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古诗两首完整

2024-05-03

5古诗两首完整(共11篇)

篇1:5古诗两首完整

5古诗两首

学习目标:

1、学会“莫、腊、浑、疑”等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体

会诗人的心境。

2、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题西林壁》)

一、复习《望庐山瀑布》,理解诗题

1、导语:一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了《望庐山瀑布》,大家一起来背诵。

今天,我们学习另一首写庐山的古诗,诗人苏轼所写的《题西林壁》。板书课题,读诗题。

2、理解诗题。

自读课文中1、2两条注解,读读诗题的意思(苏轼游庐山时在西林

寺墙壁上写的一首诗)

二、吟读诗句,理解诗意

1、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诗的节奏,初步感知诗人的心情。

2、自由吟诗,读准字音,把握吟诗的节奏。

3、学生试说自己已经读懂的诗句的意思,或提出不理解的。

4、理解前两句。

找出诗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词(“横”、“侧”、“远”、“近”、“高”、“低”)。再出示“岭”和“峰”。给它们组成不同的词语:山岭、峻岭、高峰、奇峰、山峰„„读读前两句诗,告诉我们什么?试看说一说。

读后两句诗,告诉我们什么?试着说一说。

师归纳:上学期,我们学过《画杨桃》这篇课文,你还记得其中

老师说的话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同。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五角星)庐山是那么雄奇壮观,千姿百态,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每一回看到的景象却不一样;横着看,连绵不断的峻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近处看,从高处看、低处看„„看到山的形状、姿态却不一样。

有感情地齐读前两句。

5、理解后两句。

读一读,比一比,前两句与后两句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前两句写看到的景象,后两句写自己的感受)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诗人这样多次、多角度地看庐山却为什么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

呢?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教师小结: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觉得没有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身在庐山中。只看到庐山的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三、熟读背诵

请你把自己当作诗人,有感情地读一读。

练习背诵,同桌之间互背。

四、默写全诗

第二课时(学习《游山西村》)

一、整体感知

1、读读诗题,参看注解,说说诗题的大概意思。教师补充小结。

2、自由吟读。

3、指名试读。教师点评并范读,体会诗句的节奏。

二、试讲诗意

1、边读边参阅课文中的注解,试着串讲。教师巡回倾听,发现难点。

2、指名试讲。(要求把每句诗的大致意思说清楚)

3、理解“莫笑、足”的意思。

三、深入体会

1、读前两句,想象意境。诗人会在什么地方?他当时有什么感受?(想

象诗人在农家做客,受到农家热情款待)

2、读后两句,体会意境。

这时诗人是在哪里?他当时遇到了什么景象?

诗人可能正走在山间小道上,眼见前面被大山挡住了,怀疑无路可

走;行至山前,忽见柳荫深深,鲜花簇簇,惊喜地发现又是一个村庄。

四、品味对偶的表现手法

1、有节奏地朗读后两个诗句。

2、引导发现两行诗句中相对应的词,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3、美读,读出节奏、音律美。

五、体会名句的引用

提供下列句子,供学生阅读。

1、我们走到山前,顿觉山路已尽。忽然间,山路一转,前面又出现

了一个鲜花盛开的村庄。这时,我们情不自禁地吟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句。

2、李叔叔正在搞一次实验,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实验进行不下

去了。因此失去了信心。后来在一位教授的帮助下,他豁然开朗,很快攻克了难关,实验获得了成功。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老师在指导我们作文时,常常用宋朝著名诗人苏轼的名句:“横看

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教我们写作时不要说人家常说的话,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要写出自己的个性。

读后教育学生在以后的习作中能恰当地引用这些语句,使自己的作

文变得更精彩。

课后小结:

一、《题西林壁》诗句意思浅显,本诗的重点应放在对诗中所蕴含的道理的感悟上,在解决诗意后,启发引导对诗所蕴含的道理的理解,明白: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不需全面客观的把握事情,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学生可结合着实际生活来理解,例如:对待学习上、对待考试上等,其次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秀丽壮美,激

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游山西村》,学生在自读古诗的基础上,通过对诗句中词语的理解,充分体会作者心情,重点是对诗的后两句蕴含的道理的理解,明白:当我们遇到不可解决的事情的时候,不要着急,慢慢思考,问题总能解决。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充分理解,例如:对待数学中的难题时。

篇2:5古诗两首完整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江中浪底来。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李煜的诗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作者: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送杜少甫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人:王维朝代:唐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春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将进酒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乐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篇3:我不喜欢《古诗两首》

学习这篇课文时, 为了弄明白古诗的含义, 并且做到不会忘记, 我只能在上课的时候把老师讲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工工整整地抄在语文书上。下课后, 我的手腕就会酸得不得了!这只是我讨厌这篇课文的理由之一, 还有好多条呢!

1. 与其他课文相比, 《古诗两首》一点都不好玩, 尽管老师说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袁枚的《所见》是多么多么的美, 但与其他那些如《装满昆虫的衣袋》《师恩难忘》等课文的故事相比, 差多了!我喜欢好玩的文章!

2. 我喜欢《变色龙》这篇课文, 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变色龙这种神奇的动物, 读起来特别有意思, 而且还不用背诵, 那堪称一个字———爽!可是《古诗两首》呢, 先不说意思不好懂, 单是课后“背诵两首古诗”的要求, 就让我兴趣大减。

3. 本学期总共学习了四首古诗词, 所以考试肯定会考到。为了不丢分, 一学完课文, 在老师的要求下课代表就会让我们“巩固”“复习”, 其实就是要能默写正确。默写后, 如果没有全对的话, 就一遍一遍地默写, 直到全对为止。

篇4:《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4年级上册——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古诗文教学更应该重视对学生人文情怀的熏陶和感染。基于以上认识,我确立以“情”为切入点,通过“寄情酒更浓、触景情更深、事世难料情难舍”层层推进的诵读来帮助学生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实现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强调学习方法的传授、迁移,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形成能力。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正确书写“陵”字。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会背诵古诗。

2.感受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

3.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传授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阶梯引领,逐层悟情

1.晓诗音。

学习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送元二使安西》。

学情调查:哪些同学课前接触过这首诗。会读的同学想一想怎样读得更好;不会读的试着借助注释把它读正确。

(生自由读诗。师板书课题。)

预设:

(1)读准多音字“舍”、“朝”、“更”。

(2)题目的正确朗读是教学的难点,可引导学生在弄懂题目的意思之后,再正确朗读。

(齐读古诗,检测学习效果。)

2.明诗意。

(1)我们学古诗仅仅会读是不够的,(板书:知诗音。)还要——(板书:明诗意。)

(2)怎样才能弄懂诗的意思?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预设:

朗读品悟;了解诗人;运用串词连句法;读诗文、想画面,结合注解。

(3)同桌之间试着来说说《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的意思。

预设:

对“浥”、“更尽”、“新”的理解。

3.悟诗情。

(1)寄情酒更浓。

过渡:通过你的讲解,一幅朋友送别图在我们的脑海中展现。元二与王维到底是怎样的一对朋友呢?再次默读古诗,想一想:你是从诗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预设:

抓“劝”、“更”、“尽”等字的理解,感受好朋友送别时的情景。

抓“酒”中所蕴含的情感,有感情朗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千古名句来体会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2)事世难料情难舍。

过渡:真的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了。车马已经备好,此次分别,不知何时相见。时间呀,你能走得慢一些吗,安西呀,你能离我近一些吗?这可能吗?安西有多远?

预设:

出示《元二出使安西图》来感受渭城与安西之间的距离。

对比古今的交通工具,来体会古人离别容易相聚难的特点。

介绍背景:王维在元二走后的几年后便去逝,此次的告别竟成了绝别。

师:(板书:悟诗情。)是啊!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谁记住了这一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请站起来,让我们一起背诵这首古诗,铭记这份送别的情意吧!

(3)触景情更深。

过渡: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透过窗子,向外望去,这种难舍难分的情绪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师配乐读诗。)是什么又勾起了他们离别的伤感?

预设:

抓“雨”、“柳”。等景物来感受朋友间离别的愁绪是越来越浓。

配乐读全诗来感悟此景让老朋友更加的难分难舍。

二、方法运用,自主解读

1.在我国古代,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造成离别容易相见难,所以描写送别的诗还有很多。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一首诗。(投影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同桌之间运用方法合作学习。

3.汇报:

(1)读准音。

(2)明诗意。指名汇报、学生质疑、师生答疑。

4.对比学习悟诗情:请同学们再读一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联系我们刚才学习的《送元二使安西》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预设:都是写送别,都是送好朋友(故人),都有景物的描写。

王维借“雨”、“柳”、“酒”抒发了对元二依依不舍之情,李白送好友孟浩然又有怎样的景,表达了怎样的情呢?

多元理解“黄鹤楼”、“烟花三月”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离别的悲伤。 理解“孤帆”、“尽”、“唯”,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李白送孟浩然时的依依不舍。

5.能不能把这首千古佳诗记在心中?师生共同背诵。

三、拓展延伸,多元抒怀

1.你还了解了哪些描写送别的诗?

2.总结:不论是以酒相送的酣畅淋漓、以目相送的默默无语,说到底都是因为朋友之间的一份真情,他们都是在以情相送。因为有了情,这些文字才被人们代代传颂,因为有了情,才被称为民族的瑰宝啊!

3.今天我们在一起度过了40多分钟,马老师马上就要离开你们,想不想送送我呢?想想怎样送呢?

4.师生话别,共勉。

篇5:5古诗两首教案

设计说明

古诗教学要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悦,在诵读与思考中悟诗意、感诗情、明诗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借用书上插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结合注释来理解诗歌意思,并在此基础上,明确这两首诗结构上写景写事与说理相结合的特点。关注诗歌的哲理意味,先理解,后感悟,再思考,在短短两首诗中品读人生大意味,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思考事理的能力。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查找有关作者(苏轼、陆游)、庐山、题壁诗的资料。(2)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1)课前预习课文,读准生字词。(2)查找相关资料。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画引入,激趣学诗

(教师边在黑板上画简笔画边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山吗?谁去过庐山?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庐山的风光?(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都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看,这就是庐山,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

设计意图:教师用简笔画的形式简单勾勒出庐山的轮廓,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交流资料,理解诗题

1.学生结合预习,说说自己对诗题的理解。

2.指名介绍西林寺及庐山,教师补充题壁诗的资料。了解“题西林壁”就是指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3.教师引问:谁来介绍一下诗人苏轼?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所以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所查找资料进行交流,也是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三、初读古诗,感受美

1.学生仔仔细细将诗读三遍,注意读准字音,注意诗的停顿。2.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作出评价。

3.师生合作读。读古诗不仅要读得准确,还要读得有节奏。

设计意图: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让学生在反复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走进庐山,感知庐山的美。

四、精读古诗,理解美

1.小组合作:结合书下注释和自己查找的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小组内互相交流、质疑问难;教师及时到学生中指导。)2.集体交流:

你最喜欢哪句诗?说说这句诗的意思。(1)交流第一、二句。

①学生汇报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预设:我喜欢“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句诗,因为这句诗写出了从不同方位看到的庐山: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庐山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②画一画:请动笔画一画“岭”“峰”。“岭”和“峰”有什么不同?分别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各自的特点。(岭:连绵不断;峰:高耸入云。)

③说一说:作者还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等角度看了,看到的景色都不一样。谁能想象一下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会看到庐山怎样的景色?

(远:重峦叠嶂;近: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遮天蔽日。)

④读一读:怎样读出不一样的感觉?(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学生自由练读,指导学生读前两句。)(2)交流第三、四句。

①预设:我喜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这两句写出了诗人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我”不认识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

(其余同学可做补充、答疑、记录。)

②想一想:为什么诗人身在此山中反而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因为诗人站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限制,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非庐山的全貌;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就不同。)③说一说:联系实际并结合诗中所表达的哲理,说说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看人、看事、看问题。

④读一读: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诗句有感情地再读一读,边读边体会你们自己感悟到的诗意。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讨论、交流、绘画,以及有感情地朗读等形式让学生自己理解诗句的意思,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五、个性诵读,表达美

1.教师创设情境:现在你就是苏轼,看到庐山峰峦奇丽,云雾缭绕,山中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宛如仙境一般,你的心情怎样? 2.学生自由朗读,组内交流体会。

3.配乐,学生再读,读出诗的韵味。最后齐声吟诵。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入情入境地吟诵,使理解更上一层楼。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趣入境

1.介绍资料:你们知道诗人陆游吗?请你们介绍一下这位诗人的有关资料吧!(学生介绍诗人陆游。)

2.教师补充古诗创作背景:诗人陆游因为被朝廷罢官回归故里,途经山西村,他此时非常沮丧,非常郁闷,这时候那里热情好客的村民却给他带来了意外的惊喜。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陆游一起,到山西村去领略一下那里的人文风光吧。(板书:游山西村。)设计意图:教师以谈话直接引出这首诗的作者,让学生交流有关资料,为下面的学习设下伏笔。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师范读古诗,学生认真听清古诗的节奏。

2.学生练习朗读,找出诗中生字词,同桌交流学习。3.指学生读,正音,读准节奏。

4.学习“豚”。你有什么需要给其他同学提醒的?(学生提醒:不要在“豚”的两撇上加点。)

(学生到黑板前写生字,其他同学书空,针对生字特点强调记忆。)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让学生初步感知这首诗,自学诗中生字、词,扫清字词障碍,为进一步理解诗句做铺垫。

三、熟读古诗,理解诗意 1.小组合作学习。

(1)提出要求:结合书上注释和自己查找的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心境。

(2)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难;教师及时到学生中指导。2.集体交流理解。

你最喜欢哪句诗?说说这句诗的意思。(1)汇报交流第一、二句。

①说理解:乡亲们是怎样招待他的?诗人对待村民又是怎样一份情感呢? ②抓词语:能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品读吗?

(学生练习朗读,找重点词“足”,体会这里的“足”不单单指酒菜足,还指村民的淳朴、热情好客;找到“莫笑”,体会诗人对村民的感激之情。)(自由练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③想诗句:看到此情此景你们还可以想到哪些古诗句呢?(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2)汇报交流第三、四句。

①想画面:受到乡亲们热情款待的陆游心情豁然开朗。他骑上毛驴,流连于山水之间。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学生交流理解山重水复指的是山峦重重,山一程,水一程,水道弯弯;柳暗花明指的是美丽的小山村。)

想象一下,除了花红柳绿,他还看到了什么?用“他还看到了”说一句话。②悟心情:这眼前之景不正和陆游此时的心境相吻合吗?你想想,陆游被罢官了,他的心情会怎样?以为陷入了人生的绝境,但在困境中,山西村的村民有没有嫌弃他?

③假如你就是诗人,你会怎样读这两句诗?带着感情读一读。(自由练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诗句,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练习,既可以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记忆。

四、精读古诗,感悟诗情

1.诗人在农家做客,受到农家人的热情款待,他们的热情好客、淳厚质朴令诗人感到不舍。请同学们也当一回诗人,面对此情此景,一起来有感情地读这首诗。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同学们仔细品读,看看你们从这两句诗中得到了哪些启示。3.结合生活事例,说说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你能举个例子谈谈吗?

4.既然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这首诗,那就试着把这首诗背诵下来吧!(学生练习背诵。)

5.作者是怎样写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的?(学生汇报,教师点拨:作者先叙事,后写景,寓情于景。整首诗无一字写“游”,但我们从中不难发现作者的身影。这种影随人移,情景交融的写法使每两句都构成一幅清新优美的画面。)

设计意图:入境,是读古诗的根本。在学习古诗时,教师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所以这一环节设计了让学生把自己当成诗人来体会当时的情景,再去感悟诗句的内涵,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首诗的感悟。结合学生活动卡进行教学,谈对诗句的理解,又可以锻炼学生把生活和学习结合起来学习语文的能力。

五、课外链接,拓展延伸

其实,还有很多诗像这首诗一样,于写景中蕴含深刻的道理,有兴趣的同学不妨在课后把它们找来,读一读,背一背。老师找到一首,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出示课件)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设计意图:把知识延伸到课外,开阔了学生学习古诗的视野,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篇6:《古诗两首》教学设计_5

作者:浙江省杭州市保塔实验学校

王晓琛

【教学目标】

1、认识“枯”等7个生字,会写“未”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培养背诵古诗的兴趣。

【前准备】

相应的乐曲、彩笔和画纸、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激励引入

1、回顾已经学过的古诗背诵。

2、引入学习第一首古诗《草》。

二、范读激趣

1、老师范读古诗。

2、学生自己尝试朗读。

3、同桌互相交流朗读。

4、个别展示读。

三、感情朗读,体会情感

学生自己吟诵体会。

四、启发想象,感悟大意

读了这首诗,老师眼前浮现出这样的景象:

原野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他每年都要枯萎一次,繁茂一次,不管烈火怎样无情的焚烧,只要春风一锤,原野上有会长出青青的野草。野草的生命力多强呀。

1、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眼前出现了那些景象。

2、四人小组合作画画。

五、诵读全诗

六、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

枯、荣。

认识这两个生字吗?大声地说说它们的名字。

2、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烧”。

七、自己读“我知道”

写好字,背背古诗,读读“我知道”中的内容,不懂的地方问问同学、老师。

第二时

一、赏图引入

1、图画上画的是什么,猜猜画的是什么季节。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新绿初绽的树枝、栅栏、花丛掩映的小径)

当学生说出图画上的小男孩在追蝴蝶的时候,追问:蝴蝶在哪儿呢?

(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花和蝴蝶的色彩)

2、古时候有个诗人叫杨万里,他也觉得这个小孩捕捉蝴蝶的情景非常有趣,就写下了一首诗。

3、老师朗读全诗,在画中找找诗歌描写的景色。

二、初读全诗,识记生字

1、自己大声朗读,读准字音。

2、展示读,全班交流,纠正读音。

3、联系朗读故事,要读出感情,读出节奏。

三、诗话结合,感悟诗意

1、学生吟诵古诗。

2、学生看图,将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

稀疏的篱笆掩映着一条幽深的小径,枝头的春花已经凋落,绿叶初长,还没成阴,天真的儿童在捕捉一直黄色的蝴蝶,蝴蝶飞金黄灿灿的菜花丛中,孩子再也找不到那只蝴蝶了。

3、把诗中的情景变成一个故事,说给大家听。

四、有感情朗读,练习背诵

1、自由练习朗读。

2、读给小朋友听,互相评议。

3、练习背诵。

五、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

宿舍徐篱笆稀疏未来

2、自己读读记记,交流识字的好方法。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未、追、宿、菜。

4、学生书写。

【教学后记】

篇7:5古诗两首完整

5、古诗两首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cāng táilí bāhú diélián xīchái fēi

()()()()()

二.解释词语诗句

游园不值

小扣柴扉疏疏走

应怜屐齿映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三.填空

1、《游园不值》是(朝代)诗人所写,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诗中写得非常形象又充满哲理的一句是:。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

2、《宿新市徐公店》是(朝代)诗人所写,诗歌描绘了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蝴蝶的生动画面。前两行写,后两行写。诗篇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的情趣,渗透着诗人。

3、与《游园不值》中的蕴含哲理的诗句一样,还有苏轼《题西林壁》中的,_。和王之焕《登鹳雀楼》中的。

4、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分别是

五、积累

1、描写孩子活泼可爱的诗句:,短笛无腔信口吹。,忙趁东风放纸鸢。,也傍桑阴学种瓜。

2、春景:日出江花红胜火,水村山郭酒旗风。竹外桃花三两枝。

六、默写古诗《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

篇8:《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两首》都是描写秋天景色的。《赠刘景文》一诗中前两句写景, 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的萧瑟景象,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 突出菊花傲霜头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 说明秋景虽然萧瑟冷落, 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山行》一诗写的是诗人深秋时节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看到的枫林景色, 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这首诗内容形象生动, 色彩明丽, 尤其是名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这两首古诗语言凝练含蓄, 意境深邃幽美, 能启迪学生的思想, 陶冶他们的情操。教学中要做到以“读”为主线, 以“图”为辅线, 以“说”为支点, 以“思”为动力, 以“导”为原则, 引领学生踏上秋之旅, 欣赏秋之色, 体味秋之美, 咀嚼秋之韵, 表达秋之情, 升华秋之魂。

教学过程:

一、紧扣主题, 踏上秋之旅

1. 谈话导入。

(1) “同学们, 第一组课文中, 前面几篇写的都是哪个季节的美丽景色呢?”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美丽的秋天。

(2) 让学生联系前面几篇课文说说秋天美丽的景色。

2. 过渡语“今天, 我们要学习两首赞美秋天的古诗, 和作者一起走进秋天的美景里。”

二、初读课文, 感知秋之色

1.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同桌互相练读, 互相纠正字音, 把课文读流利。

2. 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 出示生字, 指名拼读并扩词, 教师相机指导, 重点指导以下生字读音。

(2) 教师带读生字, 巩固读音。

(3) 去掉拼音, 指名认读生字, 重点交流以下生字的识记方法。

3. 学生自由练读古诗, 画出描写秋天景色的词句。

(1) 同桌间互相交流。

(2) 指名说, 相机突出以下关键词。

4. 师归纳, 突出秋之色。

三、指导看图, 体味秋之美

1. 出示课文插图, 同桌一起观察, 找找图中是如何突出诗人笔下的秋天美。

2. 组织学生交流。

图上有哪些景物, 最美的是什么?

(1) 《赠刘景文》图上主要是景物———荷、菊、橙、橘。

(2) 《山行》图上主要景物———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

3. 根据图意吟诵相应诗句, 把诗句读得和图一样美。

四、朗读感悟, 咀嚼秋之韵

1. 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和注释, 尝试理解诗意。

2. 小组间互相质疑、解疑。

3. 重点指导字词。

(1) 荷尽, 荷花凋谢;擎雨盖, 这里指荷叶;菊残, 菊花凋谢;傲霜枝, 不怕秋霜的菊花枝条;君须记, 您一定要记住。

(2) 寒山, 深秋时节的山;石径, 石头小路;生, 升腾;坐, 因为。

4. 同桌互相说诗意, 要求把句子说通顺。

5. 重点指导诗句。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1) 让学生通过朗读, 抓住“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傲霜枝”等, 了解到荷花和菊花的不同特点, 感悟菊花傲霜的品格。

(2) 通过朗读, 突出“已无”和“犹有”的对比之意, 加深对菊花傲霜斗寒的体会。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1) 作者乘马车在山间穿行, 为什么停了下来?

(2) 出示“香山红叶”精美图片, 让学生体会“红于二月花”之美。

5.在充分理解诗意的基础上, 深层次指导朗读。

(1) 指导学生断句。

(2) 指导读出节奏, 读出秋之美。

课件播放音乐《秋韵》和秋景图片, 指导学生读出对秋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6. 指导背诵, 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秋之韵, 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五、课堂练笔, 表达秋之情

1. 教师启发:“同学们, 秋天这么美, 你们喜欢秋天吗?”

2. 学生回答, 并结合自己的感受说出赞美秋天的话。

3. 写话。“我喜欢秋天,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4. 教师巡回指导, 讲评, 选择作业展示。

六、拓展延伸, 升华秋之魂。

1. 介绍一首写秋天的古诗, 师生一起诵读古诗。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2. 结束语。

篇9:5古诗两首完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读懂诗句,理解诗意。

2.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3.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培养主动积累诗歌的习惯。4.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移情换景,想象画面,体验情感。读中悟情,读中生情,读中赏文。

教学过程:

一、读懂诗题

师:同学们,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别离意味着也许终生都难以再见。多情自古伤离别,在诗人王维的眼中,离别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伤感,在诗人王勃的眼中,离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乐观,那么,在唐代著名诗人,“诗仙”李白的眼中,离别又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李白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题目中有几个生字,自个儿读。谁来读一读课题。(指名读,齐读)(理解“之”,“广陵”)读懂诗题是学好古诗的第一步。现在,谁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呢?

二、读通诗句

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注意读准诗中的生字,并把诗句念通顺。(学生朗读)(生齐读)师:真好,谁再来读一读,争取读得有板有眼。(学生朗读)师:读得好吗?我们也来读读。(学生齐读)

三、理解诗意,设疑自探

这是一首送别诗,题目中就有个“送”字。哪位同学能围绕这个“送”提一提问题。会问的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想想可提什么问题?

(板书:谁送谁?为什么送?在哪送?送到哪?何时送?怎样送?)同学们真不简单,围绕一个词提了这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这首诗里,同学们认真读读诗,把答案找出来。把答案找出来了,这首诗也就读明白了(板书:理解诗意)。读的时候可以看插图,看看注释,查查字典,也可以和同学讨论交流,看谁先读明白。

(指板书上的问题)谁第一个汇报? 黄鹤楼在哪里?

还有谁知道更多关于黄鹤楼的知识?黄鹤楼和扬州都在哪条河流边呢?(板画长江)

黄鹤楼在扬州的西面,孟浩然是从西面的黄鹤楼顺流而下出发到东面的扬州去。所以诗人说

2017.3.1 最新版

“故人——”

李白为什么要送孟浩然呢?你从哪里知道的?(理解“故人”)这首诗是李白三十多岁时写的。孟浩然是与他同一时期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李白非常仰慕孟的才华、人品。他在诗中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他们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什么样的三月叫烟花三月呢?还可以说是什么样的三月?读明白这个问题的同学可以继续告诉我。

他们可能是在春暖花开的郊外,„„也可能是在人群喧嚣的酒家„„那可能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那也可能是在夜晚暖暖的灯光下„„。谁来说说,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学生汇报)

饮酒作诗,作画下棋,多么快乐的日子,多么美好的时光,可是,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全都破碎了,这样的情景都成为了过去,因为老朋友就要离别,在这美丽的三月,要到扬州去。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李白,这时,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正是因为朋友感情深厚,因此李白这时的心里就更加留恋,更加依依不舍,更加惆怅,牵挂,孩子们,读出你的留恋,读出你的伤感,读出你的牵挂来,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读进诗的字里行间去。(自由读)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老师听出来了,同学们是用心在读。是的,在这千年胜地黄鹤楼上,(引读“故人西辞---”)

在这如诗如画的江南春天,(引读“故人西辞---”)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李白又是怎样送走老朋友的呢? 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理解“孤帆远影碧空尽”。哪个字告诉我们小船走远了,看不见了?(理解“尽”)

李白看着老朋友的小船走远了看不见了,那小船到哪去了? 老朋友的船走远了看不见了,李白也该回去了吧?

理解“唯见长江天际流”,“唯见”就是只看见的意思。

我们送一般的朋友,只送到家门外就回来了。可是李白目送着朋友挂帆远行,连影子都消失了还久久伫立,不肯离去。让我们再次体会李白与孟浩然的深情厚谊吧。(播放课件:送别)

师:多么动人的送别场面啊!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动容,怎能不让人感慨万千,同学们,你们有什么话想对李白说?(这滚滚流去的仅仅是长江水吗?)就是这种感受,这种感情,来,同学们,把声音沉下去,再读读这两句诗,认真体会诗歌中蕴涵的情感。(板书:体验诗情)放开声音读,按自己的节奏读。(指名读,分组读,想读的站起来读)

四、体验诗情

下面谁能把黑板上这几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说?注意要先想好怎么说,要说得美一点。每个同学在下面先说给同座位听一听。(生同座位互说。)同学们说得真好,说出了诗里浓浓的惜别之情,老师为你们成为李白的知音而高兴。诗是要读的,还要尽可能地读出它的味道。带着深深的情,浓浓的意,让我们再次吟诵这首诗。

五、拓展延伸

李白后来又为这次的黄鹤楼之别写了一首诗(出示李白的《江下行》),用学2017.3.1 最新版

习古诗的四步法自己读读,也可以和同桌讨论讨论,从这首诗里你体会到什么? 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觉?(李白对老朋友孟浩然的深情像长江水一样长。)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我们还学过李白写的送别诗《赠汪伦》(师出示课件《赠汪伦》,生齐读)。在这首诗里,诗人写了汪伦以歌声送友,借潭水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李白写了他目送朋友远去,借长江水来比喻朋友之间的情谊深厚。古代诗词里,还有很多关于离别的佳作,回去以后,请你们搜集一些送别诗,好好地读一读,体会体会,好吗?

最后,让我们吟诵这首诗结束这节课的学习,不会背的同学可以读。

六、作业

搜集送别诗,认真地读,仔细地体会。

篇10:古诗两首

第三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学前,我使用多媒体制作出以前所学过的一些古诗的画面,让学生观图吟颂其诗句,谁背得多,谁最棒。精美的图画一下子就把学生深深地吸引住了,我适时启发学生“你是怎样学会这些古诗的?”让学生回忆,总结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学进入下一阶段。

二、读写结合,扩展思维

读写结合是本课重点环节,我做了如下安排:

读:范读、初读、细读、赏读、诵读。

写:写字词意、画简笔画、默写古诗。

(一)范读:我出示古诗插图,配着优扬的轻音乐范读古诗。

(二)初读: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画出难点字,要求读准字音,再由我简介诗人及所处的时代背景,然后把难点字词写一写。

(三)细读:学生读通每行诗句,并借助字典理解字词在诗句中的真正含义,配合画面展开想象,串说句意。

(四)赏读:学生读通整首古诗,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串说诗意。

(五)诵读:在优扬的轻音乐声中,学生闭上眼睛背诵整首古诗,接着想象其诗景,结合诗意,把自己所想到的情景用简笔画板书在黑板上,最后再次伴着轻音乐默写古诗。

三、剧本表演,感悟诗意

到此环节,学生已完成了本课的学习内容,但是教师要注意提高学生继续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在学生吟颂、板画、默写的基础上,又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将整首诗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上台表演,这样发挥他们相互合作、协作的精神。在讨论、表演的过程中,使学生对诗意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在各小组汇报表演后注意从学生的评价中引导全班学生进一步理解诗人当时起伏的心情。

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单一的知识注入无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联想与想象,分析与综合思维等活动的积极性,根据教学目的要求,设计好教学活动,使学生学得愉快,记得牢固,得到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6个字。

2、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培养想象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4、培养学生阅读故事的兴趣和能力,激发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诵诗爱诗、挖掘积累:小朋友,周老师每次走过你们的教室的时候,总发现你们的黑板上写着一首古诗,是不

?br>评价:背的不错,谁愿意比他的声音更响亮。

你背的是哪一首?对,咱们背诗还要记住诗的名字。

瞧,摇头晃脑背得真投入。

2、对话导入:刚才我们一起背了许多古诗,从朗朗的背诗声中老师感受到了大家对古诗的热爱。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这座宝库,去学习一首新的古诗。

二、整体感受:勾勒牧童轮廓。

1、老师板书课题:所见。谁愿意把诗的题目读给大家听听。

这个生字的音读得真准,是平舌音,请你带大家读读。有谁能为所找个朋友?

释题:“见”什么意思?“所见”就是所看见的。

2、告诉学生:这首诗是清代大诗人袁枚写的,诗里写的内容都是诗人袁枚亲眼所看见的。(出示袁枚及诗)

3、自由读读诗,看看袁枚都看见了什么?圈出没学过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争取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学生自由读)

谁会读?(请两个)正音。——请你读给同桌听一听,读错的字帮忙纠正一下,读的好的,请你送上你的掌声鼓励一下。——都会读了,那我们一齐读。

(随机进行正音和生字的认读。蝉、振、声、意、欲这几个字稍难读,注意这些字的发音。蝉:是什么?什么季节会叫个不停?闭:谁能为他找个朋友?立:说反义词,做动作。)

4、离开了古诗,生字宝宝你还认识吗?(出示生字认读——做小老师读)

有谁愿意为其中的一个生字宝宝找个朋友呀?(生字组词)

怎么样的孩子叫牧童?(放牛的)

5、看生字宝宝又回到了古诗中,可是拼音娃娃不见了,谁还会读?(指名读——齐读)

6、大家读的真好。学习古诗呀,朗读是一个好办法,那我们就进行一次朗读比赛好不好?请四个小组每组推荐一个小朋友,我们来比一比,谁读得好。其他同学请竖起你的神耳朵,评评谁最棒!(朗读评价)

7、现在我们再换一种方式,男女生比着读。(老师来评价,竖大拇指)

8、看到你们读的这么好,我也加入好不好?你们帮助我一起读。(齐读)

三、情景悟意:感受捕蝉意趣。

1、情景导入:一天,诗人袁枚在郊外散步,走着走着,他停下了脚步,他看到了什么呢?(课件演示:牧童骑黄牛的情景。)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具体说生动。(评价:你的话说的真完整。你说的真美,也像一位小诗人。你可真会观察。)

2、是呀,小牧童骑在牛背上,多么自在呀,他看到蓝蓝的天、绿绿的树、青青的草,红红的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就唱起歌来了。(播放音乐,学生跟着做律动操)他的歌声怎么样?(你的声音也很响亮)

3、袁枚看到这么活泼可爱的牧童,听到这么嘹亮动听的歌声,脱口就吟出两行诗。

出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谁来读读这两行诗?(2个)

4、我们不仅要会读诗,还要知道他的意思。,想想这两行诗是什么意思呀?然后跟同桌交流一下。

5、谁明白了,来说一说。(学生交流,补充)

6、谁能快乐地读读这两句诗?(指名——齐读)

7、我们的小朋友真了不起,再读读,这两句中还有不懂的地方吗?看谁最能会问题。提出来,请大家帮忙。

重点理解“振”、“林樾”。

林樾: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周围的树怎么样?(林樾就是茂密的树林)

振:听,牧童的声音怎么样?这么响亮的声音传遍了树林,林子里的鸟都听得到他的声音。(回荡)

8、多么快乐、活泼的小牧童呀!我们再来读一读。

9、他正唱得高兴呢,忽然听到了——(放蝉鸣声)于是,他就„„(想象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学生猜测牧童“下牛、闭口、捕蝉”的情景。

(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牧童面部表情,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知了。想象牧童的动作,他踮起脚尖,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拍起,作好捕捉知了的准备。想象牧童的内心活动,他不住盘算怎样抓知了。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屏住呼吸,别惊动了知了,赶快捉住它”的感觉。)

如果你是可爱的牧童你会怎么做呢?请一个小朋友来表演(老师配音:小牧童正唱着歌,忽然听到知了的叫声,他马上闭上嘴巴,跳下牛背,站在树下,屏住呼吸,踮起脚尖,轻一点,扑上去,抓住了吗?)

10、袁枚看到这个情景,马上又吟出了后两行诗——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指名读,正音,齐读。

11、同桌读读这两行诗,说说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呀?

12、汇报交流。随机朗读指导

13、还有不懂的吗?,大胆地问。重点理解“意欲”。“闭口立”用动作演示。

闭口立:谁愿意帮助他?能不能用动作来表演一下?

12、牧童很想捕到蝉,他的动作、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该怎么读好这两句诗?

自由读——指名读——评价——加动作读——齐读

13、袁枚看到此情此景,回到家里,马上拿出纸和笔,写下了这首所见。——齐读。

四、表演朗读,探寻诵背乐趣。

1、小朋友,我的这首诗写得好不好?喜欢这首诗吗?你最喜欢什么?(牧童、知了„„是呀,袁枚真是个有心人,把自己看见的写下来就是一首好诗。我们也日记也要像他一样,把自己看见的,听见的写下来就行了)

2、你们真能干,又会学习,又会提问。想不想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诗配音朗读)

3、听着我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那就请你也做一回大诗人,用你的方式,可以是读,也可以是背,也可以是表演读来把你的所见表达出来吧。

5、学生展示——齐背

6、是呀,诗人们之所以成为大诗人,就是因为他们很细心,把所见的及时写下来,老师这儿还有一首所见,看看这位大诗人写的内容是什么时候的所见?在哪里写的?齐读题目。再读诗看见了什么?

(指名读——交流所见——齐读)

五、复习生字,写字指导。

1、你们学得真好,虽然只上了一节课,但老师已经喜欢上你们了。我要把好吃、的水果送给你们,看谁能接住。出示带苹果的生字,学生认读。

2、别着急,我这儿还有许多,只要你能把两个生字宝宝写漂亮,看他们停在田字格里,谁认识他们?要想把这两个字写漂亮,要注意些什么?仔细观察,谁愿意给大家提醒一下。

3、老师范写。学生写字。互评。

六、课后作业。

1、背诵《所见》

篇11:听《古诗两首》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就阅读提出了诵读古诗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的学习目标。在小学低年级古诗词阅读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刚刚接触到文字的学生感受到古诗中所蕴藏着的美,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这的确得好好思考。听了师傅的课,对于古诗词的教学有很大的感触。

一、读——读中悟情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教学的一个重点。通过朗读教学,可以逐步培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也为学生今后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打下良好基础。指导朗读应该注意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读正确,念准确每个字的字音,把握好诗的正确节奏,把诗的节奏感读出来。古诗是非常讲究押韵的,节奏非常强,《山行》的正确节奏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指导朗读时,就必须要学生按照诗的正确节奏读。二是强调有感情的朗读,指导学生把古诗的思想感情读出来。由缓到急,由低到高,从“无情”到“有情”再到情感的喷发,把阅读推向高潮,从而领悟古诗。

二、画——画中领悟

传统的古诗文教学是“字字落实”,解释词句成了古诗文教学的主要任务,结果是把一篇篇充满着深刻意蕴、丰富情感和诗情画意的古诗文肢解得支离破碎。其实,古诗具有“一诗一画”的特点。

“一画”,就是当初诱发诗人有所“感”的场景。师傅们学习古诗首先就要带领学生看到诗人所感的那个场景,才能由此进入诗意的境界,诱发学生的情感。在本次教学中,师傅借助图片,让孩子们进入了诗所描绘的景象之中;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们去看、去想、去说、去听、去悟。学生的思维在扩张,认知在深化,每个孩子眼中有画,心中有景,此时此刻他们的情感也在不断积淀、不断升华,对秋天的赞美之情自然溢于言表。

对于刚进入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这首诗确实有很大的难度,特别是“擎雨盖”、“傲霜枝”这样的词语。因此师傅让孩子们观察图片,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将“荷叶”叫做“擎雨盖”,怎样的枝条叫“傲霜枝”。通过观察,孩子们对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有了基本的认识。在教学这首诗之后,师傅先对这首诗的诗人苏轼作了简介,从而拉近诗人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再让他们了解写这首诗的背景。

三、背——背诵积累

在低段古诗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要求背诵古诗。这是教学古诗必须完成的一环。通过之前的读,对于这个环节完成就轻而易举了。背诵古诗,都是要求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之上完成的,死记硬背是没有效益的。低端学生对古诗的日积月累,对以后中高段的古诗学习起很好的铺垫作用,为以后更深层次地学习古诗有了很好的基础。当然,对古诗的掌握也从中会受到一定的启发。由于古诗的易背诵的特点,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也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想法:

上一篇:关于开学加油鼓励的句子下一篇:中班我爱我家主题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