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之我见

2024-04-14

多媒体教学之我见(共8篇)

篇1:多媒体教学之我见

多 媒

我见

作者:崔

性别:女

职称:小学一级

单位:灵璧县朝阳中心小学

通讯地址:灵璧县朝阳中心小学

关键词:诱发兴趣

展现情境

抽象直观

冲淡主题

片面追求

流于形式

有机结合 发挥优势

人性化

内容摘要:随着农远工程资源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普遍引入课堂,有效地 创设了新颖活泼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帮助突破知识的重难点,把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具体,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弊端,如有些课堂滥用多媒体冲淡了教学主题,机械地操作使师生处于被动等。因此,我们要认真探讨解决这些问题,充分 发挥多媒体在课堂教学的多种优势和积极作用,使其朝着健康、有序、稳步的方向发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 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尤其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引入,更是给课堂添了一道亮丽的风采。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新颖活泼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用音乐来渲染情境,用图像来显示情境,用文字来诠释情境……这些方法在一般传统教学中可以局部采用,不易有机结合在一起,多媒体教学则声像文相结合,打破课堂四十分钟的时空限制,古今中外,上下数千年,沟通过去现在与未来,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引发大量的联想和想象,创设了崭新的语文教学审美时空。有效地把学生的非注意力因素集中起来,能使学生从听觉、视觉上去领略语言文字描绘的“美”的情景,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展现情境,突破知识的重难点。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不仅能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中增强学习的趣味,而且能帮助突破知识的重难点。如我在教学《香港,璀璨的明珠》一文时,繁华 的都市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是那么的遥远、陌生,要是单纯从语言文字中引导学生去“感受香港的美丽与繁华”这一重难点是非常困难的。之前,无论我用多么华丽的词藻来向他们描述香港那琳琅满目的商品、迷人的夜景等,学生都是一脸的茫然。而当我把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有关香港的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时,效果就大不同了,欣赏后他们都觉得自己似乎真的到香港旅游了一番,领略了那迷人的风光,心中顿时释然,不由得发出“香港,真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这一感叹,课文的难点也水到渠成自然而解了。

3、变抽象为具体,有利于知识的获取。

多媒体教学通过声像向学生头脑输入鲜明生动的立体表象,由此传递的情思信息,语言信息清晰明了, 变抽象为直观,化空洞为充实,学生耳闻其声,目睹其形,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获取和保持大大优于传统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如:在教学《拉萨的天空》这一课时,文中有一句这样的描写:“那里的天空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这样抽象的写景语言,学生是很难体会领悟的,但通过看课件里相关的拉萨天空的图片和视频,他们深切感受到那种特有的“湛蓝”和“透亮”,有了直观的感受,学生们在理解课文时就容易多了,那么品读时也更能表达出心中的感情。

可以说,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出现,打破了历来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以动态的、开放的、交互的新思维方式,有力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然而,任何事物都是双面的,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端,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点:

1、滥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冲淡了教学主题。

恰当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给课堂增添无穷的魅力。然而,有的教师却片面地夸大了它的作用,在课上从头到尾都用多媒体。在某些公开课上,甚至看到一些教师纯粹以多媒体替代小黑板与挂图,将多媒体视作“电子黑板”,却忽视了对文本的剖析。因此,我们主张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切 不可忽视了教学课件的选择。使用课件要求主题鲜明,重点突出,要能够充分体现课堂教学内容,切不可过多使用,使课件变得杂乱,从而冲淡了教学主题,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误导学生。成功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应当始终将学生牢固地控制在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内涵的进一步展开上,使多媒体有鲜明的教学性。

2、机械使用多媒体,使师生更加被动。

某些教师片面追求多媒体辅助教学,甚至形成“无多媒体不上 公开课”的局面,而其所用的所谓的多媒体课件,也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是用投影片完全能够实现的,这样大材小用,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多媒体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架子。有的老师在上公开课时怕操作失误,为图方便,就让计算机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这样上出的课便是“流水课”,教师总要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的既定流程上来。更有趣的是,曾经由于教师在操作电脑时多按一次键,电脑便自说自话,教师顿时手忙脚乱,学生哄笑不已。此类现象实在是多媒体教学的悲哀。

3、教师普遍请人代劳制作课件。

制作课件比较烦琐,一节课的课件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完成,而且还要求教师有一定的制作、使用多媒体工具的水平。而大部分老师尤其是我们农村教师对此还只是刚接触,并不精通。因此,很多教师都是在上公开课或评奖之类的课时才请专业的教师制作一个课件,平常的课很少有时间花精力去做这些工作。所以,在很多地方多媒体教学成了哗众取宠的工具和流于表面的形式。

鉴于以上现象,如何解决多媒体辅助教学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它在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更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本人认为,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

1、巧妙把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多媒体教学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的演变升华,它不可能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好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等传统教学手段之间 的关系,特别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时间的关系。例如把几句话的结语板书在黑板上,不一定比用幻灯片效果差。

2、灵活选用课件根据需要发挥辅助优势。

教案是执教者根据教学目标、教材以及学生情况而设计的,一人一个样,一课一个样,教学课件效果也是同样道理。所以,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要求而定,选择合适的媒体,以最佳效果为原则,选用最恰当的表现手段,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并非越先进越好,用得越多越好。

3、因人因材制作使多媒体具有人性化。

如何结合传授内容,设计制作适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实用课件,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关键就在于教师在设计制作教学课件的时候,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必须对教学课件的总体框架进行严格的把握,将课件设计成学生学习的导航器,同时,要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教师还可适当增强课件的智能化,这样才真正体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精髓。

因此,我们要做到相信多媒体技术,但不迷信多媒体技术。要始终把握住多媒体技术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并不是为了向学生展示电脑技术的这一宗旨。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要紧扣教学目标这一中心,恰当选用、规范操作、最大限度协调兼顾好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之间、教学媒体与学生认知规律之间的关系,有效服务于教育教学。

以上是本人在实际教学中对利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点领悟。总而言之,无论是传统教学手段,还是现代教学手段都各有其优势与不足,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后者去取代或否定前者,也不能反过来用前者去否定或取代后者,而应该适时、适度,真正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使多媒体辅助教学朝着健康、有序、稳步的方向发展。

篇2:多媒体教学之我见

多媒体技术是运用多种现代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显示与再现,模拟、仿真与动画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与现象生动而形象地显示出来。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视觉、听觉和动态的交互式环境,能增强幼儿学习的主体性,拓展幼儿思维的空间,培养创新精神,实现教学的最优化。但是在目前幼儿园的多媒体运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多媒体运用的形式过于“花俏”,喧宾夺主

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将多媒体巧妙地融入教学更是艺术中的艺术。然而目前有些幼儿教师为了赶时髦或应付检查,不管其教学内容是否适合采用多媒体,简单地将教材内容“电子化”,配上不相关的“漂亮”画面和“美妙”音乐,上课就是让幼儿观看屏幕上老师的“杰作”。这样做,不仅教学主题冲淡了,而且教师也无法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幼儿的接受能力和课堂气氛等来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教学失去了应有的效果。

2.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偏大,屏幕滞留时间短

多媒体课件的科学使用,能减少教师教具出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有的多媒体课件不能突出教学重点,教学内容过多采用多媒体的方式,信息量过大。有时整屏幕的信息更换过快,滞留时间太短,幼儿来不及观看,不仅丢失了教学信息,而且不利于幼儿对信息的想象和理解。

3.课件内容“流水型”模式多,交互性少

有的课件制作操作简单,只需教师按任意键或单击鼠标,课件就会从头到尾顺利“放映”,教学过程是预先安排好的,没有动态过程。教师无法将精力放在如何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及调整和活跃课堂气氛上。这样缺乏交互的课件,师幼互动少,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

二、解决幼儿园多媒体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1.课件应在正确的教学理指导下制作

课件制作本身就是制作者理论素养的一种体现,它显现出制作者对教育、教学、教材改革方向的把握,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对现代教学技术的领悟。但若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是不可能制作出真正成功的课件的。

2.课件制作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①原则一:多媒体课件须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电教”方式,它姓“教”不姓“电”。因此,在课件制作时,课件设计者不应将精力放在流光溢彩的图片和活泼生动的动画上,而应着眼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超越传统媒体的局限,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更好地帮助幼儿突破重点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②原则二:多媒体课件须遵循教学性原则。运用多媒体课件的目的就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制作或利用某个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是否有必要,这是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育教学首要考虑的问题,并不是每节课、每个知识点都得引入多媒体教学。课件必须有它的教学价值,即教学性。课件要解决相对应的重点和难点,这样的课件才有它的意义。

③原则三:多媒体课件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教育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育原则。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一是用素材设计成的内容要有严谨的知识逻辑体系,其表现手法和知识形成过程要严谨周密。二是所显示的素材质量要好。文字的输入要正确,图像、动画要比较美观,声音要动听。

3.将课件有机地融入传统教学中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幼儿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不强,注意力容易转移,因此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注意“度与量”的问题。一个活动中,课件的内容应适度。若过多,则容易削弱教师的主导地位,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因此,要坚持“该用的就用,不该用的就不用”原则,实现传统教学与多媒体课件两者的无缝连接。例如在一些文学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教师语言的诠释显得过于苍白。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动画,帮助幼儿通过直观而形象的画面来理解内容和含义。让幼儿在动感的画面,优美的音乐中,真正能感受到《桃树下的小白兔》中那“粉红色的雨”般美丽的诗歌意境。对于那些可以通过生活现象、演示实验等传统手段来实现的教学内容,就没必要多此一举采用多媒体。

4.精心设计多媒体教学方案,加强交互性设计

一个课件的设计跟其他软件的设计一样,要经过需求分析、教学设计、编写脚本、框面设计、素材准备、制作和调试等过程。其中教学设计是课件制作的核心,不仅要根据教学目标找出知识点及其内在联系,而且要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对教材的处理,确定取舍那些适合又有必要做课件的内容。

在课件设计中应注意如下几点:首先在课件的页面中要突出教学重点内容,重要的知识点要放在屏幕中央,可以通过动画、反体、闪烁等技术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同时注意屏幕的美感。其次,要注重课件交互性的设计。在屏幕的任何页面中都应有退出、返回上一教学单元、进入下一教学单元、转到主目录等相关的按钮或提示,从而避免了“流水”型课件由上而下的顺序放映的缺点。第三,要充分利用多种媒体,课件设计要充分利用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来满足幼儿同时接受视觉和听觉全方位交互式感官信息的需要。

篇3:多媒体教学之我见

一.优选教学方法, 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 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特别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 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优化导语设计,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小学生的心理处在萌芽状态, 他们对各种新生事物都充满好奇心, 有极强的求知欲, 根据调查, 许多小学生学计算机都是出于对计算机的新鲜、好奇而学的, 作为计算机教师, 更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设计出能够“经常”引发学生好奇心的导语导入新课, 来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 从而使导语成为一堂课成功的铺垫。

例如在教学《初识windows98》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今天我们要去参观一个大型商场, 请小朋友们要特别地注意老师介绍的一道道‘商和放在一旁的‘价格表’。”也许听到这时学生还是有些疑惑, 但这就是传授知识的契机, 正如古人说的: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听了老师的讲解你马上就会明白, 这是怎么一回事。这时电脑房鸦雀无声, 无数双求知的眼睛盯着你, 这时你就可以把关于windows98桌面的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导语的设计是多样化的, 一个好的提问就能激发学生无限的学习热情, 如“你能让电脑为你唱歌吗?你能用电脑画画吗?”此类的问题, 扣住了学生的心弦, 驱动了他们的好奇心, 接着进入新课的讲授, 学生便很容易接受了。总之, 上课伊始, 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愿意学、喜欢听。学生的质疑、求知欲望就被激发起来了, 作为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 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了。

2、从游戏引入, 让学生自觉学习。在教学过程中, 我把计算机课寓于游戏中, 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在学生浓厚兴趣的支持下掌握知识。例如我在教学“指法”的过程中, 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 先让学生玩《弹钢琴》, 比赛谁弹的曲子最优美。学生在“弹钢琴”的实践中发现, 要弹出一首好听的歌, 必须先练好指法, 这样, 学生自然愿意去练习指法了, 而且热情非常高。

3、耐心指导, 培养动手能力。学生层次不一, 对教师所教的内容理解、掌握程度不一样, 因此, 在上机实习时, 对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作个别指导, 一旦发现有进步, 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积极引导学生思考, 启发创造思维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是发展的灵魂。

创造从问题开始。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 启动他们的创造思维。例如, 在给学生讲述画笔时, 在作业中可以给他们提出怎样实现画立体镜框的问题。问题提出后, 他们积极思考, 结果“创造”出了不止一种解决方法。比如, 有的学生美术观念较强, 从光学的角度思考出一条三维的立体线段可以用从右到左或从下到上的一道黑线, 一道深灰线, 两道浅灰线构成;而有的聪明但比较喜欢“投机”的学生将Windows窗口的边框线在画笔里放大, 发现边框的立体竖线也是由从右到左或从下到上的一道黑线, 一道深灰线, 两道灰线构成。如此种种, 殊途同归, 皆大欢喜。

三.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主体作用

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应只是单纯设计自己的教案, 而是既设计自己的“教”, 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学”, 而且“教”与“学”的根本目的不再是单纯灌输知识而应该能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与人格的全面发展。

例如, 给他们介绍了WORD2000的文字处理、图形处理和艺术字处理工具后, 留下上机作业:自己上机设计制作一份A4纸张大小的彩报, 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版面设计不拘一格, 文字优美流畅, 色彩搭配美观大方。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 综合使用WORD2000的文字处理、图形处理和艺术字处理工具, 努力去实现他们的这些要求, 不一定都能实现, 但必须试试。

首先取得成功的是在文字底部配上图画的效果。一位同学利用图片的环绕效果, 使用“无环绕”方式, 于是使得图片和文字能够重叠摞放, 但是图片挡住了文字, 也就是说文字在图片的下方, 于是使用图片的叠放次序使它置于最底层, 这样图片就被‘压’在了文字下面。但效果还是有些不好, 因为图片的色彩对比比较鲜明, 文字尽管覆盖在上面, 却有点显乱, 再想出最后一招, 将图片设置为“水印”, 最后的效果十分满意。

第二个问题“小块文字进行编辑”也得到了圆满解决。大家知道WORD2000的文字编辑是从左到右。但是如果我们先在左边写一小段, 然后在右边写一小段, 怎么办?他们巧妙利用“绘图”工具栏里的“文本框”和“竖排文本框”, 于是就可以只在文本框范围以内写文字了, 其他地区一律不会受干扰。而且利用“线形”和“虚线线形”, 他们还将文本框线进行了随意美化。

四.优化教学结构, 适应新信息时代的需要

皮亚杰的信息处理能力说和奥苏贝尔信息处理过程说都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变成学生主动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

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教学活动首先是一种环境的营造, 教学模式就是营造这种环境的方法。在课堂教学目前仍是教学主要形式的情况下, 为学生创造一个最佳的学习环境,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形象直观的特点吸引学生开动大脑参与学习, 从强调知识结累向强调发现创造知识转变。

变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为多向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分析事物特征, 使学生展开认识、分析、综合、比较等学习活动, 同时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提供的思考诱因加深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进而发挥创造潜能。

变学生被动学习式的教学为内在诱导思维式的教学。教学的关键在于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保持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 抓住诱导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思维的契机, 使传统意义上的书本课堂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极大的扩展, 使学生在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影响, 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自由广阔的空间。

五.重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自学能力

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而不是进行以就业为目的的单纯技术培训。因此, 每班每一星期让学生推选一位信息小博士, 在上课前花5分钟时间让他给大家讲讲这一周时间中他所了解的一些计算机方面的信息, 以及自己的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 供大家一起分享。这样不仅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 而且能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同时, 自学能力也很重要。掌握了自学方法, 具备了自学能力, 才能应付计算机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在教学中, 教给学生自学方法, 给学生自学时间, 教会学生使用“帮助”。

六.增强学生自信心, 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互助品质

在教学中, 鼓励学生大胆动手操作电脑, 让学生感受一点一滴的成功。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计算机, 在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 让他们明白电脑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神秘, 这样, 每当学生完成了一件作品, 他们的自信心就悄悄地树立起来了。使他们逐渐养成开动脑筋, 克服困难, 坚持到底的行为习惯, 并最终转化为一种良好的个性品质。

实践证明:计算机教学灵活多变, 目的明确, 而且教学内容活泼多样, 美观实用。在长期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当然创造力的培养, 并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问题, 而是教师们长远的任务, 是贯穿于每节课, 每个教学设计之中的, 就一个知识点而言, 主要有以下过程:

教师的“教”:基本讲解→引导学习→启发思考→归纳问题→讲解要点→设计练习。

学生的“学”:笔记心记→自己摸索→大胆质疑→展开讨论→总结评议→自主创造。

篇4:多媒体教学之我见

多媒体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用来储存、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能让师生进行相互交流,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方式。多媒体技术在当今音乐课堂中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多媒体课件通过直观形象的手段,以其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教学的情景性、直观性、示范性、融视听为一体,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化、枯燥的乐理知识生动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情感和心理上的满足,审美能力得到升华。

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应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中学生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在中学音乐课的设置上,属于边缘课程,教师弹琴教唱或放录音磁带欣赏,学生感到单调、枯燥且乏味。这样往往使得学生欣赏音乐时显得很被动,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教师的教学也达不到很好的效果。而多媒体课件将充满美感的音乐、文字、图形、动画、影像等信息综合,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则能自然地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情绪。学生在欣赏画面的同时,脑海里产生种种生动的画面,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并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兴趣。如:讲授《唱脸谱》时,音乐课件随着韵味十足的京调音乐奏起,大屏幕上呈现出色彩丰富,形态各异的京剧脸谱。学生目不转睛的看着屏幕,这样的导入,短短几分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欣赏内容占很大比例。例如:对音乐风格与流派的体验和学习。目的是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接纳与包容意识,以开拓学生音乐视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在欣赏《新疆之春》时,为了使学生了解新疆音乐的特点,小提琴演奏的方法。我准备了一些背景资料:首先是新疆风土人情的影音文件,通过播放《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的片断,让学生了解新疆民族舞蹈服饰及民族音乐的风格。其次,通过手鼓图片,让学生了解新疆音乐特有的节奏ⅹⅹⅹⅹⅹ,学生边听边打节奏,很好的感受了在春日明媚的阳光下,新疆人民愉悦的情绪。学生学习兴趣很高,在教学中很自然地突出了重点。关于小提琴的演奏法,我让学生观看了小提琴演奏的影音文件,并简单讲解了连弓、跳弓、断弓等演奏法,结合乐谱信息,学生很容易明白了小提琴的演奏方法。这样,轻松地解决了教学难点。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

运用多媒体教学,任何乐谱、图片、实物都可以投放到大屏幕上显示,多种乐谱用不同的字体,不同颜色、不同形式凸现在大屏幕上,可以对学生的视觉加强刺激,加深他们对歌曲的记忆,促进他们对旋律的体悟、理解。如我上“感恩父母”这节校本课时,利用多媒体直接把信息扫描到电脑里,课堂上得心应手的把音、像、图、文呈现出来,既清晰又规范,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板书时间,又避免了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加大了课堂传递信息的容量。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情境引导,激发学生创造力、想象力

一个毫无创造意识的人,即使知识再多也不可能有所发明和创新。所以,应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培养她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例如讲授《青春舞曲》这一课时,我先将该曲节奏、节拍教给学生并让学生和着音乐击节奏,等歌曲唱会后,学生分组表演。随着音乐伴奏,学生自己创编舞蹈动作。然后,我适时的启发、指导。让他们体验到音乐带给自己愉悦的同时,心灵深处不断涌起创新的浪花。

五、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扩展音乐教学的容量和空间,渗透音乐相关文化

运用多媒体这个工具,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古今中外、风土人情、世间万象都可以“身临其境”,大大丰富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和生活范围,提高了教学效率。如讲授《走进亚洲》这一单元时,我利用多媒体工具,带领学生走进日本。学生通过观看课件,兴致勃勃地欣赏了当地风土人情和歌舞表演,领略了该国的比较有特色的文化建筑等,知道了“太阳旗”的来历,该国的“国歌”“国花”等。学生看完课件后,个个兴高采烈的模仿和表演日本的礼仪和歌舞艺术等内容。整堂课下来,学生学到了不少音乐知识和人文知识,这是传统的音乐课堂所无法比拟的。

篇5:运用多媒体教学利弊之我见

桃江县灰山港镇中心校 苏乐良

时下,由于信息技术的介入,多媒体教学被广泛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固然,多媒体课件声形并茂,无疑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益有重要作用,但使用过多过滥,却也有一定弊端,因此,得恰当运用。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1、直观生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将抽象的理论以图形、动画等形式表现出来,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2、信息量大,教学效率高。在较短的时间内提供较多的信息,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这是多媒体突出的优点之一。

3、综合能力强,教学内容规范。多媒体具有综合处理文字、图像、声音、图形等技术,使教学中的文字、图形、图片规范清晰,有利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实施,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4、节约资源。多媒体教学不受场地、人数限制,使教师从大量的重复工作中解放出来,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到科研、教研等创造性工作上去。

二、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1、过分强调多媒体教学,容易忽视传统教学方法。有些课程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效果并不理想,例如,数学教学的部分内容并不需要用多媒体进行讲解。

2、教师上课跟着课件走,不按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很容易助长教师的惰性。

3、课堂信息量过大,容易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好,从而影响了听课的效率。

4、影响师生之间情感互动。

5、课件“质”和“量”关系处理不好,许多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片面追求数量,什么内容都装入课件中,忽视了课件的高质量,使学生难以把握重点,不能达到有的放矢。

三、多媒体教学的改进策略

1、克服多媒体万能论观点。多媒体技术不论其功能多么完备,究其本质,它只是开展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辅助手段。对于是否运用多媒体、选用何种媒体,或如何利用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愉快地化解难点、疑点等,都必须从具体课程出发,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认识水平、心理发展特点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并在对各种媒体进行比较、筛选的基础上,选出最佳的媒体。因此,当今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不是每个学科、每节课都要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

2、要加强教学软件的研制和完善,避免全体教师都去做课件。学校教师的工作非常繁忙,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外,还必须进行科学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学习运用多媒体制作软件,将自己所教授课程的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不但会产生大量的重复劳动,而且会给教师增加负担。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课件制作室,以计算机教师为主,各学科骨干教师为辅组成课件制作队伍,该制作室的主要作用为:制作校本课件、为本校教师提供各学科所需要的各种素材(如图片、动画、剪视等),具体指导和帮助教师制作课件等。

3、以学生为中心。现代教育理论强调,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强调让学生根据现有问题主动联系已有的认知结构,并对这种联系认真思考,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围绕学生做文章,在写教案前必须先进行教学设计。

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提高各学科教师的计算机意识和应用水平已成为最为紧迫的问题。多媒体教学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技术素质和技术技能,即教师不但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广博的知识面、较强的学习能力,同时还要求教师具备相当的教育技术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熟练使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

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好处 湖南省桃江县第四高级中学 丁晓军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语文教师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教学效益。下面笔者结合平时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可以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启发、点拨、解疑、释难上,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上。如在教“背景”时,教师可投影显示出完整的板书设计,这样就比教师在黑板上写板书快了好几倍。接送,教师可利用节省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描写一个人物形象,抓住人物在特定场题中最具有特色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课堂效率,还能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可以创设课堂情境,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到声情并茂的录音,看到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这种教学方式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教学过程,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产生了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教《岳阳楼记》时,教师可精心设计一个课前导入和朗读环节:在讲授新课时,先投影岳阳楼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一下岳阳楼的磅礴气势,再在此基础上教师辅以声情并茂的范读。然后,要求学生口头简述画面,背出描写岳阳楼的词句,并在画面背景下播放中国古典音乐。学生在音与像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中默读课文,充分感知文章的优美意境。在此基础上,又让学生齐读文章中写景的三段课文。那美不胜收的佳景和优美的音乐,让学生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达到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目的,使后面的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可以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打破了封闭式的教学状态,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加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其多变的手段,促进了学生积极的思维,从而使教学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学生对文中描述的鲁提辖三拳痛打镇关西的场面仅有粗浅的感性认知,缺乏生动、形象的认识。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电视剧《水浒传》的相关片段,把鲁提辖三拳痛打镇关西的情景呈现于课堂,让学生耳闻目睹鲁提辖扶弱锄霸的言行,了解鲁提辖行侠仗义的英雄本色,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四、可以丰富作文素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联想、想像的能力,拓展其思维空间,优化作文教学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形象,学生可以简便、快捷地获取直观,感觉真切、自然,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有利于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加大有效信息的接受量。教师将其运用于作文教学时,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其人、事、物能够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又为他们提供了作文素材,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形成、想象力的增强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五、可以使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综合运用于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篇6: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之我见

基长镇上道中心小学 王仲霞

[摘要]:近几年来,多媒体以它独特的作用被引入小学语文课堂。因为它具有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特点。因此,利用它辅助语文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从而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人就多媒体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日月潭》一课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语文教学 《日月潭》 [正文]:在信息化的今天,语文教学如果仍然以教师一张嘴一支粉笔的课堂教学形式是很难适应今天的信息化社会了。因此,语文学科必须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采用信息技术来解决以往语文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优化语文教学,推进课程改革,这是时代发展对语文学科的必然要求。

自从国家对西部教育资金的大量投入以后,多媒体技术走进了我们农村小学的课堂,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我虽只应用了近两年左右的多媒体教学,但我尝到了应用多媒体教学的甜头。本人就多媒体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日月潭》一课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利用多媒体引入课题,可以烘托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常言说得好“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说,一节课的导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它不仅能迅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很快地知道要学习的内容,而且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能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那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学习《日月潭》一文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春天是旅游的大好时光,老师要带大家去台湾的日月潭旅游,高兴吗?让我们一起出发吧。”全体学生高兴得又蹦又跳,于是接成一辆长长的火车,多媒体播放动感的音乐,学生一边唱,一边跟着音乐转。这样的方式引入课题一下子就吊住了学生的胃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有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引入课题后,我接着问:“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台湾的日月潭,让我们一起欣赏日月潭的美景吧!”接着,利用多媒体放映一系列课前设计好的有关“日月潭”的幻灯片。通过视觉刺激,让大家对“潭”这种自然景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吸引过来了,从而整体感知了日月潭的美景。

三、利用多媒体使图文结合,有利于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突破难点。一堂精彩的课,不但要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更体现在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上。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既是一位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检评这堂课是否成功的评价之一。而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能起到轻而易举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作为导游的我在突破学习的重难点时,我先指名学生分句读,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个个景点,接着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词句描述有关画面,最后我把描述画面难理解的好词好句再用图片示出,如:群山环绕、隐隐约约、朦胧、清晰等词,用图片来理解词语,大大减轻了难点。因为多媒体将文字、图片、音乐等有机统一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了学生语文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本课描绘的是日月潭清晨、中午、晴天、雨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日月潭的热爱、赞美之情。可是我们二年级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仅仅依照文本是很难感受到日月潭的美。因此我就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各个景点,在图片欣赏的过程中,让理性的文字变得感性,每一个优美的词都变成了生动鲜活的画面印在脑海中,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加深了孩子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从而享受到了审美的乐趣。同时通过图片展示了日月潭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气候中的巨大变化,引导学生观察日月潭的美景之后我又问:台湾是我们祖国的宝岛,从遥远的古代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里不仅有风光怡人的日月潭,还有景色迷人的阿里山,可是现在,由于许多外界的渊源,台湾还不能回到祖**亲的怀抱!孩子们,此时此刻,你想对台湾的小朋友说些什么呢?这么一个环节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表达出热爱祖国、热爱台湾的美好感情。这样处理,充分发挥多媒体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学生的思维既轻松又活跃,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还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可增加学生的信息量。

课前我拍摄了一些家乡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地了解自己的家乡——独山。学生虽然是土生土长的,但他们毕竟还是二年级的小孩子,未必能说出家乡的特色。通过使用多媒体,展示更多有关家乡的富有代表性的图片,增加了信息量,学生知道了我们家乡的夜景也很美,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然后让学生画下来也可写下来,从而拓展了教育空间。

一堂课下来,我通过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教师也乐教,这样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化了课堂结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老师为中心,学生为容器,老师主动,学生被动,老师在课堂上高于一切,学生则无条件执行。为适应时代的需要,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人才,就必须转变教学理念,而首当其冲的则是改变课堂结构,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则应全面、彻底地服务于学生。面对新的教学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新技术则为广大教师解决了一个很大的难题,使传统单一的传授课本知识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并呈现出开放性,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多角度、广层面地理解课文中的思想内涵,在愉快的体验中感知、在感知中探究、在有限的时间中接受,学习他们有用的,更多更全面的知识。

七、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大了课堂容量,减小了教学难度。面对新时代的教学要求,课堂容量的增大,需要多方面、全方位的教学设计,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引入,有效地化解了这一难题,传统的“一本书、一支粉笔、一面黑板、教师的一张嘴”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使用多媒体能够增大课时容量,又不使其呆板、枯燥,避免了教师大面积的书写、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又使课堂生动、活泼、条理清晰,一目了然,给学生以全新的感觉,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尤为重要。因为多媒体教学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给学生一个更好的学习空间。同时,在音乐的带领下,在动画的生动形象的演示下,在多姿多彩的图片展示下,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变抽象为直观,使课堂教学目的完成,教学难点的突破更省时,更省力,更有效。总之,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应紧随时代的脚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灵活、直观、高效的特点,开拓思路,做新时期教学改革的有心人。参考文献:

[1]谈如何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杨佳爱

篇7:多媒体教学之我见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就是要让“远教资源”走进课堂,让广大农村学生能和城市的学生一样,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远程教育信息技术与各科课程的整合也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打破了原来传统的一成不变的一支粉笔、一方讲台的教学模式,正以其新颖性、趣味性、多样性、艺术性等特点,逐步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我是一名农村小学的数学兼美术教师,本着提高小学学习美术的兴趣,增强美术教学效果,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宗旨,近几年我在远程教育教学中尝试运用媒体辅助绘画教学,取得了相应的教学效果,在此浅谈一下我在远程教育中获取的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教学最直观的几点体会:

一、运用远教丰富的绘画课堂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

远教绘画频道中,经常播放各种绘画技巧,如简笔画、实物写生、工笔画、水墨画、花鸟画等。每当有这些课堂资源的时候,我就实时组织学生去远教室观看,共同欣赏名人画卷,名山圣水,让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感受大自然的风光,学生们久而久之地爱上了美术,从中也学到了各种绘画技巧,尤其是高年级的同学越来越喜欢上美术课,把美术当成了学习之余的娱乐和爱好。其次,远教资源下载中也有相当多的绘画素材,远教老师把当天刻录下来的资源公布出来,我就及时地把这些资料下载,并用U盘播放,在美术课上共同和学生探究,让学生自己动手学一学,画一画,取到了得心应手的教学效果。因此,信息与美术课程整合进行教学,信息适中、节奏快、活动化教材内容、交互性强,能产生多种感官的刺激、调动眼、耳、口、手的积极性。在远教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中真正地融洽了耳闻其声、目睹其画的作用。实现了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相辅相成的价值,学生不仅可以动手模拟绘画,还可以“察颜观色”,增强了学生的情感教育和直观教学。

1、创设宽松情景探究新型美术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个性发展

课堂上,教师是导演,学生才是主角。让孩子们参与开放性活动中,孩子们在自主探究中联想、畅想、遐想,放飞想象的翅膀,发挥聪明才智,自主创新,张扬个性。如教学“在因特网中畅游”时,让孩子手、脑并用,通过键盘输入网址,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任意驰骋,了解外面精彩的世界;向远方的父母发电子函件;下载资料等,这不仅熟悉了键盘的操作和鼠标的使用,更有利于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发挥其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思维、求异思维、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使孩子的信息技术素养得以提升。又如,我在教低年级的简笔画小燕子时,先下载小燕子的图片,然后再处理笔画的顺序,先画哪一笔,再画哪一笔,在显示屏上一目了然,学生就不会因为燕子的笔画多而无处下笔,而高年级的美术教学则是巧妙

地利用远教下载的精美图片播放给学生,再配上从远教资源中下载的动听的音乐,如名曲《二泉映月》、《葫芦丝》、《茉莉花》等,学生从听角和视角上得到了满足,在欣赏这些艺术作品的同时,学生不知不觉动起了手中的笔,逐步进入了风景画《我爱家乡》课堂教学的气氛中,在画画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说他画的房子是圆的,而且房子顶端有小鸟;有的说他画的小山顶上有绿草,田野里有野花,有小白兔,上面是蓝天,有白云,还有老鹰„„我再从远教资源中打开备存的名家作品让学生再次观看,学生更是画兴大发,有的说要赶上齐白石,有的说要超越达芬奇„„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不仅欣赏了著名画家的作品,而且培养了他们仔细观察事物的好习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注重美术学习规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小学新课程标准要求美术学习应遵循以下五大原则:简单的原则、量的原则、模仿原则、重复原则、兴趣原则。小学生是美术的初学者和爱好者,信息量特别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简单、大量、重复、模仿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要素,对学生来说,学习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的直接因素。远教资源与小学美术课程整合的合理运用,恰恰能使这些因素得到优化。使教师在美术教学中更加变得得心应手。例如在教学《家乡美》时,我让学生通过浏览了远教资源中的家乡美的风景图片,如家乡的蜡染、刺绣、织锦等明间工艺品,以及家乡的花、树、桥等。便精心画出了好多幅可取的图画,在远教资源中学生看到的只是山、水、桥的画片,而学生作品中则展现了家乡的桥下流水,水中的大白鹅、鸭子,河岸边的柳树、稻田等,这样,一幅幅动人的山水画就脱颖而出,使得绘画课上不再枯燥无味,抽象的事物变具体、形象了,从而减轻了学生的认知难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保证了学生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了学习效率。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顺手,课堂生动有趣。

二、远教的动感性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远教的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对小学学生具有创新思维能力,远教动感画面内容丰富,画质流畅,同趣味性融为一体。产生强烈的动态效果,使学生兴趣盎然,为学生的学习发挥了能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启发。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又为学习美术和其他课程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篇8:多媒体教学弊端之我见

一、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1. 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得不到体现

在利用多媒体投影仪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为达到最好的成像质量, 许多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 都要把教室窗帘拉上, 降低教室亮度, 以便布幕上的图文能够较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然而, 这种光线严重不足的教学环境却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弊端。

新型的教学观告诉我们,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然而, 在光线昏暗的教室中, 学生的这种主体性就很难得到保证。学生在暗处, 教师也在电脑屏幕前, 整个教室的亮点就是被投影仪的光照亮的布幕。教师在播放幻灯讲解内容的过程中, 对学生反应的把握能力不如在光线明亮的教室里, 教师甚至会看不清后排同学的表情。这样的课堂环境就好似一个小型电影院, 观众观看着屏幕上的画面, 而老师就是这个画面的解说者, 学生就像是观众, 而电影院里的观众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应该是没有主体性意识的。在这样的环境下, 不仅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 教师主导地位甚至也会演变为幻灯片放映员。

2. 多媒体教学助长了学生的惰性

传统的课堂, 教师通常是一边讲授知识, 一边将重点内容列成板书。与此同时, 学生也都是边听讲, 边记笔记。而在使用多媒体投影的课堂上, 由于教师不能很好的控制课堂节奏, 导致学生往往会走两个极端。

第一种是由于教师经常像放电影一样地用幻灯片来放映授课内容, 过分扩容, 违背了认知规律, 影响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知、记忆和理解。由于一心不能二用, 学生盲从地记录课件内容, 造成对教师讲授只从耳边过, 不在大脑停留的现象。要么干脆只听不记, 这一堂课下来, 学生只动了笔没动脑, 记得很累而收获甚少, 长此以往, 必然会让学生觉得力不从心, 逐渐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另一种学生, 只听不记, 在课堂上扮演观赏者的角色, 课后直接向教师要求拷贝课件。这样的学生不但没能养成上课听讲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并且也助长了自身的惰性。笔者曾接触过这样的学生, 在刚开始新课程的时候, 学生都会带着课本、笔等学习用具来到课堂上。在若干次课之后, 渐渐有学生什么都不带就来上课, 这部分人群还有扩大的趋势, 究其原因, 学生告知, 老师讲的内容都在课件上, 下课之后拷贝一份就可以了, 何必再辛辛苦苦记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动手书写对加强认知记忆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这些只听不记笔记的学生的课堂效率由此大打折扣。笔者不妨进行一个大胆的假设:照此趋势, 学生可以不到课堂上上课, 而只需要教师发送一份课件即可。学生的惰性与日俱增, 课堂存在的意义在哪里?

3. 教师本身面临的问题

第一, 一些教师思想上存在惰性的会产生很多问题, 如一些教师以做一次幻灯片课件为一劳永逸, 不思进取, 课件的质量也往往不够理想;还有的教师减少备课的工作量, 将授课内容搬上银幕, 在课堂上呆板地念PPT文字, 使多媒体教学演变成了现代版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由于减少了在备课上所下的工夫, 更有甚者出现了脱离课件不会讲课的现象。

第二, 不少教师制作课件能力低。虽然当下教育教学改革都在突出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 但对于很多老师来说, 在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等方面并不能得心应手, 甚至有的老师对计算机的日常应用的都很不熟悉, 更不用说用计算机做出品质较高的课件了。常见的问题有文字颜色搭配问题, 导致学生看文字的时候很费力;页面上文字过多;PPT运用许多不相关图片, 喧宾夺主等。教学方法的融合离不开教学媒体的使用。多媒体英语教学与常规媒体教学之间应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如何使多媒体用得恰到好处是一门学问, 滥用多媒体技术往往得不偿失。 (温惠春, 2008)

二、针对多媒体教学产生的弊端的几点意见

(1) 坚持课堂教学, 加强教师的讲授。建设基于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是要完全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只是辅助性的, 现在不能、将来也不能替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如果一味地用PPT主导教学, 用精美的图片吸引学生的眼球, 就完全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运用多媒体技术不能改变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 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思考、分析问题。教师要走下讲台, 多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避免教师与学生被多媒体“隔开”。针对教室内的光线问题, 在没有办法调高投影仪清晰度的情况下, 教师应适度调整多媒体运用的时间, 避免课堂45分钟, 从头到尾都在昏暗的教室内对着PPT授课。采取多媒体+黑板相结合的方式, 避免课堂气氛沉闷, 把学生从“观众”转变为课堂主体。

(2)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 应注意把控授课的节奏, 过快或者过慢的播放课件速度都会对学生的接受程度产生影响。在播放的过程中, 重点内容应预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做笔记, 避免学生一味的跟着老师记笔记而没有思考与消化的时间。

其次,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随机抽查学生带课本的情况, 定期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这样将有效杜绝“三无” (无课本、无笔记本、无笔) 学生出现在课堂上。

(3) 教师自身要杜绝制作一个课件就一劳永逸、不思进取的思想。教学强调的是因材施教, 教师应根据面向对象不同而对自己的授课内容及课件进行相应的调整, 而不是面对所有学生都使用完全相同的一个课件。

在课件制作能力方面, 应对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弱的教师进行集中强化培训, 从基础开始逐步提升教师制作课件的能力。定期检查教师的课件,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教师本身要有与时俱进的学习思想, 要意识到不论是课件内容本身, 还是课件的表现形式, 都应与时俱进。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给教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多媒体技术并不神秘, 单纯运用多媒体技术并不能给课堂效率带来质的提升, 多媒体技术跟黑板、粉笔一样的也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教师在以多媒体技术为手段, 通过教学研究, 开发出切实好用、服务教学的多媒体电子课件的同时, 积极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 做到扬长避短, 优势互补。发挥好教师本人的课堂主导的作用, 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 让多媒体在授课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优势, 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其弊端的出现, 实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 促进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摘要:多媒体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的发展, 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元素, 然而, 与此同时, 其弊端也日益显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得不到体现, 多媒体的应用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惰性, 教师自身在运用此教学方式的时候也存在一定问题, 笔者就这些弊端及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弊端,学生主体性

参考文献

[1]赵玲, 涂艳蓉.电大英语课堂多媒体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开放教育研究, 2009, 15 (6) , 65-68.

[2]温惠春 (2008)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运用.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8 (5) :125-126..

[3]刘晓玲 (2009) .基于认知学习理论的多媒体外语教学设计.外语学刊, 6, 164-167.

上一篇:《机械优化设计》课程实践报告.doc下一篇:早训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