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名师之课

2024-04-28

观名师之课(通用9篇)

篇1:观名师之课

观名师之课,采名师亮点

----2011年广西高中英语教学能手展评暨高考英语复习教学观摩研讨会

◆十点感受:

1.采用多媒体手段,课堂容量大,学生接受知识面广;

2.语言点的复习通过回归课本句子,链接高考练习和采用句子翻译和翻译短文形式加以巩固;

3.课堂复习活动多样化,科学创新,针对性强,扎实有效;

4.试卷讲评师生互动,小组讨论,同伴互学互教,教师讲解,(正答率70%的不讲,正答率50%的略讲,正答率30%的详讲);

5.练习几次之后,整合归纳学生的错误,再一起讲评,每一个典型错题都马上导出三题补偿练习,举一反三,进一步巩固。6.课堂活动设计贴近学生,学生更加乐于参与,氛围更好。

7.参加优质课比赛,要选材选题贴近学生,不要太难,学生有话可说,并能用英语表达。

8.参加优质课比赛,教师要气质好,活跃奔放老成,有亲和力别太高高在上,语音语调规范,表达流畅。

9.教学设计不宜太多环节,要扎实有效,几个环节围绕主题,聚焦目标,扎实推进。

10.整个教学展评的课质量一般,没有太大的突破,高水平能达到全国水平的没有,尚需努力,更要创新。11.问题导学法

由本次研讨会联想到的:

1.按各种课型,分类推进教研专题活动,每校一个专题,分工分项突破,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

2.以高三复习课为例,高三复习课纯粹知识点的讲与练操作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首先,高考复习课材料的精选准备尤为重要。第二,以学生基础为基点,必须依托话题与语境融入知识与能力的拓展。第三,必须在师生生生互动、互学互教、合作讨论的基础上推进复习;第四,导学案 不仅仅关注前期的练习,更要设计补偿和提升的练习;第五,复习按话题重组,层层深入,巩固提升。

目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学习的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益。3.问题导学法---以问题驱动,五个—W ◆针对书面表达训练给教师几点建议:

1.评价有公式:5分要点+5分语法+(书写差扣1分)2.偶尔在教师之间交换改书面表达 3.批改写作有一定的符号

4.批改讲评有侧重点(语法、话题)

5.用好小老师,让优秀的学生改其他同学的写作 6.词汇学习过程用于写作的词汇作记号W 7.作文涂改三次以上不改 8.每次面批5位同学作文 9.一定用过渡语

10.抄写、仿写、翻译句子短文,记日记等

评课

整体评价+1-2点亮点/特色+1点不足+1-2点建议

复习课;专题复习课;怎么上?教学技巧和艺术 学习方式习惯/展示交流

导学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复习→小试牛刀→操练理解→中考链接(再练巩固)→拓展运用 课文复习课:引入话题→输入(重要词汇短语联想归纳分析对比)→设置语境操练→典型题目分析→链接高考真题→输出运用(翻译)

◆教改关键词

●《课标》教学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观察思考,体验实践、合作参与,兴趣毅力(情感态度),潜能创造,技能策略,成就感(学有所得),胆大自信,勇于展示自我 兴趣、习惯、策略、毅力、成就感 = 好成绩

●以生为本,因材施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先分析后讲评,互学互教,学以悟为根,完成前置作业,导学案 ●参与积极性,学习主动性,自主学习习惯,合作学习、自我探究,自我发现,主动实践,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强调针对性,个性化,●先练后讲 练在当堂 先学后讲 当堂训练 预习展示

●课的类型不同;学科特点不同;学段特点不同;学习方式多样; ●教学方法更加灵活。《纲要》提倡启发式、参与式、合作式、探究式教学。

据说杜朗口中学在教 师“讲”的用时上有过规定,每堂课不能超过15分钟、10分钟。80年代育才中学也曾有过讲解的用时规定。我们

认为:在针对学校教师讲得太多,讲得太滥,制定校规是有一定意义的,但是持久了恐怕不行。因为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科中的内容不同,划一的用时规定就会出现问题。另外,先“读”后“讲”,对吗?也不一定。一堂课,完全可能是先“练”后“讲”。也可能是不“读”、不“练”、不“议”、不“讲”,而是先“做”。因此,后“茶馆式”教学发展成三个“不”:

(1)不确定“读”、“练”、“议”、“讲”、“做”等教学方法的教学用时。

(2)不拘泥“读”、“练”、“议”、“讲”、“做”等教学方法的应用完整。

(3)不规定“读”、“练”、“议”、“讲”、“做”等教学方法的教学顺序。

★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

过去,也曾强调教师“精”讲,问题是究竟“精”讲什么。一般都认为讲“重点”、“难点”,后“茶馆式”教学强调讲学生自己学不会的。不管通过“书中学”搞懂,还是通过“做中学”搞懂,教师都不应该讲。其实,前后两者强调的侧重点是有区别的:前者,偏重的是学科本位;后者,偏重的是学生本位。因为,重点不一定是学生自己学不会的;教师认为的难点也不一定是学生的难点,教师认为不是难点的,有可能是学生的难点。而且,这一关键干预因素体现了“先学后教”、“讲是为了不讲”、“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克服了课堂教学中的两个弊端:教师总体讲得太多;教师教学行为的价值判断模糊。★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以学生完成学业的效能为导向来确定

“读”、“练”、“议”、“讲”、“做”的合理的选择。

篇2:观名师之课

6月6日有幸参加了晋江市名师讲堂第16期活动,观看了来自苏州的徐建文老师和希信中心小学的庄美雅老师呈现的精彩课堂。

庄老师执教的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购物策略》,这也是我刚刚完成的一课。在课堂上,庄老师以亲切的笑容引导着学生经历猜想,验证,比较,选择。庄老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设计,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庄老师的课堂中,我也看到了自己课堂的不足,如庄老师在设计买果汁到哪个商店买时,给学生的问题是:“你想买多少果汁,在哪个商店买合算”,使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而我的处理方法则是“如果你想买3升的果汁,哪个商店买合算”相比之下,庄老师的问题更具有开放性。

徐老师的课堂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徐老师执教的是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88页例28自编教材《探索计算规律》。一开始徐老师以惊人的速度口算出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接下来,徐老师引导学生通过“看”来对他所做的口算题进行观察,让学生观察这些题目的特点,并得出规律;接下来,徐老师又引导学生进行“想,”思考问题;并要求学生“问”,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其间更以数形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索计算的规律。徐老师不仅仅只是给学生上了这一课的知识,更让学生明白了学习数学的关键在于多看,多想,多问。

篇3:以平常心学名师之课

一、梳理可鉴之处

1. 利用简笔画教学。

在教学3A Unit 12 The boy and the girl一课时, 沈老师改变了以往一贯的设计课题的做法, 而用男孩和女孩的头像分别代替了boy和girl这两个单词, 直观、鲜明且幽默, 她用一双巧手将孩子们引入知识的乐园。

2. 利用歌曲let’s chant发掘儿童爱唱爱跳的天性。

同样还是教学3A Unit 12 The boy and the girl一课, 在教完单词boy, girl, big, small诸类单词后, 沈老师设计了这样一首儿歌:The boy is Paul.He is tall.The girl is Jean.She is thin.The dog is Tong.His hair’s long.The ca is Ball.Her eyes are small.通过简单的儿歌, 活跃了课堂气氛,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演唱中加上简单恰当的形体动作, 将学生全身心地调动起来, 包括一向多动的学生都会放下手中的东西跟着动起来。这样的活动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学效果尤其明显。

3. 运用课件、投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为学生创设赏心悦目的英语交流情景。

沈老师在教授4A Unit 6Whose gloves?中“Whose…is it/are they?”这一句型时, 运用课件辅助教学。她将图片和人分别分为两列, 让学生将相应的人与图片相匹配。学生做出一个选择, 教师则用鼠标将图与人相连, 如果正确, 屏幕上则会出现一个笑脸, 反之则是一个哭脸。这个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 易于强化记忆所学的知识。

4. 联系实际, 寓教于乐。

在教学4B Unit 6 Let’s go by taxi一课时, 沈老师在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这方面作了较好的尝试。她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设计了“问路”、“介绍公共汽车行程”等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课堂上安排了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 其中有教师指导的, 也有让学生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的。活动均有明确的目标与要求, 并能够安排在一定的语境和情景中进行, 突出了对学生用英语做事情和用英语进行交流能力的培养, 体现了交际语言教学的思想。

二、探索理性提升

首先, 沈老师用自己的智慧引领学生的智慧, 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她的课能因地制宜地根据小学生个性特点灵活处理课程内容, 尊重学生的需要, 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其次, 沈老师对情景教学法运用自如, 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典范。一切源自于学生, 活用身边一切可开发、利用的资源, 向学生呈现一个个活生生的会话情景, 让每个学生身有所处, 心有所感, 积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实现让学生开口说的目的, 消除哑巴英语的局面。另外, 就教师个人而言, 给人的印象是自然随和。在与一位学生自由谈话时, 她问:“What’s your name?”学生答:“I’m King.”教师跟着幽默地问一句:“Who is Queen?”由此可见, 沈峰老师的应变能力很强, 而且这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很快就融进课堂中来。用一位老师的话来说, 这也许就是一种人格的魅力吧!

三、解惑实践差距

她的课与做法留给我太多的思考:歌曲、简笔画、课件和游戏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可是, 有教师认为, 每一节课都以课件的形式呈现并不实际。那么, 怎样才能将它用到实处呢?我针对沈老师教授“Whose…it/are they?”的教学做了一点小小的改变:我们可以用图片代替课件。将人与事物分别做成图片, 同时在图片反面写上人名 (写着人名的一面对着老师) , 学生如果猜对了, 就用一个笑脸作为奖品奖励。之后, 将这种做法在四年级的课堂中尝试着使用。这种做法虽然失去了课件生动活泼的画面, 却也能收到同样的效果。学生都被丰富多彩的图片所吸引, 枯燥的句型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原来, 名师之课中“高技术含量”的做法还是可以在乡村小学生根发芽的, 关键是把握住教育教学中成功的“本质”。

四、寻求专题延伸

带着这些收获, 再次反思我的课堂教学, 发现了诸多方面的不成熟, 并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 要为学生搭建自主发展的舞台。

平日, 一成不变的提问早已让学生有了懈怠心理, 学生的语言水平和交际能力得不到提高, 课堂教学只是师讲生听、师问生答, 无疑是剥夺了学生自主发展的权利。为此, 我们应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目标, 在安排教学环节时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 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讲一个英语故事;表演一个课本剧;唱一

魅力指对人的吸引力, 是一种无形的美。一本有魅力的好书, 能引人入胜;一个魅力四射的人, 能吸引别人主动与之交往、亲近。而一个教师如果有魅力, 那么他所教授的课程自然就能吸引学生, 使学生愿意聆听其教诲。化学本身就是一门蕴含了神奇魅力的科学。因此, 我认为一名化学教师应该时刻以展现自身魅力和学科魅力为己任。个人魅力具体表现在思想素质、文化修养、言行举止等方面, 落实到化学教师身上是指:化学教师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格、广博的文化修养、优雅的形象气质。

一、从人格魅力方面培养高尚情操

人格是教师魅力的核心, 是一名教师对学生、对教学工作及事业的态度在其言行中的反映。教师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 对待学生应怀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因此, 我们要对学生倾注爱心,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以足够的耐心容忍每一个学生, 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力, 与他们平等相处, 用爱播撒希望。

2009年我教的初三毕业班里有一个学生, 由于自身智力水平的制约, 各科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 处在班级后进生的行列里。刚开始学习化学时也同样觉得比较吃力, 对所学知识仅限于死记硬背的层面, 无法做到融会贯通, 更谈不上灵活应用。因此, 他的成绩一直没有明显进步, 甚至多次测验都不能达到及格分数, 长期的落后成绩还造成了他自卑、敏感的性格。起初我并没有特别关注他, 只是当成一个普通学生来对待, 但是一段时间的接触后, 我

首英文歌曲;当一回英语小老师……让学生在这个小小的舞台上日益成长。

2. 帮助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

由于英语并非我们的母语, 英语学习缺乏真实的语境, 学生主动用英语思维和交际的能力有限, 很多学过的口语表达很少有学生脱口而出。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仅要再现学生的生活经验, 更要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运用。要求学生见面用英语说“Hello”, 打扰别人用“Excuse me.”迟到之后说“Sorry, I’m late.”进办公室之前用“May l come in?”向他人借东西说“May l have your…?”教师不仅要做榜样示范, 还要采取一些激励措施, 比如:评选“英语小明星”、“脱口秀之星”, 等等。

3. 要真正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素质教育日益

发现了他的一个非常优秀的特点, 就是勤奋。他并没有因为自身智力的缺陷而自暴自弃, 反而比常人付出了加倍的努力, 只要是老师布置

有时可能正确过的学习任务, 率并不是很高, 他肯定按时按但至少证量地完成, 明他确尽管做

实在努力。因此我开始特意地去关注他, 经常在全体同学面前表扬他, 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进步我也不会忽略, 而且还在课堂教学中为他

单的问题我会请他来回答创造许多提高自信心的机, 会。或者一个非常容易比如一个非常简名

的展示性实验我会请他到讲台上来展示, 等等。潜移默化中他已经深深地喜欢上我这个化学老师了, 在化学课堂上, 总是表现出自信而

是, 又渴第一次模求的神态, 拟考试后, 使我非常当我欣慰。无意中问到他最令我惊喜的, ●魅

程力

准备报考什么学校学习什么专业时, 他毫不犹豫地告诉我:“老师, 我喜欢学化学, 我决定报考化工学校的污水处理专业。”当时我的心

来形容的。情非常激动, 我的感召居然使他确立了毕生的志那种巨大的成就感是无法用语言颖的

向。我肯定了他的志向并鼓励他继续努力学习, 争取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最终他真的如己所愿, 考上了理想的学校, 如今在所喜爱的

我也通过这专业领域里, 个孩子的例子, 他在孜孜以求明白了依靠自地继续拼搏着。身的而学

人格魅力是可以感染学生的, 是可以让学生通过喜欢化学老师进而爱上化学这个学科的。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二而在善、从学识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魅力方面培养。”博学修养师

学高为师, 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一定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学生之所以崇拜老师, 主要是他们能从老师那里获取知识。

深入的今天, 英语口语已成为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 我们可以开展英语兴趣小组活动, 充分利用这一重要平台, 使其成为课堂教学新的增长点, 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为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探索的脚印虽然显得有些歪歪扭扭, 但我的收获却是实实在在的。沈峰老师在课堂中运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来点缀、深化英语知识的教学, 同时也使我们明白英语课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

篇4:观名师之课

有头瞎了一只眼的鹿,来到海边吃草,他用那只好的眼睛注视着陆地,防备猎人的攻击,而用瞎了的那只眼对着大海,他认为海那边不会发生什么危险。不料有人乘船從海上经过这里,看见了这头鹿,一箭就把他射倒了。他将要咽气的时候,自言自语地说:“我真是不幸,我防范着陆地那面,而我所信赖的海这面却给我带来了灾难。”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押题理由】

寓言类材料作文历来受到高考命题专家的重视,可以说,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寓言类材料作文形式几乎占据了各类作文命题形式的半壁江山。考生应该对寓言类材料作文引起高度重视。对于这类作文形式,我们应该将寓言里的各类意象换为我们人本身,将寓言里面的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关系换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本则寓言,作为高考作文材料,有如下特点:

1.寓言本体的多元性。这则材料寓意十分丰富,鹿、陆地、海洋其实都是喻体,其本体可以做多种补充,本体可以是单个的人,也可以是集体,还可以是国家。

2.材料本身的辩证性。鹿的悲剧在于只看到陆地的一面,忽视了海的一面,并不在于自身的残疾,这就告诉我们:看待问题要全面,切忌片面。

【思路导航】

1.全面看待问题。鹿因为片面看问题,身死;人呢,片面看待问题,不一定跟鹿一样身死,但肯定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于是,我们得全面看待问题。怎样全面看待问题呢,我们得凡事看正反、看前后、看左右、看周围,既看到过去,又看到现在,还要看到未来。我们可以按照“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展开论述。

2.反对经验主义。鹿之所以身死,还在于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它认为猎人都在陆地上,不料海上也有猎手,要是鹿随时而化,也就不会身死了。想想我们人,如果只知道经验的可贵,就可能守株待兔,最终一无所获;如果我们的观念随时而化,也许就可以避免一些本可以避免的悲剧。

3.正确处理安危关系。材料中的鹿因为瞎了一只眼,意识到了自己的危险,所以它得想想如何让自己安全,来到海边吃草,一只眼只是注视陆地,没有注视海洋,结果身死。我们人也一样,总希望自己是安全的,总想方设法规避危险,但我们要正确处理安危关系,就要意识到:最安全的地方也许最危险。

突围角度一 :紧扣材料,适当引申

【名师支招】材料作文,必须紧扣材料。扣材料,有暗扣、明扣。暗扣,是指使用一个与命题人材料类似的材料,或者使用可以概括命题人材料的古诗文或现代诗文、格言等。明扣,就是将命题人材料浓缩,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你就选择与你中心论点最有关系的部分。比如我们谈“盲目”,我们就可以这样说:“一只瞎眼的鹿,只知道防备陆地,却忘了小心海上,于是身死。”

【佳作赏析】

盲海

□湖南省澧县第一中学1424班 张 静

“人们由于迷恋图画和文字,而忘记了宇宙的语言。”于是,单纯追求“视觉效应”的人们,往往跌入深不可测的盲海,尸骨无存。盲海不是不可视,只是“深谙世故”的人们只用一只眼睛注视宇宙,只是,“深谙”了“事故”。

盲海映不出衣衫褴褛

林肯的助理曾向他推荐过一个人做顾问,不料被林肯直言拒绝,“我不喜欢他的长相。”“可这个可怜的人不应该为他的长相而负责。”这句话一度成为我们为人处世的原则。“一个人一旦过了四十岁就应该为自己的长相负责。”林肯的语气里是满满的笃定。

长期以来,我们口头上将“不以貌取人”当作是道德准绳,可若对面站着的是街上的一个流浪汉,我们会愿意放下成见去拥抱他吗?的确是这样,衣着华丽的人,我们往往愿意给他安一个殷实的家庭,光明的前途,尽管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叫嚣着“社会公平”“贫富均匀”。麋鹿若是懂得伪装,也不会在猎人的枪口下倒地不起。人类世界就像一片原始森林,到处是无情的陷阱,只有将伤疤磨炼成盔甲,将废铁锻造成利剑,才能安全渡过盲海。

盲海只看得清有始有终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对于李煜来说,记忆再深刻的故国明月,都不过宛若漫天飞扬的纸钱罢了,只是一个失去故国与挚爱的将死之人的一场盛大的别离序曲而已。他失去了江山,白白望着心爱之人远去的旖旎背影,他甚至连简单的活着也做不到。他也许为自己做了多种假设:若当初我励精图治,若当初我任贤纳谏,若当初我放下执念,若当初……然而,最终却空余一缕离魂还游荡在乾坤间,哭也似的唱着《虞美人》,哀哉!痛哉!“若当初”,也许李煜确实也曾励精图治,也许他曾经也有雄心壮志,然而这世间事说来容易做来难的,莫过于“有始有终”,李煜始终未能做一个“明君”。有始有终,韩信固不得自负而死;有始有终,项羽固不得含恨而终;有始有终,夸父固不得逐日而毙。纵观中华五千年浩浩汤汤,有始有终者,有几人耳?千万个曾经的伟人不过都做了一只瞎眼的鹿,只知道防备陆地,却忘了小心海上,于是身死,于是国灭。

盲海没有绝对的忠诚

本应该抗衡对立、相安无事的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因为意大利的临阵倒戈使得战争多了不知多少的流血牺牲。人类所谓的忠诚,总是建立在利用与被利用的基础之上。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友谊。当人与人之间相互利用双方俱可占有最大利益时,同甘共苦才会成为共同的选择,也只有这时,才有真正被要求的忠诚。

比天空更高的,是人心。若想不被盲海的海水吞噬,我们只需要做到:目光投到所有危险可能来自的地方。

点评:这篇议论性的散文可圈可点。首先,紧扣材料。开头“深谙世故”的人们只用一只眼睛注视宇宙,这是暗扣。第五段结尾:“千万个曾经的伟人不过都做了一只瞎眼的鹿,只知道防备陆地,却忘了小心海上,于是身死,于是国灭。”这是明扣。结尾:“目光投到所有危险可能来自的地方。”这又是暗扣。其次,这篇文章论据丰富,既有具体例子,又有概括的例子,古今中外的事实、名人名言、诗文都在文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nlc202309081139

突围角度二:由物及人,巧妙类比

【名师支招】很多考生不知道由物及人,在写作中思维展不开,或宿构,将鹿换成马,写一个马的悲剧故事,或者将鹿置换为石头等无生物。这样的简单扩写或变相改写,高考中历来分数不高。有的考生就事论事,大谈特谈鹿的悲剧成因,立足点不高,得分同样很低。我们在写议论文的时候,必须由鹿的悲剧引申出人的悲剧,集体的悲剧,乃至国度的悲剧,甚至地球的悲剧。这就是十分精妙的类比。

【佳作赏析】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湖南省澧县第一中学1424班 王益朋

被誉为群经之首的《易经》,艰深晦涩,意蕴丰富,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人为之痴迷。《易经》所阐述的,就是“变”。风雨雷电,生老病死,兴衰更替……无不是变的体现。变,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规律。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发展变化,唯有顺势而为,学会改变,才能更好地在世上立足与发展。若是固守现状,不谋变革,最后便会和堆积多年的木板一样,被虫咬蚀得千疮百孔,慢慢腐烂在历史的角落里。

那只可怜的鹿,一心关注陆地,防备着猎人攻击,不承想他所信赖的海洋也会突生变故,让毫无准备的他命丧黄泉。没有及时转变观念,是造成悲剧的主因。试想鹿要是对海上多一份提防,吃草时多扭头瞄两眼,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在纷繁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也像鹿一样,忽视了身后的海洋呢?理学大师朱熹有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思想活跃离不开广泛知识的获取,但是我们每天埋头于浩帙书海中,久而久之难免会效率变低,头脑僵化,此时我们不妨调整心态,改变方法。这样,我们的学习之路才会越走越宽,梦想的远方也会更加明朗。

相比于学习,生活无疑更为复杂,尤其是在瞬息万变的商界,稍有不慎,便会有灭顶之灾。柯达,曾经的全球胶片王者,占有中国近六成的市场份额,可谓是睥睨天下,风光无限。也许是被辉煌冲昏了头脑,当数字化的浪潮袭来时,柯达的管理者们却一味保守,迟迟不肯推进日益崛起的数码相机业务,死守本行不放,于是市场份额被拱手让给了佳能和尼康,胶片业务也日益不济,最终在2012年破产。商场如战场,面对风云变幻的局势,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迅速的反应能力,等待你的,便只有失败。

同为大企业,京东却走上了一條与柯达迥然不同的道路。当京东实体店出货量做到全国第一后,京东人并没有固守成功,而是毅然转向了B2B模式;在相继打败新蛋网、易趣网后,在全球首创线下自营配送体系,成功超越亚马逊。就这样不断地开拓变革,使对手们望尘莫及,京东成为与淘宝齐名的电商巨头。京东的策略就是不断地突破自我,打破常规,唯有如此,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当今时代,“以不变应万变”早已陈旧迂腐。高瞻远瞩,顺势变革,“以智变应万变”,方可成就辉煌。

点评:这篇议论文因为采用了由物及人,巧妙类比的方法,由鹿的悲剧联想到学习效率的高低,联想到企业的成败,给人的感觉是思维视野十分开阔。所举例子新颖典型,论述不疾不徐,从容不迫。论证方法灵活多样,不失为一篇论述佳作。

突围角度三:关注两极,一分为二

【名师支招】很多考生写作议论文,看问题很片面,不知道辩证地看。鹿的悲剧在于认为安全的地方没有危险,如果它知道祸福相依、安危并存,悲剧也许不会发生。我们写作议论文,要关注矛盾的两极,一分为二地论述。这样给人的感觉就是: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佳作赏析】

居危思安

□湖南省澧县第一中学1424班 王佳慧

武侠剧里的侠客面对刺客的围剿,往往选择和同伴拉成联盟,交与对方“背后”的信任。刀光剑影后,统一着装的刺客往往横七竖八,一片呻吟。手持剑刃的侠客还没来得及仰天长笑,突然鼻头一皱,两眼一瞪,愕然地转过头,难以置信地盯着他的生死之交。双唇微微颤抖,侠客最终倒在血泊中——镜头聚焦在他背后的匕首——伤口落在他自以为最安全的背部。

居安思危,人人都明白的警言。人们害怕危险,所以防范险境,他们把危险划出安全圈,一心一意对准圈外的事物开炮。然而,谁有能力划定安全界限?

一棵参天大树,长了叶,人们可以遮荫蔽阳;结了果,人们可以采摘享用。运气好的时候,还可以用来躲避不会爬树的野兽的追捕。一棵树给人的安全感,从它稳扎的根直到它参天的叶都有贡献。然而,当雷电来临之际,有多少人死在了这棵温厚树下?在我们还不知晓雷雨天站在树下的危险性之前,有几个人没想过在电闪雷鸣的苍穹下去寻找一棵树的安慰,只因平日里它带来的庇护。

走钢索的人往往倒在了最后几步。中间的路程太过惊险,因而只能聚精会神,心无杂念地控制自己。一步一步,在即将到达终点的时候,由于自认为即将安全,于是放松警惕,失神与跌落,接踵而至。

没人知道安全的界限划在哪里,也少有人明白危险与安全不过是微妙的转变。“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地方”,这只是一次赌博,并非胜券在握。

被拉进传销团伙往往要“归功”于几个堂表亲戚,唠几句家常,送几次薄礼,然后你被吞噬于无形之中。一个有常识的人很难听信陌生人的几句话而进入传销团伙,因为我们面对陌生的事物有着天生的警觉与判断力。但当姑婆姨妈随意煽动两句,悲剧便可以产生。我们时刻防范险境,却难以发现安全网下的陷阱。

面对险境,要记住准备两把刀子,一把刺向此时此地,一把刺向前方的安逸。

点评:这篇文章以一个与鹿的故事类似的故事开头,巧妙点题。然后着重论述安危的关系,以树为喻、以走钢索为例,指出“没人知道安全的界限划在哪里”,然后以传销为例,进一步指出“我们时刻防范险境,却难以发现安全网下的陷阱”,最后加以深化:“面对险境,要记住准备两把刀子,一把刺向此时此地,一把刺向前方的安逸。”全篇行文都紧扣“居危思安”,关注矛盾的两极,一分为二地论述,逻辑严密。

篇5:观名师课堂有感

高玲

五月的鲜花竞相开放,为我们送来了花的芳香。同时,在这个初夏,我旗再一次迎来了两位著名教育家余映潮与武琼老师的亲临指导。让我们再一次如沐浴春风,神清气爽。

余老师的关于“关于高效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板块式教学”实在是“灵动的版块,无限的创意”,余老师将其发挥的淋漓尽致,尽善尽美。在实际教学中,教学结构呈现出若干“板块”的组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灵活多姿,可以充分地表现教师设计教学的技艺、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它可以用于一节课的教学,使这节课布局完美、内容厚实;它也可以用到一个教学步骤之中,使这个教学步骤显得丰满细腻。还可以用到单元的综合学习活动之中,使这种活动的教学层次清楚而内含丰富。总之,对于传统的教学结构而言,板块式教学设计是一种创新与突破。

在武老师的课堂上,注重学生识字遣词造句、朗读、概括文意精心研读文本的能力,扎扎实实的教孩子,一步一个脚印地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学生掌握不好的地方,有意识放慢教学的节奏,让学生真正弄懂。而且在诵读、人物形象的赏析中,通过联想想象,创设情境,还原文本,让学生真实的感受人物的心情、神态,自然地领会文章的妙处,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激发对历史人物、民族文化的热爱,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语文教育不能没有人文性,人文性如同语文教学之魂,失去了魂,语文就失去了生命力,而工具性是语文教学之根,失去了根,魂也就失去了依托。

篇6:观名师教学心得体会

魏凤华

前几天我到石家庄参加了小学语文全国名师教学艺术观摩展示活动,聆听了江苏的薛法根、北京的武琼、浙江的虞大明三位名师的讲座和他们执教的四节语文课,我们感受颇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虞大明老师,虞老师讲了两节语文课,一节是五年级的《祖父的园子》,一节是四年级的《父亲的菜园》,这两篇都是略读课文,虞老师还有一个有关略读课文教学的讲座——《略读教学——让孩子擅读、好读》。通过对虞老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反思和对讲座的学习,我领略到虞老师这堂课的精妙所在,对略读课文教学也有了更深更高一个层次的认识与理解。下面我就结合《祖父的园子》一课谈谈我的收获:

一、多次浏览 渗透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与浏览。虞老师在课一开始就告诉学生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又推荐给他们一种新的学习方法,那就是多遍读,反复浏览。课堂中精心设计了三次浏览。第一次浏览,让学生紧扣课题,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学生第一遍浏览,想到什么词了,就可以写在课题的旁边。第二次浏览,让学生把刚刚提练的词语变成问题,如“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应有尽有、生机勃勃的园子?”等等,并强调将这些词语变回问题,并带着这样的问题去学习,就能使学习更深入。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第二遍浏览,找到相应的句子,把这个词语写在了这个句子的旁边,进行交流。第三次浏览,又让学生带着“为什么是自由快乐的”这个问题,用圈关键字的方法,想想萧红在园子里干了哪些事情?又以“这些事情中最重要的是哪件事?”来引领学生精读重点部分。看似简略的三遍读,实则一遍比一遍深刻。那么整堂课正如虞老师自己说的那样,“让学生学习略读与浏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这是是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逻辑起点。”而在此基础上重点部分采用精读,真正实现了略读课文的简约但不简单,教师教的简,但学生学的丰。整堂课上,教师引领学生用笔阅读——随时圈画,随时批注,让学生用笔记录阅读探究的成果,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二、无痕引领,渗透写法

整堂课,虞老师在写法的渗透上是“无痕”的。如“为什么说铲地这件事情写得最具体?”,当学生说到(1)写了对话。老师马上引导,在平时写作中如果想写具体,可以加入人物的对话。这样的指导写作十分简单、有效。(2)写得比较多,用了好几个自然段。老师顺势引导,平时写作中多写几个自然段,你的文章一定会具体。(3)抓住了祖父的神态。老师马上引导到理解祖父的几个“笑”上去,同时强调写写人物的神态可以把事情写得很具体。虞老师就是这样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文中作者把事例写具体的方法,并告诉学生在今后习作中进行运用;再如学生交流到“愿意”在文中重复运用时,虞老师就拿出了自己的一段写景的文字与文中段落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照中获得启示:同样的事物用不同的写法就会体现不同的特点,表达了不同的写作目的。

三、两处设计最为巧妙

1、这节课结尾的设计

课的结尾虞老师播放了罗大佑的《童年》,在孩子们轻轻哼唱歌曲后,虞老师将自己的多个童年趣事的下水文片断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阅读。老师自身的童年趣事通过文字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的时候,调动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并在一件件趣事中感受到了老师童年的快乐,在欢乐的笑声中自然也调动起了自己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触发自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留住童年的永恒的想法。最后屏幕上出现:“聪明的,你用什么方式让你的童年留下永恒呢?”这样的资源开发非常巧妙。

2、拓展延伸上

虞老师在拓展延伸上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虞老师说到:萧红的童年时快乐的、自由的,所以她写下了《呼兰河传》,当学生说到《呼兰河传》里一定写下了萧红的快乐自由的生活时,虞老师出示了茅盾先生的评价这本书是“一串凄惋的歌谣”?太让人震撼了!为什么呢?愿意解开谜团吗?自己去读读一定会有新的发现。老师这样的设计有效地调动起了学生阅读这部作品的欲望与期待。

反思自己的教学,感觉过死、过窄,其实对于小学生我觉得我们不必挖得有多深,不必学得有多深,我们应让孩子读得广一些、远一些,应让孩子们懂得一篇文章学习的结束,应是孩子另一个崭新阅读活动的开始。

篇7:郭方方观名师学术有感[精选]

2014年3月14日有幸聆听了徐长青的“简约”教学、黄爱华的“大问题”教学、柏继明的“游戏”教学的新课程教学观摩课及学术报告,使我深受震撼,真正感受到了“新课程,新理念,新思路”带来的新变化。同时我还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体育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

使我感受最深的徐长青老师的课及报告。下面我将结合徐老师的一节课《重复问题》的教学过程说一说我的感想,启发和收获。

听了徐长青的课,无不为他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而叹服。在徐老师的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他给学生营造的民主、和谐的环境,充满童趣、乐趣的课堂;看到了能“教出数学味道的教师,教出数学品味的教师,教出数学境界的教师,教出课堂人文性的教师”;看到了一个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空间。这些,都无不为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最大限度的利用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情境的关键是必须暗含着数学问题。所有的问题情境,才能引起他们思维的冲突,激起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从而达到有效的学习。

二、徐老师尊重每一个生,他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数学。在学生数学学习模糊的地方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在体验中把握知识。他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知识在孩子的探索中汩汩流出,讲出了动态的数学、发展的数学。

三、发自内心的去欣赏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真情实感。

徐老师的课堂上充满了“人情味”。他对学生说的每一句话、他给学生的每一个眼神、他对学生做的每一个动作,无不是发自内心的,就是通过这些,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对他们的鼓励、对他们的欣赏。

四、练习设计巧妙,首尾呼应,既巩固了课堂学习的知识,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让学生深深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我感动于课堂上的师生之间的自然和谐、水乳交融;感动于老师的纵横千里、收放有度;感动于孩子们的灵动思维、挑战创新;感动于师生全情投入、生机勃发。他所营造的大气、流畅、课堂是我教学的理想追求。

回头再反思自己的教学,在课堂上有多少话语是无用的多余的,多少教学环节的设计是无效的,有时自己感觉也别扭,教起来不顺畅。以后要不断地审视自己的课堂,经常

地反思,及时地调整。我想自己教得别扭也是因为自身欠缺的东西还不少,从学科知识到学科理论都不足不够,导致视野比较窄,不能从更高层次上去把握,今后还要不断学习,更好的掌握教材,深入地了解学生。不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更要清醒的把握孩子的认知方式、思维过程,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享受教学的快乐!

篇8:王红之课:红妆素裹

一、文本解读力:红堂堂

大凡上得好的课,教师都有文本解读的功力。王红上课,历来都是首先在文本解读上下功夫的。文本解读指的是对文本内容和意义的感知、理解和评价,并形成对文本的价值取向的过程。其途径是朗读、比较和理解,其实质是一种“价值取向”。文本解读得准确与否、深入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纵观王红的文本解读,堂堂有“据”,堂堂有“法”。

文本解读的规定,一定只能由课文所包含的意蕴生成,持之有据。这个“据”,就是语文的本质、课文的本来、汉字的本源和学生的本身。王红的课堂呈现的是“本色课堂”。本色课堂是自然的、朴素的、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可以说,王红上课,不仅用知识,不仅用身心,而且是用思想在上课。

王红的文本解读非常关注课文的文、道、质。“文”就是语言文字,“道”就是文本的思想内容,“质”就是连接“文”与“道”的成文法则、表达方式。就一篇课文而言,要从文入手悟道,从质入手解析文,再从道入手把握文,从文入手把握质。具体地说,就是要看一篇课文用什么样的语言文字反映了什么样的事实,用什么样的结构体现了什么样的思路,用什么样的材料证明了什么样的观点,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然后再回过头来,看课文为了说明观点或表达情感,用了怎样的结构和语言,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结构、这样的语言。概括地说就是:“循文思质,因文释道,因道悟文”。如果你静心阅读王红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观摩她的课堂风采,相信会对她文本解读的特色有更深切的体会。

二、教学设计力:红澄澄

课堂教学设计本质上是一种课程设计,需要有课程设计的视野。教学设计是把一般意义上的课程转化为学生真实的体验课程的设计,呈现的是“红澄澄”“明朗朗”的审美状态。

请看王红执教的三年级下册《一面五星红旗》(第二课时)的教学板块设计:

追本溯源,了解当时处境。

前后对比,体会内心情感。

真情抒发,提升爱国情怀。

这样的设计,从结构看,简洁明了;从内容看,聚焦情感;从方法看,比较思考。真可谓简约并不简单。我亲临现场听课,感慨万千,其课大气灵动,层层推进,虚实结合,效果明显。

请再欣赏我曾听过的王红执教《黄山奇石》的首句“黄山是世界闻名的风景区”。她先分析组成这句话的三个词:“黄山”“世界闻名”“风景区”,分别以A、B、C为标志。再让学生对这三个词进行改变顺序组成新的句子(B-C-A或C-B-A),大意不变。这样的设计既训练了语言,又训练了思维,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了,真可谓一箭三雕呀!由于关注了语言表达方式,这个教学环节对学生来说,是给力的,是有效的。这样的精彩设计,在王红的课中是不胜枚举的。

我欣赏了王红近几年设计的十几节课的课堂实录,发现她的设计有以下特点:从设计教师的“教”转向设计学生的“学”的设计理念、从追求教会学生知识、技能转向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设计价值取向、从尊重教材文本逻辑转向尊重学生经验与认知发展逻辑的设计思路、以教材知识为线索的线性设计转向以三维目标整合的学习情境的设计策略等。这些教学设计特点在她的课堂中都有具体反映,值得我们学习。

三、课堂执行力:红馥馥

我前前后后听过王红执教的《黄山奇石》《燕子过海》《一面五星红旗》《搭石》《乡下人家》《“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等,大都为中年级的课,领略了她课堂“红馥馥”的风采。凡是听过王红课的人都有共识:王红之课,简约而灵动。我也有同感。

先说说其课之简约。请看王红执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过程简约,内容朴实:课前谈话,了解作者,揭示课题;认读词语,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思辨,感悟内涵——母爱和父爱。

静思王红之课堂,简约的基本元素有:简朴的教学理念、简明的教学目标、简要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过程、简练的教学方式。

当然,王红的课堂简约并不简单,它是一种课堂感受;简约排斥随意,它是一种精湛设计;简约拒绝低效,它是一种高效整合;简约不是无为,它是一种教学境界。

再看看其课之灵动。王红的课堂是灵动的,凌空的。变化、发展、生成、提升是王红之课堂的特质。使学生“活”起来,让课堂“动”起来,就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是王红课堂不懈追求的。

早在2006年,王红上《燕子过海》,采用了反复回旋的朗读方法。第三段第二句话反复出现了三次。这三次的出现也是有层次的:第一次初步感知,通过音乐的渲染唤起孩子们对燕子的同情,是浅层次的。第二次在感知第二段后再次朗读第三段第二句话,此时,学生已经从内心感受到了燕子的艰辛,对他们的这种遭遇感到悲伤,这时的朗读是带着自己的情感的。第三次是在孩子们感知了第三段第一句话后,再次朗读,此时,学生已经被深深地打动了,难受、悲伤、沉重的心情情不自禁地表露了出来。这时的朗读,是在对语言文字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的朗读,是有实效的朗读。

王红是杭州市采荷一小教育集团的校长、书记,管理近3000人的学校,行政工作不可谓不忙,但她2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小学语文教学第一线,听课研课,身体力行,在各种级别的研讨会上公开示范。正是由于她长期立足课堂,练就熟能生巧的课堂基本功,才使得她的课堂充满灵动。这再次验证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好师多上课,好课多磨炼。

王红常说,要减少课堂教学的静态预设性,多增加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王红的课堂给我们一种新启迪:课堂教学追求的是一种“变化”的状态,变化意味着对现状的改变,变化预示着进步和发展。小变化小发展,大变化就会大发展,正是由于不断的变化才带来教学质量和品质的不断提升。我不禁欢呼:灵动的课,好啊!

红堂堂、红澄澄、红馥馥构成了王红课堂独有的一道红妆素裹的风景。从学理看,在以上“三力”中,文本解读是基础,教学设计是关键,课堂执行是核心。如果由此来深入学习和领会王红的课堂,那么我们的收获就会更多、更大、更远。

(作者系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系教授、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教授)

篇9:观名师之课

[名师教育(学)观宣讲活动心得采撷]名师教育(学)观宣讲活动心得采撷作者:江霞爱的教育--名师教育(学)观宣讲活动心得采撷3月26日在董封小学和实验小学开展了名师教育(学)观宣讲活动,分别由横河小学的宋玉兵、芹池中学的韩旭霞、河北中学的许德成、蟒河台头小学的成聪平、第三小学的孟敏余和固隆中学的赵中海等六位名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观点和经验进行了宣讲,引发了大家的一些共鸣,名师教育(学)观宣讲活动心得采撷。下面是部分老师的心得体会:3月26日,教育局组织的名师教育(学)观宣讲活动在我校举行。六位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或激情澎湃,或深情款款,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点娓娓道来。那一个个朴实却动人的事例,深深地感染着我,那一个个睿智却实用的技巧启迪着我,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为人师的苦、乐、酸、甜,更看到了为人师的自豪和骄傲。尤其是许德成老师的宣讲,更是引出了我许久未曾落下的感动的泪水。爱在行动中!崔主任简短有力却又发人深省的点评久久回荡在耳畔。--董封小学杨晋芬《将爱,进行到底》3月26日下午,我校全体师生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名师教育(学)观宣讲会,聆听了六位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宣讲报告后,深有感触,使我深深地感受到要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所付出的心血和艰辛,特别是课改形势下的优秀教师付出的更多,不仅需要有丰富的教学知识,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深厚的爱心,而且必须具备教学改革创新的精神,尤其是针对自己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勇于承认,敢于创新。都说教师的工作具有无私性,是的,几位教师不管工作在农村还是城市,也不管是教小学生还是初中生,他们都是在默默无闻地工作,无私地奉献自己的青春。从六位教师的宣讲中,更让我深深地认识到,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他们每个人的故事中,说的最多的是爱的字眼,讲的最多的是爱的故事,最感动人的是爱的力量,心得体会《名师教育(学)观宣讲活动心得采撷》。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要用爱的魅力去创造奇迹。--实验小学吉海鹏《学名师,提高自身素质》.爱--就是教育。变--才有创新。反思--就有进步。读--是幸福的。协作--众人拾柴火焰高。--实验小学王云霞《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彰显生命教育特色》许老师其貌不扬,不高的个子,黑黑的脸庞,不算标准的普通话。但是,就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却给了我们久违的感动。他的宣讲几次被掌声打断,这掌声是善意的、是感动的、是敬佩的。当他宣讲完毕的时候,掌声经久不息。就我而言,我是被他那既朴素又高贵的教师的良心所打动了…--实验小学马彩霞《教师的良心》固隆中学的赵中海老师以教坛初识愁滋味、衣袋渐宽终不悔、风雨之后见彩虹三句精辟的语言介绍了自己与课改共同成长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热爱学习、热爱教育的年轻有为的教师,这种爱钻研的劲头着实令我钦佩。记得窦桂梅老师说:学习就是最高级的精神美容,学习就是最长远的备课,就是最好的教学准备。不学习的教师是对工作的一种渎职。是啊,人生是场马拉松,我们都是马拉松选手,稍一懈怠就会被很多人超越。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做一名学习型教师。--实验小学姬蕊萍《聆听先进理念感受名师风采》努力成为学生的朋友,这是孟敏余老师的工作追求。学习中,和学生共同合作,共同探究,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游戏中,做他们的玩伴,和他们一起游戏,一起开怀大笑;生活中,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互相倾诉心中的想法。孟老师用自己的真心,让这份友爱天天伴随着孩子们的生活、学习,同时也幸福了孟老师的生活。我深深感到: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微笑着面对学生,学生就会把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回报给我们,我们的工作也一定会开展得生动活泼,卓有成效。--实验小学苏春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论教师--需捧着一颗爱心。论教书--需凭着一颗良心。论育人--需奉献一颗真心。--董封小学王金华《护花使者的秘诀--爱心、良心、真心》六位名师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宣讲,一件又一件鲜活的事例,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一次又一次的洗礼,一波又一波的震撼!指引我们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明确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激励我们为成就更专业的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名教师而不懈努力!--实验小学卫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观名师之课】相关文章:

观名师课堂有感范文06-10

观名师课堂心得体会04-09

名师工作室--名师职责05-11

名师之路04-10

名师04-13

名师带徒材料04-07

名师论文范文05-08

感悟名师范文05-16

名师采访范文05-17

名师讲坛范文05-17

上一篇:“依法办事”何以走向以人为本反面下一篇: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