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学特色总结

2024-05-15

思政课教学特色总结(精选6篇)

篇1:思政课教学特色总结

思想政治课教学总结

本学期,本人担任民族学院民考汉13班和14班的政治科老师。半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由于是第一次给学生上这门课程,感觉压力比较大,刚开始的第一节课虽然准备的很充分,但是我个人觉得效果不是太好,在后来再给14班上的时候,经过课后的反思和总结,我觉得讲得还不错,经过这半学期的锻炼,也总结了一些经验,现汇报如下:

作为任课老师,我能够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指导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因此,作为教师不能只会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习到真正的新东西。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作为教政治课的新教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一堂课45分钟,精讲——只能讲15-20分钟,而且这种讲,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讲重点难点,剩下的时间由学生自学、讨论、辨论、练习等。帮助学生思考,不越俎代疱。一般来说,一节课的开始引入、结尾总结,中间难点重点由教师讲,其他可由学生自己学、自己思考。如果教师一节课讲到底,教师的讲课就会变成学生“催眠曲”,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大大降低。所以,教师要让出课堂,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师生互动,这样课堂就会有生机,有活力。这时,教师已不是演员,而是躲在幕后的“导演”。把课堂还给学生,能让课堂充满生命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能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能让学生迎接挑战。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半学期努力,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因此,我专门指定了针对比较懒惰、不出学习政治课的学生学习方法。由我亲自督促。和他们一起每天攻克一小点,一周带动一个面。达到了集体成绩水平提高的效果。并且在工作中,对于表现好的同学及时提出表扬,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只有拥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滴水。而且自己要做常流水,自来水。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篇2:思政课教学特色总结

大学生学习思修课,不仅可以帮助大一新生陶冶了思想、净化了生活、认识了人生,还可以让新生在大学里学会做人处事的真正意义。作为任课老师,我能够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并能经常听其他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能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一、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提升——适应转变、健康成长

思想道德修养的学习重点,是在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特征、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和适应转变、健康成长方面。生活对每一个人而言都是不容易的,把人生划分成若干个阶段,大学似乎是最美好、最重要的一段经历。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的第一章,就为我们详细而系统地介绍了大学生活,这使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环境有了全面的理性认识,在一些突入其来的问题,有了应对思想准备和认识方法,起到了引路标灯的作用,对大学生活中的为人处事有了指南和参考。对新生的而言,面临的问题和思想情绪不计其数,环境的陌生、生活的适应、学习的压力、情绪的波动,总能在人最脆弱的时候蜂拥而上,加之新生的心态并不成熟,很容易被困难折倒,进入误区。大学较以往的高中生活相比,完全是一种全新的阶段,少了拘束,自由多了一些;少了督促,自觉多了一些;少了古板,灵活多了一些。这些新的变化要求新生学会接受并且适应转变,健健康康地成长。新生中不乏有些经历坎坷的学生,这些学生性格往往很内向,遇到挫折常常是失望和沮丧、自暴自弃、自怨自叹,在学了《思想道德修养》课后,其中有大部分的新生有很大的改观,精神面貌也有了笑靥,性格也开朗活泼。

二、人生的品质在于不断地净化——树立理想、把握人生

在《思想道德修养》课里,对树立理想、把握人生方面,谈到了要树立好崇高的理想、科学的信念;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接-班人;树立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决心;树立好科学的世界现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态度。

1、坚定理想信念,永葆思想上的纯洁和先进。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的精神支柱、政治灵魂,是思想行为的“总开关”。作为大学生,必须把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奋斗动力和行为坐标。要认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着眼于实际学业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与发展,做到理论与实际、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

2、勤奋刻苦学习,永葆理论上的清醒和成熟。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判别是非的标准。为此,要切实把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强化系统性、条理性,以勤奋学习为先导,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创造性开展学习奠定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结合个人的实际和专业的需要,端正学习态度,完善学习计划,充实学习内容,持之以恒地学习政治理和业务知识。不仅向书本学,更要向实践学,向老师学、向同学学;不仅要学得进,还要拿得出,注重学以致用,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用,努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学业成果。

3、勇于开拓创新,永葆学习中的生机和活力。大学学习生活中,担负着专业学习的重任,面临的任务是艰巨而复杂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中,勇于开拓创新,勇于大胆实践,不断总结以往学习的经验,谋划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开创新局面。今后的学习中,自己要进一步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中西医结合专业上如何更好地、较深层次地、更广领域地摄取知识,把学习这“第一要务”体现在业绩中,使大学的生活更有意义和活力。

三、大学生在于不断地修养人格——提高修养、完善人格

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政治修养是核心,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是重点,心理修养是基础,学习成才修养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提高这些修养和完善人格方面,要求学生要做到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继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培养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的生活是丰富人生的一种历程,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成长平台,同学们要抓住眼前的任何机会去锻炼自己,历练自己,充实自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课程,能使21世纪的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将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因此,作为教师不能只会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习到真正的新东西。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作为教思政教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一堂课不仅要精讲讲重点难点,要使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要在剩下的时间由学生自学、讨论、辨论、练习等。帮助学生思考,不越俎代疱。一般来说,一节课的开始引入、结尾总结,中间难点重点由教师讲,其他可由学生自己学、自己思考。如果教师一节课讲到底,教师的讲课就会变成学生“催眠曲”,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大大降低。所以,教师要让出课堂,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师生互动,这样课堂就会有生机,有活力。这时,教师已不是演员,而是躲在幕后的“导演”。把课堂还给学生,能让课堂充满生命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能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能让学生迎接挑战。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篇3:高校思政课教学艺术研究

大学生健康成长极为重要, 它直接关乎高校教育成果, 直接关乎各类社会目标的实现。进入新时期以来, 高等教育面对的青年群体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尤其是90后群体进入高校, 他们较之以前的大学生有着诸多的新表现, 有着诸多新的负担与困惑。总体来看, 大学生群体积极向上、不懈追求, 乐观活泼, 前途光明。但是,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发现许多令人担忧的非主流问题, 造成当今大学生的成长困局, 并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这已是“客观存在, 我们不承认、不正视不行”。这些给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少难题, 而高校思政课作为连接学生和老师的纽带, 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艺术不可缺少。

一、巧妙的转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 都是来源于实践, 从实践中不断吸取真理的营养, 大学生是潮流的代表, 因此, 思政课老师要注重结合校园文化把书本语言转变为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 把握好前面和后面两个层次上的语言转换技巧。首先, 思政课教师要注重对文件、讲话、教材语言中的核心要素充分吸收和消化, 然后, 再通过多种多样合理的方式将自己吸收的内容转化为大学生喜欢和愿意接受的课堂语言和教学内容。这两个过程是缺一不可的, 如果在前一个过程中, 对文件、会话等教学语言没有深入领会和贯彻, 那么就会产生“消化不良”学生也不会喜欢, 甚至产生排斥心理。如果后一个过程不能做到贴近学生, 那么学生也会索然无味, 得听且听。

二、教学实践与时代特征相适应

目前, 一些高校, 特别是一本和二本学校, 课堂上依然是以教师为主, 整堂课都是教师讲授理论, 学生被动接受, 教师讲的津津有味,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提不起学习兴趣, 教与学严重脱节。究其原因, 很多学生觉得这一类课程都很浅显易懂, 自学也能学好, 因此学生缺乏积极性, 上课容易走神或者干脆旷课。而且大多数高校思政课, 基本都是重视理论教学, 忽视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的实践锻炼部分并没有显示出来, 导致实践成了走过场、走形式, 最终还是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

因此, 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一元化, 被二元甚至多元的想法所动摇。“坚持指导元化, 不会妨碍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上, 我们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并不是单照搬它的现成结论, 用它代替具体的科学用它剪裁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 而是强调要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研究解决问题。”同时,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 发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 在观察和阐释历史事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个人层面时就要准备好多手理论储备和事实论据。坚持正面的立场充分利用各种例证和数据来说明事实的确凿性, 同时, 要充分运用合理联想的方式。中国的论辩术中一直都有“善譬”的传统, 对比与举例永远是一对说服效果的强力催化剂。

三、把教学过程社会化

马克思说过, 人的根本属性就是人的社会性。学生上大学的目的就是希望学有所成、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谋求幸福人生。人的能力是在社会实践中获得, 而不是单纯封闭在象牙塔内大彻大悟。所以说大学不是世外桃源, 大学是个小社会, 大学是大社会的缩影。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走出校园, 走向社会, 连接地气, 走进社区、农村、厂矿企业, 理论学习必须和社稷民生相结合。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走进社会各领域参加社会实践, 进行社会调研, 关注民生诉求。学院设立社会实践奖, 对社会实践做得好的学生颁发奖品和获奖证书, 鼓励同学参加社会实践。实现课堂内外并重, 理论实践融通。

四、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1) 多媒体教学法。今天的大学讲台, 基本实现了多媒体教学, 尽管绝大多数老师都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此教学法, 但是制作PPT的水平却参差不齐。在教学中, 良好的PPT能给人爽心悦目的感觉, 恰当地运用图片、表格、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的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 学生一看便一目了然, 也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 互动教学法。互动教学, 能够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方式,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而言, 就是把课堂教学作为一个教与学互动的过程, 充分激发教师教学的激情和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互动教学既有师生之间的互动, 也有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上课前要充分准备互动环节的设计。比如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也可以对一些问题师生共同探索;也可以是学生之间通过课前搜集资料, 在课堂讨论并得出初步的结论, 然后老师进行指导或点评, 得出最后结论。讨论交流既是一个思想碰撞的过程, 也是一个激发学生灵感与创造力的过程, 还是一个检查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过程。

(3)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就是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以学生为主, 通过让学生分析、讨论各种案例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增加相应的实践知识。通过案例讨论得出的某些结论, 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掌握。案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并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解决错综复杂问题的能力, 是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五、和学生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

要深入调查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实际, 深入学生, 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一切为了学生, 一切依靠学生, 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 对于一些有普遍性的思想问题可以组织相应的专题讲座来解决。思政老师, 可以参与学生工作, 担任任课班级班主任, 或者学生党章学习小组指导老师等, 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拉近学生和老师的距离, 从而可以有效的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 做到有的放矢。

总之, 在新的形势下, 加强课堂教学以培养适应国家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高校思政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在讲授中应该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能迅速适应变幻莫测的国际环境, 才能拥有更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才能更好的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早日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M].北京:学习出版社, 2009:13.

[2]龚文庠.说服学——攻心的学问[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4:85-87.

[3]张耀灿, 曹清燕.“八荣八耻”荣辱观的内涵和价值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6 (4) :41-43.

[4]范益民.对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状况的分析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 (1) :133-135.

篇4:思政课教学特色总结

摘 要:思想政治课,简称思政课,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基础课程,是每个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课。思政课是对高职院校学生系统的传播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阵地、主渠道。新时期新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是有效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抓手,是有效促进高职院校学生树立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关键一步。

关键词: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政课;思政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来源于现实生活更植根于现实生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指导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又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四个全面”等一系列新的,更适用于我国当前发展形式的重要理论。这些理论成果,都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新时期新形式下,各高职院校更是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的要求,做好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培养德才兼备的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优秀毕业生。

过去,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批掌握某一行业必备的专门知识,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在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所具有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是否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水平,是否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成为其中要求的重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毕业时培养目标已经是:培养一批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掌握某一行业必备专门知识的,能在生產、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因此,新时期新形式新背景下,要做好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务必要认真做好思政课教学工作。思政课,是对当代高职学生传播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主要渠道。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是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的第一抓手,是促进高职院校学生树立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关键一步。

1 思政课教学中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们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确实面临着一些困难,比如,网络的普及和不同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不同元素的激烈碰撞等,使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较大的波动和变化,使得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面临重大挑战。同时,我们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学的模式枯燥,多数情况是演示教学的方式,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和积极性均不高,导致课堂基本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又比如,很多思政课教师对实践教学缺乏热情,要么社会实践教学形式陈旧单一,敷衍应付了事;要么干脆找各种借口不搞社会实践教学。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存在,均会直接影响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改革和完善。

2 如何以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为抓手,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

要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的基础性作用,需在更新观念的基础上,从解决现实问题入手。

2.1 充分认识和发挥思政课堂实践教学的作用

目前的思政课教学,情况大多是这样: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多灌输、少反馈,强调有余、互动不足。实际上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任课教师需真正转变教学理念,充分重视思政课堂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实践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实践更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生命线,实践服务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也服务于思政教学。比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必须要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然后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总结,才能让学生形成辩证的、发展的和全面地看待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思维和能力,真正锤炼思想,提升政治素养。

2.2 以典型事例、最新热点和新闻为依托,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

思政课教学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步骤,必须要以学生为本,结合学生所处的不同成长阶段,以学生实际需求为依据,对接思政课教学的内容。

比如,对于刚刚经过高考,步入大学生活的新生,很多学生会发现他们踏入的并非他们理想中的校园。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对校园生活期望值过高,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发现所学不是兴趣爱好所在。总之,学生们开始抱怨、郁闷,新生迷茫期随之而来。很多任课教师面对这样的学生无所适从。然而,这个阶段正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职业规划,树立正确价值观,升华自己思想,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的关键阶段。可以通过安排学生集中观看《大国工匠》等纪录片,组织“个人价值,大家谈”等讨论班会,让他们认识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这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在形式上,容易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在内容上,学生们既能引经据典,又能深刻探讨突出的社会现象;在效果上,讲述自己观点的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使学生认真地思考了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07-21.

篇5:思政课教学特色总结

工作总结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制定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

我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开设,重视‚05方案‛的组织实施。首先在思想上,抓住育人这个中心,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培养真正‚有思想、觉悟高、懂知识‛的人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放在教学中心地位。

教育部文件和教育厅文件下达后,学校进行了专门研究,并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在认真调查研究、总结我校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提出了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调整方案。由赵国运校长亲自抓课程新方案实施,出台了‚郑州华信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意见‛(郑州华信学院“2008”15号)和‚郑州华信学院关于进一步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方案‛(郑州华信学院“2008”16号)等文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设置、组织教学、时间安排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做出了规定。新方案要求执行落实好教育部关于课程设置及学时要求的规定,在落实好新的课程设置的同时,整合好课程教学内容,组建课程教学组,加强课程组专题教研活动,特别要加强对各门主干课程内容的整合研究,修订好课程教学大纲,使课堂教学有一个扎实的基础。通过新方案的实施,增强了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说服力和感染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真正成为同学们喜爱的课程,更好地发挥其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其他院系领导也非常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听取相关汇报,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发现并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二、加强教学监督管理,严格实施教学方案

加强教学管理,是实施好新方案的前提。新方案下达以来,我们从教师思想入手,从各个教学环节抓起,强化监督管理,确保了新方案的实施。

1、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全面落实‚05‛教学方案

我校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件规定,从2006级学生开始,实施‚05‛方案,专科开设必修课程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与政策等课程。2008年学校升为本科院校后,本科开设必修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和形势与政策等课程。

2、提高认识,明确职责

实施好新方案,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认识是前提。在新方案实施过程中,我校首先注意统一教师思想,提高教师认识,坚持‚育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将教材体系准确转化为教学体系,坚持正面引导,坚持学术探讨无禁忌,课堂教学有纪律等要求。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全面、深入把握中央精神,要求教师深入学习,正确理解、准确把握新课程相关理论内涵、实质,向教师印发了各种学习资料;规定了正面引导、坚持说理、不懂不讲、不清不讲、有争论不讲等原则;组织研讨了有关重大问题,统一了思想,加深了认识。

同时,要求教师具有政治敏感性,要及时把握中央在思想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和与时俱进,把握我国重大政治决策和党的方针路线的发展,及时纳入教学计划。为新方案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强化监督管理,确保教学质量 第一、制定了‚教学规范‛,制定了教学督导、教学检查、教学评优、教师备课、课外指导、批改作业、缺课、补课及调课、教师听课等一系列制度,加强了教学各环节的监控。

第二、完成了‚05‛方案4门必修课程的教学方案、教学进度、教学计划、命题规范等文件的编写工作。

第三、实施‚五统一‛、‚四检查‛,确保教学质量。‚五统一‛即统一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统一备课、统一教学方案、统一考试、统一阅卷;‚四检查‛,即检查教师教案、检查教学进度、检查作业、检查课堂教学。极大程度上控制了教学的随意性和差错,确保了教学质量。

三、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水平

思想政治教学部作为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的教学部门,是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课堂、主阵地‛。主要是立足于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以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以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教育和国内外形势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了解世界发展趋势,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要求教师知识面宽、理论水平高,思想素质高。为提高教学质量,我校致力于建设一只高素质、高水平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加强教师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实施新方案三年来,我校按照上级要求,组织了部分教师参加教 育部、省教育厅的培训,组织全体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参加了校内培训,系统学习了中宣部、教育部及河南省教育厅文件,学习了有关领导的讲话,学习了有关专家关于课程教学,教材结构等方面的辅导报告以及有关文件资料。坚持了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活动,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的教师逐章讲解新教材,帮助任新课的教师和年轻教师把握教材,共同讨论教学实施意见和研究新教法;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组织教师系统自学基本理论,参加课题研究以及研讨会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基础理论水平;同时,通过相互听课、讲评、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使得新课程方案得以很好实施。

四、大力加强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改革,确保‚05‛方案高质量实施。

我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始终保持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强调思想在知识体系中的灵魂作用,强调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强调形成思想习惯、把握思想方法,确立正确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明确‚育人为先‛的原则,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采取各种有效方法,不断增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为此我们学校作了以下工作:

1、提升理论层次,增强教学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思想性 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和前瞻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取得实效的重要前提。我们针对课程理论体系复杂广泛,教师底气不足等问题,组织教师系统学习相关理论,提高理论水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注重思想性、科学性,也注重针对性、实效性;既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又融合多学科的知识;既有理论层面的提升,又有前瞻性的思考。同时组织集体研究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处理好课程之间的衔接,解决好课程之间的重复点。

2、转化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激活学生主体意识。

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否激 活,自主性能否提高;而学生主体意识的激活和自主性的提高,关键又在于认识方法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因此、近年来我们在作好教师思想转化的同时,作了以下工作:

第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知识观和科学观,懂得认识方法是很重要的工具,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是知识的灵魂,德、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二、创造了‚主体激活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推行了‚目标教学法‛,从课程目标到单元目标的设定,目标达成方法、单元小结以及目标没达成的弥补等各环节对教学提出相关要求;此外,还积极推行‚交互式‛、‚探究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教学手段上,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与推广,要求每位教师学会多媒体运用技术,能够自制课件;积极购买多媒体课件,以资借鉴。能够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师比例达到100%,同时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采用问题讨论、案例分析、社会调查、参观考察、课程论文、学生论坛等教学形式,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我们把了解学生思想作为搞好教学的必要前提,首先通过专题调查、一般课堂调查、谈话、个案把握等方式对学生作了广泛的思想调查,系统掌握当代大学生思想、生活、婚恋等方面的情况;同时,制定了‚班级联系制度‛,规定教师必须联系任课班级,与学生交朋友,了解学生思想,提供咨询,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并根据学生思想状况、专业特色、具体问题展开教学。

4、改革学生成绩评定体系。实行日常行为表现与理论考试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注重形成性考核,使学生德育成绩更加科学合理;按照‚05‛新方案,进行试题库建设;实行考试科目集体阅卷,尽可能保证学生成绩评价客观公正;进一步探索实践教学。

五、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深化,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针对性、实效性的必要手段,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我校根据要求,设置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与改革开放实践的良好发展,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几年来,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探索:

1、强调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回避社会问题,不空谈‚理论‛,而要针对学生思想实际,针对学生成长实际和创业发展实际,通过讨论、辩论、学生论坛等形式,加强正面引导,使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确立为祖国建设自觉奋斗的决心。

2、抓好相关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制订了‚实践性教学环节规范‛,将实践性教学环节明确写进教学大纲,编进教学方案,要求开展具体活动前有计划,开展后有总结,使实践性教学环节得以保障和进一步规范。

3、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了参观、调查、访问、征文等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将教学与暑期‚三下乡活动‛相联系,并将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六、实施新方案,加强课程建设取得的成效

1、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兴趣不断高涨,学习马克思主义原著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对思想作为知识灵魂的作用有所认识。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进一步提高。

2、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高,很喜爱。学生对课程评价的满意率平均高于专业课程。

3、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占‚最受学生欢迎教师‛比例高。在学院每学期的教师测评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大多数教师连续被评为学院‚最受学生欢迎教师‛。

郑州华信学院

篇6:思政课总结

《论语》中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总结自己人生而得的,由于本人的年龄关系,经历和学识都没那么多,就只能谈到“三十而立”,毕竟下个阶段就是了。我是这样认为的,人在三十岁之前,是一个向外界汲取知识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自我完整独立的意识和世界观也在逐渐地形成和完善。到三十岁的时候已经完全地形成,并且极有可能这个意识和世界观将会伴随人的一生。由于本人性别是男,所以我认为三十岁的男人应该是这样的:已经可以完全脱离父母而自己生活,当然这是最基本的。应该有一个家庭,不管以前是多么的喜欢去玩,此时的男人应该肩负起家庭的责任,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育孩子。并且工作能够稳定,但不失拼搏的劲头。“立”不只是自己主观上的,还是客观事实上的。

勤劳刻苦的人从来不会被其他人所厌弃,“努力”一词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其中还包含着坚韧不拔的。都说凡事贵在坚持,依我看,的确如此,毛主席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我认为也是一个道理。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是要勤劳刻苦,也要有自己的目标与思想。而且,对上是要尊重,他们是你的上级,交给你工作是信任你,也是我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对中要有平等的意识,因为平级的人彼此既是伙伴又是竞争者,并在友好的竞争中互相成长,也能使自己更富有内涵;对下要关怀,我们也是“从下而上”的,应该对于其处境十分的理解,包容是上级应该有的态度。

我们在做事时,要保持着谨慎认真的态度,切不能够投机取巧,保持着自己的节奏,不能因为他人已经做完而追求速度放弃质量。现在人们生活比较好了,对饮食的要求也是逐步提高。在我的家乡,一些餐饮店刚开张时本来是生意很红火的,客人有时还要预约才能有位置,然而,当我们下一次再去的时候,却感觉远没有第一次时的好感,不是人们这么快就吃厌了那些个菜,而是由于客人较多,服务员招呼了很久才到,并且催促点菜,除此之外,菜的量也没那么多了,这些一切使人感觉到不舒服。之后不久,那些个餐馆生意就冷清了,甚至有些还关门了,而那些个老餐馆仍然屹立不倒。我认为生活中做很多的事都能从中找到影子,不能把幸运当做理所当然,“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故此,人们在做事时时刻保持着警觉和谨慎,才能有可能避“祸”得“福”。

在人类社会中,“道德”是不可缺少的,没有道德的社会将使人无法想象,必定也是混乱的。有时人们把“道德”和“修养”总是联系在一起,一般情况下,修养高的人会被人们称之为有道德、有素质,在我的认知领域内,我也是这么感觉的。然而,现在却有些人利用所谓的“道德”做一些利己的事情,甚至还有些人自认为站在道德制高点,对他人进行指指点点。前些时候,有这样一些新闻,如女孩在乘公交车时没有给老年人让座,结果老人却直接坐在了女孩的腿上,而那个女孩是由于生理期的原因而正不舒服;还有老人将未让座的女孩给吵哭了,甚至还动手打人的。这些都是一些很奇怪的现象。此外,当行政方面的事也遇到有关“道德”,就会引起人们关注。前一段时间,我一开始看到一个关于一人向交警下跪的视频,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交警怎么能这样,肯定是暴力执法了。然后,看了网友们的评论,大部分的人跟我是同一个反应,还有一些激进的人甚至发表了一些粗俗的话语谩骂那个交警。过了几个小时之后,事情竟然发生了翻转:那段视频是经过“有心人”进行剪切而来的,实际上视频开头还有几秒钟,是那个“下跪人”违规在先,并且态度极其恶劣,似乎还对交警动手了,之后突然就对交警下跪了,搞得交警发懵,后来就是之前视频的内容了。短短的几秒钟就把人们所知事实完全颠覆了,真是可怕!网友们也都是有一种被骗的感觉,我们被蒙蔽了双眼。由于人们一般都会站在“被害者”的一方,因为这也是道德选择,这样反而被人利用,被“他们”用来逃避处罚的手段,这样玩弄道德的人才真是没修养、最没道德人。其次,人们在不了解事情的全部时,不能“盲人摸象”,就开始指责其中一方。

“正己以化人”、“正己以化天下”等的意思我认为与《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对应,是的,己不正何以教化他人,这也是与自己的道德修养有关的。上一部分中所讲述的一些情况其实就是己不正而要求他人如此如此地去做,当然,新闻的一些事情可能被媒体扩大或者甚至有些歪曲也是有可能的,但社会上的确存在这样的事。自己不想或者厌恶的事情交给他人,留下的给自己都是喜爱的、好的,这是人的本性,然而总是只想着自己就是“自私”了。人们常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只是同意一半,我认为拥有利己的本性,但不应夸大其本性,因为人类还是群居的物种。或许你可以独自一人隐居山林,不问世事,可人力亦有尽时,况且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如此,因此,我们不可避免地要与人相处,接触道德,进行自我的修养。这样,“正己”就是必不可少的,提升自我。

此外,我还认为“道德”是有关自我的,每个人的道德准则也不尽相同,不能用你的道德去束缚他人,甚至破坏他人的利益,即不能“道德绑架”他人。“道德绑架”其背后也是为了使自我的心里达到平衡,满足其欲望而已。我曾经在乘坐火车的时候看到过这样场景,有一对夫妻可能是没能买到有座位的车票,坐在有人下车而暂时腾出来的位置稍微休息一下,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之后很久那个座位都没有人来乘坐,于是他们就一直坐在那里。后来到了深夜,终于位置的拥有者来了,并且让那对夫妇让出两个位置,这本来也没什么,然而,那对夫妇却没有丝毫要离开的意思,反而对那对年轻的情侣说:“看你们这么年轻,我们就先坐一会儿,我们马上就下车了。”可那对情侣就有点不乐意:“你们快下车了,可是我们等车也等得挺累,想趴着休息一下,你们就快点起来吧!”那对夫妇也就不乐意了,还嚷嚷着“你们要好心”、“我们比你们年龄大”、“你们站一会也不碍事”等的话语,实际上就是不想离开座位,后来还发生了争吵。最后实在是没办法,就把乘务员给叫过来了,那对夫妻中男的就立刻让出了位置,可那个女的愣是还不动,反而说自己不舒服坐一下而已,但是那对情侣中女的却不答应:“刚才你还没事,这一会就不舒服了?快点起来!”当时车上的人们都很困,也等候催促着赶紧解决。后来,那个中年妇女最终还是没起身,说是补票了,也不知是从哪里开始补起,而那对情侣只有挤在一个位置上了。这样的事估计没有人愿意发生在自己身上,但是生活中却活生生的存在。“道德绑架”在用圣人的标准要求普通人,用美德来要求道德义务,主要是源于群体思想觉悟低,资源分配不均匀所产生的平衡心理。还有就是经常有要求一个富人掏钱支持希望工程,这尽管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一个人不掏就要谴责,这也是道德绑架,因为这并非他的道德义务。须知,这些个财富也是他们通过努力而获得的,不是凭空而来的。道德绑架的实质是以道德为砝码,要挟个人或众人不得不做某些,道德绑架之所以容易得手,是因为在强调群体和统一价值观的社会中,舆论具有足以杀人的功能。因而就出现了不自愿的捐款和满含委屈的道歉。因此,道德修养是自我规范的准则,“正人先正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每个人在出生之时,也都要经历获得“生命”时的艰难,这个我们都要感谢母亲,是她们引领着着我们来到这个世上的。拥有了“生命”,人的一生也就开始了,也就说这个人的“生活”开始了。世界上几乎每个人都知“人人生而平等”,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平等”的只是法律保障每个人的权利,人的起点是不同的。其实,并非是人类这个样子,只要是生物,就会存在着差别。“生命”是平等的,都会经历着生命形成的过程,不过是什么人都避免不了的这一步,但是“生活”却是不平等的,人生下来就是为了活下去,活的方式就是不同的了,就体现出差别了,这样不平等的境况也就出现了。不平等的状况是怎么产生的?如果在网上做调查的话,可能很多人都会说因为有了一个“好爹”,嗯,这是实话,但是“好爹”是怎么修炼成的?与他人产生不平等源头就是“拼搏”。我们现在都太在意一些“富二代”等等,反而会掩盖“富一代”或者“金一代”们历程与艰辛,这些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这才是所谓不平等的根源,当我们在抱怨或者关注其他的时,一些正在埋头苦干,当这些人崛起时,我们会诧异而且又在抱怨,这样就会陷入无尽的循环中,“生活”中的时间就会逐渐消逝。当“生活”的时间终结的时候,人类也将面临着最后的一个步骤——死亡。有生必有死,就像是有光明才有黑暗,没有了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了,然而人们总是对死亡充满恐惧。我感觉恐惧感来源于我们在“生活”中遗憾,那么我们能在这一生之中尽量避免遗憾,我们努力奋斗,实现目标和梦想,到我们生命的终点时就会不会那么恐惧了。

现在生活中离不开的就是物质的东西,有了物质的东西,人类就会牵扯到经济。自从我们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的经济的确是飞速发展,尤其是二十世纪头十年的这段时间,更加是有着巨大变化。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其中的问题也就突出而来,大概是由于其他的方面没有跟经济有着相适应的发展,这些问题在经济还没那么发达时或许还没那么重要或者严重,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这些问题就有可能动摇社会的平衡,并不是突然出现的,也是经过日积月累而形成的。“反腐”一词在近几年几乎无人不知,“腐败”也是上述问题中的一个方面。“腐败在中国的原始资本积累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句话我也认为不错的。这就像是一个池溏一样,里面鱼龙混杂,有着各式样的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稍微的变动都会增加这个生态环境的活力,但一旦失去了其平衡,如大鱼使劲地吸收养料,自身是越来越肥壮,然而那些小鱼就遭殃了,越来越瘦小,甚至会死亡,或者更严重的是小鱼无法生存,这样就不行了。同样,“反腐”是在剪除那些损人利己的“大鱼”,是在优化环境。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至关重要,我们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中就能得出了。职责分明,才能是国家按照预定的轨道行驶,还有就是人们必须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上一篇:描写中学生四世同堂读后感下一篇:大专电子商务专业自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