而各个学校与机构又对这个比例有各自不同的理解。

在研究部分中,专业博士学位则把研究定位于为专业实践和专业实践者的发展服务,研究以对专业实践知识做出贡献为目的,以实践为导向,突显专业独创性。

英国的专业博士学位则明确包含一个教学部分,规定了正规的研究方法教学,使学生在专业生活中养成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是该学位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该学位有别于哲学博士学位的重要特色之一。学位项目常常采用不同形式的模块化结构组织教学,模块化教学也相应基于群组展开。许多专业博士学位项目的跨学科性比一般的哲学博士学位强,因为专业人员将来要面对的实际困难常常要求运用某种跨学科的处理方法。

2.3培养模式

大多数专业博士的学习都是部分时间制的,攻读专业博士学位的学生希望将学习以外的时间花在工业或其他专业组织上面,专业博士学习的时间一般是固定的。专业博士的学习经常以模块的形式来安排,一般包括25个单元,其中10个教学单元,15个研究单元,共需要完成540学分[6]。在专业博士的培养中,导师虽然存在,但已经不是“supervisor”,而成了“advisor”,导师名称的改变意味着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导师与学生是一种特殊的合作关系,导师的角色更多地体现为顾问和咨询人员。在培养模式中,有些专业博士学位是大学与工业界联合培养,具有企业制定的导师。

2.4评估方式

专业博士学位教学部分的评估则单独实施,研究部分的评估方式与哲学博士学位相似,都包括校内和校外考试,通常需进行口试。专业博士学位的评估通常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把最终决定权交给学位论文主考人。该模式受到了专业博士学位必须等价于哲学博士学位的观念的影响。其中,教学部分评估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获取提交学位论文的资格;第二种模式要求将包括学位论文、考试结果在内的所有分类评估递交给一个审查委员会,由他们审查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专业博士学位教育,这种模式受到以设计完好、强调整体性学位为特点的观念影响。无论采用何种模式,提交令人满意的学位论文是授予专业博士学位的前提条件。

3主要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要求

由于英国大学拥有高度的自主权,大学可以根据学校及社会的需要自主设置学位,因此英国专业博士学位种类繁多,并没有统一的规定,且学位名称差异很大。英国的专业博士学位每年均以20%的速度在增长,但从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数量上来看,排名前五名的专业分别是:教育博士、临床心理学博士、医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和工程博士,下面分别进行简要的介绍。

3.1教育博士(EdD)

教育博士学位是1992年英国开设的第一个专业博士学位项目,现在EdD教育项目的数量发展到了40多个,成为英国博士专业教育中发展最快的学科领域。

教育博士项目的生源广泛,不仅包括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也包括医疗人员、社会工作者和图书管理者。申请者需具有教育硕士学位或相关领域学位和若干年工作经验。教育博士项目的教学通常以小组为基础,不同项目对学生作为学位必修的教学模块的数量也有差异,差异幅度从4~12个模块不等。每一个模块都通过作业进行评估,作业长度从3000~6000字不等。所有的项目都要求学生完成2万~9万字不等的学位论文。

英国的教育博士项目很少有全日制,学生定期到学校接受教学,之后再到各自的工作单位。但目前英国教育博士的培养尚没有形成独立于哲学博士的培养模式。学位评估通常包含两部分:课程学习的评估和论文的评估,但多数大学规定教育博士论文应达到可发表的质量要求。

3.2临床心理学博士(DclinPsy)

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是唯一一种成为受许可的临床心理学家的方式。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项目的课程目前已被英国心理学会(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承认[7]。

申请者最低要求是具有第二级中较高级荣誉学位或同等学位,同时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学位课程必须被英国心理学会承认。如果是第二级中较低级荣誉学位,必须具有相关的硕士学位。

临床心理学博士的培养是全日制,学生在学校接受一定的教学模块,需从事一定的临床实习(6个半年或3年的实习)。而教学模块通常安排在一到两年的长期教学模块中和实习期一周一天的课程中。期间,学生将接受课程学习、个案研究、研究计划、实习单位专业导师的报告和论文等方面的评估。

3.3医学博士(MD)

医学博士学位侧重于对临床能力的考核与临床资格的认可,申请者必须是进入临床工作取得医师资格者,并具有内外科学士学位,同时要求申请者具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

英国各医学院的课程计划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基础医学课程、附加学位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导师制是英国培养医学生的传统做法,导师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在学校有学校指定的导师指导相关作业和论文方面的问题,在进入临床医学的学习阶段,在附属医院的各科室轮转,教学是由学生所隶属的顾问医生和高年资医生所组成,教学方式通常是带徒式的培训。论文答辩是学生毕业的主要形式。

3.4工商管理博士(DBA)

DBA学位要求学生应用和发展已存在的理论和知识,对所在的商业领域中的实践工作做出重大贡献,而主要招收有重要工作经验的人。申请者需具有相关商业硕士学位/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或专业团体授予的同等资格,和3~5年的工作经验。

大多数的DBA课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阶段,为期2年,期间学习相关学科课程,接受研究方法的训练,学生要写一份专业领域的调查报告,和详细的研究计划,并进行评估。这些课程每年学习5~8个星期,或每星期学习半天,或以双休日的形式进行。在这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的DBA项目可以授予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第二阶段,为期2~4年,在这个阶段有一个相对简化的教学成分,但大部分时间将用于研究计划和论文的准备上。论文答辩是学生结业的主要形式。

3.5工程博士(EngD)

据工程博士学位的设立机构——工程与自然科学研究委员会(EPSRC)介绍,“工程博士是一种在工科领域内授予的层次与哲学博士学位相当、具有职业导向性学位,它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为具有研究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未来从事企业的领导职位而设置”。

申请者需获得第一级或第二级中较高级荣誉学士学位或同等资格,或者第二级中较低级荣誉学士学位,但必须有理学硕士学位。如申请者没有被认可的学位,但他们有重点企业相关工作经验的证明,或者在企业拥有稳定的重要职位等,也可能被录取。同时,都要求具有相关企业工作经验。

在课程设置上,设置了相当数量的工程技术、管理、商务和个人技能发展等方面的课程,课程设置采取模块化组织形式,课程学习时数占总培养计划的25%(约一年),作为正式培养计划的一部分。课程学习达不到标准者,不允许继续学位计划。

“双导师制”是英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模式的显著特点。所谓“双导师制”是指在培养过程中由大学指定的学术导师和联合培养企业指定的企业导师共同指导[8]。完成项目研究和学位论文后,在导师认可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向学位委员会递交论文,学位委员会指定答辩委员会主持答辩。

4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启示

4.1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

我国自1991年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试办以来,专业学位教育从无到有,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学位的发展已初具特色,己基本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学位体系。迄今为止,我国已经设立的专业学位有18种,按设立时间的先后顺序为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建筑学专业学位(学士、硕士)、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教育硕士专业学位(Ed.M)、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硕士)、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口腔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农业推广硕士学位、兽医专业学位(硕士、博士)、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军事硕士专业学位、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MTCSOL)、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IT),涉及69个领域。但实际上,当前的专业博士学位的类型和数量明显不够,专业博士学位人才还极为缺乏。

4.2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现存的问题

由于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专业学位教育布局结构不平衡。专业学位教育的不平衡,不仅表现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分布不平衡,还表现在同一省份的不同城市之间、同一城市的不同学校之间和同一学校的不同学科之间等分布的不平衡,这种状态亟需改变。第二,专业学位的规模较小。与科学学位相比,不论在专业学位的设置领域上还是在专业学位点的设置规模上,专业学位的比例都明显偏低。2003年,我国授予专业博士学位216个,专业硕士学位17567个,共计17783个;授予科学博士学位17362个,科学硕士学位90747个,共计108109个;二者之比分别为1∶80、1∶5、1∶6,悬殊差异巨大[9]。第三,专业学位与社会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间缺乏有效连接。缺乏专业学位与社会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有效衔接,专业学位教育就缺乏了应有的约束机制和发展动力。目前,在我国只有建筑学专业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与国家建筑师注册制度建立了比较成熟的衔接制度,其他专业学位与社会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衔接还存在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4.3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发展对我国专业博士 学位教育的启示

与英国多样化的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相比,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在博士层次上类型还很少且规模也比较小,需要借鉴其它国家在这方面的有益经验。

首先,扩大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发展的规模。虽然到2007年,我国已经设置了18种专业学位,专业博士学位仅占了三类,虽然有402所院校招生,每年招生约15万,但是专业博士学位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10]。经济的发展所导致的行业分工的细化以及部门之间的业务的交叉,要求现有职业的专门化水平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也在呼吁跨行业的、复合型新型职业的产生,社会在管理、工程、建筑、法律、财经、教育、农业等专业领域对高层次的专门人才需求越来越强烈,专业博士学位教育所具有的职业性、复合性、应用性的特征也在逐渐地为社会各界所认识,其吸引力定会不断增加。因此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规模必须相应有较大的发展、层次上要有一定的提高,有必要增加专业博士学位的种类、开展专业博士学位教育院校的数量和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招生数量,通过提高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发展速度、扩大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规模、完善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层次结构,提高我国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数量在当年研究生培养总数中的比率,合理统筹专业学位与科学学位规模比例以及不同专业学位之间的规模比例,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其次,完善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培养模式。由于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办学历史短,缺乏办学经验,培养机构对专业博士学位培养机制缺乏研究,认识也不到位,大多照搬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培养方式较单一,主要以培养机构单独培养为主,导致专业博士学位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不鲜明,优势不突出。为改变这一状况,培养机构宜采取多种培养模式相结合,通过校际、校企、国际合作等途径,通过研究生教育创新实习基地等形式开展实践教育,真正体现专业学位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不仅仅是为提升在职人员水平服务,更重要的是要为社会培养大量具有职业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教育的目光不应只是盯在在职人员,而是要培养大量高层次职业技术人员投入社会。专业学位教育要自成系统,可考虑将专业学位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有机衔接,形成一套与科学学位并行的专业学位授予体系。这样,专业博士学位教育才会有充足的生源保证,培养质量才能稳步提高[11]。

再次,加强专业博士学位与职业任职资格之间的有效衔接。不少国家把专业博士学位与任职资格紧密联系,将获取专业博士学位作为从事某种职业的必备条件或先决条件。而我国同样存在此类问题,所以在专业博士学位与职业任职资格之间建立有效的衔接,可以增强学生的就业机会,并能够根据市场需求有力的促进其专业的良好发展。因此,教育行政部门要尽快与国家相关部门协调,借鉴发达国家一些先进的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尽快建立和完善各行各业岗位资格要求,完善劳动准入制度,从而提高职业的专业化水平,推动我国的专业博士学位教育朝着健康、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Powell S,Long E.Professional Doctorate Awards in the UK[R].UK Council for Graduate Education,2005.

2 UK Council for Graduate Education(UKCGE). Professional Doctrates[R].Dudley:UKCGE,2002.

3 Bourner T,Bowden R,Laing S.Professional Doctorates in England [J].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2001,26(1):65-83.

4 ESRC.Postgraduate training guidelines[R].Swindon: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Council,2001.

5. Scott D,et al..Profesional Doctorates:Integrating Professional and Academic Knowledge [M].Buckingham: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Open University Press,2004:79-80.

6 Quality Aussurance Agency(QAA).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in EnglND[R].Wales and Norther Ireland.Gloucester:QAA,2001.

7 The Science Registry Ltd..Professional Doctorates Explained[EB/OL].[2009-05-06].http://www.professionaldoctorates.com/psychology.asp.

8 Mark Gittoes.PhD research degrees Entry and completion[EB/OL].(2005-01-02)[2009-05-06].http://www.hefce.ac.uk/pubs/hefce/2005/05_02/.

9 翟亚军,王战军.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主要问题辨识[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5):23-27.

10周富强.英国“教育博士”培养的实践、问题与挑战[J].中国高教研究,2006,(6):14-17.

11曾攀,吴振一,刘惠琴,等.美、德、英工程类型研究生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1):61-65,87.

General look at the professional doctorate education in UK

WU Xue-zhong,ZHANG Li

(1.Shangyu Branch,Shaoxing University,Shaoxing,Zhejiang,312300,China;

2.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241,China)

AbstractThe thesis analyses the features of the professional doctorate education in UK for its future development,and then tells us the general requirements about the professional doctorate education in UK in four ways,as requirements for recruitment,setting of the subjects,models for cultivation and evaluation.It introduces on brief five of its professional doctorate education in UK.Finally,it shows its significances of learning something from U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doctorate education in China.

上一篇:应县释迦塔国际旅游文化节活动方案下一篇:科学小论文 捏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