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

2023-04-29

第一篇: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

以人民为中心机构改革的根本宗旨

机构改革的重点,瞄准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其中“政出多门”“九龙治水”不仅给办事群众增添了不少麻烦,也大大降低了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瞄准一个“跑”字做改革的大文章,让群众找政府办事“多次跑、上下跑、异地跑”成为过去,为群众打开方便之门,提升了办事效率。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明确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四项原则之一,此次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将提升中国社会民生水平放在重要位置,以具有标志性、引领性、支柱性的民生改革任务作为重要抓手,在教育文化、卫生健康、医疗保障、退役军人服务、移民管理服务、生态环保、应急管理等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领域加大机构调整力度,优化政府职能配置,着力组建一批新机构,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职能,力图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下大力气削减行政审批事项,多数省份行政审批事项减少50%左右,有的省份达到70%,全国减少各类“循环证明”、“奇葩证明”800余项。中央编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按照为促进就业创业降门槛、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为激发有效投资拓空间、为公平营商创条件、为群众办事生活增便利等“五个为”的要求,进一步加大行政审批改革力度,进一步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实效性。

广东佛山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创造了多个“一”。部门联动“一张清单”,管住“九龙治水”;多表格整合为“一表通”,进一道门,办多件事,实现“一门入、一门出,一支队伍管全部”;数据共享,一网通办,一次登录,一键直达,一次办结„„办事流程最小化,?榈氖侨褐诒憷?最大化。

山西省公安、人社、住建、商务、文化、海关等14部门日前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山西省“多证合一”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于今年6月底,在原有改革基础上,再将14项涉企(包括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证照事项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实行“30证合一”。至此,山西省已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要求整合的涉企证照事项全部纳入了山西省“多证合一”改革范畴,实现了与全国同步。

“以前一起办照的人,好多都得穿运动鞋,现在不用了,不需要来回上下跑了。”这种改变得益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审批改革。原来,办理证照需要多跑部门、重复报批;现在,只要一个部门、一个窗口、一枚印章。

近年来,浙江“最多跑一次”越跑越顺,“一次办成”实现率达到87.9%,群众满意度评价高达94.7%。这项改革切口小、受益面大,惠及在浙江工作生活的每一个人、每一户家庭、每一家企业;“最多跑一次”倒逼部门放下“小算盘”、连成“一张网”,推动群众从“找部门”向“找政府”转变。这背后,离不开政府服务理念的提升,也离不开效能建设行动的支撑。

以“5+1”清单为抓手,下大力气削减行政审批事项。同时,着力简化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不少地方探索集中审批,着力推进审批职责、事项、环节“三个全集中”,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有的出台“八张清单”、“十条措施”,实行清单化、标准化审批。有的推行“多规合一”、“多图联审”、“区域评估”。

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有的地方探索实行监管信息“双推送”,有的打造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综合监管体系,有的将事中事后监管情况纳入绩效考核。许多地方大力推行“互联网+监管”,打造智慧监管体系,推动精细化监管。

监管不减弱,服务不打折。5年来,很多地方完善“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实行“一门式、一网式”服务,一些地方延伸到了村级。有的地方积极推行“不见面审批”、“最多跑一次”,开展“一次性”办结审批,实行首问负责、“首席服务官”等制度。有的探索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允许“容缺受理”。

以机构改革调整为落脚点,从中央到地方一以贯之地解决政府职能分散的问题,让政府的各项职能进行整合后,达到了“瘦身”的效果。但同时群众又有新的担忧,如果政府“瘦了”,会不会导致政府内部各部门职能不到位、错位、越位等问题,这就要求以新面貌面对群众的政府部门在职能分工、部门设置、业务规划上要更加科学,那种一门入一门出,但是出来却没办成事的情况,“瘦身”后的政府部门要避免出现。

以往群众反映强烈的政出多门的主要原因,主要集中在中国的公务员队伍较为庞大,部门多,职能重叠。“合并同类项”减少了资源和人员的重复使用,给国家节省出大量不必要的投入。“九龙治水”还会造成部门之间的相互掣肘,政出多门的问题,包括一些重复设置的部门立法,也将随着机构改革而废弃,政出多门、重复审批的问题,也将在机构改革中自然而然得到解决。通过全方位的改革,推动实现“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着力解决政府职能进一步优化,提高政府运转效率。

举例来说,防灾减灾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中国又是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以往我国的防灾减灾救灾部门较为分散,存在一定程度的业务不集中,管理分散,抢险救援力量专业化和协调性不足等弊端,为了有效地将防灾减灾救灾职责集中起来,国家组建应急管理部,提高集中防灾减灾救灾的水平,上述弊端也将得到消除,对于各种危险灾害预警、处置、投送、救援、保障等能力得到加强,更加集中利用社会资源,大大提升防范和应对各种灾害风险的综合能力,

为了建设健康中国,在全社会构建“大卫生、大健康”的系统工程,国家整合过去相对分散的机构力量,组建卫生健康委员会。此举顺应了当前我国人民群众对大健康的现实需求,以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在新时代的健康需要;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有利于确保医保资金合理使用、安全可控,监管医疗机构特别是老百姓的医疗救助,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病有所医。

从根本上治理政出多门的问题,不仅是可以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政出多门、办事难问题,还是保证国家政令统一的关键一招。我国县以上政权有3200多个,如果在机构职能上各搞一套,弄成五花八门,上下就贯通不起来,党中央和全国政令统一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实现我国政令上的高度统一,应当也是我国机构改革的题中之义。

我们的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体现在为全国人民谋求最大幸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本次机构改革的核心,正是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根本宗旨,坚决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新的多元化需求,必将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第二篇:语文课堂教学怎样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

以前旧的教材,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在备课时也只是在考虑教师如何去教,一直以来这种教学理念不变,也一直以来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改革。尽管教师手里拿着新教材,可备课目的仍然是围绕着教师在转,导致教师不是为学生服务,而是学生为教师服务,为了配合教师更好的教而学,这是教师的一个重大理解误区。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就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是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新课改目标规定:改革过分注重传授知识的偏向,强调课程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使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被大大的拓展了。终身教育把学会求知、学会做人作为每一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对学校教育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传授给学生多少固定的知识和技能,而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改进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角色主要不再是信息的传递者、讲授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实现者,而应由知识的传播者向学生的促进者、引导者转变,成为发掘资源的向导、寻求真知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教学以教师讲为中心,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围绕着教师转的现象,注意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和学生一道寻求真理。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注意教学设计的目的性。在教学中,首先应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就是达到这个目标的途径、方法。讲究教学过程设计就是要寻找达到这个目标的最佳方案,便于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克服讲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例如讲读课文就应多设计些让学生讨论、思考、分析的教学方案,而复习课就应在强化训练、巩因此知 识,运用知识等方面作出设计等。

二、注意教学设计的实践性。课堂教学要避免教师一言堂,就必须让学生多实践、动手、动口、动脑。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多方要求的练习,使学生在不同的课堂练习中逐步体会、感悟,从而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特别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更应让学生多练习实践,如课文中的“语法知识”、“偏正语法”木语概念多,篇幅虽短,但学生不易掌握,老师则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系列练习,便于学生掌握:先看书,划出要点,再模仿课文短语示例,让学生大量举例。其次,让学生标出词性,寻找其中的规律。然后再引导学生区别定语和状语。通过一系列练习,学生很快明白偏正短语:一偏一正;偏在前,正在后,名词前面是定语,动、形前面是状语,定语组成有形、名、代、量,状语组成是形容词和副词两种,最后让学生再看书理解,完成课后练习,效果则较好。

第三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当社会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为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实现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针对当代社会对外语人才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与就业导向之间存在差距。本文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对以就业为导向提升教育环境,加强专业与基础联系等教学改革方法,充分实现新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几点建议。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校企合作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WY2014096-C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30-01

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开始,高职学生的就业情况日益严峻。就业成为目前所有高校共同面临的难题,“待就业大学生群”也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经济结构、就业市场变化都呈现出新的趋势,出现大量的合资企业和外资独资企业,对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量加大。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深化教学改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在人才培养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高职英语教学方面尤为突出。

一、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其目标及内涵决定了高职各门课程的设置必须立足于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突出其职业性和实用性。而英语教学是高职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理应彰显职业特色,强化职业能力。基于此点,研究意义有:

1.理论意义

将促进高职英语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结合,通过实践的检验不断修正、提高和完善高职英语教学的理论研究,以使高职英语教学的师资水平、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等上升到新的高度。

2.实践意义

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实际,提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和改革建议,真正把高职英语教学搞出水平和特色。有助于发挥高职外语教学人文性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自信心和完善健全的人格。

3.现实意义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英语教学改革变革了传统高职英语教学方法和模式,积极进行教学的改革创新,让高职英语教学走出困境,配合专业教学改革及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成为当务之急。研究有助于提高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从业能力,和提高交际需要的“读、写、听、说”的能力。

二、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的建议

高职英语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服务的,是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课程。

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1.研究达到的目标

(1)制定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课程体系及教学大纲,体现我院高职人才培养的定位、与时俱进和服务区域经济的原则。

(2)通过广泛的社会调研,进行职业分析,确立岗位群。

(3)扩展学生在本专业的英语词汇量,熟悉本领域的专业术语及专业英语的特殊语法,掌握专业英语翻译技巧。

(4)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以服务区域经济为目标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高职英语与职业素质培养相结合的英语学习环境。

2.具体研究内容或对象

(1)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学习,培养学生就业意识,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2)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教师要钻研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关心学生情感心理的形成。

(3)按专业选择大学英语教材,侧重专业对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自编英语著作。

(4)优化英语的就业教育环境,现代化教学设施模拟职场环境,将课堂教学与就业实训相结合。

(5)实现多元化英语就业能力考评方法。

(6)将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公共英语教学先行于专业英语教学,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相贯穿,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改革互助。

3.创新性

(1)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教学改革以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为教学内容,满足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2)英语教师必须深入了解所在领域的行业、专业知识,熟悉本学院的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方案及工作流程,并能用英语设计教学情境供学生练习。

(3)大学英语教学设计更科学化和知识化,结合职场的工作内容,开发出适合各专业群的职业英语及专业词汇。

(4)针对学生专业特点设立自己的英语考试制度,即建立考试题库,题库由专业说明书、专业介绍、日常交流语、专业词汇等构成。考试从题库中随机组卷对学生职场所需的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测评。

(5)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多开设外语类选修课,满足不同需求的学生的要求,并为学生就业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

优化高职英语的就业教育环境。英语教学应从课时教学中分配出一定的实训时间,把课堂教学和就业所需的实训教学结合起来这有助于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要对传统教学模式大胆革新,建立网络教学平台,设计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基于自主学习模拟实战,促进以学生为中心,有效互动的教学模式转变,积极开发校企合作,组织各类英语竞赛与活动,给学生创设锻炼,听、说、用英语的机会,营造一个课内外相结合的立体化的英语学习环境。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性、复杂性的工程,在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新形势下如何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大学英语改革是外语教育者们研究的一个新问题。因此我们应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强化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受益于这一系列新的外语教学方式,成为国家需要的外语高质量人才,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更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2]《大学英语应用能力测试大纲(新版)》

[3]孟景舟:如何正确理解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J].中国培训,2004(12)

第四篇: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

【摘要】文章探讨了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的理论意义,提出在教学实践中,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以学生为中心,设置多元化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彰显个性,构建和谐教学,更有效的培养大学生,使之成长为卓越的人才。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8-0017-02

一、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的理论基础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把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唤醒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学生的特长,彰显学生个性,发挥学生潜能,最终使学生成长为卓越的人才。

1.哲学基础

人的存在和发展是这个世界最复杂的现象,人的主体能动性这一系数的引入,使得我们无法控制或精密预测人的发展。科学实践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解放以及自由且全面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事物的发展变化主要由其内部因素决定。因此,在教师和学生双方主体能动性矛盾对立统一形成的教学过程,学生处于中心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自己未来命运的决定者,学习的成败掌握在学生自己的手里。学校里的一切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都是外因,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因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也就是说,课程设置、教学改革、教学组织、教学管理等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必须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主要评价标准。

2.心理学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提出:学习是人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是个人潜能和人格的充分发展,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只能靠他自己的努力来取得成效。[1]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应遵循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教师的育人活动,旨在影响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的外部刺激。这就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来看待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把教学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从关注教师的教学效果转而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师支撑和助推学生主动探求、深刻体验、发现知识、掌握技能。教师的最大魅力就是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能力。

二、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的实践启示

1.教学目标多元化

功利主义在教育上主张,教育活动只是个人被动应付环境的活动,衡量教育的标准是实现价值和创造价值;教育发展要以人的发展为最高目标,社会的需要就是教育的需要,也就是人的需要,教育是为职业做准备。[2]在功利主义看来,衡量课程的标准不在于它有多大理论价值,而是看它究竟能解决多少现实问题。学习的目的是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课程设置应密切配合企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理性主义认为,人永远是教育对象,人的个性发展和传播理性知识,始终是大学教育的最高目标,主张在教育过程中实现人的自我完善,抛弃教育中的实用性与职业性,主张教育是为生活做准备,不是为职业做准备。[2]理性主义者不屑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发展的需要,追求独立与自由,认为学习的目的即探索真理,完善人格,不仅应会做事,更应会做人。

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就是要谋求功利与理性的和谐统一。纯粹强调学习的非功利性目的,强调学习的高尚与责任,似乎并不符合人的本性。在马克思和尼采的思想体系中,决不排斥超功利追求的可能性,并将之作为人类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与此同时,马克思和尼采却又从不同角度分别揭示了“利益”和“权力”对人无所不在的支配控制作用。学生重视学习功利性的目的,这不是坏事,相反应从人性本身的角度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尊重。学生的基本学习成果不仅包含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还包括有尊严的生活和工作,获得良好职业与高额收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享受良好生活方式,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充分参与发展,做出有见识的决策,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等。这就要求从理论与应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技能训练与思维养成、解题方法与学科方法论等多个角度设置多元化的课程教学目标,尊重学生的需要,既培养学术性人才,力图造出一批勇于追求真理、立志探索新知的研究者,又培养社会需求的有知识、有技术的应用性、职业性的普通劳动者。

2.因材施教

每个学习者都有一个七彩的经验世界,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不同,在学习者的共同体中,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重视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生长点,将符合学生自身接受能力的知识顺利转化为他们的精神财富,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同时,不同学生的智商和情商、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等都存在着差别。而学生固有素质是开发其潜能的基础,这就要求必须理解并接受学生的现状,包括他们的优势与弱点、特长与缺陷、喜怒哀乐、习性、情感和追求等,真正理解其身心需要,设计特定的教育教学手段,使不同素质、不同特长的学生扬长避短、各得其所,激励学生尽可能释放潜能、展示才华,引导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各尽其力、各显所能,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3.彰显个性

个性即人格,分为人格倾向和人格心理特征两方面。前者是指人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等,决定人对现实的趋向、态度与选择;后者是指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决定人的行为方式上的个性特征。[3]独立性和自信心是个性的核心与灵魂,包括独立的人格、独特的兴趣爱好、独立批判性思考、广泛信息的自主获取和加工、复杂问题的正确判断和推理等。具有很强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学生,既能够吸收外来信息又能够坚持自我的价值认定,做出合理的决定。遇到问题时,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途径和处理方式,不会盲从他人,不会失去自我。具有超常创造力者常表现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发展个性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敢于跳出过多的条条框框、自觉地突破常规和传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通过知识与知识、情感与情感的互动,弘扬个性,发挥并激发隐藏于学生自身中的优势,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做自己有优势的事,满足其兴趣与爱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促使他们不断提出新视角、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思维。

4.涵养品性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无数具有极高品味和素养的人所参与的极富创造性的活动,他们的理想、信念和观念;探索动机、心路历程、心灵体验和历史机遇等,形成了学科的思想和精神。学习和思维都是基于情境的,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有意义。真正的、完整的知识(即学什么、如何学、如何用的结合)是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获得的。贴近科学与人文、贴近时代和社会,接触第一手材料,甚至涉猎创造者们所创造的原始性事物,大胆组织和生动再现教学情境,还原知识背景,恢复其生动性和丰富性,使学习者产生学习的真实需要,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揭示教科书及其逻辑体系所掩盖的科学与人文之魂,抛砖引玉,让学生用心洞察、感悟和把握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等创造家的内心世界及思维形成的生动过程,用心体验大师们的人格魅力、品德魅力及深奥高远的精神境界,从中培养兴趣和爱好,点燃理想和激情,熏陶情感和情操,挖掘个性和潜力,培育想象力和创造力,养成丰富而完美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代大学生往往见多识广、思维敏捷、勇于探索、善于接受新事物。但学生未必尽善尽美,需要通过教育来使其渐臻完善。通过心灵与心灵的交流与对话,弘扬自由与平等的精神,培育适应与超越的意识,锻炼想象力与创新能力,培育爱心、责任心和感恩心,在关注他人的处境、集体荣誉及社会期待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精神境界。同时,学生在理解和欣赏彼此间的差异时,就不会苛求谁是正确或谁是错误的,而是学会了求同存异,能够与自己不同的人和谐相处了。

5.构建和谐教学

学生受教育过程应该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所有学生都需要老师的爱,老师的爱和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4]学生无论是来自大城市还是偏远乡村,无论是出身名门还是贫民百姓,都有一颗追求进步、向往美好事物的纯洁心灵。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真诚地给予每一位学生以期许,自觉地维护每一位学生的权利。在教学过程中,让每个个体都能沐浴民主平等、互相信赖、互相帮助、互相激励的心理阳光,促进个体间互相启发、自由言说,从而使独立思想得以自由表达,创新思维得以缤纷绽放,精神境界得以多边融合。

和谐以差异的存在为前提,没有差异就无所谓和谐。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差异,发现他们的优秀品质,挖掘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特长,弘扬他们的个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凡是自己感兴趣的,学习者都会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鉴别与选择、质疑与批判、探究与建构、发现和转换,快速建构个人知识。要想让学生有最大程度的发展和成长,既要让其接受充分的挑战又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人性是可以通过教育的手段来塑造的。人性中的善与美需要靠他人的鼓励、欣赏与支持来激发和完成,而没有制约、我行我素,就会让一个人丑的、恶的、冒险的、冲动的那些个人品质或个性心理,毫无约束地扩张或释放出来。弗洛伊德认为,文明发展程度越高,人类所承受的压力便越大。当代大学生面临经济、学业、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过多挑战会压垮学生,会使压力由动力变成负担,但过多支持又会让学生怠惰,难以向更高的发展层次冲击。力求挑战与压力最佳平衡的教育和成长环境,最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课程设置的终极价值取向是以知识为基础、能力为核心、人格为灵魂,以促进人的个性自由发展,人的能力可持续发展,人的心灵世界的完善。[5]课程不只是逻辑化、体系化的知识存在,而是一种期待主体参与、诠译和建构的文本。课堂不是以正确反对错误的地方,而是师生共同探索各种方案与假设,联系我们的经验与他人的经验,构建一种过去、现在和未来互相关联的网络,对经验做批判性考查的地方。最重要的心灵感觉是教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感受化育生命的崇高与快乐,学生感受被等待、唤醒和鼓舞的喜悦,教学相长,师生共同体验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第五篇:以空间为导向的设计基础教学改革思考

张静,2012年12月8 -9号

《建筑设计基础》是学习建筑学专业的一年级新生所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同时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建筑设计基础是整个建筑学科的奠基石,不仅肩负着对建筑学初学者启蒙教育的责任,对建筑师未来的职业生涯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目前我院进入建筑工程学院学习建筑学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理工科出身,他们中的大部分同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可能相对比较强而空间思维、形象思维能力及艺术感知能力相对薄弱。所以我们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除了要求学生完成基本的基础训练以外,更要将空间的理念渗透到基础教学的各个层面,形成以空间为导向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并不断在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上推陈出新。

一、教学过程中的现存问题

1、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效率不高,学生掌握的情况不理想

很多学生到大二甚至到大三空间思维能力依然薄弱,表现在方案设计中的建筑空间关系十分混乱。

2、学生普遍使用简单机械的平面加立面的建筑设计方法

很多同学把平面画好以后,采用拼凑的方法设计立面及空间

3、教学缺乏互动,一部分同学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不高

一部分同学对空间设计缺乏激情,抱着应付作业的态度

二、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在国内外的现状

1、 国内现状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在我国各建筑院校的建筑教育中一直占较重要的位置,历来也是各建筑院校教育改革的重点,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几乎所有的建筑院校都针对该课程进行的改革,有的进行局部调整,有的全面更新,各有特色,对该课程的关注度也日益强烈。比如:清华大学适当减少了传统表现技法的训练,增加了设计的比重,强调空间体验和造型设计的结合,提倡模型制作。

2、 国外现状

国外在建筑设计基础的教学中把 “空间设计” 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走出了包豪斯强调纯形式设计的误区。采用问题型的题目设置,使学生的学习针对性更强,学生的积极性被很好的调动起来,在动手和动脑的实际操作中享受到做建筑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培养起了良好的空间设计观。

三、 结合我院实际推行建构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 外围条件分析

1-

1、信息来源渠道广泛

现代社会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学生除了运用传统的书本获取知识之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获取知识的广度与一线高校相差无几。

1-

2、 已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

我院举办的“建构设计大赛”为我们实行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主体条件分析 2-

1、学生适应性分析

通过之前教授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过程中的观察,我认为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创造能力还是非常强的。很多学生本身也很渴望自己在学好建筑设计基础的前提下,空间思维能力也得到加强。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实行以空间为导向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改革是可行的。

2-

2、教师的适应性分析

我院的蔡华、陈伟老师常时间工作在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的一线,对整个教学体系了解比较深刻,并形成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而新近老师也陆续参与到建筑设计基础的教学过程中。 总之,不管是从外围条件还是主体条件上看,我们都具备了推行建构教学的可行性。

四、在我院实际推行建构教学的工作路径

1、 明确新时期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

近年来,建筑教育强调培养具有广博的知识、扎实的基本功、高度的文化艺术修养、关注建筑与生态环境、有较高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未来建筑人才的认识逐步得到认可。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包含更广泛的内容。

1-

1、 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设计思维为重点,加强设计基础技能的训练。 1-

2、 帮助学生了解以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设计为核心的人居环境学的基本内涵。

1-

3、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良好的工作习惯。

1-

4、 帮助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设计理论体系和专业基础知识;初步的建筑概念和理论(建筑空间、环境、功能);相关的基础知识(建筑平立剖面的含义和规范表达,组成一般建筑的元素,中西方建筑发展的总体背景知识等)。

1-

5、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规范的建筑设计表达能力:建筑识图与制图,工作模型的制作,口头及文字表达和交流等。

1-

6、 启发学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强文化艺术修养。具备较高的社会责任感。

2、 目标驱动我们完善教学内容体系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本着以学为主、个性教学以及创造能力培养的思想,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空间的创新能力。课程内容体系可归纳为三部分的内容,以培养不同的能力:第一,知识与理论体系,通过一定的理论介绍,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建筑,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建筑形式美学、历史知识、空间理论、色彩知识和历史知识等基础理论。第二,建筑设计的技能,通过一定的绘图训练、空间训练和模型表达训练,使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构图能力、动手能力、造型能力等。第三,设计意识,通过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结合建筑的基本特点,形成一定的创造性意识、空间意识、理性意识等。教学内容体系简单归纳如下图:

3、 课程安排

3-

1、基础作业(仿宋字、徒手钢笔画练习、铅笔线条练习、墨线绘图练习、水彩渲染)

3-

2、初看建筑(建筑与环境的认知、了解中外建筑史的大致脉络) 3-

3、初识建筑(建筑实际测量)

3-

4、三大构成(平面、色彩、立体构成)及空间构成 3-

5、解读建筑(建筑名作赏析) 3-

6、初步设计——小品建筑设计

3-

7、小建筑设计——茶室、别墅、幼儿园设计等

在整体课程的框架中,突出强调“空间建构”的概念,加强理论课的跟进(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史纲)并将最新的设计理念贯穿始终,比如:生态建筑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教师自身也要加强建构设计理论的科研跟进,拓宽对课程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教学走在时代的前列。

4、应注意的问题

a、做到突破课程界限

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可以在新学知识中强化,并将其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突破不同课程的界限,使各门基础课程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b、加强实践体验

加大模型制作的力度,强化空间构建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对建筑从感性认识慢慢上升到理性认识。

c、要让学生爱上建筑学

我们可以采用定期邀请知名建筑设计师做专业方面的相关讲座的做法,更好的让学生了解我们的专业,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d、真正做到帮助学生对建筑由“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分析”

最后:

我们应当看到,建筑学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学的对象整体素质各有不同,社会在不断发展,技术也在快速的发展,教学的设置也不应该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体系。一个僵化的教学体系是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教学改革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因为教学是一个开放包容的体系,它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自我调增完善的过程。

上一篇:医疗服务质量控制计划下一篇: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