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标本管理制度

2024-04-20

检验科标本管理制度(精选8篇)

篇1:检验科标本管理制度

检验科标本管理制度

1.目的:

加强检验标本的管理,明确各类标本采集、接收、拒收、保存和处理要求,规范标本管理工作流程。

2.范围:

适用于本科所有标本的管理,包括标本的采集、运送、接收及保存等。

3.职责:

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样本采集作业指导书的编制,科室秘书负责本部门具体措施的落实,科主任负责检查和监督标本管理各项工作。

4.总则:

(1)检验标本包括从门急诊、住院患者和体检人员等处采集的标本。

(2)检验申请包括下列信息:

①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床号

②申请医生

③标本来源

④是否优先处理

(3)如患者存在下列情况,申请者必须在申请单上注明:

①正在接受抗凝治疗。

②确认或怀疑患者有蛋白异常血症。

(4)优先处理的检验标本:

①紧急:来自急诊室、手术室、其它临床患者需要急诊处理的标本,实验室将尽快地为其完成各项检验。

②门诊:对于需在同一天内复诊的患者。

③处理时间的长短对标本的结果有影响的项目如血气等。

5.标本采集和送检:

(1)标本由以下资格人员采集:

①注册护士。

②执业医生。

③检验技术人员。

(2)病区标本采集和送检程序:

①医生开具检验项目。

②急诊检验医嘱立即通知责任护士,护士确认后对该病人进行采集标本,标本采集时要对病人的基本信息进行核对。信息包括患者姓名、年龄、病历号、床号、检验项目、标本类型及特殊要求等;采集完毕后,将病人的基本信息写在标本容器上。并将采集者及采集时间写在检验申请单上。通知检验科的工作人员。

③住院病人的血液标本由病区护士负责采集。

④采集者在标本采集前仔细核对患者姓名、年龄、床号、病历号、检验项目,无误后将真空管上的条码贴于申请单上,采集完毕后并将采集者及采集时间采集者及采集时间写在检验申请单上,标本由检验科工作人员早上8:00和早上10:00两个时间点到各病区对标本进行接收。由护士与检验科人员当面清点标本数量,并在标本登记本上签字。

(3)门急诊、体检标本采集和送检程序:

①医生开具检验申请单后。

②患者或家属到付费窗口进行付费。

③门急诊病人(包括体检)血液标本由本科负责采集,急诊室行动不便的急诊病人的血液标本由急诊室护士负责采集。

④患者凭发票及检验申请单到化验室采血或留样。

⑤工作人员核对发票和检验申请单,并与患者本人或病人亲属进行交流以确定患者身份包括(姓名、年龄等),无误后将真空管上的条码贴于申请单上,采集完毕后并将采集者及采集时间写在检验申请单上,并根据相应操作程序进行采集。

⑥尿液、粪便、痰液等标本由医生、护士或检验人员指导下,病人自行留取。

⑦脑脊液、关节液、胸腹水、前列腺液、阴道分泌物等标本由临床医师采集。

(4)标本接收:

①核对送检标本,并在标本接收登记本上签字确认。

②对不符合要求的标本处理见下述第六款。

③将标本送往科内相应检验部门或区域。

6.不符合要求的标本:

(1)定义:

由于某个或多个原因,患者标本在检验时可能出现不稳定或不可靠的结果,这些标本称为不符合要求的标本。具体包括如下:

①标本类型与医生的申请不符。

②标本容器上条形码申请单上的条形码不符。

③标本量太少。

④真空管用错(试管或容器不符合相应的检验项目的要求)。

⑤标本抗凝不完全或有凝块。

⑥血与抗凝剂比例不当(血过多)。

⑦严重溶血。

⑧严重脂浊。

⑨标本污染。

⑩标本未用无菌容器送检。

⑾未按标本采集要求采集与送检。

⑿标本干燥。

⒀⒁试管破损。

⒁在绝对要求空腹抽血的情况下未做到空腹。

⒂其它不合格情况。

(2)实验室对不符合要求标本的处理方法:

①联系相应病房护士。

②退回标本,要求更正。

③退回标本,要求重新采集后及时送检。

④病人禁高脂饮食或停用脂肪乳剂1天后再重新抽血送检。

⑤标本容器外的标签只能由标本采集者更正,在错误未被纠正之前不得再次送检。

⑥检验科记录不符合要求的标本,定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协商改进。

7.标本管理要求:

(1)全体工作人员要十分重视检验标本,正确采集、验收、保存、检测,避免错采、错收、污染、丢失,否则追究当事人责任。

(2)检验标本的采集必须严格按照检验项目的要求进行采集,包括容器、采集时间、标本类型、抗凝剂选择、采集量、送检及保存方式等。

(3)接收标本须严格实行核对制度,包括对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床号、标本类型、标本量、容器、标识、检验目的等的审核,所送标本必须与检验申请单上的信息相符,不符合要求的应退回重送。在核对检验标本的同时,应查对临床医生检验申请是否正确、完整、规范,如有不符合要求者,应予退回,要求在纠正以后,再予接收。

(4)标本接收后应及时处理,防止标本中被测成份降解或破坏。如当天不能检测,则应分离出血清或血浆,按各自要求(冷藏或冷冻)保存。

(5)对检测后的标本必须妥善保存。要求一般标本冰箱保存一周,标本的保存及废弃均需记录。

(6)急诊标本及特殊标本(心包穿刺液、胸腹水等)的接收和报告除电子记录外,还要书面逐项登记(如接收和报告时间等),以备查询。

(7)各实验室要做好标本交接班工作,交班人要与接班人员以书面形式进行交接。

(8)各室废弃标本处理严格按《实验室感染性稠•料和废弃物管理规定及处置要求》执行。

(9)对不负责任,造成标本遗失者按差错标准处罚(参照“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篇2:检验科标本管理制度

(一)要十分重视检验标本,正确采集、验收、保存、检测,避免错采、错收、污染、丢失,否则,应追究当事人责任。

(二)检验标本的采集必须严格按照检验项目的要求,包括容器、采取时间、标本类型、抗凝剂选择、采集量、送检及保存方式等。急诊标本应注明“急”。

(三)门诊病人的血液标本由中心抽血室工作人员抽取,急诊病人的血液标本由急诊值班人员抽取,住院病人的血液标本由病区护士抽取。

(四)抽血全部使用负压真空管,一人一带一垫一针,无菌操作。

(五)脑脊液、关节液、体腔液、脓液、前列腺液、阴道分泌物等标本由临床医师留取。

(六)尿液、粪便、痰液等标本由医生、护士或检验人员指导、并交待注意事项后,病人自行留取。

(七)检验标本的采集必须严格按照检验项目的要求,包括容器、采取时间、标本类型、抗凝剂选择、采集量、送检及保存方式等。急诊标本应注明“急“。

(八)接收标本严格实行核对制度,包括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病床号、标本类型、容器、标识、检验目的等,所送标本必须与检验项目相符。不合要求者退回重送。在核对检验标本的同时,应查对临床医生填写的检验申请单是否正确,完整,规范,如有不符要求者,应予退回,要求在纠正以后,再予接收。

(九)所有拒收或退回标本均应在登记本上登记,登记内容包括:病人姓名、病区、床号、送检医师、送检项目、拒收(退回)原因、拒收时间、经手人等。

(十)住院病人标本的运送工作一律由病区护工负责,原则上不接受住院病人或家属自行送检的标本。

(十一)向外单位送检或接收外单位送检的标本应专人负责并有专门记录。

(十二)急诊检验标本要及时采集、核对、检验、报告。检测后的各种标本,应保存一定时间。尤其是脑脊液、心包积液、胸腹水液、胃液等标本,检验后应保存一周,以备查对。

(十三)候检标本保存的前提是不影响检测结果,所有因放置时间过长可影响检测结果的项目(如血糖、血钾)不允许作为候检标本保存。

(十四)候检标本的保存条件视检测项目的不同而定。

(十五)候检标本的保存由各实验室项目检测者负责。

(十六)除尿液和粪便标本外,其他标本检查完毕后,一律置冰箱保存3天才能弃去。

(十七)各室标本应按测定日期分别保存,以便查找。

(十八)保存的标本在临床医师或患者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对其检测结果重新复查。

(十九)保存到期的标本集中放置丢弃在黑色胶袋中,由工人密封完毕后,送到医院医疗垃圾集中点统一处理。

篇3:检验科标本管理制度

关键词:分析前质量控制,沟通,管理对策,标本合格率,标本管理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赖于全程质量控制, 可分为分析前、中、后三个阶段。检验科对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已有了较为完善的制度, 但分析前阶段的质量控制为最薄弱的环节。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检验科通过派专人直接参与临床标本质量管理, 总结分析标本退回原因, 针对原因采用一系列管理举措,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201 4 年7 月至2015 年2 月该院胃肠外科病区所有接到的检验科退回标本及退回标本记录单 (详细注明退回理由) 共计766 份, 其中2014 年7 — 12 月为未做相应管理前, 共713 例;2015 年1 — 2 月为开展针对性管理后, 共53 例。2014 年12 月为管理整顿月。

1.2 检验科标本退回理由及产生原因 (1) 标本溶血: 标本过分振荡、注射器采血后用力注射入试管、标本受热、标本放置过久。 (2) 标本脂血、乳糜血:患者高脂血症、饮食后、使用乳化剂后等。 (3) 标本凝固:标本混匀不充分、真空试管过期或不合格、标本量过多导致的抗凝比例失调。 (4) 标本量错误:标本量过少不能满足检测需要、标本量过多导致抗凝比例错误 (常为凝血标本和血沉) 、遗漏采集标本的空试管。 (5) 条码不清:打印条码不清、条码被污染、条码破损等。 (6) 条码与标本不符:患者自取标本用错容器、采好血样后贴错条码、用错采集容器。 (7) 标本污染:大便中混入小便、小便中明显有污物、被污染的培养标本 (污染的痰标本或口水痰) , 以及明显被稀释的血标本, 由输液侧采血等错误采血方式导致; (8) 其他原因:采集时间错误 (空腹血糖餐后采集、皮质醇未注明采集时间、24 小时尿未注明尿量) 、病区要求退回 (患者要求转院拒绝检测或已转归为减少费用无须检测标本) 、检验科暂不能检测标本。

1 . 3 管理对策

1.3.1 编定《标本采集袖珍手册》 由检验科联合护理部编写, 此次修订以前已有的《标本采集手册》, 特意印刷成袖珍手册, 便于每位护理人员放于口袋中随时查阅。

1. 3. 2 加强培训在病区内不定期由检验科特派技术人员宣传相关检验知识, 并轮流到检验科短期培训, 增加对医学检验知识及检测方法的了解, 特别是了解各项检测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等。

1. 3. 3 设立标本管理岗位及标本管理责任人病区带教老师与检验科特派技术人员作为标本质量管理的责任人, 负责该科标本质量的专项管理及对本科新护理人员的带教工作。每天在标本送检前做相应的质量检查, 不合格的标本立即重新采集。本科也设置了标本放置特定区域。

1.3.4强化标本采集流程管理每位护理人员必须按标本采集流程操作, 如必须先贴条码再采血, 采血前由另外护理人员核对试管与条码, 且严格执行本科的“三不准”, 即不准导管采血、不准输液侧采血、不准不贴条码采血。在抗凝标本采集好后必须颠倒混匀10次以上, 避免标本凝固。

1.3.5加强标本送检管理本科指定护工接受检验科两周的标本送检专项培训, 对采集好的标本限时送检, 送检前由本科责任护理人员或带教老师核对各标本的相应流程及检查标本的质量 (包含二便标本) 。检查登记好后, 在LIS系统上发送后交由标本护工立即送检。

1. 3. 6 加强患者自留标本的宣教责任护理人员加强宣教, 直至患者能复述操作流程的要点, 在病房卫生间内张贴二便、痰标本留取的流程图。

1. 3. 7 检验特派技术人员在病区随时指导对护理工作中有关检验方面的疑问, 应及时沟通联系, 针对部分患者的某些特殊性, 请检验科特派技术人员会诊解决。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 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强化分析前标本管理前后退回标本情况强化标本管理前总标本数为24 276 例, 标本退回率为2.9% (713/24 276) 。强化标本管理后总标本数7354 例, 标本退回率为0.7% (53/7354) , 明显低于强化标本管理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117.33, P < 0.01) 。

2.2 强化分析前标本管理前后退回标本的原因分布 (表1) 强化分析前标本管理前标本退回前三种原因为标本污染、标本凝固及条码与标本不符。通过强化分析前标本管理措施, 标本退回前三种原因为标本脂血与乳糜血、标本污染、标本量错误。

3 讨论

检验科的全程质量控制最薄弱环节在分析前, 只有严格执行临床护理人员的各项规范培训及标本采集流程, 才能减少标本采集中差错。临床科室不能再认为检验质量与临床毫不相关, 检验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临床标本的规范采集。查卫琴[1]也证实, 实验室为临床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检测结果的前提, 必须加强临床沟通、加强分析前质量控制, 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送检标本的合格率。

医学实验室需要向临床提供指导标本采集的手册, 并积极与临床沟通, 保证分析前质量[2]。然而检验科提供的《标本采集手册》页面很大, 使用科室仅有一本放在资料盒存于文件柜中, 实用性及使用效率不强。我们对其进行修订并改成袖珍型小手册, 人手一本。如今, 《标本采集袖珍手册》成了本科护理人员的工具手册, 手册中按检验项目详细说明了患者准备、标本采集要求、采集注意事项、检测与临床意义等。

为提高患者诊治效率及满意度, 必须围绕患者的需求及良好体验开展全新工作, 不断提高护理的精细化, 为检验科及时提供高质量的标本, 获得及时准确的检验报告, 也正是患者的需求及利益为最高利益的体现[3]。胃肠外科病区对分析前标本的管理对策是实践分析前标本规范化管理的探索与尝试, 通过检验人员深入一线短期的强化管理, 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院在分析前标本的管理上将进一步探讨, 并在全院开展, 各病区都有检验技术人员负责并指导, 形成全面而规范化的分析前标本管理制度, 将标本管理建设成为全院化专项管理的典范。标本的分析前管理也是检验质量全程管理在临床的运用及延伸。按季度分析总结退回标本的特点及原因, 对标本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4,5]。

通过加强护理人员与检验科沟通完善标本采集手册、加强培训, 落实标本采集各个环节控制, 对提高标本送检质量有重要意义[6]。胃肠外科病区通过检验技术人员的参与, 把临床与检验紧密联系于一起, 加强护检工作的密切合作, 共同做好分析前质量控制工作。检验技术人员在临床标本管理中解读检验报告有积极作用。

对患者自取标本的指导与宣教, 因护理人员工作量大、时间短导致宣教不够详细, 以及患者理解的局限性、对留取标本方法掌握不好, 从而导致痰标本、尿标本、粪标本的合格率较低, 检验科特制作了相应的采集流程图, 配合易读易懂的实人操作图谱, 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查卫琴.临床实验室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 26 (2) :223.

[2]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ISO15189:2007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S].北京: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2008.

[3]Arora DR, Arora B.Ethics in laboratory medicine[J].Indian J Med Microbiol, 2007, 25 (3) :179.

[4]姜邦蓉, 陈家坚, 潘青秀, 等.持续质量改进在不合格标本防范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4, 24 (11) :1659.

[5]冯苏娟.持续质量改进在基层检验室标本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 34 (7) :907.

篇4:检验科标本管理制度

【关键词】血液临床检验分析;标本准备;质量管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062-01

血液临床检验分析前阶段标本准备的质量保证是减少结果误差、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提,其质量的控制与患者的准备、医疗人员的工作手段、标本最终的储存及处理均有很大的关联,正确的、规范的采集和处理标本是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如若不注意分析前的标本准备的质量管理和控制,那么再完美的检验设备和检验过程也无法保证检验结果的客观准确。

1 选择合适的检验项目

医生应注意选择正确、科学的检验项目,着重考虑检验分析的针对性、有效性、时效性和经济性,其中,针对性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来确定检验项目;有效性是指要明确该检验项目对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时效性是指报告结果的及时程度;经济性是指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费用。

2 患者采血前的准备

2.1减少饮食因素带来的影响

患者的饮食成分、饮食结构与习惯对标本的化学成分和含量都有影响,部分项目要严格控制饮食。饮食影响血糖、三酰甘油和无机磷等结果,高脂肪饮食,脂肪经乳糜化进入血液成乳糜微粒,导致血清混浊,血液中某些物质含量异常,出现吸光度干扰。因此,根据检验目的,标本留取前医生、护士要指导患者进行适当合理的饮食。

2.2尽量减少患者的剧烈运动

人体剧烈运动会引起血液某些成分含量的改变,因为运动时出汗、剧烈呼吸、肌肉收缩及神经紧张等导致了生理状况的改变。钾、钠、钙、磷、白蛋白、尿酸、尿素、胆红素、天门冬氨酸转移酶、碱性磷酸酶等都会有所升高。正常人坐立时血浆总量比卧位减少12%左右,静脉渗透压增加,又进一步导致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直立时醛固酮、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都有7%左右不等的升高。因此,采血前避免剧烈运动、情绪过分紧张和保持正确坐姿是非常重要的。若患者有较为剧烈的运动,则标本采集人员应嘱其安静休息三十分钟后再开始采血。

2.3采血前尽可能的减少药物的服用

在服用多种药物的同时进行多项化验检查,药物引起的化验异常会与疾病引起的一样多,影响检验结果的常见药物包括:抗凝剂、降糖药、兴奋剂、激素、抗癫痫药、降压药、镇痛药、抗感染药及某些中药等,不同的药物造成的影响程度不一,有些药物影响检验结果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有的改变是因检验过程中化学反应被干扰,有的则反映特殊器官受损,有的患者代谢功能特殊,对某一化合物的形成或排出呈加速或迟滞。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消除“药物干扰检测”这一现象,医师、化验师和药师必须研究不同给药途径给药后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判定检验结果时要综合考虑给药途径、药物的血药浓度水平、药物的半衰期、排泄途径和清除率等。许多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干扰,常与血药浓度呈正相关,故检验取样应尽量避开血药高峰期。当然,疾病条件许可时,应提早几天停药,以完全排除药物对检测的影响,但这并不是每个患者都能做到的

3 规范标本的采集过程

要尽量的规范标本的采集过程,在采血时要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全面核对患者信息。不规范的操作往往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压脉带束缚时间过长并用力拍打拟穿刺部位可致标本溶血,采血部位消毒后,消毒剂未干燥即行静脉穿刺,可发生溶血而影响检验结果,在同一部位反复进行静脉穿刺,针头在静脉内探来探去,采血不顺利易发生凝血或溶血,采血后不拔下针头,直接用力将血注入试管易溶血,采血时注射器漏气,注射器、针头、试管不干燥,将气泡注入血标本都会引起标本溶血,采血量的准确性也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问题应通过规范的采血操作尽量的避免。在用全血或血浆检验的标本中,需加入抗凝剂并混匀,应严格的控制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由于体液随着体位的不同可在血管内外流动,造成血液稀释度的不同而影响检验结果,采集应采取坐位或卧位,减少影响的同时提高安全性。绝对避免在输液手臂采血,造成检验结果严重偏差。止血带的使用时间不宜过长及过紧,也不宜用力拍打穿刺部位,采血要在一分钟内完成,避免混入组织液和产生气泡,以免激活凝血因子。应用成品凝血测定管时要适当调整血液量,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血液采出后要轻柔地将真空采血管上下颠倒或倾斜旋转使血液和抗凝剂充分混匀,避免剧烈晃动溶血或混匀不够凝血。要保证真空采血管密封,避免双向污染或溶血。

4 标本的储存及转运

血液标本不宜放置过久,因为细胞还在继续进行新陈代谢,使pH及血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上升,影响数据的准确性,标本采集后应将血液立即送检,储存以十五到二十度储藏为宜,高溫会加速凝血因子失活,低温可以使凝血因子变性。储存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在四小时内应检测完毕。要记录储存温度和储存时间。应用密封容器转运标本,转运过程要平稳,摇动、震荡等因素均可造成溶血,要防止标本容器的破损及标本的污染,防止唯一标志的丢失和混淆。标本运送到实验室后,检验科要认真核实检验单与标本是否一致,是否符合检测要求,对合格标本要经过检验人员验收。不合格标本要有拒收措施,注明拒收原因。标本到达实验室后按照文件尽快对标本进行处理。

5 结语

标本的采集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是临床检验系统质量管理中较为薄弱的环节,标本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直接影响着临床医师对患者疾病的正确诊断、及时救治、及预后判断等。因此,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操作过程,加强标本准备的质量管理,以保证检验工作的高质量、高速度完成,更准确的了解患者的病情,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徐奎军,影响实验室分析检测前阶段质量的因素及管理对策[J],职业与健康,2007

篇5:检验科标本接受和处理制度

一、标本接收

1.核对检验单填写是否完整,如姓名科别、床号、性别、年龄、诊断和医生签名、日期等。

2.核对联号是否相符,检验目的是否清楚。

3.标本是否符合要求,不合格者应及时通知并病房重留并登记在相应的登记本上。

4.急诊标本应及时查对,并在登记本上记录收到时间和送检人并签字。5.门诊送来的标本应及时与送检者核对、接收,同时两人在登记本上签字、根据送检项 目写清楚取报告的时间

二、标本的处理制度

1、血清类标本检验后标本保存3天,全血类标本保存24小时,以供必要时复查结果。

2、过保存期的血标本由保洁员进行清点、登记、高压消毒、打包后交医院垃圾收集人员处理,并进行交接登记。

3、注射器针头放锐器盒中按锐器处理方法处理。

4、检验后尿液标本不作保留,尿液加入10g/L漂白粉消毒2小时处理后才能排放入下水道内。使用后的一次性尿杯、试管放在10g/L漂白粉溶液中浸泡2小时后,打包交医院垃圾收集人员处理,并进行交接登记。

5、检验后粪便标本不作保存,将粪便盒投入塑料桶中,加入20%的漂白粉干粉,搅拌混合,作用2-6小时后,打包交由医院垃圾收集人员处理,并进行交接登记。

6、检验后前列腺、精液标本不作保存。将涂有标本的载玻片或盛有标本的试管投入10g/L漂白粉溶液中浸泡2小时后,废液倒入一水道排入医院废水处理系统,玻片、试管经洗涤、高压消毒后重新使用或打包交由医院垃圾收集人员处理,并进行交接登记。

篇6:检验科标本管理制度

检验标本的采集

一、血液标本的采集

血液标本可来自于静脉、动脉或毛细血管。静脉血是最常用的标本,静脉穿刺是最常用的采血方法。毛细血管采血主要用于儿童,血气分析多使用动脉血。

(一)静脉采血法

1 .采血步骤

采血前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编号及检验项目等,按试验项目要求,准备好相应的容器,如空白试管、抗凝管或促凝管等。病人应取坐位或卧位,采血部位通常是前臂肘窝的正中静脉。若用普通采血法,采血后应取下针头,将血液沿管壁缓慢注入试管内。

2 .注意事项

(1)

防止溶血:造成溶血的因素有注射器和容器不干燥、不清洁;淤血时间过长;穿刺不顺利,组织损伤过多;抽血速度太快;血液注入容器时未取下针头或注入速度过快产生大量泡沫;震荡过于剧烈等。若用普通注射器采血后,未取针头直接将血注入真空管内,也易造成溶血。体内溶血属合格标本,但应在报告单上注明。

(2)

避免充血和血液浓缩:采血时应动作迅速,尽可能缩短止血带使用时间。用止血带压迫时间最好不超过半分钟,否则将使生化结果升高或下降。

(3)

若病人正在进行静脉输液,不宜在输液同侧手臂采血;若女性病人做了乳腺切除术,应在手术对侧手臂采血。

(4)

采血的体位:体位改变可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使血液中的许多指标发生改变。一般采取直立位采血,其二标本的测定值比卧位高

%~

%。因此,采血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坐位或卧位),以及体位的一致性。

(5)

采血时只能向外抽,决不能向静脉内推,以免注入空气,形成气栓而造成严重后果。

(6)

很多生化成分受膳食影响,因此,采血前要确认病人是否空腹。

(二)动脉采血法

肱动脉、股动脉、桡动脉以及其它任何部位的动脉都可以作为采血点,但多选择肱动脉和桡动脉。在摸到明显搏动处,按常规消毒,左手固定搏动处,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成60

°角刺入,血液将自动进入注射器内。采血注意事项见血气分析部分。

(三)真空采血法

双向针的一端在持针器的帮助下刺入静脉,另一端插入真空试管内,血液在负压作用下自动流入试管内。由于在完全封闭状态下采血,避免了血液外溢引起的污染,并有利于标本的转运和保存。标准真空采血管采用国际通用的头盖和标签颜色显示采血管内添加剂种类和试验用途。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盛血试管。

1 .普通血清管

红色头盖,采血管内不含添加剂,用于常规血清生化、血库和血清学相关检验。

2 .快速血清管

橘红色头盖,采血管内有促凝剂,可激活纤维蛋白酶,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变为不可溶的纤维蛋白多聚体,进而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快速血清管可在5

分钟内使采集的血液凝固,适用于急诊血清生化试验。

3 .惰性分离胶促凝管

金黄头盖,采血管内添加有惰性分离胶和促凝剂。标本离心后,惰性分离胶能够将血液中的液体成分(血清或血浆)

和固体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等)

彻底分开并完全积聚在试管中央而形成屏障,标本在48

小时内保持稳定。促凝剂可快速激活凝血机制,加速凝血过程,适用于急诊血清生化试验。

4 .肝素抗凝管

绿色头盖,采血管内添加有肝素。肝素直接具有抗凝血酶的作用,可延长标本凝血时间。适用于红细胞脆性试验、血气分析、红细胞压积试验、血沉及普通生化测定,不适于做血凝试验。过量的肝素会引起白细胞的聚集,不能用于白细胞计数。因其可使血片染色后背景呈淡蓝色,故也不适于白细胞分类。

5 .血浆分离管

浅绿色头盖,在惰性分离胶管内加入肝素锂抗凝剂,可达到快速分离血浆的目的,是电解质检测的最佳选择,也可用于常规血浆生化测定和

IC

U

等急诊血浆生化检测。血浆标本可直接上机并在冷藏状态下保持

小时稳定。

6 .

E

DT

A

抗凝管

紫色头盖,乙二胺四乙酸(E

DT

A,分子量

292)

及其盐是一种氨基多羧基酸,可以有效地螯合血液标本中的钙离子。螯合钙或将钙从反应位点移去将阻滞和终止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血过程,从而防止血液标本凝固。适用于一般血液学检验,不适用于凝血试验及血小板功能检查,亦不适用于钙离子、钾离子、钠离子、铁离子、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的测定及

PCR

试验。

7 .枸橼酸钠凝血试验管

浅蓝头盖,枸橼酸钠主要通过与血样中钙离子螯合而起抗凝作用。适用于凝血实验,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是

9。

8 .枸橼酸钠血沉试验管

黑色头盖,血沉试验要求的构橼酸钠浓度是

(相当于

0

mol

L),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

4。

二、尿液标本的采集

(一)采集方法

尿液标本有随机新鲜尿、定时尿及

小时尿,根据检查项目选择标本的采集类型。定量生化分析多收集

小时尿液,24

小时尿标本采集方法如下:

嘱病人在早晨

时排尿弃去,以后每次排尿均收集于一大容器内,至次日早晨

时最后一次尿亦收集于容器内。测量并记录

小时尿液总量,然后混匀尿液,取适量尿液送检。

(二)注意事项

收集尿液标本的容器必须清洁干燥,最好是一次性使用的容器。若容器反复使用,则须用洗涤液和自来水清洗,再用蒸馏水冲洗。尿标本要防止混入月经血、阴道分泌物、精液、前列腺液、粪便等异物。尿标本收集后应

时内送检,以免细菌作用和化学成分分解。若不能及时检验(如收集

小时尿液),将标本置冰箱保存,若加入防腐剂,保存效果更佳。

三、粪便标本采集

标本的收集、存放与运送的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应采取新鲜粪便,盛于洁净、干燥无吸水性的有盖容器内,不得混有尿液、水或其他物质,以免破坏有形成分,使病原菌死亡和污染腐生性原虫、真菌孢子、植物种子、花粉易混淆检验结果。

采集标本时应用干净竹签选取含有粘液、脓血等病变成分的粪便;外观无异常的粪便须从表面、深处及粪端多处取材,其量至少为大拇指末段大小(约

5g)。

标本采集后一般情况应于

1h

内检查完毕,否则可因

p

H

及消化酶等影响导致有形成分破坏分解。查痢疾阿米巴滋养体时应于排便后立即送检。从脓血和稀软部分取材,寒冷季节标本传送及检查时均需保温。

检查日本血吸虫卵时应取粘液、脓血部分,孵化毛蚴时至少留取

30g

粪便,且须尽快处理。

检查蛲虫卵须用透明薄膜拭子于晚

时或清晨排便前自肛门周围皱襞处拭取并立即镜检。

找寄生虫虫体及做虫卵计数时应采集

24h

粪便,前者应从全部粪便中仔细搜查或过筛,然后鉴别其种属;后者应混匀后检查。

对某些寄生虫及虫卵的初步筛选检验,应采取三送三检。因为许多肠道原虫和某些蠕虫卵都有周期性排出现象。

隐血试验,应连续检查

天,选取外表及内层粪便,应迅速进行检查,以免因长时间放置使隐血反应的敏感度降低。

粪胆原定量检查应连续收集

天的粪便,每天将粪便混匀称重后取出约

20g

送检。查胆汁成分的粪便标本不应在室温中长时间放置,以免阳性率减低。

脂肪定量检查时,应先食定量脂肪食,每天进食脂肪

150g,连续

天。从第3

天起,收集

72h

粪便,也可定时口服色素(刚果红),作为留取粪便的指示剂,将收集的粪便混合称量,从中取出

60g

左右送检。简易法为在正常膳食情况下,收集

24h的全部粪便,混合称量,从其中取出约

60g

送检,测脂肪含量。

细菌检验用标本应全部用无菌操作收集,立即送检。无粪便排出而又必须检查时,可经肛门指诊或采便管拭取标本,灌肠或服油类泻剂的粪便常因过稀且混有油滴等而不适于做检查标本。

四、分泌物的标本采集

1.取材所用消毒的刮板,吸管或棉拭子必须清洁干燥,不粘有任何化学药品或润滑剂。

2.根据不同的检查目的可自不同部位取材。一般采用盐水浸湿的棉拭子自阴道深部或阴道后部、宫颈管口、尿道等处取材,制备成生理盐水液。

五、特殊标本的采集

(一)脑脊液的采集

正常脑脊液为无色、清亮水样液体,当脑组织和脑膜有病变,如感染、外伤或肿瘤时,可使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

发生变化,主要反映在颜色、透明度、细胞及各种化学成分的改变。脑脊液标本的采集由医生进行。脑脊液的穿刺部位较多,有腰椎穿刺、小脑延髓池穿刺,婴儿时期的前囟门作侧脑室穿刺等。因腰椎穿刺简单易行且危险性小,最为常用。将脑脊液标本收集于三支无菌试管中,第1

管作细菌检查,第2

管作生化检查,第3

管作细胞计数。脑脊液标本应尽量避免凝固和混入血液,标本采集后要立即送检,以免因标本放置时间过长使其成分变化,如葡萄糖分解,使葡萄糖含量降低。

(二)浆膜腔积液的采集

正常情况下,人体胸腔、腹腔、心包膜等有少量液体,它们主要起着润滑浆膜的作用,当浆膜发生病变时,如炎症、循环障碍、恶性肿瘤浸润等,浆膜腔液产生增多并积聚在浆膜腔内,称为浆膜腔积液。检测浆膜腔积液的某些化学成分,如蛋白质、葡萄糖、酶及肿瘤标志物等,有助于了解浆膜腔积液的性质和病因。一般由临床医生用浆膜腔穿刺术获得标本。

(三)羊水的采集

羊水(amniotic

fluid)

是产前诊断的良好材料,从羊水成分的变化可了解胎儿的成熟度,有否先天性缺陷及宫内感染。羊水标本通常由临床医生经腹壁行羊膜穿刺取得。羊膜穿刺有可能损伤胎儿及母体,应掌握好羊水分析的指征及穿刺技术,在妊娠

周羊水达到

200

ml

以后才能进行。要注意无菌操作,取羊水速度不宜太快,标本量一般为

ml。

六、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本的采集

※脓液及创伤感染标本的采集

.首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拭净病灶表面的污染杂菌。

.对已破溃脓肿一般以无菌棉拭子采取脓液及病灶深部的分泌物,而瘘管则以无菌方法采取组织碎片,放入无菌试管中送检。

.对未破溃脓肿最好用

%~

%碘酊和

酒精消毒患部皮肤后,以无菌注射器抽取脓汁及分泌物,也可于切开排脓时,以无菌棉拭采取。

.有时也可将沾有脓汁的最内层敷料放入无菌平皿内送检。

.对放线菌的标本,常用无菌棉拭挤压瘘管,选取流出脓汁中的“硫磺样颗粒”盛于试管内送检,也可将灭菌纱布塞入瘘管内。次日取出送检。

※血液及骨髓标本的采集

.将患者拟采血部位放平,扎以止血带,选好静脉穿刺点,以皮点为中心用

%~

%碘酊从内向外周擦拭,待干后再以同法用

%乙醇脱碘。消毒范围不得过小。

.以无菌手续由静脉取血

ml,立即注入适当的液体增菌培养基内,迅速轻摇,使充分混合,以防止凝固。

※尿液标本的采集

采集尿标本必须防止杂菌污染,严格无菌操作,一般多采集中段尿。送检标本以晨起第一次尿液为佳,采集后立即送检,(泌尿系感染大多病原菌,于室温放置时间较久,即可增殖)

并均应在用药之前培养。

1 .中段尿采集方法

(1)

女性采样前应先用肥皂水清洗,再用

0

%高锰酸钾水溶液冲洗尿道口,然后排尿弃去前段尿,留取中段尿

ml

左右于无菌容器内,立即送检。

(2)

男性须将包皮翻开冲洗,然后采集中段尿。

(3)

儿童多数情况下仅冲洗外阴是不够的,故采集标本较为困难,如尿内细菌明显增多,可高度怀疑尿路感染。

2 .肾盂尿采集法

为确定菌尿是否来自肾脏,可用导尿管采集肾盂尿,充分冲洗膀胱,以最后一次冲洗尿作为对照,尔后用导尿管插入输尿管,分别标记左右两侧收集

次尿,如输尿管菌数比对照尿菌数多或第3

次比第1

次多,该菌尿可能来自肾脏;反之,第1

次尿菌数多于第3

次尿菌数,则可能来自膀胱。该方法一般请泌尿科医师协助进行。

3 .膀胱穿刺采集法

采集中段尿完全避免污染是很困难的培养结果与病情不符时,可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采集尿液。此法用于厌氧菌培养或留尿困难婴幼儿。

4 .导尿法

采取导尿管留尿是一种较好的无菌采集方法,取

ml

于灭菌容器内送检。

※粪便标本的采集

.选取有脓血、粘液部分的粪便

3g,液体粪便则取絮状物,装于灭菌的蜡纸盒中送检。

.在无法获得粪便的情况下,可用直肠拭子插入肛门

5cm

处,取直肠表面的粘液,装于无菌试管或保存液中送检。

※上呼吸道标本的采集

.拟检查白喉棒状杆菌采集标本时,应使患者对光而坐,头部上仰口张大,用压舌板轻轻压舌根,直接用棉拭子擦拭病人咽、鼻粘膜、伪膜边缘部分或组织深层的分泌物作直接涂片和分离培养。若无局部病变或作带菌者检查则应于咽部或扁桃体上擦拭。

.拟检查百日咳鲍特菌或脑膜炎奈瑟菌时,应自鼻咽部采集标本。即用无菌的鼻咽拭子(一端弯曲的金属棉拭)

由口腔进入伸向鼻咽部,到达咽因后壁涂擦取标本,对患百日咳患儿作标本培养时可采用咳碟法。

.拟检查麻风分枝杆菌时,可采取鼻粘膜标本。即将无菌棉拭子用力擦拭鼻中隔部,直至微有出血为止。

※痰液及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的采集

.标本在采集前,首先让病人用清水漱口数次,以除去口腔内大量杂菌,让患者用力自气管深部咳出痰液吐至无菌的广口瓶内或小纸盒内。

.若病人痰量较少,需要检查痰中结核杆菌时,则应收集

小时痰液。

.气管洗涤液:取

号消毒导管,从鼻腔插入气管内,缓慢注入灭菌蒸馏水

ml,取出导管。留取病人在3

小时内咳出的痰液,放入灭菌瓶内送检,本法可在清晨空腹时进行。

※鼻、咽、眼、耳拭子标本采集

.拟检查白喉杆菌采集标本时,应使患者对光而坐,头部上仰口张大,用压舌板轻轻压舌根,直接用棉拭子擦拭病人咽、鼻粘膜、伪膜边缘部分或组织深层的分泌物作直接涂片和分离培养。若无局部病变或作带菌者检查则应于咽部或扁桃体上擦拭。

.拟检查百日咳杆菌或脑膜炎奈瑟菌时,应自鼻咽部采集标本。即用无菌的鼻咽拭子(一端弯曲的金属棉拭)

由口腔进入伸向鼻咽部,到达咽后壁涂擦取标本,对患百日咳患儿作标本培养时可采用咳碟法。

.眼、耳道疖肿或化脓性疾病通常以无菌棉拭子直接采取分泌物送检即可。

标本的处理

标本处理不当将可能引起比分析更大的误差。因此,应根据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抗凝剂、防腐剂和处理方法。

一、抗凝剂

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称为抗凝。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试剂称为抗凝剂(anticoagulant)。对抗凝剂的一般要求是用量少、溶解度大、不影响测定。生化检验常用的抗凝剂有以下几种:

1 .肝素

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粘多糖,其抗凝机理主要是对抗凝血活酶和凝血酶的形成和活性,阻止血小板聚集。肝素抗凝血常用于血气分析和部分生化项目的测定,使用

0g

L的肝素溶液

0

ml

可抗凝

ml

血液。

2 .草酸钾-氟化钠

草酸钾可与血中钙离子生成草酸钙沉淀,从而阻止血液凝固。草酸钾溶解度大,抗凝作用强。氟离子能结合钙而抗凝,但抗凝效果较弱。氟离子可抑制糖酵解中的烯醇化酶,防止糖酵解,若未加氟化钠,血标本中葡萄糖含量将以每小时

%的速度下降。而在氟化钠的存在下,血糖浓度在25

可稳定

小时,4

可稳定

小时。因此,草酸钾-氟化钠是血糖测定标本常使用的抗凝剂。

二、防腐剂

尿液检验最好留取新鲜标本及时检查,否则尿液生长细菌,使尿液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在留取

小时或

小时尿液时,尿液标本应置冰箱保存或加入防腐剂(antiseptic),常用的防腐剂有:

1 .浓盐酸

盐酸使尿液保持酸性,阻止细菌繁殖,同时防止一些化学物质因尿液碱化而分解,通常用量为

0

0

ml

浓盐酸/

ml

尿液,适用于

小时尿儿茶酚胺、秀草扁桃酸(V

M

A)、17

-羟皮质类固醇和

-酮类固醇等定量测定。

2 .甲苯

甲苯可在尿液表面形成薄膜,防止细菌繁殖,用量

0

0

ml

甲苯/

ml

尿液,适用于尿肌酐、尿糖、蛋白质、丙酮等生化项目的测定。

3 .冰醋酸

用量

ml

冰醋酸/

小时尿液,适用于

小时尿醛固酮测定。

4 .麝香草酚

可抑制细菌生长,用量为

0

lg

麝香草酚/

ml

尿液。用

%的麝香草酚异丙醇溶液可增加麝香草酚的溶解量,达到抑菌及保护代谢物的作用,适用于尿钾、钠、钙、氨基酸、糖、尿胆原、胆红素等测定。

标本的分离、储存和转运

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及时分离血清或血浆,否则可发生红细胞与血清之间成分的相互转移,或细胞中的某些酶分解待测物等,而影响检验结果。例如,血清无机磷可由于红细胞内有机磷酸酯被磷酸酯酶的水解而增加;血清中葡萄糖可因红细胞内糖酵解酶的分解作用而降低,此外,钠存在于红细胞与血清中之比为

;钾在血清和红细胞中之比为

;钙在红细胞中极少,几乎全部在血清中。因此,血清钠、钾、钙测定时,需注意及时分离标本,若不能立刻分离血清或血浆,应将标本放置于室温或

水浴箱内,不能将血液标本直接放入

冰箱,以免发生溶血。对不是因操作不当引起的溶血、脂血或胆红素血,应在检验报告上注明,供医生参考。尿液、脑脊液和胸腹水等标本常需离心,取上清液进行分析。

分离后的标本若不能及时检测或需保留以备复查时,一般应放于

冰箱,某些检测项目的标本存放于-

冰箱更稳定。标本存放时需加塞,以免水分挥发而使标本浓缩。需注意的是,某些检测指标如乳酸脱氢酶的标本应存放于室温,置

反而不稳定。

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实验室分析,标本管道传递系统可加快标本传递速度和避免标本的错误传递。若标本不能及时转运到实验室或欲将标本送到上级部门或检测中心进行分析时,应将标本装入试管密封,再装入乙烯塑料袋,置冰瓶或冷藏箱内运输,运送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荡。

要视所有标本为传染品,对“高危”

篇7:检验科检验标本采集简述

一、概述

• 实践证明,为保证临床检验质量,必须做到全过程质量控制,即对实验室检查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这里包括:实验前(分析前)、实验中(分析中)和实验后(分析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其中实验前质量控制是全面质量控制的前提。国内外均有报道,检验结果误差中70%左右来自实验前(分析前),而且实验前(分析前)误差是仪器、试剂、质控品和标准品等再好也无法解决的。因此,必须注意做好实验前质量管理。

二、实验前质量控制主要包括:

(一)患者的准备;

•许多检测对饮食、饮水和药物有特殊要求,如:空腹标本是指空腹8h后采集的标本,血脂测定须禁食12-14h,情绪紧张会使血糖升高,醛固酮检测要在起床活动前取卧位血,起床后活动2h取立位血,吗啡、可卡因可使淀粉酶(AMY)升高; •

(二)标本的采集;

1、止血带压迫时间不宜超过40秒,否则会导致乳酸升高、pH值降低、K、Ca升高、淤血、静脉扩张等;

2、采血后应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采血管,不可用力震荡,摇晃; •

3、静脉血避免在输液同时取血,输液不仅使血液稀释,而且会对血糖和电解质等检验结果发生严重干扰;

4、多个组合检测项目同时采血应按下列顺序:血培养-无添加剂管(红帽)-凝血管(黄帽)-枸橼酸盐管(黑/蓝帽)-肝素管(绿帽)-EDTA管(紫帽)-草酸盐/氟化钠管(灰帽);

(三)标本的储存;

(四)标本的运送;

(五)标本送出及签收;

(六)标本的处理;不论是抗凝血还是非抗凝血,为了缩短血清或血浆与血细胞的接触时间,从标本采集开始,必须在2h内将全血处理为血清或血浆。

篇8:检验科标本管理制度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管理系统将电子病历(EMR)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相整合,作为系统平台,结合物流管理系统,应用标准条形码技术,通过网络信息交换,使物流、信息流及人流三者有机结合,使检验标本在分析前、中、后等3个阶段均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医学检验的全过程计算机质量监控。

2 检验标本全程质控中计算机管理的必要性

一项检验从医生提出申请到报告单发出,是一条相互关联的多环节工作链,在这个过程中,检验标本会受到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各方面因素或各个环节的影响,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均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采用计算机标本管理模式,将电子病历(EMR)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的整合系统作为平台,结合物流管理系统,应用标准条形码技术,配合实验室全过程质量控制,实现对检验标本的自动处理和分析,集中管理及出具检验结果的综合报告单。因此,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检验标本全程质量监控是非常必要的。

3 检验标本全程质控中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应用

3.1 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组成及网络连接

3.1.1 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管理系统将电子病历(EMR)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相整合,作为系统平台,采用B/S模式,结合物流管理系统,应用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及检验仪器的单/双向通讯技术,建立一套全院性的计算机条码检验标本管理系统,将数据收集汇总在统一的数据源中,使仪器设备根据这些指令进行运转和信息传递。

3.1.2 系统的网络连接

(1)仪器和LIS工作站连接:数据接收工作站和检验仪器通过EIARS-232C串行通讯端口连接,采集结果数据。从不同仪器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可能具有不同文本格式,因而利用通讯软件相应地执行不同数据处理过程,使原始数据通过通讯程序解释成LIS可以读的数据形式,然后将处理后的结果数据以统一形式存放。

(2)LIS与HIS的连接:将LIS工作站连接至百兆交换机,然后再由百兆交换机连接至主交换机,使LIS与HIS同在同一局域网内。

(3)医生站(护士站)与LIS的连接:LIS工作站直接连接至HIS的楼层交换机上,医生站(护士站)上配备条码打印机和普通打印机各1台,实现医疗科室可随时查询数据并打印报告单。

(4)护士站与LIS的连接:护士站与LIS工作站之间在传输信息及运输标本时,依靠物流信息系统控制运行,采用空气动力方式传输标本,是标本的流动链。它把标有护士站位置的物流桶放入传送带中,传送到相应位置。

3.2 计算机管理系统对检验标本的全程质量监控

计算机管理系统以条码作为患者信息和医生申请的检验项目信息的载体,将其与具体的标本关联起来,并通过网络系统将这种信息在电子病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与物流管理系统之间传递,将临床医生、护士和检验人员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了人流、物流与信息流三者的完美结合。

标本全程质控的流程:医生站开单,生成电子检验医嘱,护士作确认,生成条码,此条码与医嘱信息相连,打印条码标签,将其帖于相应的标本采集管上送检;护士采集标本,系统自动记录标本采集时间,应用物流管理系统运送并监测标本,标本送至检验科,作签收确认,并打印标本送检清单,同时护士站作送检成功提示,并记录检验科签收时间;检验人员扫描条码接收标本,检验系统作核收,获得与标本相对应的患者资料和医生申请的检验项目,同时完成患者检验项目自动计费;检验人员离心处理标本,直接将标本上机,通过自动化仪器及信息系统的实时双向通讯技术,从检验系统下载检验任务,实现标本进入仪器后,不需要人工干预的自动识别和自动化测定,实时自动接收仪器发送出来的测定结果,并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与相关患者资料对应,经过检验人员审核后,作审定,将检验报告通过网络系统直接发送到医生站;医生可在电子病历中随时调阅,护士站可随时打印检验报告单交与患者。

3.2.1 对标本时间的监控

在整个检验流程中,计算机管理系统读取条形码,并通过医生申请信息和检验结果信息的交换,动态统计样本周转时间,记录并保留各个时间段处理时间。包括医生提出检验申请的检验申请时间T申请;护士站确认申请,打印条码的标本采集时间T采集;标本传送中,物流管理系统记录的送检时间T送检;标本到达检验科的签收时间T签收;标本在各工作组扫描登记并编号的时间T接收;标本进行信息核收的时间T核收;检验结果的审定时间T审定;结果检测完毕后,检验人员审核并发出报告的时间T报告。这样通过系统可控制样本停留状况,缩短样本周转时间,实现计算机管理系统对标本时间的监控。

3.2.2 对标本误差的监控

计算机管理系统应用条码技术,结合物流管理系统,有效地杜绝了标本在采集、传送及接收中分析前误差的产生;应用双向通讯和条码技术,结合LIS避免了实验中误差的产生;LIS以及网络系统的应用,使在检验分析前、后的申请单和报告单部分杜绝了误差。

3.2.3 分析前对标本采集、送检及接收的监控

计算机管理系统应用条码技术,结合物流管理系统,对采集标本建立唯一编码标志,自动记录标本所处的环节或状态(如条码已打印,标本已采集、已运送、已到达、拒收、签收和检验已完成等)在护士站和检验科采用不同颜色字体以示区分,这样规范了检验申请,实时监控标本状态。

3.2.4 对试剂的监控

试剂的质量是影响试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因素,将有效期内的试剂投入使用,并且保证支出的试剂被合理消耗,计算机管理系统中设计了试剂管理功能,可查询每种试剂种类、批号、厂家和库存量,过期试剂系统自动报警,以粉色提示显示过期试剂。进行入库管理的同时,记录领取人和经办人。这样大大提高了检验工作的效率,避免了许多人为差错和疏漏,保证了检验仪器的正常稳定运行。

3.2.5 分析中对仪器的监控

利用自动化分析仪器的双向通讯功能,使自动化仪器从计算机管理系统下载检验任务并自动执行检测,实现标本进入仪器后不需要人工干预的自动识别和自动化测定。检验信息系统实时自动接收仪器发送出来的测定结果,并在系统中与相关患者资料对应,形成完整的检验报告单,经过检验人员审核后,作审定,发出报告。

3.2.6 对质控管理的监控

计算机管理系统通过对各种仪器共性数据的统一采集和保存,方便了制作各种报表,可预先设置所有的质控规则,对每天的室内质控结果进行监测,主任、组长、专职质控员授权随时观察质控情况,停止试验并对失控情况进行分析,在月终小结时,系统会自动记录当日失控情况,统计处理情况及各种分析数据,同时质控信息、相关质控图可由系统自动完成,随时监控各种仪器的工作状况以及工作人员的操作,保证检验质量。

3.2.7 分析后对标本危急值的监控

计算机管理系统结合检验实际,为方便医生第一时间掌握紧急复杂标本及危急值结果,设立危急值报警显示。当紧急复杂标本检验完毕,或非紧急复杂检验项目超出危急值范围时,系统会立即报警提示,并自动记录时间和流水号,当结果传送医生站,以警告显示,为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

3.2.8 检验报告及临床意义的监控

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应用,使检验报告区别于过去手写报告。检验报告的信息都是通过计算机系统来完成的,具有准确性和完整性。检验报告能够记录患者在检验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时间、患者信息以及检验项目值和参考值范围并与患者以往数据进行比对。随时传输检验报告到医生站,缩短了报告发出时间。利用网络系统,随着医生开具的申请单,显示医生对患者病情的临床诊断,供检验人员参考;同时,随着报告单的发出,会将检验人员对患者检验项目值临床意义的理解及再评价传到医生站,有利于对临床病症的会诊分析,做到了临床与检验科的及时沟通。

3.2.9 对数据保存的监控

计算机管理系统将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存储于数据库,自动保存到服务器,并在不同地方留有备份,以防止灾难性事件带来巨大损失,确保保留数据的完整。

4 结束语

计算机管理系统对检验标本可从临床、物流、检验等3个层面、9个环节进行全程质量监控,即:样本时间监控、标本误差监控、样本采集送检至接收监控、试剂监控、仪器监控、质控管理监控、危急值监控、检验报告单监控和数据保存监控等。它将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对标本进行提醒、规范和监督。它使物流、信息流以及人员三者有机结合,提高了检验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缩短了样本周转时间,减少了操作中误差,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医学检验的全过程计算机质量控制管理。

参考文献

[1]丛玉隆.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及对策[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8):483-487.

[2]韦美德,贺望娇,戴盛明.加强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6):617-618.

[3]安宁,吕顺超,华琛.医院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6,10(3):188-190.

[4]李雪志.全院性检验标本条码管理系统的流程设计[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10):72-73.

上一篇:1任务一:B2B会员注册与管理下一篇:作文素材及整理(有关环境成就人才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