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辨证法论文有

2024-05-23

自然辨证法论文有(精选5篇)

篇1:自然辨证法论文有

对事故预防的辨证浅析 应该强化预防功能

事故给公安消防部队所造成的损失和危害是极大的。坚持用辩证的观点认识安全防事故工作,提高科学领导水平,强化事故预防功能,是促进公安消防部队队伍和业务创新的重要课题。

一、事故是可以认识的

安全工作是事关公安消防部队建设发展的一根敏感神经,各级每年都要花很大气力抓安全防事故,但各类事故仍然像幽灵一样在营区内外徘徊,使一些同志对事故预防感到束手无策,甚至达到草木皆兵的惊恐程度。事故有偶然性、突发性等特点,事故发生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常使人感到突然,这就使事故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其实,只要作深入的辩证思考就会发现,事故同任何事物一样,是可以认识的。唯物辩证法认为,无论是自然世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遵循一定规律的进行联系和发展变化的。事故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问题,作为一种矛盾,也遵循一般矛盾发展的规律,同样可以认识。因为任何一起事故的发生,都要经过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经过一个由细微变化到逐步激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学点哲学,把辩证法的法则变化为我们应对生活和工作的智慧。就拿量变质变规律来说,关注身边人和事物所发生的细小变化,及时消除不利因素,有效准确地化解矛盾,就可以促进有利因素的积累和发展,避免事故的发生。运用这一规律,就要善于发现和注意量的变化。因为,任何事故在量变阶段总是不明显的,往往容易被忽视不易察觉,但又有各种前兆可寻。只要善于知微见著,以小见大,一察觉到苗头就立即警觉起来,采取有效措施,事故是可以认识的。在对待事故问题上,就怕粗枝大叶,麻木不仁,熟视无睹。认识事故,关键在于我们的各级领导在领导部队建设发展中要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责任感,善于把量变质量的哲学原理转变为发现事故的智慧。

有些同志认为,事故的发生都是偶然的变化,不好把握。这种认识给基层官兵带来很大的精神负担。一边要提高战斗力谋创新求发展出成绩,一边又提心吊胆,总是如履薄冰般地担心不知什么时候又会突然冒出个什么事故来,是所有努力倾刻间化为泡影。把事故看成是偶然现象的堆积,认为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是对唯物辩证法关于必然与偶然范畴的误解。辩证法认为,任何偶然的背后,都有其必然因素。纵观大千世界,没有脱离必然性的偶然性,事故是部队建设发展中矛盾发展的一种激化形式。官兵之间的矛盾,上下级之间的矛盾,人与装备的矛盾,人与环境的矛盾等,只要矛盾存在,就随时有发生事故的可能,这是必然性;哪一天要发生什么事故,发生在哪个单位,以什么形式发生,是偶然性。偶然发生的事故受必然性支配。二者的关系告诉我们,事故的发生是可以认识和把握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抓好经常性的教育管理,完善预警机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事故预防工作。

二、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有些同志总是认为事故发生太突然,不可预防,干其他工作敢拍胸脯立军令状,唯对事故预防工作感到心里没有底气。这种看法其实是片面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因为人们对一般事故的预防积累了一些知识,比如,某些事故与季节有关系。冬季冰天雪地易发生交通肇事,夏秋季易发生洪涝灾害,冬春天干物燥易发生火灾。有的事故与个人进退有关系。如考不上学、转不了士官、提不了职务时,容易成为事故发生的诱因。有的事故与部队驻地特点有关系。如驻城市部队官兵极易涉足娱乐场所,草原牧区部队点多线长寒冷期长易发生车辆事故、煤气中毒和违反民族纪律现象。有些事故与对新环境的适应有关系。如内地籍新战士刚到部队,缺乏应对艰苦环境和紧张警营生活的准备,会因地域艰苦、感染疾病、生活节奏快、怕苦怕累、心理产生恐惧等原因诱发逃离部队甚至轻生等问题。掌握了这些特点,就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患于未然。根据已知事故,举一反三吸取教训,也不失为预防事故的好方法。

事故有不断重复的特点。可以根据事故重复出现的现象,摸索和掌握其发生的一般规律,从而掌握事故预防的主动权。《内务条令》对安全工作提出了基本要求,各地区、各单位还结合自身安全工作实际制定了许多极具针对性的规章制度,涵盖了安全工作的方方面面。这些都是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预防事故工作规律性的认识。不折不扣地落实这些规章制度,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几乎所有事故的发生都是没有按条令条例和规章办事所造成的。在制定规章制度时我们一个字一个字地抠,在执行规章制度时却一个字一个字地丢。所以,预防事故就应该在坚持综合治理的同时从源头抓起,从认认真真学习贯彻条令条例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抓起,做到千军万马抓主官、千头万绪抓根本、千方百计抓落实。由于条令条例是从原则上、全局上讲的,年轻官兵对其缺乏深刻认识和理解,遇到各种情况不知道如何去预防,所以还应该根据特点编印预防各种事故的具体案例,开展生动形象的教育,以提高官兵预防事故的能力,同时积极做好加强预防事故的训练。

预防事故要做到坚持唯物辩证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统筹兼顾全面抓,又突出重心重点抓。如,重点事故要重点防。因驻地条件艰苦,部队远离首长机关,动车频率高,车辆事故的比例比较大,其中违章违纪因素比较典型,因而重点是要加强对驾驶员队伍的管理教育和训练,强化法纪意识和安全观念。又如,重点单位要重点管。小远散直单位是易发生事故的重要部位,在加强对这些单位预防事故指导帮教的同时,要强化监督检查力度。还如,重点工作要重点防范。新兵训练是极易发生不安全事故的区域,诱发事故的因素很多,既要督导健全制度,强化责任、严格管理,又要督导做好各项后勤保障、丰富文化生活,还要督导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力度、准确掌握新战士思想脉搏、强化心理干预和引导。

三、发生事故并不可怕

害怕事故在所有部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不只是公安消防部队。尤其是基层单位和基层干部,害怕事故已经到了谈虎色变、草木皆兵的程度,致使一些单位被事故束缚了手脚,不敢创新,不敢放手抓工作,不敢大胆开展训练,为减少事故,有的减轻训练难度,有的训练课目干脆不训练。消极保安全,以牺牲战斗力为代价,其实是回避矛盾,对部队长远建设同样无益。害怕事故是队伍上的片面性,把事故看成绝对的坏事,看不到坏事可以变好事。俗语讲,“吃一堑,长一智”。人类的智慧是在一次次吃“堑”中增长起来的,无数人的成功都是在失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如恩格斯所说,“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通过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教训的总结,得到深刻的教训,保持清醒头脑,对以后的工作就有了正确的指导。发生事故不要悲观泄气,更不能“一招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抓工作抓创新抓训练抓管理是对事故的积极预防,与发生事故并没有内在必然的联系,只要各项措施落实、工作扎实到位,事故就无机可乘。如果消极对待安全就会出现防了这边漏了哪边的情况。须知,精神状态不对头,是对公安消防部队建设发展的危害在某种程度上讲比事故本身危害更大。

害怕事故,还与上级对事故的处理有关系。安全重于一切,安全是发展的基础,这些都非常对。不重视安全,忽视对事故的预防,违反客观规律盲目行为,就是对党和人民利益的最大犯罪。治警必严,对事故从严从重从快处理,这是对工作负责。但要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用安全客观的观点去评价分析发生了事故的单位和领导。一般来讲,发生了事故,说明这个单位工作上存在问题。尤其是连续发生事故的单位,说明工作抓落实不力,原因一定要找准,板子一定要打实。但也不能以偏概全抹杀他们所做的工作和已经取得的成绩。对因事故受到处理的干部也要一分为二,不能“一棒子打死”,要为他们汲取教训创造有利条件。这对调动官兵积极性十分必要。处理好一个人会教育一片,处理错一个人会打击一片。领导机关对事故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如果对勤奋敬业、大胆创新、刻苦训练中出现的一点事故揪住不放,百般指责,而对四平八稳、消极保安全的单位和人重奖重用,就会造成错误导向。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坐在哪里动口不动手当然不会发生事故,正如鲁迅先生所讲:“这毫不动弹,却也就是一个大错”。

篇2:自然辨证法论文有

1、从恩格斯《自然辨证法》的写作过程中受到那些启发?

2、为什么学习自然辨证法? P8 研究和学习自然辨证法的意义

第一章 自然观的历史演变

1、自然观对科学技术研究有什么意义? 首先,自然观是科学技术理论的思想基础 其次,自然观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对自然界及其关系的总体认识,将决定着人们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进一步认识和改造自然(包括认识和改造人自身)。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原因?应如何认识其历史作用?

P22原因(历史背景):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社会前提b.文艺复兴运动为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c.试验方法的确立和科学团体的形成是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

作用:P36 ①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自然观直

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

②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强调自然的外在独立性,是对上帝创世说的否定。

③机械唯物主义强调经验和实证的方法,主张用分析还原的方法去研究对象,这种研究方法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完全必要的,是当时认识史上的一个进步。要科学地描述自然界的总画面,首先要弄清楚构成这副总画面的各个细节。对自然现象作分门别类的研究正是达到这个目的的必要步骤。

第二章 人与自然

1、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的原因是?

(一)错误的自然观

(二)不平衡的发展观

(三)病态的消费观

(四)人口增长过快和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

2、哪些环境问题是人为造成的?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固体废物 沙漠化 乱砍乱伐 温室效应 气候变暖

3、我们应该和能够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做什么?

P94(1)更新人类的不合理的传统观念(2)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实现协调发展(3)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建制(4)开展国际性的合作

4、你了解哪些与环保资源有关的及纪念日?(日子和意义几个即可)

(1)世界水日(3月22日)

(2)世界气象日(3月23日)

(3)世界地球日(4月22日)

(4)世界无烟日(5月31日)

(5)世界环境日(6月5日)

(6)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

(7)国际禁毒日(6月26日)

(8)世界人口日(7月11日)

(9)国际保护臭氧层日(9月16日)(10)世界旅游日(9月27日)

(11)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

(1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12月29日)

(13)植树节(3月12日)(14)世界爱鸟周与爱鸟节(各个省份不一样)

2月2日为国际湿地日。根据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RAMSAR)签定的《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湿地是指“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泥炭地或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特别是禽类的生息和迁徙有重要的作用。

199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为地球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不断加重的水污染敲响警钟。

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把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以提高公众对气象问题的关注。

1969年美国威斯康星州参议员盖洛德 纳尔逊提议,在美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的讲演会。不久,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学生丹尼斯 海斯将纳尔逊的提议扩展为在全美举办大规模的社区环保活动,并选定1970年4月22日为第一个“地球日”。当天,美国有2000多万人,包括国会议员、各阶层人士,参加了这次规模盛大的环保活动。在全国各地,人们高呼着保护环境的口号,在街头和校园,游行、集会、演讲和宣传。随后影响日渐扩大并超出美国国界,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最终形成为世界性的环境保护运动。4月22日也日渐成为全球性的“地球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都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环保活动。

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把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以提醒人们重视香烟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各国环境保护运动的深入,环境问题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一些跨越国界的环境问题频繁出现,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步进入国际社会生活。

1972年6月5~16日,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来自113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和民间人士就世界当代环境问题以及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制定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和109条建议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了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以鼓舞和指导世界各国人民保持和改善人类环境,并建议将此次大会的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联合国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宣传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时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召开表彰“全球500佳”国际会议。

由于日益严重的全球荒漠化问题不断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从1995年起,每年的6月17日被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1987年7月11日,以一个南斯拉夫婴儿的诞生为标志,世界人口突破50亿。1990年,联合国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

1987年9月16日,46个国家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开始采取保护臭氧层的具体行动。联合国设立这一纪念日旨在唤起人们保护臭氧层的意识,并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以保护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意大利传教士圣• 弗朗西斯曾在100多年前倡导在10月4日“向献爱心给人类的动物们致谢”。为了纪念他,人们把10月4日定为“世界动物日”。

全世界的粮食正随着人口的飞速增长而变得越来越供不应求。从1981年起,每年的10月6日被定为“世界粮食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为纪念这一有意义的日子,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95年起每年的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

1、简述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历程

P97产生(会议及会议确定的思想和文献)

(1)《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我们需要的是热烈而镇定的情绪,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为了在自然界里取得自由,人类必须利用知识在同自然合作的情况下建设一个较好的环境。

(2)《联合国人类环境特别会议》 总结了过去10年间出现的新观念,指出进行环境管理和评价的必要性。在贫富对环境产生的压力,战争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跨国界的国际行动以及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应尽的义务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看法。(3)《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这次会议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更是人类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具有重要意义。

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为起点,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展开,有史以来人类最广泛的全球性合作得以开始。

(4)《全球21世纪议程》被认为是联合国历史上有关环境与发展的一个最全面和最权威的文件

(5)《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回顾《21世纪议程》的执行情况、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一项新的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同时也是为了纪念《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召开10周年。

2、谈谈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质的看法

概念: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和沃福德在1993年所著的《世界无末日》一书中提出了如下的定义:“当发展能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应使后代的福利减少。” 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当然不只上述两种,但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两个要点。①发展必须受到制约

人类应坚持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这是人类的基本权利;但却不应凭借手中的技术与投资,以耗竭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方式求得发展。

②代际应保持公平

当代人在创造和追求今世的发展与消费时,应同时承认和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和后代人的机会相平等,所以,绝不能剥夺或破坏后代人应当合理享有的发展与消费的权力

实质:①从生态理论的角度来分析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态系统协调稳定的运行状态,包括:生态流的运行保持在一种稳定状态,即不随时间推移而衰减;

人类生态系统的协调稳定运行状态,是一种可持续保持的无限永恒存在的状态;可持续运行的生态系统其生产功能、生活功能、还原功能、调节功能可以始终保持着提供资源和服务的潜力。②从环境与发展的角度分析

从现实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来考虑,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实质是:尽快发展经济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基本需要,但经济发展不应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经济与环境必须协调发展,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其实质主要包括以下3点:A.对可更新资源的开发利用速度不超过其更新速度;B.对不可更新资源的开发利用速度不超出其可更新替代物的开发速度;C.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包括累积量)不超过环境容量。

3、比较传统发展观与科学发展的异同 P96 第五章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1、怎样认识科学运行的社会保障 P141(含义和意义)

2、谈谈你对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的看法 P150(4种)

第六章 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1、探讨科学发展的动力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第一,自然科学的发展归根到底体现为知识的增长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第二,引起自然科学知识产生和发展、导致科学事业不断兴旺发达的直接原因是人们所从事的认识和研究活动。第三,人们从事认识和研究活动的动力来自于人们的各种各样的需要。第四,人的需要是推动自然科学(知识、活动、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五,要保持并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就要重视人的决定作用,就要不断扩展和强化人类对自然科学知识的需要。

2、科学发展的动力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有哪些特点?

动力:(1).心理动力:就是能引起和促进人们发生科学创造行为并进而推动科学发展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和。它是科学主体发生科学行为的内在驱动力,也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微观动力。主要包括:

第一,满足好奇心的需要是科学创造行为的启动力。

第二,释疑和求解的欲望是使科学探索行为持续并深化的心理动力。第三,对科学美学信念的追求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深层心理动力。

(2)科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系统,其内部各因素之间存在的各种矛盾以及人们对这些矛盾的意识并付诸实际解决的需求,也是推动自然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简称系统动力。

(3)科学系统之外的其他社会相对独立系统对科学系统的需求和支助是科学发展的外部推动力。主要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教育、文化、哲学等因素

关系:(1)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各种动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各种动力因素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动力系统,在这个动力系统中,作为其构成要素的不同动力因素在对自然科学发生实际作用时,其作用方式、作用力方向、作用强度等是有差别的,由此便形成了动力系统本身的层次结构。

从宏观整体上看,自然科学的动力系统是由三个层次的动力相联系而形成的一级结构:

第一层次:科学主体进行科学创造活动的行为动力,体现为科学主体对认识自然界的心理需求,科学主体的创造行为是导致科学知识增长的根本原因,因此行为动力是自然科学发展的最直接的动力

第二层次:科学系统内部的各种矛盾运动以及解决这些矛盾的需求,即系统动力,是自然科学发展的中间动力;

第三层次:科学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矛盾以及解决这矛盾的社会需求,即社会动力。三种动力从前到后对自然科学知识增长的影响,其直接性依次递减: 三种动力作用的特点:后者以前者 为中介;前者以后者为强化因素

3、如何理解科学实践和科学理论的矛盾是科学发展基本动力?

其一,如果原有的理论观点是错误的,人们通过实验研究,弄清了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创立正确的理论代替原来错误的理论。

其二,如果原有理论知识反映的只是客观自然界的某一方面的内容,而不能全面阐述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人们可以依据新的实验发现,概括出更为全面的科学理论代替片面的理论

其三,如果原有理论只适用于一定范围的现象,而不能揭示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就必须在新的实验的基础上创立普遍性更大的理论来代替普遍性较小的理论。

第七章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1、举例说明科技改变生活

P191下(如20世纪80年代。。)P193中(提高健康水平)等

2、你怎样认识和评价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整个第九章P190大标题小标题

第八章 科技方法论

1、怎样理解科学问题?

含义: 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未解决的矛盾,是科学认识主体在科学认识过程中的目标状态与实际状态之间的差距。

即根据科学知识背景的分析而提出的科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作为一个科学问题,它应包括:事实基础、理论背景、求解目标、求解范围 特点:一是历史性(时代性),即科学问题是历史时代的产物,具有时代背景 二是指向性,科学问题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包含着一定的研究方向和求解目标 三是可解决性,即有一定的求解手段和应答范围,可以解决。

意义:1.从具体的科研过程来说,科学问题是科研活动的起点,也是整个科研过程所围绕的中心,并引导科学观察。从科学理论自身发展的总体过程来看,科学问题是科学理论发展的内在动力。3.对于每个科研工作者来说,他所提出的科学问题往往是其理论素养与科研能力水平的标志。

2、科研选题的意义?怎样更好地进行科研选题?(1)意义:科研选题在科研全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选题在科研过程中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首要环节。

其次,科研选题还能促进科研人员调整知识结构,培养和提高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

(2)步骤及原则:P223步骤 a.问题调研b.课题选择c.课题论证d.课题确定 P224原则:a.序需要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c.创造性原则d.可能性原则

第九章 科学事实及获取方法

1、科学事实特点和作用

特点 P228 a.科学事实是个别的单称判断b.科学事实具有可复核性、可重现性c.科学事实具有精确性、系统性

作用P228 a.科学事实是科学定律和科学理论产生的基础b.科学事实是确证和反驳科学假说及科学理论的基本手段c.科学事实能够促进科学理论和科学假说的完善和发展

2、科学观察过程中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P232 a.坚持科学观察的客观性原则b.坚持科学观察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原则c.坚持科学观察的辩证性原则

3、怎样理解科学观察和客观相统一的过程? P2

32(一)坚持科学观察的客观性原则

第十章 科学抽象与逻辑思维

1、举例说明科学抽象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应注意哪些问题?

阶段P244 a.感性的具体到抽象的规定b.从抽象的规定到思维中的具体(注意第一段)问题 第一,重视感性具体。感性具体虽然只是现象的具体、个性的具体,但却是科学抽象的出发点。

第二,在科学抽象时应注意得到了关于事物的一些抽象规定,并不是科学抽象的结束。第三,科学抽象的结果正确如否,不是主观决定的,而是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即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科学思维的逻辑方法包括哪些类型特点/ P246第二节

第十一章 非逻辑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1、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关系如何?

第一,非逻辑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联系(辩证统一)非逻辑思维开拓思路,逻辑思维提供依据。第二,非逻辑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区别

两者的特点不同 两者的作用不同 两者所属的层次不同 一个完整的创造

2、你是如何理解创新的?怎样才能提高创造思维能力?

创新是在知识积累和生活、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由一个新颖的创意而产生的、对人有用且具备一定可行性的一种创造性活动。/ 首先,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并勤于思考。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善于观察事物、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次,要敢于打破常规,突破思维定式。若固定的看事物,过分的依赖专家和权威,从 众等等是不会有创新在里面的。要多方法,多论证,学会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最后,我们应该自信对待,不畏失败,不自卑当然也不能自满。还要扩充自己的知识量和经验,创新思维也是需要基础的。不断地扩充自己,充实自己,结果往往就越好。

第十二章 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

1、结合所学专业论述科学家说的特点和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特点P262 a.科学性b.解释假说性c.推测预见性d.待验证性 作用P263a.科学假说使科学研究具有定向作用,是寻求真理的向导

b.假说是通向科学理论的必要环节

c.家说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法 d.不同假说之间的争鸣促进科学研究的深化

2、科学理论有哪些特点?建立科学理论有哪些基本方法?

篇3:自然辨证法论文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马盼盼

摘 要: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世界范围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得以提升。“病态式消费”模式,这使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遭到了严重破坏,甚至生态系统也面临着崩溃的危险。只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克制消费欲望、调整消费行为,才能建立生态消费模式,才能符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生态消费;生态文明;人与自然

0 引 言

工业革命在加快人类社会进步步伐的同时,却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日益缺乏,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的破坏,这些环境问题将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1]。当今人类已普遍开始反省自己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消费方式所内在包含的消费理念。人们已普遍意识到:当今,倡导一种更加符合环保要求的消费方式,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转变消费方式,提倡绿色消费方式已成为摆脱生态危机、实现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我们将在本文中探讨生态消费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以及如何实现生态消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问题。1生态消费模式及其特征

生态消费模式是指“绿色的”、“生态化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消费模式,是指符合物质生产发展需要的,适应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在满足人的需求的同时又不对环境产生危害的一种消费行为[2]。它指出,人类的消费也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人类的消费要服从生态系统对其的约束,达到二者的协调统一。与传统消费模式相比,生态消费模式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生态消费模式具有适度性的特点。生态消费模式是以有限的环境资源为约束条件来从事的最优消费活动,目的是建立一种与环境相协调的、低资源消耗的、高质量的消费体系。其次,生态消费模式具有可持续性的特点。不同代际人的消费需求都可以通过生态消费模式得以满足。它认为,当代人所享有的生存与发展权利同样适用于后代人。所以,当代人在消费时就要充分考虑后代人的需要,从人类的整体利益出发,尽可能地为后代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再次,生态消费模式具有无害性的特点。生态消费将维护生态平衡、保持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新的生态伦理价值观来代替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克制自身的欲望,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效率。最后,生态消费模式还是一种精神

消费模式。人的精神需要是生态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的学习相比物质需要来讲更具有价值性意义,越来越多高素质的公民就充分体现了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和水平[2,3,4]。

2生态消费模式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既需要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变,也需要消费模式的变迁。生态消费模式是人类对自身消费行为进行深刻反思后的理性选择和重新定位,这种全新的生活价值和生活方式,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5]。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有力支撑。构建生态消费模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造成当今环境恶化与全球生态危机表面上直接的原因,是建立在工业革命基础上的经济活动和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负面作用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人类自身,但真正深层次的原因是人类消费需求增长引起对自然的过度开发造成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活方式是造成环境恶化的主要根源。传统工业文明消费模式无论是在代内还是代际,都无法表现出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公正、平等、合理、协调的性质,能体现的只是一种发展的不可持续性[6]。传统工业文明消费模式过分强调物欲满足,忽视经济与环境、社会、文化诸方面协调发展.对物质消费的过度追求导致了消费的异化。甚至人性的扭曲。造成人类精神家园的空虚和失落。生态消费模式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生态环境的压力。它作为一种公平消费和可持续消费,以追求当代人与后代人共同消费需要的满足为立足点,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要。生态消费模式提倡遵循生态规律。调节消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是一种从生态伦理角度对消费进行理性审视,维护人类生存发展的消费模式。因此,推进消费方式的转变。构建生态消费模式是实现人类全面发展的生存基础,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推进消费模式转变和生态消费的建议

生态消费模式所提倡的生态式的新节俭主义是合理性与合道德性的统一体,体现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以下给出由普通消费向生态消费转变的几点建议。

塑造“生态公民”。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当他们意识到仅仅依靠自身转变消费方式尚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时,他们自觉地实现另外一种转变,即由单纯的消费者而变成自觉维护和捍卫自身生态权利的现代新公民——“生态公民”[7]。所谓生态公民是指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其核心理念与基本目标,依法享有生态环境权利和承担生态环境义务,具有参与生态环境管理事务并担任公职资格的人。生态公民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基础,同时也是和谐社会体系建立和运转的前提,培养生态公民是基于现实的需要。“培育一种具有环境责任感的环境公民或居民,使之能够认识并关注环境及其相关问题,并在个体和群体层

次上具备面向解决当前环境问题或预防新问题的知识、技能、态度、动机、承诺”,加强公民生态意识培育有利于自下而上地贯彻和实现国家既定的生态文明价值、战略、计划。近年来,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水平虽然有了明显提高,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人们对环境生态问题的认识还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仍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不断完善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体制机制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建立和完善职能有机统一、运转协调高效的生态环保综合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综合运用财税、价格等经济杠杆,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资源环境经济配套政策。抓紧制定实施生态文明目标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绩效考核。要加强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促进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普通消费者不仅要作为消费者捍卫自己的消费权益(如购买某种产品必须货真价实),而且还要作为具有生态权利的主体,来捍卫自己的生态权利和义务。他们和企业家、政府官员一样,有权利占有和使用公共的生态资源,如空气、水等,有权利要求所使用的商品有利于环境保护。当他们发现自己生活所依赖的生态资源被侵占、环境被污染,所使用的商品使环境遭受破坏,从而影响到广大公众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时,他们应该自觉站出来抵制这些政策和活动。首先,强化生态公民意识。生态环境的保护有赖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有赖于全体人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根本转变。因此,要通过大力推进公民意识教育,强化公民的参与意识,树立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人意识。其次,充当企业和政府的生态责任的监督者。对企业和政府的生态责任进行有效的监督,一方面要求公民树立环境污染的监督意识,促使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政府在行政决策时,进一步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另一方面是加强新闻舆论监督,这是公众监督行之有效的土壤与根基。最后,每个公民作为普通消费者有责任自觉地转变消费方式,把适度的、理性的绿色消费方式,贯彻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环节:商场购物自带购物袋,拒绝使用塑料袋,尽量少使用塑料制品多使用布制品和纸制品;尽可能买有机蔬菜,减少化肥及农药的摄入;尽量用散装的茶叶,少泡茶包,节省资源,减少污染;尽量用蓄电池或可充电的电池,少用普通电池;离开房间时关掉电灯和空调;节省用纸,必要时才影印或电脑打印;喷雾剂会破坏臭氧层,尽量用其他替代品;尽量坐公交车,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在旅游过程中,不乱丢垃圾污染自然景观等。结语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传统的消费观念盛行,这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不仅绝对数量十分巨大,而且铺张、浪费等现象十分严重。因此,要缓解人口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就应该坚持适度消费、减少浪费、生态消费的模式,这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树立生态消费意识,使社会成员在观念认识上自觉地摒弃高消费的愿望和行为,为实践生态消费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满足当代人及后代人的利益;通过不断完善相应的社会机制,如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引导人们的消费行为的转变,使人们从制度层面落实生态消费的价值理念。可以说,生态消费模式不仅是出于当前对全球生态危机的应激性反应,而且也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参考文献

篇4:自然辨证法 论文

环境保护,这个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而这在几十年前却是仅仅是一些生物学家脑子里的想象,而真正使环保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直接导致后来将环保列入政策法规中的却是一本大家似曾相识又不太熟悉的书——《寂静的春天》。不得不说,读这本书的是一个心灵不断受到冲击的过程。

这本书围绕着杀虫剂、除草剂和其它一些杀害人们不中意的化学药品,包括介绍了DDT、氯丹、狄氏剂、艾氏剂、安德萘、烷基和有机磷酸盐等巨毒化学药物。通过一段段既专业又通俗的解释和一个个鲜为人知的事例来说明化学药品对杀害有害生物虽在开始阶段有一定效果,但由于那些有害动植物的天敌也被毒死了,而那些有害动植物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终归会适得其反。而在全书中,尤其是最后一章告诉用“生物杀虫法”才是消灭有害东西的最好办法。

1948年美国多谎拉烟雾事件,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1955年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68年日本爱知米糠油事件,哪一件不是震惊世界的环境污染事件?一场海湾战争,将碧波万里的地中海几乎变成了死亡之海。原油覆盖着人类生命的摇篮,扼断了海鸟们的生存之路。一次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泄漏给人类留下难以医治的后遗症,震惊世界的日本“水俣病”正是由于人们喝了大量含汞的河水。中国的本溪市曾为浓烟所笼罩,被世人称为“从卫星上观察不到的城市”。这样的教训举不胜举。环境污染以每周一种的速度在灭绝着生物!

细细地读完这本书,有很多感触和启发。分析一下,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作者以其严谨、全面、深入的研究和理性、细致的思考给我们展示了一幅世界充斥了化学有害物质的画面。各种杀虫剂对人体的危害,在自然界的扩散,生物富集作用,直至对人体产生危害及对人类染色体产生不可逆的精密的影响。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分析使我对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有了一个全面立体深切的感知。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有害的化学物质是因我们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有我们自己引入环境的。

其次,大自然有它自己神奇的力量。本文开篇的一段话,是给我冲击最大的一部分。看到它时,我似乎突然间感受到了自己的愚蠢,感到了人类的蒙昧。真的,似乎自己以前也从没有像相信地球引力一样得相信大自然的宏观调控力,尽管自以为相信。由此推之,大众的潜意识里可能都没有做到真正地相信自然的调控力。

可是,人类的错误破坏了自然的平衡,并且有他的原因。

第一,人类的自我优越感及自满情绪使然。

人们热衷于简化自然,征服自然。对大自然,甚至已习惯了用“抗争”一词。化学药物的制造与应用便是人类彰显自己征服自然的象征。人类以主人公的姿态

自居是愚蠢的,为了取得眼前暂时的抗争自然的胜利这一冠冕堂皇的理由,明明知道有危险而偏要冒着危险把环境浸透于有害物质中中。我们会被迫付出代价。

第二,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这篇文章中,我第一次清楚地认识到环境问题绝非单纯地是环境问题,而是跟政治有脱不清的关系。

当人们的生活因为杀虫剂而受到影响时,就像文章中写的那样,州和联邦的农业官员以其特有的耸肩来摆脱那些被他们认为是无足轻重的抱怨。还有农业部,根本不对所用药物的既有知识进行最起码的调查,而盲目地去执行它的计划;即使进行了调查,它也将所发现的事实置之不顾。政府还让药品制造商使用容许值,这将意味着允许供给公众的食物受到有毒化学物质污染。这些显示出征服自然的眼花缭乱的力量,但是长远的、不太明显的效果就很容易被当做是悲观主义者的无根据想象而被漠视。这些可悲地都是政府的决定。更加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当有效地生物控制方法被提出的时候,政府竟然提供很少的基金。

第三、媒体宣传不到位。

普通公民很少察觉到他们正在用这些剧毒物质把他们自己包围起来,他们确实可能根本没意识到他们正在使用这样的物质。我们被动地生活在充满有害化学物质的环境里,却又被剥夺了知道真相的权利。

宣传部门应该像民众客观传达进入到生活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的各种信息,忍耐的义务必须给我们知道的权利。

分析了这些,保护环境是当前至关重要的。环境保护可以说是一个看似普通却十分严重的问题,而保护环境也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十分难彻底做到的问题。如论如何,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我们的家园,有许多人因为钱而忽视甚至放弃了环保,还有许多人表面上口口声声地要进行环保,却很难落实到生活当中;但环境保护做起来其实也十分简单:不乱扔垃圾;不滥砍滥伐树木,滥杀野生动物;做事谈话时不要发出噪音等等,这样看似平凡的事却的确是在保护环境。假如想让我们及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看见我们今天可以看见的蓝天白云、花草树木和清澈的河流的话,我们就不应贪图眼前利益,因为这往往会引起许多的环境问题。毕竟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失去了就不会再拥有,就算你有再多的金钱,有再大的势力,也无法买到另外一个地球。

篇5:《自然辨证法》-

完善政协监督

=

共建和谐社会

《自然辩证法》结业论文

完善政协监督 共建和谐社会

文章摘要: 民主监督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民主监督发挥的作用不尽人意。增强民主监督的意识,健全民主监督组织机构,创新监督形式,促进民主监督法制化,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加大监督合作力度,是提高政协民主监督实效性进而推进和谐社会创建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民主监督 和谐社会 实效性

民主监督作为人民政协三项职能之一,是中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政治运行程序中的重要环节。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民主监督,推进政协的民主监督,完善民主监督机制。这个论断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强化政协民主监督的必要性

(一)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需要

邓小平一贯强调,共产党要接受监督,党领导的人民政府也要接受监督。党在加强自身建设中,离不开各党派、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帮助,需要听取各种意见、和批评,需要接受人民和社会的民主监督。人民政协是反映各界人士意见,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的一条重要渠道。充分发挥政协民主监督职能,有利于克服党内出现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等不良作风,防止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有利于防止家长制作风,调动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有利于清除党和政府工作人员中的腐败现象,不断铲除滋生消极腐败现象的土壤和条件,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有利于集思广益,处理问题会更加全面,制定的方针政策会更加切合实际,更能体现人民的利益,从而减少和避免决策与工作中的失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自然辩证法》结业论文

(二)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其秩序要靠法制来规范、引导、制约、保障和服务。任何事情,失去约束,自由将无从谈起。鉴于我国目前与市场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建全,同时随着国家对企业的监管力度的减弱,各种假冒伪劣、恶性竞争、坑蒙拐骗等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和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在民主与法制基础上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上必然要求实行强有力的民主监督,以保证各经济利益主体在规范的制度环境下进行有序竞争与快速发展。

(三)是实现政协职能的需要

在国家监督体系中,政协的民主监督具有其他监督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对一些宏观的、深层次的重大问题有真知灼见;二是社会联系广,信息量大,能反映各方面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三是位置超脱,视野宽阔,能比较客观地提出建议和批评;四是上达中央,下通各界,能够较好地打开民主渠道;五是亦“官”亦“民”,政协委员中有许多是来自社会各界及基层的代表,也有来自党政机关的在职干部和领导,相互之间便于沟通,取长补短,协商探讨,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充分发挥好这些独特优势,更加广泛地接触群众,帮助群众反映问题,使政协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为紧密,使政协的民主监督更贴近群众关心的热点,有助于提高监督水平,体现监督特色,取得监督实效。

二、政协民主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监督意识欠缺

政协民主监督就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其中,监督意识对监督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然而当前民主监督中却普遍存在着监督意识欠缺的情形:从监督者角度看,存在着不敢监督、不愿监督和不易监督的情况,其原因在于政协中的不少同志对民主监督缺乏应有的了解和理解,认为民主监督“作用不大”、“抓监督影响关系”、“无权无钱无信息”无处监督的思想。从被监督者角度看,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民主观念和监督功能受到压抑,部分被监督者认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是“操闲心”、“找茬子”,也有的职能部门对 《自然辩证法》结业论文

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不甚了解,认为政协在“四大家”里只不过是摆设,随声附和而已。这些思想认识问题使民主监督职能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二)监督力度较弱

人民政协作为一个政治组织,一个协商机构,他不同于中共中央,没有领导权;不同于人大,没有立法权;不同于国务院,没有行政权。它所具有的是对领导、立法、行政的监督权利。这句话表明了民主监督缺乏权力制约机制,因为权利不等于权力,政协只有监督权利而没有权力作保证。无论是协商还是监督都是商量式的,他通过的决议,提出的批评建议没有法律效力和行政执行力。对于批评建议听不听,接不接受,采不采纳完全取决于党政领导干部民主素质的高低、统战观念的强弱,以及政协主席的“余威”(曾任过党政要职)。不经过协商,不接受监督,既不违纪也不违法,不受任何制约和处罚。对此,政协限于自身非权力机构的性质,也拿不出过硬的措施加以禁止,民主监督缺乏力度。

(三)监督机制不健全

民主监督在工作程序上,目前随意性大且易于流于形式,监督环节不健全甚至脱节。从制度层面来看,虽然先后出台了全国政协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暂行规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等,使民主监督工作朝着制度化、规范化方面迈出了一步,但民主监督在执行操作上还不够严密具体,直接妨碍民主监督工作的“到位”。也正因为民主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不完善,政协委员们的许多好意见、好建议多年来并未得到理想的采纳,而政协组织对此往往无能为力、爱莫能助,以致影响了民主监督的实效性。同时,我国的民主政治虽已有长足进展,但还不完善,由此带来的是各种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四)监督协调性较弱

从作用和功能上看,人民政协的监督是一种高层次、有组织、有着广泛代表性和政治性的民主监督,它虽然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和行政的命令性,但具有层次高、范围广、成本低、效率高、形式活等特点,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巨大优势。然而单纯的政协民主监督发挥的作用毕竟有限,实践中许多委员们常常感到定位不明、渠道不畅和无处着力。定位不明是指难以区别政协民主监督与党内民主监督、人大法律监督、行政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新闻舆 《自然辩证法》结业论文

论监督等界限;渠道不畅是指政协委员们获取的监督信息与监督所需要的信息不对称;无处着力是指政协委员们大都是单兵作战,很难形成合力,而且专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因此,民主监督其他各类监督相结合,相互协调和配合,发挥整体功效。

三、增强政协民主监督实效性的对策

(一)增强民主监督的意识

要增强民主监督的实效,作为监督主体的政协来说,必须强化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协商意识。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政协工作的活力在委员,强化主体意识就是要不断调动委员参与民主监督工作的积极性,尊重委员的主观能动性,为委员履行民主监督职能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委员珍惜民主权利,认真履行职责。同时,鉴于政治协商是政协组织开展民主监督工作的重要前提,因此还得强化协商意识,把协商意识融于民主监督活动过程之中,使民主监督工作更加具有亲和力、说服力。

(二)健全民主监督组织机构

在政协机构中设置一个常设性的权力机构民主监督委员会,以从组织上作保证,使民主监督真正落到实处。这个专门的民主监督委员会应由法律授权组建,直属政协委员会,并向常委会负责,而不受其它势力的支配。在民主监督方面,它应拥有比其它政协机构更大的权力,负更大的责任。其职责包括:负责把政治协商中提出的各种建议、批评,形成建议案和提案,移送有关部门办理;组织开展视察、调查和咨询、论证活动,对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负责受理政协委员对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乱纪行为和现象的举报,转交有关部门进行查处;对参加政协的各单位和成员是否遵守政协章程和执行政协决议情况进行监督;负责处理民主监督中的日常事务工作。在民主监督委员会的领导下,可在各党派、团体中建立若干监督小组,并设专兼职监督员,从而形成政协民主监督的组织网络体系。

(三)创新监督形式

随着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传统的在会上提提意见和建议、委员联名提出提案等工作方式效果非常有限,结合新时期民主监督实践,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进行创新:一是推行不可性研究和论证。这种方式既可以减少行政成本,《自然辩证法》结业论文

又可以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们的专业特长,从而达到完善和改进决策,避免决策失误,造成社会公共资源浪费和不必要的损失的目的;二是建立专门监督小组。针对社会公共管理某一方面工作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定期对该方面工作进行视察、评议;三是与新闻媒体合办专栏或节目。通过开办“政协论坛”、“委员之声”之类的专栏或节目,邀请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各界人士等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评说,反映群众呼声和针砭时弊;四是创办反映社情民意的内部刊物,以“直通车”形式,把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批评建议直接送达地方党政领导和部门;五是推行对拟任干部投信任票;六是开通网站、信箱、热线电话等;七是建立咨询服务中心;八是推行和完善听证议政制度。

(四)促进民主监督法制化

政协要进行民主监督,如果没有权力作为后盾,其民主监督必将是软弱的。因此,赋予政协监督权力是非常必要的。赋予政协监督权力并不是把政协组织变成像人大一样的权力机关,而是要把政协的地位和协商监督职能逐步法律化,使民主监督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全国人大要抓紧对有关民主监督法律法规的制定,把民主监督发展为有效的制约监督,并使之法律化,做到行有所据,有法可依。可以根据宪法精神将《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逐步上升为法律,把中共中央文件和政协章程中关于民主监督的性质、作用、内容、形式、方法、程序等重要规定认可为法律,并纳入党政的决策程序,体现在政府工作机制中,使政协的民主监督不仅具有政策依据,而且具有法律依据,不仅对主要监督对象(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约束力,而且对参加政协组织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个人也要具有约束力。

(五)完善民主监督机制

要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加强建章立制、加快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的进程是基础。对民主监督中较成熟的方法和经验,要及时总结和提高,形成相应的规章和制度。对提案、评议、视察、调研、特约监察、反映社情民意等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要制定办理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办理的形式、方法和时间要求,明确办理的程序和责任,建立重要提案和建议的跟踪反馈制度,落实好监督结果。就当前来看,首先要健全知情、协商和反馈制度。知情是监督的基础,不知情,就必然无的放矢,参政议政就会流于形式,监督也就难以取得实际效果。要改变目 《自然辩证法》结业论文

前有些地方“你要我协商”的状况,化被动为主动,做到凡是政府的重大决策,应事先拿到政协来协商,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民主监督制度要明确具体,尽可能量化、细化、实化,以利于掌握和操作,使之有章可循,减少随意性。对于通过政协渠道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凡是正确的应加以采纳;凡是对某些问题在看法上不完全一致的应加以解释。

(六)加大监督合作力度

民主监督与多层次多方位的监督有机结合、协调联动,民主监督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民主监督的渠道才能顺畅,民主监督的柔性监督,才能与其他形式的监督形成合力,达到刚性监督的效果。目前高度重视把政协的民主监督与党委的政治监督、人大的权力监督、政府部门的行政监督、检察院和法院的司法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的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互相配合,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促进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稳步、扎实有效地向前推进,实现民主监督效能的最大化。例如,民主监督和法律监督相结合,共同选择有关监督课题,共同调研,把两方面的意见建议融为一体,不但可以提高政协民主监督的质量,而且能促进问题的解决。

综上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协监督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人民政协只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履行职能,一定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不平凡的工作业绩。

参考文献 :

[1]霍苏中,加大民主监督力度,提高民主监督实效[J],协商论坛,2006,(02)[2]李树民,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特点及实现途径[J]理论前沿,2003,(16)[3]郭春田,对创新民主监督机制的思考[J],黑龙江金融,2004,(09)[4]包俊臣,切实开展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J]实践,2006,(03)

[5]吴汝炜,关于完善兵、师领导机关民主监督机制的几点思考学习修改后 的《工会法》 体会[J],兵团工运,2002,(01)

[6]张伟,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的若干思考[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6,(04)[7]王守平,民主监督要实现制度化规范化[J]协商论坛,2006,(02)[8]万利民,浅谈新时期参政党民主监督机制的完善[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4,(06)《自然辩证法》结业论文

上一篇:医疗保险业个人年终总结下一篇:幼儿园小班大狮子艺术活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