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论文

2024-05-11

实践论论文(精选6篇)

篇1:实践论论文

实践与认识

——读《实践论》有感

摘要:

这次写这个结课论文的过程中,我初次接触马克思主义方面的原著,感触还是很深刻的。在以前,自己也未曾对实践两个字有过啥特别的想法,也就觉得实践就是亲自去做,去实现自己的想法,并通过其过程和最终的结果,来达到自己的目标。当然,在看实践论时,自己也确实很认可那些看法和观点。毕竟,自己以前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没有深究过,而且这些理论确实有很强的说服性。关键是自己也没有什么反驳的想法,但是,我又想到老师从那些早已在潜移默化中被认可的“真理”中,也曾发现不妥之处。因此,在基本上认可实践论的基础上,我也不会绝对的相信实践论。当然,我们也都必须承认,实践论是毛泽东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毛泽东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并将这一发现放到中国革命和建设中,这是留给我们的智慧结晶。在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对实践和认识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关键词:认识;实践;实践论;

正文:

通过对实践论的学习,我对实践论有了大概的认识。《实践论》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事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需要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不急不躁、由表及里、全面观察、由感性到理性、了解事物的演进变化、分清事物彼此间的区别联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循环往复、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如果更理性的运用实践论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实际,实践论对于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有很大的帮助,我相信我们会获益匪浅的。当然,要想更好的认识和理解实践论,我还需要对其来龙去脉有深刻的了解。并且通过对其的了解,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辨别能力。

毛泽东的《实践论》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科学地解决了几千年来中国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知行关系问题。它用科学的认识论武装了中国共产党,教育全党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观点,为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实践论在革命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贡献。

实践论原文中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符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列宁这样说过:“实践高于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首要的也是基本的观点,就是实践的观点。在与阶级性的比较中,实践不得不占首位。这是因为,实践有着社会历史性的属性特征,其他一切确证的观念信息,都要依靠实践的支撑,都要接受实践在现实之中对它们的检验。

毛泽东也强调,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毛泽东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乃成功之母”。

人的认识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这是实践论中关于认识和实践的关

系表述。

认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而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都基于实践这一基础。

认识的目的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认识来源于实践,并要回归实践。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在获得理性认识之后,还有更重要的过程,那便是从理性的认识到指导实践的飞跃。通过得来的认识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检验发展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继续。”。

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也会跟着变化发展,所以,认识同样要不断变化和发展。认识就是要适应新的情况。社会发展充满着矛盾和斗争,那么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同样也充满矛盾和斗争。

实践论不仅从理论上深刻而又系统地阐述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同时也对一些实际问题给予了精辟独到的见解,尤其那些例子都比较贴近现实,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意义重大。关于人们在面临新的实践活动的信心问题。通常人们都不愿在没有把握、不清楚情况的时候去进行某种实践活动。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以及感情上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对于面临的实践活动我们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我们的信心。但是,我们应当对这种情况有足够的认识。机会从来就不是少,而是机会来了我们没有信心和能力抓住它。当我们对于所面对的有了足够的认识,并且实践中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是,我们就可以实现人生的梦想。

然而,我们未曾考虑过实践论所提倡的那些观念是否完全正确。“世上没有绝对真理”,这句话似乎早已成为常识常常都是挂在自己的嘴边。关于真理的绝对与相对的问题。这是一个极为深刻的哲学问题。“没有绝对真理”,这句话如果是正确的话,那这句话本身是否看作是绝对真理呢?这似乎存在着不小的矛盾。既然如此,我们似乎就可以认为实践论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且这种缺陷还是必然的。也许当我们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都达不到要求时,我们会延续者犯同一个错误。比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实践达

不到相应的水平时,我们又怎样去检验判定“真理”正确与否呢?

真理在人类的实践中,不断得到修正和支撑,同时人类也在向真理不断趋近,“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从失败中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规律,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 在我看来,对于实践,或者是某些其他根深蒂固的哲学概念,我们在接受的基础上,也不要绝对相信。在保留对真理的敬畏之心之余,也要给自己的思想留下回旋的余地。因为此刻所谓的“真理”未必就是日后的真理。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实践论》;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篇2:实践论论文

——读《实践论》有感

大一上学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课程,燃起了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浓厚兴趣,课堂上知识学习到了一些浅显的皮毛,就已经令人叹服这一理论的伟大。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是工人阶级政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精神武器与科学方法。所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投身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和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同时又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在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这其中毛泽东是最伟大最鲜明的最成功的代表。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研究与运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武装全党,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在读《实践论》之前,我对“实践”这一词的理解很浅显,但我知道实践、实干、脚踏实地等思想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点,中国的古人早就有了深刻的理解。南宋词人陆游就重视躬行践履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践论》作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代表作,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代表作,自其诞生七十余年以来,仍凭借高超的智慧、缜密的思维、独特的思想观点、鲜明的民族特色,为人们反刍回味、学习运用,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实践论》结合中国实际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并且它还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将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经验论”和“唯理论”创造性的结合在一起,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中国化。此外,它还深入探究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指出它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并且论述了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问题。

《实践论》一开始向我们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详细讲解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社会实践,尤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影响。

二、实践推动认识的发展。人类的社会实践是一步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也是一步一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认识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获得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运用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去指导实践,自觉能动地、卓有成效地改造世界。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赖于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赖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实践论》随之讲到了认识的发展过程。毛泽东在《实践论》精辟地阐述了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把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概括为“两个飞跃”,认为人的认识是一个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时间的辩证发展过程,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的过程。文章批判了“经验论”和“唯理论”,强调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唯理论否认感性认识而重视理性认识,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不承认经验的实在性;经验论则忽视理性认识而只重视感性认识,只承认经验的实在性,否认理性的实在性。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那么就算认识运动完结了吗?并不是,认识由实践始,进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需再回到实践中去。

既然已经了解了认识运动,那么认识运动有什么规律可循吗?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与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的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是认识运动的总规律。客观实际的运动、变化、发展永无完结,人类在实践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也永无完结。

篇3:《实践论》的重新解读及现实意义

20世纪60年代,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提出了症候阅读法, 依此来阅读《资本论》, 把马克思主义的学说解释为一种科学理论。“所谓征候读法 (symptomatic) 就是在同一运动中, 把所读的文章本身中被掩盖的东西揭示出来并且使之与另一篇文章发生联系” (1) , 实际上就是指根据文本中的即沉默、缺失、空白和严格性上的疏漏等症候, 揭示文本的深层结构, 努力挖掘字行之间、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 以把握问题的本质。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等, 依此突出实践的重要性, 是实践决定认识。任何认识都来源于实践, 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也必须是来源于中国革命的实际和实践。然而, 在中国革命发展的当时, 反而是主观主义一直指导者中国革命, 即右倾投降主义和“左倾”冒险主义。这两种主观主义错误给党的建设、发展以及中国革命带来了巨大损失。《实践论》文字背后突出强调:中国共产党人要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 必须反对主观主义, 要用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对全党进行教育, 武装党和人民, 为革命的发展进行理论准备。时至1942年, 延安整风是一次更加彻底地思想教育。延安整风的主要内容就是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宗派主义是主观主义在组织关系上的表现, 党八股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宣传工具。因而, 延安整风本质上仍然是反对主观主义。1953年8月毛泽东在《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中强调:“急躁冒进或保守, 都是不按实际情况办事, 都是主观主义。不反掉主观主义, 革命和建设就不会成功”。 (2) 直到“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毛泽东在主流方向上一直在反对主观主义, 尽管偶尔也有“左倾”思想, 但都进行了及时纠正。因而, 《实践论》的意义在于教育全党要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 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重视中国革命的实践与实际, 对全党进行的思想教育。

二、《实践论》依据中国革命统一思想的需要而产生

1921年到1937年, 党内的思想路线斗争没有间断过, 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都给中国的革命带来了巨大损失。反思两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主观原因, 都是党的领导思想被主观主义者占据, 党内没有正确的统一的思想作为领导思想。1935年遵义会议虽然开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新领导, 但迫于战争的需要没有空间进行统一思想教育。时至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开始, 民族矛盾迅速上升为我国的主要矛盾。在国内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没有结束的同时, 民族矛盾上升, 使得中国革命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错综复杂。在这种复杂的矛盾面前, 中国共产党人如何把握矛盾和时局, 如何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 塑造共同的理论信仰, 摆在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前。正如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 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3) 有了统一的思想, 统一的认识, , 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才能理清中国的矛盾, 才能指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成功。《实践论》应运而生, 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全党, 明辨是非, 统一思想。《实践论》不仅在全党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思想教育, 更为全党领导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实践的实际需要相结合, 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使马克思主义面向中国的现实生活。中国革命实践一再证明,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革命继续走向成功, 必须在全党统一认识, 统一思想。《实践论》不仅是对以往革命成功的经验总结, 更是对以往革命失败教训深刻反思的理论结晶, 为全党思想统一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实践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语言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的教条, 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 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 才能指导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成功。而任何思想最终都是靠人理解和执行。按照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中指出的那样, 中国革命领导力量是工人阶级, 依靠力量是贫农、自耕农、半自耕农。要对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 如果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的原句, 恐怕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民众来说是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因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要在内容上中国化, 在语言上也中国化、大众化。正像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所说的那样:“失败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有些外面的人来延安考察….晚会和群众大会”“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让我想一想”“秀才不出门, 全知天下事”“一知半解自称天下第一”“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 你就要变革梨子, 亲口吃一吃”等等语句, 语言中国化, 通俗易懂, 容易被大众理解和接受。也只有大众化的语言, 才能让深奥的道理被大众所认可, 才能变成他们心中的信仰。后来毛泽东提出的“为人民服务”, 邓小平的“黑猫白猫”论和“摸着石头过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都是理论中国化、语言的大众化的典范, 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而且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容易进行传播, 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

四、《实践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 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4) 的那样,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第一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右倾投降主义者僵化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教条, 忽视无产阶级已经成长的现实, 放弃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给成长中的无产阶级的和发展中的中国革命带来了巨大损失和惨痛的教训;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左倾”冒险主义死板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教条, 以“百分之百”布什维克主义为指导, 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红军被迫开始长征, 同样给中国革命带来致命的伤害。反观“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主观和客观相分离, 主观的愿望与客观实际相分离, 教条经验与客观事实相分离, 最后都被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因而, 要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 必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根据不断变化的革命和建设实践, 不断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坚持这一方法,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领导中国革命从成功走向胜利, 逐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尽管毛泽东试图想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 但离开了中国刚刚脱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生产力不够发达的现实, “文化大革命”最终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 给中国的建设带来了很大损失。以邓小平为主要领导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拨乱反正, 从中国“一穷二白”的实际出发,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实行改革开放, 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指导着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 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选择。但是改革开放以来, 在取得巨大的成就的同时, 也形成了一些固化利益藩篱, 腐败多发, 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拉大等现象。针对中国的现实需要, 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 坚持从改革开放的实际和现代化的实践出发, 反思改革开放前30年成败得失, 总结改革开放后30年的经验教训, 提出“四个全面”思想, 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实现小康、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 必将是经得起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检验的理论。按照《实践论》中一切从实践的需要出发, 坚持“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方法, 也一定会推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走向前进。

五、《实践论》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强调:“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这种形式,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 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 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充分说明认识具有无限性, 实践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认识也会不断地变化。随着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日新月异, 新常态下, 同样需要我们重新反思与认识《实践论》的现实意义。

《实践论》是毛泽东1934年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上的讲稿, 是对党内左和右的思想清算与总结, 告诫我们要坚持从实践出发。目的对全党进行思想教育, 以便统一认识, 指导中国革命。今天我们反问, 当时为什么能够产生《实践论》这样的文章?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回顾那段灾难深重的残酷战争, 尽管我们最终取得了胜利, 但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再次证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因而我们需要坚持“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大力发展生产力, “发展才是硬道理”。虽然不能唯“GDP”论, 但是, 坚持科学发展则是我们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是解决一切困难的基础。

加强统一战线建设和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毛泽东从1935年《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文章发表到七七事变和平解决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共两党停止内战, 国共合作, 一致对外, 都为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抗战并取得胜利提供了民族基础。所谓:“兄弟阋于墙, 外御其侮”, (5) 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对抗外部力量的依靠力量。新常态下,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那样:“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比历史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更需要加强统一战线建设和民族团结, 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分裂言行和恐怖主义, 维护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

坚持共同的信仰是革命和建设成功的思想保障。抗战时期, 国民党坚持片面的抗战路线, 内部派系林立, 利益纷争, 共同的信仰缺失, 这是国民党正面战场节节失败的重要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 坚持全面抗战路线, 依靠人民发动人民, 坚持共产主义信仰, 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国的共同信念, 这是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思想原因。从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 我们不难发现: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要持续取得胜利, 必须重塑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今天,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思想保证。

从毛泽东《实践论》强调的认识的总过程来看, 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最终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和价值追求。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6) 对《实践论》不断地反思和认识, 才能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服务。

摘要:《实践论》诠释了中国化的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新常态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新的实践和新的挑战, 催生新的认识、新的理论。今天重新解读《实践论》, 对纪念抗日战争七十周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实践,认识,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 1995.

[3]姚润皋, 尚庆飞.列宁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4]刘林元, 姚润皋.认识本质和认识过程探析[J].渤海学刊, 1988 (2) .

[5]方娟《.实践论》的理论贡献与当代价值[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6 (5) .

篇4:“出海”实践论

路径:先东后西

与华为的路线图类似:第一步先拿下新兴市场,再向欧美发达国家市场进军。

印度、东南亚、中东、非洲、南美等这些新兴市场都尚在发展期,容易找到打“冲锋战”的机会。日本、美国之类的发达国家则都会存在一些强势的本土巨头,而且即使你的产品有竞争力,也很可能因为“来自中国”而被“错觉”。想想百度在日本市场奋战了4年,投入几亿元,市场份额却依然很低,足见在成熟市场打“阵地战”之艰难。

再者,新兴市场从终端环境、产业生态到用户习惯,都对中国企业非常有利。拿印度来说,那里的移动互联网环境就和中国4年前非常类似:手机上网用户量飞速增长,诺基亚是第一大品牌,运营商不控制终端,手机通过零售渠道销售……这样的市场处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野蛮开荒的机会,而更重要的是,如何在这样的市场中开拓、博弈、最终胜出,中国企业早已非常熟悉,拥有先发优势。

而在与当地企业的竞争中,我们也不落下风,一方面,中国企业对于产业发展的理解要深很多,另一方面,我们实际上已经把当地几年之后才需要的产品都准备好了。总体来说,中国互联网企业全球化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成为全球企业;第二阶段成为全球领先企业(即拿下美国市场)。

产品:纵向发展

对国际市场的开拓不能平行推进,而要纵向发展,重点市场一定要提供本地化产品,而不是简单的语言翻译。

UC之所以选择印度作为海外的第一目标,是因为那里有12亿人口,手机用户也与中国不相上下,也是基于同样的道理,我们在非洲选择了人口最多的尼日利亚,在东南亚选择了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等地区。

重点市场提供本地化产品,这是参与国际竞争所必须的。出了国,我们跟其他竞争者一样都成了外国公司,优势只能在产品上体现,其中首当其冲的一点,就是本地化。传统的国际企业,比如微软,为了保持产品在全球的一致性,一般只做语言翻译。而这就是我们的机会,一定要做用户调研,持续改进产品和服务。

节奏:空军 陆军 海军

第一阶段是空军:把产品直接空投到当地去,进行市场验证,靠产品口碑打市场。一款互联网产品,如果用户没有达到1000万,根本不用急着到当地去投资,建办事处、分公司,更不能急于推动商业化。只要关注两个核心指标:一是留存度,二是活跃度,弄清楚当地用户是不是喜欢这款产品即可。

在这一阶段做产品本地化需要的用户调研、服务改进,主要靠“飞”:本地不放人,总部的员工定期出差,去拜访客户、做市场调研,拼体力。

2011年,UC浏览器在印度的用户突破1000万,并拥有了超过100家的当地合作伙伴,新德里平台就这一背景下成立的,因为我们要进入下一个阶段:陆军。

这个阶段可以在当地建立平台,一定要把自己变成真正的本地公司,最关键的是要打造一支本土化的团队。以UC印度平台为例,目前我们的团队组成有三部分:从中国总部派来的员工、有过印度工作经历的华人员工以及印度本土员工。这样的人力资源配比,既保证了印度平台和中国总部之间正常的产品沟通、文化融合,又能让当地平台更顺利地走向本地化。

华为在这一点上是我们的榜样,它在印度的2500名员工中印度员工比例已经超过80%,你说这是印度公司还是中国公司?当然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做到今天这个程度华为用了十几年。UC抱有同样的心态,也做好了长期投入的准备。

最后一个阶段是海军。中国移动互联网企业有一个天然优势:全世界70%的手机都是“中国制造”,而海军的内涵就是把产品通过终端合作在制造环节装到手机里去,然后跟着一部部手机漂洋过海到达全球各地,直接覆盖全球市场。

中国企业国际化一定要多研究华为。最现实的一点,华为今天的收入只有不到30%在中国,70%都在海外,我们至少应该以此为目标。

篇5:读实践论

金融系 黄丽媛

前言

怀着对毛主席无比崇敬的心情,我拜读了毛泽东的《实践论》。《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探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体现,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活动。他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一切从实践出发,实践引领成功。

一、内容概述

4、学习《实践论》,有助于我们掌握科学的认识论,克服主观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实践论》还存在一些历史局限性

《实践论》的历史局限性,表现在夸大阶级斗争的范围和作用,表述确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不够清晰和准确,分析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存在片面化和绝对化倾向等方面。这些局限性的形成,同国内阶级斗争环境、苏联某些消极的东西、毛泽东某些思维定式等因素有关。这些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新中国事业的曲折发展和严重失误。现在,我们需要从这些局限性的表现、成因和影响中吸取经验教训,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而持久发展。

三、启示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有很强的理论知识,更应该把这些知识付诸实践,我们不做“理论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就拿我们的学习来说吧,在课堂上老师把知识讲述给我们,使我们对某一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我们这一阶段对该知识的认识是非常浅显的、不深刻的,需要我们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在实践中对知识的应用我们也许会发现原本掌握很熟悉的知识不管用了,这就需要寻找办法去解决问题,而寻找办法本身就是加深对知识理解的重要方式。这样我们对该门学问的理解才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通过实践还可以丰富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学到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批评我们的应试教育方式不合理不科学,同学们学习很幸苦,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只掌握了课本知识去应付考试,而不是去注重实践;我们不去关心有没有真正学到些什么反而去关心分数的高低。到头来我们的学生,我们祖国的花朵和未来们个个都是学习成绩很棒,成绩拿优秀,可是如果是这样换来的还有同学们的眼高手低,只知道侃侃而谈却没有一点动手能力,这么高的分数要它何用?从长远来讲,对学生,对社会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我们都应该清楚古代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无论赵括的军事理论背诵的多么熟,可是时间能力差,终改变不了大败仗的厄运。

篇6:实践论读后

《实践论》是毛泽东的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从副标题“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就看出这是一篇讨论实践与认识关系的文章。

文章首先说明了人类的生产活动的重要性,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根本来源”。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人类生产活动是慢慢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的认识也同样由低向高,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发展。并且确定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列宁这样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通过实践获得经验,通过经验再次实践。所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随后文章又提出了实践在人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实践是人们认识自然,了解事物的来源,排斥一切否认实践的重要性、使认识脱离实践的错误理论。实践在人的认识过程中时刻检验着认识的对错,也只有实践能用来检验认识的对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两点体现出了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不能一味得照本宣科,照搬书本上的一切而不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毕竟书本上的东西也是前人经过实践总结而来的认识与经验。但前人总结的经验也未必完全是自己亲身实践得来,也许是推断而来,而且每个人实践的环境因人而异,所以必须自己亲身实践,否则可能会出错。

“然而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发生,而又服务于实践呢?”文章稍后用认识的发展过程来解释这一个问题。人在实践过后便会对事物产生一个初步的认识,这就是所谓的“感性认识”,即“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这是认识的第一阶段。随着实践的进一步继续,“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产生了概念”即“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第二阶段。这整个过程可以总结为:实践——感性认识——再实践——理性认识。但是真实过程并不是这么简单,它应该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实践与认识不断交替进行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每个步骤都至关重要,绝不能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认识开始于经验”,“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

最后,文章提出“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辨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这是整篇《实践论》的核心思想,全文也很好地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点,成功地理清了知和行的关系。看完整篇文章对我来说确实不易,有些地方必须认真研读几遍才能理解,读完全文真需一些时间。《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在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实践是真理的来源,实践同时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比如说我们化学学习过程,书本上有相当多的实验研究过程,这都是前人不断实践认识得来的经验,并且都经过别人一遍又一遍实践检验。而我们理论学习是研究前人的认识,如果不通过实验,学习的理论知识不能完全理解,必须通过实验,也就是我们自己的实践过程来检验前人的真理,也更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真理的理解。然而有时候实践就不一定必然成功,自己的思想不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实践就会失败。这就牵扯到一个实践的勇气问题,文章后面也有提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是古人对于实践勇气问题的答案,要敢于实践,大胆实践,要有信心,不要害怕犯错误,通常人们都不愿在没有把握、不清楚情况的时候去进行某种实践。在《实践论》的论述中,谈到了一个人的勇气与信心跟他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有没有规律性的了解直接相关。而人类最初实践的来源正是在对世界不了解的状态下慢慢探索和积累而来,正是犯了无数错误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不经历这些失败错误的实践过程,不敢于开始实践,就永远不会了解真理,当然就更不会有后来的“再实践、再认识„„”过程。

上一篇:晋升祝福语下一篇:城关镇西街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