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密的花.教学反思

2024-04-22

茂密的花.教学反思(共9篇)

篇1:茂密的花.教学反思

《茂密的花》是人美版第四册美术教材的第5课,属于以“造型。表现”为主的学习领域。由于学生们对花非常的熟悉,对于本节课,在导入部分我首先提问学生春天到了,你发现大自然中有什么变化吗?然后让学生欣赏花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师总结:看,满山遍野中到处开满了茂密的花,从而引出《茂密的花》。

在探究式的学习活动过程中,我先出示一朵向日葵花,让学生一起来研究花的结构。得出结论:大多数的花都是由花芯、花瓣、花茎、花叶四部分组成。师逐一出示郁金香、康乃馨、菊花、向日葵花图片,接着师边演示边讲解花的外形的不同特点。让学生在看课件中发挥想象力,打开学生想象的思维,抓住学生非常熟悉花这一点,让学生知道用学过的常见基本型来表现花的不同特点。师出示百花图,学生交流请一部分同学将生活中见过或者想像中的花画到黑板上。师总结花瓣:圆的、尖的、肥大的、瘦小的、短而直的、长而弯的…花叶:扇形、椭圆形、心形、卵形、披针形、深波状裂形、掌状形…

然后让几位学生上台来拿起老师准备好的花朵,通过让学生欣赏单独花朵和密集花朵两幅图片,提问学生“这两组花有什么不同?”激发学生学习画茂密花的兴趣。出示两幅数量有差别的花让学生判断哪边花朵显得茂密,进而总结出数量多。接着让几位学生拿起老师准备好的花朵表现有无遮挡关系的花朵,让学生判断哪边花朵显得茂密,进而总结出前后遮挡可以让画面显得茂密。(指出问题:前面的花把后面的花怎么了?生:前面的花把后面的花挡住了。师总结:像这样前面的花挡住了后面的花,这种现象叫做“遮挡”。)

接下来,出示教具两朵向日葵让学生演示前后遮挡关系,再让学生画出遮挡关系。接着找学生画出这种遮挡关系,让学生理解前后遮挡关系并解决教学难点。

在总结画好茂密花的方法中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学生总结对了要鼓励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肯定自己。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及归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欣赏课本以外其他画家和小朋友画的茂密的花中让学生明确:数量和种类要多及要有前后遮挡的关系是画好茂密花的关键。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在学生实践中,让学生完成一幅有前后遮挡关系的茂密的花,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本课知识重难点。

在学生展示作品中通过(自评——他评———师评)体现全面评价学生作品的优缺点。

我在上这节课中,课堂设置一切以学生为主,通过学习《茂密的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很快进入到画面的表现意境中,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美术实践。但也有一些不足。今后在教学中还要更突出学生的“学”,达到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美术实践能力。

篇2:茂密的花.教学反思

凉泉中心学校

陈婧

《茂密的花》是人美版第三册美术教材的第5课,属于以“造型.表现”为主的学习领域。由于学生们对花非常的熟悉,对于本节课,在导入部分我首先让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局部图片猜出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让学生欣赏单独花朵和密集花朵两幅图片,提问学生“这两组花有什么不同?” 激发学生学习画茂密花的兴趣。

在探究式的学习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在看课件中发挥想象力,打开学生想象的思维,抓住学生非常熟悉花这一点,让学生知道用学过的常见基本型来表现花的不同特点。接下来,让学生发现茂密的花知道数量多还不够,我们还要明白前后遮挡关系。我首先准备两朵花把他们分开摆放,然后再重叠一部分摆放,让学生观察分析两种摆放所出现的效果。接着找学生画出这种遮挡关系,让学生理解前后遮挡关系并解决教学难点。

在总结画好茂密花的方法中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学生总结对了要鼓励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肯定自己。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及归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欣赏课本以外其他画家和小朋友画的茂密的花中让学生明确:数量和种类要多及要有前后遮挡的关系是画好茂密花的关键。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在学生实践中,让学生完成一幅有前后遮挡关系的茂密的花,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本课知识重难点。

在学生展示作品中通过(自评--他评---师评)体现全面评价学生作品的优缺点。

我在上这节课中,课堂设置一切以学生为主,通过学习《茂密的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很快进入到画面的表现意境中,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美术实践。但也有一些不足。今后在教学中还要更突出学生的“学”,达到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美术实践能力。

本节课教学还存在不足和遗憾,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对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反馈不及时。

由于我对学生的能力估计过高,使我没有预料到在小组合作拼组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我原以为通过小组合作拼组完全可以让学生找到表现“茂密”的方法,突破教学难点,这样可以省去教师演示讲解的环节,为学生创作争取更多的时间。但教学中我却发现有的小组合作的“茂密的花”中的遮挡关系不完全正确,这样有可能导致学生作业时也出现错误的遮挡关系,但由于是个别现象,而且考虑到学生的创作时间,我没有做到及时的讲解和演示,最终导致有的学生的作业中出现错误的遮挡关系,教学难点突破不够。

二、作业评价不及时、不到位。作业的评价上仅是学生之间的相互展示,缺乏教师肯定性的评价,学生间的互评不够,学生对自己的创作意图介绍得太少。

篇3:茂密的花.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赞颂德国人养花“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精神意境的课吗?大家提出这样的疑问。仔细读课文, 会发现, 季老先生“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一语的道出, 是在他看到满窗鲜花满街鲜花时触景生情, 是作者当时的感受, 这境界绝非德国人的高尚的精神境界, 然而, 习惯与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我们, 当读至此处时, 往往都会将课文的主题升华上去, 赞叹德国人的“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高尚的精神品质, 如若不然, 就会感觉失去了学习的必要, 不然, 学了一篇课文, 不学点品质精神之类的, 孩子怎么向善呢, 不来个上纲上线, 如何对孩子们进行教化呢。但是我全然忘了这一单元的主题“异域风情”, 是否站在作者的角度去考虑作者要表达的是什么。作者眼中的景, 作者心中的情, 都是属于作者的, 作者的情感就是德国人“爱花养花”的精神境界吗?编者选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什么, 是要教育我们及孩子什么吗?千万不要忘了, 这一单元的主题就是“异域风情”, 选编课文的目的, 只是让我们及孩子了解异域的风情。我们如此过渡挖掘教材, 让孩子学习德国人那种“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高尚的精神境界, 岂非误读了作者, 误解了编者。

在最近的一次培训中, 评委们特意请到了课文的作者参与此次活动, 在活动快要结束的时候, 有一个环节是, 请这篇课文的作者到台上来讲话, 可是令大家没有想到的是, 这位作者走到台上, 首先深深地给所有的语文教师鞠了躬, 并说:“我要感谢所有的语文教师, 如果不是你们, 我还不知道我的文章写得那么美……”话至如此, 听者都不由得暗笑, 是呀, 有时候, 我们语文教师是否对教材挖掘得“过”了呢, 有时候, 可能连作者写作当时都没有的情感都被我们挖掘出来了, 真是很佩服教师的挖掘能力, 解读功夫。

恍然大悟的我, 再次上这一课, 站在作者的角度考虑了许多问题, 于是, 在带领孩子们领略完德国奇丽的景色之后, 引导孩子们理解“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这一重点句子时, 让孩子们深入思考:德国养花人真有这种精神境界吗?还是这只是作者处在这样的情景之中生发的情感?结果, 孩子们一致认为是第一种情况, 我又引入作者的一些资料, 让孩子们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这一问题, 至此, 孩子们才稍稍会意, 课后我反思产生这样教学效果的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 学生对季老先生不够了解, 我的引导欠缺火候, 而另一方面, 就是长期的情感目标的教化作用, 孩子们的思维已成定势, 让他们换一种思维方式, 孩子们一时还很难转过弯来。

作为语文教师, 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 让自己“语文”起来, 要让学生“语文”起来, 我们不但要读作品, 更要读作者。

摘要: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2014年6月7日上了一节公开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第一次上这篇课文时恰巧是比赛课, 成绩可观。而时至今日, 才猛然发现, 这课是一篇多么有争议的文章。这篇课文是一篇赞颂德国人养花“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精神意境的课吗?许多大家提出这样的疑问。语文教师是否对教材挖掘得“过”了呢, 有时候, 可能连作者写作当时都没有的情感都被教师挖掘出来了, 真是很佩服教师的挖掘能力, 解读功夫。作为语文教师, 要让自己“语文”起来, 要让学生“语文”起来, 不但要读作品, 更要读作者。

篇4:《瓢虫的花衣裳》的探究与反思

1.《瓢虫的花衣裳》一课以自然界中常见的“瓢虫”为切入点,通过大量直观的瓢虫图片和作品,引导学生了解瓢虫的特点

为了让学生学好这节课,我让学生课前做了充分准备。首先让学生通过各种资源(如上网、逛书店、询问家长等活动)自觉了解有关瓢虫的知识,搜集可以制作瓢虫的相关材料。这一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综合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学到了学习方法。通过课前实践活动,学生不仅通过自主探究和课内资源共享,掌握了瓢虫的丰富资料,而且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对学习内容进行了简单而有效的研究。

2.《瓢虫的花衣裳》一课,通过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师不要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应找到能引起儿童兴趣,刺激儿童的材料,然后让儿童自己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课件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自制的瓢虫图片,这一让学生感兴趣的情景,调动了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通过制作穿漂亮花衣裳的瓢虫并进行展示评价,学生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探究实践中。小组内材料共享、互相合作,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状态。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奇异的教学艺术,张弛有度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兴趣,使学生完全自主地投入到课程活动中,在课堂上既感到愉悦,又受到教育。相信这带给学生的不仅是一时的激动,更有可能会对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3.《瓢虫的花衣裳》一课,注重学习过程,适时引导学生有效观察,学会观察方法

在认识瓢虫形态特征时,我出示了瓢虫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学生观察得非常仔细,瓢虫的形象清晰而又深刻。在引导学生观察时,先让学生观察单独的七星瓢虫和二十八星瓢虫的身体结构,再观察各部分的细致特征,最后欣赏各类瓢虫的花纹颜色,遵循从个别到一般、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在观察中让学生用双手比划瓢虫的形象,加强感受并加深理解。

4.《瓢虫的花衣裳》一课,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发现乐趣

在兴趣的驱使下,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把生活中原有的物体形象加以夸张或改变,打破原有的定势,积极主动地创造富有情趣的形象,这一理念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与融会贯通。在本节课学生自主表现这个环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用橡皮泥捏、用剪刀剪、用手揉等这样的课,学生既自由,又体验多种美术表现形式,感受艺术的美。也可以让学生再次利用生活中废旧的物品,创作出精美的作品,强化环保意识。在创作设计的过程中,激活了儿童的想象,体验了创新的快乐。

5.《瓢虫的花衣裳》一课,让音乐成为课堂教学环境中最自然的伙伴

音乐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也常常给人以快乐。在教学中,我总是给学生播放美妙的音乐,让音乐陪伴孩子们不断成长。音乐的语言微妙丰富强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这样让音乐自然流淌:欣赏瓢虫的图片时可以伴随清淡幽雅的音乐让情愫飞扬;创作时轻柔的音乐伴着思泉可缓缓流淌;展示时旋律欢快的音乐可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促进交流。由此可见,把音乐自然巧妙地应用到美术课堂中,能达到活泼气氛、愉悦身心、陶冶情趣、诱发灵感、开发智力的教学目的。

6.《瓢虫的花衣裳》一课,教师力求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法国女画家依沙贝尔说:“绘画本来就是充实孩子的生活,表达内心的感受,应该是轻松的享受,不要因绘画主题和绘画形式、方法、材料去伤脑筋,那样就失去了绘画的本质意义。”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作品尽可能多地表示欣赏,不能嘲笑所不理解的学生作品,而应该多请他们谈谈作品,让学生体会到被承认被肯定,从而树立信心,激发进一步学习的热情。课堂上,我通过让小朋友们拿起自制的“瓢虫的花衣裳”走一走,互相看一看,并说一说谁的花衣裳最漂亮?放飞小瓢虫,让小朋友拿起小瓢虫,跟随美妙的音乐跳一跳、扭一扭,这既是对学生作品的展示,又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从作品展示环节中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自我的被认可,体验到美术学习所带来的无穷乐趣。

通过这堂课,我认为要深入研究教材,在教学设计中应以某一方面为切入点展开教学。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在美术文化氛围中增强想象力和表现力,老师最大的收获是在教学中适时地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发现美、创造美,并愉悦地参与他们的活动。

面对一年级的孩子,我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①语言还不够儿童化,语速过快。②一年级的学生往往不能准确、简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我的引导不够灵活有着一定的关系。③在创作过程中,个别学生仍不能跳出物体的形,不敢大胆设计,我想这与我的点拨不到位有关。④在作品展示环节,学生的作品应有一个更完美的展示,使学生能在具体的事物中感受美、体验美,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我因为在环节设计上让学生观察瓢虫特征、讨论瓢虫有关信息占用的时间稍长,所以留给学生动手制作的时间只有20分钟左右。由于时间关系,在展示评价过程中只用了4分钟。在今后的分析讨论阶段应尽量简洁,压缩时间,留给学生更多的动手与展示评价的时间。⑤本课结束时,应增设一个课后延伸的环节,让孩子们在欣赏完聪明的叔叔阿姨根据瓢虫的样子做的装点美化生活的小饰物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打算根据瓢虫的外形特征设计些什么精美的作品美化我们的生活呢?这样会让孩子新奇的想法层出不穷,从而更喜欢上美术课。

篇5:茂密的花教学反思

《茂密的花》是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第四册中的一节造型.表现课。根据课标中对第一学段学生在这一学习领域的活动要求,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对于本教材的教学设置,我将学生的创作表现形式定位为绘画加剪贴的表现方法。

从课题上来看,本课教学重难点是花的遮挡关系,也就是“茂密”的表现方法。但我认为,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掌握运用图形概况的方法来表现不同的花也应是本课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而且掌握图形概括的方法是低年级学生进行创作的重要手段。思前想后,最后我决定将运用图形概括的方法表现不同的花作为本课的重点,表现茂密(“遮挡关系”)作为本课难点,设计了本次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求异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美术的兴趣。

我认为本课教学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花的感受。

世界上花的种类繁多,它们的结构基本相同,但不同种类的花具有不同的外形特征,以一只常见花为例,分别出示四种常见花卉的花蕊、花瓣、花叶、花茎等局部形象,让学生了解常见花卉的结构和各自的外形特征,为学生接下来的欣赏以及了解各种花的外形结构特点作铺垫。

二、有关的课外知识信息量大,开拓学生视野,从多角度了解花、认识花。

为了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了解更多关于花的知识,我在课前搜集了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有选择性地安排进教学内容。如在教学中的花卉欣赏多为各种常见花卉,特殊花卉。为了让学生从多角度感受花的美感并能用语言来表达对花的感受,本节课在教学语言上用到了“千姿百态、五彩缤纷、色彩斑斓、一枝独秀、百花争艳、姹紫嫣红、心花怒放”等成语,既使学生感受到了花的语言美,又让学生了解了描绘花组成的成语。开拓了学生视野,从多角度了解了花、认识了花。

三、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前后遮挡关系”这一知识点是本课的难点,所以这一环节我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若干小花,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共同想办法,找出了表现“茂密”的方法——“前后遮挡关系”,学生在想办法、拼摆的过程中都表现得很积极,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想到了办法,自行解决了教学难点。本节课教学还存在不足和遗憾,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对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反馈不及时。

由于我对学生的能力估计过高,使我没有预料到在小组合作拼组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我原以为通过小组合作拼组完全可以让学生找到表现“茂密”的方法,突破教学难点,这样可以省去教师演示讲解的环节,为学生创作争取更多的时间。但教学中我却发现有的小组合作的“茂密的花”中的遮挡关系不完全正确,这样有可能导致学生作业时也出现错误的遮挡关系,但由于是个别现象,而且考虑到学生的创作时间,我没有做到及时的讲解和演示,最终导致有的学生的作业中出现错误的遮挡关系,教学难点突破不够。

二、作业评价不及时、不到位。

在本节课教学中,学生的作业分两部分完成,第一部分是创作自己心中的花,第二部分是表现茂密的花。由于第一部分的作业主要是为第二部分的作业作铺垫,所以在第一部分的作业的评价上仅是学生之间的相互展示,缺乏教师肯定性的评价;第二部分的作业在评价上也有不足之处,主要是学生间的互评不够,学生对自己的创作意图介绍得太少。

三、学生绘画时间不充足,导致学生作业半成品居多。

篇6:美术课《茂密的花》教学反思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进一步体验、感受自然界中花的美,研究如何抓住花的特征来表现各种花不同的特点。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我在教学中,尽量使研究表现方法成为学生自己的事,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参与到探究方法的过程中,可以抓住花的哪些特征?大家一起探讨、尝试,从而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在这一课题的美术教学中,我比较注重美术技能的训练,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讲,他们天真烂漫,思想无拘无束,孩子会喜欢这样较之以前更为严谨的课吗?从课堂反馈情况来看,在第一课时中,如何抓住特征来表现不同的花的方法掌握情况良好,他们知道首先要做的就是先观察,观察花的形状、花瓣的数量、花的颜色、花的整体造型等,了解了这些特征之后再来表现不同特征的花。但在表现这些花的时候,学生又出现了眼高手低、不太自信的现象。这跟孩子们以前在绘画课上的表现不太一样。

对于这一强调技法练习的课程,二年级的小朋友接触较少,虽然通过这节课的观察、分析和总结活动,学生在理论上掌握了观察方法,但在实际表现中,由于描绘对象已经有了参考,学生一方面对描绘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不熟练,另一方面,担心自己画得不像,迟迟不敢落笔,即使落笔了,也不太肯定。这么小就接受非常正统的三维立体思维,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益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但我又想,课上就让学生去想象各种有意思的花,虽然与教学目标相去甚远,但对孩子而言,是不是能沉浸在愉快的想象中而获得另一个奇异世界呢?

篇7:《茂密的花》教学设计

(一)编辑指导思想

学生非常熟悉花,花使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使大自然更加绚丽多彩。《茂密的花》这一课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体验生活的美好。

(二)教材版面分析

本节课选择了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的作品《葵花园》,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悟画家是如何用绘画语言表达对花的茂密、千姿百态、争奇斗妍的感受。教材中还选择了两幅自然界中花的图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进一步体验、感受自然界中花的美感。学生的作业中,有的用线、有的用线与色相结合,提示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表现自己对花的感受。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观察、回忆、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花的知识及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茂密的花。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造型能力。

(2)能初步表现出不同种花的特点,用前后遮挡的方法画出茂密的花。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2)在合作与交流的学习中,学会肯定自己和倾听他人的意见,体验合作的快乐。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花的美感及外形的不同特点和前后关系。

难点:如何表现花的不同特点和前后遮挡关系。

(五)学习材料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一些花的图片,并准备绘画用的彩笔、油画棒等。

二、教学设计参考

(一)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设计一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播放《自然界的花》录像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

布置小组活动。

板书课题。

组织组际之间的交流。

课件介绍几种有特点的花,用线闪烁出外形特点。

总结学生画的花,并进行修改,使其外形特点更突出。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自然界中花的图片及画家、小朋友的作品。

提问:如何表现出茂密的花?

课件演示如何利用前后遮挡方法表现茂密的花。

布置作业。

小结:

布置小结内容。

布置家庭作业:了解各省市、各国家的市花、国花。

谈感受: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美感:

多样的外形

丰富的颜色

不同的姿态

小组同学利用自己带来的花的图片互相介绍花的种类、名称及外形特点。

各组派代表介绍本组有特点的花的名称及外形特点。

学生进行比较,几个同学分别到黑板上用线画出看到的花。

学生提出修改意见。

分析讨论自然界中的花的前后关系。

分析、讨论画家、小朋友如何利用前后遮挡等手法表现花的茂密。

边观察边思考。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茂密的花的长卷。

总结各组作业特点及合作情况。

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

培养学生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了解不同种花的名称及外形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解决不同种花的外形特点和表现方法。

解决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篇8:培育茂密的文化之林

完善体系, 健全企业文化建设机制

企业有文化, 团队才有灵魂, 员工才有精神, 事业才有发展。成熟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不断融合浸润、科学发展的过程。为此, 我局在实践中注重健全“三个体系”, 为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健全领导体系。企业的文明程度是这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社会发展力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从这一认识出发, 我局建立了由党委书记、局长挂帅, 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全体员工广泛参与的企业文化建设格局。落实了“一岗双责”制, 采取党政一肩挑、交叉任职等方式, 培养“一把手抓两手”能力。目前, 全局基层单位80%的行政一把手都从事过政工工作。在企业改制中, 做到了“两不减少”, 即企业文化建设人员不减少、经费不减少。

健全工作体系。主要采取“三抓”。一是抓规划, 制定了《红石林业局企业文化建设规划》、《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二是抓考核, 下发了《考核细则》, 建立了企业文化评价、考核和动态管理体系, 使经济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同步推进。三是抓责任制, 年初签订的经营合同中明确规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 做到两个指标一起下, 两个责任一起落。

健全组织体系。我局本着“共创、共建、共享”的原则, 努力形成企业文化建设合力。党委把创建重点放在领导、协调、指挥上;行政把创建重点放在科学经营、文明生产上;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把建设重点放在开展企业文化活动、倡导文明新风、支持公益事业、构建和谐企业上, 形成了“联动促进、和谐共建”的组织格局。

营造和谐, 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水平

我局在“为国效力, 为民造福”的核心价值观引领下, 秉承“忠诚做人, 和谐创业, 奉献绿色, 造福人间”的企业精神, 努力营造和谐文化, 不断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水平。

营造和谐的干群关系。在领导班子中开展“进职工门、知职工情、解职工难、暖职工心”活动, 搭起干群之间的“连心桥”。2008年元旦前, 员工反映有个小区没有路灯, 担心孩子晚自习回家不安全。我局立即投资6000多元, 不到三天就为这个小区安上了路灯。员工说, 照亮的是回家的路, 温暖的是百姓的心。金融危机袭来后, 木材市场低迷, 资金紧张, 给生产经营带来了困难。我局认为, 越是困难的时候, 越要凝心聚力, 把员工利益放在心上。2008年, 为员工增加工资、提高养老保险待遇、对员工健康体检等共拿出资金2980万元。“两节”期间, 发放补助金、临时救助金31万元。2009年, 又拿出4500万元用于棚户区改造、集中供热改造和俱乐部改造, 建设安居工程、温暖工程、文化工程和亮化工程。

营造和谐的林农关系。一是本着“兴林富民、共建共荣”的原则, 深入到辖区内各厂矿企业、乡镇村屯, 召开联谊会、座谈会, 同农民交朋友, 宣传林业法律法规, 力求企业利益、农民利益和周边厂矿利益统筹兼顾。二是为农民办实事。批洲林场吸引了90多户农民到林场安家落户, 并在靖宇县政府的帮助下, 全场所有街道都铺设了水泥路面。我局主动和二道甸子镇帽山村结成了共建文明帮扶对子, 出资两万多元为他们建文化活动室, 还在启动仪式上带来了精彩的文艺演出, 送上了各种书籍。这些举动村民们看在眼里, 暖在心上。启动仪式结束后, 帽山村的党支部书记组织村干部召开了表决会, 村干部带头承诺每人退耕还林三亩地。在村干部的带动下, 现在很多村民已经开始在超坡地上栽树了。三是为农民做好事。去年春防期间, 我局机械化扑火队在红石镇鸭绿沟村一带巡护, 发现一个农户家的苞米楼子起火, 而当地农民和这家农户都上山种地去了。情势危急, 扑火队员全力扑救, 保住了这家农户4万余斤玉米。这事令村民非常感动, 村书记代表村民送来了“为民扑火, 排忧解难”的锦旗, 并自发组织了义务防火巡逻队, 帮助我局做好森防工作。

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我局在员工中举办了“树立荣辱观念、争当创业能手”演讲赛, 开展了道德模范和创业先锋评选活动;在单位之间开展了党政工青妇接力赛, 培养团结意识和协作能力;在居民区举办了家庭运动会, 鼓励大家打开家门, 露出笑脸, 敞开胸怀, 和睦相处。编印了《文化手册》, 进行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汶川地震期间, 员工踊跃捐款60多万元。

创新载体, 拓展企业文化建设领域

建设学习型企业, 提升文化力。我局先后聘请了22名专家学者给员工讲课, 派送了180名中层干部赴江苏、上海等地学习考察, 举办政治理论、法律知识、计算机、新闻写作等培训班30余期, 受教育3200人次。我局加大与高校办学的力度, 先后与东北林业大学、北华大学建立了产学研基地。我局组织承包员工到其他林业局学习考察, 开展技术培训, 使他们掌握专业技术和产品信息。目前, 已有815名员工从事种植、养殖、采集、工矿加工和商贸服务。为加强文化阵地建设, 我局建文化广场三个, 在中心文化广场安装了大屏幕;投资800多万元改造电视台、局域网络;拆除了机关的围墙, 建成开放式休闲公园广场;创办了《红石林区报》、红林信息港, 成立了文学、摄影等10个爱好者协会。每到重大节日和生产淡季, 都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2008年举办了为期5天的“凝心聚力”主题演唱会。2009年, 为庆祝新中国六十华诞, 举办了广场演唱会, 上万人欢聚一堂, 唱响“为绿色而奉献”的宣言。

打造旅游文化, 扩大影响力。我局所属的红石国家森林公园是东北满族文化的发祥地, 是东北抗日联军杨靖宇、魏拯民等先烈战斗过的地方。我局积极挖掘本地区的文化资源, 采集白山松水间的山歌小调、民风民俗, 整理伐木、放山等森林文化, 努力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协调, 完美展现红石旅游文化的魅力。我局大力开展旅游宣传, 提高森林公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打造长白山生态旅游、萨满文化、红色故园等特色旅游品牌。目前, 已在此拍摄了《静静的白桦林》、《关东金王》、《杨靖宇》等电视剧和电视风光片《印象红石》。我局还创建了红石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网页, 出版了《林莽风情》, 与《旅游纵览》杂志社合作出版了《红石国家森林公园》增刊。2008年, 共接待游客33988人次, 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培树先进典型, 增强带动力。我局退休工人赵希海义务植树20年, 植树18万多株, 价值上百万元, 全部献给了国家。赵希海荣获了全国绿化奖章, 被评为“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 2008年被评为吉林省首届环保人物、首届道德模范。我局组织员工向赵希海学习, 把局义务植树日命名为“希海植树日”。在赵希海的带动下, 涌现出了一大批立足岗位、敬业奉献的典型人物, 有44人被评为省市劳模。

篇9:冯奎:广东需要“茂密的森林”

信息经济学之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说,美国的新科技和中国的城市化是21世纪全球经济的两个增长点。自1997年开始,中国的城市化已推行了15年,形成了政府主导、土地入市、债务滚动的城市化发展方式。这种“地”的城市化带来了中国城市化的一个高潮,但并不能推动城市长远的发展。2012年,新一届政府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这意味着未来的城镇化必然要有巨大的变化。对于中国未来的城市化,特别是广东这样的经济发达省份而言,将有什么样的“新东西”注入城市的发展?就此问题,本刊特意专访了城镇化与城市发展战略专家冯奎先生。

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

《同舟共进》:中央自2012年以来不断地提“新型城镇化”,这里的“新”是什么意义上的“新”?

冯奎:现在讲的“新”不是指哪一个单独的方面,我认为它讲的是一系列转型。从城镇化发展的主体方面看,要推动城镇农民工的市民化转型。从城镇化载体形态看,以往是以小城镇为主,后来是以大城市为主的战略,现在要追求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从城镇化目标看,要从单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为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等多方面的平衡。城镇化的产业动力,过去主要靠工业制造业,现在要更多依靠服务业。城镇化的增长模式,过去比较粗放,现在转向集约、节约的内涵式发展模式。在投融资模式上,以往更多地依靠政府投资,现在要充分发挥政府、社会、资本各方面形成合力推动转型。所以现在新型城镇化的“新”,可能体现在城镇化的主体、道路、目标、载体、动力等许多方面。应该用一种全局视角看转型,看待“新”。有的地方抓住一点,就说在搞新型城镇化,你不能说这完全不对,但并不全面。

《同舟共进》:媒体的表述中通用的是“城市化”,但在政策语言中使用的是“城镇化”。为什么政策上强调“城镇化”而不是“城市化”?二者有何区别?

冯奎:“城市化”和“城镇化”,是我们自己的划分,其实英文里的词就一个:urbanization。有的地方在实践中讲的是城市化发展战略,但中央政策里讲的一定是“城镇化”,我认为有这样几个原因:

第一,这跟我国城镇化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有关。以前我们是城乡二元结构,乡村人口进入小城镇有困难,小城市人口进入大、中城市也有困难。目前我们有19680多个小城镇,新一轮城镇化要解决人口流动问题,也包括小城镇的落户问题。因此,小城镇是中国城镇化绕不开的一个问题。

第二,这与我国的城市体制有关。我国是上级城市管下级城市,城市管农村。如果单纯讲城市化,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行政级别高的城市会通过行政权力从下级城市和农村吸纳资源,造成资源过度向大中城市、城区集中。为避免资源过度集中,保障农村和中小城镇发展,我们提“城镇化”而不是“城市化”。

第三,中国改革的经验是需要地方突破的。小城镇的规模相对较小,体制机制方面的约束相对较小,改革取得突破也相对容易。1996年,十一部委开展的城镇化试点改革,主要集中在小城镇领域,比如推动了小城镇扩权强镇、农民工入户等。当时的强镇扩权改革直接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现在广东、浙江等地的小城镇发展得这么好,与当初的这项改革有一定关系。

因此,政策文件里抓住“城镇化”这样三个字而不是国际上讲的“城市化”,这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一个经验。

比如浙江,虽然用了“城市化”这个词,但大家都知道浙江的小城镇发展得非常好。过去我们讨论过“浙江现象”,归结起来就是“制造业集群+专业市场+小城镇”,这就相当于现在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有人说浙江与意大利很相似,指的就是浙江星罗棋布的小城镇非常发达,集聚了各种产业,同时集聚了大量人口。2006年之前,国家统计局评选的中国“千强镇”中,浙江占了差不多1/4,广东占了1/4,福建和山东加起来占1/4,剩下的才被其他东部沿海省份占有。浙江人为什么现在不过分强调“城镇化”,而坚持用“城市化”呢?他们认为浙江省跟别的省不一样,小城镇已经很发达了,县域经济也发展得非常好,但瓶颈是缺乏核心大中城市,缺乏有竞争力的城市细胞。他们认为小城镇应更多地向中小城市进行转型升级。

广东的“专业镇经济”非常发达,实际上这也是广东未来区别于其他地方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这些专业镇都能很好地转型升级,集聚人口,那么广东这一轮城镇化就找到了非常大的基础性动力和基础性平台。

思维突破:不同类型城市群的竞争与合作

《同舟共进》:以广东为例,城市圈形成很早,行政层级高的城市和层级低的城市互相竞争发展,这种竞争手段推动了城市竞争力的发展。这是否是比较成功的经验?

冯奎:我同意你的概括。世界上所谓的城市化地区,其竞争主体和根本在于地区内存在的大量大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及小城镇。这样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就形成一个个城市集群。城市化地区可能会有行政边界,比如美国东北部的城市群从北到南纵贯10个州;我国的一些城市群也与行政界重叠。但要认识到,城市化地区的竞争,主要是城市之间、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城市凭借良好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集聚人口、产业,成为区域的发动机。

具体到广东,很大的特点是在发展过程中,培育了一批有竞争力的小城镇,当时是专业镇,后来很多都已发展成为有活力的中小城市。現在广东有建制镇(含街道办)1500多个,镇域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的60%左右,被认定为专业镇的有326个。多数建制镇和几乎所有专业镇从经济总量、产业类型、财政收入、基础设施、人民生活水平看,实际上都已形成了中小城市发展的雏形。所以广东城镇化的基础层面很扎实。

另一方面,广东有大中城市作为龙头,在城市群中发挥着带动作用,比如“双子星座”广州、深圳。在近年的发展中,广东在一个省里形成了不同发育程度的城市群,我把它叫做“城中有群、群中有圈”。既有世界级的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也有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发育程度不同、需要推动的城市群。

这样来看,广东的城镇体系、城市群体系结构比较完善。城镇体系不是简单的行政等级的拼合,而是城镇这种有机体的组合,更形象地说是一片茂密的森林,里面既有参天大树,也有参差不齐的灌木,相互支撑、共同发展,构成一个旺盛的生态系统。如果全部营养都只供给一两棵大树,那就成不了森林。

《同舟共进》:广东这些城镇为什么能有较强的竞争力?

冯奎:在讲竞争力的时候,我们要突出城市和小城镇本身作为竞争的主体。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世界上那些发达的城市和小城镇参与全球竞争,在地理上完全突破了本地的行政局限。这带给我们很大的思维突破。现在一些地方讲发展,仍从行政管辖权的角度思考问题。行政管辖的方向是上下之级,而城市发展的思维着重于横向经济联系。行政管辖权的角度讲究上下级的对应,资源调度权完全归属上级,体现的是比较强烈的计划经济思维,依靠中央政府、上级政府分配资源。这种方式会导致很多基层单位或基层区域失去活力。

广东在城市和小城镇发展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城市初步显示了相互间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这里面分为几种类型:一是大城市之间,比如现在广佛都市圈广州、佛山之间就有竞争与合作。二是一个城市群内部的大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小城镇之间,在功能上互补性越来越强,分工协作越来越多。三是不同的小城市、小城镇之间也在联合。四是不同城市群之间也有合作,例如粤西北的城市群与珠三角的城市群之间存在合作。以上这些合作,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正是由于城市作为一个鲜活的主体,它能够不断学习、竞争、模仿而得到大量正向效益。

广东进一步城市化的关键在哪里

《同舟共进》:广东长期的城镇化过程中,类似乌坎征地纠纷这类事件不在少数。城市发展和农村的城镇化过程出现的征地等各种纠纷,涉及农民利益的保障,以及农民自主型城市化能力的培养、城市化产业的培养等许多问题,这些方面广东需要做哪些工作?

冯奎:我个人觉得乌坎出现的问题,包括增城出现的外来移民和本地居民冲突,其实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广东的发展可以说得益于大量外来人口,也得益于基层对自主型城镇化的探索,因而也比别的地方更早遇到问题,或者说问题比别的地方更强烈、更集中。我并不认为这些问题多么可怕,发展必然面临困难。首先应该判断它是否触及了城镇化的根本问题——利益矛盾。城镇化方面的利益矛盾基本属于人民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如老市民与新市民之间的矛盾,村民与市民之间的矛盾,第一代、第二代农民工与市民的矛盾等。这些是利益纠纷、资源分配问题,要解决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第一,从社会管理、社会治理的角度,应该加强公众参与的力度。很多问题是因为我们缺少社会公众参与,缺少社会组织的培育,缺少信息公开和解决问题的渠道,使矛盾淤积而不知何时爆发。

第二,对于类似广东这样的地区,要更多地从以往经验教训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城镇化道路。要尊重基层村民或者基层组织的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民自主型的城镇化进行引导、规范。自主型的城镇化发展得好,既能化解不少矛盾,也能很大程度上焕发活力。

第三,加强城镇化过程中的公民意识、法制意识。由于城市发展非常快,以往的规则、法制跟不上城镇化发展的现实,所以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法制空档,公民法制意识薄弱。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有助于促进问题的解决。

《同舟共进》:过去主要是在政府主导下推动城市化,以土地财政、土地金融的滚动吸引产业,这种发展路径的经济和社会成本都很大,我们应当建立什么样的新发展方式?

冯奎:对于土地财政这种发展模式,如果简单地在道德层面进行指责,或批判它的发展思路,只能起到很肤浅的作用。应该探讨为什么全国很多地方都在走这个模式,为什么这种模式根深蒂固。这个问题我觉得要进行分析:

第一,对土地财政要有理性的看法。地方如果没有土地财权,拿什么不断改善基础设施,不断提供基本服务?土地财政不一定要废除,也废除不了。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减轻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比如可以考虑中央政府也要去分享土地出让收益。

第二,要反思央地财税体制。在1990年代中期的分税制改革中,中央政府通过制度设计收了很多财权,从占20%多上升到60%。但同时把很多公共服务责任交给地方,比如教育、医疗等。1990年代以来,中国发生了大规模的城镇化现象。比如广东,是人口流入大省,地方政府要承担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大量支出,这是很不合理的。从国际上看,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主要由中央政府承担。从我国中央、地方的权责来看,更应该由中央而不是地方来承担这些责任。如果适当调整财税体制、调整中央与地方的义务权利,我想会有助于解决地方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问题。

第三,要通过改革,帮助地方政府建立起可靠、稳定、持续的收入来源。例如,可以将现有有关税费收入归并到房产税。这样,这种政府行为才能有所转变,政府才会想通过优良服务吸引人们长期在其辖区居住。因为只有人们长期居住、投资,房产不断升值,政府才能源源不断地从房产中得到收益,如果人们要离开这个地方,政府就失去了最重要的收入来源,这是发达国家的一条经验。

信息化才能造就“头脑型城市”

《同舟共进》:历史经验说明有了现代工业,才有现代城市,未来应该怎样处理这种关系?

冯奎:我们应该追求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协调关系,促进国家迈向现代化。但两者协调发展需要一些条件,比如不能有明显的制度障碍,不能有重大决策失误,不能有重大的事件中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等。

关于二者关系,我国学界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既然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结果,那么只要把工業化搞好,城市化自然就有了。另一种观点认为,可以脱离工业化去发展城市化,依靠城市化带动经济发展,走上现代化道路。

现在看来,世界上所有的发达国家基本上把握住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协调比例关系,不发达国家情况则多种多样。拉美一些国家走的是一条没有工业化支撑的城市化道路。我在研究巴西时发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巴西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处于低水平协调状态。上世纪60年代,巴西的城市化水平已达50%,但工业化水平只有30%,是一个明显的城市化超越工业化的国家。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却无法就业,只能住在贫民窟,导致社会矛盾非常激烈,贫富差距明显,对长远发展十分不利。

我国有的地方则出现了另一种情况。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比如广东一些地方,工业化水平并不低,但由于有城乡二元体制的障碍,许多在广东打工的人没有本地户籍,因此难以形成在本地稳定的消费预期,更不用说进行持续投资。他们把钱汇回老家,在两地之间钟摆式移动。如果按户籍统计,我国真实的城镇化水平只有35%左右,“半城镇化”现象相当严重。城镇化质量不高,劳动力不稳定带来经济大规模波动。中央希望借助城镇化拉动内需,不可能建立在这种“半城镇化”的基础之上。

在实际工作中,要反对两种有代表性的做法:一种是认为,工业化发展起来了,自然就有城镇化。另一种是只要“上楼”就是城镇化,不考虑产业发展、就业需求。

《同舟共进》:提到工业化,就不能不提信息化了。信息化革命对城市化发展,特别是对广东这些基础设施较好的省份,会有哪些影响,又应该有哪些前瞻性政策?

冯奎:信息化非常深刻地影响着城市化。

从城市分工上说,在信息化过程中,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由于信息化更加发达,更加容易成为“头脑型城市”,而那些单纯依靠简单制造业的城市,更容易被边缘化。“头脑型城市”获得高附加值,而工业制造业的城市被锁定在价值链的低端。从国际上看,信息化过程中,一些城市的定位发生了重大变化。例如,波士顿强调它是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服务、工程设施、研究实验室的主要中心;华盛顿强调它是信息化与管理咨询业的集中地。

从城市空间影响上说,信息化使得世界城市的全球影响力更大。从全球看,与信息化深刻耦合的城市就是几个世界级城市,次一级叫国际城市,再次一级叫区域城市。世界城市可以辐射到极边远的中小城市,它们在空间上变得相对“无界”。这一点深刻地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

城市体系在全球系统中是开放的。我们应该利用新一轮信息化浪潮来提升广东,促进广东的城镇化——

第一,要把信息化放在基础设施的首位。那些没有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城市,得到的有效信息非常少,会逐步衰落下去。信息化不是一个城市的战略,而是及格线,是需要不断提升的“标配”。广东要在全省各城市普遍提高互联网普及率、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力争建设全国领先的无线城市群。广东城市差距比较大,要避免漠视一些中小城市,特别是落后城市。要全面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水平,使中小城市不至于被过度边缘化,不至于被限制在信息的孤岛上。

第二,要通过信息化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我们的城镇化是后进的,但在运用信息技术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站在几乎同样的起跑线上。在城市管理上,要全面提升信息化的城市管理系統,将城市公用设施、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园林等都纳入到信息化管理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在交通、公共安全社区管理等领域,充分应用信息化成果,建成一批智慧交通项目、智慧社区。

第三,要利用信息化的纽带作用,加强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联结,提升都市圈的辐射能力,优化城市群的空间形态。过去我们为广东的城市和小城镇制订规划,侧重于介绍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关系,但主要基于空间距离。现在要意识到在信息化的深刻影响下,“空间流”的城市体系要优于空间相对区位的概念。也就是说,真正重要的已不是两个城市之间、公司之间、工厂与大型购物场之间的空间距离,而是信息流,以及依附于信息流的人流、资金流。未来的都市圈战略,空间流是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要把都市圈空间流“做”出来,把它的价值发挥出来,广东有优势进行这方面的努力。

上一篇:大学合唱俱乐部 社团活动规章制度下一篇:内分泌学科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