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学总结范文

2022-06-17

时间过得很快,四季轮回的过程中,一年忙碌的工作时间结束。在这一年的工作中,大家通过工作,可学到更多方面的工作知识,也留下了众多的学习回忆。为记录这一年的成长,可编写一份年终总结。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思政课教学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思政课教学总结范文

思政课教师教学心得感悟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教师要做到“六个要”,思政课要坚持“八个统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等,这为思政课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工作中,如何学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教学,我谈几点个人心得感悟。

一、熟练掌握思政课教学规律,抓好思政课教学

作为思政课教师,首先,认真学习并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熟练掌握思政课教学规律。作为《纲要》思政课教师,自2018年起,我们倡导并创新性开展“紧跟党走”主题教学,活动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紧跟党走”主题教学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紧紧跟随总书记工作脚步、紧紧围绕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在课堂上宣传好、传达好、讲解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课堂、入大脑、铸魂育人,不断夯实青年大学生思想的理论根基。其次,在思政课教师“六个要”上做表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对照这“六个要”,我和纲要教研室的同事们,赴小平小道、方志敏烈士墓和熊雄故居瞻仰学习,穿红军衣、戴红军帽、扎红军武装带,在方志敏烈士墓前重温入党誓词,诵读“红色家书”——《可爱的中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牢树“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最后,在思政课的“八个统一”上做文章。作为地方工科院校思政课教师,纲要教研室的同事们一道创新性开展《纲要》思政课实践教学,针对工科生逻辑思维强、形象思维相对较弱的特点,开展“红色家书”“抗疫家书”诵读教学、“八一起义”纪念馆情境教学和全国模范人物示范教学,主要采取形象具体的方式、方法,坚持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先进性教育,抓好抓实思政课教学,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二、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思政课关系到立德树人、百年大计,思政课作用无可替代。首先,抓小事,树立以生为本、以育人为中心的工作理念。要紧紧围绕育人这个中心环节,在言传身教、行为示范上作表率、见行动,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细节、实处做文章。如在《纲要》实践教学中,我们倡导并要求学生给父母写一封家书,通过家信的书写,让学生从小事做起,以写家书的方式,尝试构建家校一体化教育模式,加强家校的联系和沟通,形成教育的合力,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做学生的严师益友。其次,抓细节,树立以优良的教风影响学风的工作意识。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充分说明环境氛围可以影响人、教育人。校风是学校育人环境与氛围的具体表现,好的校风依靠好的教风,好的教风可以促进好的学风。不管是校风,还是教风和学风,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统一。我和《纲要》教研室同事们一起,努力倡导一种行为示范的理念,以优良的教风影响人。如每次上课,提前10多分钟到教室,做好课前准备;离开的时候擦干净黑板、关好电;学生没有交作业,找学生谈心等,从小处、细处、实处做文章。同时,认真执行“xx工程学院思政课教学八项规定”,从学生座位、统一交手机等小事入手,抓细节、抓小事,学风得到明显的好转。最后,抓落实,树立“三全育人”工作观念。“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实施“三全育人”,其根本就在于把育人工作抓细、抓落实。老子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显而易见,育人工作就是要从“毫末”“垒土”“足下”开始,只有重视育人的“毫末”小事、育人的“垒土”基础和育人的“足下”之行,才可能成就“合抱之木”的栋梁、“九层之台”的高大、千里之行的辉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如“红色家书”诵读教学,我们订制诵读横幅,布置诵读场地,要求学生统一着装,录制诵读视频,人人诵读红色家书等,充分体现了“三全育人”的思想意识和工作观念,不断提升立德树人的质量。

三、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与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初显成效,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深化。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我们不仅仅要熟悉掌握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规律,而且要熟悉了解中小学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规律,思维要新、视野要广。如果说,“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师者的前提和要求;那么,“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师者的基本职责和主要内容。可见,德高、业精、技能是思政课教师职业的核心要素。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建设、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内容的研究,工作思想、工作方法、工作技能和工作意识要与时俱进、与时俱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下一代教育好、培育好,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认真把握大中小学思政课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规律性,才能更好的有的放矢。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研究,因为,这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贯彻新时代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需要,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新人的需要,毫无疑问,我们要持续不断地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的研究,尤其是,不断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总之,做一名合格思政课教师,我们不仅政治要强、情怀要深、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而且还要思维新、视野广,学深、学实、学透,学思渐悟、学思践行,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以政治的高度、宏观的视野、科学的思想、整体的观念,不断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的一体化建设与研究,为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习心得感悟

9月1日是每个新学年开学的日子,在这一天《求是》杂志发表了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寓意深远、意义重大。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既让我们思政课教师感受到“暖心”的激励,同时又为我们指出了工作的“重心”,我们更要以“用心”教学来回报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一、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担当

文章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视野下,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上,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度重视。作为思政课教师,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其他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必然会去占领。因此我们必须要积极掌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去“争取下一代”。思政课教师不但要是“经师”,更要是“人师”,要以言传身教对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进行正确引导。

二、思政课教师要以专业性来使学生信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我们要上好思政课,不仅要研究教材教法,还应当研究我们的教育对象,研究当代青年的现实需求和思想状态,才能更好的因势利导、教书育人。现在的学生不喜欢生硬的说教,但都喜欢张维为教授这样在自身专业上有建树的人,用专业知识对事情事物作出专业解读。因此,思政课教师一定要做好自己的专业,在学生中树立起自己专业的形象,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服,从而由“术”及“道”,最终实现价值引领。这也是总书记倡导和要求的“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三、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

对来自西方的话语攻击和西方学界命题的挑战,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注重从学术上予以回应,为积极提升我们的国际话语权作出贡献。我从我的专业角度试举一例: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不仅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大举措,还是一部树立法治大国形象、提升国际法治话语权的大法。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法典通常都是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处在上升期的时候制定出来的,我国的《民法典》不仅是对我国法治建设成果的固定,也是在力争以“中国话语”引领世界前进,以“中国制度”为世界提供建设范本。我们要把“四个自信”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全过程,不仅是我们思政课教师群体,也包括当代大学生,都要学习如何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这是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担当。

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手段。但是,对于如何挖掘各类不同的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在当前的“课程思政”建设中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和做法。对此,还需要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通力合作,更有利于找准各类专业课程中的价值元素,更好地将“课程思政”做好做实。作为思政课教师,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跨课堂联动,也是我们责无旁贷要做好的工作。

第二篇: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持续有效进行的重要手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存在着评价指标设计有缺陷,评价方法过于量化、缺乏多样性,评价结果处理不当等问题,可采取的对策有对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进行元评价,设计科学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健全多样灵活的评价方法,建立公正、权威且专业的评价组织机构等。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对策

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既可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优选提供依据,又能促进本学科的发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涉及到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要素、过程及效果的评价,包括对思想课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评价。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鲜明政治性、教学目标多样性等特殊性质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体现的复杂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既表现为显性效果、直接效果、近期效果,又表现为隐性效果、间接效果、远期效果。在具体评价中,显性的、直接的、近期的效果容易为人们所注意,也较易评价;而隐性的、间接的、远期的效果则往往为人们所忽视,对它们的实际评价就相对困难),这就使得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科学的评价具有一定的难度。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现状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学术界也是看法不一。有的研究者认为,社会科学类课程的教学评价本身就很难具体量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因其特殊性而使得教学评价成为难题,加之我国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领域的研究相对不成熟,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本学理科特色的教学评价体系。所以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现存问题

1、评价目的认识不到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双重目的,一是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二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就二者的关系来看,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而实际情况则往往是把理论知识的灌输摆在首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却至于其后,出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知识化倾向。之所以出现这种倾向,除了教师自身因素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思政课评价的指挥棒出现偏差,把思政课评价的目的等同于其他课程的评价目的,即注重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寡和成绩的高低。这就使得“思想政治理论的灌输缺乏现实针对性,至于通过理论知识的教学让学生究竟明确些什么、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究竟产生了何等影响”,这些原本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的问题并没有作为评价的最重要的标准。

2、评价指标设计缺陷

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和一般课程相比更为抽象和概括,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科学有效地评价实属不易,因此就必须把这些抽象的目标具体化,从而依此来制定具体、可行、有效地评价指标,而且评价指标的内涵必须清晰,贴合教师的教学实际,这样才能起到评价的真正作用。但是目前大多高校各个科目的教学评价指标基本一样,包含教学态度、教学效果、教学方式等几个方面,体现不出思政课教学评价的特殊性。

3、评价方法过于量化,缺乏多样性

量化评价似乎以数量的形式体现客观性,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通常只是依靠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例如学生和教师填表、打分,或者召开部分学生、教师参加的座谈会,请专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些意见等方法。这些评价方式评价的偶然性、局限性较大,难以真实反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貌。比如,评价值的不同,并不能反映不同评价值背后所隐含的复杂教学现象的具体内容,而相同的评价值也不能说明其背后所对应的不同教学现象就是相同的。

4、评价结果缺乏权威性,处理不当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任务艰巨,涉及层面广泛。评价明显带有主观意味,所以教学评价难免会受到评价工作者的个人主观情绪影响,势必会对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产生影响,评价者除了要掌握一定的评价知识和评价方法外,还要明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规律,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者必备的素质。但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过程中,评价者并不能都能达到要求,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评价结果必然不能个个精准有效。另外,尤为突出的一点是目前部分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认识不足,还存在走形式、打人情分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5、评价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学近期效果忽视长期效果

我国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研究和实践的历史并不长,而且主要是在政府的政策推动下进行的,这使得评价实践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管理主义”倾向,缺乏对思政课教学过程本身关注的自觉意识。

另外,对思政课教学近期效果可以通过学生成绩、同行、专家的反馈意见体现,容易操作,而长期效果只能通过用人单位等社会组织进行评价,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追踪难度大,评价工作就很难实施,因此经常被忽视。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改革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是一项重要内容,涉及许多指标内容和技术要求,面对以往教学评价中所存在的问题,应当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提出相应对策,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

1、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进行元评价——体现评价本身的科学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为了有效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但是如果评价体系本身出现偏差便将会导致整个改革决策出现失误,而在实际评价过程中也的确会由于评价本身的问题,使得评价的预期目的无法达到。因此,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要进行元评价。

“简单说来,元评价就是对评价本身的评价,主要目的是检验评价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偏差,运用统计和其他的方法来估计产生的偏差对评价结论的影响”。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元评价要包括的内容有:首先,对评价体系的评价。评价对象明确;评价目的明了;评价标准合理,指标体系科学,权重分配恰当;评价方法可行,评价信息的搜集、分析处理方法得当。其次,对评价组织实施的评价。评价的组织是否有能力但此重任,其成员是否具备相应素质,切实有效地落实评价工作。最后,对评价结果和效用的评价。评价结果可靠有效,通过对评价信息的处理和分析,判定评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评价结果可信度高,并且评价对被评者有促进作用。

2、设计科学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体现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关键问题是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当评价方案确定后,其指标的优劣程度就成为保证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质量的核心因素。

首先要明确思政课教学评价指标的价值取向。在政治性层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内容应包含教师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播能力、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能力,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程度和政治素养的发展状况。从学生发展需要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的价值困惑、人生目标迷茫等实际思想问题,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其次指标体系的设计应把握以下几点:第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的制定与设计应该做到首先它必须与目标保持一致,必须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第二,指标制定必须整体完备,能全面再现和反应教育目标,反映思政课教学中的各种客观事实和客观因素;第三,指标体系还能符合评价者的实际水平,能为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具有可行性;第四,应当制定适当的评价指标标准,如果评价标准过低,很难区分教师教学水平,起不到相应的激励作用,如果评价指标标准过高,是大多数教师无法达到的,又容易挫伤教师工作积极性;第四,指标体系的制定能通过测量得出明确的结论;第五,指标的制定一定要保证信度和效度,起到评价真正的作用。

3、健全多样灵活的评价方法——体现评价制度本身的要求

把高校思想理论教育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来考察,它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大学生接受科学理论武装、熏陶优秀文化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采取适当的方式,从理论教育入手,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让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和约束学生的行为。因此思政课教学评价应改变以往过分注重等级与量化,强调终结性评价的偏向,要加强对形成性评价、非测试评价、表现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的探索与应用,改进量化和等级方法,重视质性评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除了传统的教师的评价和学生评价、同行互价、领导和专家评价、教师自我评价这些常规评价方法外,也可以采用网络评价、社会评价等方法。

方法是多样的,总的来说在评价过程中应当注重发展性评价模式的运用,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目的。发展性评价是一种依据目标,重视过程,及时反馈,促进教师发展的形成性评价。以“立足现在、兼顾过去、面向未来”为取向,不仅注重教师的现实表现,更加关注教师的未来发展,通过评价与指导促进教师的“成长”。在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的过程中,让教师充分了解学校对他们的期望,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确定教师个人的发展需求,判定教师个人的发展目标,提高教师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发展性教师评价是面向全体教师的,重视提高全体教师的参与意识,帮助教师共同探讨、一起成长。

4、建立一个公正、权威且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组织机构——体现思政课的专业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以评促教,而且由于其课程的特殊性,有必要成立独立的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工作部门。组建与一般课程有所区别的督导组织、听课评课组织,可以聘请部分思政课离退休的资深老教师、老专家担当督导人员,保证评价过程的客观性、科学性和评价质量的权威性,既对承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老师起到一种外在的刺激作用,又可以汲取专家的宝贵经验和意见,提升自我教学能力。

5、校内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完善反馈调节机制——体现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复杂性

要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学评价结果反馈机制,使广大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学质量评价及其结果的反馈有一个深入正确的认识。美国学者泰勒在其行为目标模式中指出,评价可以找出实际活动偏离目标的程度,通过评价信息的反馈,促进教育教学活动尽可能地逼近目标。根据思政课程要素、课程实施过程、教学效果等不同层面的信息,采用科学的、恰当的、具有建设性的方式将评价信息反馈给教师,促使其最大限度的接受,从而改进教学,进而保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实现思政课教学评价的最终价值。如此一来就可以形成一个评价-反馈-改进的良性循环过程,这对构建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有利于课程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有利于教学体系向大学生素质体系的转变。在反馈过程中一要注意反馈客观,尽可能准确全面的将信息反馈给教师。二要注意反馈及时,有利于发现和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三要注意在反馈的同时应当要指出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并且给予被评教师一些指导性的意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的科学性,解决评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骆郁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陈春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研究.武汉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4]李资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2)

[5]骆郁廷,丁雪琴.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的主体.思想理论教育,2007(2) [6]王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

[7]甘泉.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的反馈调节机制.思想理论教育,2007(12) [8]李资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若干问题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2)

第三篇:思政课实践教学

思政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实践活动

为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我院思政部对思政课进行了教学模式上的改革与创新,在教学中更加注重“任务引领”下的“师生合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思修》课安排课外实践8学时,课内实践6学时,《毛概》课安排课外实践12学时,课内实践8学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实践活动,使思政课“活”了起来。

1、为传播道德好声音,凝聚道德正能量,为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思修》课开展了“道德漫画展”活动。在学生中征集了六百余幅作品,精选出部分优秀漫画作品进行展出。通过本次活动也在学生中展开了一次自我教育,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道德自觉和道德意识,让同学们的中国梦闪烁着更加耀眼的道德光辉!

2、为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治理念,在实践中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加强法律修养,做到自觉学法、知法、守法、敬法、护法,《思修》课模拟法庭审判的课堂实践活动,广泛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并展出了学生自己制作的有关法律知识的手抄报的部分优秀作品,让法律真正走近学生,从而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3、为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毛概》课开展了“喜看家乡新变化”、“我最关心的改革”等系列实践活动,让同学们亲身感受改革给家乡带来的显著变化,并把这种变化通过手机摄影的形式表现出来。本次活动既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利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手机摄影的形式,得到学生们的积极响应。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认同党的改革开放的政策,自觉地肩负起新时期大学生的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4、《毛概》课开展了“读红色经典 品百味人生” 读书交流活动。通过品读这些红色经典书籍,不仅使同学们了解了中国抗战历程的种种艰辛,也让伟大的革命精神大放光芒,一度在同学中掀起了红色经典读书热。

5、《毛概》课开展了“谈谈我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自学汇报活动。学生通过模拟教学,展示他们小老师的风采,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提升素质的平台,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既可以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

6、《毛概》课开展了国史知识问卷考试。为了迎接祖国的生日,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国庆来临之际,我们进行了国史知识问卷考试,通过问卷考试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理论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更好的了解我国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也同时懂得了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7、《毛概》课开展了“勿忘国耻 圆梦中华”主题演讲活动。学生们富有激情的演讲,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演讲中加深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理解。

8、《毛概》课开展了“青山处处埋忠骨”寻找抗日烈士遗迹,参观本溪市人民英雄纪念碑活动。

9、《毛概》课开展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有奖竞猜网上答题活动。

10、为帮助大学生了解毛泽东的革命历程,认识毛泽东在毛泽东思想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坚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毛概》课组织观看了纪录片《走近毛泽东》的课内实践活动。

总之,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能够转换教与学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其中学习理论知识、增强综合素质、提高实践能力。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不可替代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四篇:思政部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教师手册

一、 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及其设置意义

二、 部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的性质、学分、课时和开设时间

三、 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的管理模式

四、 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指导教师的职责

五、 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各门课程课堂理论教学关系

六、 思政课实践教学主题或项目的选定

每门课按专题或模块提交实践教学主题或项目

七、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和种类

按照上述实践教学的主题或项目(包含必选项目和自选项目)通过演讲 调查 主题参观 自愿者 主题辩论赛、经典诵读体会、征文比赛、影视观赏等等形式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分成大类:如调研类、观读类、竞赛类、打工或勤工助学类、三下乡或志愿者活动类等等

八、 思政部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涉及的主要知识门类

九、 教师对学生实践教学的过程指导

十、 教师思政课实践教学课时计算

指导每类活动大致可报课时量

附:教师实践教学活动计划书、登记表等等

思政部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学生手册

一、学生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总体要求

二、学生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组织形式

个人

小组(人数)、班级

三、学生参与各种形式实践教学活动的要求

1、观读体会类活动要求

2、社会调研及论文的写作要求

3、

4、

四、学生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和考核标准

1、 社会实践报告和社会实践论文的评价标准

附:各种学生需填的表

如: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申请登记表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记录表 社会调研报告或论文的开题报告表

第五篇:思政课特色教学案例

案例1 转变教育理念,构建高职“大思政”课程体系

2009年以来,我校积极推进“大思政”教学改革,在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下,探索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特色课程、实践课程与专业渗透课程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将人文地理、军事理论、经典国学、形势与政策、历史与哲学、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等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

经过3年的课程改革,我们构建了高职“大思政”的课程体系,这样既能加强高职生思想政治素养,也积极关注高职生内在的人文素养,更利于形成高职生职业能力;有效地对高职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案例2 转变教育理念

构建高职“大思政”教育体系

一、改革思政教学模式,增强教学实效性。2009年以来,我校政教部加强思政课课程建设,积极探索思政课的新思路、新方法,并在实践中创造了思政课合作教学模式,在实际运用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积极拓展和延伸第二课堂,多渠道多形式搭建教师与学生交流平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近年来,我校思政课教师多次为在校大学生开展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拓展学生视野;充分利用我部心理咨询室的功能,扎实做好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

三、积极探索和改进思政课实践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将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多种方式开展,取得了较大成效。

上一篇:物权法培训讲稿范文下一篇:卫生村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