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档案管理制度

2024-05-11

检验科档案管理制度(精选8篇)

篇1:检验科档案管理制度

食品检验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中心食品检测资料档案管理工作,使各类资料便于

借阅利用,为符合法律法规、标准、客户、法定机构、认证/认可等组织的要求提供客观证据,根据中心规章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食品检验资料归档范围:

食品检验报告、检验原始记录(采/抽样记录、收样记录、内部质控资料、合同、工作单、样品准备、原始观测记录、计算和导出数据等)、参加外部能力验证活动资料、检验标准或操作规程、检验结果登记、仪器运行状况记录等。

第三条 交管期阴:

健康相关食品产品的检验报告、检验原始记录由报告编制人,参加外部能力验证活动资料由检验组负责人在检验完成后三个工作日内交综合业务管理办公室归档;其它资料由检验人员在检验完成后三个工作日内交部门兼职档案员在本科室整理归档,于次年初集中送中心档案室存档。

第四条 保管期限:

食品检验报告、检验原始记录等保存期五年。

第五条 保管方式、条件:

中心档案管理员对各类报告、记录进行分类编目,存放有序,便于存取、检索和借阅。档案室环境要适宜,能防盗、防火、防潮、防虫、防鼠、防光、防尘等。

第六条 档案调阅、复制、清理、处置和销毁:

档案调阅、复制、清理、处置和销毁需办理相关手续,具体按中心档案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 档案资料应清晰明了,并注意完整、规范、保密,不得用圆珠笔

书写,不得用热敏打印纸,不得损毁、丢失、涂改、伪造、擅自抄录、销毁、出卖、转让、赠送检验资料,资料利用者必须注意保守机密,不得向无关人员泄密档案的内容,未经同意,不得将档案带出。

第八条 电子媒体的记录应确保软盘、更盘、光盘不损坏,确保记录完整,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原始信息或数据的丢失或改动。

第九条 违反本制度之规定者,按照中心规章制度进行处理,必要时,移

交司法机关处理。

篇2:检验科档案管理制度

一、目的

对各项工作中形成的记录、科技资料、往来文件(书)档案进行控制,为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和检测工作符合要求提供证据,为工作改进提供依据。

二、范围

2.1 适用于质量控制和检测活动中的各种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各部门间的往来文件的归档管理等。

三、职责

3.l 质控部办公室人员负责往来文件收集、立卷及各科室立卷的保管;负责在岗人员的人事、业绩考核资料的立卷、归档管理。

3.2 各科室负责与其相关的往来文件、仪器设备等资料的收集、立卷。3.3 财务人员负责会计帐册、报表的立卷、归档管理。3.4 宣传人员负责影像资料的收集归档管理。

3.5 质量管理人员负责会同有关科室设计和统一质量记录、技术记录的格式及健康相关产品的检验报告,做好质量体系活动与技术运作中形成的各类记录的收集、整理、立卷与归档保管。

3.6 办公室主任负责审批档案室保存档案的借阅。

3.7质量主管组织评审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的格式并批准实施。

3.8 各科室在质量活动和技术运作时,按要求填写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做好各类记录的收集。

3.9 各科室兼职档案员负责本科室记录的预立档和移交。3.10 技术主管批准到期记录(档案)的销毁处理。

四、程序

4.1 记录格式的确定

4.1.1 技术记录的格式可由各科室设计,各科室负责人审核。4.1.2 质量记录的格式由质量管理人员组织设计,经质量主管审核。4.1.3 质量主管组织评审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的格式,并批准实施。

4.1.4 所有经批准受控的记录格式由质量管理科统一编码标识,编制记录清单,并发布使用,非受控表格经科室负责人审核同意后直接投入使用。

4.1.5 在评审和使用过程中发现记录格式不适用时,由使用部门修改或修订,经相应审批后发布使用。质量管理人员负责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发放新的格式表。4.1.6 上级部门规定的记录格式直接采用,并将其编码列入记录清单。4.2 记录的内容要求与改进

4.2.1 格式栏目中所要求填写的内容必须满足信息足够的原则,并经科室负责人审核批准;科室负责人应定期组织有关技术骨干对记录格式的必要性、充分性和可追溯性进行评定,并随着实践不断改进完善。各科室应有记录格式的控制清单,在批准起用新格式时,原有的格式应予以废除停用。

4.2.2 原始记录要包含有足够的信息以保证检验工作的可复现性。检验原始记录的内容应包括:样品受理编号、收检日期、样品名称、样品批号、检验项目、检测依据、器材记录、环境条件记录、检验起止日期、检验结果及导出数据、检验人员和校(复)核人员签字等。4.3 记录的填写

4.3.1 各科室负责人应根据以上职责和“记录的管理流程”(附后)要求认真做好本科室各项工作记录填写的组织、管理工作。

4.3.2 记录填写应及时、正确、真实、齐全、清晰、明了,不得用铅笔填写。4.3.3 记录上必须有记录人的签名,有审核、批准要求的,相应的签字人应按文件规定要求进行审核、批准、签字。

4.3.4 检测的技术记录要记录技术操作的过程及结果再现所需的足够信息,注意详细记录每次测定条件和环境条件,不得遗漏。检测的原始记录中有检测人、校核人的签名。4.4 记录的更改

4.4.1 当记录中出现差错时,应遵循记录的更改原则:被更改的原始记录仍必须清楚可见,不允许消失或不清楚(采用“杠改法”),更改后的值(或文字)应在被更改值(或文字)的右上方,并由检测人在改正的内容旁签名或盖章。

4.4.2 如需改正的数据或文字篇幅较大时,可将其划框线,中间划一横线,在方框的右上方标识“作废”两字,由改正者在改正的内容旁签名或盖章。

4.4.3 电子存储记录更改也必须遵循上述更改原则,以免原始数据丢失或改动。4.5 记录(档案)的收集与归档

4.5.1 本单位的记录、档案实行分级管理,即由档案室和各科室分别存档。4.5.2 记录要定期收集、归档。原始记录随存档检验报告归档。办理完毕的文件、记录资料由科室兼职档案员收集、立卷,科室负责人审定签字;记录档案卷宗上应有该记录的标识、记录的名称及代码、归档日期、保存期限等内容。质量管理主管负责质量体系文件、检验过程资料的收集编目和归档。

4.5.3 各科室的质量记录由本科室人员收集,本科室兼职档案员每季度收集汇总一次,按记录内容分类编目,年末进行预立卷后,凡重要的质量控制或涉及质量控制的法规文件填写《档案移交清单》,于规定时间交档案室归档。4.6 记录的保存和管理

4.6.1 档案管理员注意对各类记录进行分类编目、装订保存,按“---科室---保存期限分类法”进行排列和编制《全引目录》、《案卷目录》和《收发文本》。由办公室主任、档案员及有关科室负责人根据档案内容确定保管期限。记录、档案的保存期一般为五年,特殊情况需长期保存的另立册存档(如仪器档案、人事档案、图纸等);超过保存期限的记录、档案,由保管人造册,列出销毁清单,科室负责人审核,报技术管理层批准后销毁。

4.6.2 档案保存室的环境要适宜,能防盗(铁柜、铁门、铁窗)、防火、防、防鼠、防光、防潮、防霉。对损失或变质的档案资料应及时修复或复制;设置记录档案框架。

4.6.3 记录档案应存放有序,便于存取、检索和借阅。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和制度,执行相应的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的程序

4.6.4 电子媒体的记录应确保软盘、硬盘、光盘不受损坏,确保记录完整。4.6.5 档案员要及时对档案的收进、移出、整理、鉴定、保管数量和利用情况进行统计,填写《档案统计登记表》报上级部门。4.7 记录(档案)的借阅

4.7.1 对一般档案,人员对记录(档案)的检索和借阅需经相应档案管理科室负责人同意,填写《借阅档案登记表》,和借阅本专业范围的业务档案,受控文件资料借阅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4.7.2 外部人员查阅或拷贝记录(档案),质量档案须经质量管理科负责人批准,其他档案经相关管理部门批准。所有记录(档案)只可就地查阅,不予外借。

4.7.3 工作人员借阅档案资料应先提出申请,经相关科室负责人批准后借阅与本人目前从事专业有关的资料。借阅人必须妥善保管好档案资料,发现有损、撕、涂改或泄露档案内容者,档案管理者必须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

4.8 记录的清理、处置和销毁

4.8.1 办公室主任(或科室负责人)会同档案员对保存期满的档案(记录)进行审阅,有价值的档案继续保存,确认无需保存而又不能外泄的档案填写《档案销毁清理册》报技术管理层审批同意后,由规定机构监督销毁。

五、记录的管理流程

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格式的设计与审定

记录格式的填写

记录的唯一性标识

记录的收集

记录的编目

记录的归档与保存

记录的检索与查阅、借阅

记录的储存、保管与维护

篇3:检验科档案管理制度

一、药品检验技术档案的定义与特点

药品检验技术档案是药检部门在药检工作的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应归档保存的文字材料、图表、照片、录音、录像等科技文件材料。它具有工作考查、科学研究、总结经验、技术交流、参考利用等实用价值。

药品检验技术档案具有如下特征:

(一) 专业性强。

药检机构属于专业性很强的事业单位。它是指运用专业的检测检验技术对本地区生产、销售和采购的药品进行质量检测。所以, 其所形成的档案资料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管理与利用。

(二) 社会性。

药品的使用牵涉各个行业、单位、部门, 及各个阶层和群体, 而药品检验工作主要是针对药品质量的检测, 保证药品质量和提高治疗效果, 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所以在此药检工作中所形成的档案材料也具有广泛的社会学。

(三) 它还是当地医疗机构制定药品生产、采购和销售计划的重要依据。

药检技术档案材料详细记载了源自本地区内外药品的质量状况, 对于药检活动中检验质量为优秀的药品, 要列入本地区或其他地区生产和采购的发展计划中, 而对于那些抽检质量不合格的药品, 要通过媒体向全社会进行发布, 严令禁止本地区的医疗机构进行采购和销售, 对于那些令行不止的违法医疗单位或个人进行严厉惩处。

二、药品检验技术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加强药品检验技术档案的管理可以为制定药检年度计划和长远规划提供依据, 可以为医疗监管机构进行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 可以为药检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第一手的文献资料, 为本地区及社会提供医药咨询和查阅服务。然而, 我国药品检验技术档案管理还存在如下的发展困境:

(一) 药品检验技术档案利用效率不高。

药检技术档案材料能不能得到高效的利用, 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对药检档案资料的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和高效快捷的检索工具。而领导当前尚未对药检档案的使用予以高度重视, 为此不管药检档案对药检工作及药品生产采购计划的制定有多重要, 药检机构都不会将药检档案很好的利用到具体的药检实践活动中。另外, 药检档案材料的高效使用也受制于高效的检索工具, 目前不少的药检机构缺乏有效的检索工具, 这极大地制约了药检档案的有效使用, 增加了药检档案的整理和查询成本。可见, 提高有关领导对药检档案管理的重视, 研发高效便捷的检索工具对档案材料的高效率使用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 药检技术档案管理缺乏有效监督。

药检技术档案作为药检科学研究和技术总结的原始凭证。其一方面包含药品的检验依据、检验数据和检验结论, 另一方面也记载了药品生产与成果转化的各项技术参数。可见, 质量是药检技术档案的生命线, 是我们开发利用信息的基础。然而, 药检机构由于缺乏对药检技术档案的有效监督, 对药品检验的依据、数据缺乏论证, 为此得出的检验结论也存在误导, 药品生产商列出的技术参数存在问题, 药品生产与制作的实际参数与规定存在偏差, 还有药检档案管理人员不按操作规定办事, 使得药检机构出具的药检技术档案的使用价值大打折扣。为此, 加强对药检技术档案的管理, 对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作用甚大。

(三) 药检技术档案管理制度不够规范。

完善的药检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是防范药检档案材料丢失和缺件的重要保障。目前, 药品检验技术档案制度仍然是以人工操作为基础, 这使记录工程中重复记录的现象时有发生, 极大地浪费了药检机构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过时的手工操作严重阻止了管理制度的完善, 为此需运用管理系统网络化软件, 对药检技术档案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还有, 药检技术档案管理过程中, 交接双方的职责、交接需要的交接资料及在交接验收等环节规定的不够明确, 使药品检验技术档案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不易进行责任追究。为此, 我们需要根据药检机构面临的新挑战及管理系统网络化的要求, 不断地完善药检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三、药品检验技术档案的开发与利用对策

结合上述药品检验技术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一) 要提高药检技术档案的使用效率。

药检机构不但要加强药检档案的科学管理, 而且要综合运用档案管理的手段, 提高药检档案资料的使用效率。药检机构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 开发出符合本单位实际的档案管理系统, 该系统可以设置“录入浏览部分”和“查询部分”两个模块。“录入浏览部分”可以按照药品类别、名称、文件序号、申报目的、申报单位、批准文号、档案号、药品规格、保管期限等内容进行查询。而“查询部分”可以按照单项查询和组合查询输入不同的信息, 帮助使用者快速检索到需要的信息, 提高药检档案信息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另外, 药检机构可以开放一部分能公开的资料, 主动加强与其他药检机构的业务合作, 可以选派档案管理人员加强业务交流, 并主动学习与借鉴其他同行在档案管理方面的优秀经验, 从而促使将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引入档案管理实践活动, 以提高药检档案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及药检档案材料的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 加强对药检技术档案管理的监督。

药检档案记录了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情况、成果、质量标准等诸方面的信息, 涉及的材料包括药品检验的原始记录、药品的抽检记录、药品的质量标准等。药品质量是医药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 其监督与检验是从源头上堵住劣质药的流通, 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而药品的监督则离不开药检技术档案信息, 药检机构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手段, 科学地管理药检档案和档案信息资源, 逐步拓展和实现药检技术档案信息的共享, 更好地确保药检技术档案的使用价值, 提高药检技术档案的使用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 药检机构可以对技术档案作进一步的挖掘加工, 可将药品的包装、性状和检验报告等一并向社会公开, 这样既可以拓展药检技术档案的使用范围, 还可以帮助使用者进行方便快捷的查询。

(三) 不断健全药检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为防止档案记录过程中重复记录现象的发生, 药检机构需要引进和运用管理系统的网络化软件, 因此需要按照管理系统的网络化软件逐步完善药检档案管理制度。在管理系统网络化的应用过程中, 需要建立严格的药检技术档案管理机制, 对药检档案信息和数据进行及时的备份, 并标识形成档案的人员姓名与时间, 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地点进行保存, 以防火灾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导致所有技术档案资料的毁灭。同时, 还要定期对磁盘、硬盘等存储设备进行复制、检查, 防止由于磁性工具的损坏而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摘要:随着我国药品工业与生产能力的不断发展, 药品生产质量与科技水平也随之提升。但是, 我国药品安全还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药品生产企业研发不规范、研制原料失真等违法行为。而加强药品技术档案管理, 则可以很好地避免如上违法行为。为此, 本文分析药品技术档案管理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以建立药品生产信息的可追溯机制, 有效防范药品加工企业中的安全隐患。

关键词:药品检验,档案管理,利用

参考文献

[1]刘飞, 梁海伟.浅谈药品检验科学研究的方法问题[J].经营管理者, 2014 (12) .

篇4:检验科档案管理制度

关键词:加强检验仪器设备档案 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8-0000-00

我们说到的检验仪器设备档案实际就是指从事检验检测业务的单位在设备购置、验收、调试、运行、维修、改造、报废等等的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形式的材料。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到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影响到科研工作的水平,所以所加强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今天就是从加强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的管理出发,分别以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特点、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的内容、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措施三个方面浅谈如何加强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的管理。

1 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特点

1.1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具有动态性

我们今天说到的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是一个持续向前发展的工作,也就是说它是不断变化的、不断发展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说:我们在检验一台使用中的设备时,由于设备是正在使用的,所以在每一个时间段,设备的各项数据都是会更新的,所以需要我们持续不断的进行检测[1]。从这一方面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具有动态性的这一特点了。

1.2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具有综合性

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并不是一项独立发展的工作,要完成一台设备的检验,就必须要依靠各个部门的紧密配合。比如说一台设备,从它的购买、安装、使用、到调试、再到保养都需要很多部门的相互配合。所以要完成一台机器的检验,必须要涉及到不同的部门、不同的专业人士。因此,从这一点来看,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的。

1.3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具有成套性和连续性

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具有成套性和连续性是因为设备是正在使用的,在设备的检验检测中必须要持续不断的对其进行检测检验工作,并且在完成检验检测之后要形成一套完善的数据,对设备现阶段的状况作出一个全面的分析[2]。

1.4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

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是一门精确的科学,任何一项的错误都有可能导致检验的数据出现错误,因此在设备的检验检测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准确再准确、真实再真实。

2 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的内容

2.1设备的购买以及验收制度

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从设备的购买、验收就已经开始了。在新设备开箱验收时,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在场,并且要认真细致的记录下设备的名称、设备的状况、设备的说明等等的数据,以便后期的检验检测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2.2设备的安装

在设备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厂家的规定进行,并且要选取适当的场地进行安装[3]。在安装完成之后要对设备进行细致的调试工作,调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切数据都必须准确的记录下来,最后再将其归档保存。

2.3设备运行时的档案管理

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最主要的部分也就是在设备运行时进行的检测工作。在设备运行时的检测包括设备的日常运行状况、设备运行的参数、设备维修时更换的零部件等等。所以设备在运行时的检测检验工作也是最复杂、最艰巨的

3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措施

3.1仪器设备档案一定要及时的整理归档

仪器设备档案一定要及时的整理归档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作为一名设备档案管理人员,在进行这一项工作时,一定要恪尽职守,要具有很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做到定期、定时、不间断的对设备进行检测工作,并且要严格、细致的将检测到的各项数据记录在案,最后还有认真的将数据整理归档。

3.2对检验仪器设备实施分类化管理

由于在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中类目繁多、任务艰巨,所以需要对检验仪器设备实施分类化管理。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建立起一个系统的、完备的管理体系,将检验仪器设备实施分类化管理有助于各个分类之间相互交融,相互运用,最终实现档案的立体化管理。那么,对检验仪器设备实施分类化管理的类目具体有哪些,经过我们的研究,总结出以下的几个类目,仪器设备的开箱验收、安装调试、运行维修等等的类目。

3.3对检验仪器设备实施信息化的管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现代信息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并且运用到了社会的各行各业当中。所以,对于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来说,也必须要运用到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资源进行处置、整理,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档案的数据化、信息化管理。那么,对检验仪器设备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好处到底有哪些?其一,有利于避免档案因为长期存放而出现受潮、虫灾、火灾等等的事故。其二,避免档案长期存放之后出现遗失的现象。其三,有利于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进步与发展。

3.4对检验仪器设备实施条形码管理

实施条形码管理,实际上就是利用了另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检验仪器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条形码是在现代社会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物品,利用这种物品可以快速、准确的查找到商品的价格、商品的属性等等的一切数据。将条形码运用到检验仪器设备管理当中,可以快速有效的查找到关于设备的一切数据。

4 结语

自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各项指标都在不断的发展着。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之下,国家更加注重对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更要注重加强加强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陈琳.浅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及利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06).

[2]杨学祥,朱智全,张世杰,张新德,金芳,尹思念,文觉.高原地区检验仪器的使用维护与保养探索[J].医疗卫生装备,2009(11).

[3]祁雨桦.论贵重计量器具仪器设备档案管理信息化[J].科技与企业,2011(12).

收稿日期:2015-04-13

篇5:检验科档案管理制度

食品药品检验电子档案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占用空间少。传统的档案存放各种大型档案柜储存各种案卷,需要占用大量空间。档案管理信息化后,不再需要大的存储空间,也不需要进行繁琐的排序和归档工作,只需要一个小芯片就可以存储电子档案,档案保存的时间更长,存储的内容更加完备。二是信息处理效率高。纸质文件资料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后将形成电子文件,并立即进行归档分类处理。文件资料的存储、收集、登记、检查和统计将获得更加迅速的结果,这不仅使文件的归档率和文件内容的完整性得到了保证,而且也利于档案的搜索和利用。三是实现了共享资源。资源共享一直是传统档案很难实现的功能,当需要查阅时只能亲自去档案室。实施电子档案信息化管理后,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篇6:检验科档案管理制度

中国船级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船检局(处),各船检管理处:

现将《船舶检验技术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船舶检验技术档案管理暂行办法》中所附的《船舶检验技术档案分类编号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船检档案的分类编号作出了统一的要求,各单位应严格遵照执行。考虑到一些单位已形成的船检档案案卷较多,如全部按照该《办法》进行重新编号,其工作量将会很大,因此对各船检机构已按原有分类编号办法进行整理的案卷,可不按该《办法》进行重新编号。但为便于统一管理,各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编写新旧档案号的对照表,以方便查找利用。二○○三年六月十六日 船舶检验技术档案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船舶检验技术档案的管理,发挥船舶检验技术档案的作用,提高船检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更好地为航运事业服务,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订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船舶检验技术档案(以下简称“船检档案”)是指船舶检验机构及验船人员在船舶、海上设施和船用产品(含船运货物集装箱,以下同)法定检验活动及其相关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技术文件材料。本条所指的相关活动是指受中国海事局委托、由船舶检验机构实施的对焊工考试机构认可和对各类检测、检修机构的认可(以下简称“机构认可”)等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船舶检验机构对船检档案的搜集、整理、登记、统计、保管、利用等工作。

第四条 船检档案由船籍港船舶检验登记机构实行集中管理,统一保存。第五条 船检档案是船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信息资源,各级检验机构要对船检档案管理有必要的投入,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应有领导分管档案工作,有专人负责档案的具体管理。第二章 管理与职责 第六条 遵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和指导”下,中国海事局对中国船级社和各省级船舶检验机构的船检档案工作实行行业领导;中国船级社和各省级船舶检验机构对所属的分支机构的船检档案管理工作实行业务领导和管理;各级船舶检验机构按照中国海事局的规定管理本单位的船检档案并接受中国海事局的监督、检查或查询,同时接受所在地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七条 中国船级社和各省级船舶检验机构在船检档案管理中的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交通部和中国海事局关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船检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

(二)对所属分支机构的船检档案工作进行业务领导、指导和检查。

(三)学习、研究和采用新技术,推行船检档案管理现代化。

(四)培训船检档案管理人员,交流船检档案管理工作经验。

第八条 各级船舶检验机构的船检档案管理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交通部和中国海事局关于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执行上级和本单位的船检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二)负责本检验机构的船检档案管理工作。

(三)在不违背保护知识产权和保密原则的情况下,积极开展档案利用工作。

(四)组织完成上级管理部门交办的档案业务工作。第三章 船检档案管理人员的任职条件与基本职责

第九条 船检档案管理人员任职条件:

(一)坚持原则,忠于职守,遵守纪律;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或相当的专业知识水平,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船检专业知识。

(二)熟悉本单位船检业务和船检工作情况。

(三)经船检档案管理知识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第十条 船检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责:

(一)认真贯彻执行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负责本检验机构船检档案的分类整理、装订、标识、登记、统计、归档保管工作,保证案卷质量。

(三)督促验船师送交应归档的完整检验资料。

(四)保护档案的安全,做好防护工作。

(五)协助做好档案利用工作,编制适用的档案检索工具,迅速准确地查调档案,汇编档案资料。

(六)遵守保密制度。未经批准,不准擅自利用职权扩大档案的利用范围,不得泄漏船检档案的机密内容。第四章 船检档案分类及立卷 第十一条 船检档案分类:船检档案分类按照《交通科学技术档案分类编号办法》的总体要求,在基本大类及属类之下,根据船舶和船用产品法定检验活动及其相关活动的分工及特性,分为船舶检验、海上设施检验、船用产品检验、机构认可等类别,以及若干个下级类别。具体分类编号办法参见《船舶检验档案分类编号办法》(见附件三)。中国船级社和各省级船舶检验机构可根据本单位检验业务的发展以及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增加新的类别或对各类别增加下级类别。第十二条 船检档案立卷要求:船检档案立卷应符合《交通部文件材料立卷归档办法》的要求,按照项目的类别或特征分别立卷,构成一个项目保管单位。在一个项目保管单位内,可以依据文件的数量按时间阶段或检验项目组成一个或若干个案卷。船检技术文件材料的立卷,由承办项目的检验人员负责。检验人员应认真执行档案归档制度,将处理完毕的文件及时收集、整理、归类,核对准确,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完整性,按规定手续送交档案管理人员整理归档。立卷通常按以下要求进行:

(一)船舶、海上设施检验按船舶、海上设施立卷,即一船(海上设施)为一个项目保管单位,其中可按图纸、建造检验、营运检验项目随时间顺序分别组卷。

(二)工厂认可和型式认可可按工厂立卷,即一个工厂为一个项目保管单位,单项产品检验可按产品类别或时间特征立卷。

(三)焊工考试和检修、检测机构认可可按不同的机构分别立卷,即一个机构为一个项目保管单位。第十三条 船舶(含海上设施,以下同)检验类档案立卷内容:船舶检验类档案立卷包括船舶图纸、建造检验(含初次检验)资料、营运检验资料三部分内容。

(一)船舶图纸,包括:

1.审图申请书

2.审图意见书(含审图意见书的答复及其底稿等相关文件)

3.送审图纸

4.完工图纸

5.改建图纸(如有时)审图机构保存以上1、2、3项内容,建造检验机构保存2(底稿除外)、3、4、5项内容;归档的送审图纸应至少包括“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中要求提供的图纸和资料。

对用同一图纸批量建造的定型船舶也应做到一船一图立卷。

(二)船舶建造检验资料,包括:

1.建造检验申请书

2.船检登记号申请及批复

3.建造厂的资质证书复印件(如有)4.各项程序阶段检验项目单

5.各种质置反馈表

6.遗留项目备忘录

7.船舶建造检验报告、检验记录及其底稿

8.船舶检验证书副本及其底稿

9.吨位计算书

10.船舶出厂质量文件及有关技术问题函电文件

11.主要原材料、机电设备检验(认可)证书复印件

12.船厂、船东、船检机构有关船舶检验问题的来往文件资料

(三)船舶营运检验资料,包括:

1.检验申请书

2.检验报告及其底稿

3.检验证书副本及其底稿(包括签注的证书)

4.更换设备、产品的证书复印件

5.船舶出厂质量文件(如有时)

6.遗留项目备忘录

7.检验记录对于

(一)、(二)、(三)项中如有检验机构之间的检验委托书和检验机构认为需要归档的其他资料也应分别纳入相应项目中归档。第十四条 船用产品检验类立卷内容:

(一)工厂认可,包括:

1.认可申请书

2.工厂生产制度清单

3.工厂主要生产设备清单

4.工厂生产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资料

5.认可报告和认可证书副本及其底稿

6.认可需要的其他各种技术文件资料

(二)船用产品型式认可,包括:

1.检验申请书

2.设计图纸

3.产品工艺技术文件

4.引用的技术标准的目录

5.型式认可的证书副本及其底稿

6.产品型式认可的其他各种技术文件资料、来往函电等

(三)单项产品检验,包括:

1.原材料质量证书

2.外购件质量证书

3.部件检验报告、整机性能、效能试验报告

4.产品制造检验或出厂检验报告

5.产品质量反馈表

6.船用产品证书副本及其底稿

7.工厂认可或型式认可证书副本

8.船用产品检验有关技术问题来往函电。

(四)审批产品图纸,包括:

1.审图申请书 2.产品图纸

3.审图意见书(含审图意见书的答复及其底稿等相关文件)对于

(一)(二)

(三)(四)项中如有检验机构之间的检验委托书和检验机构认为需要归档的其他资料也应分别纳入相应项目中归档。对于船厂自行制造、由驻厂验船师进行随船检验的产品,也可纳入船舶建造检验档案。

第十五条 机构认可类立卷内容:机构认可包括船厂技术条件认可、焊工考试机构认可,各类检测、检修机构认可。机构认可资料立卷,包括:

1.认可申请书

2.机构工商登记许可证书复印件

3.机构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体系文件清单

4.机构管理人员和检测、检修人员资质证明的复印件

5.检测、检修相应的技术资料和国际、国家标准目录

6.人员保护设备、设施相关资料

7.维修、检测工具、设备、仪器清单

8.认可的其他文件资料、来往函电等

9.认可报告和认可证书副本及其底稿

10.检验委托书(如有时)

11.检验机构认为需要归档的其他资料 第五章 档 案 管 理

第十六条 独立项目的检验活动在阶段性或全部完成后,承办项目的检验人员应及时系统整理所形成的技术文件材料。组成案卷或保管单位,填写移交资料目录,经项目或机构负责人审查后移交给档案管理人员。

第十七条 船检档案管理人员负责对接收来的船检资料进行分类、编目、登记、统计和必要的加工整理,建立形式完整的档案。

第十八条 船检档案应做到分类清楚,装订整齐,排列系统,存放有序,查找方便。

第十九条 各船舶检验机构要建立健全档案借阅和复制制度。借阅和复制档案要有一定的批准手续。

第二十条 档案借阅人员对所借档案有安全、保密的责任,不得自行转借、遗失和污损。严禁在档案上填注、涂改或擅自分拆案卷抽取。第二十一条 立卷归档后的档案,如发现档案内容本身有错误需要修改的,应在备考表中说明修改情况,不得在档案上直接涂改。

第二十二条 船检档案分别按永久、长期(16~50年)、短期(15年以下)三种期限保管。

(一)船舶、海上设施检验产生的技术文件材料档案,保管期限为长期(50年)。

(二)船舶、海上设施的图纸审批产生的技术文件材料以及批准的图纸等,保管期限为长期(50年)。

(三)船用产品工厂认可、型式认可和单项产品检验所产生的技术文件材料档案,保管期限为短期(15年)。

(四)船用产品图纸审批产生的技术文件材料以及批准的图纸等,保管期限为长期(25年)。

(五)船舶检验机构对焊工考试机构认可和对各类检测、检修机构认可检验所产生的技术文件材料,保管期限为短期(15年)。

(六)船检档案交接凭证,保存期限为永久。以船舶、海上设施、工厂或机构为单位立卷的船检档案属分批归档类档案,其保管期限的计算应从最后一批案卷归档以后的下一年一月一日算起。

第二十三条 各船舶检验机构应有专门的库房保管船检档案,配备必要的设备,认真做好防火、防盗、防晒、防虫、防尘、防潮、防鼠、防高温等安全措施。坚持库房检查制度,确保档案的安全。

第二十四条 对船检档案的鉴定、销毁等按照“交通档案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船检档案超过规定保管期限时,各级船舶检验机构可以按规定程序销毁。第六章 档 案 转 移

第二十五条 各船舶检验机构应建立船检档案转移登记簿,及时把收入和移出的档案进行登记。

第二十六条 船舶检验机构对在当地建造的非本籍船舶进行建造检验或受委托对非本籍船舶进行营运检验后,应在检验完成后7个工作日内按规定将船检技术文件资料用可靠方式移交给船籍港船舶检验登记机构。第二十七条 船舶因买卖或其他正常原因需要转港的,转出的检验机构应把在本机构形成的船检档案全部移交给接收的船舶检验机构,并办理移交手续。转出的机构可对重要资料复印并保存5年。

第二十八条 转港转籍船舶的船检档案按照下述程序进行转移:

(一)转出船舶检验机构根据船东转港要求、并依据接收机构的“船舶检验技术档案调档函”(见附件一)将全部船检档案封好,填写详细记载转移档案内容的“船舶技术检档案移交表”(见附件二)一式三份。

(二)转出的船舶检验机构将一份经过签字盖章的移交表存档,另两份在签字盖章后连同船检档案一并寄、送(或其他可靠方式)交给接收的船舶检验机构。

(三)接收的船舶检验机构根据移交表内容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在两份移交表上签字盖章,7个工作日内将其中一份寄给转出的船舶检验机构。第二十九条 船舶检验机构之间在档案转移中应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和协作,不得故意阻碍正常的船检档案转移。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各船舶检验机构对所属资料不全的现有船舶档案必须分期分批进行清理和完善,逐步建立所有持证船舶的船检档案。

第三十一条 对于在船检档案管理中违反本办法造成严重后果的,应根据相应的责任追究办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篇7:检验科档案管理制度

1第一个档案盒

4.1 依法成立并能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① 实验室成立文件、单位营业执照

②最高管理者(总经理)的任命书(如不是法人为中心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内审员、质量监督员、抽样员、检测员、档案管理员、设备管理员等关键岗位的任命书;

③ 授权签字人授权书和授权签字人情况表;

④ 最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临时外出的代理记录; ⑤ 日常检测质量监督记录; ⑥ 保密执行情况的检查记录;

⑦ 确保实验室人员理解他们活动的相互关系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管理体系质量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可以用会议记录的形式体现)

⑧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实验室内部建立适宜的沟通机制,并就确保与管理体系有效性的事宜进行沟通。(可以用意见箱或会议记录的形式体现)

2第二个档案盒

4.2 具有与其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相适应的检验检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① 检测员内部发放的上岗证或授权书(技术负责人负责)② 人员培训计划表(质量负责人负责)③ 人员培训记录(技术负责人负责)④ 人员考核记录(技术负责人负责)

⑤ 每人一个档案,内容包括:人员档案卡、学历证书、学位证书、上岗证、职称证、其他资格证、考核等资料

3第三个档案盒

4.3 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工作环境满足检验检测要求

① 实验室应悬挂“限制进入或非授权人员禁止入内”标识 ② 外来人员进入实验室登记表; ③ 内务与安全考核表

④ 检测环境监控记录;

4第四个档案盒

4.4具备从事检验检测活动所必需的检验检测设备设施

① 仪器设备台帐 ② 标准物质一览表及标准物质证收 ③ 标准物质使用记录 ④ 标准物质报废记录 ⑤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

⑥ 仪器设备、标准物质采购计划、验收记录 ⑦ 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⑧ 仪器设备定期维护记录 ⑨ 仪器维修记录 ⑩ 仪器报废(停用)单 11 仪器设备档案材料 12 仪器设备状态标识标签 13 仪器设备使用授权表 14 周期校准计划表 15 周期期间核查计划表 16 期间核查记录 17 对校准证书的确认记录 18 离开固定场所后的检查记录

5第五个档案盒

4.5具有并有效运行保证其检验检测活动独立公正科学诚信的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

① 质量手册目录、程序文件目录、作业指导书目录、各种管理表格目录

② 管理体系文件的宣贯记录(含考核记录)③ 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分析报告

④ 最高管理者应将满足客户要求和法定要求的重要性传达到组织(可以会议记录形式)2 质量手册 3 公正性和保密性 4 文件控制

① 体系文件发放、回收记录 ② 体系文件更改审批表 ③ 文件修订页

④ 内部文件目录:含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表单; ⑤ 外部文件目录:所有检测所需的外部标准、规范及ISO/IEC 17025:2005和JJF1059等应有一份;

⑥ 作废文件、收回的作废文件的处理(如盖作废章、处理记录)⑦ 文件定期审查记录 ⑧ 文件借阅登记表 ⑨ 文件销毁记录 5 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 ① 检测任务合同单 ② 合同评审记录 ③ 合同、协议登记表 ④ 跟委托方签的协议 ⑤ 新项目评审情况 6 检验检测的分包 ① 检测分包方评审表 ② 合格分包方名册 ③ 分包方的资质材料 7 报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① 仪器设备、消耗品和服务供应商的评价记录 ② 仪器设备、消耗品和服务供应商名录 ③ 供应商资质材料 ④ 物品采购申请、验收表

⑤ 仪器设备购置申报表(放复印件,原件放在设备档案里)⑥ 购入仪器设备验收记录(放复印件,原件放在设备档案里)8 服务客户

客户满意度调查记录和分析报告 9 申诉和投诉 ① 客户投诉登记表 ② 客户投诉处理记录 10 不符合工作的控制 不符合工作处置通知 11 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的相关记录 12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的相关记录 13 改进 改进的相关记录 14 记录 15 内部审核

① 内审计划表 ② 内审日程计划 ③ 首/末次会议记录 ④ 内审检查记录表 ⑤ 不符合项报告 ⑥ 内审报告 16 管理评审

① 管理评审计划表 ② 管理评审日程计划 ③ 各部门汇报材料 ④ 管理评审会议记录 ⑤ 管理评审报告

⑥ 管理评审中改进项的跟进记录 ⑦ 管理评审验证记录 17 检验检测方法和方法确认 ① 方法确认资料 ② 标准方法查新记录

③ 特殊情况下,允许偏离的申请、验证、批准记录

④ 计算机软件登记表和计算机内容变更申请表(设备管理员负责)⑤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记录 18 测量不确定度和数据控制 测量不确定度评审记录 19 抽样 抽样记录 样品处置和管理

① 样品的接收、编号、流转记录 ② 样品检测状态标识(样品标识卡); ③ 样品损坏、丢失报告表 21 质量控制

① 质量控制计划 ② 质量控制记录 ③ 质量控制异常情况记录

④ 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材料(含计划、报名、报告、结果、结果评价)⑤ 内部质量控制资料 22 能力验证 23 结果报告

① 报告发放登记表 ② 报告更改申请表 ③ 留存报告副本 ④ 报告抽查情况登记表 24 含抽样的结果报告的解释 25 报告的意见和解释 26 结果报告的发布 27 报告的修订 原始记录和报告的保存

① 不管以打印出来的方式,还是以电子档的形式保存,都要定期存档并确保包含足够的信息;(必须与报告单、委托单对应,最好装订在一起)

② 所有报告必须留存一份,并按一定的顺序整理好存档。(按项目或时间顺序存档放好,并做好目录,特别是拟申报认证项目有关的,一定要有报告、原始记录、样品登记表、设备使用记录、委托单等)29 变更和备案

6第六个档案盒

4.6 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或者标准、技术规范规定的特殊要求

篇8:检验科档案管理制度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主要职责是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可是近年来发生的“地沟油”“瘦肉精”“毒生姜”等食品安全事件已对人民群众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 作为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我们有责任和使命对食品生产经营行业进行严格监管, 在强调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保证食品安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要了解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因为它是食品监管工作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辅助工具, 对食品生产经营行业监管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记录资料进行规范化管理,能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正常、有效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1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作用

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 是指过去和现在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从事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监测、许可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监督机关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作用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1 了解食品生产经营状况

完整、 规范的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包含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单位名称、地址、负责人、经营项目、联系方式、许可办理情况、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情况以及抽样检测情况、日常监督情况、投诉举报情况、行政处罚情况等内容。 利用这些档案资料有利于监管者了解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经营状况,以便及时、准确发布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引导社会公众进行安全、健康的饮食消费。

1.2 掌握食品安全监管概况

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详细记载了日常监管工作中的各种信息,是日常监管工作的真实记录。 通过研究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 可以获知区域食品安全监督覆盖率、 监督频率、食品相关产品的抽检合格率等指标,有利于掌握区域食品安全监管情况,从而指导食品安全监督机构高效开展食品安全监督。

1.3 提供食品安全措施实施依据

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档案已成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环节。 通过分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监管部门能对一些食品安全风险进行预测, 从而有目的地开展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由此制定预警工作计划,采取有效的食品安全防控措施。

2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1 制度不健全

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制度建设不健全, 没有针对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的规范制度, 使得食品安全监管档案工作无法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其工作开展也得不到有力保证。

2.2 归档意识不强

一些同志对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工作的档案重要性认识不深,忽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利用工作, 导致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工作归档材料内容不全,归档形式多样,而且档案遗失、损坏等现象时有发生。

2.3 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监督员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参差不齐,部分人员专业知识老化,对新知识学习能力不强,计算机操作水平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加之近年来由于机构改革、 人员轮岗等原因,致使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的管理水平不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的延续性受到了严重影响。 许多评先评优、提档升级、行政处罚等重要档案材料未能及时归档,使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信息不能全面、准确地显示出来。

2.4 信息化建设不够

当前,人民群众对自我保健高度重视,对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还停滞在保持纸质档案的收集阶段,面对不断增多的电子档案、声像档案的收集认识不上去,档案的开发利用仅靠传统的管理方法和落后的技术手段,想迅速准确地查找出利用者所需的档案材料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只有逐步改变原来落后单一的手工操作方式,代之以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科学技术, 开发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的管理软件数据库, 利用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进行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工作档案的整理、立卷、编号、制作检索工具、存储、查找调阅,才能迅速、准确、全面、系统地管理和提供档案材料,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

2.5 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加快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规范化、 信息化建设,需要资金的保证。 档案室、档案柜、档案盒,还需要计算机、路由器、扫描仪、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开通内部局域网,连接外部因特网,进行信息安全防护等等,这些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而当前大部分区级疾控中心没有投入资金和人员开发相应的管理软件,还是停留在原有的手工管理基础上,这样就使得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的信息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3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规范化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3.1 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工作管理制度是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保障。 因此,应建立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工作的档案管理与收集、整理、保护和利用等方面的制度,加强对工作档案转递、归档、存档、保管等各项工作的规范管理,加快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工作档案现代化的步伐。

3.2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至今仍有不少食品监督员, 对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工作档案管理意识还较淡薄。 认为档案工作可有可无,认识不到档案工作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针对上述情况,我中心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防病业务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 让全体职工都能充分认识档案的重要性,认识档案与自己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从而促进全员档案意识格局的形成。 使中心的档案为卫生防病工作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

3.3 更新知识,加强培训

要加强对食品监督员档案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 使其了解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工作档案是由哪些类型的文件材料组成的,日常监管中哪些资料属于有保存价值的材料,以及如何进行整理、归档等等。 同时,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人员要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基础知识的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3.4 加强档案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档案信息化管理以计算机技术为载体, 需要有档案管理软件、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人才。 档案信息化工作非一般打字员就能胜任,如果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现代化意识,纵使有一流的管理设施,也不能算档案管理现代化。 因此,要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既要通晓档案专业知识,又应会计算机操作技能,更要懂得科学的管理方法。 所以,要加强培养档案人员驾驭现代化设备的能力,定期组织档案人员去参加培训,学习计算机知识、档案专业知识,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能力;学习探索档案管理新模式;档案工作人员更要增强工作责任感, 要深刻认识到加强自身素质修养的必要性,面对信息技术带来的挑战,努力学习掌握和提高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对骨干人才进行重点培训和继续教育。 同时,推广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管理系统的运用,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综合目录数据库的建设, 实现日常监管工作信息的电子检索, 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应用管理软件管理好本单位的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工作档案, 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

4结语

总之, 我们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工作人员要肩负起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深入开发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工作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多途径、多层次培养人才,这是保证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正常、有效运行的根本对策。

摘要:本文首先从近年来所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入手,分析了目前食品安全存在的隐患以及在受理食品安全工作中形成的档案资料规范化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阐述了食品检验档案信息化管理应采取的对策,最后强调人才的培养是实现食品检验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关键。

关键词:食品检验,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郑晓明.食品安全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档案天地,2014(7):46-47.

上一篇:搞笑生日祝福语顺口溜下一篇:保护区保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