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绒文化

2024-04-10

嘉绒文化(精选6篇)

篇1:嘉绒文化

“嘉绒”文化浅说

?“嘉绒”文化浅说 嘉绒,是地名?还是族名?或是两种含义都有呢?这是一个众说纷坛的有趣问题。从贾尔穆概述的对嘉绒含义的六种解释中,有三种指的是地名,另有三种指的是族名①即《辞海》、《藏汉大辞典》都说是,藏语对四川大小金川及黑水藏族地区的地名称呼;桑木旦说是,日神妃的热带峡谷;佛经中记载是,住在藏区东方嘉穆谷的人;索土司说是,居住在靠近汉区的山间河谷地带从事农耕的藏人;马长寿认为是,始于其民族的自称直译而成。除此之外,还有人说是,西藏把十八土司地方称为甲绒,后来又把它写成了嘉绒。任乃强曾说:嘉绒一词首次出现,是上海史家庄学本民

“嘉绒”,是地名?还是族名?或是两种含义都有呢?这是一个众说纷坛的有趣问题。从贾尔穆概述的对嘉绒含义的六种解释中,有三种指的是地名,另有三种指的是族名①即《辞海》、《藏汉大辞典》都说是,藏语对四川大小金川及黑水藏族地区的地名称呼;桑木旦说是,日神妃的热带峡谷;佛经中记载是,住在藏区东方嘉穆谷的人;索土司说是,居住在靠近汉区的山间河谷地带从事农耕的藏人;马长寿认为是,始于其民族的自称直译而成。除此之外,还有人说是,西藏把十八土司地方称为“甲绒”,后来又把它写成了“嘉绒”。任乃强曾说:“嘉绒”一词首次出现,是上海史家庄学本民国年间同**进藏路过金川,把“甲绒”写成了“嘉绒”,从此为史学蜀沿用。目前在“嘉绒”,含义上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嘉绒是藏族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藏语对川西北十八土司所辖地区的称呼,指居住在大渡河上游及岷江右岸河谷地带从事农耕的藏族。

嘉绒成为藏族的一个独具特色分支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地理环境、历史渊源以及特定农耕文化背景上的宗教、语言、建筑、歌舞、婚姻习俗诸方面。它与西藏的共同之处有:嘉绒人的住房与西藏平民的住房相同,都是样式相同的石砌平顶寨房,墙上涂有白色的太阳和月亮图案;嘉绒话与藏语同属藏缅语系;嘉绒地区通行藏文;嘉绒人信仰苯教和藏传佛教;嘉绒民间和西藏都有一妻多夫制;嘉绒藏戏和锅庄也与西藏藏戏有许多共同特点。但是,嘉线不同于西藏的特色也是显著的。嘉绒有独特的语言,奉信苯教,汉文化也较早地渗入到嘉绒的方方面面,有长期的土司制度等。这些同异特点的形成,都打着历史演进的烙印,给人们提供了在历史烟尘中迫朔嘉绒足迹的线索。

族源探索

嘉绒的历史,是民族融合的历史。在漫长历史进程的冲突甚至流血中,经过多次的民族融合而逐

步形成了今天的嘉绒藏族。最初的嘉绒先民,是生息在嘉绒本部大渡河上游河谷里的土著原始部族,从事狩猎,牧畜和农耕。在金川等地发掘的石棺葬墓群,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的祖先在这里生息繁衍。到了新石器时代后期,黄河上游的氐羌诸部族向南迁徙,中原诸族西倾,大渡河谷曾经是这些部族南迁西倾的天然“走廊”。有学者认为川滇黔的苗人和雅州的青衣羌人,是原居住在大渡河上游的金川和丹巴一带的嘉绒人。嘉绒人还曾经北迁宁夏地方。氐羌的南迁使嘉绒土著先民与氐羌人实现了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在温暖的大渡河谷地,形成了部族生息繁衍的繁荣和农牧业文化的兴盛。

晋时,由鲜卑族分出的吐谷浑族占有甘、青、川、康、四省边界一带包括川西在内的地区,吐谷浑族又与嘉绒人融合。这是第二次大融合。

公元633年,吐蕃20万大军东进侵入吐谷浑及党项诸羌,随及松州(松潘),唐天宝年以后,以上各地均由吐蕃支配。在200余年中,吐蕃占据统治地位,这使嘉绒地区又经历了第三次民族大融合,在语言、宗教、民俗上对嘉绒藏族的形成起到了重大的影响。吐蕃东侵,形势迫使嘉绒人口东移至岷江右岸,形成所谓嘉绒冲部之说。②

到了公元851年,沙州(敦煌)人张仪潮等战胜了吐蕃守军,收复西北及岷廓地区,川西节度使杜源则收复维州(理番),汉文化西移,嘉绒地区与西藏的关系疏远。之所以嘉绒与西藏有着明显的差异,原因就在于早在吐蕃东移之前,嘉绒先民已在这个地区根深叶茂,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古羌的河谷走廊农耕文化。马长寿说:“隋唐之嘉良,近代之嘉绒,此族非氐非羌。”嘉绒靠近汉区,受汉文化影响很早。而与西藏毕竟相距遥远,丛山四周的农耕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形成了在语言、习俗、价值观和宗教观上的独特性。

《清史稿》称此区域:在宋是羁摩州,在元为宣慰、宣抚、招讨、安抚、长官等土司管辖地,自唐宗起,中原中央政权不断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控制。明清时期,嘉绒已由十八土司代中央政权管理,成为中央政权统辖的自治区。土司世袭,定期向朝庭纳贡。清雍正初年,已有改土归流之议。清臣鄂尔泰说:“欲制夷必改土归流。”到乾隆时期,经两次金川之战,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后,才将十八土司中最强硬的大小金川土司改土归流,废土司制,改设直隶厅——阿尔古厅和懋功厅。战后,实行屯兵制和召垦制,大量的汉满回蒙人涌入嘉绒地区,足使第四次民族大融合,加速了该地区的同化过程,也推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嘉绒与氐羌、吐

谷浑、吐蕃、汉、蒙、满、回的多次民族融合,加之该地区特定的地理环境,嘉绒人在适应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

农耕文化

所谓“嘉穆谷”、“温暖的河谷”、“东方的杂谷”,是指西藏高原东缘自雅砻江东至岷江两岸的高山峪谷。这里的“杂”主要是指生产上的多样性,民族杂居融合性及地貌的错落性而言的。大渡河上游有一段一百多公里的低平河谷,气候呈垂直型变化,河谷温湿宜农,半山草丰宜牧,高山林茂宜猎,山顶终年积雪,有繁多的珍禽异兽。这种地理环境造成了一种农耕、畜牧、狩猎三位一体的农业文化。

金川这一地名的形成,并不在这里的黄金,金川大规模开采金矿是清末民初之事,而在于这里的农业。据《清史稿》载,乾隆打金川时,清军经过“萨克萨谷,北茹寨,麦方熟,麦田十余里。”这一片金黄的景象,可以说是遍及整个金川河谷的,可见当时农耕的宏大规模和富庶景象,难怪人们叫它“金川”了。

乾隆打金川,运输民工数十万人进入嘉绒地区转战七年之久,战后汉人大量迁入,加快了这一地区的经济繁荣和民族融合过程。集镇商贸发展起来,仅金川镇就有十大商号,杂谷脑也成了边贸中心,金川金矿开采盛时工人达四、五千人之众。《绥靖屯志》称:“商贾列肆而居,多秦、晋、豫、章诸地人,汉夷日用之需取于兹,其伙计中通夷语者,背杂居入地售之,夷人入市易粮食、牲畜、薪炭诸物。”嘉绒人每年还以十多次热闹非凡,人如潮涌的大型庙会吸引各族群众赴会交易。货币流行,各种工匠流入,说唱艺人应运而兴,学校和医药也发展起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嘉绒地区的农耕富饶,人民开化。1935——36年红军长征时在此建立苏区根据地和藏族人民革命政府,嘉绒人民为红军提供的物资和人力支援,对保存中国革命力量立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碉文化

以石碉为主的建筑文化,是嘉绒文化的重要内容。建筑既是生产又是艺术,既是民族生产的物质基础,又是民族精神的造型。至今我们在嘉绒地区还能随处见到那高达十几层饱览了历史沧桑的石碉或石碉群,诸如松岗双碉、金川勒鸟——马尔邦线碉、丹巴中龙村群碉。这些碉是哪个年代留下来的?无人认真考究了。

早在《后汉书》中就有“嘉良夷”“累石为室,高十余丈,是为邛笼”的记载。当时,由于生产和军事上的需要,智勇双全的嘉绒先民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就地取石伐木,在实践中创造了这种独特的多功能的建筑物,堪称一绝。

石碉的功能首先是军事上的。

这些高碉都建筑在河与沟的交汇处、大山隘口、要冲高地上或平坝中央,首尾相望,形成网路,通过燃狼烟,吹角号,鸣枪炮,摇旗旌,传达重要信息,发布部族的命令。战时是坚固的堡垒,平时又是生产上的观察畜群,照看庄稼的哨所,也可住人关畜,储藏物资,避风雨灾害。随着农耕的发展,先民把住房改建为三、四层的平顶矮石碉房,下层关畜,中层住人,上层晒晾粮食,这种碉房群称为“寨”的村落。而土司官寨,是这种碉房中最宏大的。

石碉在战争史上起过惊人的作用,以清乾隆两次攻打金川为例:清廷之所以损兵折将,久攻不克,高碉难破是一个主要因素。而凭碉据险,顽强抵抗则是金川土司的主要战略手段。攻碉战之惨烈,请看《清史稿》中的几个片断“山险碉坚,转战逾二年,帅无功。”“纳亲初至督攻碉,师败绩,总兵任举为骁将,战殁。”乾隆“阅疏泣下。”“卡撒山顶已有三百余碉”,“且人心坚固,至死不移,碉尽碎而不去,炮方过而人起,主客劳夫,形势回殊,攻一碉难于克一城。”“攻色尔底碉击二百余炮碉圯一角。”足见碉之坚固,碉之难攻。在第二次攻打金川时,“温福惟袭张广泗故智,以碉卡迫碉卡,建碉上千。”乾隆称:“我朝用兵,从无如此挫折,思之切齿。”又曾说:“我师至四万,彼只三千,彼应我有余,我攻彼不足。”因为对碉战一筹没展,乾隆殊斩了统兵的几位大学士、兵部尚书、总督,而另一些主帅和总兵等战将都在碉前战殁了。

嘉绒石碉坚固无比。同样,嘉绒人亦英勇顽强,无与伦比。这上点在维护祖国疆域和主权的战斗中也有过突出表现。

宗教文化

宗教精神成为部族或民族的内聚力之一,成为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民族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嘉绒先民奉信原始拜物教,相信万物有灵,是自然神论和多神论者。神的庇护往往是其民族自信心的来源,对神崇拜又使他们顺应自然,畏惧自然,也热爱自然。这与他们的生活环境和要应付的生存问题是分不开的。

嘉绒地区是川藏的边缘地带,曾经处在两个强大政权的中间,历史上多次处于两种民族,两种文化的交融区域,汉藏文化的过渡地带。

嘉绒地区是苯教的大本营。苯教曾一度风靡全藏,占统治地位。公元5世纪佛教传入西藏后,与苯教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终于在八世纪发生了大规模灭苯之浪潮,一种以吸收苯教的仪轨(祭祀、跳神)的佛教——藏传佛教诞生,且占据了统治地位。从而掀开了西藏历史上政教合一制度的序幕。在嘉绒地区,虽然宗教也与政治关系紧密,但最高统治首领,土司

都不是宗教领袖,也都不是**和喇嘛,土司手下有一专管宗教事务的机构,所谓全民信教也不是绝对的,而且嘉绒地区的教派呈多元性,这种并存性形成了嘉绒宗教文化的特点。

苯教的起源问题至今仍是一个谜③,象雄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难以捉摸的。苯教究竟是从大食(波斯)传入西藏,还是西藏土生土长的?又在西藏哪个地方?有学者认为嘉绒语中有古藏语,而某些表达能力比汉语和藏语更精确,进而认为嘉绒是藏族的祖先。也有人提出苯教象雄即在嘉绒,雍中拉顶寺(金川广法寺的前身)就是苯教第一大寺和中心,④这就产生了两个在学术上具有挑战意义的问题:其一是,嘉绒农耕文化和苯教是怎样传遍藏区的?其二是八世纪的西藏灭苯时,大量苯教僧徒迁入嘉绒地区。为什么苯教僧人不西迁回大食而是往东迁入嘉绒呢?总之苯教在嘉绒地区存在时间最长,根深蒂固,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绰斯甲土司仍以苯教为官教。苯教寺庙在嘉城保存完好的也很多,其中雍中拉顶寺,有人说它在七世纪前已是苯教大寺;有人说它建于公元二世纪。那么,佛教传入西藏之前它已是苯教第一大寺的话,西藏灭苯之后,嘉绒成为苯教残余势力的最后根据地就不足为奇了。直到乾隆打金川,在嘉绒地区再行灭苯兴佛后,苯教依然在嘉绒各地生存下来,确实非同一般。

锅庄文化

史书记载了嘉绒人能歌善舞。锅庄是一种集音乐和舞蹈为一体的艺术,它和建筑一样是嘉绒文化的重要内容。在以“达尔尕”为代表的大小锅庄,宗教舞蹈“羌姆”(跳神),及嘉绒藏戏中,有许多情节舞蹈是以飞禽走兽命名的,象鹿舞,孔雀舞,还有虎、牛、羊、马等面具舞,都表明嘉绒先民是山间林区部落。而“在原始部落中,戏剧、舞蹈、音乐形成了一种协调的综合艺术,它一般就来是与宗教仪式有关”(马克思。德莱)。嘉绒锅庄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这是嘉绒人从狩猎到农耕文化中形成的对自然神的祈祷,祈求消灾灭祸,风调雨顺,年丰畜旺的活动。并且,这一活动与原始宗教的咒仪巫术相联系,通过巫术的舞蹈形式表达对狩猎能手和复仇战神的敬奉,沟通人与神鬼、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求和谐康乐。他们的世界观就在这一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与此相适应,“他们的艺术主题也一概取自动物界。可以说,他们异常丰富的全部艺术都根源于狩猎生活”(冯、登、施泰因)。这也正好是嘉绒人的艺术与他们真实生活之间密切关系的形象概括。但是,农牧猎是三位一体毕竟才是嘉绒人生活的完整内容。因此,在歌舞艺术中也有表现农牧业方面的内容。

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民族,需要有丰富的思想和深造的理性认识,有全民性的艺术,把他们的审美观念和道德观念表达出来。嘉绒锅庄既有礼仪性又有自娱性,表演上围着青稞酒坛扣圈,有领舞者说唱祝词,众人奔放起舞。它的群众性培养着一种民族情绪,表现民族性格,表达共同的精神风貌,是嘉绒人连接心理感情的纽带。

嘉绒文化的内涵是极丰富的,特别是嘉绒与西藏之间的文化关系,已引起人们的兴趣。

[责任编辑 根典次仁]

注释:

①贾尔穆《“嘉绒”略谈》《阿坝报》1984、10,28。

②《文化与艺术》1988年1期,1989年1、2期。

③常霞青《麝香之路上的西藏宗教文化》。

④《西藏研究》1989年3、4期。

[作者简介]李仲康,男,现在四川阿坝州委宣传部工作。

(责任编辑:admin)

篇2:嘉绒文化

藏语: 汉语: 藏语: 汉语:

(亲情语)

格汝 藏族 阿尼 阿姨

阿嫫

阿吧

阿玉

阿乌

达尔甲

咆牙

阿杰帝眯

得扎

搭布

洒卡

萨尔麻

宕贝伯

多呢冉

恰嘎莫

拉拉多宝

各日让

母亲 父亲 奶奶 爷爷 老婆 老公 妹妹 男人 小孩(见面语)你好 晚安 聊天 吃饭 喝酒 慢一点 玩 阿古 阿孜 阿杰得扎阿呀 单直 得心列米帝眯 阿墨列 呢善莫切迭诺嫩喃迭丹嫩索达匈哟 尼洋 达苦 纳么西达呢之喏库 舅舅 二爸 弟弟 哥哥、姐姐 朋友 知心人 女人 表兄 满意 请坐 起早了 送你 回家 烟 冷 运气好吗?

思多碑各让 日子好 喏瑟 热

得几多么 喝水 卡毕 唱歌

达尔尕 跳舞 拉拉哟 再见

下擦多保 注意安全 翁酷 以后

各西尼 今天 锁西尼 明天

思恩地 后天

切 走

多布恭 帮我

(人体名称)

大郭 头

瞪良 眼睛

得西哪 鼻子

达儿吧 肩膀

达扬 手

达乜 脚

达儿地 帽子

达拉 裤子

(动物名称)

呢啊 母牛

多茹 猫

布瓦 鸡

卡西吧 青蛙

萨卡 得瓦嘎瓦 多让斜 大郭叶 瞪儿纳 得卡 达若 得泊 登嘎 地西特 凳杂 波拉 布幼 地拉 嘎拉 辛苦 穿衣 拉我 头发 耳朵 嘴巴 胸部 腹部 衣服 腰带 鞋子 黄牛 老鼠 公牛 兔子

卡热 蛇 巴莫 母猪

嘎儿马 马鸡 夏瓦 鹿

孔 老虎 思格 狮子

达儿墨 龙 琼 大鹏

篇3:丹巴嘉绒藏族弦子音乐概述

关键词:嘉绒藏族,弦子,音乐特征

弦子, 藏语称之为“谐”, 是风行于整个藏区的一种歌舞艺术形式, 由于其通常使用弦胡进行伴奏, 因此汉语称之为“弦子”。弦子遍布于藏区的各个角落,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歌舞风格, 甘孜州丹巴县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孕育出浓郁嘉绒风情的弦子歌舞, 体现了当地民众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歌舞文化, 具有极大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一、嘉绒弦子的音乐特征

嘉绒弦子旋律优美, 节奏明快, 舞步随意, 在丹巴是与锅庄并驾齐驱的数量庞大的一类歌舞形式。

(一) 旋法

藏族的“弦子”歌舞艺术因使用弦胡伴奏而得名。表演时由数名男子持弦胡在队前演奏领舞, 其余舞者则和他们一起边歌边舞。由于舞步的限制, 使得拉奏者不易换把, 因而弦子音乐大多音域较窄, 旋律线条平稳。例:《申经嘎如蒙》

歌词大意:正月大家都在耍狮灯, 我们有很多灯笼要亮起来, 狮子要舞起来, 来庆祝佳节。

(二) 节奏节拍

嘉绒的弦子音乐以四二、四四拍居多, 藏族歌舞中最为常见的节奏就是四二拍, 它简洁、明快, 符合藏族歌舞的律动特点。例:《沙巴克龙》

歌词大意:你从那方过来, 我从这方过来, 我们相聚在一起, 唱歌跳舞多快乐!

1. 调式调性

嘉绒的弦子以五声调式多见, 除此之外, 六声调式、七声调式也不少见, 像上例的《申经嘎如蒙》在原本的七声调式中还加入了变徵。在五声调式中, 以徵、商调式居多, 羽调式次之。

2. 曲式结构

传统的弦子分为器乐部分和歌唱部分。近些年由于电声器材的兴起, 器乐部分逐渐被电声器材代替, 在丹巴各村寨的弦子舞中几乎已经看不到弦胡的身影。弦子通常速度稍快, 且舞步较随意, 歌词生活化, 情感化。弦子常见的曲式结构有二句式、三句式和四句式, 以二句式最为常见。

二、嘉绒弦子的社会功能

(一) 娱乐

弦子起源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在环境恶劣、经济文化落后的藏区, 集体劳动是战胜大自然灾害、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 在集体劳作中, 因为各种原因, 滋生了弦子这门歌舞艺术, 并逐渐从生产中过渡到生活中, 成为藏族人民重要的娱乐方式。弦子歌舞因为音乐情绪轻快, 舞步随意, 颇具大众化特点因而深得藏族人民喜爱。如今, 这种娱乐方式任然是嘉绒人民的主要娱乐方式之一, 每当有重大节目或闲暇时间, 人们都会聚集在一起, 无论人多人少, 都会拉起弦胡跳起弦子, 抒发心中的情怀, 缓解劳动的疲惫。

(二) 民俗仪式

嘉绒藏族的日常生活中存在不少不同意义、不同形式的仪式活动, 弦子作为民间一种轻松、随意的仪式活动, 常在各种民俗节日、聚会、婚嫁中普及。在丹巴的各大乡镇, 每逢时令佳节、开张营业、兴土木、贺宴祝寿等等日常活动中都会有弦子舞的表演。久而久之, 弦子无成为了嘉绒人民世俗仪式中的重要成分。

(三) 交际

弦子在藏族歌舞艺术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自古以来, 大家聚在一起跳弦子和锅庄就是藏族人民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丹巴部分乡镇人员居住分散, 平日里大家各忙各的, 除了距离较近的几家人, 很少有所来往, 只有在重大节日时, 大家才会聚在一起跳锅庄或弦子, 联络感情, 因此, 跳弦子也是嘉绒藏族人民的一种交际方式。

(四) 健身

随着全国城镇化脚步的加强, 甘孜州各地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超市、步行街、广场应有尽有, 以往在宽阔草地上举办的弦子锅庄晚会逐渐进入城市, 每天的早上和傍晚都可以看到一群群男女老少在丹巴文化广场跳着一支支弦子或锅庄, 在城市里, 弦子的主要功能已发生转变, 丹巴人用自己的民族歌舞来强身健体, 既传承了文化又强健了身体, 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嘉绒弦子的传承方式

(一) 传统传承方式

据中路乡的康高初大婶说, 她们小的时候因为娱乐方式单一, 村子里每逢大小节日都会举办弦子和锅庄晚会, 全村人围着火堆跳着弦子和锅庄, 自己原本也不会, 是跟着长辈的脚步、听着长辈的唱腔, 一步一步、一字一句逐渐学会的。可见, 在村子里弦子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其传承方式主要为口传心授。

(二) 新生传承方式

1.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传承

随着丹巴县城镇化进程, 嘉绒人民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弦子的各种功用逐渐被其他方式所取代, 特别是在年轻一代, 大部分在外地打工, 受汉区经济文化的影响, 与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距离已越来越远。丹巴县政府对此非常重视, 为了使当地民族文化得以延续, 县政府采取了各种手段, 诸如:每年举办丹巴嘉绒藏族风情节、定期举办各村寨弦子锅庄大赛、派人下到各乡镇录制学习各种特色民族艺术形式等等, 将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系统工程, 实行分步挖掘、整理、汇编工作, 逐年增加人力、物力, 加强保护、传承力度, 现今, 具有代表性的两本书《丹巴风情拾遗》和《丹巴嘉绒之韵》已经出版, 为丹巴嘉绒优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作出了贡献。

2.商业演出

藏族的艺术形式丰富多彩, 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 不仅仅是在藏区, 即使在汉族聚居地, 藏族的歌舞艺术都很受欢迎, 从而一波以商业营运为目的的演绎团体股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 如:美人谷艺术团等。从婚丧嫁娶、寿宴、开业庆典、朋友聚会乃至县政府组织的各级各类活动都会出现商业艺术团的身影, 他们精湛的演技和高度的团队精神受到了大家的喜爱, 不仅传承了传统的嘉绒藏族歌舞形式, 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二度创编, 即取悦了中老年人又迎合了年轻人的口味。

3.作为健身运动被传承

老百姓中流传着一句口头禅——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无论什么时候, 健康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特别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繁忙的生活方式使不少人出现了亚健康, 过早的换上了各种职业病, 如:颈椎病、肩周炎等。大城市里各种健身房应运而生, 而在丹巴, 人民最爱的健身方式还是在文化体育广场跳弦子或锅庄。弦子是一种集体舞蹈, 弦子旋律欢快, 朗朗上口, 舞蹈动作简单、极易上手, 又是千百年来老祖宗留下来的艺术瑰宝, 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非常喜爱。晚饭后, 忙碌了一天的人民聚在文化广场跳跳弦子既锻炼了身体又传承了文化, 何乐而不为呢?

篇4:嘉绒文化

“博巴森根”在当地的藏语中读作:ber ba sen gei。其汉语大意为:狮子般勇猛的藏人。该锅庄运用嘉绒藏族“五屯地区”流行的“四土锅庄”舞蹈为表现手段,巧妙地融入叙事性的演唱,再现并讴歌了当地的藏族屯兵在鸦片战争期间响应清政府的号召,赴广东与浙江抗击英军保家卫国的英勇战斗事迹。作为嘉绒藏族锅庄舞蹈的“博巴森根”,2007年成功申报为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被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博巴森根”的生存环境与屯兵制历史

“博巴森根”锅庄舞是生活在四川省阿坝州理县甘堡藏寨的嘉绒藏族所独创独有的大型叙事性群众锅庄舞蹈。“嘉绒”是藏语“xia er jia er mo cha wa rong”的音译简称,汉语大意为:藏区东部女王统治的温暖农区。关于“嘉绒”这一称谓的由来,在学术界争论颇多。从民国初年到1953年前的文献都将嘉绒地区的民族称为“嘉绒族”,直到1954年在民族识别中将原有的“嘉绒族”归入藏族后才出现“嘉绒藏族”的称谓。作为本次田野调查地点的甘堡藏寨被誉为“嘉绒藏区第一寨”,是创作、演绎、流传“博巴森根”的唯一区域。该藏寨地处国道317路旁,距省会成都市192公里,距理县县城8公里,海拔1800米,是一个典型的嘉绒藏族聚居的大寨子。在藏语中甘堡藏寨读作“gan pu jia qiong”,其大意为“山坡上的百户大寨”。全寨依山而建,错落有致、鳞次栉比、气势恢宏,取材于杂谷脑河中的鹅卵石和巨型石包垒出的建筑群古朴、厚重,处处透露着这座“嘉绒藏区第一寨”2500多年的历史底蕴。背靠绵绵青山,面对千古河水,典型的汉、藏、羌结合地区独特的文化资源,为“博巴森根”锅庄舞蹈的创作与传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与人文背景。

“博巴森根”创作流传的甘堡藏寨,从明代开始属杂谷脑土司领地,公元1752年清政府对当地实行改土归流的政策后成为甘堡屯。据《理番厅志》记载:乾隆十七年,杂谷土司苍旺率领人马袭击劫掠了棱磨、卓克基两地土司的部众,并“利制枪炮,谋为不法”,四川总督策楞派四川提督岳钟琪率兵进剿,苍旺战败被杀。从此以后,理番县(今理县)杂谷脑土司苍旺原辖的地区进行了重新划分,将其中五分之三的百姓设为五屯,即杂谷屯、甘堡屯、上孟屯、下孟屯、九子屯,并将原有的土司制改为屯兵制,所以该地区也被称为“五屯地区”。“屯兵”意为聚集军队。屯兵制最早的记载与实施在汉朝,是指把军队常驻在某个地区,有战即兵,无战为农。甘堡地区在实行屯兵制后,多次响应清政府的调遣,远征出战。曾征战准噶尔、廓尔喀,也曾跨越海峡,抵达台湾,为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进行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勇战斗。

公元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元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军一路攻陷了舟山、宁波、定海,随后又占据了吴淞,逼近南京城。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兵马,决定在广东和浙江与英军交战。四川抽调了嘉绒屯兵与将领数千名,历经三个月的长途跋涉于1842年2月抵达浙江,同年三月投入战斗。在抗击英帝国主义的战斗中,嘉绒屯兵与英军进行英勇斗争,特别是在大宝山战役中,嘉绒屯兵在与英军近十个小时的激战中越战越勇,最后与英军展开了肉搏战,英军伤亡惨重。据记载英国军队对这次战役的评论为:“自入中国以来,此创最深”。但是在收复宁波的战役中,嘉绒屯兵因指挥失误而中了英军埋伏,屯兵虽英勇反抗,但最后由于中了埋伏以及武器上的差异,导致大多数嘉绒屯兵壮烈牺牲。事后,曾有英国军官记载:“他们的尸体厚厚地乱堆在四旁。”在本次田野调查中,我们采访了当地末代守备、原四川省政协常委桑梓候的后人,理县甘堡乡小学语文教师候崇贵先生。据他口述介绍,他的祖辈们在参加这场抗击英军的战斗中,立下了“不战胜即战死”的誓言。战后由于宁波地区气候炎热潮湿,生还的甘堡屯兵仅有几十人,又加上两地距离遥远,大批烈士的遗体无法运回,生还者只好通过将牺牲者的发辫剪下并连同腰牌一同带回。家乡的亲人们将烈士们的辫子与腰牌埋葬在故乡的山坡上,让这些为国牺牲的英烈们魂归故里,世代守护着故乡的青山秀水,凝视着心爱的亲人们在和平的歌声中翩翩起舞,这就是今天犹存于甘堡乡山坡上震撼人心的“辫子坟”。战后余生的甘堡屯兵们为了纪念牺牲的战友,铭记和传承抗击英军的爱国主义事迹,他们将当地流行的“四土锅庄”的舞蹈动作与叙事性的演唱相结合,创作了大型叙事性群众锅庄舞蹈“博巴森根”。民俗舞蹈专家杨莉老师曾写道:“体态符号”是“体现”的载体,一个民族的“体态符号”可以承载的信息含量是非常丰富的,通过“体态符号”人们不仅可以了解一个民族从古至今的文化形成与嬗变,还可以从中探寻属于这个民族独有的人文精神内核。嘉绒藏族地区作为一个有语言无文字的区域,“博巴森根”正是巧用“体态符号”作为“体现”的载体,用舞蹈和演唱的形式展示了甘堡地区在屯兵制度影响下形成的独特的“尚武精神”,讲诉了当地的嘉绒藏族屯兵远离家乡前往东南沿海抗击英军侵略者的英勇事迹,记录了当地人文风俗的嬗变,传承了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

舞蹈与唱词中蕴含的屯兵文化

在嘉绒藏族地区,锅庄舞分为“大锅庄”与“小锅庄”。“大锅庄”在当地藏语中叫“da er ga di”,表现形式庄严肃穆,曲调深沉洪亮,一般以颂扬祝福为主,步伐沉着稳健。“小锅庄”在当地藏语中叫“da er ga ren”,表现形式活泼多样,曲调灵活多变,内容诙谐幽默,动作轻松随意。“博巴森根”作为叙事性祭祀锅庄舞蹈,属于大锅庄,其厚重的舞步与深沉的演唱,无不透露着屯兵文化所独具的“尚武美学”。

首先,该锅庄不同于其它自娱性锅庄舞蹈,不可随时随地即兴而舞。它只能在每年农历五月初小麦将要收割前的端午节期间表演,所以当地又将其称之为“端阳锅庄”。表演当天,甘堡的嘉绒藏族居民都要举行盛大的祭奠“辫子坟”的活动,吊念为保家卫国而牺牲的祖辈们的英灵,然后回到寨子中央的练兵广场,在空旷的广场上牵手起舞,追思英烈。表演开始前,作为嘉绒地区“四土锅庄”舞蹈风格的“博巴森根”遵循嘉绒地区“大锅庄”的表演形式,即在广场的中央放置一坛或者两坛青稞咂酒,由寨子里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开坛仪式。老人经过诵经、祈福、喂桑后,众表演者依次走向酒坛,并用竹竿插吸饮酒,随后由老人带领大家跳起祭祀英烈的“博巴森根”锅庄舞。这种特定的表演日期与隆重的祭祀仪式,是屯兵文化特有的烙印,旨在对尚武精神及军队仪仗的一种传承。

其次,在整个舞蹈的表演中“博巴森根”独有的“钻、扭、解”三个特色舞蹈动作,也是屯兵文化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段。

“钻”即为:队伍中的其中两人牵手抬高,形成一个门洞的形状,其余众人牵手跑跳,依次以连臂穿花的形式钻过“门洞”。表演者借用该动作形象的再现屯兵们在战壕里排兵布阵,谋划策略的场景。

“扭”即为:前一位舞者的左手绕过自己的脖子,在自己的右肩上拉住后面一位舞者的右手。整个舞队如同一座人体搭建的桥梁,伴随着整齐的踏步与胯部的左右摆动,形象地表现了屯兵过河时搭建人桥的艰苦场景。

“解”即为:众人依次将自己的左手如“解扣”般绕头解开,恢复到前面“钻”的牵手跑跳的动作。寓意屯兵们在战场上亲如兄弟,难分难舍的战友情。

这种大型的群众锅庄,将几百人同时聚集在一个固定的场所进行追忆屯兵行军作战的表演,犹如一场艺术化、平民化的阅兵仪式,其背景正是当地在屯兵文化的影响下进行的一场“集体主义美学的迷思”。

同时,该锅庄的演唱伴随着舞蹈的动作同步进行,演唱的方式为男舞者高声诵唱,女舞者跟唱。唱词中叙述屯兵行军作战的经历,隐颂着屯兵文化影响下特有的爱国主义精神。如舞蹈的第一段,在表演“扭”的舞蹈动作之时,众舞者边跳边演唱的唱词为:“ngan zei za si je len bei bu,ga der qiao liang shei shei”。在这句唱词中,“ngan zei za si je len bei bu”为“即使是独儿子也要上战场”,“ga der qiao liang shei shei”为“广东的人桥摇摇晃晃”。唱词的前一半歌颂了当地在屯兵制度影响下形成的一种“军令如山”的服从精神,以及军人的生命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的奉献精神。唱词的后一半记录了屯兵们在广东行军打仗的途中遇到了河流,屯兵们跳入河水中抱在一起搭起了一座“人桥”,让后面的战友踩着自己的肩膀过河,再次歌颂了屯兵们崇高的奉献精神与深厚的战友之情。作为大型的群众锅庄舞蹈,“博巴森根”在无乐器的伴奏下,仅靠舞者自身的演唱,伴随着舞蹈动作此起彼伏,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试想,在这种万人空巷的舞蹈队列之中,任何人面对这种原始粗犷的视听艺术,也难以不为之动容。所以,“博巴森根”锅庄舞不仅是对屯兵文化中军人奉献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也是屯兵文化中的审美思想运用艺术形式的再传播。

“博巴森根”锅庄舞蹈的育人功能与现实意义

“屯兵文化”是一个地区在屯兵制度的长期影响下所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普遍认可的,将屯兵制度与当地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相融合后,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博巴森根”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传承和发展了古老的嘉绒锅庄文化,更通过这种独特的表演形式反映了厚重的藏族屯兵历史文化。细看该锅庄的整个表演过程,“博巴森根”既有娱人的作用,也有育人的功能,虽讲诉的是战斗历程,但深层的内涵确是祈祷和平的意境。锅庄表演从头至尾以生动活泼的歌舞形式讲诉了甘堡藏寨的嘉绒屯兵行军与作战的经过,但透过表象其内涵所褒扬的却是中华民族团结一致,抵抗外辱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信息化时代的当下,网络、媒体等新兴传播平台与时尚文化充实着国人的大脑,也改变着国人的思维方式与审美情趣。但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是人民情感的纽带、民族认同的前提、国家统一的基础。“博巴森根”以艺术的传播形式生动地告诉我们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尽,但中华民族那段屈辱的历史却不能忘却,传承文化,弘扬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迫在眉睫。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遥望山巅座座震撼人心的辫子坟,那是悲壮的历史、也是保家卫国的见证。舞一支“博巴森根”,让那些飘飞于东南沿海的英灵,寻着清脆的铃声,觅着悲壮的歌声,回到那故乡亲人们的心中。如今,“博巴森根”锅庄舞蹈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作为一种民族艺术表演的形式吸引着大批的艺术家与爱好者,更是一种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与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教材”,吸引着众多的专家学者。2014年5月,理县人民政府与电子科技大学挂牌成立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巴森根”电子科技大学传承研究基地。“博巴森根”这一古老的民族艺术在国家重点大学知识的殿堂里寻找到了新的传承与研究的土壤。在传承与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在两年中先后带领团队的教师与学生们深入当地进行田野调查,并将这一古老的非遗搬上了艺术实践的舞台、录制了教育部的“精品视频公开课”、建立外国留学生传承舞蹈队进行了跨国界的传播研究。笔者期盼将来有更多的专家学者能够进行探讨交流,将“博巴森根”这一古老的非遗艺术传承得更好,将其蕴含的伟大的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更广。

篇5:嘉绒文化

“嘉绒”一名因嘉莫墨尔多神山而得名,意指墨尔多神山四周地区。嘉绒藏族嘉绒在阿坝州内金川、小金、马尔康、理县、黑水和汶川部分地区,以及甘孜州、雅安地区、凉山州等地,居住着讲藏语方言嘉绒话,并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藏族,为嘉绒藏族,藏区称这地区的藏民为“绒巴”。

嘉绒藏族的婚礼是以新娘的舅父为中心进行的,折射着东女文化,体现了嘉绒藏族古代以妇女为中心的痕迹。虽然嘉绒地区早已走过母系氏族的历史发展阶段,但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兄长作为家族兄妹一代的保护者的地位,却沿袭至今。

嘉绒藏族的婚礼是隆重的,也是神圣的,婚礼自始至终,村寨里载歌载舞整日彻夜。但是最奇特的是在婚礼的这天,新娘不能和新郎同居,只能由伴娘陪伴着,连说一句话甚至碰根指头的机会都没有。第二天还要回娘家去,在娘家过上一段日子以后再到婆家,这样,夫妻生活才真正开始。新娘舅舅带着自己的甥女要离开新郎寨子的时候,新郎寨子的乡邻们,特别是青年男女,夹道恭送。道路两旁,两位青年牵着一根红绸,横拦着回去的道路,这叫“拦红”,同时有人上前给离去的新娘的家人额头上抹上白面粉,每一个经过的人都要回答问题,或者喝上三杯美酒,新娘也不例外。嘉绒藏族十分崇尚白色,互相涂抹白面粉是对亲人、乡邻和生活的祝福。

篇6:嘉绒文化

关键词:嘉绒藏族女童 记忆品质 研究

1研究对象概况

马尔康县属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民族结构以藏(63%)、汉(34%)、羌(1.5%)、回(0.5%)为主。马尔康地区藏族属嘉绒支系,也称嘉绒藏族,重男轻女思想普遍存在,对嘉绒藏族女童的生活和教育有一定影响。

2研究方法

2.1总体和样本

根据研究目的按照可比性原则,实验把阿坝州外国语实验学校小学2010级3、4两个班全体嘉绒藏族女生、嘉绒藏族男生和汉族女生的总和作为总体,平均年龄9.2岁,最大10岁,最小8岁。以嘉绒藏族女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与汉族女生和藏族男生作对比。

2.2实验方法

选取20个无意义音节词组,在40分钟内分6次教学,每次教学完成后以默写方式进行记忆情况检查。自第6次教学完成后于第30天、45天、90天内默写方式进行记忆情况检查,分别计算各组平均成绩。

3结果与分析

3.1实验结果

各组短时间间隔记忆和长时间间隔记忆平均成绩见表1。

3.2统计分析

3.2.1短、长时间间隔记忆准确性差异t检验分析结果

按照不同记忆类型对藏族女生和藏族男生、藏族女生和汉族女生第1-6次测验的平均成绩进行成对双样本均值t检验(α=0.05),结果见表2。

根据分析结果(表2),对照1、对照3中,单双尾P值均大于0.05,t分布值(t stat)为正且落在P单、双尾临界值内,表明藏族男、女学生之间的长、短时间两种隔的记忆准确性都无显著差异,女生略占优势但这一优势并不具统计学意义。在对照4中单双尾P值均小于0.05,t分布值(t stat)为负,显示藏族女生与汉族女生之间的短时间隔记忆准确性存在差异,藏族女生居于劣势。对照2中单尾P值0.047<0.05,但是双尾P值大于0.05,结合图形分析,第1-6次测验存在线性走向,即存在方向性,因而汉族女生拥有相对优势。

3.2.2短时间间隔记忆准确性回归分析及图表分析

以表1数据使用excel把三组第1-6次学生记忆成绩做一元线性回归(图1)。短时间间隔记忆准确性的回归直线是记忆敏捷性的直观反映。图1中三组学生短时间间隔的记忆曲线走势基本一致,藏族女生回归方程为y=0.488x+3.573(R2=0.731),藏族男生回归方程为:y=0.428x+3.433(R2=0.870),汉族女生回归方程为:y=0.551x+3.786(R2=0.992)。

回归直线显示,连续6次教学时,在记忆敏捷性方面,藏族女生较藏族男生拥有轻微优势,但是与同龄汉族女生比较则汉族女生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藏族女生在第4次测验之后表现出连续负效率或无效率状态,直接导致趋势改变和回归直线R2值远离1,对此将在讨论部分展开讨论。

3.2.3长时间间隔记忆准确性回归分析及图表分析

长时间间隔记忆的准确性是记忆持久性品质指标。教学后30天、45天和90天成绩成绩是艾宾浩斯(H.Ebbinghaus)遗忘曲线的一部分(图2),与幂函数曲线有最适拟合性(R2值均接近1),藏族女生为y=54.43x-0.77(R2=0.997),藏族男生为:y=32.55x-0.66(R2=0.961),汉族女生拟合为y=49.02x-0.68(R2=0.964)。图2显示记忆持久性方面,藏族男女童表现相近,但是与汉族女童存在一定差异。

4讨论

使用无意义音节词组研究考察特定人群记忆力,最大限度地排除不同群体或个体的受教育水平、家庭教育环境等后天因素干扰,找到某群体或个体记忆品质的真实水平。实验中,三组学生在第1~4次测验中保持成绩持续上升态势,藏族女生在第4次测验达到最大值(平均6.5个),之后进入无效率和负效率状态。由于本组样本数量达27个,考察学生成绩表后认为第4次测验后表现出的负效率和无效率非个案和偶然因素导致,而是群体性特征。为此,把第1~4次测验平均成绩分别按照此前的方法做t检验和回归分析,在记忆敏捷性方面获得了与连续6次教学截然不同的结果。

图3中3条直线斜率均比图2大,表明三组学生对同一内容进行连续4次重复讲授的接收效率比持续讲授6次高,而图3中藏族女孩的记忆敏捷性较另两个群体均不同程度占有优势。对比图2、图3,结合平时教学经验,认为藏族女童对持续反复灌输雷同信息的耐受性较其他群体的孩子差,简单说就是藏族女孩较其它孩子更不能忍受填鸭式教学方式。

本实验的结果对实际教学中具有两方面的现实的指导意义,其一,是每次教学讲授的新知识点在不多于5个时,能为绝大多数孩子所接受,考虑到知识性信息比无意义音节词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的因素,一节课应讲授最多不宜超过7个知识点;其二,是对每个新知识点在讲授过程中的连续强化次数应不多于4次,考虑到知识性信息比无意义音节词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的因素,一个知识点反复讲授的次数应不多于3次,对已讲授的知识点应有计划有节奏有针对地引导复习,但是要避免连续讲授连续复习的填鸭式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上一篇: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第二单元下一篇:还记得么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