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必须以教师为中心

2024-05-22

教育改革必须以教师为中心(通用8篇)

篇1:教育改革必须以教师为中心

教育改革必须以教师为中心

柳河一中何红英

新一轮教育改革必须以一线教师为中心。因为教师处在教育的最前线、最基层,直接担负教书育人的重任,甚至左右着教育活动的成败。教师既是教育改革的承受者也是教育改革的实施者,教育改革方案的确立应以对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实际调研和全面把握为基础,教育改革措施方略的实施依靠广大教师的坚决贯彻和不懈努力。因此,教育改革必须以教师为中心。

中国的教育改革可谓大张旗鼓却收效甚微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改革没有围绕教师这个中心,无论是新教材的启用还是新课标的实施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启用贴近学生生活、符合时代要求、适宜学生学习的新教材是一项好举措,然而一些省市地区今年用这套教材明年用那套教材,完全不顾一线教师教学的实际困难,致使许多教师无所适从。有关部门实施新课程标准,提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能力等要求,这对于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十分有利,但教育改革只从某些理论家的想法出发,不从实际考虑;只从有关领导的要求出发,不从基层的现状考虑;只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不从教师的情况考虑;只从革新教师的内在理念教育手段出发,不从改善教师教学的外部环境着力,怎么能够成功?

中国的教育改革之所以不见成效,是因为没有以教师为中心,尽快改变对教育教学的评价机制;改善教育机构的管理机制;切实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改善教师待遇;没有认真提升教师队伍的自身素质。无论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还是新课程标准的提出,都一面要求教师放开手脚培养学生个性与能力,一面仍要求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尤其是中考、高考成绩优劣依然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根本指标。学校实施校长负责制,若校长有道德有思想有能力,则学校万幸,一切可有序发展;若校长没能力无思想欠道德,则学校倒霉,一切颠倒错乱。有的学生将教师当成敌人,教师得不到学生的认同、尊重和爱戴,让其如何展开工作搞好教育教学呢?社会上,一面喊着“教师神圣”的口号,一面说教师是最没有尊严的职业;一面高薪养 “闲才”,一面紧缩开支拖欠教师工资。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理应得到社会尊重;教师作为一个劳动者,其个人权益、劳动成果理应得到社会尊重;教师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担负教书育人的责任,更应得到社会尊重;在这个基础上,教师作为一个教育者,一个以“人”为对象的劳动者,更应得到社会理解。且不论当前中小学在职教师鱼龙混杂,究其源头:一方面,师范教育存在种种问题既不能吸引知识全、能力强的考生报考,又在学校内部严重忽视对师范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另一方面,当前中小学教育界不能引进吸纳当代一流学者充实自己的师资队伍。当今中国的一流学者不屑入主中小学教育界。造成这一现状,有中小学教育界的原因,有当代学者们的原因,更有目前教育体制的原因和社会评价的原因,看看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有多少著名学者如闻一多、朱自清、叶圣陶、陶行知等等曾到中小学教书!那时的中小学教育虽称不上繁荣,但实在有一抹令人称道的亮色!

中国的教育体制得改,得以教师为中心动起来。

篇2:教育改革必须以教师为中心

曾经有学生在作文中模仿《忆江南》词,写道:“读书苦,最苦是语文,阅读枯燥无味道,写作呆板假大空,能不厌语文?”

随着语文教改的日益深入,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语文教学取得了一定的实绩,但就整体而言,语文教学效率仍然偏低,学生语文能力依旧羸弱,这与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相协调;更令人担忧的是,对于语文这门课,教师觉得越来越难教,学生觉得越来越难学。

无庸讳言,我们的语文课堂大面上还是以老师教为主的“讲堂”,而不是以学生学为主的“学堂”;我们的语文老师本无必要的操心太多,因势利导的放手太少。试想,如果今天的语文老师继续像古代的经师那样紧抱着几本翻烂的课本和讲义,在课堂上一脸严肃地灌给学生,何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何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作为一名在重点中学从教十余年的语文教师,笔者认为,语文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急功近利,必须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工具性的人文学科,它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汲取充盈的人文精气、滋养自己的精神家园。语文教学必须突出“人本”,体现深切的“人文关怀”。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从学生角度来看,成长与发展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倾向,其中,自我的充分发挥和实现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每个人又并不是被动的受到环境的制约,而是具有创造性、主动性,能对自己的未来作出能动的选择;从教师角度来看,教师要扮好学生实现自我的促进者角色,应该积极创造最佳条件,促使每个学生达到他所能及的最佳状态,帮助个体发现与真正的自我更相协调的学习内容和方法,营造促进学习和成长的气氛;从教育的价值取向来看,人们期望教育尽可能既有助于自我实现和个人的安宁、和谐、精神健康,也有助于社会化,重点在于更多地帮助人们有目的地、热情地生活,自我实现和内心和谐,而不是只强调灌输一种欲望,使得人愿意接受为最高价值的某种文化的社会要求。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帮助学生的自我充分发挥和实现为要旨;语文教师必须积极营造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气氛,让语文化作他们生命中的一泓请泉,滋润其一生。

一.回归人本尊重信任你的学生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其创导者针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神学世界观,喊出“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的口号,在文学艺术与工业生产上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揭开了欧洲历史发展的崭新一页。

我们的语言文学,浸透着中华民族个性,负载着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语文教学如果不能回归“人本”,就无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使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水乳交融、相得益彰;语文教师如果舍弃了“人文关怀”,就是舍弃了语文的灵魂。

①尊重差异

美国“球/树枝/鸟”教学方法发明者雷尼富勒指出:“如果我们固执地透过唯一一片滤色镜去观察智慧的彩虹,那么,许多头脑将会被误认为缺乏光彩。”①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各有各的秉赋和天性;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要重视人的价值,关怀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语文课堂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知识能力、思考方式、欣赏习惯和人文背境。正因如此,“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哈姆雷特”,对于同一篇课文,哪怕是经典名作,不同的学生肯定会有不尽相同的理解;教师应该认可并欣赏这种大同之下的小异;对于语文能力训练,不同学生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教师既要考虑到面上的沿展,又要考虑到点上的突破。与其高喊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得到“全面发展”的口号,不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扎扎实实地训练他们喜好的、有潜力的某一方面,使之今后的自我发挥打好基础。

②培育“真人”

美国劳工部《工作要求学校做些什么》的报告中指出:“一个发育很好的头脑、一种学习的热情,以及把知识融合到工作中去的能力,是通向未来的关键。”

不同的时代,人才培育的内涵各不相同。教师面对的是具有鲜明个性、丰富思想的学生,要教好他们,首先必须理解他们,把他们当成一个有个性、有思想的“人”来对待,然后进行“目中有人”的教学,而不是“目中无人”的教学。

每个学生具有先天性的友爱、求知和创造等潜能,人的自我实现,也就是人的潜能不断得到发挥的一种动态的、形成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最主要的任务不在于传输知识,而在于科学调节学生的学习与情感需要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和形式既要充分体现教学目标,又要极大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其情感需要实现和谐的统一,从中获得乐学的体验。只有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将学习内化为自己的基本行为习惯,才有可能让他们搞好学习。

语文教师要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将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位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训练语文技能,更要着眼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培育大写的、真正的“人”。

③塑造个性

马斯洛在他的《面向人类的心理》一书中指出:个体控制许多自己的行为,应该允许孩子对自身的发展作出更多的选择。父母与教师在满足他们生理、安全、爱、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做出明智选择时起重要作用,但绝不能试图形成或控制他们成长的方式。

作为人文性学科的语文,其主体内容是一篇篇体现个性思想、展示个性语言的课文,当然更应该教出个性、学出个性。

塑造有个性的学生,首先要有个性鲜明的教师。如果一位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没有独具情味的教语,那他的教学只能照本宣科、兴味索然,他的学生必然丧失活力、毫无个性。

教学个性有益于教师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也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唤醒、创造精神的培育。没有自我意识的生命个体是难言创造精神的,个性越鲜明,创造的成就也就会越辉煌。如果没有辍学打工、疯玩电脑的经历,就不会有今天的比尔盖茨;如果没有清华大学的慧眼识才与“九一八”事变的刺激,以语文外语两门满分、四门理科合计100分的钱伟长就进不了清华园的中文系,更不可能改行成了著名的物理学家;假如父母一定要儿子狠抓各科平衡,积极备战高考,目标直指北大,那么也绝不会有天才文学少年韩寒闪亮登场……这些人的出现,得益于开放性的社会、个性化的教学。没有这些人的出现,我们的生活就会少一份精彩、多一份单调。

语文教师要给全体学生深情的人文关怀,“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②

二.创设环境释放激活你的学生

教师要能够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安全”环境和无拘无束的“心理自由”环境,及时调整教与学关系,来满足学生的需要,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实现自我的生命绿洲。

①宽松气氛

马斯洛认为:“只有在真诚、理解的师生人际关系中,学生才敢于和勇于发表见解,自由想像和创造,从而热情地汲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人格。”③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不必一脸严肃、正襟危坐;学生无须毕恭毕敬、诚惶诚恐。教师作为一个先学者、促进者,应该引导学生走进课文,与学生同欢乐、共悲愁,尝试“师生共情”的教学。

魏书生老师在上课之前,总要用七八分钟时间,先让全体学生或高呼“紧张”、或低吟“紧张”,尽可能在七嘴八舌的“紧张”声里放松自己,然后再以“松、静、匀、乐”四式调整学生的呼吸,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使他们静气凝神,全身心地融入课堂之中,迎接新一课的到来,效果非常理想。

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具有长者风范,多一份宽容与民主,少一狭窄与武断,与学生共同商讨课文的选读、教法的采用、讲解的深浅和作业的多寡,交流教与学的信息,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之肯学乐学,以臻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②熏陶感染

法国雕塑家罗丹认为:“艺术即情感。”

语文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当然需要充沛的情感。没有情感的语文课,可以视作没有“语文”的语文课。教师不愿上这样的课,学生不喜欢听这样的课。

著名情境教育专家李吉林老师在《把握语文学习规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一文中指出:“情感是语文教育的‘渠道’‘灵魂’和‘根’。而‘教材--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便是教师的情感,老师用自己的真情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苗”。④

语文课堂必须强化文学作品的熏陶感染作用。教师可以尝试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投影仪、电脑、网络等设备,以声音、色彩、图像等形式演绎教学内容、感染学生情绪,变平面的抽象教学为立体的形象教学,给人以强烈的视听效果,将学生带入课文的佳境。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曾举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例子,如果他教自己的诗作《乡愁》,将如此设计:首先要讲作者写这首诗的内心的想法,把创作的背景、两岸的形势讲一下,然后再来朗诵。为了加强朗诵的戏剧性,再好分组朗诵,当一组的同学读到“我在这头”的时候,另一组就回答说“母亲在那头”。接着,再讲讲诗作的格律,诗作绝非自由诗,它有韵律,就拿第一节来讲,共有“小时候”“乡愁”“这头”“那头”等四个呼应。最后讲思想感情,乡愁是一种摸不着、看不见的情感,那就得用具体的东西来落实,变抽象为形象,那就有了“邮票”、“船票”等意象。⑤

③增强“体质”

余光中先生称自己“白天教英文,晚上写中文”,却没有损害中文的韵味,是得益于他强壮的“中文体质”。在他看来,“所谓中文体质好,一方面是读书人的中文体质好,另一方面是整个社会对中文比较重视。”⑥

这段话值得深思,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尽如人意,跟学生甚至语文老师的“中文体质”的羸弱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是否应该自问:长期以来,我们对于自己的语言文字有着多深的人文情怀呢?假如一个人不热爱语文,能学好语文吗?又能教好语文吗?

固然,营造钟爱语文、学好语文的良好氛围,不仅是学生、教师、学校的事情,而且是整个社会的事情,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让学生、公民具有强壮的“中文体质”,才能有语文教学质的提高。

三.实现自我放飞创造你的学生

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罗塔戈就曾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

语文教师,要善于找准时机,点燃学生头脑的火把,放飞他们的思维,让学生在浓厚的人文氛围中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和幸福,实现自我。

①驰骋想像

早在里根时代,美国小学生的一篇全国获奖作文在我国引起强烈反响,文中这样写道:一天,几个小伙伴出外找鸟蛋玩,其中的一个在草丛中发现一枚颜色特别的蛋,便好奇地拿回家去孵,等时间一到,却发现孵出来的是里根总统!不少人在赞叹外国小学生想像之大胆的同时,也在大声惊呼:我们的中小学生的想像力到那里去了?

外国中小学生的想像力要比我们的中小学生丰富,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深究原因,除了国情不同的因素外,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差异不容忽视。语文,是靠语言来描述情景、塑造形象的,语言又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两者密不可分;展开想像,是语文教学思维训练的重要内容。因此,语文与人们的想像联想关系紧密,很难设想一个没有丰富想像力的人能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武汉教育学院韦志成教授说:“一系列教学环节无非就是调动学生的想像;开讲语的精心设计,诱发学生的想像;指导学生预习课文,启发学生的想像;设疑问难,点拨解惑,激发学生的想像;教师精讲,画龙点睛,启发学生的想像……”

语文课堂必须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像天地,让学生自由地驰骋他们的想像,释放自己,创造人生。

②独立见解

语文课堂,要让学生积极思考,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形成独立的“人”。

宁鸿彬老师向学生明确提出了语文课堂“三三”原则,即“三不迷信”(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人,不迷信教师)、“三欢迎”(欢迎上课随时质疑,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意见,欢迎提出与老师不同的观点)和“三允许”(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不同意见),在语文教学创造性思维训练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⑦

语言和文学,都具化鲜明的个性,可以说,个性是语文的生命。对于语言文学的研习,当然应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此,鲁迅在论及《红楼梦》时形象地说过:“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在教《胡同文化》一文时,作者对胡同文化情感非常复杂:有对胡同往日辉煌的怀恋,有对胡同的衰败的无可奈何,有对胡同文化的逐渐消失的伤感,有对冲击胡同文化的商品经济大潮不可抗拒之势的赞叹,有对胡同及胡同文化将归入虾蟆陵、乌衣巷之列的怅望低徊……这些情感在课文原文中就有,学生也能够理解;至于说作者对胡同文化有所保留的评价,完全可以让学生随着自己人生阅历的增加,见仁见智,不断充实。

越是经典之作,越经得起见仁见智。例如小说《项链》中有关玛蒂尔德悲剧的主题探讨,就有多种说法,给读者留下无穷的创造空间。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作品,只要尊重原作,完全可以各持己见,无须教师、教参一言定终身。

③鼓励创造

时代呼唤富有创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有无创造能力,是衡量未来人才优劣的重要标准。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能力的基础;创造能力的培养,有赖于规范、有序的创造性思维训练。语文课堂要具有良好的人文氛围,成为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最佳场所。

在教鲁迅先生的名篇《祝福》时,有关祥林嫂之死的理解,笔者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哪些人与祥林嫂之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引导学生去发现各色人等,如鲁四老爷、四婶、大伯、卫老婆子、柳妈等。接着再提出一个问题:“祥林嫂对自己的死应不应该负责任?”经过深入思考,就有学生富有创意地指出祥林嫂对自己的死应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她面对婆婆的逼嫁,以死抗争来捍卫自己所谓的“贞节”;她把自己所受的种种压迫归结于自己的“真傻”;最可悲的是她竟然迷信柳妈的一派胡言,到土地庙去捐一道门槛去代替“一世罪名”的自己让人践踏,以求一生的轻松。一番高论博得了师生的共同赞扬。在赞赏之余,笔者投影了鲁迅的挚友许寿裳先生的一段精辟论述:“(《祝福》)描写一个旧社会中的女牺牲者,极其深刻,使知人世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祥林嫂被封建礼教所吞噬,更为可悲的是祥林嫂也不自觉加入了残害她自己的人群之中,而且至死不悟。引出这样富有创造性的答案,让全体学生深化了对文章的理解,教学效果很好。

再如,对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所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学生总是觉得很难把握。如果单纯的说李白“寄情山水,品德高洁”、“不愿与权贵奸佞同流合污”,不仅将原本丰满的诗人形象简单化,而且与历史的真实出入颇多。笔者引入颇有代表性的论文《梦境,宫廷生活的投影》(陆精康先生著,《语文学习》1999年第1期),要求学生参阅《李白全集》中部分诗篇,以此为一个研究性课题去寻找答案。一个月后,学生写出一批颇有见解的小论文,并制成网络课件,在省内外多种场合进行展示,并载入国家教育部关于研究性课题的通报之中,受到广泛好评。

参考文献:

①《学习的革命》,戈登德莱顿、珍妮特沃斯著,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8月第1版

②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和谐的教育的一些想法》,《给老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③《中国教育学刊》1995年第2期

④《人民教育》2000年9期P30-31

⑤《中文体质与文化复兴余光中访谈录》,人大书报中心《中学语文教与学》2001年第9期,P9~10

⑥余光中《自豪与自幸--我的国文启蒙》

⑦陈治国《宁鸿彬语文教育改革评介》,《当代中国语文教育改革名家评介》成都出版社

篇3:教育改革必须以教师为中心

但是今天我们的电视荧屏上出现的一些艺术作品并不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低俗的节目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政策之前大量涌现,例如一些抗日“神剧”、“雷人”神剧等,一些低级趣味的电视综艺节目等,这些电视艺术作品并没有考虑到人民的实际需要,所以这些电视节目难以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喜爱。本文从“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核心概念出发,讨论这个概念包含的基本的内容和主题,结合今天的电视艺术创新创优的实际情况,提出今天电视艺术创新创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方法。

1 以人民为中心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表述,旨在强调我们应该时刻记住文艺工作的基本内涵,坚持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中寻找素材,创作出符合人民群众实际需要的电视艺术作品。其基本的要素包括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笔者借鉴我们的领导干部做事的行为准则来阐述这个问题。从人民中来是我们的电视艺术作品应该紧紧依靠人民,从人民群众中获取素材,体验真实的人民群众生活,并将真实的生活中的受到人民群众喜爱的内容搬上荧屏,这样才有更多的内涵,同时在艺术创新和创优中结合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让我们的电视艺术作品更加接地气,更加适合我们的群众需求。

2 电视艺术创新创优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方法

通过对上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考,笔者总结出两点,一是电视艺术节目的素材来源于人民生活,二是我们的电视艺术节目创新创优应该仅仅借助群众的力量,真正将群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艺术作品选出来。基于以上两点,笔者提出在今天的电视艺术节目创新创优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2.1 多从基层采风

我们的电视艺术工作者应该走出办公室,走进人民群众的生活,将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际的应用结合起来,通过下基层,走进百姓的家中,找到适合人民群众的电视节目素材,并结合我们的电视艺术节目的基本理论内涵,在两者的基础上形成较为理想的电视艺术作品,这样的电视艺术作品给人民带来的是更好的观看感受,更容易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我们的电视艺术作品和文学艺术作品一样,一定是来源于生活,但是今天我们更加强调来源于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这样的电视艺术作品更加具有生命力。

2.2 将电视艺术创新创优的立足点放在基层

在这一点上我们更加强调电视艺术作品的创新创优更加重视着力点在基层,例如在实际的电视艺术作品制作过程中更加注意从人民群众的口中挖掘素材,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而这种加工需要我们的电视艺术工作者需要有比较丰富的基层生活经验,只有有这种经验,制作出来的电视艺术节目作品才能更加符合我们的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这样的作品才会有历史的厚重感,才能为人民群众所记住。

2.3 结合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制定电视节目创新创优的评价标准

电视艺术作品的创新创优需要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标准,笔者认为这个标准应该是“以人民为中心”。评价标准是电视艺术作品创作的风向标,这个阶段的电视艺术作品的评价标准就应该紧紧抓住以人民为中心,在此基础上进行电视艺术的创新创优,这是比较符合我们今天的电视艺术作品主流的内容。这也就需要我们的电视艺术工作者尽量去接触人民,了解朴素的人民群众对电视艺术作品的期待,并能够将这种期待作为我们的实际创新创优的评价标准,这样才能够为电视艺术创新创优提供明确的标准,才能够更加体现“以人民为中心”。

参考文献

[1]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特约评论员,陈咏芹.走以人民为主体的电视艺术之路[J].中国电视,2013,(2):6—8+1.

[2]王丹彦.电视艺术创新创优必须“以人民为中心”[J].红旗文稿,2013,(20):24—28+1.

[3]武淳,黄武,张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奉献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31位省(区、市)党委宣传部长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J].党建,2015,(1):44—55.

篇4:教育改革必须以教师为中心

关键词:教师教学发展;教育教学质量;高职教育

经过近20年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持续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和外延发展的任务已基本完成,高等教育已进入内涵发展的新阶段,重视结构优化、重视体系构建、重视文化建设、重视特色化专业学科培育、重视课堂和课程教学创新已经成为主要内容。对于经过快速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尤为如此。在众多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路径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及其对课堂教学的创新无疑是最有意义的。

一、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是推动教师教学发展的重要抓手

1.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现实意义

也许有人会说,教师的发展问题事实上各学校各部门乃至全社会一直在做,如学校的人事处开展的学历提升、教务处组织的业务培训、工会开展的技术比武、信息中心组织的新技术培训、科研处组织的课题申报培训等。也就是说,教师发展途径十分广泛。

而我们所说的教师教学发展是一个比较狭义的针对性的概念和范畴,它是特指通过有组织、有针对性、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和激励,帮助教师更好地胜任角色。实际上,对大学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指导,有利于教师生涯发展更全面,人生发展更富意义。从职业性的维度来讲,高职院校本身就是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为目的,以培养面向一线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为主要使命。职业性也因此成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中最为核心也最为社会各界广泛认同的一面。

2.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功能定位

纵观国内外众多高校的经验,对教师发展机构确实具有不同名称,从而也赋予了不尽相同的职能。但作为一个高等教育教学中带有共性的机构,其大致应有规律性的东西,即教师教学发展(促进)中心,且其职责和职能也应大致相同。

(1)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机构。即它既不是纯粹的行政机构,也不是纯粹的学术机构,而是将行政机构和学术机构的性质有机地融为一体,进而发挥行政与学术的双重优势,有效地履行教师专业发展的使命。

(2)强化教师教学专业认知是第一位的职责。从表面上看,提高教师及教学能力和水平是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首要职责和主要任务,其实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从根本上看,是把教学作为一个专业来进行认识,并掌握其根本方法和基本规律,掌握教师这个职业乃至工种的专门知识、专门能力和专门方法及专门技巧,即基于职业化的专门训练。

(3)提升教师教学专业伦理是极为重要的任务。专业伦理是专业群体的行为规范与伦理标准,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教师更好地履行职责。在教师从事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课堂内与课堂外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是什么与为什么的关系、教书育人与教学相长的关系等,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这是需要认真修好的一门课程,而且必须与时俱进加以推进。

(4)促进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无疑是直接目的。教书育人是人民教师的根本任务,而通过教师教学专业认知和伦理的修炼,通过教学培训,使教师知识更新、技能提高、方法优化,更能因材施教,从而更好地解决好教师在提升职业道德基础上的师能与师艺问题,更好地解决学生培养中知识、能力与素质统一问题。正因为如此,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必须是为了教师,进而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最后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的目的。

二、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建设的具体行动策略研究

根据前面分析,我们认为,在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内涵提升阶段,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不仅必要而且富有意义,应该积极加以推进。高职院校的教师发展中心,其核心内涵应该是以培养和提升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实现高职教师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应用研究之间深度融合的专业性组织。

1.采用行政推动和学校自主相结合的模式

鉴于内涵建设阶段教师教学中心建设的重要性,教育部已经启动实施了本科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项目,并采用经费资助的形式加以推动。实践证明,这种行政推动和经费资助的方式,对于明确行动导向、调动学校的积极性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处于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关键环节,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对于提升我国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意义十分重大。因此,作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重要内容,应在巩固“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成果的基础上,实施“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中心”建设计划,作为新一轮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积极加以推进,以此引导整个高等职业教育战线重视教师教学发展工作,引领更多学校真正落实。

2.采用委员会领导职能机构的运行模式

目前,各高校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情况各有不同,有作为人事部门下属机构的,有作为教务部门下属机构的,有作为科研部门下属机构的,也有直接作为学校一级机构的,我个人认为,这些都有道理。从理想角度看,学校应建立一个教师教学发展指导委员会,由院长直接挂帅,分管教学和人事工作的副院长任副主任委员,有关方面如教务处、人事处、科研处、财务处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在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工作。如能作为一个直属一级专门机构,则效果很好;如果因为职数编制等原因,也可以作为直属一级半机构挂靠教务部门,因为它毕竟是教师教学发展问题;当然从帮助教师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设计角度看,也可挂靠在人事部门,作为一级半单位,具体可由学校选择。

3.采用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的队伍组织形式

由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对教师进行职业生涯的设计指导、教学的专业化培养与培训,因此专业性和经验性二者都十分重要,需要配备一定的力量进行工作。也就是说,需要有一定的专职人员,而且是有专业和经验的专职人员。与此同时,由于学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数量众多,专业分散、需求多样,因此,支持满足条件和要求的指导教师也应具有多方面人才组成,这就要求选配众多的兼职教师作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教师。从高职院校的特点和要求出发,主要应包括:一是校内的兼职教师,主要是指有经验的老教师或者说有教师教学专业背景的老师;二是指其他高等院校、教师培训机构的专家和学者作为指导老师;三是从专业角度看,还需要聘请来自行业企业的业务专家组成指导团队。总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组织上应该是小专职、大兼职的开放式团体,小专职具有一定行政属性,大兼职具有学术属性,而教师相互之间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努力提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工作成效

从全国范围看,我国高校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学校也不在少数,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但从调查反馈看,不少学校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也有形同虚设乃至形式主义的情况,甚至不能受到教师的欢迎。在全面进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阶段,必须加强这一领域的建设,并切实提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建设工作成效。

1.以“校校成功”的高职教育发展目标战略作为支撑

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环境,这是今后一个阶段职业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任务。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必须构建起“校校成功”的目标战略。只有“校校成功”,才能促进教育均衡,只有“校校成功”,才能普遍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要实现“校校成功”和学生“人人成才”的目标,必须推动“师师精彩”,只有“师师精彩”,才能帮助和指导学生“人人成才”,进一步支持和创造“校校成功”。

正因为这样,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建设,推动了“师师精彩”,助推了学生“人人成才”,对实现“校校成功”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正

是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有力之举。

2.坚持独立性设置机构的建设目标

前面已经说过,从理想化的要求看,应该建立委员会指导(领导)下的独立性机构设置,而从世界各国和我国高等学校现实情况看,凡独立设置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学校,一般都办得比较好,而附属性机构容易受其他中心工作影响。因为,独立性机构设置首先给人以重视的感觉,同时也便于考核,方便下达和落实任务。当然,独立性机构设置时,配强专职人员,选好兼职专家也十分重要。

3.努力打造学术性交流平台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要真正办好办出成效,必须从行政推动起步,朝着学术性方向发展。如果说行政推动,往往使老师陷入被动,疲于应付和被考核;那么,学术性的存在和发展会使教师真正感到有收获、有帮助,对其职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成功有益,进而成为自觉乃至留恋和依赖,这样,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就能拥有较强的生命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4.构建校内外互通合作交流机制

高职院校教师首先要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树立现代职教理念,树立高职特色的教学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可以通过专家培训、专题讲座、工作坊、习明纳等方式进行;而教学观察、模拟教学、课堂录像、教学研讨等则可以让教师深入教学实践进行行动体验。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要增强吸引力、增添魅力,必须拓展指导专家的来源和渠道,从而为每位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因此,各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之间应该构建一个共建共享联盟,推荐共享指导教师,这是十分有意义的。

篇5:教育改革必须以教师为中心

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利益为重、以学生评价为主、在老师的眼中所有学生都是可塑之材;围绕学生根本利益展开所有工作。老师工作的落脚点在课堂45分钟,学校工作的落脚点在学生就业质量。我们的职责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提升学生的根本利益。使其学习期间的花费物有所值。学生的根本利益就是:促使其素质提高、学有所成、就业满意。

结合当前形势以刘校长新学期讲话工作情况分:“好、不够好、一般好、非常好”为工作标准,我向学校领导同事汇报一下,我来到商丘技师学院近三年来的工作学习情况和新学期工作计划恳求批评指正。

一、对照以“学生为中心”的“一体化”教师岗位职责近3年的工作情况总结与工作反思

唐太宗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盛衰得失),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当前职业教育的形势是:招生难于就业,教学质量逐年提高,由一般好向非常好过度。认真反思近3年的工作情况,本人时刻牢记自己是中共党员要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我做为“一体化”教师岗位职责,师“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书育人,搞学问严谨执著,老师工作的落脚点在课堂45分钟进行教学为主要职责反思。但是学生就业的好坏反映了教学质量的好坏,招生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生存与发展,所以不得不结合当前形势,对照以“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职教师岗位职责认真反思工作效果,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与教学中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更好的研究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主要教学工作(教书)可用“四多一差”来形容:课头多、涉及工种多、学生人数多、课时多;一差是教学效果差;自我评价为“不够好”

在XX-20xx年3个学年中,共完成8门课;涉及7个工种的教学任务;36个教学班;1243人次;共2817学时的生产实习和理论教学任务。所带实习班级人数超过标准人数25人的的2―3倍;除去2个月外出学习,一个月的外出带学生实习,还超额完成学校每年规定课时280节课的3倍多。

(1)反思:没有具备好,大班60人以上、大车间多个班4个以上,同时上课和超课时教学能力。

(2)反思:没有具备好一体化教学教师所具备17种能力(材料工卡量具采购员、保管员、首件必做实验员、销售员、设备维修员、售后服务员、信息反馈员、心理辅导员、教练员、安全消防员、技术员、工艺员、质检员、学生矛盾调解员、车间卫生保洁督导员、学生课题成绩考评员、任课教师评价成绩权重40%权重60%教师评过程性专业评价阶段性核算员)和处理教学与设备维修冲突的能力。

(3)反思:没有处理好一体化教学(没有专业一体化教室)中理论课应该在车间上,还是在教室上。实习课课间集中指导讲解该在车间里讲(大车间多个班4个班同时实习,同时车间里有实习钳工发出的錾削声、锯削声、实习车工车床发出的电机轰鸣声、实习电焊焊接发出弧光和噼里啪啦的响声,实习气割的发出气割声,还有没有实习设备实习学生学习理论读书声,这真是风声雨读书声声声入耳。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一个老师的讲课有多大的效果,应该引起学校领导和在大车间上课老师的认真反思)还是上楼在教室上里讲的思想矛盾。

(4)反思:没有处理好一体化教学中一个教师因学生多设备少,一半学生实习操作设备,一半学生在车间学习理论,教师辅导实习操作学生,就顾不上辅导学习理论的学生矛盾。

(5)反思问题解决方法:xx年上半年分别在xx级机械6班中级钳工、xx级机械6班、xx级机械8班搞了试点:

建全班级双十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四个自我任务驱动学习活动新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

xx机械6班中级钳工xx上半年工作思路

开展四个自我活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学习

通过十个育人:目标育人、榜样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帮教育人、制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组织育人、活动育人

十个志愿者服务队发挥学生自身特长展示自己才华增加自己的综合素质(队长一名队员若干名)

(1)目标志愿者服务队:

(2)榜样志愿者服务队:

(3)文化志愿者服务队:

(4)制度志愿者服务队:

(5)管理志愿者服务队:

(6)帮教志愿者服务队:

(7)创造良好教学环境志愿者服务队:

(8)组织活动志愿者服务队:

(9)科研志愿者服务队:

(10)信息互通志愿者服务队:

十种志愿者服务员锻炼与企业接轨的专业人员素质(服务员若干名)

(1)考勤成绩资料统计员:

(2)保安消防卫生区保洁督察员:

(3)工具材料采购保管员:

(4)设备保养维修员:

(5)工件加工先期编排工艺员:

(6)新工件加工实验员:

(7)熟练技术教练员:

(8)作业工件先期质检员:

(9)偶发事件追查调解员:

(10)实习成本计价信息数据核算员:

(二)临时性工作和自己主动的工作(育人服务)

促使自己和学生素质提高、学有所成自我评价为“一般好”

(1)负责1年多的机械专业多媒体(机房60台电脑)的和3年的所在任课一体教室的设备工卡量具的管理维护任务。

(2)为了以良好的教法培育现代新人,结合我院多媒体教室紧张的问题和网络中心教务科合作积极探讨多媒体教学进车间进课堂并得到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开展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育人,结合机械专业和院团委成立“数控模具协会”并担任了辅导教师让老生给新生讲(互帮互学)活动。

(4)“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了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育人活动。利用课外活动和晚自习时间义务进各班和在多媒体教室对新招学生、数控模具协会会员搞专业知识讲座20多场次40多课时(认识工作岗让位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认识机械专业知识讲座》、《认识模具专业知识讲座》、《认识数控机床知识讲座》、《认识机电一体化讲座》、《从“雁行理论”看师生团队合作讲座》、《新生学习方法指导讲座》、《行为引导教学法讲座》、《中国高技能人才的楷模讲座》、《中国企业需要几种讲座》、《员工标准讲座》、《学会感激讲座》、《销售时光讲座》、《学会选择讲座》、《模具先进制造技术应用知识讲座》、《论技师能力形成规律讲座》、《职业生涯设计与就业指导讲座》、《如何撰写毕业论文讲座》

(5)在学生中提出改变是最好的学习并指导学生写作论文(采用职业行动导向教学,学生、家长不接受)开展了《如何撰写毕业论文讲座》指导学生撰写论文《改变是最好的学习》、《从雁行理论谈合作精神》、《比能力更重要的12种品》

在我细心指导下使协会会员08机械6班王伊莉同学、郭增涛同学撰写论文《改变是最好的学习》。机械8班孙xx、杨xx同学撰写论文《从雁行理论谈合作精神》、《改变是最好的学习》。被北京的《中国职教杂》《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社录用并收到了稿件入选及获奖通知。

(6)针对生源宽进宽出学生流失高提出了雁行理论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开展了《从“雁行理论”看师生团队合作讲座》的帮教育人活动。提出了“不放弃、不厌弃、不抛弃一个学生”,让“群雁”齐飞“短板”变长,“学生就是一块废铁也要练成钢”的活动。

(7)针对学生就业学生反校率高提出了就业指导和爱岗敬业培训是校外实习生实习期间返校率降低。开展了《职业生涯设计与就业指导讲座》

(8)能圆满完成教务科、教学督导办安排培训学习教科研任务提高了“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能力

XX年年6月-20xx年6月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参与负责了模具专业中级工、工高级、预备技师课程标准的起草和定稿任务

20xx年7月28日-8月7日在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参加中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20xx年11月日2-12月2日在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参加中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

20xx年7月30日-8月20日在洛阳河南科技大学参加河南省中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级省骨干教师培训培训

20xx年5月教务科安排参加了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的20xx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评选活动,并荣获省教育厅级“一等奖”任务

20xx年6月参与了教学督导办安排的河南省教育厅于开展20xx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的前期申报工作

(9)20xx年4月14-5月14日圆满完成了一个月机械专业安排安徽芜湖负责校外实习生的管理和就业安置信息的采集工作

(三)搞学问严谨执著在教科研方面获得省厅级科研成果“一等奖”一项免费发表通讯、论文7篇提高了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自我评价为“一般好”

1.《识读游标卡尺、正确测量操作方法》课件参加了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的20xx职教成果竞赛荣获20xx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xx.9共计2课时

2.通讯《商丘技师学院4篇作品获省级奖》在《商丘日报》教育版发表20xx年10月14日700字

3.通讯《商丘技师学院50名志愿者服务华商文化节》在《商丘日报》教育版发表20xx年10月28日300字

4.《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深圳《模具工程》issn1727-2890cn44-1256/tq20xx.54500字

5.《高技能紧缺模具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深圳《模具工程》issn1727-2890cn44-1256/tq20xx.65600字

6.《如何应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做好中职生就业指导工作》西安《世界职教技术》20xx.73800字

7.《基于pro/e的塑料模具设计――三通管模具设计》深圳《模具制造》issn1671-3508cn441542/th20xx.85700字

8.《谈职业院校模具预备技师人才的培养模式》《模具制造》issn1671-3508cn441542/th20xx.99400字

待发表论文

1.《谈如何让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群雁”齐飞》5400字

被北京的《中国职教杂》《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社录用并收到了稿件入选及获奖通知。

2.《谈先进模具设计制造检测技术》《模具制造》以录用发表日期待定9000字

3.《优秀教师成长的四个阶段草稿》2800字

4.《对中职学校学生流失率增高的思考》5900字

5.《汽车底盘纵梁成形模具的回弹补偿》《模具工程》20xx.95700字

6.《浅谈中职学校双师型专业课一体化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9700字

7.《双师型教师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5700字

二、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一体化”教师岗位职责制定新学期计划

新学期认结合以院党委提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主张“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指导思路,把工作重心的落脚点在课堂45分钟是上,有机的结合好三种模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三种教学合理地结合起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认真对照“一体化”教师岗位职责及工作规范搞好教学育人做好以下工作

1、开课前的准备:制度好08机械8班高级数控班本学期车工“一体化”教学授课计划;填好生产实习材料申购表、生产实习设备、仪器、工具申请表;写好教案;努力完成实训教学任务。材料工卡量具采购员、保管员工作。

2、备课和授课:运用合作式教学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首件必做实验员、销售员、教练员、技术员、工艺员、质检员工作。

3、教书育人、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兼做德育工作,不断加强教书育人意识,把思想教育寓于各门学科教学过程中。

4、辅导答疑与作业、实习:质检员、售后服务员、信息反馈员工作。

5、课程考核:学生课题成绩考评员、任课教师评价成绩权重40%权重60%教师评过程性专业评价阶段性核算员)

6、教学研究、科研工作和社会活动。

7、认真执行教学纪律:在实验实训之前,认真备课、写好教案,作好实验实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上课能在白板上写好本次实验实训课题及内容等或准备好相关电子文档。能按要求填写好教学日志,要求学生填写好设备情况登记表。能每次应对实验实训班级学生出勤进行考核。能在学生实验实训现场进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能实训完毕,要求学生写好实验实训报告。

8、认真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临时性的工作。

(二)我努力在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教学理念转变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从教育理念的转变、角色的转变引导、指导、诱导、辅导、教导教学方式的转变,工作内容的转变,学生角色的转变、知识载体的转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要求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尝试在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

1.落实教学一体化设计方案。

2.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指导学生适应以“自学文字教材为主,音像教材(网上资源)为辅,集中辅导为补充”的多媒体组合教学方式;

3.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导为主,讲思路,讲方法,有针对性地归纳和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4.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注重灵活多样。

5.强化实践环节教学。

(四)教学中要“用活”教材

1.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

2.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

(五)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六)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的评价每一个学生

篇6:“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改革

魏博文

摘要: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美、英等国在高等教育方面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我国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改革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实行大学教授授课制度,鼓励高等教育实行通识教育改革,对大学本科学生实行导师制,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

关键词:高等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高等学校

基金项目:辽宁大学第五批教学改革立项课题―――“导师制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构建研究与实践”(JG2013YB0013)

作者简介:魏博文(1981-),女,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一、高等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

1998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表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发展和行动”世界宣言》,在宣言中提出,高等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高等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利益,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

首先,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人。对于高等学校来说,无论其创新成果多么丰富,如果不能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那么高等学校就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基本任务。高等学校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地去造就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

其次,知识经济的发展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知识经济要求具备高知识、高技术的人才参与经济的发展,这就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要不断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促进知识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最后,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科技水平,引领国家实现教育强国,继而成为经济强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恰好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因此,高等教育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二、美、英等国“以学生为中心”高等教育理念的成功经验

(一)美国

美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进行教育创新,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自然就要重视本科教学。在美国,对于教学工作表现不好的教师,很难得到职称晋升的机会。很多大学都提出,坚决不聘任不承担本科教学工作的“研究教授”。

美国遵循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还体现在大学教育实行完全自由的学分制。在美国,大学会开设很多课程,这些课程的覆盖面极其广泛,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特长来选择课程。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教师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美国的大学校园,如果学生对自己的主修课程不满意,可以向学校的相关委员会提出申请,在校方批准的前提下,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特长,在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自主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这样做,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特长,而且,美国大学的这一做法也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

教师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开展科学研究,增进师生在学术上的交流。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会遇到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思索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有时就会产生某些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学生在参加研究过程中,会逐渐地学会提出问题、思索问题,并想法设法地解决问题。在参与导师的项目研究过程中,学生还会发掘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特长,进而确定自己的主修方向。

在美国,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不仅是指教学与教师的研究相结合,还包括教学与学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兴趣相结合,这也正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体现。

(二)英国

英国也是世界上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之一。英国不仅有牛津、剑桥这种世界一流的大学,而且这些一流的大学还培养了数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英国的大学之所以可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这与英国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分不开的。

在英国,高校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研究能力,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将知识的前沿性成果以及发展的新东西介绍给学生,并将自己研究的课题或论文介绍给学生,启发学生去思考研究。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并不长,主要是引导学生去讨论。课堂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结束后,其他小组可以就讨论的问题进行提问,教师做最后的总结性发言。

在英国的大学教育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实行导师制。学校从大一开始就为每个学生配备一名导师,这些导师是专任教师。导师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帮助学生选专业,待专业选好后在选修课上给予学生必要的建议。导师还要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指导、解答,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

英国的大学还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英国的.大学教育十分灵活,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可以先学习一年或两年,然后工作一年,再回到学校学习两年或一年。这种培养模式使得学生更加珍惜在校期间的学习,而且经过一年的工作,学生也会更加清楚自己学习的方向,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在英国,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帮助者。英国的大学教育无不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大学教育中,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性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这也是英国之所以出现了多名诺贝尔奖得主的主要原因。

三、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改革措施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我国虽然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理念,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有差距,理念并没有真正地确立。因此,我们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实行大学教授授课制度。我国很多名牌大学的教授,由于其科研工作量、教学工作量较大,其授课主要针对研究生。而大学教授研究的问题多是前沿性的,如果能够将这些新的知识讲授给学生,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为本科生授课的教授配备1~2名助教。教授在授课过程中介绍一些前沿性的知识以及自己正在研究的科研项目,由助教负责课程的辅导。对于有兴趣参与科学研究的大学生,可以由助教进行指导研究。这样,不但教授完成了自己的本科授课任务,而且学生也拓展了知识面,可谓一举两得。

2.实行通识教育改革。美、英等国开设了大量的选修课程,覆盖面极广。对于大一的学生学校不设定具体的专业,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进行课程的选修,经过一到两年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和特长。辽宁大学已经在这方面率先进行了改革,对大一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学习成绩在专业前10%的学生都有机会申请调换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进行学习,从而改变了过去“一考定终身”的制度。我国的高等学校应该在这方面进行改革,让学生充分地展现自己,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学习,提高个人素质,不断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

3.实行导师制。进入大学的学习生活是学生生命中的一次重要转折点,在这样关键的时候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指导。高等学校应该为每一名大一学生配备一名导师,导师应该都是专任教师。导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可以在课程选修方面为学生提供意见和建议。学生在确定专业方向时,导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参加导师的研究项目,可以就大学学习期间遇到的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问题向导师寻求帮助。对于在某一领域有特殊潜能的学生,在学校相关部门条例允许的情况下,导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学生制订单独的学习计划,以求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在大学学习期间,导师的作用极其重要,可以说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孙丽萍,张建华。以人为本高等教育理念初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3,(2):6-7.

[2]李培根。高等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C].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2009,(10)。

[3]张晓鹏。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6,(3):7-11.

[4]卢进南。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12):98-102.

[5]王正良。英国高等教育理念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商洛学院学报,2009,(6):41-44.

[6]关仲和,柴鸿斌,杨兴林。试论高等学校的以学生为本[C].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2005,(11)。

[7]郭宏宝,刘海生“。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体系:理念探讨与模型论证[J].大学教育,2015,(1):1-5.

篇7:教育改革必须以教师为中心

推荐阅读:

2014安徽教师招聘面试网校课程,1对1VIP辅导、协议保障不过退费!

2014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面试面授课程

案例:小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教师该怎么办?

小雪的母亲逢人便夸她的好女儿多么的聪明,在班上学习总是前几名,而且,在书画、歌咏比赛中获得了市里的一二等奖,可谓多才多艺。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她与同学相处不好,同学关系紧张。由于小雪多才多艺,学习又好,再加上家庭比较富有,她时常瞧不起班上其他同学。在学习上,如果有同学向她请教问题,她会随口说:“这问题太简单了。”当看到别人的、穿着一般时,她也会说:“这衣服太不好了,买件贵点儿的穿上吧。”她就是这样,给人的感觉仿佛她就是“小公主”。她很傲,有时自己做错事了,也不承认,还多方辩解,甚至有时为了获得荣誉还弄虚作假。

[分析]

自我中心是现在小学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它阻碍了小学生的正常交往。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家庭中他们处在中心的地位,就曾有小学生说过,“在家里爸爸听妈妈的,妈妈听爷爷、奶奶的,而爷爷、奶奶听我的;家里我老大!”在家庭中形成的这种自我中心的个性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也是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别人服从自己,而且以自己的眼光去评判周围的事物,不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

[方法]

1.帮助小学生认清自己身上的不足及其危害性,树立改变自我的信心和决心。

2.给予家长必要的指导,寻求家长的合作,使小学生摆脱自我中心形成的环境。

3.在家庭中逐步改变小学生的自我中心,采用行为转变方法,如厌恶法、代币法等。

4.结合实际生活,指导小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提高其交往能力。

5.指导和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提高自我认识能力,使对自己的认识比较接近现实,能愉快地接受自己,调整自己,形成健全统一的个性。

6.培养小学生的集体意识,认识集体规则,培养集体荣誉感,学会在集体中与同伴和睦相处。

篇8:小学思品课必须以“德”为中心

一、加强课堂教学, 课必有德

“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根据小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结合小学思品课教材的特点, 笔者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首先创设平等民主课堂教学氛围,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以人为本,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激发、唤醒学生内心情感, 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1. 明确目标, 有的放矢,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教师要充分利用每一堂课让学生做到一课一得。因而教师在教学前必须认真钻研教材, 根据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 教学过程中创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传授给学生课本知识, 在学生头脑中对课文内容最初形成感性知识。由于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 更需要凭借具体事物或其表象进行思维。因而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让学生自主探索并在和谐快乐的环境中有所收获, 尊重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 通过民主平等的交流, 由浅人深、由此及彼, 得出的结论学生就会欣然接受。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只有这样,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目标明确, 有的放矢, 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使学生做到每一节课都能有所收获。

2. 要导行, 必以情

学生的道德形成需要在一定情感状态的陶冶下逐步形成, 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保持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 从而以情施教, 而不是空洞的说教, 只有在教师自身情感不断投入的前提下, 学生才能受到感染, 学有所得, 德有所养。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学生带入故事情节中, 这不但可以渲染气氛, 也使学生开始带着一种激情投入学习。最后又进一步将情感引向深人, 总结激励, 情感内化至道德层面,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充分把握住情感培育的目标。组织非常精湛的语言让学生动情, 然后用生动的故事让学生明理, 最后又以丰富的充满激情的结束语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提升, 以给学生导行。

3. 学生自己扮演故事角色, 尝试体验人物内心情感

我借助在思想品德课中那些典型的、贴近学生实际的课文, 在课堂上自编自演小品或情景剧, 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 注意体会角色的情感状况, 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 学生如身临其境, 增强了社会中的角色意识, 唤起责任感。学生从中就会领悟到思想内涵。这样, 就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了不同内容的思想教育。

二、重视主动体验, 课必悟德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体验”。学习主体要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对具体事物的感知、感悟和体验, 来领悟道德知识, 从而认同道德观念。我们必须让学生把课堂上所传授的道理和所激发出的情感转变为自身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 形成道德信念, 让内心产生履行道德准则的自觉性, 形成道德需求, 实现道德的内化。当学生运用初步形成的或已经掌握的道德认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行为举止时, 就会产生一种自觉的、概括的、稳定的情感体验。经过多次证明, 这种体验、认识是正确的, 才能将其内化为观念或形成态度, 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 提高道德素质。笔者觉得, 主动体验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1. 实现学生角色换位。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取换位体验方式, 以促成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 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 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比如在课堂教学中, 当讲述到最能产生同情心、或者最需要帮助时, 提出问题:你遇上这样的情况怎么办?

2. 正确与错误的观点明显对峙, 主动对比体验。

这可以通过课前备课设计图片、多媒体、视频等进行判断和体验, 直观形象, 效果良好。

3. 自己能够参与并能通过行动完成的体验。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 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 有利于知行统一, 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这可以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和热爱劳动的思想品德。

三、积极投身实践, 素质融德

上一篇:思乡友情的诗句 古诗下一篇:街道办开展创建省级卫生标兵区工作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