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集体备课总结

2024-05-02

思政课集体备课总结(共8篇)

篇1:思政课集体备课总结

数学组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总结

武夷山中学 数学组 任珊妹

在县教育局和县教研室的直接领导下,我校数学组所有教师本着以人为本,尊重差异,发展个性,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组织进行了“集体备课、课改实验课、评课”活动,现对本次督导组的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集体备课

在进行集体备课时,我们采取主讲人轮值制。首先由主备人选定课题,写好教案初稿,并充分作好发言准备。同时预先通知各个成员,充分挖掘和分析教材,并通过各种手段搜集各种有用信息,在备教材、备教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发言作好充分准备。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各位老师也充分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在教研室熊志玲老师的帮助下,我们最终制定了有自己特色的适合本班的教案。

从这次集体备课活动中不难看出,全体数学老师都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深刻认识到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发展对学生个人和社会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因此,每位中心发言人都很严谨认真,精细周密,如:六年级陈厚军老师的备课题是《分数的乘法应用2》,他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以“先学后教、精讲多练”为原则,始终倡导学生思考个性化的学习为前提,鼓励学生展开思路,在交流比较的基础上不断完成自己的想法,学习计算方法,教法新颖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课改实验课

此次参与上课的老师是六年级与七年级的教师,课题分别是《分数乘法的应用2》与《有理数的乘法》。此次研讨课每位老师都作了精心准备,尤其是在备课时非常注重语言的表述的设计,同时他们付出的辛苦也得到了很大的收获。陈厚军老师在课上语言表达清晰、明确生动形象有感染力,提问具有指向性,课堂评价语言也较以前多了,而且恰到好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浓,学生展示能力也强;朱志明老师作为一位老教师也不甘示弱,在与学生交流中,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能够尊重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以便寻出更多的解决策略,课堂组织能力和驾驭能力也非常强,让学生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在前进。

但两位老师也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即在自主环节当中比较仓促,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而是在课前就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预习,这并没有实现真正的高效,所以教研室领导给我们提出了建议,希望在我们今后的教学中,要尽可能减少课外自主预习的时间,让学生真正利用课堂45分钟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真正的实现高效。

三、集体评课

在两位老师开课之后,我们教研组还及时组织了评课活动。首先由执教老师先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思路、理念,同时谈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达到的教学效果或困惑,接着大家围绕执教者的亮点、困惑或自己观课后的感受进行畅所欲言,最后由教育局领导和教研室老师做主题总结发言,使我们数学组教师开阔了视野,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关注课堂,处理生成与预设等问题有了直观的认识,激发了教师更深层次的思索。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让每一位老师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让每一位学生都取得进步,这是我们数学教研组活动的目的。今后,我们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以求实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换取更好的成绩。

篇2:思政课集体备课总结

课时:第十周 第三课时 课型:复习课(分析课)

授课时间 : 2018年5月7日 教学内容:课文一(深学)教学目标:

知知识与能力:1.熟书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边读边想边记的读书方法,读懂每一句话,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3.学会新的句型。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快速阅读课文的技巧和方法,能抓住关键词,准确理解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情感与价值观:初步具备概括的能力,能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故事叙述的前因后果。

课时重点:正确、熟练地读并理解课文大意。

课时难点:能够概括段意,准确地把握文章的结构;通过对文中人物形象的描写,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教学方法:讲述法、激励法、演示法、交流法 教学过程: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1.请大家通读课文,找一找在火车到来的那短暂的一分钟里,山村里的姑娘们都有着怎样的表现?

明确:这群姑娘都因为火车的经过而搅乱了年轻的心,都像过节一样梳妆打扮,去迎接那列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的到来。她们对山外的东西全都充满了好奇:一个发卡、一块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一只人造革的书包、一个带磁铁的塑料泡沫铅笔盒……这些都会带给她们热烈的话题和美妙的遐想;在这好奇与向往的目光里,还融入了少女对未来生活的个人梦想。

2.她们感兴趣的东西是一样的吗?

明确:不一样。凤娇:忙着看头饰、手表,和“北京话”做买卖。她注意到的不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子,就是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总是用鸡蛋、红枣等土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纱巾,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丝袜。香雪:注意的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班上其他同学都有的自动铅笔盒,打听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铅笔盒,渴望交换铅笔盒。

品味小说的语言

作者凭着她女性特有的细腻和优美的文笔写作,表现独特、语言清新淡雅,如一条清澈的小溪流过读者心里,两岸风景美不胜收,无论是叙述语言,诸如对火车拟人化的描绘,还是对人物如香雪做生意的描写,以及人物的语言对话,写得都很美。品味下列句子的含义: 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明确:“五彩缤纷”表明姑娘们对这一分钟的期盼,这里有她们的“喜怒哀乐”,表明她们对这一分钟内发生的故事,心情是复杂的,既高兴,又伤心,高兴可以每天接触大山以外的现代文明,伤心是不能走出大山,融入现代文明的世界中去。重点句型:

1.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小村。(1)如果你不告诉我,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件事是你做的。(2)如果不是大家帮忙,我怎么也干不完这件事。

2.它走得那样匆忙,连车轮发出的声音好像都在说,不停不停。前一小句叙述一件事,后一小句具体说明句中指示代词的程度、状态。(1)她打扮得那样漂亮,连我都快认不出她了。

(2)她笑得那样开心,连老师都忍不住微笑起来。

小结:

女孩子们的心中,埋藏着人类原始的多种美德。小说的欣赏,角度很多,比如人物、情节、环境,还有主题,而这篇文章作者通过诗意的语言,抒情的笔调,描写了一群天真、活泼、朴实的山村姑娘的形象,而这个群体中,作者极力捧出美得“叫人心疼”的香雪。

巩固练习

选择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恰当解释。

1.它在山间悄悄地试探着前进,弯弯曲曲。(C)A.探险 B.爬 C.尝试 D.打探 2.不久这条线正式运营。(D)A.营业 B.开通 C.运动 D.运行和营业

3.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C)A.扰乱 B.混乱 C.打破 D.搅动

4.它那震天动地的轰鸣声也叫人们感到恐惧。(A)A.害怕 B.兴奋 C.高兴 D.恐吓

5.一切又恢复了寂静,静得叫人伤感。(B)A.感觉不到 B.伤心 C.奇怪 D.感动

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 2,重点句型造句 3,预习新课

板书设计:

一分钟的小站 段落大意:

第一段(1-3)铁路铺进台儿沟村的情景。

第二段(4-5)叙述火车在台儿沟停留一分钟给山村的人们带的震颤。第三段(6-最后)描述台儿沟的姑娘们通过火车与外界交流的情景。

小说主要二个情节: 1.姑娘们对“北京话”的议论。2.姑娘们与旅客做生意。

象征意义 : “大山”象征着封闭、传统; “火车”象征着开放、现代。

组长意见:

课后反思:学生基础在知识太差,提问的问题难度有些大学生回答不上来。以后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设置问题,让学生从学习中获得信心和鼓励。在今后的日子里,吸取教训,努力钻研,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疏勒县亚曼牙乡八年级下册汉语集体备课

第二十二课:《一分钟的小站》

备课人:库尔班妮萨·如苏力

参加集体备课老师:冯雅歌 阿里米热 阿依西古丽 张召花威热比古丽 阿依努尔

2018年5月7日

篇3:新课标下集体备课学案设计浅谈

期初由备课组长主持召开年级教师会议,统筹安排,分单元或者分课型定出主备课人,明确任务。在同一备课组教师认真研读、分析、讨论教材文本基础之上,由主备课人借鉴以往教学实践经验,充分吸纳其他教师的建议,结合学生实际,构思好学案初稿,并形成文字材料,下发给其他教师审阅。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到三个落实:

(一 ) 落实备课内容

首先,要认真研读文本,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并确定好教学的三维目标;其次,要按照新课程标准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理出教学思路,规划好教学设计;再次,要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资料,进行筛选和取舍,整合好教学资源;最后,作业设计既要与文本内容紧密衔接,对课堂知识巩固和拓展,又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 二 ) 落实学情分析

就是要依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学习情况,对教学设计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特别是在布置预习的时候,应该接近学生,询问他们对教材的阅读感悟和心得,了解他们对教材的疑惑,对课堂的期待,以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三)落实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照这一宗旨,必须明确的是: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鼓励者。因此,教师在落实学情分析后,要对先前的教学设计、策略作出相应的调整。教法也应该因人而异,因体例而异,因文本而异,因写作方法而异,灵活多变,不可千篇一律。

二、讨论学案

先由主备课人对学案初稿进行个性化的解说,其他教师在听取后展开讨论商榷,或提出质疑,或删除修改,或作出补充,或改进优化。看三围目标定位是否准确,看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看过程是否科学,看教法学法是否有效,看双边活动是否充分,看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体现,看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模式是否真正得到落实。重点是谈不同的意见和改进之处,各抒己见,在此基础上进行甄别取舍,概括整合,提炼出有益的修改意见,以便对初稿优化重组。

三、再生学案

任课教师根据集体讨论意见再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对学案初稿进行再审核,再修改,最后定出学案原型。这一过程中既要尊重讨论的基本意见,又可以有个性化设计。

四、试讲学案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设计再好的学案也必须经过课堂教学的检验,才能够去伪存真。一般情况下由主备课人试讲公开课,同一备课组成员参与听课,要根据教师对课堂的驾驭情况,结合学生在课堂的反应、学习的氛围、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等方面对再生学案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看目标落实是否到位,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化解,过程是否合理,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彰显。对课堂的情况做好全方位记载,从而对学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进行全面评估。在此基础上对学案微调,由本人或者其他老师试讲,同组老师观摩评估。在观摩——评估——微调这一动态过程中使学案更趋完美,既体现它的共性又彰显它的个性。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提高,既能为以后的学案构建积累经验,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也可由大家在自己所任班级分别试讲公开课,同组老师听课评课,重点是发现按照学案进行授课时的不和谐的音符,待所有教师讲完后再集体对学案进行再讨论,再评估,再修改,完成再创造。

五、反思学案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所以我们一定要提倡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对于集体备课而言,集体反思学案是另一项核心内容。反思学案的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除了以上谈到的在上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三次学案修改外,还可以就教学中的成功之处,一节课中学生的亮点讲出来,大家分享,为以后写学案积累素材。也可以反思借助学案授课时遇到的困惑,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探究和剖析,大家共商应对之策。这样不仅提高了学案的质量,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反思,教师能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自主、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于是,集体备课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各个学校教科研的一大亮点,而集体备课的核心是学案设计和形成。课改的主阵地在课堂,那么如何让教师教得轻松,让学生学得愉快,让课堂真正成为教师展示魅力的舞台,成为学生发展个性的乐园,奏响和谐的乐章,必须借助学案的有效指导,因此一份熟谙文本、研透学情、教法灵活、学法新颖、教具准备齐全的高质量的学案自然成为集体备课的重头戏。笔者认为,可以按照以下几个程序进行研讨,集思广益,最大限度地激发学案潜能,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篇4:思政课集体备课总结

【关键词】高校 思政课 备课 体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4-0083-02

备课是每位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指在对所讲授的内容加以深刻理解,并对讲授内容的结构进行安排和设计课堂教学的方案,表现在书面上就是对课堂讲授内容和课堂结构设想所形成的教案。[1]或者说,备课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准备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和优选教学方案,以帮助学生顺利而有效地学习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它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同时,认真进行备课,又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发展教学能力的重要保证。

如何备好课?这是每位教师在走上讲台之前,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高质量备课,应从以下方面加以努力:

一、做好“教学过程设计”,及时进行“教学过程回顾”。

一般来说,教案中至少应包括有“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课时分配”、“教学内容”、“课后习题”或“思考题”等栏目。其中“教学内容”是主体,是将要在课堂上进行系统讲授的内容。因此,在备课过程中,精读教材,吃透教材,从而把握授课内容的逻辑线索和整体结构并深刻理解附着于其上的各知识点,这是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才有可能讲清这些重点和难点问题。其它几项也都是与此相关的。

为更好地备好课,须在教案中加上“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过程回顾”等栏目,并且作为教案中的重要内容认真加以完成。

“教学过程设计”是在课前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设想,正如说课,要回答的是:将讲授什么内容?以什么样的线索推进?哪些是重点和难点问题?对重点难点问题如何展开、说明?利用什么方式、手段和资料?……“教学过程设计”就如一个周密的计划,将授课内容与教学形式、教师自身能力与学生特点及可利用的资源(如多媒体设备及多媒体资料)等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统筹安排。换句话说,“教学过程设计”就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师、备教法、备设备等各方面因素的结合,因而,“教学过程设计”是高度综合的,某些细节又是相当具体的。只有认真地搞好教学过程设计,才能引导自己有条理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地、更好地完成整个授课过程。因此,在备课过程中,除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外,更要花较多的时间与精力思考教学过程,并写下或详或略的“教学过程设计”。而在每一次课后,又需要及时地修正“教学过程设计”与现实中不符的地方,使之更加完善。

“教学过程回顾”是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回顾、总结,也包括对课堂情况的记载等。所回顾的内容,有些是可以用来修正“教学过程设计”的,也有一些是对某一具体知识点的再认识,或是对某一知识点该如何讲解的再思考,或对教案内容进行修改、补充、调整等。这些点点滴滴的回顾,积累起来,也就成为丰富的经验,成为不断进步的阶梯。当然,这些内容不必一定记载于“教学过程回顾”一栏的空白处,可直接在教学内容中进行修改,这样使教案更富有生气。

二、占有大量的、新鲜的资料,做好充分的上课准备。

思政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理论性较强(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或表述过于抽象(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掌握大量的资料,补充进自己的教案,应用于教学过程之中,来说明深奥的理论问题或将课本上抽象的陈述形象化。这些资料,既可以是文字资料,也可以是影视资料或图片等,还可以是实物或其它形式。

对这些补充的资料,可从两个方面考虑:第一,数量必须较大。因为只有较多的资料,才能提供更充分的选择余地,教师才有可能从中选择更恰当的材料,来准确地说明所要讲授的内容。如为上好“纲要”课,许多思政课教师都会主动收集大量的影视资料,并根据需要进行剪辑,用于课堂之上。第二,资料必须随时更新,与时俱进。特别是“基础”课和“概论”课,课程内容与现实结合紧密,一年前所使用的素材,许多都失去了时效性,说服力大大减弱。因此,每一年开课,教师们都必须重新收集最新鲜的资料,来替换旧的资料。也只有这新鲜的资料,才对学生更富于吸引力。

要有效地搜集资料,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第一,要吃透教材,把握所讲授课程的理论内容,特别是其逻辑线索和整体结构(如上所述),因为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知道自己需要哪些方面的资料,从而不管何时何处遇到对自己有用的资料,都会用心保存。这可算是一种“职业敏感性”,正如一句话所说:处处留心皆学问。第二,要多听、多看、多观察,以接收更多的信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会使教案内容贫乏,准备不足,上课时必然空洞无物,枯燥无味。因此,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多上网,多看电视,多看书等等,这些都是有用的、必要的。第三,对思政课教师来说,要特别注意网络、报纸和电视,并注意观察现实生活,因为这些是新鲜资料的来源。特别是对生活的感受,用于课堂之上,更富于感染力。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中讲授“职业道德”问题时,笔者讲到了自己所接触过的一位医生的情况。在闲谈中,这位医生跟我讲:“第一,他是那所医院的创收尖子;第二,80块钱的小病,他都懒得看。”笔者将这则材料稍加整理,并命名为“一个医生的自白”,之后将其用于课堂之上,收到很好的效果。总之,只有做到以上三点,才能有目的地搜集大量新鲜的资料,以充实自己的教案,通过大量的、新鲜的资料的运用,使思政课教学更具有时效性和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

可以说,思政课备课,功夫在课外。也可以说,由于搜集和应用了大量的资料,因此思政课备课,是由薄到厚的过程(即由薄薄的教学大纲和授课提纲到厚厚的教案、资料和讲稿)。

三、注重线索与选择亮点

“教学过程设计”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理清每堂课授课内容的线索,为学生搭建起整个知识框架,并保证授课内容层次清晰(可以通过课堂上的板书或课件的有意设计来展示),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至于“迷失方向”。因此,授课内容的线索和知识框架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之所以重视这一问题,还在于: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较多,而课时数相对较少。如将各章节教学内容详细展开,不可能在有限的课时中完成教学任务。因而必须理清线索,为学生搭建起知识框架,以便在次要的位置快速掠过而不显得突兀或中断,保证知识的连续性。但是,也不能处处都如此处理,否则,走马观花,学生所看到的就只有一个个抽象的框架,而缺乏血肉,难以理解。因此,必须选择某些重点部分,进行详细讲解,形成亮点。简言之,就是首先为学生搭建起知识框架,然后选择其中的某些部分重点讲解,将这些部分讲“出彩”。而所有这些,都必须在备课时设计。

授课过程中的亮点有不同的展现方式。如借助丰富的资料、新颖的形式来加以展现。比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讲述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时,首先按时间线索展示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全过程,并将其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856年天京变乱前后)。其次介绍前一阶段(从金田起义到全盛时期)的历史,选择洪秀全早年经历、永安建制特别是介绍石达开、北伐西征东征情况(特别是北伐和西征情况)作为亮点,采用讲述历史故事和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短片相结合的方式授课,在授课过程中又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农民起义的局限性,寓理性认识于感性故事之中。后一阶段的历史也有类似的处理。又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在以清晰的线索展示“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绪论部分第三节)的主要内容后,又给学生播放蔡依林的“看我七十二变”的MTV,以活泼新颖的形式来激励大学新生们在新的环境里努力改变自我、不断追求上进,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收到很好的效果。当然,授课过程中的亮点还可以通过讨论法、演讲法及其它方式加以展现。

注重线索、搭建知识框架和突出亮点相结合的授课方法,既帮助学生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又使得课堂生动活泼,更加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当然,课堂上的亮点不必太多,过犹不及。教师必须在备课过程中,就对此有明确的计划和安排。此外,要教师们(特别是年轻教师们)每次都勾勒出清晰的线索,搭建起严密的知识框架可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仍需不断朝这一方向努力。从努力搭建知识框架这一方面来说,思政课备课,是由厚到薄的过程(即由厚厚的教案和资料或讲稿到薄薄的线索和知识框架)。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参考文献

篇5: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制度

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是重要的举措。它是教师之间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教改信息共享,教法学法共享,彼此取长补短,提高劳动效率,提高教学能力,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这是许多学校的成功经验,也符合新课改合作精神的成功做法。为了扎实开展备课听课评课活动,促进教学,特制订如下制度:

一、备课要求

集体备课的大体思路为“五步法”:

个人研究——集体讨论——形成通案——个性化修改——教学反思

根据我校以往的经验,本学期重点落实个人研究的环节,突出集体讨论的实效性,统一教学思路,提高修改的个性特色,注重教学反思。

(一)集体备课流程。

1、个人研究。

集体讨论之前教师认真研究教学内容(集体讨论的内容)。要研究教材、教参,了解学生,初步把握每课的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德育点及与现实结合点,并研究教法、学法、进行个人教学设计,形成初步的教学简案。

2、集体讨论

在个人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集体讨论。讨论前,备课组长先对每位教师的简案检查签字,杜绝不进行个人研究,就盲目讨论的现象。讨论时,每个人根据个人简案,阐述教学设计。集体讨论后,统一重点、难点、能力点、德育点与现实结合点,优化教法、学法,优化教学设计,并进行通案撰写的分工。

3、形成通案

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根据分工,形成凝结集体智慧的通案,教师个人将通案输入微机,并打印下发到备课组的每个老师。根据课时需要,通案必须在上课前二天打印下发。

4、个性化修改

教师个人在拿到通案后,根据个人的特长,所教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的个性化修改,努力突出个人特色,在此基础上进行特色教学。

5、教学反思

结合个人教学,及时进行反思。反思通案设计,反思个性修改,反思课堂教学上的得与失。

在进行教学的同时,教师又要对下一次集体讨论的教学内容进行先期的个人研究,„„依次类推,形成循环。

(二)要求:

1、参与集体备课讨论时,每位教师必须端正态度,严肃认真,要充分发表个人见解,集思广益,勇于开拓创新。

2、集体备课讨论时,要加强组织纪律,任何人不得请假,不得迟到、早退。届时学校组织人员进行检查。

3、备课组负责人要认真负责,主持好每次的集体备课活动,并做好记录,统计好参加人数(迟到、早退、旷会),及时上交。

(三)集体备课时间。

各教研组集体备课讨论的时间是定为需要上研究课、公开课之前一个月中每周的教研活动时间,即语文是双周的星期四下午,数学是双周星期五下午,综合教研组是双周星期二下午。

二、听课要求

1、教师间应坚持互相听课,教师每期听课不少于10节,教导主任25节,;没有送完一届初中毕业班的教师每周必须听完2节课以上,全期听课不少于30节,每节听课必须有心得体会记录,有被听课教师的签名。

2、听课要提前1分钟到教室,遵守课堂要求,做好记录和评价,并与授课老师真诚的交换意见,确实达到听课的目的。

3、禁止闭门造车、弄虚作假、形式主义、搞“突击”

4、期中、期末学校要把听课纳入量化考核。

5、听课形式:推门随堂听课(校长、教导处主任、部分教师不打招呼随时进课堂听课);公开课听课(由校统一组织的研究课、示范课、观摩课和优质课评比)。任何教师不得拒绝其他教师听自己的课。凡属本学科的公开课,当节次同科无课的教师一律参加听课;有课的提前调整后参加听课。

6、听课时要做到听、看、记、思有机的结合。

(1)听教师的语言是否流畅、表达是否清楚、准确,是否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方法和要求,是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是否有知识性等错误,是否有创新的地方,教师的思维是否宽泛,学生是否踊跃参与课堂活动的全过程。

(2)看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如教态是否亲切自然,板书是否规范合理,教学手段运用是否熟练,学生学习是否得法,处理课堂偶发问题是否灵活巧妙。

(3)记教学实录和教学评点。听课记录应全面、具体、详细,包括情境创设、教师点拨与引导、师生的双边活动、教法选择、学法运用、练习设计、教学反馈、课堂的亮点与失误等,还有对被听者的评析。

(4)思考教师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成功的地方和不足或出现错误的地方,并预测对学生所产生的相关性影响,等等。

7、听课后要积极参与评课,反馈要实事求是,以鼓励为主。

8、外出听课后,要及时整理,总结出经验与体会,并向相关学科教师传达。

三、评课要求

评课实质是对课堂教学成败的实际原因作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能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评课应围绕以下内容进行:

(1)评教学理念。即从教学理念这一角度出发,依据课堂教学活动的实例,评议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2)评教材处理。即从教学内容处理角度,评议教材体系及知识体系是否把握得准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突破、内容定量是否妥当等;

(3)评教法运用。即从教学方法处理的角度,评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用教法是否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

(4)评学法指导。即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法指导的情况进行评议;

(5)评教学过程。即从教学结构这一环节出发,评议教师在教学组织活动中,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否科学、教学的整体结构是否严谨、教学节奏是否得当等;

(6)评教学效果。即教学内容的完成程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能力的形成程度、学生思维的发展程度等。

篇6:向友玲集体备课磨课展示课记录

郭家小学校

向友玲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打造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5月25日至5月31日,我校开展了一次“以读促教”的集体备课磨课展示课活动。

由于我校班额及教师较少,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因此此次活动就有全体语文教师参加,由本人执教后听课教师针对上课情况进行点评,再讨论,再执教等。

本次活动是针对人教版四年级第六单元课文《乡下人家》进行研磨活动,全体语文老师参加了本次本次活动。

此次活动有本人执教,我教学时应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充分预设各个环节教学的基础上,还应特别关注孩子情感的生成,个性的体验,力争使课堂教学更有效。阅读不仅仅是人文性教育,更不可忽视的是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课标提出这一学段的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语段”等要求。所以我引导学生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同时进行词语的运用,朗读的训练,写法的提炼,使人文性与工具性融为一体,重抓阅读,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去感悟。

在5月31日的课堂教学中,我充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做好“导”的作用,让他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这样既突出了教学重难点,同时又重视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构成了高效课堂,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课后,各位语文同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此次活动开展得很有意义,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虽说向我们这样小规模的学校开展这样一次活动确实不容易,但此次活动不仅仅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成为老师们在交流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良好平台。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我会认的5个生字,会写文中的14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文中描写的几幅画面感受乡村自然和谐的生活,体会作者对乡村的热爱之情。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感情的表达手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乡村风光,初步感受乡下人家的生活。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请大家看屏幕。师:这些风景美吗?它们全都出自乡下人家,今天大家可有眼福了,因为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美丽的《乡下人家》,请大家翻开课本,跟随陈醉云爷爷的脚步一起去欣赏这些美丽的乡村风景。

二、齐读课文,整体把握。

1、师:请大家一起来朗读这篇文章,在朗读的时候思考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师:那我们再来看,作者眼中的乡下人家又是怎样的呢?在课文中有一句话写出了作者的感受,你们知道在哪里吗?

明确: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最后一段)

3、师: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了在作者眼中乡下人家的风景是怎样的呢? 明确、并板书:独特、迷人

三、合作探究,找出画面。

师:作者笔下的乡下人家,到处都藏着一道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那作者都描绘了乡下人家哪些风景呢?请前后同学组成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并给每处景物起个小标题。

明确并板书:(1)瓜腾攀檐图(2)鲜花轮绽图(3)雨后春笋图

(4)鸡鸭觅食图(5)院落晚餐图(6)月夜睡梦图

四、结合课件,赏析画面。

师:接下来我们就跟随作者陈醉云一起来欣赏这些独特、迷人的景色。(结合课件一一讲解)

(一)、瓜腾攀檐图

1、齐读第一段。有哪些同学被这一段所描述的景物吸引了啊?那你们觉得这段画中哪些景物最能体现出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

攀、爬写出瓜腾特别有活力,有生命力。

请大家看这句话:“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2、这句话中别有风趣的装饰是什么? 明确: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

3、作者为什么要写“高楼门前的石狮子和旗杆呢?”(过课件中的图片让学生感受。)

(二)、鲜花轮绽图

师提问:(1)乡下人家的房前除了绿绿的瓜架还有什么?(2)都有些什么花啊?(3)你们见过这些花吗?请大家看屏幕。(展示花的图片)(4)门前种上这些花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5)作者是怎么描述的?(师:那乡下人家的院子在这些鲜艳夺目的花的装饰下,是不是显得格外迷人。请大家看屏幕上的图片,感受一下这种独特的风光。

(三)、雨后春笋图

师问: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的脚步从门前走到屋后,你们发现了什么景色?

师:这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一个同学把这读一下。

明确:“探”的妙处 空间顺序:

明确:我们的目光跟随作者从乡下人家房前院子里的瓜架,到门前的花,再到屋后的竹笋。

(四)、鸡鸭觅食图 鸡觅食

提问:谁能探谈看到这个画面的感受?

明确:温馨,(母鸡率领用拟人的手法),威武(大踏步→犹如斗志昂扬的将军在阅兵;丈夫保护家人)。整幅画面给人弄厚的人情味。鸭觅食 提问:这幅画面给你们什么感觉,你们觉得鸭子的生活怎样? 明确:悠闲自在,自由快活。

(五)、院落晚餐图 齐读第五段

提问:(1)从这段话中你们能看出乡下人怎样的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

(2)他们在怎样的环境下吃饭呢?(3)那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师总结:我们乡下人家的生活就是这么平淡,但平淡中带有和谐甜美,(六)、月夜睡梦图

师:那乡下的夜晚又是怎样的呢?谁能告诉我乡下的夜晚是怎样的?作者是怎样描写乡下夜晚的景色的?写了哪些景物?

四、再读课文,体会乡下美景。

总结:现在我们已经欣赏完了乡下人家的六幅风景图,现在我们再一起来有感情得读一遍课文。并仔细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五、写法探讨。

师:我有个问题“学了这篇文章,你们觉得作者对乡下人家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那作者是怎样表达他对乡下人家的热爱之情的呢?

明确:作者通过描写与乡下人密切相关的景和物,将自己的感情融入景、物之中,表现出了对乡村生活无限的热爱。这种手法叫借景抒情。

六、总结 今天我们跟着陈醉云爷爷一起感受了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光。来到了乡村,我们既看到了屋前可爱的瓜架,门前遍地的鲜花,屋后富有勃勃生机的竹林,又见识了鸡鸭成群的欢乐场面,还享受了夏日独特的晚餐,听到了纺织娘的催眠曲。而且还知道了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希望以后大家写作文的时候把这个方法用进去。

七、背诵课文。

篇7:全区优质公开课教案集体备课意见

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

第一框:走进法律 主讲人 刘园园

一、教学目标:(集体备课意见:要求三维目标要突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要体现并真切呈现)

1、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讲课要突出重点(1)规则的分类(2)法律的特征 及作用

2、教学难点: 集体备课意见:突破难点,运用简单实例突破

法律的特殊性

三、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阅读法、讨论法、归纳法

四、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集体备课意见:过度自然,逻辑严密,语言丰富,语调要抑扬顿挫,讲课要有激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导入新课(教研组长和其他组员都提出导入新课要简单,自然,鲜活的事例,突出和紧扣主题。采用情景导入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故事情节和问答导入,贴近学生的生活。)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小程也喜欢旅游,也喜欢写游记。他去西安旅 游了一趟并写下了游记。你们想知道他的游记都写了什么?我们今天随着小程的游记来进行一次法律之旅,走进规则,走进法律。(集体备课意见:暑假之旅转成法律之旅,一小程的旅游游记贯穿全文,结构严密。)2讲授新课(集体备课意见:语言精练,口齿清楚,思维连贯,逻辑严密,过渡自然)

我们身边的规则

师:今天让我们来当一回交警,找一找造成这一重大交通事故的原因是什么?(集体备课意见:以交通事故引出规则的含义,遵守规则的原因)师:点评:没有遵守交通规则,如果人们不遵守交通规则,交通就会混乱不堪,而且还会大大的增加交通事故,推而广之,社会中没有行为的规距,社会就会混乱不堪,人们会陷入彼此的冲突中。所以,无规矩不成方圆那么什么是规矩呢?

规矩: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社会生活中的规矩,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行为规则。

师:点评:规矩在社会生活确实能保证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说到规则,小程在他的游记中感悟到..............师:同学们想一想小程在游记中感悟到了哪些规则?

师:为了进一步掌握规则,我们来看看欣欣同学的一天.............生:表演活动略(集体备课意见:表演时先练习,注意把握时间,节奏,凸显情景,展现出主题。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师:通过几位同学的精彩表演,请同学们说说欣欣同学的行为哪些是错误的?为什么?

师;点评

由此可见:生活中时时有规则,处处有规则。我们可以感受到生活离不开规则,我们要懂规则,守规则。

师:规则有很多,法律就是一种特殊的规则,那么法律到底特殊在哪里?我们来看一下小程的游记并一起走进法律。

师:小程听到三位游客的谈话后渴望对法律更加了解,那么三位游客的谈话分别体现了法律的哪三个显著特征? 师:点评:游客A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游客B 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游客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师:这是法律的三个显著特征,在我们生活中的行为规则有很多,请同学们区分道德,中学生守则,法律的区别。

生:活动讨论略(集体备课意见:分组讨论,归纳总结,运用演绎归纳得出结论,形成竞争)

师:让我们看看讨论的结果。生:一组代表:如何产生 二组代表:适用范围 三组代表:实现手段

师: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已经对规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规则,他对我们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律对我们有怎样的作用呢?我们来听具体的描述并认识法律。

师:法律是我们的守护神,具有保护作用。试想,没有法律我们的世界将会怎么样呢?

师:点评

法律规定人们应当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行为模式,标准、方向。也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因此,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师:通过这次旅游,小程真正体验到法律的作用。

师:小程的经历和感慨,不知同学们有何感悟,让我们感悟最深的是什么呢?

师:点评

生活离不开法律,我们应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爱法 ;学法、守法、用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护法、爱法是应取得态度。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栋梁,是祖国的希望。期盼你们沐浴法律的阳光茁壮成长,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3、课堂总结:简单明了,升华知识,把理论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走进法律

(一)我们身边的规则(1)社会生活中离不开规则(2)社会生活中规则有很多种(3)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则

(二)生活离不开法律(1)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2)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4板书设计:(集体备课意见:直观系统,有条理,让学生一看就明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走近法律

一、为什么要有规则?

二、规则的含义

三、种类:

1、道德

2、纪律、规章

3、法律:特征: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③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作用:①规范作用

②保护作用 本质:特殊的行为规范

5课堂练习:(集体备课意见:讲解试题是要注意方法和技巧,采用排除法等方法,让学生能举一反三。)

1、法律之所以是特殊的行为规范,是因为(B)

①法律的制定不同于其他行为规范 ②法律的实施不同于其他行为规范 ③法律的约束力不同于其他行为规范 ④法律对违法犯罪分子有制裁作用,对其他公民则不起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2、我国法律规范作用的实现是通过(C)A 规定人们的思想 B 规定人们的言论 C 规定公民的权利义务 D 规定人民的道德观念

3、社会生活中,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调解人们行为的规则是(B)

A 法律 B 道德 C 规章 D 纪律

4、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B)A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 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D 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6布置作业:(集体备课意见: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能巩固课堂知识和提升自己的素质。)

篇8:思政课集体备课总结

关键词:集体备课,微课,实效

集体备课是围绕课堂教学,通过集体参与,共同讨论,互相启发,彼此交流,集思广益的一种教研形式。但有些教师对集体备课认识不足,甚至持一种应付了事的态度,传统的集体备课经常流于形式,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微课的出现,让这种“内容短小、教学价值大、针对性强、数量众多、使用灵活”的教学资源形式受到广泛认可与欢迎。将走过场的“集体备课”与“集体微课资源开发”有机整合,不失为解决低效集体备课的一种有益尝试。

一、传统集体备课存在问题及其成因

(一)一成不变的形式,让集体备课走向形式化

集体备课作为一种重要的教研活动形式长盛不衰,但多年的实践中也发现有些教师非常依赖集体备课,甚至出现了“摊派式”集体备课,即备课组内每位教师各备若干单元,再将各自的备课稿合并共享,谓之“集体备课”。这样的集体备课不仅无法达成“资源共享,互动交流,共同思考,经验分享”的目标,更无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教师素养提升。

(二)过于统一的目标,让集体备课走向模式化

集体备课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同步教学,即实现不同班级任课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进度、作业训练、资料使用、检测评估等方面的统一。由此,“统一”也成为许多教师为集体备课贴上的标签。如统一的教学进度、目标、重难点、作业和测试;统一的教学模式:导入——揭示知识点——小结等。“统一”并不完全不好,但实际操作中有些“过于统一”的做法却会造成教师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被弱化、被忽视,本应丰富多彩的课堂也因此变得千“课”一面。

(三)权威至上的研讨,让集体备课成了“一言堂”

由于备课组长在集体备课中的“领导地位”或部分资深教师的“专业权威”,使其他教师不敢或不愿畅谈自己的真实想法,发表见解。也有个别优秀教师出于保留,不愿意把自己好的教学经验与做法拿出来与其他人进行分享。长此以往,教师的创造力难以发挥,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的积极性严重受挫。

二、“微课”导向集体备课及其优势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为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新型个性化学习方式和网络教研方式,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流媒体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为便于分享、交流和重用,微课资源包除了微视频,还应包含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及其源文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1]。

(二)“微课”导向的集体备课

“微课”导向的集体备课是指在集体备课过程中,重点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运用集体智慧和不同的能力特长(如信息技术、摄录技术、编导技术等)设计开发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视频课程。“微课”导向的集体备课要求选题简明,重点突出,设计合理,逻辑清晰,趣味性强,能达成教学目标。

(三)“微课”导向集体备课的优势

从宏观来看,开展基于微课的网络教研(包括说课、上课、评课和分享交流),将成为提升网络时代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信息化教研能力,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2]“微课”导向的集体备课顺应了大数据时代对新型教、学、研形式的呼唤,它将集体备课的成果以“微课”形式显性化,为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新型个性化学习方式和网络教研方式提供了重要的积累和资源。

三、“微课”导向集体备课的步骤及做法

(一)制定计划,初步分工

制定集体备课总计划,根据教材确定适宜以“微课”形式开展集体备课的教学内容,确定各次“微课”导向集体备课的主备人及成员,并由主备人对成员进行初步分工。

(二)微课预案,集体研讨

主备人提前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本次集体备课制作微课的教学内容、手段、方法,提出问题或设想;组织成员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加工、修改和重组,使教学内容更精简完整、教学目标更明确集中、教学形式更多元、表现方式更多样,整体设计更适合以微课方式呈现。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写好“微课”设计预案或微课制作脚本,具体内容可包括:微课基本信息、知识点名词、学科类型与教学对象、上课时间长度、教学目标、教学资源与环境、教学过程等。

(三)媒体设计,明确定位

媒体设计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微课最终的效果。优秀的构思加上视听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才能最终产生一个高品质的微课。目前微课视频的媒体呈现形式多样,分别有摄制型微课、录屏型微课、软件合成式微课以及混合式微课。微课设计伊始,要明确所设计微课的类型,为后期制作打下基础。如《用量角器画角》微课重在讲授利用量角器画角的步骤和学会利用画角步骤画出指定度数的角。其设计特色就是运用电子白板提供的量角器、直尺工具,方便地画出各种角度的角。关键点在于如何对齐量角器,如何读出量角数,以及如何标示角的度数。所以,采用摄制型、录屏型、软件合成式等多种形式结合的混合式微课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分工合作,集体制作

微课专家胡铁生老师认为:“屏幕录制软件(CamtasiaStudio)+PPT”的制作组合是较好的微课制作模式之一。他指出:用屏幕录制软件可以完整地录制PPT课件的内容(包括教师的同步讲解、操作过程、背景音乐等),在准备精心设计的PPT课件后,只需设置好音频和摄像头、屏幕像素、灯光设计、环境调适、熟悉讲稿、理清思路等准备工作后,教师只需要按一下“录制键”就可以完成微课视频的自动录制[3]。主备人根据团队人员特长,发挥优势,按照微课制作流程分配各项任务,分工合作,完成制作。

(五)细化环节,精益求精

微课主体制作完成后,可在微课的亲合度、美观度、趣味性等方面再加以斟酌,提高其“适用性”。如加上舒缓轻松的背景音乐;教师讲解注意抑扬顿挫、语速适中、言简意赅;还有在图文并茂、色彩搭配、文字错落、动静有致等方面巧用心思,使微课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等。特别指出的是,微课是面对个体,而不是面对群体,所以更多使用“您好”、“您”等称谓,不用“大家好”、“你们”等。

(六)完善配套,合成发布

除微视频外,完整的微课还需要集体备课团队提供与之配套的辅助资源,即微教案(学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等。集体备课的主备人对团队进行合理分工,由不同人员制作完成相关配套资料,再经由集体讨论后确定最终版本,这些资源与微视频一起作为一个完整的微课发布到网络上,形成交互性良好、方便易用的教与学资源包。

四、“微课”导向集体备课的效果

(一)形式多样,成果丰富

改变了原有以文本输出为主的单一集体备课成果展现形式,多种媒体的综合使用,让“微课”导向的集体备课成果更丰富多彩、更具应用性。较好地克服传统集体备课的成果重在指向“教”的不足,“微课”导向的集体备课的产出可供学生直接在线学习,也可同步发布到网上供师生家长随时点播、交流和评论。

(二)分工合作,各展所长

充分发挥了备课组内所有成员的特长,避免“一言堂”。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较易把握教学重难点和主线,可为“微课”选择最佳的切入点、设计最优的教学环节;年轻教师对新媒体、新技术的把握较熟练,能够较快速完成视、音频的摄录及后期制作、发布等工作。新、老教师在“微课”导向的集体备课团队中实现了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三)与时俱进,建设资源

上一篇:诗词鉴赏题及答案下一篇:参加大型活动个人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